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英语口语在教学中的运用

2024-10-08

简单的英语口语在教学中的运用(精选16篇)

1.简单的英语口语在教学中的运用 篇一

情境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英语情境教学法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利用真实的场景或在人为创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能学以致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进行情境教学呢? 本文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在此谈谈自己的几点建议。

一、创设良好心理情境,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还存在着畏难情绪,害怕说错,因此都不敢说,这时,教师应当在恰当的时机创设良好的心理情境,用些鼓励的、表扬的、积极的话语,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从而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例如,教师从进教室那一刻起,就要以良好的情绪来营造和谐、愉悦、活跃的课堂气氛,创设出宽松的心理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教学中当学生听不懂时,教师可心领神会地想办法,如拿实物,用肢体语言,来帮助学生理解;当提问时学生说错或说不出来时,教师应宽容地多加鼓励,师生之间的愉悦的、互动的交流,使学生愿说、乐说、会说,并且能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为学生今后有效地学习英语奠定基础。

二、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表演中领会英语

教学中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文内容进行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

演对话,使学生有互动的机会。这种方法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入角色,进入状态,体验情境,从而开发和挖掘学生们运用语言的潜力,激发他们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突出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品质。通过创设对话表演情境,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内化所学知识,同时又缩短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使课堂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助人为乐,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达到乐中演,乐中学的真正目的。另外,通过情境表演对话,也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为了能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课堂上的成功又促使学生更努力地学习,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更好的进行了教学。

三、利用直观教具创设情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为了更直观形象的让学生们理解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多利用实物、模型、图片和简笔画等直观教具让学生更加直接清楚地获取知识,从而达到避免母语的干扰,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比如:在讲到besides和except 这两个介词的区别时,仅用语言来描述似乎不够,利用图片展示的方式能更直观的帮助学习,也可以通过画图来区分两个同义词表达的不同范畴,利用这种展示学生即刻就能明白。然后让学生在体验情景的基础上展开语言操练,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清晰地感知和理解语言的意义,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四、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交际,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可以通过把

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的语一言描绘,鲜明地展现在课堂。创设生活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接触生活,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因此,生活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源于生活,又要回归生活,使学生们在课堂教学情境反映的生活细节中去认识、学习、激发兴趣,从而加强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体验。老师教学中应将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把学生带入社会,带进大自然,从生活中摄取某一特定的情境,作为学生观察、感受的客体,从而使学生自然在特有的氛围中使用英语。如在课堂上设计的课前几分钟的Free talk,让学生讲解有趣的经历,同学之间用英语展开对话、交流,提高语言的中的运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模拟情境,加深学生的理解

当前,利用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手段辅助教学已经广泛运用,这也实现了

课堂教学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高效率的优越性。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真实而又全方位地展现了所学语言的背景和使用背景,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字、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信息的综合运用,使教学过程有序化、形象化、趣味化、令人赏心悦目,使学生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感受到纯正地道的英语,极大地弥补了直观教具的不足之处。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合理运用情境教学,能

够很好得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新课改教学目标的实现。

六.总结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利用小学生眼看、耳听、口说(唱)、手

写、感受情景等各种教学手段,做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刺激学生对英语的总体感觉。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既有知识性,又富趣味性的音像资料辅助教学,创造与重视语言客观环境,特别是通过听一些欢快的儿童英语歌曲或者观看一些益智的英语动画片,视听结合,调动学生学习模仿的积极性,提高总体感觉刺激效果。要尽量指导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倾听,既要认真听老师讲课,还要注意倾听英语课上同学们的发言,并给予恰当的回答;鼓励他们在业余时间也要多渠道培养自己的听力理解能力,在家时多听录音磁带、英语广播节目,接触地道的英语,利用影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听力训练。要让学生养成在听的过程中思维不断活动,进行或跟踪、预测,或判断、归纳和整理的习惯,使学生做到当语句中断,也可以对说者表达的话进行推测,通过多种渠道提高自身英语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李吉林.晴境教学实验与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 王路.英语课堂情境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23)

[3] 李吉林.谈情境教育的课堂操作要义[J].教育研究,2010(7)

[4] 沈正南.谈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情境设置[J].中小学英语教

2.简单的英语口语在教学中的运用 篇二

1.模仿表达。此阶段, 学生英语学习刚刚入门, 口语运用上主要表现为靠记忆全盘照搬言语材料, 不自觉地表现为“依葫芦画瓢”的方式, 语感则主要停留在对言语材料的表面现象如内容、感情、语气的感知上, 无外语思维能力, 处于“不敢说→被迫说”的状态。据此, 应采取大量的英语操练方式, 如句型替换、造句、回答、问题、模仿情景、对话、背诵等, 采用挤压方法让学生“open your mouth” (开口) 。

2 . 复用表达。这一阶段, 学生英语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 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言语运用材料, 已经具有了再现英语言语材料的能力, 开始有意识地对英语言语材料进行加工, 语感体现为掌握了一定的语法规则, 有了一定的外语思维能力, 但表达处于机械刻板时期, 处于“想说→说不太好”的状态。教师在这一阶段的英语口语教学中, 应采取中英文互译、看图说话、情景描述等手段, 让学生自主产生英语思维方法和语感。要将学生推到不由自主地“想用英语”、“努力用好英语”的轨道上去。

3.交际表达。学生的英语知识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 通过非背诵记忆再现英语言语材料的能力明显增强, 英语言语活动与思维活动联系紧密, 能比较熟练地掌握各种语言规范, 处于“大胆说→灵活说”的状态。教师在这一阶段的英语口语教学中, 可大量采取口头作文、演讲、讨论、对话等方式, 努力培养学生自觉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呢?

1.坚持每堂课前3-5分钟的自由会话, 强化口语训练。

(1) 利用课前几分钟让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课前几分钟通常有些同学还没进入状态, 利用这个时间进行口语训练, 既能达到训练的目的, 又能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迅速将精神集中到课堂上来。

(2) 坚持将课文内容设置情景, 让学生在情景会话中去理解新单词, 新内容。语言只有z一定的情景中才有意义, 才会形象生动, 也才会有利于理解和掌握, 克拉申在《第二语言》一书中指出:“教学第二语言实际上是为了学生创造部分或全部的所学语言的环境。”英语教学大纲中也强调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设法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造交际活动情景, 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语言实际活动。”

2.鼓励学生大胆讲英语, 适当容忍他们的错误。学生用英语对话, 表演或回答老师的提问时, 难免要在用词和语法等方面出错误。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要采取适当的容忍态度。千万不能一听到学生讲错了。马上打断学生的话, 纠正其错误, 这样会打断学生的思路, 影响他们的对话或表演, 束缚了他们的手脚, 并产生不良的、拘谨的心理压力, 使他们处于尴尬的地步。教师应在学生对话或表演完毕后, 对学生的表演进行鼓励性的评价, 充分肯定他们的每一个进步及优点, 同时委婉地、探讨性地指出他们的错误。还可以让其他同学纠正讲话者的错误, 这样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提高了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评价时, 千万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3.开展课外活动,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可吸引大批学生参加英语交际活动。这对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教师可在学校开展以下课外活动:

(1) 校园英语角“校园英语角”是我们大学时外语系系举行的一个活动, 我觉得这种活动也可以在中学校园里举行。找一个固定场地, 拟订固定活动时间, 以学生会学习部牵头, 英语教师进行适当指导, 每次活动都设计一个不同的主题, 让学生自由会话。可以每周一两次, 每次半小时左右, 让学生有练习说英语的环境。

(2) 英语演讲赛学校英语科可以举办“英语演讲赛”, 每学期一次或每年一次。各年级统一用一个主题。先由各班进行预赛, 选出一名优秀代表参加校级竞赛。学校分年级评奖, 选出优胜者参加市级竞赛。

(3) 英语短剧表演赛可以举办全校“英语短剧”表演赛。各班必须选送一个内容健康、表演时间为5-10分钟的节目, 形式可以是小品, 幽默, 笑话等等。分年级评奖,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在我第一年参加工作的那年, 有一次班会课上, 我选了几位同学进行一个英语表演, 然后让同学讨论其中反映的问题, 学生的兴趣非常高。

3.简单的英语口语在教学中的运用 篇三

【关键词】情感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 口语教学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情感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备受教学工作者的重视。语言是传递情感信息的工具。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对语言的认知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因此,情感教学策略的运用是提高口语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对目前我国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情感教学策略对英语口语教学的意义和具体实施。

一、目前我国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一直处在一个让人忧虑的状态,“哑巴英语” 形象地说明了我国目前英语口语教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一方面是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口语的训练,一味地加快教学进度,为高考做准备。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对英语口语练习不够,导致在口语表达中信心不足,没有底气,长期以来,使学生形成了心理障碍。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着英语口语的教学水平,导致了“哑巴英语”现象的出现。这不仅影响着英语教学的整体水平,还影响着学生在未来专业领域内的发展。

二、情感教学策略对改善英语口语教学现状的重要性

一般影响学生学习的情感因素包括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的动机等。积极的情感因素通常会让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得很认真、很勤奋,而消极的情感因素通常会让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得很被动、很无助。例如:在英语口语学习中,如果学生有一个积极的学习态度,在课堂上会踊跃发言,所体验的是一种愉快的、轻松的学习氛围。然而,对于那些闷着头,不敢与老师有眼神交流的学生,大多是对口语练习有着抵触的心理,害怕老师点到他们的名字,此时他们的心理被紧张和焦虑的情感充斥着,学习效率也明显下降了。因此,有必要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策略。

情感教学策略的实施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学生及时沟通,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口语教学的重要性,帮助他们克服心理上的障碍,树立口语表达的信心。在口语教学中对情感教学策略的运用,不仅可以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口语教学氛围,还能引导学生克服口语交流的心理障碍,最终使学生在口语表达能力上得到提高。

三、情感教学策略在口语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一)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好感,才会使学生愿意去听这位老师所讲的内容。因此,教师要重视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当学生在口语练习上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情绪时,教师要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并对他们所取得的学习成绩给予适当的表扬,强化他们在口语练习中的学习动机;当学生表现的很消极、很被动的时候,教师要给予关心,了解学生的所想所感,帮助他们克服在口语练习中所遇到的难题,鼓励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激发学生对口语练习的兴趣。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其性格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给予他们锻炼的机会并维护他们的自尊心,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

(二)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克服口语交流的心理障碍

教师在组织口语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内心的积极情绪,克服口语交流的心理障碍。在选择口语练习的材料时,避免选择难度较大的内容,要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选择适合学生的内容,激发学生内心对口语表达的动机,积极地参与到口语练习中。在评价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时,尽量选择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树立学生在口语表达中的信心。

(三)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并给予人文关怀,在教学上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提升英语口语教学的水平。在口语教学上,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层要求,当然这个分层要求只是做到自己心里有数。当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升时,要给予表扬,而不是一味地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要得满分,那样只会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毫无意义。因此,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是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适当的口语测评,使学生认识到口语的重要性

适当的口语测评不仅可以考察教师的教学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使积极情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口语测试,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提高教学水准。另外,还可以从测试中看出学生对学习态度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根据学生能力进行分层测试,科学的给出评价,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将学生的焦虑转化为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在口语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

综上所述,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情感教学策略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口语教学的效果,还能给予学生情感上的关怀,消除对口语练习的消极情绪,最终克服口语交流的心理障碍。教师要在口语教学中重视情感策略的运用,及时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在课堂教学中要观察学生内心的情感变化,适时地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为他们在口语表达中树立信心,充分调动学生口语学习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提高口语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红艾. 论情感教学策略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J]. 考试周刊, 2010(40).

[2] 李晓莉.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及其教学策略的应用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08(04).

4.情景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篇四

一、运用动作情境教学

在英语学习过程当中,动词的学习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掌握好动词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的英语成绩有很大的提高和进步。因此,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学生对动词是否理解,如果遇到难以理解的动词,教师可以根据动词相关的性质进行模仿,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模仿和猜测,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之下能够理解和掌握单词的用法。例如:教师在教学生学习take的时候,首先可以在讲述这个单词的之前,用动作的模仿让学生猜测教师是在干什么。这样学生对于教师的表演能够更加感兴趣,那么在教师接下来讲述这个单词的时候就会非常感兴趣。教师可以在讲词语的时候首先拿起学生的书本让学生猜测是在干什么,然后学生在明白教师的动作之后,教师开始讲述,这样的.情景能够让学生对课堂所学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也能够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二、营造英语语言氛围

随着国际多元化,现在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很好地用英语进行交流。而对于学生来说,英语口语一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营造恰当的英语学习氛围,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主动地和学生进行英语口语交流。同时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用英语进行相关的表达。这样的教学形式,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对于学生来说用英语回答问题比较困难,但是这样教师能够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其中。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学习内部建立英语学习的兴趣小组,在统一的环境下,让学生开展小组之内的活动,学生之间用英语进行交流,通过小组成员内部的相互监督和相互学习,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达到共同进步的学习目的。

三、运用生活情景教学

教学源于生活,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不能单单依靠书本上的知识,要将书本上的知识和学习情景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就是生活中的情景,在生活当中也能学习到相应的英语知识,把英语知识的学习和生活中的情景结合起来,就会让学生对英语知识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定的联想。让英语知识变得更加亲切。例如:教师在教学生学习动物名称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动物的图片和学习的单词结合在一起学习,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见到动物的时候,能够相应地说出动物的英文名字,这样就能够加深学生对单词的记忆,也能够达到及时记忆的目的,让英语知识的学习不再那么枯燥和乏味,学生能够轻松地从生活当中学习英语知识。

四、兴趣情境教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英语知识产生很高的学习兴趣,他们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很好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课,很难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因此,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教师首先要重视学生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成立不同的学习兴趣小组,小组之内也可以进行一些相应的活动。比如:排练课文中学习的英语对话。在课堂之上,进行排练的学习小组教师可以给予时间让学生进行英语排练的成果展示,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能够有足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也可以注重学生对于阅读兴趣的培养。鼓励他们多多去阅读英语相关的杂志和文章,扩充学生的词汇量。结语:运用情景进行教学的方法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够全面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素质,保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姚秀丽.浅谈情景教学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广场,,(02):140-141.

[2]吴霞芬.感悟初中英语情景教学[J].科教文汇(中旬刊),,(05):116-117.

[3]王杰.初中英语情景教学理论与实践[J].科教文汇(中旬刊),,(06):155.

5.支架理论在英语对话教学中的运用 篇五

[摘 要] 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对话教学正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主要体现。在中小学阶段,对话教学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由于小学生的英语认知水平有限和交际经验缺乏,在语言输出要求相对较高的对话教学中,如果缺乏相应的辅助性支持,学生在语言的思维、组织、加工、建构和输出等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交流上的障碍,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对话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搭建适当的对话学习支架,为学生学习和实践提供必要的支撑,形成有效的“生长点”或“脚手架”,使对话教学更具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将有助于提高对话教学效果。[主题词] 对话教学;支架理论;应用

一、引言

英语对话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基础教育阶段,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现行的各种中小学英语教材无一不包含学生必修的对话学习内容。如在全国广泛使用的PEP版小学英语教材中,三至六年级每个单元的A、B两部分都分别设计了学生必修的对话教学板块。这些对话内容丰富,接近生活,语言地道,并融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通过这些专项的对话学习,学生能从中学到地道的英语口语,获得大量的语言信息和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教材编写的意图也正是希望“学生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教育部,2001)。[1]但文本内容与真实交际之间却常常存在一定的差距。对于英语阅历不深的小学生来说,在从文本对话的学习向真实语言的交际过渡的过程中,如果缺乏恰当的辅助性支撑,往往难以达到期望的目标。支架理论恰好为我们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支持,值得我们探索和运用。

二、支架理论的概述与思考

“支架”原本是建筑施工的辅助性设置。上世纪60年代布鲁纳等一些学者,在俄国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列·斯·韦格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域”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支架理论(scaffolding)。最近发展区是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相交叠的区域。学习者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区域过渡,个人的实际水平往往难以独立完成,常常需要一些辅助性的支持,方能顺利抵达这个区域,完成学习任务。因此,依据支架理论,在英语对话教学中适时、合理、有效地为学生 1 提供如语言信息、语言形式、交际策略等相关支持,帮助学生从对话的已知区域逐步通向未知区域,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小学英语的对话教学,由于小学生英语阅历较浅,组织、建构语言的能力有限。因此,在英语对话教学中为学生适时、适当地提供一定的支持,促进学生顺利地学生,显得尤其重要。然而,在英语对话教学中,一些教师因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和恰当的策略,教学常常照本宣科,方法单一,将本该属于语言交际的对话课扭曲为句型操练课,反复地讲解句型结构,机械地操练重点句型,学生无法获得交互式的语言体验和实践,对话学习长期处于无目的无意义的状态,学生深感枯燥无味,教学效果收效甚微。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黄和斌教授曾指出:学外语主要靠“经历”培养语言交际能力,而不是靠教师的讲解或理性的分析。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机械的练习,造成学生主动思维与语言建构过程缺失,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应有的彰显,语言交际能力也随之得不到应有的培养和发展,学生通过多年学习,最终还是又聋又哑,对话教学的目标最终没有实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搭建有效的对话学习支架,促进学生真正实现语言交际,是对话教学的重要举措。下面,笔者以小学英语PEP Book6 Unit 2 My favorite season B Let’s talk为例: Chen: 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Sarah? Sarah: Spring.Chen: Why do you like spring? Sarah: Because I can plant trees.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Chen: Winter.Sarah: Why do you like winter? Chen: Because I can skate.就如何在对话教学中搭建对话教学支架,促进小学生逐步形成用英语思维,学会建构语言,帮助学生语言交际能力获得良好发展,谈几点思考与做法。

三、支架理论在对话教学中的运用

(一)搭建背景性支架,引导学生进入对话情景

对话课是一种言语交际性极强的课型。对话是交流双方或多方在一定的语言背景下发生的言语交际活动。交际必然在一定背景、意图和意义下产生和延续,如果没有语言背景、意义和意图的对话那就谈不上是交际,至多是生硬的拼凑,生硬的拼凑最终难免出现“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尴尬局面,对话一定将难以持续和发展。因此,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围绕主题为学生搭建一个合适语言交际的背景性 支架,将学生对话交流的视线、情感和思维引入对话的情景语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语言思维,使学生有效地感知对话内容和意图,产生对话交流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乐于交流,这是对话教学取得成功的基础和前提。例如,在教学My favorite season前,教师先向学生播放一段人们在不同季节中的对话场景,通过这一背景支架的搭建,为学生的后续的对话学习提供了必要的语言场景,使学生感知人们在不同的季节所进行的活动、着装、天气等相关的背景信息,以此帮助学生了解对话内容,同时为学生进一步对话交流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这样,这一支架的搭建,就为师生语言交流架起了有效的桥梁,帮助教师顺利地引出交流的目的语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使对话教学产生了良好的交际开端,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背景性支架形式多样,可以是情节完整的故事、可以优美动听的歌曲、可以是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也可以是趣味性较强的游戏等多方面的内容,形式和内容的选择主要以对话教学内容而定。总而言之,达成激活对话内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因素,能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为进一步对话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即可。

(二)搭建探究性支架,帮助学生内化对话内容

在对话教学的探究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充分经历语言的探究过程,帮助学生内化对话内容。经历足够的语言探究过程是学生内化语言的基础。我们在教学中发现,由于小学生英语阅历不深,对新语言的组织、加工、建构的能力有限,如果在对话练习、探究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辅助性支持,学生常常力不从心,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当对话进入探究阶段,适时适当地为学生搭建一些有效的探究性支架,从而“能够形成使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生长点’或‘脚手架’,使对话教学能够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动态推进,使师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不断发展。”(李祎,2007)[2] 帮助学生有效参与各种各样的对话教学活动,逐步内化对话内容,形成对话交际能力,这是十分必要的措施。例如,在教学My favorite season的presentation和practice环节,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探究活动支架的搭建,帮助学生逐步发展语言:

1、以直观的季节信息让学生观察,师生口头交流各自喜欢的季节和原因,让学生初步理解和练习目标对话;

2、教师提供家人对季节的爱好信息,促进学生交流家庭成员喜欢的季节及原因,如My father’s favorite season is summer.He can go to swim.My mother’s favorite season is…Can you tell us what’s your parents’ favorite season?促进学生交流家庭成员的相关信息,让文本逐步接近生活,训练学生的对话交际 能力。

3、提供调查表,组织学生互相调查和记录对方及其家人喜爱的季节和原因,然后再向其他小组成员介绍自己的调查结果,让学生逐步独立地使用语言;

4、提供录音或视听材料,让学生倾听他人交流喜欢的季节和原因,然后复述,培养学生获取语言信息与语言转述的能力。这样,教师层层搭建各种支架,教学活动层次分明、层层递进,帮助学生从已有的认知经验出发,持续不断地“生成”和“利用”语言,产生语言输出,逐步推动学生的语言建构和认知发展。让学生既较好地掌握了文本内容,又让文本内容得到一定的延伸并接近生活,使学生在语言能力逐步得到锻炼和提升的同时,也逐步领会了对话学习的目的性,可无形地增强学生语言学习的动力。语言探究性支架的搭建,目的是帮助学生在理解、运用、进而内化对话内容的一系列活动过程中,能够顺利攀升,逐步形成语言交际能力。因此,探究性支架的搭建,一是活动难度要呈现递进性,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二是活动形式要多样性,能不断刺激和增强学生语言探究的感观效果,使学生能够不厌其烦、甚至渴望进行语言探究;三是活动设计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变课堂练习为课堂生活,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对话学习的作用和魅力。

(三)搭建延展性支架,拓展学生对话空间

教材中的文本对话内容仅仅是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一个学习的依据和范本,其内容和形式都是有限的。“我们所选用的一套教材只不过是给教师提供了一个教学的主要依据,我们可以以它为出发点开始我们的教学活动。为了达到最佳的语言习得效果,教师还需使用更多的语言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的不足。”(刘倩,2000)[3]倘若教师在教学中仅照本宣科,教学容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内容与形式的单调也会让学生枯燥无味。因此,对对话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开发,使文本内容得到适当的拓展、延伸,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对话资源,开阔学生的语言思维和视野,从而拓宽学生语言交际空间,使学生在文本对话的基础上学会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这才是对话教学所追求的理想效果。

1、纵向型延展性支架的搭建。对话的纵向延展是指在文本对话话题不变的情况下,就讨论的话题内容进行一定延伸、拓展。其做法可以是教学新旧内容的有机整合,也可以是现实生活的有机联系。如在交流喜欢季节的原因时,文本所给的内容仅限于人们的活动,教师可以为学生进一步搭建气候、穿着等支架,引导学生联系以往所学的相关话题,将旧话题有机地整合到新话题之中,从多种角度和途径来思考和交流当前的话题,如在讨论喜欢春天的原因时,可从气候的角度回 答Because it’s windy and warm,也可以从穿着的角度来回答Because I can wear T-shirt等,还可以从气候、活动、穿着多方面同时回答,让学生获得更好的语言发展。一个支架的搭成,往往其中包括着丰富的信息,如搭建人们的季节活动支架中,其中还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等,如果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敏锐地捕捉,对话交流内容就会更丰富,空间更广阔,对话就可以进一步纵深发展。

2、横向型延展性支架的搭建。对话的横向延展是指以文本目标语言结构为基础,就目标语言结构中的关键进行改变,拓展延伸出更多的话题,逐步以树状形式拓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形成开阔的视野。如教学目标语言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和 Why do you like the season?后。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话题交流,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教师可以进行横向型延展支架的搭建,为学生提供发展方向的语言、媒体、思维方式等支撑,将交流引向favorite book teacher fruit ball team …和 why,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打开一扇扇思维和语言的窗户,让学生看到更加广阔的语言世界,把学生引向更加广阔的语言交流空间。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只有教会学生自己走路,甚至越走越好,“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用它撬动地球”。教学才能有较大的成功和希望。

四、结束语

6.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篇六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目前教学研究的热点.图式理论对于提高学生预测、分析和理解语篇的`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阅读教学这一具体使用环境,分析如何运用图式理论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有效提高阅读效率.

作 者:李润博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刊 名: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 年,卷(期):2008 26(2) 分类号:H319 关键词:图式理论   语篇   阅读教学   阅读效率  

7.简单的英语口语在教学中的运用 篇七

1 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有助 于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 提高复习课 的课堂效率

由于初三历史复习课的考点知识较多, 而传统复习课里, 教师只会一味采用讲授法, 从头至尾不停地讲解知识点。学生很难通过教师的口头表述, 理解清楚6本历史书中知识点的脉络顺序。这样的复习过程显得毫无生气, 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 还会导致学生产生一种厌学心理, 从而影响到整个历史课的复习效果。因此改进复习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高历史复习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对此我们可以在初三历史复习课中, 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重现历史情境, 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能够适应学生情感需要的学习情境, 而这种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的, 具有完整特性的历史再现情境, 会让学生始终置身在历史情景中, 从而引起学生们个人情感认知的不断地变化, 最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有助 于学生梳理考试知识点, 激活已有的 知识积淀

初三历史复习课中会列举很多个考点, 每一个考点又会对应多个知识点, 而这些考点知识则来源于初中6本历史课本全部知识点的压缩和提炼, 它们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简洁性和重要性。正是这种特性使学生在复习时 能够抓住要点, 缩短复习周期, 节约复习时间。如果教师在复习课堂上逐条梳理讲解这些重点, 必然会占用复习课中大多数时间, 使学生当堂训练以及巩固练习的时间相应减少, 自然而然地学生的复习效率也受到了影响。

因此, 在初三学生上复习课时, 教师完全没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讲解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 反而可以直接用多媒体将这部分知识点演示出来, 让学生自己通过教师所演示的内容去梳理、记忆。对于一些相对复杂的重难点知识, 我们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帮助学生建立并梳理历史知识体系, 而这个过程对学生掌握上述知识点也是十分有利的。例如在复习《隋大运河示意图》 时, 可以将地图用PPT展示出来 , 首先在PPT上闪动一条南北纵向的大运河主线; 其次浮现出一张张修建运河的假想图, 通过这个假想图告知学生, 运河是依靠200万人手工开凿的; 紧接着在地图上闪烁洛阳、涿郡、余杭三个地名, 然后从北到南依次闪烁永济渠、通济渠 (北永南通) 、邗沟、江南河四个河段。最后横向闪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条河流, 并告知学生隋大运河沟通了上述五大水系, 促进了它们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通过这个PPT可以很轻易的将这部分知识点总结为1、2、3、4、5, 这样既帮助学生生动形象地记住了重点内容, 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活跃了课堂气氛。

3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有助 于学生突破复习的重难点, 加深对知 识的理解

由于历史这门学科具有过去性和客观性等特点, 导致课堂上有些重难点知识, 难以凭借教师的口头描述讲解清楚, 这时只凭借传统教学手段将很难突破这些重难点。然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重难点制作成课件, 则可以将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 将无声变为有声, 借此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 进而加深理解形成记忆。

比如, 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中国特区的设置以及对外开放的扩大这一知识点的时候, 我国是怎样由点到线再到面, 最后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是复习中的重难点, 对此学生经常混淆先后顺序、搞不清具体的演变情况。 针对这个重点问题, 我会把来源于互联网的浅显资料收集整理成一张我国对外开放形成示意图, 并利用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演示出来, 学生观看后就会清楚明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演变过程, 以此收到了很好的复习效果。

4 依靠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可以 增加学生课堂练习容量, 锻炼学生的 解题能力

在传统的历史复习课上, 学生的随堂练习有着题目形式单一、题量不足、知识点扩概范围不够广, 而这些问题显然不利于学生对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复习。如果在复习课中 引入多媒体教学, 那么就能改变上述不足, 使学生的课堂练习形式焕然一新, 让更多的题型进入历史复习课堂, 从而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利用多媒体还可以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 增加随堂练习的时间, 这样可以加大课堂练习的密度和容量, 进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使每个学生的解题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总之, 多媒体教学在历史复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新时期的历史教师, 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地不断地学习, 更新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地增强, 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8.情感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八

关键词:以人为本 亲其师 信其道 笑容可掬 以情动人 感情投入 因材施教

英语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积极情感如爱好、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是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并引导他们不断从爱好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熟悉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们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可见情感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目标之一,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因此,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运用情感教学,具体做法如下:

一、发挥自身魅力,创建和谐师生关系

古人曰:“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学生面前的教师都应是仪表大方、笑容可掬、和蔼可亲、举止言谈有礼有节、落落大方的良好形象,用高尚的人格、品质力量去感染学生从而保持在学生中的崇高威望。而且教师要用“师爱”去赢得学生的亲近和信任,使师生感情双向交流,密切师生关系,形成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克服怕开口说英语的紧张心理,开创敢讲英语、争讲英语、爱讲英语的局面。作为班主任兼英语教师,我平时不仅注意学生上课的状态,完成作业的情况、学业成绩的进步和倒退,还时刻关心学生的思想状况、家庭情况,和学生同喜共忧,让学生把我作为谈知心话的大朋友,让学生从我这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热爱,积极的期待和希望,他们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内心升腾起对我的信任和爱戴,从而乐于接受我的教诲,并努力将教诲转为行为,实现我的期望。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情动人,以情感化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教学亲切和蔼、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热情饱满、思维积极、教学双方融洽地实现着认知的、情感的交流,产生着心灵上的共鸣,且整个过程有张有弛、跌宕起伏,那么这种课堂就会自始至终洋溢着探索的、令人兴奋不已的气氛。和缓柔软的语气、协调自然的表情、信任的眼神、充满鼓励的注视、点头和微笑以及洒脱自如的手势等这些体态语言和关怀性动作,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都是传递情感的渠道。新教材需要的不仅是教师深厚的知识基础,更需要教师与教材脉脉相通的感情投入。

三、因材施教,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参与机会,这是唤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聪明才智,产生促进学习的课堂氛围的重要条件。在课堂提问或课堂讨论中,我总是努力鼓励每一位学生去参与,而不可局限于少数优秀生的参与。在课堂提问中,总是因人而异。给基础差些的学生提问简单的、他一定会的知识,从而为他树立自信心。给基础好的学生提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从而激发他们深入钻研的兴趣。在自由发挥方面,我在仔细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后,应尽可能多地采用表扬、鼓励的方式,多从积极方面予以肯定和引导,允许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犯错误,进而帮助学生总结教训,树立信心,继续前进。这样就会有利于形成人人积极参与、争相自由讨论问题的学习气氛,从而使他们主动接受我的传授。恰如美国教育家A·罗伊在研究杰出的科学家幼年成长背景后得出的结论:“一旦理智的独立被真正地体验到,那么教育上就没有别的事比这个更重要的了。”

广大教师们用自己的情感去点燃学生的求知之火,把对学生的真挚情感表现出来,展示出情感的巨大力量吧!

9.简单的英语口语在教学中的运用 篇九

语法教学原则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性决定了中职学校的英语语法教学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英语语法教学原则的常用种类和各项原则的`特点,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如何有效地运用各项语法教学原则进行中职英语语法教学.

作 者:姚文霞 作者单位:广东省潮州市百花台职业中学刊 名:广东教育(职教版)英文刊名:GUANGDONG EDUCATION年,卷(期):“”(3)分类号:关键词:英语语法 教学原则 教学方法

10.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十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本文结合《标准》,运用“合作学习理论”进行初中英语听说读写的教学实践。实践表明:“合作学习”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合作学习;英语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

1.合作学习理论的产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其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中要求“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育部也于2001年秋季颁布了《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以此作为英语课程改革的指导性和纲领性文件。《标准》指出,要“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

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时代的要求。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是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合作学习理论的研究者认为,在合作、竞争和个人三种学习情景中,合作学习是最有效的一种学习情景,但目前却是运用得最少的一种。学生之间的合作应当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主流。以此理论,我们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作了一定的尝试。

合作学习理论起源于20世纪社会心理学的研究。70年代初,欧美国家的专家们将合作学习理论应用于课堂,并发现了合作学习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嘎斯基认为:“从本质上讲,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它要求学生们在一些由2~6人组成的异质性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在每个小组中,学生们通常从事于各种需要合作和相互支持的学习活动。”在合作学习中,有五个基本要素:

(1)积极的相互依赖(Positive Interdependence)——学生们知道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他们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

(2)小组及每个小组成员的责任感(Small Group and 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小组成绩取决于小组总的任务的完成情况,小组成绩将影响个人的成绩记录;

(3)面对面的建设性的相互交流(Face-to-face Promotive Interaction)——学生们有机会相互解释所学的东西,有机会相互帮助、理解和完成作业;

(4)小组合作技能(Small Group Skills)——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对小组的活动提供指导,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

(5)小组的自我评估(Group Processing)——各小组必须定期评价共同活动的情况是否良好,应怎样提高其有效性。合作学习的方式主要有同伴教学法、小组游戏竞赛、小组辅助个体和共学式等等。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我国自90年代初期起,在课堂教学中开始引入小组活动,由此引发了对合作学习的探讨。

2.合作学习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1合作学习在英语听写教学中的应用 《标准》要求五级要“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八级要“学会使用3000个单词和400~45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提高了对学生词汇量的要求。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A Winkins)指出:若没有语言和语法,尚可传达一点点信息,若无词汇,就不能传达任何信息。词汇不足会使听、说、读、写各种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受到限制。简言之,外语学习,词汇为本。而英语学不好的学生往往是因为这一关过不好而渐失信心。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短语和句子时需要做大量的听写练习,听写是训练听力和写作技能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可由教师读、学生写,也可由每周优秀学生读、其他学生写,然后分组交叉批改,合作小组之间进行竞赛。初中阶段这种练习多数在课堂内进行。每次听写时总会有一小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教师要允许他们课后有重新听写的机会,由合作学习小组内成绩较好的组员帮助他们听写。如果经过课后的复习重新听写得满分,教师仍然可以认可他们的成绩以资鼓励,因为他们经过努力进步了。

2.2合作学习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标准》一~九级的“目标描述”对“说”的要求难度依次递增。《标准》在五级的“目标描述”中特别要求:“能就简单的话题提供信息,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意见,参与讨论;能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务”。

口语学习不同与书面学习,它更依赖集体行为,要求人与人之间用语言直接进行交流。合作伙伴活动或合作小组活动最大的特色在于能够把班级全体学生同时调动起来,开展口语交流与互动。这是我国外语教学界近年来大力推崇的活动形式。活动简便易行,但可以灵活多变,不断推陈出新。例如:(1)变换伙伴。小组的伙伴一般是身边的同学,搭档长期固定不变,难免觉得不新鲜。可以尊重个人的选择,让学生经常变换搭档。(2)变换距离或位置。为了使学生大声说,听得见,可以把坐着说的方式改为站立地说,把近距离肩并肩地说改为远距离(间隔一米左右)面对面地说。(3)变换练习方式。学生用书和练习册中很多话题或题型为活动的变化提供了便利。如朗读对话,课文问答,讨论问题,句型操练或交际性练习等。

2.3合作学习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标准》对中学各阶段英语阅读技能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阅读量也大幅度增加。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各项任务,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小组活动来合作完成。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合作、互动、创新的过程。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让他们知道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途径去收集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合作学习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对方的观点,而且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学会讨论问题的要领和方法。阅读教学中的合作小组讨论可以有以下一些主要内容:

(1)对标题、插图等展开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想象力。(2)对段落、细节、写作特点等进行讨论,以培养学生的鉴赏和概括能力。(3)对难句、长句、某些词语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4)对时代背景、作者的态度和观点展开讨论,培养学生评价人和事物的能力。

阅读教学中合作小组讨论这一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做出正确的推论(deductions)和合理的推断(inference)的能力以及在真实环境中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围绕课文内容提出的讨论话题(topics),应力求具有开放性。在对一些深层次问题的理解上,通过合作小组讨论最易出现一题多解的精彩局面。例如,在教Project English九年级(上)Unit 4 A Famous Detective 时,我们根据课文内容的线索向各个合作小组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How can you connect a gun with a locked metal chest?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result of the story? 通过讨论,各小组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想象丰富且言之有理。

2.4合作学习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标准》对初中和高中的写作目标分别作了详细的描述。如五级的“目标总体描述”对“写”的要求是:“能根据提示起草和修改小作文。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大量的研究结果证明,在写作开始前,应该给学生就写作题目进行小组讨论的机会,通过讨论,加深对题目的认识和理解,集中不同的见解,捕捉合适的观点,确定可写的内容。因此,英语课堂写作教学可以遵循“熟悉要求——小组讨论——独立写作——伙伴编辑——教师点评” 的程序进行。下面将课内合作写作所遵循的程序进行简要说明:

熟悉要求(familiarization):教师从学生讨论后提供的话题或练习中选出两个题目,介绍文体格式,简述写作方法,提出字数要求等。

小组讨论(joint negotiation):由小组长组织组员进行协商,从两个选题中定出一题,讨论有关话题,交流观点,挖掘主题内容,查阅生词、词组,补充有关信息等。

独立写作(independent construction):根据讨论结果,小组成员每人拿出稿纸根据选定的题目进行实际的创作,包括编写提纲或打草稿等写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困难可求助于组员或老师,但不得抄袭他人成果。

伙伴编辑(peer editing):教师简要传授修改策略,学生阅读全文,并做必要的补充、删节。每个组员依次评改同组其他成员的作文,并用红笔划出精彩的句、段,最后定稿,由其中一位组员负责抄写,署上小组成员的姓名。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多看、多改,以增加语言输入、提高使用语言的准确性。让学生相互传阅和修改作文,更重要的是训练他们既做学生也做先生,同时减轻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

教师点评(teacher commenting):小组写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作文质量高,也相对工整,教师批改时主要就内容和文章结构发表评论,提出修改意见;采用实分制,对于精彩的句、段、长作文予以加分,以示鼓励;每次成绩都进行登记。第二天用课前5分钟对小组写作的成果进行反馈:表扬成绩高的小组和进步的小组;把成绩最好的作文作为范文张贴在班级“佳作欣赏栏”上,并要求学生与此对照,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反思评价。这样做,每个学生都会为了自己和小组的荣誉认真地写、主动地合作,既提高了每个成员的写作能力和改错能力,又增加了小组的凝聚力。事实证明,合作写作的经验能导致以后学生个体写作成绩的提高。

3.“合作学习”的实践效果

3.1实施“合作学习”策略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态度方面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力求认知和探究事物的心理倾向,它由获得该方面的认知在情绪体验上得到满足而产生。英语学习兴趣,则是学生对英语知识和英语学习活动积极探求认知的倾向,表现为对英语学习的爱好,它对英语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学习效果同样有着直接的影响。实施“合作学习”策略,使学生具有兴趣形成的心理基础。学生之间平等、协作、交流、讨论,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表现的机会、成功的机会,都力争为自己的小组作一份贡献以体现自身的价值。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极大地保护和增强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实践证明,小组竞赛比个人之间的竞争更能激发全体学生产生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更能保持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发展智力,提高能力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正是《标准》中“情感态度”所要求达到的目标。

3.2实施“合作学习”策略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影响

主体意识是指实践活动的承担者对自己在实践活动中所处的地位、作用以及任务的认识,它包括主体地位、主体作用和主体任务三个方面。

(1)充分自主的学习活动,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实施,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形式单

一、大多数是个人操作的活动,体现了课堂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和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在活动中学生有自主权和选择权。这样的活动既有认识活动,又有实践活动;既有显性的操作活动,又有隐性的思维活动;既有独立的探索活动,又有相互的交流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从而增强其主体意识。

(2)有效的生生交往,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条件。合作与交往,是个体主体意识形成的重要条件。实施“合作学习”策略,使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交往双方是平等的合作式的,彼此尊重对方,相互信任。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有“安全感”,产生最佳学习心态。通过这种高质量的交往,大家互相学习,共同分享、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3.3实施“合作学习”策略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影响

现代英语教育理论普遍认为,英语能力是顺利完成英语活动所具备的而且直接影响其活动效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英语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在这类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1)实施“合作学习”策略,促进了学生之间的英语交流,培养了学生英语交流合作的能力。

交流与合作是信息社会人们不可缺少的能力之一,是一种能使学习主体充分表达自己思想、认识、情感的方式,是学生个性化的体现。交流与合作对于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表达交往能力,促进英语学习活动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在“合作学习”策略的实施过程中,采用“小组讨论”、“伙伴编辑”等方法,鼓励发表不同观点、修改意见等措施,提高了英语学习活动的质量,培养了学生的英语交流合作的能力。

(2)实施“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促进了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是主体运用英语认知结构,在英语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认知特点的概括,它以个体的素质和智力为其一般能力基础,又以英语认知结构作为其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发展学生的英语认知结构,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3)实施“合作学习”教学策略,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问题解决的能力。英语问题解决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成功的问题解决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英语认知结构。对问题解决的进一步研究动向是强调学习者“构筑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者应积极地将知识融入已建立的结构,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并积累知识。这正是合作学习的含义所倡导的。实施“合作学习”策略,改进了学生对英语问题解决的态度,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促进了学生英语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4.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指出,学会合作是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同时,“合作学习”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正成为中小学教师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就初中英语教学而言,在《标准》提高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要求、课堂要努力实现从“传授和讲解语言知识”向“培养语言能力”转变这一教改背景下,每位英语教师面临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利用积极因素、采用更适合于学习者语言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效率这样一个关键问题。我认为,“合作式学习”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实践证明,在初中英语听说读写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能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并真正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1.英语影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十一

关键词:影视;英语;高中;教学

目前高中英语教学存在严重的应试痕迹、教学方法简单、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师生缺乏有效互动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主动性。英语影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提升课堂的趣味性,激发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提升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原版电影的语言情景渲染了所学语言的文化氛围,这一特性决定了欣赏原版电影,不仅能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提高听说能力,而且还为学生展现了一个了解所学语言国家文化、风俗及概况的窗口。那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英语影视呢?

一、精心设计英语影视教学

英语影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不是简单的“播放主义”,随意地拿来一个英语影视作品或者片段进行播放,这样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冲淡课堂英语学习。因此,高中英语教师要做好英语影视教学设计。

1.英语影视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

英语影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是一种手段,因此,它具有很强的导向性、目标性。教师必须要紧扣高中英语教学目标,尤其是课堂教学目标,根据预期的目标合理地运用英语影视资源,使英语影视更好地帮助教师达到目标,提升英语教学实效性。

2.英语影视设计要考虑学生实际

英语影视资源非常丰富,极大地扩充了高中英语教学资源。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影视资源都适合学生,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的英语能力,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影视作品,同时考虑学生实际的语言理解能力。

3.英语影视设计要把握运用时机

英语影视与课堂的融合直接关系着英语影视运用的效能,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英语影视运用的时机。那么哪些时机是最佳的呢?我们认为英语影视应该用在学生英语学习的节点、兴趣点,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有助于教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等。

二、合理选择英语影视资源

根据教学设计,教师要合理选择英语影视资源,以充分发挥英语影视资源的作用。

1.选择与学生产生共鸣的影视资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受众,因此要尽量选择能够与学生产生共鸣的英语影视资源,激起学生观看与学习的兴趣。合适的影片在语言和内容上,既可以自然地激发学生的内心感想,也可以使学生找到讨论的话题,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和动力。例如,《歌舞青春》这部作品,该作品中的英语歌曲非常具有动感,适合高中生活泼、快速、动感的节奏,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触动学生内心情感等。

2.英语影视资源选择要体现出梯度

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英语影视资源应该是一种常态,作为常态化的一种教学方式,英语影视资源的选择就应该体现出一定的梯度,做到循序渐进。初期要突出趣味性,迎合学生的学习与欣赏趣味,例如《歌舞青春》;中期要考虑内容与语言的学习需求,例如火遍全球的青少年电影《暮光之城》。该作品中的女主角是美式英语,而男主角则是英式发音,体现了不同风格的发音;高级阶段,则要充分考虑英语发音的标准化与语言运用的规范性等,例如《阿甘正传》。该剧剧情有思想,折射出丰富的美国文化,语言地道。

3.尽量选择生活化的英语影视资源

生活化的影视资源取材于现实生活,往往更具有语用性,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例如语言运用中的重音、语调、连读,以及常用习语、固定搭配等。生活化的英语影视具有丰富的语言学习资源,能够为高中生的英语学习营造生动的语用情境,帮助学生提升跨文化的语言交际能力等。

三、优化英语影视资源运用方式

英语资源的运用方式直接关系着资源效能的发挥,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英语影视资源的运用方式,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1.配合相关资料

影视资源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要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能停留在简单地播放影视作品层面,还要配合影视相关的资料。例如关于影视作品的主题、创作背景、故事梗概、影视评论、演员资料、经典台词等。这些资料的整合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影视作品的理解,增强学生观看的导向意识、目标意识等,帮助师生达到预期的英语学习目标。

2.结合影视表演

为了充分发挥影视作品的资源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观看作品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目标需要,进行影视表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交流作品中经典的场景或者语言运用点,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表演或者进行创新、改编,强化学生对于语言点的理解与把握,使学生在愉悦的表演中获得知识,提升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同时活跃课堂气氛。

3.重视播放策略

重视英语影视作品的播放策略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教师在播放中如何做到有策略地播放呢?以下是几点建议:播放与讲解相结合,在学生接触影视作品的初期,可以一边播放一边讲解,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推动师生互动;重复播放,教师对选择的影视资源可以采用重复播放的形式,配合不同的字幕形式;中断猜想,对于影视作品,可以一边播放,一边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猜想,模拟表演剧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总之,高中英语教学运用英语影视资源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为学生创造了生动的学习情境,增强了英语课堂的趣味性,促进了师生互动,也优化了高中英语教学方式。高中英语教师只要不断强化资源意识,精心设计,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一定会将高中英语教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张春艳,耿泽泓.英文电影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对策[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

[2]袁国伸.英文电影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2.

12.简单的英语口语在教学中的运用 篇十二

1 什么叫电教媒体

在现代教学中, 教师除依赖传统的语言、体态、板书、教材及挂图实施教学外, 还引入了先进的图、文、声并茂的电教媒体. (如投影、幻灯、录音录像、语言教室及多媒体电脑等) 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 将教学信息传递给他们, 使教学达到更好效果。根据电教媒体在教学中的不同作用, 可将其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 (如录音) 、视听综合媒体 (如录像) 、交互式媒体 (如语音教室) 等几类。

2 电教媒体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目前,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 电教媒体等新型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也随之发展起来, 并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电教媒体作为新型媒体, 在教学中其呈现形式多种多样。它可以通过各种图片、声音、文字创设出灵活的教学情境, 通过网络连接, 充实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效率。它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积极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等。

英语教学中使用电教媒体, 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练习的机会, 有助于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教学作为电教媒体早期进入的科目, 电教对它的辅助功能以得以确认并得到广泛使用。首先, 运用电教媒体创设语言情境, 如录音提供声音情境, 投影提供形象倩境, 使学生身临其境, 有助于诱发学生进行语言话动的欲望,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电教手段, 可帮助解决教学重难点, 提高学习质量。运用电教手段于英语教学中, 还可启发学生思维能力, 加强感性认识。运用视听结合的电教手段, 能起到烘托气氛, 调动情感, 开拓思路, 启迪思维, 深化认识的作用。因此, 在口语教学中, 科学合理地运用电教媒体, 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潜力, 对于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3 电教媒体的使用原则

教学中选择和使用电教媒体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它需要综合考虑各项因家, 从实际出发, 其目的是提高教学整体效益。在教学中, 我们应正确、适时的使用电教媒体, 避免进入“电教媒体一定要全、要先进”的使用误区, 须遵循以下原则:

3.1 媒体适量原则

在英语教学中, 使用媒体的首要目的是让其为课堂教学服务, 选用不必要的媒体, 会分散学生注意力, 忽略语言训练本身。

3.2 引入媒体适时原则

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基础上, 根据课型结构进行设计, 适量选用媒体, 适时运用于教学中的重难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调动他们的探索兴趣, 起到“点晴”的作用。

3.3 使用媒体适度原则

英语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从疑问和征服语言障碍而来, 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 适当设置一些疑难引导学生思考, 之后再将背景材料授于学生, 让学生在自我寻找和对比中理解、吸收。

4 电教媒体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4.1 创设灵活的教学情境。

大多数学生在进行英语口语训练时, 总是存在一个羞于开口的心理障碍。学生对于自己掌握的英语缺乏自信, 过于追求完美, 在英语脱口而出时, 不想犯丝毫错误。在这种学生羞于开口表达, 不愿积极参与师生间实际互动的情况下, 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就显得至关重要。英语是一种交流工具, 这种语言离不开真实的社会情景, 没有一定的社会生活情景, 学生单屏死记硬背, 是不可能说好英语口语的。因此创建灵活多变的教学情境, 是进行良好教学的开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出与实际生活环境相似的课堂, 运用录像等手段, 创设语境, 培养学生的语感, 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参与交流互动, 主动地接受英语, 激发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欲望, 减少学习英语的焦虑, 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 增强说英语的自信,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并且降低教师的教学难度, 摆脱枯燥的教师纯讲授知识点, 学生死记硬背的尴尬困境。

4.2 采用直观启发式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良好的英语口语是通过长期的交流和训练不断形成的。教师的教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能力。因此, 教师可以积极运用电教媒体再现语境, 增多各种试听刺激物, 让学生产生好奇心, 使其能够更好地关注于教师的教学。在教学模式方面, 运用电教媒体时, 教师可以采用自主学习模式、网络学习模式、游戏学习和虚拟学习模式等。以计算机为教学手段, 通过上传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课外内容等, 学生可以随时方便的使用英语资料。还可以通过一些软件的应用做一些上机测试等内容, 通过网络的资源共享和网络连接, 每个学生都可以与世界沟通。还有一些游戏软件, 学生在与游戏中的人物互动的同时, 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到英语的相关知识, 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更能帮助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加牢固。另一方面, 在教学方法方面, 教师可以采用发现法、归纳法、模仿法等。在运用电教媒体时, 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技巧, 通过掩饰等方式先提问学生, 引起学生好奇心, 启发学生动脑筋, 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使学生把英语勇于脱口而出, 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典型例子, 组织学生组成小组模仿一些经典剧情或有趣的片段, 通过学生在小组中的互动学习与交流, 让学生充分发挥抽象思维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模仿能力。

4.3 运用信息化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 使得教师能有效地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设计出完善的教学活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英语教学的互动性模式也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条件和保障。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电子媒体的人性化与个性化特点, 通过网络和计算机这种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 增强教学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教育的需求。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这种开放式平台进行交流讨论, 利用灵活的通讯工具 (如skype、QQ、微博等) 进行互动答疑, 在计算机的辅助教学下, 培养学生形成批判性、反思性的学习能力, 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5 结语

现代社会是信息爆炸的社会, 各种新知识不断涌现, 多媒体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信息最得心应手的工具。多媒体技术是将图形、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信息综合于一体进行编排处理的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不仅是时代的需要, 并且还是教学的需要。电教媒体的运用, 给教育方式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 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意义。利用电教媒体, 教师可收集到最新最好的图文并茂的教材, 在这种生动逼真、赏心悦目的教学环境里, 学生可在需要的时候主动及时地获取信息。阅读教学、听说训练可以根据不同对象实施教学, 沟通信息, 向学生提供技能和技巧训练的典型。多媒体将在英语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俞晓, 浅谈电教媒体与英语教学.贵州教育, 1997 (9) .

[2]邓炎昌, 刘润清.语育与文化[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3]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胡壮麟.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 协作化, 模块化和超文本化—谈《教学要求》的基本理念.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 (5) .

[5]熊焕平, 方克平.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创建与实践.疯狂英语 (教师版) , 2009, (1) .

13.简单的英语口语在教学中的运用 篇十三

中学英语教学着重于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培养。语言是交际的工具,通过语言交际因此就成了语言学习的首要目的。进行语言交流需要一定的听说能力,所以口语练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本人在多年的英语口语教学中尝到了运用PPP方法进行教学的甜头,自然,非常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份喜悦。

一、何为PPP方法呢?

那就是Presentation,Practice and Production 三个教学过程。在Presentation 过程中,教师把要学的新的语言知识介绍给学生,教师设法引起学生对所学新句型、新对话或新文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检查学生对新授要点的理解。在Practice 那过程中,教师则给学生很多的操练机会,鼓励学生尽可能运用刚介绍的新知识,进行反复的句型练习并不断提高语言运用的正确率。在Production 过程中,学生被要求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做到灵活并自由地运用语言,实现正确并流利地进行交际的目标。不同步骤的要求决定了教师角色的不断转换。Presentation Practice Production 如上图所示,在三个不同的阶段,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力不断降低,从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以教师为中心很快过渡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角色先后为演员、观众和评论员,最终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要求。

口语课不同于听力、阅读、写作等课,它自有它的特点。口语课应设置情景并组织更多的Pair work&Group work 进行对话。对话内容需要贴近生活,最好是学生熟悉的话题;听者与言者不断转换,转换间隔或长或短;语言简洁或不完整,但伴作有脸部表情、手势、体语等非言语信息,并允许犹豫、停顿和语言重复。因此口语课的教学安排一定要抓住课本身的特点,精心设计不同阶段的活动内容以取得最佳效果。那么到底如何巧施PPP教学法于任务教学法(Task-based approach)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起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Building blocks approach),提倡“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模式。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被广泛采用。

一.从 PPP教学法到任务教学法的转变

几年以前,中国大多数英语课堂上采用的是PPP教学法(PPP approach),即presentation, practice, production。在三P教学法指导下的学生只能学老师所教的内容,并且只能以老师教的顺序来学习,而这种被动的学习被证明是收效甚微的,只有少数有天赋的学生才可以学有所获,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是带着少得可怜的,能够用于实际运用交际的英语语言能力离开学校的,这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遗憾的。

我从1998年开始教授统编英语教材,在课堂上用得最多的就是PPP教学法,当时最让我困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此简单的课文内容,语法知识的难度循序渐进,又有那么多课后操练,学生们为什么就不肯学,学不会呢?后来我读到了 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一书,在书中,我接触到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比如,让学生用图表来表达课文内容,或扮演交通警察给人指路等,我把这些元素试着运用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实践证明,这样的尝试确实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现在回想起来,这样的教学手段已经具备了一些任务教学法的雏形,只不过当时还没有找到一种理论依据罢了。二.任务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任务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能力是发展的,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他们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从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建构是建立在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上的。在英语学习中,原有经验指的是已知的语言,概念和活动等。三. 任务教学法的特点

任务教学法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为目标,重视教学过程,强调学生参与。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把教学内容隐藏在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中,这些任务给学生提供了利用已有知识进行深入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经过分析思考和老师的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生也培养了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了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寻找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进行了有效学习,教师也达到了教学目标。课堂任务设计分三个环节,即Pre-task preparation, While-task procedure and Post-task activities。四.牛津英语教材的特点

牛津英语教材是提倡使用任务教学法的代表,六,七年级的牛津英语教材中的几乎所有的课文都围绕着Li Family展开。主要人物有Ben 和 Kitty, 他们的家人和朋友同学,他们的老师Miss Guo,还有他们家一条叫Sam的狗。课文就在讲这些角色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一些事情,非常自然,很贴近实际。主题内容是循环复现的,只是难度深度和广度有差异。所以,学生们常常会对新的课文内容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就象见到一位久未谋面的老朋友一样,自然而然地想要多了解他一些,这时候就产生了一种内在的学习的驱动力。

八,九年级的教材就出现了很大的不同,主要以阅读和写作为主。题材也跳出了Li Family 的框框,趋向于多元化发展,有书信,故事,诗歌,科幻小说,通讯,人物传记等,还有一个Using English的部分,告诉学生怎么用字典,如何区分和使用目录和索引,让学生了解了图书分类法等。

这样安排六到九年级的课文内容是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成长特点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英语口语教学中呢?

任务型教学法和“3P”教学法一样都属于交际语言教学法的分支。Howatt(1984)把交际法分为“弱版(weak versions)”和“强版(strong versions)”两大派。弱版交际法以著名的3P课程(PPP lesson)为代表,强版交际法则形成了以任务型教学法为代表的TBL课程。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学习步骤分为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 cycle)和语言聚焦(language focus)三个部分,它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与“3P”教学法的演示(presentation)→ 操练(practice)→ 成果(produ任务型教学(TBLT)不但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而且是一种教学模式。其定义是指学习者运用目标语进行交际以达成某一结果的活动。也就是说任务是学习在其中发生的活动。其实质是学习者在一个外语环境中理解情景、完成一个实在的任务。正由于任务型教学模式具有上述性质和特点,在英语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倡导选择和运用任务型教学以期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了。

二、从PPP到TBLT转型的思考

传统的教学法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PPP教学模式,所谓PPP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先呈现某个语言项目(presentation),然后让学生练习(practice),最后让学生用该语言项目进行表达运用(production)。这种模式时至今日,已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因为PPP教学模式的各项活动均是语法分析占统治地位,以基础训练为重点。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只是停留在浅层或理论阶段,缺少实际操作。同时,由于长期以教师为中心所形成的惯性和教师们注重的是学科教学,因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教育首先要考虑人的发展这个重要目标。教师所设计的活动主要是从教学的角度出发,而很少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参与情况、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重视不够。因此学生学了还是不会运用语言。

任务型教学(TBLT)步骤似乎把PPP步骤颠倒过来。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课程活动也由单边活动变为多边活动,课程体系连贯,有序,构成一个有梯度的连续系列,学生由被动接受型变为主动接受性。正如《英语课程标准》所指出的“教师应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教师应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ction)刚好是个相反的过程。在常规的“3p”教学模式中,任务通常体现为production中的综合运用式练习,用来巩固所学的语法结构、语言功能或词汇。而在任务型教学的模式中,学生通常以完成任务的活动开始学习,待任务完成后,教师再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活动中使用的语言上,并对学生使用的语言进行纠正和调整。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和谐师生关系。

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作为英语老师,必须要不断地学习、来充实、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因此教师在熟悉、钻研教材的同时,还应阅读大量有关英、美人文知识的书籍。而且教师间要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甚至可以搞一些有关人文知识的演讲等类似活动,以促进教师自身的学习与素质的提高。同时,教师也要进一步学好自身文化,这不仅有利于了解同英、美国家的文化在口头和书面交际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而且有利于指导学生注意与英、美人士交流时所遵循的通常模式的感性知识,如英国人喜欢把房子建成有阁楼,有地下室的,而中国人的房子往往没有阁楼,没有地下室;在英国,女人往往不允许别人问她年龄,认为这是不尊重她,而在中国却没有这个规矩;英国人通常的寒暄方式是谈论天气What`s about the weather?中国人的习惯是问彼此饭吃了没有等。所以只有教师自身素质提高了,才能形成好的教法,根据英语学科的不同目标、内容、要求、以及学生的知识能力、接受水平、教师本人的教学特点等因素,恰当、灵活、合理地设计教案,使用各种丰富而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增加学生的英、美人文知识,培养、发展运用英语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

(二)优化教学方式,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

英语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要想高效高质的完成英语教学任务,切实落实素质教育,就必须优化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丰富课堂表现形式。同样新课程实验也指出: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积极创新,创建一个安全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人文性,开放课堂,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抽象的英语语言学习,通过丰富的表情和动作,来帮助学生解读语言要表达的感情。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敢动、敢说,让他们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并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下面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优化教学方式,简单的介绍几种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

传统的英语教学多使用PPP教学步骤,即教师先呈现某个语言项目(presentation),然后让学生练习(practice),最后让学生用该语言进行表达(production)。这种教学步骤,减少了学生活动的机会,由于先练习再表达,不能充分调动学习兴趣。

任务型教学法则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到课堂中,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例如:我在教“ear、eye、nose、face、mouth、head”这六个身体单词时设计了三个任务,让学生一步步的来自己完成。三个任务分别是

(1)、猜一猜:请学生猜测出教师正在画的是哪个部位。

(2)、画一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心中最有趣的人头像。

(3)、评一评:让同学之间互相欣赏作品,然后他们自己来评出优秀的作品,并展出。

上面所设计的一系列任务均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且循序渐进,随着任务的一步步完成,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大,最后大家在互评中结束任务。无论结果如何,学生都参与了任务,并感受到了成功的乐趣,让他们在愉快中感受英语,运用英语。

(三)树立主体意识、形成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树立主体意识,造就独立人格,已成为现代国际教育思想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各个教育领域,人们越来越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重要性,而且也越来越意识到,对学习的最终结果起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本人。因此我们在小学英语教育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时刻以学生为主,形成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来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自己实践而获取知识的乐趣,使小学英语教育与人文教育得到有机的结合与渗透。

1、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可以解决大班化教学存在的不足,不仅让所有学生都有表现机会,而且教师也能及时准确地了解所有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程度,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教师有意识的组合和分工合作,让学习好的学生充分发挥小老师的带头作用,既有效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组织编写对话,表演对话,进行竞赛等,通过这样的合作,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学会理智地协调相互合作的关系,达到学习与做人两丰收的双重目的。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由于英语课在小学中开设的比较少,每周不会超过三节课。因此学生缺少英语学习的环境,他们很难进行自主学习。所以教师要通过课堂上有意识的引导,培养学习英语兴趣,发展运用英语能力,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引导学生去发现一些生活中现成的如书籍、音像、音带电视节目等英语教学资源,我想,这种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能逐步引导学生转变英语学习的方式,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知识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不仅提高教学效率,也鼓舞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14.合作学习在大专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十四

合作学习能够有效改善课堂学习气氛,促成学生非认知品质的形成,还能够使大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因此被誉为最近数十年最有效的教学模式改革之一。

在合作学习这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合作为特色的教学模式中,隐含着一种力求促成独立、竞争与合作并存并且能够共同进步的教育思想,而这种思想的最终目的则是实现教育的平等。

在大专英语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地减少由大班教学带来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得到提高和增强。

这是因为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力求最大化地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终使学生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 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

1.合作学习的内涵

合作学习是富有创意的和有效的教学理论,它是利用分小组完成学习任务的形式让学生共同完成作业和活动,并且尽可能促进共同学习,在小组中通过合作共同达到学习目标,再以小组的总成绩来进行评比的一种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借助组建小组和团队的过程使学生之间能够彼此信任,彼此交流,彼此影响,互相帮助,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学会主动、自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另外,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使学生之间的合作性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更为充分、顺畅,团队中每个人的学习热情也随之提高。

应当注意到,合作学习并不排斥教师的适当引导,而且教师也是参与者,虽然合作学习希望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调动他们的好奇心,但是只有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解决问题。

所以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在于学生对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主动行为,将被动变成主动,在一定的环境中借助外界的帮助,利用收集的资料去积极主动地构建相关知识体系,从而掌握知识,促进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2.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第一,相互依存性。

小组成员的学习过程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他们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负责,也要兼顾小组其他成员的学习效果。

第二,面对面交流。

小组成员可以通过当面探讨的方式,互相鼓励、互相支持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三,组员的成就感。

小组成绩来自于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小组成绩同样也是小组成员成就感或挫折感的来源。

第四,小组合作默契。

借助有效的沟通,小组成员能够通过交流和相互理解来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也是建立相互信任和解决小组内部矛盾和摩擦的过程。

第五,成员自我评价。

15.简单的英语口语在教学中的运用 篇十五

1.英语报刊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1英语报刊自身具有很大优势

英语报刊是承载信息的一个载体,是学习英语、拓展视野、提高英语成绩理想的阅读材料。首先,英语报刊形式多样,所涉及的题材广泛。不仅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自然等各个领域,还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和真实的图片插画,极大的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并激发了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加强了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和对英语语言表达的认识。

英语报刊的内容新颖、更新速度快。作为一个传播英语学习信息的媒介,英语报刊时刻把握时代的发展方向,呈现出适应时代潮流的阅读话题,可以帮助学生透过文章了解到学校外面的世界,避免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严重脱节。

最后,英语报刊具有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的优点。由于中职生的英语词汇量有限,所以,在英语报刊的语言编辑中,一般的语言文字都会浅显易懂,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阅读,而且在英语报刊中还会有生词记忆和介绍一些学习方法,供学生学习和参考,以便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1.2英语报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英语报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通过阅读英语报刊,接触西方社会文化,了解异国的风土人情,并掌握英语语言的特点,增加词汇量,满足学生对语言和文化的好奇心和对提高英语实际能力的需求。因此,学生会积极主动的开展阅读活动,并在阅读中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提升自身的主观认知水平。

2.英语报刊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以学生为中心,选取适合中职生阅读的题材资料

中职生的英语语言基础普遍较差,而中职英语教育使用的教材又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因此,要选择最适合中职生发展现状的英语报刊。对于学生而言,阅读的报刊内容要新颖多样,使学生能够轻松、愉悦的进行阅读。因此,要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兴趣以及语言程度,选择篇幅简短、贴近生活、内容真实有趣的报刊材料。

2.2指导学生阅读英语报刊的标题

报纸的标题一般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编辑出来的。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中心思想,具有精炼、醒目、能够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特征。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标题,根据标题的语言和语法特征,判断如何通过标题把握文章的主旨脉络以及整篇文章的情感基调。比如,教学生一些专有名词、缩写词或者新词的概念,提醒学生要注意标题的语法和时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标题把握主题,预测主要内容,为下一步的阅读打好基础。

2.3教导学生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报刊的技巧,可以通过精读和略读两种的方式。略读是一种快速阅读的方式。学生不需要逐字逐句的阅读全文,只需要游览文章的起始段和每个段落的中心句。一般在段落的开头或者结尾,寻找文章的中心句,通过中心句判断每个段落所讲的大体内容。对于句子较长的文字材料,一般要抓关键词。在略读文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生词,这时就要根据生词所在的段落进行阅读,根据上下文、同义词反义词或者构词来推测出生词的含义,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还可以有效的积累词汇,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精读主要是针对那些适合学生发展的阅读材料,具有思想深刻,内容贴切,无论是从语法结构还是阅读题材都有很大的学习价值。这时,教师就可以把该阅读材料作为重要的文章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理解其深刻寓意,并掌握其语言使用技巧和语法运用结构。在研读文章之前,教师要安排学生做好背景知识的搜集,然后带领学生研读文章的细节,和学生共同探讨每个细节的语法结构和使用技巧,并在研读完整篇文章后,和学生进行交流,可以以问答的形式,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对于学生的回答要及时作出反馈,给予表扬和鼓励,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结语

16.幽默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篇十六

[关键词]幽默教学;英语课堂;课堂效率

相声和小品之所以被人们所喜爱,就是因为它成功运用了幽默这种形式。它让人在捧腹大笑之余,受到教育和启迪。在教学中,我们如果能成功地运用幽默,就会达到“寓庄于谐,寓教于乐”的效果。《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努力营造宽松、和谐、快乐的教学氛围,积极调动和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认为:“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在英语教学中恰当运用幽默,能激发学生情感及其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全面调动和提升学生学习情感的有效途径。

一、幽默教学走进英语课堂的有效作用

1.幽默是一种“柔化剂”,能够和谐师生关系。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谅解的高墙;教师不理解学生,学生也不理解老师。”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完成英语教学和培养兴趣的根本保证。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往往会碰到难题,如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语法结构的凌乱,等等。这时,教师创造性地运用幽默语言能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犯错”在所难免,“挨批”更是家常便饭。而在课堂上对犯错的学生“口不择言”地狠批一通,不但会破坏学生的心情和整个课堂气氛而且极大地影响了课堂效果。

2.幽默是一种“强化剂”,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良好的教学幽默艺术具有快速弥漫性和情绪感染力。对于初中生而言,更是容易激起他们思维的浪花,使他们积极的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从而活跃课堂气氛,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例如,刚开学的一次课堂上,在谈论“How to learn english?”这一话题时,因为开学伊始气氛沉闷,大家都不愿开口说英语,好不容易一个学生站起来扭扭捏捏地说“We can learn english by playing computer games.”我连忙打趣说“Yes, we can learn two words‘Game Over’”一句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课堂气氛顿时活跃,学生们开始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真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3.幽默是一种“催化剂”,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美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想方法勾起学生求知欲的教学,正如同锤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而教学的幽默艺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直接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们知道,英语的语法结构相当复杂,学生往往因为教师语法讲解的枯燥而渐渐失去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英语教师应该让语法的讲解生动、鲜活起来,通过幽默有趣的方式巩固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

4.幽默是一种“促进剂”,能不断优化学生个性。教师以生动有趣、诙谐幽默的语言教授知识,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教学过程本身的幽默,享受到轻松愉快的情绪,由“苦学”进入“乐学”的境界。教学幽默又可以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气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优化学生的个性。因为一个具有幽默感的人,能时时发现事物有趣的一面,建立起自己独特的风度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宋朝学者张载说过,学习达到快乐的地步,就会轻松,以致不能自已,因此定会长进。通過幽默传授知识,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学生一个启迪,使学生自觉地寻找灵活的学习方法,把繁杂的知识化作有趣的言语,增强学习效果,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幽默教学运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运用幽默教学要体现启发式教学原则。幽默会引人发笑,使人感到愉快,但让人发出笑声绝不是幽默的真正目的,那些只能引人发笑而不具有启迪性的幽默就不是美的幽默,就不是英语课教学所需要的幽默。当人们听到一个有意思的笑话后感觉有趣时,就会下意识地引起广泛联想。它促使人们用发散思维去思考问题,因此可以达到更广阔的内心境界,头脑中想法越多,就越容易在它们之间的联系中找出规律。

2.运用幽默教学要体现审美教育功能。所运用的幽默素材和形式,要有一定的文化品位和美学修养,要能给学生美的享受,使他们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幽默是笑的艺术,但能引人发笑的并不都是幽默。就是说,幽默应是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的统一,是真善美的统一。特别是用于英语课教学的幽默,必须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巧智奇思的智慧之美,情操高尚的品格之美,含蓄高雅的艺术之美。

3.运用幽默教学还必须把握适度原则。幽默作为语言教学的辅助手段,同样要服从于教学活动的需要,也就是说教学幽默的“剂量”要适当。不能让教师的幽默成为如老舍先生所说的“瞎胡闹和开玩笑”,“死啃幽默总会有失去幽默的时候,幽默到了论斤卖的时候,讨厌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选用的幽默不可哗众取宠,误了教学。

上一篇:母亲节道德讲堂主持词下一篇:企业学习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