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语文教学反思

2024-12-06

过年语文教学反思(精选4篇)

1.过年语文教学反思 篇一

在原来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此课没有太大兴趣,教学中完全是我在唱主角,学生很被动的学习;教学内容完全围绕着“烟花”,没有太多的学生想象的空间,尤其是课堂活动方式缺乏等问题出现。并且美术课上学生大部分依葫芦画瓢,画出来的画,没有太多的创造和想象力。如果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只一味临摹,日子久了学生就已经习惯了照抄别人的模式,习惯性思维占据了他们的脑海。理论性和知识性的东西却一无所知,缺乏想象力的训练,如此下去,只会使他们变成墨守成规、一事无成的人,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通过新教学理念的学习,我深深感觉到了自己的不足。因而我对美术课的处理与以往大有不同了。在本课中,我首先把自己和学生的位置进行了调整。我思索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自我表现。我借助媒体教学,找到了大量的关于过年的资料,他们通过欣赏和感受,积极性变得非常高。借着他们的兴奋,我让他们自由大胆的进行讨论并说出自己对过年的感受,使他们的对过年的形象更加清晰了;此时我让他们思索怎样将这些场景表现出来,并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在说出来的同时,全体学生帮助出主意,他们的心里的形象更加生动了;最后在动手之前我又让他们欣赏一些优秀的学生作品,并感受其中的绘画方式和构图取材,此时,学生已经跃跃欲试了,我提出作业要求后他们便迫不及待的动起来了。在他们作业的时候,教师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最后评价的时候主要以鼓励为主,让学生自我评价,然后教师再指出其中有待改进的地方。

本堂课教学比以往的收效明显不同,学生的作品有了自己的东西,学生的积极性也增强了,他们也更加喜欢美术课了。

2.《过年》教学设计 篇二

1、学生在课下自己查阅老舍的相关知识。

2、阅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3、找出文章中的京味儿语言,仔细揣摩。

4、理出文章中所记述的北京风俗。

二、课上活动:

(一)介绍老舍与京味儿小说

1、教师简介京味儿小说的概念及特点。

京味儿小说是指洋溢着浓郁北京风情的小说。

《〈京味小说八家〉后记》里指出“京味小说”的三个标准:

①用北京话写北京人、北京事。

②写出浓郁、具体的北京的风土习俗、人情世态。

③写出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积淀在北京人精神、气质、性格上所形成的内在特征。

2、学生介绍作者老舍。

3、师生共同讨论老舍与京味儿小说的关系。

老舍先生文学作品的声誉与价值,直接与作品的“京味儿”即北京的地域特色紧密相关。“京味儿”凸现了他的作品中浓厚民族色彩与深沉的东方格调,这是老舍文学创作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贡献。文学评论家称他是现代“京味儿”文学的开创者与奠基者。

(二)介绍《正红旗下》

带有自传性质的《正红旗下》中的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庚子事变,它写出了大清帝国行将灭亡时五光十色的社会风貌,特别是作为清朝统治的特殊支柱的旗人社会在大动荡中的分化和没落。

(三)引导学生阅读文本

设置问题:

1、我们从小到大也经历了无数次的年节,请学生说说对过年的`印象。

2、这篇文章写的也是过年的情景,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比一下和你所经历的年节有什么不同,体会一下人物的心态

(四)学生阅读文本

1、初读文章,把握主要内容。

年前准备――除夕守岁――给儿子办满月酒。

2、再读文章,批注点评。

再读课文,对文章进行批注,找出自己的兴趣点,以便分组研讨时做更加深入的研究。学生在再读文本之后,设置一个讨论环节,让学生有机会交流一下阅读感受,并鼓励学生在讨论中找出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加以研究。

在阅读讨论之后提供给学生下面的表格,作为预设的研究方向。

文章内容涉及的民俗京味儿语言旗人的生活状态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年前准备

除夕守岁

给儿子办满月酒

(五)分组研讨课文

文章篇幅较长,而且又是长篇小说的节选,所以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分组研读课文,然后交流感悟。

分组原则:学生自愿组合,按兴趣分组。

组别:第一组,北京年节民俗面面观

第二组,品京味儿语言

第三组,人物形象分析

第四组,环境描写分析

第五组,旗人生活状态研究

老师布置各小组的研讨任务:

第一组:1、找出文章中所涉及的北京年节民俗。

2、补充文章中没有涉及的北京年节民俗。

3、调查北京年节民俗的传承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第二组:1、找出文章中所出现的典型的京味儿语言两三处。

2、分析其表达效果。

3、体会其所反映的北京人的心态。

第三组:1、找出文章中的主要人物

2、分析其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概括其形象特点。

3、联系时代背景认识人物。

第四组:1、找出文章中关于北京春天的风的描写并分析其特点。

2、分析其描写方法及其表达效果。

3、尝试利用文段中的描写方法写一段写景散文。

第五组:1、分析文中所展现的旗人的生活状态。

2、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其根源。

3、谈谈你对这种生活状态的看法。

然后各小组讨论交流。讨论交流的过程通过两种方式完成:利用课堂进行讨论交流;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随时记录交流心得。

(六)总结研讨成果,展示交流

在小组讨论交流之后,由一人执笔,归纳总结,最后用小论文或ppt的形式呈现以供交流。

(七)小结:

老舍先生用自己的智慧和独特的语言方式表达了对社会对人民的关注,表达了对北京的深厚情感。

附相关资料:

北京过年的习俗

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喝腊八粥,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倒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除夕晚上吃年夜饭(又称团圆饭)。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寄寓祝福。还要放炮驱邪、焚香祭祖。老北京人有除夕守岁的风俗。除夕子时接神后,全家要进行团拜,这时长辈要给未成年的小辈压岁钱。

初一到初五北京人则要串亲走友,相互拜年,请客送礼、逛庙会、逛厂甸。到了初五北京人称“破五”,百姓“送穷”、商人“开市”。“破五”也要吃饺子。

过年习俗的传承情况:

3.过年放鞭炮初二语文作文 篇三

除夕的大盘大盘的鞭炮是在家家户户吃团圆饭之前放的。今年的团圆饭与以往不同。往年,我们一家在家中吃,今年我们一家和姥爷一家在饭店吃的。听妈妈说,今年的团圆饭是爸爸四个月前预定下的。团圆饭上有三文鱼片、水果沙拉、粉丝扇贝、黑虎斑鱼……都很味美。但是今年团圆饭有点小遗憾,妈妈在医院值班,没能参加团圆饭。

对我们小孩来说,团圆饭就像家常便饭,我更喜欢放鞭炮。大舅早就给我们买了许多鞭炮。所以,吃完团圆饭,下午我去大舅家取鞭炮。回来的路上和小伙伴们约好,晚上吃完饭一起下楼放鞭炮,在小区中间的空地上集合。

晚上,我如约来到集合地点。一部分小伙伴早就到了,一伙儿大部分人都到了,我们就开始放鞭炮。

我拿起一个叫“金鸡下蛋”的鞭炮,点燃引线,鞭炮就喷出一些火花,同时发出像鸡叫的响声,炮后面的气球也随着鼓了起来,真像一个鸡下了个蛋。我拿着燃放完的鞭炮,一闻这气味,差点把我晚上刚吃的饭给吐出来——这气味比臭鸡蛋还要臭十倍,不,是臭一百倍!我也让别人闻一闻,他们也说很难闻。这气味,一定也能把怪兽“夕”给臭跑了。

这时,有一个小伙伴要放一个新奇的鞭炮。正方形的鞭炮上面有一百个孔,每个孔中都有一个“窜天猴”,点燃引线,五颜六色的火花直升天空,就听“嗖呯,嗖呯……”的响亮的爆炸声,足足放了一分多钟。紧接着。我们又放了“大白兔”、“一飞冲天”“子弹跑”……我们大呼小叫,鞭炮噼里啪啦!

“炮竹声中辞旧岁,烟花火里贺新年”。鞭炮放完,小伙伴们意犹未尽地挥手相互告别,我们要迎来新的一年啦!

4.过年语文教学反思 篇四

一、知识目标:

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还”。

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目标:

了解不同国家过年的不同习俗,体会过年的快乐。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了解不同国家过年的不同习俗,体会过年的快乐。

【教学难点】

体会过年的快乐。

【教学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

板书“过年”这个词,齐读,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哪些过年的情景?是的,贴春联,吃饺子,放爆竹,扭秧歌,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人过年的特有习俗,它带给我们欢乐、幸福,吉祥、安康,希望、向往。那当我们中国人用我们特有的方式过我们的中国年的时候,你知道外国人是怎样庆祝自己的节日的吗?和我们一样拥有好奇心的小灵通就在新年期间乘坐“先锋号”火箭到几个国家去探访,领略了他们过年的习俗,让我们一起学习《他们这样过年》。板书“他们这样”,与前面的板书“过年”形成完整的课题。齐读课题。

二、欣赏小灵通乘坐“先锋号”火箭拍回来的过年的图片。

过渡:是的,他们是这样过年的,这是小灵通拍回来的照片,我们一起来欣赏。

1、出示部分国家过年的风俗图片。

2、一边看图一边引导学生说出图意。

3、填空:过年的时候,有的国家,有的国家,有的国家,还有的国家。

这些国家这样过年,你知道其中的含义吗?让我们到课文中来找找答案。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思考:小灵通都到过哪些国家?

2.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喜欢的地方要带上自己的感情,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丢字。

3.了解初读效果,认读生字、新词。

⑴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⑵出示生字卡片:期、夕、做、钟、扫、房、还、鬼,开火车读。

⑶出示词语卡片:星期、除夕、做好事、钟声、扫地、房子、还给、妖魔鬼怪,指名读,开火车读。

同学们,课文已经读了三遍了,你知道过年时人们打开窗户,往外扔东西,深更半夜到深山老林里去寻找“金桦果”,在庭院里立风向标,观察风向,下雪时,不把路上的积雪扫掉,堆成雪墙是为什么了吧?那你最喜欢哪个国家过年的习俗呢?我们一起来分享那份过年的快乐好不好?

四、品读课文,随文识字。

新年期间,小灵通乘坐“先锋号”火箭到几个国家去看看他们怎样过年,我们也一起过去看看吧!

第一站:意大利

1、出示课件:小灵通乘坐“先锋号”火箭在旋转的地球上飞行,飞行的火箭落在旋转的地球上,变成一红点,镜头切入在点所在的地方,那是意大利的版图,在这版图上再选一点,再扩大,变成一幅情景图,只见很多人家打开窗,往窗外扔东西。

2、用自己的话说画面的情景,学生说完后,师问:想想看,这是为什么?让我们去问一问老爷爷。

3、出示第一自然段的文字,老爷爷的话用红色字区别一下,指一学生读,并回答扔东西的含意。

4、你能模仿老爷爷的口吻说含意吗?

5、你听懂了什么?让我们再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6、小结:是啊,新年了,送旧迎新,迎接一个全新的未来,美好的未来。

第二站:巴西

夜晚,小灵通乘坐的“先锋号”火箭又降落了,这是哪?是什么吸引了他?

1、课件演示:巴西的夜晚,当钟声响过十一下,只见许多人家高举火把,唱着轻快的歌儿,向山林里奔去。他们干什么去了?

2、出示“小灵通悄悄地跟着他们”一段,指生读,认识“幸福”、“顺利”二词里面的字,并理解这两个词,用喜欢的一个词说一句话。

3、假如你找到了“金桦果”,你就能得到幸福的话,那你想要点什么?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对生活的向往却是相同的,人们通过这一行动,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对美好未来的一种追求,是的,人们企盼着,希望着,新的一年生活能幸幸福福,做事能顺顺利利。

但这一切是找到了“金桦果”就能实现的吗?

4、小结:真正的幸福要靠我们的双手去创造。

第三站:法国

第二天,小灵通又飞往法国,看到一个小朋友在庭院里立了一个风向标,他正在认真观察风向,这一回,请你们在小组内自己去学,好吗?

1、自学提示:

(1)先自己读读课文。

(2)到课文中找一找小朋友在庭院里立了一个风向标,还认真观察风向,是为什么?

(3)在组内汇报。

2、班内汇报。

3、小结:是的,这只是人们的希望,人们希望着风调雨顺,水果丰收,鱼、畜兴旺。人们企盼着,企盼着生活的美好,步步登高!

第四站:加拿大

最后,小灵通到了加拿大,正赶上下大雪,那白雪积了足有一尺多厚,要是我们,得怎么办呢?让我们自己读读加拿大人是怎么做的。

1、自己读这一段,感知加拿大人的过年习俗。

2、在班内汇报。体会人们对“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向往,并说出一些这样的词语。

3、学习多音字“还”。

不多时,我们已经从意大利到巴西,又从巴西来到了法国,最后在加拿大落脚,你能说说这四个国家的人们是怎样过年的吗?可以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来说。

那过年时,你能将这么多的过年习俗讲给你的家人或朋友们听吗?

总结: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同样生活在地球村上,可人们过年的方式竟五花八门,这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啊!但不管哪种方式,在送旧迎新之时,人们企盼的愿望是相同,那就是幸福、丰收、平安、快乐!

五、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国家的过年习俗,讲给我们听听。

附:板书设计

他们这样过年

上一篇:版上海二手车买卖官方合同下一篇:浅析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