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学奥林匹克

2024-07-04

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精选12篇)

1.中国数学奥林匹克 篇一

论奥林匹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在北京申办与筹备奥运的进程中,奥林匹克文化正逐步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渗透,并且丰富着自身内涵.北京奥运的`举办,不仅将中国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呈现于世界舞台,同时必将促进奥林匹克文化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

作 者:刘春燕 任建慧 王淑英 LIU Chun-yan REN Jian-hui WANG Shu-ying  作者单位:刘春燕,王淑英,LIU Chun-yan,WANG Shu-ying(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6)

任建慧,REN Jian-hui(保定师范专科学校,体育系,河北,保定,071000)

刊 名: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AODI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18(4) 分类号:G04 关键词:北京申奥   奥林匹克文化   传播  

 

2.中国数学奥林匹克 篇二

奥林匹克运动历来强调体育与文化的结合, 奥林匹克运动既是大规模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产物, 同时又促进、推动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奥林匹克运动不是单纯的竞技体育, 而是国际间文化传播与融合的良好途径和载体。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奥林匹克运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社会文化现象, 给人类社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杰作, 构成了现代社会所特有的体育文化景观, 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愉悦人们的身心, 更以其强烈的人文精神催人奋进, 生生不息。

奥林匹克精神是顾拜旦最早提出的, 它是奥林匹克理想的具体体现。《奥林匹克宪章》中概括地提到“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相互理解的奥林匹克精神”, 但这还不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全部内涵。在探讨奥林匹克精神时, 应把它与奥林匹克主义、格言看成是相互关联、统一的整体, 而不是相互分离、排斥或对立的, 它们都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指导思想。

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共同创造、享用和追求的一种美好理想, 其主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为建立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这正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能够超越历史的空间、排除不同社会制度的政治障碍、把不同肤色的民族凝聚在五环旗下, 以及成为当今世界除了联合国和战争之外, 其规模和影响是任何一个国际组织和国际性活动所无法比拟的重要原因。

奥运会不仅是世界体育盛会, 也是世界文化盛会。在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中, 除了体能的竞赛之外, 已加入了音乐、舞蹈和诗歌的比赛。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各主办城市更是注重开幕式和闭幕式的文化含量, 使其成为具有民族文化的鲜明夺目的展示。在奥运会期间, 不仅要举办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 还要进行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因此, 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是一次让世界真正认识充满魅力的中国文化的机会。

北京奥运是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有利契机。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 中华文化历来就有兼收并蓄、富有包容性的特点;和谐而不千篇一律, 不同而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 不同以相辅相成。“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兼收并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特点, 这与奥林匹克追求的团结、友谊、和平的宗旨是一致的。

中国传统文化绵延不绝, 其一脉相承的精髓就是“和”, 包含和平、和解、和睦、和谐、和乐、和美、和合、和祥等意。“和谐”思想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以及社会各因素之间的和谐, 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影响可谓深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有利于解决当今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国际纷争、人际关系冷漠、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传统“和谐”思想的理论基础, 就在于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与奥林匹克思想体系之间在人类共同价值观念的表达上存在着某些一致性, 例如奥林匹克运动的目标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和平社会的建立, 而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同样注重社会稳定、和平。

人文奥运作为北京奥运的三大理念的核心, 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融合的理念。人文奥运是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会直接形成的、以奥运活动为主线、以各国人民的广泛参与为基础, 以及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奥运竞赛及文化活动形成的奥运参与文化现象或景观。人文奥运突出强化了奥林匹克主义原有的和谐思想, 也挖掘了中国文化精髓中的和谐思想。环境已经成为奥林匹克支柱之一, 北京奥运三大理念之首的“绿色奥运”, 不仅符合当今世界绿色环保的潮流, 顺应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环境要求, 从其本质来讲, 同样体现了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内涵, 追求人类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正是“和谐”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之一。奥林匹克运动的环境追求在谋求人类行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一点上不谋而合。

中国人民有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 在维护民族独立的同时, 从不主张向外扩张, 因此中国一直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体现奥林匹克运动的和平追求, 利于传播和平观念。古代奥运会就有“神圣休战”的传统, 现代奥运会则继承了古代奥运会的和平追求, 为建立和平而美好的世界作出了不懈努力, 如2004年参加雅典奥运会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政府都纷纷宣布尊重奥运停战精神。在当今世界, 奥林匹克运动为推进世界和平进程可谓不遗余力。北京奥运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思想, 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也是发扬奥林匹克运动对和平的追求, 利于继续发挥奥林匹克运动在国际和平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扩大奥林匹克运动的社会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在哲学思想、医学基础、审美观念方面也存在着差异。中国传统文化体育植根于“天人合一”、阴阳、八卦、五行等理论之中, 而奥林匹克体育运动在西方哲学重外在分析、重与自然的斗争等观念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中国传统保健体育重节奏、韵律、神韵、内涵的和谐美, 重朦胧、抽象的含蓄美, 奥林匹克体育运动重阳刚的力量、速度之美, 重外在、形体美。

3.数学奥林匹克教育 篇三

摘要:数学奥林匹克教育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教育活动,随着这种活动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门特殊的数学学科——数学奥林匹克,认识数学奥林匹克教育的教育价值、理论依据、体系特征、主要研究内容和问题特点;妥当确立数学奥林匹克教育的教学定位,把握其教学要求,科学实施其教学方略,可促使数学奥林匹克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数学奥林匹克教育研究

数奥竞赛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教育活动,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参赛人数之多、范围之广、试题难度之高等均不比体育中的奥运会逊色,在国际奥竞赛中,中国学生的成绩已得到举世公认,进入新世纪,面临新挑战,如何继续使中国的数奥事业漫步在繁荣发展的康庄大道上?这是摆在有志于这一事业的同仁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事业要发展,一方面要整体有序性地加强,另一方面要局部自主性地发挥,数奥事业整体有序性得以加强要靠数奥理论的深入研究并完善其体系,其自主性的积极发挥也要卓有成效的数奥教育为基础。

一、数学奥林匹克的教育价值

数奥对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今所有经济大国和科技大国,无一例外地都是数学强国,数学竞赛的开展,肩负着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一个数学人才的培养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早期的未定型阶段,另一个是选定数学为职业后的学习和研究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培优教育都是重要的,一些世界著名数学家,除了他们的天赋之外,早期得到“伯乐”的指导的例子是很多的。

数奥强化了能力培养的教育导向,培养了学生开拓探索型的智力和能力,开拓探索型的智力和能力依赖于开拓探究型思维方法的掌握,竞赛数学的内容是以研究解决问题为主的开拓探究型认知体系,要求人们注重智力的开发与能力的发展。

数奥从本质上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数学竞赛题从结构到解法都充满着艺术的魅力和诱人的趣味,它吸引人们去进行积极的探索,而在探索中又亲自体验到数学思想的智慧光辉和数学方法的创造力量,更进一步产生向往感。

数奥活动有利于学生形成发展的认知结构,竞赛活动具有发展性和研究性,发展性是其时代特性,研究性是其内容与价值特性,求解数学竞赛问题没有例题,没有现成的解题程序,需经自己研究,独立去发现,在学生的认知体系中,注入独立学习、独立研究、独立发展的新的认知元素,使他们受到现代数学思想与文化的熏陶,为其认知结构的进一步更新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数奥造就学生追求科学发展的百折不挠的心理品质,解竞赛题需要的是意志坚强者,而淘汰意志薄弱者,参加竞赛使他们体验到:没有艰辛,就没有成功。

二、数学奥林匹克的体系特征

数奥是基础性的综合数学,数奥植于中学数学,锤炼了数学的重要内容,许多竞赛题目与中、小学数学课本中的例题、习题有一定的联系,有的甚至是课本例题、习题的直接延伸、发展和变化,数奥以传统的初等数学的内容为起点,逐步加深难度,不断淘汰一些较陈旧的内容,同时挖掘传统内容的精华并加以改造,注入新的表现形式,用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重新处理,逐步增加现代数学内容,渗透现代数学的思想和观点,并且使所涉及的问题大多可用较初等的方法解决,它服务于培养数奥选手及教练,服务并服从数奥的发展,它是一种大学数学的深刻思想与中、小学数学的精妙技巧相结合的基础性综合数学。

数奥是发展性的教育数学,数奥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某种数学教育实验,对中、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产生巨大影响,通过竞赛,较新的数学知识逐步普及,在这个普及过程中许多现代数学的新思想、新方法、新内容,不断地影响中、小学数学,从而促进数学课程的改革。

数奥是创造性的问题数学,数奥通过一道道千姿百态的问题和机智巧妙的解法,横跨传统数学与现代数学的各个领域,人们常以“内部生成”(即剖析已有问题,做出实质性改造、推广或迁移)和“外部嵌入”(即将较高层次的数学研究成果,经过加工创造而成)的创造方式命制出竞赛试题。

数奥是富于挑战性的活数学,由于众多的数学家直接参与数学竞赛活动,同时更由于竞赛本身的机制,使得数奥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发展性、挑战性,现代数学某些分支的发展,往往很快影响到数奥的发展,例如,组合几何这一既古老又新颖的分支在20世纪70年代后发展很快,形成了绚丽多彩的理论,在数学竞赛中,这类问题也逐渐受到重视,因此,数奥的发展也体现了数学的发展。

三、数学奥林匹克教育的理论依据

“最近发展区”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在揭示教育对数学个体的发展起主导和促进作用的规律时提出来的,他认为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首先要确定其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的已经达到的水平,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智力任务,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和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表现在学生还不能独立完成解决某些任务,但在他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就能够解决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的理论对于学校教育的最重要的启示是:最佳的教学效果一定产生于“最近发展区”,可见,宜重视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潜力,而不仅仅局限于他的发展水平之内,这一观点在原则上对数奥教育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数奥教育在学生个体发展中具有加速发展的特殊功能,在确定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后,数奥教育往往走在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从而更加明显有效地带动学生的发展。

“超前、超常”是数奥的最大特点,数奥的高难度、高要求形成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它是侧重于学生创新能力倾向的测试,这种创新能力是逐步形成的,不同层次的学生,由于其成绩、智力、能力有差异,因而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也不同,数奥教育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把握好“火候”,指导学生尽量完成“最近发展区”内的题目,促使学生迅速发展和提高,从而利用“最近发展区”,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产生质的飞跃。

四、数学奥林匹克教育的教学定位

数奥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中小学数学教育,其教育对象是中小学生,其教育载体是不超过中学或中学生所能接受的数学知识;如果对数学教育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分层,那么可以分为循序渐进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教育,它为劳动后备军打下最基本的数学基础,这是最低层次,大致相当于毕业过关水平,不妨称之为过关教育;第二层次是高一级学校的预备教育,它为将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新生打下较坚实的数学基础,不妨称之为升学教育或预科教育;第三个层次是为了培养高新技术的高级后备人才而进行的培优教育,不妨称之为英才教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三个层次的水平及表现形式有所变化,在今天“现代化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数学化”,“高新技术在本质上是一种数学技术”的形式下,在人才激烈竞争的世界上,

确立数奥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具有战略的意义——奥运战略,因此,进入新世纪,数奥教学应是中学数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完善与补充,不应把它看成单纯的业余教育,更不应把它与过关教育、升学教育对立起来,要妥善处理好三个层次的关系,同时,笔者也认为:任何事情都有个度,超度就会走向反面,应当根据学生的学龄、学段、学情妥当确立数奥教育对一个学生、一个学校的教育定位,并且应当与现在开设的数学活动课程、数学研究课程、数学应用知识竞赛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将极大地促进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

五、数学奥林匹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深入研究数奥所涉及的内容可知,目前已基本稳定的代数、几何、数论、组合等方面,另外,我们要注意到数奥内容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数学竞赛是才智的角逐,因此,一些有固定路线可以遵循的问题,不属于数学竞赛,竞赛需要的是“巧”,是出奇制胜的“野路子”,竞赛促进中学数学加强薄弱环节,而每当一种方法越来越多地为中学教师与学生所掌握后,它也就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并脱离了数奥,成为中学数学的一个部分,另一方面将高等数学下放到初等数学中去,用初等数学的语言来表述高等数学的问题,并用初等数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竞赛数学的任务,因此,数奥吸收了能用初等语言表述,并能用初等方法解决的高等数学中的某些问题,这里的问题、甚至解法的背景往往来源于某些高等数学领域,渗透了高等数学的某些内容、思想和方法,但数奥又不同于这些数学领域,另外,数学往往追求证明一些概括广泛的定理,而数奥恰恰追求一些特殊问题,而不需要高深的数学工具,这些问题往往可以从思考角度、理解方法和解题思路方面推出一种广义的认识,深入研究数奥的主要内容,更要认真钻研《数学竞赛大纲》,当然,随着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制定,竞赛大纲也可能进行修订,但制定数学竞赛大纲是我国数奥活动的创造,也是我国数奥深入发展和日益成熟的标志,数学竞赛大纲的制定是方兴未艾的数学竞赛活动进一步规范化的标志,因此,竞赛大纲是数奥培训的依据、命题的依据。

六、数学奥林匹克的试题特点

根据数奥的体系特征,数奥试题的命制应遵循科学性、新颖性、选拔性、能力性、界定性等原则,因而,数奥的题目风格迥异,各具特色,涉及知识领域宽阔,思维方式新颖,认识试题的主要特点,可以为我们在数奥教育中科学实施教学方略指明方向。

新颖性与选拔性:竞赛题中有不少称为“适应性”的试题,这种题往往是新定义一个概念:如新定义一个函数、一个集合、一个数列、一类数;新定义一种符号、一种运算法则或者给出处理问题的规划和要求等等,然后要求参赛者按新给的定义解题,或者设计出方案或给出实施方案。

开放性与探究性:为了考查参赛者的探究能力,某些试题呈现出各种情形的开放性,如只给出条件,而结论隐而未白,或指出一个探索方向和范围,结论需自己探究后做出判断。

背景性与前沿性:竞赛题的很多题材,凝结了不少优秀数学家的心血和智慧,是某些高等数学或前沿领域的问题、方法,通过“初等化”、“特殊化”、“具体化”等移植而来,而且调动和活化了初等数学中很多潜在的知识、方法、原理,有重要的背景。

艺趣性与竞技性:很多竞赛试题把现代化的内容与趣味性的陈述、独创性技巧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展现艺术的构造或构造的艺术,竞赛试题常常又以其题型新、知识面广、解法灵活、技巧强、难度大以体现竞赛性质。

七、数学奥林匹克教育的教学方略

数学竞赛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考试,因此数奥教育应防止应试教育的倾向,避免采用应试教育的教学方略,

激发学习数学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精神,是数奥教育的一条指导原则,如果教学与训练工作不考虑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水平,长时间的高难度训练会产生反作用,产生疲劳情绪,甚至导致思维混乱,变成学生的沉重负担。

要注意培养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和进行广泛迁移的能力,现代教学论中,布鲁纳强调“学科知识结构”,瓦根舍因注意通过范例使学生掌握一般原理,形成结构性知识,说明数学知识达到结构性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知识不形成结构,也就不能进行迁移,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所学认识结构,不仅要注意局部,更要注意整体,还要注意过程,应使常规数学教学与竞赛培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突出数学思想方法,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创新,现代教学论强调理解学习内容的本质特征,使新旧知识建立起本质的非人为的联系,才能灵活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数奥教学在一定意义上是以解竞赛题为中心的教学,如果孤立地处理问题,不注重问题的背景和相关的知识系统与命题系统的关系,便不会收到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因此,必须突出数学思想方法,在把握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4.中国数学奥林匹克 篇四

全家人屏着呼吸,观看着电视转播英国伦敦奥运会110米栏预赛。当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第四跑道时,全家人不约而同地大喊:“刘翔,加油,刘翔,加油......”只听到一声枪响,运动员们像箭一样的发出去,不愿看到的.画面出现在我们的眼前:由于伤病的影响,他在跨越第一栏时重重得摔倒了。他捂着自己的脚踝,非常痛苦,但随后他坚强地站了起来,忍着剧痛,单腿跳跃着,艰难地跳跃着蹦向终点,亲吻着属于他的最后一栏。

此时心中没有责怪,没有鄙视,只有心疼和不忍。八年前,刘翔在雅典征服了世界,他告诉全世界的人们,我们能够获得冠军。在我的心中,刘翔赢了,从他的身上看到了奥林匹克精神。能够站在奥运会的赛场上,能重新站在起跑线上,能带上伤痛,凭借一条腿的力量跳跃到终点,刘翔已经成功了!

5.中国数学奥林匹克 篇五

(决赛)试题附答案

(竞赛时间:2010年3月21日上午9:30-11:30)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计算(1252011)(2462010)的结果是()

A. 1004B. 1006C. 1008D.1010

2.如图1是一个无盖正方体盒子的表面展开图,A、B、C为图上三点,则在正方体盒子中,∠ABC的度数为()

A. 120°B.90°C. 60°D.45°

3.九年级的数学老师平均每月上6节辅导课,如果由女教师完成,则

每人每月应上15节;如果只由男教师完成,则每人应上辅导课()节

A.9B. 10C. 12D.1

44.如果有四个不同的正整数m、n、p、q满足(7-m)(7-n)(7-p)(7-q)=4,那么m+n+p+q

等于()

A.21B. 24C. 26D.28

5.如图2,在△ABC中,AC=BC,∠ACB=90°,AD平分

B

∠BAC,AD的延长线交BF于E,且E为垂足,则结论

E

D

①AD=BF,②CF=CD,③AC+CD=AB,④BE=CF,⑤BF=2BE,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是()

F

CA

(图2)

A.4B.3C.2D.1 6.如果实数mn,且

8mnm

18nmn1,则mn()

A. 7B. 8C. 9D.10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7.若Q(a201

1,41a

49)是第三象限内的点,且a为整数,则a.8.若实数x,满足 y2x23y21,S3x2-2y2,则S的取值范围是 9.在△ABC中,三个内角的度数均为整数,且∠A<∠B<∠C,5∠C=9∠A,则∠B的度数是.10.已知30x2010,67y

2010,则2x

2y

.11.如图3所示的长方形中,甲、乙、丙、丁四块面积相等,甲的长是宽的2倍,设乙的长和宽分别是

a和b,则a:b.12.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

A(2,3),B(4,1),P(x, 0)是x轴上的一个动

点,则当x时,△PAB的周长最短.以下三、四、五题要求写出解题过程。

三、(本题满分20分)

13.某公司用1400元向厂家订了22张办公椅,办公椅有甲、乙、丙三种,它们的单价

分别是80元,50元,30元,问有哪些不同的订购方案.

八年级数学竞赛(决赛)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1.B2.B3.B4.D5.A6.A

二、填空题:7. 20108. 0S

9. 5410. 211. 9:212. 3.5 6

四、(本题满分20分)

14.如图4,在△ABC中,AD交边BC于点D,∠BAD=15°,∠ADC=4∠BAD,DC=2BD. ⑴求∠B的度数; ⑵求证:∠CAD=∠B.A

C

D

B

(图4)

13、解:设80元x张,50元y张,则30元(22-x-y)张.由题意得 

80x50y30(22xy)=1400

x0,y0,xy2

2

解得 5y=372x

5372

x010x14.8

xy22

x3752

x22

因为 x、y和

x都为整数,所以x 的值可取10、12、1414、解:⑴∵∠BAD=15°,∠ADC=4∠BAD,A

∴∠ADC=60°,∴∠B=60°-15°=45°,⑵ 过C作CEAD于E,连接EB.∵∠ECD=90°-60°=30° ∴DC=2ED,∵DC=2BD,∴ED=BD

∴∠DBE=∠DEB=∠ECD=30°,∴∠EBA=45°-30°=15°=∠BAD D∴AE=EC=EB

(图4)

∴∠CAD=∠B=45°15、解:由

abab4abab141a1

1b4① 同理得:11111ac5②,bc1

6③

将①②③式相加得: 1a1b137c120

④ ④-①得 17c120c120

7④-②得 113b120b120

3④-③得 117a120a120

∴17a13b7c120120120120

五、(本题满分20分)15.已知

abacbc

ab4 ac5 bc

6.奥林匹克(范文) 篇六

专业:08级运动训练姓名: 王洲缘学号: 208410006

2当我们站在新世纪的起点,回首20世纪人类杰出成就的时候,不应该也不可能忘却奥林匹克运动全球性的贡献——曾如此深刻的影响着过去人们的生活,并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百余年前顾拜旦倡导恢复的奥林匹克运动与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球性的奥林匹克运动,为世界的和平、进步平添了最富有戏剧性的情节,绽现了极其浓烈的文化色彩。她创造了20世纪灿烂的竞技文化,构成现代社会所特有的体育文化景观,以其独有的形式和强烈的人文精神陶冶人们的情操并催人奋进。

7.中国数学奥林匹克 篇七

关键词:奥林匹克运动,教育思想,契合

《奥林匹克宪章》中明确提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相融合、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以此定义为逻辑出发点,我们可以看出奥林匹克运动旨在通过体育、文化、教育三者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和相关人文精神的教化与传递。中国虽然未曾形成过像古希腊时的竞技体育,但从早先时期开始,体育就是一种教育文化。儒家文化的鼻祖、孔子的教育人才标准就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他所提倡的六艺,礼、乐、书、数、射、御,既有德育的方面,也有智育和体育的方面;既有科学教育,也有人文教育,是融合在一起的泛教育。因此奥林匹克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之间存在着基于“人文”与“和谐”之上的一些教育理念的契合。

1 追求和谐

奥林匹克运动对和谐的追求,首先体现为对人的身心发展一致的追求,这与中国传统教育培养“形神合一”的“人”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从一开始,顾拜旦就确定了现代奥林匹克主义最基本的原则: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体育与竞技的目标不是要造出健壮的“人形动物”,而是要培养和造就身心协调发展的、完整而健康的现代人格。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体育与竞技,就是因为它拥有奥林匹克精神,而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它号召人们在奥林匹克的圣火下,参加体育运动以获得身体的健康与娱乐,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运动要使人的精神、道德、思想及意志品质得到全面的提高,成为顾拜旦所说的兼具宗教精神、精英素质及骑士风度的杰出人物和一代新人。然后再以个人为起点,进而延伸到社会,最后扩展到整个世界,以体育运动和竞技比赛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交流,消除各种政治经济利益的矛盾,尊重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减少宗教信仰的冲突,从而实现为建立一个友好互助、和平美好世界的伟大理想。这是符合全人类理想的更高层次的和谐,是奥林匹克教育思想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

和谐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想和政治智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教育,其和谐教育思想可以说源远流长,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同样悠久和灿烂。中国古代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论。这个观念滥觞于我国最古老的一部文化典籍———《周易》。其基本思想是天道与人道必须和谐统一;二是和合论。“和合”是我国独创的一种哲学观念、文化观念。所谓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形相、无形相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变化过程中诸多形相、无形相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和合论的基本精神,就是在处理事物内部或外部的关系时,都必须保持和谐、协和。[1]其中和合论中又包含有部分的天人合一论的内容。这种观念体现在教育上,就是教育要促使人获得全面的、和谐的发展。总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表现为个人“形神合一”的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表现为人际关系的“贵和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即社会生活的和谐),表现为个人与外部世界的“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其又是以“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为起点的,进而推广到“人与人的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孔子在教授射、御等课程时,就大力推崇人不但要有勇力,更该内外兼修,文武兼备,须在修身养性、怡情铸志上下功夫,强调“勇而无礼,则乱”(论语·泰伯),“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如果说儒家是从道德的“礼”的角度追求个人的发展而达到“形神合一”的话,那么道家则着重于精神修炼的领域。道家认为,形神关系是阴阳对立统一法则在生命观上的体现,在阴阳互动中求得和谐与平衡,使精神与形体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形神合一”,庄子就提出了“神将守形,形乃长生”的重要思想。在个人“形神合一”而“修身”的基础上,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希望人和人能够和睦相守、人和自然能够相互顺应,最终达到和谐统一的最高境界“大同理想”、“天人合一”。[2]

孔子以后,历代不少思想家、教育家都持和谐教育思想,既有所继承,又有所发展。近代大教育家蔡元培在1912年的《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就提出了五育并重、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所谓五育即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世界观和美育。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完全是以人格教育为中心的。这种完全人格即通过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来培养。此外陶行知的手脑结合主张,也都寓有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3]追求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最高理念。

2 追求超越

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更高、更快、更强”,集中地体现了顽强拼搏和锐意进取的超越精神,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灵魂,也是人类挖掘和发挥自身的潜能,超越自我、战胜自我,追求自我完善的真实写照。它既召唤运动员在竞技场上面对强手时,要发扬大无畏的精神,敢于拼搏,敢于胜利,也是要求每个人对自己永不满足,不断超越,从而战胜自己,向新的极限发出冲击。如果将这句格言延伸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那就是要鼓励人们在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地创新、奋斗、挑战和超越自我,永远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

中国传统教育中历来是推崇积极奋进和自强不息的,这可以追溯到中国文化最早的代表作《尚书》和《诗经》中,这两部典籍里充满着勤勉稳健、勇猛深沉的前进气息。在《易经·象传》中就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以天体运动无休无止、永远向上的规律,要求人们积极有为,勇于进取。这种思想成就了中国历史上众多勤奋成才的例子,比如孙敬和苏秦的“悬梁刺股”、勾践的“卧薪尝胆”、匡衡的“凿壁借光”等。《论语》中也有一段话描写孔子的为人:“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体现的正是孔子自强不息、一生乐于进取的奋斗精神。孟子也非常重视在艰苦的条件下磨练自己,使自己杰出地成长起来,他认为伟人的成长道路都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日常生活中,中国人从孩童时期就熟悉“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知难而上、励志图强的寓言故事。毛泽东同志更是在艰苦卓绝的年代留下了“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豪言壮语,抒发了人们凭着勇气和智慧战胜困难而感到精神上无比愉快的酣畅之情。自强不息、追求超越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理想人格的根本修为之路,也是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它不但是使奥林匹克运动生命力获得延续的保证,同样也是推动中国社会绵延不断地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

3 崇尚公平

公平原则就是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费厄泼赖”(fair play)精神,奥林匹克运动就是由于坚持了这一原则才为奥林匹克赛场营造了一种民主、公平的比赛氛围,也正是这种精神的引导,才使更多的人有了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机会,它是奥林匹克运动经久不衰、日益壮大的根源性因素之一。顾拜旦曾在《体育颂》中写道:“啊,体育,你就是正义,在你身上体现的是社会生活中追求不到的公平合理,任何人要想超越速度一分一秒,逾越高度一分一厘,取得成功的关键只能是体力和精神融为一体。”《奥林匹克宪章》中的第六条基本原则也规定:“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开展没有任何形式的歧视并按照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赛精神互相理解的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活动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而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从古希腊奥运会开始,在奥运赛场上没有任何身份角色的标识,没有贵贱尊卑之分,不管你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只要是公民,都可以平等地参加奥运会。现代奥运会沿袭了这一神圣的传统,使全世界各族人民冲破了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及种族歧视的藩篱,只要是注册在奥林匹克大家庭里的一员,就可以拥有平等的权利聚集到奥林匹克旗帜下,进行公平竞赛,以实现超越的梦想。

在中国,由于几千年的封建统治造就了根深蒂固的等级制度,让很多人都误以为中国自古就没有公平、公正可言。“三纲五常”的教条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原则与伦理规范形式,严重影响了中国人的公平意识。但是,我们却不能否认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所设想的最理想社会模式就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是谓大同”。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也不乏泛起公平的波浪,从陈涉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无不体现了中国人的公平、公正思想。清朝时期,康有为认为“必天下为公而后可至于太平大同”。他说:“大同之道,至平也,至公也,至仁也,治之至也,虽有善道,无以加此矣”(《大同书》)。在他眼中的“大同社会”是一个人人平等、消除一切等级差别的世界。虽然这种思想带有乌托邦的印记,但表达了对社会平等及公正的憧憬。[4]而孙中山则把“天下为公”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孔子更是早有所言:“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楫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体现的正是一种公平竞争、团结友谊的精神。如果说可圈可数的伟人的公平思想不足以证明的话,那么从制度上来讲,沿用千年的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事件中最能反映公平、公正原则的典型。宋新夫等研究认为:中国科举制度之所以得到封建社会各阶层的政治认同,关键在于科举制度自身的完善一直朝着使所有社会成员都尽量达到一种事实平等的方向而努力,使寒门士子与权贵子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它在形式上标榜“唯才是举”,注重机会均等,强调公正、公平、公开,并保证了程序上的公平。[5]如果说科举制度是“文举”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那么“武举”中也同样闪烁着公平的光芒。武则天在长安二年(702年),首次举行“武举”考试,考试内容为各种射箭技巧,以及马术、负重等等,任何有武术的人都可以参加。出生寒素之家的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正是以武举得胜而起家为军官的,最终成为当时唐皇朝最得力的大将。[6]虽然中国古代的传统体育项目:投壶、围棋、蹴鞠、马球、武术、捶丸、龙舟等传统体育项目没有发展成为奥运会那样的全民性竞技比赛和竞技文化体系,甚至更像是一种陶养性情的手段,但就竞技的性质和规则的内容而言,却也同样体现着公平、公正的现代奥林匹克精神,体现了机会面前,人人均等的公平、公正的原则。

4 鼓励笃行

1908年第4届伦敦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意大利糖果商多兰多·皮特里一直领先,第一个进入了运动场。但不幸的是他已精疲力竭,神志不清,先是跑错方向,后因疲劳过度,几次摔倒在地,但每次他都挣扎爬起,在离终点最后15米处,他又一次倒下了,再没爬起来,在两位医生的搀扶下走到了终点。由于在比赛中借助了他人的力量,皮特里被剥夺了获金牌的资格。但为了表彰他的进取精神,国际奥委会仍然授予了他与冠军一样的一只金杯。之后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举行的一次宗教仪式上,英国大主教彼得有感于那次马拉松比赛说了一句迄今广为传颂的名言:“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他认为与夺取胜利的荣誉相比,顽强进取和拼搏的参与精神更接近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本质。这句话深深感动了在场的顾拜旦,他于是将“重要的是参加,而不是取胜”这句话,确定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口号之一,并从此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广为流传。因此鼓励无数明知无望夺冠,却仍然怀着奥林匹克理想,到奥林匹克赛场来奋力拼搏的运动员们,鼓励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到奥林匹克运动之中,接受奥林匹克主义的洗礼,感受奥林匹克精神的熏陶。

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对于学分为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之意。只有明确目标、坚定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这种“笃行”精神与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参与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人要想在奥林匹克赛场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首先必须拥有奥林匹克情怀和奥林匹克理想,然后参与体育运动,并进行艰苦的运动训练,做到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直至最后走进赛场去超越自己,达到顶峰,可谓奥林匹克之“笃行”精神。

5 结语

诚然,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与奥林匹克运动在追求和谐、注重教化、崇尚超越、讲究笃行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共通点。但是奥林匹克运动所蕴涵的教育毕竟源于西方文化,它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滋长的教育思想既有契合,却也有分歧。例如中国儒学尽管十分强调“刚健”、“进取、”、“自强不息”以及“浩然之气”,但这些豪迈风范主要指向人的精神修养,所谓“修身”,实质重在修炼精神、意志和品质,以达到“正心诚意”的境界,然后再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体现的是一种功利性教育思想。而西方人所谓的“修身”是为了给心灵活动提供舞台与空间,在强调肉体发达的同时也强调心灵的充实,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但是文化就是因为有异曲才有同工,有异趣才有审美,正是因为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与奥林匹克运动中的教育思想有相通之处,才能搭建起彼此交流的平台,而正是因为两者有所差异,才能在冲突中发现彼此的优劣,从而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逐渐走向融合与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的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3]李秀娟.试论中国传统和谐教育思想[J].网络科技时代,2007(4):43-45.

[2]王念龙.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奥林匹克思想的共通性[J].体育科学研究,2003(1):7-9.

[4]陈家群,何崇喜.解读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和谐性[J].贵州体育科技,2008(6):1-3.

[5]宋新夫,陈湘芝.教育公平——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机会均等[J].教学研究,2009(3):17-22.

8.一道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题的简证 篇八

【关键词】奥林匹克题;简证;构造性结论

1988年第二十九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第6题(由原联邦德国提供)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题目。虽然这道题已过去几十年,但仍有许多人在议论这道题。纵观这道的各种证明,至目前为止比较好的有两种。但一种证明没有给出构造性结论,另一种证明较繁。本文给出一个更加简单明了的证明。

题目:正整数a与b使得ab+1整除a2+b2,求证: 是某个正整数的平方。(1988年第二十九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第6题,由原联邦德国提供。)

证明:根据a、b在命题中的对称性,不妨设a≥b。令 =k(k为正整数)。考虑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x2-kbx+b2- k =0……(1)

依题意,a为方程(1)的一个正整数解。设方程(1)的另一个解为a1,则由韦达定理有:

a+a1=kb……(2)

aa1=b2-k……(3)

由方程(2)知a1为整数,并且(a,b)=(b,a1)。又由于b是正整数,所以a1≥0(否则a12+b2=k(a1b+1)≤0)。

由方程(3)知:

a1=≤

若a是b的倍数,则由方程(2)可知,b|a1,结合b>a1≥0进而可知a1=0,将a1=0代入方程(3)和方程(2)得,k=b2,a=b3。

这就是说,在题目的条件下,且a是b的倍数时,命题一定成立,而且有a=b3,k=b2=(a,b)2。

若a不是b的倍数,则由方程(2)知a1>0。于是有:

= =k,并且a>b>a1>0,(a,b)=(b,a1)

同理可证,若b是a1的倍数,则k=a12=(b,a1)2=(a,b)2;若b不是a1的倍数,则存在正整数a2,使得:

= = =k,并且a>b>a1>a2>0,(a,b)=(b,a1)=(a1,a2)

依次类推,最后一定有两个正整数an+1与an,满足:an+1是an的倍数,k=an2=(a,b)2。

这就是说,在题目的条件下,且a不是b的倍数时,命题也成立,而且k=(a,b)2。

综上所述,若正整数a与b使得ab+1整除a2+b2,则一定有

=(a,b)2。

上述证明不仅简洁,同时给出了构造性的结论,而且由上面的证明过程,我们还可以得到以下三个命题:

命题一:若正整数a与b使得ab+1整除a2+b2,且a是b的倍数,则一定有a=b3,=b2。

命题二:若a=b3,b为正整数,则ab+1一定能整除a2+b2,并且

=b2。

命题三:若a、b、m为正整数, =m2,则 =m2

9.奥林匹克格言 篇九

二、运动不负有心人,坚持时日必奏效。

三、如果你有无法解决的烦恼,去参加体育运动吧。

四、思想大门洞开,情绪轻松愉快,锻炼、营养、药物,健康恢复快哉!——臧克家

五、踢踢腿、弯弯腰,病魔吓了逃;打打拳,练练操,寿星见了笑。

六、体操和音乐二个方面并重,才能够成为完全的人格。因为体操能锻炼身体,音乐可以陶冶精神。——柏拉图

七、参与体育运动,享受体育运动。

八、运动是健康的源泉,也是长寿的秘诀。——马约翰

九、生命需要运动。——亚里斯多德

十、凡事有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越忙越要抽空练,练好身体常保健;决心信心加恒心,修炼身心意志坚。——庄炎林

十一、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

十二、天天做体操,寿比南山松不老。

十三、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达·芬奇

十四、今日不运动,来日悔晚矣。——卢梭

十五、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古希腊格言

十六、磨练肌胳,防病御症。——姜子牙

十七、更快、更高、更强。

十八、身体健康者常年轻。——马尔夫特

十九、岁月催人老,运动抗衰老。

二十、我们力求使学生深信,由于经常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发展身体的美和动作的和-谐,而且能形成人的性格,锻炼意志力。——苏霍姆林斯基

二十一、身体的健康因静止不动而破坏,因运动练习而长期保持。——苏格拉底

二十二、身体既是心智的基础,发展心智不能使身体吃亏。——斯宾塞

二十三、科学的运动,是爽心悦目的花朵;是诗情浓郁的歌曲。

二十四、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二十五、时间是生命,动作是性命。

二十六、不言体育而空言道德,空言智识,言者暗矣,听者心厌矣,究于事实何俾之有?——恽代英

二十七、活动有方,五脏自和。——范仲淹

二十八、晚霞诚可贵,健康价更高,欲图享老福,运动要抓牢。

二十九、少年不锻炼,老来徒悲伤。

三十、长期的身体毛病使最光明的前途蒙上阴暗,而强健的活力就使不幸的境遇也能放金光。——斯宾塞

三十一、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洛克

三十二、体育是在理性轨道上运行的竞争机制

三十三、只有运动才可以除去各种各样的疑虑。——歌德

三十四、科学的运动,是移情悦目的花朵,是诗情浓郁的歌曲。

三十五、松树雨露长年春,暮年练身夕阳红。

三十六、世界上没有比结实的肌肉和新鲜的皮肤更美丽的衣服。——马雅可夫斯基

三十七、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取胜。更高、更快、更强!——奥运会格言

三十八、身体虚弱,它将永远不全培养有活力的灵魂和智慧。——卢梭

三十九、参与比胜负重要,过程比结果重要,超越比得失重要。

四十、让体育运动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

四十一、体育运动不仅能改变人的体质,更能改变人的品格。

四十二、为了使他有坚强的心,就需要使他有结实的肌肉;使他养成劳动的习惯,才能使他养成忍受痛苦的习惯;为了使他将来受得住关节脱落、腹痛和疾病的折磨,就必须使他历尽体育锻炼的种种艰苦。——卢棱

四十三、淡泊名利,动静相济,劳逸适度。——华佗

四十四、健康是智慧的条件,是愉快的秘诀。——爱默生

四十五、走路对脑力劳动者,特别是对创造性的人来说,是一种生理活动的最好方式。——哈拉里德

四十六、体育与教育一样,能使人更加健康健全。

四十七、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吴阶平

四十八、站如松,坐如钟,走如风。

四十九、运动是意志的锻炼,是心态的锻炼,是爱国的锻炼。

五十、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达·芬奇

五十一、少年不煅烧,老来徒伤悲。

五十二、体育是包治百并延年益寿、强身健体的灵丹妙药

五十三、人的健全,不但靠饮食,尤靠运动。——蔡元培

五十四、静止便是死亡,只有运动才能敲开永生的大门。——泰戈尔

五十五、时间是生命,运动是性命。

五十六、刀不磨要生锈,人不练要生玻。

五十七、运动方法无数条,因时、因地、因人挑。

五十八、运动的作用可以代替药物,但所有的药物都不能替代运动。——法国医学家——蒂素

五十九、运动是生命的源泉一切乐境,都是由运动而来;一切苦境,也可由运动解脱。

六十、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歌德

六十一、我生平喜欢步行,运动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爱因斯坦

六十二、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居里夫人

六十三、运动是意志的煅烧,是心态的锻炼,是爱国的煅烧。

六十四、灵感——莫过于运动。

六十五、体育是舰力、美三维一体的组合。

六十六、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六十七、今日不运动,来日悔晚矣。

六十八、轻视体育的民族,是落后的民族,是挨打的民族,是衰亡的民族。

六十九、教育上的秘诀,便是使身心两种锻炼可以互相调剂。——卢棱

七十、体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语言。

七十一、日复一日地坚持练下去吧,只有活动适量才能保持训练的热情和提高运动的技能。——塞涅卡

七十二、器官得不到锻炼,同器官过度紧张一样都是极其有害的。——康德

七十三、不会管理自己身体的人,就无资格管理他人;经营不好自己健康的人,又如何经营好他的事业。——希尔康

七十四、一个埋头脑力劳动的人,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那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列夫·托尔斯泰

七十五、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蔡元培

七十六、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耳。——孙思邈

七十七、生命就是运动,人的生命就是运动。——列夫。托尔斯泰

七十八、生活多美好啊,体育锻炼乐趣无穷。——普希金

七十九、奔小康,要健康;有健康,享小康。

八十、体育运动可以使人健康,而健康是财富、健康是幸福、健康是美……

八十一、“如果你有梦想并为之努力的话,你就会得到相应的回报。”——阿联酋射击运动员艾哈迈德

八十二、静而少动,体弱多病;有静有动,无病无痛。

八十三、运动格言运动兴,民族兴;运动衰,民族衰。

八十四、秦皇觅妙药,万世遗笑料;欲求真寿方,应从运动找。

八十五、身体教育和知识教育之间必须保持平衡。体育应造就体格健壮的勇士,并且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体格。——柏拉图

八十六、理想的人是品德、健康、才能三位一体的人。——高尔基

八十七、活动是生活的基础!——歌德

八十八、运动使人健康、使人聪明、使人快乐。

八十九、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奥运会格言

九十、运动是无价的健康投资,换取万金难买的幸福回报。

九十一、生命在于运动。——伏尔泰

九十二、从锻炼角度看,躺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站着,站着不如走着。——卢梭

10.奥林匹克文化2 篇十

奥林匹克运动有助于社会价值观念的提升,有利于平等观念的建立,有益于市场道德观念的建设,有益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奥林匹克文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主流文化,成为各民族展示自身文化以及政治、经济、科技等多视角的立体视窗。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当今世界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其社会活动形态作用于社会的不仅仅是体育力量,它对人们的行为趋向、道德升华、心理感受、价值观念、文明导向等许多方面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奥林匹克运动持续时间长,影响广泛深远,归结于它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奥林匹克文化鲜明的象征性。顾拜旦说:“奥林匹克运动是一个伟大的象征。”在奥林匹克运动中有一系列独特而鲜明的象征性标志,如奥林匹克标志、奥林匹克格言、奥林匹克圣火、奥运会吉祥物、奥运会会徽等。奥运会标志中,蓝、黄、黑、绿、红互相套接的五环成为世界和平、民族团结的象征。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既是指在竞技场上不断地战胜自己,挑战新的极限,同时也鼓励人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地超越自我,永远保持蓬勃朝气。

奥林匹克文化浓郁的艺术性。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人体展示的最高形式,运动员精湛的技术、拼搏进取的精神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向自身体能生命的极限挑战,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得快乐、幸福、身心愉悦的形象。这些形象达到极高的审美意境,洋溢着浓郁的艺术气息。奥林匹克运动意在创造和展示一个美的世界,不仅展示世界第一流人体形态的美、力的美、韵律的美、运动的美等,而且也集中了其他多种文化艺术形式的美。

奥林匹克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奥林匹克运动是以体育运动为基本内容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但不局限于体育这一领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各种文化形式包括美术、音乐、舞蹈、建筑艺术、雕塑、文学等。奥林匹克涉及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个体到社会、从具体到抽象的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丰富的文化内涵。

奥林匹克文化突出的人文性。《奥林匹克宪章》明确表述:“奥林匹克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和平的社会。”奥林匹克主义倡导,以宽广的胸怀和开阔的视野善待各国的文明成果,以尊重替代歧视,以交流代替排斥,以友好竞争代替对抗,以共处代替冲突。这正是不同文化的文明,不同民族国家共同追求的目标。

奥林匹克文化坚硬的强势性。奥林匹克对世界和平的向往与号召成为一种强势文化,它对各种民族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同化、融合、兼容和统摄的力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当然,经济全球化为奥运会的强劲势头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使它如虎添翼。

奥林匹克精神在经济社会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推演价值

奥林匹克运动有助于社会价值观念的提升。竞争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之一。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理想,它总是表现着人战胜自我的海格里斯精神。这一胜利不会完全取得,因而总需要不断努力。于是,奥林匹克精神为人类之间的相互竞争提供了道德基础和伦理准则。奥林匹克的这一精神远远超出了体育场的范畴,在在经济社会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推演价值。

奥林匹克运动有利于平等观念的建立。《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努力使运动中普遍贯彻公平竞赛的精神,消除暴力行为”。在竞技体育比赛中所实行的规则、裁判、仲裁、竞赛、选拔和奖励等,与市场经济的“行为准则”是一致的。奥林匹克文化的宣扬与普及对于人们接受市场经济的各种基本原则,无疑是有益的。

奥林匹克运动有益于市场道德观念的建设。奥林匹克对“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取胜”精神的提倡,奥林匹克强调对青少年所起的教育作用以及奥林匹克对尔虞我诈欺骗行为的坚决抵制,都可以为社会树立良好的道德规范,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可以说,我国的传统文化由于奥林匹克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变得更有生气,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因为有了奥林匹克文化的介入将充满活力。

奥林匹克运动有益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由“人文”所构成的精神在奥运会的总体结构中至关重要,它是现代奥运会持续、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纬度。奥林匹克运动是“通过体育运动在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的精神方面教育青年,从而有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更加和平的世界”,“在全世界推广奥林匹克原则,从而创立国际友好。”是要通过体育使整个人类都看到自身发展的希望和前途,使整个人类都变得明智起来、友爱起来。人文奥运精神的重建无疑是社会和谐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激励因素和动力支持。

奥林匹克运动有益于人们生活品位的提升。现代社会人们对生活的品位,对创建新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通过运动与比赛,人性得到丰富与发展也是个人获得在社会生活中展示自己价值的前提条件,并且人的个性的丰富与发展又会促使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入一个良性的发展轨道。因为,健康、文明、高质量的生活方式不仅仅指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与坚实,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增强人们生活的情趣、丰富生活情感、增强生活文化的内涵。

11.中国数学奥林匹克 篇十一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研究方法,以组织变革理论视角来研究奥林匹克运动成功运作的经验。研究表明,奥林匹克组织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专门化训练的人员和道德规范,不仅有利于获取资源、动员资源,从而使奥林匹克运动实现经济独立。而且使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声誉。对于中国的体育组织来讲,需要进一步提高运用法律规范来管理体育事务的能力和水平,把体育组织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完善组织机构、工作机制和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和权利,促进体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奥林匹克;组织变革;组织管理

中图分类号:G8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7-0890-03

组织变革是管理学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尤其是在当前,随着政治经济全球化、社会生活信息化趋势的发展,组织的生存环境变化具有广泛性、快速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组织,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组织变革。在奥林匹克运动内部,国际奥委会成立后,从发挥全方位功能到与国家奥委会和国际单项体育联合协调配合,形成了奥林匹克三大支柱,由分裂到团结,国际奥委会最终实现了其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在奥林匹克运动外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使其组织功能得到拓展,不仅与体育相关,而且实现了教育性、社会性、经济性和文化性功能的拓展,而且在整个国际社会中发挥了一定作用,成为众多国际上非政府组织的典范。本文从规章制度、组织分工、功能拓展、道德规范、四个方面论述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变革,以期对中国体育组织的管理提供借鉴。

1规章制度

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文件《奥林匹克宪章》伴随组织变革的整个进程进行了多次修改。在萨马兰奇的领导下,国际奥委会成为一个国际性、非政府、无限期的组织,以协会的形式具有法人地位,得到瑞士联邦议会的承认,国际奥委会是一个国际法人团体。1991年修改后的《奥林匹克宪章》是国际奥委会制定的关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法律文件。宪章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 阐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确定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目标,规定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方向;2) 界定了奥林匹克主义和奥林匹克精神等重要概念,奠定了奥林匹克运动实现其目标的思想基础;3) 将奥林匹克运动组织体系以法律条款的形式固定下来,对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各个成员,特别是奥林匹克组织三大支柱(即国际奥委会、国家奥委会和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在这一运动中各自的位置、功能、任务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作了清晰表述和规定,既保证了它们各自的独立性,又使它们互相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功能体系,从而提供了一个与奥林匹克运动相应、相称的组织基础;4) 界定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内容,如奥运会、大众体育活动及奥林匹克教育与文化活动。

奥林匹克各组织间的关系主要依靠《奥林匹克宪章》规定的规章制度实施调控,在这种高层次的管理与调控方法之下,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图1)。

2组织分工

遵守《奥林匹克宪章》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国家奥委会、奥运会组委会、国家协会、俱乐部、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和其他体育技术人员,以及得到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其他组织和机构,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主体。在奥林匹克大家庭的诸多成员中,国际奥委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与其联系非常紧密、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生存和发展起至关重要作用的是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国家奥委会,因此它们被人们称为“奥林匹克三大支柱”。在《奥林匹克宪章》中已明确规定了三方的权利和职责。分工既有传统的原因,更是为了永久的发展,它保证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正常运行。国际奥委会与国际体育单项联合会和国家奥委会这三大支柱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国际奥委会处于核心地位,负责领导和协调;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负责各种技术性事务;国家奥委会则负责在本地区开展各种活动,组队参加奥运会等。

国际奥委会是最高权力机构,领导那些奥林匹克运动组织成员履行各自相对局限、专门化的,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技术性的职能。国际社会一致认可国际奥委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权利。国际奥委会作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领导机构,其职责是在世界范围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推广奥林匹克运动,授权举办夏季和冬季奥运会,在《奥林匹克宪章》的基础上指导和帮助各国家奥委会和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

国际单项体育联合指的是世界范围内关下一项或几项运动项目并接纳若干管辖这些项目的国家和地区级团体的非官方的、国际性的组织。根据宪章的规定,该组织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它所管辖的运动项目的技术和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例如:制订本运动项目的规则、制订本项目的奥运会参赛标准并负责技术监督和指导。国际奥委会要求该组织的规章和一切活动都与奥林匹克宪章一致,但在管辖其运动项目方面保持独立性和自主性,因此,在奥运会各项竞赛工作中拥有较高权力。国际奥委会能够满足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发展的需求,同时在协商的前提下将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的角色限定为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中的技术专家。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使国际奥委会摆脱奥运会的具体技术性事务,更多地在领导、协调和决策层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国家奥委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功能单位,担负着依据奥林匹克宪章在各自国家和地区发展和维护奥林匹克运动的重任。它是各国和地区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唯一合法代表,是该国与国际奥委会发生工作联系的枢纽。由国际奥委会和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组织的一切奥林匹克活动,最终都要由国家奥委会来执行和完成。选派奥运会的运动员是该机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3功能拓展

国际奥委会在成立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对体育与经济的结合持反对态度,国际奥委会第五任主席布伦戴奇的观点颇具代表:“商业是商业,体育是体育,这两者不能混在一起。将奥运会限制在业余运动员中时,它就得到社会的承认,而一旦取消了这种限制,它也就失去存在的根据”。20世纪80年代,面对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式,国际奥委会开始谋求财政独立。1981年国际奥委会成立了新财源委员会,将市场营销引入到奥林匹克运动中。萨马兰奇明确表示:“对奥林匹克运动中的我们大家来说,营销已经成为日益重要的问题。来自电视、赞助及一般性筹款的收益有助于这一运动的经济独立。”这不仅有利于奥运会成功和可持续发展的财政保障;同时,进一步扩大国际奥委会的服务范围,除了发展教育外,还包括文化艺术。

国际奥委会与电视转播机构之间签订的长期电视转播协议已延长至2012年奥运会,保证奥林匹克运动和奥运会的财政前景,在避免市场价格波动的同时,保证为奥林匹克运动和未来的奥运组委会提供资金。此外,国际奥委会用奥运会电视转播的收入,进一步为奥林匹克大家庭中的所有成员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其他方面提供更多的资金。

奥林匹克赞助计划使奥林匹克运动从以下几方面受益:赞助商向奥林匹克大家庭提供可观的财政资源;赞助商为举办奥运会和奥林匹克运动的运转,在产品、服务、技术、专家和工作人员的安排方面的提供支持;赞助商在世界范围内,为训练和发展奥运会运动员和奥运希望之星,提供直接的支持,并且为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提供必要的服务;赞助商为广播公司、记者、摄影师和其它媒体人员,提供必要的产品和服务;赞助协议的启动,提高了观众对奥运会的参与,并且为全世界的青年人提供了,在世界和当地水平上体验奥林匹克理念的机会;赞助商对于奥林匹克运动,在教育、环境、文化和引导青年人等活动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赞助商发展了广告和促销活动,来帮助宣传奥林匹克理想,提高了大众对奥运会的认识,并且加强了对奥运选手的支持。

国际奥委会开始更多地注重奥林匹克教育问题。通过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以及团结基金,开展了面向全世界青年人开设的宣传奥林匹克理想和奥林匹克主义的课程,对运动员、技术和行政管理领域的体育领导者、教师、媒体和艺术专家进行继续教育。国际奥委会拓展了文化委员会的职能,旨在充实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与文化的结合。具体措施包括在奥运会举办国举行奥林匹克艺术节,开展奥林匹克艺术展、摄影展和收藏展等活动,定期举办体育与文化论坛。同时,国际奥委会通过团结基金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体育援助计划;国际奥委会通过与联合国分支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开发计划署、粮农组织、环境计划署、国际劳工组织和儿童基金会签订合作协议,并且还与国际红十字会、世界卫生组织和欧洲理事会等国际组织建立了联系。国际奥委会的目标不再仅仅局限于奥运会,而是面向全球,起到更广泛的社会文化作用。

4道德规范

有效的组织变革使得申办奥运会的城市数目明显增加,在各申办城市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由于申办开支巨大,从而引起了新闻界的批评,公众舆论矛头指向了国际奥委会,国际奥委会的形象和声誉受到损害。1988年的贿赂丑闻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它使国际奥委会真正意识到自身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国际奥委会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整顿,包括加强对申办城市宣传活动的监管,加强国际奥委会工作的透明度,禁止国际奥委会委员访问申办城市等。国际奥委会在1999年分别成立了道德委员会和2000年委员会。道德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并研究奥运会申办和确定过程中出现的腐败问题,就国际奥委会的道德规范提出建议,制定国际奥委会委员的行为准则。” 2000年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就国际奥委会的结构、规章和工作程序等方面的改革向国际奥委会全会提出建议。”道德委员会扮演着监督者的角色,专门处理各种违纪和腐败行为。如果发现违反奥林匹克道德的行为,该委员会有权进行调查,并在必要时向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提出建议。国际奥委会最新修订的《国际奥委会道德准则》。分序言、尊严、正直、资源、候选城市、与国家间的关系、保密和执行等8项条款,是奥林匹克大家庭在道德方面的行为准则。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1) 奥林匹克组织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专门化训练的人员和管理满足了组织所需要的高度的协调和严格按照时间效率办事,完成了由业余的体育组织向专业体育组织的转化。

2) 组织变革从不过多涉及商业到专业商业开发,奥林匹克运动实现了采用的组织形式更有利于获取资源、动员资源,从而使奥林匹克运动实现经济独立。

3) 奥林匹克运动组织功能的拓展,使得组织有适应新的变化的能力;

4) 奥林匹克组织内部的道德规范不仅是组织内部理性选择而且使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声誉。

5.2建议

第29届奥运会将于2008年在北京举办,这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和新的动力。

1) 中国的体育组织需要进一步提高运用法律规范来管理体育事务的能力和水平,把体育组织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完善组织机构、工作机制和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和权利,促进体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2) 强化体育组织制订发展规划、加强宏观调控、完善规章制度、提供公共服务、维护行业秩序的职能。

3) 保障体育组织独立法人地位,充分发挥体育组织的管理职能,健全自律机制,扩大其在业务管理方面的自主权。

参考文献:

[1] 大卫·A·艾克.品牌领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2] 秦椿林,等译.体育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 Paul Temporal.高级品牌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 萨马兰奇.萨马兰奇奥林匹克回忆[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5] 邱招义.奥林匹克营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6] 任海.奥林匹克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7] 国际奥委会.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营销报告.

12.中国数学奥林匹克 篇十二

关键词:奥林匹克运动,中国,传统体育,互动发展

19世纪末诞生的奥林匹克运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具有完善的组织体系、思想体系以及丰富的活动内容,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体育文化活动;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运动会。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奥林匹克运动逐渐的传播到世界各地。它逐渐超越了政治、宗教、肤色、种族和语言的限制,由一种地域性的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性的体育文化[1]。在当今国际体坛中,西方体育文化成为一种强势文化,其他的体育文化形态都成为一种边缘化、亚体育文化形态。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亦同样如此。

当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通过多种方式进入到中国时,对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以及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带来剧烈的冲击。由于两种体育文化形成的社会背景、自身特点截然不同,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当这两种体育文化相遇时,必然会发生激烈的冲突与对抗。随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它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从最初的对抗、冲突逐渐发展成为交流、融合。在当今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主体的西方体育文化中,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应该如何发展,实现其现代化,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运动互动发展。

1 中国奥林匹克发展下,中国传统体育的变化

1 . 1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悠久历史,拥有灿烂历史文化,并且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东方古国。所谓中国的传统体育,是指历史沿袭而来的中华民族体育活动,在中国人居住的地方开展,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体育活动的总称[2]。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众多,包括以导引养生为代表的传统健身活动、以武术为代表的多种军事体育文化、以围棋、象棋等为代表的各种娱乐性的体育活动、各民族的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其中武术这一传统的运动形式,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更加凸显中国的特色,被认为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代名词。

1 . 2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1.2.1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形成的原因

中国处于半封建的大陆性地域。西南有高耸入云的青藏高原,北边有茫茫戈壁,东边有辽阔的海洋,中国先民很难与西亚、欧洲开展文化交流。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得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使人们安土重迁,乐天安命,服从于自然,也服从于社会,有强烈的民族优越感。在这样一个农业社会里,民族性格里既有勤劳朴实的一面,也有求稳怕乱,不提倡竞争、冒险开拓的一面[3]。

中国封建的小农经济,两千多年的宗法制度,由此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以儒家传统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存系统,与此相适应,孕育了伦理型的传统文化。

1.2.2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

中国以儒家为正统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潮流中呈现一个独立发展、自称体系的文化系统,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内向性。因此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也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中国传统体育的武术、养生、棋戏、各民族的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其独特的个性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形成,基本的格调和规范已经成型。由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人们习惯生活在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中,不提倡冒险、对抗,因此健身术、武术、娱乐形式的体育文化占据重要的地位。在这样的体育活动中,更多的是提倡获得超自然的体验,主张身心一体,身心结合,注重精神道德的修炼,有较强的仿生性,在优化人体的生命功能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1 . 3 在奥林匹克运动影响下, 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变化

从19世纪末开始,奥林匹克运动通过各种方式逐渐传入中国,由最初的冲突、对抗,逐渐开始被接纳、交流,逐渐开始融入到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之中,为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其最主要的表现,就是随着中国传统体育对西方现代体育的接纳,以竞技体育为特点的奥运模式开始对中国传统的发展施以影响,使得传统体育逐步走上了借助奥林匹克文化模式而进行自我改造的过程[4]。

1.3.1 对以武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

现代奥运会影响中国最明显的首先表现在以武术为代表的传统组织的建立方式和运动竞赛的开展方面。

由于受到美国自然主义体育的引进,人们从强身健体的角度来阐述武术的功能,试图表明武术与现代体育的一致性,因此武术开始被广泛重视。武术不仅成为学校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大量的民间武术组织、武术社团开始大量出现。武术得到广泛普及的同时,武术的理论基础知识有了新的发展,武术家们不仅在教授的方法上进行革新,同时对武术的分类进行重新的整合,使得武术更为规范化、科学化。

在现代奥运会的影响下,武术也开始进行组织国术考试和比赛。第一节国考与1928年10月初在南京举行,参考人数超过400人。与此同时,中国武术也按照奥运会的模式举行自己的奥运会。有资料记载,中国近代仅有中国国术馆主办的全国运动会比赛就有4次。其中第一次是1929年11月在杭州举办的国术游艺大会,共有19个省市的400多名武术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前4天为名家表演,后7天为散打比赛。这种武术运动会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武术的奥林匹克化,或也能够成为奥林匹克化的中国武术[5]。

1.3.2 奥运会模式影响下的中国其他传统体育活动的发展

根据史料记载,在我国古代的发展历史中,没有举行过大型的、综合性的运动会。然而随着奥林匹克运动传入我国,并在我国得到广泛传播,除了对我国传统武术的发展给予了较大的影响之外,同时对其他的传统体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奥运模式也逐渐融入到许多普及较广的传统体育活动之中。最典型的特点就是传统体育活动一般由体育场和各种民间体育组织负责,以各种运动会的形式组织进行,包括单项目运动会以及综合项目的运动会。这对传统体育项目的普及和推广具有一定的作用。

1.3.3 奥运会模式影响下的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发展

中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由于历史渊源、生活和居住环境的差异,使得具有不同民族传统、各具特色的运动形式。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不同共同体的民族的形成过程中,随着历史传统、族群争斗、民族习俗、民族艺术、民族宗教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根基的中国各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开始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并成为中华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6]。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各种少数民族运动也通过运动会的模式来进行开展和普及。无论是四年一届的全国性少数民族运动会,还是在各个省市举办的不同类型的民族形式运动会,都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许多体育活动进行了展示和传播。2010年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就有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两大类。竞赛项目有花炮、珍珠球、木球、蹴球、毽球、龙舟、独竹漂、秋千、射弩、陀螺、押加、高脚竞速、板鞋竞速、武术、民族式摔跤、马术等16项,竞赛项目的金牌总数将达到132枚。表演项目约150余项,分竞技、技巧和综合三类[7]。

各种少数民族运动项目,由于运动会的举办,普及流传的地域不仅从某一民族或一地区得到拓展和深入,成为多民族喜爱的项目,而且逐渐随着文化的交往,走出本地域、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

2 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传统体育互动发展

在现代国际社会全球化的进程中,奥林匹克运动得到飞速的发展,成为世界体育发展的核心和动力。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成为世界上唯一的主体文化、强势文化,许多国家的体育文化都在不断的边缘化、非主流化。如果再这样发展下去,一方面奥林匹克文化将威胁到其他民族体育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几十年来对传统体育改造的基本方向是向现代体育看齐,现代体育强调标准化、齐一化,抹煞差异,这种方式在本质上与民族传统体育与生俱来的多元文化生态是相悖的[8]。另一方面,文化的奥林匹克思想体系的核心要素是文化多样性,将会受到更多的质疑,这对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方式是极为不利的。无数的事实证明,一种文化形态的发展速度以及发展水平取决于它与其他文化的碰撞、交流与融合。它能够获得的文化资源越丰富,其发展也就越迅速、越健康。对多样性文化的包容,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根基,奥林匹克运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才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保证。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参与奥林匹克运动,更重要的是它能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从而把地域的演进为世界的,把民族的演进为全人类的。

中国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的融合,随着时间的发展,从初期的表层融合,逐渐形成了一种从表层、中层、到深层的敬意不融合。在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不断发展中,中国传统体育不仅引进了奥林匹克的许多方法和手段,对其组织制度以及组织体系的建立也在不断学习。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组织体系和活动内容体系以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渗透到中国体育中,给中国体育增添了无穷的活力,并促使其走上现代化的道路[9]。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并不是要将“传统”改造掉,而是要保持其固有的传统本质,更新其过时的形式,将其形式进行重新改造和优化,这样才能够发挥其特有的功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传统体育的需求。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因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接入而充满了新的发展活力。千百年来流传至今的中国传统体育也正以其充满着个性魅力的价值观念、文化度、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对奥林匹克运动发生着缓慢但深刻的影响。

中国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是两个不同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两者的互动发展绝不是相互否定,或者单方面的吸收,而应该是各取所长、互为裨补。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只有当中国文明的精髓引导人类文化前进时,世界历史才能够找到它真正的归宿。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体育文化受到国际的关注、世人的瞩目,欧美文化在交流中处于输出端的状态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全球的关注已经从原来只关注西方的奥林匹克运动开始转变为既注意观察西方的奥林匹克运动又注意观察东方的传统体育文化[10]。

3 结语

上一篇:企业党务工作制度下一篇:面试销售的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