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行业工作总结(精选13篇)
1.医疗行业工作总结 篇一
医疗美容行业个人工作总结
2019年9月,我非常荣幸的加入了艺星医疗美容的大家庭,几个月来,在各位领导、各位同仁的关心和帮助下,我很快的融入了公司,进入了角色,也基本顺利的完成了各项工作,在这里向大家道一声谢谢,同时也把这几个月的个人工作情况向大家做个汇报。
一、努力学习,尽快适应。尽管我之前已经在医美行业打拼了若干个年头,但是对于艺星来说,我仍然是一个新人。因此,刚到艺星我告诉自己要多看、多听、多学习,尽快的胜任工作岗位。我努力的学习和了解了公司的组织架构、运营机制、到各项产品的特点、价格以及顾客的分类情况等等,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了角色,适应了岗位,并基本顺利完成了自己的工作。
二、立足本职,不断进取。医疗美容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我们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作为咨询岗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将顾客打动,使其留下来、感兴趣并进行消费。因此在工作中我努力做到勤勉尽责,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将顾客需求放在首位。以热忱和耐心和顾客进行良好的沟通,并充分利用我医学出身的优势,对顾客的需求做专业细致的分析和讲解,使顾客能够充分的信任我,信任公司,并愿意将自己的美丽交给我们。在不断开发新顾客的同时,我同样重视老顾客的维护,通过多样丰富的手段和方法不定期的和老顾客进行回访和沟通,能让老顾客感受到我们持续的关注和热忱,感受到公司对老顾客的重视,进而能再次为公司创造效益。此外,在岗位日常工作外,我还积极的参与到一些新的项目的推广工作中,希望能够不断的拓展自己的业务能力,在工作岗位上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三、改进不足,再上台阶。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也深知,自己在工作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比如大单把控能力、压单能力还有待提升。这也是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着力改进和提升的地方,对于未成交的顾客,尤其是存在潜在大单的顾客,要多思考为什么没成交,同时向有经验的同事多请教,争取在这几个方面能尽快的加以改善,增强大单把控能力,提升压单能力,使自己的业绩能稳步提升,创造更大的效益。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也希望你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一如既往的给予我帮助和支持,我也一定会不懈努力,争取将工作做得更好!
2.医疗行业工作总结 篇二
我国加入世贸后的十几年来, 保险业迅猛发展, 但诚信缺失仍然是行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对此, 国家着力提高从业队伍素质, 大力发展保险高等职业教育, 实施人才兴业战略。笔者所在的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将医药教育与社会产业链相结合, 开设了医疗保险实务专业, 致力于为我国健康保险产业培养复合型人才。
行业失信频发, 反映出保险教育还存在薄弱环节, 为了探寻保险高职学生素质教育改革路径, 课题组选择与我院医疗保险实务专业具有教学合作关系的多家保险企业及其销售人员开展调研。试图了解保险职业诚信的客观状况, 获知行业对职业诚信教育的认知与期待, 帮助行业在高职人才培养阶段寻求问题的突破点, 促进校企互动。
二、方法设计
(一) 对象
调研对象分为两部分, 其一是与医疗保险实务专业存在教学合作的保险公司的各职能部门;其二是这些企业中的保险代理人。受到院校教学合作机构数量限制, 调研范围存在局限, 但调研对象均活动在行业一线, 并在校企合作中积极参与保险人才培养, 其理念表达具有代表性, 在促进保险院校教学改进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本次调研向企业内营销、人事、核保、理赔、客服等职能部门发放问卷61 份, 回收问卷61 份, 回收有效率100%。发放代理人问卷275 份, 回收有效问卷253 份, 回收有效率为92%。
(二) 方法
采用以问卷调查为主, 结合电话拜访、实地走访的综合调研方法。自行设计《保险行业职业诚信教育认知调查问卷》, 并区分为企业部分及代理人部分。在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从职业诚信的实施状况出发, 结合关联因素, 筛选设置调查指标, 最终落实于行业对校企合作院校职业诚信教育方面的期待。我们对两类问卷的初稿, 就近在两家实习单位及代理人岗位实习的医疗保险专业学生中进行小范围预测后, 对问卷作出适当修改, 结合行业敏感度, 重点完善表意方式和可答性, 对问卷数据使用SPSS11.0 软件进行处理。
三、调研结果
(一) 企业问卷结果及分析
1.职业诚信水平的关联因素。该部分调查项目为单项选择, 设置七个可能与职业诚信水平相关联的因素, 由企业对这些因素的重要程度作出评价。关于学历层次, 26.2%的部门认为对职业诚信素质的影响非常重要, 54.1%的部门认为重要, 11.5%的部门认为不太重要, 8.2%的部门认为完全不重要。所有调查对象均认为社会责任意识、管理服从意识、法律意识及抗挫折能力对职业诚信素质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关于大学期间的诚信档案记录, 93.4%的部门认为非常重要, 6.6%的部门认为重要。62.3%的部门认为保险知识储备对职业诚信素质水平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37.7%的部门认为有重要影响。在走访中, 大多数部门认为, 学历层次与诚信素质并不完全成正比, 但国家对代理人条件提升至大专层次, 是符合行业对提升人才综合水平的迫切需要, 也是一种导向性要求, 而且具有高等教育经历, 对提高从业者的整体素质具有良性促进作用。另外, 保险专业知识储备至关重要, 一部分失信问题是从业者对专业知识的领悟差, 操作失误导致的。
2.对员工职业诚信基本评价。该部分为多项选择, 主要了解企业对员工职业诚信度的认知概况, 当被问及“影响员工职业自律的外部因素”时, 就单项因素, 80.3%的部门选择了“经济收入”因素, 60.6%的部门选项中包含“保险展业困难”因素, 67.2%的部门选项中包含“保险技术难度高”的因素, 同时选择以上三项因素的部门占26.2%。在“销售误导”, “员工失信”的主观原因方面, 68.9%的部门倾向于“业务知识不牢固”, 18.0%的部门倾向于“急于完成工作任务”, 13.1%的部门选择“个人道德素质差”。以上调查说明, 企业对失信问题已经较为客观的看待, 改变了过去单纯从道德角度对保险人员进行诟病的片面认识, 开始意识到保险技术环节及业务能力等因素对诚信的影响作用。
3.职业诚信继续教育措施。在被调查对象中, 所有的部门均认为必要的奖惩措施是有效的诚信教育方式, 其中, 62.3%的部门认为奖励的干预作用较大, 27.9%的部门认为惩戒的干预作用较大, 9.8%的部门认为奖励与惩戒同等重要。在与集中培训相辅助的经常性教育措施中, 52.5%的部门经常采取“参与社会活动”方式, 72.1%的部门经常采取典型教育方式, 50.8%的部门经常采取“评比”方式, 这其中, 41.0%的机构经常采取两项措施, 16.4%的机构经常采取三项措施。结果说明针对职业诚信教育, 保险企业已经认识到单一培训模式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开始创新方式, 综合应用多种手段。
4.企业对高职院校职业诚信教育的期待。该部分主要了解企业对人才素质、知识、能力培养方面的期待, 为增强调查结果的可视性, 我们对被选超过50%的要素进行统计并整理, 以表格形式说明企业希望学校重点培养的相关要素内容, 结果如表1 所示。
在针对一些重点因素的进一步调查中获知, 行业希望高校在人才培养阶段要从工作环境出发, 重点提高职业诚信的践行能力。例如, 要加强学生的专业价值观念教育, 深化学生对职业的热爱与忠诚意识;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能够应对工作中的各种非理想状况。被访部门还认为学校应当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法律教育, 通过承袭中华传统美德提高荣辱意识, 通过加强法律教育, 提高工作敏感度, 提升岗位自律和业务自查能力。
(二) 代理人问卷结果及分析
1.代理人从业背景。在工作年限方面, 37.9%的代理人工作3年以上, 44.7%的代理人工作1 年以上3 年以下, 17.4%的代理人工作不足一年, 入职3 年以下的代理人占到62.1%, 反映出该群体脱落率较高。众所周知, 工作年限越短, 对行业的认可度则越低, 也就越难树立对企业的忠诚意识。115.4%的人选择保险是认为该行业具有发展前景, 21.3%的人认为有挑战性, 30.8%的人出于就业压力, 32.5%的人是看到他人的成就, 想尝试一下。该部分数据说明, 多数人的从业理由不尽成熟。
2.职业诚信教育经历。对于“在校期间印象最深刻的职业诚信教育经历”, 50.2%的人选择公共基础课, 17%的人选择校园诚信教育活动, 26.1%的人选择专业教学活动, 6.7%的人选择不清楚。当问及“专业课教师是否经常强调职业诚信”时, 15.4%的人选择经常强调, 40.7%的人选择有时强调, 32.8%的人选择很少强调, 11.1%的人选择未强调。在诚信教育内容方面, 仅有4.3%的人表示“符合需求”, 26.1%的人认为“太高调, 与社会现实不符”, 42.3%的人认为“太空泛, 与工作实际结合差”, 27.3%的人认为“太单调, 缺乏灵活性”。该部分表明, 专业教师在职业诚信与教学的融合上还有所欠缺, 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对职业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尚不丰富, 应用力不强。
3.职业诚信行为评价。保险的社会认可度不高, 本身就给保险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对于守信问题, 14.2%的人选择完全有信心遵守, 85.5%的人选择愿意遵守, 但缺乏信心, 在这部分人中, 28.9%的人认为职业诚信脱离社会现实, 难于把握。53.5%的人认为工作环节太复杂, 难以把握;17.6%的人感觉难以排除利益诱惑。
对于成功拓展业务的原因, 28.1%的人选择“客户从周围人群中获知对自己的高度评价”;37.5%的人认为是自己能够有效指导客户选择产品或协助赔付。其余34.4%的人则是由于客户是熟人等原因。可见, 保险公司与代理人也都已经开始注意到改变自身公众形象对于成功推销保险的重要性2。在问及“实事求是介绍产品保障的理由”时, 49.8%的人选择“一旦夸大无法兑现, 会损害个人形象”, 31.6%的人选择“不想给公司带来负面影响”, 18.6%的人选择“一旦夸大无法兑现, 会面临处罚”, 这表明从业者已经逐渐将职业诚信与个人评价及企业形象联系起来。
4.职业诚信教育期待对于“参加职业诚信教育的目的”, 仅有12.6%的人选择“完成公司要求”, 另外的29.2%的人选择“防止出错”, 27.3%的人选择“提高个人修养”, 30.9%的人选择“提升职业能力”。由此可见, 大部分的代理人希望通过职业诚信教育获得工作能力及品质意志的提升。在教育措施方面, 与定期集中培训相比, “参与社会服务”获得76.7%的被调查者的支持, “典型示范教育”获得58.9%的支持, 传统的“考核奖励”也得到49.4%的支持;在教育内容方面, 59.3%的人希望在内容上更具体, 有针对性;对于典型教育, 与反面警示相比, 67.5%的人表示更愿意接受同行中的正面典型教育;75.5%的人希望增强挫折教育内容。
四、对保险高职教育工作的启迪
(一) 深化激发学生主观能动力, 着重诚信度要素培养
职业诚信是保险业生存与发展的自我价值追求, 我们亦在调查中发现从业者有遵从职业诚信的内在愿望, 高职教育阶段应当深化激发学生对职业诚信的主观能动力。首先要牢固职业价值观念,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 “用人单位在选择一名符合他们要求的大学毕业生时首要看重的是工作态度”3, 即从是否具备岗位责任意识角度考虑的。其次是提高自我管理意识和终生学习能力, 积极吸收环境中的正向资源并转化为人格动力, 自觉抵制客观不利因素。在教育措施方面, 整理有助于加强诚信度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素, 培养学生具备高尚的职业理念、自主的人格内涵、丰富的知识储备、持续的自我发展能力, 引导他们因尊重自我而奉行诚实劳动, 因爱岗而敬业, 进而对企业诚信, 对社会诚信。
(二)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 深化职业教育的践行效果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 从业者对职业诚信是认同并向往的, 但会出于各方面的因素难以完好践行。这也反映出大学诚信教育的社会适应功能欠佳, “诚信教育内容与丰富的人生实践相脱节, 只注重课堂教育和考试, 缺乏实践或有实践却大多流于形式, 不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体验。”4因此, 职业诚信教育应当结合实际工作环境, 改变空泛地高调倡导,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 根据岗位内容设置训练项目, 对在营销、承保、理赔等容易出现失信的重点环节, 增加情境模拟教学和实践历练, 提高学生对实际任务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 和对环境状况的应变能力及抗挫折能力, 加强专业教学中对职业诚信的渗透, 力争实现职业诚信教育的全面跟进, 深化诚信教育的践行效果。
(三) 整合教育资源, 丰富诚信教育的实施路径
保险职业诚信的培育是复杂的工作, 需要在时间上具备全程性、在空间上具备全局性, 在认知上要充分重视高职阶段对于职业诚信的基础培养作用, 积极在从业前阶段培植诚信素养, 提升职业技能, 在环境上要改变封闭的教室授课模式, 开放教育环境, 整合校园、社会及行业等多种教育资源, 形成丰富的教育路径。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完善诚信教育课程体系, 积极发挥大学素质教育功能, 从基础诚信素质和职业诚信素质两方面着手, 通过各类教育资源的共同作用, 引导学生完成从合格社会人向优秀保险职业者的递进。
注释
1吴海波, 孙明才, 刘友成.江西寿险代理人从业情况调研报告[J].上海保险, 2010 (11) :41-46
2盛思鑫.组织、工作与情感异化:一项对厦门保险代理人的调查[J].社会, 2010 (2) :74-100
3朱生玉.大学生就业力调查——基于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 2009 (23) :81-85
3.行业分析:医疗、汽车、通信 篇三
1、政策扶持LED照明产业发展。
2、小间距LED助力行业高速增长。
自2003年科技部牵头成立“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领导小组”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LED照明产业发展。2013年,国家发改委编制了《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对半导体照明产业的政策支持和鼓励,奠定了行业需求释放的基础。
随着各级政府政策助力推动,LED行业的终端需求,特别LED照明将进入快速扩张期。据LEDinside预估至2015年,中国的LED通用照明实际需求达678亿人民币;而随着经济持续成长与LED普及率提升,至2020年将可达1,386亿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5.4%。
同时,随着小间距LED显示的出现,以及LED显示技术逐步从室外应用走入室内应用,新的市场空间正在打开,未来几年我国和全球LED显示市场规模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其中,随着近两年的市场爆发,越来越多的国内封装企业开始进入小间距LED领域,用于小间距LED显示屏的1010灯珠月产能均达到或接近亿光的产能,并将根据市场需要继续扩产,将逐渐成为小间距显示产业的主流。
目前,大陆LED显示屏产业链企业正在从产能规模和技术先进性两方面快速追赶国外龙头,随着中国大陆LED显示屏产业链的快速崛起,各种元器件的国产化程度越来越高。
国内封装企业的技术与产能提升,国产化进程的推进,同时伴随着越来越多间距更小产品降低成本并进入市场,替代传统室内显示技术,进而继续推动整个小间距显示市场的普及率与高景气度。
推荐三安光电、利亚德、国星光电。
医疗:国务院深化医改会议带来投资机会
1、国家支持社会办医,民营医院继续享受政策性利好。
2、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实现突破。
近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
纲要中指出未来国家会继续大力发展社会办医。鼓励社会力量与公立医院共同举办新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支持发展专业性医院管理集团。放宽中外合资、合作办医条件。我们认为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民营医院继续享受政策性利好,相关领域的专科和综合性民办医疗机构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本次国务院深化医改会议带来的投资机会主要有三个:首先民营医院中的专科医院和综合性管理医院集团受益最大,相关的医院服务和外包诊断公司也有望受益;其次是公立医院改革带来的医保支付改革,为相关的医疗信息化公司带来发展的契机;第三是基层医院服务职能的转换,带动康复护理类的医疗器械公司的发展。
此外,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官方网站正式公布了《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指南》,这一规范性文件对如何保证远程医疗信息数据的安全性提出了建议。
远程医疗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网络化信息平台,进行跨机构、跨地域医疗诊治与医学专业交流等的医疗活动,改善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造成的“看病难”问题。
《指南》的颁布将进一步引导国内远程医疗的规范发展,更好的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对国内远程医疗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推荐人福医药、华东医药,益佰制药、华海药业、国投中鲁。
汽车:电动汽车行业标准制定加速
1、电动汽车行业标准制定加速。
2、2015年新能源汽车或迎爆发式增长。
近日,工信部公开征集对《电动汽车用IGBT模块环境试验要求及试验方法》等233项行业标准、10项国家标准计划项目的意见。其中电动汽车行业标准计划项目共有三项。
电动汽车行业标准制定加速,将为行业发展明显添加动力。作为新兴行业,标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自去年11月电动车准入标准出台征求意见稿,本次将统一三项行业标准,可见政府在标准方面的出台是持续而有系统思考。此外,政府对于新能源车的扶持,更是全方位的,销售、生产、基础设施、标准等方面都有持续的推进。
此外,2014年12月,新能源汽车行业一片向好,单月产量28,567辆,占全年总产量的比例超过30%,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纯电动客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和纯电动专用车产量均创出年内新高。其中,纯电动乘用车12月产量13177辆,同比增长113.7%,众泰、康迪等微型乘用车占据主流,近70%的车辆续驶里程介于150km和200km之间。
纯电动客车生产企业12月集体爆发,总产量同比增长约10倍至6287辆,占2014全年产量的49.5%。产量结构中大型公交占比超过50%,6米欧系轻客占比24.8%,7米考斯特占比13.7%,中轻型公交占比8.9%。考虑到用途广泛且财政补贴额度较高,看好纯电动客车在短途市场的应用前景。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前景,在日前召开的2015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会上业内专家预测,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达到20万辆以上。
推荐宇通客车、松芝股份。
通信:“北斗”导航模组实现技术突破
1、芯片模组价格的下降为“北斗”进入民用市场铺平道路。
2、运营商积极布局大数据商业化。
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了兼容型SOC系列导航模组的技术突破,使成本大幅下降,为在我国民用市场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过去,“北斗”的导航模组市场价格普遍在50元左右,是单GPS模组价格的一倍以上,进入民用市场举步维艰。而由中国中电国际卫星应用技术创新中心研发的最新一代北斗兼容型SOC系列导航模组,价格成本被控制在30元以内,与单GPS模组处于同等价格水平,打破了长期限制“北斗”市场化推广的价格瓶颈。
如果能够在我国境内民用车辆上普及北斗导航,未来可以将车辆行驶信息统一收集,经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而最关键是做到了这些基础信息的自主、可控。
此外,据估计,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复合年增长率将达40%,2020年每部智能手机每月将产生3.5GB的数据。对于手握用户全方位数据的运营商而言,大数据的商业化将是未来避免管道化、谋求新业务并持续发展的重要业务。自2012年开始布局的运营商大数据将迎来深入化探索和商业化运作的时刻。
预计运营商2015和2016年大数据收入将分别达到30亿和60亿,逐步形成百亿级产业规模。运营商大数据资产已进入规模应用阶段,在运营商大数据体系建设中具备竞争力的厂商,以及对用户行为大数据分析具备技术优势的厂商,将重点受益并成为最终赢家。
4.医疗器械行业的薪酬调查工作报告 篇四
在医药行业中,基本的医药销售专员须具备2~4年的工作经验,月薪在5000~13000元之间。而药房渠道业务经理一般需要5~8年工作经验,其月薪在1万~2万元。区域业务经理需要8~经验,月薪可达1.5万~2.5万元。另外,在临床研究方面,临床研究助理多需要对口的专业和1~2年工作经验,月薪为6000~13000元。而做到临床研究经理级别,至少需要5年以上工作经验,月薪可达3万~5.5万元。
20××年下半年到20××年上半年由于医药大企业的负面事件,使得医药就业市场受到影响。不过,这波影响在20××年年中之后已逐渐消除,各大医药相关公司的招聘态势走高。预计20××年医药行业企业将会增加用人数量的需求。
20××年医药行业77%的受访企业预期将会增加员工人数,同比去年增加2个百分点。13%的受访企业预期减少员工人数,与去年维持不变,10%的受访企业表示将维持不变,比去年减少2个百分点。
5.医疗行业工作总结 篇五
【文件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规范(试行)
(国食药监械[2007]23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各医疗器械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归口单位:
为加强对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建立公开、透明、高效的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制修订运行机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了《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规范(试行)》,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七年四月六日
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规范(试行)
为加强对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的管理,建立公开、透明、高效的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制修订运行机制,提高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工作规范。
一、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的立项
(一)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计划项目实行全年公开征集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以书面形式向医疗器械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简称技委会)、专业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下简称归口单位)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立项提案。
(二)技委会或归口单位应当按照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立项条件的要求,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立项建议。
单位和个人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的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立项提案,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委托有关技委会或归口单位进行可行性研究。对于采纳的立项提案,有关技委会或归口单位应当按照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立项条件提出立项建议。
(三)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立项条件:
1.符合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化工作的有关规定;
2.符合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立项范围和指导原则;
3.对规范市场秩序、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有支持和推动作用;
4.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和医疗器械技术发展需要;
5.符合国家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政策;
6.有利于促进和完善医疗器械标准体系,原则上不与现行医疗器械标准及已立项的计划项目交叉、重复;
7.属于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申报单位的专业技术范围内;
8.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的完成期限最长一般为2年,个别重大标准项目可适当延长,但原则上不超过3年。
(四)技委会或归口单位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立项建议时应当递交以下资料:
1.强制性或推荐性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计划项目建议书(附件1、2);
2.标准草案或技术大纲;
3.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起草单位登记表(附件3)。
(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上报的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立项建议进行初审,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六)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立项条件,在充分考虑医疗器械标准总体系的协调性、配套性,审查和协调各方意见后,确定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计划项目,并正式下达和公布。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计划项目没有对应的技委会或归口单位或对应归口有交叉时,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的技委会或归口单位承担。对于需要两个以上的技委会共同承担标准的起草、验证和审查的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一安排。
(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每年下达一次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计划项目,急需项目可随时立项下达和公布。
(八)技委会或归口单位接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达的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计划项目后,应当及时转发到项目起草单位,并做好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
二、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起草单位和起草人的选择
(一)起草单位的选择
1.技委会或归口单位在提出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立项建议时应当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荐起草单位。立项提案单位若符合起草单位条件,可作为起草单位参加该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2.为确保起草单位能胜任所承担或安排的任务,技委会或归口单位应当坚持公开、公正、择优的原则,结合标准内容,选定适当的单位为起草单位,并填写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起草单位登记表(附件3),上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3.起草单位一般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业务范围应当与标准涉及的内容相适应;
(2)具有与标准项目相关的科研和技术能力,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3)具有熟悉国家医疗器械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医疗器械标准体系的人员;
(4)具有熟悉标准中涉及的技术发展趋势、国内外的生产水平和使用要求,对当前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都较为了解的人员;
(5)具备相应标准试验验证的能力。
4.起草单位可以是科研单位、检测机构、生产企业,也可以是大专院校或临床使用单位。
5.已确定的起草单位不得随意变动。若确需变动的,技委会或归口单位须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起草单位变更申请,批准后方可变更。
(二)起草人的选择
1.标准第一起草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从事标准化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一定的标准化和法规知识,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优先考虑;
(2)从事过产品检验或质量技术工作;
(3)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英语水平较高;
(4)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5)能充分表述自己的观点,积极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6)没有出现过在未办理标准计划项目变更、调整事宜的情况下,擅自拖延或中止项目,无故不按时完成标准工作任务的情况;
(7)应当为项目起草单位的工作人员。
2.起草小组成员应当由技委会、归口单位或起草单位推荐,并应适当考虑标准立项提案单位推荐的人选或标准提案人,确定的起草人应当填写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起草人登记表(附件4),在技委会或归口单位秘书处备案。
起草小组成员的变更,须经技委会或归口单位同意。
三、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的管理
(一)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应严格按照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计划项目规范、有序地进行。承担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的技委会或归口单位每半年应当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项目的执行情况,填写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计划项目执行情况汇总表(附件5)。
(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适时公布执行情况。
(三)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计划项目执行过程中原则上不做调整。确需中途撤销或更改的,技委会或归口单位须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申请,并填写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计划项目调整申请表(附件6)。当调整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的申请未被批准时,必须依照原定计划进行工作。
(四)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计划项目应当按立项时确定的期限完成,完成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收为准。如果不能按期完成,应当提前3个月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项目延期申请。会审未通过且需要延期的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计划项目,应当在会审后1个月内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项目延期申请。
(五)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延期的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计划项目,应当在申请的延长期内完成。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计划项目只可申请延期1次,延期1年。超过立项完成期限的,且延期申请未获批准的,或申请延期后在延长期内仍未完成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对承担该项目的技委会或归口单位给予通报批评。
(六)未完成当年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计划项目总数80%,且未获批准项目延期的技委会或归口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给予通报批评。
四、医疗器械行业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原则
医疗器械行业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应当执行《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0号)的规定。
五、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的验证
(一)由技委会或归口单位组织,选择有条件的单位对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进行验证,并对验证结果进行分析,给出结论。
(二)对医疗器械行业标准中需要试验验证才能确定的技术要求和方法应当进行试验验证。
(三)试验验证前,应当先拟定试验大纲,确定试验目的、要求、试验对象、试验方法,试验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工具、工作场地、工作环境以及验证时应当注意的事项等,以确保试验验证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四)对于受本行业或国内条件所限,不能或不便进行试验验证的项目,应当了解国际上同类型技术要求采用的依据和数据,积极寻找代替和类似的手段加以验证,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先进性。
(五)同一验证项目应在不同企业或检测机构中开展。
(六)对验证后的技术要求,医疗器械行业标准采用的基本原则通常为中等偏上水平。对于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产品,可以适当提高技术要求的水平。
六、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的征求意见
(一)标准征求意见阶段是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制修订的重要环节,应当周密、细致、完备。一般应当在调查研究和试验验证的基础上,提出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技委会或归口单位应向被征求意见的单位提供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验证报告以及有关附件。
(三)被征求意见的单位应当有足够的覆盖面和代表性。征求意见的对象主要为技委会委员、有关生产、使用、科研、监督和管理单位以及大专院校。若标准内容与其他部门相交叉时,需征求相关部门意见。
(四)征求意见的期限一般为2个月。被征求意见的单位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回复意见,如没有意见也应复函说明,逾期不复函,按无异议处理。对比较重大的意见,应当说明论据或提出技术论证。
(五)对征求来的意见必须进行归纳和处理,并在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中恰当表述。对于重大的修改意见,须有充分的论据,方可决定是否采纳。若反馈的意见分歧较大,必要时可进行调查研究或补充验证工作,并考虑重新征求意见。
(六)根据征求到的意见,起草单位修改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和有关附件后,形成标准送审稿,提交技委会或归口单位组织审查。
七、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的审查
(一)技委会或归口单位对标准送审稿组织审查,分会审和函审两种审查形式。必要时,可在会审或函审前对标准进行预审。
(二)对涉及面广、分歧较多、内容较复杂的标准送审稿宜采用标准预审方式,以提高标准送审稿和标准审查会的质量。预审主要是对送审稿中的关键技术要求提出初步评价,力求使有争议的重点问题在预审时得到解决。预审结论不作为报批标准的依据。
(三)无论采用会审形式还是函审形式,均应提前1个月将送审资料(标准送审稿、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验证报告、编制说明及相关附件)送交参加审查的人员或机构。
(四)标准起草单位需对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编制工作过程、征求意见及对征求意见的处理情况等进行说明,并能准确地解释标准中技术要求的内涵及采用依据。对各方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应当如实准确地进行解答,并积极采纳合理的部分。
(五)标准审查应当组织有代表性的生产企业、用户、科研、检验、大专院校等方面的委员代表进行,原则上应当协商一致,如需表决,必须有不少于全体委员代表的3/4同意方为通过(会审时未出席会议,也未说明意见者,以及函审时未按规定时间投票者,按弃权计票)。
(六)标准送审稿审查通过后,标准起草单位依据会审或函审意见进一步修改,秘书处编审后形成标准报批稿。
八、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的批准和发布
(一)技委会或归口单位将标准报批稿、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审查会议纪要、编制说明、验证报告、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可行性说明(附件7)以及其他相关资料按有关规定上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标准报批稿及报批资料进行程序、技术或协调方面的审核,对于未通过审核的医疗器械行业标准,一般应退回有关技委会或归口单位,限时解决问题后再行审核。
(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审核通过的医疗器械行业标准予以编号,确定实施日期并予以发布,必要时应当就标准实施提出指导性意见。
(四)技委会或归口单位在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发布后应做好标准的宣传、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工作。
九、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的复审
(一)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复审是指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自开始实施后5年内,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时对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进行重新审查,以确认现行标准继续有效或者予以修改、修订、废止的过程。
(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一管理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复审工作。具体复审工作由负责标准制修订的技委会或归口单位承担。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复审管理可参照《关于国家标准复审管理的实施意见》(国标委计划〔2004〕28号)的规定执行。
十、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的修订和修改
(一)技委会或归口单位应当随时跟踪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的实施情况,并及时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上报。对需要修订的标准,技委会或归口单位应当及时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立项建议。
(二)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出版后,个别技术内容须作少量修改或补充时,由技委会或归口单位提出医疗器械行业标准修改单(附件8)和修改说明(修改原因、依据和修改过程),上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批准后,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医疗器械行业标准修改单。
十一、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经费管理
(一)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经费主要用于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的调研、验证、修改、审查、维护等方面,包括资料费、起草费、材料消耗费、差旅费、咨询费、验证费、会议费、审查费、宣传及培训费和管理费等项开支。
1.资料费:用于查询、收集、整理国内外标准及相关资料等方面的支出。
2.起草费:用于起草标准文本的支出。
3.材料消耗费:用于购置样品和试验消耗品的支出。
4.差旅费:用于制定或修订医疗器械行业标准有关的差旅方面的支出。
5.咨询费:用于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制定、修订过程中向有关机构和专家进行咨询、征求意见等方面的支出。
6.验证费:用于验证医疗器械行业标准所需的试验验证支出,包括研制或购置设备及开展实验的费用。
7.会议费:用于对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进行研讨等有关会议支出。
8.审查费:用于对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进行审核、评定方面的支出。
9.宣传及培训费:用于技委会、分技委或归口单位对重大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进行培训的支出。
10.管理费:用于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制定、修订的立项调研、论证,项目组织实施和检查,标准维护等方面的支出。
11.其他费用:除上述支出外,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必须发生的费用。
(二)医疗器械行业标准专项经费严格按项目管理。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计划项目专项经费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进行拨付。
(三)医疗器械行业标准专项经费由技委会或归口单位支配使用。国家拨付的标准经费应当实行专账管理,严格控制支出,保证资金按规定范围使用。使用单位每年应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本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计划项目拨付经费使用决算报告。
(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定期或不定期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不能完成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计划项目或违反规定使用经费的单位,将给予通报批评,追回所拨经费。
十二、本规范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十三、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6.医疗行业劳动合同 篇六
甲 方:
乙 方: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签 约 须 知
一、甲乙双方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本劳动合同。
二、签订劳动合同,甲方应加盖公章,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委托代理人应本人签字或盖章,乙方应本人签字或盖章。
三、甲乙双方需要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在本合同书第九项中写明。
四、甲乙双方约定的其他内容,劳动合同的变更等内容在本合同内填写不下时,可另附纸。
五、本合同应使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迹清楚,表述准确,不得涂改。
六、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甲方不得为乙方代保管合同,如需鉴证,合同应签订三份,劳动部门留存一份。
劳 动 合 同
甲方(用人单位)名称:
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
注册地址:
经营地址:
乙方(劳动者)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居民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
现居住地址: 邮编:
户口所在地: 邮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甲乙双方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共同签订并履行本合同所列条款。
一、劳动合同期限(选择下列其中一项)
□本合同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合同期从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其中试用期为从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本合同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合同期从 年 月 日起;其中试用期从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本合同为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本合同于 年
月 日生效,于 工作完成时终止。
二、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1.乙方同意根据甲方生产(工作)需要,从事
工作。甲乙双方可另行约定岗位具体职责和要求。
2.乙方的工作地点为:
三、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1.甲方实行标准工时制,乙方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甲方根据生产(工作)特点,对需要实行特殊工时制的岗位,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后,可以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或不定时工作制。
2.甲方根据工作需要,安排乙方加班、加点,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3.甲方依法保证乙方的休息权利。乙方依法享受法定节假日等休假。
四、劳动报酬
1.甲方每月以货币或转账形式支付乙方工资,月工资为 元或
按 执行。
2.乙方在试用期期间的月工资为 元。
3.甲方因工作任务不足使乙方待工的,待工期间甲方按照有关规定支付乙方基本生活费。
4.甲方安排乙方加班的,加班工资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5.甲乙双方对工资的其他约定:
五、社会保险及福利
1.甲乙双方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甲方为乙方办理有关社会保险手续,乙方负担的部分由甲方负责代扣代缴。
2.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的医疗待遇按有关规定执行。
3.乙方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的待遇按有关规定执行。
4.甲方可根据其实际情况为乙方提供其他保险和福利待遇。
六、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1.甲方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安全生产制度。乙方严格遵守甲方的劳动安全制度。双方严禁违章作业,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发生,减少职业危害。
2.甲方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制定并落实职业病防范措施。对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等,甲方应向乙方如实告知,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3.甲方根据生产岗位的需要,按照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规定为乙方配置和完善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发放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
4.乙方在炎夏季节高温条件下进行劳动生产的,甲方可根据生产(工作)特点,适当调整夏季高温条件下劳动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作业,确保乙方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并按政府有关规定向乙方发放夏季清凉饮料费。
七、规章制度
1.甲方依法制定单位规章制度,并通过有效方式及时告知乙方。
2.乙方服从甲方工作管理,并严格遵守甲方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
八、劳动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
1.甲乙双方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甲乙双方就劳动合同变更、解除另有约定的,可在本合同书第九项中约定。
2.本合同解除或者终止时,甲方为乙方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乙方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等手续。
3.乙方按照双方约定,及时办理工作交接等有关手续。
4.甲方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在乙方办结工作交接等有关手续时支付。
九、当事人约定的其他事项
经协商一致,甲乙双方约定以下内容:
十、劳动争议处理及其他
1.甲乙双方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争议,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或不愿协商的,可以向甲方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甲乙任何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2.本合同条款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以及本合同未尽事宜,均按相关规定执行。
3.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公章): 乙方(签字或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或盖章):
7.移动医疗行业曙光初现 篇七
一移动医疗凭什么变现
目前在互联网投资界, 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 移动医疗变现的宏伟蓝图还未开始就已经结束。近一两年来, 借着创业热潮吹来的东风, 移动医疗曾一度受到资本的热捧。但是移动医疗始终难以打开变现通道。那么, 号称下一个BAT诞生摇篮的移动医疗行业变现究竟路在何方?就此,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移动医疗领军人物芯联达董事长杨宏桥。
杨宏桥表示, 芯联达作为一家专注于移动医疗领域长达六年的公司, 现在已然找到了移动医疗变现的路径, 并且已经开始进行变现模式的实施。具体来说, 主要有两种变现途径:一是基于Saa S服务的个性化定制;一是TPA模式嵌入, 扩充资金链条上的支付者。正是拥有这两种可变现方式, 杨宏桥看到了移动医疗行业的曙光。
Saa S是Software as a Service (软件即服务) 的简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软件的成熟, Saa S服务模式正方兴未艾。医疗Saa S服务显现出巨大商机, 这对于从事移动医疗软件研发出身且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芯联达而言, 技术优势不言而喻。统计数据显示, 在美国, 以企业级移动服务为主要业务的上市公司, 市值超过百亿美元的已经超过10家, 市值10亿美元以上的已经超过百家, 可见企业级服务在美国资本市场的受欢迎程度。在国内, Saa S服务直到2015年才迎来快速上涨势头, 包括投资机构的快速跟进。为此, 媒体及研究机构将2015年定义为中国Saa S爆发的“元年”。易观数据显示, 2015年, 中国企业级Saa S市场规模达到200亿元人民币, 呈现出裂变式高速增长态势, 年增长率接近70%。
业内预计, 2017年全球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230亿美元, 中国则有望达到25亿美元。与之同时, 国内某市场研究中心也公布了国内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已增至45亿元人民币的数字。这或许是资本青睐移动医疗的原因所在。
如果说Saa S模式, 还是一种相应比较传统的To B业务的话, 那么TPA模式, 将是一种全新的互联网思维的商业模式。所谓TPAThird Party Administrator是一种起源于美国的, 以健康管理公司、咨询公司等形式开展业务的独立的第三方保险中介机构。其业务包括提供新契约与保全服务、处理理赔、提供客户服务、开发医疗服务网络等。目前芯联达公司已经与国内大型保险公司联手打造健康产品, 在健康医疗服务、医保、商保和健康云等四大板块业务进行深度合作。业内人士指出, 双方达成全方位业务合作, 这是移动医疗变现模式逐步走向光明的标志。
二“得医生者得天下”
杨宏桥说, 进入移动医疗的企业打通患者与医院的联系主要是两种方式:一种是从医院外向医院内打通, 一般企业通过流量切入, 比如帮患者挂个号等等;一种是从医院内向医院外打通, 芯联达采取的就是这种模式。前者主要依靠做大流量, 通过广告和电商挣钱, 但往往流量不够达不到盈利点, 看不到曙光。而芯联达抓住医生这一相对稀缺资源, 通过“医院+第三方平台+保险”创新产品和服务, 从而找到盈利点。
在移动医疗领域, 有一种共识就是“得医生者得天下”, 但是医生用户在所有的用户群体中, 又是极为高冷的, 移动医疗瓶颈在医生端。芯联达很早就看到了这个问题的实质, 于2015年推出了一款名为“纷享医疗”的APP。这是一种基于传统产品移动医护工作站系统的搭建, 完成了对院内数据的集成整合, 与管理端、医生端、患者端共同构成“一云三端”“互联网+”的解决方案。
从2010年正式推出国内第一套基于平板电脑的移动医护工作站系统, 到国内首家推出移动医疗开源平台, 第一款移动药师工作站系统, 再到国内第一款贯穿院前、院中和院后的可快速落地的医院“互联网+”解决方案, 芯联达依靠自主创新先后获得了清华科技园启迪创投、数码视讯、北极光创投、国泰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注资, 完成3轮融资。2016年, 芯联达完成新三板挂牌, 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8.生物医疗行业掘金富贵病 篇八
西方传统的风投一般专注创新型技术和比较早期公司的投资,但在亚洲,特别是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偏好有营业额的成长期和成熟期公司。因为市场增长强劲,中国投资者没必要在特别艰深、新颖的技术上冒风险,而可以偏重于满足市场需求的成熟技术和产品。奥博亚洲基金目前投了16家企业,其中15家有营业额,一半以上有利润,如果把它们全部装进一家公司,从投进去到今天,总营业额年均增长39%,这在西方是难以想象的。
未来若干年里,中国医疗健康内需仍将持续迅猛增长,这是本行业投资最重要的主线之一。麦肯锡数据显示:中国人均医疗健康费用近5年涨了两倍多;医保覆盖率由2006年的43%提升至2011年的95%;中国药品市场2005年在全球排第九,现在排第三。奥博资本(OrbiMed Asia)因此看好中国生物医疗产业的未来。截至2012年,OrbiMed 在亚洲(主要是中国)生物医疗领域已投资近4亿美元。未来一年里,我们专用于投资亚洲公司的资金可能会再翻一倍以上。
在全行业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有几个大的趋势值得关注:
新药研发崭露头角
以前我们谈到中国的药研,总觉得眼前一片黑暗,现在能看到曙光了。中国新药研发起步较晚,无论人员、技术、资源,还是质量普遍较差。这种情况正迅速好转,特别是人才方面,很多在西方大型制药企业工作过的人出来创建公司,他们曾经历国际化训练,许多是一流药研人才,现在他们能够利用中国的资源、以国际化标准进行药研,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比较新的事儿。这方面比较知名的有百济神州、和黄药业、华医药、健能隆、派格生物等公司。
中国新药研发能力的成熟是渐变过程,一个中国公司可以从“半个”药研起步,改进在西方有很大销量的药,实现更低的成本、更轻的副作用或更好的药效,然后用产生的利润投入更崭新的研发。中国越来越多团队在运用这个商业模式,整个药研行业发展在加速。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会创造出崭新的药物造福于全人类。
中国新药研发的平均成本只有美国的1/3到2/3,而且可用于临床试验的病人数目在大多数疾病领域远多于美国。一般投资人对新药研发充满了恐惧,这也许正是投资的良机。
双向国际化
生物医药是个很国际化的产业,而国际化是双向的。外国产品和技术涌进中国不是一个崭新的潮流,但现在该潮流比以前更凶猛,更多、更前沿、往往更早期的技术在进入中国。从前比较普遍的是已在国外上市的产品进入中国,现在越来越多尚在早期研发阶段的技术被转移到中国,与本土的廉价研发资源相结合。有些技术的目标是在中国尤其猖獗的疾病,如乙肝、痛风、胃癌等。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比如一些手术器械和仿制药公司,他们打的旗号一般是“价廉物不差”。例如,中国国内市场被仿制药充斥,但中国产仿制药很少走出国门,特别是打入美国这样被严格监管的市场,因为中国公司普遍缺乏和国外监管部门如美国药监局(FDA)打交道的经验,不懂如何进入国外销售渠道,更不懂如何在国外建立好品牌。但这一状况正在改变,已经有中国公司进入美国仿制药市场。未来几年,中国公司登上国际舞台可能成为一个洪流。
城市化
目前,中国城市人口近7亿。未来20年,这个数值还将增加约3亿。随着越来越多老百姓住进城里,富贵病等问题日益显现。比如,据估计到2015年中国约57%的男人及46%的女人将超重。超重带来的烦恼除了体型,还有糖尿病及心血管等疾病发病率的显著上升。
精神疾病也值得关注。15年前,在中国严重的抑郁症还较罕见,但现在各种原因导致的抑郁症日益增多,大约有1100万人需要接受精神或心理疾病方面的住院治疗,而国内精神病院的病床数仅能满足这一需求的15%左右。在美国,2012年卖得最好的10个药里,有3个是精神类药物,特别是抗抑郁症的药,中国正在向这种状况靠拢。奥博因此特别关注与精神和心理疾病相关方面的投资。
城市化也会大幅提高与疾病不直接相关的健康及生活品质方面的需求,如美容、健康食品、性生活方面的产品和技术。这些与许多老百姓相关的市场往往是巨大的。从前中国人看牙医是因为牙疼,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是为了正畸和美白。60%以上中国人的牙齿需要某种程度的正畸,这就是为什么奥博和华平投资了时代天使,一个专注于隐形矫治的企业,他们的营业额正因内需推动而飞速成长。
老龄化
中国是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2010年时,15-64岁人口与65岁以上人口比例大约是8.9:1,40年后将降到2.4:1。老龄与医疗费用之间有直接的正相关性,与衰老相关的医疗需求,如脊柱、关节、心血管和癌症等方面也会大幅增加。奥博投资了博能华和惠尔医疗等公司,前者专注于脊柱内植物和人工关节等医疗器械;后者致力于先进的彩超、X光等医疗设备。
“生长点”转移
医疗健康市场的增长点是移动的,未来内陆和农村的增长比沿海大城市要高得多。顺应这一趋势,许多公司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策略,避开在一线城市与强大跨国企业直接竞争,把战略重点转向二三线城市甚至农村市场。
生物医药公司有群聚效应,也就是“扎堆儿”。在美国,生物医药公司群聚在旧金山湾区、“大纽约”区及新泽西、圣地亚哥、波士顿、北卡洲。中国的生物医药中心曾经聚集在一线城市,但近年不断向二三线城市及内陆扩展,如苏州BioBay、武汉BioLake、泰州生物城、天津、成都、南京、西安、无锡等均成为后起之秀,它们用更优惠的政策、更良好的环境和更完善的服务来吸引企业安家落户。未来在更深的内陆和更小的城市,可能会不断涌现新的生物医药聚集地。奥博以前的投资集中在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最近我们投了一个温州的企业。
Health-IT等跨行业交融
nlc202309010731
Health-IT非常广,从病人信息管理、医院各科室间信息流动到医院间交流与会诊等,有很多实实在在的应用。美国的Health-IT行业经历了约40年发展,近几年因为奥巴马出台了刺激Health-IT的政策而突飞猛进。中国的医疗信息化,无论需求还是发展速度,都比西方来得更迅猛,很多新兴医院不必遵循西方老路,而可以跳跃式发展,第一天就采用最先进的IT技术。
在某些方面,Health-IT在中国有比西方更多的运用。美国交通发达,城市及医院间差别没有中国大。在中国,好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农村地区无论在设备、人员等方面都较落后,农民进城看病会遇到很多困难,所以医院之间的联网、远程医疗等有实际需求。越来越多公司在尝试利用现代IT技术,帮助看病难地区的人们。
进口替代的拓展和深化
进口替代是一个已有趋势,还在迅猛拓展和不断深化。中国公司一般以更低成本做出与海外公司接近或相似的质量,而且常常更懂中国市场环境和销售渠道,结果迅速替代海外产品。比较典型的进口替代成功产品有支架、脊柱内植物等。替代产品的范围、数量都在增加,比如技术要求较高的关节产品领域,已有约30%的中国市场被本土企业占领该领域的替代还在进行中。
以上几个趋势,我相信没有一个会在未来12个月后消失,而且届时大多数会比今天更宏大。
5年前,OrbiMed 在亚洲建立OrbiMed Asia时,中国生物医疗投资还比较冷门,现在这个行业已经非常火。这种火是一把双刃剑,它意味着该行业的兴起,吸引了很多资金及人才,对整个行业发展是好的;但另一方面容易形成泡沫。生物医疗具有较高的专业深度和技术壁垒,一些没有行业资源又不是真正理解行业的基金在竞争压力下会盲目投资,有时不做深入的尽职调查,就冲进去给出天价估值以吸引创业者。这样的投资容易导致羊群效应,表现之一是投资界有时像流行服装业,每年有不同的“流行领域”。如果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内在原因,投资的流行领域将如昙花一现,投资人也容易亏钱。
在生物医疗行业中,技术和产品难以被非专业人士理解的企业很多,它们在业绩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时,尤其需要专业投资人。这些投资人不仅带来资金,还能帮助被投企业更上一层楼,例如帮助引进海外先进产品和技术。希望创业者理解不同投资人所投的钱的价值是有天壤之别的,建议在融资时除估值等表面因素,还要考虑投资人是否真正懂行业,是否能带来附加价值。
9.医疗器械行业政策统计 篇九
1.对《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进行修订,重点呈现三大变化
现行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自2000年发布第一版后一直未修订,部分条款制定不合理,制约了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新版条例变更的内容包括注册审评放宽、增设审评绿色通道、调整产品注册与生产场地许可次序等。
现行条例主要内容围绕医疗器械企业如何取得监管部门的许可展开,由于颁布时间早,许多事项没有涉及,导致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条例新规将调整产品注册与生产场地许可次序变更,从必须先办理生产许可后注册产品转为可先注册再办理生产许可。这意味着,医疗器械企业可以专注于产品研发、上市,而不必将前期资源消耗在生产厂房投资上,这将大大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有利于创新。
2.《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规范》实施后,价格效应在市场有体现
2012年底,原国家卫生部发布《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规范》,明确对血管介入等高值医用耗材探索实施省级集中招标,并提出与药品招标类似的“推进带量采购、量价挂钩的购销模式”的要求。
从全国来看,医疗耗材按省级进行集中采购正在大面积铺开,去年以来十个左右省级行政单位启动医用耗材的统一招标采购。最先实施的浙江省、河南省首轮医疗高值耗材招标平均降价分别达到15%和25%。
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价格司领导在研讨医疗服务收费与医疗器械价格管理时,再度提出要重点加强对医用耗材价格的监管,严格控制单独收费品种,价格管控已箭在弦上。
3.四部委“医疗器械专项扶持”政策
年初,工信部已开始着手制定加快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工作计划,主要是一些导向性的思路,着重于行业的长期发展,但至10月底仍然没有出台。
事实上,这项由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和卫计委正联手拟定“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整个专项扶持资金为15亿元。其中,2013年高性能医学诊疗设备发展专项将聚焦医学影像设备等领域,以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重点支持的三大领域包括医学影像设备、体外诊断产品、治疗设备等。
被纳入专项的企业则有望获得优厚的补贴“红包”——千万元级别以上的扶持资金。坊间从7月起就开始传闻说工信部将很快公布被纳入专项的企业名单,但直到11月初,名单仍未推出。
4.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医疗器械行业的政策拉动
2013年10月1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支持创新药物、医疗器械、新型生物医药材料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到期专利药品仿制,支持数字化医疗产品和适用于个人及家庭的健康检测、监测与健康物联网等产品的研发。
5.科技部《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2011-2015)》行业的持续推动
科技部于2011年11月公布了《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2011-2015)》,目前对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该规划总目标是,到2015年,初步建立医疗器械研发创新链,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显着提升;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重点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高品质、低成本和主要依赖进口的基本医疗器械产品,满足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需要和临床常规诊疗需求;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培育一批创新品牌,大幅提高产业竞争力,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发展实现快速跨越。
6.新医改推动医疗器械市场需求放量
2009年新医改调集了各部委力量,方向明确、分工明确,使得11配套政策较具操作性。同时,从出台的每个政策可以看出,每个政策对行业以及行业龙头而言都是利好,都是一次行业洗牌,有利于扶强汰劣。
新医改的总体目标是完善四大体系,即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医疗救助)和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在新医改的政策推动下,医疗器械市场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
7.政府招标采购政策调整为本土医疗器械发展带来潜机
2011年9月,卫生部决定,在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浙江、湖北、广东、重庆8省市开展医疗机构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试点工作,集中采购的耗材有心脏介入类医用耗材,包括导引导管、支架、导丝、球囊、动脉鞘、压力泵等,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膝关节等。这些医用耗材90%以上是进口品种。
今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工信部有关官员表示,国产医疗器械为今年国家扶持重点。要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确保财政资金优先采购国产医疗设备。
据了解,自2008年开始,我国展开了全国性医疗器械产业调研,目前掌握了基本资料。国内医疗器械产业当前的特点是:小批量,但利润率高;产品有公共产品属性,属于政府买单范围;行业的高新技术产业特征明显,创新速度非常快,获得政策极大关注。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大力提升医疗器械的数字化、智能化、高精准12化和网络化,推动国产医疗器械发展。
8.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CFDA今年10月8日出台的该意见文号为“食药监械监〔2013〕205号”,出台目的是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完善不良事件监测体系,建立健全各级监测体系工作机制,全面推动监测制度建设,切实提高监测、评价和风险预警能力,有效保障公众用械安全。
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建立健全各级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和监测网络,完善监测机制,落实监测责任,健全监测制度,规范监测工作,进一步扩大监测覆盖面,探索哨点监测模式、逐步建立监测哨点,使风险预警能力明显提升,形成比较完善的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
工作重点是建立健全机构、完善三个机制、健全三项制度、实现三个覆盖。其中2013年-2014年为建设与完善阶段,2015年为深化与提高阶段。
9.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小型医用吸氧器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
CFDA于9月16日发布的该通知,文号为“食药监办法〔2013〕63号”,目的是进一步规范小型医用吸氧器生产经营行为,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内容只有三条:
一是对于不含医用氧的小型医用吸氧器,继续按照第二类医疗器械进行审批。
二是对于小型医用吸氧器中灌装医用氧气的,纳入药品监管。持有氧批准文号的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在符合药品GMP要求下,按照注册的工艺流程进行氧气生产和灌装。
三是各地要继续加强对小型医用吸氧器和医用氧的监管。对于小型医用吸13氧器的生产经营行为违反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的,要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保证公众用药用械安全。
10.国家食药监总局就医疗器械质监抽验规定征求意见
CFDA于7月19日发布,该《规定》指出,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医疗器械监管的需要,制定抽验工作方案,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支持保障,及时公布抽验结果。被抽样单位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抽样。需要被抽样单位协助寄送样品的,被抽样单位应当协助。
11.CFDA新颁布104项医疗器械行业标准
2013年11月2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布了《金属双翼阴道扩张器》等104项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其中强制性标准31项,推荐性标准73项)和《硅橡胶外科植入物通用要求》等两项医疗器械行业标准修改但,这是总局成立以来第一次颁布医疗器械标
准。这些标准将于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出台的行业标准可以整顿市场,也可以保障大型医疗器械企业更多利益。
随着近年来国际医疗器械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行业内对医疗器械市场规范性和科学性的要求已经越来越迫切。医疗器械的产品质量关系患者的生命安全,国家对医疗器械的生产和销售均制定了详细的管理规定,部分法律法规已经和国际接轨。
12.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审议通过,2004年5月28日施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使用的医疗器械均应当按照规定申请注册,未获准注册的医疗器械,不得销售、使用。
国家对医疗器械实行分类注册管理,类别分为三级,医疗器械注册证书有效期4年。境内第一类医疗器械由设区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后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批准后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境外医疗器械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批准后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13.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为了加强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相关法规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了《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本规范是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准则,适用于医疗器械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全过程。医疗器械GMP自2011年1月1日起正式实行,2011年7月1日后达不到规范的企业将不允许注册。
14.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指南(试行)
为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依据《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及有关规定,2011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指南(试行)》。
本《指南》适用于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公民、法人、其他相关社会组织。
《指南》明确,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建立产品可追溯制度,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对经营的医疗器械应建立并履行可追溯制度,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应对使用的高风险医疗器械建立并履行可追溯制度。
《指南》明确,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应建立并履行本企业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指定机构并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建立并
保存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记录,形成档案。
15.关于印发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2009年11月9日,发改委、卫生部及人保部联合颁布《关于印发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的通知》。第二十三条规定,加强医疗器械价格管理。合理控制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外单独收费的医疗器械范围。对单独收费的品种,要建立目录进行管理。据此,发改委将加强对医疗器械(包括高值医疗器械)定价的干涉、限制医疗器械供应链当中参与者的利润率,并定期公布医疗器械的市价资料。
16.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
为加快推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支撑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2011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以国科发计〔2011〕705号《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
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初步建立医疗器械研发创新链,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重点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高品质、低成本和主要依赖进口的基本医疗器械产品,满足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需要和临床常规诊疗需求;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培育一批创新品牌,大幅提高产业竞争力,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发展实现快速跨越。
17.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导医学科技工作发展,科学技术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总后勤部卫生部等十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关于医疗器械研发,要研究临床应用需求量大、应用面广的我国急需紧缺的中高端诊断、治疗类医疗器械;大力推进应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高性价比医疗器械的开发,提高智能化程度、技术稳定性和产品可靠性;研发便于操作使用的适于家庭或个人自我保健、功能康复和替代的医疗器械产品;结合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现场救援需求,研发应急救援装备。
18.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医药工业由大变强,2012年1月,工信部发布《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规划中提到关于先进医疗器械的生产。针对需求量大、应用面广的医学影像设备、体外诊断仪器、急救及外科手术设备、专科医疗设备等,大力推进核心部件、关键技术的开发,提高设备的国产化水平。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家庭用普及型医疗器械,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数字化、信息化水平。
19.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试行)
10.医疗行业的微信营销! 篇十
恒宇商学院观察总结!
医疗广告一直是广告行业的敏感区,2011年开始,国家工商总局开始全面限制医疗广告,从电视媒体到纸媒,医疗广告都被限制起来。到了2012年,部分大城市已经鲜有医疗广告了。于是许多民营医院就想通过开通专家专栏,希望用一种变相的方式继续他们的广告之旅,但是现在的消费者也变得聪明了,转换率越来越低。
和百度的合作曾经也有蜜月期,只是现在百度广告的价格越来越高,很多医疗机构都抱怨说钱都让百度拿走了。价格高,消费者又越来越挑剔,转换率也是低的可怜。几天前在武汉的时候,收听了好几家医院的微信公众账号,大部分医院每天都是发来让人感觉恶心的内容或是广告或是促销,很让人讨厌。但其中有一家医院的公众账号每天都发一些让人喜欢的内容,功能也很强的,能查天气预报,健康知识,旅游信息等,这种让人感觉还是不错的。
其实微信营销就是一个建立信任的过程,在大众普遍对医疗机构不信任,对医疗广告讨厌的现状下,总是直接赤裸裸的发广告,只能起到反作用。所以说在微信公众账号里发生活信息为主,纯广告为辅的策略还是非常不错的,你得需要通过这些内容来拉近你和公众的距离,让公众至少不讨厌你,慢慢再到相信你,至少让人相信你不是卖假药的。这样培养起来的粉丝真有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才会想到你。
11.医药:政策利好医疗软件行业 篇十一
1、国务院颁布政策促进医疗资源流动共享。
2、政策利好影响设备及医疗软件行业。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明确两大举措,一方面,以强基层为重点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分级诊疗保障机制。
9月10日,国家卫计委、食药监局、发改委、财政部等16部委共同印发《关于印发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通知》。
意见的核心思路是促进资源的流动与共享,减少医疗资源的重复使用与浪费。1)资源共享:探索设置独立的区域医学检验机构、病理诊断机构、医学影像检查机构、消毒供应机构和血液净化机构,实现区域资源共享。2)信息共享:鼓励二、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图诊断等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有效模式,促进跨地域、跨机构就诊信息共享。
12.昆明中信银行进军医疗行业 篇十二
4月15日, 中信银行昆明分行与昆明鑫源堂医药物流中心签署合作银企协议, 中信银行昆明分行将为该医药物流中心提供供应链金融、现代服务业金融等该行特色的综合金融服务。据悉, 全面进军现代服务业是中信银行的战略举措, 而医疗行业则是该行大力推进的重要子行业, 在合作的过程中, 双方将进行多种模式的探索, 创新合作方式, 拓宽合作面, 同时对医药物流中心的客户群进行分层, 对应不同的产品及模式, 拓展合作深度, 实现共赢。
13.医疗行业工作总结 篇十三
2010年三德医疗客服中心成立售后服务部,全面规范服务理念,积极打造最受客户欢迎以及认可的友好型医疗器械供应商,进一步完善客户服务体系和投诉处理机制,促进企业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客户是企业的根本。谁能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谁就能赢得客户的心,客户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感到满意了才会最终成为企业的忠诚合作伙伴。所以三德以优质的产品和真诚的服务,不断赢得用户的心,企业才会得到长足的发展。三德深深地意识到服务对公司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意义,我们广泛采纳国内外先进的营销服务体系,与公司的文化理念相结合,尽可能的贴近客户、贴近市场。沟通无距离、服务无极限。我们的服务理念是以客户为中心、真诚为客户服务、只有客户满意最大化,才能体现我们的真正价值。在追求客户满意最大化的同时也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3月底,三德医疗器械公司在原有的客户售后服务的基础上成立了一支专业、高效的售后服务队,来回穿梭于全国各地,第一时间为全国三德医疗客户提供无忧的售后支持,全面高效地确保三德医疗广大用户买得放心、用得安心,三德医疗器械从单一器械供应商到全方位的多项型售后服务,做到时时刻刻把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置。面对市场上器械设备鱼龙混珠,山寨货横出,三德医疗保证设备原装正品,拒绝山寨的同时,更可免费附带完善的售后服务。
我们时刻站在用户的立场上去研究、设计和改进服务。认真倾听用户问题,积极解决用户问题,跟踪处理结果,让用户在使用三德医疗器械过程中享受到购买、服务、保修、升级一条龙服务,使用户感到极大方便。我们也高度重视用户的意见,让客户参与决策,把处理客户的意见作为使客户满意的重要一环,对客户意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我们的用户服务理念是“服务是我们的唯一产品,三德人都是您的服务员”用户服务意识:“微笑、沟通、迅速、真诚”我们将始终围绕这个人性化十足的服务意识,服务广大三德用户:
“微笑”:售后服务人员要对用户有体贴的心,并发出真正的微笑。
“沟通”:用心沟通,每位客户均设专属客服并详细登记好故障问题。
“迅速”:接到客户反应的故障2小时内报修响应,做到不影响客户使用。
【医疗行业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医疗行业未来发展趋势07-16
医疗信息化行业01-19
医疗器械行业前景如何06-09
医疗器械行业自查报告06-17
精准医疗行业市场分析09-03
国产医疗器械行业报告07-08
医疗器械行业调查报告07-18
医疗设备行业分析报告10-31
三维全景医疗行业网络营销应用07-24
【医疗行业】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方案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