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环节及安排

2024-06-18

实践教学环节及安排(精选6篇)

1.实践教学环节及安排 篇一

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安排

进行教学设计的一个特色之举就是环节备课。教学环节设计是施教者把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合理链接的设计。合理连接要考虑三点:

1、教学容量(内容多少);

2、教学课时(时间分配);

3、课型(内容特征)。把握这三点是实施教学环节设计的依据。

一般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将一节课教学过程分解为几个具体的教学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从整体上设计教学环节,环节之间应强调逻辑性,递进性,做到环环相扣;一节课的教学环节不应太多,一般三到五个为宜,多了不利于每个教学环节的深入进行,容易流于形式(学会懂得取舍抓关键内容就是现在所说的“低碳”课堂:

一、清减教学手段;

二、精选教学内容;

三、简化教学流程);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在进行环节预设时,要留有一定的空间,给学生生成的机会。

那么如下就是课堂教学环节五要素:

一、课前准备

什么是“课前准备”呢?说起来好象每一位老师都能谈出几点来,但是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课前准备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呢?

传统观点把课前准备叫做“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媒体…..现在,“备课”一词已经被一个新的概念所代替,它就是“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感的生命过程,对这样的一个过程,“备课”就显得比较简单,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既是一个复杂的物质准备又是一个理想的心理预期。

一提起教学设计,自然就要想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设计的文本化,是用文本形式展示的教学蓝图。所以,教案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

1、对老师来说,教案的内容是有用的,切忌走形式。

2、体现不同的教学内容的特点、自己的风格

3、教案中体现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积极互动的。

4、在重视“预设”的同时重视“呈现”。预设越完美,给呈现留的余地就越少,要适当设计“留白”,给学生自由发展让出空间。

在教学设计理论中,对课堂教学的过程的认识是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对教学过程的认识,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是一个“物理”系统(传统的观念),另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是一个复杂个“生命系统”。传统的教学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线性的渐进过程,把教师的教学要素视为决定性因素,把教学过程视为刚性的过程,以追求教学“效率”为原则。在这重观点中是不具备成长的观念的。新的教学观点认为,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发展变化难以预料,具有不确定性,教学设计应该不应是完全预测的、精确的、而应是一般的、生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的话语,进行师生交流,这样,必然导致教学过程的不确定状态。教学设计应该是宽松的、灵活的、多少带有不确定方式,以容纳和利用意外事件,使学生获得深刻的理解。教师应当在学生的挑战(质疑、不解、发问……)中使教学计划不断生成和实现。

二、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导入与该课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新课的开端,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

一般来说,导入新课,设计导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符合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导入,一定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导语,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不要硬加上去,不要使导语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教学伊使的导语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必要而有机的部分。

2、符合教学内容。

3、从学生是实际出发。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来体现。因而导语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征。不要用过深的教学内容作为引语,否则学生无法接受。

4、从课型的需要入手。导语的设计要因课型的不同而不同。新授课要注意温故而知新,架桥铺路;讲授课要注意前后照应,承上启下;复习课要注意分析比较,归纳总结。

5、导语要短小精悍。一般来说两三分钟就要转入正题,时间过长容易喧宾夺主。

6、形式要多种多样。

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些基本导入的方法。

1、由问题导入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在章节教学之始,教师可以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联想或渗透本课学习目标研究主题。

2、由科学故事导入

3、由诗句、谚语、俗语导入

4、由学生身边实例导入

5、由社会热点导入

6、由多媒体演示导入

三、主题探究

课堂教学的第三个环节是主题探究。“主题”指课堂教学的主题,“探究”指师生对本课主题的学习和研究。传统的教学把这个环节称作“讲授新课”。

新课堂的主题探究环节的处理方法百花齐放,不拘一格。但新的主题探究的核心特点是“探究”,而不是“接受”,转变教师教的方式,转变学生学的方式,是这一教学环节的核心问题。“主题探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这一环节实施得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如何进行这个环节的教学?恐怕一百个老师就有一百种看法。但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存在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但是,课堂教学确实有好坏之分别,我们不能固定一种进行“主题探究”的模式,但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主题探究”环节的优劣。(通过突破参考这几个点来设计教学环节)

(一)、正确处理课堂教学的主要矛盾,巧妙的设置结合点

一堂课,无论讲授什么内容,不论采取哪种教学模式,都要遇到以下几对基本矛盾。

1、接受间接知识与亲历经验的矛盾

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给学生创造一个快速接受间接知识的环境和路径。间接接受知识,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也是主题探究的主要形式。但是,不能因为强调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接受间接知识,进而否认学生在探究中“亲历”的重要性。亲历才能使一个人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体验获得知识的艰辛,才能实现立体收获,既收获知识,有享受了过程教育,体验了学习中成功的愉悦。

2、教师作用与学生作用的矛盾

教师是课堂教学、主题探究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引领者,教师的作用是毋庸质疑的。学生是课堂教学、主题探究的参与者、亲历者和跟进者,没有学生的作用同样没有教学的发生。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会使学生陷入被动,产生消极;过分强调学生的作用,就会使教学无序、低效。

3、学习目标的共性与个性的矛盾。班级授课的教学形式强调学习目标的一致,强调主题的共性,但共性包含在个性之中,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共性。没有学生的个别学习也就没有班级教学的总体收获。这就是班级教学中“收”与“放”的关系。不收,共同学习就很难维持,不放,学生个人学习的积极性就不会被充分的调动。

上述矛盾几乎充斥着每一节课。因此,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艺术,就在于一定条件下确定好矛盾双方的结合点。结合点找得准,课堂教学就能和谐进行,这样的课就是一堂好课。

(二)、学生的参与度是评价课堂教学效率不可忽视的指标

按照新课程的主张,教师与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教材是教学的客体。因为教师的引导地位和成人优势,教师参与教学活动是不成问题的。要注意的是,教师的过度参与会抑制、排挤学生的参与程度。因此,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是课堂教学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个别教学、小组学习、动手做、自主探究等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重要策略和方法。在传统教学定势还十分牢固的今天,在知识考试垄断评价世界的今天,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参与。

四、强化巩固

强化巩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巩固一般发生在主题探究之后。课有课的巩固,单元有单元的巩固。巩固的目的就是强化。但是强化不只发生在巩固阶段,强化往往与主题探究交替进行。那么如何搞好这个环节呢?

1、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巩固

理解知识是巩固知识的基础。要使学生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首先在传授时要使学生深刻理解,留下极深的印象。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理解知识和巩固、记忆知识联系起来。强调理解记忆,并不否定在教学中还应要求学生对一些知识做机械记忆。例如,英文字母,古诗词等。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复习是巩固知识的主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需要,有计划地组织好复习,教师要向学生提出复习与记忆的任务,力求具体、明确;要安排好复习的时间,及时进行;要注意复习方法的多样化,运用提问、讲授、作业、实验等各种方法进行复习。要指导学生掌握记忆方法、学会通过整理编排知识、写成提纲、口诀帮助记忆。

3、提倡积极的强化巩固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变式教学来巩固,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扩大加深原有知识和积极运用所学知识与实际来巩固,还可以采取变更学习的组织形式来巩固。这些方法与简单的复习相比较,是一种跟为积极的巩固,这个要求学生在巩固中前进!

五、总结拓展

老师们认为什么样的课堂总结是好的呢?“学生带着问好来,带着句好走”,所有的问题都得到圆满的解答,这样的一堂是我们曾经拍手叫好的。可是,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不能过于关注学生的认知,不能忽视学生情感,如果过于关注学生的达成,将会忽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课堂应该是让学生带着问号来,带着问号走。好的课堂总结,既能使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得到升华和总结,也能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拓展新的道路。

(一)、课堂总结的意义

1、对所讲授的知识加以总结、整理

2、深化概念、规律、反馈信息

3、设下伏笔,活跃思维,为后续教学服务

(二)、总结拓展的方法

1、画龙点睛法

老师在结束时,把精彩的片段或关键问题,或重要的方法加以精辟的概述,或设计成能发人深思的问题,能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升华。

2、置疑法

老在学生顺着自己思维走,准备结束新课的学习时,突然设置疑问,使趋于平静的课堂再起波澜。这种置疑也可以延伸到课外。

3、求异法

在课堂结束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前后联系,将一些有共同特点的内容的相异点列出来,进行分析对照。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加深认识。

4、衔接法

为了下节课的顺利进行,老师通常在结束一堂课时,向学生提出预习新课的要求。例如,二年级语文上册,学习完了《苹果落地》一课后将进入到《我的影子》一课时,老师可以这样说:“我们这节课跟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一起探索了苹果落地的秘密,发现了原来是因为地球有吸引力。而下节课我们将要去了解变化多端的影子,请同学们先看看,了解以下影子会怎么变呢?”这样,就将这节课的内容过渡到了下一节课。

5、启迪法

老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可以是思想上的引导,也可以是艺术形式上的。

以上是对课堂教学的环节的简单阐释,希望通过本次交流,老师们能有所收获,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把握好这五个环节要素,通过对课堂主阵地的掌控,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实践教学环节及安排 篇二

[关键词]实践教学 职业教育 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188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带来了社会生产、消费领域的巨大变化。从交换方式看,诞生了新的商业运营模式和业态——电子商务,即利用智能手机或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开展的商务活动,近年来,电子商务迅猛发展,亟需大量的电商技术技能型人才。貼近产业发展实际,就需大力发展电商职业教育,培养更多合格的电商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对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结构合理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电子商务专业“2+3”中职-高职衔接项目简介

2014年,全国共有职业院校1.3万所,年招生近950万人,在校生超过2800万人。其中,中职学校近1.2万所,年招生近630万人,在校生超过1800万人;高职院校1327所,年招生近320万人,在校生超过1000万人,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占高等教育的47%和40%。其中中职学生占职业教育的65%,1根据数据分析,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中职教育所占的比重过大。

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是掌握商务知识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中职阶段文化课学时占相当大的比重,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的比重较小,这部分学生亟需进一步提升,才能满足互联网行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为此,要提高中职部分的人才培养规格,达到高职办学层次,提升系统化培养水平,把大量中职学生培养成具有高职的职教水平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针对这一实际,教育部发布了指导性文件。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5年年会上讲话指出:“高职教育是以改革为基础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中坚,是现代职业教育以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主阵地。要深入推进中高职衔接和学制改革,坚持系统培养、多样成才。以专业课程衔接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关键,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吉林省教育厅积极落实教育部的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工作。

201 5年,经吉林省教育厅批准,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和长春现代商务职业学校开展电子商务专业中职-高职“2+3”衔接模式试点工作,即双方合作办学。电子商务专业中职-高职“2+3”衔接模式试点的基本思路是:学生进入中职学校——长春现代商务职业学校学习2年,注册中职学籍,侧重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理论学习和基本专业技能培养。修满2年后转段升入高职院校——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经济贸易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学习,学籍同时转入对应高职院校,侧重专业技术技能提升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5年学习期间,由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牵头,统筹制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共同组织实施,系统培养高级技能人才。

二、电子商务专业“2+3”中职-高职衔接项目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安排

实践教学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环节,它是为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而设置的。实践教学对于巩固理论教学成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完成从知识向能力、从理论向实践的飞跃。

为此,构建能为学生提供更具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尽可能接受多个实践环节的训练,有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这对应用性很强的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更为重要。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经济贸易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老师和长春现代商务职业学校老师通过电话联系及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讨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对电子商务职业岗位群进行分析,明确电子商务专业“2+3”中职-高职衔接项目培养人才需要的知识及相应技术技能,据此设定实践项目。

(一)中职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

1.网上开店。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网上开店,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在淘宝网上开设店铺,进行网店装修、实物拍照、简单的网络信息编辑、营销客服、支付宝使用等网店营销业务。使学生具备网上谈判与签约的能力、具备销售与推广的能力、能够进行商品拍摄和图片处理的能力、具备订单履行的能力、网络支付与结算的能力及培养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在具体的网络销售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带着问题开展相应专业课程学习。

2.电子商务实验室模拟运作。

中职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二是电子商务实验室模拟运作,共96学时。本课程针对电子商务实践环节的要求,通过模拟操作,使学生对电子商务的运营实务有较深刻的认识。通过教师讲解和电子商务实训模拟实验软件上的操作步骤,学生能够将理论和实际结合,掌握课本上和软件上的内容。模拟现实社会经济环境和职场工作环境,按照现实工作岗位要求,学生通过在仿真社会经济运营管理和模拟工作中,了解和熟悉工作岗位,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3.电子商务员培训教程。

电子商务员培训教程192学时。主要内容包括:电子商务基础,营销、国际贸易和物流配送基础,电子商务应用,数据库(Access)及其应用,网站设计基础,网络营销。着重介绍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操作技能,使理论与实践得到有机的结合。

通过典型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典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功能分析、网上交易磋商工具使用、网上支付工具使用、网店运营几个角度将所学知识整合运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电子商务本质,提高学生在电子商务实际运营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职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

高职阶段的实践教学包括专业认识实习、单项实训、综合实训。

1.专业认识实习。

专业认识实习是为使学生对电子商务企业有感性认识,带学生到电商企业,学生在企业电子商务管理人员和指导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参观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和业务流程,感受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情况,企业网站建设的环境、业务及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领域有直观的认识,为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坚定其职业志向、职业向往、明确努力方向。使学生对电商企业的性质、岗位、经营管理等有直观的了解。

2.单项实训。

单项实训是结合专业课程开展实训,包括数据库综合设计(1周),网络营销课程设计(1周)、网页设计实训(1周)、网站设计与实现(1周),结合每门课程的所学知识,在校内开展实训,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技术技能。

3.综合实训。

综合实训是综合运用电子商务知识解决、设计电商运营及管理的实训包括电子商务模拟实验(1周),毕业设计(5周),顶岗实习(24周),社会调查(2周)。高职段的各项综合实训难度、复杂程度要高于中职阶段的综合实训,在具体项目上教师要注意把握,做到结合学生中职段的学习状况,提高学生处理复杂条件下的电子商务活动的分析、决策、设计的能力。

加强校企合作,在电子商务教育上打破封闭式教学模式,实现开放式的企业与学校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同吉林农业综合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要出售的农产品、摄影棚、器材等,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学生开设网店,销售农产品,开展校企合作。

此外,邀请企业的经营者或专家举办讲座,介绍电子商务在该行业的解决方案。组织安排学生到电商企业中顶岗实习,注重与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融合,强化专业基础能力和岗位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培养,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关于开展高职实践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建议

在开展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中,遇到了一些困难,表现为在校企合作的具体运作上,老师往往只能凭借个人关系联系企业,一方面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受限于老师的社会交往面,所选企业有很大的局限性,联系的企业大多是老师直接或间接能联系上的企业。

由于缺少使校企合作順利开展的约束机制,在校企合作中,很难有大的突破。从而制约职教人才的培养。企业是盈利性经济组织,学校是公益性质的社会组织,二者在利益诉求上存在差异,二者的交集是人才。学校培养人才处在上游,企业使用人才在下游。校企一体化只限于大型的、实力雄厚的少数企业,例如:阿里巴巴集团所办的淘宝大学等。

更多的中小企业,其人才主要来源于职业院校的培养。学校在系统理论教学方面具有优势,企业可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环境。需要有在二者之上的主导部门推进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政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学校和企业能密切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使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要想更好的落实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建议加强以下工作。

(一)完善法律

纵观职业教育兴办成熟国家的经验,如:德国、瑞士、澳大利亚等,都有完善的职教法律体系来规范和约束职教的发展。我国有关职教的法律体系很不健全,需要立法机构尽快出台有关法律,为职教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

(二)建立政府、行业、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机制

政府职能部门在职教人才培养中要承担导向、规范作用,营造良好的职教培养环境,建立稳定、长效的职教校企合作机制,为企业和学校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如: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上,定期发布企业提供实习的岗位信息,这样企业实习岗位供应的数量就出来了。

学校在安排学生实习时登陆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联系其需要的实习企业,开展实习工作。学校还可通过该信息平台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使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就是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节点。

行业协会处于政府和企业之间,它们掌握大量的企业信息,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因此,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密切职教院校和行业协会的关系,搭建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人才的桥梁。

3.实践教学环节及安排 篇三

一、实习安排

毕业实习需在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17周至第二学期第11周之间进行,《实习鉴定表》和《实习报告》最迟于2012年5月16日前交到行政管理系211室。

二、毕业论文时间进度

1、开题

确定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后,学生必须主动和导师联系,与导师会面共同确定论文题目。学生注意和导师确定自己的常用确切联系方式。开题报告(含文献翻译)以书面方式提交,提交给系的最后期限为2012年3月6日。

2、初稿与正稿

论文初稿必须在2012年4月底前提交给指导老师评阅;论文正稿需在2012年5月16日前经指导老师确认完成。

3、答辩

2012年5月底6月初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注意:上述四个时间节点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否则将推迟答辩,严重者(违反两次以上)不予答辩。

三、毕业论文总体要求

以下要求适用于开题报告、文献翻译和论文正文。

1、使用华东理工大学统一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封面、毕业论文封面。

2、用A4纸打印。

3、页面设置:左、右、下边距为2.5厘米,上边距为2.8厘米,页眉和页脚均为2厘米。

4、文献翻译不少于4万英文字符,论文正文为2万字左右。

四、开题报告与文献翻译

(1)在文献综述和熟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包括:研究背景、文献综述、技术路线(即写作提纲)、进度安排和参考文献五部分。

(2)文献综述要求:学生应认真查阅中外文文献。查阅的文献不少于17篇(其中2篇必须为外文参考文献),概括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各种观点及发展趋势。篇幅3,000字左右。

(3)特别注意:毕业论文课题必须一人一题,不得与其他同学重复,同时不能与往届学生论文重复(3年内);

(4)开题报告引用文献部分使用标注:„„(作者,2006)或者作者(2006)指出„„

(5)英文翻译资料可由学生自己查找,也可由指导教师确定。翻译资料应与论文课题相关。如果论文课题因特殊原因调整,应该适量补充与论文有关的翻译资料。另外,英文翻译资料不得选用已学过的教材。

(6)翻译资料原稿须用A4纸复印,与翻译稿一起交导师;

(7)格式要求

开题报告与文献翻译的标题居中,用黑体小二号粗体,段前距和段后距均为0磅。标题下为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格式为“专业班级(学号)姓名”,用黑体四号并居 1

中。

开题报告中紧接着是摘要(只需中文)和关键词。“摘要”两个字和“关键词”三个字用黑体小四号,内容用宋体小四号,关键词为3至5个词,中间用逗号分隔,结束时不用标点符号。然后是正文,正文与关键词之间的距离为12磅,内容用宋体小四号。开题报告的正文分为研究背景、文献综述、技术路线、进度安排和参考文献五部分。

页眉左端顶格为毕业论文的题目,若为开题报告/文献翻译则在毕业论文题目后面加上“(开题报告)”/“(文献翻译)”。右端右对齐为页码,用阿拉伯数字。

开题报告和文献翻译中一级标题不需要另起页,设置段前距和段后距均为12磅,其余正文打印格式与下面的论文正文格式相同。

开题报告和文献翻译的装订顺序如下:

(1)封面;

(2)开题报告;

(3)文献翻译;

(4)外文原文(用A4复印)。必须同时提交原文所在的刊物或著作的封面,版权页以及底页复印件。+

五、论文

●摘要和目录

中英文摘要各为一页,页码和目录一起单独编页,页码位于页面下方居中,用罗马数字。摘要要求先中文(“摘要”)后英文(“Abstract”),中文为150~250字,英文为100~150个实词。“摘要”两字、“Abstract”一词和“目录”两字分别用黑体小二号、Times New Roman粗体小二号和黑体小二号,居中。“摘要”设置段前为102磅,段后为12磅,摘要的内容用宋体小四号。“关键词”三个字(“Keywords”)用黑体(Times New Roman粗体)小四号,内容用宋体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3至5个词,中间用逗号分隔,结束时不用标点符号。关键词与摘要相距12磅。目录设置段前为0磅,段后为12磅,“目录”两字用黑体小二号,内容要求列出一、二级标题,一级标题用黑体四号,二级标题用黑体小4号。

●正文

正文中所有非汉字均用Times New Roman体。

l、字间距设置为“标准”,段落设置为“1.25倍行距”。

2、每一章另起页。章节采用三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学连续编号,例如1,1.1,1.1.1。章名为一级标题,位于一页的首行居中。章名用黑体小二号,段前距为0磅,与紧接其后的文字或二级标题间距为12磅。二级标题用宋体四号,左对齐,段前距12磅,段后距0磅。三级标题用黑体小四号,左对齐,段前距12磅,段后距0磅。

3、正文内容用宋体小4号。

4、表名位于表的正上方,用宋体小五号粗体;

图名位于图的正下方,用宋体小五号粗体;图表按章编号,例如表2.7为第2章第7个表;图3—1为第3章第1个图。

5、数学公式用斜体,按章编号。

6、页眉从正文开始。页眉左端顶格为毕业论文的题目,右端右对齐为页码,用阿拉伯数字。

7、正文中引用文献部分使用脚注标记,至少3—4个。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数量要求:中文至少15篇,英文至少2篇。

参考文献另起一页,与正文连续编页码,“参考文献”四个字居中,用黑体小二号,段前设置为0磅,段后设置为12磅,著录的内容应符合国家标准(参见《华东理工大学学报》)。主要格式如下:

(1)期刊:[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2)专著:[序号]作者.书名.版本(初版不写)[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析出文献:[序号]作者.题名[A].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专利文献:[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6)电子文献:[序号]作者.题名[EB/OL].电子文献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致谢(可选项)

致谢另起一页,与正文连续编页码,“致谢”两个字居中,用黑体小二号,段前设置为0磅,段后设置为12磅。致谢内容应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论文的装订顺序如下

1、封面(华东理工大学统一封面);

2、任务书;

3、中文摘要;

4、英文摘要

5、目录;

6、正文;

7、参考文献;

8、致谢。

六、重要注意事项

1、毕业论文写作期间,要求学生至少每周与导师联系1次,联系方式双方协商确定;

2、第八学期每位学生必须按学校规定的注册日准时返校,同时在注册日晚参加毕业班“英语学位考试”,否则,作无故缺考处理(具体时间以正式通知为准)。

行政管理系

4.实践教学环节及安排 篇四

集中实践教学工作安排意见

集中实践教学活动是电大开放教育各专业的教学环节之一,是各专业教学大纲和计划的要求,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步骤,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考察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电大学员必须参加毕业前的集中实践教学活动。

本期集中实践教学活动的对象是09秋各专业及往届未通过的学员。

一、社会实践作业

1、各专业(本、专科)交书面报告(社会调查/实践报告)一式两份,字数不少于3000字。

2、书面报告栏加盖(被调查的单位/实践单位)公章。

二、毕业论文(设计)

1、各专业(本、专科)交书面论文一式两份,本科论文字数6000字左右,专科论文字数5000字左右。

2、本科学员的论文、调查报告要通过集中实践教学管理平台指导。

三、时间安排

09级秋学员本学期重点完成毕业实习,在毕业实习的同时,写出毕业论文和调查报告,2011年9月24日8:30在教学楼三楼会议室参加集中实践环节安排会,之后两个月将书面论文、社会调查初稿交指导老师(指导老师是外地的请将电子版发送到指导老师邮箱,并联系指导老师进行指导)。于2011年12月25日将论文及实践报告定

稿电子版和纸质2份上交华亭电大工作站办公室。请各位学员记下以

上时间,特别提醒学员在此期间积极联系指导老师对论文进行指导,并及时根据指导老师的指导意见对论文修改,按时完成各项任务,毕

业典礼和论文答辩时间定于2011年12月3日早8:30时进行。望学

员们能够严格按照以上时间安排办事。

四、经费

第一次做的学员需交毕业论文(作业)指导、答辩、审核费260

元,第二次及两次以上者需交毕业论文(作业)指导、答辩、审核费

70元。

五、几个要说明的问题

1、各专业的具体安排意见请各位学员及指导老师在华亭电大在线(http://ht.gsrtvu.cn)“学校公告栏”下载,按照意见安排执行。为

方便解答集中实践环节各方面问题和学员之间的互助交流,特开设

“集中实践环节教学论坛”,登录用户名为htdd密码为111111,网址

为(http://ht.gsrtvu.cn:81/Forumhtzz),在华亭电大在线顶端也提供链

接。

2、行政管理本科、法学本科、金融学本科的指导老师为外聘老

师,具体分配情况在华亭电大在线“学校公告栏”中下载便知,答辩

时间以指导老师所定时间为准,但大概时间在11月20号左右,一般

在“集中实践环节论坛”答辩,请各位学员关注华亭电大在线和论坛

公告。毕业典礼和最终论文上传时间定于2011年12月3日早8:30

进行。

3、本科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必须在省电大“综合实践教学网络管

理系统”进行,系统的操作在安排会结束后在科技楼三楼机房培训。

4、行政管理专科学员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社会调查为“农村青

年学习需求调查”定向题目,请各位学员详细阅读“行政管理专科集

中实践环节注意事项”,依据调查表内容调查4位农村青年,撰写调

查报告,并将调查内容在“行政管理专科社会调查网络填报系统”上

填写,填报系统操作在安排会结束后在科技楼四楼机房培训。

5、小学教育专科的论文由英特尔培训代替,按规定需培训35课

时,并完成电子作业,具体培训时间与指导老师联系。

6、从今天开始,各专业学员及时与指导老师联系,经指导老师

指导后确定自己的论文、调查报告题目,(注意:本科必须写论文开

题报告,开题报告样本在资料包中,请各位学员下载,依据模式写作

开题报告,装订时附于论文内容前,论文评价表格之后),论文、调

查报告需规范格式,不得抄袭下载,且必须为本专业相关的内容,定

稿后用A4纸按规定格式要求打印装订。

7、论文和调查报告占8个学分,相当于三、四门课程学分,且

为必修科目,直接影响着能否毕业,所以请各位学员认真、及时的写

作,不要报侥幸心理对网络上或前几届学员文章内容改头换面蒙混过

关,也不要拖到下一学期再进行写作,一则推迟毕业时间,二是由于

每期学员人数较多,时间较久的学员可能漏报,不能进行论文写作。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要耐心的和指导老师联系,尤其是外聘老师,指

导人数多,且都特别认真,往届学员有论文修改6次才能定稿,请大

家有什么困难也不要放弃,只指导老师通过,基本没什么问题。附:09秋本、专科学员名单及指导教师分配表

华亭电大工作站教学部

5.运输管理课程实训环节安排 篇五

1.每组2人,确定分工,分别调研报告和研究报告。

2.调研一家有代表性运输类企业,编写调研计划,并完成调研报告。

时间为两周。只需以ppt形式汇报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可以围绕公司简介、服务产品、市场地位、市场范围、行业环境、所面临的问题、发展前景和其他自己认为重要的方面展开。(现阶段任务)

3.以调研报告为基础,完成以调研企业所在行业为中心或以所在区

域为中心的研究报告。时间为两周。要求按照研究论文的格式完成,如现状分析、问题剖析、研究对策等,并以ppt形式汇报研究报告。

4.综合考虑2、3点要求,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关注点,自行选择有代

表性的企业和所在的行业。如海运类企业(如中国远洋、中海发展、招商轮船等)、航空类企业(如南方航空、海南航空等)、铁路类企业(中铁快运、铁龙物流等)、公路类企业(华宇天地、德邦物流等)、快递类企业(顺丰、申通等)等。

5.将调研报告和汇报报告汇编成课程实训报告(按照学校要求的格

式打印),实训报告不少于3000字,并以此计算成绩。

6.实践教学环节及安排 篇六

关键词:汽车理论;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需要更多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汽车专业人才。这既给高校车辆工程专业创造了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同时又给高校教学提出了严峻而现实的挑战——车辆工程专业建设和教学必须紧跟时代和汽车工业的步伐,否则,专业教学将严重滞后于市场,人才水平和能力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用人需要[1]。我系开设的《汽车理论》是车辆工程类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主要涉及汽车性能的主要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影响因素,分析汽车及其部件的结构形式与参数对汽车性能的影响等内容。该门课程系统性、实践性较强,对工程实践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其教学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该专业其他后续课程的学习。因此,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实践环节是否合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课程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单一。通过对《汽车理论》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汽车基本性能的主要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影响因素,具备分析汽车及其部件的结构形式与参数对汽车性能影响的能力。该课程的理论公式推导较多,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灌输式教学法,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导致学习兴趣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学生创新能力受到制约。

2.实践环节较少。实验教学是理论知识和实验活动、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传授知识与训练相结合的过程,它能培养学生敏锐的直觉能力、创造性思维方法、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与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精神[2]。汽车理论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了解汽车的有关理论知识,通过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感性认识,加深和巩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由于《汽车理论》课程学时较少,实践环节严重不足。且课程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和综合性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只是在一旁观看,参与程度不高,现行实验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存在欠缺。

二、课程改革方案

1.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由于具有形象、直观、生动、信息量大、教学效率高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以大屏幕投影的形式演示教学内容,可以有效消除传统教学过程中可视性差、不够形象直观等缺点,在突出课堂教学重点、强化形象思维、启发学生灵感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传达更多的信息,并能够强化教学目标的达成。如在汽车操纵稳定性的教学过程中,播放汽车在赛道上的行驶视频,可使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操纵稳定性的意义。但是,对于汽车理论课程的教学来说,一味采用多媒体教学,会造成理论公式的推导过程过快,学生思考时间不足。可以采用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较长的逻辑推导过程清晰可见,以便大多数学生形成连贯的思考,同时也便于记笔记。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撷取两者之长,既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使得教学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艺术化,又可以通过板书过程,对学生形成较强的感性冲击,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参与学习的潜在积极性。

2.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在《汽车理论》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能使学生巩固并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同时能培养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方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并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穿插演示性的实验动画;此外在有限的学时中,可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为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原有的实验中增加了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方法、选择实验器材、拟定实验操作程序,自己加以实现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的实验[3]。在本门课程中把汽车悬架性能实验作为设计性实验列入教学计划。该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汽车悬架隔振原理与其隔振性能检测方法。在实验实施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初步拟定检测方案,制定实验计划,并对实施方案进行分组讨论和优化调整;然后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实验。采用这种方法使课堂讲授内容比较直观地体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验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关系。

3.采用互动式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互动式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主要方法之一。教学过程不能只是老师“教”、学生“学”,还可以考虑让学生参与到“教”的过程中。如:通过布置有关动力性方面的小课题,让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写出科技小论文或制作PPT,并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对其准备的内容进行讲授和展示。在课堂上学生的踊跃发言和热烈的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完善考评机制。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对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起着积极促进作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综合成绩包含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其中考试采用闭卷方式,可以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平时成绩则以实验成绩、教学过程参与程度和作业完成情况为依据,其中对实验成绩的评定包含学生是否对实验指导书进行预习,是否进行实验数据的记录,并着重检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及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教学过程参与程度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表现为评价依据。这样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相关素质进行综合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实施效果分析

通过对该门课程教学改革前后两届学生的成绩分析,教改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将2学时课堂教学时间调整为实践教学,在实践环节中增加了设计性实验,同时结合其它教学手段的改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的理论成绩得到了提高,同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得到了增强和巩固。由于总学时的限制,并非所有实验均可采用类似方案。更为合理并具有普适意义的方案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如借助于多媒体、仿真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在计算机上建立虚拟实验平台,使学生能自己动手配置、连接、调节和使用实验仪器设备进行实验,学生既可通过该平台动手操作,又可自主设计实验,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合理的教学手段,同时也要注重实践教学;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实施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作为车辆工程专业课教师,不仅要时刻了解和关注汽车的新技术和发展动向,还要研究如何以合适的方式把这些内容予以表达,以使得学生更易于接受;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过程,又要注重学生学习的接受过程;既要强调理论教学,又要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既要强调教学方法,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此,方能培养出更多具有较高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进.对高校车辆工程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3,3(3):81-82.

[2]丁晓昌.切实加强高校实验教学工作[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1):1-2.

[3]谭明.高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2):140-141.

作者简介:杨雪梅(1971-),女,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汽车设计与制造工艺。

上一篇:九不准心得体会范文下一篇:英语名词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