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摘编》体会文章

2024-08-28

学习《摘编》体会文章(精选13篇)

1.学习《摘编》体会文章 篇一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工作的方向目标、地位作用、主要任务。笔者在认真学习《论述摘编》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归纳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心得。

一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精神,关键要在实践上下功夫,在改进上见进展,在运用中出成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每一篇都蕴含着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理解、去推动、去凝聚共识,最终落实在行动上。

二要坚定信念,抵御诱惑。如今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工作依然十分严峻,而基层党员干部同样也在面对社会上各种思潮的相互影响激荡,面对各种消极思想和腐败行为的诱惑和腐蚀,只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才能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建立清廉政府,服务百姓大众。

三要廉洁自律,守住底线。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坚决反对腐败、清除害群之马。党员干部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形成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着力抓好作风养成。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保持良好生活作风,践行生活美德。

2.学习《摘编》体会文章 篇二

一、细读文本,理解内容巧妙拟题

语文教材中,描写童年故事的课文很多,文章的题目和内容都是经过作者细心思考、琢磨、推敲而成的,题目与内容新颖、吻合,耐人寻味。有的题目是直接以人名来拟的,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乌塔》一文,写了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历了欧洲许多国家的故事,突出了旅游的路程之长,安排之细的特点,体现了乌塔自立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真是令人敬佩。有的题目是直接描写刻苦学杂技的少年,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顶碗少年》一文,作者在文中突出了顶碗少年不畏艰难,不怕挫折,承受压力,从失败到成功,敢于拼搏的精神。有的题目是直接围绕话题内容拟题的,如《争吵》一文,围绕着“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充分体现了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的道理。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引导,让学生质疑问难: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怎样了?然后让学生自主读书,通过交流、讨论,了解题目的含义和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学习作者巧妙拟题的方法。

二、外貌描写,凸显形象入木三分

我国近代戏曲理论家吴悔曾经说过:“各人有各人之情景,就本人身上,挥发出来,悲欢有主,啼哭有根,张三之冠,李四万万戴不上去。”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描写人物,展示不同人物的形象时,要仔细观察,做到描写人物的外貌形象要入木三分。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一文的开头:“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一段对少年闰土看瓜刺猹的景物和人物的细致描写,在全文起到了特殊作用。1.以景烘托人物形象。用“深蓝的天空”“金黄色的圆月”“海边的沙地”“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及在“蓝天”与“碧绿”的西瓜地之间,勾画出一轮“金黄”的圆月生动地描绘了“蓝”“绿”“黄”三色交相辉映的一幅彩图,对描写勇敢、机智的少年起了烘托作用。2.生动刻画人物形象。用项“带”银圈,手“捏”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的一系列动作,生动地刻画、描写了一个勇敢、机智的少年的外貌形象,给读者以人物形象美之感。3.创造气氛,设下悬念。文章开头创造了气氛,给读者留下悬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同桌、小组讨论,想象这十一二岁的少年是谁?家住在何处?“我”怎样和他相识的?他是怎样见多识广?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方法,并进行仿写小练笔,即描写一个小伙伴在西瓜地里帮助爸爸摘西瓜、装西瓜的场面,要写出人物的动作、神态。让学生通过小练笔,既提高阅读能力,又提高写作水平。

三、动作描写,真实突出人物动态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由此可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是非常必要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通过默读、自读、朗读、品读等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描写人物动作的能力。例如写记叙文,写事就要通过写人才能让文章生动、具体,才能让人物的形象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一文中“下雪了,我扫出一块空地来……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这段话巧用了“扫、支起、撒、看、缚、拉、罩”等一连串的动作,把闰土在雪地里捕鸟的经过写得很生动、细腻,让人记忆深刻。

1. 留心观察。

观察是习作的基础,是获得作文材料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平时处处留心观察每一个人的一举一动,这样才能把人物写活。如著名作家施耐庵为了写《景阳冈》“武松打虎”,他通过“深山观虎一借虎皮学打虎—看醉汉打狗—打椅子学打虎”的全过程细心观察,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琢磨打虎的动作,最后才把武松打虎的经过写得栩栩如生。由此可见,要想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首先要观察好人物的言行举止和动作神态。

2. 参加活动。

要写好人物的动作,就要让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通过自己切身的体会和观察,注意人物的动作,把活动过程写清楚。如写“炒鸡蛋”的习作,可以让学生先自己示范:怎样打开液化灶?怎样敲鸡蛋?怎样放油、放作料?鸡蛋炒得怎么样?并用“打开、掏、敲、放、炒、摆”一连串的动作来写一段话。这样,通过实践和描述,再来写作文,就能在边做边写中把人物动作写活了。

3. 用词准确。

要把人物动作写得生动活泼,还要用词准确。如《课间十分钟》写“丢沙包”的习作,从“沙包飞来……抓住了沙包”,作者用了“抬”“转”“捞”“抓”等动词,把“海底捞月”接沙包的场面写得生动、逼真。

4. 用词要有变化。

描写动作词语不要呆板,要有变化。如写手的动作可以用“拿”,还可以用“打、提、推、拉、举、摸、捞”等;又如写脚的动作词语,除了用“走”,还可以用“踢、踩、踏、蹬、弯、蹲”等;再如眼睛的动作词语,除了用“看”,还可以用“观、巡视、俯视、凝视、仰望、远看、遥看”等。总之,在写人物动作中,词语有所变化,文章就生动、具体了。

四、描写心理,显示人物内心世界

“心理描写至关重要,能够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描写除了动作、神态、语言以外,有时还要用浓墨重彩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品读教材,努力挖掘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变化,学习作者描写人物心理变化的写作方法。如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检阅》一文洋溢着浓浓的现代意识和人文关怀:要自尊、自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课文是怎样描写儿童们的心理活动?怎么体现他们自尊、自强的可贵精神?1.充满矛盾,担心犹豫。到底要不要让拄拐的博莱克参加检阅,大家都不愿开口说这件事,说明大家心里很矛盾,犹豫不决。2.队长提议,心情激动。让残疾儿童排在第一排,体现了尊重残疾儿童的自尊、自强的可贵精神。3.赞成提议,打消顾虑。队员非常赞成队长的提议,大家的顾虑统统打消了,思想也统一了。4.由忐忑不安到激动自豪。儿童队员通过讨论一致赞同让博莱克在队伍第一排,队员们是由开始“忐忑不安”到后来“激动自豪”,这是感情变化的飞跃,这个决定是聪明、理智的,怎能不让大家心情激动、自豪呢?5.由衷地赞美,检阅“真棒”。“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这两句话是观众发自内心的感慨和赞叹,从而赞美了博莱克和他的队员检阅的成功,博得了观众的喝彩和掌声。同时赞美博莱克的“自尊、自强”,起了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

五、抓住重点,详细描写体现精彩

3.学习《摘编》体会文章 篇三

(篇1)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唐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里的名句。这首诗是诗人由当时自身遭遇联想到天下百姓的苦难,感慨万千,推己及人而作的诗。这种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的仁者襟怀,令人景仰。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和国家扶贫政策的落实,我国的贫困人口不断减少,人民群众的住房条件不断改善。特别是十八大以后,总书记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是中央确定的目标。习总书记多次提出:“十三五”的最后一年是2020年,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十三五”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党和国家在脱贫攻坚中“五个一批”政策,决定要在2020年前,让全中国无房的群众住有所居。这充分体现了党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关爱,体现了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这是白居易六十岁时因新缝制绫袄想到农民劳作的艰辛而作的诗句。当领导的要了解真实情况,心里想着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不论何时何地,为民着想是从政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与使命。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努力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心里要时刻想着群众,注意倾听群众呼声,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这首诗《病牛》,充满了强烈的恤民情感,表现了一种身体病弱却力耕负重、死而后已的精神。是那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

读《扶贫论述摘编》,让我想起那些心系百姓,倾听百姓心声、关心百姓疾苦的古人以及他们所作的反映为百姓做实事的诗句。让人欣慰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人民的努力下,真正做到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扶贫工作是一项具有针对性、方向性、普惠性的惠民政策,是要普惠广大贫困偏远地区的群众,促长贫困偏远地区人口的内生动力,解放贫困偏远地区的生产力,要让贫困偏远地区的群众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扶贫就是要让偏远贫困地区的群众在新时代赶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跟得上、不掉队,同样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的任务是在2020年全国贫困地区实现脱贫摘帽。“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各级干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基层干部在宣讲政策、整合扶贫资源、分配扶贫资金、推动扶贫项目落实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要有深厚的感情,这是为人民服务的基础。在扶贫战线上有无数个默默奉献,牺牲个人,为脱贫攻坚事业鞠躬尽瘁的干部,他们是把人民群众当父母,时刻想着群众、关心群众,全身心地为人民服务。这些干部正是如习总书记说的“无我”的精神,这种感情不是简单的恻隐之心,而是政治责任和价值取向。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下定了决心,必须在2020年实现全国贫困地区脱贫摘帽,这种就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政治责任和价值取向。

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过程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必须体现人民公仆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是不变的硬道理,脱贫工作最终的落脚点还是看偏远贫困地区群众的实际评价和生活现状。政策层层部署,精神层层传达,责任层层压实,压力层层传导,最终的目标任务还是要靠干部抓落实、抓效果。脱贫攻坚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员以身作则,干部以人民为中心,在以此前提下富有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不断提升帮扶干部的业务、专业、素质等综合能力,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什么是幸福?农民说丰收是幸福;学者说学术研究有新突破是幸福;教师说学生快乐地学习成长是幸福;领导说团队上下一心工作有成效是幸福。读《扶贫论述摘编》,不仅是指导如何在脱贫攻坚战上开展好各项工作,更重要的是扶自身头脑政治理论、宗旨意识的“贫”,真正拓宽视野,俯下身子做人民群众的“孺子牛”。党员干部要将人民的幸福作为根本,在扶贫济困活动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用爱心点燃希望,用行动播洒阳光,撸起袖子加油干,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心系群众,为民造福,才是最大的幸福!

(篇2)

通过对《扶贫论述摘编》全书的学习,感触很多。

总书记提出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就是到2020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这一目标,比世界银行确定的在全球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时间提前10年。这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对全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充分展现了总书记对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定。提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彰显了总书记“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的为民情怀。总书记将精准扶贫比作“‘绣花’功夫”,要求“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贫困户有不同的扶法”,必须“因人因户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这反映了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习总书记高度总结了我国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宝贵经验就是:“精准”二字,就是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总书记的扶贫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极具实践性和指导性。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持续深化理解,真正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论述精神和讲话精神上来,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扎实的工作、更加有力的措施助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绩。具体体会有:

一、决胜脱贫攻坚必须加强作风建设

习总书记指出:“从脱贫攻坚工作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急躁和厌战情绪以及消极腐败现象仍然存在,有的还很严重,影响脱贫攻坚有序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须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要立行立改。作为党员干部,要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打铁必须自身硬”,要时刻把讲规矩守纪律要求贯穿于脱贫攻坚全过程,明底线、存敬畏,坚决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斗争,有力筑牢脱贫攻坚的“纪律防线”。

二、决胜脱贫攻坚必须凝聚合力

4.村干部学习扶贫论述摘编心得体会 篇四

一、沉下心来识真贫

《摘编》第三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精准扶贫,关键的关键是要把扶贫对象摸清搞准,把家底盘清,这是前提”,只有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才能解决好“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全村几十户贫困户,家庭居住条件,生产生活情况,有无劳动力情况,致贫原因等,都要心中有本账,做个明白人,只有找准“贫根”,对不同原因、不同类型的贫困,才能采取不同的脱贫举措,因人因户因村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将总书记说的“精准”落到实处。这就需要我们沉下心来,深入群众,到群众中去,把底数摸清,把情况搞明,把问题查实。

二、带着真情扶真贫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在新年贺词中,总书记说到“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的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悠悠爱民之心让人动容。身为扶贫干部,要关切困难群众的现实需求,积极回应遇到的现实困难,视群众为亲人,带着真情做事,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暖民心,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说过“我们贫困地区经济落后,家底薄落,群众有许多困难要解决,只能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地为群众办实事。有许多问题,不可能尽如人愿。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实实在在地每年为群众办几件实事,群众是会真心实意地拥护我们,会自觉自愿地和我们同心同德,共渡难关的”。很多时候,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作为,但是能设身处地为老百姓解决一些生活生产上的小困难、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哪怕是陪着留守的老人唠唠嗑,拉拉家常,他们的心也是暖的,也能感受到帮扶干部带来的温暖。许许多多点滴的事情虽小,但架起的是帮扶干部与贫困户之间的爱心桥梁,汇聚的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合力。

三、扑下身子真扶贫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尤其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抓下去”。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作。结合村实际,户实际,采取相应的扶贫举措,做到因户施策,因村施策,才能取得相应的实效。不能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要做攻坚克难的奋斗者,积极落实各项扶贫举措,坚持发挥单位、行业优势,立足村实际情况,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帮扶举措,提高扶贫成效。同时,扶贫必先“扶志”、“扶智”,激发其内生动力,做好贫困群众的宣传、教育、培训、组织工作,引导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通过自身努力,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出水才见两腿泥”,只有扑下身子,花一番“绣花”的功夫,才能实干出实效,让脱贫攻坚工作赢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5.学习《摘编》体会文章 篇五

近一段时间通过认真学习公司下发的《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系统学习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关于党的群众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到我们党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始终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从人 民群众中汲取力量源泉,这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党的事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群众是一个国家进步的有生力量,是一个政党保持生机的最大保障。没有群众的支持,我党的工作就不能展开;没有群众的理解,国家所颁布的政策、法令也就难以得到真正的施行。群众路线是我党生命线、根本工作路线,想要确保这条线路的通畅,就应该要倾听百姓的声音、了解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 及时解决。坚持群众路线,是做好本职工作的思想基础。

党的发展历程,其中最为宝贵的一条经验,是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同时也要依靠人民。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做好本职工作的最终目的。坚持群众路线,是促进作风转变的重要前提。要转变工作作风,就必须坚持群众路线。要切实做到以优良的作风推进工作,以优良的作风树立形象,以优良的作风服务社会大众;要切实加强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立场,不断增强责任意识、为民意识和廉洁意识,自觉做到耐心细致为文章中国社会用户服务,提高为用户服务水平。要以不徇私情、不谋私利的品质和情操,以不偏不倚、秉公办事的胸怀和素养,以真诚的态度,取得群众 的理解和尊重。

通过学习《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的主要精神和内容,作为一名党员,我要时刻提醒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手中的权力应该成为群众自身难以解决问题而 不该成为谋取私利的邪恶法器。

衡钢采购部 肖敏

6.毛主席语录摘编 篇六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论联合政府》

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为人民负责。《抗日战争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精兵简政”。讲话、演说、写文章和写决议安,都应当简明扼要。会议也不要开得太长。《党委会的工作方法》

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是瞎说一顿。《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

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是“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反对本本主义》

优势而无准备,不是真正的优势,也没有主动。懂得这一点,劣势而有准备之军,常可对敌举行不意的攻势,把优势者打败。《论持久战》

批评要及时的批评,不要老是爱好事后批评。《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财政的支出,应该根据节省的方针。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我们的经济政策》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出万难,去争取胜利。《愚公移山》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毛主席在苏联的言论》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呵!《吴玉章同志六十寿辰祝词》

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报告》

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实践论》

7.学习《摘编》体会文章 篇七

在省委党校学习期间,我再次认真研读了《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重要论述论述摘编》,对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更高的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担当,直面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当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重点突破中实现整体推进。习近平同志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对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增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作为增城区分管规划和自然资源的领导,结合本人的工作实际,就抓好自然资源管理,促进增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自然资源管理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是规律,谁也无法抗拒。总书记在海南考察工作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在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均衡,通过优化完善自然资源管理机制这个抓手,全面优化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集约资源和持续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实际工作中,自然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对象、载体和主要构成要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的地位。2019年,我们增城按照全市机构改革工作部署,将原国土规划部门调整转变为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履行全民所有土地、矿产、森林、湿地、水、海洋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和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并提出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森林保护和水资源保护等多项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职责,把原单向的土地资源管理提升至对自然资源的全面管控,也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自然资源管理的突出位置。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管理长效机制,创新激励与约束并举的制度措施,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管控作用,科学指引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辖区自然资源,为推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逐步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生态布局

总书记指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长期以来,无序扩张城市规模、无节制索取自然资源是很多国家、很多地区换取经济增长的常规手段。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群众更渴望的是优质生态产品和优美生态环境。

过去,能源和生态环境等生产资料空间相对较大,可以放开手脚大开发、快发展。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今后我们需要更加珍惜我们的生存空间,更加科学规划我们未来的发展空间,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总书记指出:“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改革开放40年来,各类空间性规划对促进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规划类型过多、内容重叠冲突,审批流程复杂、周期过长,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2019年5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并监督实施,实现“多规合一”。如今,我们需要加快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综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人口分布、经济格局、国土利用等因素,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整体谋划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近年来,我们增城以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之城为目标,积极夯实区委区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相关工作要求,以三大主体功能区发展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基础,开展编制《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之城规划研究》、划定“三区四线”、划定一级生态管控区、低碳生态规划示范研究、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规划研究和林地保护规划研究等系列工作,并依托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规划并落成3平方公里水面的挂绿湖、367公里绿道、257公里生态景观林带、12个森林公园、30多个生态公园、一批自然生态保护区,以及一批临山、临水、临田基础设施。2018年,自然资源部批复我们增城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试点,探索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管理的道路。我们积极开展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双评价工作,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增城区国土空间规划并取得初步成果。规划到2035年开发强度为20.44%,仍低于XX市当前25.76%平均水平,生态面积达到973.05平方公里(包括永久基本农田294.4平方公里),占比60.26%,人均生态绿地295平方米(规划人口为330万人),生态用地保有量较好。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增城在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区域生态保护格局,推进绿色经济循环发展等工作上取得了良好开端。

目前,XX市已全面开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生态修复等要求,下一步,我们增城进一步坚持和深化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融入到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中,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构筑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生态安全格局、新型城镇化格局和农业农村发展格局,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推动我们增城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生态和谐、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管理高效的现代化城市。

三、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当前,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成为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

近年来,我们增城围绕推动高质量循环发展的要求,从统筹全区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大局出发,不断强化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精准供应土地,有序开展城市更新改造、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推进经济绿色转型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看到,我们仍存在部分土地闲置未开发、部分区域产业发展相对滞后、部分已供应的产业用地效益还不够高、个别工业园区污染严重等问题,距离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下一步,我们增城还需从多方面加强自然资源管控工作,构建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实施存量经济的绿色化改造,强化增量经济绿色化构建,实现自然资源集约高效循环利用,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一是深化实施干部生态保护考核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对占增城土地面积40%的北部地区,不进行经济考核,而重点实施生态保护业绩考核;同时加大对林地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的补偿机制,使得农民从生态保护工作中享受到地区经济发展的成果,从而形成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良性循环;二是要助推产业结构提升,围绕我们增城重点引进的新兴产业及绿色产业项目,坚持用好资源利用差别化政策,保障低能耗、高环保型的高新技术产业的用地需求,助推循环产业链的形成;三是全面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充分挖掘存量土地开发潜力,继续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工作,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促使土地利用方式从“增量扩展”向“存量提升”转变,逐步减少新增建设用地增量和对耕地的占用;四是继续助力城乡统筹绿色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小镇创建、生态修复和地质灾害防治,推进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

8.学习《摘编》体会文章 篇八

一、认真刻苦学习,切实打牢思想基础。

学习是无止境的,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百宝箱,只有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吃深、吃透,才能打牢思想基础,才能确保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执行。我们在学习上要坚持活学活用,学用结合。现在学习的东西太多,我们的时间精力有限,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要选有用的学。只有坚持长期学习,打牢思想理论基础,在平时的工作中才能自觉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才能不偏离政治、不偏离民心,才能赢得人民群众信任。

二、保证时间,切实学到有用的东西。

时间是学习的保证,不要老是强调我很忙,我没有时间学习。时间是挤出来的,是牺牲休息时间腾出来的。我们不但要积极参加镇机关党员干部学习,更应该安排好时间埋头学习、做好笔记,积累丰富的学习资源,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通过此次机关党总支开展的理论学习,使我更加深切的感受到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基础,才能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大形势,从行动和思想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加强学习、努力实践,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事。

学习是基础,时间是保证,实践是目的。你有再多的知识而不去实践,就会变成书呆子。实践是检验知识的标准,是检验为民服务思想的标准,是检验工作好坏的标准。一个人的知识再多,但他没有为民服务的意识,不在做群众工作中去发挥作用也是空谈。所以,实践也是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是一切工作成败的基础。

9.学习《摘编》体会文章 篇九

一、对“建构”的解读

“建构”本来用于建筑或木器加工中, 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把已有的零件、材料制成某种结构。在教育心理学中, 建构是指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 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在建构过程中, 学习者对当前信息的理解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但又不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原有的知识经验, 而是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做出某种调整和改造。

建构着重在系统的建立。以我们眼前看到的电脑显示器为例, 此时此刻我们获得的感觉是很多的, 单就视觉而言,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色彩。我们也并不是仅仅和电脑显示器一起身处真空, 周围应该还有桌子等其他与显示器不同的东西, 它们在我们的眼中也有反映。但是我们现在看的对象, 现在认识的对象, 只是显示器, 把桌子等其他东西带来的感觉丢在一边, 仅仅选择与显示器有关的那些感觉, 认定这些感觉所组成的那个对象就是显示器。具体而言, 假定显示器的外壳是黑色的, 而显示屏此时所呈现的界面是白色的, 桌子是蓝色的。那么现在我们只认定黑色和白色组成的那个东西是显示器, 蓝色不属于显示器, 这就是有所选择, 选择的根据则是我们心中的显示器概念。这个过程就是“建构”的过程。

建构这个词, 说明人的认识对象并不是固有的, 而是人对现象进行抽象后做出来的。因此, 建构不是无中生有的虚构, 也不是对客观现象的简单“复制”, 而是人在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基础上, 从自身的经验中组织起来, 并用于解释人的经验世界的。这也正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 在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巨大能动性。

从认识论角度来说, 一方面, 知识以人的经验为基础, 从人对自己经验的分析整理中得来, 是人建构起来的。没有人, 就没有知识。另一方面, 知识来自于与经验, 来自于人与自我和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 (或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相互作用) 过程中获得的经验。没有经验, 就没有知识。也就是说, 知识本质上是人的建构物, 是人建构起来的产品。没有具有建构能力的主体——人, 就没有知识这种人的产品。但另一方面, 知识的生产和建构不是随心所欲的, 不是任意的, 知识这种“人的产品”是以人的经验为基础和源泉的, 要以人的经验为根据——没有从自身的观察与实践中得来的经验, 没有从人与自我和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得来的经验, 就没有知识。

总之, 通过与自我和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创造经验的、具有分析整理等建构能力的主体——“人”, 以及从人与自我和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得来的“经验”, 是产生知识的两个必要前提。有了人, 有了经验, 也就是说有了“有经验的人”, 经过人这一主体对自身经验的分析整理和简化等, 知识就必然产生 (建构起来) 了。

可以说, “建构”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人类对世界的原始认知, 皆出自于人类的“建构”。从个体角度而言, 个体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必须通过主体的“建构”过程来获得, 而不应是对外部世界的被动反映。即便是在接受式学习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所传授的知识也并非被所有的学生按照同一种模式全部接受, 不同的学生因为不同的学习倾向性、不同的认知基础、不同的思维模式、不同的学习经历等等因素, 会导致不同的知识“建构”过程, 因而也会产生不同的学习结果。任何一种教学策略或学习方式, 都应尊重学生学习主体性的特征, 尊重学生主体“建构”的认知规律。比如, 接受式学习中教师所援引的案例、向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学技巧的设计等等, 都是为了推动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实现知识的内化。当然也不可否认, 如果某种教学策略或学习方式引用不当, 如教学内容的设计脱离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或所援引的案例脱离学生的认知基础, 则必然导致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过程出现障碍。

为了让学生的主体“建构”过程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表现, 现代西方心理学基于皮亚杰结构主义认知心理学的基础, 进一步发展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从而把学生的“建构”过程置于教学的核心地位和最终归宿。

二、对“建构主义”的解读

相对于“建构”的普遍存在, 建构主义 (constructivism) 则是特指的一种学习理论, 或者说是一种学习的范式, 它不是普遍存在的, 而是有所特指的。

(一) 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

建构主义理论一个重要概念是图式, 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也可以把它看做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 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 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 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即同化、顺应和平衡。

同化, 是指学习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刺激时, 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之内, 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

顺应, 是指学习者调节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当学习者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 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 以适应环境。

平衡, 是指学习者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二) 建构主义的分支及其主要观点

建构主义理论内部流派林立, 国内学者曾对此做了分类, 提出建构主义中流派可包括:个人建构主义、激进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认知、信息加工建构主义、社会建构论及控制论, 其主要观点见表1。

上述六大学派中, 又以激进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影响最为广泛。激进建构主义极端强调学生对意义的自主建构, 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来自教师与其他成年人的指导和辅助, 认为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无法被“接受”, 只有学生主动探究和创造的经验才是有价值的。这一观点对美国课堂教学实践具有极大的冲击力, 因此备受青睐。但也因为该流派的观点过于激进, 过于否定知识的“可接受性”, 使得一些教师以为教学就是学生一己的责任, 教师完全可以大胆地放手让学生独立、自由地“建构”经验, 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某种放任主义教学的倾向, 这一点已经受到来自美国教育界其他学者的批评和质疑。

社会建构主义显然要相对温和一些, 该理论流派缘于20世纪20年代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后经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的介绍进入美国, 并迅速受到广泛关注。维果茨基认为, 学生的学习固然是自主“建构”的过程, 但其“建构”过程离不开教师、同伴以及其他成年人的社会交往与互动, 正因为有了教师的指导、同伴之间的合作与互助, 才能实现学习者由“现有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递进, 从而实现了发展。社会建构主义的温和气质, 可以有效地规避美国自杜威以来, 直至罗杰斯和当代的激进建构主义一贯推行的“以学生为中心”、忽视教师主导性所导致的种种教育弊端, 这也是它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主要因素。

(三) 建构主义学习的主要特征

1. 探究性

建构性学习在探究方面通常是强有力的。尤其是在学习过程激发动机的起始阶段和以应用为目标的结束阶段, 探究学习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布鲁纳在从事发现学习的研究时就认为,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有助于学生独立探究的情境, 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 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 而不是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 建造一个活的小型藏书库。归根结底, 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 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

2. 情境化

许多所谓正式的学习往往都是脱离特定情境的。这种类型的学习存在的弊病是形式化、抽象化、简单化、记忆表征的单一化等, 由此产生的结果往往只能应付考试, 而不能迁移到复杂的真实情境之中去解决问题, “高分低能”由此产生。因此,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注意知识表征的多元化问题, 并加强各种知识表征 (语义的、情节的和动作的) 之间的联系, 同时还应注意使知识表征与多样化的情境相关联。

3. 问题定向性

问题定向的学习, 要求学习者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 在开发问题解决策略的同时, 获得学科基础知识与技能。因此, 相应的教学必须设法诱发学习者的问题意识, 并利用问题刺激学习活动, 挑战学习者的思考并鼓励学习者尝试解答各种问题。

4. 社会性

社会性学习从个体发展的社会源泉、社会文化的中介, 以及通过心理加工与处理促进知识的内化等方面, 开发了以计算机技术支持的情境学习、合作学习、学习共同体等突出学习社会性的建构性学习模式。此外, 还有研究表明, 学习的社会性可通过学习者的自我讨论以及学习者与教材、计算机的互动来实现。

三、小结

如前所述, 所有的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建构”。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讲授, 将教师传递的知识与自身已有的知识结构通过同化或顺应, 完成意义的“建构”。

但却不能说所有的教学都是建构主义的, 只有具备了探究性、情境化、问题导向性和社会性特征的学习, 才可称之为建构主义的学习。而建构主义的学习, 是以学生的主体“建构”作为教学的依据和起点, 并又以此为教学策略和归宿的。所以, 在建构主义学习过程中, 关于教师与学生的地位问题, 关于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问题, 关于教学条件发生的机制问题等, 都与所谓的传统教学有很大的不同 (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文章中会将进一步深入阐述) 。

10.学习《摘编》体会文章 篇十

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全面从严治党,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导和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党心民心为之一振,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于2016年1月编辑出版了《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准确把握纪律建设的基本要求,牢固树立党章党规党纪意识,推动《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贯彻执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共分从七个专题论述了党的纪律和规矩的重大作用,每部分的内容都非常重要。在经过认真的学习之后,有以下几点较深的体会。

一、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严明纪律。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纪律不严,从严治党就无从谈起。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今天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纪律建设尤为重要。从严治党,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这么大一个政党,靠什么来管好自己的队伍?靠什么来战胜风险挑战?除了正确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外,必须靠严明规范和纪律。我们提出那么多要求,要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来落实,光靠觉悟不够,必须有刚性约束、强制推动,这就是纪律。

二、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

党的纪律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在所有党的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守纪律首要的是遵守政治纪律,守规矩首要的是遵守政治规矩。政治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在党的纪律中,政治纪律是打头、管总的。实际上你违反哪方面的纪律,最终都会侵蚀党的执政基础,说到底都是破坏党的政治纪律。因此,讲政治、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永远排在首要位臵。要抓住这个纲,把严肃其他纪律带起来。

三、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用人腐败必然导致用权腐败。从严治党,必先从严治吏,要抓住管权治吏的要害,严肃查处用人腐败。从这几年中央的巡视的情况看,对用人腐败问题的反映很突出,违规用人问题十分普遍,干部制度形同虚设,有的地方拉票贿选、跑官要官、买官卖官问题严重。习近平同志强调:要严明组织人事纪律,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坚决不放过,决不姑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四、依规治党,首先是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纪可依是严明纪律的前提。要根据形势和党的建设需要不断完善党的纪律规定,把制度笼子越扎越紧,实现党内法规建设的与时俱进。法规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铲除不良作风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根本上要靠法规制度。只有建好制度、立好规矩,把法规制度建设贯穿到反腐倡廉各个领域、落实到制约和监督权力各个方面,发挥法规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才能筑起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堤坝”,才能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要本着于法周延、于事有效的原则,制定新的法规制度、完善已有的法规制度、废止不适应的法规制度,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反腐倡廉要坚持标本兼治。在腐败存量比

较大的情况下,要以治标为先,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同时也要治本,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

五、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存在。对违反制度规定踩“红线”、闯“雷区”的,要零容忍,发现一起就坚决查处一起。习近平同志强调:党纪国法的红线不能逾越。法治之下,任何人都不能心存侥幸,都不能指望法外施恩,没有免罪的“丹书铁券”,也没有“铁帽子王”。

当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广大党员学习党章,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如何做合格党员,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基层党员干部当中,存在的许多违纪违法案例,之所以触犯党纪甚至国法的高压线,主要的原因还是自身思想里面对于党的纪律和规矩认识不深,有的想投机取巧钻制度的空子,有的禁不住诱惑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抛在脑后。事实证明,思想里面没有党的纪律和规矩,行事用权就无法可依,极有可能走上歧途,对党的事业造成损失,也使自己付出沉重代价。

11.学习《摘编》体会文章 篇十一

周瑞兴

经过全市廉政党课学习教育,看到有些党员干部在个人欲望的驱使下逐步淡漠了法制观念,丧失原则,利用职务之便做出有悖于党和人民原则和宗旨的事情,最终身败名裂,甚至是以生命为代价的典型事例。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在当今社会进行反腐倡廉的必要性,同时对自身的思想作风,廉洁自律,遵章守纪,权利运作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具体心得体会如下:

一、要勤学善思

学风问题是一个永恒话题,抵制腐败也必须端正学风。首先是勤学。通过对近年来查处的一些腐败案件的学习,我们不难发现违纪违法者都是从学习上缺乏自觉性、作风上放松要求开始的。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改造世界观,不断增强党性锻炼。以提高我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被社会上的丑陋现象迷惑自己的双眼,在权力、金钱、美色等的考验面前自警、自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坚强的党性意识,并不是一朝一夕或一劳永逸的事情,不会随着岁月流逝、党龄增加、职务升迁等自然获得,它需要一辈子的学习,既要学理论,也要学先进,更要吸取教训。因此,党员干部自身必须把学习当作第一需求,要牢固树立“廉者荣、贪者耻”的思想,从自身做起,力戒贪念。

其次是善思。苏格拉底讲:“一个人的生命如果不经由一种批判性的自省,这种生命是不值得活的。”读书旨在通过体味、领悟,通过静思、省察,获得超越时空的思想和智慧,获得指导实践的理念和方法,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实践中打造经典,追

求卓越。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进一步坚定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廉洁自律意识,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增强免疫力,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二、要艰苦勤俭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人民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历史阶段,我们的物质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而过分的追求物质生活的结果是心为物累。因此,抵制腐败、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形成艰苦勤俭的好风气。习近平总书记讲:“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因此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必须自觉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传统,在实践中刻苦磨练,经受困苦的洗礼,在经风雨、见世面的过程中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使艰苦奋斗、崇尚节俭成为自觉的行动,成为永远不变的精神风貌和政治品质。

三、要廉洁自律

要防腐拒变,自律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一再要求领导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说到底就是要我们廉洁自律,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和社会公德。大千世界,诱惑种种,稍有不慎,就会思想错位,行为出轨。轻者蒙人生污迹之羞,重者受身败名裂之辱,害人害己,悔之莫及。要拒绝腐败,抵御腐败,唯有管住自己,这就是防范在前的自律,也是摒弃侥幸,实实在在的规范修身。管住管好自己,可一生无悔一世无忧,若没管好自己,利用职权贪污受贿,以权经商,利用权利,谋钱谋色,奢侈浪费,挥霍公款,那就会害了自己,害了家人。所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自觉做到公私界限分明,不义之财莫取。加重自律,管住自己,坚持

不忘自己是共产党员,不要贪图小利,见钱眼开,始终不渝地保持和发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的作风。只有这样,才能抵制腐败保持一身正气,保持共产党员本质。

12.学习《摘编》体会文章 篇十二

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学习《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心得体会

“腐败是社会毒瘤。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我们党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是深刻总结了古今中外的历史教训的。中国历史上因为统治集团严重腐败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当今世界上由于执政党腐化堕落、严重脱离群众导致失去政权的例子也不胜枚举…”,这段源自字《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的片段只是整个文章的冰山一角,但字字句句耐人寻味的同时发人深省,也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纵观古今中外,倒在腐败面前的政府比比皆是,腐败导致人亡政息是一条规律。“千里来做官,只为吃和穿”,“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就是中国古代吏治腐败的形象写照。夏桀“乃大昏淫”,把夏王朝推到历史终点。商纣王荒淫暴虐,“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最终身死国灭。主张“人生欢乐富贵几何时”的南朝萧梁时期太守鱼弘曾大言不惭地说,他做官所到之地要做到“四尽”,即“水中鱼鳖尽,山中獐鹿尽,田中米谷尽,村里庶民尽”。萧梁有这样贪得无厌而又不知羞耻的官吏主政地方,吏治腐败不堪,结果就是王朝易姓,江山易色。以史为戒,对于日渐强大和繁荣的中国来说,我们必须认清形式,不被已经拥有的幸福生活冲昏头脑,时刻保持警惕,就像习近平主席在《摘编》中说的那样,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刻也不脱离群众,绝不能居高临下,时刻告诫自己“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我们党作为一个在中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通过对《摘要》的学习,我更加深刻的明白了当代社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和要求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与此同时,许多原有的制度被废止了,许多新建立的制度处于试运行的过程中,还不成熟;有些制度刚建立不久,又被更新的尝试所取代;有些制度还没有来得及建立。在这些变动过程中,客观上难免出现制度上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主观上可能因认识片面或认识滞后而在工作中发生失误,随着每一项新的改革措施出台,都可能出现一个缺乏制度约束或制度不健全、漏洞丛生的较为混乱的阶段。如实行承包制后,有人用不正当手段压低承包基数,或充当中间商,从中捞取巨额利润;证券市场开放之初,有人利用权力从事股票投机,甚至利用公款炒股;房地产市场开发之初,由于过去土地使用权没有进入市场,无偿划拨,有人以不正当手段无偿或低价取得土地租用权,转手倒卖,炒买炒卖地皮,或取得银行贷款兴建楼宇,借隐含在楼价中的地租牟取暴利。这些不正当牟利的行为,都离不开向掌握有关权力的部门和公职人员以种种公开或隐避的手段送礼行贿,搞权钱交易。等到新出现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建立起相关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管理、监督制度时,已经有一批腐败分子趁乱捞了一把,逃过了法纪的制裁;而随着新的改革措施出台,又有人钻新的空子,再打一个“时间差”,坐上了下一班车…… 历史的教训和当今社会形势的严峻性都在给我们敲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警钟,无论我们是一个普通公民还是身处要职的官员,我们都需要从自身做起,认真学习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并切实的将其贯彻和实施在生活和工作中,注重提高做为一个公民一个党员的荣誉感、使命感、幸福感,只有这样才会在诱惑和利益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对于刚刚步入工作不久的自己来说,纷繁复杂的社会大染缸对自己既是一种机会也是一种洗礼和挑战。在生活方面,自己应该努力做到勤俭节约,坚决抵制各种铺张浪费,严于律己,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身边的同事和朋友,有效的利于工作之余的时间去提升个人修养和整体素质。工作方面,自己还处在人生关键的转型阶段,作为一名中共党员,自己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以一个党员的要求严格约束自己,坚决抵制各种诱惑,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担当意识,清醒认识形势,明确努力方向,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做到不为了眼前利益而去放纵自己,以那些已经败倒在利益面前的人和事为教训,告诫自己,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13.学习《摘编》体会文章 篇十三

分享

创新

学习《论党的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心得体会

自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教育,使我对这次教育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也了解了“四风”的危害。现总结以下心得体会: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条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升级和活力的重要源泉、坚持党的这一根本工作路线。”要深入群众,就是要走出机关,放下架子,到群众中去。我们的工作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吃上放心的动物食品而保驾护航、处理养殖、检疫问题时要做到角色转换,需及时沟通听取他们的诉求,认真对待他们提出的意见,以更好的完成我们的工作。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在建立实实在在的制度。整改落实、建章立制是根本。该做的马上做,该改的马上改,不能等待观望。只有抓好整改落实、建章立制,才能把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巩固下来、坚持下去,才能最终实现不断改进、真正提高。

作为一名党员的我,通过撰写工作简报、记学习笔记、认真思考、深刻剖析,并对照自己在六年多工作经历,我对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学习上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学习存在实用主义倾向,对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

2、政治敏锐性不高,学习思考和洞察力待加强。思想上的重视程度显得被动和滞后。需要扩展见识、开拓眼界、创新思维。

3、群众观点树立不牢。说话、办事,处理问题,有时不能做到角色转换,有急躁思想。“热情服务、微笑服务、主动服务、耐心服务、文明服务”落实不到位,服务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4、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思考的多,下力气去解决的少,想法多,行动少。有时心浮气躁、对事急于求成,考虑问题不够周全。开拓进取精神仍然不足。工作热情有所降低,安于现状。工作不够主动积极,争强当先的意识不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大胆工作的思想树立不牢固,工作中没有亮点。

为了更好的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扬长避

免费

分享

创新

短,为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打下基础。我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和奋斗目标: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思想素质。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判别是非的具体标准。要做一个合格的党员,把工作做好,就必须注重学习。因此我会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自我加压,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群众路线每个星期均要安排固定的自学时间。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同时我还应根据工作需要和自己实际,坚持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扩展知识面。

2、牢记党的宗旨,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严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服务是我们的天职,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的服务,要真诚地帮助群众,把他们的难处当作自己的难处,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

3、积极主动地开展自身业务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地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加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提高业务水平。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保持良好的工作热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锻炼自己的各方面能力。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树立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上一篇: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下一篇:网络利弊谈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