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复习人教版

2025-01-27

高考数学复习人教版(精选9篇)

1.高考数学复习人教版 篇一

一、选择题

.下列函数中,与函数y=定义域相同的函数为( ).

A.y= B.y=

C.y=xex D.y=

解析 函数y=的定义域为{x|x≠0,xR}与函数y=的定义域相同,故选D.

答案 D

.若一系列函数的解析式相同,值域相同,但定义域不同,则称这些函数为“同族函数”,则函数解析式为y=x2+1,值域为{1,3}的同族函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解析 由x2+1=1,得x=0.由x2+1=3,得x=±,所以函数的定义域可以是{0,},{0,-},{0,,-},故值域为{1,3}的同族函数共有3个.

答案 C

.若函数y=f(x)的定义域为M={x|-2≤x≤2},值域为N={y|0≤y≤2},则函数y=f(x)的图象可能是( ).解析 根据函数的定义,观察得出选项B.

答案 B

.已知函数f(x)=若a,b,c互不相等,且f(a)=f(b)=f(c),则abc的取值范围是( ).

A.(1,10) B.(5,6)

C.(10,12) D.(20,24)

解析 a,b,c互不相等,不妨设ag[f(x)]的x的值是________.

解析 g(1)=3,f[g(1)]=f(3)=1,由表格可以发现g(2)=2,f(2)=3,f(g(2))=3,g(f(2))=1.

答案 1 2.已知函数f(x)=则满足不等式f(1-x2)>f(2x)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有或解得-11时,函数g(x)是[1,3]上的减函数,此时g(x)min=g(3)=2-3a,g(x)max=g(1)=1-a,所以h(a)=2a-1;

当0≤a≤1时,若x[1,2],则g(x)=1-ax,有g(2)≤g(x)≤g(1);

若x(2,3],则g(x)=(1-a)x-1,有g(2)2x+m,即x2-3x+1>m,对x[-1,1]恒成立.令g(x)=x2-3x+1,则问题可转化为g(x)min>m,又因为g(x)在[-1,1]上递减, 所以g(x)min=g(1)=-1,故m<-1.

2.高考数学复习人教版 篇二

本节复习课内容包含了所有初中化学课本中涉及水的知识, 内容含量很大。进入复习阶段的学生需要更为有效且有深度的专题复习, 所以在设计本节复习课的时候, 教师要充分考虑初中化学课本及练习中所有与水有关的内容, 并对其进行适当的筛选, 再精心整合、适度拔高, 以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 提高化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

对于水的复习, 学生往往以第四单元为主, 学生自主复习时并不会考虑到其他与水有关的知识。单纯对某一单元内容进行简单复习以应付笔试是学生进入复习阶段的主要学习方式, 这样的复习往往效率低下, 深度不够。思及此, 本节课的设计以专题形式展开, 首先让学生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整合, 从更高的角度来重新认识水, 进而锻炼学生学习能力, 提高化学素养, 更为以后的复习提供方法指导。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整理复习初中化学教材中涉及水的知识点, 并能解决相关问题。

(2) 会过滤操作, 并熟练运用各种净水方法。

(3) 通过归纳整理, 学习水的化学性质。

(4) 能说出一些爱护水资源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复习净水方法;学会翻阅课本, 归纳整理与水有关的知识;通过小组活动对知识进行内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水的复习, 树立爱护水资源的观念。

4.教学重点

课本中与水有关的知识点的整理归纳;水的化学性质的学习。

5.教学难点

水的化学性质的学习。

四、活动准备

准备过滤操作的实验仪器以及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仪器。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同伴教学”的方式, 结合一些具体的活动, 引导学生学会梳理知识, 对知识进行重新整合, 把教师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 注重体现“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六、教学过程

板块一:水的净化

提问: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烧杯秦淮河的水, 大家可以看到, 天然水都是含有很多杂质的混合物。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净化天然水呢?

回答: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

【实验一】请一位同学给大家演示一下过滤操作, 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他的操作是否规范。

提问:通过过滤的方法净化所得的水是纯净物吗?如何获得纯净的水呢?

回答:不是, 其中还有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 但可通过蒸馏的方法获得纯净的水。

练习:同学们表现得十分出色, 老师想通过 “练一练”来考查大家的掌握情况, 请用2分钟来完成, 看谁做得又快又准确。

(练习略)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天然水进入主题, 唤醒学生对水的净化过程的认识, 简单讨论并进行总结, 最后以练习的形式对《水的净化》一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巩固。

板块二:水的用途

讲解:水是一种十分有用的物质。例如, 水是人体必备的六大营养素;水可以参与许多的化学反应;等等。那么同学们能否整理一下初中化学中与水有关的用途呢?一位同学负责翻书, 另一位同学负责记录, 看哪个小组找得又多又准确。

【知识梳理】小组合作交流, 巡视。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中学生自己翻阅课本, 回顾与水有关的知识点, 对知识内容进行复习 (如硫、铁丝等燃烧时集气瓶底水的作用等) 。总结归纳出水的用途:水可作为溶剂 (本课内不做复习) ;水可用作反应物 (提出水的化学性质这一概念) ;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 (复习面加大)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 。

练习:同学们翻阅课本找出了许多与水有关的知识点, 有些是水参与的化学反应, 那么请同学们根据你们整理的内容, 相互讨论, 完成学案上的小组讨论练习。

【小组讨论】有水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很多,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 按要求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各一个。

有水参加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

有水参加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

有水生成的置换反应:____________;

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

小结:同学们书写了很多关于水的化学方程式, 其实水作为反应物体现了水的一些化学性质。比如水可以与氧化钙反应, 该反应体现了水能与一些可溶性金属氧化物反应;水也可以与一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水还可以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设计意图:通过书写化学方程式, 回顾水与氧化钙、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反应以及水的电解实验等, 让学生体会有水参与的化学反应, 指导学生学习水的一些化学性质。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颖的视角, 因为课本上并没有“水的化学性质”这一内容, 进而学会总结其他物质性质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扩展探究】回忆刚才同学们查阅课本后总结的与水有关的反应, 其中金属的生锈也与水有关, 那么水能否与金属单质发生化学反应呢?我们可通过实验探究一下。

【实验二】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实验步骤:①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 放在滤纸上, 用小刀切下一小块, 投入蒸馏水中, 请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②当反应停止后, 滴入酚酞试液, 请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从实验二中, 你能得出哪些与钠的性质有关的信息?金属钠一般保存在煤油中, 为什么?

【再扩展】实验证明水可以与金属钠发生反应, 即水可以和一些活泼金属单质发生反应。那么, 水可以与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吗?

试一试:请同学们试着写一写水蒸气和碳在高温下反应制得水煤气的反应。

设计意图:金属钠与水的反应以及水蒸气和碳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 在练习中曾经出现过, 虽然这些内容实际为高中知识, 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考虑到复习课内容若仅局限于初中内容, 反复“炒冷饭”, 不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无益。于是在水的化学性质这一内容的设计上进行了一些初高知识衔接, 但降低难度, 重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而非知识点的教学。

【迁移应用】以下是课本上的一些重要的化学实验:

①硫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②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③空气中氧气的测定实验;④燃烧条件的实验;⑤排水集气法。其中都有水的参与, 你能说出水在其中的作用吗?

设计意图:表面上是对水进行复习, 实则让学生体会知识是相互穿插的。在复习中以一个点作为载体加大复习的面, 可以让知识体系更加完整, 使初中化学的复习更有效度和高度, 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也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

板块三:水的保护

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 我们知道水很重要, 那么我们如何来保护水资源呢?请同学们相互交流一下你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内与小组间的相互交流, 体会爱护水资源的方法, 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水的保护”接在“水的用途”板块后, 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水是十分有用的, 需要我们加倍地珍惜与爱护, 并对《爱护水资源》一课也进行了简单的回顾。至此, 对于水的复习应是十分透彻了。

板块四:反馈检测

1.化学基本观念是化学基本思想和方法在头脑中的综合与提升, 是我们化学学习的最终结果和对化学认识的最高境界。以水的知识为基础, 构建你的化学观。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从资源角度看

海洋为人类提供了宝贵的自然资源。图为海水淡化装置, 利用的能源是____________, 获得的蒸馏水属于______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

(2) 从组成看

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可知水的元素组成及其质量比为:____________。若用表示水分子, 请用图示表示水高温分解的变化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水在化学实验室的作用

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下图中五个实验分别用到了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填序号)

①实验A中水作溶剂;

②实验B中水的作用是防止集气瓶瓶底炸裂;

③实验C中通过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的体积可得出氧气在空气总体积中的占比;

④实验D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

⑤实验E中的水仅作反应物。

(4) 从社会角度看

2013年3月22~28日是第二十六届“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保护水资源, 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下列做法符合宣传主题的是 ( ) 。

A.不间断地放水洗衣服

B.农业浇灌推广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C.富含氮、磷的生活污水不能排放到河中, 但可以直接用于农田的灌溉

D.工业污水直接压入地下

设计意图:复习后的及时训练十分必要, 因此筛选数道习题后整理出了这样一个反馈练习, 对本课的复习进行了巩固, 对知识点的应用进行了强化训练。学生做完后及时公布答案, 小组内同学间相互批改, 及时订正, 提高复习的效度和高度。

七、课后反思

复习课是比较难上的一种课型, 知识点不断重复重复再重复, 学生常处于疲惫状态, 这是导致复习课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若在复习课上不能做到精心的设计, 提高课堂的效度和高度, 那么复习课只会流于形式, 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本节课在设计上重在创新, 提出“水的化学性质”这一概念, 并加入高中知识点, 对于学生来说是耳目一新的,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 以学生合作交流“同伴教学”为主, 以教师的引导为辅。该课是一节重视教学效度和高度的专题复习课。

摘要:进入复习阶段的学生需要更为有效且有深度的专题复习。在“水专题复习”中, 对初中化学课本及练习中所有与水有关的内容进行适当筛选, 精心整合、适度拔高, 让学生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整合, 进而锻炼学习能力, 提高化学素养。

3.高考数学复习人教版 篇三

教学内容:梳理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及梳理本单元在高考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题

一、单元体制:本单元共三篇课文

《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三篇文章从题目上看均属散文,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神就是文章的情,形散而情聚,情感这条红线贯穿文章的始终。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然后重点读《记念刘和珍君》的第2部分及第4部分,体会《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当中的情感: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学生自主探究情感,老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板书: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小狗包弟,概括文章大意,然后探究情感,老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板书:

3.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体会其中蕴含了什么思想情感,学生自主探究,交流,教师汇总:

二、链接高考:在考场中出现的与本单元相关的语言运用题

1.(教师投影,学生欣赏)为刘和珍写一则颁奖词(4分)

刘和珍——在黑暗的时代中,你没有沉论;在严酷的高压下,你没有沉默;在枪弹的攒射中,你依然前行。虑及民族存亡,你黯然泣下,为了国家复兴,你奋然前行。你如流星刹那间闪过,却爆发出夺目的光茫。

2.教师再投影课本中其他几个人物的颁奖词,学生欣赏

易水清寒,夺人心魄,因为它知道自己送走的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你的勇气砥砺了你手中的匕首,你手中的匕首又将你的名字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太子丹的邀请只是你义无反顾的契机,真正让你勇者无惧的是你心中的信仰;为国为民,才是侠之大者!(荆轲)

千军万马,战火纷飞,你是未能加冕的帝王;爱恨情仇,尔虞我诈,你是未能立业的英雄。但你的霸气是许多帝王所不及的,你的豪情是许多英雄所缺少的。霸王不成霸业却一样名垂千古。(项羽)

含垢忍辱,你用顽强之志铸就了史家之绝唱;废寝忘食,你用赤诚之心完成了无韵之离骚。一部《史记》,讲述着一个史学家应有的良知;一部《史记》,见证了一个史学家对历史的忠贞;一部《史记》,记载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我们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司马迁)

3.请同学们根据以上的几个人物颁奖词,思考:究竟应该怎样写颁奖词?颁奖词的写作

4.教师再读一则颁奖词,让学生猜写的是谁,进一步体会上面的写作方法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了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了“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刘伟)

三、作业:请大家尝试为霍金写一则颁奖词

4.高考数学复习人教版 篇四

近年来,高考阅读理解题都由五篇短文组成,一般分易、中、难三种难易程度。掌握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的应试技巧,正确地理解和分析问题,考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抓住文章的首段与末段及段落的首句和末句

文章的首段与末段、段落的首句和末句,一般表达文章的主题和段落的中心思想,其它段落及句子只起补充、说明、解释或引申的作用。因此,首先要搜索目标,找出文章及段落中的主题句。了解了它们的含义,就可以顺着提供的主要线索去捕捉文章的相关信息,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

二、进行合理推断

对文章有了详细而全面的理解之后,就要按照文章内容,上下文的逻辑关系,作出推理判断。阅读理解涉及词汇、语法、句型、段落结构、文化背景等各方面知识。答题时,要领会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特别是相邻句子之间的关系,这样有利于理解全文。表示逻辑关系的标志词是连接词、副词、代词、介词短语、关系词、插入语等,通读时应特别注意。

三、猜测推敲生词

阅读短文时,常常会遇到一些生词。这时,考生要沉着、冷静,细心思考。首先要把整段、整篇文章看完。通过对全篇短文的理解,就很有可能猜测出生词的大意。另外,还可以从含有生词句子的上下文,以及句子和段落之间的关系来判断、理解生词以求获得其真正含义。 猜测生词的另一种方法是,根据构词法推测。遇到生词后,可从构词法角度分析判断生词。例如: unforeseeable一词,其中词根为see, fore的含义是“早先、预先”的意思,un前缀是“不”的意思,因此可以猜知,此词词义为“未能预见的”。

四、利用常识解题

多了解一些常识性知识有利于阅读理解。如果对文章的相关背景有所了解,读起文章一定既省时又省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各方面的背景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考生应了解下列知识:

1.著名作家、艺术家及其主要作品;

2.科普常识:尽量了解有关生态平衡、环境污染、计算机应用、诺贝尔奖等方面的知识;

3.了解西方社会风土人情、社交活动、新年、圣诞节活动、宗教信仰、罢工斗争、失业现象、风俗习惯等;

4.多看新闻联播、世界各地和各类英语讲座等节目;

5.使用各种工具书,查阅各类名词、术语、重大事件;

6.熟记常用的缩略词语。

五、正确理解题干

纵观历年高考试题,阅读理解试题一般有以下几种题型:一是直接回答who,whom,which,what,where,when,why,how等疑问词引起的细节问题;二是猜测词义题;三是推理判断题;四是综合概括题。 在做阅读理解题时,一定要仔细看完、看清楚试题要求再作答,特别要注意NOT, TRUE, EXCEPT等词。有时,要先看题后阅读文章,带着问题去读短文,可缩短阅读时间,效果也许会更好。

5.高考数学复习人教版 篇五

compare v. 比较,对比

【用法精析】

(1) compared to/with... 和……相比

I’ve had some difficulties, but they were nothing compared to yours.

我遇到了一些困难,但与你的困难比起来就算不上什么了。

My own problems seem in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other people’s.

与别人的问题相比,我自己的问题算不得什么。

(2) compare...to... 把……比作

The poet compared the stream to the source of life.

诗人把溪水比作生命之泉。

(3) compare...with... 把……和……比较

I compared the copy with the original, and there wasn’t much difference.

我比较了复印本与原件,不过差别不是很大。

(4) without/beyond compare 无与伦比(compare用作名词)

The loveliness of the scene was beyond compare.

景色之美无与伦比。

【拓展】

(1) comparison n. 比较;对比

(2) by comparison 比较起来;相比之下

(3) by/ in comparison (with sb/sth)(与……)相比较

历届高考试题分析:

________ with the size of the whole earth, the biggest ocean does not seem big at all. (湖北卷)

A. Compare B. When comparing

C. Comparing D. When compared

【分析】 该题考查状语从句的省略及动词compare的用法。compare可构成compare ... with ... 短语,意为 “把……与……相比较”,该句前面补全为When (it is) compared with the size of the whole earth, 由于主句的主语和从句的主语一致,所以省略了it is,该题的正确答案为D。

现将compare的用法归纳如下:

1. vt. 比较;对照。着重人与人或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异同,常和介词with连用。

If you compare both of our cars, you will find them very much alike. 如果你对比我们的两辆汽车,你就会发现它们非常相似。

He began comparing himself with the other teammates and found he didn’t practice as hard as them. 他开始将自己和其他的队员们比较,发现不如他们训练得认真。

2. vt. 比喻为;比作。指出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或相似之处,常与介词to连用。

Young people are compared to the sun at eight or nine in the morning. 年青人常常被比作早晨 八、九点钟的太阳。

In many poems, we can see that poets compare sleep to death. 在许多诗里面,我们会看到诗人把睡眠比作死亡。

3. vi. 与……相比 / 匹敌。后接介词with。

No one can compare with Shakespeare as a writer of tragedies. 作为悲剧作家,没有人能同莎士比亚相比。

My little house can’t compare with his villa. 我的小房子是无法和他的别墅相比的。

4. n. 比较。不可数,常用于惯用语中。

The view of the little hill is beyond compare. 这小山的景色无与伦比。

The height of the new building is without compare in the world. 这座新大楼的高度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

6.高考数学复习人教版 篇六

一、多音字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埋藏/埋怨 脉络分明/时代脉搏 身体佝偻/伛偻提携 ......B.哨卡/卡壳 赴汤蹈火/浩浩汤汤 肩扛手提/力能扛鼎 ......C.靓妆/靓女 考中解元/浑身解数 亟待改革/亟来问讯 ......D.围剿/剿袭 善贾多财/余勇可贾 隽语箴言/相貌隽秀 ......【解析】 选C。A项,mái/mán,mài,lóu/lǚ。B项,qiǎ,tānɡ/shānɡ,kánɡ/ɡānɡ。C项,jìnɡ/liànɡ,jiè/xiè,jí/qì。D项,jiǎo/chāo,ɡǔ,juàn/jùn。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间(jiàn)

间距

间断

间不容发

挑拨离间 .....B.模(mó)模型

模范

模棱两可

血肉模糊 .....C.载(zài)装载

登载

怨声载道

载歌载舞 .....D.嚼(jiáo)咀嚼

倒嚼

味同嚼蜡

咬文嚼字 .....【解析】 选B。A项,“间距”“间不容发”的“间”应读“jiān”。C项,“登载”的“载”应读“zǎi”。D项,“咀嚼”的“嚼”应读“jué”;“倒嚼”的“嚼”应读“jiào”。

二、形声字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畏葸(xǐ)渲染(xuàn)食物链(liàn)矫揉造作(jiāo)....B.狙击(zǔ)

倩影(qiàn)条形码(mǎ)

振聋发聩(kuì)....C.沮丧(jǔ)

涎水(xián)蹑着脚(niè)引吭高歌(hánɡ)....D.体恤(xù)桎梏(ɡù)

杀手锏(jiǎn)

罄竹难书(xìnɡ)....【解析】 选C。这是一组形声字。A项,“矫”应读“jiǎo”。B项,“狙”应读“jū”。D项,“罄”应读“qìnɡ”。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装帧(zhēn)拯救(chénɡ)挟制(xié)缫丝(sāo)....B.拎起(līn)

渣滓(zǐ)

祛除(qù)谄媚(chǎn)....C.愆伏(qiān)

沙砾(lì)忌讳(huì)龌龊(wò)....D.眨眼(zhǎ)

滂沱(pānɡ)

诡谲(jué)浸渍(zé)....【解析】 选C。这是一组形声字。加点的十六个字的声旁都已不能正确表音,其中有两个字的读音与声旁稍接近些,例如:“拎起”的“拎”,其声旁是后鼻音,这里却成了前鼻音;“龌龊”的“龌”,其声旁读“wū”,这里却成了“wò”。A项,“拯”应读“zhěnɡ”。B项,“祛”应读“qū”。D项,“渍”应读“zì”。

三、形似字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哺育(pǔ)

花圃(pǔ)..

面面相觑(qù)唏嘘不已(xū)..B.档案(dànɡ)

阻挡(dǎnɡ)..

歼灭(qiān)

迁徙(qiān)..C.猥亵(xiè)广袤无垠(mào)..

纾难(shū)别出机杼(zhù)..D.倘若(tǎnɡ)

纰缪(bǐ)..

砒霜(pī)

惝恍迷离(tǎnɡ)..【解析】 选C。这是一组形近字。A项,“哺”应读“bǔ”。B项,“歼”应读“jiān”。D项,“纰”应读“pī”。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嗔怪(chēn)缜密(zhěn)殉难(xùn)徇私舞弊(xún)....B.荣誉(yù)誊写(yù)痉挛(luán)孪生(luán)....C.冬蛰(zhé)蜇人(zhē)

春天(chūn)

舂米(chūn)....D.梦魇(yǎn)

笑靥(yè)赝品(yīnɡ)

义愤填膺(yīnɡ)....【解析】 选A。这是一组形近字。B项,“誊写”的“誊”与“荣誉”的“誉”极像,一定要分清楚,它读“ténɡ”,不读“yù”。C项,“舂米”的“舂”读“chōnɡ”,不读“chūn”。D项,“赝品”的“赝”读“yàn”,不读“yīnɡ”。

四、同音字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瑰丽 皈依 龟甲 大家闺秀 岿然不动 .....B.管辖 狡黠 ..C.蓦然 阡陌 ..挟持 自顾不暇 狭路相逢 ...模样 秣马厉兵 脉脉含情 ...D.诚挚 耸峙 雉鸡 独树一帜 炙手可热 .....【解析】 选D。A项,“岿然不动”的“岿”读“kuī”,其余读“ɡuī”。B项,“挟持”的“挟”读“xié”,其余读“xiá”。C项,“模样”的“模”读“mú”,其余读“mò”。D项,都读“zhì”。

8.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胸脯 铺垫 苗圃 嗷嗷待哺 匍匐前进 .....B.吞噬 仕宦 对峙 恃才傲物 ....C.涅槃 蹒跚 蟠桃 一爿小店 ....D.地壳 讥诮 诀窍 愀然不悦 ....

舐犊情深 .

心广体胖 .

翘首以待 .【解析】 选C。C项,都读“pán”。A项,读音依次为pú/pū/pǔ/bǔ/pú。B项,“峙”读“zhì”,其余读“shì”。D项,“愀”读“qiǎo”,“翘”读“qiáo”,其余读“qiào”。

五、方言字和习惯误读字

9.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骷髅(kū)

青睐(lài)愤懑(mèn)泉水淙淙(zōnɡ)....B.谬论(miù)澎湃(pài)滂沱(pánɡ)

一丘之貉(hé)....C.抨击(pēnɡ)

挑剔(tī)

矜持(jīn)

亟来问讯(jí)....D.起讫(qì)潜伏(qián)冗长(rǒnɡ)

7.高考数学复习人教版 篇七

1. 在自主整理的基础上, 分类复习易错生字词语, 做到读写正确。积累并在语境中运用ABB式、ABCC式、AABB式词语。

2.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 回顾课文内容, 体会童话故事的特点。

3. 重读单元习作中自己编写的童话, 进行片段修改, 提高自我修改能力。

【课前准备】

1. 学生自主完成第三单元自主复习单。

(自主复习单帮助学生整理容易出错的词语、梳理童话故事的人物和作者, 引导学生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喜欢童话人物的理由, 并生动地讲述童话故事)

2. 教师制作复习课件, 设计课堂复习单。

【教学过程】

一、梳理生字词语, 巩固字词练习

(一) 字词过关

1. 巩固本单元的易读错生字及易写错词语。

脸颊 铁锹 树杈 一副 彼此 拽住

隆冬 凝视 覆盖 冷酷 拆除 伐木 告示牌

草翠花开

(1) 读准生字, 读对词语。

(2) 提醒关键笔画并书空。

2. 完成复习单1、2小题 , 并校对。

(1)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打“√”。

(2) 看拼音, 写词语。

(设计意图:对接学生的复习起点, 了解学生本单元容易写错的字词, 以避免在课堂中出现“炒热饭”的现象, 可提高复习的效率。通过自主复习单的完成, 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复习的意识, 便于促进学生在复习阶段养成主动复习的良好习惯。)

(二) 词语运用

1. 聚焦盘点ABB、AABB、ABCC的词语。

火辣辣 笑嘻嘻 兴冲冲 毛茸茸 勤勤恳恳

蹦蹦跳跳 可怜巴巴

2. 联系童话人物, 用好这些词语。

3. 小结:用上这些词语可以使童话故事里的人物更生动、更形象。

4. 积累同一类型的词语, 并选择一个造句, 描写人物的特点。

慢吞吞——奶奶做起事来, 总是慢吞吞的。

乐滋滋——今天我考了一百分, 心里乐滋滋的。

认认真真——上课时, 我总是认认真真地听讲。

议论纷纷——老师在上面讲课时, 总有一些同学在下面议论纷纷。

5. 同桌互相评价, 推荐好句。

(设计意图:不同学段对于ABB等类型的词语的掌握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在已经积累的基础上, 能够创设语境, 学会运用是第二学段词语学习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童话故事中人物特点的描写, 灵活运用这些类型的词语, 可帮助提高语言表达的丰富性。)

二、回顾课文, 理解童话特点

1. 围绕自主复习单, 小组交流最喜欢的童话人物, 并说说理由。

2. 教师小结:童话故事中的人物都有超常的魔力, 还能像人一样说话。

3. 围绕童话人物, 朗读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 体会童话语言的丰富性。

(1) 巨人行为前后变化的句子。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 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 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2) 小木偶诉说“脑袋疼”的句子。

小木偶突然觉得脑袋很疼, 只好抱着脑袋蹲下来。

“脑袋疼。”小木偶抬起头, 笑嘻嘻地回答。

“脑袋很疼。”小木偶还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小木偶的头疼得越来越厉害了。现在, 他真希望自己还是一段没有脑袋的木头。

3. 小结:童话故事中的对话描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物的特点。

4. 再次出示童话故事, 小组交流童话故事的启示。

5. 梳理故事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小结童话故事的特点:得到启示。

1鸟儿睁大眼睛, 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 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 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就飞走了。

2幸福要靠劳动, 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 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3老木匠说得没错, 笑是很重要的。不过, 要是只会笑, 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6. 小结童话的特点:想象力丰富、故事引人入胜、给人有所启示。

(设计意图:单元导读中要求学生要“了解童话的内容, 品味童话的语言, 体会童话的特点”, 而童话的特点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仍是个较为抽象的概念。结合课文内容, 以童话人物为线索, 进行小组合作, 运用“评价、朗读、说理”的学习方式自主梳理, 进而明晰童话的特点, 巩固对童话故事的理解。)

三、习作修改, 互相评价

1. 梳理自己写的童话内容, 填写表格。

2. 对照童话特点, 自我评价。

书写端正 ( ) 语句通顺 ( ) 好词佳句 ( )

想象丰富 ( ) 情节精彩 ( ) 有所启示 ( )

3. 修改自己编写的童话中的一个片段, 伙伴评价, 教师点评。

修改1 :童话故事中人物的对话

修改2 :童话故事中人物的想法

修改3 :童话故事中揭示的启发

8.高考数学复习人教版 篇八

一、试卷结构

其中,27题为无机推断题(15分),28题为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原理题(15分),29题为无机化学实验题(15分),30题为有机题(15分)。试卷试题形式基本未变,不回避常规题、经典题,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没有出现偏题、难题,保证了学生考试心态的稳定性。另外,试题也在稳定中求变化,知识信息的呈现方式、提问的情景和角度都有了新的变化。

二、试题特点

1.立足基础,知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稳中求变

试题围绕“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与“重点知识”展开,知识点覆盖面很广,涵盖了高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和化学实验这五大知识体系的所有内容。卷I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简单运用,卷II注重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基本理论和化学实验等有关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现将2011年试题考查的具体知识内容和能力要求与2010年试题对比统计于表1、表2。

从对比中可以看出,第一卷选择题部分重点考查了考生对基础化学知识掌握的细致程度和准确程度,只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做到了认真细致,那在解答选择题部分时都不会太费事。但如果基础知识不扎实,如概念不清、原理理解不透彻、欠缺基本的计算方法技巧,也极易出现判断错误。选择题部分的知识点如电解质溶液、电化学、有机物的性质、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计算总在重复考,只不过小知识点和考查角度有所变化。第二卷非选择题部分,题型完全相同,常见的有无机推断题、化学原理题、化学实验题、有机推断题,只不过次序有变化,且化学原理题均为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题,从内容到呈现方式高度一致。无机推断题和有机推断题比去年难度降低,而实验题则提高了对学生基础知识扎实的程度、抗干扰和应变能力的考查,学生得分明显偏低,增加了区分度。

总的来说,2011年试题中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考查力度不减,平衡理论、电离理论等得到充分重视,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重要的无机物知识、基本的化学实验原理依然是考查重点,该试题是一套平稳过渡的试题。虽说题型很稳定、考点也很基础,看似很容易,但要求学生知识掌握精准、审题细致缜密、表述规范科学、落笔果断。

2.体现学科特色,注重化学学科思想和学科能力的考查

理综化学试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都不是简单的知识再现性的考查,而是在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科思想和学科能力的考查。试题的能力考查点统计见表3。

可以看出今年试题注重各种学科能力的考查,如规范使用化学用语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实验能力、图表分析能力、获取新信息和迁移运用能力、计算能力等,尤其是对实验能力的考查,试题较为全面地从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设计能力和评价能力这几个角度对考生进行了考查,由此体现了化学的学科特色。

三、几点启示

分析2011年试题可以得出:大纲版理综化学试题整体难度适中,考题更加注重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变通、应用和衍生能力,提高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从考查学科素养和能力的角度来看与新课标版试题有着较好的衔接性,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和重视:

1.注重化学学科思想及学习方法的考查

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在今年的试题中,如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气体性质决定收集和尾气处理方法、物质变化是有条件的、分类与比较、定性与定量等化学学科思想在试题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第30题为有机合成题,题目形式较常规。题目中不仅涉及烯烃、卤代烃、醛、羧酸等有机物的典型性质、反应类型、结构式等,而且还涉及烯烃的氧化、环戊二烯的合成等高中化学旧教材中没有的知识,但只要抓住“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规律,从所给反应信息进行类比迁移运用即可。第10题“电解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欲使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加入的物质”,第12题D项“1摩尔钠与足量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失去的电子数”等问题,是典型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问题,只要理解了反应的本质,很快就可以作出与量有关的结果判断。第29题的第一问和第二问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对“气体性质决定收集和尾气处理方法”这个实验方法的准确把握。今年的试题启示我们,在平时学习中要不断体会、总结学习化学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提高自己通过学科素养解决学科问题的能力。

2.注重对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能力的考查

试题创设了多种图形,通过对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试题提供的各种信息的阅读,获取有关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准确提取实质性内容,考查学生形成新知识并正确回答题设问题的能力。2010年的27题、2011年的28题是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题目,从内容到形式高度相似,与以往的反应速率与平衡的题目相比,更注重对考生视图能力的考查,所有15分的填空题都是对视图能力的考查。这充分体现出了新课标对学生的原理理解能力、观察能力、数形结合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第30题是有机推断题,重点考察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要求从所给的反应中得到有机反应变化的实质,然后应用到题目的解答中,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求较高,这一点也明显地显示出旧大纲向新课标靠拢的迹象。

3.注重对表达能力的考查

试题要求考生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等予以表述。本卷非选择题均对表达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这也成为学生失分的主要方面。如第27题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第28题中 “(4)采取的措施是……”“(5)判断的理由是……”“(6)绘出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29题中“装置B、C、D的作用分别是……”“ ③简单描述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等。其中29题的最后一问“简单描述应观察到的现象”的答案为“反应开始时,A中铜表面出现无色小气泡,反应速率逐渐加快;A管上部空间由无色逐渐变为浅棕红色,随反应的进行又逐渐变为无色;A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浅蓝色;B中的水面逐渐下降,B管中的水逐渐流入烧杯C中”。可以看出考生不仅要明确描述对象,将“陆(固体铜片)”“海(溶液)”“空(气体)”现象描述全面,还要描述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以及与之相关联的装置中的情况,要求极高。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考查语言表达实际上就是考查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准确性。很多学生答题时随意性语言太多、化学语言不规范,导致得不到分或得不到高分。要想得高分,考生在平时对知识原理的理解就要做到精益求精,不能浅尝辄止,养成答题严密完整的好习惯,不能随随便便提笔就写。

4.注重计算能力的考查

试题要求考生掌握典型问题的基本计算方法,善于从图表中提取数据计算结果,以及能够规范地写出计算过程。第8题是化学平衡的计算,首先要理解题目中提到的“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即是压强不变,再依据化学平衡计算“三步法”的思想,结合转化率数据找出“起始量、反应量、平衡量”,计算出结果。第13题考查有关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及计算,综合性较强,只要掌握了元素守恒、电子转移守恒的分析和计算方法就不难快速地得出结果。第27题的第(3)问是典型的依据化学方程式找关系式再计算的题型,但要列式清楚、单位准确、格式规范、过程完整。第28题是数形结合的原理题,要求熟知反应速率计算公式、转化率计算公式,且要善于从图表中准确提取数据,依据计算数据绘制曲线。这些试题提醒我们,我们不仅要熟悉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还要掌握基本的分析和计算方法,规范表达计算过程。

5.强化对科学实验方法、实验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考查

实验题第29题的考查内容是“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的简易装置”及“在实验室预制取适量NO气体”,题目通过对教材中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考查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实验设计、装置的选择、实验基本操作、实验评价、实验现象的描述等,落实对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要求。第(1)问呈现的制取适量氯气的装置是“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安全装置(防倒吸)——尾气处理装置”,改变了通常制氯气由“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的惯有模式,如果审题不仔细,凭印象做题,不能根据气体制备的基本原理、方法结合新情境及时理解并判断所呈现装置的设计意图,极易出现错误。回答第(2)问时,如果对用排水法收集NO气体的方法认识模糊,极易导致误判,并影响下一步的准确回答。最后一空“简单描述应观察到的现象”要求极高,如果平时没有做实验,没有养成良好的观察和表达习惯,很难回答全面、准确、完整。同时,此题用填表格的形式来表述对实验问题的理解,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训练学生有序思维、科学记录的重要理念,这也是我们复习时要注意的方面。从今年的试题中可以看出,要做好实验题,不仅要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而且要根据不同情境灵活地运用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提高我们思维的深刻性、全面性和敏捷性,所以我们平时复习时一定要注意变式训练,提高应变能力。

6.渗透了“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新课改教学理念

第13题设置了一个“废水处理”的情景,第30题的有机推断使用了“金刚烷合成”的情景。近几年新课标试题设计表现出“立足基础知识,突出必修内容,紧密联系实际”等高度体现新课改理念的特点。例如:与新材料有关的燃料问题、资源的回收利用、合成新型药材等,这些情景的创设极大地丰富了试题的内涵,赋予试题以积极的人文特色和教育意义,突出体现了化学科学在人类生产、生活、科技、环境等方面的实践价值。这些正面的化学科学应用情景的呈现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提醒我们要多关心生活、生产中的化学常识;要能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尤其是与化学相关的新闻、科技、发明创造等;要特别关注日益突出的环保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学习时要多关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善于从问题情境中提取化学知识的原理和本质。

四、瞄准高考趋势,把握新课标高考复习方向

通过对高考大纲版试题和课改地区试卷的认真研读分析,可以看出试卷的整体设计注重将“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这三个方面的课程目标有机整合在真实的问题中,以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以能力和科学素养立意,于平稳中呈现新课程特色、于平淡中突出学科能力考查。为此,对2012年新课标高考化学复习备考提出以下建议,供同学们参考。

1.明确复习方向,架构知识网络,总结化学学习方法

面对新课标的命题趋势和必修加选修模块的新格局,建议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采取“章节+专题”并以章节为主的复习策略。在学完整个高中化学课程的内容之后,按照高中课本必修内容,逐章进行复习,并将选修内容适当穿插进去,根据课本内容适当打乱章节顺序,集中专题复习,不能只单纯地按照课本内容简单地重复一遍,而是要牢牢紧扣课本每一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整理、分类、回忆、对比、联想,搞清课本中章与章、节与节之间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全面抓好知识点和考点。具体做法可以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按照高中课本的章次顺序,根据大纲和考纲以及历年的高考情况,将每一章的考点一一列出,并注明标记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和考点以及高考热点。这样做只需花费较少的时间,就可以掌握本章的重要内容。在第一轮复习中,同学们要认真阅读、梳理教材,挖掘教材(特别是选修教材)中实验和习题的可变因素(如运用不同的方法完成同一实验或运用同一方法完成不同的实验、一题多解和变式练习等),进行深入的理解、应用,夯实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题型。

在通读、精读教材的基础上梳理、归纳知识,按教材中每章小结的知识网络图形成本章的知识结构;将教材章与章之间的知识网络按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中学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网络,以便应用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相关知识,解决化学问题。如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多、涉及面广,学生往往死记硬背,不易掌握),复习时应以元素周期律的性质递变规律作为知识主线,以化学基本理论的运用作为穿插网线,理解、掌握相关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和网络。如根据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表,逐一梳理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相似性,同主族元素或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和差异性;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金属活动性顺序或非金属活泼性顺序,推测某一反应是否发生;根据化学平衡和勒夏特列原理,知道如何促进或抑制某一反应的进行等等。同学们应熟练用“结构——位置——性质”“类比推理,迁移运用”“原理——装置——操作——现象——结论——分析——评价”“实验探究”“建模思想(将化学问题抽象成为数学等量的关系,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等化学学习方法,掌握化学知识内在联系、规律的揭示方法,尽快形成知识结构和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科能力。

2.注重基础,重视课本,落实主干知识。

目前湖北省没有公布2012年高考是采用理综卷(必考类)模式还是理综卷(必考+选考类)模式,但新课标化学高考依然遵循以能力立意为主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重点还是放在典型的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上,进而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考查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试题一方面体现出考点要求的基础性;另一方面试题将学科内知识从多角度加以综合,加大了知识的覆盖面,加大了试题的思维容量,结合生产、生活和社会等具体实际问题的呈现情景,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回忆、整合、推理、应用的思维过程。

对不少优秀学生而言,追求的是高目标,但很多教训告诉我们,错误往往是由基础知识的缺陷和漏洞造成的。因此,高三复习切忌眼高手低,打好基础就是把课本上的知识一点一滴地落实到位。高三学生都容易犯这样的错误:一进入复习阶段就把教材丢在一边,根本不看课本,就看手中所发的资料。由于资料中每章每节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并不是很全面,还存在很多遗漏,致使近几年高考中不少同学在诸如物质用途、物质性质、物质状态、实验仪器、实验现象等基础问题上因“卡壳”而丢分。例如2011年高考中关于一氧化氮的收集方法、2010年高考中的根据无色油状液体性状判别浓硫酸、2009年高考中的由高温结构陶瓷推断氮化硅、2008年高考中的叙述常见离子鉴定的结论与理由、2007年高考中的用化学方程式表达乙烯的工业用途等等。因此,我们必须把课本和资料充分结合起来,这样第一轮复习下来才不会留知识死角。

化学新课程增加的核外电子排布、共价键的类型和极性、电负性、电离能、化学平衡常数、溶解平衡、新型电池等内容在2011年高考中都有体现。因此,在选修部分的复习中要突出重点,大胆取舍,不在边缘知识上作过多纠缠,提高复习的针对性。与此同时,还应适度重视高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常识介绍,它们往往是高考复习中的盲点。

3.专项突破,训练思维,强化能力

从近几年新课标高考试题来看,化学试题能力考察方面的题量明显增加,更加注重考查理解、整合和选择运用化学信息的能力,注重考查分析推理、自主建构以及探究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考查准确表达观察结果、思维过程的能力,注重考查化学实验和探究的能力。

能力培养要循序渐进逐步到位。第一轮复习应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多穿插一些小专题,侧重训练、提高某种单项能力,如: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判断、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无机元素化合物性质推导、化学计算基本方法、化学实验中的实验原理设计、仪器设计、操作方法设计、有机同分异构体推导(限制条件与不限制条件)、有机分子式确定、有机官能团推导等等。对于多种能力的综合训练,第一轮复习不必涉及过多,以免目标定得太高一时达不到,挫伤学习积极性。

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是新课标能力考查的重点方向。在复习中应注意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学生要能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要能运用观察、实验、调查、假说、建立模型、系统分析等方法对一些简单的科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要能够理解实验的原理与方法,理解实验的操作技能原理,学会实验条件控制的方法,分析或预测实验现象,归纳或理解实验数据,分析综合或解释评价得出的有关结论。

思维能力是化学学科能力的核心,在复习中同学们要注重有意识地发展自己的化学思维。比如通过老师精心设计的化学实验、化学问题来启发自己的积极思维;尽量按知识结构的框架独立完成对知识的梳理、归纳、总结;对待例题上应不吝精力、充分思考,通过分析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提炼解答不同题型的分析思路和方法。

在第一轮复习中,同学们就应开始强化解题能力的培养。精心选择近几年的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作为典型题进行分析、训练,加强审题方法、解题思路、解题技巧的提炼和总结,加大练习力度,严格答题要求,及时反馈、矫正,同时注意精练、巧练,防止低层次的重复练习,使解题能力的培养、提高落实到位。

4.重视习惯,重视规范表达

纵观近几年高考,不少平常成绩较好的同学在高考时却得分不高,这主要是由不良学习习惯造成的。如不重视审题,审题时粗心大意,抓不住关键条件,挖不出隐含信息;不能在众多信息中排除干扰,未能抓住关键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对题设情境不能进行转化、重组,欠缺找出解题关键点的能力。顺应能力立意的新课标试题,尤其是客观题,它们越来越多地以各种不同方式体现着学生的表达能力——书写化学式和反应方程式、描述化学事实、陈述化学原理……而同学们普遍反映的一个共性问题,则是对结论“能意会而不能言传”,即难以清楚表达思维过程。“能看、能想、能记只是一种智力因素,还必须学会怎样看、怎样想、怎样记、怎样表达,才能成为能力。”

化学高考主要是用规范的化学用语表达结果,因此养成良好的规范答题的习惯是取得高分的关键。很多同学经常犯的错误是: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不准确、不合题目要求,包括元素符号分子式(大小写不分)、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方程式(条件、配平);书面表达随意,文字表达不科学、不准确、错别字多,甚至词不达意,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涵义不清,随意使用导致结果出错。

为此,要注意加强化学用语的落实训练,同学们应充分利用课堂学习和作业练习,强化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强化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时不漏写小分子;强化有机结构式、结构简式书写中C-C键、C-H键、C=O键、苯环的到位;强化官能团位于左边的正确书写等等。总之,在一轮复习结束之前,有些好的习惯必须要养成,例如用化学语言(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进行准确、完整、简洁的表述;化学计算的步骤严格、运算准确,有效数字表示规范;实验现象描述有序、准确、完整等等。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小到一个化学式、反应方程式,大到原理的解释、现象的描述,直至一些表达逻辑推理的说理题、论证题,必须时刻渗透表达能力的训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准确表达,促进自己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既是为了适应高考改革的要求,同时也是为了自己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社交基础。

9.高考数学复习人教版 篇九

英语中动词有谓语和非谓语之分。谓语动词在人称和数上要与主语保持一致,而非谓语动词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非谓语动词主要包括:动词不定式,动词的-ing形式和过去分词三种。

学非谓语动词必须要了解它们的形式和在句子中的功能,请看下面两个表格:

1.非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形式(以动词do为例):

动词不定式 动词的_ing形式 过去分词

一般式 主动 to do doing 动词的过去分词只有一种形式即don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常表示被动和完成,而个别动词(多数是不及物动词)只表示完成

被动 to be done being done

完成式 主动 to have done having done

被动 to have been done having been done

进行式 to be doing ×

完成进行式 to have been doing ×

2. 非谓语动词在句子中的功能:

主语 宾语 表语 定语 补语 状语 同位语

不定式 √ √ √ √ √ √ ×

_ing形式 √ √ √ √ √ √ √

过去分词 × × √ √ √ √ ×

第二节 非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

一. 动词不定式的时态:

不定式的一般式通常表示不定式动作发生在谓语动词之后或与谓语动词同时发生;不定式的进行式(通常用于动态延续性动词)表示不定式动作与谓语动作同步发生;不定式的完成式通常表示不定式动作先于谓语动词而发生或表示一个实际未发生的动作;不定式的完成进行式往往强调不定式动作在谓语动词之前一直在进行。例如:

1. When I spoke to him, he pretended ___________(look) for something here and there.

2. He looked tired. He seemed ______________(work) all night.

3. Charles Babbage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___________(invent) the first computer.

4. I would love _________ (go) to the party last night but I had to work extra hours to finish a report.

5. He ordered the man __________ (go) there at once.

二. 动词不定式的语态:

一般情况下,在一个含有不定式的句子中,如果有不定式的逻辑主语(即不定式动作的执行者)该不定式常用主动形式;如果出现的是不定式的逻辑宾语(即不定式动作的承受者),该不定式常用被动形式。但是,下面几种结构却常用主动表示被动:

(1).在easy, difficult, hard, heavy, light, fit, nice, comfortable等表示性质特征的形容词之后的不定式或用这些词修饰一个名词后跟的不定式常用主动表示被动;

(2).少数动词如blame(责备), let(出租)等的不定式作表语时常用主动表示被动。

6. This sentence is easy ___________ (understand).

7. I can’t go out with you today, as I have a lot of clothes_________ (wash).

8. “Have you any clothes __________ (wash) today?” asked the maid (女佣).

9.Our school is a nice place _________ (visit).

10. I found the chair comfortable _________ (sit) in.

11. I think the question difficult ________ (answer).

12. It’s I who am ________ (blame).

13. The officer ordered the soldiers ________ (fire) the guns.

14. The officer ordered the guns _________ (fire).

三._ing形式的时态:

_ing形式的一般式通常表示该动作与谓语动词同时发生或发生在谓语之后;完成式则表示

动作先于谓语动词而发生。如:

15. ________ (Walk) through the park, I saw some lovely flowers.

16. He was praised for __________ (teach) for 60 years.

17. I heard him __________ (sing) when I passed his room.

18. _________ (Finish) the work, he went home.

19. He insisted on _________ (join) the army.

四._ing形式的语态:

一般情况下,需要找准-ing动词的逻辑主语,若它们之间是主谓关系,-ing动词常用

主动;若它们之间是动宾关系,-ing动词就要用被动。但在动词need, want, require,及形容

词worth之后的-ing必须用主动表示被动。如:

20. He won’t come without __________ (invite).

21. The flowers in the garden need _______ (water).

22. Thank you for _________ (give) us so much help.

23. The building ________ (build) now will be a hospital.

24. ________ (give) such a good chance, how could she let it slip?

25. The book is well worth ________ (read).

第三节 非谓语动词的用法比较

一、作主语

动词不定式和动词的_ing形式都可以在句子中作主语。

(1)、一般来说,不定式作主语时,通常表示一次性的、特指的、具体的或将来的动作;而_ing形式作主语时,通常表示一个经常性的、泛指的、或不具体的动作。如:

26. ________ (refuse) him is not easy this time.

27. _________ (walk) is a good form of exercise for both the young and old.

28. ________ (teach) English is my job.

29. ________ (be) a teacher is her greatest wish in the future.

(2)、当句子的主语和表语都是非谓语动词时,两者在形式上一般保持一致;比较状语从句中的主语形式通常也取决于主句里的主语形式。如:

30. ______ (see) is to believe.==________ (see) is believing.

31. ________ (say) is easier than to do.

32. ________ (speak) a foreign language is more difficult than reading it.

(3)、在日常英语中,为了句子结构的平衡,常用it作形式主语而将不定式或-ing放在句末

这时候要注意下面的习惯句型:

It + be + 形容词或名词+ (for / of sb.) + to do sth.

It + take + sb. +some time / sth. + to do sth.

It + be + no use / no good / useless / a waste of sth. / worth + doing sth.

There + be + no + doing sth. (做某事是不行或不可能的)

33. It was foolish of you _________ (give) up what you rightly owned.

34. There is no ________ (hold) back the wheel of history.

35. I think it’s no good _______ (argue) with your parents.

二、作宾语

动词不定式和动词的_ing形式都可以在句子中作宾语。

(1)、有些及物动词后只能接动词不定式作宾语,不能接-ing形式,常见的有:hope, wish, expect, decide, promise, offer, agree, manage, pretend, plan, refuse, fail 等等。

(2)、有些及物动词后只能接动词的_ing形式作宾语,不能接不定式,常见的有:enjoy, imagine, risk, appreciate, suggest, advise, admit, miss, practise, forbid, avoid, resist, escape, delay, finish, permit, allow, mind, keep, consider, excuse 等等。

(3)、有些动词后既可以接不定式,也可以接-ing形式作宾语,意义相同,常见的有:begin, start, continue, intend, bear, attempt等等。但要注意,begin, start 如遇下面三种情况时接不定式为最佳:

A. 句子的主语是物而不是人时,如:The ice began to melt.

B. 当begin, start 用了进行时态时, 如:He’s beginning to understand it.

C. 当begin, start 后作宾语的动词属于心理活动、精神状态类动词(如realize, understand, love, like, know 等等)时,如:It began to rain and I began to realize I should go home.

(4)、有些动词后既可以接不定式,也可以接-ing形式作宾语,意义有细微差别,常见的动词有:like / love / prefer / hate to do sth.(表示一个特定的、一次性的、将来的动作)

like /love / prefer /hate doing sth. (表示一般的、习惯性的、或正在进行的动作)

36. I like _________ (swim) but I don’t like _______ (swim) today.

37. Would you love ________ (go) to the zoo with us?

38. I felt like _______ (cry) at the news.

(5)、有些动词后既可以接不定式,也可以接-ing形式作宾语,意义完全不同,常见动词有:

39. We must try ________ (finish) the work on time.

Let’s try _______ (work) out the maths problem in another way,

40. I remember ______ (see) her somewhere before.

You must remember _______ (post) the letter for me.

41. He forgot ______ (pay) and asked to be paid again.

Don’t forget _______ (turn) off the light when you leave.

42. I regret _______ (miss) such a good chance.

I regret _______ (say) that I can’t lend you so much money.

43. Doing like that means _________ (cheat).

I didn’t mean ________ (hurt) your feeling that day.

44. I can’t help ________ (do) housework today. I’m busy preparing a report.

I couldn’t help _________ (think) of my childhood while seeing the film.

45. When the teacher came in, the students stopped _______ (talk).

As he was very busy that day, he didn’t stop _______ (talk) with me.

46. Though it was raining, the peasants went on ________ (work) in the fields.

After listening to the text, we went on _______(read).

47. The baby needs ______ (look) after. =The baby needs ________ after.

You don’t need _______ (look) after the baby today.

48. Our school is well worth ________ (visit).

Our school is well worthy ________ (visit).= Our school is well worthy of _________.

(6)、介词后的宾语一般用动词的-ing形式,但要注意:but和except之后通常接不定式;介词之后若有连接词时也要接不定式。如:

49. I have no choice but _______ (wait).

50. He gave me some advice on how _______ (study) it well.

51. He has no idea of what _______ (do) next.

52. I was about ______ (go) out when it began to rain.

注意:A. 下面短语中的to是介词,后面要接动词的-ing形式而不接不定式。

devote---to---, look forward to, pay attention to, prefer---to---, lead to, be close to, refer to, belong to, as to, get down to, owing to, be / get /become used to(习惯于------),等等。

B.有些短语中介词经常省略,这时要注意接动词的-ing形式,如:be busy (in) doing sth., spend money /time (in) doing sth., have difficulty /trouble / problems (in) doing sth., prevent / stop ---(from) doing sth.,等等。

(7)、当不定式和_ing形式作“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句型中的宾语时,要用it作形式宾语,把真正的宾语置于补语之后,常见句型有:

主语+ make / feel /think /find /consider, etc. + it + adj. / n. + (for / of sb.) + to do sth.

主语+ make /feel /think /find /consider, etc. + it + no good /no use /useless + doing sth.

三、作表语

所有的非谓语动词都可以在句子中作表语,其区别在:

(1)、不定式作表语通常表示一次性、特指的、将来的或具体的动作,有时还可以表示计划安排将要发生的事或一种命令要求。

(2)、-ing形式作表语通常表示习惯性、泛指的、不具体的动作或表示主语的性质特征(主要是一些表示感情情绪的词,译为“令人感到……的”)

(3)、过去分词作表语通常表示主语所处的状态,常具有被动含义(主要是一些表示感情情绪的词,译为“感到……的”),这样的动词常见的有:surprise, move, excite, interest, shock, tire, bore, touch, encourage, disappoint, invite, inspire, amuse等等。如:

53. No one is ______ (leave) this building without the permission of the police.

54. My job is ______ (teach) English and my wish is ______ (be) a lawyer.

55. The president is ______ (visit) our country next month.

56. The speech was very _________ (move) and we were all _______ (move) to tears.

四、作定语

所有的非谓语动词都可以作定语,其区别在:

(1)、不定式作定语常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后,通常可以表示:

A. 一个发生在谓语动词之后的动作。如:

The building to be built next month will be a hospital.

B. 被修饰的名词与用作定语的不定式之间可能是逻辑上的“主+谓”关系,也可能是逻辑上的“动+宾”关系。如:

Do you have anyone to help you? (“主+谓”关系)

I have nothing to write. (“动+宾”关系) 我没有什么东西可写。

C. 如果是“动+宾”关系,动词不定式之后有时需要添上适当的介词,而在名词time, place, moment, way等之后的不定式所带的介词可以省略,如:

I have nothing to write on. 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上面写字。

I have nothing to write with. 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写字。

I have no time to rest.

注意:这种带介词的不定式短语常可以转换为“介词+which / whom+不定式”的结构。例:They had only a cold room to live in.==

They had only a cold room in which to live.

D. 下列情况常用不定式作定语:

当句子中的谓语是一些特定的动词,如:be, find, get, give, have, need, want等,它们后面的名词(宾语或表语)常用不定式修饰。

当名词前有特定的定语,如:first, last, next, only, second以及形容词最高级时,其后常用不定式作定语。

在There be句型中,主语之后常用不定式作定语。

有一些特定的名词之后常用不定式作定语,常见的有:time, chance, right, promise, wish, plan, means, ability等。

例:You have no right to speak here.

He is the only person to know the truth.

There is nothing to worry about.

My parents had no chance to go to college.

(2)、动词的_ing形式作定语时,如果是单个词,常放在被修饰名词之前;如果是-ing短语,要放在名词之后。_ing作定语通常可以表示:

A. 被修饰名词的用途,如:a sleeping car, a waiting room, a walking stick, etc.

B. 被修饰名词的性质特征,如:exciting news, a moving story, etc.

C.被修饰名词正在进行的动作,如:a falling leaf, a burning stick, boiling water, etc.

(3)、过去分词作定语通常表示:

A. 被动,如:He is a man loved by all the people.

B. 完成,如:The building built last year is our classroom building.

a fallen leaf, a developed country, boiled water

C. 被修饰名词所处的状态,如:an excited boy, the disappointed parents, surprised eyes, etc.

五、作状语

所有的非谓语动词都可以在句子中充当状语,其区别在:

(1)、不定式(短语)常在句子中作目的、结果和原因状语,常见句式有:

目的:to do sth.; in order to do sth.; so as to do sth.

结果:so + adj. /adv. + as to do sth.; such + n. + as to do sth.; enough to do sth.; too…to do sth.; only to do sth.

原因:be happy / glad / sorry / sad ,etc. + to do sth.

(2)、_ing形式和过去分词位于句首时常作时间、原因、条件状语,位于句末时主要作方式、伴随或结果状语。究竟该用_ing还是过去分词,主要取决于句子的主语,若它们之间是主动关系就用_ing形式,若是被动关系,就用过去分词。

57. He raised his hand ________ the taxi stop. (have)

58. _______ from the top of the hill, our school looks more beautiful. (see)

59. The parents died, _______ him an orphan. (leave)

60. ______ to college, he works very hard. (go)

61. I’m not such a boy as ______ him. (believe)

62. _______ ill, he was sent to a hospital. (be)

注意:A. 非谓语动词作状语时,其逻辑主语通常是句子的主语,如:

(×)Being a fine day, we went out for an outing.

(√)As it was a fine day, we went out for an outing.

(√)It being a fine day, we went out for an outing.

(×) Hearing the news, tears came to my eyes.

(√)Hearing the news, I burst into tears.

(√)When I heard the news, tears came to my eyes.

B.有些非谓语动词可以相当于独立成分、介词或连词使用,这时候它们常有自己固定的形式,与句子的主语不存在任何的逻辑关系,常见的有:

to tell (you) the truth, to be honest, (老实说)

to make things worse (更糟糕的是)

to begin with / start with (首先)

generally / strictly / exactly speaking (一般/严格/准确地说)

judging from / by (根据/从……判断)

talking of (谈到…… )

considering (考虑到……)

including (其中包括……) compared with / to… (与……相比)

六、作补语

所有的非谓语动词都可以作补语,在使用中要注意下面几种情况:

(1)、有许多动词,如:ask, tell, allow, force, cause, encourage, 等之后都可以接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

(2)、在感官动词notice, observe, feel, hear, listen to, see, watch, look at之后可以接三种非谓语动词作补语,其区别在:_ing作补语表示与谓语动词同时进行的动作,如果这个动作与宾语是被动关系,还要用其被动形式being done;过去分词作补语常表示一个完成被动的动作;不定式作补语可以表示一个全过程、一个具体的、将来的、或经常性的动作。如:

63. I saw the classroom ________ (clean) when I passed by it.

64. The missing children were last seen ______ (play) by the river.

65. I often hear him ________ (sing) in the next room.

66. I saw the room _________ (clean). Everything was put in order.

67. I saw him ________ (open) the door, _______ (walk) into the room, and ______ (sit) down at the desk.

(3)、注意使让动词之后的补语用法:

A.have sb. do sth.==get sb. to do sth. “请/叫/让某人做某事” 与宾语的关系是主动的。

B.have sb./ sth. doing sth.“使某人一直做某事/容许某人做某事”,强调主动和进行。

C.get sb. doing sth.“使某人开始做某事”。

D.have sb./sth. done ==get sb./sth. done“使某人/某物被……或使……遭受……”,表示被动

E.make /let sb. do sth.表主动。

F. make /let sb. /sth. /oneself done 表示被动。

(4)、有些动词后不能接非谓语动词特别是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常考的动词有:agree, refuse, hope, suggest, demand, etc.

(5)、有些动词后需要接_ing作宾语,而接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常见的动词有:advise, allow, permit, forbid, encourage等。

例:68.You’d better have someone else _______ (help) you. I’m too busy.

69.He already had his eyes ________ (examine) in the hospital yesterday.

70.The speaker explained it again to make himself _______ (understand).

71.We don’t allow _____ (smoke) in our classroom.

72.He didn’t allow his son _____ (play) computer games.

七、作同位语

动词的_ing形式常被用来解释一个名词的具体内容,在句子中充当同位语,如:

His habit, studying at night, remains unchanged.

The gesture for “OK”, making a circle with one’s thumb and index finger, has different meaning in different countries.

第四节 非谓语动词的几种特殊结构

一、 否定结构:

所有非谓语动词的否定结构都是在非谓语动词前直接加否定词not或never等构成。

例:Excuse me for not coming back in time.

Not having received a reply, He decided to writer again.

He advised me never to go out alone at night.

二、 动词不定式的复合结构

不定式复合结构是指带有主语的动词不定式,其形式有以下两种:

(1)、for sb. to do sth.(侧重动作), 可以用于各种句子结构中。

(2)、of sb. to do sth.(侧重对逻辑主语品行的评价),这种结构主要用于下列形容词之后:bad, brave, careful careless, clever, foolish, cruel, kind, rude, polite, stupid等。

73.It’s very important ____ us to learn English well.

74.It’s very foolish ____ you to believe him. == You are very foolish to believe him

75.There are a lot of difficulties ____ them to overcome.

76.I stepped aside ____ her to pass.

三、 动名词的复合结构

由动名词的逻辑主语和动词_ing一起构成,在句子中主要作主语和宾语,其形式有:

(1)、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或名词所有格+动词的_ing

(2)、人称代词宾格或名词普通格+动词的_ing

注意、A、当句子的主语就是_ing动词的逻辑主语时不能用复合结构。如:

Would you mind opening the door? (You open the door.)

Would you mind my / me opening the door? (I open the door.)

B、_ing作主语放在句首时,只能用第(1)种形式的复合结构。如:

His being ill made us very sad.

C、当无生命的名词或两个以上的名词/代词并列作_ing的逻辑主语时,只能用第(2)种形式的复合结构。如:

Can you hear the noise of the machine running.

Is there any hope of him and his sister winning the prize?

四、 独立主格结构

(1)、由“名词或代词主格+动词的_ing形式或过去分词”构成,在句子中作状语,可以表示时间、原因、条件、伴随情况或方式。主要用于句子的主语不是非谓语动词的逻辑主语时。如:

77.All the work_______ (do), he had a rest. (时间状语)

78.Weather ________ (permit), we will go outing tomorrow.(条件状语)

79.The boy stood there, his right hand _______ (raise). (伴随情况)

80.He _____ (be) ill, we sent him to a hospital. (原因状语)

81.There ______ (be) no buses, we had to walk home.(原因状语)

(2)、由“with/without +名词/代词宾格+动词_ing /过去分词/不定式/介词(短语)/形容词/副词”等构成,在句子中可以作状语或定语。如:

82.The murderer was brought in, with his hands _____ (tie) behind his back.

83.With a lot of work ____ (do), I can’t go to the cinema with you.

84.He left without anybody ______ (know).

五、“连接词+ to do”,“when/while/though/unless/if, etc. + done /doing”结构的区别

(1)、“连接词+to do”相当于一个名词的作用,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和表语,常可以转换成由该连词引出的从句。

(2)、“when/while/though/unless/if, etc. + done/doing” 在句子中只能作状语,主句的主语是此结构中doing和done的逻辑主语,如果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主动的,就用doing,是被动的就用done。

85. Please tell me what _______ (do ) next. ==Please tell me what I should do next.

86. The problem is whether _______ (go) by bus or by plane.

87. When ______ (start) the project hasn’t been decided yet.

88. Be careful when / while ________(cross) the street.

89. When________ (heat), ice will melt.

90. He won’t go to the party unless _______ (invite).

第五节 动词不定式的两种省略情况

一、 省略不定式符号to的情况:

(1).不定式在感官动词notice, observe, feel, hear, listen to, see, watch, look at, 和使让动词have, make, let 之后作宾语补足语时,符号to必须省略。但是当这些动词用于被动语态时,动词不定式变为主语补足语,符号to不能省略。

例:We often hear him sing the song at home.→ He is often heard to sing the song at home.

(2).在动词help之后作宾语或宾语补足语的不定式,符号to可有可无。

(3).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定式由连词and / or / than / but 等连接时,从第二个不定式起的符号to常常省略。

例:The students are taught to read, write and do many other things.

注意:如果要强调对比,不能省略to。

例:It’s more difficult to do than to say.

The teacher came not to punish you but to help you.

I wondered whether to stay or to leave.

(4).不定式作表语,用来解释主语部分中do的内容时可以不带to。如:

What we want to do now is (to) lie down and rest.

The first thing she did was go up to her trainer and thank her.

(5).在why或why not引起的表示建议或责问的省略问句中不能带to。

Why quarrel with your mother? Why not join us?

(6).在一些类似情态动词的词组如:had better, would rather … than … , can’t (help / choose) but 等之后的动词不带to。

(7).不定式作but或except的宾语时,若前面有实意动词do / does / did / to do等形式,不带to。如:

I did nothing but / except do my homework last night.

She had nothing to do but wait.

(8).当助动词do / does / did用来加强语气或构成倒装句时,其后的动词不能带to。如:

Seldom does he go home this term. I did tell him the news.

(9).当dare用作实意动词时,后面的不定式有时也不带to,特别是在否定句中。

She didn’t dare (to) ask the teacher.

(10).在美国口语中,用在祈使语气中表示目的,在动词come / try / go / run等之后的不定式可以不带to。如:

Come tell me if he arrives. Go tell your mother. Try open the door again.

二、 省略to之后的动词部分的情况:

一般说来,当不定式内容是重复前面的内容时,to后的成分可以承前省略,但要保留符

号to,此时省略的成分相当于do so,这种结构一定要有上文或一定的语境。如:

_ Will you go with me? _ Well, I’d like to.

_ Why didn’t you bring an umbrella with you? _ I meant to, but I forgot about it.

The boy wanted to ride his bicycle in the street, but his mother told him not to.

He can’t eat as much as he used to.

注意:当不定式内容是助动词be / have时,to后要保留原形的be / have。如:

He hasn’t succeeded in the exam, but in fact he ought to have.

She is no longer what she used to be.

第六节 非谓语动词综合练习

1. It shames me to say it, but I told a lie when _______ at the meeting by my boss.

A. questioning B. having questioned C. questioned D. to be questioned

2. Helen had to shout _______ above the sound of the music. (2004 Ⅲ)

A. making herself hear B. to make herself hear

C. making herself heard D. to make herself heard

3. She will tell us why she feels so strongly that each of us has a role _____ in making the earth a better place to live. ()

A. to have played B. to play C. to be played D. to be playing

4. When I handed the report to John, he said that George was the person ______ .()

A. to send B. for sending it C. to send it to D. for sending it to

5. Victor apologized for ______ to inform me of the change in the plan. (2004)

A. his being not able B. him not to be able C. his not being able D. him to be not able

6. _ Mum, why do you always ask me to eat an egg every day?

_ ______ enough protein and nutrition as you are growing up. (NMET)

A. Get B. Getting C. To get D. To be getting

7. The purpose of new technologies is to make life easier, ______ it more difficult. (NMET1999)

A. not make B. not to make C. not making D. do not make

8. European football is played in 80 countries, ______ it the most popular sport in the world. (NMET). A. making B. makes C. made D. to make

9. Don’t leave the water _______ while you brush your teeth. (2004)

A. run B. running C. being run D. to run

10. With two exams _______ , I have to work really hard this weekend. (2004)

A. worrying about B. worried about C. to worry about D. to worry

11. Reading is an experience quite different from watching TV; there are pictures _______ in your mind instead of before your eyes. (2004)

A. to form B. form C. forming D. having formed

12. Sarah, hurry up. I’m afraid you won’t have time to ______ before the party. (2004)

A. get changed B. get change C. get changing D. get to change

13. A cook will be immediately fired if he is found _______ in the kitchen. (2003)

A. smoke B. smoking C. to smoke D. smoked

14. Alice returned from the manager’s office, _______ me that the boss wanted to see me at once. (2004). A. having told B. tells C. to tell D. telling

15. _______ in the queue for half an hour, Tom suddenly realized that he had left his wallet at home. (2004) A. To wait B. Have waited C. Having waited D. To have wait

参考答案:1~5 CDBCC 6~10 CBABC 11~15 CABDC

非谓语动词总结练习参考答案

第二节:1. to be looking 2. to have been working 3. to have invented 4. to have gone

5. to go 6. to understand 7. to wash 8. to be washed

9.to visit 10. to sit 11. to answer 12. to blame

13. to fire 14. to be fired 15. Walking 16. having taught

17.singing 18. having finished 19. joining 20. being invited

21. watering 22. giving 23. being built 24. Given

25. reading

第三节:26. To refuse 27. Walking 28. Teaching 29. To be

30. To see; Seeing 31. To say 32. Reading 33. to give

34. holding 35. arguing 36. swimming; to swim 37. to go

38. crying 39. to finish; working 40. seeing; to post 41. being paid; to turn 42. missing; to say 43. cheating; to hurt 44. to do; thinking 45. talking; to talk

46. working; to read 47. looking/to be looked; to look 48. visiting; to be visited/being visited 49. To wait 50. to study 51. to do 52. to go 53. to learn

54. teaching; to be 55. to visit 56. moving; moved 57. to have 58. Seen

59. leaving 60. to go 61. to believe 62. Being 63. being cleaned/cleaned

64. playing 65. sing 66. cleaned 67. open; walk; sit 68. help

69. examined 70. understood 71. smoking 72. to play

第四节:73. for 74. of 75. for 76. for 77. done 78. permitting

79. raised 80. being 81. being 82. tied 83. to do 84. knowing

上一篇:中心小学啦啦操培训方案下一篇:描述我自己作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