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礼仪(精选8篇)
1.云南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礼仪 篇一
云南少数民族著名节日趣味风俗
双胞节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有38万人口,双胞胎(三胞胎)却多达1200余对,为此,墨江被誉为“双胞之家”。从开始,每年的五一期间,“中国·墨江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胎节”,便是世界各地双胞们的盛会。
墨江为何会有如此多的双胞,有很多的说法:有人认为,与那里的双胞井水有关;有人认为,与北回归线穿过那里有关;有人认为,与当地盛产紫米、爱吃紫米有关;也有人认为,与遗传有关……
每年的5月1日—2日来自世界各地的双胞胎们都会相聚云南墨江,领略当地的民俗文化、体验当地的民族风情、目睹双胞的巅峰对决、纵情哈尼的“抹黑”狂欢、享受当地的饕餮盛宴、邂逅墨江的生态天堂……
傣族泼水节
傣族的新年,云南各地的傣族,都以“泼水”的形式来庆祝,所以傣历新年,又称“泼水节”。“泼水节”是云南少数民族的数百种节日中,影响最广,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之一。西双版纳是傣族聚居区,全州各地都有“泼水节”,其中尤以景洪市每年举办的“泼水节”规模最大,盛况空前。
“泼水节”一般从傣历新年的第3天(4月15日)开始。这一天彬彬有礼的傣家儿女,取来清洁的水,用树枝蘸取,互相泼洒,以示为您洗去一年的尘垢,祝福您在新的一年里清洁平安。现在的“泼水节“已演化成群众性的狂欢活动,“水花放,傣家狂”,人们提桶端盆取得水来,见面就迎头盖睑地泼下,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青年男女手中相互泼出晶莹明亮的水珠,还混合甜蜜的爱情。街市里、广场上到处见人们在相互追逐泼浇。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唱,空中朵朵水花四溅,大地一片欢声笑语,“泼水节”成了一个欢乐的海洋。
景洪市的泼水节期间,还举行极富民族特色的斗鸡、跳孔雀舞、傣族青年男女掷彩绣荷包、放高升以及在澜沧江里进行划龙舟比赛,放孔明灯等民族娱乐活动。
彝族火把节
云南的彝族、白族、纳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都有共同的节日——火把节。彝族火把节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同时也是彝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
火把节古代又称星回节。关于星回节的起源,其说法各不相同:纳西族是为纪念一位保护人间五谷丰收而牺牲的天将;傈僳族是为欢迎诸葛亮南征而点燃火把前去驱散前进路上的瘴气,赶走猛兽;彝族是为除虫害、庆丰收。
每年农历6月24日至25日(阳历7月8日—9日),彝族人民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弹着月琴、大三弦,吹着芦笙来参加火把节。
火把节的内容程序是:白天人们饮酒祝贺节日并进行摔跤、斗牛活动。武定县、禄劝告县等地的彝族还开展射箭、赛马、打秋千等活动。到了晚上日落夜黑,家家户户的大人小孩就把事先做好的长约2米、直径约20—30公分的干松柱火把点燃。人们高举火把汇集在村头、寨边或广场上,然后在松林、田间奔驰,表示驱除虫害邪恶,以求丰收幸福。
每年逢火把节的晚上,从昆明到路南县石林风景区的中外游客有数万人至十几万人,每个人手持火把,与彝族人民汇集在石林风景区,把整个大地照得通红,形成灿烂耀目的火海。为给旅游者助兴,当地政府还在石林风景区组织放礼花,整个夜空五彩缤纷,使观者目不暇接。
白族三月街
云南大理三月街,相传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开始历时一周左右的三月街,不仅是大理白族人民的物资交流盛会,而且是白族人民一年一度欢聚的节日。三月街每年都按时在苍山东麓、大理城西举行。这期间诸商云集,环货山积。各族人民都要把好的工艺品、土特产拿到三月街出售,把最优秀的文艺节目搬到三月街上演出,选最好的骑手参加赛马。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三月街的规模越来越大。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及几十个国家的外国友人参加这一盛会,在全国或云南亦属少见。
哈尼族长街宴
位于北回归线上的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是中国哈尼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哈尼族之间一直流传着吃百家宴的习俗,现在这种习俗已经成为墨江各民族共同的盛宴——长街宴。
长街宴据说是为了庆祝丰收。哈尼族根据自己民族的古历法,把农历十月当作岁首,新旧年之交没有固定的时间界限,而是选十月间第一个辰农日作为新年开始,也就是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大年初一,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这一天,哈尼村寨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男女老少都身着节日盛装,姑娘们更是把这个节日当作是一年中的“赛装节”,都穿出最美丽的服饰;小伙子们则轮流敲击挂在寨边木架上的木鼓、芒锣,用悠扬的锣鼓声象征寨子更加富裕兴旺。
在庆祝丰收的时候,每个寨子都要都要在村寨中心摆上长长的酒宴,全村同乐,轮流喝酒,共庆象征他们团结和睦,吉祥幸福的节日。这种酒宴因在街心,故被人们称为“街心酒”,又因为这种酒宴以方桌连接而成,恰似一条长龙,又称“长街宴”。
景颇族目脑纵歌
目脑纵歌是德宏景颇族的传统节日,意思是“大伙跳舞”。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举行,地点主要在德宏州潞西市,节期四到五天。这个节日以规模盛大的歌舞为主要内容。
傈僳族刀杆节
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是傈僳族传统的刀杆节。在刀杆节上,最吸引入的是所谓“上刀山,下火海”的表演。此外,当然也少不了大规模的歌舞。刀杆节在傈僳族聚居的地区都能见到,规模比较大的要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六库和保山地区的腾冲。
彝族插花节
插花节是云南楚雄大姚县境内彝族的传统节日,时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一般要举行3天,地点在大姚县昙华山。顾名思义,这个节日当然是以花为主。当地彝族同胞都会带上美酒佳肴,穿上节日盛装,手捧鲜花,从四面八方聚集到昙华山,兴高采烈地唱起山歌,跳起左脚舞,尽情欢乐,互祝吉祥。
苗族花山节
花山节,又叫“跳场”、“跳花”、“耍花山”、或“踩花山”,是滇东北、滇南—带苗族的传统佳节。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至初七举行。云南永善县和屏边苗族自治县等地比较隆重,有时甚至达数万人。花山节以苗族的各种歌舞和其他游戏、娱乐为主。花山节也是苗族男女青年寻偶恋爱的重要机会。
瑶族盘王节
瑶族的主要节日“盘王节”,意在纪念敬献瑶族的始祖盘瓠以及喜庆丰收。逢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瑶族人民皆着节日盛装,敲响节日长鼓、吹起长笛、唱起山歌,欢庆三天三夜。节日期间主要活动项目有祭祀、对歌、击鼓等。
三朵节
这是纳西族祭祀本民族的保护神“三朵”而举行的盛大节庆活动,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和八月举行。节日期间,除在北岳庙举行节庆活动、纳西族都要在自家举行隆重的祭祀“三朵”仪式。此外,纳西族群众还要举行多顶文娱活动,到野外进行野餐等。
棒棒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纳西族传统节日“棒棒会”,这是一个竹、木、铁农具交流盛会,品种繁多,热闹异常。邻近各县的.农民,乃至大理、保山、西藏一带的农民和商人,都携带本地特产到集会上出售,然后购买所需物品,而丽江一带的农民也为备春耕购买农具和所需用品。
骡马会
于每年农历七月中旬举行,会期为一周,以交易骡、马、牛、羊等牲畜为主,还交流各地土产。大理、剑川、鹤庆、中甸、永胜等一带的农民都前来买骡马和丽江铜器,上市骡马上万头。会期举行的各种文娱活动,赛马、演戏等是最受欢迎的节日内容。
浴牛节
在云南省兰坪县的傈僳族中流传着一个传说:在古代时,牛生活在天上,过得十分舒适。后来它见到地上人间傈僳族吃苦涩的野果为生。心中十分不忍。于是在一年春天,背着天神,将藏在葫芦里的五谷种子洒向了人间,使人间开始有了五谷成长,傈僳族摆脱了饥饿的困境。天神因此发怒,把牛驱出天上,来到人间。傈僳族将其养在家中,但牛看到人们耕作劳苦,又主动出来拉动犁耙,帮助种庄稼。天神见人间生活渐渐美好,又放出冰霜、虫灾,进行捣乱、迫害。牛在耕作之余,为了保证作物成长,又上天与天神论理,不让各种灾害得逞,对傈僳族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因此每年农历六月初五日,这里的傈僳族人民也要过一个“浴牛节”。在这一天,不仅家家要给牛洗澡,并要煮一锅放盐的稀饭,用来喂牛。并由家中最年长的妇女向牛祈祷,希望它在天神面前,多多求情,免灾无害,庄稼丰收。
颂牛节
云南省西北山区的彝族黑话人支系,在每年立冬要过一个“颂牛节”,用以感谢一年来牛的勤劳耕作。到那时,人们用洋芋和萝卜分别制作黄牛和水牛的模型,以玉米穗作尾,养麦粒或玉米粒作眼,用麦穗尖做角,以养麦秸或玉米秆作腿,然后将制成的牛模型放入一个大簸箕内,置于牛神崖前的草坪正中。草坪周围竖12根松木,上边挂着有缀着养子、燕麦、玉米的红绸。由一个老歌手带领,人们牵来挂有红绸的耕牛,绕着簸箕踏歌而舞,歌颂耕牛的辛劳及精心饲养耕牛和获得丰收的农家。最后将牛模型和以养麦讲、燕麦炒面、玉米糕与切成段的燕麦秸所混合成的精饲料赠送给上述有突出成绩的人家,以奖励对耕牛的爱护和农业上的成就。获奖的主人,当场将得到的饲料喂牛,用彩线编成“牛轿”,载着牛模型,歌舞过寨。回到家中以后,将牛模型供干堂屋,作为传家宝物珍藏,充分显示了对耕牛的重视。
牛纳纳
云南省的哈尼族在农历三、四月的犁耙栽插春耕大忙结束以后,要在五月初过“牛纳纳”(哈尼语,意为“牛歇气”)节日。就是让备受辛劳的耕牛在这一天歇歇气,接受人们对它的敬意。到了这一天,人们采摘紫泽兰草煮出紫色水汁,用以染糯米饭,并杀一只公鸡,以供神祭祖。祭毕以鸡肉、肉汤拌糯米饭喂牛,同时进行祝告,并让牛上山自由游牧,啃食青草。另一方面,人们于当天清晨用紫水洗脸擦身,表示洗掉春耕中的劳碌疲惫。还要洗净一套衣服,象征脱净从事栽插时放纵唱情歌的山野习气。就这样,耕牛和人们都欢乐地度过休息喜庆的一天。对于耕牛的重视和为它过节,是我国南方农业民族的一大特色。
2.云南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礼仪 篇二
一、不同历史时期的习惯法及其演变
彝族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历史长河中, 蕴育出一套赋有本民族特色的法律习惯及文化, 它是彝族人民在各个时期智慧的总结, 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变迁, 不断的与国家法进行互动, 两者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
先秦及秦汉时期:世界上许多民族的文化起源均来源于神话故事及传说, 彝族也不例外, 这一时期彝族还处在奴隶社会, 此时彝族地区大多以神话传说规范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通过了解彝族的神话故事, 我们可以找到彝族文化习惯的来源, 包括婚姻、解决纠纷的机制以及服饰习惯等。随着秦朝一统天下, 汉朝在西南地区设置郡县, 中央王朝对西南地区的管理逐步加强。这时, 彝族地区已经开始形成较为完善的习惯法制度, 不再单纯依靠神化传说来调整社会秩序, 另外彝族人民还喜欢通过盟誓来确立条约、规定权利与义务。
唐宋时期:自公元8世纪中期, 南诏首领皮罗阁统一六诏建立起南诏地方民族政权, 到13世纪中期元军入云南结束大理段氏的统治, 南诏、大理作为与唐王朝、宋王朝相对独立的政治、经济、文化实体, 在历史上持续了近5个世纪。这一时期一方面官方法更加完善, 另一方面由于实行以血缘宗法为基础的部落制, 更多的是以习惯法来调整彝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最后大理国是以代表封建地主阶级的段氏所建立, 标志着彝族社会由封建领主阶段进入封建地主制阶段。
元清时期:元明清时期是云南彝族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 这一时期随着元朝实现全国统一, 建立全国性的封建政权, 推行行省和土司制和改土归流政策, 进一步加强了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 “官方法”在调控社会秩序上享有更高的地位。土司统治时期, 元明两朝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逐步加强, 随着明朝提刑按察使司的建立, 习惯法的调整能力相对弱化, 官方法开始积极的介入彝族社会纠纷的解决, 彝族社会开始被纳入国家统一的司法体系。改土归流的实施直接导致官方法在彝族社会取得了空前的优势地位, 彝族习惯法仅存在于民事领域和朝廷特许例外的刑事领域, 彝族的法律体系仅仅是清朝中央法律的组成部分, 而不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体系。
民国至今:辛亥革命以后, 新思想不断涌入, 彝族习惯法并没有随着中原大地思想的逐步解放而发生改变。解放后, 局势逐渐稳定, 且中央采取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相对灵活的民族政策, 少数民族得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的开放程度不断增加, 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 这一时期彝族习惯法又有了新的变化:等级制度已不存在;在惩罚制度上, 封建残酷的肉刑逐渐被更加文明的财产刑、资格性所取代;祭祀活动因地而异;丧葬习俗独具特色;在继承制度上, 女儿依然没有继承权。
二、彝族习惯法发展变迁的历史规律
罗平地区作为彝族的发祥地之一, 对于彝族法律文化的发展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 通过对《罗平州志》、《罗平州乡土志》及其他历史文献的分析, 我们大致梳理了罗平地区彝族法律文化从先秦时期到清朝的一系列变迁规律,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 从生产力的发展上来看, 彝族的法律经过了奴隶社会时期到封建领主时期再到封建地主时期的变迁, 在不同时期的法律制定者因其代表不通的利益, 因此法律的表现也不通。在秦汉时期, 即奴隶社会时期, 这一时期的彝族社会不再仅仅依靠神话来调整社会秩序, 奴隶主通过制定法律来维护其统治, 法律表现为比较残酷的刑法, 多身体刑;到了南诏国时期,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 彝族社会进入封建领主时期, 法律的表现形式较之前相对温和, 由于本时期战事频发, 所以军法较为发达, 但本时期的法律缺乏系统性, 较为散乱;大理国建立以后, 彝族社会进入封建地主时期, 以血缘宗法为基础的部落是典型的社会组织结构, 这为后期家支的形成奠定基础, 这一时期的法律文化开始受到“官方法”的影响, 但在部落内部, 习惯法仍具有较高的地位;元朝一统天下后, 随着土官土司制度代替羁縻制度, 以及明末清初的改土归流, 中央王朝对彝族的地区的控制一步步加强, 到了清朝时期, “官方法”已享有绝对权威的地位。
第二, 从内容上来看, 整个彝族的法律文化经过了形成→发展→高潮→汉化的过程, 即在原始社会形成, 奴隶社会逐步发展, 封建社会达到高潮, 从清朝至今逐步被汉化的过程, 而罗平地区彝族的法律文化在遵循这个规律的基础上, 又表现出自己的特色, 即趋同→特殊→再趋同的过程。从法律文化的起源上看, 罗平彝族和其他地区都是大同小异的, 都是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阶级划分以后, 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而使用的工具, 但随着生产力和文化的不断发展, 特别是南诏国末期和大理国时期, 居住在云南不通地区的彝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各部落之间又相对独立, 罗平彝族较之其他地方开始渐渐出现差异, 最为明显的是彝族在各个地区的名称大不相同, 但解放后统称为“彝族”, 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日益重视, 彝族的文化逐渐复兴, 此前生活习俗相异的彝族之间也在不断影响、相互融合。
三、现代社会彝族习惯法的创新发展
人类跨入21世纪后, 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 文化间的交流、碰撞也更加激烈。“现代社会许多变迁都源于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变迁又引起其他部分文化变迁。在很多情况下, 都是物质文化变迁在前, 所引起的其他变迁在后, 有时这种滞后所引起的失调时间很长, 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因此, 在现代社会少数民族地区习惯法文化如何适应新的社会变化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习惯法的创新发展是一个社会群体根据社会的发展规律及趋势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构建及合理调整的一个过程, 其目的是使习惯法传承优良传统的同时, 又适应新的社会需要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笔者认为罗平彝族地区习惯法的创新发展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去粗取精, 即将原有的习惯法文化进行整合,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扬弃某些习惯法文化要素;二是促进文化转型, 即将演变了的习惯法和新出现的习惯法予以接纳, 承认其进步性, 而不认为它是对旧有文化的冲击和遗失。
(一) 去粗取精
首先保留习惯法中优秀的文化要素, 优秀的习惯法文化犹如一盏明灯指引人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与人生观, 教导村民应该具有勤劳、勇敢、诚实、质朴、坚韧、温顺等品质, 在维护少数民族地区和谐中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在罗平彝族地区, 祭祀文化是传统习惯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除少部分被汉化的彝族外, 大部分彝族会在农历新年举行大型的祭山活动, 祭祀选在农历正月的第一个龙日, 在神山树下集体祭祀, 祭祀后大家席地而坐, 不分长幼, 饭自带肉共食, 是一种大规模的集会。另外还有农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 彝族人认为农历六月二十四为一年的一半, 因此这天又称为“过小年”或“过半年”, 彝族过火把节时, 一到夜晚, 各村寨即点燃火把, 举火把散布游动于田野山乡, 颇为壮观。彝民用火把照田, 占岁丰收, 民间传说, 过火把节是要引谷穗出来看火把, 耍火把是为了扑灭秧苗的病虫害。火把节期间还有各种社交文化娱乐活动, 各村寨举行唱歌、跳舞、摔跤等。这些祭祀活动不仅仅表现为庆祝了某个节日或进行了某项程序, 更重要的是它在潜移默化的传递集体意识, 凝聚并规范着民众的文化心理、道德规范及宗教信仰。除祭祀活动外, 还有丧葬、婚嫁等习俗, 这些仪式不仅是彝族文化的表现, 更有着深厚的历史特色和地方特色, 因此应该予以保留、传承和发展。
其次扬弃习惯法中落后的文化要素。在历史的发展中, 已经有部分落后的习惯法要素被扬弃, 例如:身体罚和等级制度。我国法律的规定儿子和女儿的继承权是完全一样的, 如果说有什么差别那就是谁对父母尽得义务多, 谁就可以适当多分, 谁不尽义务可以少分或者不分。但在彝族社会依然恪守着“嫁出去的闺女泼出的水”, 认为女儿没有继承权, 在分房产、分土地时将女性置之不理, 更难以理解的是即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彝族女大学生, 清楚了解自己在法律上拥有继承权, 也不会去争取这份权利, 而会遵守家里世世代代留下来的规矩, 即“家规大于国法”, 另外在彝族社会, 妇女地位极为低下, 无论酷暑或严寒妇女均要地里干活, 男人则可在家休息, 如果家里来了客人, 女人 (客人除外) 一定不能上桌吃饭, 而是拿着小碗蹲在一边吃, 或者等男人和客人们吃完了再吃。这不仅不利于妇女权益的保护, 更是对法律精神的违背, 也不符合和谐社会中“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要求。要改变这种现状除了加大普法宣传力度, 司法机关也应该积极介入, 避免少数民族妇女因畏惧“家法”“夫权”“父权”而损害自己的权益。
(二) 促进文化转型
“过去的生活方式是现在的传统, 当活动主体重新使文化传统成为现实, 成为他们生活方式一部分的时候, 他们必须创造性的克服传统作为抽象形式或符号的局限性, 那么传统自然会适应新的形势, 发生变通。现实的人借传统的名义, 在传统之中获得一定的合法性, 而传统借人的活动成为现实文化, 获得了新的存在。”在少数民族社会中, 习惯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沿袭古老的传统, 而是根据社会的变化不断的创新发展, 只要有利于习惯法的现代化, 并不改变其性质和文化精髓, 都可以在发展中创新, 并作为新的习惯法被吸收到民族传统文化中。根据上文总结的少数民族习惯法演变规律, 习惯法的文明程度与社会的发展相一致, 因此彝族习惯法应符合社会主义的精神和市场经济的要求。
促进文化转型就是要承认新的习惯法表现形态。火把节不仅是彝族的传统节日, 罗平旧屋基彝族乡政府也将此节日作为旅游项目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在广场区架起篝火, 组织大型的集体舞蹈吸引游人参与。不少学者认为, 传统文化已逐渐沦为敛财的工具而丧失其淳朴的本质, 而笔者认为这是文化随时代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习惯法作为文化之一, 必然会经历这个过程。因此, 面对习惯法的市场化, 我们不要去苛责它丢失了传统的意义, 而应该认识到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作用, 在建设市场经济的今天, 习惯法市场化就是新的表现形式, 它虽然有别于传统, 但对于未来而言, 它只是对于传统的变通, 因此我们应该承认。
综上所述, 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创新发展是一个运动的过程, 它以不断创新的方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和环境, 我们在保持文化精髓的同时要摒弃其落后的部分, 还要积极促进习惯法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和市场经济的时代转型, 使之成为传统习惯法和现代习惯法的过渡桥梁, 这样经过创新重组后的习惯法必定能适应社会新的要求与挑战。
最后, 目前国内学者在对彝族法律文化的研究中, 对于民国之前的历史时期, 其研究对象还具有多样性, 也较能反映彝族社会在不同地域的特点, 但在研究民国至今这一时期的彝族文化变迁及特征时, 基本上均以四川凉山彝族为对象进行研究, 因此现存资料中, 关于四川凉山彝族的社会文化、等级制度、刑事惩罚、丧葬嫁娶等方面研究成果颇多。笔者认为, 虽然凉山地区较好的保留了彝族的文化传统, 但凉山彝族文化仅为彝族文化中的一个支脉, 不能以其代表整个民国时期至今的彝族文化的发展和变迁。罗平地区作为彝族的发祥地之一, 同样也蕴含了丰富了彝族文化, 目前对它的研究还处于空白和起步阶段, 还有更多的挖掘空间。对于罗平彝族法律文化的研究, 可以打破目前研究对象的单一性, 使民国至今的彝族法律文化更具有多样性。
摘要:少数民族社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特性,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习惯法也随之改变。本文通过分析云南罗平地区彝族习惯法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起的作用及其演变方式, 并根据这些特点和变迁的规律, 为现代社会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创新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 使之与时俱进, 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更好的维护少数民族社会的稳定与团结。
关键词:彝族,社会发展,习惯法,创新
参考文献
[1]张晓辉, 方慧著.彝族法律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
[2]高丙中.居住在文化的空间里[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9:47.
[3][美]W.F.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9:144.
[4]罗家云.大理国时期的彝族习惯法[J].云南大学学报 (法学版) , 2007, (05) .
3.论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 篇三
引言:云南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二十六个少数民族在这里生存。包括傣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苗族等。自然风光优美,拥有纯净至极的丽江,安静的西双版纳,众人向往的大理,险象环生的怒江等许多无暇的风景地。云南地方民族风情浓厚,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宝地。本文主要讨论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如何传承。
一、学习少数民族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基础。文化的发达程度代表了民族的发展程度。没有了文化,民族就会灭亡。反过来,并不成立。例如苏美尔人发明了车辆运输,推算出太阳历,楔形文字。苏美尔文明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里程碑。可是苏美尔人未能注意生态环境问题。造成可耕地减产。这些帮助阿卡德人征服苏美尔地区。但是一直到公元前1770前左右古巴比伦人已如日中天时,仍延续着苏美尔文化。文化拥有伟大的、无形的力量。
舞蹈是人类用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表达出来的文化艺术。人类在舞蹈中表达思想,传递情谊,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舞蹈生动地体现了人们的生活思想。内容形式各不相同,有战争,生活,祭祀,劳作、武术等。
文化造就舞蹈。了解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文化内涵,风俗特点是了解少数民族舞蹈的前提。否则,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
二、深化少数民族舞蹈意识
云南少数民族舞蹈与自身环境,生活习惯,民习风俗,宗教信仰等紧密相关。云南地形复杂,少数民族族种繁多。二十一世纪初期,各个少数民族仍处于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各族宗教信仰、经济方式、生产作物都不一样。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舞蹈。云南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傣族、彝族、白族等。本文简略讨论这三个少数民族的舞蹈特点。
傣族,信仰佛教,喜欢居住在大河流域和坝区。傣族人生性温柔,勤劳勇敢。他们的舞蹈大多婀娜多姿,节奏缓慢,充满内在力量。最具代表性,最为被国人了解的是傣族 “孔雀舞”。该舞是来源于孔雀优雅的动作及傣族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舞蹈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的向往。但是各地的孔雀舞也有不同。井洪县流传的是双人孔雀舞。潞西县芒市的孔雀舞是獨舞。景古县表演的是佛经故事召“贺汗打孔雀”。“孔雀舞”流传比较广。广为人知的杨丽萍老师,以“孔雀舞”被百姓们熟知。
彝族:彝族舞蹈多来源于劳作,充满力量。比较著名是的“烟盒舞”。舞者手执烟盒起舞。舞蹈分为“正弦”和“负弦”。当地有“是人不跳弦,白活几十年”的说法。说明了舞蹈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
白族大多聚集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舞蹈主要分为三种,庆祝节日的舞蹈,劳作舞蹈,祭祀舞蹈。
对云南少数民族舞蹈需要深入了解。了解其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人文背景等方面内容。如果认识不深,只观看舞蹈,只能看到舞蹈动作的表面现象。对于外来文化,简单的封杀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封杀一种文化,还会下一种文化的流入。我们应该取其精华,融入到自身的舞蹈中。让少数民族舞蹈处于保持根本因素,并不断发展的状态中。
三、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多元化、多层次发展
云南有二十六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居住环境都不一样,信仰也各有自己的特点。经民族艺术舞蹈研究普查认定,云南共有1095个舞种,6718个舞蹈套路。少数民族舞蹈脱离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音乐,就不再有鲜明的特色。舞蹈与音乐一样,没有国界,没有语言的阻碍,是国际通用“语言”。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必须坚持少数民族语言,音乐与服装。例如:由于彝族“烟盒舞”比较出名。当地许多酒店都设有“烟盒舞”专场,为前来吃饭的客人提供娱乐。跳舞人员较为混杂,服装不正规,云龙混杂。客人对“烟盒舞”缺乏深入了解,仍为这样的舞蹈鼓掌。这样的行为大大影响了少数民族舞蹈的“血统”。
二十六个少数民族都应当发展自己的舞蹈,并不断创新,多元化发展。每个少数民族是一个“元”,坚持走自己的舞蹈特色,坚持发扬光大,登上国家舞蹈,登上国外舞台。
云南现有省、州、县三级歌舞表演团队一百多个。他们的演出对象,表演地点,演出条件都不相同。满足了人们多层次的需要。特别是省、州的舞蹈团队,创作了几十台大型歌剧、舞蹈会等。在表演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同时也提高了舞蹈团队自身水平。
四、政府大力宣传推广少数民族舞蹈
中共云南省委六界四中全会,提出“努力把云南建设成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之后云南政府颁布相关鼓励政策,提出建立“精品工程”、“民族文化工程”、“千里边疆文化工程”三大工程。在这样的保护政策下,对一些舞蹈家进行了评名,如“云南民族舞蹈民间舞蹈师”、 “云南民族舞蹈民间舞蹈家”等。这些行为大大激励了民间舞蹈师、舞蹈家们对舞蹈的积极性。云南省政府每两年举办一次“云南省民族歌、舞、乐展演”、“新剧目展”。活动中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品,例如《泼水节》、《瑶水瑶》等。不可否认的功绩,表明,政府是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发展、创新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聂乾先.论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继承与发展[J] . 民族艺术研究.
[2]杨琼.云南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特点探析[J]. 民族文化研究 .
4.云南的风俗的作文 篇四
有一次,我在一本书上看见一篇文章,写的是云南的风俗。文中说,云南居住的有:傣族,白族和彝族,其中居住人口最多的是傣族。
傣族的风俗节日很多,比如十分有名的泼水节和火把节等。在泼水节当天,街上的人不管认识不认识,都会互相泼水,已表示对对方的祝福。人们用锅碗瓢盆来向街上的人泼水,被泼到的人也通常会回泼,除非他们没有“武器”。在那天,街头巷尾都变成了“战场”。
傣族人因为地理条件的原因,喜欢起竹楼。竹楼是架空的,文章中说这样可以防蛇,还可以养牲口。上面一般是若干个卧室和一个客厅,客厅用来招待客人,不过卧室是不能让客人进去的。
傣族人主要的食物是竹筒饭,这种饭是用竹子做的碗装的,饭上有肉和青菜吃起来有一股竹子的香味,是当地独具特色的食物。
他们还经常吃用荷叶包着烤的鸡,这种鸡是他们自家养的鸡,是吃虫子长大的。他们把鸡收拾好后,就放在荷叶上,包起来,放在火塘上烤,烤熟后把荷叶打开,只闻到一股香味登时窜进了你的鼻子里,鸡肉的颜色是金黄的,看上去十分诱人。
5.成都风俗习惯礼仪 篇五
民间凡遇年节或婚嫁、新居落成等情况。都要到亲戚家串门探望,称为走人户。
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间凡遇年节或婚嫁、新居落成等情况,都要到亲戚家串门探望,称为走人户。届时,一般要带上猪肉、点心、酒等礼物,穿上平时舍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买酒,热情款待
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时间在春节前后。旧时的春倌头戴乌纱帽,身着官服,左手执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现在的春倌,装束与普通人一样,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们爬山涉水,走乡串户,每到一地,便编一些吉利的歌谣演唱。说唱完毕,将一张红纸印制的检牛图送给主人家。说检结束后,户主要送些钱币给检倌,以作报酬。
旧时汉族社会交际习俗。又称结盟、结拜、换帖等。流行于四川各地。基于共同利益的个人或集团,以磕头换帖、同饮血酒、对天盟誓的方式结为兄弟,以共同的信仰和誓言来约束和维护共同的利益关系。
汉族交际习俗。流行于四川和地。民间凡遇春节、端午、中秋等重大节日,嫁出去的女儿携女婿,分家另过的儿子携媳妇,带上礼物回家拜望父母。亲朋好友之间也在上述节日期间互相拜节送礼。该习俗现仍流行,只是所送礼物随时代发展已有变化。
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旧时投师学艺一般需三年时间。按习俗,三年之中,师傅只管徒弟伙食,会给少量衣鞋钱和剃头钱,不给工钱,徒弟出工得的工钱也归师傅。三年期满后,许多徒弟还要跟三年才能独立谋生。这三年里,徒弟相当于半个工人,有一定收入。
民俗
1. 鱼市
成都虽然不是水城,并且水产品种甚少。可因为锦江和解玉溪,老成都人都不愁没有鱼吃。现在的泥鳅黄鳝贵重,但是在那个时候,一般的人都吃的起。鲫鱼鲤鱼都是不缺的。 除了走街串巷卖鱼的,在成都还有南门大街、湖广馆街的鱼市虾市。 成都人的饮食习惯偏好猪肉轻虾鱼,所以鱼的烹调较为简单,基本的做法都是在川菜谱上可以查到。
2. 竹器
竹子是在南方普遍分布的植物,也是南方人经常用来编制各种盛器物品原材料。 竹器在北方不使用,在干燥的北方会爆裂散架。 但是在成都,竹器用久了,也会坏。对于竹器坏掉的部分,可以等着修竹器的走街串巷吆喝的时候,全部整旧如新。 修竹器的带着一捆竹子、篾条和工具四方游走,不愁找不到生意。
3. 凉席
成都的夏季也是比较闷热潮湿的。老成都那时的夏天,有专门“出卖清凉”的职业,有的小孩在茶馆理发铺等公共场所专门为别人扇凉,和卖冰粉之类的,也有人会去专门补补扇子和凉席。凉席必然是老成都夏季不可缺少的物品, 凉席是使用竹篾条编制而成,用久了会变的更光滑,睡在上面会更舒服。老成都人都是舍不得丢掉,而是会请专门的师傅进行修补。
4. 水桶
老成都是没有自来水的,要喝水,全靠用水桶去井里提水,到河边挑水。
那时候老成都人的日常用品都是耐用消费品,几十年不换,也有的直接成为传家宝。水桶也是不例外的,那会用的是木桶。
木桶漏水或者散架了,小问题自己动手解决,大问题请专门的箍桶师傅解决。
5. 打草鞋
老成都的鞋就是简单的草鞋,没有华丽的外表,只有使用的内在。 成都是粮仓,谷草麦草秧草甚多,打草鞋,盖草房、编草帽、捆货物、编草席的原料。乡场上都有打草鞋卖的铺子。
6. 代客冒饭
老成都的服务行业是各种细致周到,其中一项便是代客冒饭。 顾客带碗冷饭,馆子里会用面汤将饭冒德热气腾腾而分文不收。如果兜里还有几个小钱, 也可以来碗素面肥肠煮凉粉什么的做菜。 这种吃法,今天的人可能闻所未闻吧。这类琐屑的营生之多,也说明老成都有许多缺乏生计的城市贪民。如今当然没有这些行业存在的必要了,但那种人情味却是不该消失的。
风俗文化
客家文化。四川是中国六大客家人聚居省份之一,人数约300万,主要聚居在成都的东山区和川中的沱江区域,至今仍有100多万人能讲客家方言,并保持客家人的风俗习惯。他们对成都及四川都有很大贡献,其中还有很多伟人和名人。比如朱德元帅,是祖籍广东韶关的客家人,他是入川客家人的第八代子孙。还有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家、考古学家和社会活动家郭沫若,也是入川客家人的第八代后裔,祖籍福建省宁化县。
成都春节习俗:蜀绣艺术。蜀绣又称“川绣”,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品的总称。产于四川成都、绵阳等地。蜀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川菜文化。四川盆地气候温和,物产丰富,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食在四川的美食文化名贯古今,而成都更把川菜的精华发扬光大。川菜作为全国四大著名菜系之一,已历经千年,迄今已有3000多个品种,数百种名菜。川菜以辣闻名天下,却不仅仅止于辣味。川菜属中国四大菜系(川、粤、鲁、淮扬)之一,其强劲的势力早已渗透到全国各地每个角落。
成都茶艺。成都爱喝茶,会喝茶,以至于外地人用“头上青天少,眼前茶馆多”来形容。“坐茶馆”是成都人的一种特别嗜好,因此茶馆遍布城乡各个角落。成都茶馆不仅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而且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
电影艺术。峨眉电影制片厂建于1958年,坐落在成都市青羊区清江东路360号,经过4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电影的重要基地之一,中国重点综合性电影制片厂,是中国西南唯一的电影生产综合性文化企业。
蜀锦艺术。蜀锦是指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所出产的锦类丝织品,起源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余年的历史,蜀锦织造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蜀锦因其历史悠久、工艺独特,有中国四大名锦之首的美誉。因为汉朝时成都蜀锦织造业便已经十分发达,朝廷在成都设有专管织锦的官员,因此成都被称为“锦官城”,简称“锦城”;而环绕成都的锦江,也因有众多民众在其中洗濯蜀锦而得名。蜀锦质地坚韧而丰满,纹样风格秀丽,配色典雅不俗,蜀锦的品种繁多,色络由粗渐细,白经由细渐粗,交替过渡,形成色白相间,呈现明亮对比的丝丝雨条状,雨条上再饰以各种花纹图案,粗细匀称、既调和了对比强烈的色彩,又突出了彩条间的花纹,具有烘云托月的艺术效果,给人以一种轻快而舒适的韵律感。
6.建阳风俗习惯礼仪 篇六
彭墩高照——竖起塔灯盼吉祥
彭墩高照,是一种“高照”纸灯,堪称建阳花灯之王。此灯在间断失传了40多个年头之后,在1988年春节期间,有百余个单位参加的全县首届花灯一条街大展赛期间,以崭新的风姿,雄伟的气派展现在建阳人民面前,一时引起了轰动。
“高照”,取吉星高照之意,这种巨型纸灯,由12组灯箱和3组旋转顶灯相叠而成,形体似塔,高达四层楼房。据道光《建阳县志》记载,这种灯起源于明代,臻繁于清朝。乾隆年间人云:“纱灯惟苏州为最,纸灯甲于天下,则莫如建阳也。”这足见建阳花灯历史之悠久,工艺之精巧,气势之磅礴。由于这种灯制作工艺复杂,耗费大,据老人回忆,建阳仅在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和庆土地改革时搞过“高照”。在大力提倡弘扬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建阳县童游乡彭墩村的民间老艺人吴桂堂、章希涛带领6位农友,在村干部和热心人的支持下,发动村民,自愿捐资3000多元,并四处奔走购买制作材料。他们凭记忆用了两个多月时间,赶制了这座高达13米,重200公斤,上挂36盏神态各异的花篮子灯装饰的大“高照”。游行表演时由24人同步操作,极为壮观。另外与之相互配合表演的还有16位少女手举32盏传统花钵灯载歌载舞,三支古老打击乐队和民乐队共80余人。
这支象征着吉祥、太平、富庶的“高照”灯队的表演把整个春节花灯赛和龙灯赛踩街活动推向了高潮,大饱了群众的眼福,使羊年春节和元宵群众文化活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体现了民间艺术活动的魅力。
黄坑烛桥——板凳灯龙映彩虹
黄坑烛桥,也称作“烛桥龙灯”,它是用烛光灯火连接成的一座灯虹彩桥,长240米。黄坑烛桥起源于宋朝初年。它是嘉禾里(原黄坑地名)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早先,嘉禾里虽然有花灯、龙灯、马灯、船灯、狮子灯、花鼓灯等各种灯会庆祝春节和元宵,但烛桥灯则是人们心目中的吉祥灯,一年之成事,一载康泰,都寄托在烛桥盛会上。
烛桥灯会是全乡最大的民间艺术活动,每个灯会都有会员百余人。烛桥以“板”为单位,板长2米,板上各固定3盏烛灯,板底各有一根1.5米的立柱便于操作。每年烛桥盛会时,每个会员都制作一板风格、工艺、尺寸相近的花篮子灯,由4节12组120板组成烛桥,加上龙头龙尾灯,一共365盏烛桥,象征着365天都平安祥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灯内点点烛光,连接成一条长虹烛桥,恰似一条特长游龙。队伍行进时,有两面大钹锣开道,四门礼炮齐鸣,还有数十面彩旗迎风招展,数百上千个大寿桃沿途分发给观赏者及数百名烛桥操作表演者。倘若是在大操场上表演,数条长龙穿梭表演“万”“寿”等字样,更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加之鼓乐喧天,礼炮轰呜,倍感气势宏伟壮观。
黄坑烛桥曾失传了数十年。为提倡弘扬民族民间优秀传文化,黄坑群众又恢复了这一盛会。1990年元宵节期间,县文化部门和黄坑乡政府调动10多部大卡车,把烛桥搬到城里一展风采,引起轰动。福建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的元宵节晚间新闻播放了这一盛况。
节日风俗
元宵节
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俗称“元宵节”。大多数人家在家门口张灯结彩。是夜,灯火如炽,爆竹响声不断,焰火五彩缤纷。男女老幼拥上街头观花灯、看迎神;舞龙、玩狮、鱼灯、高跷、彩台等来往不断,锣鼓喧天,谓之“闹元宵”。解放后,对以往“闹元宵”活动中带有迷信、落后的“迎神”活动已制止,代之是由文化部门主持举办的各种文体踩街活动。
清明节
清明节,约在农历三月上旬,清明节前后一旬间,家家户户上坟祭祖。扫墓时先砍掉灌木树枝和锄净四周杂草。然后,在碑前台上摆好供品,点香化纸,酌酒燃火炮。返家时,顺途采摘一些白色檵木花和红色的杜鹃花,寓子孙男女齐全之意。到家时,将带回的一支燃着的香插在祖先神主香炉中,以示接回亡灵供奉。当晚,全家利用供品聚餐。解放后,扫墓悼念祖先习惯仍沿袭下来,并兴起在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墓之风。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俗称“五月节”。相传多年前,楚国诗人屈原,怀忧国之心而抱石自沉于汨罗江。楚国人民感其爱国忠心,放舟江中争捞其尸而不得,传至后世演化为龙舟竞渡。现在,水吉至小湖溪段仍保留龙舟竞赛习俗。节日前四天,即初一,家家大门前均横挂葛藤(形似铁链),两旁竖挂菖蒲(形似宝剑)与青艾杆(形似神鞭)镇邪恶,使之不敢入户为害。节日午时,点燃艾把(艾枝与麦杆捆扎而成),烟薰屋内各个角落以驱邪气出门。同时,将午时采摘回来的百草,谓“午时草”(一般多采有药用价值的杠板归、马鞭草、车前草、积雪草、土牛夕等)煎汤洗浴以防皮肤病。孩童多胸系有用五色丝线织成网袋香包,香包内装着樟脑丸,圆形蒜瓣或从药店购回为纪念义士田横。秦并六国后,田不从秦,而流亡海岛,图谋抗秦,壮志未酬而身死,居海岛时,因岛中多毒虫,熏烟以驱之,饮酒以御毒,遂流传于今。
喜庆礼仪
一、寿 庆
水吉地区的寿庆均以“十”为大庆,始自“五十岁”为“上寿”,方始庆贺,最为隆重的是六十大庆,谓之“花甲”。少数姓氏对“古稀”(七十大寿)倍加重视,有公产的宗祠,如遇本族老人年届“七十岁”生日时,要从族产中拨出若干担稻谷作为该人的生日费用,以表公贺。
寿庆,在贫富之间区别较大,普通人家办一两桌酒席已算不错;穷人则只杀头把鸡鸭一家相聚。而富绅、官僚家庭还借此机会大发横财,家设寿堂,张灯结彩,接受祝拜,设宴数十桌之多。民国时期,水吉某县长做寿,乡镇保长联合铸了一尊金佛相送。少数富豪做寿亦有沽名钓誉者,在祠堂内设宴,不论贫贱一概宴请,对少年拜寿者还发给赏钱。并派专人站在祠堂门口,拦请过往行人,即使乞讨者亦不例外,赠食面酒。
二、分 娩
新婚添丁为家中大喜,当天或第二天就要向外婆家“报喜”。如为男婴,则用锡茶壶内装糯米、龙眼(桂圆)、榛子、花生、瓜子等“五子果”;若是女婴,则用酒坛装酒抬到外婆家,谓之“报酒”,故沿途或邻居见之即知所生男女之别。
(一)三 朝:添丁的第三天,谓之“三朝”,因籍贯不同庆祝有别,有的仅用炒黄豆与酒敬客;有的则用太平面敬点心。
(二)满 月:名为满月,实则仅十来天就办酒席敬客。亲朋好友多馈送公鸡一只、蛋、面若干。而外婆家送小外孙(女)穿的衣物,摇篮与为数不少的线面、鸡和蛋,谓之“送瓶”。女婿对岳家来的客人,要给每人煮一碗鸡腿面当点心,尔后才就午宴。
7.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的花灯舞蹈考略 篇七
一、云南花灯的历史沿革
云南花灯是云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歌舞。其不仅历史悠久, 而且传播范围十分广泛, 种类多样。云南花灯从性质上而言, 属于民间歌舞戏剧, 一般由半场舞蹈和半场戏组成。正所谓“无舞不成戏”, 舞蹈是云南花灯表演的基本。在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后, 云南花灯已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组织形式, 从而成为了一种独树一帜的艺术门类。云南花灯的历史大体上可以追溯到汉代, 花灯的产生与民俗节日元宵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从明代文人的记载中可见, 明代时期云南地区的花灯活动便已经颇具规模了。花灯起初的目的是为了消灾祈福, 而在清朝道光年后, 云南花灯开始走向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涌现出一大批专业的“花灯班”, 长年表演花灯剧目[1]78。
辛亥革命前, 流行于云南各地的花灯被统称为“老灯”。“老灯”可分为花灯歌舞和花灯小戏两种。花灯歌舞以舞为主, 著名的剧目有《拉花》和《团场》等。花灯小戏则以唱为主, 著名的剧目有《打鱼》、《包二接姐姐》等。辛亥革命后, “老灯”艺人的活动范围扩大了, 逐渐开始吸收滇剧中的一些元素, 例如舞蹈和化妆等。由此, 花灯进入了“新灯”时代。“新灯”时代的主要特点是大量改编滇剧剧目, 从而丰富了传统花灯剧目, 尤其是增加了花灯的戏剧成分, 从而使其成为了一种歌舞戏剧。“新灯”时期著名的剧目有《蟒蛇记》、《白扇记》等。抗战时期, 花灯艺人编演了不少抗日救亡灯剧。这类花灯通常被称为“红军灯”。“红军灯”在解放后也有演出, 主要剧目有《抗战十二花》、《张小二从军》、《汉奸暴》、《茶山杀敌》等花灯戏。花灯艺人还将《义勇军进行曲》的曲调引入花灯, 对于宣传抗日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抗战胜利后, 带有革命性质的花灯团体被迫解散, 花灯艺人流落在云南各地, 开始了卖艺为生的生涯。由此, 花灯戏进入了一个职业化发展的阶段。花灯艺人为了谋求市场, 大量移植传统滇剧剧目, 同时进一步学习滇剧的表演程式、服装、道具、舞台布置等。由此, 花灯进入了“灯夹戏”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剧目包括:《滴水珠》、《狸猫换太子》等。
云南花灯的基本动作有崴步、跳步、柔踩步、灯笼花等。崴步又可分为正崴、反崴、平崴等。在云南花灯中有“无崴不成舞”的说法, 崴步可以说是花灯的精髓, 正是这一精髓才使花灯有别于其他的剧种。云南花灯注重步伐, 而不注重上肢动作, 演员的上肢动作一般会根据剧情、人物、以及道具来自由发挥。以扇花动作为例, 就有几十种之多。正所谓以不变应万变, 无论动作有多少, 总体上一定要突出一个“崴”字, 这可以称得上是云南花灯舞蹈的精髓所在[1]78。
云南花灯在传播的过程中, 不断吸收融合了少数民族传统舞蹈艺术, 从而形成了各种少数民族花灯流派。这些花灯流派从形式上和内容上, 存在着十分巨大的差异。由此, 花灯也成为一种门类众多、艺术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艺术种类。同时, 花灯在传播过程中, 大量保留了诸多原生态的舞蹈艺术, 从而使其成为云南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活化石。
二、白族花灯
白族花灯的历史大体上可以追溯到宋代。明代时, 白族花灯基本成型。清代时, 白族花灯发展达到鼎盛。白族花灯的形成与白族人特有的民俗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白族人世代相传着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时要“搭花台、唱大戏”的传统。“花台”一般高出地面两至三米, 演员在花台上演出。“花台”一般要连续演出三天, 因此往往会聘请多个剧种的戏班来表演节目。当地群众将花台戏称之为“灯夹戏”或“戏夹灯”, 这形象地说明了, 花台戏要么是以滇剧为主夹杂着花灯演出, 要么是以花灯为主夹杂着滇剧演出。花台戏又被称为“团场”, 由此形成了白族特有的“团场灯”。
团场灯是一种由男女演员手持彩灯集体表演的花灯舞。起初只在祈求平安、盖房、庙会、祝寿等节日中表演, 表演时男女人数对称。在封建社会中, 女性是没有资格上台表演的。因此女性角色是由男性扮演的, 也就是通常所谓的反串。演员在表演中所使用的道具主要是圆灯和折扇。男性角色一般手持六角灯, 女性角色则手持折扇。团场灯舞蹈以“崴”为核心。但是, 男女演员在崴步的选择上有很大的不同。女崴以腰带胯, 双膝靠拢, 以小步向前走, 从而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而男性角色的崴步则有一种沉稳刚健的特点, 充满阳刚的豪气。团场灯的基本动作包括:真过挡花、猴打秋、苍蝇搓脚、打脚、风摆柳、小鱼抢水等。而常用的舞蹈队形有:四窝羊、龙摆尾、双龙吐水、二龙戏珠、蛇蜕皮、半个月亮一点红、白马分鬃、里罗城外罗城、风车转、紫竹编篱笆等等。从舞蹈动作以及队形的名目上, 不难发现团场灯具有十分浓郁的生活气息, 尤其是和白族祖先打猎、农耕等生活活动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2]121。白族花灯中最出名的剧目当属《采茶花》, 据说是由腾中、保山等地赶马帮的商人传入的。最初的《采茶花》全是花灯曲调, 崴的也是花灯步, 道白和台词也都是汉语。汉族的《采茶花》又可分为“大茶山”和“小茶山”两种表演形式。“大茶山”是集体性舞蹈, 一般由五女四男进行表演。“小茶山”则是小型舞蹈, 一般由两男两女进行表演。从总体上而言, “大茶山”的舞蹈性比小茶山更为浓郁, 小茶山则是以唱为主。
白族人起初很难适应和欣赏这种艺术形式。白族艺人在学习了汉族《采茶花》后, 根据白族人的欣赏习惯不断加以改良, 从而形成了白族《采茶花》。白族《采茶花》在音乐上融入了大量的白族元素。在演出时, 以白族唢呐为主要乐器, 音乐呈现出高亢嘹亮的特质, 充分体现了白族人乐观、热情的精神风貌。演唱时以白族的“吹吹腔”中的《一字腔》、《朝山调》、《白族调》为主。在内容上, 简化了汉族《采茶花》的戏剧冲突, 在保留货郎和三姑娘之间的爱情主线外, 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基本上被模糊, 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白族传统舞蹈, 例如“霸王舞鞭”、“跑马”、“旱船”、“蚌壳舞”等[2]121。从舞蹈特色上来看, 白族《采茶花》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花灯舞蹈, 或者说与流传于汉族中的花灯舞蹈具有很大的差异。例如在舞蹈动作上, 白族花灯主要的有横八字步、羊行步、碎台步、走步等。演员在表演时, 也没有固定的上肢舞蹈动作, 而是根据不同的角色, 以及所持有的道具进行即兴发挥演出。
三、彝族花灯
彝族花灯产生于明代中晚期, 成型于清道光十年左右。彝族花灯在云南花灯中可谓是独树一帜, 自成一体, 其代表剧目有《打花鼓》、《打鱼》、《乡城吵闹》、《老贾休妻》等。彝族在云南地区有着近两千多年的历史, 因此汉族花灯在传播至彝族地区时, 基本上被完全改造为彝族艺术。彝族花灯中大量存在着彝族特有的“烟盒舞”、“响杆舞”等舞蹈元素, 从而使彝族花灯成为一种与众不同的艺术品种。
早期的花灯表演主要用于祭祀和祈福。据明代著名诗人杨升庵的记载, 彝族花灯在明代中晚期时已经是一项颇具规模的民俗戏剧活动, 在当地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清代道光以后, 彝族花灯有了较为长足的发展, 并且形成了专业的花灯社团组织。此外, 也有大量的半专业“灯班“和一些由彝族中老年妇女自发组成的“土花灯”队伍。正是因为有着如此之多的花灯队伍, 彝族花灯成为了云南花灯中最为活跃的一支。彝族花灯表演有着一套非常具有民俗特色的演出流程。每当“唱灯”活动开始前, 都要严格遵循一定的礼俗。例如, 请灯神、拜龙树等。在请灯神时, 要先唱《请灯神调》, 大体上是希望灯神能够保佑学业有成、五谷丰登、身体健康之类的。
彝族花灯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行当:生角、旦角和丑角。其传统舞蹈套路又可以分为:“生角拐 (崴) 法”和“旦角拐 (崴) 法”。“丑角拐 (崴) 法”则是在“生、旦角拐 (崴) 法”的基础上加以夸张和变形, 从而达到一定的喜剧效果。早期的彝族花灯中流行一种名为“小高跷”的特异拐 (崴) 法, 演员需要踩在一个五寸高的小高跷上从事表演。这种特异崴法与旧社会妇女裹小脚导致脚步畸形有关, 因此目前这种崴法已经消失。彝族花灯中的舞蹈主要源自于彝族的传统舞蹈。彝族花灯中的“三步弦”、“十字花”、“忍脚步”、“斗蹄壳”等的舞蹈套路, 与彝族“烟盒舞”、“罗作舞”中的基本舞步是完全一样的。此外, 一些看似是彝族花灯所独有的舞步, 例如“反扣扇花”、“顺拐崴”、“垂臂绕扇花”等, 实则也是从“烟盒舞”、“罗作舞”中演化而来的[3]87。
彝族传统花灯节目中最为有名的是“小七姑娘”。其早先是用以祈求平安的节目, 后成为一种娱乐性很强的表演节目。“小七姑娘”一般由童男童女为主, 也有男性丑角在其中插科打诨, 以增加喜剧气氛。其基本的舞蹈动作包括:左走步、跨跳步、右踏转步、双膝划圆、矮桩步、走蹲步、移动小崴步、云手转圈、持扇云手转等。其中, 最具特色的是女性角色的小崴跳步, 在行内称之为“跷”。表演跷步时, 舞者先用左腿勾脚、然后向前跳一小步。脚跟着地后, 右脚随之跟上, 向左脚靠拢, 同时双膝向左右两边崴。整个动作, 整体上充满了跃动感, 具有很高的观赏性, 深受群众的喜爱。
综上所述, 不难看出, 花灯是一种深受云南各族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花灯凝聚着汉族艺术和少数民族艺术交流的结晶。
摘要:云南花灯是一种流行于云南地区以舞蹈为主的戏剧艺术。云南花灯在传播的过程中, 不断融入云南各少数民族传统的舞蹈艺术形式, 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花灯舞蹈艺术。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花灯,舞蹈,艺术特点
参考文献
[1]王群.云南花灯音乐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2]李昆声.云南艺术史[M].云南教育出版社, 2001.
8.云南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礼仪 篇八
关键词:县域经济;香蕉产业;勐腊县
中图分类号:F30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4-0038-02
1云南省少数民族县域香蕉产业概括
香蕉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引起贸易战的农产品之一,在世界水果业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到2008年为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3大香蕉生产国,仅次于印度和巴西,其产量和种植面积在世界排名分别为第3 位和第6 位。
1.1种植面积分布情况
云南香蕉种植历史长,在全省14 个地、州(市)的60多个少数民族县都有香蕉种植。集中分布在红河流域的新平、元江、金平、河口、屏边和怒江流域的隆阳区、陇川、盈江、梁河、潞西、瑞丽以及澜沧江流域的西双版纳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2]。在云南省农业厅制订的《云南省种植业区划》中,确定香蕉最适宜区和适宜区有24个县(区、市),占全省县(区、市)的18.75%,其具体划分是:
最适宜县:年均气温20℃以上,大于等于10℃,年活动积温6000℃以上,夏季月均温20℃以上,1月均温10℃以上;无霜冻,无风害;年降雨量1 300 mm以上(若雨量满足不了则要有灌溉设施);四季均可供应香蕉。最适宜区有河口、金平、个旧(部分区)、元阳、红河、景洪、勐腊、元江、瑞丽、景谷、景东、新平(部分区)等12个县(区、市)。
适应县:一般年均气温18℃以上,夏季月均温不低于19℃,大于等于10℃,年活动积温6 000℃,1月均温10℃以上;冬春无霜冻灾害,无风灾;年降雨量1 000 mm以上。适宜区有:开远、潞西、盈江、富宁、巧家、华坪、澜沧、江城、西盟、双江、云县、耿马等12个县(区、市)。
1.2香蕉产业发展情况
通过实际调研,笔者了解到香蕉几乎各县的生产种植规模小而且分散,多以“一家一户”
形式为主,种植面积几亩到十几亩不等(很少有超过百亩以上的)。云南大部分热区为山地,
香蕉大都种在海拔500~1 000 m 区域,加之云南交通条件跟不上、技术相对落后、经营观念封闭等因素的影响,香蕉业的产业化程度低于全国水平,导致了香蕉总体产量低、外观质量差,产品在国内乃至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不能充分体现出内在品质优势。
2勐腊县发展香蕉产业的区位优势分析
云南省是香蕉的原产地之一,而勐腊县就是西双版纳的三县之一,也是在云南省农业厅制订的《云南省种植业区划》中,被确定为香蕉最适宜区之一。
2.1与多国接壤和比邻,具有广阔的国际市场
勐腊县位于云南省最南端的一个边境县,地处北纬21°08'至22°25',东经101°06'至100°50'之间,东部和南部与老挝接壤,西边与缅甸隔江相望。县城离省城昆明725 km,距离州府允竟洪171 km,距离国家一级口岸磨憨58 km,距“澜沧江上第一港”—关累码头110 km,距举世闻名的”金三角“仅230 km,现有5条公路直达老挝、缅甸边境口岸,其中有3条柏油公路直通老挝北部三省省会。勐腊还是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美称的澜沧江——眉公诃黄金水道的结合部,是中国大陆通向中南半岛的走廊。沿澜沧江顺江而下可打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诸国,进而可出太平洋到南亚个国,是澜沧江——眉公河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的门户,为香蕉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2.2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香蕉种植的理想环境
勐腊县国土面积7 081.2 km2,县境南北最大120 km,最大横距57 km。山区面积为6 783.32 km2,占95.63%,山间盆地只占4.37%,其中万亩以上的平坝有6个。全县平均海拔1 100 m,年平均气温21.0℃,年平均降雨量1 418.3 mm,是香蕉种植的理想宝地。
3勐腊县香蕉产业的发展现状
3.1种植情况
由于勐腊县的60%~70%的农用山地种植橡胶,30%~40%的农用山地种植其他经济作物,而香蕉业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产业,所以勐腊的香蕉几乎种植在田坝。到目前为止,勐腊县的香蕉种99%的初产品销往内地(上海、武汉等地),只有1%的初产品出现在本地市场上。勐腊县香蕉产业的生产种植规模也很小而且分散,也多以“一家一户”形式为主,种植面积几亩到十几亩不等。据勐腊县经济作物管理站副站长史永忠农艺师估计,勐腊县香蕉一亩可产2.8~3.5 t,一年销售一次,三到四年种植一次,27 km2左右需2个劳动力。
3.2采取的种植模式
通过实际调研笔者了解到香蕉业是勐腊县近几年才兴起的产业,属于新兴产业。采用的模式是农户——种植老板(外地老板)——收购商——销售商,是一个开环模式。也就是,农户只与种植老板存在地租关系,而与收购商和销售商无关;种植老板除了与农户存在地租关系,还与收购商存在卖买关系,而与销售商无关;收购商除了与种植老板存在卖买关系还与销售商存在卖买关系,而已农户无关;销售商只与收购商存在买卖关系,而与农户和种植老板无关。具体来说,农户出租土地,按年收费,老板雇佣外地(一般是红河州劳动力)劳动力,按颗数收取劳动报酬,一颗30元,一颗投入30元成本(除工资)。种植技术由香蕉种植老板提供,一般是老板自己或老板请技术人员。
到目前为止,勐腊县只有唯一的一个村子(曼降)是农户自己种植香蕉,但由于种植比分散,资金、技术短缺,政府不重视,导致产量、品质在市场竞争中显的不堪一击。
4勐腊县香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1生产设施和技术低下
勐腊县虽然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但是由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生产设施和技术跟不上,导致不能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由于勐腊县的气候半年降雨半年干旱,而灌溉条件有限,灌溉设施和技术跟不上,导致只能在平坝种植,丢失了在山区种植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香蕉采收的机械程度较低,主要依靠人工采收,容易造成外皮刮伤,影响外观,降低了市场竞争力。
4.2种植技术参差不齐,不便于政府管理
种植分散、技术不统一,导致种植水平、产品质量不统一,加大了政府宏观管理的难度,是政府制定统一规范的钉子。
4.3政府没有对香蕉产业给予重视
由于勐腊县的主导产业较多,香蕉业又是才兴起的产业。因此,县政府对香蕉没有给予重视,对产业引导不足,没有制定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和提供交易平台。导致生产出来的香蕉不知要销往哪里,是当地农民不愿意自己种植香蕉的主要原因之一。
4.4外来劳动力增多,导致本地剩余劳动力增多,引起众多社会问题
一方面,由于外来劳动力比当地劳动力廉价,老板出于考虑成本问题,选择外来劳动力。这就导致外来人口增多,社会治安问题越来越突出,市民的安定生活的不到保障。另一方面,由于当地的经济和教育问题,大部分的剩余劳动力没有想要就业的观念。这就导致了产生生产与我无关的念头,除了做好地主,就是整天出入娱乐场所(喝酒、赌博等)。接踵而来的是杀人、打架、斗殴等犯罪行为。
4.5市场不稳定,存在较大的风险
由于香蕉的生长期只是3~4年,与其他作物相比时间较短。因此其市场不稳定,价格忽高忽低,不能有效的预测市场需求量,存在较大的风险。
摘要:县域经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前提和物质基础。文章以勐腊县香蕉产业为例,在深入分析了勐腊县发展香蕉产业的区位优势和现存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发展勐腊县香蕉产业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县域经济;香蕉产业;勐腊县
中图分类号:F30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4-0038-02
1云南省少数民族县域香蕉产业概括
香蕉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引起贸易战的农产品之一,在世界水果业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到2008年为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3大香蕉生产国,仅次于印度和巴西,其产量和种植面积在世界排名分别为第3 位和第6 位。
1.1种植面积分布情况
云南香蕉种植历史长,在全省14 个地、州(市)的60多个少数民族县都有香蕉种植。集中分布在红河流域的新平、元江、金平、河口、屏边和怒江流域的隆阳区、陇川、盈江、梁河、潞西、瑞丽以及澜沧江流域的西双版纳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2]。在云南省农业厅制订的《云南省种植业区划》中,确定香蕉最适宜区和适宜区有24个县(区、市),占全省县(区、市)的18.75%,其具体划分是:
最适宜县:年均气温20℃以上,大于等于10℃,年活动积温6000℃以上,夏季月均温20℃以上,1月均温10℃以上;无霜冻,无风害;年降雨量1 300 mm以上(若雨量满足不了则要有灌溉设施);四季均可供应香蕉。最适宜区有河口、金平、个旧(部分区)、元阳、红河、景洪、勐腊、元江、瑞丽、景谷、景东、新平(部分区)等12个县(区、市)。
适应县:一般年均气温18℃以上,夏季月均温不低于19℃,大于等于10℃,年活动积温6 000℃,1月均温10℃以上;冬春无霜冻灾害,无风灾;年降雨量1 000 mm以上。适宜区有:开远、潞西、盈江、富宁、巧家、华坪、澜沧、江城、西盟、双江、云县、耿马等12个县(区、市)。
1.2香蕉产业发展情况
通过实际调研,笔者了解到香蕉几乎各县的生产种植规模小而且分散,多以“一家一户”
形式为主,种植面积几亩到十几亩不等(很少有超过百亩以上的)。云南大部分热区为山地,
香蕉大都种在海拔500~1 000 m 区域,加之云南交通条件跟不上、技术相对落后、经营观念封闭等因素的影响,香蕉业的产业化程度低于全国水平,导致了香蕉总体产量低、外观质量差,产品在国内乃至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不能充分体现出内在品质优势。
2勐腊县发展香蕉产业的区位优势分析
云南省是香蕉的原产地之一,而勐腊县就是西双版纳的三县之一,也是在云南省农业厅制订的《云南省种植业区划》中,被确定为香蕉最适宜区之一。
2.1与多国接壤和比邻,具有广阔的国际市场
勐腊县位于云南省最南端的一个边境县,地处北纬21°08'至22°25',东经101°06'至100°50'之间,东部和南部与老挝接壤,西边与缅甸隔江相望。县城离省城昆明725 km,距离州府允竟洪171 km,距离国家一级口岸磨憨58 km,距“澜沧江上第一港”—关累码头110 km,距举世闻名的”金三角“仅230 km,现有5条公路直达老挝、缅甸边境口岸,其中有3条柏油公路直通老挝北部三省省会。勐腊还是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美称的澜沧江——眉公诃黄金水道的结合部,是中国大陆通向中南半岛的走廊。沿澜沧江顺江而下可打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诸国,进而可出太平洋到南亚个国,是澜沧江——眉公河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的门户,为香蕉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2.2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香蕉种植的理想环境
勐腊县国土面积7 081.2 km2,县境南北最大120 km,最大横距57 km。山区面积为6 783.32 km2,占95.63%,山间盆地只占4.37%,其中万亩以上的平坝有6个。全县平均海拔1 100 m,年平均气温21.0℃,年平均降雨量1 418.3 mm,是香蕉种植的理想宝地。
3勐腊县香蕉产业的发展现状
3.1种植情况
由于勐腊县的60%~70%的农用山地种植橡胶,30%~40%的农用山地种植其他经济作物,而香蕉业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产业,所以勐腊的香蕉几乎种植在田坝。到目前为止,勐腊县的香蕉种99%的初产品销往内地(上海、武汉等地),只有1%的初产品出现在本地市场上。勐腊县香蕉产业的生产种植规模也很小而且分散,也多以“一家一户”形式为主,种植面积几亩到十几亩不等。据勐腊县经济作物管理站副站长史永忠农艺师估计,勐腊县香蕉一亩可产2.8~3.5 t,一年销售一次,三到四年种植一次,27 km2左右需2个劳动力。
3.2采取的种植模式
通过实际调研笔者了解到香蕉业是勐腊县近几年才兴起的产业,属于新兴产业。采用的模式是农户——种植老板(外地老板)——收购商——销售商,是一个开环模式。也就是,农户只与种植老板存在地租关系,而与收购商和销售商无关;种植老板除了与农户存在地租关系,还与收购商存在卖买关系,而与销售商无关;收购商除了与种植老板存在卖买关系还与销售商存在卖买关系,而已农户无关;销售商只与收购商存在买卖关系,而与农户和种植老板无关。具体来说,农户出租土地,按年收费,老板雇佣外地(一般是红河州劳动力)劳动力,按颗数收取劳动报酬,一颗30元,一颗投入30元成本(除工资)。种植技术由香蕉种植老板提供,一般是老板自己或老板请技术人员。
到目前为止,勐腊县只有唯一的一个村子(曼降)是农户自己种植香蕉,但由于种植比分散,资金、技术短缺,政府不重视,导致产量、品质在市场竞争中显的不堪一击。
4勐腊县香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1生产设施和技术低下
勐腊县虽然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但是由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生产设施和技术跟不上,导致不能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由于勐腊县的气候半年降雨半年干旱,而灌溉条件有限,灌溉设施和技术跟不上,导致只能在平坝种植,丢失了在山区种植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香蕉采收的机械程度较低,主要依靠人工采收,容易造成外皮刮伤,影响外观,降低了市场竞争力。
4.2种植技术参差不齐,不便于政府管理
种植分散、技术不统一,导致种植水平、产品质量不统一,加大了政府宏观管理的难度,是政府制定统一规范的钉子。
4.3政府没有对香蕉产业给予重视
由于勐腊县的主导产业较多,香蕉业又是才兴起的产业。因此,县政府对香蕉没有给予重视,对产业引导不足,没有制定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和提供交易平台。导致生产出来的香蕉不知要销往哪里,是当地农民不愿意自己种植香蕉的主要原因之一。
4.4外来劳动力增多,导致本地剩余劳动力增多,引起众多社会问题
一方面,由于外来劳动力比当地劳动力廉价,老板出于考虑成本问题,选择外来劳动力。这就导致外来人口增多,社会治安问题越来越突出,市民的安定生活的不到保障。另一方面,由于当地的经济和教育问题,大部分的剩余劳动力没有想要就业的观念。这就导致了产生生产与我无关的念头,除了做好地主,就是整天出入娱乐场所(喝酒、赌博等)。接踵而来的是杀人、打架、斗殴等犯罪行为。
4.5市场不稳定,存在较大的风险
【云南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礼仪】推荐阅读:
云南少数民族婚嫁习俗07-01
云南少数民族节日大全09-25
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一览表06-24
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的传承论文10-09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08-17
少数民族风情和风俗09-20
云南民族团结进步工作12-18
云南民族大学会计学院12-18
云南省建水县民族中学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五 高三历史12-01
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