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回归本真,绽放语文韵味(13篇)
1.让语文回归本真,绽放语文韵味 篇一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为改变传统课程“门类过多,壁垒森严,单打独斗”的局面,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淡化学科界限”的建议,要求教学“加强学科间的纵横联系”,“注重学科间的整合”。但是,有的语文教师错误地实施“综合性教学”,不注重语文学习的效度,学科知识无节制地渗透、辐射,把语文上成了常识课、社会课、班队会,有的甚至像联欢会,唯独不像语文课。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行多学科的渗透,并不等于要丢失语文学科的本性,改变语文的本质。如何实现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实现“1+1>2”的效果呢?
1、抓好基于语文学科外部的整合,设计并组织好专题性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题活动,合理设计语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丰富的生活世界中撷取教学的资源,使之成为语文教学内容有机组成部分。
如金色秋天来临之际,五彩斑斓、形态各异的树叶就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让低年级的孩子们采集自己喜欢的树叶,组织一个班级“赏叶会”,介绍自己采集的树叶的名字,描绘它的颜色和形状,遇到困难向家长或他人请教;再把各色的树叶汇集起来拼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讲给同学或家长听„„这样以“树叶”为话题,既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事物、认识生字,又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情境,还培养了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说话、写话素材的意识,岂不一举多得?
2、语文课要立足“语言的品味”,让形式服务于内容。语文教学,要牢牢抓住“语言文字”这一载体,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入情入境地去朗读、去想象、去理解、去品味,读出其中的韵味,悟出其间的情感。任何脱离了“语言”这一载体而凭空而来的方式方法,都不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语文学科的本位是对语言的品味与感悟,以及对语言背后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悦纳。在新课程理念下,在我们的课堂中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从而摸索语言规律,获得言语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使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浓郁的语文味。
3、语文课要扎根于文本语言,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实实在在学语文、用语文。文本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新课程倡导教师要把文本还给学生。课堂教学要根植文本,紧贴文本,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实实在在学语文、用语文是语文教学的真谛。
“一朝悟罢正法眼”,面对新课改,教师要有足够的是非观,不被“语文的外延”等似是而非的口号所迷惑;要定心静气,不盲目“跟风”,追求“流行”。语文教学呼唤“本色”。本色语文简简单单,没有矫情的表演;本色语文平平淡淡,只有读文,只有语言;本色语文扎扎实实,关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本色语文轻轻松松,学生无拘无束地各抒己见,毫无顾忌表露他们的喜怒哀乐。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教学要回归本色,语文课就要追求本真。
2.让语文回归本真,绽放语文韵味 篇二
2010年, 中国语文的关键词是“质疑”, 集中表现为专家、学者以前所未有的强烈之势对当下中小学语文课本提出诸如“经典缺失”、“儿童视角缺失”、“快乐缺失”、“事实缺失”、“文化内涵缺失”等各种各样的质疑。2011年度, 十年语文课改得与失的思考成为焦点。毋庸置疑, 这十年语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单说语文教材的百花竞放就是前面所未有的进步。不过, 对现行语文教材 (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 的质疑也常响在耳畔。耐人寻味的是, 一套近八十年前的老课本 (由叶圣陶主编、丰子恺配插图的《开明国语课本》) 却受到许多年轻家长的热捧, 不能不令人深思。
在这个文化多元的变革时代, 不变可能是不发展, 而盲目的变也可能费力不讨好, 何况教材本身就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事实上, 语文教材的变动在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是深受关注的社会议题, 我国也不例外。我们不妨深入观察一下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教材, 看看他们在选材思维、选材理念和宗旨上的差别, 并把我国各时期以及当下各地各版本语文教材精心对比一番, 在充分尊重专家、学者, 特别是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受教育者 (孩子们) 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 再结合 (而且必须结合) 中华文化的大背景和现阶段我国语文教育的实际要求, 尽力摒弃教材编纂中功利与赢利的短视行为, 最终由语文教育家修订出功在千秋的既能给学生身心提供足够滋养, 又能让孩子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的语文教科书。
一套理想的语文教科书应该是一部传承文化、认知社会、开启学生人生之旅的大百科全书, 它与其他教科书的显著区别就在于“语”、“文”这两个标志性的文字上。语文到底是什么?相信每个语文人都有自己的解读、自己的体会。初识语文, 语文是所向披靡的工具 (即“技术说”) , 无所不能, 了解语文, 语文是博大精深的文化 (即“文化说”) , 包罗万象, 欣赏语文, 语文便是一条充满诗意的河流 (全国优秀语文教师袁卫星语) , 气象万千。袁卫星先生这种灿若夏花的诗意解读无疑让语文成为了集美、至美的灵物, 问题是我们凭借什么, 又如何引领中小学生登上这极美的语文圣地, 除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手段起作用外, 语文教材本身才是关键的关键。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 我国在实施课程改革的同时开始推进教材多样化建设, 全国先后有80多家出版单位出版了数百种各科中小学教材, 目前, 全国光是小学语文教材就有十几套, 初中语文教材有八九套之多,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可谓“百花齐放、非常繁荣”了。语文教材从“一家独秀”到“百花竞放”本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 遗憾的是, 如此多样的教材版本, 如此丰富的教材内容却满足不了家长和学生的胃口。
翻开这些装帧精美, 配套齐全的新教材 (以小学为例) , 对比上世纪30年代出版的《开明国语课本》, 我们发现, 问世已近八十高龄的《开明国语课本》散发着一股纯洁的语文味———真、善、诚、美, 日久而弥香。教材里也讲了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小道理, 甚至还渗透了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的大道理, 可贵的是这些道理都讲得可观、可知、可感、可信, 娓娓道来, 丝丝入扣, 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年龄特点, 没有牵强附会, 丝毫不会让孩子感到假、大、空。这就是《开明国语课本》的魅力, 这就是《开明国语课本》留给新世纪新教材修订的启示。
其实, 国人对现行语文课本的满意度是有据可查的, 当下对语文课本的质疑也并不是否定, 只是人们 (特别是家长) 太重视孩子的教育了, 对能给孩子带来终生影响的语文教科书期待值太高了。面对这一现实, 上自教育主管部门下到普通的教育工作者都试图从语文教材的完善做起, 力争在“十二五”其间奉献给孩子更好的语文课本、更好的语文教育。从2009年开始, 教育部就开始对20多个省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教材展开跟踪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全国广大师生对于现行教材普遍比较满意。然而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而不是“比较满意”) ,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拿什么教孩子让人民满意的问题, 新一轮语文教材的修订与完善势在必行。
问题是怎样修订, 如何完善。和《开明国语课本》相比, 和老版本的语文教材对照, 当下语文教材有强大的优势也有不小的缺憾。究其原因, 都源于对语文真意的误解。语文的真意是什么, 语文的真意深藏在《开明国语课本》里, 语文的真意深藏在所有感动心灵的语言文字里, 语文的真意是真, 是善, 是诚, 是美。特别是当语文面对那些天真无邪的小学生抑或是未成年的中学生的时候, 语文就是他们眼中的浩浩青史、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由于语文的特殊性, 古往今来, 语文承载了太多的使命与任务, “文以载道”本无过, 关键是如何“载道”, 又如何“传道”, 一说大道理就打官腔, 完全是成人化的表达方式、社论式的说教, 大而空, 不要说小孩子, 就是大人恐怕也要打瞌睡了, 殊不知中国语文天生就有含蓄的特质, 而且成长中的孩子更喜欢接受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浸润。所以, 语文教材首要的一点就是以事实为基础, “立足语文本位, 强化语文意识” (《现代语文》主编王尚文先生语) , 选文应直面历史、直面社会现实, 尊重经典、尊重孩子, 并突出对传统文化与个体生命的无比敬畏。真实无欺的语文不应该回避现实问题, 语文可以用语文的方式 (即选文) 启发学生思考社会转型时期所出现的敏感问题 (如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选入的小说《小男孩》) , 教给学生在家庭出现变故的困难与挫折中学会坚强、学会生存。当然, 语文更可以尽情地用语文的诗情画意抒写温暖和谐的美好境界 (如初中语文课本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苏教版八年级下册选入的散文《散步》, 就是一杯用浓浓亲情酿造的醉人的生活美酒。) , 这无疑是语文教材的主旋律。人民满意、孩子们满意的语文教材不会千篇一律, 更不允许弄虚作假。语文就是语文。善良真诚的语文不该刻意地粉饰太平, 要知道孩子们的眼睛也是雪亮的。语文可以引导学生在作品中领略各种各样的美, 大喜是美, 大悲是美, 团聚是美, 离别也是美, 四月芳菲是美, 秋风落叶是美, 澎湃的江河是美, 静寂的死水也是美……深情多味的语文可以让学生在语文的海洋里感悟人情世态的冷暖寒凉, 体味生命语文的酸甜苦辣。总之, 我们可以通过语文指引孩子憧憬阳光、寻找阳光, 但不能告诉孩子这世界到处充满阳光而没有黑暗, 我们用意味深长的语文辩证地让孩子懂得因为世间还有黑暗存在, 所以你们更要向着阳光生长。
语文本就是这样的透明, 这样的赤诚, 这样的纯美。让语文回归本真、本善与无欺吧, 离开了真与善, 美便无从谈起。语文起码应该给孩子展现一个真实而多彩的社会画卷, 因为真、善、美是语文的灵魂, 有灵魂的语文教材才是人民 (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们) 需要的, 也唯有这样的语文才能感动学生, 常驻学生的心。
师。
摘要:中学语文自新课改以来备受国人, 特别是语文人的关注, 其中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的重大变革可谓开启了“百花齐放”的新教材时代。对这些新教材, 叫好声雷动, 质疑声也曾此起彼伏。其实, 语文就是语文, 不失本真、本善与无欺的语文教材才能走进学生心里。
3.让语文阅读回归本真 篇三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大难点。当前初中語文阅读教学存在着四个方面的明显不足。
1.学生阅读容量明显不足。进入初中阶段以后,学生能够自主运用的学习时间非常少,加上没有能够养成坚持阅读的良好习惯,导致语文学习阅读量明显低于规定要求。
2.学生阅读技巧相对匮乏。许多学生在阅读技巧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劣势,没有能够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影响了阅读的实际效果。
3.学生阅读迁移停滞不前。许多学生在阅读方面单纯就阅读来阅读,一看了之、一读而过,没有对其中的经验技巧方式方法进行充分的提炼,影响了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成果转化,导致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未能有效联动。
4.学生阅读积累不够深厚。许多学生阅读范围不宽,导致语文阅读教学无法和学生形成有效互动,教师的启发变成了启而不发,学生无法通过深厚的文学积累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和理解能力。
二、体现教师引导和学生探究对提高主题阅读有效性的作用
主题阅读可以有效地利用文本,引导学生将阅读的知识调整、补充和重选进行符合情境的教学。这就必须紧扣教师和学生这两个对象,教师的“教”应更好地发挥对学生的启发引领作用,而学生的“学”应还学生整体系统地探究一类文本的研读权。
1.教师的“教”要体现画龙点睛。教师在主题阅读教学中必须要对教的行为进行准确定位,科学预设,使课堂教学的预设性和生成性、封闭性和开放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做到“精教”,力求使阅读产生增值效应,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自主思维,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的环节中一定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要点。一是要在课堂阅读中指点迷津。课堂教学是整个阅读教学的主要环节,如何让学生提高主题阅读有效性,必须紧扣课堂这一重要阵地。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一类文本融会新旧、融合古今、让学生的自主思维成为推动教学目标任务达成的主要动力。教师在其中重点发挥启发引导的作用,启发引导的着力点在于能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新知识的关键点、篇与篇的联系点和契合点,从而使教学充满灵动,培养学生主动发现、举一反三的活学能力。例如在教授初三的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适时引入他的人生四个阶段及其相应的代表作:第一个是读书壮游期,豪情壮志,作品是《望岳》;第二个是困守长安时,他壮志难酬,代表作《月夜》;第三个是陷贼和为官时,对百姓的同情和对亲人的思念,如《春望》;最后就是漂泊西南时,顺理成章地归结为他的忧国忧民,代表作就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孤雁》。这样引领学生整合性地个性化的主题阅读,系统完整而有效。二是要在专题训练中掌握技巧。阅读教学既要抓住师生互动这一主要环节,同时也要通过专题训练来逐一突破重点。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专题研究的过程中,一定要指导学生怎样抓住其中的技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把握,对人物的形象进行把握,对蕴含的情感、运用的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教师可以设定专题进行分析研究,例如对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行感悟,教师可以选取重点段落指导学生逐字逐句进行分析,从运用的手法类型、手法运用的奥秘、对表现人物与主题产生的作用等,分角度、分层次进行分析研究,由此让学生在专题研究过程中更好的把握住重点,把握住怎样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这样的专题训练对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和理解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三是要在课外指导中升华巩固。对语文课堂教学拓展、延伸,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指定书目、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并提出阅读的方式方法要求、阅读积累的标准、阅读运用的转化方式等,通过明确的方向指导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分门别类,使其读得高效深入。
2.学生的“学”要做到融会贯通。主题阅读教学中要提高有效性必须要建立在大容量阅读、高效率阅读和注重成果积累这三个重要基础之上。让学生勇于实现阅读量的突破、阅读空间的突破、阅读积累方式的突破,让学生融会贯通提高阅读学习成效。一是要拓展阅读视野容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提高学生阅读分析理解能力,提高学生文学积累,必须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之上。广泛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阅读各种类型的作品,让学生进入到文学的世界中充分汲取营养。笔者对学生进行了阅读范围的规定,涵盖了中外名著青少年优秀刊物,将一些低俗不健康的刊物拒绝在学生视野之外。同时,对阅读的容量也进行了充分的要求,从初一到初三不同年级段阅读量多少都具有明确的规定,要保证学生在课余时间广泛开展文学阅读,要通过有效的阅读、大容量的阅读使学生积累丰富的文学底蕴。二是要坚持课内联系课外。课堂阅读教学是技巧性的指导是对学生进行方法论的引导,而课外的自主阅读则可以利用课堂教学的阅读方式方法进行自主探究,在更为广泛的空间阅读理解,这对构建立体化阅读教学体系是重要的支撑,同时也是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尝试。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认真学习把握阅读的方式方法和经验技巧,例如根据文学作品的不同确定选择什么样的阅读方法。浏览、略读还是精读、研读都要严格区分开来,根据时间的限制、文学作品的类型以及根据阅读的目的需要,正确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其次,在课堂阅读中学习到的阅读分析技巧,也可以在课外发挥更加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例如抓住重点句,理清文章的情感脉络,把握文章的描述重点等等,这些方面都可以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得到广泛而有效的运用。凡是能够在课外进行自主高效阅读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技巧大多来自于课内阅读的指导。由此可见,将课内阅读的技巧指导方法指导,与课外自主阅读的有效深入紧密结合起来,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有效性,在有效的训练中提高了综合能力。三是要做好阅读成果积淀。阅读的成果如何积淀大有学问,好脑筋不如烂笔头,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养成记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阅读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之后,要能够将其中优秀的语段摘录下来,相关的语段整理归纳,同时对文章中好的写作方法、好的框架结构也可以进行提炼总结,从而实现他山之石为己所用的目标。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经常进行阅读,同时做好记录提炼积累,学生的阅读活动能够有效转化为推动语文能力发展、促进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抓手。比如讲解散文《枣核》,学生质疑“为何要栽垂柳、植睡莲?”笔者顺机提问学生:“在你的整理本中,有没有学过关于柳和莲的诗文?”学生基于平时的积累,举例如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明白了原来“柳”、“莲”这一俗物承载的是不俗之情。这样以古通今的点拨一类主题的诗文,让学生博通古今又深谙写作之道。
3.学习的“用”要坚持联动发展。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教师教要教得精,学生学要学得活,要和语文学习各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一是要将阅读成果运用到提高语文素养之中。长期的主题阅读活动只要能够坚持下来,必然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读“宽”文本、读“深”文本、读“新”文本。比如选择一类主题的诗词——爱国忧民类,请学生考虑这类诗歌常写什么内容,有哪些代表作(学过的有杜甫《春望》、杜牧《泊秦淮》、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文天祥《过零丁洋》),常用的意象,读完这类诗词有什么感悟,课后学生搜集、整理,发老师邮箱汇报研究进度。教学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开展主题阅读并进行积累和内化,对增强学生语文素养发挥了非常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二是要将阅读成果运用到分析理解学习之中。在语文学习中,阅读分析理解是学生语文知识能力考查的必备内容。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正确深入的分析,在课外要求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提高分析理解水平,无论是课堂的启发引导还是课后的自主探究,都会转化为学生有效思维突破的能力。三是要将主题阅读成果运用到作文创作活动之中。作文创作需要汲取的指导,而写作技巧除了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之外,还要指导学生从广泛的主题阅读中感悟提炼、内化吸收。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调整、补充和整理进行符合情境的主题阅读教学,从而有效内化为自己的经验成果,这对提高学生作文创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以“感悟某个季节”为专题进行写作活动,学生可以整理出初中三年感悟季节的经典之作,如《春》、《夏》、《晚秋的原野》、《济南的冬天》,课外的如《故都的秋》,从炼字炼句、情感抒发等角度比较感悟,得出写景的有效创作手法。
综上所述,在精教活学理念下,教师一定要跳出就阅读讲阅读的圈子,强化主题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要做到预先铺垫、中途援引、集思广益、拓展衍生,提高学生迁移能力、运用能力,真正让阅读教学务本归真。
4.坚守语文本真回归本色语文 篇四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近年来,很多语文教师过于注重对文本人文内涵的挖掘、渲染,过分强调学生脱离文本的独特体验,过分追求课堂形式的可看性、观赏性,扎扎实实的读写训练在课堂上逐渐减少,语文课成了品德课、科学课、表演课„„怎样坚守语文本真,回归本色语文?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实践探索。
一、准确把握学科方向,理解“工具性”内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具性弱化现象,根子出在对学科性质的理解上,出在对语文教学的认识上。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工具,并能顺利地参与交际活动。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中,体现工具性方面的有: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发展语言能力;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等。这些可以简要地概括为听说读写的能力。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很多一线教师不能从这几个字的变化中体会出教学的真谛。因为对学科性质理解不深,背离工具性,直接导致语文教学的方向偏颇,甚至本末倒置。所以,深刻地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学科方向,理解“工具性”内涵,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静下心来修炼的功课。
二、科学制定教学目标,重视“工具性”地位
一直以来,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设定流于一个固定的模式: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具体语言材料的理解,体会人物特点,学习人物精神,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显而易见,此类目标取向主要不在语言材料获得方面,而是严重地倾斜于思想内容的理解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方面,忽视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课标中对语文素养的内涵是这样界定的: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一篇课文要培养学生哪些语文素养,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明确并且细化,既要体现目标的三个维度,更要突出语文能力的目标。唱好“四字经”:听说读写,把语言训练落到实处,这是保证语文课上出语文味的关键。
三、扎实开展语言训练,彰显“工具性”魅力 语文姓“语”名“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学语习文是语文教学首当其冲的责任,而阅读教学是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因此,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是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严峻的问题,也是衡量本色语文的主要标尺。
(一)品文字,悟表达
苏霍姆林斯建议:学校里应当有一种高度的言语素养,有一种对词的高度敏感的气氛;要培养儿童对词的感情色彩的敏感性,使学生像对待音乐那样对待词的音响。教材中的文本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不胜枚举。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甚至一个标点,作为语文教师,都应该引导学生品悟。如,怎么个生动,怎么个形象,怎么个感人,怎么个优美,怎么个精妙„„引领学生充分推敲品悟,感受语言文字的生命力。曾执教《荷花》,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冒”字用得特别好。为了感受“冒”的精妙,我让学生思考:“冒”是什么意思?还可以换成哪些词?“钻、伸、露、长、挺„„”学生各抒己见。随后,我引导孩子比较哪个词更好、更恰当也更传神。在经过一番推敲斟酌后,孩子们一致认为“冒”字更能表现白荷花旺盛的生命力,不禁感叹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真正品出了语言的味道。
(二)习方法,练读写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提出:“学习语文的目标就是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读写结合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根本方法。”可见,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语言表达运用的落实是教学的重心。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是现成的读写结合的教材,为学生学习语言、训练读写提供了典范。《长城和运河》中设问的巧妙运用,《西湖》中比喻的妙笔生花,《烟台的海》中拟人的生动传神,《庐山的云雾》中排比的节奏和谐„„修辞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秦兵马俑》、《恐龙》、《埃及的金字塔》等文中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赋予抽象的语言文字以鲜活的生命力。同时,每一篇文章也都具有鲜明的写作特色,《北大荒的秋天》的总分,《钱学森》的倒叙,《青海高原一株柳》的衬托,《大江保卫战》的点面结合,《赶海》的首尾呼应„„ 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和表达的技巧,使学生从读中学写。如,《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是一篇语言浅显易懂却含义深刻的童话故事,全文以生动的对话叙述为主,条理清晰,耐人寻味。精读课文后,笔者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对话描写中提示语的丰富传神以及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而后设计了这样的读写情境:
小骆驼和小红马都明白了美的真正含义,它们又见面了,你能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叙述,写一篇童话吗?写作提示:
1.注意人物说话时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恰当运用提示语; 2.注意提示语在不同的位置时,标点也会有所变化,正确使用它们,会使文章的条理更清晰。语文教学的价值就是促使学生言与意的积极感悟、内化、转换,“本色语文”提倡“一课一得”,这不仅包括知识的获得,更是能力的提升。实践证明,只要给孩子们提供读写训练的空间,就会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发展。
四、返璞归真,求是务实,真真正正教语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不可否认,多媒体的运用,较容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但很多时候,教师把握不好尺度,在一篇本该充分引导学生读书学文进行言语实践的课文中,不是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多媒体的展示,就是花费大量的时间交流资料,导致语言学习的时间被占据,工具性自然被弱化。试想当语言文字的情境已经完全靠图片、影像展现在学生面前,他们还愿意沉浸在语言中品悟、涵泳、推敲语言的表达效果吗?即使愿意,课堂上还有时间吗?叶圣陶先生亦强调: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本色语文是立足于文本的言语,符合学生的认知,营造良好的言语氛围,引导学生咀嚼感知言语,激活学生认知的体验,生成学生的言语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它不需要包装,不需要修饰,更不需要浓妆艳抹。给语文教学松绑,简简单单教语文,本色语文理应洗尽铅华、返璞归真。
5.构建慧学课堂,回归语文本真 篇五
我校于2014年12月顺利创建成功“丹枫慧苑”特色项目,把“慧学课堂”作为研究的主攻方向,提出“十六字”的慧学课堂目标:教的轻松、教的简约、学的轻松、学的扎实。本文主要就“减轻学生负担、打造高效课堂”探索慧学方法。
一、课堂观察:当下小语课堂的现状分析及主张诉求
现状分析
1.嘴上喊着新的教学理念,实际课堂还是“一言堂”。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但在实际的课堂中,有些教师还是老样子――“一言堂”,只是把教会学生知识作为最终目的,一味灌输。
2.对文本解读不够,还是一味的“题海
战术”。
对文本正确、深入的解读是普遍关注的话题。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文本理解入手,从学生的学情入手。但有些教师不花时间在钻研文本、磨课上,而是布置大量的作业,学生苦不堪言。
3.重课堂形式,轻学科本质,看似热闹,教学效果差。
常常看到公开课中,教师煽情,学生又唱又跳,好不热闹,透露出教师的浮躁、盲目和形式化倾向,丧失了语文的本质内涵。
主张诉求
1.语文课堂是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完美结合,是教师了解学情,正确、深入解读文本的情况下,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生成的场所。教师要教的轻松,学生要学的有趣。
2.语文学习是一种不断探寻的过程,不是老师的“善意”的告知。学生只有直接参与探索新知识的全过程才能领悟知识的奥秘,感受学习的乐趣,有时探索虽有弯路,但学生学得更加踏实。
3.语文学习应该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提高学习效率。过于“花哨”的教师和学生表演,只能让学生学会看老师眼色行事,只是课堂的一颗棋子,符合“剧情”就让你表演一番,语文的听说读写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二、内涵厘清:语文慧学课堂的特质呈现及特征归纳
慧学,让学生学会学习。语文的课堂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与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回归语文课堂的本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和谐发展。
(一)课程整合
1.学科内整合:学科内的不同版本教材知识串联、整合,前后知识点的整合。
2.跨学科整合:以统一的主题、问题、概念、基本学习内容链接不同学科,目的是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建立系统的思维方式,体验知识之间的联系。
3.课内外整合:学科知识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学生的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理解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融入游戏元素
游戏元素和学科元素的有机融合,让学生有了形式多样的创意课堂――语文体验式作文、语文游戏导悟、语文游戏辅练、语文音乐律动结合。
(三)预习导航
教师通过预习导航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交流、自主展示。展示分为三个层次:预习导航汇报、课中任务单、课后效果监测。
(四)小组合作探究
教师安排五、六人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学、讨论、汇报,走上讲台,大胆表达。
(五)分层反馈评价
教师参与学生合作学习、探究汇报,针对不同学习层次学生分层布置作业、设计反馈卷,允许学困生二次答卷。
三、原野实践:小语慧学课堂的实施路径及本真回归展望
(一)小语慧学课堂的实施路径
1.营造和谐融洽氛围
慧学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唤醒学生学习欲望的场所。教师要尊重学生,欣赏学生的独特感受和多元见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节外生枝”,提倡自主、探究、敢于质疑。教师要面带微笑,走近学生,弯腰倾听。哪个学生汇报,那个孩子就是课堂的中心。这样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吸引着每一个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碰撞、情感的融合,学生的思绪得以飞扬,灵感得以激发,智慧得以生长。
2.开展高效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在讨论碰撞中学习新知识。要想开展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第一步要合理分配小组组员;第二步要明确小组成员责任;第三步要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培训;第四步要提供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第五步,展示交流时要激发学生倾听、评价的热情。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以高涨学习热情投入于合作学习中。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巧妙引导。如果出现困难、意外混乱局面,要深入小组,掌握情况及时调控,保证小组学习合作有序有效地开展。教师要及时诊断与处理问题,注意激活冷场现象,控制过热场面,使全体小组成员真正动起来。教师还要下组参与学习讨论,及时把握各组学习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机智,调整学习时间,同时还要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发现的方法,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引向深入。
3.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自主学习的课堂强调老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让学生在问题中找答案,答案中找问题。学生通过老师的提问学会学习,通过问题将问题呈现出来,这样才能在质疑中不断挖掘、探索。
比如教学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老师先从词与诗的不同入手,让学生明确词形式上的特点。学生们一遍一遍地读,读出了词的味道。老师从“给你印象最深的句子有哪些”入手,带领学生咬文嚼字,抓住“醉”和“相媚好”体会文意,联系课文插图想象,走进“词”的境界,读出一幅幅生动的“村居”图。在学生“得词意”的基础上,加入作者生平的介绍,提升学生理解的层次,读出作者辛弃疾对村居生活的向往。
4.重视课堂动态生成
慧学课堂重视动态生成,学生通过思考,对教材形成自己独到见解。“动态生成”是新课标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教学不应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课堂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智慧课堂不但要求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求教师在随机应变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根据教学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课前的预设,给学生腾出空间,为生成提供条件,鼓励生成。
我在教学《草船借箭》时,有学生提出:“草船借箭”的“借”字用得不恰当,应该加上引号,说明不是真正的“借”,而是巧妙地“骗”。我灵机一动,这个“借”字可以大做文章,就组织各个小组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辩论,最后达成共识:用“借”字是最好的,更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这样的生成,让学生学会领悟中国汉字用法的巧妙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小语慧学课堂本真回归展望
1.回归民主。慧学课堂实行民主教学,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敢于质疑,敢于发表意见,构筑师生、生生和谐的讨论群体,教师适当的鼓励、适当的引导,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课堂的学习。
2.回归简约。慧学课堂是简约的,但不简单。慧学课堂重视学情研究,研究深入文本,做好课期学生自我学习的功课。课堂上省去不必要的“花架子”,删繁就简,让学生听得懂,学得有趣,就采取相应的学习方法。
3.回归生成。慧学课堂特别重视学生的自然生成,教师不是一味和学生探讨问题的“捷径”,而是让学生不断尝试,找出适当的方法,不怕弯路,不怕失败,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地激发,体会探索的乐趣。
慧学课堂,就是要回归充满活力的本真课堂,保持持久的生命活力,要求学生发挥主动性、能动性,从生活的各个方面获取必要的营养,使得生命之泉生生不息、活力永存。教师要力争做到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传播智慧的种子,并让这种子在学生的心田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6.让阅读教学回归本真 篇六
江苏省滨海县滨淮镇中心小学 郑海军
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起到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强化语言文字运用的的一种有益并且非常有效的形式,是一种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行为。具体地说,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是指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关注文本的言语内容,而且关注文本的言语构成形式,探究文章是如何写的,进而培养学生善于从写作的角度去阅读,促使学生写作意识得以形成和提高。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目前,以管建刚老师为代表的课堂教学实践,很好地诠释了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的教学价值和实践模式,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的普遍认可。于是,以写作本位为主体的阅读教学为指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实践在眼下的公开教学大行其道,有过之而无不及,笔者觉得现在的阅读教学课堂似乎迷失了方向。
一、阅读教学课:我的地里究竟该种些什么?
新版课标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目的,一是培养语感;二是学习阅读方法;三是提高鉴赏能力(包括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最根本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根本。
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一个人真正喜欢阅读的人,会觉得读书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像人每天呼吸空气一样自然,不觉得苦,也不觉得累,没有一种被逼的感觉,没有功利性。在小学阶段,就应该让孩子们明白:阅读是很轻松、很幸福、很重要的事情。阅读,应该伴随我们长远的一生。
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无论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我们在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方面,做得远远不够。最关键的一点,我们对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缺乏耐心,缺乏包容,目光中关注考试,显得很短视,一味追求结果,追求目的,让读书活动本身变了味,读书动机充满了功利的色彩,显得极不纯洁。读书本来是一件轻松愉悦的事情,我们却要把其它东西一并打包给学生,让他们每天读书都作批注、作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学生不能享受纯粹的读书生活,有一种被读书的感觉,让原本美妙的读书生活,成了一种累赘,成了一种负担。其实学生读书,需要教师千方百计地诱导,需要天长日久地“放养”,等学生读书上瘾了,你不让他读都难。
(二)完成课标规定的阅读目标是核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常态课堂需要承担以下任务:
首先,要完成识字、写字及汉语拼音教学的任务。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其次,让学生学会默读、朗读、诵读、浏览、略读、精读、泛读等阅读方法。课标规定,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在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的理解。
再次,尊重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在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与能力。品词析句,理解关键词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此外,小学阅读教学课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发展语文思维。
可见,阅读教学有其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不能将所有的的东西都往阅读这个箩筐里放。
二、课文作者: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作家写文章动机是什么?我想,是有感而发。当然也可能是为了生存,如职业作家,写作是他每天的工作,需要作品维持生计。莫言曾坦言,当初的写作是为了一天三顿都能吃上饺子。发表——赚稿费——生活,这是作家最低层次的需求。当然,也有一些作家,衣食无忧,写作是为了消遣,是为了与人交流,获得尊重和荣耀。这样的写作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作者在锤炼语言,琢磨构思等反面,肯定是要下一番工夫的。
没有哪位作家,会去考虑读者会从我的作品中学习到怎样的表达方式,哪种表达方式更能受到读者的欢迎。我们都知道,作家的语言风格的形成,是和他的成长环境、人生经历以及接受的教育有密切的关系。一个人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模式一旦形成,很难改变。这就是那些成功的作家,我们只要读上几段话或者一篇文章,就能知道出自谁的手笔。没有哪一个作家,会因为读者的喜好来改变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
作品真正吸引人的是什么?首先还应该是作品内容,是作品扣人心弦的情节。只有真实的、近乎真实的事、物,才会和读者产生共鸣,才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其次,是作品的思想。思想看不见,也摸不着,却具有神奇的魅力。如果没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做支撑,表达方法根本无从谈起。写作技巧可以吸引人,但是不能打动人。有好的故事,没有巧妙的构思,你照样可以俘获听众的心。你去看莫言获得诺被儿文学奖后的发言,全是故事,朴素得如同白开水一般,你依然觉得它厚重,有力量。
经常写作的人都知道,写作是个下意识的行为,灵感来了,就跟着感觉走了。也许王安石在写《泊船瓜洲》的时候,他也没有想到这个“绿”字到底好在那里,只是情到深处,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就这样写进去了。但是,后人通过自己的解读,觉得“绿”字用得巧妙,是诗眼。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会让学生采用“换词、类比”等方法,让学生感受作者的炼字功夫。也许,这些解读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甚至是一种误读。
三、习作教学课:我的地盘我做主!
如果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写作,阅读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写作的问题,那我们还开习作课做什么?阅读教学最终指向的是“阅读能力”,而习作教学指向的是“写作能力”。正因为阅读教学不能解决写作的问题,至少不能解决写作中的主要问题,所以才有独立开始习作课的必要。
当然,阅读和写作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量的阅读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提高了,也可以反哺阅读教学,这是所有语文老师形成的共识。也因此,阅读课上出现了不少关于读写结合、读写互动的阅读教学模式。但是,这不等于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之间可以画上等号。二者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这就好比,阅读的时候,我们是站在一边欣赏厨师做菜,或者品尝美味的佳肴;而写作,则是自己亲手实践,体验下厨的快乐。二者体验和心境是不一样的。品赏的时候,你尽可能地放松,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体验、甚至是喜好,对别人的作品品头论足;而写作的时候,你是在为自己或者为别人完成一份作品,你考虑自己的口味,揣摩别人的想法。
能不能一边品赏一边实践呢?道理上讲,是可以的。不过,请你想象一下,你正在品味美食的时候,别人让你停下筷子,进厨房炒两个菜过来。你会有何感想呢?所为了阅读的需要(丛内容和情节出发)而设计的动笔,尚可;为了提高写作能力而进行的练笔,可恶!课堂,需要一种氛围,需要一种气韵,有时候,情感逐步升温之时,陡然插入一个小练笔,感觉怪怪的,气脉断了,情韵没了。此时的你会有什么感觉?心里会什么滋味?
开设习作课,就是为了让我们系统地、完整地了解和学习一些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就是为了解决阅读教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确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再怎么重要,也不能和阅读教学争地位、抢时间。换句话说,二者是并列关系,不能说阅读教学比作文教学重要,同样不能说作文教学比阅读教学重要。从写作的本位考虑阅读教学,有点“鸠占雀巢”的意味。
阅读教学不能为作文教学服务,作文教学也不能为阅读教学服务。二者都很重要,不存在谁“本位”,谁“末位”的问题。如果你觉得习作教学的时间不够,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时间,多上几节习作课。
四、学生的写作能力: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才是根本。
学生的习作永远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写什么和怎么写。二者之间,是写什么更重要。小学阅读教学,最大的功用就是在“写什么”方面给学生一点点启发。写作素材主要来源于生活。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他自己的观察、体验、认识和理解,把它们写下来,就是自己的作品。一个人每天经历的事情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只不过,许多事情天天如此,我们就麻木了,习以为常了。天长日久,我们就缺少了敏感,觉得没有什么事情发生,没什么好思考的。这里的事情,指的是新鲜的、新奇的、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事。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唤醒孩子沉睡的灵感,教他们学会感悟生活,学会甄别和挑选素材。这是习作教学没有做好,但迫切需要做好的事情。
另一个素材的来源,就是阅读。选入教材的课文,在思想和内容方面,大都带有一定的典型性。通过这些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如何观察自然、认识社会、选择素材的。阅读能带给人一些思路,一些想法。读别人的文章,我们往往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原来这样的事情也可以写进文章里!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什么没有写出来呢?作者的观点真新颖,我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这叫什么?写作冲动。
读得越多,对生活的关注能力就越强,写作的冲动就越强烈。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的意义,不在于吸收和借鉴语言,不在于领悟表达技巧,而在于激活表达的欲望。
再来看“怎么写”的问题。每个人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把自己的表达方式展示好,那就是个人的成功。教师要做的,在规范表达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护每个孩子的语言特质,而不是用统一的模式,去规劝和同化孩子的表达方式。孩子要学习写作,以谁的文章为范本最好?当然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们的作品和自己贴得比较近,跳一跳,能够得着。文学大家的作品,往往不那么亲切,之于学生,犹如耀眼的星星,看着璀璨夺目,实则可望不可及。
五.读写结合: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有人认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教会学生写作。理由是,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表达,口头表达能力随意性强,加至天天都在练习,相对简单得多。而书面表达,有着严格的语法规则和玄妙的表达技巧。因此,语文教学要从内容走向形式,也就是要下工夫研究作者是怎样进行表达的。把隐藏在言语内容里语言现象、言语形式搞透了,弄懂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就提升了。
其实不然,言语形式、言语现象属于语言学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写作属于技能,属于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知识和技能之间,隔着一条深深的鸿沟,需要不断加以练习才能掌握。举个例子:你把《驾驶手册》里的所有知识都学会了,就一定能成为优秀的驾驶员了吗?把游泳的知识都学会了,你就成了游泳的高手吗?这是很荒唐的论断。换过来,没有系统的游泳知识,就不能成为游泳高手吗?显然也不是。莫言就是没念过多少书的人,没学过多少语法知识的人,为什么也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从写作本位出发来设计语文教学,你得承认一个事实——作者的写法是高超的,作者之所以这么写,有其独到的地方,需要我们老师用言、辞、逻、修、文体等去解读。在许多语文课堂上,老师让学生换词、变句、调序等,让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让学生感受修辞、句式、文体的魅力。让学生觉得文本的表达是完美无缺的,是巧妙高超的。这是典型的顶礼膜拜,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能力。其实作者的表达是不完美的,是有瑕疵的,是有缺陷的。在写作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系统,我手写我心,用自己的方式说自己想说的话,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从教材的编写体系来看,编者选择文章的时候,并不是看中作者的表达技巧,而是思想内容。苏教版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设有一个主题,或是景物聚焦,或是山河壮丽或是师恩难忘,都有一定的思想主题统领。以前,许多教材就是以表达为线索的,照样被世人所诟病。
就一篇文章而言,最大的价值在哪?我认为还是在思想内容,虽然语文学科还必须承担表达的形式。试想,你日常生活中读一篇文章,是读它的内容和思想,还是读它的语言形式?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我们阅读的目的大部分是为了消遣,当然也有部分人是为了学习和研究,譬如语文教学,我们不仅关注言语内容,也要关注言语形式,是渗透在言语内容中的言语形式的学习。其他学科更多是为了学习言语所呈现的内容。
7.语文本真呼唤回归 篇七
语文味是什么?王崧舟老师是这样说的:“‘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 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 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 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具体来说, 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 ‘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 ‘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从外延说, 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过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 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的和谐统一 (这就意味着仅仅教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学科特点的语文教学也不一定有语文味) , 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 一。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 一种整体美, 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
语文课是什么?何谓语文的本色, 又何谓本色语文?
苏州教授级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认为“本色语文”的内涵主要有三层:
一是“语文本原”:立足母语教育的基本任务, 明确语文课程的基本定位。
二是“语文本真”:探寻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 时间体现母语基本特点的语文教育。
三是“语文本位”:体现语文学科基本特点, 实现语文课程的基本价值。本原, 是目标和任务;本真, 是规律和途径, 本位, 是方法和效果。
这几位专家提出的观点, 虽然各自的称谓不同, 但是其本质是一致的, 就是真正的语文课堂要具备语文味, 是本真的课堂。
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 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 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 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
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指出:“对文学, 无论阅读或写作, 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汪曾祺在《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 文中说:“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的后面是有文化的。语言是一种文化积淀。语言的文化积淀越是深厚, 语言的含蕴就越丰富。”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 语文学习过程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 对语文教材主动进行加工, 并在头脑中重新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所以学生理解课文不可能也不应有一个客观标准, 绝对真理, 学习的方法与结果可以是多元的, 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 多角度感受课文, 去表达独特体验。
近十年的语文教学生涯, 聆听了数节所谓的好课, 优质课, 示范课, 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语文课上出“语文味”的重要性。有如下感知和收获:
①首先要知道哪些东西不属于语文。究竟哪些东西不属于语文, 现在学术界在不少问题上还有不同看法, 但在许多问题上已形成共识。比如, 语文课不是政治课, 语文课不是德育课, 语文课不是审美教育课, 语文课不是思维训练课, 语文课不是天文地理课或其他自然知识课, 语文课也不全是语言课、语文知识课或文学课。无论把语文课上成上述单纯的那一种课, 都与语文味背道而驰, 或者说不是我们提倡的语文味。
②语文课不是其他学科知识的拼盘。语文课既不是上述某一学科的代名词, 同时我们也不能把语文课杂化为上述各学科知识的拼盘。
③语文课不是其他学科的“保姆”。语文课之所以存在, 主要不是因为它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 而是因为它有它存在的独立价值, 有它独立的目标, 它对学生的发展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课不是为任何其他学科服务的课。
④语文教学不能机械化、模式化。语文教学过分强调所谓科学化或模式化, 是不科学的。如果说模式并不绝对与语文味对立, 那么可以肯定地说, 模式化与语文味是截然对立的。
教材不是孤立的文本, 教学需要迁移。
黄厚江老师主张:教师的作文教学要真的有效, 就必须能“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他认为现在作文教学的效率尤其低下, 甚至基本无效, 除了教师自己并不真的了解写作, 不了解中学生写作的特点和要求, 更主要的问题是作文教学完全游离于学生的写作过程。他发现很多语文教师的所谓作文教学, 就是做三件事:出题目、打分数、写评语。即使有少数老师尚有作文的指导和评讲, 但所谓指导和评讲 (其实是一种伪指导、伪评讲) , 要么就是贩卖各种写作知识, 要么就是开宣判大会, 对学生的写作过程能发生的影响实在太小。因此他呼吁作文教学要作用于写作过程, 并提供了种种建设性的做法。
如现身说法, 和学生共享自己在写作过程中获得的感受和体会, 让学生从中获得启发, 得到教训;典型展示, 让学生在和别人交流写作感受和体验的过程中形成对写作过程的正确认识;放大细节, 对写作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环节进行全息式的解剖和铺演, 让学生在放大的镜头中发现问题, 在反复的历练中揣摩要领, 领悟规律;现场提升, 在修改和调整中获得过程性的体验, 在动态比照中获得强烈的学习刺激;一题多写, 内外组合, 使学生自己的写作体验和写作反思成为改善写作状况、优化写作过程的学习资源;互批自改, 互评自评, 在批评和被批评, 批评与反批评中提高, 对写作的认识和兴趣, 以及写作的能力。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语文, 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要让学生学会感伤, 学会有魅力地流泪, 这是语文独特的任务。那么, 如何教出情感呢?首先, 教师备课要备情感, 即要求找出教材的情感点。其次, 教师要用整个身心去体验课文的情感。教师只有自己先热爱每一篇课文, 才能把自己的热爱传递给学生。由此, 我主张语文教师对自己不喜欢的课文既要敢于删和批, 更要善于培养感情, 即要把否定性方法和肯定性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再次, 还必须摸清学生的情感点。最后, 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在教材的情感点、学生的情感点和教师的情感点之间架起一道畅通无阻的桥梁, 引导和促成三者之间产生和谐共振。
胡东芳先生在《谁来改造我们的课堂》一文中描述了当下课堂的经典 情形:“在中国的课堂……犹如到了军营一般。在让人感到神圣与威严的同时, 也让人感到巨大的压抑和束缚。”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 阅读教学有时可以旁逸斜出, 可以信马由缰, 可以海阔天空, 可以突发奇想。不要总是丝丝入扣, 不要都是中规中矩, 不能习惯于循循善诱, 用不着处处品味咀嚼。那我想,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应运而生的新型学习方式, 它超越了传统教学中被动、单一、封闭的学习方式, 寻求主动、多元、开放, 在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促进知、情、意、行和谐发展, 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黄老师说, 他的每一年都是树上的一片叶子。叶子, 在阳光下透出最鲜亮的色彩, 那是叶子最本真的色彩。于是, 说起黄老师, 当然会情不自禁地去叩开他犹如树叶的“本色语文”的大门, 倾听本色语文发出最质朴然而是最生动的声音。
黄老师以自己的本色建构本色语文, 建构本色课程。说到底, 黄老师建构的是自己的人生。他的人生是本色的, 然而这样的人生又是多彩的、丰富的、深刻的。人生的本色才可能有语文的本色;人生的多彩、丰富, 才可能使“本色语文”更具意蕴;人生的深刻, 才不会使“本色语文”平淡、平庸, 相反愈显其深度。
台湾如中师范学院著名教授王财贵曾说:“教书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只要你找对方向。”当然, 这一“找方向”的过程, “看似寻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语文味”不是“语文是个筐, 啥东西都能装”;“咬定青山不放松”, 定心静气, 不被“语文的外延”之类似是而非的口号所迷惑, 而专心致志地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回归语文的本色, 把握好这门教育学生更多、更高、更好、更自觉地掌握与运用言语交往活动形式———听、说、读、写的形式的 课程, 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形成现代社会人必须具备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这是语文老师应有的共同追求。
8.让语文课堂回归本真之思考 篇八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本真回归 效力提高
初中语文教学中,在课堂模式构建的百花争妍中,在教育设施的日益普及和优化的前提下,出现了一些教学课堂的表面热闹,致使学生课堂教学的感悟所需要的那份宁静渐渐消失,致使学生很少得到比较自主和创新意义上的感悟。这必须予以一定意义上的矫正,让语文课堂在新的教学形式和条件下回归本真,业已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让语文课堂回归本真必须实现多媒体应用的淡化
平时的阅读教学,我们似乎看到一种比较严重充斥于课堂的现象,多媒体在逐渐而又严重地占据整个课堂,教师成了电子白板按键的操作工。导致如此不良现象的原因比较复杂,教师之间的相互攀比,让多媒体资源的应用显得更五花八门;教育行政的广泛干预和深度提倡,让多媒体资源变成课堂教学资源的唯一;教师自我麻木行为的驱使,使得多媒体资源变成了课堂教学提高自己品味的唯一资源。殊不知,多媒体资源永远都应当是辅助资源,这就像许嘉璐先生所预言过的那样,电子文本是永远也不会取代纸质文本的。语文课堂不能就是学生和多媒体“互动”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学生也许接受到了一定意义上的影视式形象的熏陶感染,但学生所需要的自主感悟时空受到一定的限制,尤其是学生的阅读感悟尤其需要一定的宁静,或者就是相当多的宁静时段。对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笔者比较注意的是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但不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宁可少用的绝对不多用,可以不用的坚决不做滥竽充数的无用功。譬如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我们可以应用多媒体呈现的教学资源比较广泛,有可以配置成学生朗读的声频资源,有可以提供给学生的多幅图片。应当说学生对一代伟人毛泽东那气贯长虹的伟大诗篇有过一定的接触,如小学就已经领略到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教学时,笔者就没有应用多媒体资源,而是让学生清读,在素读的基础上达到比较理想的深悟的效果。
二、让语文课堂回归本真必须实现多教师灌输的淡化
语文教学让学生自主阅读,当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但我们似乎在过多地犯着让学生自主感悟的一些低级性错误,课堂上似乎有着学生的自主,那是怎样的自主?是学生通过资料所获取的自主。因为现在都在让学生进行一些前置性的学习,综合一些前置性学习的内容,大都是一些文本内容之感悟性的提示,透过前置性学习的现象看其所存在的本质,不难看出都是些教师感悟文本的灌输。譬如让学生阅读一些叙事性的文学作品,先来个大段的内容性提要,再让学生找出一些相关段落、细节等;先是告诉学生作品构思和语言运用的一些特色,然后让学生找出体现这些特色的语言现象。诸如此类的前置性学习,其实质是老师在给学生以前置性的灌输。平时的阅读感悟,我们比较多地注意到:学生的自主感悟一般都是些比较直接和浅显的内容,也多是些比较表层的内容。至于那些内层的文学意义和更深层的文化意义,学生是根本也没有自主性的感悟的。一般都是语文教师越俎代庖了。对此,笔者有这样的感觉,作为语文教学,越是深层的内容,则越需要学生自主感悟,越要淡化教师的灌输。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之学生感悟上,笔者都力求让学生多自主感悟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即使由初中学生自主感悟或者创新感悟某些文学作品之深刻含义所花的时间比较长,其感悟之效果就十分显著,但有一点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就像演戏一样,可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当是由学生掌握磨刀的功夫,学着磨刀,对于学生而言,是会达到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效果,甚至完全有奇效。
三、让语文课堂回归本真必须实现多合作感悟的淡化
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人们所极力提倡的是学生合作学习的问题。应当说合作学习,在过去学生的机械性接受和自主学习,可谓是一大进步。应当说,学生的合作学习没有现成的模式,人们大都在探究着,思考着,实践着,这就从一定意义上避免一些方面的过度或者过火。学生的合作学习是需要的,但并不需要资料的交流,需要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学生已经得以感悟的内容,需要以课堂合作的形式进行相互交流,已经都感悟出的内容更无需以变化语言的形式进行互动交流。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发现,一些学生的互动似乎有着极大意义上的“创新”,座位发生变化,学生是面对着面,一个班级变成若干个合作型的小组,这就是在互动合作?传统的菜行子座位形式,就不可以形成学生的互动交流甚至极具意义的合作?笔者不敢完全肯定,从诸多实践看,初中学生的阅读感悟,还是少做点这些表面合作的文章,多让学生做些比较独立性的思考,多让学生产生属于自己的真实感受。合作学习机制,当是学生自身感悟所不可解决实际感悟问题基础上的合作探究,那些无需学生合作的,则完全有必要予以抛弃。因为一些假性合作,既无任何实质方面的意义,又浪费了学生自主感悟尤其是创新感悟的时间。而且不少合作不是有意义的感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些假性之合作,已经到了非抛弃不可的地步了,每个教师乃至行政领导不能熟视无睹。
让语文课堂回归本真之思考,作为笔者所思考的问题还比较多。虽然所思考的内容还不尽成熟,所阐述的话题还不尽就完全得到别人的认可,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思考比麻木从众和攀比要好得多。
参考文献:
[1]强洪权.丰实的语文简约的教学[J].小学语文教师,2007.2.
[2]吉春亚.“语文味”即语文本色的回归[J].语文教学通讯,2007.2.
9.顺应“童心”,回归语文“本真” 篇九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童心 本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0072-02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卢梭告诉我们:“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个儿童。”小学语文应该为儿童提供什么样的合适课堂教学呢?我认为小学语文应该是“童真语文”,就是充满儿童味的语文,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语文,是真实性的语文,是生活化的语文。下面以《画家和牧童》这篇课文为例,阐述对“童真语文”教学课堂构建的途径。
一、顺应童心,构建“童乐”的课堂
1.“童心”教师是构建“童乐”课堂的奠基。儿童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中尽情地让学生释放自己的本真,做到“真”学,就需要教师想方设法使自己“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走进儿童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是的,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自己必须做一个具有“童心”的教师。只有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兴趣去探寻,用孩子的情感去热爱,与孩子的童心共鸣、共融才能真正地让孩子释放天性。
2.课堂巧设童趣是构建“童乐”课堂的关键。课堂中的“童趣”,就是指把“情趣”带进课堂,把“兴趣”带进课堂,把“乐趣”带进课堂。如在开课伊始,设计一个“听写大会游戏”,模仿“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形式进行,要求学生不但书写正确而且美观。采用儿童喜欢的竞争比赛形式开展,这样的设计既巩固了生字教学,又激发学生书写的兴趣。在细读课文时,让学生在赏、读、想、说、演等趣味活动中感悟与理解文本。当理解商人和教书先生的夸赞,让学生模仿人物的动作把夸赞的语气表述出来,夸赞的语气读出来了,模仿出来的动作也不拘一格,把人物的形象也演“活”了。在理解文章重点,为了让学生弄明白这幅画到底错在哪时,巧设了一个让大家争执的疑问:堂堂大画家的画作难道还会画错?这画到底有没有画错呢?引导学生结合两个人物对比(一个是大名鼎鼎的画家,一个是天天与牛相伴的牧童)去争辩。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好奇欲望被激发了。此时,将课前收集到的一个斗牛视频让学生欣赏,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斗牛时牛的尾巴。看完学生顿然醒悟,紧接着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回读文本。这样的巧妙设计既让学生理解了文本又让学生对小牧童的形象肃然起敬啦!
3.借用现代教学是优化“童乐”课堂的手段。针对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以其鲜明的画面、生动的形象、灵活多变的形式与呈现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充分调动孩子的视听等感官,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强烈求知欲,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从而使学生愿学,乐学、想学。例如:借助视频突破难点。斗牛时牛的尾巴到底朝上还是夹住呢?现在的学生都没有亲眼见过斗牛的场景,通过观察斗牛的视频,学生恍然大悟。这样巧妙地突破这一难点,又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文,也让小牧童形象在孩子们心中鲜活起来了。现代教学技术丰富的画面感,形象的视觉思维,顺应了儿童率真又充满幻想的个性,瞬间能把学生学习的热情点燃,让低年级的孩子有效地理解了语言文字。所以说,童乐的课堂犹如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孩子带来自信、快乐。
二、回归“本真”的语文,扎实习得语言
首先,朗读中感悟语言。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人物的不同语言为重要训练点进行朗读。围观人群中商人和教书先生的夸赞,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绝妙之笔”“神笔”,加上动作声情并茂地读出他们对画作的赞叹,把人物的形象读活了。赞美的声音越美,就与后面牧童炸雷般地喊出“画错了”形成了更鲜明的对比,这样小牧童的勇敢形象就呼之欲出啦!在理解戴嵩的形象时,抓住理解“和蔼”“惭愧”等词品味人物的语言,带领学生走进人物的心理,这样,朗读出来的情感就水到渠成啦,人物高尚的品质也了然于胸啦!
其次,想象中内化语言。语文是用语言文字来塑造艺术形象的。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通过形象思维的“引路”,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文本中语言文字描绘的语境转换成生动的画面,并在这样的转换过程中悟情明理,进而培养自己的语感,内化语言。如,在教学理解围观中人夸赞时,设问围观中夸赞的人就只有商人和教书先生两个人吗?引导学生想象还会有谁也在夸赞呢?(朋友、大夫、书生……)如果此时,你就是是围观的人,看到这惟妙惟肖的画作,你会怎么夸赞呢?让学生打开思维,展开想象,带着夸赞的稚嫩而又清晰的儿童语言缓缓地从学生口中生成。这样的设计,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又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理解。
最后,积累中运用语言。《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儿童要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必须建立在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的基础上。一、二年级是学生积累和初步正确运用词语的关键期。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围绕二年级学生特点,抓住词语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和积累词语。
品读文字中的人物百态,惊叹文字中的神奇魅力。在不断的阅读感悟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这样的课堂才是真实有效的“童乐课堂”,这样的语文才是“童真语文”。
10.语文课堂教学应回归本真 篇十
我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 教学内容是高一第一学期的“战争与和平”这一个专题。教师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 看投影出来的关于战争带来的惨象的一些图片, 教师让学生想象战争的场景并问学生, 假如你处于这样的场景之中, 你的心灵感受如何。
(二) 教师要求学生朗读课文, 然后抛出八个问题, 请学生思考, 让学生在文章中找出相关的内容, 并小组讨论交流。找了几位同学, 大家的答案似乎不大一致, 老师未能从学生口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几经提示未有效果, 最后无奈地把自己事先准备好的答案投影出来。
(三) 请学生朗读文章有关片段, 教师请学生谈谈听过这位同学的朗读后大家对战争的感受。找了几位学生, 有的谈得多些, 有的谈得少些, 但基本感受都是一样的:战争的残酷, 呼唤和平。
(四) 最后教师朗读有关片段, 然后让学生有感情地读这一部分内容, 并用笔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五) 让学生到黑板前投影自己所写的文字, 请同学们加以评论。
(六) 在教师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语调中结束了这一节课。
这样的一节课, 可谓热闹非凡。有投影展示, 有学生热烈的讨论, 有教师深情的朗读, 有学生积极的评价, 有写作练笔, 还有同伴们对写作练笔的评价。但仔细思考一下, 这节课学生学到了什么?学生的学习质量如何呢?结论恐怕非常明显。
这是当前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缩影, 其根源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本质的片面理解。
二
现代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诸多误区。
(一) 热闹的活动多, 静静的品味少。学生一节课几乎没有去深入地阅读文章内容, 只是浮光掠影地大概了解文章的内容, 然后就是匆匆忙忙地朗读片段, 讨论, 评价。课堂气氛甚是活跃, 学生似乎也是积极投身其中, 但收效甚微。
(二) 似乎上公开课非多媒体不可, 没有多媒体, 就不能体现新课改的理念, 就不能体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现代化特点。于是部分教师大量地从网络上下载图片、电影来辅助教学。此举并非不好, 只是对于有些教学内容, 这样的做法根本没有必要。其实, 有时候这样的做法反而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妨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 语文学习变成了四不像, 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语文课了, 既非思想政治课又非历史教育课。
(四) 教学过程设计过于详尽, 导致教学过程规定太死, 光有预设, 教师对课堂上生成的教学资源缺乏应有的教学机智。
三
(一) 什么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
我认为一节好课应该是受学生欢迎, 被学生认为有收获的课。案例中这节课可能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喜欢, 但是若学生在这节课上语文学习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课堂上也没有多少收获, 就不能算作一节好课, 甚至可以说这是一节失败的课。
(二) 现代的语文课堂是否非探究式学习不可?
探究式学习应该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而贯穿整个教学环节。教学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它受教师、教材、学生、教学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一味地探究不行, 一味地讨论也不可以, 采用哪种方式教学, 关键要看哪种方式学生更喜欢, 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更有利。教师灵活掌握各种学习方式的精髓, 不墨守成规, 不拘泥于形式, 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三) 在案例中, 教师在课堂上连续提出那么多问题, 学生的思考时间是否充裕呢?
这些问题是否都有必要提出呢?这些问题到底该由谁来提出?这些问题是不是所有同学共性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我认为可以这样来操作: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 结合自己教学中的预设, 归纳出课堂上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学生的共性问题, 舍弃那些学生提出的但偏离文章内容的问题, 增加自己在备课时没有想到, 但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强调那些学生没有想到但教师预设到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才有价值, 才有意义, 才能锻炼、培养学生的思考、思维能力。
(四) 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统一的。
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过程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但仅仅有预设是不够的, 教学必须是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展开, 教学是否有效也就存在不确定因素, 因为教学是师生互相交往过程中的主体能动的活动, 它必须有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因此, 预设与生成揭示着课堂教学中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而案例中的教师显然将可能生成的教学资源忽略了, 对于学生不一致的答案视而不见, 却强加给学生一个共同的结论。所以我认为课堂教学既要有预设, 更要有生成, 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自主体验与发现的过程, 课堂活动的主体是学生, 而学生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他们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 有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 参与课堂活动, 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也就有了课堂的“生成”。
(五) 怎样使教学更有意义。
怎样才能让教学更有意义?我认为第一要重视积累, 要让学生明白, 语文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只有积累了“三”, 才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素养与能力上反刍出“一”进而举一反三。第二要重视文本, 案例中的教师在教学中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脱离了文本, 我们讲的要“跳出文本来教学”, 并不等于脱离文本, 我们所说的“生活处处皆有语文, 要跳出语文教语文”, 并不等于不要课本。脱离了文本, 语文教学就成了无本之木。第三要重视教学质量。质量是教育发展的生命线, 是教育发展的永恒追求和主题。没有质量的教学就没有生命力, 教学质量是教育发展目标的焦点, 是教育的永恒追求。
当然语文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远远不止我所看到的这些, 但只有真正理解新课程的教学观、学生观, 理解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理解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和谐统一。知道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 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才是对教学的正本清源。
11.实现有效朗读,回归语文本真 篇十一
我们课堂教学中朗读的现状却是:
一、 朗读目的不明确
教师对朗读教学的目的不明,对各学段的朗读教学的要求不清,让课堂中的朗读成了随意性的“泛化”、“滥读”,课堂上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大家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同学们想读哪段,就读哪段。”阅讀教学中,这样无目的、无要求的读,破坏了文本的完整性、有序性以及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朗读自然就很难收到实效了。
二、朗读层次不清晰
朗读要遵照读通、读懂、读透的层次有序进行。教师对朗读三个层次的要求不是很明确,不能指导学生的朗读循着“正确地读——流利地读——有感情地读”这条线循序渐进,从而使朗读没有明显实效。
三、朗读缺乏好指导
教师如果没有对学生在朗读技巧及情感上进行实效地指导,学生一会儿齐读,一会儿小组读,一会儿又男、女生读,真是“你方读罢我登场”。课堂上学生是忙得热火朝天,可实际却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又何来的实效呢?
四、 朗读实践时间少
一节课40分钟,纷繁的课件展示、众多的情境表演、各种的语文训练,占去了课堂的绝大多数时间,剩给学生朗读的时间可谓是少之又少。朗读虽然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环节,但只是一个形式,走了一个过场而已。
五、 朗读训练面太窄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为了能尽快完成教学预设的任务,为了课能上得更流畅,朗读时为了体现效果,多数情况下是由优等生“领衔主读”,中等生“跑跑龙套”,而后进生则觉得事不关己、冷眼旁观。这种没有全班参与的朗读,必定会造成朗读的低效,甚至是无效。
六、 朗读教学研究少
我们在教学中很少人进行朗读教学的专题研究,去探索朗读教学的方法及其规律,只是把它当作阅读教学的辅助手段来研究与运用,这也是造成朗读无实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朗读是艺术的再创造,它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其间,眼、口、耳、脑的多感官参与,既可以促进文本的解读、感悟,又可以帮助学生丰富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要使朗读教学真正具有实效,使学生朗读能力有效提高,让学生在反复的吟读品味中,汲取文本精华,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熏陶,我们必须精心设计朗读的训练。
一、 明确朗读目的
教师在让学生读之前,要有明确的要求,结合各学段的训练要求与训练重点,进行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朗读训练。如第一学段要求学习朗读和默读,从而理解词句,培养语感,受到熏陶;第二学段要求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第三学段要求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前提下,通过诗文的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二、指导朗读技巧
教师要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基本的朗读技巧,使学生正确认识句读,掌握断句技巧,掌握重音、停顿、快慢、高低,掌握语速、语调、语气,从而提高朗读表现力。朗读虽然是带有技巧性的活动,但动情动感、入情入境才是关键所在,朗读时,要让学生“目视”、“口诵”、“心悟”,只有做到技巧与情感并重,才能实现朗读与感悟齐飞。
三、给足朗读时间
课堂上,要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吟咏、诵读文本,只有学生在潜心的吟诵中,自己去体味、揣摩,才能让学生在不断的朗读实践中感悟朗读方法,提高朗读能力,体味文本情感,从而使朗读实效得到保证。
四、朗读形式多样
朗读训练不仅要做到读有目的,读有要求,读有层次,读有标准,读的面要广,更要重视朗读形式的多样化。我们要根据朗读训练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朗读方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激发学生读的愿望与兴趣。如:齐读、轮读、引读、比赛读、、小组读、分角色读、表演读、创设情境读、想象画面读、配乐渲染读、情感体验读等。
五、做好朗读示范
小学生模仿能力强,教师的范读、优生的范读、多媒体的范读,都是很好的示范,有助于学生体会和学习朗读技巧,并能让学生在模仿和借鉴中提高朗读能力,是一种最有效的指导方式,使朗读效果整体优化。
六、 加强朗读科研
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也是积累语言的基础。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无疑将把好词好句储备在脑中,并逐步内化为自己的语言。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重朗读、重感悟、重积累”,在日常教学中,要有“实践”意识。在实践中研究,在实践中总结,在实践中反思,不断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我们实施朗读的有效教学。
12.让农村小学习作教学回归本真 篇十二
摘要:农村小学生作文如果脱离了生活本身,作文就像一叶在夜间没有灯塔指引航标的扁舟。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我们要切实关注孩子们的生命轨迹,要切实把学生放在作文教学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地写,有个性地写,写出生命的真实,让学生展示生命的“原生态”,回归习作教学的本真面貌。
关键词:农村小学习作教学 原生态 本真面貌
锯子是鲁班在生活实践中发明的,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从自然现象中探索出来的。看来,生活应该是一切发明创造的源头活水,而作文则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如果脱离了生活本身,作文就像一叶在夜间没有灯塔指引航标的扁舟。然而,在我们农村小学的实际作文教学中,虽然教师们指导得有板有眼,从选题一直到开头至结尾,语言可谓是车载船装,但学生的习作依然是闭门造车、假话连篇,干瘪无味,让人沮丧。看到这些习作,犹如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看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由此,我们要切实关注孩子们的生命轨迹,要切实把学生放在作文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由地、自主地、自发地写,用自己的心灵写,让作文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动,表现一个朝气蓬勃的自我。
正如大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所说 “教育要回归自然”,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地写,有个性地写,写出生命的真实。让学生展示生命的“原生态”,回归习作教学的本真面貌。
一、教师应树立正确观念,把握新课改习作教学的方向。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要搞好作文教学,就要求语文教师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改变只局限于教材、满足于单一的课文教学的落后局面。
所以,作为当代农村语文教师,首先要熟知《课程标准》,贯彻语文学习的实践精神。有了语文学习实践的理念,懂得作文教学改革的规律,就可以从理论的高度去引导学生分析、鉴赏生活中的美。其次,教师始终要有对身边的事物有所感悟,有一定的敏锐度。小学作文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正值年少,心胸纯洁无瑕,对同一作品的感受与教师会存在一些距离,学生虽幼稚但真诚,教师
虽成熟但主观。为缩小这种差距,教师要尽可能保持一颗童真之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适时地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掘生活中的美。
二、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丰富习作素材。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留心生活中的一草一木,观察身边不同类型人物的言谈举止;注视周围事物的千姿百态;感悟身边人的喜怒哀乐;融入自己的思考、感悟。
小学现行课程安排一周仅有两堂习作课。于是小学传统的一篇作文教学往往是分两课时完成。要求学生在八十分钟内于教室完成,指导拟稿,修改、誊写。似乎学生习作所需的信息全部贮存于大脑之中,习作时只要提取后稍作加工即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况且“倚马可待”的奇才自古以来有几个?更何况刚刚学写习作的小学生。这样看来,学生在习作指导的课堂“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应是情理之中。从这个角度看责任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是我们教师使学生远离了丰富多彩的习作本真——生活。因此我们习作教学应该打破“一篇习作教学就是两课时的习作教学”这沿袭了几十年的旧模式,而让我们的习作空间飞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
我们习作指导要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写作材料,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但小学生的观察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盲目性或是无意识性,而小学生写作,只是一种打基础的练习,作为学生作文的主要练习形式的命题作文也不同于自由创作,它多数不是在蓄积了灵感之后的主动抒发,而不同程度地带有被动性、强制性,所以有必要在观察生活时给予一定的定向指导。给他们指定观察的内容及范围,让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捕捉写作题材。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参观访问、科技制作、各类兴趣活动等,也可规定某一写作范围,让学生去收集素材,以加强观察生活的意识性,如在写《谢谢您,家乡的建设者》这一话题作文时,学生们分组去采访了学校附近新开办的鞋厂工人,街道超市的工作员,三轮车夫等,然后回到学校作交流。这样,学生的作文有感而发,特别触动人心。另外,还可通过多种渠道,让学生获取间接的写作素材,如写《我家门前的路》这篇作文时,学生可以通过询问爷爷奶奶、本村年长的长者等了解这条路的变化,再现现实生活,丰富了学生的信息源,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
因此,一篇习作的练习的周期不是两课时,而应根据具体习作的要求,可以是一周,也可是两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学生所写之作当然不是“空话”与“套话”,而是他们眼中的世界与生活。
三、引领学生感悟教材的本真,构建生活课堂。
语文教材中课文内容广泛,是师生习作教学最好的“范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应从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出发,围绕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在课文教学中加强生活作文的引领与渗透。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认识生活的形态,在作文中创造生活的韵律。
如在教学课文《松鼠》和《小虾》时,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学习作者的写动物的方法,养成从动物的外貌、吃食、游戏、休息等方面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写出了写作对象的具体特征,这样,笔下的动物们也活灵活现了。如此一来,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感受到了——教材也是生活,生活中也有教材的喜悦。
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定期阅读一本内容健康贴近儿童生活的课外读物。教师则指导学生按校园生活、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自然生活等方面去积累生活作文的素材,为习作教学回归本真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抓拄契机,活化学生的丰富积累,真正达到“我要写”的境界。还记得开学初,我在进行班委竞选动员工作时,发现孩子们对新班委的的期望颇有微词,我灵机一动,便安排了一次“假如我是(填一班委职务)”的习作练习。结果果然不出我所料:就连那些平常默默无语的学生所写的文章,也由鸡头变凤头、“兔尾”变成“豹尾”,且言辞中肯,感情强烈。看来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
学生在其感兴趣的方面有了较深的情感体验,在一定情境中遇到这方面的话题则情动而辞发,激活了脑中丰富的,沉睡着的生活积累,作文来源于生活,却又应高于生活,应该包含写作者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和感悟。在熟悉生活、体验生活,积累写出素材时,要让学生明白:(1)写作不应该只真实再现生活中完整的事、景,而是要独立思考,是融入智慧的再创作。如果只是翻版生活事例,文章必然是贫乏、缺乏灵魂的。(2)要注重细节描写,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材料来收集,作为写作素材。(3)杜绝自我缺失以冷漠旁观者的口吻来叙述。这样必然没有丝毫倾诉内心的真实感受的热情和冲动。这样的材料堆砌出的文章是不会打动人,语言再生动也于文无补。(4)注意生活中事情发生情景,在典型环境中叙事写人。只有注意收集典型环境中,特定现场景中的人和事,才具有特殊意味和意义。大多数同学是为作文而作文,很少去反思、感悟,捕捉生活特定场景,典型环境中人物特殊的心路历程、体验。这样写出的文章只会平淡,终究无法显出灵性和光彩。叶圣陶先生早就强调过:“学生作文要写自己的诚实的话。”让学生真 3
真切切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中的无限情趣。这样才能积累所需要素,丰富学生的写作储备,因而“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反省我们的传统习作教学伊始,教师便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明确哪些材料可用,是最合适的,如何开头,又如何结尾,讲得越透彻,越细致,学生受到的束缚越多。学生情感就会如一潭死水,而完成一篇佳作,它必须是学生情感的积极参与,因为学生内在的词汇若没有情感驱动只能永远保持沉默,只有让学生进入了激活状态,情感的大海才能有壮丽的浪涛,才能使学生的内部语言高度活跃起来。这样情感与语言同构共生,从而达到习作的目的。
五、换位品读,动态评阅,让学生乐写。
《新课标》要求:教学评价的不仅有甄别与筛选的功能,而应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发展性评价。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则要我们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独立体验与感受,评阅学生的习作时,我们不能以成人眼光或执教者的生活经验来看待评价孩子的表述,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在实践中我不仅采取了分层评价的策略,增强各层次学生的习作自信心,让他们每人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面批与批重点作文相结合,促进学生再发展;对于习作等级的评定也不能一锤定音,应实施动态性的等级评定,促进后了进生的转化,让优生也更“优”。我的具体作法是:从五年级起,前两次课堂作文要全改精批,花费的时间较多,为下次起学生自改互评作铺垫。从第三次课堂作文起,作文完成后,让学生参照前两篇示例批改文,自改文章。将修改的方法和要求明桷写于黑板上。(1)文从字顺、改错别字、修改不通顺语气;(2)看下下文衔接合不合理;(3)写作重点部分标出,并概述内容;(4)结尾与文章联系是否紧密,为何如此结尾。完成这步,紧接着是以四人一小组共同修改3篇不同层次的文章。并提出修改要求:(1)找出文中出现的错别字,并记在笔记本上,提醒自己写作时注意;(2)找出文中不通顺的句子并明确其毛病何在,不清楚可举物问教师;(3)标出文中至少一处精彩处;(4)明确指出至少一处可修改处并提出修改办法;(5)四人合写一段评语。参照前两次自己作文后的点评形式。这样老师作示范,学生按照一定要求去读不同的文章,可以扩大阅读视野,见到时不同质量的文章,并在互改评中借鉴别人的文章优点、缺点,为今后自己写文章所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写作中有付出、有感悟、有收获,进而可以取得不同层次的进步。
六、美文共赏。让学生在写作中有收获、有进步,获得成功的感受。
对于在每次写作中出现的文质兼美的文章,一定不能“私藏”,要公开在学习园地中。对于进步明显的同学一定要用不同的方式鼓励。让他们现身交流取得进步的原因,让同学明白,写作只要观察仔细,积累得当,巧用方法不断借鉴,真花功夫炼字,谋篇布局,加上自己的创作文章是能慢慢写好起来的。
在农村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作文与生活本真的密切关系,把作文与生活融为一体,用生活的观念指导作文,用生活的色彩装扮作文,用生活的情感营养作文,指导学生站在生活的源头来写出原汁原味的、纯粹的、具有生命力的习作。这样的作文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回归本真的习作教学”。
参考书目:
13.走出狭隘,回归语文教学本真 篇十三
【关键词】注重积累;语文教学;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作了如下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可见,积累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就是不断积累的一个过程,一个人积累的知识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这个人的语文水平、语文素养。学生积累的语言文字知识、文学文化常识越多,头脑中的知识结构越合理,学生理解把握课文就会越迅速、越全面、越深入。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意义完整的特殊固定短语,是汉语词汇中的精华。名言警句具有丰富的哲理性、深刻的启发性、独特的艺术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文学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思想鲜明、知识性强、趣味性浓的励志故事,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使学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端正学习态度,使学生受益匪浅。所以我要求学生每星期背诵和积累一个成语故事,一则名言警句,一首古诗词,一个励志故事,每学期各积累二十条,争取三年积累一百个成语,一百则名言、警句,一百首古诗词,一百个励志故事。通过背诵、积累,使学生充分感受语言的美,引发学习语文的欲望,承接传统,直面经典,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
古人云:“积沙成塔,集腋成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语文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不断积累,才能不断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乐于积累,学会积累,应该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积累是我们进行阅读教学最为关键而重要的一环,把握了积累,才能使学生真正有所得,使学生具备相当的语文基础。
一、不一样的课堂,不一样的精彩
著名语文教育家、语言学家吕叔湘所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就叫做‘活”。课堂教学教无定法,但必须得用语文的方法去教语文。如我在教学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时,学生对阿长的“切切察察”不甚了解,甚至概括不出阿长饶舌多事的性格特点,我就想课文中有现成的描写,为什么学生感受不到呢?原来学生对语言的把握还不到位,此时我就模仿阿长的动作跟一位同学“低声絮说”,“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点着对方或自己的鼻尖”,来了一个现场模拟,引得学生满堂大笑,终于明白了“饶舌多事”的农村妇女阿长的为人。接下来,我又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的此类人,同学们也饶有兴趣地讲述、模仿了令他们生厌的“长舌妇”“大嘴男”。学生们不仅了解了阿长的形象,也学会了动作描写,还培养了学生说话、作文的能力。如我在教学《陋室铭》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写一篇铭,学生马上面露难色,虽然课文的学习很到位,就是不会写。我又给学生写了一篇下水铭文:《不愁铭》“钱不在多,吃饱就行。衣不在好,整洁就行。斯是平凡,惟吾开心。柳拂微风吹,柳絮入风轻。谈笑有益友,闲坐湖心亭。可以论理想,谈古今。无嘈声之乱耳,无烦恼之劳形。两年拼中考,三年中高进。乐者云:‘何愁之有。”学生们马上会了,跃跃欲试。学生任海凤来了一篇《教室铭》“室不在大,有志才行。学不在智,勤奋则灵。斯是教室,培育精英。书路无尽头,学海自遨游。讨论课后题,探索新领域。可以解疑惑,辨对错。无喧器之扰耳,无杂事之劳形。师生云:其乐无穷。”此时,我才明白:学生不是不会,而是我们的教学缺少接地气,文学大家的作品学生确实不会模仿,教师多写下水文,才是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源泉。如教学《雪》一文,根据文章的特点,为让学生体会鲁迅先生对雪的感情,我把课堂设计成辩论会,小组内设正反两方,反方持“鲁迅先生喜欢江南的雪”的观点,正方持“鲁迅先生喜欢北方的雪”的观点,学生们在争论中体会到:在对比中表达了作者对北方雪的赞美,因为它体现了一种直面惨淡人生的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如教学《安塞腰鼓》《沁园春·雪》等课文,如果诵读指导得当,领悟启迪有方,很容易使学生进入语文学习的“痴迷”状态,即令人怡情的审美境界。
当一个语文教师能用语文的方法去教学生的时候,语文课堂才是精彩的,才能使语文恢复本色,榨出原汁,真正实现语文本真的回归。
二、精彩的语文活动,成就精彩的人生
语文活动是学生语文知识基础的源泉,也是语文能力实践的天地。在语文教学中,我尝试着在讲课之前,让学生到讲台演讲,虽然经历了漫漫长途,但坚持下来最终的结果还是令人欣喜的。学生由开始时的不敢上讲台到现在的争着要上讲台,由开始的无话可说到现在的滔滔不绝,由开始的忸怩拘谨到现在的声情并茂,由开始的不知所措到现在的潇洒自如。我真切地感到学生们进步了,我也感到他们通过演讲越来越成熟了。我班的郭天裕一开始上课不注意听讲,学习成绩一天不如一天,每次考试都是不及格。有一次学校举办演讲比赛,她想要试一试,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比赛的激烈可想而知,她也意外地得了二等奖,演讲的成功更激发了她学习的热情。期末考试一下子考了班级第3名,年级127名。成功让她喜出望外,她高兴地问我:“老师,我能不能考全班第一名?”我说:“只要你努力,什么事都有可能。”从此这个孩子彻底变了,并成功考取了张家口一中,成就了人生的精彩。史佳媛是个酷爱演讲的女孩,她把演讲当成乐趣,从演讲中收获精彩的人生,先后获得“魅力河北,点燃梦想”演讲比赛三等奖、“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演讲比赛二等奖,现在又在积极准备参加市主持人大赛。一次次的成功让她对语文充满了兴趣,对人生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语文课堂回归本真是一种目标,更是一种实践。我坚信,随着语文课堂的研究与实践的深入,回归与升华的不仅是课堂的本色,更是教育的本真。
【让语文回归本真,绽放语文韵味】推荐阅读:
语文教学应回归语文课的本真06-29
高效课堂 让学校教育回归育人本真08-24
回归语文本体教学11-02
回归本真的语文课堂07-24
让生命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绽放06-18
让诚信回归06-16
本真语文07-27
让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论文06-19
让我们回归没有科技压力的生活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