反思语文

2024-09-01

反思语文(共9篇)(共9篇)

1.反思语文 篇一

新形势下的高中语文教学随笔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中,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现在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表现

1、漠视语文

漠视语文的学生表现为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特别是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认为语文过去学得不错,可以先放一放,临上阵前再搞突击,于是,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

2、应付老师,平衡自己

这些学生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积极些,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满足于老师问起时,有“我已认真学过了”的回答;扪心自问时,也可以“我已努力过了”聊以自慰。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3、担忧焦虑却不知所措

这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随着考试的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以致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样几个轮回之后,他们有种一筹莫展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4、投机取巧

有些学生不是不能学好语文,也不是不知道语文的重要性,而是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大搞题海战术,今天一套资料,明天一套试题,见题就做,企图能够“碰”上高考试题,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还有一些学生,题目也不做。他们抱着“我聪明”、“我运气”的心理,等到考场“超常发挥”。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机取巧者。

二、成因

1、认识的偏差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就像砌房子一样,一块石头、一个砖头、一抹水泥、一张瓦片、一颗钉子、一根木条,你就得一点一滴地垒和砌,嫌麻烦就不行。而有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认为上课听听、课后做做练习就可以提高,从不注意观察生活,从不读课外读物,从不多写一篇文章。抱着这样的认识学习语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语文学习》杂志有一句醒目的标题语:“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含义是丰富的,它至少说明一点:生活无处无“语文”,把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内是不行的。有的学生不能认识语文成绩提高的渐进性。较之其它学科,高考语文更侧重于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高下是综合素质的表现,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奏效的,这就是所说的“渐进性”。语 1

文学习往往会出现花了一些时间而看不出成效的现象,但是只要能坚持不懈,付出定有回报。有些学生的功利心太强,一旦努力没有效果,马上就打退堂鼓,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殊不知一旦抛开语文不学,或不能坚持不懈地学习,很快就会看出退步来,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是这个道理。还有的学生不能认识课内和课外的关系。特别是近几年来,为有利于对考生能力的测试和人才的选拔,高考命题材料几乎全部取自课外,以致有些学生便产生了一种错觉,课本对高考已经没有作用,于是,本来就有投机心理的学生对复习资料倍加青睐,却把语文课本束之高阁。殊不知,“教材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语),高考试题与教材的关系是“流”与“源”的关系,正所谓“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2、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不强。学生偏科,因素很多。进入高中,还偏科,重理轻文,则主要是因为理科的题目透明度高,答案标准,成就感强,而文科的题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时间做了,也不知对否。特别是写作类题目,有时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出来的,自认为不错,常常因偏题等原因被老师判为不及格。与其这样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去解理科题目,“解题目多带劲,解出一道难题多刺激”。就是喜欢文科的同学也宁可花时间在政治、历史上,因为这些学科投入少,见效快,在这种心态下,一些本来对语文感兴趣、语文学得较好的学生对语文学习也失去了热情。再加上各科老师都感到课时紧,任务重,往往通过发资料、做作业的方式挤学生的课余时间,真是“无边作业萧萧下,不尽资料滚滚来”,学生的课外时间都忙于完成这些需要上交的书面作业,不知不觉就把“语文学习要多读书”这些无需上交的“软作业”抛到九霄云外了。

三、调控措施

语文教育要走出低谷,怨天尤人是无济于事的,只有不断反思自我,瓶颈一破才会天地宽。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我觉得必须走好三步:

第一步:渗透一个理念——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

语文老前辈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课和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由此,我常在想:既然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无处不有,学习语文的条件得天独厚,学好语文理应小菜一碟。但事与愿违,不少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你让学生写写自己的父母,有的竟然也“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甘咬钢笔头”,让你哭笑不得。症结究竟在哪里?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我觉得:语文教学缺失生活,学生生活缺失语文。

在高考的背景下,很多语文课变成了习题课和考试课,一定程度上使语文失去了应有的人文性和情感性;在应试的背景下,学生认为语文只要上课听听讲,做做练习就万事大吉了;却不知道要学好语文的根源——在生活之中。学生不肯观察、感受、思考生活,势必降低了语文方面的认知能力。再者,学生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厚积薄发”的特点。在花了时间,做了题目,却不能立竿见影的情况下,学生便在功利心的驱使下,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其他学科上。难怪学生时常诙谐地说:“语文,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数理化,我的的眼里只有你。” 在新形势下,语文教学要提升人气指数,我觉得渗透“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念是首当其冲的。这虽然已经不是什么新的观念,但却是语文教学必须具有的语文教育观。

语文教学渗透“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念,我觉得可通过两个途径:一是以语文的形式对话生活,给学生提供一个大语文的学习环境,保证学生学习和历练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二是以生活的内容丰富语文,变平淡的生活为丰富的精神世界。寒假让学生自创贺岁短信和迎春对联,我看就是很好的例子,这样能达到“从语文回归生活,再从生活升华语文内涵”的目的。这是新形势下语文教学必须走得第一步。

第二步:坚守两块阵地——阅读和写作。

有位语文专家说过这样的话:一个负责任的语文教师,只需教会学生两件事,一是阅读,二是写作。高再明老师曾向我推荐过一篇文章《如果我是语文教师》,该文发表在《光明日报》上,作者是社科院哲学研究员周国平先生。在文章中,周国平先生说:“我没有当过中学教师,但我当过中学生。让我回顾一下,什么东西提高了我的语文水平,使我在后来的写作生涯中受益无穷,我发现是两样东西,一是读课外书的爱好,二是写日记的习惯。”专家就是不一般,三言两语便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语文学科本身有“厚积薄发”的特点,讲究“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的方法。语文课外学习究竟应该练什么功夫?其实就是阅读和写作。当然,阅读和写作也是语文教学的真功夫。好多年啦!上海高考就是这样考查学生的,语文试卷只有两个大题,一个大题是阅读部分,另一个大题是作文部分,阅读和作文平分秋色,分别占80分和70分。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可以为学生铺垫一个良好的“精神底子”;可以促进学生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心灵富裕,热爱祖国语言的人。写作,可以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成为一个富有爱心的人,成为一个能正确欣赏自我的人,成为一个热爱多彩生活的人。显而易见,阅读和写作对学生终身发展益处多多。所以说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必须坚守阅读和写作这两块阵地。

第三步:关注三种习惯——学习习惯、思考习惯和积累习惯。

国外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有关,80%与信心、意志、习惯、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其中,习惯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好的习惯是种能量,也是能量的储蓄。我觉得语文教学最值得关注的三种习惯就是学生学习的习惯、思考的习惯和积累的习惯。就语文学科而言,学生学习的习惯应包括:说普通话的习惯、写规范字的习惯、查工具书的习惯、独立阅读和独立写作的习惯等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虽然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是人类始终没有停止过思考,因为思考了才可能有思想,有了思想才可能有定力,内心才会真正强大起来。看来语文教学关注学生思考的习惯也是不言而喻的。“积沙成塔,集腋成裘。”语文学科包罗万象,浩瀚无边。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还必须关注学生积累的习惯。

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必须渗透一个理念、坚守两块阵地、关注三种习惯。这就是我对语文教学的反思。行胜于言,在今后的教研工作中,我决心身体力行,矢志不渝,坚决落实到底。

2.反思语文 篇二

教育的反思就是教师作为一个他者, 不断地检验自己已有的教育理念及过去、现在实施的教育教学行为, 不断地追问自己, 否定自己, 发现自己理论上的缺失和行为上的不足, 探究更为科学合理有效的教育行为和更为成熟完善的教育理论过程.

法国著名的牧师纳德兰塞姆聆听过一万多人的临终忏悔, 他说,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 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每个人最后的反思, 不到最后一刻, 谁也不知道.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把反思提前几十年, 做到了这点, 便有50%的可能让自己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我们的教学中, 多一份反思, 或许会多一份清醒, 多一份进步.

反思方式之一:写教学日记、教学体会.教学日记是以日记的方式, 记录再现自己教育教学中的一些事件;教学体会是以心得和感悟的方式, 捕捉教学当中的经验和灵感.通过写教学日记和教学体会, 分析教学中的困惑和失败, 可及时纠正教学环节的偏差与不足, 总结经验教训, 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反思方式之二:课堂反馈分析.教师备课上课是工作的职责要求,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 备好课不等于上好课.课堂教学有其丰富的多样性、突发性、动态性.备课的预设和实施的结果必然存在差异, 这就给了教师绝好的反思机会, 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备课教案进行反馈分析.比如:目标能不能更好地达成;教学方法存在哪些不足, 能不能更好;学生学习活动能不能更积极主动等.这一反思涉及到教学的各个细节, 是最有效的反思方式.

反思方式之三:工作总结.工作总结是在一定的高度上对自己的过去进行总结性评价、评定.分析得与失, 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从而更好地开展以后的工作.教师可以以月总结、学期总结、年度总结的方式进行反思.

反思方式之四:案例分析.教学案例是记录自己或他人教学过程、经过分析参考的教学实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思考能更直观地再现教学的利弊得失, 从而在反思自己、学习他人中提高自己.“如果每一个人积累了一年的经验, 5个人交流就有5年的经验.”案例分析也不失为很好的反思方式.

二、对课堂学习方式的反思

1.“自主”与“自流”.

“你喜欢学哪一段?”“你想先学什么?”“你想怎么学?”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定学习内容、自选学习方法已是当今阅读课上的“流行曲”.的确, 它能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 是物本向人本的提升, 是认识活动到生命活动的提升.然而凡事都有个度, 当新的课文还没有成为学生产生强烈阅读欲望的“诱因”、学生还没有对阅读文本产生欲罢不能的内驱力时, 便让学生自定、自选学习内容, 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还有, 在汇报 (全班交流) 时, 学生汇报什么, 教师就教什么, 自己没主见, 教学无主次, 完全处于被动应付地位, 如此教学如何能有益有效?学习离不开教师, 自主学习的确需要宽松的教学氛围, 但为了让学生去自主, 教师让出“平等中的首席”, 甚至不去组织学生学习, 退出教学的舞台, 成为一个旁观者, 这实质上是把自主学习异化为了放任自流.

例如, 有位教师教学《只有一个地球》, 在学生初读后问学生:“此刻你心中有什么滋味?是不是觉得酸酸的、甜甜的、苦苦的?”接着让学生说感受, 谈体验.学生一会儿说酸, 一会儿说甜, 一会儿说苦, 东一榔头西一棒, 杂乱无章.学生说到哪儿, 教师就跟到哪儿, 完全放弃了自己的主导权, 对教学无组织, 对学生不引导, 弄得学生和听课的教师如坠雾中.我们既反对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 也反对教师跟着学生走.教师应该是学生的领队, 当学生需要“引导”时就站到队伍前, 需要“穿针引线”时就插到队中, 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确实担当起促进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

2.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目前被教师视为培养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的最有效方式, 风靡小语课堂.但是我们在听课中发现, 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 对内容的设计、要求的提出、呈现的方式、活动的展开、合作的组织等有些主观随意.只要教师觉得该合作学习了, 即使学生没有进入状态, 毫无探究欲望, 也必须迅速加入学习小组;教师觉得该汇报成果了, 即使学生正在进行激烈的思想交锋、正处于欲罢不能的探究状态, 合作学习也必须戛然而止……合作学习成了变相的“拉郎配”, 成了许多教师落实新课标、新理念的一种装饰.

例如, 有位教师教学《曼谷的小象》, 一节课组织了三次合作学习.第一次在初读课文后, 要求四人小组谈谈初读后的感受;第二次在重点理解小象拉车、洗车部分, 要求学生小组讨论“你觉得小象怎样, 哪些词语表现了小象的聪明、乖巧?小象为什么会这么聪明、乖巧?”第三次大组交流:“假如不要小象帮忙, 我们还有哪些办法把车拉出来?”这三次合作学习, 除了第二次有必要外, 其余两次纯属为合作而合作, 毫无意义.

我们认为合作学习不只是一种外在的东西, 而是一种精神和内在的品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合作学习要把握契机, 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求、呈现的方式、学习的组织等.不要大事小事必合作, 每一次合作学习都要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合作学习的价值, 否则这种合作学习就会浮于表面.

课堂教学中以下几种情况比较适宜使用合作学习:一是出现了新知识, 需要培养探索、合作能力时;二是遇到大家都企盼解决的问题, 而依靠个人能力又不能实现时;三是学生意见不一致且有争论时.

三、对语文课堂学习内容的反思

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 在实际教学中, 语文学科在课程特性上出现了异化、变质现象, 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上.

有的课堂注重知识内容的任意拓展, 而忽视了语文课的本体训练, 这较多出现在教学常识性课文时.

例如, 一位教师教学人教版第七册的《新型玻璃》一课时, 设计了这样的读研专题:“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 它们都有什么特点、作用呢?请自主选择一种,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研读, 然后向大家汇报.”学生没费多大力气就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作用罗列出来, 至于课文是如何借助语言对这些特点、作用进行说明的, 学生则根本没有去细细研读、体味.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一些教师为了体现所谓的新理念, 将《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 专挑“科技含量高, 网上资料多”的课文让学生研读, 但在设计研读专题时, 既不注意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又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年龄特征, 结果只能失去语文课应有的本色, “种别人的田, 荒自家的园”, 将语文课上成常识课, 让课堂成为少数尖子生的“一言堂”.

有的课堂热热闹闹、唱歌跳舞, 学生的活动形式多, 唯独读书不多, 语文教学变成了艺术教学.

例如, 某教师教学《家》 (苏教版第一册) 时, 这样活跃课堂, 进行学科整合:1.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都在哪里?它们的家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 当一回小画家, 画一画它们的家吧.2. (学生画画、展示了十分钟后) 让我们再来当一回小音乐家, 唱一唱《娃哈哈》和《大中国》, 边唱边做动作 (学生刚入小学, 不少人不会唱这两首歌, 教师又是范唱又是让学生跟着录音机唱, 再表演, 花去近半节课时间) .

我们不能否认, 绘画、唱歌、表演走进语文课堂可以使语文课更轻松、更活泼, 可以带给学生欢乐, 使语文学习更快乐;增强课堂结构的综合性, 学科间加强“整合”, 可以开阔视野, 使语文学习效率更高, 更能体现大语文观.但艺术究竟该在什么时机走进语文课堂, 学科之间究竟以什么方式整合, 应以语文学习目标为依据, 应为“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语文, 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服务, 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如果为追求气氛而“艺术”, 为整合而“凑合”, 结果只能使语文学科丢失本性, 异化本质.

3.反思语文板书设计 篇三

那么,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语文板书,语文板书即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学手段,它可以提纲挈领,突出讲述的重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和理解,便于记笔记,有时还可以起直观作用。(《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语文卷》)语文板书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是指教师为了配合语文教学需要,提纲挈领地在黑板上书写的文字或画出的图像和图表,是语文课最基本的直观教学手段。笔者认为,语文板书是指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教学内容易于理解,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共同参与,在黑板上或者在多媒体上形成的文字、图画、图表、声音等各种系统符号。《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已颁布实施,而现在还有许多语文教师的板书设计停留在传统教学中,板书设计也应该与时俱进,符合学生的特点,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说:“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而现在的语文板书设计很多还没有体现丰富的人文内涵,大多只是注重知识的呈现,还停留在知识与能力这一阶段。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谈何容易,如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十一册语文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讲志愿军战士邱少云为保证战斗的胜利,严守潜伏纪律,在烈火烧身时以顽强的毅力克制自己,一动不动,一声不吭。这是何等高尚的精神境界。这篇课文的板书设计,即:

一动不动严守纪律

烈火烧身

一声不吭英勇献身

如果学生没有听课,只是抄写了笔记,只看板书则很难与文本产生共鸣,更难以体会到邱少云为保证战斗胜利,英勇牺牲的高尚精神。传统的板书中学生很少体会到语文课程中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也没有多少效果。所以语文教师就必须与时俱进,经典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实行“拿来主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在板书的设计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让学生也参与板书的设计,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板书的设计中学会思考,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认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板书设计是教师的工作,是教师的备课环节之一,是教师在上课之前准备好的,学生根本没有参与的机会,学生只是机械记下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内容,教师完全没有顾及学生的意见。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中《我的空中楼阁》的板书设计:

该板书简单明了地勾勒了文章的基本结构,作者的行为思想价值,但是文章中真正吸引学生,引起学生思想产生共鸣的精华,通过板书学生很难体会到,而且这个板书只是老师的个人见解,是教师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学生的理解可能会与老师的理解有所不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批判质疑,让学生真正理解自己的学习思考过程,学会怎样去学习,如何有效思考。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他们去学习,重点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当然包括板书设计的过程,把主动权让给学生,教师只是给与必要的引导和组织,学生通过板书的设计过程唤起内心的灵感。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在讨论探究中重新设计定位板书,尽量避免预设和生成,多一些启发和引导。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样做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讲授《两小儿辩日》一课时,一开始上课王老师就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听写“车盖、盘盂、苍苍凉凉、探汤”这四个词语,其余学生在下面写。然后王老师在“车盖”与“盘盂”之间,在“苍苍凉凉”与“探汤”之间各画一条横线,并在横线上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让学生参与其中,这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唤醒了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这些目的,板书的作用也就发挥出来了。

语文以丰富多彩的世界,浸润着人类的情感,蕴涵着人生的智慧和哲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传统的语文板书仅限于黑板,条件较好的有一些图片等辅助,学生对此早已失去兴趣,而教师基本上没有可以用的资源,条件有限,学生很难从板书中体会到深刻的情感和思想,语文学习的情况不言而喻。现在科技发展了,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设计多媒体板书,有效利用多媒体的声音、画面、色彩等方面,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语文的存在,通过多媒体板书,向学生展示祖国壮丽的山川,大江,北国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江南的小桥流水,莺歌燕舞;西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还可以向学生展示异域的民族风情文化,埃及的金字塔,欧洲的古典和浪漫,美国的快节奏,巴西神秘的热带雨林。听命运交响曲,感受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培养学生奋发进取的精神;一曲高山流水,体味友谊的真诚与伟大,“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满足;一首琵琶曲,学生在“大珠小珠落玉盘”中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惆怅。总之,多媒体板书丰富了传统板书的内容和形式。学生通过多媒体板书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文明历史和文化,洞悉真理,体验情感,感悟人生,开阔视野,增长学识,丰富阅历。这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在对话中,探寻语文中美丽的大自然,丰富多彩的人生,五千年的文明,异域的风情,培养热爱语文的感情,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语文素养。

我们反思语文课堂教学的板书设计,并不是要彻底否定传统,而是要吸取它们的精华,更好地为现在服务。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语文板书设计也不例外,也要不断地创新,始终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做到经典性与时代性相融合,师生共同参与,让板书更好地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服务。

参考文献:

[1]范本林.论语文板书的艺术美[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1).

[2]于军民.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板书设计[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7).

[3]谭奕旭.《舞动的北京》板书设计[J].江西教育,2008,(7).

[4]钟文彬.新课程理念下板书设计的原则与策略[J].江西教育,2008,(7).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 篇四

下面是发生在我本学期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真实情节:我教《再来一次》这篇课文,当分析到“垂头丧气”这个词时,一切都按我教学预设在顺利进行,在讨论完后,我说;“接下来请一位同学上台来表演一下”。

我首先请同学主动参与,然后我请平时上课不爱举手的蒋同学上来表演,她极力反对“不行,我不会表演,我做不来。”在我邀请她之后,她显得有些害羞且有些犹豫,并没有走上讲台。我看时机成熟了,“同学们,我们掌声鼓励一下”,她终于慢慢地迈上了讲台,并且表演非常出色。“同学们,表演得非常好,大家掌声鼓励。”在一片掌声中,她满脸喜悦地跨下讲台,回到自己座位。

蒋同学在班级里是一个成绩偏差的学生,平时学习习惯也不好,特喜欢玩,对学习也就无所谓了。从此以后,她上课更加投入,发言更加积极,问问题更多,和我走得更近,更加喜欢语文了。

课后反思一下,学生上台表演,有很大很多障碍。首先是知识层次的原因,有的同学对课堂知识不理解,无法正确表达,蒋同学可能就属于这种。其次是心理障碍,害怕表达不好而受教师的批评、同学的笑话。还有不善于用语言和动作来表达、教师不给予表达的机会等等。

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发挥的机会,把握时机,适时给予学生掌声和鼓励,学生将会乐于表达、乐于表现,课堂教学将更加丰富多彩。当然,教师的掌声和鼓励不能毫无目的,泛滥成灾,否则起不到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一位好教师,不一定要过多地表扬学生;一堂好课,可以没有一句表扬的话。但我相信,在老师赞许的眼光下、在老师适当的表扬下、在同学的掌声中成长的学生将回更加健康、更加优秀,因为他们有爱!

5.语文教学反思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篇五

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活”。一堂“活”的语文课,就像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语文课堂教学的“活”,需要灵活的教师引导,鲜活的学生思维,活跃的课堂气氛。

1、活化课堂关键是教师引导灵活。

要想活化语文课堂,让学生学得活,当然教师灵活引导是关键。首先,教师的教学活,带动的必然结果是学生学法活。教师教的不只是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探究结论。给学生多点拨,多直观,多启发,多鼓励;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老师在课堂中应少废话、少替代、少包揽、少埋怨,引导学生创新学习,鼓励他们的批判精神,允许他们标新立异。其次运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手段将教材所设置的情境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就显得至关重要。我在教学中经常利用投影仪、录音机、简笔画、实物、模型、挂图、表情动作等多种直观手段,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特定情境。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上课,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能很快全面熟悉文章内容,并且能顺利解决课文有关问题,准确把握知识要点。再有让学生在课堂短剧表演,新颖的板书设计,随手勾勒的“简笔画”等,都能促使学生沉浸语文课堂教学中。

2、活化课堂核心是学生思维鲜活。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发挥学科的思维功能,鲜活的思维是优化语文课的核心。在教学操作中,有经验的教师在灵活引导的同时,十分注重鼓励学生的逆

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直觉思维、想象思维的并用,并力求异新,自觉地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鲜活的学生思维是智慧激荡的摇篮。我在教学中从不随意打断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望。

3、活化课堂特征是课堂气氛活跃。

教活,学活,课堂气氛怎能不活,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生全方位投入思考;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学生又能大胆实践;教师激励学生“超越”,学生就思维飞扬;教师让学生“选择”,学生能自作主张;教师激发学生“创造”,学生不断开拓创新。课堂上时而让学生演一演,画一画,辩一辩,赛一赛,唱一唱,问一问,读一读,猜一猜,整个课堂气氛就活跃了起来。充分利用小组教学模式,在不同的时段中让学生或探究讨论,或静听欣赏,或即情表演,或自由交流,或游戏娱乐,使学生如坐春风,这样的教学效果也必定良好。当然,在实施活化课堂教学活动中,也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二是活动尽量不要预先排练。三是要处理好活动形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四是要对学生的活动多加肯定,表扬。最后还要老师有较好的课堂组织调控能力。篇二:让语文课堂活起来——高二语文教学反思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高二语文教学工作的反思

●蒋 运 勇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教学亦然也。一味的教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不得其解。因此,要使教学相长,反思必不可少。本学期我主要担任了高二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回首一学期来的工作,引发了不少的思绪。

高二语文教学毕竟不同于高三,尽管内容有了明显的变化,教学对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高三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十分投入十分积极的,毕竟他们面对自己人生的关键选择。而这届高二学生是从高一升到高二,对于他们而言学习似乎是个负担,他们对学习没有什么热情。

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活”。一堂“活”的语文课,就像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语文课堂教学的“活”,需要灵活的教师引导,鲜活的学生思维,活跃的课堂气氛。

1.活化课堂关键是教师引导灵活。要想活化语文课堂,让学生学得活,当然教师灵活引导是关键。首先,教师的教法活,带动的必然结果是学生的学法活。教师教的不只是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探究结论。给学生多点拨,多直观,多启发,多鼓励;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老师在课堂中应少废话、少替代、少包揽、少埋怨,引导学生创新学习,鼓励他们的批判精神,允许他们标新立异。其次运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手段将教材所设置的情境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就显得至关重要。我在教学中经常利用投影仪、录音机、简笔画、实物、模型、挂图、表情动作等多种直观手段,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特定情境。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上课,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能很快全面熟悉文章内容,并且能顺利解决课文有关问题,准确把握知识要点。再有让学生在课堂短剧表演,新颖的板书设计,随手勾勒的“简笔画”等,都能促使学生沉浸语文课堂教学中。

2.活化课堂核心是学生思维鲜活。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发挥学科的思维功能,鲜活的思维是优化语文课的核心。在教学操作中,有经验的教师在灵活引导的同时,十分注重鼓励学生的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直觉思维、想象思维的并用,并力求异新,自觉地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鲜活的学生思维是智慧激荡的摇篮。我在教学中从不随意打断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望。

3.活化课堂特征是课堂气氛活跃。教活,学活,课堂气氛怎能不活,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生全方位投入思考;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学生又能大胆实践;教师激励学生“超越”,学生就思维飞扬;教师让学生“选择”,学生能自作主张;教师激发学生“创造”,学生不断开拓创新。课堂上时而让学生演一演,画一画,辩一辩,赛一赛,唱一唱,问一问,读一读,猜一猜,整个课堂气氛就活跃了起来。充分利用小组教学模式,在不同的时段中让学生或探究讨论,或静听欣赏,或即兴表演,或自由交流,或游戏娱乐,使学生如坐春风,这样的教学效果也必定良好。当然,在实施活化课堂教学活动中,也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二是活动尽量不要预先排练。三是要处理好活动形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四是要对学生的活动多加肯定,表扬。最后还要老师有较好的课堂组织调控能力。

也许下学期教师得调整教学思路,改变教学策略,尽可能降低教学要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点兴趣和成就感,也许才可能逐渐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水平和热情。拟作于2010-1-11篇三:如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1] 如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摘要:在目前语文教学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教师是知识的“信息源”、“真理”的传播者,学生则“知识的容器”、“被填的鸭子”。没有充分独立思考、学习的机会,更不用说有什么兴趣了。真正热爱语文的学生并不多,语文课得不到很多学生的欢迎。面对如此不尽人意的现状,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悲哀,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重新焕发生命活力,使学生重新爱上我们的语文课堂呢?这里略谈一二。

关键词:兴趣;氛围;生活;主人;自由发挥;激活教材;灵感思路;启迪思维;幽默风趣;放飞思想;语言艺术;

“进入语文织就的宝藏,能开阔视野、提升精神,净化感情,增添智慧,认识社会,品尝人生。其中快乐,难以言表。”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教师成了“真理”的传播者,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这样的教学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知识只能机械模仿,生吞活剥,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那么面对新课攻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态度、习惯、方法、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心理特征。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初中学生,自主意识增强,他们自尊、自信,需要尊重,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好、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但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学习习惯不稳定、会产生述反心理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特级教师于漪在谈教学体会时说:“崇高的使用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教学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上高高升起”。我在上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考虑到初一年级学生对自己童年玩耍的环境

有深刻印象,对生活充满美好幻想的特点,根据课文内容以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我先引导学生以《我心中的乐园》为题,把自己记忆中最美好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学生心中的乐园有现实的美景,有幻想的世界。然后直接引入鲁迅先生描写的儿时的乐园——百草园这一重点文段。让学生通过分析生动,具体的描写,感受其中清新甜美的瓜果,奇妙可爱的动物透出的欢乐天真的稚气。体会描写中准确的形象、生动的修辞和清晰的层次,学生充分感受了作者儿童时代轻松自由、充满情趣的百草园生活,与三味书屋单调陈腐、枯燥无味的读书生活作对比,便很容易地理解了文章“批判封建教育,揭露私塾残害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这一深刻主题。进而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丰富积累、体会生活无穷无尽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内容的趣味性。

二、激发情感,利用多种手段,制造一定的氛围,让学生进入教师设置的境界。

老师入情入境慷慨激昂地表达,低沉缓慢地诉说,抑扬顿挫地读,和风细雨地讲,欢快激动地说,悲壮激越地念,都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如《最后一次讲深》,《这不是一颗流星》、《济南的冬天》、《春》、《海燕》朗读这些课文,从整体看都应分别把握以上感情。这种教学以情感人。

让学生进入课堂的情和境,如上完《送元二使安西》,播放《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的歌曲。能调动学生体会王维送元二使的复杂感情。

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和境如讲《看潮》一课,先让学生读,接着老师读,然后让学生配乐读,最后让学生体会读。还可让学生大声读、轻声读、快读、慢读。男生读女生听,女生读男生听,以领略大海的美景。

三、走进生活,从生活中学习语文,让学生回归生活,感受生活,授人以渔。

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与其他学科不一样,不能只局届于课堂和课本,我们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让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中学习语文,在生活的大舞台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把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如在教学《月球之谜》课文时,课前让学生多渠道收集有关月球的一些未解之谜的资料,查找积累描写月亮的古诗词。

教学内容生活化,老师适当地将课内与生活有机联系起来,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在上实践活动课时,真正让学生走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吸收新信息,开发新潜能,从中获得独立探索,自主总结的机会,获得对社会发现和研究过程的真实感受。让学生走向校外,观察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了解风土人情,校外远足,郊游野炊、市场调查,上街宣传等活动所获得的知识是我们的课堂和课本所没有的,也是不能代替的。

呵护孩子们独特的想象,创造的萌芽、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大胆创造,多一点鼓励和肯定,多一点宽容和理解,给他们一片自由的语言空间,使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流互动,分亨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察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学写出,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五、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语文课开始前,让学生走上讲台,发表三分钟演讲(对身边的事及国内外新闻发表观点或作评价),或者推荐精美文章,然后由同学和老师点评;阅读课上,老师自己尽量少讲,只是起点拨,组织的作用,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学生(师

生充分互动、在提问质疑、结论的快乐情境中,把学习重点、难点展示出来进行交流,老师尊重鼓励每个学生,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作文要学生说真话、抒真情,评价作文时,则让学生本人到讲台上朗读他们的佳作,介绍写作过程;在自习课上,把时间全部交给学生自由分配,老师只是提出原创性的要求。

语文教学应该改变以注“一讲到底”或“一问到底”的传统模式,努力为学生创设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注重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运用,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要培养读书兴趣和习惯,要给足读书的时间,并指导阅读的方法,还要在读书中潜移默化地强化语文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阅读的活动,例如“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读书知识竞赛活动”等,教师教给学生多种读书方法,引导学生把文章读“活”每学一篇课文,我总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根据课文特点确定读法和学法,特别是诗歌和散文的学习,要学生满怀感情抑扬顿挫地读,边感悟诗文中的意境。

六、利用多种教学技巧,激活教材

激活教材(书本知识),把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灵活机动地驾驭教材和使用教材,是使语文课堂“活”起来的基础,教师要细品课标的要求,理清教材程序,模清学生认知情况,制定出科学的语文教学目标。教师还善于筛选课文中最主要的内容,集中精力解决重难点。

教师要利用画面,音乐等手段引导学生产生联想,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要用自己富于感染力的语言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情感体验,引导他们在头脑中重塑文字里表述的形象、画面。

语文教师要合理的灵活的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并不是所有的语文课都必须用上现代的教学手段,也不是每一节课中现代教学手段用得越多越好)坚持采用“启动”的教学形式,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中要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法,(根据文章特点而定),从而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课前精心导学,创造性地利用其他多种形式来导入新课,来渲染课堂的气氛,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活力,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情绪高涨、兴趣盎然,思维积极活跃的教学氛围和情境,也是培养学生积极、兴趣广泛和强烈的求知欲的必要条件,也是教与学和谐统一的必要环节,教师可利用课本本身具备的戏剧性,创设一种表演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形象而迅速的理解课文,如《皇帝的新装》一文,抓住课文中有些素材适合表演,让学生编写课本剧。

七、借助信息、灵感思路

语文学科除工具性、人文性外,时代性地很突出。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是教师的耳眼,是教师掌握教学动态,不断改进教法、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的一条重要途径。只有掌握时代的信息,教师的教学素材,教学思路才能犹如泉涌,不断迸发智慧的泉源,这就是说,信息是你思路的灵感来源。

现在,远程教育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充满时代气息中学习语文,效果是意想不到的好,好多东西比光是书本和粉笔强多了,如在教学《论语》十则,让学生先看看于丹在《百家讲坛》所讲的《论语》片段,学生就觉得《论语》可有意思了,学习兴趣和效果可想而知。因此,一有机会和家长交流,我就告诉他们,不能一味的阻止娃娃看电视,我会引导他们看相关的电视节目,如“电视散文”、“百家讲坛”、“动物与自然”和各种访谈录等,如颁奖词,网上的论坛,跟贴,贴吧,解说词等都可以走进语文课堂,既鲜活又生活化,此外,学生周围环境的变化,社会新闻、学校班级动态,电视剧的播出,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他们生活的组成部份,都是很好的材料源。善于捕捉这些信息,善于把这些信息与语文教材结合,与学生兴趣结合,教师思维就会多元化,成熟化,思路就会放飞,学生和教师就都会在快乐的体验中完成语文学科的教与学。

八、激励质疑、启迪思维

6.怎样上好语文课语文教学反思 篇六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以问题贯穿始终,有的放矢地将问题抛给学生。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比如父亲的话“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还有老师的话“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教师将这两段话结合起来讲解,引导学生思考老师的话和父亲的话有什么相似之处。

这篇课文朗读方面的训练上,着重一下句子:“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它像什么?”“像五角星!”“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在朗读语气上,有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的朗读语气,这三种不同的朗读语气同时出现是一个很好的朗读训练契机。我采用个别读、男女生分读的形式练习,孩子们对于怎样读好这些语气有了一定的领悟。

7.论语文教学反思 篇七

1. 语文教学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反思。

语文的课改在某种程度上需要根除弊端, 创立新意, 课改在给语文教学带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一些挑战。关于如何课改的问题, 没有人给出明确的回答, 唯有依靠教师本身不断探究和进步才能得到答案, 才能研究出课程改革的新的理念和方法。在众多的方式当中, 教学反思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

2. 语文教师不断成长的有效途径最重要的就是语文

专业的教学反思, 语文教师的成长依靠它, 教师内在的专业结构需要它, 它能够促进教师的持续发展、进步。“专家型”教师有着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相反“教书匠”式的教师根本没有反思的意识和习惯。一般教师狭隘地理解只要在教学方面下足工夫就行, 可以走马观花式地进行教学, 从来不缜密地思考为什么这样教?为什么那样教?从来不反思自己的课堂自己的学生甚至作为教师本身的教学行为。一部分教师不知道获取更高的学位, 不知道反思自己的课堂, 甚至连自己在做什么也毫无所知。这就是为什么别人不认可“教书匠”的重要原因。如果一名普通教师能够很好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结果, 那么他一定会是一名优秀的教师, 他的专业性一定会得到某种程度的提高。波斯纳总结出教学反思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反思—更新—发展—再反思—再更新—再发展”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 而且这个过程是永远上升的, 在这个上升的过程中语文教师的态度、能力、知识、理念、教学方式等日益臻熟, 优秀的教师可以从一个阶段走向另一个更高的阶段, 教师专业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所以说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就是教学反思。绝大部分优秀教师都是在不断的教学反思中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绩, 从而实现内在专业的多次腾飞。

3. 教学反思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教学反思中学生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 从而取得很大的进步, 提高自学能力。什么是教学呢?教学就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习, 自己研究学习, 自我反思才是推动教学的有效途径。说到底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学, 课堂上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学习, 教师作为辅助者从旁指导点拨, 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学的课堂有效性。所以, 我们的教师要自觉地对自己课堂多个环节和细节进行及时的反思。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毛病, 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及时的发明和创造, 改变方法方式, 从而设计出新的教学方案, 使新课改在自我反思中日益完善。

二、语文教学反思的内容

1. 反思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有活力、有建设性。学术界认为课堂教学必须达到的三个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 从而设定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前单一的教学目标所呈现的是呆板的教学模式被改变了, 形成了开放的教学目标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拓展了语文课外学习、激发学生的各种学习兴趣, 这样使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当然各种事情都有两面性, 带来生机勃勃的同时也出现一些新的弊端。也就是盲目追求语文教学目标的全与新, 每一课都要求全面体现课程的三个目标和宗旨, 都要求不断提高语文的素养。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求学生的语言能力要得以提高, 而且要考虑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等。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仅考虑到自己的语文素养的提高, 甚至想到学生其他学科的发展和其他学科素养的提高。在45分钟的课堂内, 要把全面的科学知识全部交给学生是难以达到的, 这样教师就教得很累很辛苦, 学生也学不到基本的知识, 往往会造成既丢了西瓜还拣不到芝麻的局面。那么造成现在的语文教学一无所有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有两个:归结到语文教学目标方面, 第一, 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的界限模糊不清。往往错误地把课程目标当成教学目标。学科专家制定课程目标, 任课教师制定教学目标。他们既有一致性也有明显的区别。对教学的总体要求是课程目标, 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在某一阶段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对教学的具体要求是教学目标, 它只在特定的范围起作用, 这个特定的范围一般是指一个课堂、一篇文章等。而且可以根据教师自己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变化。三个既定目标的制定要合理地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教学特点及教师自身的基本素质, 然后做出相应的取舍。第二, 教学课文的不同类型模糊不清, 二者之间不能区别对待。关于特定类型的文章, 要求做到“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 对于不特指的文章也就是简单阅读的文章要求“读懂”、“感悟”, 这些知识大多是意会不能言传。因此, 教学就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明确课堂、文章的主旨, 才会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2. 反思语文专业内容

怎么理解语文专业的内容?我们用的教学大纲、教材都会对此有一些规定, 这种硬性的规定一直误导着广大语文教师, 大纲怎么规定就怎么教, 超过范围了就是超纲, 没有把范围内的东西讲完的就是没有完成任务。这种误会一直延续到现在的语文教师。尽管如此, 语文教师仍然没有对语文教学内容有着明确的认识, 纯粹教学语文知识的课堂依然大行其道。凡是与语文沾亲带故的知识都在课堂上呈现出来, 一时间使得语文知识泛滥成灾。语文教学内容不能事先形成并出现在教师和学生的面前, 教学内容的确定都是一切语文所要求达到的标准。这个教学过程就是预先准备好的。就是所谓的提前备课, 上课之前, 我们的教师都对自己的教材或者文本进行一系列的研究探讨, 也要预设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 精心准备, 其实这就是备课的过程, 每个学期开学前教师都要对本学期所要教学的东西进行梳理, 提前两周备课, 做好准备工作才能踏进课堂。语文教师备课不仅仅要备教材的内容、课堂的环节, 而且要关注课堂上所能发生的问题, 也就是说要根据学情准备学生的情况。这是一个静态、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过程。然而课堂的教学是一个不断运动的过程, 相对而言是动态的。叶澜认为, 课堂教学永远向未来方向发展, 不断前进, 随时发生一些意外都是有可能的, 而且这种可能带着美丽的色彩和论调。课堂不可能固守沉默, 一成不变, 没有激情。所以备课只能把大致情况预设出来, 而并不是制定好的教学内容。作为教师都知道, 再好的备课, 多么充分的准备也无法预计在课堂上出现的情况。复杂性也是我们语文教师无法预计的。动态的课堂细节是无法预设的。教师只有尊重学生, 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 才能随时应付课堂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 才能更好地把握一节课的质量, 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3. 反思语文教学方法

在不断进行课改的过程当中, 语文教师应积极借鉴某些新的、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 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积极备战课堂的教学。有的把“填鸭式”变成“对话式”, 有的把“灌输式”变为“疏导式”, 语文新课标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和与发现性学习。改变了以往教师一个人说话的局面,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倡导合作学习和积极主动学习, 这样确实使语文课堂有了新鲜的血液, 激活课堂死水。但是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弊端, 往往表现出浮躁、盲从。首先, 形式主义太过严重, 往往为了“新方法”而使用“新方法”, 其实大部分方法过于花哨, 造成课堂像个菜市场。给人的感觉是华而不实。更有甚者, 所谓的对话教学就是一问一答。一些没有实质的问题, 肤浅的问题抛出, 学生三三两两回答, 就把这种课堂模式呈现出来了。有的教师认为合作探究就是把桌子合并在一起, 学生交头接耳就是一种合作, 这是大错而特错的。热闹是热闹了, 但是一节课下来什么也没有学到, 课堂浮于表面化。其次, 教学方法过于技术化。在语文课堂上多媒体运用泛滥成灾, 任何一节课都有多媒体, 而且有的学校还提出公开课一定要用多媒体。在多媒体的带领下, 学生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 不能思考、不会运用思维。学生的学习浮于形式化。在部分语文课堂上, 表面上热热闹闹, 实际上却效果很少甚至一无所有。如何达到语文课堂的最优化, 笔者认为要遵循一些课堂教学原则。第一, 教学方法的适应性。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根据课堂的需要不断的变化, 能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就是最棒的。根据教学的情况、教学的主体、教学的内容来确定教学的方法, 这样才能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的关键是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适合才是最好的。第二, 互动性原则。教学的过程是互动的双边的。教学是一种手段, 学习是一种目的, 无论什么样的课堂最终都落在学生身上, 都要学生学会学懂。所以, 我们在使用所谓的教学方法的时候, 不仅要考虑到教师本身的素养问题, 也要根据学生情况, 围绕课堂的教学来进行。这就是所谓的教无定法。第三, 学会不断地继承。教学方法无论怎样变化, 都要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革, 这些教学方法需要我们加以继承和发扬。

摘要:教学反思是促进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同时也保障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语文教学反思不仅是新课改背景下所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语文教师必须紧紧围绕教学反思来进行教学, 不断的反思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看家本领, 从而持续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学反思,内容,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试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2]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5.

8.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 篇八

学好语文,阅读是关键。正如杜甫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但是,现在的学生却对语文阅读非常冷漠,厌倦。是什么让我们的学生对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失去兴趣?又是什么令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如此举步维艰?怎样才能迎来语文阅读教学的春天?

回顾多年的语文教学历程,我认为有几点应值得注意:

一、语文阅读切忌“急功近利”

人类自从有了文字,阅读便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我们相依相伴。阅读是读者从读物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作者往往是利用语言文字符号将知识、思想、观点、态度表达出来,其实这是他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和体验,把心中之意化为笔下之言。而阅读,则恰恰相反,它要把作者一整套语言文字符号中所承载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和体验转化为读者自己心中的认识和体验,也就是要把作者的笔下之言转化为自己心中之言,心中之意。学生在阅读时接触到作者所描绘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体会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美好的感情,这对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增长他们的见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语文阅读教学就应该给学生心灵的自由,让学生在阅读中解开精神的约束,感悟心灵的碰撞,感受生命的运动。而这一切都是不能操之过急的,它要有一个感受、体验、咀嚼的过程。

然而,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语文教学已失去了它原有的特色,考什么就教什么成为语文教学不成文的规定,只要“考试大纲”一发生改变,就立刻出现教学内容的增删,为分数奋斗的应试教育严重地冲击着语文阅读教学的正常秩序,正如于漪老师说的:“为什么50年来重理轻文愈演愈烈,毛病都出在急功近利这四个字上,这是要负历史责任的,因为人文精神的失落必然导致国民素质的下降,导致国家民族的灾难。”这确实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应试教育已经使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不再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目的,学生也失去了阅读的兴趣。为文字而文字,为考试而阅读的阅读教学使学生的阅读远离作品思想,失去情感的体会。目标教学一味拉着学生向目标奔去,从而又令学生失去品味作品中的语言。如我们在指导现代文阅读时,不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而是教他们解题技巧。

二、语文阅读要把阅读自主权还给学生

在应试教育中,教师把学生看成是生产“分数”的机器,学生则把老师看作是帮助自己提高分数、升上理想学府的工具。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的主体地位,老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标准答案代替了老师的思维。一堂语文课下来,听不到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听不到窃窃的质疑声,听不到热烈的讨论声。老师的分析讲解代替了学生的质疑、讨论。语文阅读教学竟然出现学生不阅读的怪现象,但文章又怎能离开阅读与思考呢?正如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发现问题需要思考,解决问题需要思考,人生就是一个通过思考持续解决来自自身和外界各种问题的过程。老师的教是投入的,对课文的理解也不是肤浅的,而且往往有一定水平。教师毕竟是上过大学,学过文学史、文学理论等系统课程,有一定的文学修养的人,但由于应试教育的需要,忽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忽略了他们的心理成熟的程度,忽略了他们的生活经历,忽略了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强压给他们的只是标准的答案。那些看似热闹的提问、回答、讨论,都只是一个个的陷阱,答案早就在那等着。学生也知道答案只有一个,根本就不用费时间去思考。学生阅读作品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打击。他们的阅读兴趣由小学时的兴趣很浓,进入初中开始减退,到了高中,就几乎是荡然无存了。

童庆炳教授在《谈解读文学作品》中说:“阅读理解的过程并不是读者被动地接受作品的过程,而是读者作为一个主体,主动地跟作者对话,尽管他或许已经不在了,比如说曹雪芹。但是当我们阅读的时候,我们是面对着一个活的曹雪芹,我们是在跟他对话。”中学生在阅读的对话中,走近了李白、杜甫,接触了苏东坡、曹雪芹,靠拢了鲁迅、茅盾,拜访了钱钟书、余秋雨。这种对话,由于对话对象的高品位,使读者在阅读时受到启迪,得到感悟,从而实现了人类文化的传承。又由于阅读不是一种单向的作者向读者灌输的过程,而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因此读者总是根据自己特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层面,来感知文本的语言符号,做出自己的“回应”,对文本作出自己创造性的阐发,从而在某些方面“发现”了作者,也“发现”了自我。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吧。因此,社会要把引导权留给老师,老师要把课堂留给学生,把宝贵的阅读时间留给学生;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发表独特见解的空间,给学生宽松的思维环境,既尊重和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感受、体验和见解,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展开讨论与争辩,引导学生领悟文学作品内涵的丰富性和多元性,用自己的双眼,用自己的心去解读作品,让学生在与他人交流自己独特理解和感受的过程中,获得阅读喜悦的体验。

三、阅读能力的培养,应从文字入手

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日益发达,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中广泛运用,使常规的教学如虎添翼,正如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发生认识论》中所指出的:人类对于知识的掌握总是从感性过渡到理性。借助多媒体恰恰是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但是对于语文课特别是语文阅读课而言,不是全都能够用多媒体技术来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的。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指的是“由近及远,以所见知不见”的想象能力。文字在每个个体的大脑中所“撑起”的形象,是文字之外的手段所不能代替的。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它带给学生的是无限的想象空间。探究语言的过程就是理解和感悟的过程。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感悟文采,感悟其深意,体会其意境,让学生在脑海里进行再思索再创造,形成自己的体会和认识。日积月累,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如果老师一味用多媒体把自己或他人的感悟用画面、音乐直观地呈现,就会使学生省去思维活动的感悟过程,而忽视了对文学语言的品味。语言文字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有一定的模糊性,有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千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画面是较容易表达的,但诗所包含的诗意,却只能意会了,是很难用声音和画面来表现的。所以传统教学强调“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强调通过“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再现作品的意境美和形式美,从而体会文章的文意、文思、文气。再如由名著改编的电视剧,阅读的主要媒介还是传统的语言文字,无论画面是如何的生动、逼真,也不能完全体现原著内涵和神韵。多媒体技术手段是无法代替文字阅读的。多媒体教学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它的声、像、画永远代替不了课文阅读以及课堂上师生双方的语言交流。

总而言之,语文阅读教学不能急功近利,给语文阅读教学松绑是当务之急。只有让语文阅读回归自然,学生才能自主的阅读,让思想自由地翱翔。而作为引导者的我们,在教学时,应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从文字入手,让学生多看多思,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语文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坚持下去,相信语文阅读教学的春天的到来就为期不远了。

9.语文教学反思 篇九

陈醉云的《乡下人家》被选入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文章结构清晰,语言朴实自然,读起来有清风拂面之感,这篇文字没有较难理解的词句。抓住乡村最普通的事物和场景,呈现出青瓜绿藤、鲜花盛开、雨后春笋、鸡鸭觅食、院落晚餐、月夜睡梦等六幅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展现了乡下人家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四年级下册有一个学习要求,即初步学会理解课文的几种方法,如:抓住重点句段阅读,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等等。在教学中我注重了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课文。“青瓜绿藤”画面中,学生在石狮子和瓜藤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的对比中,感受到别有风趣一词的含义。“雨后春笋”一段抓住一个“探”字,通过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如果你是小笋芽,从土里探出头来,看见了什么?会说什么?”使学生体会到拟人化手法运用的巧妙。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我安排了多层次的朗读。课伊始,我安排学生自由读,边读边画写体会,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品读感悟环节通过指名读、评读、男女生赛读、抓住重点词感悟读、齐读、引读等方式交错使用,最后的欣赏读、配乐读,把读贯穿由于整个教学的始终。这样不同层次的读,加深学生对乡下人家那朴实、自然和谐的乡村生活的理解,让学生与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也提高了朗读能力。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反思

就我所上的《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结合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的反思。

一点不足:讲解不够到位。这首诗第五段写道:“雪特别怕太阳,沟渠里的积雪会给你指点方向,看看哪边的雪化得快,哪边化得慢,就可以分辨北方和南方。”在课前,我对这段话进行了研究,搞清楚沟渠里的积雪化得快的是北方,化得慢的是南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还找来了FLASH课件。但是在上课时,我没有点明沟渠的朝向和太阳的位置,也没有很好地利用课件进行适当地解说,因此使得学生对沟渠里的积雪究竟哪边的先化并未完全理解。

二点不足:对全体学生的关注较少。“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是否能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在这堂课上,学生显得比较拘束,说明我激励学生的水平有待提高。比如说小组汇报时,我把较多的注意力放到了汇报的同学身上,没有带动台上、台下的学生进行互动。课堂上,学生学习得很认真,小组汇报的同学也非常能干,我应该充分发掘优生资源,带动全班学生投入课堂学习。

三点不足:课堂上的应变能力亟待加强。在课堂拓展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说说大自然还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结果学生说到了阳台等等,我没有及时指正。追根溯源,是自己的教学水平还局限于将教案执行到底,脱离了教案就会变得手忙脚乱。

《可贵的沉默》教学反思

《可贵的沉默》选自人教版语文第六册,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课堂上,教师从孩子们那儿了解到了几乎所有的父母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并向他们祝贺,而知道父母生日的却没有几个,老师抓住了这一契机,引导孩子们懂得了要关心父母、回报父母。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本文以师生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细致、生动地描述,从而再现场景,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别人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体会沉默的可贵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这节课我上得最好的地方是在指导孩子们读书,效果很好。因为我重点引导孩子们读书时抓住语气词、重音、标点符号来读书,读出自己的体会。

值得反思的是,本文的篇幅教长,如何在一节课中完成教学重难点,还要让孩子们从容地接受,愉快地学习。教学本课时,我抓住课堂先有热闹到沉默再到热闹的变化,引导孩子们走进文本,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突破重点和难点。

我只抓了两个问题,一是:爸爸妈妈怎样对待孩子的生日?二是孩子们怎样对待爸爸妈妈的生日?让学生找出孩子动作语言神态的词语来理解感悟,从而揣摩孩子们的心理活动。因为这个故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很接近,我们的学生也有类似的情况,所以学生学起来也很有兴趣,能把孩子的心理估摸得很准,从而解决了难点,突出了重点。

《识字4》教学反思

《识字4》是一篇韵文,读起来朗朗上口。这一课的学习目标是识记14个生字宝宝,同时激发孩子们观察动物的兴趣。为了让孩子们愉快地识字,我的教学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激发孩子们学习的愿望。在一直以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对猜谜语特别感兴趣。因此我采用这种导入方式,不仅创设出具体的情境,而且很快调动起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引导学生以不同的识字方法来识记生字宝宝。本课的生字宝宝大部分是形声字,因此我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规律来识字。初次之外,我还引导学生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找朋友等识字方法来帮助孩子们识字。当然,在识字的时候,老师要给予学生的时间充分地仔细地观察这些生字:“蜻、蜓、蝌、蚪、蝴、蝶、蚯、蚓、蚂、蚁、蜘、蛛”,这都是带“虫”字旁的字与昆虫有关;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形声字。在这里,老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观察这些生字的特点,要引导学生观察形声字的“声旁”和“形旁”,特别要强调形声字要先找出字的结构,“声旁”表示读音,“形旁”表示字义。掌握了规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再学习生字“运”让学生分析字的结构,再说出哪里是“形旁”,哪里是“声旁”。此外,课文还出现一个生字“网”,这是用什么方法来识字呢,可用“象形字”的识字方法,同时可以复习第一学期语文上册学的识字方法。

第三,游戏辅导,快乐识字,积累词语大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我充分考虑孩子的这个特性,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识字。整个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收到的效果很不错。不仅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还调动了课堂气氛,活跃了课堂气氛。当然,本次的教学实践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值得我深思。例如,在游戏环节,孩子们积极性相当高,但是课堂纪律也就稍微比较松懈,出现了插嘴等现象。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做到扶放结合也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课题。

《春雨的色彩》教学反思

《春雨的色彩》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优美的语言,富有诗意的课文,令人遐想联翩。故事中,小燕子、麻雀、小黄莺争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这个问题的答案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感受课文中蕴含着的道理和情感,凭借课文展开想象,并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在上这篇课文的前一天刚好下雨了,于是我采用这样的导入:“孩子们,昨天下雨;了,这是什么雨呢?(生答:春雨)那你看到的春雨是什么颜色的?”有的学生说是无色的,有的学生说是白色的。我并没有给他们答案,而是告诉他们学了《春雨的色彩》这一课就会找到答案的。在分析课文的时候,我抓住小燕子、麻雀和黄莺的争论,请学生自己找出动物们争论的观点,一步步引导他们找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同时,在教学中我还注重朗读指导。请学生分角色来朗读,带着动物们各自的语气来有感情地朗读,让孩子们在朗读中理解课文,感悟课文。最后,再次提问孩子们春雨是什么色彩的,从而是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有一个总结。

当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识字写字依然是教学的重点。在识字环节,我首先采用小老师带读的方法教孩子们识字,接着采用各种识字方法让孩子们快速识记生字宝宝,如熟字加偏旁、偏旁联想法等等。同时采用开火车读,摘苹果游戏等帮助孩子们巩固生字。在写字方面,我主要要求孩子们观察关键笔,看准结构之后再写,因为要写好一个字,看准结构笔画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我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描红和书写,以落实在课堂上写字的教学目标。但是,上完这一课之后,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我需要改进。

第一,在课文的理解方面,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得出春雨是彩色的这个结论,但是还是有小部分学生会片面地认同小燕子、麻雀或者小黄莺的其中一种意见,没有知识系统化。第二,在识字写字方面,大部分同学都能够通过不同的识字方法快速记住生字,但是还是需要反复地巩固才能掌握得较好。而写“绿”字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不能正确书写,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反复纠正。

就自身素养方面,我发现自己的语言组织技巧还有待提高,应该往这方面多下苦功夫,从而不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水平。

《墨梅》教学反思:

在教学这首诗之前,我先安排学生欣赏梅花图,并谈谈自己观察图画后的感受,使学生对梅花有了初步理解。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通过抓住“淡墨痕”“清气”等词语的理解,进一步感受梅花坚贞不屈、乐于奉献的品质。后通过诗人和梅花之间的联系,学生才真正从“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中体味到了诗人那种鄙薄流俗,坚贞不屈的品格。最后安排了拓展延伸,介绍王冕其他一些描写梅花的诗,使学生的感受更为深刻。古诗教学中我注重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中将课外的资料搜集与课内学习相结合进行教学,课前让学生搜集各种与梅花有关的资料。有诗人的背景资料,有关于梅花的名句积累,还有描写梅花的诗句……给进一步的课外延伸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教师在备课时,除利用好教学参考书的同时,还应通过课前预习,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写作的生平,创作的时代背景,才能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提高语文素养。

夹竹桃》教学反思

早就读过季羡林的散文,对这位学界泰斗怀着深深地景仰之情来阅读和教学他的散文《夹竹桃》。虽然课前也进行了较充分的备课,但面对突如其来地调课和听课的情况,让我还是有些措手不及。学生也同样是这样的情况,换了环境又面对听课,让原本就沉闷的他们显得更安静了。所以前半节课学生都有些游离于课堂,让我不由得心生着急。我暗暗鼓励自己,一定要沉稳,一定要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一定要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感受。

本堂课我循着文本的思路,作者的思路组织教学,由中心句“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切入,找找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对夹竹桃情有独钟。接下来就直奔课文的重点段——第四自然段,让学生找找是从哪些语句感悟到夹竹桃的韧性的。我原本设计的是从“悄悄地一声不响”感受它的不张扬、不起眼、默默无闻的品性,从“又……又……”感受夹竹桃的坚持不懈。再抓住“和煦的春风、盛夏的暴雨、深秋的清冷”感受夹竹桃面临多变的气候环境,仍然坚持开花,展现自己的魅力,这样一种顽强的精神。但在真正交流时,学生的情况让我始料未及,有学生直接说从“无不奉陪”感受夹竹桃的花期之长,看出韧性。我顺势从双重否定句入手,从春天一直到秋天,夹竹桃一直都陪伴着这些花迎风怒放,可看出它的韧性——坚持不懈。课堂上一些学生的回答浮于表面,他直接说:我从这句话感受到夹竹桃的韧性。我引导学生:如果你能走进文字,你一定能抓住字眼谈出自己最真实的体会。课后,我想备课时除了要吃透文本,还要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学生的认知水平,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引导学生读懂文本,更能关注学生的阅读感受,让课堂有生成。我始终认为品读文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文字,学会写作。这篇文章为学生的写作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夹竹桃》教学反思 所以课堂上,我渗透了一些写作方法:如对比的写法,首尾呼应的写法。我原本在学习了第五自然段安排了一个写话练习,月光下,花香袭人,叶影参差,花影迷离。让作者陶醉其中产生了许多幻想,如果是你,你会产生怎样的幻想?出示句子练写:月光下,花香袭人,叶影参差,花影迷离。我幻想它是 ……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前面学生和老师的紧张,以至课堂节奏不是那么紧凑,所以在拖课的情况下,我只能把这部分“忍痛割爱”了,课堂上也失去了欣赏学生精彩片段的机会。我决定把它放在课后进行练习,也算亡羊补牢吧。

《夜晚的实验》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的主题是“探索与发现”,共选用了《夜晚的实验》《海洋——21世纪的希望》《学会合作》三篇课文,《夜晚的实验》放在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这篇课文主要讲述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夜晚的实验,终于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秘密的经过。这一实验的结果促使了人们对超声波的认识与研究,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恩惠。《夜晚的实验》注重对科学家个体的描写,《海洋——21世纪的希望》更侧重于站在整个人类探索的角度上来阐述,而《学会合作》更进一步阐明: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我们还更需要合作精神。

《夜晚的实验》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实验,终于揭开了蝙蝠飞行的秘密,进而用这个科学成果造福人类的事。在教学中,我抓住“好奇”“奇怪”“ 猜想”这些关键词句,让学生知道:科学研究首先要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语言文字,感受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飞行现象上发现超声波的,并从中学习科学家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坚持不懈造福人类的精神。

本课教学主要围绕一个问题展开——斯帕拉捷共做了几次实验?分别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交流。这样的文章,语言平实,又有一定科学性,学生一读就懂,作者在记叙中非常详细地记叙了第一次实验的经过。至于另外三个实验,作者较为简略地进行了介绍,这样写的好处是“详略得当”。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文中四次实验过程不仅启发我们在写比较复杂的实验时要注意“有详有略、突出重点”,还要学习如何将第一次实验写具体,作者在写第一次实验时,还是从结果写起,最后写引起的思考,应该也是一种倒叙的写法,让学生思考这同平时常规的写实验的方法比起来又有什么优点呢?这样一来,学生也开始进行思考,并从中学习作者的写法,自己写实验时就有方法的引领了。

在要求学生“联系课文说出斯帕拉捷为什么能揭开蝙蝠夜行的秘密?”这一问题时,学生谈到了很多的精神,如: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不怕失败、有好奇心、坚持不懈等,虽然都说出来了,但显得较为杂乱,其实,仔细思考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最主要的是三种精神: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坚持不懈。接着就引导学生回到文本中,找寻依据。为了解开这个秘密,斯帕拉捷共做了四次实验,前三次都以失败告终,直到第四次才获得成功了。每一次的失败都引起了他的思考,但第三次将油漆涂满全身还是失败后,文中没写出斯帕拉捷的困惑,在这个环节我安排了一次批注:斯帕拉捷这时又会怎样想呢?此处给学生的思考、探究留下了极大的空间,因为前面对文本的解读比较到位,学生在批注时就有话可说,而且言之有理。有学生写道:“斯帕拉捷疑惑不解:„蝙蝠既不是靠眼睛,也不是靠鼻子和翅膀来辨别方向,那难不成是耳朵吗?‟”还有的写:“斯帕拉捷感到很诧异:„蝙蝠到底是靠什么来辨别方向呢?‟”……这样的批注既检验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是对斯帕拉捷精神的感悟。后来,我还让学生进行假设,如果第四次实验也失败了,接下来斯帕拉捷是不是还会继续做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呢?回答是肯定的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一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诉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继续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后顾整个课堂教学,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1.以练习为导,让生自学、自我感知每个段落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感知每一段落时,总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题或思考题让生边读边想,自己去学习获得知识,把握一段的大意,从而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2.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理解课文时,让生边读边想边划,写自我见解;通过比较句子,运用词语,体会并掌握文中用词之精妙;快速读、细读、品读等环节的安排,则训练了学生略读、精读、有感情读的能力。

3.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贯彻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现代教学法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它既包括教师的教授法,也包括学生的学习法。启发式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是引起学生智力的积极性”“凡是能够引起学生思想工作和智力上的自动精神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为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选用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学能力、自学习惯的教学方法,且避免单一。如理解文章内容选用填空、练习、默读划句复述等教学方法;体会文章用词之确切,则采用了比较品读遣词造句的方法。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导生领会人民当时的心情与情感,并有意识地安排了“让生自读课文,理解加评注”这一教学环节,让生在积极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学会知识,掌握阅读技能。

4.利用形象的教学手段,使生处于和课文内容协调的氛围中,有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从而学得愉快,学有所获。在初读全文前,先给生提供了有关“香港回归”的电视录像,让生具体感知当时情景;具体体会大典庄严、隆重的气氛及人民的情感时,又再次出现了大典各程序的幻灯,目的都是为引导学生入境,缩短主体感知与文字的距离,使其学得有趣味。5.教学环节设计以人感知事物的规律为依据,体现“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如教第二段时,默读整体感知回归进行情况;尔后,抓重点词句领会人民的情感并品读优美词句;最后再有感情朗读全段,加深对全段文章的理解。如此,也教给了学生阅读的最基本方法,并有效地结合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二

今天上午10点30分,上课了,我开始讲课,我讲得是《最后一分钟》。这篇阅读课文是以一首诗歌的形式出现。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整首诗语言精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强烈。作者把他那沸腾的热血与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诗句的每一个词句之中。我让学生领悟“三分诗,七分读”的读书之法:

一、听读

我在揭题之后就放了《最后一分钟》的诵读视频,声情并茂地诵读感染了每一位同学,学生不由得沉浸在这种气氛之中。诵读者对课文的理解、感悟都放在了读书之中。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对课文有了初步的认识,另外,对朗读的技巧也学习了一些,为后边自己的朗读打下了基础。

二、自由读

这个环节是要解决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歌,我要求学生自己朗读。学生在观看了视频之后或许受到了感染,自己读得时候不由得也能把感情带进课文中,读得很有滋味。在学生自己读过之后,我进行了检查,检查的时候,学生能够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看来学生刚才是认真读了。

三、指导读

课文是否读懂,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特别是对于这样一篇诗歌,又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师的讲解应经变得乏味,他远远不及把学生带进情境之中,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这个过程中,我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了香港回归交接仪式,还给学生补充了香港百年屈辱史等材料。给学生在感官上以刺激,激发学生深入诗歌,把感情投入到诗歌中,从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有感情的齐声朗读

上一篇:听《市场营销学》课程心得体会下一篇:描写带有象声词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