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选择题

2024-11-19

中国现当代文学选择题(精选8篇)

1.中国现当代文学选择题 篇一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单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8)盗传必究 单项选择题 1.《三家巷》中描写的“沙基惨案”发生在()期间。

A.省港大罢工 B.国民革命军北伐 C.广州起义 D.第一次国共合作 2.南方少数民族关于世界初创的原始神话很多,但英雄史诗不多,主要有()。

A.傣族的《召树屯》 B.纳西族的《创世纪》 C.苗族的《苗族古歌》 D.白族的《开天辟地》 3.贺敬之的民歌体短诗以()为代表。

A.《回延安》 B.《雷锋之歌》 C.《桂林山水歌》 D.《西去列车的窗口》 4.“陈奂生系列”作品分两个时期完成,其中,写于90年代的有()等。

A.《“漏斗户”主》 B.《陈奂生上城》 C.《陈奂生包产》 D.《种田大户》 5.张贤亮创作有九部著名的中篇小说,其总标题是()。

A.《初吻》 B.《唯物主义者的启示录》 C.《绿化树》 D.《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6.《芙蓉镇》中因政治运动而成为罪人和牺牲品的女主人公是()。

A.黎桂桂 B.胡玉音 C.秦书田 D.谷燕山 7.中国“西部文学”的代表诗人是()。

A.舒婷 B.顾城 C.江河 D.昌耀 8.“改革文学”中著名的戏剧作品是()。

A.《乔厂长上任记》 B.《三千万》 C.《血,总是热的》 D.《改革者》 9.在《高山下的花环》众多的英雄形象中,因两发臭弹而牺牲的英雄是()。

A.梁三喜 B.赵蒙生 C.靳开来 D.薛凯华 10.在冯骥才的市井民俗小说中,刻意表现民间文化中恶俗的小说是()。

A.《苏七块》 B.《酒婆》 C.《认牙》 D.《神鞭》 11.《山地回忆》表现了华北地区抗日根据地军民的生活,其作者是()。

A.孙犁 B.赵树理 C.丁玲 D.刘白羽 12.在“保定二师**”和“高蠡暴动”中成长起来的作家是()。

A.杨沫 B.冯德英 C.梁斌 D.欧阳山 13.最早描写中共地下工作者的小说是()。

A.《红岩》 B.《野火春风斗古城》 C.《小城春秋》 D.《铁道游击队》 14.被人们称为“新辞赋体”或“郭小川体”的诗歌形式是()。

A.“楼梯式” B.“半自由体” C.“民歌体” D.“散曲小令体” 15.唐提用十四行诗写作的抒情长诗是()。

A.《海陵王》 B.《幻美之旅》 C.《泪瀑》 D.《划手周鹿之歌》 16.《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通过历史的回忆、现实的抒情和对未来的幻想三段不同时空,描写了三个女性,其中,作家沈从文幻觉中的女性是()。

A.丁玲 B.萧萧 C.张兆和 D.翠翠 17.60年代前期,专注于知识分子的报告文学是()。

A.《为了61个阶级兄弟》 B.《谁是最可爱的人》 C.《祁连山下》 D.《县委书记的榜样一——焦裕禄》 18.“陈奂生系列”作品分两个时期完成,其中,写于90年代的是()。

A.《“漏斗户”主》 B.《陈奂生上城》 C.《陈奂生包产》 D.《种田大户》 19.谌容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文革”中的作品是()。

A.《人到中年》 B.《光明与黑暗》 C.《减去十岁》 D.《沉重的翅膀》 20.《孩子王》中,王福与“我”打赌是为了()。

A.到学校当音乐教师 B.得到一本字典 C.帮父亲上山砍竹子 D.获得下棋比赛的资格 21.孙犁表现华北抗日根据地军民生活的小说是()。

A.《新儿女英雄传》 B.《山地回忆》 C.《吕梁英雄传》 D.《火光在前》 22.受到广大读者青睐的敌后传奇故事主要有知侠的()等。

A.《铁道游击队》 B.《战斗在滹沱河上》 C.《烈火金刚》 D.《敌后武工队》 23.在20世纪60年代坚持用十四行诗写作诗歌的诗人是()。

A.牛汉 B.绿原 C.曾卓 D.唐浞 24.在《关汉卿》一剧中描写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的反面形象是()。

A.谢小山 B.叶和甫 C.杨显之 D.王和卿 25.《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通过历史的回忆、现实的抒情和对未来的幻想三段不同时空,描写了三个女性,其中,作家沈从文幻觉中的女性是()。

A.丁玲 B.萧萧 C.张兆和 D.翠翠 26.方之的《内奸》选择了一个独特的叙述视角,它()。

A.以老革命的人生遭际和革命历程作为叙事主体 B.以知识分子的眼光去看待这40多年的历史 C.以一个富有民间色彩的普通商人作为叙述人 D.以一个亲身经历者的眼光去看待这40多年的政治风云 27.在80年代戏剧舞台上的荒诞派戏剧中,魏明伦的代表作是()。

A.《车站》 B.《等待戈多》 C.《潘金莲》 D.《屋外有热流》 28.在中国的“西部文学”中,其代表诗人是()。

A.舒婷 B.顾城 C.江河 D.昌耀 29.在邓友梅表现老北京市井生活的小说中,以乌世保为主人公的作品是()。

A.《话说陶然亭》 B.《那五》 C.《寻访“画儿韩”》 D.《烟壶》 30.《妻妾成群》中陈佐千的四姨太是()。

A.颂莲 B.毓如 C.卓云 D.米兰 31.在“保定二师**”和“高蠡暴动”中成长起来的作家是()。

A.杨沫 B.冯德英 C.梁斌 D.欧阳山 32.《三家巷》中描写的“沙基惨案”发生在()中。

A.省港大罢工 B.国民革命军北伐 C.广州起义 D.第一次国共合作 33.被人们称为“新辞赋体”或“郭小川体”的诗歌形式是()。

A.“楼梯式” B.“半自由体” C.“民歌体” D.“散曲小令体” 34.借历史题材曲折表达自己的个人话语的作品,主要有陈翔鹤的()等。

A.《杜子美还家》 B.《正红旗下》 C.《鲁亮侪摘印》 D.《陶渊明写《挽歌》》 35.在《关汉卿》一剧中描写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的反面形象是()。

A.谢小山 B.叶和甫 C.杨显之 D.王和卿 36.在“文革”的潜在写作中,较著名的小说主要有张扬的()等。

A.《九级浪》 B.《第二次握手》 C.《波动》 D.《火神交响曲》 37.“反思文学”中,鲁彦周的具有“公子落难型”特征的作品是()。

A.《灵与肉》 B.《李顺大造屋》 C.《天云山传奇》 D.《犯人李铜钟的故事》 38.张贤亮有九部著名中篇小说的总标题是()。

A.《初吻》 B.《唯物主义者的启示录》 C.《绿化树》 D.《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39.80年代以后,当代战争题材的作品中最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是()。

A.《西线轶事》 B.《高山下的花环》 C.《金色叶片》 D.《雷场相思树》 40.在冯骥才的市井民俗小说中,刻意表现民间文化中恶俗的小说是()。

A.《苏七块》 B.《酒婆》 C.《认牙》 D.《神鞭》 41.《山地回忆》表现了华北地区抗日根据地军民的生活,其作者是()。

A.孙犁 B.赵树理 C.丁玲 D.刘白羽 42.受到广大读者青睐的敌后传奇故事主要有知侠的()等。

A.《铁道游击队》 B.《战斗在滹沱河上》 C.《烈火金刚》 D.《敌后武工队》 43.茹志鹃表现“游击队之母”英雄本色的小说是()。

A.《春暖时节》 B.《关大妈》 C.《同志之间》 D.《百合花》 44.在《关汉卿》一剧中描写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的反面形象是()。

A.谢小山 B.叶和甫 C.杨显之 D.王和卿 45.在“保定二师**”和“高蠡暴动”中成长起来的作家是()。

A.杨沫 B.冯德英 C.梁斌 D.欧阳山 46.方之的《内奸》选择了一个独特的叙述视角,它()。

A.以老革命的人生遭际和革命历程作为叙事主体 B.以知识分子的眼光去看待这40多年的历史 C.以一个富有民间色彩的普通商人作为叙述人 D.以一个亲身经历者的眼光去看待这40多年的政治风云 47.杨朔国际题材的散文作品的代表作是()。

A.《樱花雨》 B.《荔枝蜜》 C.《雪浪花》 D.《茶花赋》 48.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西部文学”中,其代表诗人是()。

A.舒婷 B.顾城 C.江河 D.昌耀 49。在20世纪80年代戏剧舞台上的荒诞派戏剧中,魏明伦的代表作是(A.《车站》 B.《等待戈多》 C.《潘金莲》 D.《屋外有热流》 50.《妻妾成群》中陈佐千的第四位太太是()。

A.颂莲 B.毓如 C.卓云 D.米兰 51.孙犁表现华北抗日根据地军民生活的小说是()。

A.《新儿女英雄传》 B.《山地回忆》 C.《吕梁英雄传》 D.《火光在前》 52.梁斌写出的第一篇反映高蠡暴动的短篇小说是()。

A.《夜之交流》 B.《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父亲》 C.《抗日人家》 D.《父亲》 53.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坚持采用秘密方式写作的“七月诗派”诗人是()。

A.绿原 B.穆旦 C.唐浞 D.牛汉 54.在20世纪60年代坚持用十四行诗写作诗歌的诗人是()。

A.牛汉 B.绿原 C.曾卓 D.唐浞 55.《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通过历史的回忆、现实的抒情和对未来的幻想三段不同时空,描写了三个女性,其中,作家沈从文幻觉中的女性是()。

A.丁玲 B.萧萧 C.张兆和 D.翠翠 56.“改革文学”中著名的戏剧作品是()。

A.《乔厂长上任记》 B.《三千万》 C.《血,总是热的》 D.《改革者》 57.《孩子王》中,王福与“我”打赌是()。

A.为了到学校当音乐教师 B.为了得到一本字典 C.为了帮父亲上山砍竹子 D.为了获得下棋比赛的资格 58.20世纪80年代以后,当代战争题材的作品中最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是()。

A.《西线轶事》 B.《高山下的花环》 C.《金色叶片》 D.《雷场相思树》 59.《芙蓉镇》中因政治运动而成为罪人和牺牲品的女主人公是()。

A.黎桂桂 B.胡玉音 C.秦书田 D.谷燕山 60.在冯骥才的市井民俗小说中,刻意表现民间文化中恶俗的小说是()。

A.《苏七块》 B.《酒婆》 C.《认牙》 D.《神鞭》

2.中国现当代文学选择题 篇二

关键词:大众,他者,启蒙主义,政治话语,消费文化

诸多学者认为, 中国现代文学是文学大众化的过程。在历史演进中, 大众文学这种文学样式已成为中外文学史上一种长期存在的文学现象, 同时也是极具争议的一种文学样式。本文从大众文学中“大众”存在的方式入手, 研究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他者”的地位。

“他者”已逐渐成为国内外学界所关注的一个热点与焦点, 这一术语在不同语境下常常被用来表达不同的含义。陈晓明借用斯洛文尼亚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斯拉沃热·齐泽克在《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中提出的概念, 认为:“‘大他者’反倒是无法实现自身的主体的那种存在者, 主体是无限大的在场的主导历史。因此我的他者概念更接近列维纳斯的原意。这个他者既是被主体排斥的, 也是无法实际为主体的, 但它又是不可抗拒的要反过来质询主体, 由于这个他者也带着历史的合法性力量介入主体的历史, 因而它是‘大他者’。”[1]可以说, 这个“他者”在历史进程中始终处于相对于主体的矛盾与冲突一面而存在。在强大的主体话语中, 经过排斥、对立到沟通、交流与融合的过程, 最终达到他者与主体的共在。因而, 本文在大众文学的研究中, 借用陈

赋比兴究竟是一种音乐的术语, 还是一种诗歌体裁, 亦或是诗歌中运用的表现手法的确很难界定。从研究现状来看, 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兴”不如一种修辞手法那么简单。从其起源来看, 它是与原始宗教、原始思维有关的。赵沛霖认为:“从总的根源上看, 兴的起源植根于原始宗教生活的土壤中, 它的产生以对客观世界的神化为基础和前提。”[5]《毛传》从《诗》内部发现了兴, 并特别注明“兴”体有116首。如《周南·葛覃》“葛之覃兮, 施于中谷, 维叶萋萋”。《毛传》:“兴也”。将“兴”引入到诗的内部, 是一个伟大创举。朱自清先生认为毛公是用赋诗引诗的方法来说诗。他在《诗言志辨·比兴》中说, 在毛诗以前, 引诗赋诗的也不少, 断章取义与原义不致相差太远, 而《毛诗》却一律用赋诗引诗的方法说解, 在风诗 (及小雅的一部分) 便更觉支离傅会了。而譬喻的句子 (比兴) 尤其是这样。

毛公所标之兴句, 意义含蓄, 甚至仅是写物状景之句。毛公试图从鸟、兽、草、木中发现可以比类的事件和意义, 从诗的自然物中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试图寻求某种深层性含义。毛公所谓的兴, 首先是以人事为比类对象。如《诗》第一篇《关睢》, 用鸟这一自然界的生命体, 它也会发出求偶的声音, 来比兴人的感情需要。法国学者葛兰言也认为这种借自然来表达主题的“兴”的手法在《诗经》中是常见的。他认为, 从动物之间的匹配关系必然联想到人的爱情。此外, 雷、风、雪、露、虹等自然的状态, 以及采摘作物、果实和草药等都给感情的表现提供了机会。[6]其次, 这种与自然物的类比, 是从诗歌内部发现的, 但它不只是为表达思想而使用的修辞手段。根据文化人类学的观点, 人类早期文明以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形态保留在人类的头脑中。兴, 原指人的相关的礼仪在仪式中的某种模仿。到毛公这里, “兴”指用自然物比类人事的诗歌行为, 以事比类事的基本倾向还存留着, 同时也寄予了浓郁的情感。所以, 毛公所谓“兴”, 这一概念来源于礼的仪式, 将礼的概念运用于诗学中, 晓明的“他者”内涵, 把他者定义为:一个被客体化、意向性建构的群体, 这一定义可以包括一切他者在建构的话语制造者面前失语的状态, 他者可以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种族、一种性别、一个社会阶层、甚至一种自然或社会常态等。

20世纪, 大众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出现了三次主要思潮。“相当长的时间里, 大众文学仅仅是经典文学的陪衬;大众文学仅仅包含在边缘性的民间文学之中。进入二十世纪之后, 大众文学逐渐成为理论关注的一个焦点。从启蒙主义、革命、消费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大众文学在各个理论体系之中得到了描述和评价。”[2]朱德发在《世界化视野中的现代中国文学》一书中从历时的角度, 将中国20世纪划分出三次比较大的大众文化思潮:“第一次大潮涌动于民国初年至30年代, 南以上海北以天津这两个现代化起步较早的大城市为中心;与这次大众文学思潮异质相对的是崛起于左翼文坛而勃发于40年代的第二次大众文艺潮流。第三次大众文化或大众文学思潮兴起于改革开放的80年代中期, 而到达90年代则形成了高潮。”[3]因而, 本文对大众文学的论述借鉴两位学者的说法, 丛启蒙主义、政治话语和消费文化的三种

在诗中发现了类似于礼教中的比类和交流关系。所以, 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 有理性的成分, 有着周礼的礼乐文化, 也残留着人类早期的原始精神。所以对《诗经》中“兴”的解释也是丰富的。我们不能仅仅从纯粹的艺术的意图着眼, 也不能完全的还原历史与文化, 更不能以道德的目的来限制它。《诗经》的创作是多种意图的复合体。总之, “兴”的生成是很复杂的, 不能用一种框架来圈定它。正如胡念贻所说:“我们要替‘兴’找出一个客观标准是困难的, 不可能的。你把所有的‘兴’辞抄列在一起, 看了又看, 找不出一个共同的概念。‘兴’这个东西, 不是一个独立的客观存在的东西, 所以无怪乎讲的人越讲越糊涂了。”[7]

综上所述, 从“六诗”到“六义”远不是简单的名称的变化, 更不能看作一回事, 其间经历了巨大的文化变迁。所以我们不能孤立的看待“六义”, 应该寻其本源, 理清其脉络, 既要有合理的想象, 也不能排斥历史的理性,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内涵。

参考文献

[1]闻一多:《神话与诗·歌与诗》, 古籍出版社1954年版, 第185页。[2][3]朱自清:《诗言志辨》, 《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第202页。

[4]饶宗颐:《诗言志再辨——以郭店楚简资料为中心》, 冯天瑜主编:《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集》,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第9页。

[5]赵沛霖:《兴的源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第5页。[6]葛兰言:《中国古代的祭礼与歌谣》,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第49页。

[7]胡念贻:《〈诗经〉中的赋比兴》, 《中国古代文学论稿》,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第186-187页。

存在背景入手, 具体分析这三个阶段大众文学的“他者”地位, 旨在说明大众文学的历史演进中的存在地位, 进而揭示出中国大众的“他者”存在。

一、启蒙思想中的“他者”

在20世纪的中国, 关于文学的历次谈论中一个关键词是“大众”, 每当社会生活发生波动或者变动, 文艺家们几乎总是要以谈论大众文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介入或姿态。1898年梁启超在《译印政治小说序》中引用康有为的话说:“故六经不能教, 当以小说教之。”1902年又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说“欲新一国之民, 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自此之后, 中国近代文坛很快掀起了大众文学创作的热潮, 学者们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诠释“大众”。

1919年, 周作人发表著名论文《平民文学》, 就提出“平民文学”的概念, 并解释说:“我们说贵族的平民的, 并非说这种文学是专做给贵族或平民看, 专讲贵族或平民的生活, 或是贵族或平民自己做的。不过说文学的精神的区别, 指他普遍与否, 真挚与否的区别。”, “平民文学应以真挚的文体, 记真挚的思想与事实。既不坐在上面, 自命为才子佳人, 又不立在下风, 颂扬英雄豪杰, 只自认为是人类中的一个单体, 混在人类中间, 人类的事, 便也是我的事。”“平民文学所说, 是在研究全体的人的生活”。[4]把“大众”当成一个全体的概念和一个文化的概念, 是除了贵族以为的所有人的集合体。

1921年, 朱自清、俞平伯等研究会成员倡导“民众文学”, 朱自清在他的文章中所使用的“民众”一词包括乡间的农夫农妇、城市下层和小市民阶层, 但他特意解释说, 使用“民众”一词“并没有轻视民众的意味, 更没有侮辱他们的意思”, “从严格的理论上我们也正是一种民众”。[5]

1928年9月28日郁达夫和夏莱蒂主编的《大众文艺》月刊在上海出版, 郁达夫解释“大众文艺”这个名字是取自日本当时流行的所谓“大众小说”, 日本的“大众小说”“是指那种低级的迎合一般社会心理的通俗恋爱或武侠小说等”, 但郁达夫借用这个名字是强调“文艺应该是大众的东西”, 而非“隶属于一个阶级”, “文艺是为大众的, 文艺也是关于大众的。西洋人所说的‘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of the people’这句话, 我们到现在也承认是真的。”[6]如果用“大众”来指“people” (国民;公民;人民;平民;民众;普通人;人们) , 则“大众”应该是一个全体的概念。

“这时的‘大众’是启蒙主义语境之中的大众。换言之, 大众并不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之中的真正主角, 大众是作家们的启蒙对象。启蒙与被启蒙仍然隐蔽地显示了作家与大众之间的等级关系。”[7]也就是说, 由于中国近代落后在于民众的未开化, 这一时期的创作宗旨就是通过传播大众文化, 提高民众的觉悟、进而改变国民性。

这是由于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 长期停滞, 远远落后于西方。从现象上看, 中国没有经过英法那样的资产阶级革命, 因而缺乏民主传统。同时中国没有经过产业革命所以缺乏近代科学技术。这是中国文化的大缺点。一是缺乏民主传统, 一是缺乏实证科学。从“五四”文学革命的基本要求看, 是反对文言文, 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文学, 提倡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旧文学的思想武器主要就是来自西方的民主主义思想和各种哲学思想;所要建设的新文学的参照系则是西方近代各种思潮流派的文学。因而, 知识者以一种与传统文化相决裂的姿态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 此时文学的创作目的是运用白话文在文学与大众中搭建起的一架桥梁, 创造出大众能够接受的负载民主与科学的文学作品。虽然当时文学革命的倡导者们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个性秉赋、审美情趣的不同, 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接受不同的哲学思潮和文学思潮。但其共同点是运用负载着西方先进科学、理性精神的白话文, 开启愚昧的中国民众的心智, 使被抛出中心轨道而在边缘处挣扎的中华文化重振雄风。在“五四”强大的科学与民主的主体话语中, “大众”这个一个被客体化、意向性建构的群体, 成为文明思想传递的“他者”。

二、政治话语中的“他者”

二十世纪以来, “中国人曾有两次突破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 并取得了某种程度的解放:一次是‘五四’, 那是由一群中国新文化的先觉者——知识分子所进行的自我解放运动, 由此建构起‘五四’新文化;第二次是抗战, 那是以中国广大的阶级——农民为主体所投入的一场自我解放运动, 由此建构起当代文化规范。”[8]

在30年代初期的“文艺大众化”讨论中, 瞿秋白提出“普洛大众文艺”一词, 认为:“普洛大众文艺应当在思想意识上情绪上一般文化问题上, 去武装无产阶级和劳动民众:手工工人, 城市贫民和农民群众。”[9]郭沫若指出:”大众文艺!你要认清楚你的大众是无产大众, 是全中国的工农大众, 是全世界的工农大众!”[10]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人民大众”的概念:“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 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 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因此可以说, 在毛泽东的话语体系中, 文艺领域里的“大众”和政治领域的“人民”、“群众”、“人民大众”、“工农兵”成为同等概念, 其间, 无论是1958年的大跃进民歌运动, 还是“十年文革”的所谓工农兵文艺, 单一的工农兵的大众话语始终居独霸地位。“大众”既不是指全体国民, 也不是先天上具有种族特征的群体。

这一时期, 为大众文学提出了一个新的创作标准, 创作“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推进了中国文学大众化的进程。同时, 由于中国革命进入了非常时期, 这次大众文学思潮乃是源于无产阶级政治革命和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 以及工农兵急待通过文学提高政治觉悟和阶级意识的需求, 政治意识形态的性质直接影响到大众文学的创造, 文学在“大众化”和“化大众”这既矛盾又统一的双重任务中展开, 一方面加强了文学与人民群众广泛深刻的联系, 同时又相对地忽略了艺术本身的提高和文学多种功能的全面发挥。因而, 这一文化形式所负载的是国家民族的意识形态, 建构起的是阶级、民族的政治。它要传达的是一种政治群体 (阶级) 的声音, 而不允许掺杂任何不属于这个群体的个人因素。作家既成了一种群体的代言人, 写作于是也便成了一种“集体化”的活动。文学即被视为一种为政治服务的手段和工具。从而知识分子的“启蒙话语”转变为无产阶级的“大众话语”, 此前启蒙的、个性的、批判的, 揭露封建主义精神奴役的文学艺术减弱了, 代之而起的是阶级的、大众的、歌颂的, 为了革命事业的胜利而步调一致的要求。可以说, “大众”一词涵义自此变得更为狭隘、更为阶级化, “大众”不过是“工农兵”的代用词, 并处于被客观化、意象化的群体, 成为永远的“他者”。

这种革命的大众文学由此发展到极端便是“文革”时期的“八个样板戏”和《金光大道》、《艳阳天》等作品的出现。革命的大众文学由于主导意识形态的渗入, 很快便随着现实政治的左倾, “政治/民间”的风标快速地左移, 迅速超出大众文学本身所能承受的限度, 特别是在英雄形象的塑造上, 民间因素受到了贬抑, 英雄的私人空间被取消, 个人的情感描写被指斥为“人性论”而遭放逐, 英雄们则日益被塑造为不食人间烟火的神。“高、大、全”和“三突出”的英雄人物形象被勉为其难地僵化为主流政治所要求的崇高的标本, 成为概念化、脸谱化的“陶模”, 单调的“时代精神的传声筒”。自此, 革命的大众文学所张扬的道德理想也就变成了民众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尺度和标准, 并在不断的宣传中形成且被放大, 其自身发展到极致便成为了一种被虚拟化、扭曲化、甚至工具化了的大众文学, 进而一种新意识形态的符号基本上被塑造成型, 成为了责无旁贷的传递革命思想, 政治意识形态的工具。

三、消费文化中的“他者”

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后, 进入80、90年代, 文学艺术创作成为作家个人的生存体验, 中国文学出现了新的繁荣。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之间是高度协调的三位一体的关系。90年代以后, 由于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开始波及到政治、文化层面, “三者之间的这种同质整合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被打破了, 呈现出分裂的状态, 经济与政治、政治与文化之间在很大程度上不再存在高度同质的, 可以相互支持与阐释的配对关系”[11]中国的大众文化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从海外和港台传入的邓丽君为代表的抒情歌曲, 《上海滩》、《霍元甲》等电视剧, 琼瑶、三毛等言情小说等等, 改变着中国大陆文学艺术的标准与范畴。大众文学具有了现代的创作特色及趋势。

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 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文化发展进入一个多元性发展的时代, 大众文化迅速崛起, “大众”一词随即也成为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广义来说, 我们所有人都是大众, 有国内学者认为:”所谓大众, 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 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对当代中国来说, 特指生活于城市之中处于平均状态的人群。”[12]大众散布于社会, 但彼此之间往往互不了解。不同性别、年龄、职业、阶层、受教育程度、趣味的人, 都有权利、有可能参与文艺的消费、欣赏。“是90年代中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必然伴随物。这里有必要澄清的一个流行误解是, ”“大众”一词, “是与我国文坛流行数十年的‘大众’概念不同的。后者通常是我国精英文化界有关社会上数量众多而文化素养低、但又可能成为历史主体的‘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称谓。”[13]

“于是‘大众’乃由宰制的力量决定, 也就是说, ‘大众’总是在其回应宰制性力量的时候得以形成;但宰制者无法全盘控制大众所建构的意义, 以及大众所形成的社会效忠从属关系。大众并不是无法抵挡的意识形态体制下的无援无助的主体, 也不是拥有自由意志、由生物学决定的个体;他们是一组变动的社会效忠从属关系, 由社会行为人在某一块社会领地中形成, 而这一社会领地之所以属于他们, 是因为他们一直拒绝把该领地放弃给强权式的帝国主义。弱势者所赢得的任何空间, 都是来之不易而且难以守成的, 但它毕竟被赢得, 也毕竟被守护着。”[14]这就是说, 当市场进入文学后, 作为消费主体的大众, 在意识形态与传统文化之间形成一种张力, 力图建立一种新的模式, “由原来的沉默的“他者”而变成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意识形态宣传和参与传统文化建设的主体之一并与另外两个主体构成了互动和平衡的关系。”[15]然而, 这种巨大的变革正在发生并逐渐形成。相对于巨大的市场牵引、消费心理以各种统计数据出现的社会商业模式, 大众的主体性往往被无形中的手所掌握、所控制。当众多的大众媒介以图像、声音等手段牵引着大众接受的时候, “市场借广告之手以大众的名义把握并且控制了个人。在这种控制下, 大众只是一个虚幻的共同体, 而个人则成为市场运转的一个中介或符号。”[16]因而, 在庞大的市场运行模式下, 大众只是这个经济结构中的一个环节, 是被操控的一个因素, 成为“他者”。

伴随着新时期“人的解放”与改革开放后的“商品经济”, 中国大众文学市场流通着许多舶来品。金庸武侠小说、琼瑶爱情小说从不同的渠道流入中国。从不同侧面确立了人们的大众文学观念, 培养了大众的审美感知结构。此时的大众文学更具现代意义, 它以大众为其消费对象, 通过大众媒体传播, 按照市场进行大批量快餐式的生产和消费, 采用时尚化形式, 一定程度上反映和满足了受众的世俗精神需要, 是对一元政治社会和传统伦理社会进行文化反拨和消解的、自下而上的娱乐性消遣性文学, 是现代社会大众进行自我心灵抚慰的一种文学形态, 具有商业性、世俗性、娱乐性、时尚性、快餐性等特征。所以, 从这个层面上可以得出文学的大众化趋势, 以及大众文学的“生产快乐”是作者、市场、受众三方面达成的默契, 是创作的基本原则, 是人本性的追寻。

综上所述, 20世纪中国大众文学的历经沉浮, 在政治、经济、文化结构关系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异。因而在探讨大众文学中“大众”的内涵时, 必须把它放置于整个社会时空中的某一点, 在复杂的“权力场”中来讨论其含义, 换言之, 它本身就是一套话语事件, 不可避免地置于一个各种话语交互发生影响的复杂网络中。但不管“大众”处于哪个阶段, “大众”都是以“他者”的身份存在, 处于被施与的地位。“五四”新文化运动, “大众”是接受启蒙思想、须启心智的“他者”;延安文学阶段, 大众是相对于政治意识形态的“他者”;新时期的文学时期相对于前两个阶段最具主体性了, 然而,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文学的消费者实际是在经济运行中被牵引的看似自由的“他者”。

3.中国现当代文学选择题 篇三

就“制度”的使用频率看,人们多用它来指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等,而文学似乎远离政治、经济领域,因此,它常被看作与制度无关的独立的语言艺术。事实上,文学与制度的纠缠,以及制度对文学的干预与渗透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刻而复杂得多。中国现代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文学制度,作家的创作、文学文本、读者的阅读与文学的生产、流通、消费发生着紧密联系,现代文学作家的职业性和社团归属,作品传播对报刊和出版以及文学批评、文学论争、文学审查和文学奖励的参与,就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强大的制度力量。文学制度是文学与社会关系的表征形式,它表明文学没有绝对的自由,必定受制于制度。

当代文学更有文学制度的参与,因此,对当代文学的逼视,没有比文学制度的视角更能看清当代文学生成的真实面影。正如王本朝指出,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种新型的文学,而中国当代文学的生长与形成无疑必须体现社会主义这一意识形态性质。在王本朝看来,中国当代文学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一起建构了一个共同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还得到了文学制度的强大支持,从文学观念到语言形式,从作家创作、作品阐释到刊物传播、读者接受,都被完全纳入到一个有计划的文学制度之内,并成为文学制度的构成内容和表现形式。他进一步指出,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制度,主要表现在对作家的思想改造和评价机制,对文学创作的题材选择、形象设计、主题升华和形式处理的计划和引导,对报刊、出版等文学生产资料的计划管理,对文学读者的想象性设置,以及对文学批评的操控、对文学政策的制定等。

当代文学制度萌芽于现代文学制度这一历史语境,在经历了延安文学的孕育、苏联文学的参与、第一次文代会的文学规范、作家思想的改造与身份转变、文学批评、文学政策、文学会议等具体运行过程,就被纳入了一种新的体制,被规范组织起来,成为服务于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可以说,1949—1976年间的文学无疑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最为特殊的文学,它的生长形态无不与文学制度有着重要的关联。诸如文代会、文学机构、文学政策、作家身份,甚至是文学读者、批评者、文学的具体传播……等等,都显示了当代文学重要的制度力量,而这些正是我们在过去的研究中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的,在文学制度这一新视角的烛照之下,就可发现过去未曾看见的意义。

“制度”是人类在追求自由过程中所建立和遵循的秩序规则、活动空间和活动范围,是一套规则化、理性化和系统化的行为规范和体制架构,它渗透着人类非理性、非正式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它虽较远离于政治与经济,但它在社会化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一套制度形式。文学制度是文学生产的条件,也是文学生产的结果,对文学生产有制约和引导作用。在王本朝看来,文学的审美意识和语言符号只有在文学制度背景中才能实现其价值意义,成为被社会所接纳和承认的精神意识。正是有文学制度的参与,文学的社会性才得以实现,而文学的合法性才得以成立。论者更把文学制度看成是文学现代性的重要表现,在他看来,建立有效而合理的文学制度是中国文学追求现代化的标志。文学现代性具有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文学的审美现代性,二是文学的制度现代性。

文学生产与文学制度之间还存在相当的矛盾性,文学制度具有显著的负面意义,也应加以理性反思和批判。一方面。文学的生产、流通与消费必须依赖于文学制度,文学生产在作家的精神意识之外,还需要借助于文学体制才能实现其社会意义,才能被社会最大可能地接纳和承认。文学的意义和形式诞生于文学制度,也正因为这样,文学制度的现代性是中国文学与社会保持一致性的关键因素。由于现代中国文学生存的独特语境,它与西方文学更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它需要不断走向社会,参与民族、国家的建立,而文学制度就以各种方式规范和诱导文学生产实现这一目的。另一方面,那些与规范的文学制度不相符合的、异端的个人的文学观念和创作也自然就会被去“合法化”,受到排挤。文学制度还培养出制度的寄生者,保护制度受益者。文学制度化的现代性追求,也造成了文学对“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的过分依赖。“社会效应”扮演着筛选和淘汰文学的自身的价值功能,被社会认同的文学便获得了合法性,反之,便被拒之门外。“社会效应”可能与文学意义一致,也可能完全脱节。文学的社会效应便有可能实施某种话语暴力,将“自我意志”强加给文学。社会效应对于增加文学资本的既得利益显然是有利的,于是,一些作家和批评者便不遗余力地倡导文学的社会效应,处于文学边缘的文学家和批评家则可能做出其他不同的阐释,抵制文学资本的集中。同时,文学制度还有理性化和工具主义的倾向,有文学与权力合谋的欲望。随着文学体制的建立,在其内部也逐步形成知识的权力关系,这种关系主宰着文学的走向,使文学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保持一致和同步的同时,也让文学的审美现代性受到一定的抑制,无法得到充分的生长和发展。因此,在强调文学制度正面意义的同时,也应对其负面性有清醒的认识。

把制度引入文学研究,这实际上是拓展了一个新的维度、一种新的研究思维和空间,也由此引出一系列新问题,产生一些新的看法。从制度的角度研究文学,实际上是把文学社会学研究推向更深的层次。“文学制度”在西方文论话语中也还是未曾得到重视的领域。“文学制度”的提出以及将其作为一个重要视域并系统地探讨20世纪中国文学,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创造与开拓。文学制度研究可称之为文学的过程研究和文学的生态研究,王本朝认为,文学体制与文学精神,文学自律与制度权威的干预,如何保持必要的张力显然是一个难题,也就是说,完善的文学体制是否可以获得遏制其内在局限性的自我调节功能,这是需要反思和讨论的问题。王本朝试图将文学制度与文学理论建构、文学史写作联系起来,认为文学的体制问题无论是对中国文论建设还是中国文学史研究而言,都应该成为一个有待深入讨论的学术话题。特别是文学史研究,他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前的文学史研究,多注意甚至是只注意作家和作品本体,忽略了文学意义的生产机制,这些与其说是在文学制度研究中的问题与困惑,倒不如说是文学制度这一视角所见出的文学研究的新的视域。事实上,文学的制度研究给我们的视野是多重的,把文学制度当成一种方法、一种工具,深入开展文学制度本身的研究;对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学制度的独特性与差异性的研究;文学制度与文学、文学制度与文学史写作、文学制度与文学理论的建构;文学制度与具体的文学研究等等,甚至是文学制度所表现的负面性给予的反思与批判,都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视域与空间。

4.中国现当代文学论文 篇四

在中国,自古就有男尊女卑的观点。但有那么一小部分人不这么认为,她们认为男女是平等的,尤其是在爱情方面。不少的文人都有作品阐释了男女平等的爱情。舒婷就是其中的一个人。

舒婷是当代中国女诗人,她经历过下乡插队,当过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大盘福建省文联工作,走上了专业写作的道路。她的诗集有《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等。她与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人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并成为了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而《致橡树》也是朦胧诗的代表作之一。

在《致橡树》中,出现了不少的形象,它们也有着独特的代表意义。首先,橡树是高大威仪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高枝”和“绿阴”就是一种意指,此处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诗人不愿要附庸的爱情,不愿作趋炎附势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诗人也不愿要奉献施舍的爱情,不愿作整日为绿阴鸣唱的小鸟,不愿作一厢情愿的泉源,不愿作盲目支撑橡树的高大山峰。诗人不愿在这样的爱情中迷失自己。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笠、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其次,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株木棉,一株在橡树身旁跟橡树并排站立的木棉。两棵树的根和叶紧紧相连。诗人爱情的执著并不比古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逊色。橡树跟木棉静静地、坚定的站着,有风吹过,摆动一下枝叶,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那是他们两人世界的语言,是心灵的契合,是无语的会意。

《致橡树》讲述的正是舒婷的爱情观。《致橡树》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这组形象的树立,不仅否定了老旧的“青藤缠树”、“夫贵妻荣”式的以人身依附为根基的两性关系,同时,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只注重于相互给予的互爱原则,它完美地体现了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性爱品格:真诚、高尚的互爱应以不舍弃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为前提。透过木棉和橡树这两个饱含作者主观感情的意象、舒婷所要否定的一种爱情观是依附:如冰雪花之于高枝,另一种爱情观是奉献:如险峰衬托威仪。它们都以压抑或牺牲一方为爱的前提。她所肯定的爱是双方平等的人格独立,形态可以迥异,但却必须“做为树的形象”站在一起。只有在人格价值上的各自独立,才有在彼此平等基础上的互相扶持。这样作者透过爱情外观表现出来的便是一个更加普遍深刻的人格主题,是潜藏在爱的表层下的更深沉的感情。这是舒婷诗歌的一种普遍的观照方式。她写爱情,表现的是人际关系的理想追求,她写友谊,激荡的是她对人性尊严的呼唤,她写自己的骄傲和寂寞,同时也是倾诉一代人对这落漠命运的不满和抗争„„诗人在选择某一题材来抒写时,同时也在努力超越这一题材,力求使自己骚动不安的心灵尽可能广阔和多层次的体现。

《致橡树》很贴切的表达了舒婷的感情观。她认为:女性在爱情中不应该只做依附、痴情、善良、奉献。爱一个男子,不应该只是他的外表、物质、名誉、地位甚至才学等,更重要的是这个男子的精神内核,如追求、事业、理想、信念、人格等。而这些,在传统女性的爱情视野中很少出现或没有。作者顺前文而点出,这才是与以往不同的“伟大的爱情”,能坚贞不渝,从而卒章显志。她颠覆了中国传统女性的爱情观。

但是,这样的爱情观,不是所有的人都认可的,就如诗中提到的“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像沉重的叹息” 这里却把红硕的花朵 比喻成沉重的叹息,整首诗给人优美,积极明朗的感觉。但这一处却使人心情有些低落,因为有很多人,尤其是男性,并不能理解这般美丽女子的心声。她那份独立的、特殊的、深沉的爱不被理解,反被灌之以“争强”。因此有了“沉重的叹息”。

5.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 篇五

中国当代文学名著导读

(二)作业1 及部分参考答案

说明:本作业在学习完教材散文部分后进行,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最好在课堂内进行),作业采用“开卷”形式,可以携带本课程教材,以及专科阶段的有关教材等其他教学资料。作业时间为150分钟,作业总分为100分,本作业与期末考试的题型相一致。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 》是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

2.散文《女吊》和《苦雨》的作者分别是 和。

3.周作人散文的基本体式是“ ”。

4.巴金五集“随想录”是《 》,《 》,《 》,《 》,《 》,《十年一梦》是《 》中的一篇。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腊叶》收录在鲁迅的散文集()中。

A.《野草》 B.《朝花夕拾》

C.《坟》 D.《故事新编》

2.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想起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子’的比喻,便觉得不自在。新近一位亲戚嘲笑我说,‘要剥层皮呢!’更有些悚然了。”这段文字出自朱自清的()。

A.《父亲》 B.《给亡妇》

C.《儿女》 D.《背影》

3.下列作品中,属于周作人的作品有()。

A.《女吊》 B.《苦雨》

C.《三竿两竿》 D.《金鱼》

4.属于杨绛的散文集有()

A.《将饮茶》 B.《洗澡》

C.《燕知草》 D.《干校六记》

5.郁达夫在日本期间写的三篇小说有()

A.《银灰色的死》 B.《沉论》

C.《南迁》 D.《春风沉醉的晚上》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请简要说明周作人散文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请举例说明朱自清散文的主要风格特点。

3.简述贾平凹散文的艺术特色。

四、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

1.通过对“奴隶意识”和“觉新性格”的了解,分析巴金在《十年一梦》中进行自我发现与清算的漫长而逐渐深入的过程。

2.分析汪曾祺散文的特点。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

热风

》是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

2.散文《女吊》和《苦雨》的作者分别是

鲁迅

周作人。

3.周作人散文的基本体式是“

闲话体

”。

4.巴金五集“随想录”是《 随想录 》,《 探索集 》,《 真话集

》,《 病中集 》,《 无题集 》,《十年一梦》是《 随想录 》中的一篇。

在这次作业中,填空题全对的人占有很大的比例,其中不乏大家共同讨论的情况,对于平时作业,这是可以允许的。但也存在几个问题。

一、第一题,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有些同学填的是“野草”,这是对鲁迅的创作经历还不太了解。我们这门课是名著导读,但还是会涉及到文学史知识。

二、第四题,大部分同学能够全答出来,但也有部分同学只能答出“随想录”,这道题的答案在我们的学习指导里是可以找到的,说明这部分同学没有认真地看学习指导。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腊叶》收录在鲁迅的散文集(A)中。

A.《野草》

B.《朝花夕拾》

C.《坟》

D.《故事新编》

2.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想起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子’的比喻,便觉得不自在。新近一位亲戚嘲笑我说,‘要剥层皮呢!’更有些悚然了。”这段文字出自朱自清的(C)。

A.《父亲》

B.《给亡妇》

C.《儿女》

D.《背影》

3.下列作品中,属于周作人的作品有(BD)。

A.《女吊》

B.《苦雨》

C.《三竿两竿》

D.《金鱼》

4.属于杨绛的散文集有(ACD)

A.《将饮茶》

B.《洗澡》

C.《燕知草》

D.《干校六记》

5.郁达夫在日本期间写的三篇小说有(ABC)

A.《银灰色的死》

B.《沉论》

C.《南迁》

D.《春风沉醉的晚上》

对于这道题,大家答得也还是比较好的,1、2、3、5题没有人答错,第四题有些同学答错了,基本上只选择了AD,漏选了C,这是大家补修课补得不够,对这位作家的创作掌握的不够。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请简要说明周作人散文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对于这道题,大家一般对周作人的小品文掌握得比较好,对他的杂文不是很了解。周作人的杂文,涉及思想、道德、文艺、政治等多方面的内容,表现出进步的政治倾向,在“五四”时期和二十年代,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思想的变革贡献了力量,是新文学散文成就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请举例说明朱自清散文的主要风格特点。

这道题大家都答得比较好,可能是对这个作家比较偏爱吧。基本都答出了“朱自清写景散文风格优美,具有描写细腻的突出特点;记叙散文风格朴素,具有情感深厚的突出特点”这两个要点。

3.简述贾平凹散文的艺术特色。

大家拘泥于自学指导,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如果去深入地读贾平凹的散文,是由很多东西可以谈的。希望大家在死抠教材的同时,也能够好好地去阅读原作。

四、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

1.通过对“奴隶意识”和“觉新性格”的了解,分析巴金在《十年一梦》中进行自我发现与清算的漫长而逐渐深入的过程。对于这道题,大家可以参考《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的学习指导和我们专科阶段的教材《中国当代文学》。

2.分析汪曾祺散文的特点。

汪曾祺的散文平淡、自然、家常,类似于宋代的笔记,以闲谈的态度记录风物人情,既不刻意追求散文的抒情效果,也不刻意从寻常小事中挖掘深奥的道理。读汪曾祺的散文,就好象在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的说话,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又发人深思。对于要点大家都能答出来,但我们这道题是分析题,是要一个分析的过程的。很多同学只是给出了结论。我想你们也是知道,要立足文本,从汪曾祺的散文入手,进行分析,问题出就出在对文本不熟。唯一补救的办法就是多阅读,尤其是对名著的阅读。这个建议不仅适用于这一个作家,对于现当代文学史上其他的知名作家也是这样的,只有这样才能学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复习题一及答案 2008年06月29日 王凤霞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复习题一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是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

2.散文《女吊》和《苦雨》的作者分别是 和。

3.《放猖》是(作者)的散文。

4.汪曾祺在他的散文《 》中介绍了午门建筑的诸多掌故。

5.戴望舒的第一部诗集是《 》,他的成名作是《 》。

6.曹禺的三大杰出作是《 》、《 》、《 》。

二、不定项选择题

1.《腊叶》收录在鲁迅的散文集()中。

A.《野草》 B.《朝花夕拾》

C.《坟》 D.《故事新编》

2.属于杨绛的散文集有()

A.《将饮茶》 B.《洗澡》

C.《燕知草》 D.《干校六记》

3.《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和《发现》的作者是()

A.艾青、戴望舒 B.艾青、闻一多

C.戴望舒、闻一多 D. 冯至、戴望舒

4.丁西林的话剧,特点是()

A.简洁集中 B.复杂

C.幽默 D.严肃

5.老舍的话剧有()A.《龙须沟》 B.《茶馆》

C.《神拳》 D.《骆驼祥子》

三、简答题

1.请简要说明周作人散文特点。

2.结合第一幕简析《茶馆》的语言特色。

3.简述徐志摩诗歌的特点。

四、论述题

1.请举例说明朱自清散文的主要风格特点。

2.试分析曾文清的形象。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复习题一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热风》

2.鲁迅、周作人

3.废名

4.《午门忆旧》

5.《望舒草》、《雨巷》

6.《雷雨》、《日出》、《北京人》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A 2.AD 3.B 4.AC 5.ABC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请简要说明周作人散文特点。

第一,最引人注意的是写浙江故乡和北京日常生活风貌和民俗的篇什。这些散文表现出对生活的广泛兴趣和细致的观察,对现代散文的题材和样式也是一种开拓。(4分)

第二,为现代散文创造了一种平和冲淡的风格。(3分)

第三,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广博的知识性。(3分)

2.结合第一幕简析《茶馆》的语言特色。

首先是总体风格精练传神;(3分)

二是人物语言非常个性化,富于动作性,“话到人到”;(3分)

三是具有京味特点;(2分)

四是幽默含蓄。(2分)

3.简述徐志摩诗歌的特点。

一是婉约较清丽;(3分)

二是手法的多样;(3分)

三是音乐美上的高度成就。(4分)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请举例说明朱自清散文的主要风格特点。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可分为“写景散文”和“记叙散文”两大类,并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4分)写景散文风格优美,具有描写细腻的突出特点,主要作品有《荷塘月色》、《绿》等;(8分)记叙散文风格朴素,具有情感深厚的突出特点,主要作品有《背影》、《执政府大屠杀记》等。(8分)

学生如有不同观点,只要能自圆其说,也可得高分。

2.试分析曾文清的形象。

曾文清是曹禺在《北京人》中塑造的一个封建没落阶级的典型人物,是旧北京贵族文化的代表,他一方面能诗善画,知书识礼,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6分)另一方面,由于没落阶级的寄生生活,养成了他只会品茶养鸟抽大烟的懒惰性格,不敢爱,也不敢恨,是一个连守成也做不到的“废物”。(6分)作品通过曾文清的形象,让人看到了典型的旧北京贵族文化对人的销蚀作用,揭示了在这种文化环境中封建阶级本身的腐烂。(4分)在举例分析中,可通过他与妻子曾思懿或表妹愫芳的关系,具体说明作品是如何表现他既不敢爱也不敢恨的软弱性格的。(4分)

学生如有不同观点,只要能自圆其说,也可得高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复习题二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周作人散文《鬼的生长》的基本体式是“ ”。

2.散文《女吊》和《苦雨》的作者分别是 和。

3.巴金五集“随想录”是《 》,《 》,《 》,《 》,《 》,《十年一梦》是《 》中的一篇。

4.汪曾祺在他的散文《 》中介绍了午门建筑的诸多掌故。

二、不定项选择题

1.《腊叶》收录在鲁迅的散文集()中。

A.《野草》 B.《朝花夕拾》

C.《坟》 D.《故事新编》

2.曹禺以批判“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为目的的话剧是()

A.《日出》 B.《雷雨》

C.《原野》 D.《北京人》

3.属于杨绛的散文集有()

A.《将饮茶》 B.《洗澡》

C.《燕知草》 D.《干校六记》

4.《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和《发现》的作者是()

A.艾青、戴望舒 B.艾青、闻一多

C.戴望舒、闻一多 D. 冯至、戴望舒

5.丁西林的话剧,特点是()

A.简洁集中 B.复杂

C.幽默 D.严肃

6.老舍的话剧有()

A.《龙须沟》 B.《茶馆》

C.《神拳》 D.《骆驼祥子》

7.下列作品中,属于周作人的作品有()。

A.《女吊》 B.《苦雨》 C.《三竿两竿》 D.《金鱼》

8.贾平凹的《商州又录》共有多少个段落()

A.9 B.10 C.11 D.12

9.闻一多提出的“三美”主张是指()

A.音乐的美 B.绘画的美

C.建筑的美 D.雕塑的美

10.“伐倒了/一棵枫树/伐倒了/一个与大地相连的生命”这句诗的作者是()

A.舒婷 B.北岛

C.牛汉 D.西川

三、简答题

1.请简要说明周作人散文特点。

2.简述徐志摩诗歌的特点。

3.曹禺的《北京人》在表现封建旧家庭题材上有什么特点?

四、论述题

1.请举例说明朱自清散文的主要风格特点。

2.《茶馆》在艺术结构上有什么特色?作者如此安排结构有什么意义?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复习题二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文抄公体”

2.鲁迅、周作人

3.《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真话集》

4.《午门忆旧》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A 2.A 3.AD 4.B 5.AC

6.ABC 7.BD 8.C 9.ABC 10.C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请简要说明周作人散文特点。

第一,最引人注意的是写浙江故乡和北京日常生活风貌和民俗的篇什。这些散文表现出对生活的广泛兴趣和细致的观察,对现代散文的题材和样式也是一种开拓。(4分)

第二,为现代散文创造了一种平和冲淡的风格。(3分)

第三,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广博的知识性。(3分)

2.简述徐志摩诗歌的特点。

一是婉约较清丽;(3分)

二是手法的多样;(3分)

三是音乐美上的高度成就。(4分)

3.曹禺的《北京人》在表现封建旧家庭题材上有什么特点?

《北京人》主要不是从政治上、经济上对封建旧家庭的批判,而是选择了思想文化的独特角度来全面揭示封建文化养育的封建阶级的腐朽。(3分)全剧着重描写了各种人物,它通过有很高文化修养的曾家人,沉溺在繁文缛节的礼教和高雅生活中,使他们连站立的力气也丧尽了,写出了典型的旧北京贵族文化的腐朽性;(3分)它还通过象征手法,写了一个远古的“北京人的时代”,还通过人类学家袁任敢父女形象,与曾家作了对比,展现了两种文明之下造就的两种人,对封建旧文化进行了批判。(4分)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请举例说明朱自清散文的主要风格特点。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可分为“写景散文”和“记叙散文”两大类,并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4分)写景散文风格优美,具有描写细腻的突出特点,主要作品有《荷塘月色》、《绿》等;(8分)记叙散文风格朴素,具有情感深厚的突出特点,主要作品有《背影》、《执政府大屠杀记》等。(8分)

2.《茶馆》在艺术结构上有什么特色?作者如此安排结构有什么意义?

《茶馆》艺术结构最大的特色是独创了“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打破传统的以故事情节为线索的结构方法,而以人物活动为结构要素。(4分)在“茶馆”这个典型的社会场景中,安排众多人物出场活动,主要人物从中年到老年贯穿全剧;次要人物两代相承;每个角色各说其事,在时代大背景下事事相连;其他龙套人物根据需要来去自由。(10分)这种结构的好处是主次分明,拓宽了表现的生活范围,便于在纷纭变幻的时代大背景下凸现出鲜明的人物个性和他们的性格命运,成功地表现了重大主题。(6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复习题三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放猖》是(作者)的散文。

2.周作人散文《鬼的生长》的基本体式是“ ”。

3.巴金五集“随想录”是《随想录》,《 》,《 》,《 》,《 》,《十年一梦》是《 》中的一篇。

4.曹禺的三大杰出作是《 》、《 》、《 》。

二、不定项选择题

1.《腊叶》收录在鲁迅的散文集()中。

A.《野草》 B.《朝花夕拾》

C.《坟》 D.《故事新编》

2.属于杨绛的散文集有()

A.《将饮茶》 B.《洗澡》

C.《燕知草》 D.《干校六记》

3.《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和《发现》的作者是()

A.艾青、戴望舒 B.艾青、闻一多

C.戴望舒、闻一多 D. 冯至、戴望舒

4.丁西林的话剧,特点是()

A.简洁集中 B.复杂

C.幽默 D.严肃

5.老舍的话剧有()

A.《龙须沟》 B.《茶馆》

C.《神拳》 D.《骆驼详子》

6.曹禺以批判“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为目的的话剧是()A.《日出》 B.《雷雨》

C.《原野》 D.《北京人》

7.下列作品中,属于周作人的作品有()。

A.《女吊》 B.《苦雨》

C.《三竿两竿》 D.《金鱼》

8.贾平凹的《商州又录》共有多少个段落()

A.9 B.10 C.11 D.12

9.闻一多提出的“三美”主张是指()

A.音乐的美 B.绘画的美

C.建筑的美 D.雕塑的美

10.“伐倒了/一棵枫树/伐倒了/一个与大地相连的生命”这句诗的作者是()

A.舒婷 B.北岛

C.牛汉 D.西川

三、简答题

1. 简述徐志摩诗歌的特点。

2.结合第一幕简析《茶馆》的语言特色。

3.曹禺的《北京人》在表现封建旧家庭题材上有什么特点?

四、论述题

1.仔细阅读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分析本诗的音乐式的结构。

2.试分析曾文清的形象。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复习题三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废名

2.“文抄公体”

3.《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真话集》

4.《雷雨》、《日出》、《北京人》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A 2.AD 3.B 4.AC 5.ABC 6.A 7.BD 8.C 9.ABC 10.C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徐志摩诗歌的特点。

一是婉约较清丽;(3分)

二是手法的多样;(3分)

三是音乐美上的高度成就。(4分)

2.结合第一幕简析《茶馆》的语言特色。

首先是总体风格精练传神;(3分)

二是人物语言非常个性化,富于动作性,“话到人到”;(3分)

三是具有京味特点;(2分)

四是幽默含蓄。(2分)3.曹禺的《北京人》在表现封建旧家庭题材上有什么特点?

《北京人》主要不是从政治上、经济上对封建旧家庭的批判,而是选择了思想文化的独特角度来全面揭示封建文化养育的封建阶级的腐朽。(3分)全剧着重描写了各种人物,它通过有很高文化修养的曾家人,沉溺在繁文缛节的礼教和高雅生活中,使他们连站立的力气也丧尽了,写出了典型的旧北京贵族文化的腐朽性;(3分)它还通过象征手法,写了一个远古的“北京人的时代”,还通过人类学家袁任敢父女形象,与曾家作了对比,展现了两种文明之下造就的两种人,对封建旧文化进行了批判。(4分)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仔细阅读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分析本诗的音乐式的结构。

这是一篇典型的具有“散文美”的抒情诗,以其内在的情感节奏形成诗的音乐美。首节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个全诗的主旋律为序曲,定下全诗悲哀阴郁的基调。而后,出现了北方“农夫”的形象,诗人娓娓诉说自己和他们情感的共鸣:“告诉你/我也是农人的后裔”,并进一步倾诉自己被残害的青春和生命,说明自己一样地承受着生活的艰辛和压迫,当“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们民族的哪一个个体不曾感到“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呢?至此,主旋律第一次回旋,广漠的悲哀与寒意笼罩住每个人的心灵;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南方“少妇”的悲惨命运,进而推及“我们的年老的母亲”。这个母亲的形象,既是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现实母亲的写照,同时更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形象„„诗歌至此达到了一个情绪的小高潮,诗人直抒胸臆:“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哀婉的抒情中暗含着无尽的叹息,主旋律第二次回旋,回应前篇,同时开启下半节,使诗歌内含的音乐感、节奏感得到强化,忧郁悲哀的色调更浓重了。紧接着,通过“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的形象,揭示了民族的深重灾难,愤怒地控诉侵略者的暴行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全诗情绪达到最高潮,诗人痛楚地呼唤:“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主旋律第三次回旋,情感再度由高昂的呼喊转为低沉压抑的倾诉,诗人那带血的悲苦呼唤和“土色的忧郁”被渲染到了极致,许是情感之“苦”弦绷得太紧,最后一节情感暂得以舒缓和松弛,以直接的告白,深化了诗人与人民、民族血肉相连的诚挚情感,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表露无余。

2.试分析曾文清的形象。

曾文清是曹禺在《北京人》中塑造的一个封建没落阶级的典型人物,是旧北京贵族文化的代表,他一方面能诗善画,知书识礼,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6分)另一方面,由于没落阶级的寄生生活,养成了他只会品茶养鸟抽大烟的懒惰性格,不敢爱,也不敢恨,是一个连守成也做不到的“废物”。(6分)作品通过曾文清的形象,让人看到了典型的旧北京贵族文化对人的销蚀作用,揭示了在这种文化环境中封建阶级本身的腐烂。(4分)在举例分析中,可通过他与妻子曾思懿或表妹愫芳的关系,具体说明作品是如何表现他既不敢爱也不敢恨的软弱性格的。(4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复习题四及答案 2008年06月29日 王凤霞

一、填空题

1.《放猖》是(作者)的散文。

2.周作人散文《鬼的生长》的基本体式是“ ”。

3.《阿长与山海经》副题为《 》,后收入散文集《 》。

4.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是《 》,其中《 》是诗集中的代表作。

5.杨绛散文集《将饮茶》的“代后记”是《 》。6.曹禺的三大杰出作是《 》、《 》、《 》。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鲁迅的独语体散文集是()

A.《野草》 B.《呐喊》

C.《彷徨》 D.《朝花夕拾》

2.属于杨绛的散文集有()

A.《将饮茶》 B.《洗澡》

C.《燕知草》 D.《干校六记》

3.《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和《发现》的作者是()

A.艾青、戴望舒 B.艾青、闻一多

C.戴望舒、闻一多 D. 冯至、戴望舒

4.话剧《北京人》的整部剧的基调是()的。

A.激烈 B.狂躁

C.沉静 D.郁热

5.老舍的话剧有()

A.《龙须沟》 B.《茶馆》

C.《神拳》 D.《骆驼祥子》

6.曹禺以批判“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为目的的话剧是()

A.《日出》 B.《雷雨》

C.《原野》 D.《北京人》

7.下列作品中,属于周作人的作品有()。

A.《女吊》 B.《苦雨》

C.《三竿两竿》 D.《金鱼》

8.在丁西林的话剧《酒后》中,妻子是一个()。

A.理想主义者 B.颓废者

C.浪漫主义者 D.现实主义者

9.闻一多提出的“三美”主张是指()

A.音乐的美 B.绘画的美

C.建筑的美 D.雕塑的美

10.“伐倒了/一棵枫树/伐倒了/一个与大地相连的生命”这句诗的作者是()

A.舒婷 B.北岛

C.牛汉 D.西川

三、简答题

1. 简述徐志摩诗歌的特点。

2.简要分析“死火”的象征意义。

3.曹禺的《北京人》在表现封建旧家庭题材上有什么特点?

四、论述题

1.仔细阅读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分析本诗的音乐式的结构。

2.《茶馆》在艺术结构上有什么特色?作者如此安排结构有什么意义?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复习题四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废名

2.“文抄公体”

3.《旧事重提之二》、《朝花夕拾》

4.《女神》、《凤凰涅槃》

5.《隐身衣》

6.《雷雨》、《日出》、《北京人》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A 2.AD 3.B 4.C 5.ABC 6.A 7.BD 8.A 9.ABC 10.C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徐志摩诗歌的特点。

一是婉约较清丽;(3分)

二是手法的多样;(3分)

三是音乐美上的高度成就。(4分)

2.简要分析鲁迅散文《死火》中“死火”的象征意义。

文中的“死火”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一个意象,它揭示的是关于“生存困境”、“生命”与“死亡”的问题。鲁迅是以“死火”的形象告诉人们,要勇于正视生活中个体生命的生存困境,要重视生命的过程和价值。无论“死火”选择走出冰谷与否,最终都是死亡。若是留在冰谷,它将被冻灭,于无声无息中耗尽自己的生命;若是走出了冰谷,它就能继续燃烧,尽管也会烧完,但它在烧的过程中,毕竟发出过灿烂的光辉,并给人类带来光明,使生命具有了价值和意义。两者的结果都是死亡,但死亡的效果已完全不一样。

3.曹禺的《北京人》在表现封建旧家庭题材上有什么特点?

《北京人》主要不是从政治上、经济上对封建旧家庭的批判,而是选择了思想文化的独特角度来全面揭示封建文化养育的封建阶级的腐朽。(3分)全剧着重描写了各种人物,它通过有很高文化修养的曾家人,沉溺在繁文缛节的礼教和高雅生活中,使他们连站立的力气也丧尽了,写出了典型的旧北京贵族文化的腐朽性;(3分)它还通过象征手法,写了一个远古的“北京人的时代”,还通过人类学家袁任敢父女形象,与曾家作了对比,展现了两种文明之下造就的两种人,对封建旧文化进行了批判。(4分)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仔细阅读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分析本诗的音乐式的结构。

这是一篇典型的具有“散文美”的抒情诗,以其内在的情感节奏形成诗的音乐美。首节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个全诗的主旋律为序曲,定下全诗悲哀阴郁的基调。而后,出现了北方“农夫”的形象,诗人娓娓诉说自己和他们情感的共鸣:“告诉你/我也是农人的后裔”,并进一步倾诉自己被残害的青春和生命,说明自己一样地承受着生活的艰辛和压迫,当“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们民族的哪一个个体不曾感到“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呢?至此,主旋律第一次回旋,广漠的悲哀与寒意笼罩住每个人的心灵;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南方“少妇”的悲惨命运,进而推及“我们的年老的母亲”。这个母亲的形象,既是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现实母亲的写照,同时更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形象„„诗歌至此达到了一个情绪的小高潮,诗人直抒胸臆:“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哀婉的抒情中暗含着无尽的叹息,主旋律第二次回旋,回应前篇,同时开启下半节,使诗歌内含的音乐感、节奏感得到强化,忧郁悲哀的色调更浓重了。紧接着,通过“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的形象,揭示了民族的深重灾难,愤怒地控诉侵略者的暴行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全诗情绪达到最高潮,诗人痛楚地呼唤:“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主旋律第三次回旋,情感再度由高昂的呼喊转为低沉压抑的倾诉,诗人那带血的悲苦呼唤和“土色的忧郁”被渲染到了极致,许是情感之“苦”弦绷得太紧,最后一节情感暂得以舒缓和松弛,以直接的告白,深化了诗人与人民、民族血肉相连的诚挚情感,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表露无余。

2.《茶馆》在艺术结构上有什么特色?作者如此安排结构有什么意义?

6.中国现当代文学试题二 篇六

C.太阳社

D.后期新月社

19.1919年提出“整理国故”口号的是()。A.胡适 B.鲁迅 C.李大钊 D.茅盾 20.在发刊词中提出“论究学术,闻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复古主义流派是()。A.甲寅派 B.学衡派 C.国粹派 D.礼拜六派

21.提倡复古读经,压迫学生运动的复古派人物是()。A.吴宓 B.梅光迪 C.章士钊 D.林纾 22.在革命文学论争中,强调“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的作家是()。A.茅盾 B.鲁迅 C.蒋光慈 D.钱杏邨

23.提出“要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界的意识”的团体是()。A.左翼戏剧家联盟 B.艺术剧社 C.中国诗歌会 D.后期新月派

24.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的是()。A.京派 B.左翼作家 C.论语派

D.中国诗歌会

25.30年代以倡导幽默闲适的小品文为主的散文流派是()。A.语丝派 B.论语派 C.京派 D.现代派

26.30年代提倡战斗的小品文的是()。A.《论语》 B.《人间世》 C.《太白》 D.《宇宙风》

27.30年代被鲁迅、瞿秋白等骂为“宠大派文学”的是()。A.战国策派

B.民族主义文学 C.学衡派 D.新月派

28.心理分析派的代表作家是()。A.穆时英 B.刘呐鸥 C.戴望舒 D.施蛰存

29.1940年前后民族形式论争中,认为“喜闻乐见”应以“习闻常见”为基础的是()。A.葛一虹 B.向林冰 C.茅盾 D.胡风

30.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是()。A.七月诗派 B.现代诗派 C.中国诗歌会 D.九叶诗派

31.战国策派的代表作是()。A.《黄人之血》 B.《陇海线上》 C.《国门之战》 D.《野玫瑰》

32.因强调暴露黑暗被错误处决的解放区作家是()。A.胡风 B.王实味 C.萧军 D.向林冰

7.中国现当代文学选择题 篇七

新文学中, 从启蒙运动到关注普通人, 从对民族历史生存现状的认识到对农民命运的关注, 农民形象的塑造总是与其命运指向密切相关。在上个世纪初, 由于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社会的腐朽, 中国社会逐渐衰弱, 农村经济走向破产, 农民的生活日趋艰难。20世纪中期, 以乡土回忆为题材的小说真实地记录了这一时期农民的真实命运。作为乡土文学的发轫, 鲁迅的小说所塑造的闰土形象更具典型性。“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几乎是所有农民共同的灾难。他被紧紧地束缚、囚禁在土地上, 承受着沉重的生活压力, 连思想也被压得麻痹了。他既然无法从土地上挣脱出来, 便只能认命, 把痛苦归之于命运, 安分守己, 在对神的祈祷中求得解脱。鲁迅曾在《灯下漫笔》中概括了中国历史上交替出现的两种时代, 即“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祥林嫂的命运追求也只能如此。其他“乡土文学”作家, 如彭家煌的《陈四爹的牛》、许杰的《赌徒吉顺》, 也描写了农民的种种痛苦。上世纪20年代“乡土文学”作家真实表现了那个时期农民的真实遭遇, 并寄予农民无限的同情。但是在那个年代, 他们不可能给农民找出一条出路, 所以农民命运的走向, 要么是命运的虚无主义 (如闰土寄希望于木偶) , 要么是道德的沦丧 (如杨二嫂的刻薄放肆) 。

在乡土文学作品中, 也涉及了农民的觉醒和反抗, 但更多的只带有一种自发的反抗意识。随着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 一些早期的革命作家开始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阐述农村社会结构和矛盾斗争。正如茅盾让他笔下的人物经历《春蚕》的打击, 《秋收》的绝望而走向《残冬》的反抗, 叶紫让他的主人公从《丰收》成灾中迸发出仇恨烈火并走向雪峰山。这样的农村题材的作品便与政治革命发生了紧密的联系, 农民命运意识的走向与小说主题的政治指向合二为一。

在早期描写工农革命斗争作品中, 蒋光赤的《咆哮了的土地》 (后以《田野的风》之名出版) , 是写农村革命的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作者意在展示在大革命中湖南某一村庄的农民, 在矿工张进德和背叛地主家庭的革命知识分子李杰的领导下, 组织起来向地主土豪进行斗争的轰轰烈烈的场面。但小说中所描绘的许多农民形象如刘二麻子、李木匠等更多还带有农村流浪汉的特征, 封建的宗法观念在他们的头脑中还根深蒂固, 所以农民形象的塑造还未显成功, 但是这种表述显示了文学对农民命运的先验性预言, 后来这种话语的模式便成为“革命文学”的主要叙事方式。

当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掀起之后, 农民开始投入到自身的解放中来, 继之而来的是工农命运的一个转机。一方面, 历史给予他们自己掌握命运的机会, 参加革命, 投入斗争, 投身集体, 解放社会;另一方面, 中国的农民受剥削、受压迫, 他们强烈要求改变自己的命运。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人民终于展示了强大的力量。他们的社会地位空前高涨。不仅如此, 知识分子与之相比也会黯然失色, 也要在不断改造的同时向他们靠拢, 而知识分子自卑的忏悔的社会心理也认可了这种靠拢和皈依。这样, 文学中的农民形象便高大完美起来, 什么样的革命者都要经过向他学习改造才能成为真正的革命者。然而, 农民毕竟是农民, 他们不可能一下子脱离自己生活的真实的土地, 那里, 他曾经有过的琐碎的、陈旧的、落后的封建思想, 因此, 农民思想觉悟之低仍然是一个真实存在。当时在根据地, 初绘黄土地的文学作品中, 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和《在医院中》当数两篇重要的作品。针对这些表现人民落后愚昧的作品, 当时因着中国革命的需要,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与新时期现实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矛盾。1942年5月, 毛泽东亲自主持了延安文艺整风运动, 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讲话中强调, 农民思想尽管还有落后面, 但他们毕竟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正为民族解放付出重大的牺牲, 作出重大的贡献。同时又号召作家们“应该长期耐心地教育他们, 帮助他们摆脱身上的包袱, 同自己的缺点错误作斗争, 使他们能够大踏步的前进。他们在斗争中已经改造或正在改造自己, 我们的文艺应该描写他们的这个改造过程。”从此为“工农兵服务”便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一统方针。

当泛政治化语境中的命运指向决定了作家创作意识的主题指向之后, 文学创作出现其虚蹈性。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诞生, 标志着农民命运的巨大转折, 社会主义农民形象的塑造完成了其最后的定格。1959年柳青的《创业史》问世, 好评如潮, 被誉为是一部描写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史诗, 尤其是梁生宝这一形象的塑造, “在众多的正面人物当中, 写得特别出类拔萃的是英雄人物梁生宝的形象……在梁生宝身上, 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崭新的性格, 一种完全是建立在新的社会制度和生活土壤上面的共产主义性格正在生长和发展”。柳青也认为:“梁生宝只不过是一个由于新旧社会不同的切身感受而感到党的无比伟大, 服服帖帖想听党的话, 努力琢磨党的教导, 处处想按党的指示办事的农民出身的年轻党员……简单一句话来说, 我要把梁生宝描写为党的忠实儿子。我以为这是当代英雄最基本最有普遍性的性格特征。”但是, 有特定的社会背景, 文学作品的创作存在着艺术描写虚假甚至是粉饰现实的根本缺陷。陈思和认为:“五六十年代公开发表的文学创作, 几乎都是以拥护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家意志为时代‘共名’, 用国家最新或最后的政策条文为创作的依据, 作家们从感情上确认这是摆脱了几千年来私有制度的伟大革命, 不可能毫不讳饰地揭示出了这场历史变动给农民带来的真实况景。”所以也有人认为, 柳青的《创业史》中的梁生宝就是属于意识形态的人物。

严家炎先生把梁生宝形象的艺术塑造归纳了“三多三不足”, 认为“总令人有墨穷气短, 精神状态刻画嫌浅, 欲显高大而反失之平面的感觉”。也有评论者认为, 柳青未能证实中国农民的落后性、狭隘性, 挖掘出它的历史文化根源, 所以“为了实现他的理想人物的典型塑造, 轻易地从梁生宝身上剔除了这一性格内容, 从而削弱了生活真实的深度和广度, 忽视了历史进程的艰巨性、反复性”。而《创业史》中的梁三老汉, 这个背负着因袭重担的小私有者的农民形象, 却比梁生宝写得好, 是一个典型性很高的艺术形象。虽然梁三老汉并不是柳青着力刻画的人物, 但在实际上, “由于这一形象凝聚了作家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 熔铸了作家的幽默和诙谐, 表现了作家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和诚挚感情, 因而它不仅深刻, 而且浑厚, 不仅丰满, 而且坚实, 成为作品中最有深度的、概括了相当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的人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 50年代“左”倾思想和十年动乱, 戕害了劳动人民的劳动积极性, 从而使他们在一场迷乱中陷入困惑, 新时期的文学就开始反映这一段历史。

中国社会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 在农村大地也开始了一场变革, 农民的命运意识也随之发生了历史转型。首先, 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刺激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改善了生活, 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在温饱的基础上, 农村的经济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恩格斯说:“人民首先是吃、喝、住、穿, 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接着农民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变化。

新时期的文学, 也正是抓住这个历史契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它对这场变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及时抓住了变革时期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刻画了走向觉醒和自主的农民形象, 揭示了农民命运意识的自我觉醒, 新时期文学的启蒙意识, 正与“五四”时期的启蒙思想一脉相承。而且在农村题材的小说创作上, 它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土文学”反映农民命运意识指向更自觉更清醒。它已完全从命运虚无宿命论走向坚实的土地上, 并且摒弃掉“十七年”文学中农民形象的虚拟成分, 使农民形象做到了真实的还原。一方面揭示了农民作为农民的质,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代文学观念的转换。文学更真实地逼近现实, 贴近生活。

新时期农民命运的发展轨迹并非一路平坦, 因为历史的变革本身是一种斗争, 在斗争中曲折前进。农村的社会变革亦然, 一方面传统的农业文明在经受现代工业文明的冲撞下开始动摇、坍塌, 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伦理道德观念也开始裂变。他们要克服自身的痼疾进行艰难的蜕变, 还要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舞台, 他们有时表现出浮躁, 有时又充满自信, 他们有兴奋, 也有失落, 这就使得在改革初期的农民形象添加了时代的综合征, 他们的理想可能并不伟大, 但是他们却真真实实地去拼搏或实践自己的人生。尤其作为老一辈农民, 他们更多承负着历史的精神重负, 使得他们在历史的变革面前承受着较多的考验。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作品中何士光的《乡场上》, 塑造了冯幺爸由于政治经济地位的变化, 摆脱掉精神枷锁, 主持正义, 恢复了人的尊严。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写出了农民在满足了物质生活之需求后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虽然陈奂生还算不上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 他的身上多少还带点阿Q气, 但亦显示出了新时代的农民精神的风貌, 尤其陈奂生由进城到转业直至包产, 表现了农民的土地情结, 也体现了其最终归依土地的必然。

作为新一代年轻的农民, 他们生长在新中国, 精神上更少浸润着旧思想旧文化的影响, 尤其是城市文明对农村生活的冲击, 使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命运、理想, 他们要走出黄土地, 走向城市, 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路遥《人生》中的高加林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然而, 高加林的命运又是曲折坎坷的, 命运似乎给他开了个玩笑, 高加林从黄土地里走出, 最终又回到黄土地上, 可高加林能否再次崛起, 这是当时一个很有趣的话题。那时, 由于种种社会原因, 改革艰难而复杂, 谁也不能预测到高加林的命运结局。那时, 有一个时髦的名词叫“浮躁”。浮躁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概括了那个时代农民命运意识的骚动不安和困顿无着。由此, 20世纪80年代末的农村小说出现了“集体性溃退”, “乡村小说便忽然间成了一个失语者”。

20世纪90年代, 随着时代的发展, 农村各个方面发生了强烈的震荡, 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 农民的命运沉浮和心理变迁深刻展示了农村的这场变革, 当然, 在社会进程中蕴藏着生机和希望, 人民身上的力量和美德, 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因。在新的世纪, 农民命运的走向将展示出更广阔更丰富的社会空间, 我们相信, 新时期文学也一定能创造出崭新的农民形象。

编校:董方晓

摘要:农民群落是现当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农民形象的塑造总是与其命运指向紧密相关。由于特殊的心理文化, 在历史的长河中, 农民命运意识走向经历了命运的虚无主义和集体无意识的迷失到最终命运意识的觉醒与还原, 体现了农民命运意识在历史转型期的艰难蜕变。

8.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各大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主要培养学生两方面的能力:一是有效地掌握相关文学史知识的能力;二是阅读、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门课程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建立,经历几十年的的发展和演变,已趋向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开设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养和文学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中却面临着各种问题。据此下文将主要就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的思考,展开相关探讨。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课时少、内容多、教学任务重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育历史深远,一直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的必修课。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不断地进行扩招,生源剧增,使得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上都进行了调整。具体表现为大量的压缩课时,又原本的四学期压缩为两学期,从实践和内容上都进行了删减,让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育变成了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讲述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文学知识的具体清晰的了理解,对文学作品的学习无法深人掌握,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形成扎实的基础,教师就算想给学生传授更多的当代文学知识也是机会渺茫。从学校角度来考虑,压缩课时不代表可以减少教学内容,教师要想给学生详细讲解文学知识,由于课时不允许,最终会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如果教师想要完成教学任务,只能是将文学课程教育以“文学史”的讲述方式进行,草草讲解。这根本就无法达到文学教育培养人才的教育本质。让教师在文学教学中陷人了两难的尴尬境地,终使得现当代文学课程教育陷人无奈。

(二)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不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成为主流,迫使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分化成两个体系。优秀的文化产品在市场上受欢迎度不高,发行量少,使得现代青年的文学审美品位急剧下降。而在课堂中所学的都是文学巨著,学生由于对其不了解,因而提不起兴趣,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课后更不会去研究。同时,我国的应试教育也会导致这一局面的出现。中学时期为了能考上好大学,学生沉溺于题海战术中,根本没有实践去阅读文学作品,文学知识面狭窄,文字功底较差。到大学后学习文学就会非常的吃力,再加上外界的因素影响,就会失去对文学的兴趣。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的改革

(一)课堂实践教学改革

教师在教学时需要进行有效地教学活动,在课前备课时准备充分,通过生动有趣的事例来吸进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而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需要积累大量的文学知识。因此在课前,教师需要给学生推荐相关的书单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阅读,并在之后进行心得体会的交流活动。这样既可以通过阅读增加学生的文学知识的累积,还能让学生把自己阅读后的体会感受表达出来,最终老师通过阅读体会可以了解到学生的文学思维能力和文学水平。在经过教师的指点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文学审美能力也会不断地增强。同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依据不同的文学形态采取不同的教学实践方式,如诗歌就以背诵的方式来开展;而戏剧可采取课堂解说、讨论和表演的实践形式来开展;要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文学审美的感悟力。

(二)丰富校园实践改革

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改革,还要从校园实践活动中进行。学校,老师要鼓励学生参加相关文学的社团,在社团组织的有关文学的阅读活动中增加对文学的兴趣。学校还可以多举办有关文学的比赛,学生通过比赛可以提升自己的演讲能力、说课能力及写作能力,提高学生对学习文学的信心。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课外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找资料来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地图片视频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三)完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评估体制

多数高校为了提升毕业生的就業率,在课程设置时往往受社会需求的影响,使得实用性差的文学教育课程不被重视。其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严重降低,所以教学评估体制改革就尤为重要。不但要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作为考评教师的重要指标,而且还要让学生参与到对教师的考评中来,从而可以全面的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监督。具体评判指标可以包括:教师的备课情况、与教材相关的课外资料的收集整理、对校园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情况等。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就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的思考,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探讨。首先针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而后主要针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的改革展开了深入探究,并进而提出了课堂实践教学改革、丰富校园实践改革及完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评估体制的策略。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能够给予中国现当文学课程实践的思考,提供一些更具个性化的参考与建议。

参考文献:

[1]王妍.试论民族高校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挑战及机遇[J].文学教育(中),2014(4).

上一篇:中外民俗案例分析题下一篇:成人高考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