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微型课题研究方案

2024-12-01

个人微型课题研究方案(共11篇)(共11篇)

1.个人微型课题研究方案 篇一

一.研究背景

分层教育的研究由来已久。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教学“各因其材”,便产生了“因材施教”的思想。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落实这一思想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采用 “班级授课制”以后,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变得更为迫切。国内外关于分组的,个别的教学实践和层次教学实验,都为解决这一问题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1987年7月至今,湖北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黎世法黎世法在发展异步教学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异步教育学。

异步教育学认为:过去,教师讲到哪里,学生就学到哪里,这是班级授课制下很普遍的“同步教学”。而建立在学生的“六步学习”基础上的教师“五步指导”的异步教学方式,改变了教与学同步的状况,做到了学生自主地学、教师科学地教,因而具有相当的科学性,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其次就是国内外已经取得巨大成果的层次教学。所谓的层次教学,比较集中地强调了几点:

①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

②分层次。

③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关注,都得到应有的提高。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使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分层教学能够以人为本,能够弥补班级授课制天然的不足,能够因材施教,使得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都有事可做,有目标可循,有发展的果子可摘。因此,有其积极意义。

关于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1.异步教学。

注重学情,改变传统的同步教学的方式,倡导学生自主的学,老师科学的教。

2.分层教学。

分层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通过自我鉴定和老师参照,把学生动态分为A、B、C三层。通过备课分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考核分层等。促使学生从低层向高层攀登,然后再进行动态分层,让学生收获看得见的成功。

3.异步分层教学。

主要是针对同步教学和班级授课制的弊端,以“学情理论”为基础,以人为本,以“异步分层教学”为核心内容的,对学生进行动态分层,分层教学,异步推进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二.研究目的

①构建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实际,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又体现语文教学常规,既体现以人为本、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异步推进的教学思想,又便于操作的中学语文异步分层教学法的教学模式。

②改革传统的“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变“满堂灌”、“填鸭式”为“启发式”、“研讨式”,变“讲堂”为“学堂”,保证每个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使全体学生真正做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③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遵循教学层次性和照顾学生差异性的原则,注意指导学法,培养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④学习、研究、国内外先进教学方法,转化语文教学改革成果,推动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改革。通过课题实验与研究培养、锻炼语文教师队伍,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

⑤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提高全体学生语文知识水平、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⑥本实验的根本目标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本实验最重要的形式是“小组讨论”,重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共同学习和共同提高中,实现性格互补,人格融合,意在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本实验最重要的内容是作文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阅读与写作,两手都硬起来,以阅读促进写作,以写作带动阅读;本实验不仅注重眼前目标,而且注重长远目标,大力提倡“创新是灵魂”,不仅针对学生,也针对老师,尤重学生创新思想的培养,为学生的将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 础,并提供品质保证。

三.研究内容

1.研究假设

为了保证实验的信度和效度,要把无关变量控制到最小程度。实验班和对照班,在一样的教学条件下,进行实验的具体操作:

①首先与学生商讨“异步分层教学法”,让学生了解这种教法,喜欢这种教 让这种教法深入人心。

②面向全体学生,摸底铺排,在充解和掌握学生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动态分层分为A(低层) (中层).c层(高层)三层,也可发动学生用自我鉴定式来分层,同时,要让学生展望自己在单位时间里,通过异步推进达到的新层次,树立异步推进的目标。

③教师对分层的学合理搭配,构成小组内各层次的有机组合,为小组讨论作准备。

④在“指导预习”中,教师告诉学生预习方法,鼓励学生填写“质疑卡”。在充分参考不同学生的质疑,即完全了解学情的一半,结合课文的重、难点,设定“异步推进”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争取有的放矢。这样的教学,每一个层的学生既有现实目标,也有长期目标。老师把教学任务分解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再让他们汇报交流,产生碰撞。甚至可以让C组的学生充当小先生。

2.拟创新点

①自主学习的时候,每个同学都要填写质疑卡。这个质疑内容,有时候可以让其他层的学生解答。

②分层教学和分组教学有机结合,这样在本组之内就形成了一个发展层级。

③动态分层,让学生有努力的方向和清晰的目标,产生了动力源泉。

④促使老师关注学生,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实质上“四阶六步”及其变式就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3、核心内容

经过认真调研和反复论证,本课题组决定把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异步分层教学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①科学的对学生进行动态分层,促进各个层面的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学习。

②落实“四阶六步”的教学模式,并开拓出各种变格的课堂,收集好各类课堂案例,进行必要的研究和反思。

③摸索分层教学的规律,把分层教学、个别辅导、整体学习有机结合的方法。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④探索分层教学和分组教学、探究学习等的有机结合。把异步分层教学和新课程衔接起来。更好的落实新课程,推进学生自主学习。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资料、参考或直接应用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寻求自主学习的理论创新。

2.调查法。通过调查把握学生心理,现有的认知水平,对学生进行动态分层,在异步分层推进的过程中,经常调查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机的方法调整。

3.案例研究法。研究名师课例中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自主学习行为,有针对性的积累实践经验和相关的理论依据。

4.经验总结法。教师不断地发掘,及时总结提炼“评价促进一年级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的成功经验,比如对三有六让的提炼和总结。

五、研究人员

此微型课题为微型课题,由王开东老师担任组长,程媛和尹晖老师参与研究。

六、研究对象

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高三(1)(3)(4)(5)(2)班,共215人。

七、研究步骤

⑴准备阶段:20xx年7月―20xx年9月,在前期“三会”的基础上,统一认识,确立形成课题方案,选定进行实验的年级,规范异步分层教学的相关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

⑵实验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3月,积极稳妥进行异步分层实验,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及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在实践中提炼出具有推广价值的异步分层教学模式,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⑶结题阶段:20xx年3月,准备课题实验研究成果的验收,促进实践结果的宣传推广。历时1年半。

2.个人微型课题研究方案 篇二

一、兼容机优缺点分析

1.1兼容机优点

1.1.1性价比高

减少了中间环节,没有了品牌机厂商的宣传、人力、财务等成本。大大降低了产品的总价。消费者可以以最接近市场价格购买产品,兼容机性价比较品牌机高。

1.1.2人性化量身定制、自由发挥空间大

消费者通过需求分析,充分了解自己购买的产品的应用范围,性能情况,以及价格预算。量身打造符合自己要求的计算机。

对于计算机发烧友,兼容机可以满足升级、超频需求。甚至,可以做到水冷降温、液氮冷却降温等极致超频。发烧友还可以自己打造HTPC,将计算机、电视、网络3者合一,实现家电的信息化。

1.2兼容机的缺点

1.2.1购买时,知识储备很重要,涉及诸多购物陷阱

市场相对不够规范。假货、翻新、以次充好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市场上最为消费者认可的正品行货的假冒情况也非常多,买到的常常是没有质量保证的“水货”。

更有甚者,商家利用消费者对配件的不了解,怂恿更换配件型号,品牌。消费者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花了大价钱,买到的却性低价的产品。

1.2.2售后服务跟不上

市场中存在相当一批的走私,仿冒产品,这些产品只能通过卖家进行质保。一旦商家撤柜,售后无法保证。即使是正品产品,商家撤柜后,也存在找渠道商和生产厂商困难的问题。以硬盘为例,品牌机硬盘、盒装正品硬盘质保时间短则3年,长则5年。而兼容机卖家一般提供的都是走私来硬盘,俗称“水货”,这些硬盘只有店铺提供1年质保。

二、购买兼容机程序的问题

2.1兼容机装机时一些系统化、程序化的问题

在选购计算机时应该把握一下几个原则:

1) 确定配置方案的原则

2) 满足使用要求的原则

3) 质量至上的原则

4) 性价比优先的原则

5) 整体和谐的原则

6) 发展的眼光对待升级

2.2知识储备

2.2.1.计算机基础知识

最为重要的是了解计算机硬件基本常识,对计算机硬件发展趋势有所把握,掌握基本选购技巧。特别是新技术、新参数加以了解。一次选购的过程,很大程度是一次知识的比拼。不想被商家欺瞒,最好的方法就是掌握更多的计算机常识。

2.2.2.实地走访,市场与理论存在差异

实地采购时,往往会遇到,市场供应的商品与自己理想中选购的存在差异的情况。在二级城市,经济不发达地区这种情况更加突出。所以,应该针对市场所能提供配件合理调整选购清单。另外,可以通过“新蛋”、“京东”等网络商城进行弥补性采购。

三、实际购买

3.1硬件选购的几个原则

1) 不要随意改动配置,不要盲目听信宣传,多做几手准备

2) 配置单谈判技巧,单项价格与整体价格对比。在市场上货比三家

3) 配置单要详细,事无巨细的将型号,品牌、质保甚至重要参数一一罗列

4) 洞察市场,抓住时机。一般节假日会有较多的促销活动,但市场价格起伏也较大。

5) 收好票据,作为质保依据。

3.2设备验收

1) 交了定金不是万事大吉,防范以旧换新,以次充好,中途调换等“奸商”伎俩。

2) 进行测试。对显示器坏点,CPU、显卡、主板、内存的兼容性进行初步测试。

四、结论

对于有精力、有能力、爱专研的的消费者建议购买兼容机,毕竟可以节省大笔开支,发挥自由度也比较大。兼容机在购买前对自己购买的预算、用途、机器性能等因素结合本文提到的原则做综合的考虑,将需求放在首位。

摘要:针对微型计算机选购过程所遇到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的研究。通过需求分析, 规范, 选购技巧, 对机型及配件做有针对性说明。以期减少和避免在选购过程中, 由于信息不对等和流程缺陷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品牌计算机,兼容计算机,选购

参考文献

[1]乔治·谢夫勒 (George Shiffler) .Gartner:2009年全球电脑销量将下滑11.9%.http://tech.sina.com.cn/it/2009-03-02/20572871958.shtml, 1998-10-04.

[2]联想中国服务频道.成功案例分享.http://support1.lenovo.com.cn/lenovo/wsi/activity/ms/case.html.

[3]中国质量新闻网.惠普质量投诉集中爆发:笔记本温度能煎鸡蛋.http://www.chinanews.com.cn/it/news/2009/11-10/1957195.shtml.

3.《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指南》评介 篇三

全书共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什么是微型课题、微型课题研究什么以及微型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作者认为,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微小、具体、突出的,影响教育教学效率和效益,并且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的实际问题称为微型课题。因此,微型课题研究就是研究者采用一般科学方法对自身教育实践中的细微问题进行观测、分析和了解,从而发现日常生活中常见教育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与规律的认知活动。微型课题研究过程大致可以分为研究准备、研究实施、研究结题三个阶段。研究准备阶段应做好三方面工作:选定研究课题、查阅文献资料、制定研究计划。研究实施阶段主要任务有实施研究方案,开展研究活动,梳理、积累研究经验体会,收集保存资料。研究结题阶段主要是将研究中的材料进行分析,撰写论文、报告等。

第二部分如何生成好的微型课题,着重分析了一线教师如何从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选择微型课题,介绍了选择选题的具体方法和如何设计微型课题。微型课题从哪里来?作者指出,可以从日常教学的矛盾中、班级常规管理的事件中、平时学习交流的思考中挖掘课题。选择微型课题也有几种方法:聚焦选题法、菜单选题法、多层选题法和矩阵图选题法。那选好题后要如何设计微型课题呢?首先,要正确表述微型课题的名称;其次,要学会设计微型课题的研究变量;最后,要学会让课题变“微”。

第三部分如何制定微型课题研究方案,主要指导一线教师制定研究方案,并详细讲解了研究方案的内容以及撰写要点。微型课题研究方案的内容大致包括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如何研究和预期成果等。对于撰写研究方案,没有一个统一的格式要求。一般来说,研究目的和意义、对象和内容、方法等一些基本要素在研究方案里是必不可少的。作者也展示了一些微型课题研究方案的撰写格式以供读者参考。

第四部分用什么方法研究微型课题,告诉一线教师可以用哪些研究方法研究微型课题。作者指出,微型课题研究关注的是教育教学微观层面的实际问题,强调在现场和工作的过程中去发现、体验、感受和反思,更多是在自然的教育情境中做研究,在研究方法的运用方面,不必要追求研究方法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作者重点介绍了五种方法,包括用“调查研究”说明事实、用“个案研究”分析典型、用“观察研究”探究真相、用“经验总结”提炼工作、用“实验研究”求证假设。对这五种方法的特点、适用类型和一般步骤,作者一一进行了深入的说明。

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重点讲述了如何表达微型课题研究的成果,包括用“日志”积累有意义的教育生活、用“叙事”讲述有道理的教育故事、用“案例”展示有价值的教育事实、用“课例”再现教学背后的理由、用“报告”总结研究的过程和结论、用论文呈现课题研究的新成效等。

4.学校微型课题实施方案 篇四

《 小学生生活习惯与学习的关系的研究》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已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凡在讲台上有过一年半载经历的教师都能认识到小学生的生活习惯对学习有重要的影响。很多教师都极力地规范孩子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自身教学任务很重,没有把工作做到位;家长对这个问题不重视不配合,社会不良习惯侵扰着孩子,所以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每位教师,得不到有效解决。再者,尽管很多老师意识到这个严重的问题,但很少人对其做系统的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究竟生活与教育之间能否划为等号,暂且不论,但至少说明这两者之间断然是不能分割的。当下很多人片面的认为学生只能以书为伴,以题为友。忽视他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导致在学习上提不高,生活上不快乐,最后讨厌一切。这就犯了一个大忌——把生活与学习孤立开来。我希望我的研究能在局部使这个问题取得一定的突破。

二、课题研究要实现的目标

(1)从理论和实践论证生活习惯与学习的关系

(2)形成有效的训练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措施

三、课题研究的思路和设想

(1)观察现象,收集信息,提出问题。从亲身工作经历中,掌握真实,有效,全面的观察信息。选择10个典型的同学为研究对象,以聊天的形式挖掘出他们内心的想法,再和班级同学以及其父母沟通。

(2)针对问题分类总结分析。宏观表现反映学生心理变化,宏观表现导致的客观事实,外界事实作用于学生心理,心理作用于外界作用怎样形成良性的互动。以社会生活——心理作用——学习生活为主线。

(3)提出合理可行办法和意见。回归人的自然属性,从规范生活习惯入手,其次才是提炼学习生活中的知识。阐明生活是第一性的观点。使父母明白学习好的前提是让孩子爱家庭,爱自己,爱生活,最后才能爱学习。

(4)后期跟踪观察,检验理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研究原则和方法

原则: 采集信息客观真实性

选择对象具有代表性

分析从现象到本质

方法: 行动研究法;访谈法

问卷法; 观察法;

五、研究过程(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20xx年9月至20xx年12月

选定课题 课题论证 申报立项

实施阶段: 20xx年3月至8月

制定方案——3月1日至4月10日

启动开题——4月11日至 4月30日

实施研究——5月1日至8月31日

总结阶段: 20xx年9月至月

成果总结——9月1日至10月31日

鉴定结题——11月1日至11月30日

六、预期研究成果

(1)以论文形式论证小学生生活习惯与学习的关系。

(2)形成有效的训练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措施。

5.微型消防站建立方案 篇五

为了做好小区消防工作,确保小区人身生命财产安全,落实消防工作“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基本原则,应付突发的火灾事故,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小区灭火和应急疏散工作由安全组(灭火组、疏散组、救援组、警戒组)、设备组、后勤组(通信联络组、安全防护救护组组成),具体分工如下:

(一)、安全组:由小区安保队和义务消防队员组成,保安队队长赵泽兵任组长,并兼任火场临时指挥员;

1、灭火组:由当班安保队巡逻员和义务消防员组成,灭火组主要负责本小区一般初级火灾的扑救工作。

2、疏散组:由当班门岗和安保队义务消防员组成,负责火灾时人员的安全疏散。

3、警戒组:由安保队接班队员组成,负责维护小区秩序,疏散人群。

4、救援组:由安保卫队接班队员组成,负责火灾时人员伤亡、财产抢救工作。

(二)、设备组:由小区水电组组成,王少武任设备组组长,负责小区监控中心设备和小区所有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工作。

(三)后勤组(通信联络组、警戒组、安全防护救护组):由管理处客服部、清洁部组成,小区行政主管杜海芬任后勤总组长,负责通信联络及各部门工作的统一协调。

1、通信联络组:由管理处前台值班人员组成,负责接听电话,保持通信畅通。

2、安全防护救护组:由清洁部人员组成,清洁部主管郭晓民任组长,负责火灾时车辆、医疗救护等后勤保障工作。

二、报警和接处警程序

1、报警监控中心值班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对小区的重点要害部位进行动静态全方位 24 小时监控。

2、监控中心收到监控区的火警信号及火警电话后,应立即用对讲机通知护卫队值班人员、巡逻员赶赴现场,并电话通知值班领导。

3、值班人员赶赴现场后,如未发生火灾,应查明警示信号的报警原因,并做详细记录。

4、如有火灾发生,应根据火情,立即拨打“119”报告消防队,并将信息反馈监控报警中心,同时进行灭火及疏散工作。

5、监控中心根据火灾情况,调集有关人员启动灭火和应急预案。

三、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与措施

1、为使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顺利进行,安保队应加强日常性检查,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2、公共聚集场所(楼消防楼道出入口、地下室、楼顶)应保持消防通道畅通,出入口有明显标志,消防通道及安全门不能锁闭,疏散路线有明显的引导图例。

3、火灾发生时,疏散引导人员应迅速赶赴火场,利用应急广播指挥人群有组织地疏散。

4、疏散路线尽量简捷,安全出口的利用要平均。

5、疏散引导组工作人员要分工明确,统一指挥。

四、扑救一般初级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1、当火灾发生时要沉着冷静,采用适当的方法组织灭火、疏散。

2、对于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抓住战机,迅速消灭。

3、对于不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采取“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先控制火势的蔓延,再开展全面扑救,一举消灭。

4、火场如有人受到围困,要坚持“先救人,后救火”的原则,全盘考虑,制定灭火疏散方案。

5、火场扑救要采取“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

6、火灾扑救要服从火场临时指挥员的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当消防人员赶到后临时指挥员应将火场现场情况报告消防人员,并服从消防人员统一指挥,配合消防队实施灭火、疏散工作。

7、火灾扑救完毕,保卫部门要积极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调查火灾原因,落实“三不放过”原则,处理火灾事故。

五、通信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1、所有参加灭火与应急疏散工作的部门领导、工作人员应打开通信工具,确保通讯畅通,服从通信联络组长的调遣。

2、后勤部通知值班电工在火场待命。

3、疏散车辆,确保交通畅通。

4、后勤人员对被抢救、转移的物资进行登记、保管,对火灾损失情况协同有关部门进行清理登记。

微型消防站建设方案

为加强物业公司所辖景区(黎侯古城)消防安全基础管理工作,提升公司初期火灾自防自救能力,根据县消防大队有关要求,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总体目标

依托公司保安队,以水电主管为站长,建设公司微型消防站。通过规范性的管理和针对性的训练,达到救早、灭小和“分钟到场”扑救初起火灾为的目标,切实提升公司面对初期火灾的自防自救能力。

二、工作步骤

1、部署动员阶段(2月25日前)成立微型消防站建设推动小组,由公司经理任组长全权负责微型消防站的建设工作,公司各部门其他员工任组员,负责完成组长交代的任务,推动微型消防站的建设工作。

2、深入开展阶段(2月28日前)

编制微型消防站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明确微型消防站的作用和微型消防站的岗位设置,并明确各岗位的岗位职责。编制微型消防站训练方案和训练计划。配置站内灭火救援物资。

组织保安队成员召开微型消防站建设会议,学习微型消防站所承担的职能和消防站的岗位分工,了解本岗位的工作职责。设立微型消防站值班室和站内器材存放室,(值班室设于消防控制室内,器材存放室与应急物资存放处共用)。制作微型消防站管理制度、岗位职责、人员组织机构图等的喷绘图,并将其张贴于微型消防站值班室。

按训练方案和计划对站内队员进行训练。

3、验收总结阶段(3月5日前)检查站内物资是否齐备有效。

检查微型消防站管理制度、岗位职责是否符合需求。考核站内队员消防技能是否达标。

三、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规范标准

微型消防站是公司消防安全的管理、执行单位,担负着公司日常消 防 安 全 管 理 和 初 期 火 灾 的扑 救 的 重 任,因 此,必 须 提 高 认 识,重 视 微型消防站的建设工作,同时必须按照县消防大队的要求,规范微型消防站的建设,配备齐全站内物资,建立完善各岗位职责,规范队伍的管理和训练。

2、加强落实,按期完成

微型消防站建设是公司九月份消防安全重点工作,建设小组应加强各环节进度的落实工作,按期完成微型消防站的建设工作,使微型消防站能及时投入使用,确保公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有效。

长治市元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6.个人微型课题研究方案 篇六

为贯彻落实《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抓大壮小扶微工程的意见》(桂发„2012‟10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若干意见》(桂政发„2011‟21号)精神,加快推进微型企业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

大力扶持加快推进微型企业发展是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业促就业的创新之举。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有利于改善民生,实现百姓创业致富;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加快推进微型企业健康发展,可以增加市场主体总量,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改善民生,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通过实施“微型企业发展工程”,加强对微型企业发展趋势和规律的统计分析,实施重点行业帮扶和指导,有针对性地加快推进微型企业发展。到2015年,力争发展微型企业10万户,带动就业100万人,新增注册资本50亿元以上。

三、主要措施

(一)强化宣传引导,促进微型企业发展。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发展微型企业氛围,在全区掀起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热潮。通过开展“微型企业发展宣传月”活动,举办新闻发布会、营业执照颁发仪式以及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各界宣传微型企业的相关政策;通过宣传板报、发放资料等形式在全区各人才交流中心进行政策宣传;通过宣传演讲、派发宣传单等活动深入高校、中职院校、社区、乡镇进行宣传;通过宣传发展微型企业的成果和典型事例,提高社会各界对发展微型企业相关政策认 1

识的知晓率,掀起全民创业热潮。在强化宣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建立创业指导、产业分析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服务咨询、产业导向、前景分析等服务,增强微型企业的生命力,提高微型企业存活率。

(二)认真履行扶持微型企业发展责任,积极做好微型企业发展协调工作。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微型企业发展工作,认真履行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职责,尽快搭建公开服务平台,建立健全扶持微型企业工作责任追究和效能考核制度,对完不成微型企业发展工作目标任务或是阻碍发展微型企业工作的,实行责任倒查追究。各级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认真督促、指导成员单位积极做好微型企业发展协调工作,工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税务、金融、质监等部门要按照自治区的有关要求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微型企业发展工作,并将有关微型企业的发展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

(三)扩大享受优惠政策人群范围,加强微型企业登记注册指导。从2012年3月1日起,将发展微型企业的扶持对象由“八类人群”扩大到“九类人群”,把在申办微型企业的所在地居住,经营范围为文化创意、信息技术及高新技术等产业,注册地为各大学创业园、科技园及创业孵化基地等的“在校大学生人群(含高职专科、本科、硕士、博士,限毕业年级学生)”列入微型企业扶持对象范围。在办理微型企业登记注册时,工商部门要做好微型企业的宣传、指导等工作,建立“绿色通道”,并按规定免收微型企业注册登记费。

(四)加强创业培训,落实创业培训补贴政策。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认真做好创业培训定点机构的认定管理工作,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培训机构,应及时给予认定。要加强创业培训,对创业培训定点机构提出开班申请并符合开班条件的,应及时批准开班培训。要加强对创业培训的监督检查,指导微型企业创业者或创业培训定点

机构按规定申请创业培训补贴,对符合补贴条件的,及时发放创业培训补贴。

(五)强化财政资本金补助资金保障,提高部分县资本金补助资金比例,加快资本金补助资金拨付。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自治区确定的每年安排发展户数,将微型企业财政资本金补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提高部分县(贫困县)资本金补助资金比例,自治区财政对在国家级贫困县新创办的微型企业资本金补助资金的补助比例提高到80%,对在自治区级贫困县新创办的微型企业资本金补助资金的补助比例提高到70%。简化微型企业资本金补助资金审批程序,“接受创业培训”作为扶持措施之一,不列为拨付微型企业资本金补助资金的前置条件。各级微型企业资金评审委员会在审核微型企业申请资本金补助资金时要实行每月定期集中评审,并在审批结束后的3个工作日内将结果通报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应当在收到微型企业资本金补助资金审批结果后7个工作日内将资本金补助资金划入微型企业按照规定开立的银行账户或通知其开展资本金补助资金报账。

(六)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完善金融担保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符合有关政策的前提下,成为微型企业的开户银行,并为微型企业提供快速、便利的开立账户服务,开通“绿色通道”,鼓励当天当场办结。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结合本地区实际,积极研发针对微型企业个性化的信贷创新产品和金融服务方式,努力为微型企业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切实加大对微型企业的信贷扶持力度,探索对微型企业开展信用贷款,并为符合条件的微型企业法人代表、股东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等金融扶持。各有关部门应有序推动融资性担保公司开展为微型企业贷款的担保工作,并对融资担保公司开展评级,保证担保公司担保实力,对尚未成立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县城,可在符合《广西小额担保贷款实施管理办法》有关小额担保贷款基金规定的前提下参照执行。加快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

保业务,充分发挥小额贷款公司对微型企业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现有融资担保机构的作用,扩大银担合作,鼓励和扶持融资担保机构为微型企业进行融资担保服务。允许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参照个体工商户提供贷款的方式给微型企业法人代表、股东提供创业扶持贷款。

(七)认真做好微型企业税收奖励工作。各级财政部门按要求将微型企业上年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由企业所在地财政部门统一奖励给企业,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按分享比例负担,在所得税清算期结束后1个月内将奖励资金拨付给微型企业,奖励总额以微型企业实缴到位的注册资本或出资数额金额为上限。

(八)完善税收扶持政策,进一步做好税收优惠政策工作。对于微型企业中的个人独资企业,可以比照《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办法》的规定,采取定期定额征收方式;对于管理较为规范的微型企业,要辅导建帐,引导纳税人改善经营管理,符合条件的实行查帐征收。

(九)积极落实微型企业经营场地扶持政策,建立微型企业孵化园。各市应当保障微型企业发展用地,各地新建专业市场、新建工业园要留出一定份额给微型企业。各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托企业、大中专院校等单位,建立微型企业孵化园,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开展咨询服务、创业指导活动,帮助微型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各地已经建立的科技园区、大学生创业基地等,要降低门槛,促进科技型微型企业入驻。

(十)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出台扶持各类人群创办微型企业的优惠政策。各级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在现行资金政策和项目安排上对微型企业给予与其他企业同等待遇。在各种专项扶持资金、项目资金以及扶持创业人员的专项贷款等政策性扶持资金安排上向微型企业倾斜,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优先予以扶持。各级各部门在部门的公开服务平台应公布扶持项目资金、专项贷款等情况,并做

出微型企业申办扶持、项目资金和专项贷款的指引说明。教育、妇联、工会等部门应指导大学生、妇女、下岗工人等创办微型企业。

(十一)鼓励和支持创建微型企业协会。微型企业自愿组建的微型企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促进微型企业行业建设,维护行业和会员的合法权益,推动微型企业发展。同时,协助有关部门拟订微型企业发展规划,督促微型企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十二)确立微型企业市场地位。微型企业在市场准入、竞争中应当享有与其他经营主体同等的待遇,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市场交易和行政管理过程中不得歧视或者变相歧视微型企业。

(十三)表彰奖励。对在微型企业发展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奖励办法另行制定。

(十四)叠加扶持。微型企业按照相关规定符合其他税收、产业发展资金、政策性贷款等扶持条件的,可以按照规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7.微型电网技术研究初探 篇七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 对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然而常规能源储量有限, 化石能源正面临枯竭。因此优化能量结构、发展新型能源和扩大可再生能源利用成为解决能源问题的必然选择。

电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 将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电能使用是能源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微网技术就是以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为主要供电电源的能源利用技术, 它将一定区域内 (一个街区或若干单位) 拥有的发电资源, 例如自行供电的发电设备或备用发电机组、太阳能发电装置、风力发电设备等微型电源联结起来共同向各用户供电, 形成一个公用电网与微网联合运行的电力系统[1]。与大型电网单独供电的方式相比, 微网与电网联合运行可以缓解电网峰荷时期的供电压力, 充分利用电网中各种发电设备的容量, 提供多种辅助服务;同时也可延缓建设集中输配电系统, 提高联合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及运行经济性[2]。因此, 开展微网技术的研究不但有利于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对电力工业本身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阐述了微网的本质及特点,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微网实证系统的开发现状, 重点对微网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剖析, 并对微网技术的关键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1 微网的本质及特点

1.1 微网的概念与本质

微网技术是最近几年兴起的。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角度诠释微网的定义[1~6]。美国电力可靠性解决方案协会 (Consortium for Electric Reliability Technology Solutions) 认为[2]:微网是一个小型电力系统, 这个系统在公用电网级别之下, 通常属于配电网服务范畴, 但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脱离配电网独立运行。文献[3]认为:微网是利用一次能源, 使用微型电源供电并配有储能装置, 实现冷、热、电三联供的电力系统。文献[4, 5]认为:微电网是一个由负载和微型电源组成的独立可控的子系统, 可提供较高质量的电能, 能够脱离配电网独立运行。

本文认为, 目前所提的微网概念和模式虽有不同, 但所描述的微网却具有相同的特征, 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分析微网的本质。

①结构:微网由微型电源、储能装置、负荷和电力电子功率变换系统组成。

②电源:微网的电源属于微型分布式电源, 容量较小, 单电源容量约为1~100 k W。

③负荷:负荷类型较多且功率较小, 通常需要实现冷、热、电三联供。

④能源:微网主供电电源以可再生能源发电为主 (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 , 承担微网基荷;部分电源也消耗常规能源 (微型燃气轮机、内燃机等) , 通常作为参与调峰的备用电源。

⑤电力电子器件为微电源与交流微网提供接口, 实现能量的转换及控制。

⑥电能质量:能够依靠自身调节能力保证较高的电能质量, 满足微网负荷需求并维持与配电网功率连接点的电压与频率稳定。

⑦运行方式:能与配电网并联运行, 也可独立运行, 其运行方式的切换属于微网正常调度范畴。

⑧微网与配电网功率连接点的功率是双向流动的, 但在某一运行时段微网总体呈现出一个电源或负荷特性, 且在该时段内连接点的功率是恒定的。

1.2 与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区别

从能源利用形式来看, 微网与分布式发电的基础是相同的, 两者均以新能源或可再生能源为主进行发电, 且电源均为分布式电源 (DG) 。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组成及运行方式的不同, 由此造成功率平衡控制、电能质量、并网、保护等一系列问题的差别。微网带有固定区域的负荷, 通常只含有容量较小的微型分布式电源, 既能与配电网并联运行, 也可独立运行, 同时依靠自身调节能力维持微网稳定运行并保证较高的供电质量。微网作为完整的电力系统, 在功率平衡控制、系统运行优化、故障检测与保护、电能质量等方面都必须依靠自身的控制及管理功能实现。换言之, 微网与配电网并联运行等价于互联电力系统间的并联运行;而分布式发电系统与配电网并联运行等价于分布式电源嵌入在配电网中。

1.3 运行方式

微网的运行方式十分灵活, 无论是与公用电网联合运行还是独立运行都能突显其优势。例如, 建设在高密度负荷区 (商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社区等) 的微网, 在峰荷时期与配电网并联运行, 利用微网电源和配电网同时为微网负荷供电, 既可缓解配电网的供电压力, 也可降低微网购电成本;当微网内部发生故障时可及时与电网断开, 不危害电网的安全;当电网发生故障时, 微网可脱离电网独立为区域内负荷供电, 并为电网恢复提供后备电源;此外, 根据电网电价、微电源发电成本、微网负荷结构和需求量等编制运行计划可降低微网总体运行成本, 这对联合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也是十分有利的。

微网作为唯一的供电系统独立运行时, 其经济性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与由公用电网供电相媲美。如:在偏远海岛或山区, 由公用电网供电必将增加时间和资金上的巨大投入 (铺设海底电缆、长距离架空电线等) , 此时就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建设微网, 可解决当地无电问题, 为负荷提供高质量的电能, 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微网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2.1 微网实证系统的开发

在微网研究和开发领域, 美国、日本等国家走在了前列, 目前已进入实证系统的研究阶段。在2003年发生美加大停电后, 美国CERTS联合高校、研究院/所等多家机构开展了微网技术的研究, 先后进行了理论和仿真研究, 开发了分布式能源负荷应用模型 (DER-CAM) 进行微网的设计和运行分析。此后在Naval Base Ventura County军港进行了实证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日本常规能源极为匮乏, 在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上始终保持较高投入, 其微网实证系统的开发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05年, 东京大学、东京理科大学与日本清水建设株式会社合作, 在清水建设株式会社技术研究所建造了以10 k W光伏电池、27 k W微型燃气轮机、22 k W汽轮机和20 k W铅酸蓄电池储能系统构成的微网试验系统[7]。此后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三菱技研所、三菱电气在青森县八户市建成了总容量为710 k W的微网, 其全部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 可为2所小学、2所初级中学和八户市市政厅及政府部门供电。

在国内, 合肥工业大学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较早地开展了风-光-柴-蓄复合发电及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 这是由多种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联合构成的“微网化”可靠供电系统, 适合在缺电、无电的海岛、沙漠、山区运行。该类系统是微网发展的初级模式。

2.2 微网技术研究现状

2.2.1 微网运行与能量管理

文献[7]对微网协调运行问题进行了研究, 根据电网日间和夜间电价的差异、蓄电池充放电特性, 提出了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和电网购电的组合方案, 其实质是对微网经济运行的探索。

文献[8]建立了包括主电源及其变换系统的微型分布式单元的稳态基频模型, 提出了含有分布式电源的微网潮流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以传统潮流分析方法为基础进行交流电网潮流计算, 然后进行分布式单元内部变量的计算, 根据分布式单元的稳态基频模型可以无需迭代就获得各点的电压和功率分布。

文献[9]提出了基于智能软件代理技术的微网管理系统, 能够实现对微网监视、控制。文献[10]提出的微网管理系统还具有市场协调功能, 可为微网内双边交易用户和联营交易用户提供报价代理界面, 这种做法实质上是将经济调度和运行控制分开进行, 与传统的EMS功能是类似的。

2.2.2 能量平衡控制

能量平衡控制是任何一个电力系统都必须解决的问题, 微网也是如此。微网能量平衡控制的基本任务是使各微电源及储能装置的输出功率满足微网负荷的需求。但是微网电源容量较小, 单一负荷的变化都可能对微网功率平衡产生显著的影响, 且以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电源易受天气影响, 输出存在波动。因此相对配电网来讲, 微网功率平衡控制更为复杂。

文献[11]构建了由内燃机、微型燃气轮机和铅酸蓄电池组成的小型微网试验系统, 提出了功率混合控制方法。按该方法, 负荷波动被分成若干个频段, 每个类型的微型电源负责平衡某一频段的负荷波动。如, 利用响应速度最慢的微型燃气轮机补偿变化较慢的负荷分量, 利用蓄电池补偿瞬时变化的负荷分量。而文献[12]所构建的微网还包括光伏发电系统, 通过混合控制策略, 内燃机、微型燃气轮和蓄电池机可以抑制负荷波动和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波动, 实现微网功率的自动平衡。其中, 由于光伏电池输出的波动特性, 将其视为不可控的负荷。文献[13]构建了由燃气轮机和风力发电机、燃料电池组成的小型微网试验系统, 通过对燃气轮机的输出进行控制能够有效地吸收风电输出和负荷的变化, 在并网运行时可以将联络线功率维持在一定水平。

除了旋转式的交流发电机, 微网中通常含有各种类型的直流电源, 该类电源通过逆变系统 (PCS) 与电网连接。因此交、直流电源的混合控制是微网运行必须面对的问题。文献[14]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带有功率逆变装置的直流电源和同步发电机 (SG) 的混合控制策略。PCS和SG在混合控制策略下可以各自独立运行, 跟踪指令变化和负荷波动, 通过自动电压调节和输出滤波器的合理设计可以将微网的电能质量维持在较高水平而无需从电网获取辅助服务。文献[15]针对含有PCS和SG的协调控制系统提出了“中心控制——局部控制——电源控制”的三层控制结构。其中, 中心控制系统完成各子系统的协调控制;每个局部控制系统负责调节其内部各发电机出力;直流电源通过电源控制器接收局部控制系统的指令并调整输出;旋转发电机通过调速器自动跟踪功率变化。目前在部分配电网中含有容量不等的DG, PCS和SG的混合控制有利于将分散的DG联合起来形成高效运行的网络, 也为微网和电网的并联运行了提供更多的自由度。

文献[16]针对由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机、蓄电池组成的微网提出了频率与电压幅值快速控制策略, 在微网并网和独立运行模式下, 当负荷变动和天气变化引起自然变动电源输出波动时, 均能将微网频率与电压维持在额定值附近。

文献[17]提出了直流微网的概念, 其电源包括内燃机、光伏发电系统、蓄电池、超级电容器, 均具有直流输出。通过功率变换系统的混合控制, 可以使各电源输出恒定的直流电压, 该电压通过背靠背式的直流变换系统为负荷提供所需电压等级的直流电, 也可通过逆变系统与交流电网并联。该研究小组构建的直流微网系统不仅具有良好的稳态性能, 在并网、脱网、交流负荷短路、投入或切除内燃机等暂态过程也能保持稳定的电压输出。

2.2.3 微网设计与规划

文献[18]提出了将含有DG的配电网改造成可独立运行的微网的方案。目前, 各国电力系统中存在数量及规模不等的DG, 该研究为将含有高比例DG的电网的一部分改造成能够独立运行的微网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文献[19]研究了在自然资源相对较弱的山区建设微型水电厂和微型风电站的规划问题。如果微网建设地区水资源不丰富, 可以利用山区的自然地形开凿支流运河,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获得足够的水头, 还可使水生生物免受影响。同时沿着山坡合理地选择河堤可以减少初始投资, 并为微型水电厂的建设提供若干个候选地。此外, 很多山区总体风力较弱, 但是由于山体表面的特殊地形, 不同地点的风速会有明显差别。因此, 在弱风山区合理选择地点仍有很大的可能性获得较强的风能。这一研究经验为我国自然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建设微网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依据。

2.2.4 电能质量

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采用PSCAD/EMTDC软件就预先制定的切换计划和故障导致的独立运行模式进行了研究[20]。该微网含有两个分布式电源:同步发电机和带有电压型逆变器的分布式电源, 对逆变器输出采用有功-无功解偶控制, 即通过快速有功调节保证母线相角稳定, 通过快速无功调节保证母线电压稳定。该研究通过合理的控制方式切换可以保证特定母线的电压质量, 但是对全网母线电压的控制尚未进行讨论。文献[21]提出了一种三相四线电能质量补偿器, 包括一个串联和一个并联四相角逆变器, 能够补偿所有不对称的正序、负序和零序部分, 改善微网电压和电流质量。

2.2.5 故障检测与仿真分析

英国贝斯大学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微网的快速故障检测方法[22,23], 该方法利用系统电压的abc/dq变换检测短路故障, 并通过比较不同测量点的电压值判断故障点区域。其中, 微电源的输出电压被转换成d-q坐标系的量值, 电网故障引起的微电源输出的任何变动都被作为干扰反映在d-q系统的变量中。

微网中含有大量的直流电源和逆变装置, 标准的电力系统稳定分析方法不能直接用于这类含有电力电子器件的系统。文献[24]对标准稳定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 对逆变器的模型也进行了适当修改, 使之能适用于无惯性 (不含旋转机械) 的微网系统。改进的方法能够在微网与大电网突然断开、负荷变化、微网电源输出波动等扰动情况下, 对微网动态过程进行仿真。

3 微网技术研究的关键问题

目前微网技术的研究刚刚起步。而微网作为一个新型电力系统, 无论是其运行与设计中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问题, 还是对传统电力系统的影响, 都值得电力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展开广泛、深入的研究。

(1) 在微网技术发展初期, 出于技术、政策等因素的制约, 微网不会向配电网反送功率, 从配电网接入点来看, 微网整体呈负荷特性。但是微网的接入使接入点的功率值发生改变, 因此, 整个配电网的潮流分布随之改变, 其改变程度视接入功率值而定。随着微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电网 (电力) 公司政策的改变, 微网可能会向配电网输入功率, 接入点及整个配电网的潮流分布将发生重大改变, 从而给电网带来多方面的、深刻的影响。

(2) 优化微网运行性能的关键在于微网的设计, 即根据负荷结构和需求量, 合理地确定电源的类型及容量, 使能源的购买、应用、转换达到最优的利用[2]。因此对各类电源的投资及运行成本进行准确评估、建立负荷冷、热、电数学模型、开发适用于多类型电源及负荷的微网规划模型及算法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 能量平衡控制是微网设计与运行中最根本的问题。微电源具有独立性、多样性及输出功率随机波动性等特点[25], 在运行中应根据气象条件和负荷预测结果提前制定微电源发电计划和电网购电计划, 保证微网在并网运行和独立运行两种模式下都能维持功率平衡, 并使微网总体运行成本最小, 实现经济运行。目前, 国外某些可再生能源 (如风力发电) 的发电成本可与常规能源形成竞争, 尤其在峰荷电价较高时更具优势。而我国多数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偏高, 无法与中央电站发电形成竞争。

(4) 供电可靠性及运行稳定性仍然是微网建设与运行中应考虑的重要问题。在新型电网结构和能源结构下, 这些问题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微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是融入到经济性中来考虑。如:将微网负荷分为重要负荷和可调整负荷。当电力不足或电价较高或其它条件满足时, 削减或切断可调整负荷的用电以保证对重要负荷的供电。重要负荷的供电可靠性较高。而对于被削减的负荷, 其供电可靠性虽有降低, 但是会得到其它方式的补偿。此外, 微网可通过选择独立运行或与电网并联运行来保证其运行的稳定性。换言之, 我们不能直接判断微网独立运行的稳定性高还是与电网并联运行的稳定性高。通常情况下, 微网与电网并联运行的可靠性会比较高, 但是当电网发生故障或供电不足时, 独立运行的可靠性会更高一些。因此, 微网运行分析的内涵更为丰富, 其衡量指标也更为灵活。在电力市场环境下, 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经济性、安全性可以多种方式体现。

(5) 微网中含有高比例的直流电源和电力电子器件, 且微网负荷数量有限, 可能存在不对称负荷, 这些将导致谐波畸变、电压闪变、电压不对称等一系列电能质量问题。传统电网的电能质量检测及控制装置应用到微网中需要如何改进、含有PCS的电源如何维持电压与频率的稳定等都需要广泛和深入地研究。

(6) 微网的故障与保护。微网中电源与负荷电气距离较近, 直流电源通过逆变器与微网联接, 电压等级较低。网络结构、电源特性及电压等级上的差异使得微网故障电流的大小、方向及持续时间与传统闭式输电网和辐射型配电网的情形存在较大差别。如何确定微网中保护装置的整定值还需进行广泛地印证。此外, 对微电源的等值模型、快速故障检测方法、微网暂态过程等一系列问题也需进行深入研究。

(7) 微网潮流计算与传统的输电网及配电网均不相同[26~28]。输电网含有PV节点、PQ节点和Vθ节点;而微网中还包括P恒定、电流幅值恒定的PI节点, P恒定、U不定、Q受P、U限定的P-Q (V) 节点[29], 两者电源节点的类型差异较大。传统配电网中一般仅包含Vθ节点和PQ节点, 变电站出口母线通常视为Vθ节点, 而负荷节点和中间节点则视为PQ节点。各类微电源的接入使得传统配电网潮流计算也不适用于微网。此外, 微网负荷种类较多 (冷、热、电) , 容量小且分散, 负荷所呈现出的特性不仅仅是传统电网的PQ节点。因此应针对微电源、负荷及网络连接方式开发相应的潮流计算方法和分析工具。

(8) 建立能够对微网实现全面监视、控制和调度的微网能量管理系统 (Microgrid EMS) , MEMS应该能够完成与传统电力系统EMS类似的功能, 实现数据采集与通信、编制运行计划、接收市场报价、监视网络安全等。微网规模虽小, 但是其电源种类较多, 独立性及随机性较强, 相对于电网而言, 对微型电源实现全面监控系统将是全新的课题。

(9)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可再生能源消费的稳定市场, 缺乏需求激励和投资市场激励;且微网研究刚刚起步, 技术尚未成熟, 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微网建设成本高, 推广速度缓慢。因此微网的发展除了需要在技术上的积极探索, 还需在能源政策、并网标准等多方面同时推进。

4 结论

8.教师个人课题研究方案 篇八

研究方案

沛县杨屯镇中心小学 邵明鸽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分析及目的意义

小学语文课堂是师生交往、互动和对话的平台,而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是师生交往、互动和对话的重要外显形式。而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方式,特别是在课堂中,提问会经常用到。它可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思维,是教师检查教学目标,重新组织教学的手段。

然而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更是一个充满活力,充满童趣,富于童话气息的课堂。它并不是整堂课一味地读、写、背的机械课堂,一样也需要问题的引发。教师恰当的提问,不但可以激活课堂,引导学生思维活动的方向,使教学过程与学生思维发展相融合,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决定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听讲不专心。要想让学生爱听,就要有趣味的问题牵引学生的思维,让课堂充满情趣,让儿童享受语文学习,让学生爱听,想听,而不是逼学生听;让学生学会思考,爱思考,而不是把知识强加灌输给学生。

因此,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贯彻新课程理念,推进新课程实施的需要。研究小学低年级课堂的提问是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需要。

二、课题的界定

课堂提问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或学生以口头语言向提问对象表述问题,借以引发对象的回应或回答的过程。有效提问是教师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以及教材的理解和确定的教学目标、方法而设计的。而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的提问它不同于中高年级的问题,它要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富有童趣,富有吸引力。教师设计和课堂生成的这些有效提问,往往会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拨动他们思维的琴弦,激活学生的思维。低年级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

三、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

低年级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能够给学生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有效提问应该成为师生交流、对话,共同发现、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和必备手段。像一些“好不好?”、“对不对?”、“是不是?”这些问题都是未经设计,随意性很强的问题,一点效果都没有。或者教师随心所欲提一些不切实际的问题,脱离了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难以入手。所以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的提问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的方式要新颖;要有利于发展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要鼓励学生提问,发掘学生内在的潜力。这与以往灌输和强制式的“提问”有质的区别。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对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进行干预、研究,排解无效提问,探寻有效提问策略,使教师掌握低年级课堂提问的要求和提问的策略。把握时机,掌握技巧,真正达到启迪学生思维,优化提问的目的。从而提高低年级语文课堂的高效,促进低年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现状及分析;

2、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有效性提问的标准探索;

3、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策略研究与设计。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整个研究阶段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调查研究等。

2、前期研究内容主要采用观察法、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从教师、学生两个主体层面,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听课调研等形式多角度收集资料,分析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性提问的现状及其特征,找准突破口。

3、具体研究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动,逐步探索低年级语文有效提问的方法。同时采用经验总结法,通过撰写专题案例分析和科研论文的形式,及时总结课题实验过程中的成果,为今后课题研究成果的鉴定与推广作好准备。

七、实验时间及安排1、2011年6月---2011年9月为实验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有:

(1)学习理论,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实施计划。

(2)确定课题负责人及主研人员,确定实验班级。

(3)召开课题开题报告会。

2、2011年9月---2011年12月为实验实施阶段。

主要工作有:

(1)深入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掌握有效性课堂的价值取向,把握小学低年级语文的特点,掌握有效性提问的基本方法。

(2)通过听课、网上查找、杂志阅读等方式收集若干特级教师的低年级课堂教学实录,初步整理出低年级有效性提问的典型片段,总结同类型的课不同的提问,不同类型的课的不同提问的方法。

(3)根据阶段分析研究的结果,进行对比性实践,总结性实验。在实践中进行对比和反思,验证阶段性研究的成果。

3、2012年1月---2012年6月实验总结阶段

主要工作有:

(1)收集教学实录,整理典型片段,总结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有效提问探究的收获,写好中期阶段性总结。

(2)展示研究成果,主要以论文形式呈现。

(3)撰写《实验结题报告》。

八、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长:邵明鸽

课题组成员:刘庆奎、徐艳珍

9.教师个人课题实施方案 篇九

所属学科:语文。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目的意义。

本人是一名农村语文教师,曾于多所农村小学任教。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农村小学的口语交际训练课程由于受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再加上任课教师不够重视,所以基本流于形式,没能切实有效地开展。从而导致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相当低下,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但本人认为:由于口语在现代社会交际中地位的提高和用途的增加,口语表达能力已被认为是未来新社会建设者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学生不仅要有新的思想和见解,而且要能在别人面前把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很好地表达出来,除了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技巧外,还必须具备口才。因此,口语交际训练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一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二是培养建设四化人才的需要;三是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四是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

二.课题界定。

1.关键词界定:

“农村小学”是指山区各地比较偏僻和条件落后的小学。

“切实”是指能真正把口语交际训练落到实处。

“有效”是指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课题界定。

“农村小学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口语交际训练的研究”是指调查研究农村小学生对口语交际训练课程的认识和误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研究和学习口语表达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口语表达技能技巧的训练,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课题支持性理论。

1.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语文’一名......彼此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

2.著名童话家郑渊洁说:“合格的老师和父母是发现孩子的优点,告诉他什么地方行......让我们共同努力,携手共创孩子成功的明天。”

3.邓小平同志曾给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四.研究目标。

通过对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现状地调查了解,发现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误区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对口语交际训练的兴趣,探索各种途径,采取多种有效方法,帮助学生积累成功经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让学生从小学阶段开始,就基本做到能说会写,为他们将来走入社会,成为新时代的合格建设者打好基础。让每个孩子在今后面对口语交际训练时能够自信地说:“我能说,我会说。”

五.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活动的对象为自己任教学科的全体学生。

六.研究内容。

1.调查研究农村小学开展口语交际训练课程的现状,找出成因,并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指导研究活动。

2.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3.确定如何合理的利用时间来开展口语交际训练。

4.怎样选定恰当.适合学生发挥的口语交际题目和内容。

5进行口语表达技能技巧地训练,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七.研究具体操作过程。

(一)准备阶段(2009年6月至8月)。

对学生进行深入地调查了解,研究他们对口语交际的认识和误解,发现口语交际训练课程冷清的症结所在。

(二)实施阶段(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

根据调查发现的问题,采用对应的策略与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活动,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总结阶段(2010年6月至2010年8月)。

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分析.归纳实验情况,总结经验。

(四)结题阶段(2010年8月以后)。

撰写结题报告,上交“个人课题”研究成果。

八.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相关调查,进行情况分析,找出农村小学口语交际训练课程冷清的成因,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来指导研究活动。

2行动研究法:以实际研究行动为主,结合个案研究,采用多种手段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记录。

3.经验总结法:广泛总结广大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

4.文献法:搜集利用有关资料,不断完善对课题的研究。

九.研究成果呈现方式。

1.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专题研究论文。

3.经验总结文章。

十。研究的组织形式。

本次研究活动属于本人自选课题,独立研究。

吴兴庭

10.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微型课题研究 篇十

在教育教学中能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能推动自身和学校工作的有效进行的课题就是我们研究的课题。

(一)从寻找问题出发去找课题。

问题即课题,那么问题从哪儿来呢?

对教师来说,问题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从自己的学科教学中、从班导工作中去发现问题。如对自己的教学有什么问题,想改变什么;二是从学校的发展需要、从年级组、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中去发现问题,如每学期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年级、教研组的学期活动主题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三是从学校已立项的省州县课题中找问题。课题组长可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研究的目标、研究的预期成果等,把问题根据课题组成员的特点及承担的工作细化到每一个课题组成员中,都进行一个与此课题有关的微型课题研究,研究的微型课题成果既可以支撑课题又能提升教师的素质。

由此可见,问题主要从教育教学实践的情境中来,可以从阅读中、从与他人的交流中、从规划课题中找到研究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具有反思意识、问题意识、学习意识。

(二)确定研究课题。

l. 课题名称要新颖、科学。

名称的新颖,指的是研究的问题要与时俱进,符合时代需求,通过研究解决的是目前的重点、热点问题,是当前非解决不可的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问题。名称的科学,一是指名称无歧义,无科学性、逻辑性、原则性错误。二是要符合课题三要素,包含有尽可能多的研究信息。

2. 课题名称三要素。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称作课题名称三要素。比如:课题《建水县学前教育现状调查》,研究对象:建水县。研究内容: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调查法。若将这个题目稍加改动,变为《建水县学前教育现状》,少了“调查”两个字,它就不再是一个课题,而是课题《建水县学前教育现状调查》实施的结果,即成果。改变三要素中的任何一个要素可以改变课题。

3. 如何使课题变小。

(1)限制研究对象的范围。如

初中生生物学习方法的研究

山区初中生生物学习方法的研究

山区初一学生生物学习方法的研究

山区初一生物“学困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2)限制研究的内容。如

小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小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研究

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高方法的研究

(3)限制研究的方法。如

初一英语学困生单词记忆方法的研究

初一英语学困生单词记忆方法的调查研究

初一英语学困生单词记忆方法的实验研究

二、如何制订研究方案(计划)

(一)为什么要制定研究方案。

制定完整的研究方案能使课题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提高微型课题完成的效率。同时使研究思路清晰化、研究任务具体化、研究过程文本化。

(二)研究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在研究方案中我们一定要阐述清楚: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怎样研究?

1.研究什么。

(1)课题名称。课题名称是课题最高度的概括,表述时尽可能概括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如果简洁表述的话,也应包括课题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三部分,即课题名称三要素。例如:“七年级学生生物学习方法现状的调查研究”。

(2)课题概念界定。概念界定,就是要把课题名称里面看起来熟悉,但又说不清楚的词语说清楚,讲明白。课题中的核心概念和关键词,不仅对于课题的清晰表述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课题的实践操作具有重要作用。

1研究范围的界定。课题名称如果没有对研究对象的范围进行限制的话,在研究方案里就要做一个界定。例如:“高中数学教学‘分层教学’实际操作的初步研究”。

2模糊概念的界定。在课题研究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模糊的概念,内涵不清楚,外延不确定,尤其是一些研究对象,如果不界定清楚,就不能确定具体的研究对象,研究工作也就无法开展。例如:“文科综合重点本本科科临临界界生生培培养养的的研研究究”。

3关键词语的界定。课题名称中,有些关键词的含义不是很明晰或有多种解释,必须根据研究的需要加以界定。把关键词界定清楚可以使课题研究在确定的范围内开展,使课题研究思路明确清晰,具有可操作性,使研究内容成为一个有确切含义的问题,具有科学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别人按照研究者规定的范围来理解研究结果和评价该研究的合理性。例如:“高三英语教学资料的二次开发研究”。

(3)提出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研究的“航标”,它不仅仅是一项课题研究要达到的结果,也是对所研究的问题解决的程度。研究目的指向要具体明确,不能笼统、空泛;不能与研究内容相混淆;不能以教育教学目的代替研究目的。

(4)确定研究内容。课题名称中的“研究内容”其实还只是一个“研究主题”,在研究方案里要把这个“研究主题”进行分解,只有把这个“研究主题”分解为若干个具体的研究内容,才会有研究的抓手或要解决的问题。不然,课题就无从研究起。

根据微型课题研究的目的和特点,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确定研究的内容:一是问题的现状与归因;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1研究内容是课题名称的具体化。若把做课题和写文章相比,课题名称相当于一篇文章的题目,课题研究内容相当于文章中的段落标题。2研究内容不宜多、不宜大,不能乱,思路要清晰,内容之间要有逻辑关系。

2.为什么研究。

(1)介绍研究的起因。研究起因就是通常所说的研究背景、原因、缘由等。首先,要分析课题产生的背景,或基于什么样的情况研究这个课题。其次,要说明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即为什么要研究,研究的价值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研究的起因要简明扼要。只要说清楚自己在工作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就行了,不需要过多地去讨论问题产生的背景以及研究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说明研究的依据。微型课题研究并不需要研究者具备高深的理论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微型课题研究不需要理论的支撑。任何一个作为课题研究的教育教学问题都是由一个或一组最基本的研究单位组成,并属于一个或几个研究领域的科学体系,其中作为研究这个课题的所必需的理论体系就成了支持这个课题研究的依据。一线教师的理论和实践往往是脱节的,要么忽视理论的价值,很少溯根追源,被动学习理论,要么脱离实际空谈理论。所以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学习理论可以消除研究中的概念障碍、借助理论建立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应用理论在研究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依靠理论解释研究中的实验活动。在实践中真正提高教师自己的理论水平。

3.如何研究。

(1)确定研究的对象。研究对象有总体研究和抽样研究。如果是总体研究,对总体范围要有具体说明;如果是抽样研究,则要说明抽样方法和样本容量。一般来说,微型课题研究的对象及范围都比较小,局限在具体的学校甚至班级,比较明确。如果课题名称中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很大,就需要抽取部分样本进行研究。

(2)确定研究方法。研究的过程,就是研究者运用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不在多,要有用,用不到的方法在计划里不要写,用这个方法干什么,在计划里也要简明地说清楚。没有研究方法就没有研究结果,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反映了课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选择研究方法的一般依据是:一是根据研究的内容确定方法;二是根据研究的对象确定方法;三是根据研究所用的技术手段选择研究方法。微型课题研究常用的方法有: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等。

(3)研究实施步骤。研究步骤是研究计划的主体,是研究的路线图,愈详细愈便于实施。研究步骤要围绕做什么、谁去做、怎么做、什么时候做、要达成什么效果等方面作具体的安排。

(4)预期成果及其呈现方式。在研究计划中设计出成果形式,从研究者角度来说,可以明确将来用什么表现研究成果,从一开始就可以向这个目标努力,以利于积累材料,构思框架,进行分工,取得研究成效。从课题研究的管理者角度来说,可以据此进行检查验收。研究成果有研究报告(调查报告、观察报告、实验报告、结题报告)、论文、案例、随笔、课例、教育叙事等形式。

(三)研究方案的基本格式。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没有一个统一的格式,有的地方提倡简便,有的地方则要求翔实。不管简便还是翔实,不管怎样安排课题研究方案的结构,也不管怎样去表达,诸如课题名称,概念界定,研究依据,研究目的、对象、内容、方法,研究步骤等一些基本要素在研究方案里是必不可少的。

三、撰写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后者都侧重于研究成果的表述,而结题报告则侧重于回顾过程和评价成果。结题报告的写法没有固定的格式,但有大致的框架结构。一篇规范、合格的结题报告,需要回答好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即课题研究的背景、缘起或原因。二是“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着重说明研究的理论依据、目标、内容、方法、步骤,以及研究的主要过程。三是“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从应用写作的角度看,微型课题结题报告可以分为标题、正文、结尾和附件等四个部分。

四、微型课题资料的整理

收集保存研究资料是老师们最容易疏忽的工作,那么,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整理哪些资料?收集资料的工作不能到结题的时候再做,平时就要注意积累,有些原始资料一旦丢失就很难找到。为了使资料充实、完整,并有助于研究工作的开展,除平时注意积累外,还可以开展主题调查,进行专题收集等。那么我们应该收集整理提交那些资料呢?

1.单列材料。如:《建水县微型课题研究申请表》、《建水县微型课题结题验收申请表》、《建水县中小学微型课题结题评审表》

2. 认真填写。如:《建水县微型课题研究管理手册》,内容包括:

(1)《研究计划或方案》

(2)《课题研究工作活动记录表》按记录表的活动顺序附相应的证明材料:包括教学案,听、评课记录,日记、读书笔记,随笔,调查问卷及统计分析材料,观察、实验记录,会议、讲座等研讨活动记录。这是教师平时在研究过程中必须认真做和收集的。

(3)《建水县微型课题研究课评价表》

(4)《微型课题研究成果登记表》

(5)微型课题研究成果:包括结题报告、调查报告、课堂观察报告、实验报告、研究课课例、教育案例、教育叙事(故事)、论文、研究课或主题教育活动等,按微型课题研究成果登记表上的序号将相应成果附在后面。

11.微型课题研究 篇十一

习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

所谓预习,在《现代汉语规范辞典》中诠释为:学生预先自学老师将要讲授的内容。诚然,预习是个传统的话题了,但细读,预习的关键词“自主学习”却是新课程中的重点,甚至是灵魂。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向探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而学生作为知识接受者也应该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转变,这样,学生的预习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然而,新课程下的预习,是否真正走向了生本,是否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发现,在日常教学中,其实教师在预习指导中存在很多误区,有的只注重预习内容的数量,有的只侧重预习任务的布置,有的预习要求太模糊。为此,我通过关注成功的预习指导案例和结合自身的预习指导,认为有效地指导学生预习要注重预习的明确性、选择性、多样性、开放性和创造性。

二、研究内容

小学高年段学生自主学习课前预习良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由“知”到“行”,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过程,因此,本课题遵循这一发展过程,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常规预习习惯

常规预习习惯是指在完成作业后能认真阅读将要学习的课文,感知教材的内容,学会使用利用工具书辅助学习,找出问题或初步解决碰到的疑难问题。

2.培养质疑预习习惯

质疑预习习惯是指在完成作业后能认真阅读将要学习的课文,了解教材的内容,学会发现问题,对问题提出质疑和思考,养成带着问题听课的习惯。

3.培养探究预习习惯

探究预习习惯是指在完成作业后能认真阅读将要学习的课文,理解教材的内容,主动收集相关资料,学会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对问题探究和发散思考,养成对问题追根求源的习惯。

4.培养创新预习习惯

创新预习习惯是指在完成作业后能认真阅读将要学习的课文,掌握教材的内容,学会主动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对问题深入探究和发散思考,经过比较、分析,形成自己的见解,敢于标新立异,发表不同意见,养成自主学习、开拓创新的习惯。

三、研究重点

1.初级阶段:重点研究培养学生养成“常规预习习惯”所具备的基本素质。指导学生学会利用工具书、处理信息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能认真阅读将要学习的课文,感知教材的内容,学会使用利用工具书辅助学习,初步解决碰到的疑难问题,实现近期目标。

2.中级阶段:重点研究培养学生养成“质疑预习习惯”和“探究预习习惯”所具备的基本素质。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质疑、探究、发散思考的方法,引导学会主动收集相关资料,发现问题,对问题提出质疑和思考,养成带着问题听课的习惯,实现中期目标。

3.高级阶段:重点研究培养学生养成“创新预习习惯”所具备的基本素质。指导学生学会创新思维、分析归纳和独辟新径,形成见解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对问题深入探究和发散思维,形成独到见解,敢于标新立异,发表不同意见,养成自主学习、开拓创新的习惯,实现长期目标。

四、课题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原则

1.全体性原则

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让班级全体学生参与,把每一位学生都作为实验对象,追求实验的整体效果。

2.主体性原则

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论教、以学评教,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及时激发学生课前预习的兴趣,帮助、指导学生,使其逐步具备自主预习所必备的素质和掌握预习需要的方法、技能。

3.科学性原则

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坚持以现代教育研究理论为指导,既要严格按照现代教育研究理论指导的程序科学操作,又要坚持从实验研究的班级实际出发,根据小学高年段学生的生理、心理和学习特点,分层次、分阶段的设定目标和建立引导机制,不断创新和丰富实验研究的内容,为实验研究的理论增添新的实践成果和科学依据。

4.民主性原则

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坚持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愿,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首创精神,在“课前有效预习”的养成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感到自尊、自信和预习的成功体验,从而迸发出更大的自主预习积极性和前进动力。

5.差异性原则

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原有预习习惯的基础,制定针对性措施。对学生分层次、分阶段设定目标和提出要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促使良好预习习惯的尽快养成。

6.发展性原则

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始终坚持谋求学生终身发展,一是充分肯定每一位学生原有预习习惯中值得发扬的优点和长处,二是诚恳地指出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是立足学生终身发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预习的方法,激励学生着眼于未来,努力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课题研究实验的最终结果:

★ 经过实验研究和不断探索,形成一套比较完善、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的“课前有效预习的研究”策略。

★ 经过实验研究和实践探索,使实验对象——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打下人生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坚实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对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有效自主预习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建立课题实验的现实基础。

2.文献法: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查找和研究,建立有效的理论支撑,并在各实验阶段指导实验工作。

3.行动研究法:及时记录在该问题研究过程中来自教师、学生、教法学法模式等,通过论证确定实际可行的实施策略。

4.经验总结法:运用经验总结法来构建开放的、多元化的、有效的课堂实施策略,并推出一批有推广价值的实施方案和经验。

5.案例分析法: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来构建具有本学科特色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并探索出有价值的研究经验。

五、研究措施

在研究的过程中,为了确保研究的顺利有序有效的进行,在严格按照课题研究方案的基础上,主要采用了以下一些措施:

1.实施调查

(1)调查现状。调查准备,着重做好抓好两件事:一是设定调查的内容,围绕农村小学高年段学生语文课前有效自主预习现状设置调查细目;二是定调查方法,根据“简便易行“的要求,按照具体内容,选定最佳调查方法。

(2)调查实施。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选定具体对象,包括骨干教师、普通教师、新教师不同的调查对象;二是按不同的方法组织具体的操作,主要为调查问卷,课堂观察等;三是清点整理调查材料,查漏补缺,保证调查材料符合课题研究的要求。

(3)调查分析。在分类分析的基础上写出调查分析报告,力求报告的现状既全面又突出研究方向法,成因分析透彻明晰,对策建议切实有效。

2.理论学习

以新课程理念来引领课题研究,通过参加太仓市语文学科工作组活动、个人自学等形式努力提高老师的理论水平,促进老师的科研素质。阅读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书籍、小学语文杂志、网络搜索等渠道,以电子稿的形式摘录与课题相关的内容,并将资料整理,每学期做好了一份“课题理论学习资料卡”。每学期在太仓市语文学科工作组中进行一到两次围绕主题的课题沙龙活动。

3.反思研究

结合自己的教学与语文学科工作组听课所思,积极撰写每月一篇教学的随笔,记录下自己课题研究中、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针对教学现状及时思考改进的策略。

4.教学研讨

课题的研究与落实,都要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来实现,也是落实研究成果的主要途径,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课题一直坚持“抓教学,重实践”。

(1)备课活动。教师在备课时,深钻教材,根据教学重点、难点设计形式新颖的预习作业(前置性作业)。

(2)磨课活动。磨课融入常态课堂教学中,同年级教师备课中碰到疑难问题进行探讨,设计好预习作业(前置性作业)解决教学难点,同时更好的为追求高效课堂服务。在校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的语文与作文公开课中,以预习作业(前置性作业)为导航,课堂环节清晰。参加太仓市骨干教师培训班与太仓市语文学科组,到朱棣文小学上示范课,受到听课老师的肯定。

(3)读书活动。在太仓市骨干教师培训班与太仓市语文生本学科组,阅读《老子十八讲》《教育激扬生命》《教育走向生本》《谛听教育的春天》等。

六、研究成果

一年半来,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对指导小学高年段学生语文课前有效自主预习的研究有了更深入的理性认识,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撑。

一年半来,学生通过课题研究,改变了原有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从教师设计的作业到学生设计个性化的预习作业这种学习实质的变革,解放了学生的头脑,学生成为课题研究的受益者,他们大胆自信,主动沟通,成为学习的成功体验者。

1.形成指导小学高年段学生语文课前有效自主预习的策略。

(1)激发需求策略。

指导小学高年段学生语文课前有效自主预习的研究,特别要重视激发教师与学生内在的需求,引导学生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共同创造出和谐、有效的课前预习新天地。

(2)目标明示策略。

指导小学高年段学生语文课前有效自主预习的研究,教师备课理念的显得更新尤为重要。教师备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促进教师对课堂

教学目标、任务与价值的准确把握与定位。教师真正从学生的教学实际来设计教学过程,真正达到“师生共振”的理想境界。

一堂课的目标聚焦于1到2个。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课前明确告之学生本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在主动学习探究中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双向提问策略。

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既体现在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又反映思维的独特性与创造性,它能促进学生思维中的创新精神。教师要利用预习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在预习中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预习中的问题,设置不同层次的疑难点,逐步提高创设问题情境的层次,学生做到了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体,也有希望达到叶圣陶老先生所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2.形成指导小学高年段学生语文课前有效自主预习的练习策略。

(1)童趣化策略。

设计预习练习时,我们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能开拓学生思路的,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开放题,并起了童趣化的名字,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时空,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描一描,写一写叫“小小书法家”;照样子,写出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词语叫“变魔术”;划去下列带点字不正确的读音叫“火眼金睛”;按要求归类叫“紧急集合”;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使句子更具体生动叫“锦上添花”„„

(2)综合化策略。

高年级学生知识积累丰富,但是知识的提取性却相对稀少,导致学生“学习今年忘了去年”这种低效的学习现状。因此,看拼音练习中可以加强同音字的练习;阅读中增加好词好句的积累并学会仿写。

3.研究者的教育科研能力得以提升。

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了解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提高教育理论和修养,并且把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开展阶段性检测监控教学能力,两学期阶段检测名列同年级之首。

在课题理论学习中,每月对课题相关理论进行学习、摘录;反思教育、教学行为,及时总结课题研究中的收获与疑问;撰写教学论文在“师陶杯”与“太仓市”课题论文比赛中获奖,撰写的教学设计在江苏省“蓝天杯”评比中获奖。

七、研究的启发与思考

作为一个微型课题,实施一年半来,已完成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回顾课题研究走过的历程,一方面,我为课题研究中取得的研究成果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也为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许多不足、不尽如人意之处深感遗憾,也更激发我增加勇气、创新思路,从而不断去进行深入的研究。

启示一:培训与理论学习至关重要

缺乏理论与专业的培训与引领,我常感觉到有些迷茫。感谢参加太仓市骨干教师培训班与太仓市语文生本学科组,让我的迷茫逐渐拨开,为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指明方向,提高了本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合作、探究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示二:科学合理、趣味十足的预习练习设计至关重要

上一篇:李白《静夜思》教学设计下一篇:祝福情人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