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访谈稿

2024-10-22

新闻访谈稿(共9篇)

1.新闻访谈稿 篇一

关于大学生学车热背后的冷思考

————《生活对对碰》节目策划书

一、节目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私家车的数量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飙升,学车、考驾照在社会上成为一种时尚,这也影响到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在校大学生考驾照的很多,不少人都把汽车驾驶当做一项就业竞争中的技能优势,也算是为求职做更好的准备,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留下了隐患。同时,在学车过程中,大学生们必然与驾校要打交道,两者之间产生摩擦是必然的,而这种摩擦似乎有日渐升温的趋势。

二、节目目的

本节目希望通过教练、大学生以及相关人士之间的沟通,针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大学生群体能够全面客观地看待它,并且希望驾校作为教导的一方,能够发挥它的协调作用,尽量协调好与大学生学员之间的相处关系。总之,本节目期望相关人士能够对学车热这一现象冷静思考。

三、节目主题

关于大学生学车热背后的冷思考————《生活对对碰》

四、节目时间

2010年 5月20日晚19:30分

五、节目地点 XX演播室

六、工作安排

节目策划:唐敏芳、余兴红、陶莉莉 主持人:陶莉莉

嘉宾:学生嘉宾(唐敏芳饰)、教练嘉宾(余兴红饰)

七、节目内容

主持人简称主持,学生嘉宾简称学,教练嘉宾简称教练

主持人:(以下简称主):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这一期的生活对对碰。近期,大学校园掀起了学车热,而且有愈演愈火的趋势。但是现象背后存在隐忧,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期节目,让大家正确对待,冷静思考这一现象。在我身边的,是我们请到的嘉宾。首先介绍一下,在我左手边的这位是来自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得李同学,你好。我右手边的是我们城南驾校的周教练,你好。

嘉宾合:主持人好,各位电视机前的观众晚上好。

主持:那么,对于大学校园里的学车热,李同学持什么态度呢?

学生:作为我们大学生来讲,掌握开车这项技能已逐渐成为一项普遍需要,许多大学生选择利用暑期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参加驾驶培训,都为获得驾驶证而努力。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如今大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这也是为毕业后找工作增添砝码,从而更好的在这个社会上生存。

主持:不知我们的周教练对这一现象又是持什么看法呢? 教练:的确,如李同学所说,现在就业形势严峻,开车这项技能是可以增添砝码。我们驾校自然对于那么多学生来报名学车,是非常乐见其成。这毕竟是对于双方都有好处的事情,而且大学生学车学得快。但是,学生族学车,还是有很多问题的。比如,取得驾照后,他们会在迟两年再接触车子,买车、开车,到那时,肯定会手生,开车会有问题,很容易出事故。

学生:周教练,这一点,我不是很认同,开车是一项技能,学会之后,就像一项运动一样,稍稍回忆熟悉一下,应该是可以再熟练的。问题也是可以克服的,可以拜托熟人带一段时间,熟悉路况。

主持:呵呵,节目一开始,我们的周教练与李同学就已经进入状态,各持观点,针锋相对。也就是说,学车作为一种就业砝码这一观点,两位都是同意的。那么,对于,这一观点,两位不知可否提供一些比较实际的例子提供参考。

学生:我的学长在上海某外企公司应聘时,和另一位求职者一起闯进了最后一关,双方在各个方面都旗鼓相当,但由于学长比对方多了一项驾驶专长,最终从这场选拔中胜出。同样,在我最近去参加培训的一位今年刚毕业于南昌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同学也告知,他们毕业后去竞聘时,几个差不多条件的人,公司最终录用的就是拥有驾驶证的。

教练:部分大学生暑假学车是家长要求的。一位同学的父亲说:“孩子现在有这么充足的时间,就该鼓励他多学点东西,不单是为将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更是为了掌握一项技能,虽然学车后家里没车让他开,但还是先考了本再说。”

主持:如此看来,现实的确是很紧迫地要求大学生有这一技能。接下来,我们节目组也做了一些相关的调查,那么下面来看一下我们的调查数据、。

毕业生逐年递增,就业率逐年递减。

2001年,114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2008年,559万;2009年,610万……这是一组来自教育部且不断攀升的高校毕业生数字,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

然而,与之相对的是,就业率连年持续下滑,2001年6月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本科生就超过80%,2002年底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2003年就业率降为75%、2004年73%、2005年72.6%、2006年71.9%、2007年71%、2008年68.5%、2009年68%。

一增一减,这两组数字非常直观地告诉人们:每年有几十万毕业生不能在当年找到合适的岗位,大学生就业形势目前很严峻,且在今后若干年将会持续严峻。

那么,我个人也有所耳闻,驾校与学员之间,有时会因为费用明细不清,或者教练的态度等问题,与驾校产生摩擦。不知李同学是不是有亲身体会?

学生:恩,我的确有一些个人体会。我报名的驾校,报名费用是2900元,但是具体这些钱时用到什么地方,不是很清楚。问教练或是联系报名的工作人员,他们自己也有些含糊。这就导致我们学员更见不清不楚。再者,除去报名费用,到了考科目

一、科目

二、科目三的时候,还有其他场地费、保险费、包车费等等,名目特别多,有些费用究竟是必要还是不必要,都搞不清楚。

主持:李同学对于驾校学车的费用问题比较关注。那么,周教练,对于驾校的费用问题,可否给自己的一些见解?

教练:费用的话,按照实际花费,的确需要这么多费用。可能平常稍微会贵一些,驾校在针对在校大学生这块潜在的巨大蛋糕,也会在暑期这个黄金期推出了一系列针对大学生的优惠措施。我们城南驾校报名点,凭学生证可享受一定的学费优惠,学费可以分期付款,对应届生毕业生实行优先送考。暑期是大学生学车的高峰期,也是驾校盈利的契机,优惠措施是也重要的“促销”手段。假如,学生觉得在校学习阶段学车太贵的话,可以选择在暑期报名学车,这样也更容易集中练习,提高开车技能。主持:既然如此的话,我个人建议,考驾照也不是求职必需,而且学车费用较高,大学生要考虑自身经济状况量力而行。

学生:周教练,除了费用问题,我想向您请教,很多驾校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潜规则,然后,这些所谓的规则可能就会影响学员与教练之间的良好关系,您对此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心得吗?

主持:我们的李同学,向周教练发难啊,希望周教练不要介意,能够在我们的节目上尽量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练:关于潜规则,这个不太好说,虽然各方面都曝料比较多,但是真假难辨。对于我自己所在的城南驾校,这种潜规则还是可以避免的,驾校提高教练的收入,月收入5000,学校一旦发现有人向学员索要好处,立马处分辞退。这种做法效果还是不错的。

主持:关于学员与驾校之间的关系话题,先到这里,下面,我想请两位嘉宾重点阐述一下大学生驾驶存在的隐忧,周教练,先请。

教练:每期驾驶学员中,大

一、大二的学生和即将入学的准大学生占了八成。而合格驾驶人应具备过硬的驾驶作风,娴熟的驾驶技术,成熟的的心理。这些素质的取得,是要经过长期的精心培养、刻苦磨炼才能得到的。但是,许多大学生驾驶本一旦到手,认为目的已经达到,立刻就会产生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心理,很少有人再把练车、学习交通法规当回事;再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上是无车可开的。

学生:那么,周教练是否想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大学生学员的交通法律、法规意识,安全行车意识和驾驶技术,不但不能得到不断强化和提高,相反,已经掌握的本领还会与日俱“退”。因此,大学生驾驶人充其量不过是一群有证龄无驾龄的持本族而已,一旦驾车上路会给整个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给用人单位,甚至给自身安全带来很大的危害。

教练:对,李同学,我的观点就是如此,但是,这些如你之前所说,是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克服的。首先,严把驾驶人培训、考试关。俗话说严是爱,宽是害。驾校和驾驶人考试机构要不断增强对社会和驾驶人负责的责任心,决不放松或降低对大学生培训、考试时的要求和标准。

主持:我个人认为,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学驾驶。会驾驶是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但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提前学驾驶弊大于利。依我主持人的愚见,除少数有车开的大学生外,其他同学考驾驶证的最佳时间应在毕业后、就业前。因为这时候他们可以心无旁骛地把驾驶技术学到手;对于心理素质差的大学生,车管所工作人员应该主动向他们陈述利害关系,劝说他们不要考驾驶证。

学生: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就是加强对持本驾驶人的管理。建议公安部出台规定,对长期不开车的驾驶人实行登记管理,即要求他们按向车管所提供已接受交通安全教育和实际驾驶训练的证明,从制度上保证他们驾驶等各方面的素质能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

主持:关于大学生学车隐忧,我们的周教练与李同学,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总体来说,大学生学车热,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广大大学生莫盲目跟风,应当从实际出发,考虑清楚再付诸实践。包括学生在内的周边人群,也应该冷静看待这一火热风潮,不要一味褒或是贬。驾校方与学员方也可平心静气进行足够的交流,来协调彼此之间的矛盾。那么,感谢我们的嘉宾来参与我们的节目,非常感谢李同学与周教练在节目中的真诚见解,也感谢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收看我们的节目,下期节目准时再见!

八、节目总结 多一门技术,就如多一扇窗户,它会使房间更加明亮!同学们在学习的道路上,要边走边看,边走边学,更要的冷静的思考,不可狂热的去追随一种所谓的风尚。大学生、教练,以及相关人士在学车中的沟通也是一项考验,学问多多。希望这档节目——《大学生学车热背后的冷思考》,能带给大家一些帮助和启发,这是“生活对对碰”节目组最大的欣慰和快乐。

2.新闻访谈稿 篇二

一、从微博海量信息中筛选国际热点, 提升传播效果

微博让“每日新闻”变成了“每秒”新闻, 给广播节目提供了大量新闻线索, 参考微博的转发量及关注度, 广播节目能从中发掘有价值的信息。“林书豪爆发”就是其中一例, 华裔球员林书豪在NBA几场比赛中连续发挥出色, 在篮球场内外掀起了一股“林风暴”, 他的微博粉丝数量在一周时间里从40余万一跃飙升到百万。林的影响力迅速蔓延到体坛以外的国际社会, 成为微博热帖津津乐道的话题。北京新闻广播国际新闻访谈节目《世界纵览》及时捕捉这一热点, 先于其他传统媒体播出相关节目, 注重时效性抢占报道先机。

微博平台拓宽了广播节目信息来源, 尤其是国际新闻节目信源相对单一的情况下, 微博能辅助广播节目找到“人情味”落点。如“习近平访美”话题, 在这次中美高层互访报道中, 《世界纵览》借鉴经过核实的微博信息, 与听众分享美国民众、各领域华人对访问的期待及访问的生动细节, 让国际政治新闻带上人情味, 会拉近新闻和受众的距离, 也让大国关系能在小处得以彰显, 所谓“用显微镜观察新闻事件, 而非望远镜”。

二、微博、广播即时互动, 化单向传播为多向沟通

与听众互动是做好广播节目的基本要素之一, 报纸、杂志等其他传统媒体虽然在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上具有优势, 但对受众评论的反馈具有滞后性。而由于广播线性传播的灵活性, 即时互动可以在广播直播节目中大展拳脚。

关于“伊朗核问题”, 听众对此既关注又有疑惑, 在西方媒体掌握话语主动权的背景下, 如何用中国人的眼看世界, 做出相对客观的价值判断尤为重要。《世界纵览》邀请多次到访伊朗的中东问题学者参与节目讨论, 讲述一个零距离的伊朗社会, 节目在微博上提前发布预告, 并把潜在听众的观点和问题带到直播间。

微博提供的互动平台能够弥补以往广播节目中采取的热线电话、短信平台等手段的不足, 听众可以通过提问 (@某人) 、关注转帖、直接评论等方式, 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参与讨论, 主持人也可以在节目时间以外, 对听众提出的观点进行回应、交流, 扩展了互动交流范围, 听众的问题得到回应、获得关注, 参与节目的积极性自然提高。

通过节目预告信息、微博头像使用的节目标识和名称区域中的栏目简介, 广播节目的品牌形象在微博空间中得到了拓展和延伸。

三、广播人在“微”时代做好把关人, 回归理性

《魔鬼经济学》作者史蒂夫·列维特说:“在微博中, 有价值的信息占到的比例是4%左右。”海量的低价值信息淹没了有价值的信息, 加上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 最终可能导致公众陷入信息泛滥之中。微博语言往往呈现出碎片化、情绪化特点, 因此, 避免在国际新闻访谈节目中出现主观、片面的定论是广播人的责任。尤其在涉及大国政治、经济、外交关系, 中国公民海外权益保障等敏感话题上, 主持人在节目中要做到新闻事实客观交代, 深挖背景资料, 引导节目嘉宾做“点到即止”的评论。

广播人在善用微博民意的同时也要疏通民意, 广播国际新闻访谈作为中国大外交的一部分, 应体现中国外交原则, 切忌“标题党”或滥用民族情绪, 坚持传统媒体的理性、建设性。

3.新闻访谈稿 篇三

关键词:高端新闻访谈 身份定位 节目主持人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大型系列高端访谈节目《做客中央台》自2002年推出以来,一直是中央电台两会报道的一大亮点,形成了品牌。该栏目主要以全国人大代表或全国政协委员中副省(部)级以上官员、专家学者和知名企业家为访谈对象,开办十年来,有近两百位时任地方和部委主要负责人走进节目与全国听众沟通交流,解读方针政策,畅谈施政方略。该节目已经成为两会期间政府与百姓沟通交流、平等对话的信息平台。

据央视索福瑞调查统计,与上年同时段日常节目相比,2011年《做客中央台》的收听率和市场份额环比均明显上涨,收听率环比上涨50%,市场份额环比上涨32.73%,收听表现十分抢眼。这充分表明,高端访谈节目对受众有很强的吸引力。2012年,《做客中央台》节目首次在直播间设立“微博墙”,受访嘉宾第一时间可与受众互动沟通。据统计,《做客中央台》节目播出期间,共收到网友评论11940条,占中央电台两会报道新浪微博评论总数的35%。其中,直播间“微博墙”评论177520条,转发8625次。这些都强有力地说明,受众对高端新闻访谈节目的关注度和期望值很高。

笔者有幸参与了2012两会特别节目《做客中央台》的节目创作,在节目实践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高端新闻访谈节目有别于其他一般新闻访谈节目。其迥异之处在于受访嘉宾的特殊性——受访者均是某一领域或地区的高层决策者、政策法规的制订者,影响力不容小觑。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既体现嘉宾的个性特征,又凸显“对话”的本色;既突出政府的“以民为本”,又满足受众“探寻”的渴望?在笔者看来,主持人在节目中明晰而准确的身份定位至关重要。

一、主持人要做好节目进程的引导者

人物是访谈节目不变的核心,每期嘉宾虽在不同领域内“术业有专攻”,然而,主持人却都在做着同一件事——展现每一个人物的施政方略、心路历程和精神世界。访谈节目主持人很容易走入误区,对身份等同于或略低于自己的嘉宾,往往会带着审视和同情的感情色彩与其进行对话,而对高端嘉宾却往往容易怀着崇敬之情进行肤浅的提问。其中的原因正是由于主持人作为节目引导者的身份不清造成的。对于身份特殊的高端嘉宾,如何引领他们展开有效的对话是衡量整期节目可听性的关键。主持人在高端新闻访谈节目中可以被比作“舵手”:内容的把握、节奏的掌控、话题的甄选、沟通的无碍、互动的通达,这些都是主持人引领作用中的核心元素。

笔者认为,针对不同高端受访者进行有的放矢的引导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什么时候展示施政纲领?什么时候进行百姓提问?受众互动是穿插其中随时进行,还是安排在固定环节展示?真情互动展示嘉宾哪方面的性格魅力?这些都要因人而异。以节目主持实践为例,2012年《做客中央台》主持人针对每期嘉宾的不同身份、背景,梳理出当期节目的核心引导词,整期节目内容、节奏、话题都力求与其匹配。例如: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是第七次“做客中央台”,主持人用“亲切、温暖”作为引导词。第一个问题罗书记想从“江苏新现代征程”谈起,主持人引导时强调,现代化是个老辈人都熟悉的词汇,江苏此时重提这个词,有什么渊源吗?如此提问避免了问题的宏观性,罗书记随之接过问题,讲起了故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受众研究部《听评简报》这样形容这期节目的整体效果:“编排新颖,配乐精当,主持热情、自然,掌控恰到好处,既不喧宾夺主,又很好地串联全程,显得平稳有序。”再如:交通部部长李盛霖接受访谈是在2012年春运结束前一天。直播团队及时梳理出当时最新统计数据,由统计数据看出,今年春节,除了火车和飞机这两种方式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走高速公路,乘车、自驾回家。继而引出了本期访谈的主题——目前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建设。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10万公里。为了让听众对数字有更深刻的了解,主持人换算后告诉听众:10万公里相当于绕着地球跑一圈半。整个访谈过程紧紧围绕“民生”,深入浅出展开对话。李盛霖部长侃侃而谈,思路敏捷而通畅。整期节目紧凑生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主持人要做好百姓的代言人

百姓爱听的节目,说的一定是和他们生活相关的事。受众对高端新闻访谈节目的需求决定了主持人的身份定位必须考虑百姓的诉求。高端新闻访谈节目最忌讳天马行空、高谈阔论。如何让节目“接地气”,是主持人必须思考的问题。“问民生热点”、“寻百姓所想”是2012《做客中央台》主持人最花费心力设计的环节。如何当好百姓代言人?主持人既要针对受众欲知能力做相应调查了解,还要对应做出预判断和问题预案设计。十一届人大代表、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来京参加两会期间,甘肃下起大雪,很多地区受灾,会宁县灾情严重。主持人接通当地受灾老乡电话,王书记由此进一步了解灾情,并现场办公。他急切询问老乡家里受灾的具体情况,需要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挂断电话后,王书记的第一句话是:“我心里很不放心。”主持人如果没有提前对甘肃情况作及时了解和判断,就无法站在百姓的立场上替他们着想,为他们服务。

再如,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是第一次做客中央臺。气象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主持人从刚刚过去的寒冬给民众生活带来的影响开场,请郑局长作为气象专家,给气候把把脉,说说关于2012“世界末日”的猜想。从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聊起,低视角切入,开场就紧紧抓住了听众。随后又从百姓对天气预报的看法、建议和不解入手,层层追问,探求热点问题,提出“什么样的预报是比较准的,准确率能有多高?”、“什么样的预报准确率相对比较低?”、“天气预报有没有可能更细些?”、“天气预报将来会发生哪些我们可能想不到,但是更实用的变化?”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不是凭空追问的,而是主持人和编辑提前在平面媒体、网络媒体以及其他新媒体等进行大量问题征集调查中得到的百姓最关心的问题。这就是对受众欲知能力的了解,这种了解能更好地帮助主持人从百姓代言人的角度提出恰当的问题,拉近高端嘉宾与受众的距离。如果没有百姓代言人这层身份,高端访谈节目势必容易流于空泛和形式,也无法实现广播“三贴近”的诉求。

nlc202309030215

三、主持人要做好“忠于职守的媒体人”

不论是节目的“引导者”身份,还是“百姓代言人”身份,我们都不能忘记主持人作为舆论监督者的身份定位。访谈只是节目的一种样态,寻根溯源,我们最终期望的是贴近新闻事实。在新闻访谈节目中,对新闻事件公正、客观的态度是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的体现,这要通过主持人来实现。因此,主持人以媒体人身份的提问对媒体舆论监督功能和社会舆论引导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十一届人大代表、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来访当天上午,2012年2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新鲜出炉,跑赢了3.5%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扭转了长达两年的负利率状态。可以说,这是当天媒体炙手可热的信息。在节目一开始,主持人开门见山,请马局长解读数据。此外,在节目进行过程中,今年2月份的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生成,主持人及时转换话题,请马局长继续解读。这一访谈即刻凸显了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访谈主持人的舆论监督与信息解读的传播定位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期节目访谈的主题是‘统计和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有什么关系’,显然这是个专业性比较强、比较枯燥的话题。但是由于准备充分,无论是嘉宾的介绍还是主持人的提问,都浅显易懂,吸引听众继续收听下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学会《听评简报》)

诸如此类的案例還有不少,比如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副省长徐济超的做客主题是质量强国、质量立省。主持人由“无处不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引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最终谈到本期节目主旨——国务院新印发的《质量发展纲要(2012-2020)》,并请嘉宾深入解读纲要内涵及其对未来生活的指导意义。在这期节目过程中,主持人有效地发挥了探究新闻真相的媒介功能,话题层层深入、抽丝剥茧般地接近了新闻主题,最终实现了节目的传播主旨。

作为高端新闻访谈节目主持人,一种传播身份同时承载着三个不同的传播定位。合理的定位是主持人对媒介、对节目、对被访者、对受众的清晰认知,以及对高端新闻访谈节目传播规律的准确把握。高端新闻访谈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节目嘉宾的特殊性,主持人要善于在节目中营造深入交流的氛围,消除受访人物的心理隔阂,把高端嘉宾的语汇解读成听众百姓听得懂、爱听的“家常话”;二是主持人在节目中既要善于倾听,又要适时探询,从而充分展示嘉宾丰富的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三是主持人在进直播间前要扎实做好准备工作,尤其是被访嘉宾的身份性信息以及百姓的关注焦点等。只有这样,才能让高端嘉宾在新闻访谈节目中展开丰富阅历、打开内心世界、详尽解读新闻,最终实现对听众心灵的撞击、震撼和感动。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

(本文编辑:莫玉玲)

4.人物访谈节目采访稿 篇四

片头:

生命中总有这样一种追逐 饱含热情 永不倦怠 事业中总有这样一种向往 大气磅礴 改变未来 在所有的人生际遇中

善于“捕风”的人总能在起伏的情节中 捕获属于自己的隽秀与永恒

在脚踏实地的坚实步履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一个温商的闯荡故事 一段成长蜕变的难忘记忆 一路走来

他的脚下正是微风起舞 绿色遍地

本期《商悟人生》带您走进“捕风者”陈显金的世界 倾听他的声音

开场白:聆听成功之密,体味百态人生。欢迎走进《商悟人生》。今天做客演播室的嘉宾是一位特殊的人物,他出生在美丽的江南却热爱辽阔的草原;他曾经是政府公务员却毅然弃政从商,如今他用智慧与勤劳不断的捕捉着风的力量。在他身上有股闯劲儿,他就是本期嘉宾 内蒙古工大博远风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 陈显金先生。陈总,您好!

1、每个人的童年都是值得回味的,您出生在文革初期,又成长在一个军人家庭,童年对您来说有着哪些不一样的味道?(贫苦的童年记忆,看见邻居孩子捡粽子皮吃,想摆脱贫苦)

2、您是浙江温州人,我听说很多温州人从十几岁的时候就会外出做生意,您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考上重点大学的四人之一,县里敲锣打鼓祝贺以及3000元高额奖励)

3、在这一段充满掌声和荣耀的升学经历背后,您有着怎样的辛苦付出?

(学习刻苦等艰辛努力)

4、大学毕业后的几年间,从大学教师到国家公务员,再到商人,经历这样的职场辗转之路,您的思路是什么?

解说一

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国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为企业界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弃政从商的人生转轨,陈显金由此走上温州人大都精通的商人之路,也正式开启了走南闯北的寻梦之旅,这一次的选择被他赋予了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

5、投身商界的第一步为什么选择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报喜鸟集团呢?(应聘到正在体制改革、集团化发展的报喜鸟,看中了机遇而去)

6、后来报喜鸟集团的成功,也证明您的选择是对的,您在报喜鸟奋斗了十年,这也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十年,这段经历对你的事业有什么样的影响?

(非常厚重的人生积淀、积累)

7、离开报喜鸟选择自主创业,这是您在2005年的选择,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当时从收音机上听到,国家修改宪法,个人财产得到保护。看中这个机遇)解说二

一掷十年的报喜鸟生涯,让在仕途中一心向往从商的陈显金,找到了大展拳脚的土壤,从功助名不见经传的服装作坊到掌控豪迈上市的知名企业,一个勇于驾驭机遇、载誉而归的温州商人,完成了一次铿锵有力的蜕变,事业出露峥嵘,这位颇有胆识的江南才俊又带着赤诚与高擎的理想旗帜,闯向广袤的北方大地。8、2009年,是什么让您放弃在南方所有的积淀,只身来到内蒙古?(看中风电项目的朝阳发展,又一次看中机遇)

9、工大博远公司做的是风电产业的哪一方面?给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

10、经过刚才的了解,我发现您是一个特别善于发现商机的人,也是驾驭机遇的实战家,我特别想知道,是什么让您拥有如此敏锐的商业嗅觉呢?

(坚持不懈的积淀、努力、吃苦耐劳)

11、您看您人生有过这么多成功的转型,这些转型离不开对每次机遇的精准把握,那其间有没有跌倒的经历?(投资动漫产业,300万资金颗粒无收)

主持人:所以说想法的实施,是建立在了解之上的,事业的成功离不开敏锐的商业嗅觉,更离不开把握机遇的能力,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您这些年总结的宝贵经验是什么,能跟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分享一下吗?

点灯环节:

点亮智慧生命,点亮希望的灯。探寻人生路上的点点滴滴,每一个故事,每一次抉择,都有着顿悟的大智慧,拈花的大感动。一盏灯火,一线航程,在我身边的这座灯塔上,排列着许多智慧的灯盏。下面有请陈总为我们点亮您心中那盏智慧之灯,同时也为我们怀揣创业梦想的朋友们点亮一份希望。

结束语:

5.广播电台效能监察热线访谈主持稿 篇五

主持人:各位听众大家好,今天作客济源人民广播电台“效能监察热线”的嘉宾是:**镇党委书记杨型忠,欢迎你杨书记。下面,请杨书记先给听众朋友见个面。

杨: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镇作为我市的“东大门”,近年来主要以纺织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为全市人民所关注,经济和社

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2005年,**镇围绕“环境立镇、工业强镇、农业富镇”三大战略,加快工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转变,立足资源优势,超越资源创业,走出了一条工农业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共同进步的新路子。

有一些关心**镇的听众,可能还不太了解05年**发展所呈现的一些新变化,杨书记您能不能帮我们做一个宏观上的介绍。

杨:好的,尊敬的各位朋友上午好!首先,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对济源广播电台“效能监察热线”栏目为我们提供与大众交流的机会,我们表示感谢。同时,我也借此机会对多年来社会各界朋友对**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心、关注以及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把**的基本情况先做个简要的介绍。

**镇正如主持人所讲的是济源市的“东大门”。西边与亚桥乡相邻,北边与五龙口镇相连,南与孟州市毗-http:///邻,东与沁阳接壤。新济公路横贯东西,207国道贯穿南北,济焦、济洛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全镇总面积6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024亩,辖45个行政村42000人。近年来,在农业上逐步形成了畜牧业和种植业两大板块经济;工业上主要有纺织、机械、化工、皮革等支柱产业;城镇建设上镇区框架已具雏形,绿色文化广场、**一中、卫生院等大批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这是一个基本情况。

从经济发展的状况看,2005年,我镇共完成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26500万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39万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1700万元;完成招商引资90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现金收入分别达到4120元和4840元。这个发展的结果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镇应该说目前正在进行着一场“角色定位”的转变,就是说由一个传统的农业重镇向着工农业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强势迈进。从目前我们的情况来看,产业结构正在趋向合理,经济发展的趋势应该说是健康的。随着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老百姓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得到的实惠会越来越多。我想,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镇在2006年会发展得更快,更好!

主持人:是啊,**明天会更美好。那么,杨书记,去年我们镇的一些主要作法是什么呢?

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工业经济实现多元化发展。**镇是因纺织业而兴又受制于纺织业。多年来,始终围绕纺织业做文章,导致工业产业结构单一,陷入了“年年改扩建、年年不增效”的历史怪圈。去年以来,我们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审时度势,调整思路,确立了“三个转型”,即观念转型、经济转型和结构转型,把抓“三个转型”,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工业经济的突破口,四面出击、强力招商,一举扭转了**工业经济徘徊不前的尴尬局面。全年共引进外来资金9040万元,意向金额18300万元,实施工业项目10个。其中,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新建企业3个、技改项目1个。如今,一个以化工、纺织、皮革、建筑建材、农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的工业产业化新格局在**镇已初具雏形。

二是农业经济向着效益性转变。去年,我镇在种养业上不在单纯追求量上增长,确立了标准化、生态化发展方向,以“巩固、完善、提高”为重点,通过整合辖区资源,规范改造小区,推广标准化生产,促使全镇种养业不断上档升级,打造了一个个规模、效益与生态保护相互协调的现代化精品小区,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农业新格局。全镇规模养殖区总数达到82个,专业户总数达到2011户,首次突破2000户大关;新建标准化示范村5个,塑料大棚87座,新增种植专业户50户;完成了5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认定和平菇、苹果2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无公害基地达到4个,无公害农产品达到2个;新增农村经济合作组织15个,农民经纪人20人,经纪人总数达到85人。

三是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做为传统农业乡镇,基础差、底子薄,各类设施已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以及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去年,我们不等不靠,大干快上,在农村基础设施完善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启动了一系列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构筑了新一轮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优势。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上,投资700万元完成了20个行政

村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占到全市饮水安全工程计划数的40,2万余名群众从中受益。在农村道路建设上,投资1210万元,整修地方道路30公里,沿线25个行政村,惠及群众2.7万名。在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上,投资150万元完成前荣等5个行政村近5000亩的农业综合开发工程,顺利通过省、市检查验收,获得一致好评。

四是各项惠

农政策得到充分落实。过去的一年,我们严格执行政策,全面落实73万元的种粮农民直补资金,做到了应补尽补;投资24.3万元完成了危改项目——**实验小学教学楼工程;投资86万元,完成了移民后期开发工作任务;投入15万元,落实了农村贫困生“两免一补”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89;对计生种养户发放贴息贷款16.5万元,帮助办理小额贷款21万余元;开通了东江、熬坪村的有线电视网络,全镇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300户;按时完成了乡镇机构改革任务等。通过对各项政策的全面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主持人:看来,**镇是既注重规划发展工农业,管长远,又注意农民朋友眼前关注的实事,管具体。应该说,发展的势头还是非常好的。我的感觉非常务实!

杨:是这么个情况。要发展,基础工作要先夯实。我们与基础好的乡镇相比在工作思路上是有所不同的侧重。

主持人:对于今年的工作,我们镇是如何安排部署的?请杨书记你谈一下。

杨:好的。今年我们镇结合着全市前段时间闭幕的“两会”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确定了全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指导思想就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为主线,深入实施“环境立镇、工业强镇、农业富镇”三大战略,突出“工业项目建设、小城镇建设、道路建设、规范化养殖和生态家园创建”五大重点,全力打造生态**、人文**、平安**、富裕**、和谐**,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速经济转型步伐,实现“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一条主线,突出五项重点,建立五大保障”。其中,一条主线就是: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这一主线;五项重点就是:以发展工业经济为重点,突出工业项目建设;以优化城镇环境为重点,突出城镇整体开发;以完善基础设施为重点,突出农村道路建设;以实现特色农业为重点,突出养殖规范发展;以创建新农村为重点,突出生态家园建设主题;五大保障就是:健全工作机制,形成阶段性重点工作台账;健全责任机制,形成权责明确的责任体系;健全考核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健全督查机制,形成大干快上的生动局面;转变干部作风,形成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势。

主持人:能不能具体谈一下。

杨:好的。可以说,我镇今年的工作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刚才我所说的“一条主线”和“五个重点”的确定,我镇党委、政府也是十分慎重的。我始终认为,在纷繁复杂的工作头绪中,如果找不准重点,抓不住关键,形不成亮点,就势必会疲于应付,影响全局。所以说,抓重点就是抓全局,重点问题解决了,其它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基于这一考虑,我们今年将会以更大的力度、更快的节奏、更高的效率,更实的作风,分阶段、分时限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适时对农村进行反哺和支持,坚持城乡统筹,推进区域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是历史的必然。站在新起点、建设新农村,是我镇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新任务。在新一轮加快发展的热潮中,要想进一步促进全镇经济实现新的发展,必须要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这一主线,抓住了这条主线,就会为其它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个环境优势,一个发展平台。过去,我们镇在农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村集体经济等方面发展明显滞后,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仍然比较落后,新农村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在2006年,我们能否以迅猛的发展态势,在短时间内使我们**镇的广大农村有个明显变化,这也决定了我们必然要坚持围绕这一条主线。

其次,是抓住五个方面的工作寻求突破。我分别为听众朋友介绍一下:

一)以发展工业经济为重点,突出工业项目建设

今年,我镇将会继续开展“招商引资年”、“项目建设年”活动,坚定不移走“工业强镇”之路,把工业项目建设摆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投资3000万元新上一个塑料包装加工项目;投资1000万元完成恒兴化工3万吨片碱项目后期建设;投资1000万元完成源城皮业扩建项目;确保2万吨肉制品综合加工项目二期顺利开工。同时,充用利用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的广度和深度,坚持“外资、内资同引,大、中、小项目齐上,一、二、三产业并举”工作思路,创新招商方式、讲求招商质量,切实抓好重大项目的招商工作,全面完成10800万元的招商引资任务,力争实现工业经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二)以优化城镇环境为重点,突出小城镇整体开发

今年,我镇将把“城乡一体化”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结合辖区实际,合理调整规划,集中财力加快中心小城镇建设步伐。投资400万元整体开发镇区临街商贸楼,进一步拉大镇区框架;投资250万元规划改造镇区道路3条;投次200万元加快镇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快**农贸市场开发步伐,大力培育城镇特色产业和亮点产业,合理引导三产向市场内集聚,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增强小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发展新平台。

三)以完善基础设施为重点,突出农村道路建设

今年,我镇将紧紧抓住上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补贴多、项目多、资金多的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今年,将继续抓好以地方道路为重点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完成瑞村—南官庄、程村—河东路、济新路—牛社、西湖—永太、东江—裴城、水东—济新路、大许—程村、河东路程村—207国道等8条20公里道路建设任务;完成5000亩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建设任务;完成**、水运庄、东坡、南官庄、薛庄、东江、西江7个村的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任务;建设范庄、后荣、五里沟、逢薛新村4个森林围村示范村。

四)以实现特色农业为重点,突出养殖业规范发展

今年,我镇将坚持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面向市场、依靠科技,积极调整养殖结构、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力度,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畜牧业发展上,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巩固、转型、提高”六字方针。“巩固”就是通过整合辖区资源,规范、改造现有小区;“转型”就是以市场为导向,打破单一的养殖品种,建立多元化养殖结构,逐步由粮食型畜牧向饲草型畜牧方向转变;“提高”就是新上小区要坚持高起点、生态化,积极推广标准化生产,打造“精品小区”。同时,注重规模、效益与生态保护相互协调发展,新建前荣规范化养殖小区一处,建设东坡、前荣、裴城、关阳4个沼气示范村。

五)以创建新农村为重点,突出生态家园建设主题

我们将按照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发展要求,不断完善农村文化、卫生设施建设,深入开展丰富多采的群众性创建活动,加快农村各项公益事业的发展,掀起一种齐头并进的新农村创建氛围。今年,我镇将建设水运庄、范庄、大交、薛庄新村4个全面小康村;新创**、中上、后荣、水运庄4个市级以上卫生村(镇政府所在地**村必须创成市级卫生村);创建1个乡级综合文化站;创建**、水运庄、逢薛村3个村级文化大院;创建水运庄、西湖、大交、东坡、后荣5个文明村。

主持人:杨书记,刚才你提到的五个重点内容十分丰富,非常全面具体,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也注意到,你们今年的工作任务也是十分繁重的。那么,你们将采取什么措施为各项工作的顺利落实作好保障呢?

杨:前面,我所说的全年工作思路其实已经提到了,就是形成五大保障机制。要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是打造“服务型”机关,明确自己承担的责任,抓好各自工作的落实,在全镇上下尽快形成精神振奋、励精图治、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形成不尚虚名,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形成上下一致,层层联动,一抓到底的工作态势。这五个保障机制分别是:

一、健全工作机制,形成阶段性工作台账。今年以来,我们逐步建立健全了限时办结制度、承诺公示制度、“交办单”办结报告等工作制度,把抓好落实以台账制度固定下来。2006年工作目标的所有内容涉及到谁、涉及到哪个部门的,都以书面形式分解到了各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各行政村负责人。我们还定期或不定期地听取专项工作的进度和办理结果,使广大干部和职能部门把抓落实作为一项经常化的重要工作,使之成为广大干部的自觉行动。

二、健全责任机制,形成权责明确的责任体系。我们今年的重点工作、重点工程都具体量化到了责任主体、目标、时限、质量和标准;镇政府还专门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党委成员、人大主席协助政府部门工作;继续实行班子成员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级干部为第一责任人的“三位一体”责任机制,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明确责任,层层严格要求,确保各项具体工作在基层的最终落实。

三、健全考核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今年,我们将会在全镇开展“干群联心”活动,这个活动是我们自己提出来的,也是我们今年的一项重点和特色工作。具体操作的方案正在加紧制订和完善中,开展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对现有的考核体系作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并为建立“服务型”政府,积极探索新的思路和新的办法。具体的就是把所有干部(包括村干部)纳入考评对象,实行百分制考评。在每季度、半年、全年组织干部向所服务对象现场述职,由服务对象根据每位干部履行职责情况,逐项计分,并进行评议。被服务对象评为后3名的,镇党委、政府对其进行首次组织谈话,第二次实行通报批评,第三次实行调整岗位或待岗处理。通过考评机制的创新,让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

四、健全督查机制,形成大干快上的生动局面。督促检查是确保工作落实的有效手段。今年,我们的督查工作由党政办牵头,与人大、老干部等部门结合,抽调出一批身体好、经验丰富、政治素质高的老同志和年富力强的优秀干部组成督查组,统一组织,统筹安排,对我们所确定的重点工作进行经常性督促检查,并及时反馈各部门、各村落实情况,通过“一周一检查,半月一通报,一月一奖评”的督查形式,对工作落实好的,予以大力表彰、对工作落实差的,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

五、努力转变干部作风,形成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势。今年,我们围绕“紧、严、细、实、真”五字方针,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这五个字分别有不同的含义。“紧”就是要求我们的干部在精神上要绷紧,时间上要抓紧,落实上要赶紧,对各项工作早计划、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只争朝夕,雷厉风行。“严”就是要求我们的干部抓管理要严、抓队伍要严、抓落实也要严。严格不起来,就会出现“松”的苗头,就必然落实不下去。“细”就是要求我们的干部要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从难事抓起,从实事抓起,从一件件具体的事情抓起。“实”就是要求我们的干部要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说实话、出实招、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真”就是要求我们的干部要对党委、政府已经确定的目标任务,用咬定目标不放松的韧劲、不达目标不罢休的狠劲、一心一意创大业的干劲来抓落实,工作落实不走样、不断线,从上到下做到一个声音喊到底,项项工作干到底!

主持人:好,说得非常好。通过杨书记的介绍,我对**的将来也充满了信心,相信**的明天会更好。

杨:谢谢!

主持人:在我们本期节目将要结束的时候,杨书记有什么要对我们的听众朋友说的吗?

杨:借此机会,我祝各位听友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全家幸福。同时,我也希望各位听友继续支持和关注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继续监督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镇党委和政府有决心,有能力倾听群众的呼声,办好社会事业,为**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尽到我们的应有责任。

谢谢!

6.新闻访谈节目策划书 篇六

11073001 丁彤

节目名称:聚焦五·一假期

节目类型:电视访谈节目

节目长度:30分钟

播出方式:江苏师范大学校园电视台;江苏师范大学大学网站

选题背景:今年五·一黄金周再次引爆人们的出行热潮,但是在人们出行期间又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包括景区问题;交通问题;人们出行文明的问题,都成了各大网站、论坛争相报道的热点话题。

节目元素:把演播室做为主阵地,用录播的方式,以主持人引导,嘉宾访谈、视频画面相结合的、加以新闻事件的聚焦,运用网络微博、微信互动的访谈节目。

节目构想:本期节目是以五·一黄金周带来的出游热潮引发的许多的新闻事件,包括:出行;景区;人们的文明出行等等多个方面对事件进行评论,以讨论的方式进行,在不与国家利益相冲突的情况下,实话实说,畅所欲言。

受众定位:在校的大学生18—28岁

节目目的:通过这一期节目来告诉观众一些假期出游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景区的骗术,以及一些市民在出行时的不文明行为,引导大家避免再次出现这些不文明的行文,还有一些出行攻略方便大家安排出行计划,避免把大量的事件都搁置在路上。间接的了解大学生对创建和谐社会的一些理念与想法。

节目特色:这期节目是根据现有资源和条件做的一期针在校学生的访谈节目,围绕五·一黄金周这一热门假期所引发出的新闻热点话题,由大学生当嘉宾来讨论和评论,节目以朋友间谈话的方式进行,嘉宾表达的都是自己观点,这样的开放式的谈话让观众觉得更加具有交流感和亲切感,讨论的气氛更加活跃。引入论坛,微博,微信来进行互动,便于更多的大学生来加入到新闻事件的分析中。

现场人员:导播一名,主持人一名,嘉宾四名,摄像三名,录音师两名。场外记者一名,场外摄像一名,场外录音师一名。

嘉宾选择:2名男嘉宾以及2名女嘉宾。

节目流程:

1.背景音乐:在背景音乐中,主持人进行开场白,介绍活动大概。

2.请入并介绍嘉宾。

3.观看视频,为当事人入场进行铺垫。

4.视频播放完毕后,主持人先总结一下五·一黄金周发生的诸多新闻事件。

5.进入访谈内容,先问嘉宾对五·一黄金周新闻事件的整体感受。然后分别采访嘉宾在五·一黄金周期间遇到的相关问题。请嘉宾谈谈自己的看法。连线场外记者,采访在校园的老师以及同学,让大家谈论对此类新闻事件的看法。进行微博,微信互动,看看大家在出游时遭遇到了哪些困扰,看看大家对这类新闻的看法与观点。

7.新闻访谈稿 篇七

(一) 充分重视舆论节目的选题原则和策划

在我看来, 舆论监督节目的选题与策划都需要遵从一定的原则, 这主要呈现在选题过程的初始阶段。一般来说, 选题的原则可以归纳为三点, 这三点也是《焦点访谈》开办之始提出的, 分别是“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 《焦点访谈》正是沿着这样的道路一路走来, 运营十多年来, 这三点原则构成了《焦点访谈》坐标定位的X、Y、Z三条轴线, 分别从质和量两个角度规范了《焦点访谈》的采访和选题素材。

在我看来, 这个选题中的“质”就是“领导重视”与群众关心。“领导重视”是社会结构的管理决策层, 而“群众关心”则体现出社会结构的普通行为层, 这两个方面的层次如同金字塔的塔尖和塔底, 也说明了在某些有价值的社会新闻中, 呈现出的社会结构管理层、决策层与普通行为层之间的交汇点。这三句话虽然是大白话, 但是都蕴藏着深刻的科学、理性的定位, 也蕴含着平实的客观依赖、深刻的辩证思考, 形成辩证统一、有机结合、不可割裂的整体, 三个元素的相加值越高, 其最终产生的效益就越大。同时, 这三点原则也反映了以中国国情为传播追求及理念, 也是当前条件下实施舆论监督最有力、最有效的策略, 而不仅仅是技术操作, 拥有着广阔的伸展空间和传媒市场, 所以说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对于搞好舆论监督节目至关重要。在采访活动之前, 确定好选题之后, 接下来就是操作。纵观整个采访过程, 对于已知的信息进行证伪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近年来出现过不少失实的新闻, 这是由于没有在一开始对已知信息进行全面证伪造成的, 所以做舆论监督节目的新闻记者, 在一开始面对某个选题的时候, 就不能听信表面的信息, 而是要沿着事实去按图索骥, 将真实的信息、有价值的观点呈现给受众。

(二) 群众关心是信息的源头

群众关心也体现了群众路线及群众原则。纵观《焦点访谈》, 自开播以来, 每晚的收视观众大概有3亿人, 每一天《焦点访谈》栏目都能收到观众打来的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 这为《焦点访谈》提供了大量的报道线索。这样的现状, 与《焦点访谈》定位的“群众关心”不可分割。

在过去很多年里, 我们看到的新闻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宣传色彩, 很多受众面对新闻, 都觉得无味、空洞, 这就使新闻失去了应该具备的价值。而今天的《焦点访谈》, 在实施舆论监督的过程中, 为何能成为群众爱看、收视率较高的节目?其大部分原因也正是在这里, 因为它体现了“群众关心”这个关键要素, 它一直在倾听群众的呼声、表达群众的意愿, 化解疑团和矛盾, 力求平衡, 视观众为真正的上帝, 努力成为“千百万大众的代言人”。

在现场采访过程中, 事实上记者处于一个弱势的地位, 这个弱势体现在信息的完全不对称上。产生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主要有:对国家政策法规不了解;对所发生的新闻事件全貌掌握不够;对于被采访地方的社会关系、风土人情、新闻当事人不够熟悉。记者要想克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必须要依靠一定的技巧来实现。

采访过程中, 应该注意设计问题, 给问题设套。这里所说的套, 也指一种采访技巧, 这种技巧是一种采访技巧而不是对职业道德加以违背给采访对象设下的陷阱。

(三) 客观公正真实是舆论引导的根基

《焦点访谈》尊重“事实第一性, 新闻第二性”的原则, “让事实说话”所具有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也让节目具备了更多的事实依据和价值观点。《焦点访谈》作为一档以舆论监督见长的节目, 开播以来之所以受到受众的普遍关注, 跟它直接、准确地把握事实是分不开的。它对于新闻记者有了更高的要求, 那就是作为新闻记者不能人云亦云, 不能道听途说, 而是应该亲临现场。到达现场后, 又不能仅仅听信和采集一方的观点、言论, 必须兼听则明, 最大程度地建立在公共的基础上。

总之, 以《焦点访谈》为引导潮流的舆论监督节目, 正在发挥着自身的优势, 也为受众打开了一扇舆论监督的窗口, 从这个窗口, 我们看到了更多正义的信仰转化为和谐的力量。同时, 《焦点访谈》也给了我们今后的舆论监督提供了更多的启示和思路。笔者衷心希望, 中国可以产生越来越多的像《焦点访谈》这类舆论监督节目, 为中国的社会和谐增加一分正义的力量。

摘要:作为一个优秀的舆论监督节目——《焦点访谈》, 自开播以来就得到很多受众的认同, 从《焦点访谈》这个特殊个案, 我们对舆论监督可窥见一斑——报道的深度决定了一个节目传播的效果。本文以《焦点访谈》栏目为具体案例, 归纳和总结了舆论引导的概念及其价值意义, 阐述了大众传媒在舆论引导中所扮演的角色, 并详细论述了《焦点访谈》舆论引导的技巧分析, 从中得出新闻工作者做好新闻评论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焦点访谈》,舆论引导,大众传媒,技巧分析,启示

参考文献

[1]陈力丹, 《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年版

[2]丁柏铨等, 《新闻舆论引导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

8.新闻访谈稿 篇八

杨愈青:在许多学生的眼中,您是非常严谨的,这是不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呢?刘海贵:可能是这样的吧。我从小就有追求,对自己的定位比较明确,非常希望进大学,日后对国家有所贡献。我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是校、区、市的三好学生,还担任过大队长、团委书记、学生会主席等职务。由于一直是学生当中的一个头”,所以对自己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在学习成绩方面。我记得小学六年级过年没过好,就是因为数学得了99分,我原来的数学成绩都是一百分,可是那次粗心了,在匆忙中没有把2/4化简成1/2,老师狠狠的扣了一分,为此我整整郁闷了一个寒假。这件事已经过去几十年了,但我印象还是很深,因为对我的影响太大了。从那以后,我就吸取了教训,知道做学问一定要严谨,不能有丝毫差错。后来,我教育我的学生、我的子女也是这样,做事一定要认真仔细,不能容忍丝毫马虎。

杨愈青:据我了解,您好像当年在安徽插过四年队,当时的情形是怎么样的呢?刘海贵:进入中学后,正当我想进一步深造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毕业时我可以留在上海工作,但我是学生干部,必须带头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样我就去安徽插队落户了。离开上海时,别的同学都带了许多生活用品,我则带的很少,而却把中学所有的课本带了过去。那时,我白天努力干活,在知青当中我的工分是最高的,晚上就在油灯下看书,生产队给我起了个外号叫“书呆子”。当然我没有预见到将来会恢复高考,会进大学,但我觉得读书会让生活充实一点。我也很喜欢看报,我们生产队定了一份地区的报纸《拂晓报》,大队里定了一份《安徽日报》,《拂晓报》最早是出版后一个星期才能到我们生产队,《安徽日报》就更晚了,如果刮风下雨要半个月后才能拿到。公社里的邮递员如果碰到雨天路滑,常常就不能及时传递报纸,我就自告奋勇,跑上二十里去公社里把我们生产队的报纸信件一起拿回来。干这种事情没有任何工分补贴,我完全是出于对信息的饥渴,希望了解外界发生的事情。我当时还担任生产队的读报辅导员,向贫下中农介绍国内外的大事。

杨愈青:那您是怎样进入复旦新闻系的呢? 刘海贵:我是1973年进复旦的,当时小平同志再度出山,他在经济上制定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同时试图恢复高考制度。现在人们常说1977[年是第一年恢复高考,我个人觉得,这是不准确的,因为从事实上看,1973年小平同志出来后就着手恢复高考。那一次是从教育部下达指标,各省、各地区进行分配,然后下达到各个市、县、公社等基层部门,一层层推荐考试。我们大队推荐了平时表现比较好、文化程度相对比较高的三个人去公社考试,公社从一百多个推荐者中经过考试留下了三十个,然后送到县里参加考试,到县里去考试的时候就是全国统考了,外语、政治、语文、数学、化学等都考。虽然前面几轮我都顺利过关,但在县里考试时我完全抱着一种参与的心态,因为我们县几百个考生大部分都是高中生,可我是个初中生,再说录取的比例又非常小,我就权当自己过了一把瘾。但是,我没有想到,发榜的时候我竟然是全安徽数万考生中的第一名,而且后来我的作文被选为安徽省出版的中学生语文教材的课文之一。进新闻系之前还有个小插曲。我知道新闻系是复旦的名牌,非常向往。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我在上海正常上学,那我一定会争取考进这个系。但是因为去安徽插队落户,耽误了学习时间,就只好把这个梦埋在心里。那次高考,复旦新闻系就录取了我。回上海后,我去看望了中学的一些老师和同学,他们都对我说:我们事先就预料,刘海贵要么就不回来读大学,读的话就一定是复旦新闻系。我说:你们怎么可以这么肯定,要知道天外有天,山外有山,比我强的人还很多。他们说:你中学里就一直很优秀,所以我们都敢这么说。

杨愈青:您是如何取得这样的好成绩的呢?

刘海贵:由于大学停了几年,所以考试时没有复习的范围,基本上靠平常的积累。因为我很爱看书,所以除了把许多书带到生产队去看之外,平常只要一有空回上海或去蚌埠,我就把仅有的零花钱买了各种复习资料自学,当时别人都笑话我想不开。那时我们的钱很紧张,家里每个月给的十元零花钱必须节约用,因此很少有人买书。正因为这几年自学,所以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高考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

杨愈青:大学期间您主要做了些什么?

刘海贵:虽然在安徽拿了第一,但在大学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我觉得我的基础在班级四十多个人中充其量只算中等水平,因此,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加倍努力,争取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虽然家在上海,但我很少回去。每天基本上就是教室、图书馆、食堂、寝室四点一线,一本书一本书地看,不断充实自己。那时学习气氛非常浓厚,大家都想把浪费的时间补回来,而且我们的师资也比较强,新闻系有多位老师。系主任是王中老先生,副系主任是李龙牧、余家宏老师,还有舒宗侨、林帆、张四维、叶春华、陈韵昭、董荣华等老师。这样,一方面通过自己努力,另一方面加上良好的师资和学习氛围,大学几年我受益匪浅,这在后来的两次实习中就体现出来。我小实习在《文汇报》,大实习在《新华日报》,两次的发稿量不仅在同学中名列前茅,也不落后于一些正式记者,所以,这两家报纸后来都想让我留下来工作。

杨愈青:但最终您还是留在系里当了老师。刘海贵:在毕业时,我先是要求去西藏,在班级里所有报名去西藏的同学中我是最积极的一个,后来新闻系就把我作为唯一的一个推荐生报到学校里去。我当时很高兴,觉得能去西藏是非常光荣的,也能锻炼人。可是到长海医院体检时,查出我有高血压和心脏病,这样医院就和学校说我不适合去西藏,接下来分配时就把我分到《文汇报》。当我正做好去《文汇报》的准备时,有一天我们的总支书记找我谈话,说根据学校的教学需要和老师们的推荐,决定让你留校。听到这个消息,我的感觉就像当年在安徽得知被录取到复旦新闻系时一样,因为那时留校对人的要求是很高的,我很高兴地服从了分配。]

为搞科研,甘作拼命三郎”

杨愈青:我记得唱京剧时您最喜欢唱《智取威虎山》的一些选段,您开玩笑说要唱就要选最有难度的来唱,那么做学问您是不是也有这个习惯?

刘海贵:这可能是我的性格决定的吧。我留校后,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常常主动承担一些难度较大的科研任务。那时的系主任徐震先生想在任期内拿出一套在全国比较齐全、比较有水准的新闻学教材,一共有八本。其中有一本新闻采访写作,徐先生到我们教研室来讨论这本书撰写工作的时候,我当时是教研室的秘书,就极力促成教研室主任和老师们接受这个任务。在编写过程中,我承担了“记者修养”等章节的撰写,这些领域以前没有人系统的梳理过,相对来说比较困难。因此在书的后记里,我们教研室领导把我列为主要执笔者,是唯的一年轻教师,认可了我在这本教材中起到的作用。我现在还有这个习惯,搞科研一定要搞前人没有涉及的东西,开辟一个新的领域,这样意义更大一点。有不少人评价,说我写的东西先前没人研究过。

杨愈青:你曾有个绰号叫拼命三郎,您能说说这个绰号的来历吗? 刘海贵:为了搞好学术研究,我年轻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那时,每天晚上从8点到凌晨2点,我都把自己关在家里看书、学习、写文章,这个习惯一直从80年代初保持到90年代。所以,据统计,在复旦大学文科青年教师中,我的科研成果始终名列前茅。还有一段经历,那时我住在第八宿舍,对面住了一位哲学系的郑老师,他也非常用功,常常看书到深夜,这样我们俩无形中形成了竞争。每天夜里,只要他的灯不关,我的灯就不关,各自都在埋头搞科研。有一次我去拿电费的单子,他碰到我说:“刘老师,我的电费还是没有超过你呀。”后来,《青年报》的记者来采访我,做了一整版的稿子,称我为上海高校文科青年教师中的“拼命三郎”。就这样,我出了很多科研成果,连续几年每年论文不少于30篇,还独自或参与主编了若干本教材。但是,这也让我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由于我不但要搞科研,还要担任教学秘书等行政职务,异常繁忙,又抽不出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体质每况愈下,平均每年要拔掉两颗牙齿,现在牙齿都是假的,那时宿舍走廊里的同事经常看到我脸上贴满膏药,牙齿发炎痛啊。而且先后两次胃出血,让我大伤元气。杨愈青:在1986年,你考取了本系的研究生,您觉得这三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刘海贵:为了进一步深造,我读了在职硕士,我觉得专业课还比较容易,毕竟在这个领域已经摸索了十年。但是,由于我中学学的是俄语,大学的英语底子又没打好,可获得硕士学位必须通过全国的硕士生英语考试,这对我来说有很大难度。为此,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每天雷打不动,4点钟逼着自己起床,到校园里学两个小时的英语。如果下雨,我就去办公室。夏天的蚊子常常多的不得了,我只好穿上长裤,再套上高筒胶鞋,还围着围巾,无论多热也必须坚持。平时,只要有一点空,我都用来学英语。这样平均算下来,我每天学英语的时间应该有五小时左右。我下狠心坚持了三年,毕业时终于通过了全国英语硕士考试。虽然我付出了许多,但因为我热爱教育事业,学英语一方面可以让我获得较高的学历,另一方面对今后的教学科研又有很大帮助,所以我觉得还是值得的。

杨愈青: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您这么勤奋,成果应该不少吧?刘海贵: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果聊以自慰。除了前面讲的之外,我编写的《新闻采访写作新编》获得了教育部的大奖,《新闻采访学》也受到了一致的好评。据复旦出版社统计,我所编著的采访写作教材成为他们所有书籍中销路最广的前三本之一,发行量已接近50万册,全国许多新闻院系的采访写作课都是用我编的教材。在一个半小时前,教育部高教司的副司长刘凤泰给我打电话,谈完工作后,他还称赞我学问做的不错,说很敬重我。这些都让我觉得多年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杨愈青:前年您被评为博士生导师,有没有什么新的打算?刘海贵:成为博士生导师后,我觉得自己应该在应用新闻传播领域里不断开拓,搞一些具有宽度、深度、厚度的力作出版。我考虑到学术界虽然对我国新闻发展的整个历史已有了很多的研究,但是在业务史方面前人并没有专门系统的梳理,于是我组织了一批青年学者编写了《现当代中国新闻业务史导论》一书,去年已经出版,在业内引起较大反响。前不久,我又决定编写一套《当代新闻传播精品研究》丛书,初定为十本,种类为消息、通讯、编辑、评论、摄影、网络、广播电视、广告公关、书刊杂志、外国名记者等,要求收集历史上的业界精品,进行透彻的研究、评述,对每一篇作品的分析不少于2000字。这套书的工程量相当大,我已向全国公开招聘了十位主编,开始了这项工作,争取在今年底推出3—4本,明年底全部完成。复旦出版社得知了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因为以前虽然有不少人编写过某种体裁的精品,但是从未推出过一个系统,本科生、研究生及记者、通讯员迫切需要这套教材,作为复旦新闻学院理应完成这一课题研究。应用新闻传播这一领域里研究的课题太多太多,在日后的十多年时间里,我矢志不移抓住三个大的课题研究,初定为三十本左右的书,六百万字。让学生听每节课都有收获。杨愈青:您的课比较受学生欢迎,为此您做出了怎么样的努力?刘海贵:在刚留校时,我觉得大学的讲台不是好站的,应该让学生听每节课都有所收获,为了让自己教的每一门课,都成为新闻学院最好的课程之一,得到同学们的肯定,我年轻时常利用空余时间去听全系每一位老教师的授课,除了获取知识以外,我还从他们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经验方面进行观察学习,然后把这些运用到我的课上,至今受益无穷。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一直和业界保持紧密的联系,或者是自己抽出整段的时间到媒体去进修;或者是经常和业界的记者编辑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目前,在各高校的新闻专业的教学中,空对空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学生总感到老师的教学是纸上谈兵,隔靴搔痒,没有自己亲身的实践。这是因为老师长期把自己关在学校、图书馆、资料室里,得出的理论往往与实践有很大的脱节,学生当然不满意。为此,我在复旦近三十年的教学中,累计起来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与媒体接触。年轻时,我常常集中一个学期到新华社上海分社等媒体去做记者;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行政工作的增加,空余的时间越来越少,我就每年抽出两三个月去媒体实践;等到这个时间也不能保证后,我就利用带学生去实习的时候在编辑部进行采写实践;现在,由于教师数量减少,派不出老师去带学生实习,我就主动和北京、上海的媒体联系,如果他们有什么大的题目人手不够,我很愿意去帮忙,这样我始终能了解业界的最新动态。尽管我对自己的课也不满意,毕竟不是一线的记者,拿不到真正的“生猛海鲜”,但学生们常常反映,我在授课时总能给同学们讲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并结合理论进行分析,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能是通过这些努力,从1981年开始,我连续十年获得复旦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1995年还获得上海市育才奖。

杨愈青:你除了自己亲身从事新闻实践外,是不是还经常请一线的记者来开讲座呢?

刘海贵:我感觉到新闻教学改革首先是要保证课程设置中有直接来自实践的最新的理论和方法,要把这些课程落实好,一是要教师自己努力保持和业界的紧密联系,但有时做不到,或者做到了效果也不是最好,那就可以请业界的同志来讲课。业界同志由于长期从事实践工作,如果让他们来上整门课,那可能是有点为难他们。不过,如果教师采取精心的安排,把整个一门课化成若干个专题,在上海新闻界搞个调查,看看哪个记者对什么专题熟悉,就请他来讲,这样就能保证这门课完全是由一线的同志讲授,而且都是比较内行的人,同学们得到的收获就会很不一样。而请业界的某个同志来进行一两次讲座,他是有这个能力的,而且也愿意接受,毕竟能站在复旦新闻系的讲台上还是比较光荣的。当然,这类课程给我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根据我近十年来组织这类的课的经验,我时常感觉到媒体的记者往往身不由己,计划不停变动,常常是定好了时间会临时更改,到时再换人会造成很大的麻烦。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一般要和来上课的记者保持三个阶段的联系。早在几个月前,我就会给选定的同志发出书面的邀请,然后再打电话或亲自上门与他商量什么时间给多少学生讲哪一部分的专题。如果记者同意了,我会给他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准备,然后再与他见面,看看他写的教案符不符合教学要求,这时我会提出修改意见。等到临上课的前一个星期,我几乎每天都会与他保持联系,一旦有什么变化马上做出反映,尽量不让学生们失望。像前不久邀请的刚从伊拉克回来的上视记者沈立炯,他那天下午本来有别的任务,但经我的一再要求,他与其他同事进行了协调,按时给同学们开设了讲座。在我请的记者中,既要保证有一部分50岁左右的老同志,他们能够比较系统的介绍我们党的新闻事业的老传统,传授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新闻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及敬业精神。一般来说,这些老同志的比例大概占三分之一。其余的三分之二,我一般都邀请30岁以下、从高校中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因为他们与大学生的年龄差距不大,学生们会感到非常亲切。另外,这些年轻记者由于刚离开学校,知道这些师弟师妹需要什么、渴望什么,所以会对症下药。还有,这些记者一般都是在自己的条线上干得相对出色,也比较善于表达。例如,我曾经请过东视台的何小兰、《新民晚报》的张弘、《解放日报》的纽也仿、李蓉等,对学生的帮助比较大。

杨愈青:在给我们上课时,您总是提前来到教室的,对吗?

刘海贵:我觉得做好一个记者、编辑不容易,做好一个新闻传播学的教师也不容易,为人师表和言传身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也是从学生过来的,读书期间有时从45分钟的课里除了学到许多专业知识之外,还能通过和老师的接触感悟到一些做人的道理。因此,作为一个老师,在专业外也应给学生带来收获。在这几十年中,可能我有时在教学科研上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在做人方面,我始终要求自己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从我留校后上的第一堂课开始,我就给自己立下了一个规矩:每节课提前15分钟进课堂,熟悉一下我授课的环境,如果黑板没有擦,我就自己擦干净,这样可以保证不耽误一分钟的授课时间。一般情况下,我会在打上课铃前十分钟,站在教室的门口,迎接学生走进教室。教师尊重学生,每次在门口迎候学生,比在课堂上批评迟到的同学效果要好得多,因为毕竟是大学生呀。在记忆中,到现在为止,我每学期上课从第二周起,几乎没有一位学生迟到过,因为老师早到了,学生就自觉了。

杨愈青:大家都知道您有个习惯,那就是不肯多带研究生,这是为什么?刘海贵:我带研究生的数量少,一是因为我比较忙,又要搞教学科研,又要担负一定的行政职务。但即使不是这么忙,我也不主张一个导师带太多的学生。因为老师的能力有限,除了教学科研以外,还要担任一定的社会工作,带的学生多了,可能会顾不过来。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要给别人一滴水,自己先要蓄满一桶水。如果没有充分的时间准备积累,同学提出的问题无法回答,那不是误人子弟吗?所以我对带研究生这个问题一向是认为质量重于数量,这是对学生负责,讲到底也是对学校、对国家负责。

杨愈青:我听许多学生说,您对学生很热情,学生每次请教您,您都给予耐心的指导。

刘海贵:我每个月要回复学生的来信十几封,一年累计下来向我咨询的人大概有数百个。应该说,一个个都认真解答确实要花费我不少精力,但是对学生来讲,他在人生的重要关口,有个老师给他点拨,那他将可能受益终生。这一点我是从学校的老先生身上学到的。像我们的老校长苏步青先生,在这方面就是有口皆碑的。他是大学问家,是复旦的一校之长,但还用大量的时间来解答青年人提出的问题,数十年如一日。所以,在他去世后,许多青年学者都专程从外地自费赶到上海来见他最后一面。大学问家能这样做,我觉得自己作为一个普通教师做这点事微不足道。心系教学的当家人”

杨愈青:除了教学科研之外,您还担任了不少行政工作,这也占据了您不少的时间吧?

刘海贵:从1988年开始,担任了新闻系副主任,当时我们新闻学院只有新闻系和广播电视两个系,而且重头是在新闻系。到了1995年3月份,我又担任了新闻学院的副院长,在这期间同时兼全国教育学会的常务理事及上海市记者协会的理事。在这十几年中,我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不仅要做好自己的学问,而且要把全院的教学工作管理好。新闻学院的课程到80年代是充实了许多,但是不成体系。我作为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课程建设上。后来招生发生了变化,原先学生只有几十人,现在在校生是800多人,校外有2000多人,包括夜大学、函授、自学考试以及网络学院的。虽然学生在增加,但师资在流失。尽管近两年这个势头已经遏止,而且我们又从外校引进了不少人才,可到现在为止,我们的教师人数已从当初的“108将”减少到37人。这么几十位老师,面对不断增加的学生,教师是超负荷运转,作为管教学的副院长我也只能是在没日没夜地干。目前,学校的教学改革一个接着一个,特别是去年,我校真正全面实行学分制,学分从170分减少到140分,各个系的课程都要重新调整,新闻学院上上下下反复大讨论,一门门课进行修订。另外,学校还实行学生转系转专业,还有其他高校的学生参与“立交桥”转到复旦来。去年年初,上海市委宣传部又和复旦大学共建新闻学院,共建的主要部分是在教学方面,着重着眼于如何培养适合当代新闻事业要求的合格新闻人才,这就对教学科研和方方面面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工作既是繁杂的,又是丝毫马虎不得的。所以我许多年来都让自己处于一种临战状态,不敢懈怠,总算这几年全院的教职工对我的工作是支持的,我们四个系的新的教学计划已经制定,各方面的工作都是有条不紊、有声有色地进行,我院的教学工作几年来没有出过重大事故。杨愈青:现在新闻学院有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四年级是学生都不能集中精力上课及撰写毕业论文了,对此我们采取了什么措施吗?

刘海贵:这个现象应该说是由来已久,反映出我们的教学安排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复旦新闻学院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从建系到现在,我们始终坚持本科生在校期间进行大小两次实习,小实习安排在二年级的暑假,大实习安排在三年级下学期。大实习后就带来了许多问题,在教学安排上,学生们进行了大实习之后,还应该返回学校把剩下的课程修完,并认真撰写毕业论文,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但是,大实习后,老师们普遍反映抓不住学生了。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认为完成学业和写论文远不及找工作重要,因此他们就会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找工作中,而没有心思花在课堂上了。另一方面,从媒体的角度来说,经过大实习,他们对某个学生非常满意,这样就希望他们不要回到学校学习,而是在那里干到毕业。如果学生一旦回学校,那么这个位置就可能被别人占据,所以出现上述现象,学生有时也是无可奈何的。所以,我历来主张不能怪学生,如果课程设置的再好一些,许多问题是可以避免的。现在我们的教学计划重新安排,把大实习从三年级下学期调整到四年级上学期,这样学生起码可以安心在学校里学习三年。等大实习结束后,工作的问题都已经落实了,就可以把大部分精力用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了。当然这里面也需要和媒体进行沟通,让他们理解学生的苦衷和学校的教学计划,两方面一起努力来保证教学质量。

杨愈青:刚才您谈了新闻学院的师资情况和教学改革,那么能展望一下新闻学院的未来吗?

9.新闻访谈稿 篇九

一、[2017·考纲题型信息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材料一 2014年1月25日澳网赛场,李娜完成自1978年克里斯·奥尼尔夺得女单冠军后整个亚太地区再夺澳网冠军的历史性征程。站上领奖台的时候,面对得之不易的奖杯,她把这份荣耀与团队共同分享。

2009年1月,网管中心决定允许李娜与彭帅、郑洁、晏紫4人“单飞”,只需将比赛奖金的8%和商业收益的12%上缴中心,并无条件参加国家队赛事,便可享受教练自由、奖金自由、参赛自由。

2009年,李娜成功与全球最大的体育经纪公司IMG签约,IMG副总裁同时也是莎拉波娃经纪人的埃森巴德成为了李娜的经纪人。此时,李娜已26岁。在埃森巴德的经营之下,李娜顺畅地将竞技成绩转化为商业价值,并且实现最大化的开发,大笔的比赛奖金和品牌代言费让李娜能够维持团队的良好运转。

李娜的这一切成功更离不开一个男人,那便是丈夫——收敛昔日锋芒,默默退居幕后,甘做后勤的姜山。有记者曾经恭维李娜说:“幸亏中国网球有李娜。”李娜不忘补上一句:“幸亏李娜有姜山。”每当比赛结束,李娜也总拿姜山开涮。在别人看来,这些调侃,是李娜对姜山浓浓爱意的表达方式。

理疗师阿历克斯与李娜的合作始于2010年3月,阿历克斯是团队里除姜山外资格最老的成员,悉尼赛前李娜去玩蹦极,阿历克斯亲自试跳,在确认对身体无影响的情况下才允许李娜蹦极。31岁的李娜能经受住卡洛斯的魔鬼训练,并且在长年的职业征战中保持旺盛的体力,阿历克斯功不可没。

曾经七届大满贯得主海宁的主教练阿根廷人卡洛斯接受教练一职以后,身体与技术之外,他带给李娜的更大帮助,应该是心理上的。他要求李娜享受网球所带来的快乐。卡洛斯的出现让李娜团队关系融洽。在澳网横扫拉德万斯卡进入四强后,除了称赞卡洛斯使她的网球生涯好转,李娜还特别感谢他“拯救”了她的婚姻。

2014年澳网,李娜一路高歌猛进,向着自己的第二个大满贯发起冲击。这一次,她终又如愿以偿,澳网夺冠让李娜的排名逼近世界第二。再面对媒体的镜头,没有了任何压力的李娜幽默、风趣、健谈,极具个人魅力。澳大利亚某杂志将其评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运动员之一。

(摘编自麻晓天《李娜:中国金花怒放的背后》)材料二 我能够拥有这样非同寻常的机会,在网球赛场上代表中国,是我至高无上的荣誉。通过这样的机会,我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中国甚至全亚洲的网球运动,这也将会是我一生的事业。但是,即便如此,职业生涯就像是人生,它们都会有终点。

在澳大利亚的时光固然充满了喜悦、幸福以及一种特殊的成就感,但做出放下球拍的决定,比在澳大利亚的高温中连续赢下七场比赛要艰难许多。

我的双膝已经经历四次手术,现在,我的身体再也承受不起任何重创。最近那次手术之后,我试图回到赛场。但是,哪怕我用尽自己全部的力量,我的身体却一直告诉我,32岁的我,再也不会在行业的最高水平中竞争了。

网球这项运动这些年在中国发展得非常快,而现在我已经在这项运动的世界舞台上取得了成功。我所获得的成就远远超出了我的梦想,为国家获得的荣誉也是我个人最骄傲的成绩。网球是一项个人运动,但是,没有人比我更清楚,没有一个运动员能够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成为冠军。这里不能对陪伴我走过职业生涯、对我的成功付出汗水的人们一一表示感谢,但是我必须感谢那些无论高潮还是低谷都陪伴着我的人,是你们成就了今天的我。

(摘编自《李娜退役告别信》)材料三 回望李娜15年的职业生涯,无论对她个人还是对于我们,都好得不能再好,突破已经完成,荣耀摆放在那里,为什么不笑呢?

当众人为她的离去惋惜时,在退役新闻发布会上,李娜曾表示自己的退役没有遗憾,“当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我也有问过自己‘如果退役会不会后悔’,我自己内心很坚强地告诉我‘没有’”。

在美国《时代周刊》2013全球百位影响力人物名单中,李娜入围“偶像人物”榜单,并成为封面人物。在网球这项全球范围商业运作最成熟并且最受欢迎的女子运动中,李娜也赢得了很多外国球迷的喜爱,成为最具开放性形象的中国运动员。

2011年李娜法网夺冠后,国际女子职业网联也嗅到中国市场的巨大商机,开始把重心向亚太转移,短短四年,中国专业女子网球赛事从两项跃升到十项,而这一切正源自李娜的成功。

同样无可置疑的是,成为超级体育明星的李娜也激励了更多的中国青少年。李娜曾说过:“我确实不知道有多少,但我知道有很多孩子拿起了网球拍,这对我们是好事。要相信自己,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我认为梦想很重要。”

(摘编自白岩松《总有一种告别让人笑容满面》)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2014年澳网公开赛,李娜再次夺冠,排名逼近世界第二,令澳洲一些媒体折服,李娜幽默、风趣、健谈,极具个人魅力,因而被评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运动员之一。

B.自2009年“单飞”的几年时间里,李娜取得了巨大的个人成功,获得了国际女子网球界的多项殊荣,这是李娜个人努力的结果,也是时代使然。

C.李娜在退役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退役是因“身体再也承受不起任何重创”,“再也不会在行业的最高水平中竞争”,话里话外,都有不甘和遗憾之情。

D.李娜把“网球赛场上代表中国”作为“至高无上的荣誉”,她怀着梦想,带着感恩、成功离开,她的成功故事极大地激励了青少年参与网球运动。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遗憾之情”错,材料三中说“李娜曾表示自己的退役没有遗憾”。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材料一主要写李娜的成功源于团队协作,回忆了李娜“单飞”过程,及姜山、阿历克斯对李娜的帮助。

B.材料二主要写了李娜做出退役的决定、取得的成绩及对帮助过自己的人的感谢之情。C.材料三主要写了李娜不后悔与自己的退役,同时介绍了李娜是受人欢迎的运动员,尽管退役了但她的影响仍在持续。

D.三则材料中,材料一侧重写李娜成功的主观方面的原因,材料

二、材料三侧重写李娜的退役。E.李娜的成功带动了我国的网球运动,也让国际女子职业网联的重心开始向亚太地区转移。

答案 CE 解析 A项表述不全,帮助李娜的还有卡洛斯;B项材料二还写出了李娜对职业生涯的认识,当今网球的发展;D项材料一主要表现的是李娜成功的具体原因即团队的协作,这是客观方面的。

3.李娜网球职业成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她的成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标志性事件有两个:一是2011年法网夺冠,二是2014年澳网夺冠(排名逼近世界第二)。

影响:①李娜被评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运动员之一,入围《时代周刊》2013“偶像人物”榜单,成为最具开放形象的中国运动员,为国家获得荣誉;②国际女子职业网联因为李娜的成功,开始把重心向亚太转移,短短四年,中国专业女子网球赛事从两项跃升到十项;③激励了更多青少年参与到网球运动中来,网球运动在中国受到更多关注。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回答问题时应关注两个方面的内容:李娜成功的表现;这种成功对人生、社会的具体影响。首先,确定答题区间,然后根据题干加以概括。比如第一问,李娜成功的标志主要体现在材料一和材料三中,即澳网夺冠和法网夺冠。至于影响,要关注她的成功对其本人、对网球运动、对其他人的影响:从李娜的角度看,使李娜成为最具开放性的中国运动员;从网球的角度分析,国际女子职业网联的重心向亚太转移;从对青少年的影响的角度分析,激励了一大批青少年参与到网球运动中去。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二等兵——吉布森回家了 [美]约翰·费特曼

星期三深夜,诺克特县城欣迪曼镇上大多数人已进入梦乡。陆军二等兵吉布森(外号“小鸭子”)的遗体从越南运回家来了。

时值夏天,气候闷热。但当载着灰色军棺的灰色灵车开进镇上的时候,下起了暴雨。豆大的雨点在铮亮的灵车上熠熠闪光,街上一片雾气。黑暗中的欣迪曼显得十分静穆。

日前,二等兵吉布森的遗体经奥克兰市空运至辛辛那提市,由陆军上士里特护送回家。在欣迪曼镇,当灵棺从车上抬出时,礼殡仪馆的一位工作人员对他的同事小声说:“这就是小鸭子,他们把他带回来了。”在他生前,人们一般都叫他小鸭子。长期以来许多人虽然跟他熟,但总得想一想才能说出他的全名。

到星期四上午,镇上几乎无人不知道小鸭子回家了——或者说快要回家了。上午,家属们陆续到达。他们是:哥哥、妹妹,还有吉布森的妻子卡罗琳。

他们伫立于装在玻璃罩中的遗体周围任凭眼泪洒落在玻璃上。人们站在隔壁的加油站和外面街道上,轻声说着话。

士兵的双亲诺曼·吉布森夫妇,在家等候。吉布森太太这个月以来一直在生病,家人不让她动身前往欣迪曼。临近晌午,人们送小鸭子回家。小鸭子的遗体被放入灵车运回家。一路上,山谷中的闷热令人窒息。

这支队伍缓慢地走过一段长长的路程——翻过一架高高的山脊向南,沿着爱丽斯曼河而行,途经安布而奇小镇。

在安布而奇,当灵车穿过人群时,当地人站在烈日下,女人们哭了,男人们纷纷脱帽。当灵柩抬进门廊,穿过大门来到前面起居室时,悲怆的哭喊声划破寂静。凄惨的声音一声高过一声,穿向山谷。小鸭子回家了。

这个下午直至深夜,人们络绎不绝。有步行来的,有乘各种车辆驶过满是尘土的山路前来的。人们带来了鲜花和食品。到后来,满屋满院都是人。人们一次又一次地走过去凝望棺材里面的死者,流着泪。

死者的母亲是一位面目慈善的山区妇女,灰白色的头发梳在脑后结成一个发髻。她拖着病躯,神情恍惚地走进人群说:“无论怎样,他的遗愿一定要实现。”死者的父亲是个高而黝黑的汉子,两眼哭得通红。他说:“他并不想当兵,但他知道当兵没有错,因此他努力干。他献出了一切。我真为他感到自豪。现在,他们就这样把他送回家了。”

午夜时分,又下起了暴雨。吊唁的人们聚在屋子里、走廊上,还有些人站在屋檐下的墙边。

小鸭子最近曾回国休假。在他顺帕奇河而下归队后不到一个月,他又回来了——他将埋葬在故乡。

部队说他在西贡附近被迫击炮弹片击中,但死亡详情无从知晓。“只有亲眼看见一面国旗盖在你儿子身上时,你才会懂得它的含意。” 小鸭子的母亲说完又转过身对着棺材哭泣不止。

星期五下午,小鸭子被运往普罗维登斯宗教浸礼会,安放在布道坛后面。教堂的灯亮了一个通宵。人们陪着死者,不停地祈祷。死者父母在浸礼会整整待了一夜。

小鸭子的母亲解释道:“这是他的最后一个夜晚。” 葬礼于星期六上午10时举行。

埃弗里奇是小鸭子生前的好友。他致悼词时,泣不成声。

小鸭子在越南阵亡前不久,曾写过两封信给自己的妻子。埃弗里奇读了其中一封信: “宝贝,我被编在靠近三角洲的那个连。人人都说那是块险恶之地。宝贝,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碰上这种事情,但我希望你做个好姑娘,好好生活。我要是可以重新开始,我就会早早地做好准备。你一定奇怪我为什么总跟你说这些事。可是你不晓得最近这儿的形势有多严重。你一定要听着,假如我出了什么事,我要求你做的是——好好生活。以后我会再去看你的。”

陆军派来6名抬棺人,其中5人在越南服过役。抬棺人把国旗从棺材上揭下,里特上士把它交给年轻的寡妇。她在过去的3天中,只哭不说话。

然后,这位士兵的未亡人跪在棺材边,喃喃地说:“噢,小鸭子。” 接着,人们将小鸭子埋在他为之献身的土地里。

(选自《普利策新闻名篇快读》,有删改)相关链接

①越战(1959~1975年)为资本主义的南越(越南共和国)及美国对抗共产主义的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国)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又称越共)的一场战争,美国共向越南投下了 800万吨炸弹,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美国自己的损失也非常惨重,5.6万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此场战争也引发了美国国内的反战游行等。(选自“百度百科”)

②谁来承担这些责任?林登·约翰逊总统曾与艾森豪威尔的儿子有过一番辩论。约翰·艾森豪威尔告诉约翰逊,不要把责任推在别人身上,在越南问题上,杜鲁门“给予了金钱的援助,艾森豪威尔派进去几个人当顾问,但肯尼迪派去的人首先开了火,而你是扩大战争的人”。每个美国总统都有份。

(选自《普利策新闻名篇快读》)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A.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十分简单的故事,但对当时的每一个美国人都会有教育意义,这是因为文章描述的事件很详细,表现的场面很大。

B.文章叙述了吉布森回家的过程,详细地描述了吉布森的邻居、朋友、亲人等对这位士兵的迎接,表现了他们对吉布森之死的悲伤情感。

C.文章虽然反映的是越战内容,但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场面,而是描写战争带来的结果,用富有感染力的手法让人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性。

D.“小鸭子回家了”在文中反复出现,表现了作者对吉布森回家的极度关注,也表达了吉布森的亲人们对吉布森能活着回来的期盼。

E.文章使用插叙的手法写吉布森回国休假的事情,用一个月不到而生死不同作对比,深刻表现了吉布森无法确定未来的悲剧命运。

答案 BC 解析 A项,“表现的场面很大”错误。D项,文中反复出现“小鸭子回家了”表现了人们对吉布森回来的关注,但并没有体现出亲人们希望吉布森活着回来的想法。E项,“无法确定未来的悲剧命运”有误,二者的对比主要是渲染悲恸的氛围。

5.文章中的几处自然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渲染悲伤气氛,表达家乡人对吉布森的哀悼。文章第二段描写了运载吉布森棺材的车到达欣迪曼镇时下起了暴雨,使得欣迪曼十分静穆,描写了整个镇都沉浸在悲恸之中的情境。②使文章前后照应。文章开篇写吉布森回家时下起了暴雨,在人们吊唁时又一次描写了暴雨的降临,以此渲染人们悲伤的心情,使文章前后照应。

解析 回答问题时要先找出所有的自然环境描写,然后把握描写的环境特点,最后体会环境描写在刻画人物、推动情节、表达情感等方面的作用。比如文章的第二段描写了欣迪曼的大雨,这是吉布森的遗体被运到欣迪曼后的环境描写,大雨以及后文的“静穆”等表现了家乡人对吉布森死去的哀伤之情等,从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角度思考还有渲染氛围等。还有开篇的暴雨描写,使这两次描写形成对比。

6.新闻题目是“二等兵——吉布森回家了”,但全文基本用“小鸭子”来称呼吉布森。请结合文章背景简要探究文章多次出现“小鸭子”的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区别身份。吉布森是这位二等兵的大名,是在正式场合使用的,是称呼死去的战士的;而“小鸭子”是死者战争之外的角色,是一个大家都喜欢的孩子。②表达了对吉布森的爱。用“小鸭子”称呼吉布森,让人觉得这位逝去的士兵就像我们身边的朋友一样亲切,表达了对吉布森的爱。③体现了失去吉布森后的哀伤之情。新闻中出现的绝大部分人都称呼吉布森为“小鸭子”,表现了对这位在越战中死去的孩子的悲伤、痛惜之情。④表现人们的反战情绪。“小鸭子”只是一个孩子,应该过幸福、美满的生活,但因为越战的缘故他死了,人们用“小鸭子”这个绰号称呼吉布森表现了他们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上一篇:发展村集体经济村支书发言稿下一篇:婚礼新郎答谢词参考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