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雪作文400字(精选10篇)
1.香雪作文400字 篇一
梅花,它象征着坚强不屈的精神。不管是在寒冷的冬天,还是在万物复苏的春天,它们都在竞相开放。
记得有一次,我们全家去香雪海赏梅。
一进门,我就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五颜六色的梅花正在竞相开放,有红梅,有绿梅,还有白梅。勤劳的小蜜蜂在这些梅花中穿梭着,宛如是梅花的美容师。
这么多的梅花,各有各的姿态。有的梅花一朵挨着一朵,活像一群亲密无间的好伙伴;还有的梅花甚至跳到了另一个伙伴的身上,像是在表演杂技……我看看这朵,觉得很美,看看那一朵,觉得也很美。
这么多的梅花,真令人眼花缭乱。
我们边走边看,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山顶。从山上往下望,山脚下仿佛成了梅花的海洋。密密麻麻的梅花正在向你微笑呢!
除此之外,我们还遇到了一位送“福”的老爷爷。我看着他那有力度的笔风,心想:这位爷爷都老了,还在做志愿者,我一定要向他学习。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该走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香雪海,梅花的清香又飘到了我的鼻子里,我想,这一定是梅花在与我告别……
2.香雪作文 篇二
香雪公园的大门和别的公园的大门差不多,不过里面却一点也不像别的地方。香雪公园的路口有两台舞狮机器人,不知道啥时候才会动?里面种了梅花的地方,遍地都是梅花瓣,不仅空气很新鲜,更是风景如画,非常美丽。里面的梅花树都长得很矮,仿佛只要一伸手就能摘到梅花,它的主干分开来的树杈很低,只要一踩上去,可能就可以爬上树了。树上的花是白色的,还有蜜蜂在采蜜。那里的梅花树都叫做青梅树,大概是在一月左右开花,4至5月节左右结果。
我们看完风景后,我们又来到了大门,门前那里挤满了人,两台舞狮机器人忽然动了起来,来看热闹的人不计其数,我好不容易才看见呢。过了一会儿,表演结束了,看表演的人都散了,我们也走了。
3.描写香雪海的作文 篇三
今天我迎着春的气息来到赫赫有名的香雪海,一路上我设想那里一定很美,我抱着激动和期待的心情来到了香雪海。
到了那里我看到了从各地前来赏梅的人们,走进大们里面人山人海,看见有的人是买了门票进的,也有的直接从村庄的弄堂里进的,一走进园子就看见一块饱经风霜的石头上写着香雪海三个大字。它告诉了我那里是一个神秘又古老的地方,走在那里一股股清香扑面而来,那里的梅花有很多种颜色,有红的、有绿的、有黄的五彩缤纷,有的花儿鲜花怒放、有的花儿含苞待放他们在哪里争奇斗艳,哪里的风景如画、诗情画意,我仿佛沉醉在这花的海洋中。
4.《哦,香雪》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分析人物性格,理解文章主旨,感受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时代性。教学重点: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把握文章主旨。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篇幅较长的文章,要在一课时内完成教学,必须抓重点。香雪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分析这个人物形象时,重点分析她和其他姑娘不一样的特别的地方,避免面面俱到。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水到渠成的把握文章的主旨。相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比较久远的故事,有必要让学生充分了解人物所生活的时代和背景,这样才能充分理解人物的特点和作者通过塑造这样一个人物所要表达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作者及背景简介
(一)同学们知道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是谁吗?
就是我们今天要读的小说《哦,香雪》的作者铁凝。她是2006年被当选为作协主席的,接替已故作家巴金先生。铁凝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颇有成就颇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外进行专题研究和阅读。26年前,也就是1982年,她发表了《哦,香雪》这篇小说,并且获得了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2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1978年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并开始以一些大中城市作为经济特区进行试点。1982年的中国还是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改革开放的春风还没有吹遍中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中国广大的农村和山区还处在极其贫穷落后封闭的阶段。《哦,香雪》这篇小说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小说,一起感受在那样一个时代里生活着的人和发生着的事。
作者铁凝,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
(二)对于居住在深山里的人们来说,有一个疑问:山外是什么?
也许祖祖辈辈有着同样的回答,山外还是山。然而幸运地是小山村台儿沟人们的生活因为一列火车而发生了变化,从那以后,他们知道了山外还有更广阔的天地。今天著名作家铁凝将为我们展现这一划时代的变化。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一起来学习铁凝的抒情小说《哦,香雪》。
《哦,香雪》写的是一列火车经过小山村台儿沟时,带给以香雪为代表的一群山村少女的种种冲击,以此折射出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农村蹒跚前进的身影。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构思巧妙,表述独特,语言精美。在小说中,作家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敏感突现了作品的抒情风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丽的小说和一群美丽的姑娘。
二、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
小说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前面大家已经充分地进行了阅读,有哪位同学愿意为我们复述一下它的故事情节?
(火车来之前„„火车来之后„„)精心打扮,等待火车,寻求新奇 锁定目标,追赶火车,交出鸡蛋 愿望实现,步行返回,欢呼香雪 这位同学复述得很好,火车的经过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和那里的人们尤其是以凤娇和香雪为代表的一群姑娘掀起了很大的波澜。
三、问题导读:
(一)在这篇小说里你记住了几个人的名字?她们一直以来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之中?
(读第一段——第五段中相关的语句)这是一个完全封闭、与世隔绝的小山村,贫穷、落后,没有只是没有文化,没有休闲没有娱乐,完全的自生自灭,我们的香雪、凤娇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小得让人心疼的小山村里。
(二)然而有一天,台儿沟的宁静被打破了,被谁打破了?被火车。火车带来了什么?
1.带来了新奇,带来了台儿沟姑娘们从来没有看见过的稀奇东西。2.她们的生活也悄悄的发生着变化。
火车刚刚开进来的时候,她们像过节一样精心打扮,像看电影一样,挨着窗口观望;对什么都好奇;后来,还用台儿沟的土特产和火车上的旅客做买卖。
3.火车还带来了台儿沟姑娘们心理的变化,带来了台儿沟姑娘们的追求。我们把目光慢慢收回,定格在两个重要人物身上:香雪和凤娇。
(1)这两个姑娘有没有共同点?有,都非常淳朴、非常单纯,都很自尊自爱,都充满好奇心,都追求美的事物。
(2)有没有不同的地方呢?有。香雪胆小,怕羞,凤娇大胆,泼辣;凤娇喜欢的是金圈圈、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和北京话做买卖;香雪关注的是皮书包、配乐诗朗诵、能自动合上的铅笔盒。凤娇的追求中更多物质的东西,而香雪追求中更多精神的层面。而香雪:注意的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班上其他同学都有的自动铅笔盒,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铅笔盒,渴望交换铅笔盒。
(3)为什么香雪和其他姑娘的追求中有不一样的东西呢?因为香雪是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因为她在学校里受到同学们的奚落和嘲笑,她第一次意识到贫穷是不光彩的。
四、重点品读:
(一)这篇小说中,写香雪的部分,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个情节? 香雪为了得到一只铅笔盒,不惜走了三十里夜路。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部分内容。
1.香雪得到了那只梦寐以求的铅笔盒后一个人往回走心情是怎样的?
害怕--不再害怕--犹豫担忧--欢快喜悦
2.为了衬托她的这种心情,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
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反复朗读其中特别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写。①“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突出香雪手中的小盒子,烘托出香雪纯洁美好的心灵。
②“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这是香雪眼中的景,也是香雪心中的景。受到铅笔盒的鼓舞,她感到自尊已经找回,获得了一种战胜恐惧的勇气,内心充满了喜悦和快乐。
③“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小溪的欢快,也烘托出了香雪内心的欢快。④“铁轧在月亮的照耀下泛着清淡的光,它冷静地记载着香雪的路程”。这些景物描写中,有新奇的比喻,也有生动的拟人手法的运用,作者笔下的这些景物有了灵魂有了情感,充满了灵气充满了诗意。把香雪的形象烘托得更加鲜明,更加丰满。
3.这里插入了一段回忆,回忆了一件什么事情? 回忆了她没有用旧汗褂去换她很想吃的芝麻糖,我们看到了一个诚实勤俭的香雪。
4.主旨探究:
(1)四十个鸡蛋对于一个贫穷落后的家庭来说,的确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四十个鸡蛋和一件旧汗褂,完全不可等价,可香雪没舍得用旧汗褂去换芝麻糖,却用四十个鸡蛋去换一个小小的铅笔盒,你觉得她的追求值得吗?
(2)我们知道,香雪是一个胆小腼腆的女孩子,刚开始看到火车都害怕,听到小伙伴们为北京话互相调笑就脸红。这样一个害羞胆小的女孩子,是什么给了她这么大的勇气,敢去攀火车,敢去和火车上的女大学生用四十个鸡蛋换一个小小的铅笔盒?敢一个人走三十里的夜路?是什么使她这样勇敢这样执着?
(同学讨论后交流)指导读香雪的心理活动:“台儿沟一定是这样的:„„”这就是她和其他姑娘不同的地方,这也是香雪身上最可贵最独特的地方,凤娇她们也淳朴善良可爱,但香雪想到了去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在那样一个物质和精神都极度贫乏的时代,香雪的追求是多么难能可贵啊!这也是香雪这个人物最熠熠闪光的地方。
这里的铅笔盒不只是一个物质的东西,也不仅仅是挽回香雪自尊的一个物品,它是知识的象征,文明的象征,它代表着香雪的一种追求,一种希望,一种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的希望。有了香雪的这份追求,台儿沟一定不会永远在落后、贫穷、封闭和寂寞之中。香雪迈出了走出台儿沟的第一步。在香雪的身上,我们读出了一种时代的精神,读出了现代文明给人们带来的希望。香雪的追求是有价值的,也是让我们为之震撼的。这也正是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
五、情感体验:
对于这样一个作者用心塑造的人物,作者在结尾发出了呼唤:哦,香雪!香雪!这个结尾和小说的题目遥相呼应。
我们极少看见把感叹词加入标题的。同学们试着把“哦”去掉,或者把“哦”换成别的什么,比如“啊,香雪”,如何?
题目表现出作者对香雪的深沉而真纯的爱,自然而富有诗意。一份来自灵魂深处的呼唤,一种无限怜爱的赞美。这样一个美好的人儿,我们是不是也用诗的语言来表达一下我们对她的情感?
哦,香雪 / 温厚的群山孕育了你的清纯 / 欢腾的溪水滋养了你的灵秀 / 当闪亮的铁轨延伸进宁静的大山 / 也便承载起你的憧憬你的希望
六、拓展思考:
同学们,刚上课的时候,我给大家介绍过,铁凝的这篇小说发表于1982年,并且获得了当年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我们刚刚对课文进行了解读,你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这篇小说能够获奖的理由。(学生自由讨论)
1.从文章的语言角度,这是一篇诗化小说,如诗如泉的风格,“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愉快”(孙犁语)2.从小说主旨的角度,这篇小说具有时代意义和时代的精神,表现出了一个时代的呼唤;
3.从作家的角度,一个负责任的作家应该具有一种社会责任感,应该能给社会以温情的关注和爱等。
七、课堂小结:
孙犁评价《香雪》这篇小说时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绐终一致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是的,这是一篇很美的小说,它为我们刻画了香雪这样一个清纯、美丽,不沾一点尘杂,清澈透明,总能给人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感觉的女孩子。更难得地是她对知识,对现代文明充满着渴求和执着。关于这篇小说,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去挖掘,比如小说的题目“哦,香雪”。为什么要用“哦,香雪”,而不用“哇,香雪”或者“村里有个姑娘叫香雪”?
今年,2008年,正是改革开放30周年。现在的香雪也该40多岁了吧。香雪虽然是小说虚构的人物,但现实生活中,一定有无数个像香雪一样的人物。同学们想像一下,现在的香雪可能在干什么呢?她的家乡现在该是一幅什么样的模样了呢?课后以《三十年后的香雪》为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想象文字。
4.提问:课文展现了以香雪和凤娇为代表一群性格鲜明的山里姑娘,但是课文的题目却是“哦,香雪?”作者为什么不将文题改为“哦,凤娇” ?
既然香雪是小说的主人公,那作者有为什么花笔墨刻画凤娇这个侧面人物呢?不写的话不是更能突出主人公吗? 明确:红花应由绿叶衬,作者在首先为我们展现香雪的同伴——以凤娇为代表的一群山里姑娘,是为了衬托香雪的清纯。香雪既是这群姑娘中普通的一员,又有许多和她们不同的地方。她们的虽然有着不同的表现,但是她们的目的都一样,就是要换回自己需要的东西,只不过换的东西不同
5.从作者的描述对象来说,小说为我们展现的是一群清纯、美丽的姑娘,那她为什么不选择小孩、老者或者是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呢?
5.哦香雪教案 篇五
1.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2.理解小说折射出的时代信息。
二、教学重点:
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语设计
中国的汉字丰富多彩,一个字有好多种读音,不同的读音包含了说话人不同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来学习铁凝的一篇抒情小说,同学们在课前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首先,我想请两位同学读一读课题。
标题中的“哦”,读什么音?怎样理解?
明确:标题中的“哦”:
(1)ò表示领会、醒悟,包含有赞叹:哦,我明白了,香雪原来是这样一个执著的女孩子!
(2)ó叹词,表示惊奇。哦,香雪,真是个执著的女孩子啊!
“哦,香雪”是一个有诗意的标题,同时我们也可以从标题体会到作者对香雪这个人物形象倾注了赞叹、喜爱之情。
2.赏析人物形象
(1)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香雪,你认为她身上具有怎样的特点?用一个词语概括,并用小说中的具体内容来说明。
腼腆、纯朴、诚实、自尊、执著、向往现代文明、热爱家乡想改变家乡面貌……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几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着力刻画了香雪这样一个迈向现代文明的农村姑娘的形象,她文静、清纯、朴实,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又有着崇高的精神追求。作者展示人物这种个性特点,不仅注重人物语言的描写,更注重人物的心理刻画。小说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是怎样刻画人物的呢?
(2)分角色朗读第一次与“北京话”对话和回家路上姑娘们的对话,品味讨论她们各是什么性格?从哪些话语里表现出来的?
明确:不同的人物话语不同,潜台词非常丰富。凤娇说话大胆直率:“哟,我们小,你就老了吗?”缩小年龄距离,暗示下文凤娇对“北京话”的非同一般的感情。香雪少言寡语,性格文静腼腆,内心世界极其丰富。“那个姑娘”虽没名字,打趣凤娇的言谈,泼辣性格分明不在凤娇之下。
火车的经过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和那里的人们尤其是以凤娇和香雪为代表的一群姑娘掀起了很大的波澜。
(3)请大家通读课文,找一找在火车到来的那短暂的`一分钟里,山村里的姑娘们都有着怎样的表现?
明确:这群姑娘都因为火车的经过而搅乱了年轻的心,都像过节一样梳妆打扮,去迎接那列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的到来。她们对山外的东西全都充满了好奇:一个发卡、一块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一只人造革的书包、一个带磁铁的塑料泡沫铅笔盒……都会带给她们热烈的话题和美妙的遐想;在这好奇与向往的目光里,还融入了少女对未来生活的个人梦想。
(4)提问:她们的感兴趣的东西是一样的吗?
明确:不一样。凤娇:忙着看头饰、手表,和“北京话”做买卖。她注意到的不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子,就是比指甲油盖还小的手表。总是用鸡蛋、红枣等土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纱巾、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丝袜。
而香雪:注意的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班上其他同学都有的自动铅笔盒,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铅笔盒,渴望交换铅笔盒。
(5)提问:香雪为什么会有这种与其他女孩子不同的表现呢?
明确:因为她是台儿沟唯一的初中生,她的同学有带磁铁的塑料泡沫铅笔盒,而她只有一只“小木盒”,她们常常取笑她。因此香雪非常地希望能拥有和她一样的铅笔盒。所以当她看到火车上的学生有这样的铅笔盒时她就更加注意了。
追问:既然香雪已经拥有了一个铅笔盒并且是当木匠的父亲为她考上中学特意制作的,它在台儿沟还是独一无二的,那她为什么还要追求火车上的那个带磁铁的塑料泡沫铅笔盒呢?
明确:因为她镇上的同桌总是把自己那只宽大的塑料泡沫铅笔盒摆弄得哒哒乱响。而且她们总喜欢问她一天吃几顿饭。香雪后来明白,自己的木制铅笔盒在她们眼里成了贫穷、落后、封闭的代名词,她们是瞧不起她的贫穷,是对她和她的小山村的蔑视。香雪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她想拥有和镇上同学一样的铅笔盒,也想学着同桌那样,把铅笔盒“啪”地合得严严实实。
(6)提问:在作者看来。铅笔盒象征着什么?香雪对铅笔盒的“渴望”又象征着什么?
明确:这个铅笔盒不仅是一个实物,它也是一种象征,是文化和知识,是她要求摆脱小山沟封闭落后生活的一种企盼,是对现代文明的一种渴求。
正因为如此香雪才会成为第一个走出台儿沟的人,登上火车换取她渴望得到的铅笔盒,集体朗读小说结尾香雪回家这部分,体会香雪的情绪变化和她眼中景物的变化,并想想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明确香雪情绪的变化:怕--不怕--犹豫--坚定
①“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跳的寂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出的OO@@的声音。”--怕
②“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合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不怕
③“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OO@@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犹豫
④“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坚定
以上几处景物描写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幅月夜山景的图画,它在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背景的同时,也有效的烘托了人物的内心活动,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我们想一想:每个人在做出选择时,都会经历一番心理斗争)害怕--不再害怕--犹豫--坚定,这一变化虽然是在30里的山路上完成的,但香雪却跨越了由自卑、封闭、落后到自信、开放、进步的巨大心理障碍,这一障碍的跨越正是小说要着力表现的内容。
4.拓展、讨论,
(1)有人说,香雪不喜欢她父亲亲手做的“小木盒”,而用她娘辛苦攒下的四十个鸡蛋换了一个铅笔盒.是虚荣心的表现,意味着纯真而质朴的乡村文化的失落。
有人说,换铅笔盒的“历险”。正是小说的重点和高潮,表现的是香雪的自尊与自强,意味着城市文化和现代文明不可抗拒的魅力.是乡村社会走向开放的起点。
你更赞同哪种观点?你觉得“香雪”的未来更可能是怎样的?你觉得未来的“台儿沟”是什么样子?
六、小结课文
6.《哦,香雪》读后感 篇六
《哦,香雪》没有离奇曲折的情节,而几个女孩可爱的形象却鲜活地展现在细心的读者的眼前,这大概是作品能获大奖的重要原因。也许又是因为作者没有刻意设计情节和矛盾冲突加强故事性,人们又容易忽视它的精彩,甚至对其中的人物产生误解。有人就说,主人公香雪确实表现出很多美好的品质,但她的故事里似乎也不难发现她同样具有虚荣心,甚至说,是人就免不了虚荣心。
果真如此吗?先不妨让我们梳理一下这篇散文体小说的思路吧,进而来感受它那种形散而神不散的精彩。
全篇共82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部分。前三个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写火车开进了山乡,最后一段为第三部分,写对主人公香雪的赞叹。中间第2至81自然段为小说的主体部分,写火车在一个叫着台儿沟的小站停留一分钟发生的故事。这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两层,每一层里又有若干小层次,可以概括如下:
(一)山乡一群女孩的故事,这是一个“面”;出门看火车(第4至11自然段)议论“北京话”(第12至45自然段)按需换东西(第46至55自然段)
(二)香雪换铅笔盒的故事,这是一个“点”。因铅笔盒被人奚落(第56至62自然段)换铅笔盒忘了下车(第63至68自然段)得铅笔盒勇走夜路(第69至81自然段)
理清了小说的思路,就不难发现作者用这平淡无奇的故事点面结合地塑造人物的匠心。而说香雪也有虚荣心的人,在香雪的故事中找到来支持自己观点的情节大概有如下三个:第一,在被同学奚落之后,她居然觉得父亲特意制作的那个小木盒是那样“笨拙、陈旧”,并为此感到“几分羞涩”;
第二,她不惜偷偷地用母亲好不容易积攒的四十个鸡蛋拿去换那个自动铅笔盒,还自找苦吃地走了三十里冤枉夜路,类似那个为一个假项链而耗损十二年艰辛的马蒂尔德夫人;第三,好友凤娇与“北京话”好,她心里也是认同的,因为当听到“北京话”有了爱人时,“她感到了委屈,她替凤娇委屈,为台儿沟委屈。”
由此而以为香雪有虚荣心,首先就是对这些情节的解读是片面的。
父亲为女儿特制的小木盒确实凝聚着亲情和上辈的期望,它的价值确实不是一般的铅笔盒可以比拟的。正因为如此,当别人问“你上学怎么不带铅笔盒”时,香雪便很自然地指着课桌的一角坦然地说,“那不是吗。”压根也没有想到别人的不怀好意。在这里,她并没有一点自卑,只有一种可爱的单纯。后来别人把那自动的铅笔盒故意弄得哒哒响,她才意识到被人奚落。即便这时,她也没有像一般虚荣的女孩去反唇相讥,或者像阿Q因瘌痢头遭人奚落时来一句“你们还不配”,以获得“精神胜利”。她却能从小木盒本身制作的“现代化”程度的方面来思考别人的奚落原因,从而正视它的“笨拙、陈旧”,“她第一次意识到这是不光彩的,因为贫穷”。不把贫穷落后当一种光荣,这样的观念,在刚刚结束“越穷越社会主义”的“文革”的时代,当属很先进的哦,这怎么能说香雪虚荣心呢?这其中有一种正视贫穷落后现实的理性和勇气,正是这样的理性和勇气,才激发着香雪去追求“现代化”的铅笔盒。不难理解,那个自动的铅笔盒,在香雪的眼里,已经成了文明进步的象征。她用四十个鸡蛋去换的就不是一般的文具,为此,她勇敢地走了三十里夜路,这一点也不冤枉。在这个意义上,她付出的代价和努力越大,就越能表明她追求现代化的决心和勇气。正因为如此,香雪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娘,这是一个宝盒子,谁用上它,就能一切顺心如意,就能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就能要什么有什么,就再也不会被人盘问她们每天吃几顿饭了。娘会
相信的,因为香雪从来不骗人。”这哪里有什么虚荣心呢?
凤娇喜欢“北京话”,可是“北京话”却有了爱人,香雪为朋友感到委屈,为台儿沟感到委屈,这能说香雪有虚荣吗?诚然,凤娇喜欢“北京话”不能不说,一点也没有想到自己生活的梦,但就当时情况而言,她对这位白净高大年轻的男乘务员充其量也不过是有心无意而已。其他姑娘说“你担保人家没有相好的”话,“不关凤娇的事,她有没想过跟他走。可是她愿意对他好,难道非得是相好的才能这么做吗?”这里,读者能感受到的同样是山里姑娘的单纯可爱。喜欢“北京话”,实质是喜欢“北京话”所代表的现代都市文明,“北京话”其实也成了都市文明生活的象征。因此,香雪并不是因为知道凤娇不能成为“北京话”的相好而为朋友委屈的,更不是因为台儿沟没有“北京话”这样的都市女婿而委屈。香雪委屈的是:如此质朴善良的山里姑娘还无法被山外进步文明的生活所接纳,如此贫穷落后的山乡还不能搭上先进文明的列车融入到山外现代化的时代。这样的胸襟里,能看见什么虚荣吗?说香雪有虚荣心的读者,除了对相关情节的解读片面外,还有一个原因,可能就是把虚荣心与自尊心混为一谈吧。“是人就有虚荣心”的判断,可能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得出的结论。
人的虚荣与自尊作为一种心理,都有希望获得别人认同的特点,两者的区别就在于为获取这种认同或光荣的所凭依的手段条件不同。虚荣者追求的是表面的荣耀,所凭依的是虚假的条件甚至欺骗的手段。
《项链》中的玛蒂尔德夫人借项链参加舞会,获得了很多赞美。可是那项链并非是她家庭实力的载体,又是假的(尽管她开始并不知道,但作者这样设计是有意的),这便是虚荣的表现。而香雪为了在同学面前展现一个同样的铅笔盒,确实也有为争自己的“面子”,她甚至把再也不被人奚落地问每天吃几顿饭当成一种勤奋读书的目标,这显然也是为了做人的一种“光荣”,但为此目的,她凭依的是自己艰辛诚实努力,这就不是虚荣,而是一种维护做人尊严的自尊心。
7.《哦,香雪》教学设计 篇七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作者铁凝,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
《哦,香雪》写的是一列火车经过小山村台儿沟时,带给以香雪为代表的一群山村少女的种种冲击,以此折射出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农村蹒跚前进的身影。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构思巧妙,表述独特,语言精美。在小说中,作家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敏感突现了作品的抒情风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丽的小说和一群美丽的姑娘。
三.复述故事情节
小说的故事情节很简单,课前大家已经充分地进行了预习,有哪位同学愿意为我们复述一下它的故事情节?
(火车来之前……火车来之后……)
精心打扮,等待火车,寻求新奇
锁定目标,追赶火车,交出鸡蛋
愿望实现,步行返回,欢呼香雪
这位同学复述得很好,火车的经过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和那里的人们尤其是以凤娇和香雪为代表的一群姑娘掀起了很大的波澜。
四、赏析人物形象
1.请大家通读课文,找一找在火车到来的那短暂的一分钟里,山村里的姑娘们都有着怎样的表现?
明确:这群姑娘都因为火车的经过而搅乱了年轻的心,都像过节一样梳妆打扮,去迎接那列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的到来。她们对山外的东西全都充满了好奇:一个发卡、一块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一只人造革的书包、一个带磁铁的塑料泡沫铅笔盒……都会带给她们热烈的话题和美妙的遐想;在这好奇与向往的目光里,还融入了少女对未来生活的个人梦想。
2.提问:她们的感兴趣的东西是一样的吗?
明确:不一样。凤娇:忙着看头饰、手表,和“北京话”做买卖。她注意到的不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子,就是比指甲油盖还小的手表。总是用鸡蛋、红枣等土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纱巾、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丝袜。
而香雪:注意的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班上其他同学都有的自动铅笔盒,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铅笔盒,渴望交换铅笔盒。
3.提问:香雪为什么会有这种与其他女孩子不同的表现呢?
明确:
因为她是台儿沟唯一的初中生,她的同学有带磁铁的塑料泡沫铅笔盒,而她只有一只“小木盒”,她们常常取笑她。因此香雪非常地希望能拥有和她一样的铅笔盒。所以当她看到火车上的学生有这样的铅笔盒时她就更加注意了。
提问:香雪的木制铅笔盒是怎么得来的?
明确:那是她“当木匠的父亲为她考上中学特意制作的,它在台儿沟还是独一无二呢。”
提问:那她为什么还要追求火车上的那个带磁铁的塑料泡沫铅笔盒呢?
明确:因为她的镇上的同桌总是把自己那只宽大的塑料泡沫铅笔盒摆弄得哒哒乱响。而且她们总喜欢问她一天吃几顿饭。香雪后来明白,自己的木制铅笔盒在她们眼里成了贫穷、落后、封闭的代名词,她们是瞧不起她的贫穷,是对她和她的小山村的蔑视。香雪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她想拥有和镇上同学一样的铅笔盒,也想学着同桌那样,把铅笔盒“啪”地合得严严实实。
提问:是她爱慕虚荣吗?如果不是,从哪里可以看得出来?
这并不是因为她爱慕虚荣。首先那个铅笔盒主人一定要把铅笔盒送给她,怎么也不要她的鸡蛋,但是,香雪在临下车的时候还是悄悄地把鸡蛋塞在女学生的座位下面了,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纯朴的香雪。
其次,香雪觉得学生是在哄她……“台儿沟再穷,也没有白拿过别人的东西”……当她知道“北京话”有爱人时“替凤娇委屈,替台儿沟委屈”
……“赶快下去,赶快回家,第二天赶快上学,……理直气壮地打开书包”……在镇上同学面前挣回她代表台儿沟的高贵的自尊,她不要别人看不起她,她要从台儿沟带去和同学一样的带磁铁的塑料泡沫铅笔盒,挣回属于台儿沟的尊严。
提问:那么香雪所追求的“那个带磁铁的塑料泡沫铅笔盒”又代表着什么呢?
明确:这个铅笔盒不仅是一个实物,它也是一种象征,是文化和知识,是她要求摆脱小山沟封闭落后生活的一种企盼,是对现代文明的一种渴求。
4.提问:课文展现了以香雪和凤娇为代表一群性格鲜明的山里姑娘,但是课文的题目却是“哦,香雪?”作者为什么不将文题改为“哦,凤娇”?
既然香雪是小说的主人公,那作者有为什么花笔墨刻画凤娇这个侧面人物呢?不写的话不是更能突出主人公吗?
明确:红花应由绿叶衬,作者在首先为我们展现香雪的同伴——以凤娇为代表的一群山里姑娘,是为了衬托香雪的清纯。香雪既是这群姑娘中普通的一员,又有许多和她们不同的地方。她们的虽然有着不同的表现,但是她们的目的都一样,就是要换回自己需要的东西,只不过换的东西不同
5.从作者的描述对象来说,小说为我们展现的是一群清纯、美丽的姑娘,那她为什么不选择小孩、老者或者是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呢?
明确:因为小孩少不更事,他们的思想还很稚嫩;老者们已近垂暮,他们已经不再能担负起台儿沟的发展和兴盛;而青年男人们虽然有年轻的思想,可以很快接受新兴的事物,也有开创新气象的勇气。但是从小说的创作需要来看,小说是通过一群女孩子来衬托香雪这个主人公,而男人一般比较独立,他们很少成群结对地出门。其次,那些拿鸡蛋换东西做买卖的事情一般只有女孩子才能做得来,小伙子一般从事体力劳动。另外,女孩子们的穿着打扮可以给人带来一种清新的,充满朝气的感受,乘客在心理上更容易接纳她们。
五.小结课文
8.《哦,香雪》教学设计 篇八
三、再读课文,鉴赏人物
1.香雪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是在第几段?在文中找出原句并说说她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2.在火车到来的短暂的一分钟里,山村里的姑娘们都有着怎样的表现?她们感兴趣的东西一样吗?为什么?体现香雪怎样的性格?
3.香雪追求的是不是“铅笔盒”这一具体物象?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用文中的原话)。
4.作者在65自然段中插叙写了香雪用鸡蛋换到了铅笔盒,其中有“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这样一句话,如何理解?说明了什么?
5.如果用几个词语来描绘香雪,你会选择哪几个呢?
(学生活动)
1.小说第五段末尾便提到了两位主要人物:香雪和凤娇。她们俩都是对“火车”带来的那个――说得玄一些――不同的“世界”十分之渴盼,于是带有一种迫不及待的热情。而“总是”一词又使读者在此感到,香雪比凤娇显得更外向,也更积极主动。
2.这群姑娘都因为火车的经过而搅乱了年轻的心,都像过节一样梳妆打扮,去迎接那列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的到来。
而她们感兴趣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凤娇:忙着看头饰、手表,和“北京话”做买卖。她注意到的不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子,就是比指甲油盖还小的手表。总是用鸡蛋、红枣等土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纱巾、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丝袜。而香雪:注意的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班上其他同学都有的自动铅笔盒,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铅笔盒,渴望交换铅笔盒。因为她是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她想获得与别人同样平等的权利,想获得尊严,对文化知识的追求使她与其他姑娘们在物品需求上迥然不同,
3.香雪的内心刻画中我们可以发现,香雪的追求其实已经超出了“铅笔盒”这一具体物象,而向往着那她自己――甚至包括叙述者――也说不清的那什么超越于一切她的知识范围所了解的东西之外的那个什么。这种焦虑从叙述者用日常语言对香雪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时可以显现出来:“香雪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她好象忽然明白了同学们对于她的再三盘问,明白了台儿沟是多么贫穷。她第一次意识到这是不光彩的,因为……”(着重为引者所加)我们当然不认为香雪的思考是错误的,但当她的思想用“贫穷”、“不光彩”等属于她的日常语汇来表达出来,却又显得单薄和贫瘠。当然,通过这些词我们已经可以了解到,香雪比她的姐妹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台儿沟需要的不是“完善”,而是“革新”。
4.作者用了一段插叙写了香雪用鸡蛋换到了铅笔盒,却是再次突出了“两个世界”不同的观念差异。香雪似乎不能领会属于“别个世界”的人们对于她所处的世界的怜悯和同情,而香雪则认定“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坚持把鸡蛋塞在女学生座位下面。换句话说,香雪认为白拿铅笔盒是“不光彩”的事情,而以四十个鸡蛋换来,就可以使双方达成“平等”。
9.盆栽香雪兰的养殖方法 篇九
在栽培前,栽培土壤要深翻,施肥和消毒,翻耕深度至少要20~30cm。施基肥量一般掌握在每平方米用N、P、K复合肥料100g为宜,其比例为12∶10∶18。土壤消毒方式可采用蒸汽消毒或药剂消毒。用剧毒药剂消毒要充分晾晒后才能使用。以免对人及植株造成伤害。然后做高10cm,宽1~1.2cm的高床备用。
2、定植
定植时间根据需花时间决定,一般在用花前3~4个月之前定植。一般来说,经过31℃贮藏的球茎或新购入球茎仍处于休眠状态,首先要给予2~3周13~17℃的温度处理,然后种植,这样才能使出苗期一致,达到预期开花的目的。处理时,可将球茎放于容器中或地下,呈薄层放置,处理室温控制在13~17℃,相对湿度80%,并保持通风良好,每天检查,发现球茎稍有芽或根突时,立即栽种(若根系或芽已生长再行栽种,易损伤根芽)。
休眠过后低温高湿可促进开花,处理温度8~10℃,湿度90%,时间2~3周。如夏秋季定植,温室温度过高,还可把球茎放在湿润泥炭或锯末中,放入温度8~10℃的低温冷库内30~40d,待根系长出后再栽种,只是栽培时要注意不要伤及根系,这样可节约大面积温室降温能源,又可使花期提早。
定植密度因品种、球茎大小、栽培季节而有一定差异,狭叶品种比宽叶品种密,种植密度为80~100株/平方米,即10cm×10cm或10cm×12cm。
3、深度及覆盖
一般来说,香雪兰的栽植深度要根据气候、土壤和球茎大小决定,覆土深度一般为球茎大小的两倍。冬季也可使球茎入土,但土要浅;夏季可略深,以减少高温对球茎的影响,同时覆土略深有利于生长开花,有利于母球基部的下部根系和新球基部的上部根系充分发育。
栽培后如温度较高,可在土表覆盖一薄层泥炭或松针、稻草等保温,防止土表板结和防止杂草滋生。
4、水分管理
栽植后要马上浇透水,直到新芽出土前都要给予充分的水分供应。以滴灌为好,喷灌时,一定要注意防止;中刷表土使球茎裸露。生根后,适当减少水分供应,保持湿润即可。开花后,尽量保持土壤干燥,补水也只在上午进行,使下午土表略干,从而降低空气湿度,防止病虫害发生。
5、温度管理
香雪兰根系形成和花芽分化都需要较冷凉的环境,根系在15~18℃的条件下生长最好,花芽分化则在12~15℃时最佳,花序的生长以18~20℃最快。故栽种初期保持室温15~18℃;5~7片叶期,以12~15℃进行花原基诱导,保持此温度4~6周,花序发育就不会逆转;然后升温至16~17℃,使花序迅速伸长,进入花期。
6、营养管理
如土壤较肥沃,可在4~5片叶时追肥,否则要在2~3片叶时追肥。初期可仅施N肥,花芽分化时要加P、K,三者比例1∶1∶1即可,20~30g/平方米,生长期共施肥3~5次。
7、光照与气候
香雪兰喜欢充足的阳光和比较低的气温。在15C气温或室温下,植株即能正常、健壮地生长,而当气温或室温超过20C时,植株容易因徒长而倒伏,或者不爱上花。当室外气温低于15度时,应立即将它移入室内,在整个冬季,应将它置于室温为15-18C的室内。.
在纬度较高地区(38N以上),冬季栽培补光为好,补充光强利于光合作用进行,提早开花,以配有反光扎的高压钠灯补充光强效果好,但连续光照不利于花芽分化。补光的同时,要注意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尽量通风保证二氧化碳浓度或者用二氧化碳发生器向温室内补充二氧化碳。夏季栽培要遮光,遮光度以30%为限。
8、拉网
香雪兰花茎较细,花朵较多,故易倒伏,要在3叶前支架张网,共设2~3层,并经常检查,保持一格一株。花采收、处理与上市采收。
10.《香雪》教案 篇十
于红珠
课题名称:《哦,香雪》 学情分析 :
计划学时:两课时
中职一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分析能力。但学生现在的物质条件较好,对课文中人物的举动和心理乃至小说的主题的理解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课文,进行体悟感受并进一步培养其阅读分析的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
本小说要求学生能通过品味语言,更深刻地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可以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课文小说鉴赏单元的讲读篇目,尤其应重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 :
1、知识技能目标: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作品蕴含的感情,进而了解作者的意图,并从情节、人物、环境等方面对小说主题进行分析。
3、情感价值目标:学习文中主人公香雪的淳朴、自尊、执著与坚毅的品质。教学重点:
欣赏人物形象,并结合情节、环境等描写来分析领悟小说的主题。
教学难点:
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学方法:
指导阅读法、探究法、情境教学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问题呈现:一分钟能做什么?(学生众说纷纭)
教师明确:一分钟,我看了一页书;一分钟,我浏览了一则新闻;一分钟,也许我什么都不干,就楞了一会儿神„„
2、那么,一列火车一分钟的停靠能给大山深处带来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铁凝的抒情小说《哦,香雪》,看看在大山深处,火车停靠的一分钟里发生了什么。
二、作家剪影(利用PPT课件进行展示)
这篇小说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作者铁凝,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
三、整体感知,问题呈现
1、小说以什么为背景?主要写了哪些人物?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
2、“大山”“火车”在小说中并不仅仅是实物,请根据它们的特点思考它们象征了什么?
3、火车开进深山前、深山后,台儿沟发生了哪些变化?
4、香雪与其他姑娘们在火车停靠的一分钟,她们关注的物品有什么异同?
5、香雪为什么会有这种与其他女孩子不同的表现呢?
6、她为什么一定要换那个带磁铁的塑料泡沫铅笔盒呢?
四、学生探究,成果共享
1、小说以台儿沟为背景,主要写了香雪等一群姑娘,围绕着火车在这个小村庄停靠一分钟引起的变化展开故事情节。
2、“大山”象征着封闭、传统;“火车”象征着开放、现代。
3、火车开进深山前台儿沟的人们早早睡觉了;火车开进深山后台儿沟姑娘们一吃完饭就积极奔向车站。
4、香雪在火车停靠的一分钟,关注的物品是文具盒;其他姑娘们在火车停靠的一分钟关注的物品是手表、首饰、日用品等。
5、因为她现在正在求学。
6、带磁铁的塑料泡沫铅笔盒是一种象征代表知识。
五、通过辩论明确文章主旨
1、分正反两方围绕香雪花40个鸡蛋,夜里走30多里山路换取一个小小的铅笔盒值不值?(正反方同学进行辩论)
2、探究小说主旨(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总结,PPT课件展示)
第二课时
一、圈画重点语句,赏析人物形象
1、香雪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是在第几段?在文中找出原句并说说她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2、分角色朗读第一次与“北京话”对话和回家路上姑娘们的对话,品味讨论她们各是什么性格?从哪些话语里表现出来的?
3、分段朗读香雪夜半独自走回台儿沟的情节,分析讨论课文都写了香雪的哪些心理活动?为什么要写得这么详细?
明确:这些心理活动之所以写得特别详细,是因为小说主要是为了刻画香雪这个人物形象,表现她为了获取一个铅笔盒而表现出来的巨大勇气,而这一情节正好可以充分地说明问题,前面的情节主要起铺垫作用。
4、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烘托人物的内心情感变化,请圈画出文中相关的景物描写语句。
景物描写:
第66段“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跳的寂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怕
第69段“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不怕?
第70段“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窸窸窣窣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犹豫?
第71段“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坚定
以上几处景物描写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幅月夜山景的图画,它在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背景的同时,也有效的烘托了人物的内心活动,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怕——不怕——犹豫——坚定,这一变化虽然是在30里的山路上完成的,但香雪却跨越了由自卑、封闭、落后到自信、开放、进步的巨大心理障碍,这一障碍的跨越正是小说要着力表现的内容。
5.你喜欢香雪吗?请选择几个词语来描绘香雪。
(学生讨论交流,利用PPT课件进行词语预设)
明确:纯真无邪、淳朴善良、坚毅执著、渴求知识、渴望摆脱贫困、对新生活有着炽热的向往和追求
二、总结小说的艺术特点
1.语言清新灵动,用词精练传神; 2.富有诗意的抒情化描写;
3.精巧的构思与细腻的心理描写。
三、难点探究
题目中的“哦”字到底读什么音?去掉行不行?(学生品读、讨论)
明确:标题中的“哦”有两种读法
(1)读四声表示领会、醒悟,包含有赞叹:哦,我明白了,香雪原来是这样一个执著的女孩子!
(2)读二声是叹词,表示惊奇:哦,香雪,真是个执著的女孩子啊!
“哦,香雪”是一个有诗意的标题,同时我们也可以从题目中体会到作者对香雪这个人物形象倾注了赞叹、喜爱之情,所以不能去掉这个字。
四、拓展训练
课堂活动:
香雪带着泥土的馨香从大山里款款走来,走进我们身边,身为90后,你们是如何理解香雪这个人物形象的?请以“哦,香雪,我想对你说„„”开头,续写一段话,当堂交流。
五、布置作业
香雪回家后将会发生什么故事,请写一篇想象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想象的内容要合理,字数在600字左右。
六、教学反思
在设计教学时找准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尽管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语言,但《哦,香雪》作为铁凝的成名作,最吸引读者的却是其淡雅的风格,悠远的意境和清新的语言,它给人留下的第一感觉往往就是一种纯净的美,正如孙犁先生所说的“从头到尾都是诗”。所以本课教学设计时就从这一“美感”入手着重去体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和语言,因为这里倾注了作者的柔情。同时,由于这篇小说是抒情小说的典范,所以也可以由此来概括抒情小说的一般特征。并通过同样是抒情小说典范之作的《荷花淀》来加以强化巩固,能取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附:板书设计(幻灯片展示)
大山——火车——变化?
追求 “北京话”:情感(依附)头巾、法卡:物质(享受)文具盒:平等、知识(自强)怕 ——不怕——犹豫——坚定
【香雪作文400字】推荐阅读:
香雪海春游优秀作文10-12
《哦,香雪》读后感08-25
搓汤圆作文400字_做汤圆作文400字10-27
优美作文400字-优美作文10-16
电脑(400字)作文06-11
朝阳作文400字06-12
小花作文400字06-17
夜晚作文400字06-19
文明作文400字06-26
元日作文400字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