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讲座反思

2024-08-01

名师讲座反思(精选6篇)

1.名师讲座反思 篇一

听名师讲座之后的体会与反思

9月20日,教育局组织了专题为“挑战传统教育理念,成就学生幸福自身”的报告会,我们在市政府会议中心有幸聆听了刘宵、韩玲两位老师针对班主任工作的精彩讲座。听后我真是受益匪浅。感觉两位老师的讲座中的每一个案例,都是在帮助、解决我们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困惑,以往工作中存在的不少疑惑之处顿时茅塞顿开。下面我就两位老师的讲座,谈谈我的体会并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

一、让学生“服”是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

韩玲老师说:“只要学生服你了,那么你指哪打哪,让干什么干什么”。是啊,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你的学生服你了,他才能愿意去学你所教的学科。那怎样才能让你的学生服你呢?首先你要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上好第一堂课,打动学生的心,让学生佩服你。对待工作,对待学生一定要公平、公正。说话一定要算数,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反思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像两位老师说的那样,我经常抱怨这届学生太难管了,一点都不听话,实际上问题的根源就在学生没有“服”我。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人格。第一次在全体学生面前亮相要打动学生的心。第一次上课要牵引学生的魂。不到万不得已不请家长到校。在学生面前赞扬科任老师。所以班主任是苦干、巧干干出来的。

二、平和的心态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两位老师都多次在讲座中强调:教师要站得高,看得远,事办的大气。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有一颗平和的心态。因为我们的老师在纠正自己学生的错误时,我们的心态会直接影响我们所要采取的教育行为,而我们老师的一些过激言行也许是不经意的,也许是当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对学生的内心伤害是很深的,或许一生都难以抹去。若不能以正常的心态处理学生的错误,教育行为就会变形,成为教师非正常情绪的宣泄。因此,在我们处理问题之前,我们应该先想一想,“我们的语言行为是否掺杂了自己的非正常情绪,”“我们是否有必要用批评的口气对待学生?”“我们这样做是在解决问题呢?还是在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

三、做智慧型的教师

我们都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了,他们什么都懂。这就要求我们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要有灵活应变的思维能力,既要保持自己的威信,又要和学生搞好关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对学生教育的效果。

四、赏识、接纳问题学生促进整体水平的提高

两位老师在讲座中曾经不止一次地着重强调:对于那些问题学生,你一定要用放大镜找他的优点,赏识他。如果用放大镜也实在找不到他的优点,那么你可以不赏识他,但是你必须接纳他,因为他是你的学生,因为他是一个孩子,一个还没有长大的未成年孩子。这种观点对我触动很大,每年每届的班级都有或多或少的落后的学生。我们教师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学生犯错误是难免的,甚至是常有的事,如果我们老师只是一味的训斥,或挖苦、讽刺学生,往往是适得其反,势必促成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我们应该深爱并理解每个孩子,小心翼翼地触及孩子的心灵,善于肯定学生的进步,哪怕一点点,就是教育的成功。

反思一下自己,在平常的教学中,如果我的学生犯错误了,我就会点名批评,甚至会当着全班的学生的面来批评,因为我认为这样是“杀鸡儆猴”,是对学生、对班级都有益的。然而,两位老师以他们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一定要避免当众点名批评学生。因为他们认为学生的想法、作法比较单纯天真,而且学生气质各异、水平不一,做错事、说错话的情形时有发生。因此,我们教师应更多地研究这些错误的前因后果,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帮助学生学会从错误和挫折中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学会从错误走向正确。

总之,听了两位老师的这次讲座,我深深地理解了作为教师的不容易,也知道了一名优秀的教师,特别是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背后付出的汗水。牢记对学生的爱不仅要表现在言语上,更要身体力行的融入到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爱的阳光。在班级管理中,我要创设优质的管理情境,把学生从受教育者变成一个自我教育者,使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培养、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过程中,主体意识得到加强,创建一个文明守纪、团结互助、勤学上进、有较强凝聚力的班集体。在今后的工作,我会深刻反思这次培训的经验,把学到的知识联系到自己的工作实际当中,争取日后的工作能有一定的进步

2.名师讲座反思 篇二

从传统的技术理性的认识论来看,教学是一种传送知识的活动,一种技术性工作。这种认识论认为,知识都是科学的、标准的,由别人创造好的,教师基本上承担“执行者”的角色,忠实地执行教育行政部门选定的教材,有效地贯彻教学研究部门提供的教学指导和参考资料,并使用他们编制的考试试卷以评价教和学的效果。[1]也就是说,教学工作相对简单,是确定好的,并且可以进行标准化操作。因此,教学成了杜威所说的一套惯常的、可机械地执行的活动。作为技术人员的教师常常不加批判地接受在学校发生的现实,每天需要做的就是尽力找到最有效率、最有效果的办法去解决问题。他们失去了对工作的目的和结果的反思。[2]

肖恩(D.A.Schon)在对上述技术理性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专业实践所面临的问题是复杂的、不确定的、多变的、独特的、并呈现出价值冲突。[3]因此,如杜威所说,教学工作不是教师去实施一系列逻辑化、理性的操作程序。相反,教学是一种反思活动,教师需要进行直觉判断,有情感投入,而这些是无法简单地打包给教师使用的。[4]现代学习理论也提出,教学不是简单地使用教材,而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缜密判断。例如,课堂中哪些学生在学习?他们是如何学习的?哪些学习活动能够支持他们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差距是什么?哪些教学策略能够确保学生获得共同的进步?等等。[5]因此,教学不是机械的,是反思的、探究性的。

二、教学知识由谁创造

技术理性的认识论认为,知识是纯粹抽象的结果,不需要质疑。它只能由大学的研究者和学者来创造,其他的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只是把这些创造出来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6]由此衍生的对教学知识的理解是,教学知识体系也具有这些特征,教学知识体系中的学科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是由大学的学科专家创造的,其中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是由大学的教育学者、心理学者创造的。教师只是知识的使用者或消费者。[7]因此,在教学知识体系的创造和扩展过程中,教师几乎处于集体失语的状态。[8]

在实践场景中,教师所用的理论、策略、方法等具有情境的特殊性,此时,具有普适性的公共理论难以为教师工作提出具体的指导,只能成为教师探究的一种相对可靠的前提假设。[9]作为反思性实践者,教师不再完全依赖现有的理论和技术,而是针对特定的教学情境建构新的理论。反思活动使得教师能够应对复杂的、不确定的教学情境,使其教学策略具有独特性。[10]

因此,关于教学知识的来源,一方面,我们承认教学知识中的正式知识或普遍理论是由大学研究者创造的;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专业共同体中通过反思、合作与互动建构知识,所建构的知识直接与具体的教学实践相联系。[11]这类知识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实践智慧”,也被学者称为行动中的知识、教师实践性知识、教师个人理论等。

三、伙伴关系促进教师在实践中反思与探究

基于上述教学观与认识论,教师专业发展不再是教师被动地接受大学专家传递的知识,而是要在实践、反思、研究、改进、再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这样的发展活动仅靠教师自身是难以完成的,仅靠大学学者的“一次性讲座”也不可能实现,大学、政府、中小学形成的合作伙伴关系为这种发展提供了可能。

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与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协同共建“重庆市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旨在通过创建“大学—政府—教师进修学院—中小学校”的合作伙伴关系,构建高质量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为探索新型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提供实践基础。

建设“名师工作坊”是实验区的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从重庆市江北区的中小学校中遴选一批具有发展潜力但又处于发展瓶颈期的经验型教师参与课题。项目活动的整体设计遵从“实践—理论—实践—理论”的螺旋循环模式,课题组设计了一系列反思探究性学习活动,如叙事探究、经验分享、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者对话和交流、课堂观摩与指导、脱产进入北京师范大学研修、基于教学风格的教学设计与展示、教学论文写作、教学风格分享等,目的在于提升一线教师的教学反思与探究能力、理论学习与实践整合能力,促进一线教师凝练自身教学风格,发展教育教学的个人理论。

参考文献

[1]汪明帅.从“被发展”到自主发展[J].教师教育研究,2011.4:1-6.

[2]Zeichner,K.M.,&Liston,D.P.Refl ective teaching:An introduction.Mahwah,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Publishers.1996.9.

[3]Schon,D.A.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New York:Basic Books Inc.Publishers.1983.50.

[4]Zeichner,K.M.,&Liston,D.P.Refl ective teaching:An introduction.Mahwah,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Publishers.1996.9.

[5]Darling-Hammond,L.et al.Powerful Teacher Education:Lessons from exemplary programs.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2006.10.

[6]Schon,D.A.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New York:Basic Books Inc.Publishers.1983.36.

[7]Lieberman,A.Practices that Support Teacher Development:Transforming Conceptions of Professional Learning.In:M.W.Mc Laughlin,et al(eds.).Teacher Learning:New Policies,New Practices.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6.189.

[8]Lytle,S.&Cochran-Smith,M.Learning from teacher research:A working typology.Teachers College Record.1990,92(1):83-103.

[9]张华军.论理论性学习在教师培养中的作用—基于杜威思想的讨论[J].教育学报,2012.2:20-28.

[10]Schon,D.A.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New York:Basic Books Inc.Publishers.1983.68-69.

3.向名师学习,在反思中思考和改进 篇三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反思;思考;改进

自从名师入驻我校后,我就又多了学习的机会,也可以去多方方面感受名师的扎实深厚的数学基础和教学实战经验,与此同时也可以把自己的困惑与名师探讨,找到解决的办法,就像迷失方向的船只,看到了希望的灯塔一样,照亮了青年教师的教学之路。有幸的是,我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得到了两位名师的指导,他们都强调实效,强调教师的言传身教,更强调课堂效果。我相信,在他们的课堂上,肯定每一个环节、每一句话、每次板书都斟酌再三,务必达到最好的效果。以下是两次上课的反思:

一、《平行四边形面积》之反思一

通过有梯度的练习设计,提高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掌握水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两道判断题,学生知道了平行四边形面积与底、高有关。不仅仅停留在知识的表面,更进一步地深入学习,有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进一步使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用底乘高,而不能边长乘边长,提高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掌握水平。

两位名师也指出,虽然设计意图有了,但练习设计和引导上还要修改和优化,使学生关注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对应的高分别是多少,再让学生找到底和对应的高分别在什么位置,问问学生用底和不对应的高相乘可不可以,这样就强调了用底和对应的高相乘,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认识也会更深。

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操作之后,我引导学生描述过程时仍有欠缺,教师指出应让学生完整描述,描述应准确、有条理,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课件,你是怎么操作的?

1.把平行四边形沿( )剪开的。

2.剪成了一个( )和一个( )图形。

3.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 )。

学生可以借此来复述,做到又快又好。

泰戈尔曾经不无感慨地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两位教师给我的指导正是抓住了细节,正如“水的载歌载舞”,它是一种悄无声息的润泽,一种沁人心脾的滋养。身为教师的我要加强自身修炼,时刻谨记“细节决定成败”。

二、《平行四边形面积》之反思二

我十分欣赏两位名师的设计思路,所以就在借鉴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修改,虽然课的设计和环节都比较顺畅了,也得到了两位名师的肯定。但课堂上的生成仍旧存在一些问题:

1.设计问题要明确目的,细化问题

导入时,让学生把一个不规则图形用割补法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在授课时,问题问的是:能把这个不规则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吗?学生出现几种情况:(1)转化成两个平行四边形。(2)转化成若干三角形。(3)转化成一个长方形。问题问得太大,没有直接问到重点,经教师的指点修改为:能把这个不规则图形转化成一个学过的长方形吗?这样学生就不会出现分割成多个图形或长方形之外的图形了。

在问题的设计上仍需要多思量,多从学生角度出发,不能因为自己熟知后续环节而生搬硬拽地把学生拉进去,问题设计要细化、要明确。

2.教师的教学机智有待进一步提高,系统化地学习数学知识

让学生研究验证方法时,很多学生用到了举例法,第二次授课时就不知道该如何对答,草草收场。经教师的指点可以问学生:举例法是很好的验证方法,但是不是所有的数据都能验证完?第三次授课时,有学生说用举反例的方法,出乎我的意料,误认为也同举例一样无法囊括所有的数据,经教师指点发现,举反例只需要找到一个反例就能推翻猜想,应让学生找个反例出来,找不到反例说明此方法行不通。与名师的差距就完全体现出来了,教学机智差了很多,要想提高教学机智必须有系统化的数学知识做支撑,因此学习数学知识是十分有必要的。

两次授课,两次反思,一节我认为没有难度的课,却让名师们发现了很多的关键性问题,思考和改进是我此次的收获。深入思考,体察揣摩其中的奥妙,要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和优势,活学活用而不是全部拿来。每一节课每一次教学设计,再思再改进,让自己的课花香四溢。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第十二小学)

4.听名师讲座心得 篇四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只要在教学中学生思想出现的火花要及时捕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体现的情感态度要及时引导,吴老师还提出了包括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错误也是一笔很好的资源,教师要及时利用这个资源让学生从迷惑中自己能主动去探求,以达到自己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个性得以民展等目的。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情感,而且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对于所谓的差生要学会等待,等待是艺术,等待是尊重,等待是策略。教师要热情地鼓励学生,小心呵护学生的情感,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除此之外,优秀的数学教师还应该是能教出数学品位、教出数学境界的教师,“漫长悠久的数学史、璀璨的数学文化、著名数学家的名人事迹、古代数学名题”都是滋养学生数学涵养的丰富素材,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发展和人类文明。当然数学是科学,讲究的是真与实,教学必须扎实、踏实、诚实地对待,让“求真、求实、诚实、守信”的教育浸润其中,让科学的严谨性和教育的艺术性凸显其中。

吴老师在讲座中多次提到她与所教过学生的深厚感情。有因为一句表扬的话而多年还深深记得这句话的学生;有冒着严寒,捧着多年储蓄的零用钱只求能请吴老师吃一顿饭的小学生;有因一句话而影响到一生的学生。从这些例子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吴老师高尚的人格。由此我们想: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以心换心,何愁不能实现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

5.听名师讲座有感 篇五

——-听名师讲座有感

2010年11月4日,我和我们语文组的老师一起到呼兰八中听了49中的杜唱老师和风华中学冮大林老师的讲座,听后让我受到了很大震撼。

值得我感动的是冮大林老师,通过他的讲座我感受到他的最大特点就是

知识广博,言辞优美,机智幽默。他是一个来自基层的老师,是靠自身努力,成长为全校的教务主任,在自我提升方面,他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不想当校长和名师的语文老师绝对不是好老师。其实有时真是这样,我们的确应该敢想,而后也许我们也会做到。

在冮老师的讲座中,他告诉我们就是要不断的学习,我想教师的自我学习不但关系到自身的素质,而且也直接影响到了接受教育的学生,作为一名老师,真的应该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

其中冮大林老师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那就是语文教师的五法宝,一张铁嘴,一笔好字,一腔热情,一片爱心,一项绝活,对于这五项法宝,我也扪心自问,我想我还欠缺的太多太多了。

冮老师还有一句话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语文教师自我修炼有5 条,分别是

1、网上自学(名师网,教学实录,反思,视频以及文字);

2、书籍购买(名师教学实录)

3、请进来

4、走出去

5、反思与实践不怕超越,就怕不想。逼你成功!!

他向我们指出教师成就自我的长效功能,那就是韧性和耐力。我国著名教师余应潮曾说过:“名师,都是在艰苦的环境中或自设的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只有足够的韧性和耐力才能达到成就自我的目标。爱自己真的就要好好地栽培自己。

同时冮老师的阅读教学也给了我很多的启发,他在讲座中是这样说的一、广泛阅读是前提;

二、钻研方法是关键;

三、形成思路是重点;

四、转化教学是提升。语文阅读,文本阅读重中之重;(看标题,抓主体,明结语)方法指点不可或缺。(抓文旨,明题意,巧润答)冮老师的阅读教学既有总目标,又有每学期、每月、每周的小目标;授之以渔,由扶到放;对课外阅读,他的指导方法,环环相扣,细致入微,可操作性强,他一上午教给我的阅读教学法,比我十几年积累的还多,他真不愧为名师。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定需要。”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运用这样的教学模式,语文课堂必然充满生机活力。

对于杜唱老师的讲座,我想我最应该学习的就是她作文教学的一点思考,我们的确应切实把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上来,杜老师有一句话让我很受启发,她说技巧是你在阅读大量文章之后的事,的确对于初一的孩子来说,真的应该让他们广泛的阅读,正所谓广泛的阅读是写作的前提。

杜老师用朴实真挚的语言把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探索和经验毫无保留地捧出,道出了语文作文教学的真谛。杜老师的成功可以说那不是偶然的,我真切的感受到,她是一个爱思索的人。她所做的一切探索,都源于对作文教学现状的思考: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的高投入,低收效?她是一个敢于创新的人,她敢于打破传统作文课的教学模式。而是抓住了记叙文的几个训练点,这需要多大的勇气,需克服多大的困难呀。想一下,她为学生筛选书籍、指导阅读、批改习作,该花费多少时间呢?成功的背后,是奋斗的汗水呀!

杜老师的成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只要把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当课题,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研究过程,带着思考的大脑,关注自身的教育实践,再不断的读书,不断的反思,就会拥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就有可能成为一个专家型的优秀教师。

6.牙科名师讲座作文 篇六

我们来到牙科五楼听万医生关于口腔健康的知识讲座。万医生先给我们介绍牙齿的基本结构、牙齿的生长过程。告诉我们人的一生一共有两副牙齿,一副是乳牙,一副是恒牙,乳牙一共有20颗。到六岁后,恒牙开始长出,乳牙渐渐脱落。

如何保护牙齿、预防龋齿是这个活动的.专题。据调查,龋齿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心血管病和癌症之后的三大重点防治疾病之一。那么,我们要如何保护牙齿、预防龋齿呢?第一,要少吃甜食,多吃粗粮及鸡蛋牛奶类食物。吃糖时,尽量在1分钟之内吃完,不要在口腔内滞留。第二,要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一天刷牙2-3次,早晚必须刷牙。第三,刷牙的方法。刷牙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打圈刷,一种是从牙龈往上刷,但都必须是牙的里侧、牙背到牙冠全部刷到,持续3分钟。万老师说,蛀牙其实不是被牙虫吃掉的,而是被牙缝里滋生的细菌侵蚀的。

龋齿还会对恒牙的长出起阻碍作用,也可能使牙列长得不齐,影响美观,所以我们要及时检查牙齿。最后万老师还跟我们讲了如何矫正牙齿及矫正牙齿的最佳年龄。

上一篇:大连市西岗区工商局坚持问需问计于民开展服务活动下一篇:2017成人高考政治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