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我的金钱观(精选10篇)
1.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我的金钱观 篇一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教学计划
标签:
九年级上
作文教学计划
第五单元
杂谈
分类:教学日记
单元内容:本单元课文为古代经典白话小说中的几个有名片段,题材各异,风格各别,情节引人入胜,人物性格鲜明。
学习要求:学习本单元目的是引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善于把握情节发展的脉络;熟悉一定数量的古代口语语汇。
写作技能:
1、运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引导学生“反观自我”,在课文学习中对自己的作文实践进行有效的反思,把自己的作文作为思考对象,对比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运用反思策略,对自己的写作过程和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作品意识;
2、运用“作文修改卡”反思作文教学策略反思,作文修改是一种注重作文行为的深度反思,它能将作文反思转化为行为,它能变思考为技巧,有利于学生策略性作文。具体做法:A、学生根据教师批改和评讲要求,确立的优点和弱点所在;B、将的优点和弱点复述给同伴听,并要求同伴提看法与建议c、记录同伴对的反应;D、认真思考同伴的看法和建议,并修改或重写;E、思考同伴和老师的建议有无被采纳,为什么?F、将新交给同伴讨论,对比原文讨论得失。
3、学习小说中运用的细节描写,了解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作用,训练如何运用典型细节表现人物性格。
写作主题: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地热爱;引导学生全面理性地认识金钱的社会含义。
练笔活动:、学习《水浒》从分析情节入手,通过人物行动和语言以及情节的结构安排把握人物性格,了解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技巧。说说你喜欢的《水浒》人物,并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以及情节的结构安排把握人物性格发展历程。
2、从杨修之死,分析曹操的形象,写写你所认识的曹操。
3、写写《范进中举》的故事梗概,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学习小说运用典型细节的描写揭露人物的矛盾,想象一个让你意外惊喜的场景,注重细节描写哦;运用讽刺手法,写写发生在你身边的可笑之人或事。
4、学习《香菱学诗》中有关她学诗时如痴如醉的细节描写,描写下你身边的同学,表现他们对某一件事的痴迷之情。
5、通过开展调查,了解同学的生活观和消费观,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写一篇有关消费的调查报告,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培养针对具体问题发表感想和观点的表达能力。
本单元作文参考题目:
《水浒中我最喜欢的人物
》、《我眼中的曹操》、《学琴记》、《我中大奖啦》、费》、《我的金钱观》《请理性消
2.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我的金钱观 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复习本单元所学的文言知识,课文要能够熟练翻译直至准确默写。(2)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理解课外文言文。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文言知识。(3)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理解课外文言文。过程与方法: 点拨---复习----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怀。(2)培养学生爱国的热情。【重点难点】 重点:
(1)重点实词、重点句子翻译
(2)反复朗读背诵课文,体会文言文语言的特点,增强语感 难点:
(1)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理解课外文言文(2)引导学生活学活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分课时备课)
一、交代本课复习任务,指明重难点
二、学生结合课本以及笔记自我复习。注意:
1、通假字
2、一词多义
3、古今异义
4、重点实词
5、重点句子翻译
三、练习提升;阅读下面三个语段,完成1-题。
(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静以修身
(2)俭以养德
(3)非澹泊无以明志
(4)非宁静无以致远
2、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答:
3、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答:
4、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作为新世纪的莘莘学子,应当如何做?请谈谈自己的理解。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
①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②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③盖亦以精力自致者()④遗风余思()⑤尝极东方()⑥学固岂可以少哉()⑦推王君之心()⑧被于来世者何如哉()2.选出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A.有地隐然而高 B.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C.信然邪 D.然后世未有能及者 3.下列句子全部与王羲之相关的一项是()①尝慕张芝,临池学书 ②而尝极东方,出沧海 ③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 ④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⑤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 ⑥推王君之心 A.①②⑤⑥ B.①③⑥ C.①④⑤⑥ D.①②③⑤ 4.与文中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A.王羲之仰慕张芝的书法,临池学书法,因长年在池中洗笔,池水为墨所染而黑,可见王羲 2
之学习之刻苦。
B.王羲之因仕途坎坷,故寄情山水书法。
C.后世学书法的成就不及王羲之,往往是学习上不及王羲之勤奋。D.王盛题字,曾巩作记都是为了勉励求学的人
答案:1.①真 ②勉强 ③达到 ④流传下来的思想 ⑤穷尽 ⑥本、原来 ⑦推究、考察 ⑧影响 2.D 3.D 4.B 西湖游记二则习题精选
一、给下列加重的字注音。
保叔塔()突兀()棹小舟()花光如颊()为朝烟()为夕岚()石篑数为余言()罗纨之盛()夕舂未下()
二、解释下列加重的词。
1.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光如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不觉目酣神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余时为桃花所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翻译下列句子。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四、阅读《西湖二》,回答问题。西湖二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发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意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1.《西湖二》的作者_________,与其兄宗道、弟中道都是______朝反复古主义运动的“公安派”的代表人物,时称“____________”。2.解释下列各组加重的词。
①今发春雪甚盛_
急湍甚箭________________ ②西湖最盛,为春为月________________ 3
今发春雪甚盛________________ ③ 与杏桃相次开发________________ 白发汗丈________________
石篑数为余言________________ ④ 余时为桃花所恋________________
西湖最深,为春为月________________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________________ 3.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解释。
石篑数为余言()________________
数舟蒙艟数百()________________
计之以数()________________
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①石篑数为余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安可为俗士道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文中哪些句子是全文的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西湖最盛”“为月”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与“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运用反问修辞手法,对红男绿女的“杭人”含有讽诮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年中国说》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苟且()鹰隼()翘足()一泻汪洋()2.按原文填空。
(1)
,出伏流,一泻汪洋。
(2)奇花初胎,;干将发硎。
;河
(3)潜龙腾渊,;乳虎啸谷,;鹰隼试翼。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鹰隼试翼,风尘吸张()()(2)干将发硎,有作其芒()()(3)天戴其苍,地履其黄()()(4)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
(2)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
5.课文第三段从“红日初升”到结句是一段韵文,读起来铿锵有力,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一、chù wù zhào jiá zhāo lán kuì wán chōng
二、1.高耸的样子 2.面颊。这是说桃花艳丽如少女的颜面。3.喝足了酒 4.迷住
三、远处孤山葱绿,宛若美人的黛眉,岸上春花嫣红,恰似少女的面颊,湖上和风,如同酒香一样醉人,湖中波纹,似白绫一样起伏。
四、1.袁宏道 明 三袁
2.①极、很 快 ②美的季节与时辰 大 ③年 花开 头发 ④跟、对 被 是 成为、如
3.shuò屡次 shù几 shù数目 shǔ计算
4.①石篑屡次跟我说
②我当时被桃花的美丽所迷住,竟然不忍心离开湖上
③月光下的美景尤其难于用语言来形容。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趣,是一种特殊的情趣。
④怎么能够对那些忙于功名利禄的人述说呢?
5.①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②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③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④安可为俗士道哉!【教学反思】
3.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我的金钱观 篇三
一、积累运用(22分)
1.下列黑体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濒(pín)临滑稽(jī)惊诧(chà)诡(ɡuǐ)计
B.对峙(zhì)麇(qún)集迄(qì)今裘(qíu)皮
C.慧骃(yīn)奢侈(chí)晨曦(xī)思忖(cún)
D.匍(pú)匐痉(jīnɡ)挛龌龊(chuò)粗糙(cāo)
2.用诗文原句填空。(4分)
(1),闲敲棋子落灯花。
(2)乡书何处达? 。
(3),江春入旧年。
(4)黄梅时节家家雨,。
3.下面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想起在探索宇宙的进程中英勇牺牲的航天员,我们不禁黯然神伤。
B.看到灾区民众所经受的苦难,谁还会无动于中呢?
C.舞台上青面獠牙的怪兽,完全出于人们神奇的想象。
D.科学幻想并非海市蜃楼,它始终引领着人类探索的脚步。
4.给下列病句提出修改意见。(4分)
(1)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如不能得到及时处置,一场生态灾难将不可难以避免。
(2)增强农民的文化素质,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深海植物已经“背井离乡”,海底荒芜。
B.当利诱不起作用时,便采用威胁——任何人都有自己害怕暴露的隐私。
C.那是两把小刀、三只假珍珠手镯、一面小镜子和一串珠子项链。
D.林之洋道:“他果另眼相看,俺更要摆架子说大话了”。
6.读完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一位同学写下了这样的上联,请你结合《格列佛游记》的人物和相关内容,为其拟写下联。(2分)
上联:皮埃尔探访海底森林显非凡勇气
下联:
7.射频识别、生态之家、新能源汽车……世博科技馆中,人类充满魅力的幻想都变为了现实。在科技馆开馆之际,班上准备开展“幻想与世博”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6分)
(1)请为活动拟一条醒目的宣传语。(1分)
(2)邀请理化组张老师参加班会,你会对他说些什么?(2分)
(3)请为本次主题班会策划三个活动项目?(3分)
二、阅读理解(38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魔术般的工厂
叶永烈
杨老师带领我们到人造大米成型车间去参观。①只见那雪白的人造淀粉,流进一台台银闪闪的成型机,在机器里打了几个滚,出来时就变成一颗颗滴溜圆、珍珠般的人造大米。珍珠般的人造大米被传送带送到前面的包装车间。在那里,被装进一个个透明的、薄薄的塑料袋子里。
“这塑料袋像纸一样薄,牢吗?”我有点担心。
“来,你蹲进去试试看。”小虎子拿了个塑料袋,硬叫我蹲进去。
我刚一蹲进去,这调皮鬼就把袋口紧紧地捏住了。②我用上全身的力气想站起来,可是,折腾了半天还是弯着腿,曲着腰,没法伸直。
小燕在一旁幸灾乐祸地咯咯笑了。
“够了,够了,小虎子,快松手。”杨老师这么一喊,小虎子才把袋口松开。我喘着气钻出来一看,袋子一点也没破!
“这袋不光是牢固,而且还有一套特殊的本领哩——水渗不进去,细菌也钻不进。”杨老师说,“即使把它沉到湖底,放上几年,里头的人造大米也不会变质。”
最后,我们到人造蛋白质车间去参观。那里,又完全是另外一种景象:在宽敞的车间里,竖立着一排排碉堡似的圆柱形大罐子。罐子上有一个个小窗子,我透过小窗子的玻璃,看到里头是牛奶一样的白色东西。
“这罐子里在做什么食品?”我问杨老师。
“在制造人造蛋白质呀!”
“怎么,不用叶绿素?”
“它跟人造淀粉的制造方法不同。人造蛋白质用石蜡作原料。石蜡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我们中国的石油中含有很多石蜡。石蜡放进这罐子里,再放进一种叫做‘吃蜡菌’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把石蜡当成食物,大吃特吃起来。它们吸收了石蜡,变成身体中的蛋白质。成吨成吨的石蜡倒进罐子里,没多久就全被吃光。‘吃蜡菌’越吃越胖,不断繁殖,变得越来越多。把这些‘吃蜡菌’捣成酱,就成了人造蛋白质了。”(《小灵通漫游未来》)
8.“我们”主要进行了哪几项参观活动?(2分)
9.文中画线句子①运用了什么修辞?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10.文中画线句子②是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11.如何理解工厂的“魔术”特点?(3分)
1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人造粮食工厂的现实意义。(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冰缝下的奇遇
倪匡
我向下看去,晶莹的冰块,起着良好的`折光反光作用,我可以清楚地看清下面的情形,我看到:绳子已快到尽头了!
向下看去,①下面闪着阴森森的寒光,不知还有多么深,我若是滑跌下去,那是再也不能够找到绳索的了。我竭力想止住自己向下滑的势子。
然而,那绳索上的冰,厚达半寸,滑溜到了极点,我竟不能够做到这一点!
眼看我身下的绳索,越来越短,②十尺……八尺……五尺……三尺……突然我看到,在绳子的尽头,有一个冰球。
我连忙双腿一曲,两只脚在冰球上踏了一下,虽然冰球也一样十分滑,没有法子立足,但是我下滑的势子,总因此阻了一阻。
当我双脚从那冰球上滑开,我身子又向下落去的时候,势子已慢了许多,我的双手,紧紧地握住了绳子,在滑到冰球上的时候,我下滑之势,也就停止了。
人吊在半空中,下面是深不可测的深渊,我的双手,早已冻得僵了,但是我的十根手指,却紧紧地握住了那根绳索。③人的手指本来是十分有用的,但从来也未曾有用到像我如今这样过!
我吸了一口气,首先我看到那个绳索尽头的冰球,原来是绳索的尽头处打了一个结,而冰在这个绳结上凝结而成的。
我心中暗暗感谢那个留下绳索,并在绳索尽头处打上一个结的探险队员,若不是他,我这时不知已跌到甚么地方去了,那道冰缝,看来像是直通地心一样地深。
我竭力定了定神,我如今还没有死,那当然是说,我还能够争取更好的处境。
向上爬去?绳索上全是滑溜溜的冰,那几乎是没有可能的事情,我只得打量冰缝两面的冰壁,冰壁直上直下,陡峭无比。
我打量了片刻,发现我的脚下两尺处,有一块大冰,突出在冰壁之外。
如果我轻轻落下,是可以在这冰块上站住身子的,那比吊在半空好得多了,于是,我先松开了一只手,接着,又松开了另一只手,使身子保持着最慢的速度,落了下去,我在这块冰块上站定了。(《地心洪炉》)
1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基本内容(2分)
14.文中画线句子①是描写,作用是:
(3分)
15.文中画线句子②啰嗦吗?为什么?(3分)
16.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③的含义?(2分)
17.通过“我”的历险,你获得了哪些启示?(3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分)
世外桃源
星新一
那是一片无限荒芜的土地,到处都是枯萎了的植物,情况十分凄惨和荒凉。
忽然,又传来放射能测定器的响声,好象哪里又出了毛病。
“这个声音是……”
“这是放射能管的响声,不过不应该响得这样厉害,看来那里放射能是很强的。”
“若是那样,人类是不能住的了。”
“不用说人类,地球上的任何生物,都是不能……”
这时,好象有什么活动着的东西进入了画面。
“那不是很象人吗?”
“从外表来看确实是很象。我想这是能在很强的放射能中间活下来的生物。可是,却象是有些痛苦的样子呢!”
那象人似的生物,与其说是在走路,还不如说是踉踉跄跄地摇晃着躯体,有时还要跌倒,他们渐渐走近画面。
“那么难看的脸孔呀,那不是烧伤后的瘢痕吧?”
“看来,就在不久以前葩露行星上大概进行过原子和氢武器战争,我这样判断也许不会错的。”
“多么残酷啊!战争中很可能使用了一种不能治愈的细菌武器和毒瓦斯,这真是人类去不得的星体。”
“也不是什么世外桃源了吧!”
“我们还是不接近它的好。”
接着,象崩溃了似的画面上,出现了熔岩一般鲜红的液体,在消失了的生物后面倾泻而来。画面右上角显示温度的数字,在使人目不暇接地直线上升。
“是啊,这可能是由于强力的原子和氢弹爆炸,引起了地壳的变化。”
“电视火箭也将被毁了吧!”
“是的。不过它既然弄清了葩露行星是不适于人类的星,也就算出色地完成了它的达命。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心灰气馁,还要向其他星球继续发射电视火箭,应该满怀信心地努力下去!”
熔岩袭击着画面,放射能管响得分外地厉害。然后,电视火箭接收的广播终于完全中断了。
“你们辛苦了。”
住在葩露行星上的居民们,用他们自己的语言互相问候。
“太逼真了,我们简直竟忘记是置身于演戏的布景中了。”
这些住在葩露行星上的美丽的居民们,把包裹摄影机用的白布以及零零碎碎的布景、装置等物品整理了一番。然后,在这充满花香如微风轻拂的原野上散步去了。他们——葩露行星上的居民,长期以来就在这恬静幽雅的环境里度着和平生活。今后,也将继续在这安谧和平的世外桃源里活下去吧!(《星新一作品选》)
18.“世外桃源”一词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2分)
19.作者多次写放射能管的响声,有什么用意?(3分)
20.演出结束后,葩露行星上的居民们为什么互相问候?(3分)
21.最后一段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三、写作(40分)
22.请以“张开幻想的翅膀”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要表真意,抒真情,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B (A濒bīn临C奢侈chǐ思忖cǔn D痉jìnɡ挛)
2.(1)有约不来过夜半(2)归雁洛阳边(3)海日生残夜(4)青草池塘处处蛙
3.B(无动于衷)
4.(1)删掉“不可”或“难以”
(2)将“增强”改为“提高”
5. D (句号放在引号内)
6.示例:格列佛历险利里浦特展超人智谋
7.(1)示例:神奇幻想成就魅力世博
(2)示例:张老师,您好!如果有时间,我们希望您能到我班参加“幻想与世博”的主题班会,和我们一起畅想未来。
(3)示例:世博科技大巡礼奇思妙想在世博放飞幻想看未来
8.参观人造大米成型车间参观人造蛋白质车间
9.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造淀粉被加工成大米时的情态
10.动作表现了“我”站立的困难,侧面写出了塑料袋的坚固
11.人造粮食的生产原料非常奇特,生产方式变幻莫测,就像魔术一样神奇
12.示例: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全球粮食减产,如果有人造粮食工厂就可以化解世界粮食危机,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
13.“我”滑入冰缝,经过艰苦努力最终脱险
14.环境渲染紧张的气氛,烘托了“我”恐惧的心理
15.不啰嗦这种写法生动展现了“我”一点点滑入深渊的状态,扣人心弦
16.尽管已经冻僵,但始终紧握绳索的双手挽救了“我”宝贵的生命
17.示例:面对危险需要镇定,绝不能慌乱,然后积极想办法,凭借智慧和坚强的意志才能摆脱困境
18.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指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19.突出表明葩露行星经历过核战争,星球的放射性极强,不适宜生物的生存
20.居民们很感谢表演者的努力和良苦用心,庆幸自己没有经历这样的灾难
21.表达了作者对现有恬静美好生活的珍惜和对人类世界永享和平的期盼之情
4.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我的金钱观 篇四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逐层开展论述,最后得出结论的论证思路;学习举例论证的方法。
3.感受作者的求异思维,体会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激活创新思维。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逐层开展论述,最后得出结论的论证思路。2.学习举例论证的方法。教学难点:
体会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激活创新思维。教学准备:
学案、课前搜集资料、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PPT投影)一幅图片,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酒杯?少女?……
看来,思维方式不同,思考角度不同,得出的答案也不同,苏轼有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当你跳出习惯的思维模式,你便会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得到不一样的收获。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罗迦·费·因格的《谈创造性思维》,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2.了解作者
罗迦·费·因格,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代表作《踢醒沉睡之心》《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等。“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二、检查预习,积累知识
1.读准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并注意标红字的字形。
压榨(yā)推敲(qiāo)汲取(jí)根深蒂固(dì)....孜孜不倦(zī)锲而不舍(qiè)轻而易举 不言而喻 ... 行之有效 持之以恒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2)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3)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4)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这些人是光辉灿烂的明星。....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5)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仔细阅读课文,思考:本文是围绕什么问题来论述的? 交流明确:围绕着创造性思维能力论述。2.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交流明确: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四、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交流、讨论、明确)
1.文章开头是如何引出所论述的问题的?这一开头有什么特点?
开头以一道数学选择题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从生活中的一个具体现象谈起,开门见山,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而富有针对性,能够引发读者阅读思考的兴趣。
2.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模式?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来阐明这一观点的?
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我们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
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阐述了这一观点。先从反面论述“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再从正面论述“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正反对比,使说理全面而透彻,增强了说服力。
3.文章接下来围绕着什么问题来论述的?
围绕“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4~8段)以及“富有创造性和缺乏创造性的区别”(9~12段)来论述。
4.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要素?
渊博的知识;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5.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来论证的?
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了古登堡和罗兰·布歇内尔的两个事例,具体的论证了“创造性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这一观点,更有说服力。
6.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如何得出的结论呢?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人之间有什么区别?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这是心理学专家小组的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能认识到这一点,是否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并坚信这一点。
7.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首先要坚信自己拥有创造力;其次要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要不满足于一个答案,去运用所得的知识探求新思路;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8.列举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等名人的事例有何作用?
以这些名人为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具有创造力的关键是“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五、总结全文,梳理思路 1.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作者首先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说起,论述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接着论述了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关键要素,并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论证;然后为了证明任何人都有创造力,作者分析了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最后归纳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论述层层推进,严谨自然,条理清晰,材料丰富,观点鲜明。
2.结语。
有一位大诗人说过,孩子们,你们不要完全相信你们的课本,因为这些课本是从老课本那儿抄来的。而老课本是又是从更老的课本抄来的……记住亚里斯多德的话——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记住:尽信书——不如无书!勤学多问,做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六、布置作业,延伸阅读
1.熟记文中的重点词语。(字音、字形、词义)
2.课下收集关于创新的名人故事;阅读“主题丛书”中的相关文章,进一步体会创造性思维的意义。
板书设计:
谈创造性思维
(总)提出问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分)分析问题:创造性思维的必须要素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
5.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雪 篇五
“下雪啦”、“下雪啦”,孩子们在雪地中欢叫着,地上已经覆盖了一层洁白如玉的雪花,这时便被他们踩上了几个黑脚印,变得“惨不忍睹”了。
我不禁为之叹息,眼看着这纯洁的雪花,一片片地落在地上,我的心为之颤抖,于是一阵伤感袭上了我的心头。我想起林黛玉《葬花词》中的一句“质本洁来还洁去”。林黛玉为了保持花的纯洁而收之葬之,那花算是“洁去”了,而我现在面对这满天飘飞的雪花又能如何呢?
我站在雪中,不敢移动脚步,正无可奈何间,这顽皮的小精灵沾满了我的全身,我伸开双手,接住几片正在飘落的雪花,未等看清它的“花瓣”,却已化为清洁的水珠-----可只凭我的双手又能接住多少呢?我想到这纯洁如玉的雪花蒋落入大地而被无情地玷污,不能“洁来还洁去”,为之不禁默默地流下了泪水。
第二天清晨,一大早起床,我急于想知道下了一夜的雪会怎样的呢?等我站到阳台推开窗户的一瞬间,那扑入视野了雪景使我目瞪口呆:真是太美了,大地一片纯洁,像是铺满了银白色的地毯。远处山坡上的那原来光秃秃的树枝上挂满了团团雪花,令我想起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著名诗句。远远望去还透几分春天的气息。几只麻雀在树枝间叽叽喳喳的叫着、跳着,弄得雪花玉屑似的散落于地,该不会误以为春天来了吧。
我的目光转向了远处原来长满青青麦苗的田野,又想起那著名的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我想到来年丰收的情景和农民伯伯那舒心的笑容。同时那首著名的儿歌又在我耳边响起:“你用白玉般的身躯,装饰银光闪闪的世界;你是春天的亲姐妹滋润冬天的麦苗,春天的花叶……”,是啊,你的身躯是那样的洁白如玉,可你却毫不顾惜自己纯洁的身躯义无反顾扑向大地母亲的怀抱,为的是给农民伯伯送去丰收的希望。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不正表明了你拥有一颗更加纯洁美好的心灵吗?在你的身上,外表美和心灵美得到了高度统一,你不正是美的化身吗?
6.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 篇六
她体育特别好,但她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啦!放学的时候,我们俩走在路上,她常常谈论四大名著里面的故事,什么“鲁智深大闹五台山”,“黑旋风斗浪里白条”等等。
每到周末的时候,我常常找她出去玩,但每次到她家时,她妈妈都会说:“她正在看书呢,你进去找她吧!”每次我扯着她衣服叫她跟我出去玩,她都会说:“再看一会儿,让我看完这一章,咱们就出去。”但通常我们得一个小时后才出得了门。
记得有一次,我在她家吃晚饭,阿姨在烧菜时发现厨房里没有油了,叫瑶瑶快点去买油,但她还是纹丝不动地翻着她那本小说,津津有味地看着。阿姨顿时火冒三丈,加大声音命令她去买油。可你看瑶瑶,还是稳如泰山般地捧着那本书,津津有味地看着。过了一会儿,阿姨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微笑着对瑶瑶说:“你最近不是看上了一套书吗?你去买油,明天我就带你去新华书店买回来,好不好?你再不去的话,就‘过了这村,可没这店’了!”这方法真灵,瑶瑶如弹簧般从椅子上弹起来从书房跑向客厅,大声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话算数。”然后拿着钱奔出家门。过了一会儿,瑶瑶气喘吁吁地回来了,手里拿着一瓶酱油,说:“您要的油,明天早上我们就去可以吗?”我和阿姨哭笑不得,阿姨说:“行,明天去,小祖宗你去看书吧,还是我去买吧!”说完,阿姨便走出了家门。瑶瑶满脸疑惑地看着我:“难道不是买酱油吗,难道我买错了?”我笑了笑,默默地看着她。
7.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 篇七
这一周,我们学习了一个原本以为无聊透顶、干煸无味的单元,不料一向对新鲜事儿情有独钟的我如今却徜徉在汉字的海洋!
瞧,一个个汉字都逃出了方格的拘束,之后便肆无忌惮地展示自己的风韵。它们一个个在纸上欢快地跳跃,在我耳边尽情地讴歌,并用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姓名的来历:“旦”字在我眼前幻化为一缕晨出之阳。“夜”字则散发出一股神秘味儿。“笑”字跌跌撞撞地走过来,二话不说就扯开嗓门儿大笑起来,一不小心露出了白白胖胖的大肚皮,声音回荡在天空。“书”字蹦到我的头上,拉长了脸,说道:“快把我肚子里的东西读完!”“鬼”字更加直接,张牙舞爪地向我扑来,还是“盾”字帮我挡了下来。“枪”字板着脸,冷冷的目光让我浑身不自在,“壮”字在“美”字面前展示着自己强壮的肌肉。最后,“典”字将它们全装进了自己的“脑子”里,结束了这场闹剧。
8.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我的金钱观 篇八
(一) 知识点
1、知道1时、1分、1秒有多长。
2、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1时=60分 1分=60秒
3、单位互化 例 2分=( )秒
4、会计算经过时间:
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就等于中间经过时间
(二) 易出错的题目
1、65分= ( )时( )分 100秒=( )分( )秒
2、小明跑60米,需要17( 秒 )
3、一辆汽车早上9:40出发,11:20到达,路上经过了多长时间?
4、一辆汽车早上9:20出发,下午1:30到达,路上经过了多长时间?
5、小明早上8:10出发去博物馆,路上经过了80分钟,几时到达博物馆?
6、小明早上8:20上课,在上学的路上要经过40分钟,小明最晚几点在家出发才不会晚。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重点单元)
(一) 知识点
1、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例600×3 500×4
2、估算 会把一个较大数估计成整百、整千数 例:498×4
3、会做估算的应用题,常见类型详见数学书第72页―73页。
4、笔算乘法
(1) 多位数乘一位数 不进位
(2) 多位数乘一位数 进位
(3) 中间带0的乘法笔算
(4) 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笔算(简便方法)
5 6 0
× 7
5、任何数和0相乘都得0
(二)易出错题目
1、口算中易出 0 + 48= 0×48= 500×4=(数清楚0)
2、125×8得到的积末尾有( )个0。
3、250×8得到的积是( )位数。
应用题易出
1、估算应用题
2、够不够的应用题
例:一本书60页,小蒙每天看9页,一个星期能看完吗??
3、普通乘法应用题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重点单元)
(一) 知识点
1、分数的意义:把一个圆形平均分(这三个字很关键,经常在判断题中出现)成几份,每一份是这个圆形的几分之几。
2、会读、会写分数
3、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分子相同,分母越小,分数越大。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越大,分子小的分数越小。
对上面两句话记不住的话,结合分蛋糕也能进行比较,画一画,比一比
4、会简单的分数计算
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或相减。
整体1减一个分数。
(二)易出错的题目
1、有些图形不是平均分,因此不能用分数表示。详看数学书第96页第二小题。
2、10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分,每一份是这个绳子的几分之几?
3、比较大小题目,详见数学书第98页第8题。
4、会解决分数应用题 例数学书第101页至103页。
第八单元:可能性
(一) 知识点
1、会判断某个事件是 一定发生、可能发生、不可能发生。
2、数量越多,出现的几率就越大。可能性就越大。
容易出判断题
复习题详见数学书第108至111页。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一) 知识点
1、排列、组合
教给孩子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组合,不要漏掉。
常见题目 一般以填空出现:
1、用 5 0 4三张卡片可以摆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卡片中有0)
2、用 3 8 9三张卡片可以摆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其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卡片中没有0)
3、四人初次见面,若每两人之间握一次手,一共握( )次手。
此部分内容复习课本及练习册均可
考试占分值较少,不宜用时太多
本学期口算内容包括:30题 5分钟
1、整十整百数 加减法
2、整十整百数 乘法
3、整除及有余数的除法
4、分数的加减法
例: 240+70= 310―80= 500+750= 1200―800=
50×4= 7×700= 89×6 327×9
26÷5= 46÷9= 24÷6=
2 1 1
4 + 4 = 1― 5 =
3 3
7 ― 7 = 0
以上是本学期的复习提纲,希望各位家长帮助孩子在家好好复习,共同期望您的孩子考一个优异的成绩。
9.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我的金钱观 篇九
她就读于青阳县实验小学508班,成绩特别拔尖,实在令我羡慕不已,最了不起的是她竟每门功课都考满分。令我惊讶的是她们班语文考98分的同学都被老师说学习出了问题,语文考98分啊!这可是我梦寐以求而求之不得的分数,自然她也成了我们家孩子中学习的优秀典范。
徐靖姝不仅成绩优秀,爱好也很广泛,比如拉小提琴、画画、游泳、写作等。她最大的爱好就是看各种课外书,只要有时间,她都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因此,她们家的书籍很多,有时候我也会向她借阅。
虽然她是我的小阿姨,但我和她有很多共同爱好,所以我们成了非常要好的好朋友。她自律性很高,每次放学回家都有作业要写。徐靖姝总是很快地完成各项作业,然后和她爸爸妈妈一起下楼散步。而我呢?写作业总是磨磨蹭蹭,还慢吞吞的,基本上没有时间下楼去散步。
除了读书,她平时也爱玩游戏,但她总能控制得恰到好处。也不知道徐靖姝有什么秘密法宝可以每次都考100分,我想她也许就是大家口中所称赞的天才吧
10.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我的金钱观 篇十
【教学目标】
1.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
2.体会作者对香菱等女性的感情,从而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3.品味作品高超的写作技巧与语言,提高自己的语言欣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学会客观评析小说的思想成就、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尤其是注意学习它简洁明快、准确生动、质朴自然、耐人寻味的叙述语言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不断增加自己的文化积淀。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收集《红楼梦》涉及到香菱的主要内容。
2.课前利用阅读课的时间,放映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有关《香菱学诗》的片断,要让学生对作品有所了解。
二、情境导入,整理信息
师:课前同学们观看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片断,也收集了与课文有关的情节,下面请同学们交流有关《红楼梦》的资料。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整合。
师(追问导入):《红楼梦》一书刻画了许多钟灵毓秀的奇女子,今天我们就学习节选于其中的一段文字——《香菱学诗》。
三、初读课文,感知情节
师:课文写香菱学诗,共写几件事?请大家速读课文,以最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学生自读课文,概括明确:
1.黛玉指点学诗门径。
2.香菱谈论读诗体会。
3.香菱苦心学诗。
四、揣摩细节,感知形象
师:小说刻画了香菱这个形象,是怎样刻画的呢?香菱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要求学生找出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1.刻画人物的方法有。
(1)传神的语言描写。
如:香菱怔怔答道:“‘闲’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
(2)典型的细节描写。
如: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
又如: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
(3)成功的侧面描写。
如宝钗说:“这个人定要疯了”、“可真是诗魔了”、“这诚心都通仙了”等语,就是侧面的烘托的作用。
2.人物形象的把握。
(1)香菱。
①香菱是一个从官宦小姐沦为奴婢的悲剧人物。她有着不幸的命运:从小遭受灾难,被拐卖,又被呆霸王薛蟠生拖死拽弄到家里,终于沦为侍妾,受尽凌辱和折磨。薛蟠遭打外出后,香菱住进了大观园,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这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特别是像林黛玉这样的才女,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本文就是从香菱刻苦学 诗写起的。
②精华灵秀,悟性极强。学诗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已到了“呆”“疯”“魔”的程度。
原来香菱是一个极富文学气质的人,她早就想学诗了,但苦于没有机会,只好自己弄本旧诗,偷空看两首。进入大观园后,深藏在内心的精神饥渴一下子勃发起来,进园的当晚就来找黛玉,希望向黛玉学诗。黛玉热情指导,列举名作让香菱阅读。香菱拿了诗回来“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宝钗连催她数次睡觉,她也不睡。宝钗见她这般苦心,只得随她去了”。
精神食粮的大量摄入,使香菱的内心充实丰富起来,她悟出了一些道理,她说:“诗的好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她举了《塞上》一首为例说:“大漠孤 烟„„倒像见了这景的。”香菱的艺术感受力很高,她读诗眼前就能出现诗歌中那动人的形象。香菱所体会到的,正是今天已众所周知的艺术辩证规律。
(2)林黛玉。
在《红楼梦》这部作品中,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是林黛玉主要的性格,但在本文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位诗人气质的林姑娘,哪里还有什么小性儿,她热情指 导香菱,不厌其烦,不顾劳累,显现出了光风霁月般的襟怀。从她给香菱所开的书目来看,她的学识积累又是何等的深厚呵!富于才情的林黛玉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主 要内容就是读诗、作诗。文学这片广袤的土地可供她这位寄人篱下、冰清玉洁的孤女自由地翱翔。联想个人的身世,林黛玉对香菱这无父无母的孤儿富有同情,也很 有好感。所以当香菱求教于她时,她饶有兴致地承担起老师的责任。她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她简单明确地提出了作诗 的要领,使香菱打消了不少顾虑,很快缩短了教与学之间的距离。
五、再读课文,拓展延伸
结合课文内容,讨论下列问题:
1.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黛玉的教学有何特点?
组织再读课文,深入探究,充分讨论并明确:
1.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有三:一是有良好资质,入园前虽然家务繁忙,但她总是忙里偷闲读几首诗,在与黛玉谈诗时,就充分体现了她的良好感悟能力。二是 有良好的引路人,无论是黛玉,还是宝钗,都采用点拨式,而且两人都具有良好的诗歌素养,特别是黛玉,循循善诱。三是大观园中使她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大家处 于一种宽松的氛围中,利于她的学习。
2.黛玉指导香菱学诗,其特点是:一针对性强,直接明确读诗的要领;二循序渐进地指导香菱读诗;三是通过讨论促使其素养提高;四是严格要求,指导训练。
六、联系生活,畅谈体会。
师:学习了本文,我们在为香菱的精诚所感动的同时,也获得了许多有益的人生启示,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提供的角度:
1.香菱的学习品质与精神。
2.香菱学诗、黛玉论诗与语文学习。
七、板书设计
香菱学诗(曹雪芹)
诚拜黛玉为师,品味王维诗
精华灵秀
边读杜甫诗歌,边尝试作诗
性格 悟性极强
经历两次失败,终于写成功
讴歌
同情惋惜
多读悟
刻苦用心 学高手
敢创作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我的金钱观】推荐阅读: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06-12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五单元作文08-18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01-30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第九单元复习提纲02-05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教学设计10-06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范文11-14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导游词作文10-03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07-02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反思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