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语文新课改的反思

2024-06-12

当前语文新课改的反思(精选11篇)

1.当前语文新课改的反思 篇一

六、《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教学反思

《给家乡孩子的信》是一封书信,我首先帮孩子复习了书信的格式和组成部分。和孩子一起走进巴金。课堂上我努力营造一种氛围,设计充满感情的过渡语,准备如巴金创作《家》的心灵独白、巴金感动中国的颁奖辞、巴金的语录摘选,都希望营造一个浓浓的情感场,全身心地投入,让孩子了解、读懂巴金这位老人。巴金,是一个远离了故土很久的游子,是一个在中国乃至世界也很有影响的作家、老人,在87岁的时候,在收到家乡孩子的来信后,克服着身体不便,给孩子们的回信。他的言语从容而舒缓,朴实无华,仁者的风范从他的文字间弥漫开来,一种恬淡和温情洋溢出来,一份美好的祝愿和希冀流淌出来。“让生命开花结果”,是巴金老人一生的美好心愿,也是对孩子们最殷切的希望。学生们能从巴金爷爷的信中读出一种精神,读出生命的意义来!我还让孩子们用“生命开花结果就是……”的句式进行说话。

七、《钱学森》教学反思

钱学森向同伴们袒露心迹,想早日回国,为祖国服务,尤其是他说日夜盼望的祖国从黑暗走向光明的一天终于来到了。正因为她贫穷,更需要我们共同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之情,跳动着他的一颗火热的爱国心,语言是多么朴实自然。本文选择钱学森出国留学,心系祖国决心回归贡献力量这几方面写,更加表现他的始终如一的爱国情。

八、《鞋匠的儿子》教学反思

虽然在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但是在课堂上还是发现了许多问题。首先在课堂上,我希望学生能充分地读,感悟、再读,但是我在这方面训练还不到位,学生读的还显得有点少了!这和我有很大的关系,我应该多引导几次会更好了!在课堂上,有一个省略号,我让学生说一说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学生说出了省略号省略了参议员的话,参议员做得动作。原本我准备让他们动笔写一写的,时间不够了。板书的书写也应该在精炼些!

九、练习六教学反思

语文与生活第一部分是一段非常有趣的相声,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练说,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力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倒顺词的规律。通过理解词义让学生总结出倒顺词会使词义发生变化的特点。第二部分的教学先让学生把每一对词读一读,再认真体会每组词语的意思是否相同。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有的一组倒顺词词义有区别,有的没有大的区别。第三部分是开放式的教学,这是语文实践活动的个性化的体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思维特点、生活经历等来填充相声中省略掉的内容。这题不仅巩固学生已有的语文知识,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让学生体会到汉语的优美和有趣,激发对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

十、《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反思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是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的。前两句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而青少年时期花的功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能有所成就。这句话,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我在教的时候,让学生读读、说说比较轻松。而后两句的知识,学生比较难以理解。这只有用实际的经验才好感悟,学以致用!

十一、《学与问》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内容论述没有记叙文有情节、有感染力。好在作者在文中用了生动的比喻,例如将“问”说成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就具体可感,较为好接受。而将“学和问”比喻为“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这才能够借助两只有力的翅膀,在知识的天空翱翔,在宇宙里探索奥秘,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这样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耐人寻味,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现在对于这样的修辞手法,由于平时接触的较多,因此学起来感兴趣!

十二、《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学反思

在教学课文时,我利用课文第一自然段,从日常生活现象揭题,然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读书方法,如“精度与略读”来自学课文,学生自由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形式,可以个人自学,也可以小组探究,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一边读,一边做记号。思考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在正确读通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课文主要讲的几层意思。我还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要词句进行自学,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课文所要阐明的主要思想。

十三、《练习七》教学反思

这个练习中出现了学生喜欢的鲁迅的相关内容,他针对读书中可能存在的误区,提出了两方面的读书方法。对他们有很好的指引作用。《古今贤文》蕴含深刻的道理,读起来琅琅上口,并给人以启迪,上我们再次感悟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先辈们的的智慧!

2.当前语文新课改的反思 篇二

一、课改下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将发展学生的审美、探究、应用三大能力视为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 这一任务在必修课程目标中已经得到强化。但由于必修课程学时有限, 只有处理好教材, 选择安排教学内容, 才能求得学生三种语文能力的均衡发展。

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 因为倡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 探讨的范围必然会延伸到文本以外。这时, 如何把握文本与外延之间的关系, 就是值得教师思考的一个问题了。如果架空文本, 无节制的外延, 往往会导致教师过分追求知识的广度, 而忽视知识的深度。广度是可以通过外延的无限扩展 (只要课堂四十五分钟时间允许) 来实现的, 但是深度则必然要求对文本进行挖掘。所以在教学中一定不要抛弃教材无节制的延伸扩展, 新教材允许教师用同一教材达成不同的目标———目标虽然是不同的, 但是总还有一个基本的教学目标存在。

如果忽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 片面强调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 而忽视教材的经典性、恒久性和经验的间接性、语言形成的新颖性, 学生就难以把主要精力放在书面语言的学习上, 难以领会教材中在不同时空结构间的交流中发展起来的语言。教材也难以使学生掌握更丰富的书面语言及其表现形式, 从而与世界上更广大、更多样的人们实现跨时空结构的多层面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因此, 在对新教材的处理上, “增”不是随意的拓展延伸, 应该是立足于文本的、严谨的拓展。

二、课改下的教学情况

原有高中语文教材一册六个单元, 一学期上完。新教材一册四个单元, , 在高二上学期的前半段基本上就要结束必修课程五本教材的教学, 也就是半个学期教完一册。由此可以看出, 新课程实施后, 教学进度将从原有的半学期教完三个单元加快到半学期教完四个单元。

如果采用“小步快跑”的方法, 把新教材每个单元四篇课文一篇不拉地教过去, 则违背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对必修课程目标的理解:“阅读与鉴赏部分中, 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注重个性化的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 。因此, 不敢大胆删掉、或略讲自读一些篇目, 必然造成平均用力, 文本阅读不深不透。为了赶进度而丧失阅读的深度与精度, 同时也剥夺了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发展机会, 忽略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可见, 在课内教授时对新教材进行一定的取舍, 是课时限制下的必然选择。

三、课改的几点反思

首先, 要深入钻研文本,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解读文本, 钻研教材应该说是讲课前必做的准备工作, 但是疏于工作的繁忙, 有些时候往往不重视这个环节, 常常是直接看参考书上的现成答案, 对文本很少有自己的思考, 所以会造成课堂教学的止步不前。作为教者, 要站在教学者的角度对文本中的每个词语、句子、段落细细地读, 确定哪些是文本中重点的语言文字, 领悟这些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上所起到的作用, 并在头脑中形成初步的文本画面。之后要跳出教材, 理性地分析文本。从教学的角度根据文本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设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后思考练习等。要考虑学生对文本会理解到什么程度?哪儿是难懂的地方?哪儿是容易和作者产生共鸣的?从中选择出学生学习文本可能产生的困惑, 作为教学地切入点, 这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一步。如果我们这样钻研每一篇文本, 相信定能出色地实现阅读教学目标。

其次, 要注重个性化教学, 真心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作为一名教师, 要熟悉学生的需要, 明确学生的在教学中的地位, 开导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正确培养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 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尤其是一些在学习方面还有困难的学生, 更应该细心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帮助和关心他们的生活, 鼓励他们要树立信心, 鼓足克服困难的勇气, 要让他们认识到条条大路通罗马, 关键是通过高中的学习、探索和体验提高自己的能力, 发现自己的长处, 将来能有所发展就是一名优秀的中学生。

最后, 教师在育人过程中需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各位专家的言传身教使我们深深认识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创新成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正如今天, 我们的国家更需要培养创新人才。学校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 教师则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没有一批创新人才的教师就不会培养出创新精神的学生。因此教师的责任重大, 作为一名教师, 始终把培养合格人才和创新人才放在重要位置, 教好学生, 努力让每位学生成才。

3.高中语文新课改反思 篇三

一、新课改的不足与面临的困境

1.教材与高考有一定程度的割裂

笔者认为,语文课程标准、教材与高考是三位一体的,标准是目标与预设,教材代表实践的过程,而高考则是对过程的检验,但实际情况则是教材与高考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割裂。首先,从内容设置看,教材多按话题来组合,极大地突出了语文课程的人文特征,弱化了工具性特征,各套教材普遍缺乏系统的语言文字知识,特别是缺乏科学系统的写作训练。这导致两种弥补与应对方式:一是在必修和选修教学中零星穿插相关知识,做一定训练,此缺少系统性与连贯性;二是高三总复习时集中学习,此则为时已晚,学习仓促,学生不能充分内化,劳而少功。目前高中语文仍以教材为主要教学内容与载体,课时的安排是与教材相结合并定量的,考试内容又必须补充,这势必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扰。

其次,个案化的教材编制模式及与其相应的教学内容与高考不对接,造成师生无所适从,语文教师、语文学科边缘化。教材编制以单篇文章为基本单位,师生也以单篇文章为单位进行解读。解读侧重于作家与背景、字词、结构思路、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方面,具有系统性;与之对应的高考文言文阅读情况较好,诗歌与现代文阅读在解读的方面与思维方式的要求上与课堂教学有一定程度的割裂,而社科文阅读根本没涉及。这造成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出现如下现象:一是虽对文本进行常规的解读,但情感与理智相矛盾,情感上弃之不舍,理智上认为作用甚微;二是对文章进行简化处理,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而花大力气进行专题训练,甚至主张文章可学可不学,直接进行专题训练即可。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所学不能在考试中迁移运用,思维方式依然是自己的原生态,不知具体学什么、怎么学,空焦虑,对教材与课堂教学轻视,课堂之外几乎不学语文。另外,尽管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个案化的文本解读时已尽最大可能与高考对接,但学生仍固守个案学习不能在高考中直接呈现,所以对其中的思维训练、能力培养视而不见。这就涉及一个问题:文章是个案,试题也是个案,如何在两个个案之间架起联通的桥梁,让学生学会迁移,学以致用?

2.课堂教学或是传统式或是形式主义的伪新课堂

虽然新课改带来了教学理念与教学实施过程的根本性变革,但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一是考试所迫,因为考试更多考查的是知识与能力,用灌输法可以增大信息量,做题训练可快速提高应试能力,而合作、探究、自主体验既费时间又可能影响成绩,不如用传统方法更省事见效。二可能与学生的水平、素质有关。欠发达地区、非重点学校相当一部分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而培养这些能力又较慢,无奈之下只好采取速成办法。

如果说日常教学用传统方式,上公开课时则又走上了形式主义道路。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些教师就抓着合作不放,动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由讨论,形式热热闹闹,实则收效不大。新课标强调“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整堂课全由学生解说,教师可有可无,看似学生自主学习,实则是个别学生在特意准备下的表演。有些教师为了追求热闹,让无效活动冲击课堂。

3.功利主义和教师教学评价机制阻碍了新课改的运行

虽然新课改的理念已普及并深入人心,但其贯彻实施却遭到功利主义的冲击。在现有的社会环境中,人们追求教育的最大最迫切的价值和功用不是培养健全的人,而是要通过教育改变自身现状,走上更好的平台。要走上这一平台,必须拿到“通行证”,就要高考成绩说了算。成绩好,一切皆好。这就导致日常教学中产生两种现象:一是重结果不重过程;二是重知识积累与应试能力培养,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一带而过。如此,新课改理念的旗帜表面被高举,实则被解构;新课改的实施趋于表面化、形式化,实则遭阻遏。

如果说学生的功利主义追求是阻碍新课改发展的内驱力,那么学校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机制则是新课改的外在枷锁。目前,绝大多数学校是以考试成绩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和业务水平的。学校把新课改“不仅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的理论“灵活运用”,不仅把高考成绩,更把每次月考、期末统考的成绩作为评价教师业绩的最具分量的指标,以考试成绩给教师排名,决定岗位优劣与去留,并与荣誉、奖金、职称直接或间接挂钩。学校以考试成绩定一切的教学评价机制,必然导致教师片面追求考试成绩,走应试教育之路,新课改还有一席之地吗?

新课改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理想太过完美,现实太多羁绊,当理想与现实冲撞,通往理想的道路该

如何走?

二、路在前方,路如何走

1.修订教材,改革高考

新教材如果能添加系统的语法、修辞、写作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就会掌握规则、理论,养成思维习惯,迁移运用更具理性,从而避免由大量感性材料的感知进而归纳规律所带来的不必要的精力耗费,更能修正教材重人文轻工具的偏颇,较全面地覆盖高考考点,与高考接轨。

笔者中学时系统地学习过语法,至今印象深刻,受益无穷。当时的教材在每个单元安排一个语法专项,第一单元是名词,第二单元是动词,依次排开形成词性系统,进而是短语系统,进而是句子结构分析及句群分析。可以说,以前教材的语法编排是相当完美的,当然语法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新教材如果能保留以前教材的这些精华,是否会在解决与高考的矛盾方面有所裨益呢?

另外,在现今的社会环境下,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方式很难改变,但可以改试题。如果能变革高考试题主要考查“知识和能力”的单一导向,而突出人文关怀,展现对美的感悟、对真的追求、对善的自觉,是不是可以改变教学中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轻视的现状?

2.改革教师教学评价机制

成绩考核方式已成为制约新课改良性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唯有变革成绩决定一切的教师教学评价机制,新课改才可能健康运行。减轻成绩权重,加入过程性评价,不失为一条好的出路。比如,可以截取教师一段时期的常规教学视频,分析其是否按新课改理念组织教学,以此作出评价,这也可使投机行为与形式主义作风无处遁形。当然,这种过程性评价要实行,还需相关的技术、人力等条件,在此只是提出一种设想与愿望。

3.新课改需要政府、学校的强力支撑与深度参与

新课改是国家意志、政府行为,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需要政府、学校顶住压力,排除阻力,迎刃解决,而不是在社会压力与学生的功利追求下妥协让步。

新课改不仅需要政府、学校的强力支撑,还需要两者尤其是学校领导层的深度参与。深圳市福田区福南小学新课改的成功,离不开校长陈顺华的深度参与:“课改之初,不少教师不知从哪里开始迈步,陈顺华就带着骨干教师先研磨每一堂课、每一个环节,还多次组织教学沙龙让大家畅所欲言,真诚交流,直到摸透了,认准了,才在学校旗帜鲜明地倡导和推进。一开始,他并没有给教师们过多的压力,只是让他们看,让他们悟,最终在认同中一起走向课改既定目标。”陈顺华校长的做法或许可以为解决新课改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一个方向,一种思路。广大教师深切呼唤学校带领教师并与教师一起探索、实践,而不是仅靠指示、评价来实施新课改。

改革是一个过程,成绩令人欣慰,不足引发反思。新课改,仍在路上,我们一路反思,一路探索,一路追寻。

4.关于语文新课改的一些做法 篇四

目前,新课程改革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新课程带着新的理念,已走进我们的校园,走进我们师生的生活,并逐步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现在,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师生角色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等方面。

1、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是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改革。新课程标准突出了教与学之间“学”的重要性,突出了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传统教学是不能体现这些的。所以必须变“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为教师导学,学生自学;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综合能力的培养;变篇章结构的分析为根据课文特点,教学需要而抓重点,解疑点。如教学《紫藤萝瀑布》这课时,我大胆采用了“问题式教学模式”。该模式注重了学生的“问”,特别是能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式,通过课前预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课堂上分析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学习过程始终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注重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路,因此学生学习兴趣浓,学习积极性高,从而使课堂始终呈现出“生动、活跃”的气氛,教学效果显著。

2、教学方法灵活多变。较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注意创设教学情景,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究精神,提高了教学效率。冰心的《纸船——寄母亲》这是一首现代诗,其实也是一副优美的画,还是一首动听的歌。在教学的时候,我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课文的配乐朗读,想象一个女孩子站在船头,望着愈来愈远的祖国,想着离自己越来越远的母亲,只有一只一只的折着纸船,把她抛向太平洋,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这样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话描绘出自己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的内容,同学们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有的同学想象出了当时的冰心脸上挂满了泪水,还有的同学甚至想到与自己的父母亲人每一次离别的场景,这些都说明同学们已经融入了教学的过程;欣赏完了画面,我又让学生听了满文军的《懂你》这一首歌,这首歌同学们也许听过很多遍,但在那个特殊的场景下,大家都闭上了眼睛,仿佛和歌声融为一体,谁也不忍心去打破那种宁静,此时无声胜有声!

3、注意学习方法的传授。课前预习,教会学生如何查阅相关资料。课后拓展延伸,增加学习的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活学、学活。如在教学综合性学习“黄河”的话题时,我布置的家庭作业是:让学生课后查资料,看看黄河流经哪几个省,并搜集整理一些有关黄河的俗语和诗句,学生看电视,看报纸,有的同学甚至通过上网查资料,通过捕捉信息来学习知识。

4、重视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们深知,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是学好语文的保证。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要清清楚楚地说,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对此,不求一日见效,而是时时给予关注,并辅之措施,得以落实。

5、重视学生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老师导引,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生疑、质疑、解疑,主动探求知识,取得“潜力得以挖掘,能力得以提高”的效果。如在教授柳宗元的《黔之驴》

这一篇文言文时,我先指导学生结合课本下面的注释疏通文意,然后分析驴和虎这两个形象,最后把全班分为二个大组,分别到驴家族和虎家族去拜访,并写一篇悼词和贺词。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连那些平时对语文兴趣不大的同学也热烈的参与讨论,出谋划策。同学们在激烈的争论和探讨中,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要远远强于老师空洞的说教。看到这样的课堂,我感觉很欣慰,既照顾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了以人为本,又将学生的主体意识唤醒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并产生了强烈的心理体验,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达到了目的。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深深地感到课改能否顺利进行,教师素质的高低也相当重要。“不断学习,与‘课改’一起成长”这是对老师要求。“课改”挑战教师素质,其全新的理念、更高的标准对语文老师无疑是一种考验。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语文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担当起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大任。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带领学生一起探究知识,才能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我们由此获得的体会是:必须学习。学习教育理论,以指导教学;学习专业知识以提高业务水平与业务能力。这种学习应是博览广闻,持之以恒的。除此而外,还必须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开阔教学的视野。惟有如此,才能在课改中得以更新发展。

5.高中语文新课改总结 篇五

全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已全面展开,新课程如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春日走进了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生活。下面我们来对高中政治课程改革进程做以下总结。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困惑

语文课堂教学的确存在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旧的教育模式支配着教师的教学

由于受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等陈旧教育观念和方法的影响,当前教育运作上仍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基本方式,以知识再现能力为终极目标,使用统一的课程与教参,仍是“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模式,在语文课堂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许多语文教师被教参上固定的教学目标束缚了手脚,而教师们又以同样的绳索去束缚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这样的以灌输为基本方式的教育氛围中,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二)学生在众多的教材中无所适从,不知道主动去接受新的知识

面对新的教材学生感到很新鲜,但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的影响,学生在新的知识面前缺少主动性,常常不会主动地去探讨、研究,仍然满足于教师提出问题、集体讨论、教师讲解答案、自己记下笔记这样一种旧的模式。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的参与也常常是被动的。(三)师生之间缺少应有的交流与沟通,在对新教材新课程的认知上有很大的距离。

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心理特征。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初中学生,自主意识增强,他们自尊、自信,需要尊重,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好、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但也存在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学习习惯不稳定、会产生逆反心理等缺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我们教师对新教材新课程知之不多,知之不全、不透,又很少与学生交流这方面的内容,使得学生对新课程几乎没有感觉。(四)语文新课程张扬“人文性”是否一定要以牺牲知识教学为代价。

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选修课程在实践中当然要体现这些特点,但在这变革时期,语文教师很难把握这个度。蔡元培先生于20世纪初首倡“利器说”,叶圣陶先生发展为“工具说”。人们一直认为语文是一种工具。20世纪80年代陈钟梁先生首倡“人文性”,语文界又争论了二十年。课标把“工具性”与“人文性”并列在一起是对争论的总结,而这种总结又给语文课程教学实践带来了诸多麻烦。第一,教师不敢讲知识,因为讲知识就是强调“工具性”。第二,教师要用大量时间进行文本迁移,因为不迁移就不能体现“人文性”。第三,教师不敢阐述自己观点,因为阐释自己观点就怕背上违背自主学习要求的黑锅。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看到教师用于知识教学的时间少了,用于文本“思想性”分析的时间多了。一位教师执教杜甫的诗,教师让学生用大量的时间到网上查找关于杜甫的材料,然后围绕这些材料讨论杜甫的一生。教师试图用这种方式进行“人文教育”,事实上这充其量是一种“思想教育”。用“思想性”取代“人文性”似乎成为实践中的时尚。有论者指出:“如果不把握(知识教育)这一点,很可能使高中阶段的语文课,失掉基础教育的基本特征,最终走入歧途。”

二、语文选修课程中存在的困惑

课标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选修课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和实际水平……学校及教师应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愿望的选修课。”显然,课程改革设计者希望教师参与选修课程开发,并逐步成为开发的主体。教师在实践中确实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然而,我们在课改实践中也看到,语文选修课程开发还处于试验探索阶段,许多学校还不具备开发具有校本特点的语文选修课程实力。学校要开设语文选修课程,就只能围绕高考可能考的、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科目开设,所开设的选修课程突出共性特征,缺少个性特征。教育行政部门基于当地高考实际,又确立了相应的选修教材,这就导致选修教材开发权上移。教师也只好把选修课程当做必修课程来教,选修课程的校本特征也就被淡化了。选修课程实践与目标的错位成了课改的新问题。

课程资源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和学校文化资源。学校文化资源具有历史性和地域性,难以改变。而最具活力的因素——教师在开发课程时又面临许多困难。首先,教师课程理论知识的欠缺将影响课程开发;其次,教师专业知识的欠缺将影响课程开发;再次,经费短缺也将成为课程开发的障碍。

选修课程评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采用何种评价方式进行评价都不仅仅是教育内部的事,它往往关涉社会利益再分配的大问题。高中课程改革开展两年多了,国家的课程评价方案至今没有出台,广东、海南、山东只公布了评价方案的讨论稿,人们还在等待、观望。从隋代到现在,考试评价一直是一种普遍使用的评价方式。虽然近年来人们批评考试制度,但是很少有人怀疑考试评价的公平性。课标要求:“选修课的评价尤其要突破一味追求刻板划一的传统评价模式,努力探索新的评价方式来促进目标的达成。”“评价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这些要求没有错,专家们提出的观察评价、档案袋评价、过程评价等方法正逐步推行,评价正在走向多元化。广大教师正努力用多元评价的方式评价学生。但是我们也不能不面对这样的现实:有的教师为了留住选修学生刻意降低评价标准;有的教师迫于高考压力随意降低评价标准;有的教师迫于社会人情压力降低评价标准等等。人们不禁提出:语文选修课的评价还能坚守公平性原则吗?学生们提出选修不同的模块,将来高考怎么考?如果高考考查选修内容,那么选修模块之间考查难度值能保证一致吗?课标指出:“高中语文的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和个性发展。”必修课要完成培养共性的任务,选修课程更多的是要完成个性发展的任务。人的个性发展受先天条件、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的影响,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设了良好的环境。选修课推出以后,学生抱有极大的兴趣。特级教师王土荣先生在实验学校发现,受学生追捧的前三位语文选修课是:说话艺术、影视欣赏、小说阅读。备受学生冷落的选修课程是:《论语》选读、《史记》选读等。当问及选课的理由时,学生说前三门学起来轻松有意思,《论语》、《史记》难读没意思。这种具有充分自由度的选课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片面学习需求。人类学家认为,人的个性发展既要受自然化条件制约又要受社会化条件制约,二者缺一不可。语文选修课程创设了自由化空间,却忽视了社会化空间的建构。这种片面强调学生个性发展的做法是十分危险的。我们的语文选修课程强调了学生的自由度,却漠视了学生选修课程的社会价值。如此,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否实现,也就成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新教材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我们认为要解决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对于新教材,我们将以不变应万变,重视必修中生命力强且文质兼美的课文的研习

人教版教科书有三大特点:1.喜新而不厌旧;2.类型丰富多彩;3.新颖为主,文质为先。因此,重视文本的研读是很重要的。我们将密切关注外面的信息,根据上面的要求来进行我们的教学。我们以必修为主,选修为副;文本研习为主,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为副;重视阅读,强化积累;重视写作,强化基础。

(二)教师要大胆地“放”,变“灌”为“引”

要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教师必须大胆地放弃,放弃老经验、旧方法,放弃教参、资料库,甚至放弃师道尊严,将自己融成学生中的一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现学生的个性差异,掌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也唯有如此学生才敢于讲真话,讲出新思想。这样充满民主气氛的课堂无疑对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要使多年来适应了“嚼碎了喂”的学生真正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个性思维和创造能力,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恰当有序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引导不是牵着鼻子走,不是撬开学生的嘴巴灌,而是为学生的“人性之流疏通出正确的渠道,让生命与发展呈现出活力与生机。”因此教师的“引”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教师要能创设出情境,并把学生引导到这样的情境中自由地采摘闪光的思维之果。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放弃束缚之后并没有真正轻松,反而担子更重,因为要使全班绝大多数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讨论,生成出自我教育的力量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作为自主活动的主体,其作用必然是不容忽视的。

(三)学生要主动去“找”,变“被动”为“主动”

教师自古以来就担负着“传之以道,授之以渔”的任务,但作为学生如果一味地以教师所授之“渔”去看待事物,解决问题,便会失却自己的个性不利于探究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我看来,教者不应过多地把自己的所谓“方法”硬塞给学生,而应让学生在具有了一定的语言知识积累之后,主动地去“找”,去“找”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一个“找”的过程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总之,现在我们不能仅仅把研究的视野放在“怎么教”上,而应放在研究“怎么学”上。通过上面三个过程,让学生主动去找,找内容,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使学生达到:学习——学会——会学。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掌握了自读的方法,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自然乐学好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6.《初中语文新课改经验总结》 篇六

新一轮的语文基础教育课程要求教师要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这对老师是一个挑战、一次考验,如何把新教材教好,提高运用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之中?我以高潮的热情,本着“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的原则,在语文教学新课改中花了心思,下了苦功,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课标,转变教学观念。

我把新课标中定量性的规定熟读成诵,“依法行教”。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我的学生观、课本观、课程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语文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贯彻以学为主的基本思想----即把学生看作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比如,在教学课文之前,我经常先把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在读课文后根据我制定的学习目标再讨论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作业也可自主确定。这样,就使全体学生都能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还参与了目标的制定和作业的布置,从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已的学习目标,可以在自学阶段有本可依,有章可循,并取得成就感。

二、让学生自主学习

新学期伊始,不马上急于教课文,首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纵观了解全册书的内容结构。介绍学习方法,如:什么叫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善于利用校内、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提出学习要求,如:每周要背诵并默写 “课外古诗词背诵”其中的一首。一学期内要阅读完“名著导读”中的所有作品,并写好读书心得等。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方向。发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新课程的角度来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执行者。因此,教师、学生都是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教学相长才真正成为可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发挥出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

三、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

在教学形式上,力图改变把学生禁锢在小小的课堂里、日复一日地重复单调枯燥的教学状况,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如:课外找错别字、病句交流与展示,月球知识擂台赛,新闻发布会,故事会(《寓言四则》、《女娲造人》),讨论会(《风筝》),朗诵比赛(《理想》、《天上的街市》、《静夜》,并附有一定的评分标准),演课本剧(《皇帝的新装》),办手抄报,编习作集(要求学生在寒假把这个学期里所写的周练、习作编成一本作文集)。语文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营造亮点。突出重点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轻重主次,在整体感知上对课文重点进行局部的深入探究或知识的迁移,最后再归结到整体上来,深化对文章的认识。而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应该是疑问的聚焦点,思维的交汇点,教学的创新点。

四、重视创设学习语文的环境,提供展示学生成果的机会。

培养学生拥有较为完整的阅读体系是写作能力提高的关键----“向阅读要写作能力。”学生涉猎广泛的课外知识领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适时关心。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是教学艺术之魂,没有情感的融入,教学艺术之花就不能开放。而语文教学就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来沟通与学生的联系,以情来陶冶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既是教学的目标,又是教学的手段。我参考新课标课外读物,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学会自主积累,帮助他们建立写作素材库,引导他们从中汲取精华,“博众人之长于已身”。

五、在课上努力营造融洽的氛围

学生只要有疑问,随时可以提出,只要有想法,随时可以发表,师生平等对话,同学间无拘无束地交流。课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特别是那些鲜活的、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学生经验世界的教育资源,如节日、纪念日、刚发生的身边事、国家大事、国际新闻等,使语文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教科书,成为不断充实、不断更新的长流活水。

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使之在最佳的状态下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使学生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热情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师生、生生、人机的三向交互活动中掌握了基本知识与技能,形成了良好的个性。同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也简化了教师的教学操作,使得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从而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在课改过程中,我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行为,丰富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在培养学生优化发展、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己在专业上发展和人生的成长。

END

7.当前语文新课改的反思 篇七

一、什么是新课改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新中国成立以后课改已有过好多次。20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它的根本指向是人的发展,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纵观历史上的任何一场改革都是旧有体制、体系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甚至阻碍了社会进程,这时就要改革,新课改也不例外。国家要发展,教育是关键。但目前我国教育、教学的发展却相对滞后。根据国家教委教学调查表明,我国教学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很大,和国外教育相比还存在许多劣势。

二、新课改应注重“改”什么

一种新颖的、独特的思维理念,思想意识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行为的结果。任何改革都必须从改变人的旧的思想观念做起。人的思想观念决定意识行动,所以我认为新课改也应首先从改变思想观念做起。

1.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在新课程改革的舞台上,教师将扮演一个新的角色,他需要放下权威,以博大的情怀去呵护每一位学生,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在学生犯错时,教师要做的不是责备,或任由同学取笑,而是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精神上的鼓舞。在课堂中,最具有个性的学生什么样的见解都可能产生,如,在上《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时,学生说那里那么多鱼我看见会大吃一顿。在上《小摄影师》时有学生就问:小男孩为什么不要高尔基的胶卷呢?高尔基有那么多……教师面对学生的这些见解难道要回避、甚至斥责吗?传统的教育观,教师就是圣人,说什么,学生做什么。而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关注学生的感受,教师不再是施教的权威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在与学生的关系上是平等的。同样教师对学生的这种态度观念改变了,学生对老师的态度观念也会改变,即学生观的改变。学生没有了不敢接近老师的恐惧感,而在内心深处把老师看成是自己的一个大朋友、好伙伴,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求知。这样他们就乐于将自己所思所想向老师、同学表白,敢于向教师、教材质疑。教师对待学生,学生对待教师的态度观念改变了,那教师教学观和学生的学习观也会发生改变。

2.改革教学观与学习观

俗语说:“严师出高徒。”传统教学中学生端坐静听,老师讲,学生听、记、读、背。教师把教材讲完了自然认为课也上完了。至于学生学到了多少,会学了多少,教师很少顾及。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观:教学是师生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知道讲课不是我们教师的专利,学生也是教师,教师也是学生,学生可以自主备课,模仿教师上课或自创上课,上完师生互评。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是要大力提倡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但如果我们是以压制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的生成和增值为代价而刻意地去追求所谓的完成“教学任务”,就难免得不偿失了。

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活动是教师课前精心“备课”,预设教学各环节,然后形成标准的“教案”,在教学过程中,“教案”成为整个施教活动的唯一依据和至上准则,全然不顾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课堂情境的变化。这种教学过程,是教师将预定的“教学目标”灌输给学生的过程,是学生对教学“目标”和“任务”的认同和顺应过程,丝毫体现不出对学生学习需要和情境变化的关注,体现不出对教学有利时机的积极“捕捉”和发掘,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理念定位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求我们教师“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一切为了学生”,要与时俱进,随着课堂教学情境的变化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充分挖掘有利的时机,促进教学智慧的生成,真正实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主”、“合作”与“探究”。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是有计划、预设的,而且更是一个开放、动态和生成的过程。这里强调的是学生与教育情境之间的交互作用问题,要转变那种预定教学目标的“框架化”为学生的自主“体验化”。

传统的学生学习观是老师让我读我就读,老师让我写,我就写。学生学习完全是一种机械式的学习。新课改理念下的学生学习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能自主学习,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与方式。学生懂得掌握了思维的方法就掌握了最佳的学习方法;学会了阅读和思考,就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预习是学习之母,复习是学习之友;好习惯比什么高学历都重要,没有比多思善问的习惯更好的习惯了;学习要遵循自学—互学—求师的程序进行,久而久之,就提高了自学能力;学习要做到学与思结合,即与思考和反思有机结合;学与问结合,即与敢问、善问有机结合;学与习结合,即与预习、复习有机结合;学与做结合,即与动手动笔有机结合;学与记结合,即与记忆有机结合;动笔有助于发现问题,动笔有助于增强记忆,动笔有助于缜密思考,动笔有助于加深理解。

我想是因为有了课改才让我有了这样的体验。感谢课改,让我和我的学生有着这么一份深厚的师生情意。感谢课改,让我找回自信,每天可以从课堂上获得成就感、幸福感!获得人生中的一种精神动力!

在今后的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会继续不断探索,努力学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会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努力成长于新课改的工作中;我要用“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有爱就有教育”这两句话,来监督自己对待每一位未成年的学生;我要用我的实际行动来诠释新课程改革的含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我相信:只要大胆尝试,不断创新,新课改定会出现灿烂的曙光!

8.高中语文新课改教学心得 篇八

一、新课程新在何处

1、新在教材

(1)编排体例新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要以“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设计新的课标教材。全套教材包括必修和选修两大块,其中必修课教科书以“过程和方法”为主线,将教材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着导读”四个板块;选修课教科书则按“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着研读”五个系统编写。这种都遵循了由浅入深、螺旋式上升的原则,既共同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又各有侧重点的独特新颖的编排体例,是以往教科书所不具备的。

(2)选文较为新颖,注重体现文学性特点。

旧教材的有些文章带有“左”的痕迹,一些复杂的说明文、议论文缺乏美感,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新教材在选文时,除保留了历代名家的名篇之外,三分之二的旧内容被更换,新课文占课文总数的50%以上。在对外国文章的选取上,旧教材过多地选择了一些批判现实主义方面的文章,而新教材则多方位地借鉴了像卡夫卡的《变形记》、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着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雨果、海明威的作品在新教材中都可以看到。在选择古代作品上,更加关注文章本身所具有的感情、艺术和文化内涵。总之,新教材格外注重文学教育,在必修课教材中,文学作品占到总量的60%,较之旧教材,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

(3)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增加文化内涵,强调探究性学习。

为了让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对某些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新教材设计了一些研究性学习专题,并增加了其文化内涵,如流行文化、汉语成语、新词新语、文化寻根、影视文化、文化常识、文学作品个性化解读、走近文学大师、语言交际等,这些问题既是时代的热点,又突出了文化意味,还与学生的语文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探究起来自然兴趣盎然,而这些内容正是以往教材所没有的。以上是我在与旧教材的对比中,对新教材的一些粗浅的感观。诚恳地希望语文界的同行能与我交流,帮助我提高认识。

2、新在设计思路

(1)为了适应高中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的发展趋势,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既要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普遍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因此,需要建设一个新的高中语文课程结构体系和实施机制。

(2)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部分,实行学分制,必修课程10学分,选修课程最高可达14学分。

高中语文课程,无论必修还是选修,其内容和目标要充分反映时代的要求,注意和现代生活相联系,体现现代的思想意识、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对于传统的经典作品,要注意引导学生用现代的观念,在历史的背景下去感受和思考。学习方式和教学、评价手段也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3)必修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每个模块2学分。半个学期(约36学时)完成一个课程模块。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也有利于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和多样的学习需求,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学或者重新学习某个模块的内容。

(4)必修课程:按模块分类。

(A)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系列的目标,组成“语文一”(A1)至“语文五”(A5)五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是综合的,体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目标和内容。学生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运用语文的能力,在语文的应用、鉴赏和探究几个方面均衡地发展,为以后有选择地发展打下基础。必修课可在高一全学年及高二上的前半学期连续的五个阶段里循序渐进地完成,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

(5)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从文学与应用角度编排

诗歌与散文(B),小说与戏剧(c),新闻与传记(D),语言文字应用与探究(E),文化论着选读与专题研讨(f)。学校可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需求,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有选择地开设选修课程。对于模块的内容组合以及模块与模块之间的顺序编排,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通实施。具体课程的名称可由学校自定。

3、新在目标达成

学生通过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积累·整合:通过语文实践,使已经获得的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感受·鉴赏: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思考·领悟:通过阅读和思考,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应用·拓展:注重跨领域的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发现·创新: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领异标新,走进新的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

二、教材处理

(一)必修课程

A、阅读与鉴赏

会做人、会做事、会学习、会生活。解决一阵子,放眼一辈子。

传承文明、精神补钙、基础扎实、能力提升、能够应试。

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地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加深对个人与社会、自然、国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2、发展独立阅读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3、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4、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和效果。

5、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眼光审视作品的思想倾向 ,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局限。

6、具有广泛多样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一年内课外自读五部以上文学名着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7、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

记笔记、写美文、搞摘抄、会思考、关注社稷苍生、注重合作学习互相切磋、整合语文能力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B、表达与交流

解放学生的眼,让学生会观察;解放学生的嘴,让学生会说;解放学生的手,让学生能写;解放学生的大脑,让学生善思考。提高时间、空间,让学生语文素养能够提高,受益一生!

(二)选修课程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与探究、文化论着选读与专题研讨。学校可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选择需要,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自行设计选修课程,选修课内容和名称可由各校自定。

尽量用好选修教材,以便帮助学生拓展、积累、提高!

三、我们的做法

(一)继续落实双基

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一样应该成为新教材语文教学的重心!识记、理解、分析和综合、鉴赏评价、应用是多年来高考没有动摇过的能力考查范围,而诸如语音、字形、成语、文言考查、背诵等等一样应该成为我们常抓不懈的语文教学内容。不管高考如何变化,基本的考点不会太变化,大方向应该还是稳定为主!

(二)写作不可耽误

新教材的写作体例还是遵从由记叙文到议论文的训练模式,而且,每一个训练模块都与学生的认知、审美、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以及写作技巧的训练相联系,一举几得。建议宜按照教材体例就行写作训练,加强学生自评自阅训练!

(三)课后的梳理探究

这部分内容一样是教学要求的主要内容,内容涉及传统文化、风俗习惯、语言交际运用、自然、社会、生命、艺术等等,要讲解学习,也要训练复习。

(四)名着导读

这属于知识面拓展与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提高的内容,对名着的阅读、解读、品读是新教材的一个亮点,可以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写好读后感,适当交流,期末也要考!

(五)用好统编资料

《名师教案》和“达标检测”是我们自己的土特产,扣教材很紧,也符合我们学校自身特点,适宜好好运用!晚练题可以适当编一些!可以适当延伸,多补充文言文,课本这是薄弱环节。

教材在变,我们以不变应变。主流的教法、考查的的方向、语文的要求大体一个样。教材在变,我们还要以变应对变。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学目标的达成、课堂结构的转化、写作要求的转变都应该能够应对变化,变中求进!

(六)谨慎对待教材

9.初中语文新课改心得体会 篇九

“人类没有想象,如同鸟儿失去了翅膀”。可是旧课程却在很多地方无情的扼杀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致使学生的思维僵化、呆板,无新鲜活力。新课程改革针对此积弊,鲜明的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直言不讳的请老师住嘴,这无疑给沉闷的语文课堂注入了一股清风,直吹入了学生的心田,于是学生终于拥有了一片畅想的天空。

一、在朗读课文时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传统语文教学中,在朗读方面长期存在两个失误:一是学生课堂朗读少,二是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多。课文录音我们已无可挑剔,甚至某些有较高朗读水平的教师与课文录音相比,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准确的朗读,圆润的发音,感情的把握等等,无不让人交口称赞。如此以来,教师个人水平是得到较好的发挥了,但在佩服之余,我们是否也该为学生想想?在老师读之前,学生有没有读过课文,找出生字词,查查字典?对课文内容理解了吗?对文章感情吃透了吗?若没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老师就读了,那么学生不用解决字词,也就省去了查字典的麻烦;不用去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就更省去了一个大麻烦。他们完全可以模仿老师去朗读,甚至也可以读得声情并茂,但他们真正理解了多少呢?充其量只是学到了一点“形”而已,真正的“神”却领悟不出,形神兼备也就无从谈起。针对这些失误,新课标注重学生的自我朗读体验,倡导“四步读书法”,即读准(要动手查字典)、读畅(要反复读,达到熟练)、读情(要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基调)、读境(要发挥想象,仔细品味)如此步步深入的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浅入深的把握课文,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参与,强调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实现了自我与作者的心灵交流,此时的朗读便不再是“见字出声”而是“内明于心,外达于人”了。在真切感受基础上的朗读,或如小溪流水,丁丁冬冬;或如激流奔泻,汹涌澎湃;或如置身桃园,鸟语花香,于人于己,谁能说这不是一种真正的享受呢?

二、在质疑解惑中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韩愈说:“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由此可见,学生有疑问是很正常的;古语又说:“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由此更可见质疑的重要性;而爱因斯坦在成名后介绍经验时也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究底的追究问题罢了。”可是传统教育却恰恰没有给学生的质疑解惑留下畅想的余地。往往是课堂上老师精心设计出种种问题,制订出标准答案,再一步步引导学生往事先挖好的陷阱里跳。“让老师闭嘴”“放手让学生质疑解疑”的新课改精神便强有力的占据了语文课堂,对文章整体的感知质疑,对部分的感知质疑,及对疑惑的解答,全由学生自主解答或小组班内合作解答,学生把握课堂的权利大了,对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以后的语文课堂上,没有了师道尊严,学生便敢大胆发言了;没有了老师的大问小问,学生的质疑声反而多了;没有了标准答案,学生的回答也丰富多彩了。这样的课堂,老师轻松了,效率却提高了,学生思维也活跃了,谁能说这不是留给学生一片畅想天空的功劳?

10.对小学语文新课改的认识 篇十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师角色;传统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64-02

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必须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改变,变过去“灌输式”的教学为体验式、参与式、自主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处理新课程改革和现实生活的这方面,是注意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将知识融入生活场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近距离接触现实生活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学生获得了新知识、新经验,拓宽了学习的空间。

一、改革传统的语文教学观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是为了不教”。文学作品以文本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这种外在的形式所构建的虚拟空间本身就召唤着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心理体检去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而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视野,即其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检,而当这种体检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感。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与其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检。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二、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著名学者、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孙绍振认为,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

教材只是一部分,甚至很小比例的一部分,相比之下,教师水平的提高更为艰巨。编得再好的教科书,如果让一些观念陈旧甚至固执的老师去使用,也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少数教学观念比较僵化的教师,对新事物,有很强的排斥心理。面临轰轰烈烈的的素质教育,他们依然把应试到底。他们在课堂上,俨然成为所有的知识的代言人,在这种课堂上,听老师的话就是好学生,学生只有老实听,老实学,课文的丰富的内涵在老师的嘴皮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从教学的态度上说,这些老师是值得肯定的,他们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认真、细致,惟恐讲得不透、不全,导致学生考得不好。从事物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教师是落伍的,不负责任的,他们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他们看不到考试这一指挥棒所发挥得主导作用,只能在不理想的教学中埋怨学生的死板和不听话。如今看来,这种一厢情愿的教学,如何培养有个性、有情感的学生呢?固守一隅只能失败,改变思路才能走出困境。

三、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

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大多都有这样的体验: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会努力将它学好。这就不禁使人想起哲人说过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着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健康的学习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因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已经潜移默化地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语文教师尤其如此。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许多译介的外国作品、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等等,都走进了语文课堂。

四、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

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不外乎听、说、读、写,在新课程的语文学习中,这些已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自然不可或缺,而新课程更高的学习要求却使我们不得不去寻求更为优化的学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点——语文学习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开放的群体活动,因而多个参与学习的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学习中的作用至为关键。个体之间寻求心灵的契合点,从而形成一种以自主为前提,相互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深入人心并广为实施。语文学习是一种内化知识从而陶冶情操的活动。对于同一文本的体验而言,个体之间势必存在差异,甚至比较巨大:当几个学习者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后,可能每个学习者的体验就会更深一层。不同的学习者因性格、爱好、情感、阅历、知识储备的不同,学习中势必产生效果的不均衡性,这就需要建立一种由已知成员所组成的以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的小组,以期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五、完善课堂的评价制度

长期以来,大部分老师似乎已形成共识,教学中所有相关考试的知

识全都重要,与之无关的都不重要。这种“强调区别和选拔教学功能”的教学评价体系,严重制约着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制约着教师的教学的实践和完善。新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它反映了一切为了学生的新理念,注重学生、教师的多元发展,为新课改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新课改让学生真正学会了学习。学生通过独学、对学、群学,各种层次的学习,让学生既学会了自主学习,也能够互相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相互引领,特别是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习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也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让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学生成了主角,教师成了导演。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极大的突显。这样的课堂致力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学会了合作、交流和展示,学生个性得到了张扬,能力有了提高,甚至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学生的沟通能力也有了加强,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自我展示,分享学习成果。课堂真正成了学生的舞台和天地。尤其是,在这样的课堂上,能形成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不断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也逐渐形成。

面对新课改,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面对以前旧的教学手段,不能一味的抛弃和遗忘,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们都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去探索、归纳总结出适合自己教学特点的方法和手段。让我们为祖国的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教师教学行为深度转型:由勤奋讲授走向智慧导学》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3] 王红梅《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4] 张华《语文教材中范文编选策略初探》

11.语文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一

这些日子,我认真学习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的内容,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依然坚持语文课程“工具性雨人文性统一”的价值追求,坚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坚持推进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积极吸收当代教育的新理念,坚持“素养——养成”的课程基本模式。但在以往的基础上,修订稿也做了适当的修订,如:进一步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进一步增强课程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等。这次修订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调整:如:关注写字姿势和习惯,注重书写的育人功能。适当降低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针对识字写字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在“附录”中新增加了两个字表。

总之,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上都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它吸收了现代课程论的最新成果,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情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

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公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科学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我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产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的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我觉得把握新的课程评价标准,有一点最应值得重视,那就是:语文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上,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当我们的学生踏入社会,社会上的人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时,我们的评价才没有出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怎样的语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除了这两点,现代社会要求民要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这些思考,就可以发现目前的评价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也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的书写能力,更没有很好地去评价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实践能力,既然现代社会需要这些能力,我们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评价工作。

参考 语文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二)

首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上新课程之前教师必须学透。很难想象,对新课程标准不熟悉的教师,能把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好。教师在学习新课程标准时要在学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语文新课程标准只是一个教学原则性、方向性、计划性的指导文件,教师既要严格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进行教学,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诸多因素去实施教学。

其次,新课程标准不只是为教师制订的,也是为学生的学习制订的。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不同阶段的学习,达到相应的语文水平。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在课堂上进行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生活处处有语文,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在课堂内学语文,也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在课堂外学语文。

第三,教师要转变观念。如果教师的思想观念不转变,即使是制订了再完美的新课程标准,也执行不了。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认为语文教学重在工具性,但我个人认为:新课程标准除了肯定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更多的是注重语文的人文性。这就要求每位教师都要转变观念。在转变观念时,有些教师认为应该彻底否定原来的教学观念,我不赞同这种看法。强调要转变观念,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全盘否定,而应该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扬弃。

第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要转变角色。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从教导者转变为服务者,强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自始至终都是组织者、引导者、激发者、陪伴者和参与者。学生才是主角,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一定要围绕学生的学服务。这样,教师要转变为服务型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三备”,一备学生、二备教材、三备教法(包括教具)。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比较科学的教案,为学生所想,想学生所需,解学生所难。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在进行语文新课程的教学中,不必每节课都要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不必把每一篇课文都变成剧本来让学生去表演。特别是像没有先进教学设备的农村学校,能结合当地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用好黑板和粉笔也是很不错的。不能错误地认为多媒体教学就是启发式教学,也不能错误地认为课堂一定要搞表演活动才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教法和教具的选用应基于以下几点来考虑:看看能不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否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的教学资源,是否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经典的语文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三)

通过第一学段的教学,我感觉新课程涉及到很多内容,延伸出很多讨论的主题,引发出更多的思考。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要学得更多,想的更深。

我把事先设计的问题带到我自己的课堂中,交给学生,让他们去思考一下,看看他们有什么好的想法,新的观点,把他们的想法和观点都记录下来,写成自己的教学资源。学生也可能会有观点的碰撞,这样也为我的教学带来了很好的材料,让学生进行自由的辩论,让学生进行写作,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发言,这样的话我们的语文课程可能会变的更丰富多采。学生也不会觉得语文课就是书本上那些知道,课外的东西也能很好地很自然地加入到课堂中,这样的话也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写作能力,以及与他们交流的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时代的迅速发展,普通高中新课改主动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最终反映在高中生的素质发展上,因而,“以人为本”是高中新课改的根本理念,同时也要求尊重高中生的人生历程的发展需要,尊重他们作为人的人格和尊严,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都应体现选择性和多样性。

新课程的实施真实的反映了高中学生的学校生活体验。一方面,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更要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出发点,设计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适应的文化环境。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新课程通过问题的解决进行学习是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能力,其次贴近学生的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还要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和反思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以及效果,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素养。

例如,高中语文新课程在内容上,更贴近现代生活、更富有时代气息、更适应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更有利于学习者人文素养的提高;在语言上,材料真实、题材多样、语言真实、鲜活、地道、现代、自然、标准,所用语言反映了当前的生活实际和语言发展趋势;在方法上,遵循题材、功能、结构和任务的编写方式,以题材为纲,以运用性为目标;在主题和任务结合,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发现、总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提供材料去完成任务;汇教学采用单词框,分散到模块中的各个部分,体现词汇学习的过程;重视阅读技能、技巧的培养;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注学生的情感等;在写作方面有梯度,过程清晰,会在写作之前均有形式多样的铺垫。除了情景,还有开放式作文,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引导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和观念,去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

模板语文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四)

我对《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了学习。通过学习,我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在学习中我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观点,下面把我的一些教学做法和我的一些教学设想写出做为下步语文教学继续努力的方向。

一、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中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着上述课程理念,我在教学中努力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每一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我都会以这样的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巩固、课外拓展。课前预习具体让学生做到: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不理解的字词借助手中的工具书或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提前解决。2、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3、熟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想一想自己读懂了什么,思考自己那些地方还没有读懂。课内探究过程中做到具体解决学生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学生问题解决的前提下,再解决老师提出的学生尚未想到的问题。此环节的实施,关键要做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合作探究学习为辅,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从而做到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课后巩固就是要求学生做到对当天学到的内容进行及时巩固复习,在教学中我采用课堂随堂检测卡的形式。课外拓展就即咱们平常所说的以一篇带多篇,通过学习一位作者的一篇文章拓展、激发学生去阅读这位作者的其它文章;通过学习一篇文章推荐、激发学生阅读其它相似的文章等。

优秀的语文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五)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作为“教学中的主导”,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tongxiehui.net/by/56883.html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最终同学们体会到了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乐趣。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3)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我在教学中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同时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学生把我当成了他们学习的伙伴,愿意与我进行探讨、互相交流。

二、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用活”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三、深入学生,交流情感,打造民主和谐课堂

有时学生往往认为老师所讲的,除了应付考试外,和自己再无任何关系。这时要与学生沟通,及时转变其思想,使其亲其师而信其道。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电视录像、甚至网上教学的优势。制作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教学课件。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

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那些智力发育迟缓、学生成绩不良、有过错、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还特别要尊重意见和自己不一致的学生。同时,教师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只有既尊重学生,又赞赏他,学生才能可能愉快地学习,才有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上一篇:大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下一篇:我国工程质量事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