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年鉴表

2024-08-23

人教版初中历史年鉴表(13篇)

1.人教版初中历史年鉴表 篇一

初中历史人物总结

炎帝 黄帝 禹 李冰 孔子 秦始皇 汉武帝 张骞 司马迁 孝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松赞干布隋唐使 玄奘 岳飞 铁木成汉忽必烈 司马光 朱元璋 郑和 戚继光 郑成功 雍正皇帝明成祖 林则徐 左宗棠 邓世昌 康有为 梁启超 孙中山 周恩来 蒋介石 成立华夏族,炎帝(神农氏); 黄帝(人文初祖)

治水;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夏朝(公元前2070年)筑桥(都江堰)

儒家代表;主张“仁”“爱” 统一六国;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大一统;颁布“推恩令”;在中央设〈司隶校尉〉 通西域‘《丝绸之路》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皇帝到汉武帝}

建立北魏(439年)大运河的开通; “贞观之治” 房谋杜断;唐律疏义→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完备的法典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他统治时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东渡日本讲学 统一青藏高原;文成公主,金城公主 他的回国使日本“大化改新” 《大唐西域记》;天竺取经

他的抗金是中华民族内部的矛盾 又名“成吉思汗”;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建立元朝(1271年)

《资治通鉴》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战国到五代} 又名明太祖;建立明朝{1421};加强军权;八股取士 下西洋{1405—1433}(明成祖时)抗倭(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收复台湾{1622年回抱} 民族英雄 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故宫(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和孝文帝迁都目的同 鸦片战争,虎门销烟 《南京条约》鸦战近代史的开端 收复新疆,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近代史的民族英雄;《马关条约》“有公足壮海军威” 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

辛亥革命;成立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黄埔军校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南昌起义; 西安事变

毛泽东 林彪 张骞 詹天佑 侯德榜 邓小平尼克松 袁隆平伯利克里 遵义会议 三大战役 状元实业

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铁路工程师 侯氏制碱法

经济特区建立,改革开放 访华(1972年)**毛泽东 杂交水稻技术 雅典民主政治 查理马特 马可波罗 释迦牟尼 耶稣 穆罕默德 麦哲伦 查理一世 马克思义 路易十六 拿破仑 瓦特 史蒂芬孙 鲍狄埃 狄盖特 林肯 列宁 牛顿 达尔文 伏尔泰 卢梭

爱因斯坦 赫鲁晓夫 戈尔巴乔夫 尼赫鲁 杜鲁门 等级制度

《马可·波罗行纪》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完成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圆形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

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第一个人权宣言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 《法典》

改进蒸汽机

利用蒸汽机发明动力火车 创作《国际歌》 谱曲、《国际歌》 美国南美战争

十月革命,实行“新经济政策”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物种起源》;进化论 法国启蒙思想家 “人民主权”思想

物理学家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使一党制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利分散 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达到高潮,印巴分治 冷战的结束

2.人教版初中历史年鉴表 篇二

关键词:辩论,主动学习,独立思考

“新课改”对学生们来说是福音, 这将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对老师来说, 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这既是教学方式的改良, 也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那么在初中历史 (人教版) 教学中, 教师们如何做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运用的一些方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现分享给大家。

一、精心设计问题, 鼓励学生就此问题积极发言、辩论, 表明自己的观点, 勇敢“亮剑”

历史教学的课堂上, 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知识, 更要提升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看待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的讨论, 可以让学生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更熟练, 进而学好历史。

如在讲解八年级历史上册 (人教版) 中的《洋务运动》一节时, 关于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我先拟定出两个相反的观点:肯定观点——洋务运动值得肯定;否定观点——洋务运动是一场闹剧。我把班里的学生分成了两组, 让他们分别支持一个观点进行辩论。第一组对洋务运动持肯定态度:洋务运动改变了清朝固步自封、轻视科技的状态, 引发思想上的巨大转变, 开创了新型军事形式, 使清政府开始开源广进、培养人才。第二组持否定观点:洋务运动由清王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所主持, 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洋务派所兴办的企业均由洋务官僚操纵, 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这场改革没有也无法改变当时的政治制度, 中国从此丢失了成为近代强国的最后一张船票。就在两组同学“打得”不可开交时, 老师出来点评: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经过辩论后, 学生们普遍感到对洋务运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对历史课堂也更加喜爱。同时, 这也激发了他们探索历史的热情, 让他们在课堂上也更加主动。教学活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二、让学生“客串”老师

俗话说得好, 教学相长。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也可以试着让学生和老师互换位置, 借以充分发挥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 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

老师可以先让学生仔细预习、做好准备工作, 然后再上台“客串”老师, 把内容讲出来。等学生讲完, 老师再上台讲。经过如此过程, “客串”老师的学生就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进而弥补这些缺点。而且, 在同学上台讲课时, 其他在台下听课的学生也会产生“攀比”心理:他能讲成这样, 要是我上去, 肯定会讲得更好, 我可以弥补他的好多缺点!如此一来, 在台下听课的学生也就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这样在无形中, 就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教学时应巧设“悬案”, 多准备几个问题来“质疑”课本内容, 引导学生不再盲目接受、学会独自思考

学贵有疑。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容易扼杀学生的质疑精神, 老师们只知道向学生的大脑里“倾倒”知识;学生们只会乖乖地接受, 往往不能转化成自己的知识。所以, 教师在教学时就要设计问题, 激活学生们的质疑思维, 开动他们的聪明的大脑。在预习前, 老师们可先提出几个问题, 让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心态去预习, 并鼓励他们在预习过程中产生新的质疑。当然, 老师在安排问题时, 应坚持逐层深入、循序渐进的原则。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 当阐明一个问题需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时, 教师可把问题交给学生, 让他们自由讨论, 各抒已见, 共同交流,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

在讲解九年级历史课本 (人教版) 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时, 我就在学生预习前提了几个问题, 如为什么会爆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开始的标志、内战各方的领导人、阶级基础、控制地区、关键战役分别是什么?通过带着问题去预习, 学生就会对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同时也明白了本课的重点在哪里。课堂教学时, 在预习的基础上, 我继续给学生们“出难题”:谈谈对克伦威尔的看法?如果当时英国没有他, 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会是什么样的结局?通过这些方法, 学生们就能很认真地进行预习, 并对课本上的内容提出了质疑。课堂上大家纷纷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完全超过了我的预期。通过这堂课我发现, 孩子们的潜力是无穷的, 他们的创造力、独立思考能力、对问题的质疑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锻炼。当然, 教师得掌握好整堂课的气氛和价值导向, 对学生们的观点给予及时的点评及“拨乱反正”。

3.人教版初中历史年鉴表 篇三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形象地展示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与递变关系,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相对原子质量是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基本数据,是进行化学定量研究的基石。二者历来受到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清朝末年我国最早出现的一批化学教科书,如190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最新中学教科书化学》列入了“原质简要表”(“原质”即元素)。表中将相对原子质量称为“元重”,列举了68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和发现日期,可谓相对原子质量表的雏形。190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化学新教科书》在附录中加入了“周期律表”和“金类之比热、原子量及原子热”,开始使用了原子量[1]这一名词。 相对原子质量以前称原子量,根据我国国家标准GB3102.8-1993,目前在国内教科书和文献中大都使用相对原子质量(relative atomic mass)。而出于习惯,部分国外组织和文献仍使用原子量(atomic weight)的说法,如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下属的原子量与同位素丰度委员会(Commission on Isotopic Abundances and Atomic Weights)及其发布的《Atomic weights of the elements》。两种说法在当下文献中均有出现,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而1907年中国图书公司出版的《最新化学理论解说》[2]中则已经出现了和现代教科书中形式非常接近的元素周期表和原子量表(图1)。百年来,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出现在不同时期各种版本的化学教科书中,成为公众视野中化学学科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是自然界中物质固有规律和性质的具体体现,因而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相对稳定性,其基本形式百年来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但随着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元素陆续被发现,数据精度日益提高,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的内容也跟随时代不断地被充实和修正。2013年出版的人教版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根据权威数据,对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作了较大的修订。本文以下内容就二者的主要变化进行说明,并对修订的原因和依据进行了解析。

二、元素周期表中新元素的补充

门捷列夫在创制元素周期表时,敏感地认识到当时已知的60余种元素远非整个元素大家族的全部成员,大胆预言了尚未发现的元素,并为它们在周期表中留下空位,而随后这些元素的一一发现也证实了门捷列夫的远见卓识。最近几十年,美、俄、德、中、日等国的研究人员合成了101~118号元素,不断填充了周期表中的空位。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陆续对新发现元素给予定名,最近的是2012年5月公布的114、116号元素[3]。目前101~112号,以及114号和116号元素均已取得正式定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根据IUPAC的决定,经过在全国广泛征求意见,对专家提出的拟定名进行筛选和讨论,陆续确定并公布了101~112号元素的中文定名(表1)[4]。2013年版的人教版化学教科书中的元素周期表已将第7周期原有的空位填充完整,对尚未取得中文定名的元素以浅灰色加以区分。相对原子质量表中也相应补充了这些元素。

表1 101~112号及114、116号元素的名称及有关信息

三、相对原子质量数据的修订

相对原子质量的数据十分重要,正如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所说,没有可靠的原子量,就不可能有可靠的分子式,不可能了解化学反应的意义,不可能有门捷列夫的周期表。没有周期表,则现代化学的发展特别是无机化学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下属的原子量与同位素丰度委员会根据大量文献资料,逐一权衡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自1969年起,一般每两年在《纯粹与应用化学》杂志(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上以IUPAC技术报告的形式发布一次新的“标准相对原子质量”[5]。目前,人教版中学化学教科书中的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依据该委员会2011年发布的数据[6]进行了修订。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定义为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与核素12C原子质量的1/12之比。

Ar(E)=■ (1)

式中Ar(E)为元素E的相对原子质量,fi为同位素iE的丰度,ma(iE)为该同位素的原子质量。根据式(1),相对原子质量的准确度(不确定度)一方面来源于测量的实验误差,包括同位素质量的测定误差和同位素丰度的测定误差;另一方面来源于天然样品的同位素丰度差异。目前使用质谱法测定同位素质量的准确度很高,因此相对原子质量的主要误差来源于同位素丰度的测定[7]。

多年来,很多人一直认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单一的确定数值。对于目前已知的单核素元素(mononuclidic element),即Be、F、Na、Al、P、Sc、Mn、Co、As、Y、Nb、Rh、I、Cs、Pr、Tb、Ho、Tm、Au、Bi、Th、Pa22种元素,式(1)中fi=1,其相对原子质量的准确度仅取决于单一核素原子质量测定的实验误差,由于质谱法的测量精度很高,故这类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数值的准确度很高。对于存在两种及以上同位素的大多数元素,同位素丰度的差异对相对原子质量的准确度具有较大影响。

放射性元素在自然界中没有代表性的同位素丰度组成,除了钍、镤、铀三种元素存在寿命较长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外,其余放射性元素均无相对原子质量可言[8]。在化学教科书的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中,取半衰期最长的同位素的质量数,并加方括号予以区分。修订后两表中的新增元素均为人造放射性元素,今后如有寿命更长的同位素被发现,这部分数据还将相应变化。

在自然环境中,含有轻重同位素的物质由于理化性质略有差异,当它们参加反应或经历其他变化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分离和富集,产生同位素分馏效应(isotope fractionation effect),引起同位素丰度的变化。例如,自然界的碳循环,12C、13C和14C三种同位素中的轻同位素容易进入有机质中,而重同位素在无机碳酸盐中得到富集。海洋碳酸盐中的14C丰度比大气二氧化碳中的高,海生植物中的13C丰度也较陆生植物的高。对于大多数元素而言,这种丰度变化极其微小。但少数元素天然同位素的组成变动范围较宽,例如天然样品中10B的丰度为19.1%~20.3%,18O的丰度为0.188%~0.208%。在这种情况下,测量数据的变异范围实际上反映了自然界中该元素同位素的丰度涨落,导致相对原子质量数值的不确定度大于测量准确度,难以得到更为精确的相对原子质量[5,9]。2009年原子量与同位素丰度委员会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会议,决定将H、Li、B、C、N、O、Si、S、Cl、Tl10种元素的标准相对原子质量采用区间的方式[a;b](表示a≤Ar≤b)进行标注(表2),表明这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一个定值,以反映其相对原子质量的变化性,更准确地体现这些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实际存在状况[10]。2013年版的人教版化学教科书中的相对原子质量表采用了这些新的数据。而在一般情况下,对于未特别指明的样品的相关计算,IUPAC技术报告中也给出了供参考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作为惯用相对原子质量。人教版化学教科书中的元素周期表则采用了这一系列数据。

随着对一系列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相关调查和评审的进行,一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还可能进行修正。实际上,根据2013年4月29日IUPAC公布的技术报告《Atomic weights of the elements 2011》[11],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已由79.904(1)改为[79.901;79.907],镁则由24.3050(6)改为[24.304;24.307]。因此表2中的元素种类还可能继续增加,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还将随着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完善。

四、结语

在教科书中列入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是百年来化学教科书一直保持的一个优良传统。与二者相关的化学知识也历来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现行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考虑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发展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在初中阶段,相对原子质量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引入通行的严格定义,学生对它的认识还有待于在后续课程中继续深化;即便在高中阶段,相关问题也并不能彻底解决。教学时应依据不同阶段的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水平完成基本教学要求,竞赛辅导时适当提高。在正常课堂教学和普通考试试题中如果刻意或不自觉地增加深度、提高难度,往往容易因概念把握不准确而出现科学性错误,使学生在认识上产生混乱。

发现新的元素和测定相对原子质量事关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根本认识,化学教科书中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的新变化,反映了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入和科学研究的永无止境。新变化挑战了常人的惯性思维,但却更接近于自然界的真实情况。作为化学教师,有必要搞清楚相关内容的准确定义和来龙去脉,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变化,才能在不同层次的教学中灵活、适当地把握深度,激发学生对化学的热情,开启他们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肖应凯.不能用“相对原子质量”替代“原子量”.中国科技术语,2008(1).

[2] 池田清.最新化学理论解说.上海:中国图书公司,1907.

[3] http://www.iupac.org/news/news-detail/article/element-114-is-named-flerovium-and-element-116-is-named-livermorium.html.

[4]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112号元素的中文名称.中国科技术语,2011(5).

[5] 张青莲.原子量的测定和修订.化学通报,1986(10).

[6] Michael E.Wieser,Tyler B.Coplen.Atomic weights of the elements 2009(IUPAC Technical Report).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2011(2).

[7] 钱秋宇.化学元素的原子量.大学化学,2011(6).

[8] 张青莲.漫谈原子量的质谱法测定.大学化学,1995(6).

[9] 张青莲,陈刚,肖应凯,祁海平.锂原子量的校准质谱法测定.科学通报,1991(4).

[10] Tyler B.Coplen,Norman E.Holden.Atomic Weights:No Longer Constants of Nature.Chemistry International,2011(2).

[11] Michael E. Wieser, Norman Holden, Tyler B. Coplen, et al. Atomic weights of the elements 2011 (IUPAC Technical Report).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2013(5).

4.人教版初中历史重点知识新总结 篇四

【时代特征】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1.决策“特色”: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转移,“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2.实践“特色”:

(1)对内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国有企业改革(城市)。

(2)对外开放理论“特色”: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核心考点】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2.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思想上: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政治上: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组织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端。

4.改革首先从农村

开始,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获得大发展。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的活力。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它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

7.建立经济特区的作用:引进外资,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就业率,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8.我国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9.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10.-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1.-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新阶段。

12.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

1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毛泽东思想,分别在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4.-提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5.“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6.“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5.人教版初中历史年鉴表 篇五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了解清朝前期经济繁荣和清政府执行“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理解封建帝国出现危机的原因和请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二、能力和方法:通过简述“康乾盛世”时期经济发展的史实和清政府执行“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分析清王朝走向衰落的原因和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及其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进一步让学生学习概括、分析历史现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康乾盛世”局面形成的有关史实,认识这一局面的出现是当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结果,进一步理解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学习“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了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认识人类的科学文化总是在相互交流中发展的,若脱离交流,就会被世界潮流所抛弃。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康乾盛世” “闭关锁国”政策

2、难点: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及其危害。教学方法:讲述、阅读归纳、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唐朝时期“开元盛世”的史实,围绕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二、讲解新课:

(一)、盛世与危机

1、何谓“康乾盛世”?注释①,盛世的表现:国力的强盛,疆域的辽阔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

2、经济的繁荣:

农业方面:①水稻等粮食作物大大提高。②棉花种植面积扩大。③明朝中后期引进的甘薯、玉米等作物得到推广。

手工业方面:①制瓷中心景德镇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工艺水平有了新的突破。②南京成为新兴的丝织业中心。③松江等地的棉布畅销各地。

商业方面:商品流通更加广泛,商业更加发达。

3、强大的清王朝走向衰落的原因。阅读课本归纳原因(见书)和了解史实(乾隆奢侈、和珅贪污)

(二)、闭关锁国

1、引导学生分析闭关锁国政策出现的原因、表现和变化。原因:

1、打击沿海抗清力量。

2、抵抗西方国家的侵略。表现:禁止商民出海、限制对外通商并颁布一些条例和章程。

变化:由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到放宽海禁,开放广州、宁波作为通商口岸,再到乾隆年间加强限制,只开广州一处为通商口岸,最后形成严厉的闭关锁国政策。

阅读小字部分了解清政府在广东限制对外贸易政策的具体实施情况。引导学生分析特点。

2、闭关锁国政策的危害。是中国近代落伍的重要原因。引用马克思的一段话来理解。“闭关自守的中国,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闭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一旦与新鲜空气接触,就立即腐烂。”——参考教师用书再进一步分析。

三、课堂小结: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对危机产生的原因和表现以及闭关锁国政策进行复习。

四、学习与探究:P88-87

五、课堂或课后作业:《学习辅导》该节练习P39-40

6.人教版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总结 篇六

【时代特征】

1953-1976年,是我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也出现了严重失误。

1.制度的确立:

(1)工业上: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政治上:1954年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制度上: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2.道路探索:

(1)良好开端: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严重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十年“-”。

(3)建设成就: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核心考点】

1.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物质基础是“一五”计划;法律保证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标志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2.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实施背景是我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3.“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4.“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5.“一五”计划工业建设分布的特点:地域上主要在东北地区,行业上主要集中在重工业。

6.“一五”计划的成就有: “一桥、二铁、三藏、四厂”(武汉长江大桥;宝成、鹰厦铁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7.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8.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三大改造,完成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我国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加入生产合作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是实现公私合营,采取的政策是赎买政策。

10.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11.1958年开始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1966—1976年的“-”是社会主义探索的失误。

12.英模人物有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等。他们身上体现了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7.人教版初中历史年鉴表 篇七

一、历史探究活动课是提高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最好素材

探究活动课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相对来说, 日常课堂教学, 逻辑结构严密, 知识体系庞大, 易束缚学生的个性, 也使许多学生产生畏惧、甚至枯燥的心理。而探究活动课由于形式活泼、内容丰富,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相关资料的阅读, 丰富学生知识信息;通过自由的分析归纳问题, 他们感受到了自由分析、归纳问题的快乐;通过写小论文进行交流, 他们又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在轻松与热烈的氛围中, 有效地调剂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减轻了日常学习中带来的某种压抑和烦恼, 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同时, 探究活动课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如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就必须阅读相关资料, 形成自己的认识, 并形成文字, 这离不开相应的阅读、分析、口头 (书面) 表达能力的发挥。故探究活动课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赢得了学生的喜爱!

二、探究活动课教学流程设计

在实践教学中, 本人简要归纳了探究活动课的基本教学模式, 具体如下:

1. 列出探究活动课学习目标、探究问题

课前教师之间相互讨论, 学习, 根据本节活动课三维目标及学习内容, 以小组为单位, 通过形成的探究问题分配给各小组长, 小组长把任务具体化分配给组员, 并在小组范围内制定学习方案, 团队协作与个体主体发挥互相结合, 任务明确, 责任到人。

2. 搜集资料, 小组汇总

小组成员依据所引领的问题、学习要求探究教材和查阅有关资料, 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相结合, 作出对问题判断, 形成解决问题的初步思维。这一环节是历史探究活动课的教学研究的关键。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自学教材、查询资料, 学生只有通过自学才能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 增强自主探究能力, 小组合作讨论可使学生产生思维碰撞, 使学生学习更深刻。

3. 课堂上小组组织教学、展示问题

探究活动课上小组委派一名代表对本组所引领的问题进行解释, 其他本组成员进行补充、完善, 展示形式可多样化, 如:学生主持的专题课, 制作地图粘贴画、教具模型, 模拟历史人物 (自编、自导、自演) , 撰写历史小论文、随笔, 组织历史知识竞赛等。并提出本组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盲点, 其他小组可对另一小组提出质疑、补充, 对小组盲点无法解释, 教师可以进行补充, 引导, 释疑。实现了学生注意力有教师从外部控制 (被动) 转化为学生从内部自起控制 (主动) 这一飞跃, 这有利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团队精神。

4. 教师引导

历史探究活动课的教学研究尊重学生个性, 注重学生的兴趣与想法不强求千篇一律的答案。因此, 教师应重在科学理性的引导, 让学生尽情发挥个人潜能, 鼓励每一个学生各抒己见。老师对他们的正确发言要做出明确的肯定, 对错误说法要含蓄地表示怀疑和鼓励, 对难点要做出点拨。在教师引导下, 学生经过热烈的争执和讨论, 对问题做出判断和解答并加以扩展和引申, 从而提升他们学习能力。

5. 归纳总结

经过师生共同探讨, 学生自己对本课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才能使所学的知识得以系统化。

6. 感悟、反思阶段

历史探究活动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而不是对学生所掌握历史知识的量化考核。探究活动课开展后让学生通过对知识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可达到以上目的, 故学生在探究活动课开展后通过个人总结发言、撰写课后小结学习中得与失, 有助学生学习可持续发展。

三、探究活动课中的一些原则要求

高中历史探究活动课的教学要克服随意性, 因此课堂教学提高的设计需遵循下列原则。

1. 主体性原则

即探究活动课的实施, 自始至终都要贯彻教育主体思想, 以学生为主体, 尊重学生自主权, 相信学生的内在潜力。对学生进行五大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 使他能想;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 使他能干;三是解放学生的嘴, 使他能说;四是解放学生的空间, 使他能走向社会;五是解放学生的时间, 使他能自己支配。凡是学生自己能独立做的, 教师应该放手让他们去探索。在活动中, 能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活动的, 尽量让他们自主组织, 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同时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便于活动能够成功进行。

2. 实践性原则

实践是探究活动课的基础, 使学生参与社会性的历史保护、调查活动。让学生体会用自己的方式描述历史的乐趣, 然后让历史现象成为学生可以把握的东西。同时要让学生走出封闭的学校空间, 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 乡土化原则

探究活动课的实施, 在农村中学校园内受到现实物质条件的制约:设施、场地、图书资料、活动器材等必需品。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和利用本地资源, 发挥社区优势, 条件许可时, 可建立校外活动基地。

8.人教版初中历史年鉴表 篇八

知识

能力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手摇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2在了解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图、阅读、思考、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培养学生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过程

方法

通过分组讨论,绘图的方式,让学生对工业革命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和工业革命的概念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引导学生积极找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情感

态度

1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家富强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2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工业革命过程

工业革命的影响

(3)引导学生思考: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教师引导学生从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英国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英国雄厚的资本积累及英国良好的自然条件多思维角度简单分析即可。

(4)教师简单解释: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出现于棉纺织业?

二、工业革命过程:

(1)教师以“纺织机的发展”为线索生动概述工业革命的过程,使学生感知鲜活的历史,指导学生在稿纸上整理出英国工业革命过程图:

(2)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动脑筋”请你想一想,如果当时珍妮机在中国被发明出来,情况会怎样?为什么?教师用类比法进行思维提示,如花的开放需要充足的阳光和足够水分。新事物的发展需要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为其提供条件。即提示学生从工业革命的条件入手。(答案略)

(3)教师布置学生设计表格,归纳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

人物

时间

重要发明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教师讲授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点:a注意点出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b主要国家工业革命完成前后顺序。c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2) 教师布置重点问题:工业革命的影

个别学生发言。

听讲。

学生分组讨论,列出答题提纲,代表发言。

动手设计表格。

9.人教版初中历史年鉴表 篇九

一、教案背景、教学课题

1、面向学生: 初中一年级

2、学科、课题:人教版初中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3、课时数:1课时(45分钟)

4、学情分析:

1、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感知和认知能力,但理性的分析和认识能力还比较差。

2、学生具备初步收集信息和对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处理的能力,但准确性比较低,分析层次比较粗浅。

3、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可能还会停留在教材中所阐述的深度和层面上,对于友好往来的广义的历史意义及他对全世界的发展促进作用的认识不够深刻。

4、由于学生对中国古代史颇感兴趣,同时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比较低,在学习的过程中采取课堂讨论和课后上网查阅资料的方式来加强对本届内容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为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六课。本单元学习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所以本课是本单元的核心,是繁荣与开放的具体体现。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的对外友好交往。中日友好交往,既对日本政治、经济制度的转变、社会生活的进步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同时也丰富了唐朝的经济文化生活。玄奘西游取经的事例,不仅说明了玄奘为佛学真谛不辞辛劳的求学精神,而且大大丰富了唐朝对西域和天竺的了解,在中印友好发展史上留下佳话。本课这两个重点都紧紧围绕着唐朝中外友好交往这一主题展开,充分说明了唐文化的世界地位和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掌握日本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日本、玄奘去天竺等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讲述隋唐时期我国日本、新罗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启发学生思考隋唐时期出现频繁的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及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2、比较日本、新罗与隋唐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相似性,以及佛教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唐朝所起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的西游和历时的译经生涯中体现的奋斗精神,使学生更加崇敬为各国友好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

2、通过当时傲居世界文明之首的东亚文明及其中心唐朝的了解,使学生为自己祖先的业绩感到自豪。

【教学重点】

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处理办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加强直观性,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

处理办法:先让学生了解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基本史实,在此基础上推理出三点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政策开放

【学法指导】

1、梳理古代友好往来的主要贡献。

2、把握细节,明确古代对外交往对当今改革开放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通过看图片、视频、联系当今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古往今来的友好往来。

自主学习:让学生搜索资料整理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合作交流:通过对人物的讨论交流,理清思路,升华感情。 四、课前准备

教师的准备:《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鉴真坐像》、《玄奘》等百度图片链接。

学生的准备:收集有关鉴真六次东渡资料、玄奘西游天竺等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打开下面《职贡图》图片链接,教师指出:唐朝时期,许多外国使节远道而来,向中国皇帝进献他们的珍稀宝物。此图反映了外国使节和我国边远少数民族携贡品来唐的生动情景。上一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唐朝的民族关系,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唐朝的对外关系。

百度图片:职贡图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语言的引导、百度图片的相关信息呈现,让学生初步理解唐朝的对外关系。

二、进行新课

(一)新课:

1、在导入的基础上指出:唐朝时中外互赠礼品是中外交往的一个重要途径。

2、学生朗读第28页正文部分,整体感知隋唐对外交往的盛况。

3、打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引导学生读图探究:根据此图,你能找出唐朝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吗?学生探究活动,教师肯定指图小结:有东亚的新罗、日本,中亚的波斯、大食,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的拂菻,印度半岛的天竺以及东南亚各国等。然后引导学生在图上指明中外交往路线,注意联系古老的丝绸之路等知识。

10.人教版初中历史年鉴表 篇十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包括水利兴修与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繁荣的主要史实,并了解汉武帝经济上的大一统措施。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通过讲解、读图、讨论的形式培养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思考和概括两汉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总结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两汉是我国封建经济社会的发展时期,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发展,手工业取得了许多新的成就,居于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这是炎黄子孙的骄傲。这和两汉四百年的政治统一,文化积累是分不开的。

教学重点

治理黄河,农业的进步,丝织业和冶铁技术的提高。

教学难点

在学习古代生产史科技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想象力。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西汉和东汉初年统治者各采用了什么经济政策?出现了什么局面?(西汉初年统治者重视农业,轻徭薄赋,奖励农耕,提倡节俭,使“文景之治”的局面出现;东汉初年,光武帝多次下令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惩处贪官污吏,出现了“光武中兴”)

导入新课

由于汉朝统治者对经济的重视,使两汉的经济比前代有了很大发展。让学生朗读课文导言,导入新课。

(板书: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

古代中国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所以首先让我们看看当时的农业有什么进步?

一、农业的进步(板书)

水利(板书)

(投影黄河水咆哮的画面)

在农业发展的相关因素中,水是极其重要的。但有时水不能带来利益,反而成为祸害。比如养育了中华民族的黄河,在历史上就经常决口,给附近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汉朝的统治者十分重视治水,多次对黄河进行治理。提问:汉朝有哪些人先后治理过黄河?分别起了什么效果?

学生讨论回答后板书,并稍加补充指出:

汉武帝治理黄河(板书)

汉武帝时期,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十几个郡,汉武帝亲临现场,下令治理黄河。其实汉武帝并不是一开始就想治理黄河的,但他决心修河之后马上就去实行,命随从的文官武将都去堵塞决口,终于取得了治黄成功,此后八十多年黄河下游没有发生过大水灾。提问:汉武帝亲自治理黄河这一事件说明了什么?(汉武帝重视农业)

(2)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

到西汉末年黄河水患又严重起来,直到东汉明帝时,水利专家王景率领几十万人,修筑了千余里黄河大堤,从此黄河八百多年没有改道,下游被淹的土地变成了良田。

汉代的农民为了兴修水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们还不断地改进耕作的工具和技术。

11.人教版初中历史年鉴表 篇十一

授课班级 学生人数

课 题_______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________________

课 型 新授课 授课日期

一、课标描述(摘要)及其解读

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两汉对内对外关系。对内,出使西域和设置西域都护;对外,打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建立了同欧洲国家──大秦的友好往来。本课体现了两汉灵活多变的内外政策,反映了古老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就是兴趣为主,感性认识仍占重要地位。他们有参与学习的热情和活跃的思维,对张骞出使西域及丝绸之路的历史也略有耳闻。这些都可以成为教师引导教学的开发性资源,为学生自主的学习开辟道路。而且七年级学生是一个热情奔放的群体,他们愿意展示自我;也是一个自信、有思想的群体,他们敢于发表见解。基于以上的考虑,教师可以选择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在师生互动中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在对话交流中获得心灵的沟通,实现知识的建构。

四、学习目标:

1、识记张骞通西域的史实,班超经营西域的史实,丝绸之路的路线。

2、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五、评价方案设计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以上古诗中的“阳关”和“玉门关”以西的地区在汉代被称为( )。

A.西域 B.大秦 C.安息 D.葱岭

(针对学习目标一,采用多媒体演示的方式进行测评)

2、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事件是( )

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B.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C.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D.丝绸之路开通

(针对学习目标一,采用多媒体演示的方式进行测评)

3、下列事件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张骞出使西域 ②班超经营西域 ③西域都护设立 ④蒙恬出击匈奴

A.④①③② B.①③②④ C.④②①③ D.②④③①

(针对学习目标一,采用多媒体演示的方式进行测评)

4、下图为丝绸之路的路线图。

(1)请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名或国名。

A.出发地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E. 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

(2)对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填写一个人物)。

(针对学习目标一和学习目标二,采用书面练习的方式进行测评)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 目 内 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1、张骞出使西域 1、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 2、“丝绸之路” 2、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 3 3 教学难点 1、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1、小组合作交流 2 2 3 3 七、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同学们,今天我带来了苜蓿、核桃、胡萝卜、石榴、葡萄,还有一方丝巾,我先告诉同学们,这方丝巾产地不是苏杭而是新疆阿克苏,请同学们说一下苜蓿、核桃、胡萝卜、石榴、葡萄的产地在那?

在内地也有吗? 学生根据实物回答

新疆。在内地随时可见。 太好了。汉一朝是我国比较强大的封建王朝。汉王朝和西域沟通之后,中国同西方的贸易开始发展起来,特别是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 一条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通道。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本课内容。(出示课本标题) ?

由实物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西域歌舞、大漠驼铃、黄沙万里,这就是两千多年前,祖先开辟的“丝绸之路”。绵延数千里的丝绸之路贯穿了亚欧大陆,成为中外友好交往的见证。那么,同学们肯定想知道丝绸之路到底是如何开通的?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又和丝绸之路有什么关系呢?学习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

学生看图看书,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西域指的是哪里?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西域的具体地理位置?

学生通过看书掌握了本课的基础知识。

照书答 这是书 上的答案。西域的含义有两种(指图说明)

狭义的专指阳关、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主要是今天的新疆地区;广义的则指阳关、玉门关以西,包括中亚、南亚、西亚、北非及欧洲等广大地区。本课所讲的西域指的是广义的西域。东边的起始点都是两座关,一个城什么关?什么城池 学生看图回答:生:(齐答)阳关、玉门关和敦煌。

? 参照彩图18页仔细看张骞去西域有来回路线。敦煌不要被忽略. 说起阳关和玉门关,大家肯定马上会想起两首脍炙人口的唐诗中的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完整显示两首古诗)这是古人眼中的阳关和玉门关,在他们看来,阳关、玉门关之外就是不一样的世界,就是苍凉的荒漠。那么,面对这样一个荒凉的世界,面对不可预测的危险,张骞为什么还要冒险出使西域? 学生看书

生:联络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

? 师:为什么汉武帝时期要去攻打匈奴呢?汉武帝之前,汉朝和匈奴是如何相处的?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

汉武帝时期,经济军事势力的增强,统治者就希望从军事上打垮匈奴。

汉武帝之前:和亲 通过对比,使学生对这些历史人物更加了解。 为了稳操胜券,汉朝也希望找到一位盟友与其协同作战。因此,汉武帝想到了哪一个国家? 生:大月氏。

使学生脑中有直观印象

12.人教版初中历史年鉴表 篇十二

 课程标准

2-1 运用典型事例和相关数据,说明现阶段中国和世界的人口形势。

2-2 列举人口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3 了解世界和中国的老龄化趋势,知道我们应有的态度和行为。

 教学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

“人口警钟须长鸣”是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的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直面中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旨在通过各种图表和统计数据,了解我国人口的特点;列举身边的典型事例,说明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给资源、环境与社会带来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树立人口忧患意识。了解我国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树立资源忧患意识。了解我国的环境问题;列举实例,说明我国存在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通过了解这些问题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树立环境意识。因此,教材在本单元中,首先就探讨了我国的人口问题,这样,可以为后面分析我国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奠定基础。

“人口警钟须长鸣”──主要围绕我国的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而展开。教材首先用直观的数据,呈现了我国当前的人口总数。然后,回顾了我国人口发展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我国人口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增长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了我国人口的两个主要特点:人口数量大和人口素质低下。最后,选择了人口因素中对社会发展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人口数量和人口文化素质,阐述了它们对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特制订以下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人口问题的基本特点及其人口问题带来的影响,如:人口数量大、人口素质不高;人口数量大、文化素质低对自然、社会和经济带来的沉重的压力。列举人口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了解中国的老龄化趋势,知道我们应有的态度和行为。

②过程与方法:在小组讨论和辩论赛的活动中,培养大胆展示自己,与人合作,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解社会问题,关注社会问题,树立人口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认识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其给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 难点:理解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人口忧患意识。

教法与学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根据教学规律和青少年的年龄特点,适当设计研制教学所必须的图表,搜集教学图片及适量运用电化教学投影片等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提高教学质量。采用集体合作讨论法中的小组辩论与个人阐述相结合。

2、论辩式教学。学生就争论性的问题进行分组辩论,提出正反两方面的不同意见、根

据和理由,然后提出来进行集体讨论。集体讨论可以集思广益,沟通思想和感情,促使问题解决。

3、在“以学生成长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集体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这一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将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把全班学生分成4—6人的若干个小组,每组设一个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讨论,并组织进行小组成员的课堂表现评价,设立一记录员,整理小组成员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集体讨论,老师负责整理、分析、评价。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结构主义”理论指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

教学准备:

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

 学与教的流程

导入新课:

设计思想: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人口警钟须长鸣。从生活中常见的图片(拥挤的人流)入手,通俗易懂。再引出我国的人口总数,通过观看视频,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问】先请大家观察几幅图片。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人多、人山人海)有谁知道中国目前有多少人口呢?(答:13亿人口)那么13亿人口日又是哪一天呢?请大家观赏一个短片!

【观赏】视频片段:《中国第十三亿个公民的诞生》。

【叙述】13亿人口日是哪一天呢?(2005年1月6日)北京的那个小男孩真是非常的幸运,成为我国第十三亿个公民。然而这个小男孩的哭声却给我国人口问题敲响了警钟!13亿人口的大国是怎样产生的呢?请大家来仔细分析。我们进入本堂课的第一环节,“求知篇

透视人口国情”。

一、求知篇

透视人口国情(基础教学):

设计思想:本课教学分三个环节进行:

一、求知篇

透视人口国情;

二、体验篇 人口警钟长鸣;

三、实践篇 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避免了课堂的枯燥、乏味,把“知识教学”与“活动开展”结合起来,体现了新课改的“多维互动”。“人口数量大”是我国人口问题的一大特点,通过“小组合作、互动探究”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口忧患意识。“人口素质不高”和“人口老龄化加剧”两个内容,学生容易理解,通过直观的图片和数据揭示出来就可以了,至于人口问题带来的影响和对策,在“体验篇”环节再展开。

1、“人口数量大”的教学

(合作探究: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共同探究中国“人口数量大”的教学内容)

【展示】《中国人口每增加两亿大约经历的时间》

问题:

1、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如何?有什么原因。

2、新中国成立到1980年,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怎样?有什么原因。3、1980年后到现在,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有怎样的变化?原因如何?

4、预测一下,2050年我国人口总量将会是多少?

【叙述】请大家仔细分析以上图表,带着问题,打开课本,进行合作讨论,共同探究。(分左右两大组,各两个问题)

【总结】通过学生的合作,由各组代表进行分析,展示讨论的成果。教师进行点评、总结。

2、“人口素质不高”的教学 【播放】小品《开汽车》

【提问】这个小品,反映了驾驶员的什么问题?(素质低)引入“人口素质不高”的特点。【展示】[数据资料一]和[数据资料二];即“四国每万人中大学生人数比较”和“我国各类【总结】“人口数量大”和“人口素质不高”是我国人口问题的两大特点。

3、“人口老龄化加剧”的教学

【展示】“预测我国65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的资料。

【提问】以上资料又是反映了什么问题?(答:“人口老龄化加剧”的问题)

【总结】“人口老龄化加剧”是我国未来人口发展的又一个忧心的问题。那么,“人口老龄化”会带来什么影响呢?(社会保障问题,劳动力短缺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倡尊老爱老美德)

【承转】大家对我国的人口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人口问题的两大特点是人口数量大,人口素质不高,还出现了人口的老龄化趋势。有人认为“人多好。人多力量大。”,也有人认为“人多不好。人多消耗的财富也多。”究竟“人多好”还是“人多不好”呢?现在,我们进入第二环节——“体验篇

人口警钟长鸣”。在课堂上举行一场简单的辩论赛,辩论的题目就是“人口”与“人手”(展示“辩题”与“规则”)开始准备。残疾人统计数据”。

二、体验篇 人口警钟长鸣(体验问题)

设计思想:初中学生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都已经开始有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而且,在课余时间里会因为某个问题而争论不休,通过不断的争论,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同时有利于调节学习气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争辩,使学生明确一个结论:“人口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人口发展应以社会经济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水到渠成。

1、小小辩论赛

【辩题】:

观点一:人多力量大,干什么事都容易。观点二:人口越多,消耗的社会财富也越多。【规则】

1、分组选择各自观点,请每个同学准备充足的论据来论证你方观点。

2、双方轮流发言,无须举手。

3、一 方在规定时间内无言以对,即告失败。【活动】“小小辩论赛”

【总结】启示:人口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合理的人口发展应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承接】而我国的人口国情就是人口数量大,文化素质低。这种状况,肯定对自然、社会和经济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你在生活中是否有深切的体会呢?

2、七嘴八舌话影响

【活动】学生自由发言,点击出示有关图片。

【展示】人均资源表、漫画、交通、就业等一组图片。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总结】带来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导致就业困难、交通拥挤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阻碍了经济的发展。3、13亿的乘除法

【承接】通过我们仔细分析人口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温家宝总理提出的“13亿的乘除法”就容易解答了。请大家来做做13亿的乘除法。(学生思考,回答)

【总结】在乘法的括号中填上就业、交通、医疗卫生、住房等,在除法的括号中填上资源总量、国民生产总值、教育经费等。重视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因为我国人口已敲响警钟。【承接】现在举国上下早已认识到人口问题的严峻性。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我们进入第三环节,“探索篇

直面人口危机”

三、实践篇 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课堂深化)

设计思想:“体验篇 人口警钟长鸣”环节已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很高,为了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设计了这个环节;同时,可以在这个环节中,对以下内容——“人口问题带来的压力及其对策”进行深入的实践和探讨,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的意义重大。在问题的设计上,要注重“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特点,从易到难,“跳一跳,摘桃子”。

【提问】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展示】计划生育宣传画(答: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我们经常看到不少宣传计划生育的标语。

【总结】那么,你能为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做些什么呢?

【承接】说得好!宣传人口国策,好好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非常重要。大家的想法与北大教授不谋而合。

【总结】最近北大教授孔寒冰撰文指出------(展示材料)

当前中国的人口问题,除了人口数量大之外,更为关键的是人口结构问题(人口的老龄化、男女比例失调、就业问题、人口的综合素质等),其中尤以人口的综合素质最为关键。人口的综合素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口的身

体素质,二是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三是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21世纪的栋梁之才,为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应该积极锻炼身体;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使命感,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伟大重任,做一名无愧于时代的新青年。这是今天老师带给你们的赠言,以共勉。

【结束语】提高自身素质,解决人口问题,任重而道远!请全体起立,举起右拳,发出庄严的青春誓言。(班长领读)

13.人教版初中历史年鉴表 篇十三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教具准备:卡纸、动物磁性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是不是很喜欢旅游阿? 生:是!

师:好,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玩一玩好吗?瞧,这是哪儿?(呈现“数学广角”的卡片)生:数学广角!

师:数学广角里有好多好玩的地方,今天还有个摘星的活动呢!能够在这次游玩中遵守纪律,发言积极响亮的同学都可以摘到星星!有没有信心呀? 生:有!

二、游戏娱乐,学在其中 第一环节:时尚街——衣服搭配

师:我们先去第一个景点时尚街看一看,老师看中了2件衣服、一条裙子和一条裤子,你能帮我搭配出几套衣服呢?

(呈现衣服磁性图片,请学生把自己的搭配方法到黑板上来展示一下)生1:红色衣服和裙子,绿色衣服和裤子。生2:红色衣服和裤子,红色衣服和裙子。

师:刚才的两位小朋友都非常的棒,他们每个人都配出了两套,有哪位小朋友还想来试试?把所有的搭配方法都给大家介绍一下!生3:红色衣服和裙子,绿色衣服和裤子; 红色衣服和裤子,红色衣服和裙子。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用连线的方法表示出来。具体图示如下:)

三、由浅入深,体会感悟

1、数字园——数字搭配

1、写两位数。

师:刚才我们去了时尚街,小朋友们搭配衣服的本领可真棒!现在,老师带大家去数字园玩一玩!数字园里有3个数字宝宝,他们每个人都想和另外第一个数字娃娃交朋友。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生:愿意!

师:好!那么请你们每次从他们3个中选出两个,组成一个两位数,让他们交个朋友。试试吧!

2、(要求学生把自己想到的两位数写在白纸上)

学生独立写数,教师巡视并注意收集几个比较典型的不同层次的学生答案。汇报交流。

第一组:12、21、13、31 第二组:12、21、13、31、23、32 第三组:„„

[一组一组分析,请写的这位小朋友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在本阶段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对无序排列无法写全,如果按照一定的规律来写就可以写出6个两位数有了深层体验。)

此时,教师适当引导:现在,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把这3个数娃娃排的两位数都写全? 生1:先把最小的1排在十位,个位上先用2,组成12;个位上再换成3,变成13;

再把第二大的2放在十位,个位上先用1,组成21;个位上再换成3,变成了23;

最后把最大的3放在十位,个位上先用1,组成31;个位上再换成2,变成了32。生2:先选1和2,组成12,交换位置,组成21;再选2和3,组成23,交换变成32;再选1和3,组成13,交换变成31。

生3:我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的。12、13、21、23、31、32。教师引导大家观察这个小朋友的方法排出来的其实和第一位小朋友的一样。

2、照相馆——小动物排队

师:我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总是喜欢在那里留个影。小动物们也是这么想的,瞧,它们3个好朋友也准备在照相馆排个照呢!(出示3个小动物的磁性图片)它们想多留几个影,你愿意帮它们排一排吗?

(为了防止有的小朋友会按照从上到下排等情况出现,先说明他们是想横着排成一排的)由于学生在第二个环节中对数字排列有了深入的体会,因此,在这个环节中,他们很快就能按照一定的规律(确定第一个小动物,后面的只要交换位置就可以了)给小动物排出6种队伍。

四、实践探索,深入挖掘 欢乐谷——握手游戏

1、师:刚才小朋友们的表现实在太棒了!老师跟你们握握手吧,向你们表示祝贺!跟两位小朋友握手,然后示意他们两个人也相互握手互表祝贺。

教师马上抛出问题:刚才老师和** 小朋友握手了,和** 小朋友握手了,这两位小朋友也相互握手了。我们3个人都跟另外2个人握手了,我们一共握了几次? 生:3次!

师:小眼睛真亮!那么你们猜猜看,如果4个人握手,每2个人都握一次手,一共要几次? 有几个学生马上就说:3个人3次,4个人当然是4次!

教师板书:哦,你们认为是4次!但是现在还不能确定,所以老师先在4的边上打一个?

想不想知道到底要几次?4人小组试试吧!

2、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参与其中只有3个人的小组。全班交流,一组小朋友说是8次,其余都是6次!

师:刚才大部分小组认为是6次,有一组小朋友认为是8次,我们请他们把他们的8次握给大家看看,究竟是怎样的好方法握出来8次!

请8次的小朋友上台演示!结果其中的一个小组成员自己先发现了有重复握手的现象。

因此,换另外一组6次的小朋友上台演示。请学生把握手的方法用一副画表示出来。

大部分同学都能够得出这幅图。

课后反思: 本课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里数学广角的内容,主要是排列与组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我选取了生活中几个常见的情景作为切入口,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体验达到目标要求。总结试教时的体验,谈一下上完本课的一些体会与反思。

1、巧设景点,使环节有效衔接

吸取试教时没有将各个环节有效串联的教训,我尝试用时尚街、数字园、照相馆、欢乐谷4个景点的方式引入,将数学广角作为一个游乐园处理。这些与学生的生活比较接近,在实际教学时使得各个环节能够有效衔接,学生兴趣浓厚。比如,到时尚街时,我就说老师在那里挑选了几件衣服和下装,你能帮我搭配一下吗?把学生的关注点自然地转到了衣服搭配中;照相馆一环,提到我们旅游时常常喜欢留个影,小动物到了数学广角也想留个影,你们能帮助它们多排几个队伍造型吗?也是非常轻松自然地就引到了动物排列的问题上。

2、摘星行动,使课堂面貌焕然一新

低年级的小朋友,他们对学习的需求还不是为了自己的需要而学习,更多的是为了里得到老师、家长等成年人的赞扬肯定或者其他外在的奖励。因此,我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摘星行动。一开始上课,就把一排彩色的星星贴在黑板显眼处,告诉小朋友们,表现出色的小朋友都可以得到一颗漂亮的彩色小星。为了得到这颗漂亮的小星星,每位小朋友上课时都在和自己暗暗较劲,努力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课堂面貌焕然一新。在今后的教学中,针对低年级小朋友的特点,可以多采用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重视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

上一篇:企业文化“相互帮助”下一篇:描写秋的美景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