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管理1(共14篇)
1.小学课堂管理1 篇一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经验交流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新军屯小学的高效课堂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一年来,针对本校的实际开展了高效课堂理论探究,高效课堂同课异构,高效课堂教学实践反思及经验交流等一系列的活动。
今天,我代表高年级组就数学学科,汇报一下我校高效课堂建设工作情况,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一、先学后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授之一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可享一生。”在小学教育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先学后教”就是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我们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实践和研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设计阅读性作业--发现问题
阅读性作业就是把要学习的内容先浏览一遍。关注文本中的知识点、关键处,引导学生采用圈、点、划、注等方法,让学生通过预习,把一些疑虑写下来。
例如在教学《比例尺》之前,可以布置这样的预习作业
1、你肯定认识卷尺,直尺,皮尺,那你认识比例尺吗?它有什么用呢?
2、如果你想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可以翻看书上比例尺的有关知识。把知道的知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的记录下来,可以在书上做标记。
可见 “预习”乃是“学生预先学习”之意,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是课外到课内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初步发现问题的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深化小组合作
放手展开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教师最多讲解15分钟,尽可能的把时间还给学生!教师应把握最有效时机指导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当学生独立思考不能解决问题、学生意见产生歧义、问题的解决方法多样化、知识面需要扩大,以及学生提出具有价值的问题时,这些情况下均应该及时、合理地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比如学习“百分数”时,个别学生提出百分数是否为分数的问题,这无疑就是开展合作学习的良好契机。
记得张旭超在上《分数的意义》时,请学生从8枚棋子中找出四分之一。学生回答不一,有的认为是1枚棋子是四分之一,有的认为2枚棋子是四分之一,还有的认为4枚棋子是四分之一„„当时,她没有马上否定说错的学生,也没有用事先预设好的问题拉着学生走,而是恰如其分的灵活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把握好动态生成的新资源,展示出动态生成的艺术,达到了巧妙运用生成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是否可以介绍一些讨论过程的内容?)
三、展示是高效课堂的一大亮点,甚至有人把高效课堂称之为“展示课堂”。
高效课堂十分重视展示,我们认为“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谁都别轻视展示。从操作技巧上说,展示又分为两种,小展示、大展示。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向小组同学展示个人预习到的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按照约定,学生把预习时习得的知识以自己的语言口头表达出来,这时一般不允许看着课本或资料 “照本宣科”,同组同学则要根据自己习得的情况对发言者的发言内容表示赞同或者反对,有不同意见时与之进行辩论,以求得全组同学对学习对象有一致的见解。其间,学困生具有首席发言的权利。而教师要根据每组在展示中暴露的问题,组织全体同学参与“大展示”。大展示由某一同学代表其小组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征询学习成果,学生上讲台(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全组同学)用“我是老师”的角色,向全班同学讲解知识,回答同学的质疑,必要时也可以向老师申请帮助。老师根据自己的预设,倾听学生的展示与交流,注意课堂生成,适时点拨。
四、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实现高效课堂的最大化
1、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每天讲新课前的三五分钟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联系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2、加强语言表达训练,多说算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语文和数学学科的整合,在数学课上同样侧重说话训练,引导和要求学生说完整的话。利用小组合作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出每道题的算理。
3、针对适合的知识点,巧编数学知识的顺口溜,比如:针对周长和面积、容积和体积这些内容,五年级三位老师编出了简单的四句儿歌:长度一条线,面积一大片,体积占空间,容积算里面。这就很容易地避免了相似概念的混淆问题。
4、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批改作业,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每位老师结合学生性格特点和学习情况,利用批改作业的环节和学生进行良好沟通。学生作业本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语言:这次字迹太棒了,加油!这次作业完成得很好,再努力!还是有些马虎,希望下次看到你的好表现!你会记住我们的约定,等等。这样使学生心情永远是放松的,可以消除对学习的畏难情绪,永远充满自信,势必会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每一节数学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每一节数学课都能让学生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最高效地学到应知应会的知识!实现简简单单教数学,从从容容教数学,轻轻松松教数学,打造高效课堂!
2.小学课堂管理1 篇二
(一) 1 ∶ 1 课堂环境简介
1 ∶ 1 课堂环境的概念最早源自美国, 美国的两位教授认为当信息化技术进入教室, 笔记本电脑进入教室时, 学生人手一本笔记本电脑, 就像拥有一支铅笔, 一本书一样, 是一个崭新的学习时代下的课堂环境. 在我国, 学界关于1 ∶ 1 数字化教学以及1 ∶ 1 课堂环境有着不同的定义和认识, 主流的认识有两种, 一种是1 ∶ 1 课堂环境标志着数字化, 移动化教学, 学习的新阶段;另一种认为1 ∶ 1 课堂教学环境就是基于1 ∶ 1数字设备发展的学习环境.
本文的研究探讨, 立足的1 ∶ 1 课堂环境的观点是∶ 在课堂信息化环境下, 开展1 ∶ 1 数字学习. 每一名学生需要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 即符合“1 ∶ 1”, 课上, 学生的笔记本电脑连接互联网, 拓宽学生学习知识的广度, 方便学生的学习.
(二) 1 ∶ 1 课堂环境下小学数学资源存在的若干问题
1. 资源有限, 学生资源不足
目前开展1 ∶ 1 数字化学习的主要方式还是以老师讲授PPT为主, 这主要是因为教学资源有限, 无法实现人手一本电脑连接互联网. 目前我国的教育水平只能实现在每个教室配置一台电脑, 老师通过连接互联网的电脑拓宽教学的广度, 而学生则不能利用电脑拓宽学习的广度, 那么就更无谈拓宽学习, 教学的深度了. 目前资源有限, 学生的资源不足不能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不能够充分发挥1 ∶ 1 数字化学习的优势, 相反还会降低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 导致教学的整体水平下降, 不利于教学的深度改革.
2. 学生的学习资源缺乏
目前我国的教育市场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学习机, 各种各样的学习课件, 貌似有很丰富的学生学习资源, 然而本质的事实却并非如此. 主要表现在∶ 学习机以及学习课件大都面向初高中学生, 面向小学生的则少之又少, 此外少数小学教学信息资源又以教师的教学课件为主. 学生的学习资源缺乏, 完全无法适应信息化教学的发展.
3. 学习资源的质量较差
1 ∶ 1 数字化学习的学习资源往往是由老师自己制作的, 特别是在小学教学, 学习的信息资源相对匮乏的当下. 小学教师自身能力的限制, 其制作的课堂学习资源的质量性不高, 导致在课堂上发挥的作用极小, 效率很低.
(三) 利用学习资源拓宽1 ∶ 1 课堂环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
1. 1 ∶ 1 课堂环境的学习特点
1 ∶ 1 课堂环境的学习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笔者分述之∶在教学结构和教学的内容上,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突破传统小学数学教学的限制;在教师教学方面, 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互动共进, 而非老师一味地教学;在学生方面, 学生的参与程度大大提高, 思考空间扩大.
2. 深度教学与学习资源的关系
学习资源的丰富可以拓宽课堂的广度, 为教师教学, 学生学习提供更加优越, 便利的条件. 但是丰富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深度之间还有一段距离, 也就是说学习资源丰富并不意味着教学深度, 学习资源的极大丰富只是实现教学深度的前提, 还需要科学, 合理的教学模式.
(四) 基于1 ∶ 1 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
基于1 ∶ 1 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 目前有5E模式. 即∶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设置课堂活动引导学生探究, 学生自主观察学习记录, 启发学生思考交流总结, 巩固训练拓展思维. 基于1 ∶ 1 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5E模式是立足于教学资源丰富的1 ∶ 1 教学环境下,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重学生学而思, 交流总结.
( 五) 1 ∶ 1 课堂环境下的深度教学的学习资源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 ∶ 1 课堂环境下的深度教学的学习资源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 复习旧知. 通过电子书数据包帮助学生复习旧知; (2) 问题情境. 教师设计问题, 情境, 丰富课堂形式, 增添课堂的趣味性; (3) 探究新知. 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课堂活动, 引发学生的思考, 促进学生探究新知; (4) 巩固应用. 利用信息化设备巩固所学; (5) 拓展迁移. 利用互联网拓展知识; (6) 总结评价.
结束语
笔者根据自己的多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经验, 见证了教学设备的日益完善, 教学学习资源的日益先进, 信息化, 我们教学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在信息化时代下, 1 ∶ 1教学是主流的, 先进的教学方法. 基于1 ∶ 1 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对于提高教师课堂的教学效率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笔者本文希望丰富1 ∶ 1 课堂环境下的资源设计模式的内容, 以供广大的教师从中参考, 借鉴.
摘要: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 互联网的深入普及, 1∶1数字化学习成为现实, 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实现深化改革.本文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经验, 对1∶1数字化学习有深刻的认识, 对1∶1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有比较科学, 全面的认识.立足于工作经验, 笔者对1∶1课堂环境进行介绍, 对深度教学与学习资源之间的关系进行介绍, 总结出基于1∶1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模式以及模式的结构特点, 以拓宽小学教育1∶1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内容.
关键词:1∶1数字化学习,1∶1课堂环境,小学数学,深度教学,资源设计
参考文献
[1]张建军, 李艳红.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变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3.小学课堂管理1 篇三
作为一名学贯中西的学者,亨德森•杨在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上提出了许多崭新而高端的观点。为了将他的教育理念在云南乃至全国广为传播,本刊将陆续刊出亨德森•杨博士的先进教学理念系列文章。
亨德森•杨认为教育教学的精髓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力,激活学生的潜力,并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在某种意义上,人类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便是自身的智力和潜力;而开发智力的关键在于,必须具备一整套可操作并行之有效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
从本质上看,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是社会、家长委托学校、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使受教育者把目标语语言形式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转化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起端,是学生当前目标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学习方法和文化意识以及情感态度和其他非智力形态因素等一系列素质的总体发展水平;而这一过程的归宿,是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和素养以及生理和心理的全面发展,为其在未来为实现个人、家庭和国家的物质幸福和精神尊严建构坚实的基础。
着眼于操作层面,英语课堂时空涉及到听、说、读、写、译的教与学的互动,学生正是通过这种双主体的互动,逐渐学会英语语言知识、语言结构及其规则和实现课堂学习目标的。一般来说,教师基于具体课程的教案内容框架,按照课前确定的教学核心任务、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以适宜学生当前认知结构、生理和心理特点及非智力形态情况的教学方式,引入学习材料,使学生能够基于自身当前认识水平和中介语状态,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活动,感知和理解语音、词汇、句子、语法、语义、语用、语篇等目标语语言知识系统要素,从而达到获得知识的目的。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作为教学设计思想的实施,从学习材料的导入、呈现、操练、反馈和总结,到课后作业的布置和新的学习材料的预习要求,应体现出规范性和有效性。教师除了考虑到教材整体内容、体例、教学设计思路以及诸单元前后关系和每一单位课时内所涉及的知识重点、难点及其与前后内容的衔接性等一系列因素之外,还应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注重激活思维、传授方法和形成性评价,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
然而,中国中小学英语课堂由于基本上采取大班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得教师不能完全掌控复杂的过程要素,并据此对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不断优化,于是,在给定的教学课堂时空中,要高效率、效度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是难以想象的。从中国小学到中学英语教育的轨迹来看,受教育者目标语学得的理性“路线图”是以这样的方式逐渐演进的:从单一结构到复杂结构再到综合结构的理解、识记和运用;从结构形式到结构规则再到语言意义的推演、记忆和表达;从结构语义到结构语境再到结构语用的准确而熟练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乃至学贯母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那么,怎样才能通过优化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使学生沿上述“路线图”前进呢?这首先要求教师从教案的设计着手。
教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最终的书面体现形式,是每节课实施的基本框架结构,主要涉及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因而,可将撰写教案的过程,视为教师根据所把握的教材,制定教学实施的方法和步骤的过程。教案是教师对教什么和怎样教作出的具体规定,是教师教学观念与风格、策略与技巧的个性化体现,没有固定的撰写模式。但任何教案的基本框架结构都包括学生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课后反思等6个方面的内容。
英语课堂结构作为一种动态的过程要素,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同英语教学实施的策略与计划、方法与手段、活动与管理等课堂过程的决定性因素相互联系和作用,形成基于特定教育价值取向和与之相一致的教学目标的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整体系统。这些要素的功能特性及其联动产生的协同效应,从根本上规定着和影响着英语教学时空的过程、方向和状态。广义上,结构是指物质系统内部构成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方式,是物质系统组织化和有序化的标志。狭义上,英语课堂教学结构既是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系统的存在方式和基本属性,又是课堂教学过程系统具备整体性、层次性和功能性的逻辑前提。
在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过程中,人们对英语课堂教学结构的认识和理解,容易出现两种倾向。其一,英语课堂教学被认为是语言行为基于课程目标的任意组合。这一倾向忽略了一个事实:英语课堂教学作为在一定的语境中按某种程序组织的一系列行为,是有其结构功能意义的。事实上,从教与学角度来看,课堂教学结构是课堂时空中由教师与学生双主体教与学的互动所构成的整体系统规律性的载体。其二,基于structures(结构)这一英文复数概念的字面释义,英语课堂教学结构被划分成若干没有关联性的独立的环节。这一倾向导致的结果为:静态离散环节的简单加和,等同于structures这一复数概念。事实上,英语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系统,涵盖了所有要素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及其方式。教师的教学行为,便是组织可支配的教学资源,实现动态的整体教学结构的过程,亦即structuring的过程。在教育哲学的理论框架中,这种英语课堂教学系统结构(structuring)的形成过程,体现了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的统一原则。
着眼于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学习的路线图,不同年龄层的孩子,在每一学习阶段,在每一堂课时空中,都始于对英语语言内容和形式的输入或感知,通过对其理解、内化、输出或综合运用,从中介语过渡到目标语,为下一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受教育者的知识和能力按照由單一到系统、由具体到抽象以及由模仿到创新的规律,在时间轴上逐渐完形。对任何英语教师来说,进行课堂教学结构研究的目的不外乎在牢牢把握与英语教育教学有关的重要信息量的基础上,根据上述路线图,通过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结构和功能的作用,控制和优化教学过程,稳定持续地提升英语教学的效率效度。(待续)
4.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经验交流材1 篇四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就让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有广阔的空间去追求最高的艺术教学境界,因为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学艺术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适应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习能力,而使用富有审美价值的认识技艺所进行的创造性教学活动。它来源于教师个人长期的实践经验及其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教学机智),反映了教师对教学规律的深刻理解与掌握。它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教学准备的艺术、教学过程的艺术、教学组织管理的艺术、教学的语言艺术和非语言艺术、教学的板书艺术、教学风格、教学机智与幽默等。现从教学过程这个方面分析一下课堂教学艺术的特色。
一、导入,要体现一个“趣”字。
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良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动,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引人入胜,辉映全堂;不好的导入则窒息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一种消极的心理定势,成为教学成功的障碍。一堂课的导入是教师对教学过程全程考虑、周密安排的集中体现,它熔铸了教师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的智慧,闪烁着教师教学风格的光华,是展示教师教学艺术的“窗口”。因此,教师应十分重视一堂课的导入。其导入方式有设置悬念、创设情境,或直观操作、强化感知,或基础训练、以旧带新,或开展竞赛、激发热情,或生动表演、寓教于乐„„无不殚思竭虑,追求卓越。
例如:用“刘翔跨栏夺冠”来导入“速度”,用“姚明的身高”来导入“高度”,用“奶奶和孙子生日”的故事来导入“年、月、日”,用音乐课的“节奏练习”来导入“循环小数”,用“猴王分饼”的故事来导入“分数的基本性质”,都较好地创设了问题情境,产生了“先声夺人”的教学效果,显示出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中的“趣”字。
二、新授要体现一个“实”字。
新授是一节课的中心环节,提高新授的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要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这个核心,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材的主源作用、旧知识的迁移作用、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师生之间的情意互动作用。做到了理论和实践、教与学、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的有机结合。
首先,新授教学要充分运用迁移规律。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同新知识互相作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作用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同化,即把新知识直接纳
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二是顺应,即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以接纳新知识。这两种作用方式都以新知识与原认知结构建立联系为前提。因此,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系,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充分利用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
其次,新授教学要充分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知识发生过程蕴含着极丰富的推理方法、思维方法和思想方法,它们是知识结构中最活跃的元素,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最好素材。例如,用“刘翔跨栏夺冠”来导入“速度”,用“姚明的身高”来导入“高度”就体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这一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知识发生的过程。先让学生通过调查搜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速度或高度,获得其相关的感性体验,然后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相关的共性,再通过抽象概括得出速度或高度的概念。这样的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紧扣、一气呵成,起、承、转、合圆润自然、通达顺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再次,新授教学要充分体现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现代数学教学思想。教学活动是学生数学思维的思维场。教师的作用是创设“思维场”而不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善于通过数学活动来激发学生思维。例如,在“百分数的认识”这一课例中,在基本讲完新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数学活动:让学生书写10个百分号,要求一个比一个写得好并且尽可能地快。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我突然叫停笔,让学生默默地数一数,自己写了几个。接着,我提问:“你能告诉老师写了几个吗?”学生纷纷举手。老师没有让学生回答,而是接着问:“你能用百分数来告诉老师完成的情况吗?”学生顿觉有趣,积极思维后,有的学生回答:“我已经写好的个数占要写个数的30%。”有的学生回答:“我完成了任务的40%。”有的学生回答:“我还剩任务的60%没有完成。”有的学生回答:“我再写任务的10%,就完成一半了。”我又问:“你们是如何想出这些百分数的呢?”同学们都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如一学生回答说:“我写了4个,占任务10个 的十分之四,也就是百分之四十。”我充分肯定学生爱动脑筋,学生获得了学习成功的满足。这个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练习了写百分号,更重要的是将学生所学的知识用到了实践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为后续知识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三、练习要求一个“精”字。
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它既是促进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又是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的基础。在练习设计中,注意练习的目的性、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多样性和趣味性,注意应用题组练习,加强各种练习的联系和配合,提高练习的整体效率;在设计练习时要做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练习结果的处理上,做到了及时反馈评价,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弄清区别,在辨析中加深理解,在概括中把握联系,在评价中受到激励。
四、结束要求一个“活”字。
课堂教学的结束阶段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减轻记忆负担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发展兴趣、强化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画龙点睛的结束则使成功得以巩固。在结束教学中或归纳小结,或设置悬念,或前后呼应,或辨析比较,或开拓延伸,或提出问题,或进行活动游戏,无不匠心独运,力求促进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例如,“质数与合数”这一课的结束就设计得颇有韵味,我让学生判断自己的学号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然后启发学号数是1号的同学先走,因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再让学号数是质数的同学走,最后让学号数是合数的同学走。先走的学生要大声报出自己的学号数,让没有走的学生判断。学生在饶有趣味的游戏活动中,既巩固了知识,又享受了数学思维的快乐,可谓一举多得。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是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所谓“有法”是指教学有规律可循;所谓“无定法”是指在具体的教学中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切都因人、因情而定,教学的艺术性也正体现在这里教学艺术是不断学习的结果。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的教育素养时指出:学习、学习、再学习——教师的教育素养的各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教学艺术是教学规律性和创造性的辩证统一,是教师思想、业务、文化、人格、能力和方法的综合体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公地总校
5.小学课堂管理1 篇五
试题计划
一、考查的知识点或能力测试点:
1.学生能够听、说、认、读单词, 词组:starts, gets, go to school.2.能够听懂、会说并认读句子: what time is it ? what’s the time now? what time you’re your
school start? what time do you get up? My school starts at…
二、题型:
听力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听录音,排列图画;
根据所听问句,选择正确的答语。读写部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二、试题来源: 原创。
课堂达标检测题
一、听力部分:
一、听录音,排列下列图画:
()()()()
二、根据所听问句,选择正确的答语。
()1.A.It’s half past ten.B.I get up at six.C.she gets up at six.()2.A.It’s half past two.B.I get up at six.C.Your school starts at six.读写部分: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My name is Amy.I get up at six o’clock.I have breakfast at half past six.My school starts at eight.So I go to school at half past seven.I go to bed at nine o’clock.1.What time does Amy get up? 2.What time does Amy’s school start? 3.What time does Amy go to bed?
典型题剖析
一、主要考查时间表达法
二、主要考查what time is it? What time do you…? What time does …?
三、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是时间表达法。围绕这一重点,我设计了阅读题,用书面检测的方式来进行考察。
课堂达标检测题答案
一、每题1 分,共5分(3)(4)(1)(2)
二、每题2 分,共4分。
1.A 2.C 1.What time is it now? 2.What time does your school start?
6.小学课堂管理1 篇六
神木县第一小学 刘小朵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多边活动。即时评价为师生交流的一种有效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准确、及时的评价对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使教学过程更趋完善,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之目的在于弱化评价甄别与选拔的功能,通过评价,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唤醒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人应该是在不断的激励和鞭策下不断获得内驱力而不断发展的。学生所获得的最经常的评价是来自课堂上老师的赏识和同学的鼓励,所以课堂上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要进行即时评价,对每一个同学的出色表现都给一声喝采,对每一次个性的表露都给予赞扬。这样,在一次次的激励中学生会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品尝成功的愉悦,增强学习信心,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促进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下面我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评价,谈谈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一、采用激励性评价,营造和谐的课堂评价氛围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渴望被人赏识,而儿童这方面的需要更为强烈。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时,要善于使用多种激励性语言予以鼓励。课堂上我常进行鼓励性的评
1价,如“相信自己,你们一定能读好。”“再努力一下你就成功了。”“你说得太好了,我怎么没想到呢?”“多好的问题,会读,会思考,你真行!”“我看到了大家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这样的鼓励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感到一种满足,一种驱动。
在一次朗读课文中,我们班的一个男同学起来读一段课文,读得很不好,漏字、添字不通顺。于是,我说:“你很有勇气,很高兴听到你的朗读,但有几个地方要注意一些就更好,(师指出错误)你愿意再读一边吗?”生又读一遍,错字、漏添字情况好多了。“你读的有进步了,声音要再响亮些,让每个人都听到就更好了。”孩子又很乐意地读了一遍。“读得好,响亮、流利,如果速度放慢一些,注意停顿、掌握语气,就更棒了”。孩子很好的又读了一遍,读得非常棒,“读的真好,掌声送给你!”我带头鼓掌,孩子开心地笑了。这样带有鼓励性、欣赏性的评价,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作为教师,我们要以关怀、关爱、理解、赏识的心态评价学生,启发学生的心智,积极营造和谐的课堂评价氛围,促使他们健康成长。清代教育家颜昊先生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苟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吝啬赞许与鼓励,要以鼓励性
评价为主,学生答得好,及时称赞,“说得很有道理”、“对了,你很会看文章”、“见解独到”等;学生发言不对,说不到要害,说不清楚教师及时补充,不使学生感到难堪,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但是,教师在对学生给予鼓励时还要注意因人而异,体现个性化。一个班学生的智力、品德、个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我在教学中给他们的评价也是不同的。我赞誉鞭策优秀生;肯定、鼓励中等生;宽容激励后进生。
二、融入真情,丰富评价语言
(一)评价语言要丰富
在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如果能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语言的回旋余地就可超出简单的评语范畴,趋向更生动、更丰富的境地。而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运用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让学生如坐春风,课堂内总是生机勃勃。就拿读完课文后来讲,我总是这样来评价学生:“读得真不错!”“大家听了都在佩服你念得好!”“这个句子你读得多好呀!请你再读一遍,大家仔细听听!”“老师都被你读得感动了。”“你念得比老师还要棒!”“到目前为止,你是念得
最出色的一个!”“老师觉得,你长大肯定能当一个播音员!”……
如此生动、亲切、明朗的语言,学生听后怎么会不被深深感染?怎么会不大受激励呢?学生们跃跃欲试,一个个教学的高潮就这样形成了。
(二)巧妙运用体态语言
除了有声语言之外,教师还需要适当地运用体态语言。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拍一拍学生的肩膀,甚至充满善意的沉默,都不仅仅传达了一份关爱,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激励,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方式更具亲和力,更能产生心与心的互动,其作用远远大于随意的口头表扬。当学生发表见解时,教师多微笑,多点头,极其专心地听,诸如此类的态势语可以明确地传达这样的信息;“我喜欢你!”“请继续说下去!”行之有效的体态语言能体现出教师在评价时感情的投入,与学生极易产生心理上的共振。
(三)评价要有真情
现在不少评价浮光掠影,轻描淡写,有的鼓掌成了打拍子,有的表扬成了背口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由此可见,无论什么样的评价必须要有真情。作为教
师,我们更应该带着我们的一腔真情去唤起学生的真情,对于学生的精彩之处,通过老师的语言、面部表情、眼神等随时给予学生评价,传达教师对学生的爱。
我看见过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的一堂公开课,他在面对一个读书声音细小的学生时是这样评价的:“你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你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好了。不信,你试一试!”激励的话语如同甘露流进了孩子的心田,成为孩子积极向上的动力。细细品味,不难体会出名师胸怀的宽广及对孩子的拳拳爱心。“你读得真好听!”一下子让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了被肯定的快乐,同时激起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愿望。“你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好了”,在缺点的表面巧妙加上“糖衣”,在不挫伤学生的自尊的同时,让他们听着顺耳,易于接爱。“不信,你试一试”,更是激发起学生挑战自我的信心。
7.浅谈小学课堂纪律管理 篇七
一、小学课堂纪律管理的重要性
1.良好的课堂纪律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学阶段是小学生性格形成稳定的重要阶段, 同时也是学生是非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所以教师要严格做好学生课堂纪律管理, 严加管教学生在课堂的行为,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 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良好的课堂纪律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 极容易使学生在课堂中搞小动作和开小差, 教师要加强课堂纪律, 严加管教学生, 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3.良好的课堂纪律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不好的课堂纪律不仅会影响教师上课的心情, 也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甚至会干扰其他学生的学习。一个班级纪律严明, 则这个班级学生的上课质量就会很好, 所以加强学生的课堂纪律管理对提升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二、小学课堂常见的纪律问题以及原因
1.小学课堂常见的纪律问题
小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不仅会影响课堂纪律和他人的学习, 还会对其以后人格的发展产生重大的不良影响。注意力不集中主要表现为学生在课堂上心不在焉、胡思乱想、乱涂乱画、烦躁不安等, 有的学生也会经常做一些小动作, 如玩手指、玩笔等, 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甚至出现一些退缩、低沉等问题行为。面对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教师有时候会大声呵斥, 强制其安静, 学生表面上顺从教师, 实际并没有听老师讲课。
有的老师会因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体罚学生, 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尊心还是很强的, 会因为遭到其他同学的嘲笑而产生自卑心理。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制力是很差的, 会因为一点小事大吵甚至是大打出手。有的同学经常向老师打小报告, 这些事情都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纪律。有的学生为了引起教师的注意, 会故意发出一些响动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但是这样会严重影响其他同学的听课效率。
2.小学课堂出现纪律问题的原因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 独立意识越来越强, 为了寻求注意, 会反对教师对课堂的种种规定, 也会对喜欢的事物持否定态度, 甚至喜欢恶作剧。有的同学会因为自身学习成绩差, 而采用其他的方法转移教师和同学的注意力, 争取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
教师的情绪能够通过讲课的方式和心境传递给学生。如果教师讲课的情绪是乐观开朗的, 则课堂气氛比较轻松活跃, 反之, 课堂教学则会死气沉沉。有的教师自身魅力无法吸引学生, 甚至会让学生感到害怕, 这自然会影响学生的听课效率。另外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式严重影响着课堂纪律。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 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就会感觉单一、枯燥, 注意力自然就会分散, 从而出现课堂纪律问题。
三、提高课堂纪律的策略
1.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人格魅力
教师的专业水平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社会历史文化知识、教师科研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 教师的权威对减少学生课堂违纪行为是有很大作用的, 教师专业素质也有利于教师权威的树立。这要求教师应该加强学习, 丰富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 努力促进自己专业的发展。
2.制定班规, 合理奖惩
教师要积极利用班会制定适合本班级的制度, 让学生实现自我约束, 也使学生约束有章可循。明确的奖赏也是维持课堂纪律的方法之一, 对于小学生要以鼓励为主, 或是给予学生一个肯定或是赞赏的表情, 这样不仅会激发被表扬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会鼓励其他学生要向这些学生学习。教师还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 教师不应该过多地指责学生, 而是要在及时的沟通中发现问题, 然后对症下药, 帮助学生, 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8.小学低年段课堂管理 篇八
“教师必须把课堂纪律作为进行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教给学生,可以肯定,其重要性不低于所规定的课程的学科内容。”这是心理学家总结出来的一句话,可见课堂纪律的管理不仅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更是组织教学的重要环节。下面就来谈谈我的想法与做法:
一、丰富的课前谈话
小孩子喜欢有趣的情景教学,还要不断的变化花样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于是我们结合教材把拼音教学与有趣的故事融为一体,学生学习的效果直接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孩子的积极性很高,整堂课教师、学生都在愉悦中度过。课前的组织教学是一节课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基础和必要条件,如果教师已走上讲台,可还有一部分学生在自乐其乐、聊天等,这时教师若能巧妙的设计适时适情的课前谈话,效果将会非常好。
二、适当课中休息与游戏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教学。由于是小学低段的学生,其特点表现为有意注意时间短,兴奋过程和无意注意占优势,好奇、好动、好模仿、好竟争等。课上到中间,教师说:“小朋友已经有点累了,咱们一起来休息一下。起立。”师生同做休息操,边做边喊口令:“点点头,伸伸腰,站要直,坐要正,专心听,勤动脑,好孩子,思想好。”当喊到“坐要正”时,学生一下整齐的坐下了。这一段时间的小休息,既减轻了学生的疲劳,调整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和这节课的主题有所联系,让学生在休息中受到了教育。
三、生动有趣的课堂语音,采用多种鼓励措施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以挥“手势、眼神、语言”的作用即用手势指挥,眼神暗示,语言激励的组织方法。“手势、眼神”是无声的语言,具有其它组织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力分散开小差时,教师用眼神暗示,就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语言激励要以表扬、勉励性的语言为主,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口头语言丰富、肢体语言活跃的教师一定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兴趣。小小的精神激励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充满了趣味。如老师在黑板的一角用彩色粉笔画几棵苹果树,老师把这几棵苹果树分别“奖励”给几个小组,哪个小组的孩子表现出色,该小组的苹果树就长出果子,老师用简笔画画出果子踊跃回答的孩子得到“勇敢果”,答题最好的孩子得到“聪明果”等,每个小组的孩子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或与同小组的孩子一道让自己小组的苹果树果实累累。就是这样简单的简笔画在课堂组织教学中起到牵引的作用。
四、微笑面对学生,做学生喜爱的老师
课堂上,老师微笑着给孩子们上课,可以消除孩子们的紧张情绪,深感老师的亲切,正所谓“亲其师近其道”。课余找些机会与孩子们做一些游戏,孩子们会慢慢地喜欢你,从而喜欢听你所教授的課程。
当然,由于课堂组织教学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小学低段,组织教学,尤其突出和重要。总而言之,低年级的课堂组织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同时,配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激励学生,随机应变,才能取得好效果。
【作者单位:兰州市城关区里五滩小学 甘肃】
9.小学课堂管理1 篇九
内容提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的教学的策略主要是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学习方式上的改变,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来实现课堂的有效性的。
关键词:情境,兴趣,学习方式,学习方法。
过去,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可学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因此,在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索教学的有效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那教学的有效策略有哪些呢?结合我的学习和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培养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创设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情境。
1.事导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课的起始阶段,能否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多媒体创设学习情境,可以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用“孙悟空分饼”的故事导入:一天,孙悟空把 1
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师傅和师弟吃,他先把一块饼分给师傅唐僧。师傅说:“悟空,先给我半块吧,那半块留下来,免得路上挨饿。”悟空就把饼平均分成2份,给了师傅1份。猪八戒看见了,嚷着说:“1份太少了,我要2份。”于是,孙悟空把第二块饼平均分成4份,给了猪八戒2份。沙僧一看,急着说:“师兄,每天都是我挑行李,我最辛苦,我要3份。”孙悟空听了,便把第三块饼平均分成6份,给了沙僧3份。猪八戒看见了,气得大叫:“师兄偏心!我要4份!”当学生们被有趣的故事深深吸引时,教师设问:“小朋友,你知道谁分得最多吗?孙悟空这样分公平吗?猪八戒要4块,孙悟空该怎样分呢?”由此引导学生展开操作、观察、思考、交流、验证、探索,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精神愉悦,又较好地激发了认知冲突,为后继教学埋下了伏笔,一举多得。
2.课堂上让学生多动手动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让学生剪一剪,拼一拼,把圆分为四等份,八等份,十六等份,然后再拼一拼,看看有什么发现?
通过学生边动手,边动脑,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认识和掌握了探索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尽情展现自己的才能,增强实践探究的欲望,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变“学会”为“会学”。
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以往我们的数学教学忽略了这一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尽量使问题更实际,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找出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把数学
与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让数学在孩子的眼里,变成看得到、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从而使学生从枯燥的公式中,从抽象的符号中解脱出来。如《百分数应用》的教学中,可以利用生活中打折、购物返钱、买几赠几的商场促销方式,进行对比练习,不仅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而且又在应用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取得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三、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这一方法。如在教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
(一)》时,我先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数后,一一写下。这些数有些乱,怎样把这些数整理整理?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学生纷纷说:一位数为一类,两位数为一类,三位数为一类……;或者整十数为一类,不整十数为一类,整百数为一类,不整百数为一类……;单数为一类,双数为一类……虽然孩子的分类有些笼统,有些幼稚,没有多少实用价值,但对于学生来说,每一种分类方法都是他们自己的发现,甚至是创造,如果老师不放手,不让学生去讨论、去合作学习,就不可能得出如此丰富的分类结果。我肯定了他们的分类,接着问:谁知道40、56和100是由什么数组成的?是整十数还是不整十数?学生纷纷说:“40是由4个十组成的,还可以说是由40个一组成的,是整十数。56是由5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是不整十数。100是由十个十组成的,是整百数。”问:“300是由什么数组成的?谁来回答这个问题?”生一说:“300是由300个一组成的。”生二说:“300是由30个十组成的。”生三说:“300是由3个一百组成的。”真不简单。我说:一百一百地数,3个一百是三百。那么8个一百是多少?一个学生举手说是八百。又问:“一千是几个百组成的?”同桌数一数、说一说:“一百、二百、三百、四百……八百、九百、一千。10个一百是一千。”我再让学生小组讨论:300、800是整百数吗?一千又是整百数吗?一千是几位数?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这个学习的过程,从而获得不同的收获,并使每个学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巧妙运用激励评价,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时时刻刻存在,在评价学生时,鼓励性语言要公正而不失偏颇。学生有了进步,教师要不失时机,进生鼓励表扬,当学生不能回答教师的提问时:“不要紧,仔细想一想,你能回答出来的。”通过这样来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勤于思考,一定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有意识地使用鼓励性语言,融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学生受益匪浅,教师的威信、可亲可敬的形象就会植入学生的心田。
五、适当选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课堂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教法;相同的内容、相同的课型,由于各自的风格不同,习惯不同,教法也不相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不同教育对象的不同思维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低年级偏重直观操作学习法,高年级偏重于知识迁移学习法及尝试学习法等。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教法,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都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为它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教学中要尽量从内容上求异,从题材上求趣,从形式上求新。要加强直观教学,充分运用电教手段,扩大容量、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屏幕上光、色、形的变化,能给学生以新奇的刺激感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可从激发学生获得成功的欲望入手,通过教师引发性的谈话,创设情境、设置悬念,调动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如教学《年、月、日》,教师可通过“年、月、日,同学们平时听说过吗?老师有几个问题不明白,谁能从这张月历上给我一个正确的答呢?”的谈话引入新课,然后出示月历和思考题①一年有几个月?②每个月的天数是一样的吗?有几种情况?③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哪个月是28天?④这一年一共有多少天?⑤每年都是365天吗?(出示闰年月历)这一年有多少天?⑥根据一年的不同天数,年可分为平年和闰年,怎么判断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闰年呢?⑦为什么四年中就有一个闰年呢?让学生眼看、脑想、手算,通过独立思考后获取知识,感到成功的喜悦。寻找、发现、认识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法,使学生愿学、爱学,才能在较短间内掌握所学知识。
10.小学课堂管理1 篇十
桐梓县尧龙山镇中心学校 杨芸
【摘要】教育回归生本即以学生为本的生本教育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一种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我们拟建构的课堂教学模式完全是以学生主体性原则来思考的,即由“前置作业·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汇报质疑·练习总结拓展”四个环节构成,我们试将这种课堂教学方法提炼总结称之为“生本四环教学法”。
【关 键 词】 前置作业 生本四环教学法 科学 简单 拓展性
前置作业就是教师在上新课之前为学生安排的自主性学习的作业,也就是教师将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以浅显纲要、要点的形式布置,这类作业是为新课做准备,做铺垫,做指引,它是预习作业,但又超越了预习作业,它引导学生怎样去预习,怎样做好“先学”,怎样进行组内的知识融合。它主要包含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文本性作业;二是拓展性作业。这是根据学生天生具有学习性而设置的,以考察和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习惯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学习方式。
一、如何布置前置性作业:
前置性作业的设置应根据后面的教学内容和本班的学生情况而定,前置性作业形式比较灵活多样,可以根据下节课的内容找身边的生活中相关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自主性的活动,用书面或口头交流,让学生感受过、思考过就可以,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前置性的研究性作业让学生进行具体的研究来发现规律。
1、力求简单,容易操作。
前置性作业要求环节要简单,学生能一目了然。例如:我在教学“溶液“这一节时,布置了:“在家配制食盐水和油水混合物,并观察混合后的液体”。这样的作业,谁都能做到,只是发现多和少,每个人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再通过课堂上的相互补充,相信学生记忆一定非常深刻。
2、以生为本,面向全体。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得,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难度适中,照顾全体,且有层次性,保证每个人都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体会发现的快乐。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数学认识圆柱和圆锥之前,提前布置了让学生去收集、整理生活中应用圆柱、圆锥的实例和信息,设计制作一个圆柱和圆锥形的物品,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趣,又具有层次性,保证每个人都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3、了解学情,突出重点。
了解学生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 有针对性地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前置性作业,为课堂交流时突破重点、难点作好铺垫。可以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需要、学生的知识水平灵活选择,可以是书面作业,也可以是简单调查,有时甚至可以是一个问题。例如我对小学三年级语文《绝招》预习设计:
(1)读一读课文,想一相几个孩子都比了哪些绝招,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2)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
(3)你能把自己拿手的本领和同学们展示一下?(如吹笛子、会做菜、会某套拳术、会摸拟各种声音。)
(4)说一说你的绝招是怎样练成的? 4.内容科学,具有拓展性
前置性作业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让课内的学习更深入,课内的交流更广泛。科学合理的前置性作业给我们的课堂教学,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让学生们对自己充满了自信,也给我们的课堂带来广阔的知识和学习乐趣。我在教学小学第八册第四组课文前先让学生通过电视、读书、看报去关注当今世界上发生的大事,更多的了解战争中孩子们的生活,想一想我们能为世界和平做点什么。
二、设置前置性作业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为学生安排前置性作业,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自己即将学习的内容之前,先进行自主性的预习加练习和思考,是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和展示汇报提供知识积累。因此,教师一般只给学生交代学习的任务,不宜过细的明确作业如何做,问题如何思考等,应当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最坏的可能就是即便从同学那抄袭)完成自学任务。所以,前置作业的布置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一)要结合当地实际条件,充分了解学情状况,这是教师安排前置作业的前提条件。生本教育的实施的教育观是完全信任学生,所以,我们必须要对每一个学生生活的自己和他们所生活的时间、空间完全了解,所安排的作业与思考探究的问题也要符合所处地区的实际,也就是要根据学情对教材进行二度或三度取舍,为学生安排适当、适量并能充分体现教材、学生和地方三者关系的有效性作业前置。
(二)要区分作业的文本性与拓展性,这是前置作业设计的核心。教师课堂教学能否充分体现生本理念的重要标志是学生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直观交互反映,如果教师在设计前置性作业中过分强调文本性作业而忽视了拓展性的作业,那么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就反映为作业评比,在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学习上也就达不到交流分享学习成果的作用。同时,在拓展性作业的设计中,也要防止过高过大和空洞,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来设计,要预设追问思辨的问题。问题的设置也还要考虑学生思考不产生歧义,使问题思维方向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相左。
(三)要紧扣小组合作交流与展示汇报质疑的实际,这是前置作业安排的关键和难点。学生前置作业的安排与布置,是为教师课堂教学时“少教多学”而预谋的,是为课堂教学打基础的。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讲,前置作业的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好坏,也间接影响着课堂学生的知识生成度,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培养方面也就产生相关影响。在安排中,要结合班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家庭实际和年龄特征等因素去考虑,以便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充分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以上是我校在开展生本四环教学法中自己对前置性作业教学中的一些肤浅的做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会不断探索,积累经验,不断创新,完善自我,而这其中最为受益的,也将是我们的所有学生。
参考文献:
1、郭思乐著《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
11.浅谈小学数学的课堂管理 篇十一
关键词:课堂管理;学习规律;管理方式
所谓课堂管理,指的就是教师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通过调控人际关系和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开展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众所周知,课堂管理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关系着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可以说,课堂管理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教师的综合能力。由于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再加上数学知识的抽象和复杂,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或者是学习兴趣不高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强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当前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
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对课堂管理的完善,就需要在尊重学生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提高对学生注意力的正确引导,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和心理发育等因素的影响,活泼好动且注意力不够集中仍然是主要的性格特征。有关调查研究表明,七到十岁的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只有大概二十分钟,十到十二岁的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二十五分钟左右,而十二岁以上的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大约为三十分钟。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尽量在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内进行知识的讲解,要将重点和难点的讲解控制在三十分钟左右,避免由于知识讲解时间过长,学生出现心不在焉的情况。
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还应该重视对教学方式的改善,要根据小学五年级的知识结构特点,选用更加合理和多样的教学方法,既要在课堂刚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又要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能够及时地将学生拉回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情景教学和互动教学的模式引入课堂教学中,通过使用小道具或是小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
二、构建和谐的学习环境
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对课堂管理的完善,还需要通过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构建和谐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对提高课堂管理的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生能够很容易地激发学习兴趣,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并且还能很好地进行数学思维的发散和锻炼,不仅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还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个性特征。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对良好学习环境的构建,首先就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通过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教师也应该在面对学生进步的时候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尊重并爱护每个学生。其次,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不同的学习机会,采用游戏竞赛或者是分组学习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学习上的注意力,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优化课堂管理方式
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对课堂管理的完善,还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的课堂管理能力,优化课堂的管理方式,正确处理课堂问题,进一步提升课堂管理的有效性。
要提高课堂管理的有效性,最好的办法就是防止出现课堂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管理能力。教师要在上课的过程中,细心观察每个学生的动态变化,及时掌握学生的注意力变化情况,对学生的走思现象进行及时的提醒,将课堂问题有效地遏止在萌芽之中。除此之外,当出现课堂问题的时候,教师也要进行耐心的正确处理,可以使用目光接触和手势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提醒,帮助学生尽快回到学习的状态中。最后,教师还应该合理地使用表扬的激励方式,比如当一个注意力经常不集中的学生在认真听讲和学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对他进行表扬,在极大地增强了学生自信心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意识到认真学习的重要性,不断地鼓励学生提高注意力。但是当学生在上课的时候经常出现扰乱课堂秩序行为的时候,教师也应该进行一定的引导教育,可以通过表扬他周围认真学习的同学,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提醒,实现对课堂问题的正确处理,提高课堂管理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质量,就需要加强对课堂管理的重视和优化,通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合适的课堂管理方式,有效地防治课堂问题的发生,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兵.数学课堂上的导入艺术[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八卷[C],2014.
1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策略 篇十二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管理策略
由于小学生的特殊的身心特征以及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使小学语文课堂显得更具有特殊性。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策略, 有利于语文教师帮助小学生提高他们的自制自控能力, 强化其集体组织观念, 改变不良的学习态度, 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使他们的个性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小学语文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
传统小学语文课堂的管理问题研究由来已久, 主要表现如下:
(一) 课堂教学没有针对性
传统的课堂管理千篇一律, 没有针对不同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区别于中学生的身心特征, 小学生受环境影响大, 自控能力不强, 注意力时间短等都需要使课堂教学采用特定的方式。语文内容不同风格各异, 如果总用同一种风格讲授不同的文章, 这样容易使小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二) 简单的控制, 手段单一, 非多样化管理
在课堂上, 一旦教师发现学生的注意力、眼神、行为有违反教师意愿的情况, 就立即用言语或行动制止学生的这种违反行为、甚至中断课堂。在激愤中有的语言甚至带有威胁性, 如“谁再讲话, 谁就给我出去!”这些学生听到了这些语言后, 是立即把思想集中到课堂活动中来还是因为害羞、内疚、害怕而使自己陷入恐惧心理状态呢?或者因为被伤到了自尊心而产生抵触情绪呢?
(三) 管理思想的功利化
许多学校在学生小学阶段已经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效益的标准, 学校用分数作为硬指标衡量教学质量, 一切的教学措施都以提高学生的分数为目的, 分数从促进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的手段, 变成了控制教师和学生的工具。[1]
二.小学语文课堂管理策略
除宏观教学管理策略外, 在课堂问题行为产生前要有一些具体的策略。如
1、非言语线索的运用
非语言行为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 它包括人的手势动作、面部表情以及体态姿势等方面。事实上, 我们的有声语言都必然伴随着非语言行为地表述。我认为小学语文课堂上必须重视非语言行为地运用。 (1) 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就是对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往往表现出喜闻乐见的心理态势。特别是各种信息及传播媒体相当丰富的今天, 他们并不满足于获得枯燥的视觉形象。 (2) 体现直观性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要求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 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来丰富感谢认识。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微笑、一个眼神等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有特殊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如果用的及时, 用的巧妙, 它的作用有时是有声语言所不能企及的。[2]
2、语言提示
师生之间的对话目的在于通过这种交流和沟通达到知识和技能地掌握、各种能力地培养和提高。教师在学生违反课堂学习纪律后, 立即给以简单的言语提示, 将有助于制止纪律问题。[3]
3、合理运用强化理论
在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就是因为强化作用, 因此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 并且认为凡是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都叫强化物。[4]在坚持表扬为主, 惩罚为主的基础上, 使用惩罚要坚持的七条原则:
(1) 偶尔使用惩罚;
(2) 使儿童明白为什么他要受惩罚;
(3) 给儿童提供一个可选的方法以获得某种积极的强化;
(4) 强化儿童与问题行为相反的行为, 亦即当实施惩罚后, 如发现儿童有积极的表现, 应停止惩罚;
(5) 避免使用体罚;
(6) 避免在教师非常愤怒或情绪不好时使用惩罚;
(7) 在某个行为开始而不是结束时使用惩罚。[5]
此外, 教师在运用惩罚时要坚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 执行惩罚时既要公平一贯, 又要灵活差异, 譬如学生第十五次迟到和第一次迟到时所受的惩罚就应有差异。
4、冷处理
语文课堂上遇到突发问题, 教师应该泰然处之, 予以“冷处理”。比如, 上课铃声响后, 你夹着本书信心十足地走进教室, 却发现教室里十分混乱。这时, 教师不宜马上讲课, 更不要大声呵斥。可以采取“一静制动”的办法, 站在讲台, 一句话也不说, 只用一种平静的目光扫视学生一周, 形成一种吸引力, 把他们散放的心吸引到语文学习的目标上来, 或者, 在黑板上板书醒目的课题, 转移他们的注意力。[6]
5、反复提示
有时候, 学生会拒绝听从简单的提示, 有意无视老师的要求, 或者向教师请求, 想以此试试老师的意志。这时, 老师要给以反复地提示, 无视任何无关的请求和争吵。这就是坎特等人所谓的“坚定纪律”, 它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明确、坚定而友好的反应, 教师应确定他们想要学生做的行为, 清楚地告诉学生, 并且反复直到学生屈服为止。[7]
语文教学管理是一门艺术。既然是艺术, 我们就要全身心的投入, 全身心的去爱自己的学生。因为, 情感之花需要用心去培养;离开了心与心的交流, 情感之花就不会开放。
参考文献
[1]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311.
[2]吴海良.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行为[J].辽宁师专学报, 2003 (4) .
[3]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38.
[4]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504.
[5]许书明.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策略[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1 (11) .
[6]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501.
13.小学电教设备管理规定1 篇十三
电教设备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加强我校电教设备购置与管理维护工作,科学合理地配置使用全校电教资源,依据《苍山县教体局电教设备购置与管理维护暂行规定》(苍教字[2012]9号)及上级领导有关要求结合我校电教设备管理实际,制订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我校电教设备的购置与管理维护实行统一组织,归口管理。
全校电教设备的购置与管理维护工作在校长及分管校长领导下由学校电教中心具体负责,并督促各科室、各办公室、各场所做好电教设备的使用、管理与维护工作。
第三条 本暂行规定所指电教设备包括计算机、打印机(一体机和
复印机)、投影机、照相机、摄像机、电子白板、液晶一体机、实物展示台、中央控制器、多媒体讲台、音响系统、LED和DLP显示设备以及上述设备的相关附属产品(包括耗材)、校园有线电视系统、校园网络及监控系统等。
第四条 我校电教设备的购置必须根据我校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本
着急需与前瞻、优化与组合的要求,按需采购,量入为出,确保质量和售后服务。
第五条 我校采购电教设备时,学校电教中心初审,初步确认确有
购买的需要,电教中心填写《学校电教设备购置维修申请单》,经学校领导同意批准、签字后,与县教体局电教站联系购置事宜。
第六条 采购完成后,由电教中心和总务处对所购电教设备进行核
实、验收、资产造册登记,分发到有关单位和个人使用。
第七条 我校电教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
学校专门建立电教设备固定资产档案和设备台账,做到账屋一致。新购设备必须坚持“先入账,后领用”的原则。
第八条 学校电教中心对设备使用状态负有监督职责,使用不合理的设备在报请学校领导批准后有权重新调配使用。
第九条 未经校领导批准,不准擅自移动、调换或出借学校的电教
设备。电教设备使用和管理人员发生变动,必须及时报电教中心和总务处,办理设备移交手续。建立贵重设备(服务器、手提电脑、照相机、摄像机、DLP等)专门管理档案,未经专业培训的人员不准操作贵重设备。
第十条 加强设备的日常检查与维护。学校电教中心在每学期初期
和末期对学校电教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核实设备状态,并对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
第十一条 如设备出现故障,及时报告学校电教中心并填写电教设备
故障记录,先由电教中心进行故障处理;无法自行维修的,在保修期内的联系设备供应商上门服务;超过保修期的,应做好记录并填写维修申请单,经学校领导签批后,连同检测出的坏件一并报送县电教站,由电教站负责维修。
第十二条 如电教设备发生人为损坏、丢失或其他事故,应由电教中
心和总务处查清原因,填写损坏、丢失报表,办理清帐手续,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对失去使用价值、需要报废处理的电教设备,使用人必须及时归还电教中心,不得擅自处理。批准报废、报损的电教设备均由电教中心负责回收、处理和备案并移交到县教体局电教站。
第十三条 本暂行规定的解释权归学校电教中心,本暂行规定自发布
之日起实施。
14.小学课堂管理1 篇十四
脑”活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我校师生积极参与道德实践,不断提升道德素质,根据《肥城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教育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总书记关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三个倡导”这一基本内容,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传承、融入课堂教育教学、融入社会实践活动原则,紧密联系我校学生思想和工作实际,在学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做到人人皆知,入脑入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建设幸福资溪献策献力。
二、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三个倡导”24个字,即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三、活动形式(一)、宣传发动
1、制定方案。按照此次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2、运用宣传栏、黑板板、展板、各种学习和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三个倡导”,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宣传,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和普及化。
3、宣传发动。召开动员会,学习有关文件,使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开展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教育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指导思想和总体安排。
(二)、活动开展
1、全面抓好“三个倡导”教育普及活动。以“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融入课堂教学、抓好背诵熟记,引导中小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慢慢品味、细细琢磨、逐步集会;运用宣传橱窗、公益广告牌等载体,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学校道德讲堂等阵地广泛宣传“三个倡导24个字”,形成浓厚的社会氛围;通过开展教学活动、国旗下的讲话、《弟子规》诵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观念、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真正让德育走进知识,走进孩子们的生活。
2、开展“五讲”宣传教育活动。学校积极开展“五讲”宣传教育,即:依托“道德讲堂”,一是校领导班子成员分专题为师生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三个倡导”、宣讲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二是邀请组织有关老干部深入学校宣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解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邀请各类先进典型,讲学习心得和践行事迹。四是学校党支部、少队部采取专题党课、民主生活会等形式,联系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对照党章和团队要求,讲认识、谈体会、说收获。五是利用主题报告会、座谈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形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和普及化。
3、深入开展“十个一”践行活动。学校在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的同时,结合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创建文明校园、平安校园、节约型校园,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党组织等各类创建活动、重大节日庆祝纪念活动,创新形式和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喜闻乐见的系列实践活动,动员组织全校教职员工、学
生开展“十个一”践行活动:参加一次学雷锋志愿者公益活动、参加一次献爱心活动、参加一次保护野生动物实践活动、参观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一条合理化建设、改掉一个陋习、学习一项文明礼仪、参加一次“美丽中国 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参加一次网络知识竞赛、讲一个自己亲历的诚信故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言行一致,确保活动做出实效。
4、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改进学校德育美育教育,保证德育美育教育的课时与质量,在各学科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内容,把音乐课、美术课上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素质养成;广泛开展“遵守校规校纪”、“学习雷锋、争做美德少年”等主题实践活动,组织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走进校园,开展美德少年事迹宣读活动,引导孩子们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学生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引导未成年人在广泛参与中升华道德境界。同时,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高度重视心理关爱工作,培育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学校成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校长杜敏同志任组长,李胜斌任副组长,负责活动的指导协调和组织实施。
2、注重成效,树立典型。学校领导带头,率先垂范,积极参加。学校经过认真研究,精心策划,积极挖掘本校的凡人善举,鼓励和引导大家讲自己、讲他人、讲身边的道德故事,着力将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富有成效。通过积极开展培育和选树学校先进典型活动,在学校形成人人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3、加强督导,强化落实。通过调查研究,不断总结活动中的好经验,大力宣传活动创新做法和先进典型。活动领导小组将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各班开展经常性指导检查,对行动迟缓、工作不力的人员,限期整改,跟踪督办。对不按任务要求推进工作的,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对相关责任人实行严格问责。
4、灵通信息,及时反馈。学校畅通信息渠道,加强交流,及时反馈活动开展的情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了解和通报活动进展情况,并及时宣传活动中的典型经验和优秀事例,供大家交流学习。
【小学课堂管理1】推荐阅读:
小学课堂管理论文08-11
浅议小学课堂管理策略10-01
小学语文课堂设计07-11
小学语文精彩课堂08-15
小学音乐课堂论文09-10
小学课堂合作学习10-11
小学语文课堂气氛11-05
“赢在课堂”小学数学名师课堂观摩有感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