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教学方法尝试论文

2024-06-27

高中作文教学方法尝试论文(精选16篇)

1.高中作文教学方法尝试论文 篇一

寒假里,爸妈都上班,大部分时间都是我一个人在家。

一天,像往常一样,我写完作业又看了一会书,天渐渐黑了下来,我左等右等也不看爸妈回来,这时肚子开始“咕咕”叫了起来,好像在给我提意见一般。

这时电话突然响了起来,原来是妈妈开会要晚回家,爸爸不在家,妈妈又开会,看来我只好挨饿了。

我打开电视看了一会,突然一个念头在我脑海里闪现:爸爸,妈妈为我做了多少顿饭啊!我难道不能为父母做一顿吗?想到这,我立即起身关掉电视,朝厨房走去。

我要尝试作一回厨师!

我卷起袖子,拿起锅,添上水,打开电磁炉,在烧水的同时,分别抓了大米,黑米,麦片,又洗了一根山药,还抓了一把大枣。

水开了,我把这些原料一并倒进锅里,“扑通”一声,水溅了我一脸,原料沉了下去,只有枣像鱼儿般漂在水面,我拿起勺子在锅里提搅了几搅,便走出厨房。

当我再进厨房的时候,大事不好,只见锅里翻滚着泡沫夹杂着米从锅边溢了出去,落到电磁炉上发出“滋滋”的响声。

我赶忙关掉电源,小心地拿抹布把炉子擦拭干净。

再看锅里少了一半,我只好拿出碗,添水,开电,重新开始,真是手忙脚乱。

哎!别小看做饭,它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呢!这次,我学精了,我站在炉子边,拿着勺子,看见滚起来就搅几下,滚了一会就把它端到温煲炉上慢慢煲吧。

至此,稀饭算大功告成。

饭有了,没有菜,那那成呀!我打开冰箱,拿出几枚鸡蛋和几个西红柿,因为这道菜是最简单易作的。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起鸡蛋在碗边磕了几磕,太轻,鸡蛋完好无损,我加大手劲,这回惨了,打开的鸡蛋滑掉在砧板上,我又重新拿了一个,由于有上次的经验,这回鸡蛋乖乖地滑进碗里,我放了一些盐,用筷子把它们搅匀。

切西红柿的时候,我格外小心,特地找了一把小刀,还好没有发生意外。

一切准备就绪,开火!我往锅里添了一些油,冒烟时,我把搅好的鸡蛋倒进锅里,“滋啦”鸡蛋糊占据了整个平底锅,旁边翻卷起来,中间还有一些稀,等它凝固后我用铲子把它翻了个个,金黄金黄,非常好看,最后我将西红柿倒了进去,不停地翻搅,一阵清香扑鼻而来,口水差一点掉了下来。

妈妈回来了,望着桌上的饭菜说:“你爸回来了!我说:“没”。

“那桌上的饭菜?”我大声骄傲地说:“那是我做的!

2.高中作文教学方法尝试论文 篇二

一、教学目标

(一) 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精神品质的提升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手段, 其知识性和人文性并重, 构成了人类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培育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已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三维目标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理念。语文课程有着独特的优势, 其思想性、审美观对学生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高中语文教材内容丰富, 文质兼美, 可诵读、可品赏, 既有人生种种的生活遭际的叙述, 也有人类美好感情的赞颂, 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它所体现的生命意义、文化价值是别的教材所无法替代的。语文学习重要的是学生的一种理解、感受, 是一种发现、顿悟。既有对作品多元的理解, 也有对自然现象、人生意义、人类发展的思索。从这个意义上讲, 语文学习就在于培养起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独立健康的人格。

(二) 语文学习更要注重学习过程的体验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由于学生的性格不同, 生活经历差异, 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文化修养, 所以他们对作品的理解感悟自然会有差异。如果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考虑学生的学习背景, 只是让学生简单地背诵或是死记硬背作品中的字词句。教师对教材的分析也只是按照教参所写的要点为学生逐一讲解, 那么, 学生就不会对作品有深刻的认识, 也不会形成自己独到的想法。久而久之, 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就是一种表面肤浅的感受, 收效自然很少。改变学生语文学习的方式就是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 这是实施农村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教师在思想上要尊重学生, 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活生生的、有灵性的人, 要积极与学生对话、沟通, 保证学生合作学习的渠道畅通无阻, 把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权力交给学生。

(三) 语文教师要善于整合课程资源

语文教科书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 社会、生活将走进课堂, 成为教学资源的有利补充。教师不仅要利用现成的教学资源, 而且还能够会开发课堂以外的教学资源, 充实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去。新课标的实施, 要求教师紧紧围绕高中语文课程的整体目标, 从知识积累、信息整合、初步感受、品评鉴赏、感悟创新等环节进行课程设计, 明确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农村高中课程资源和学生需求创造性地开发课程。

二、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结构和性格特征, 从学情出发, 设计出符合新课程内容又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 增强追求美的信念, 提升对美的追求意识, 使他们在学习中得到提升, 在愉悦中得到感染, 激活学生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新课程标准对于课程目标的第一要求就是“积累与整合”, 积累是语文基础知识, 包括字词、读音、成语等内容的积累, 整合不仅涵盖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而且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要素的整合, 更有语文知识结构的整合。新课程标准在注重课堂知识的同时, 还注重知识的延伸, 将语文学习的范围扩大到社会和生活。这样的延伸, 这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从而实现教学的“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教学理念。

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课堂, 师生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 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规划者, 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指导者, 合作学习, 共同探究将变得更为实际而效果明显。综合性的学习需要小组之间的合作完成, 再也不用靠个人单枪匹马地去奋斗, 去完成学习任务, 而是大家切磋学问, 团结协作,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学模式

文学作品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主要内容, 新课程标准对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这个要求体现于三个方面:

1.引导鉴赏。

在阅读中强调兴趣的培养, 注重阅读中的鉴赏, 注重鉴赏品味的提高。一部优秀的作品, 往往是通过朗读和表演才能把握其思想内涵的。对重要的语句和富于哲理的名句要细心体味、吟咏, 领悟其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深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以及人物内心活动, 进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 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 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学习鉴赏的基本方法, 要了解不同体裁作品的特点, 了解其深刻的思想内容, 在阅读中不断获得新的体验。

2.学会思考。

对文学作品基本了解, 培养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 具有提出新颖见解的能力。文学往往是时代的反映, 体现着时代的精神, 教师要引导学生置身时代, 独立思考, 对问题有着自己的见解。教师要引导学生交流, 让其不同思想的火花碰撞。还要引导学生切磋, 体会领悟, 促进共同提高。

3.善于发现。

发现就是能够从平常事中发现新奇, 从点滴事中发现规律, 从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人物和事件, 能够运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 进而进而整体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学会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去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时能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3.高中作文教学方法尝试论文 篇三

一、构建“立体式”作文训练体系

迄今为止,应该说还没有一套完整独立的中学作文教材。现行的高中作文教材也仅是作为语文课本的写作部分,分散在各册之中。而许多教师在平时作文教学中亦随心所欲,根本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重难点。有的甚至高一就练习话题作文,如此纯粹应试性的训练只能扼杀学生原有的写作天分,只能让其在写作路上愈走愈窄。再则,国家统一编写的写作教材,虽说是遵循了学生写作心理规律,但如此完整系统的写作体系,在中学六年实践应用中,往往会因各地区教育教学差异及学生变动,而出现参差不齐的“写作断层”。如有的学生在初中写作基础尚未扎实,甚至连起码的描写都不会,而到了高中又依旧按照原有的写作体系进行训练,其结果是这部分学生谈“文”色变,更不要说激发他们写作兴趣了。因此,笔者经过实践认为,可以通过建立“立体式”作文训练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作文教学。

1、重建训练序列,厚实写作基础。教师应具体研究学生写作基础,新的教学起点应定位于班级中等写作群体现有的写作水平上,然后将作文教学重新编排调整为“1-3-2”体系,并以此为基础,科学系统地进行序列性训练,从而递进性地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即第一学期作为初高中的过度期,主要就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基本写作素养进行厚实强化,同时建立学生写作“两极”档案(总结每个学生原有的写作基础与存在不足,将其分类为“上-中-下”三等,其中“中”等水平者为本班主体写作群体);第二至第四学期这三个学期教师就本班主体写作群体存在的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针对性专项训练,当然,训练形式可多元化。(如写自传、新闻、广告词、导游词、解说词、小小说、填歌词、读书札记、产品说明书、科技小论文、改编课本剧、记叙性散文、议论性散文等等);最后两个学期主要针对高考作文强化提高(包括创新性的谋篇布局,个性化的语言运用,个性化的审题立意等)。

2、“随笔——活动”方式,拓展作文空间。作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作文的话题就是生活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情感,永远是写作的原动力。新课标亦指出,“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这也要求我们在写作训练的实践中,积极拓展学生作文的空间。因此,笔者在常规写作教学之余,经常组织学生节假日接触社会,亲近自然,练情景作文,做社会调查;要求学生至少两人订阅一份报刊,每周写读书笔记,定期举行文学笔会,并择优编成校园文学期刊;特别是写作基础较好的同学,积极鼓励他们投稿,如参加“语文报杯”、“新世纪杯”等全国中学生作文比赛等。如此,通过“随笔性、活动式”作文教学,积极为学生创造能够展示个性、推销自我的途径与平台,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创作的养分,让他们在收获成功中体验作文的喜悦。

二、构建“立体式”作文课堂教学体系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重行文、轻过程,每次作文只是“知识——命题——行文”的简单循环,既没有行文前对学生写作情感的激发,又割断了学生反复修改习作的再创造机会,如此作文课堂教学,只能是使学生成为完成作文任务的机器,哪能谈得上写作能力的提高?鉴于此,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五位一体”式的作文课堂教学模式:

(1)“听——听学生解说文题”(5分钟)当锁定一个作文专项训练,教师都要求学生提前一周完成诸如观察、阅读、积累等系列准备活动,课堂上组织学生畅所欲言自己的写作构想。五分钟虽微不足道,但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无疑间接地扩大了其他学生的生活领域。

(2)“说——说教师指导意见”(5分钟)在进行作文课堂教学之前,教师也将搜集相关资料,最好是自己写“下水作文”,在整合学生及自己的写作构想之后,阐述教师的指导意见。应该说,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但这种指导不是“禁锢”而是“火把”,且方式灵活,如结合课文教学的指导,针对个性问题的个别指导,面对共性问题的共同指导等,形式多样,穿插使用,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3)“写——写自己初稿设想”(20分钟)“作文开头难。”其实难就难在写作主题的定位及思路的理顺上,当完成了行文前的写作准备之后,即刻要求学生取舍整合,快速作文。既可以是整体内容的概览,也可以是写作提纲的综述。

(4)“评——评他人习作灵感”(15分钟)在完成初稿构想之后,要求学生交流讨论,推荐有创新意识的习作并当堂朗读,如若其未写完,也可以将自己接下来的写作思路说之。师生之间相互评议比较,取长补短,激发灵感。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取一举两得之功效。

(5)“练——练趁热打铁之作”(一节课时间)这是最后环节,学生在完成上述准备后,应该说既激发了创作欲望,又拓展了思维空间,更主要的是作者有了自己的写作心理构想与草稿习作,剩下的就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整合生成,加工完善。

可以说“听——说——写——评——练”“五位一体”的作文课堂教学模式从学生知、情、意、行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多角度地刺激学生感官,消除了他们畏惧作文的心理,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发展,因而符合写作心理规律,在实践过程中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它还需要不断地改进与完善。

三、构建“立体式”作文评改反馈体系

“作文难改”是所有语文教师的心声。目前,大多数教师仍采用传统的“全批全改”方式,但这种方式因批改负担过重而造成反馈周期长。而且是教师“以一对百”,易造成教师审美疲劳,批语多用套话,不能多角度地指出作文中的优缺点,也不可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更有甚者,有的教师为了应付学校作业检查,则用“阅”或“分数”代替点评。如此批阅对作文教学则毫无用处。长此以往,作文将成为师生之“鸡肋”,食之无昧,弃之不可!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了能师生互动、以生为主的“立体式”作文评改反馈体系:

步骤1:小组交互评。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行组成文学小组。每次作文完成之后,改变以往“教师第一读者”的习惯,而是先同组交互评阅,小组内可以自由交换意见,也可以集体讨论或个别交流,但都要求写下评语,且由组长汇总。古人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发现得失,弥补不足。同时,写作者因为知道习作要与同伴看,就会激发自己写作的自尊心;评阅者因为看的是同伴文章,就会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感受,在感受中启发。

步骤2:教师指导评。小组交互评议后还需交与教师点评把关,否则难以落实。但此时上交的作文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作文了,应该说它是由原文本及“点评”再创造生成的“反馈文”。通过此“文”,教师既可以就学生原作及“点评”进行评判指导,又可总结本次作文共同优点,分析共性的不足。另外,教师应按A—B—C等级,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作文进行客观分类评价,这样既可呵护学生的个性表达,又使学生明确了自身不足,从而追求了规范与创新的统一。

步骤3:自我反思评。作文批阅发下后,还务必要求学生重读点评过的习作,写自我反思后记。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作文评改反馈最终还要回归落实到作者本身。此时作者再次阅读修改自己的文章,就等于重新进行一次再创造。因为有针对性评价的对照,学生每次可纠止自己一点错误,每次都可在反馈中前进一步。如此作文反馈,也就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并且找到了自己的写作新起点。

其实,“立体式”作文教学并非是对传统作文教学的否定而标新立异,也不等同于当前流行的所谓开放式作文。它是反思传统作文教学基础上的扬长避短,其整合的是一动态系统,强调的是一有机体系。它只有在实践应用中才能得到更好地完善。

4.一次艰难的尝试高中作文 篇四

每个人都有许多的尝试。或是一次简单的尝试,一次困难的尝试,一次错误的`尝试……

一天我独自呆在家中边吃零食边看NBA。电视里比赛的场景是多么壮观,场内人山人海,球员卖力比赛着观众卖力的为球员打。

正当我看得入迷是,突然一名球员腾空跃起,在空中360°过人上篮,哇!真是太帅了,他是怎么做到的,简直让人难以置信,他真是太厉害了。就在这时我也下定决心,我也要像他一样,于是看完比赛我就带着球跑下楼去。

我尝试着做那动作,我站在原地回想刚才的情景:“带球跳起、腾空、转身360°、过人、上篮。”呀!真是太棒了我一定要学会。我开尝试,首先带球跳起,呀……噢噢,球掉了。第一次尝试失败。我开始第二次尝试,这次我吸取教训把球加紧,然后跳起,接着……啊!只顾把球加紧在跳起的一瞬间我竟忘记了下一步是什么。第二次尝试失败,不过我坚信“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一定会成功的。第三次,我先站在原地想好整套动作之后,拿球跳起、腾空、转身360°、上篮,耶!我成功了。

5.高中作文教学方法尝试论文 篇五

真是双喜临门,我荣幸地成为了艺海琴行音乐会的小主持人。我将第一次做主持,真是兴奋无比。

记得在几星期前,郑老师见我很有主持潜力,就推荐我去尝试做主持人。那天我可是经历了漫长的心理斗争,既想尝试,又怕在几千人面前出洋相。最后,我斩钉截铁地下了决定:既然是表现自我的机会,怎能放弃?我要做这个主持人!

好不容易等到演讲完毕,该我们大显身手了!我们四个主持人,两位男生两位女生,以整齐的步伐走到台上。真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时刻!台下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满眼的观众,让你找不出空地。原以为我会惊惶失措,可我却情不自禁地情绪高涨,语句也变得慷慨激昂,台下的人海也泛起波浪,雷鸣般的掌声让我们士气高涨。我的心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真自豪!

但主持并不是那么顺利。正当我们情绪达到巅峰时,另一位男主持人错说成了结束语。两位女生没注意,也用激昂的语句接了下句。我刚说到一半突然卡住,心想:我怎么说成结束语了?还有这不是我的词啊?也许是一进糊涂,我竟停住了,而观众呢?真奇怪,他们竟鼓起掌来,估计拍习惯了。这可不好办啦!此乃主持大忌。我们四人呆呆看着台下,照样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满眼的观众,只能闭上眼睛逃避他们的目光。我由情绪激昂变成了惊慌失措,预想的画面变成了现实!

突然,另一位男主持人急中生智,说道:我宣布,艺海琴行音乐会------正式开幕!我们齐声说。沉寂的人海再次泛起波浪,雷鸣般的掌声让我们士气高涨。虽然有些失败,但能在最糟的情况下挽回局面,令我又多了一些自豪。

6.高中作文教学方法尝试论文 篇六

浅析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思考

文/高培利

摘 要: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将很难满足当今社会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将面临大方面的改革,教学改革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整体素质、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需要,也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表现。首先论述了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尝试,然后是对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思考,让学生在新改革下体验乐趣。

7.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尝试 篇七

新一轮高考改革已经展开, 2016年浙江省作为新高考试点之一, 将采取跟以往自主命题有很大不同的试题形式, 其中, 书面表达部分由原来的一篇 (30分) 改为两篇 (40分) , 分别是应用文写作 (15分) , 概要写作或读后续写 (25分) 。读后续写题型是从未在高考中出现过的题型, 对学生和教师来说, 都是极大的挑战。笔者就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读后续写做了一些教学上的探索。本文将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说明 (高考综合改革试验省份试用) (第一版) 》中的样题为例, 探究指导学生进行读后续写的方法和途径。

一、教学分析

(一) 教材分析

阅读文章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说明 (高考综合改革试验省份试用) (第一版) 》中的样题 (见附录) , 讲述了一个名叫Arthur的人在上班途中经过第一国家银行时看到一个年轻人因发动不了汽车而着急, Arthur主动提供帮助, 把年轻人的手提箱提到一辆出租车上, 这时, 银行警铃大作, 人们纷纷涌来探个究竟, 原来银行发生了劫案。Arthur也在观望, 突然他看到一个年轻女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和他手里的手提箱, 他意识到自己被当作是银行劫匪了。不及细想, Arthur开始跑了起来。

故事通俗易懂, 情节生动, 跌宕起伏, 很容易抓住读者的心。文中留有诸多悬念, 激发学生展开想象, 将故事继续读下去。

(二) 学生分析

此次授课对象是县级省重点中学的高一普通班学生, 他们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理解这篇文章没有问题;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可以就故事内容进行续写, 但受本身词汇量的限制, 有些表达可能会受到限制。

(三) 教学目标

1. 理解阅读文本, 掌握其大意, 关注画线关键词;

2. 找出阅读文本中的悬念, 并根据悬念发挥想象, 续写故事;

3. 理解所给两个段落首句的隐含意思, 注意续写故事的连贯性;

4. 明白读后续写的要求和评分原则。

二、教学设计

Step 1:Skim the passage and find out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assage.

T:Take a real quick look at the passage and decide whether this passage is narrative, argumentative or expository?

T:In order to know the main idea of a narrative passag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find the six elements of the narrative passage, which are:when, where, who, what, why and how.So please go through the passage and find out the information for these six elements.

When:when Arthur was on the way to work one day

Where:Park Avenue near the First National Bank

Who:Arthur, ayoungman, people, a youngwoman

What:Arthur helped a young man to carry a suitcase;there had been a bank robbery;Arthur thought the young woman mistook him as the bank thief and started to run

Why:the young man couldn’t get the car moving;a bank robbery just happened and he was carrying a suitcase

How:

【设计说明】本环节旨在帮助学生理清文本脉络, 抓住文本要点;通过确定文体, 找出记叙文的六要素 (六要素在有些文本中不一定都有, 比如, 这里的How, 个人觉得可以不体现) , 掌握故事的梗概。

Step 2: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T:since we have found the information for the six elements of the narrative passage, please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in your own words.You just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following two questions:

1.When and where, who did what?

2.What was the result?

S:One day when Arthur was on his way to work near the First National Bank, he helped a young man who couldn’t start his car carry a suitcase.At that time he heard the bank was robbed and he thought a young woman mistook him as the bank thief because he was still carrying the suitcase.So he started to run.

【设计说明】在上个环节中, 学生已经找出了故事的六要素;在这个环节中, 学生通过串联说出故事的梗概, 一方面体现了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掌握情况, 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学生的概要写作能力。

Step 3:Classify the 10 underlined words and phrases.

T:You can see there are 10 underlined words and phrases in the passage.Please classify them according to the six elements.

T:These 10 words and phrases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the place, characters and events.When you continue the story, please use at least 5 of them and also underline them in your writing.You can think what story can be developed from these words and phrases.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关注画线单词和词组, 并利用六要素将这些单词、词组进行分类, 提醒学生在续写中要用到至少5个单词或词组并加上下画线,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单词或词组能引发什么故事。

Step 4:Brainstorm:What could be the unanswered mysteries in the passage?

T:When we are reading the passage, we may find many mysteries which are not answered.For example:who was the bank thief?So please think out as many unanswered mysteries as you can.

S:Who was the young man?

Who was the young woman?

What was in the suitcases?

Why was the young man in a hurry?

Why couldn’t the young man start his car?

What w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young man and the young woman?

What was the funny thing?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是为了打开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思考文章中留有哪些悬念, 这些悬念是否可以用到续写中, 是否能在续写中给出答案。

Step 5:Read more:the beginning of the two given paragraphs.

T:The passage leaves us many unanswered mysteries, but we have more to read.When we are continuing the story, we can’t just write as we wish.We are provided with the beginning of two paragraphs.So, our story should be well connected not only to the passage, but to the given beginning of the two paragraphs.Let’s see wh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wo paragraphs tells us.

1.As he was running, Arthur heard the young man shouting behind, “Stop, stop!”

2.The taxi stopped in front of the Police Station and Arthur...

T:The beginning of the first paragraph tells us a clue of what might happen next.So what do you think might happen next?

S:The young man tried to stop Arthur, but maybe Arthur didn’t stop and ran more quickly.

T:The beginning of the second paragraph tells us more information.What can you read from this sentence?

S:At the beginning of the first paragraph, Arthur was running.Now the taxi stopped in front of the Police Station, so maybe Arthur took a taxi and asked the taxi to go to the police station.

【设计说明】在上个环节中, 学生的思维已被打开, 思考故事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但读后续写并不是任由学生发挥的, 所提供的两个段落的开头句在一定程度上对续写的故事有所限制。学生通过仔细研读这两句话, 可以预测接下来大概会发生什么, 而第二段的开头更是隐含第一段所包含信息。学生对两段中开头句的理解很重要。

Step 6:Work out an outline.

T:With so many clues, we can work out an outline first.Try to make your story logical and reasonable.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six elements, especially who, what, why and how.You also need to consider the following aspects:

1.Writing style:narration, tense, person...

2.Unanswered mysteries;

3.The 10 underlined words and phrases;

4.The 2 provided beginnings of the 2 paragraphs;

5.A well-connected, well-organized, logical and reasonable story.

【设计说明】学生可能有很多想法, 故事的发展也有很多可能性。在此环节中, 先请学生列一个提纲, 讲述接下来的故事有可能是怎样的, 同时注意记叙文六要素的体现。学生还需要注意故事的人称、时态, 故事发展的逻辑性、连贯性。

Step 7:Pay attention to the requirements.

T:Before we finally start to write your own story,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requirements first.

1.About 150 words;no less than 130 words.

2.Correct spelling and punctuation.

3.Neat handwriting.

4.Four aspects to consider:Your writing is supposed to

*be well connected to the given passage and the given beginnings of the two paragraphs.

*be well organized with at least 5 of the 10 underlined words or phrases.

*have used advanced words and expressions correctly.

*have used linking words effectively to make the writing coherent.

【设计说明】在最后动笔续写之前, 提醒学生注意写作要求, 使他们的读后续写文章更加符合要求。

Step 8:Homework

T:write your story in your homework book.

【设计说明】由于课堂时间的关系, 笔者把读后续写布置为课后作业, 这样有利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雕琢续写的故事。

三、教学建议

(一) 仔细研读阅读文章, 理清文本脉络要点

读后续写所提供的阅读文章以叙事类文本为主, 本文讲述了Arthur在帮助一个年轻人提箱子时恰好发现旁边发生了银行抢劫案而产生的一系列故事。读后续写将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读后续写, 读是基础, 是学生“把握短文关键信息和语言特点的能力” (刘庆思、陈康2016) 。学生只有在很好地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才能有根据、有逻辑地进行续写。要抓住一篇记叙文的脉络要点, 可以从记叙文六要素出发, 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也就是when, where, who, what, why, how。这样可以对文本的脉络走向有个基本定位。

(二) 分类画线词语, 分析其内在联系

文章中有10个画线的词语, 这10个词语并不是被随便画线的, 因为在学生的续写中起码要用到5个, 所以对学生的续写文章有一定的限制作用。教师可以先对这10个词语按照记叙文六要素进行分类, 如, 本文中的10个画线词语基本可以归到where, who, what三类;这10个词语都跟银行劫案有关, 由于学生在续写时要用到其中至少5个词语, 所以这些词语对学生的续写有一定的导向和限制作用。

(三) 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寻找文本中的未解之谜

内容要创造, 语言要模仿, 创造与模仿要紧密结合 (王初明2014) 。要对阅读文章进行续写, 必须理清文章的脉络线索, 并找出文章中的悬念, 然后发挥想象, 根据文中线索进行有根据、有逻辑的创造性推测, 把故事续写下去。这就要求学生仔细研读文章, 在字里行间找出蛛丝马迹。本文最大的悬念应该是:“Who did the bank robbery?”当然, 文中还有很多悬念, 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发散思维, 找出的悬念越多越好, 也可以探究各个悬念之间有什么联系。

(四) 研读所提供的段首, 确定续写方向

在寻找悬念的过程中, 虽然学生的思维被完全打开, 但续写并不能随心所欲、随便发挥, 阅读也不只是阅读文章, 还要阅读后面两段的段首内容, 这对续写起到一定的导向和限制作用。学生可以从所给的第一段的段首设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从第二段的段首猜想之前发生过什么, 设计之后会发生什么。前面寻找悬念是打开思维的过程, 阅读所给段首则是收拢、整理思维的过程。

(五) 列续写大纲, 定故事梗概

结合所给两段的段首内容和文中的悬念, 以及所画线的10个词语, 学生可以构思叙写的故事, 怎样跟阅读文章和两个段首衔接起来, 列一个故事大纲, 这个故事不能太长、太复杂, 以免不能在规定的词数里完成;也不能太短、太简单, 以免达不到规定的词数。故事梗概确定以后, 学生就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丰满、充实故事了。

(六) 牢记续写要求, 吃透评分原则

在续写的过程中, 学生要牢记续写的要求, 包括字数、卷面整洁程度, 甚至拼写和标点符号。学生若想得到高分, 可以参考评分原则, 做好故事的连贯性、衔接性, 尽量准确地使用高级词汇和句型结构, 标出所应用的关键词汇, 体现自己思维的独立性、创造性、合理性。

四、教学反思

鉴于读后续写题型是全新的高考题型, 这方面的教学探索还比较少。读后续写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编故事、讲故事的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上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衔接原文、连贯所给段首和关键词语, 学生的思维也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思路。比如, 在寻找文中悬念点时, 有个学生提到, “What was the funny thing?”中的funny一词出现在文章的第一句, 它其实已经给文章定了一个基调:funny。整件事情, 包括所给文章和所续写的文章, 都应该围绕funny。所以, 我们在设计故事情节和运用语言时, 要不忘体现funny。

结束语

读后续写作为一种测试手段, 也是一种有效促进学习的方法。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认真分析文本内容和语言, 并将分析结果应用于之后的续写中, 帮助学生通过语言模仿和内容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刘庆思、陈康2016) 。读后续写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读后活动, 教师在平时的教材处理中或者阅读教学中都可以要求学生续写, 一方面考查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程度, 另一方面体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运用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无需设置画线关键词、段落首句等, 这样可以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随着读后续写教学的开展、普及, 读后续写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促进作用也会逐渐体现出来。

附录:

第二节:读后续写 (满分25分)

阅读下面短文, 根据所给情节进行续写, 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I’m afraid so.I’m in a big hurry and I can’t start my car.”

“No trouble at all.I’d be glad to help.”

Arthur, still carrying the suitcase, turned to look at the bank and walked right into the young woman in front of him.

Arthur looked around at the crowd of people.He became frightened, and without another thought, he started to run.

注意:

1.所续写短文的词数应为150左右;

2.应使用5个以上短文中标有下画线的关键词语;

3.续写部分分为两段, 每段的开头语已为你写好;

4.续写完成后, 请用下画线标出你所使用的关键词语。

参考文献

刘庆思, 陈康.2016.关于一年两考高中英语试卷中读后续写设计的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 (1) :1-5.

8.高中物理实验式教学尝试 篇八

关键词:实验;情境;发散思维;评价

一、实验式教学的意义和必要性

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有以下的特点:内容难度大,思维抽象性强,课堂知识量多。如果在教学中单一地以教材为教学依据,难免有照本宣科之感,机械性较强。授课形式的单一化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厌烦,逐渐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部分学生勉强把课本内容熟悉后,在实际的解题中也会感到力不从心,甚至是一筹莫展,束手无策。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推行实验式教学有很大的必要性。用实验式教学突破以往的单一教学模式,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教学效果会大有改善。所谓“实验式”教学是指在现有理论知识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地进行实验来探索知识的教学方式。物理本身就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我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采用这一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归纳出来,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二、如何正确开展“实验式”教学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到对实验式教学内容了如指掌

开展实验式物理教学不是脱离教材的一意孤行,而是以教材内容为实验教学的基础或活动的主线。教师要充分吃透教材,精心设计实验形式,理顺教学脉络,突出教学重点。在备课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本次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接受的难点,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对可能出现的情形逐一考虑,并做好答疑准备工作。如在讲述波的衍射时,波是一种不可见的东西,怎么才能把它讲述好呢?我先做复习工作:什么是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波的反射和折射各遵循什么规律?然后指出要学习的新内容:波的衍射。接下来先提出问题:大家都熟悉“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物理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让学生进行讨论,当然学生的回答可能会千奇百怪。在讨论结束后,实验演示:在水波槽里放一个小挡板,让波源发出的圆形波遇到小挡板,将实验现象用投影仪投影在大屏幕上,可以发现水波绕过小挡板继续传播。将小挡板换成长挡板,重新做实验,结果水波不能绕到长挡板的背后传播,得出初步结论:这个现象说明发生衍射的条件与障碍物的大小有关。接着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得出进一步结论:窄缝宽度跟波长相差不多时,有明显的衍射现象;窄缝宽度比波长大得多时,衍射现象越不明显;窄缝宽度与波长相比非常大时,水波将直线传播,观察不到衍射现象。最终结论: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衍射是波的特有现象。布置思考问题:我们站在大柱子后面能听到前面人说话的声音,而太阳光照到大柱子上却在后面形成了影,为什么?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验教学前后进行归纳、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时刻提醒自己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而非简单接受的被动对象。在课堂教学之前,必须向学生明确他们所要学习的新知识,确保学生做好预习与准备工作,不打无准备之仗。教师可以预先以问题形式布置给学生,引发他们探讨,但教师不做正确与错误的评判。在接下来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带着探索真相的心情去学习,这时学生的好奇心很强,注意力和观察力都较为集中。

如在讲述重力和自由落体运动时,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都学过“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这课,它讲述的是伽力略在比萨斜塔通过实验推翻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理论的事情。你们对这一实验认同吗?结果,好多同学认为,既然书上是这么写的,那它一定是正确的,可心里又觉得好象应该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是正确的。在大家各抒己见后,我通过真空实验管做了这个实验,真切地让学生目睹羽毛和纸张及石块同时落地的“真相”。接着,进一步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如果伽力略真的做这个实验的话,他有没有失败的危险?最后学生得出结论:在真空中物体只受重力,或者在空气中,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很小,物体从静止竖直下落,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在学习了上述内容之后,我们引入了运动规律的三个公式,学生对本堂内容接受起来较为轻松。

(三)充分利用各种教具,不断拓宽实验教学领域

实验教学大部分在课堂上进行,因为受场地等因素限制,不能把每堂课都安排在实验室内进行。但不能因为这些不利因素就简化教学内容,从而使教学质量打了折扣。因此我们进行了多种尝试:自制教具、利用多媒体、学生设计简单实验、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制作比赛、进行社会调查、组织科普宣传等,通过以上的方法,开拓他们的视野,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作风。如我的学生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设计的多功能老人用拐杖,既利用了力学知识,又加入了光学内容(夜间照明),同时还有危险报警装置。虽然,学生的作品很简单,甚至是简陋,但他们在动手实践过程中,重温了所学知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学以致用,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鼓励学生的超常思维,对部分学生提出的“非常规”实验方法,教师不可一棒子打死。比如在测量建筑物高度的问题上,教师要求用所学的气压知识解释,标准答案应该利用气压随高度变化这一规律来解决。但某学生却说用长绳吊住气压表下垂至地面,然后测绳长即可。有一部分学生对此窃笑,教师要给予肯定,然后让学生发散思维,看看还有哪些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最后竟然得到了十五六种答案。教师要结合实验过程认真给出评语,表扬优点,指出缺陷,让每个学生都对自己的实验有一个正确的总体认识。

9.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尝试 篇九

彭宣利

[摘要]: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教学新方法。本文尝试从教学内容生活化,课堂教学注重探究,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四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地理教学、研究性学习

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在我市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在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探讨《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模式中,笔者一直走在地理教学的第一线,体会到新课标的地理教学与传统地理教学相比较具有许多新的理念:新课标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提高,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得到培养,对学生的评价变得激励,全面,合理,新课程改革体现了从“知识为本”到“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转变。地理新课标中指出: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等等。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应用性、能力型试题在文科综合试卷中逐年增加。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查成为高考试题一大亮点。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标理念,使地理教学独具魅力,让地理课堂焕发异彩,让平时的课堂教学有趣,同时让我们的学生应试有效,让地理教学这一门遗憾的艺术不再有遗憾呢?我在实际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1、让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到“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生活即教育”。的确如此,以前,很多教学现状照本宣科,缺乏生活味,学生总感觉到学习地理的过程是枯燥无味的。如果能将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的同时,增加地理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并与地理教学有联系的重大地理事件。如果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学生的表现总是特别兴奋。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整节课也上得生动有味。

[启示]:教材再新,并不能及时将刚发生的地理事件写进来。可作为在新课标理念倡导下的地理教师,完全可以将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地理事件,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及时补充到课堂中来。这样的话,学生学习将更有乐趣,我们的地理课堂将更具魅力。

2、让教师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课堂教学要注意创设自主学习的地理情境,为学生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离开了地理情境的创设,地理教学就失去了肥沃的土壤,一个好的地理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自主学习意识和积极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得到进一步发展。创设地理情景,重在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鼓励他们猜测、归纳、质疑、探索。学生只有大胆探索,才能更有效地挖掘出隐藏于地理情景中的内在知识联系。创设地理情景,应体现地理教材的特点,充分利用智慧、才能。根据现有的地理理论选编出优质的地理案例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地理来自现实、有广泛地应用价值,让生活化的地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创设地理情景,应体现结构层次,从最浅显而又极是说服力的引例出发,中间做好铺垫、过渡、再将难度推进,这样能够体现地理发展过程,又能体现探求和发现过程,符合学生认知的水平和过程,能培养学生应用地理的能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1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1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探究法是1种良好的措施。美国当代教育家布鲁纳指出:“知识乃是1个过程,不是结果。”这话极深刻地揭示了教学观的1个重大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变“结果学习”为“过程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合作的过程。

[启示]: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完全可以鼓励学生独立探究,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不要急于得到圆满的答案;给学生以思考性的指导,特别是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学的宗旨。“施教之功,贵在诱导;妙在转化,要在开窍”是教的宗旨。

其实,不论是学还是教,都应注重探究。学生自我发现知识并独立地掌握知识,正是当前新课标理念下的地理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迫切要求,也是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3、让研究性学习贴近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实践探究能力;能够独立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与评价。要实现这1目标,培养学生地理学科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1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来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的实践能力呢?

[启示]:研究性学习和学科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两个板块。研究性学习和学科教学各有自己的价值,它们完全可以建立相互弥补、相互促进的关系,共同对学生发生作用。学科教学中的所传授的知识和形成的学习能力是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和材料,学科教学中的许多内容可以在研究性学习中拓展和延伸,而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所形成的能力、学生所得到的信息和新知识又由学生很自然地迁移到学科教学中。通过教师对学生开展的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将会更有效,学生的地理学科的实践能力,将得到不断的锻炼和提高。

4、实施“爱的模式”进行地理课堂教学,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是创新的本质力所在,它主要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创造想象力,创造性地计划、组织和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它能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意识和能力。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只有在课堂上,在教师经常性的引导和训练中,学生才能作为个体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并从多方面去思考、探索某种前所未知前所未有的新的东西,达到创新思维的新颖性和创新性的统一;才能通过有效的发散思维,重新集合信息,聚合出最优结论,并从多种联系、多种角度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机结合;才能根据事物的新形象,产生创新性想象,并立足于现实,实事求是,使创新思维的成果现实化。

新课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创造性思维教学的内涵是通过新课程高中地理的内容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和增长学生创造行为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一种结构化的组织架构,用以发展特殊学习活动和教育环境。本人根据陈龙安提出的“爱的”(ATDE)教学模式,在新课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其教学过程由问、想、做、评四个要素组成。问:教师设计或安排问题情景,提出创造性思维的问题,以供学生思维,特别重视收敛性及发散性问题。想:教师提出问题后,应鼓励学生自由联想、发散思维,并给予学生思维的时间,以求创意。做:利用各种活动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实际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付诸行动。评:师生共同制定评估标准,共同评鉴,选取最适当的答案,相互欣赏尊重,使创造性思维由萌芽状态而进入实用阶段。这种教学模式是在学生原有知识背景之上实施,强调爱的教育,以及提供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问、想、做、评的程序依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10.高中作文教学方法尝试论文 篇十

试论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对话式教学的大胆尝试

吴朝玺

绥阳县绥阳中学,贵州 绥阳 563300

如果说教育是具有对话性的,那么教学也应该具有对话性。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对话式的课堂教学也是一种对话的艺术,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是对话的关键。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尽量营造一个平等、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快乐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对话式教学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传统教学培养出的学生在社会当中的竞争力越来越低,同时我国也在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并提出和推广对话式教学,但在对话式教学的实施在过程中存在一定误区,需要加强思想上的认识。从实质上讲,对话教学要求学生与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一定的对话交流,并在这个过程中达到互相间的理解和成长,是知识的掌握,更是一种思想的进步。

二、传统高中数学课堂对话教学的问题

在传统意义上的高中数学对话教学上,学生很少甚至几乎不会主动性地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即使是在数学的公开课上,教学的对话内容和方式也由教师进行设定,有一定的框架模式,因此在实际的对话教学中学生无法取得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大多是基于自身的理解并传给学生的。

1.对话形式单一。在一般情况下,在对话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使用之前设定好的问题对全体学生进行发问,以寻找最正确的答案。用一个问题面对全部学生,并且知识采用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没有充分发挥对话教学的作用,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2.忽视学生间的对话。在对话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可以对具体的数学问题大胆发表个人见解和主张,在对话碰撞中达成共识。这种对话式的互动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能动性和主体性,而大多数教师会在数学对话教学中忽视学生之间的对话,这便变不利于学生在学习中进行主动的探究作业,影响了学生在学习上的动力。

3.缺乏教学的倾听。(数学教学论文 )对话实质上是对互问互答情境的主体追求,要求学生在数学对话学习中做到敢说、想说并且能说的地步。但正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上的话语缺失,让学生在对话表达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可在不经意间忽略了对教学的倾听。课堂教学实际上是应该是以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学与学习行为之间的互相倾听为基础建立的。因此,对教学倾听的缺失,让整个对话教学不完整,不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对话教学的创新

在新课改的推行下,要求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对话和交往活动。因此教师应该提供一种轻松、愉悦的对话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心理和思想中释放出来,与教师直接进行合作、交流和共享。有效发挥对话教学的实际意义。

1.平等、民主的对话。只有在平等、民主的前提下,才能让学生与教师之间互相接纳,从而进行正常的对话。从一定意义上讲,在教学中,学生对教师有一定的排斥,而教师也往往不善于或者不愿意倾听学生的想法,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地位。

2.愉悦的对话。在传统的课堂对话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考虑学生上课时的情绪,只是一味地传授知识,这很难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特别是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高中数学是需要学生开动大脑进行学习和探索的课程,而教师采取的这种对话方式很容易让学生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且不愿意动脑。要想让学生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首先要吸引学生参与到学生中来,调动他们的情绪和思维,使之处于活跃的状态,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高效的数学学习,投入到真正的对话学习中。

3.相互间的对话。不同的知识碰撞能够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启发,从而引发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更好地完成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在对话的过程中可以吸收他人的有效信息,能够有效唤起自身已有的知识并得到巩固。在与同学或教师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观点,而这些不同更能够促进对学习的探索和思考。

因此,在教学中的对话应该是通过对话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能够进行更深层的探索和思考,以求实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取得个人的发展和进步。

11.高中加强词汇教学的有效尝试 篇十一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拓宽词汇量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英语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学生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正确使用词典,自觉积累词汇,及时复习,学生要常查字典,但不要一味地依赖词典,应指导学生尽可能利用上下文找线索来猜词,养成对记词汇的敏感性,注意习惯用法与固定搭配等用法,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词汇。学生掌握了音标、构词法等,就能在较少的时间里掌握较多的词汇并通过词缀、近似词来猜问,从而扩大词汇量。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其他方法,如联想、观察、对比、分析法来学习词汇,变难为易,以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运用知识也是学习词汇的一种方法? 知识在于运用。掌握了一定量的词汇,就看怎样来运用。实质上,运用词汇,就是在复习、更新词汇,从而更进一步积累词汇。听、说、读、写是英语中最基本的运用词汇的基本方式。听:听句子、短语、对话等,教师指导学生听懂关键词、句,使学生掌握地道的发音,积累语言信息,为口语、写作打下基础。说:引导学生参加口语训练,巩固和运用词汇,表达思想,交流情感。读:通过广泛的阅读,才能巩固和扩大词汇量,培养语感。写:通过写才能从根本上巩固词汇,表达思想,达到词汇的高度发挥与升华。

四、注重语境教学尤为重要 语言作为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在实际运用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我们知道,一个单词的学习不能靠孤立的记忆,即使把这个单词的多种用法记得很熟,也不可能完全把握它在每个语篇中的含义,因为只有在具体的环境中才能体现它真正的意义。如果没有进行大量语篇语境的积累,没有从听、说、读、写多方面输入它的语境,就无法产生对他的良好感悟能力,所以词汇教学就必须与语篇语境相结合。 而良好的语篇语境则需要大量的词汇量,大量的词汇量又来源于单词的积累,那么应该怎样记忆单词呢?

五、记忆单词的方法 (1)音形记忆法 英语是拼音文字,根据26个字母与48音素间的联系去记单词是最佳方法。此方法要求学生先掌握一定的读音规则,在记单词时将字母或字母组合与读音对应起来读,因为记住了音与形的联系,就可以水到渠成地记住单词。此方法的好处是音形并用,互为提示。当你掌握了26个字母的读音规则和一些典型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后,在你碰到一些符合规律的生词时,你就会自己拼读出来并将其记住。(2)构词分析记忆法 英语中的很大一部分单词都是由合成法、派生法及转化法构成的,掌握一些构词法知识,便能大大增强记忆效果,扩大词汇量。 (3)遗忘规律记忆法 根据遗忘速度先快后慢、遗忘量先大后小的规律,一定要在24小时之内复习所记词汇,之后按照先密后疏的时间间隔进行连续复习,直至使所学知识进入长效记忆。 (4)听说读写记忆法 知识即使进入了长效记忆,如果长期不用,也会遗忘。因为记忆是为了使用,反之,使用也是在记忆。所以,要多做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在使用中才能保持单词的长久记忆。

12.多元智能指导高中英语教学的尝试 篇十二

一、建构情景式教学课堂,增强学生认知探索智能

情景式教学能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调整学习策略方法,在情趣化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认知感悟。情景课堂能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主动体验过程中融入自身的思维感知,增强探索智力技能,转化学习思维方法。

在情景式课堂建构中,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探究机会,鼓励他们针对课程学习内容创设相关的学习情景,引导他们针对各自的学习内容进行主动调整和积极思考。在创设过程中,一方面利用多媒体、教学道具、教室等教学资源载体,从学生的认知需要出发,优化组合资源,给他们提供富有情景趣味的课堂,让他们活化认知感悟;另一方面创设与教材文本相似的情境,鼓励他们在自由、民主、平等的学习情境中主动表达交流,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内生动力和潜能。情景化课堂建构,能使学生带着疑问融入课堂,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转化认知感悟,强化理解感知。

情景化课堂建构体现了英语的生活化和开放性教学原则,能使学生对课程学习有更为深刻的感知。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Unit 1 School life的Reading School life in the UK教学中,可通过播放英国中学的学校生活场景片段,建议学生思考:“What doyou get from the video?”引导他们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感知。在此基础上,可建议学生通过布置教室、自带道具等方式,引导他们围绕“What are the characters ofthe school life in the UK?”和“What do you want todo in the classroom?”进行表达交流,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感知。

二、尝试互动式任务教学,提高学生内省交际智能

尝试运用任务化教学来活化学生学习认知体验,能促使学生带着激情和兴趣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交际运用能力。互动式任务教学运用,有助于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发现自身的问题,进而进行主动探究,深入完成课程学习任务。

在任务化探究过程中,可结合学生的英语学习发展需要,采取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自选任务的形式,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探究,帮助他们激活认知感悟。在运用过程中,一方面,创设的任务体现多样化和层次性,引导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生进行主动思考探索,帮助他们在灵活交流过程中不断转化思维感知,增强学习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关注学生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在讨论交流、思考争辩、小组合作中不断创新思维方式,尝试运用多样化的表达形式来进行交流,增强他们的综合理解感知能力。同时,教师应该多注重策略的指导,帮助他们在认知体验过程中提高综合表达语用能力。

任务互动交流能使学生由个体单独思考转化为主动交流合作。例如,在模块三Unit 3 Back to the past的Reading Lost civilizations阅读教学中,可根据Part A中的习题,建议学生以同伴交流的形式,针对“What doyou get from the lost civilizations?”进行互问互答,帮助他们深化整体理解。在此基础上,可建议学生围绕“What should we do for Lou Lan?”和“Why do thepeople want to stay in Lou Lan?”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彼此合作探究过程中增强认知感悟。

三、运用实践活动交流,丰富学生逻辑空间智能

运用实践活动来鼓励学生自觉主动交流,能使得他们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更好地发现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实践性活动交流的运用,能让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智能运用有更为深厚的印象。

实践活动的创设,应该在体现相似性和互动原则上更利于他们强化认知。在运用过程中,一方面,为学生提供相似的多元化认知学习素材,让他们在熟悉的环境背景中深入体味文章表达内涵,激活他们主动学习思维;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学习氛围中主动转化思维感知,帮助他们梳理逻辑空间思维,深化理解感知。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交流,能使得学生在活学活用的基础上更好地丰富自身的认知情感,增强学习综合运用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更利于激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13.高中作文教学方法尝试论文 篇十三

上海周浦高级中学 许世红

当今教育改革的重点是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极具探索性与革新性的学习方式,对于改变传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在高中信息科技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首先信息技术课如果变成了单纯的技术课,则会走向穷途末路,会被其它学科吞噬。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学科都会融入信息技术的应用内容,信息技术课就会名存实亡。其次信息技术中许多东西不是讲清、听懂就能解决问题的。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不可能处处由教师讲解,因此我们必须屏弃以往单纯传授或操练技术的教学思路,创导开放的,以自主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即研究性学习,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和探究,深化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同时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在高中信息科技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

1、从心理发展动因看 许多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希望自己是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高中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提高;自我意识发展,有积极向上进取的精神,渴望自己的能力得到承认,研究性学习正是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平台,较好地满足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2、从学科特点来看 信息科技课程的知识性、技能性和工具性的特征决定了学习过程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这有利于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网络既为学生构建了良好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平台,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信息技术工具和软件为学生开展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研究“工具”。

三、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

研究性学习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构建知识,但决不是放羊式的。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传播者变化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甚至成为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在辅导中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研究策略和思维方法,应注重对话,辅导介入讲求适度,以及教师联合的必要性。

四、在高中信息科技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案例: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关系到人类现实而长远的问题,光靠政府立法和政策是不够的,只有教育才是根本出路,而目前中学生环保意识不强、环境道德素养不高,于是我设想将信息科技与社会热点、学生实际生活、人类的生存环境等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性学习。

教学流程:

(一)准备阶段

1、创设情景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学科优势,以强烈的视听效果将学生引入问题情景:地球是目前我们已知的宇宙中唯一有人类生存的星球,地球给人类提供生存、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人类在开发和改造大自然的同时,也在污染和破坏着自然环境,人口和经济的高速增长,也造成了全球环境的恶化,环境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该如何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2、确定研究课题

师生热烈讨论后确定总课题为:《关爱家园》,学生在初步了解一些环保知识后,对继续探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组根据所收集的信息资源确定一个范围较窄的研究专题。如:《白色污染就在我们身边》、《废电池的回收和利用》、《校园的草地为何不绿》、《都市的环境与光污染》等,既便于操作,又能以小见大。

3、分课题小组,明确职能。

小组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选题自由组成,每一小组选定组长1人。每组人数以4~6人为宜,人数过少则学生负担太重,不利于课题的深入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人数过多则耽误时间,不利于小组长控制和集中正确意见。对小组长的任命十分关键,必须由能力和责任心比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内学生间要明确分工,以做到各尽所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

(二)实施阶段

(以下以“白色污染:就在你身边”课题小组为例,对实施过程进行阐述)

1、明确目标,制定计划

小组内先对课题进行分析,制定研究计划。(1)、白色污染的形成原因(2)、白色污染的危害(3)、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白色污染治理办法(4)、校内问卷调查(5)、校内白色污染现状调查。并根据计划作了明确分工。

2、收集整理资料。

(1)有的小组成员搜集资料。利用百度、雅虎、搜狐等搜索引擎,合理设置关键词,在网络上搜索有相关信息的网站,(http://,http://等)并记录相关资料。(2)将各自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并进一步挖掘与研究专题相关的信息资源,最终形成基本思路和基本观点。

3、调查研究(1)校内问卷调查

有的成员在学校进行问卷调查,他们随机了挑选100人,共收回100份问卷,结果如下: 问题一: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 调查者中,有77%表示知道白色污染,而有23%表示不清楚。问题二:你经常购买一次性用具吗? 21%的人偶尔购买,77%的人经常购买,只有2%的人表示不买。问题三:你购买一次性用具时,首先考虑价格还是环保问题?

44%的人认为当然首先考虑价格问题,毕竟我们不是富人;42%的人认为要看价格是否相差悬殊;4%的人认为应首先考虑环保问题。

问题四:你如何处理塑料袋及塑料一次性饭盒? 只有5%的人将随地乱扔,14%的人认为看周围环境状况,扔进垃圾箱的占81%(2)学校白色污染现状调查

有的成员去实验室借来了称量工具,对自己班级一天产生的垃圾进行称量,分拣出垃圾的种类,计算白色污染物(如塑料袋、塑料瓶、一次性饭盒等)所占比重,以此来估算学校一天产生的白色污染物的数量,并对此作了详细的记录。

(3)访谈

有的成员去废品回收站进行采访,了解到塑料是可以回收的,可用作建筑材料或农用大棚等。可同学们在整个周浦都没找到一处回收泡膜塑料的地方。在采访过程中他们拍摄了大量照片、并进行了录音和录像。

(4)实验

有的成员去化学实验室做实验,他们发现如果对塑料进行加热,会产生淡黄色的烟,最后生成油状黏稠液体(似硫酸),停止加热后迅速凝固成玻璃状固体;如果直接燃烧则会产生大量浓重的、有刺激气味的黑烟,泡沫塑料迅速变为黑色液体并继续燃烧,在其中可燃物质燃尽后生成不规则的块状黑色固体。

4、讨论切磋。

小组根据每位同学收集的相关信息进行归纳与整理,并相互交流、拓宽思路,最后形成统一观点。从校内问卷调查及现状调查数据表明学校应加大环境教育的力度;从访谈的结果看,政府应增加回收废弃塑料的渠道;从实验的结果看,我们平时用加热和燃烧来处理白色污染物的方法是错误的,它会造成空气污染。处理白色污染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但这需要高超的技术。于是他们又从网上收集了许多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白色污染治理办法,并且通过电子邮件向市环保局的领导咨询了有关上海目前处理白色污染的途径和方法。最后他们呼吁: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自觉成为环保卫士。

5、选用适当的多媒体软件,分工合作,制作电子作品

为便于下一阶段开展全班交流,同学们将研究成果制成《白色污染,就在你身边》的网页。内容包含有关白色污染的基本知识,问卷调查表及数据分析图表,现状调查数据及分析图表,实验现象分析,访谈音像资料等。

(1)加工信息: 整理和筛选信息,加工图片文件和声音文件(2)小组规划网站风格

(3)分工合作搭建网站,注意网站中超连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美化网站:文字的修饰,颜色的合理搭配,图片的合理运用,艺术字的应用,网页的动态效果,网页特效等

(三)总结提高阶段

1、交流汇报探究成果:小组选派代表,边操作电子作品边简明扼要地阐明基本观点及相关论据,以及探索的基本思路、途径、遇到的困难与解决的方法等。

2、质疑答辩:对小组汇报内容不清楚之处,教师和其他同学可进行提问,由该小组同学负责解答。对该组报告不足之处,其他组同学也可给予补充,加以完善。对于成功之处,可让该组同学介绍经验,以便共同进步。

3、自评互评:诚信地给自己和同学在学习态度、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实践能力、信息的获取及处理能力、信息的表达能力(制作网页、撰写结题报告等)等方面作出合理的评价。

4、教师总结。学生汇报后,教师适时总结,指出成功与不足,及时进行矫正。对学生在自学、质疑中提出的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问题进行解答,并提供反思的步骤、方法,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探究全过程中的行为,考虑如何修正、提高。

5、拓展提升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在整个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的表现,提出一些需要进一步思考、探索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和求知欲望,引导活动向纵深拓展,提升活动的整体水平。对该组学生我提出了:我们不仅应该不做破坏环境的事,还应积极加入到环境保护工作中去。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已了解了白色污染产生的途径,更明白它的危害性,我们是否能对如何防治白色污染提出一些合理的、科学化的建议呢?这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是环保活动的主动参与者、治理者,增强了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

五、取得的初步成效:

1、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研究性学习最终的结论和成果不是凭空得出的,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是贯穿于整个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的活动主线。在研究过程中,同学们学会了巧妙地设置关键字,快速而有效地从网络获取信息;利用录音设备、摄像设备获取音像资源;利用扫描仪获取图片资源;借助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获得数据、发现规律;利用数据库、电子表格和统计软件等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文字处理软件对文献资料进行整合加工,撰写报告;用演示文稿软件制作发言提纲;用多媒体和网页制作工具来制作和发布电子作品,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为了维护研究结论的正确性,同学之间切磋讨论,在不同意见的碰撞中,培养了学生严谨的思维,学会了多角度,多方位的考虑问题,学会了批判性的利用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2、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学习内容往往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主选择,这时学习变成一种爱好和需要,学生态度积极、思维活跃,学生的创造潜能被充分挖掘。研究性学习始终将学生置于一种主动探究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状态,不论是获取知识,还是解决难题,学生都是通过亲自尝试、探究和交流来完成任务。这不仅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经历,更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这次活动中,许多学生提出了很有实际意义的课题,《校园绿化,为何不绿》,《试卷能否双面利用》、《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服装面料的环保化》等,学生在确定课题后,或上网、或跑图书馆、或访谈、或问卷调查、或实验论证,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全组同学齐心协力,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提炼,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并提出许多合理化的建议。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3、拓宽学生心理空间,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中指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现在的高中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表现欲较强,但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沟通的意识较弱。在小组协作学习中,往往也会经历一些挫折,如观点不一致,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学习进度,会受到同组同学的监督,所有不利于小组的行为会受到同学的批评等等,这样他必然要在不断的磨练中,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懂得关心和尊重他人,养成乐于沟通、善于沟通、积极开朗的性格,从而克服自我中心,走出自我封闭的怪圈,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团队合作,认真完成小组分配任务,进而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4、发展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但提高了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创造性,而且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学生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对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社会的进步、祖国的前途、人类的命运、经济的发展、环境的保护,增强了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今天,尽管我们的学生研究还很稚嫩,有些想法还不成熟,甚至有些是错误的,但研究活动的过程是美的,在过程的始终处处可见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创新能力;尽管研究性学习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熟悉的套路,对实施带来了许多困难,但也给教师和学生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只要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巨大的潜能可开发,让我们一起来努力吧!参考文献: 《上海市普通中学课程方案》 《信息科技课程指导纲要》

14.作文教学的一些尝试 篇十四

太和县肖口镇中心校王永

【摘要】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老师的教学盲点。参加工作以来,作为一个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普通语文教师,我仅就教学中发生的小故事,介绍一下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感触。这些小案例,每每都会让我在教学闲暇之余警醒。希望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兴趣激情随机应变情感激活

走进新课程已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在和传统的教学观念告别中,既有个人对教育理论强化学习的作用,更有教学中发生的小故事对自己的警醒。那些发生在鲜活的学生群体中的故事仿佛就在昨日一般。

在语文教学中,我最想谈的就是作文教学。每次翻开孩子们的作文本时,总感觉无论是学生的学识、生活积蓄还是思想情感都显贫乏。作为教师,我想是否应该多反省反省自己的教学呢?学识贫乏,也许是我没有很好的激活学生潜在的知识储备;生活积蓄的贫乏,可能是由于我还没有打开学生自己生活的宝库;思想情感的贫乏,那一定是我还未拨动学生心灵的那根琴弦。于是,我开始尝试在教学活动中有所改变,有所突破。

一、从学生们最感兴趣处入手,来激活学生的创作激情

正值四月,春暖花开,春意盎然,此时也正是学生们的一年一度的外出春游时节。但是,学校考虑安全问题,有可能会取消外出春游的计划。学生们嘴上不说,心里却憋着一肚子话。于是,我决定从这个敏感问题入手,在我的一堂作文课上,开始了我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现在窗外阳光明媚,绿意袭人,鸟语花香,此刻你们最想做的事是什么?”我问。

“春游„„”学生异口同声。

“可是这„„安全问题,再说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依我看,还是取消这次活动吧。”

“老师,为什么?”

“为什么不让我们去?”

“为什么要取消?”

“别的学校都去了!”„„

教室里群情激愤,吵吵嚷嚷,有些拍着桌子,有些脸胀得通红,有些趴在桌子上直生闷气。

“这样做可解决不了问题,只会激化矛盾!”我调整着学生的情绪。

„„

一位同学站了起来,“那我想问老师,你到底为什么不让我们去?”“那我也想问你,为什么非去不可呢?”我巧妙地将话语引入正题。

大家陷入了沉默。看的出来,他们正在缴尽脑汁,准备用N条理由来说服我。

“你们也许不愿意说或者还没想好用什么样的方式说,没关系,把你们的理由写出来吧!”

此时的学生,不再似以往写作文那样,一脸的不情愿,笔如千斤而难以下笔了。他们带着诸多不满、些许悲壮,将自己的意愿,心中的希望,写进了他们的作文里,好象不吐不为快似的。写下他们的作文。

几十分钟下来,我便看到了一篇篇有理有据,条理清晰,情理并茂的作文。通过文字你完全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情感激荡、稚气十足。

有的这样写道:“我理解老师您的心情,您也是为我们好,想让我们在学习上多用点功,多花些时间,能够有所突破,可是作为一个老师,您却不理解我们的心情,一味地强调学习,这将给的教育和教学带来多大的损失啊。你常常告诫我们有张有弛,劳逸结合。可是现在您却自己把我们的弦给绷紧了。„„”有的则 “每年我们都会去春游,在蓝天白云下,在青草地上,师生同游,促膝谈心,至今仍然历历在目。老师,难道您不记得了吗?这样的活动不仅让我们彼此相互了解,而且也增进了我们师生之间的感情,让我们贴的更近了。在初三的紧张而枯燥学习和生活当中,能够时时回味我们曾经的快乐,那将是一件多么有意义和值得回味的事情啊!”

有的则有理有据,“我们读过许多游记,《醉翁亭记》让我们明白“志”趣,《雨中登泰山》让我们明白“雨”趣,这次的春游一定有我们的“情”趣,在祖国的怀抱里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陶冶我们的情操,从而培养我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这老师不会反对吧?”

„„

这种方法讲究相机而动,随机应变,求变出奇,奇中有新。学生置身于教师精心设计的情景中时,他们会忘记了是在写作文,而不过是在急切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而已。

二、抓住课堂教学机会,随机应变,创设写作环境

前不久,在一次议论文写作教学课堂上,曾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在课堂上,我刚转过身去,准备布置这次的作文题目时,一个小东西重重的打在我的脸上,我心头大怒。这是在课堂,怎么能乱扔东西,而且打在我的脸上?就算我不是一名老师,这样做也是太过分了。我满腔怒火的转向学生。

没有想到,学生根本就没有注意我,他们的眼睛都在随着空中一只飞舞的蛾子,画着凌乱的弧线。看了一眼,我明白了,那个砸到我的不明物体是飞蛾,不是学生扔的东西。我心中的怒火消退了,可是课却无法上下去了。

蛾子看到这么多人一定是害怕极了,拼命的找飞出去的路,它撞在关闭的门上,窗上,也不时的撞在学生身上,女生发出尖叫声,男生发出拍死它的喊声,这时课堂乱极了。

我拍了一下讲台,一位学校巡察的领导也站在了门口。课堂上才稍微安静了些,可我注意到大多数同学的眼睛还是在盯着蛾子。如果还这样的话,这堂课按预定计划,议论文的写作教学是无法完成了。怎么办,我索性就让学生看个够。我说大家看那个飞蛾,它在干什么?你能想像它的心情吗?我们为什么要拍死它呢?

当老师让学生去做某些事的时候,学生的热情就降了许多。整个课堂就在可

控状态下了。想了一会学生开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它怕人,所以它想飞出去。”

“这对于它来说是一种陌生的环境,所以它想飞出去。”

“它是一只讨厌的虫子,把它拍死。”

“挺可怜的,它一个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

“它是一个害虫,初中生物学过,老师领我们打死它吧!”

“其实每一种生物都有生存的权力,人没有权力随意剥夺。”这个学生说完后,悄悄的把窗户打开了。

“对,自然界是一个大的生命系统,人和蛾子都是其中的一员,让我们和谐相处吧!”

这个学生说完后,我带头给他鼓掌,所有的学生都鼓起了掌。趁这个机会,我说,大家对某个事物,做出自己的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这就是最基本的议论形式。完成了这节课预定内容,大多数同学都有一篇不错的作文《一只飞蛾》。

三、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激活学生的创作真情

我曾布置学生写过以《感悟亲情》为话题的作文。当我把题目写在黑板上时,教室里发出了一种奇怪的声音。我扫视全班,发现他们的表情大都是不置可否,不屑一顾的。这让我备感意外,也有些措手不及。难道这些新生代果真对于亲情毫无感悟?面对父母的全心付出如此麻木?

看着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我相信,他们应该不至于如此冷漠吧,于是把求助的目光扫向他们,发现有些低下自己的头颅,有些做出与己无关的姿态,有些似乎还意犹未尽,似乎还有话说。于是我喊了一位我认为还比较有感情的同学起来说一说:她嗫嚅着而且还有些怯生生地说:“其实亲情„„”还没说完,便听见下面一片“切„„”的声音。

我相信每个人在自己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处最为柔软的地方,关键是你善不善于发现。这时候,我想到了大家曾经学过的一篇散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于是,在课堂上,我与学生之间展开了一场特殊的心理攻坚战。

“大家还记得《背影》吗?”

同学们有些茫然的点了点头。眼睛里充满了迷惑与不解。

“有谁记得那是谁的背影?又有谁能告诉我那是一个怎样的背影?”学生们开始做回忆状,好像在那儿若有所思。

一个学生站起来,“老师,那是朱自清先生的父亲的背影。他的背影很„„”“很胖,”他的同桌着急了,“而且过车站的月台时是爬过去的,因为太胖了,特困难。”

“那他为什么还要过去呢?有什么急事吗?是非去不可吗?”我又继续问到。“他要给儿子买橘子。”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道。霎时,大家都安静下来,不再说话,陷入了沉思。

文中那肥胖的背影犹如电影画面般慢慢淡出,影愈淡而情愈浓,人愈远而心愈近。

“父亲如此费力,艰难的爬过月台,只是为了给儿子买几个橘子,生怕儿子路上口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你们想过没有?”看到学生们开始思索,我赶紧趁热打铁。

“在你身上,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想想平日生活当中的一点一滴,你们的父亲、母亲是如何的爱你们的?”停了一下,“有谁听过满文军的《懂你》?”

大家都使劲的点了点头。

“那么有谁会唱吗?要不,老师起个头,好吗?”

当我哼唱起那首饱含深情的《懂你》时,同学们情不自禁的跟着我,开始很小声,渐渐的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动情了。我希望学生们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现在应该已经奏效了,他们能够体验到人世间那令人潸然泪下的父子情深,便可以去感悟亲情的可贵。

“我想,每位同学都或多或少的记起了什么。回去以后,老师希望你们能与自己的父母一起读《背影》,并写下读后感。可以家长写,也可以学生写。好吗?”结果所有的家长都写了对这篇文章的感受,已经远远超出了我原先的期望,他们有的从中想到了自己的父辈,有的想到了自己的读书时代等等,实在令人感动。而所有的学生不仅写了对文章的理解,而且也通过父母的文字体会了父母心底的亲情。我想,沟通永远是人与人走向和谐发展的方式。

接下来,我让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真情,并以《感悟亲情》为题写一篇课外练笔,学生不仅写作兴趣盎然,还有的用电脑打印下来,写作对于他们来说,再也不是被动的老师要求了。

15.高中作文教学方法尝试论文 篇十五

关键词:课程改革,情境教学,有效性,高中英语

引论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各个学段的各学科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思维,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选择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情境教学法。课堂教学和课堂活动中,教师要依据所教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创设生动、鲜活的场景或氛围,这样就能引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引起学生共鸣,进而产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升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在实践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和学业情况,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这样,才能发挥该教学方法的最大功效,取得更为显著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备课,巧妙地设计各个环节中的问题,有效创设问题情境,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结合所教内容来设置悬念,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这也是一种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加以教学的有效引导就能帮助学生进行主动思考,最终解决问题,解答悬疑,提高学习效率。如,我在教学Unit1period 1 (Book 4)时,我让学生看图猜广告。这样导入新课:Guessing game: Guess what kind of product or service is beingadvertisement? What’s the purpose of these advertisements?学生们在看图猜广告的过程中,兴趣高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高涨。之后,开展课堂活动:What do you think might be discussed in the article by seeing the title?

Please name some aspects, definition, types, purposes, advice...在学生明确了advertisement一词后,让学生看标题猜测文章所要讲述的内容。让学生自由列举,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后面的阅读和讨论环节作铺垫。随后,我提出几个问题:Read the text quickly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What do ads try to persuade people to do?

2. What does PSA stand for?

3. What do PSAs aim to do? 以此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阅读,这样学生们就会快速阅读,形成对课文的理解,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这样的教学情境和问题情境的创设下,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和老师一起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学习信心高涨,学习效果显著。

二、有效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在新的教学形式下,教师要能够充分有效利用多媒体来创设教学情境,以此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多媒体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直观、内容丰富。高中英语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的直观的特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学习情趣。当然,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备课,独立制作课件。每节课我都愿意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下经典的英文歌曲,以此来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在学生欣赏歌曲的过程中,我还会配以与课文相关的画面或是视频等,有时在大屏幕打出循环字幕:Welcome! (配以鲜花), Let’s enjoy the 45 minutes! 这样在课前就创设了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们轻松的同时,还能对课堂学习产生好奇心。我在教学人教版英语教材Book II的Unit 5 Music时,上课的时候我说:“I know most of us feel tired and busy at school, so atthis class we will have enough time to relax ourselves by enjoying music”以此来让学生期待学习内容,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课堂上,我先播放了英文歌曲《Take me to your heart》,以此来引出本单元的学习主题———Music。之后我通过PPT提出问题:(1)Do you know these singers? (2) Who do you likebest? 以此来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们有的说:“Jolin, Mike Jackson, Zhang Shaohan…”然后,我播放中西方歌手的图片,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问题:Canyou name some different kinds of music?让各个学习小组选出代表展示本组所讨论和研究出来的音乐类型,在这一过程中我用PPT来播放、呈现folk music,pop,country music, choral,rap,rock‘n’roll,orchestra,jazz,classical music等。然后,播放相应风格的音乐,播放相关风格的歌手和视频作品。如《Myheart will go on》:投影“泰坦尼克号”精美的剧照;Music of theWorld Cup等。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们都能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高涨,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此外,为了提升英语学习的有效性,英语课堂教学也要实现生活情境的迁移。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终身学习,提升其英语素养。因为,英语也是一交际工具,学习英语是为了能够更有效的应用于生活,发挥英语学习的实效性和生活功能性。在我们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也要努力拓展课堂,延伸课堂,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英语交流的机会,开展相应的活动,以此来创设英语学习和交流的情境。我们也要多赏识我们的学生,引导、鼓励学生用英语与老师和同学对话;我们也可以在校园生活中,通过开展各项英语活动来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增加口语交际和应用的机会。如,开展英语角社团活动,定期开展英语演讲或是朗诵比赛等,这样都能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提升应用学习效果。

三、结论

16.高中作文教学方法尝试论文 篇十六

关键词:物理教学;目标自学;指导教学;模式

所谓自学能力,指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及技能的一种能力。对于物理学科而言,自学能力主要包含独立阅读、观察、思考及实验等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可以在课堂通过有效的训练来完成,教师可以通过主观引导,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充分调动,使学生在情感、知识、态度的发展中,逐渐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本文主要针对目标自学在物理教学中的教学指导作用进行论述。

1.明确自学的目标

由于自学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含多种能力。在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培养的时候,受学生自身认知水平、心理水平及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可能使学生各项能力都得到发展,只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培养目标意识及专业水平,发挥其引导作用,在繁杂的教学内容中,选择可以训练学生自学能力的内容,将这些知识点作为载体,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培养。

首先,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一般选择条理性清晰的内容。实际教学中,主要选择阅读仪器、教材的说明书、科学家事迹等作为训练的内容。其次,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选择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实际教学中,通过对物理概念的内涵及外延、规律的适用范围、实验故障、试验误差、生活中的体验、知识整理等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第三,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较远物理实验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布置自学任务

教师在布置自学任务前,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一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可以由实验入手,也可以是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出的问题应该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想方设法使学生在认识到要通过学习才能得到问题的答案。然后,针对简单问题,可以直接让学生进行自学,如果问题较难,可以将问题划分为几个简单的小问题后,再让学生开始自学。

3.指导自学

由于自学的内容都是新的知识内容,学生受自身认知水平或者是自学内容难易程度的制约,肯定会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教学提纲,在提纲的引导作用下,对学生的自学过程进行学法指导,指导教学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师所列的提纲中,主要包含资料的查阅方法、阅读方法、思考方法、现象的观察方法以及实验的方法等,提纲中对这一系列的问题逐一进行解答,教师可以利用提纲,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在课堂中长期采用此方法,学生就能养成稳定的自学习惯。

对于学生而言,在收到教师布置的自学任务,并且得到学法指导以后,就可以开始进行自学活动。学生在进行阅读、思考或者是查阅资料、动手实验时,教师一定要给足学生自学的时间,防止学生正在思考的时候,被教师打断,影响学习的效果。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观察和监督,对学生自学活动的进展及时进行了解,帮助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对问题进行解决,并且要做好记录,为后面的讲解收集资料。

4.课堂讨论与评价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自学以后,基本上都可以获得新的知识,发现新的问题,并且可以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此时,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展示学习效果的平台,让学生畅所欲言,进行讨论。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时,教师需要认真聆听学生的见解,还要随时对学生的见解进行引导和启发,最终达成共识。教师在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时候,所讲解的内容主要是来源于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关键知识以及学生理解偏差的内容,再者是学习的方法和思路,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讲解,使课堂的效率也得到极大的提高。

等到自学活动完成以后,学生也基本上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及方法,必然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这个时候,教师应该趁热打铁对自学的过程进行客观的评价,一般包括自学过程评价及应用测试评价两个部分。针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方面、方法的运用方面及解决问题能力方面进行评价;应用测试评价主要通过试题进行考核、登记测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也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在充分尊重客观实际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步。通过及时有效的客观评价,学生受到教师的鼓励后,对所学知识加深了理解和记忆,并且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将学生素质的提高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在教育教学环节中,通过实践发现,自学的学习方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及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是现阶段素质教育得以实施的重要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孙明启.物理课堂教学艺术探索[J].考试周刊,2012,(42).

[2]云云.高中物理学法指导的实践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12,(03).

[3]朱金光.“自学 指导 反馈”教学法在物理上的应用[J].课外阅读·中旬,

2011,(10).

[4]孙永军.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学物理的能力[J].科學时代(上半

上一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下一篇:毕业晚会开幕词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