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事迹摘要

2024-12-13

突出事迹摘要(共10篇)

1.突出事迹摘要 篇一

艾米同学事迹摘要

艾米,女,汉族,共青团员,某某学校的学生。在班担任生活委员职务,是一名入积极上进的学生,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严格要求自己,在班里做好自己的工作,并负责协助老师的工作,还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

在学习上,她觉得“学生应该以学为主”。,作为学生,首要任务就是学习。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用知识充实自己,所以从踏入大学校门,在新的学习环境下,她就参加了“新生演讲比赛”,并获得了优秀奖。虽然获奖了,但她并没有骄傲,还继续发扬认真学习,刻苦耐劳的精神,认真学习课本上的知识,但又不局限于书本,在学好课本的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各项实验与实习,把理论运用到实际当中去。另外,为丰富见识面,同时增强自己多方面的理论水平,特别是学生工作的相关知识,还经常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查阅相关的资料,并在宿舍文化节的“消防知识竞赛”中获得了优秀奖。

在生活上,她朴素节俭﹑性格开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平时很善于和同学沟通,也乐于帮助同学,所以很多同学不管生活上还是思想方面有了困难也愿意来寻求她的帮助。在生活中建立了很好的人际关系,获得了大家的尊重和支持。并利用空闲时间做兼职补贴自己的生活费,减少父母的负担。除此之外,她还参加了学校的羽毛球社,常常打球锻炼身体。

在工作上,而且在担任生活委员期间,与同学相处融洽,积极做好学生和老师间的纽带工作,配合老师做好同学们的思想工作,帮助老师了解班级,并能把有困难的同学的情况及时的反映给老师,并最大限度的帮助他们,感觉到班级的温暖。并积极参与班里的各项活动,与老师及其他班委共同组织同学外出滑冰,春游等活动。因此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在思想上,她坚定自己的目标,勇敢向前。所以她立志要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青年了,因此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磨练、自我约束的主体地位;在精神需求和身心发展需求方面,也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每到一个时期就为自己定一个目标,并付之于行动。在平日的生活里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的指导理论和思想,并将这些理论与平日的实践相结合,在思想和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而且她觉得失败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斗志在失败之中被消磨掉了。所以她常常学鲁迅先生那种屡败屡战的精神,直到成功。因此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也被学校评为“优秀团员”。

她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妥善处理好学习和工作两者之间的关系,努力做到全面发展。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个人素质,面对即将走出社会的人生之路,积极的勇往直前。她的座右铭是“坚持就是胜利”。以上是艾米同学的各方面综合。

2.党支部主要事迹摘要 篇二

一、抓党建,推动支部组织建设

该村以“升级晋档”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抓党建。一是注重党员发展工作。解决村级党员年龄偏大和党员结构不合理问题,村支部坚持把优秀青年作为发展对象,及时教育和引导。近年来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对象,接收预备党员5名,转正4人。二是强化党员教育培训。利用党员活动室这一阵地,每月不定时地组织全体党员学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并利用远教设备组织党员观看远程电教片,着力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能人培养成党的干部。三是实行党员责任。实行党员承诺制,要求每名党员向群众公开承诺办 1 件实事,让每位党员头上有任务、肩上有担子。最后规范党的组织生活,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民主生活会,并积极开展党员民主评议活动,让群众评价支部、评价党员,不断强化党员的党性意识。

二、抓民生,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

20xx 年,联丰被列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核心村,要求在三年内要达到核心村的标准。面对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资金匮乏的现实,联丰村两委一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不等不靠,积极作为,保证了核心村建设部表的顺利实现。一是科学规划设计。主动与绵阳市专联系,聘请了以杨毅教授为主的专家团队,深入全村山山水水进行现场勘测,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一个月内就拿出符合省级新农村示范片核心村建设要求的实施方案。二是积极营造氛围。为调动广大村民参与新农村核心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村两委在召开村组干部、党员群众、村民代表会会统一思想的基础上,还采用坝坝会、户长会、固定标语、专栏等方式,大力宣传新农建设的目的和意义,为工作的扎实推进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三是积极筹措资金。新农村建设群众是主体,政府是主导。在建设中,国家有一定项目资金作支撑,但仅靠项目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况且,项目的启动也需要资金,为解决这一难题,村两委在确定每个项目时,在充分征求意见,召开“一事一议”的基础上,村组干部主动借贷垫资240多万元,确保了每个建设项目的顺利启动。在7月12日的检查验收中,联丰村核心忖建设高标准地通过省检查验收组的验收。

三、抓产业,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联丰村是一个农业种植村,农民种植结构单一,增收缓慢。 为了能够让村民的口袋迅速鼓起来,村支部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农民增收的途径,把种养结合作为强势推进。一是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投资180万元改扩建和新建村级公路3.6公里,其中新建2.6公里,改扩建1公里,完成了猫儿沟至安昌河宽5.5米,场2.1公里的路基工程。二是新建猕猴桃种植园。实行山地、荒山荒坡适度集中流转,采取“统一整治,统一规划,集中植苗,分片管理”的方法,新建立了1200亩猕猴桃种植园。三是养殖业进一步扩大。在原年产300万只樱桃谷鸭的基础上,今年扩大到了500万只;生猪养殖由原来的1.8万头扩大到现在的2.1万头;水产由原来的318亩扩大到现在的618亩;产值由原来的8000多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25亿元。四是农民专合组织增多。联丰村原有联丰养殖合作社、汇鑫生猪养殖合作社等农民专合组织,今年又新增了“开心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使本村农民转组织达到了4个。五是新建农民文化广。今年,我们新建了占地20多亩农民休闲广场。在广场内除完善了体育建设设施外,新植风景树近500株、凉亭3个、艺术雕塑3座、小石拱桥数座,新拓小溪600余米

3.突出事迹摘要 篇三

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在2012年度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的节目录制现场,无论是观众,还是主持人、受访者,似乎都被一种无声的精神力量感动着,不经意间热泪盈眶。2012年度的“感动中国”人物,有的是从事国家高科技研究工作的院士、工程师,有的是负责一方工作的人民公仆,更多的则是“小人物”。他们中有些人为国家、民族贡献出了全部青春甚至生命,更多的则是在看似波澜不惊的平凡生活中赢得了尊重。

当物欲的强光让人迷失,当财富与权力霸占一席之地,当社会的价值取向被影响„„静下心来听一听这些人物的故事吧,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热忱让你我重拾感动与感激之情,拨动你我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林俊德:纵死终令汗竹香

【颁奖词】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

【事迹】战斗到最后一刻

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2012年病逝。

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的中学和大学都是靠政府助学金完成的。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从事核试验研究。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仪器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度。林俊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

2012年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林俊德住院期间,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多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

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临终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马兰。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附:悼林俊德先生

他是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他叫林俊德。相比称呼他“林俊德将军”、“林俊德院士”,我更愿意亲切的叫他一声“林俊德老先生”。先生,在此我借用古义,表达我对林俊德院士的尊敬、崇敬和敬佩之情。作为时代先锋,参加了中国全部的核试验任务,但他平易近人,没有将军的威严和架子;他是院士,却常年坚守在罗布泊,坚守在我国核试验的第一线。

或许在这之前,没有多少人知道他。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地方--罗布泊,在那里,他和所有人一样,默默无闻地干着惊天动地的事,同时也做着隐姓埋名的人。罗布波的边缘有一个叫马兰的地方,那是林俊德老先生工作生活的地方,也是他最惦念的地方。他有三个遗愿,其中一个就是把他埋在马兰,生生世世做一颗灿烂的戈壁马兰花。他军龄52年,他这一代人,一辈子自主的人生选择不多,做核试验也不是个人的选择。但在戈壁大漠像胡杨树一样,扎根半世纪,是他自己的抉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烽烟与马兰,黄沙、余晖记英雄。大漠之中埋名五十年,铸造中国核力量;鞠躬尽瘁工作至生命最后一刻,用生命书写忠诚。时代的英雄,时代的楷模,林俊德老先生当之无愧,您感动了中国,感动了这个时代!您用您的点点滴滴,您用您的忠贞不渝穿透了我们的灵魂,刺破了我们心灵深处的那堵黑暗。

他是一位将军,是党的忠诚卫士;他是一名院士,是科技的领路人;他更是一名好导师,他希望他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所学领域的佼佼者。他带过的每位学生,都在他的电脑里有个属于自己的文件夹,每一个文件夹都详细记录着每个人的技术专长、培养计划和施教方案。住院那段时间,他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他就让学生们将各自的文件夹拷贝走,这时学生们才发现,从跟他的第一天起,短的三四年,长的十几年,他都详细准确地记录下了每个人的成长足迹。去世前三天,他写下这辈子的最后338字,虽然手抖得厉害,但字迹工整,没有一丝潦草。这是他给学生写下的论文评阅意见。他在5月的最后一天去世,这个学生在6月通过了毕业论文答辩。

如此人物,如此楷模,如此先生。时代之幸,中国之幸,民族之幸!林俊德老先生,您一路走好,你未完成的事业,我们后人必将为你们续写完成,不会辜负您的一番心血和期望。您为时代点亮了一盏灯,黑夜不再迷茫!

陈斌强:孝更绝伦足可矜 【颁奖词】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事迹】“绑着”母亲上班的孝子

陈斌强,38岁,浙江磐安县冷水镇中心学校初中语文教师。

陈斌强9岁时父亲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07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

一天,陈斌强的姐姐在无意中提到,妈妈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儿子住在一起。陈斌强回忆起多年来妈妈对自己的付出,他决定再困难也不会丢下妈妈。

那时,陈斌强的儿子不到两岁,妻子建议他把妈妈送到养老院去,他说:“一个连儿子都不认识的老人,送到养老院,被欺负了怎么办?”为了照顾妈妈,他硬是把儿子提前一年送进幼儿园。

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开始同事们都不太理解,说:“这样带在身边照顾,一两天倒可以,一年两年怎么吃的消?”可陈斌强做到了,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带着妈妈上班。

照顾母亲的生活异常辛苦。陈斌强一天到晚连轴转:晚上9时,服侍母亲睡下;凌晨1时,准时起床抱母亲上厕所;清晨5时,闹钟响起,他要赶在师生之前起床,将母亲房间打扫

干净,处理好母亲的大小便;早上7时喂过母亲吃饭后,开始学校一天的工作。

尽管生活上的事儿很多,可是陈斌强的教学任务却一点也没落下,他教着两个班语文,负责教初一学生广播体操,总管学校体艺2+1活动。他总说:“我是跑着走的。”他跑在爱里,他的爱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照顾母亲的生活异常辛苦。每天回到家中,他都坐在小凳子上,帮母亲喂饭、洗脚、剪脚指甲。有时候下雨,晒衣杆上挂满了陈妈妈拉大便的裤子。尤其是冬天,有时候母亲大小便失禁,拉湿了裤子床单,冬天洗完晒不了,只能烘干,味道很大。有时候照顾母亲,身上沾上大小便,他却浑然不觉。后来,当他为此向学生道歉时,他的学生们说:“我们一点也不讨厌这种味道,因为这是妈妈的味道,爱的味道。”

何玥:何处春江无月明 【颁奖词】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事迹】主动捐献器官的小学生

人物介绍:何玥,女,12岁,广西桂林人,小学生。因肿瘤扩散至脑部组织,2012年11月脑死亡。在她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3个月时,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

“虽然我们的女儿没了,但我们帮她完成了心愿,我们很欣慰!”在演播室,何玥的父母从走上舞台的那一刻起,就几度泣不成声。

去年4月,何玥即将小学毕业之时,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9月初,她的病情突然复发,肿瘤扩散至脑部组织。在听说生命只剩3个月时,何玥做出了父母亲人都难以理解的决定„„

那天,何玥对刚打工回家的父亲说的第一句话是,“爸爸,我想把器官捐出去,行不行?”吓了一大跳的父亲把何玥骂了一顿,因为按桂林老家的风俗,人死后尸体被剖开无异于大逆不道。何玥哭了:“我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给别人生的希望。”最终,爸爸妈妈含泪同意了。11月17日凌晨0时10分,小何玥在医院里走完了短短12年的人生路。临终前,她一直在唱:“你快回来,我一人承受不来„„”小小的何玥是这样眷恋这个世界,她用捐献自己器官的方式延续着她对世界的爱。

凌晨4时,她的两个肾被送到解放军第181医院捐给了两名患者,她的肝也救助了需要的病患。

在旁人眼里,何玥一直是个品学兼优有爱心的孩子。家里满满一面墙贴着“三好学生”之类的荣誉奖状。2008年汶川地震时,她曾让父母捐出一个月的工资。被查出脑瘤后,学校为她捐钱,她却要把钱捐给更需要的人„„

为了给小何玥治病,何玥父母已经欠下了10万元的债务。但为了完成女儿的遗愿,他们拒绝了器官捐献的补贴,也从未主动找过接受何玥器官救助的患者。他们想以最美的方式,实现女儿的“最美愿望”。

2012年12月26日到何家采访的时候,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眭主任告诉了何玥爸爸一个消息:何玥的家乡阳朔又出现了第二个“何玥”——阳朔县白沙镇山尾底的28岁王姓男子因肝硬化病危,自愿捐赠器官。12月24日,这位“最美小伙”的一个肾又救治了

一名患者的生命。

附:为“最美遗愿”而流泪

又见“最美”。这是一个“最美的时代”,一个个最美的草根托起了社会道德的脊梁。而何玥的“最美遗愿”是一个很特别的最美。或许从“最美遗愿”的字里行间,我们就已经知道何玥已经离我们而去了。在她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她只有12岁,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小学生。2012年4月,何玥即将小学毕业,却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当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她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爸爸,我想把自己的器官捐出去,行不行?”这是躺在病床上的何玥见到从外地赶回来的父亲的第一句话。一个才12岁的小朋友,一个离小学毕业还有2个月的小女孩,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是多么的让人敬佩!她在生前跟父母说,她只剩下三个月的生命了,她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给别人生的希望。我不得不赞美一句,这是一位多么善良的小女孩啊!何玥小朋友用她的善良和爱心温暖了这个世界,感动着中国。今夜无眠,我们为你祈祷,一路走好!

2012年11月17日凌晨零点10分,小何玥在医院里走完了自己短短12年的生命历程。而她的两个肾也捐给了两名急需的患者。何玥小朋友用她的爱心与善良走完了自己最后的路。但我坚信,何玥小朋友没有离我们而去,她只是换了一种生命延续的方式,她的精神在延续,她的人性光辉在闪耀!当我们抬头看着天空,你会看到何玥小朋友那张灿烂的笑脸在绽放。

何玥因捐献器官被称为“最美女孩”,她死前的这个愿望被称为“最美遗愿”。这是一个美得无法挑剔的好女孩,虽然她的一生只有短短的12年时间,但她却达到许多人一辈子几十年都无法企及的高度。

何玥小朋友在天堂尽情的欢笑吧,希望你永远都是在微笑着看着你深爱的人间。

陈家顺:动人以行不以言

【颁奖词】为乡亲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为百姓打工,你换来群众最多的甜。你乔装改扮,却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隐姓埋名,可我们都知道你是谁,为了谁。

【事迹】“变身”民工的“卧底局长”

人物介绍:1968年出生,云南省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沾益县驻浙江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为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从2007年9月起,陈家顺先后深入多家用工企业,以农民工的身份应聘到企业“卧底”打工。

在很多被陈家顺关照过的农民工眼里,“陈老师”好像什么都不怕。但陈家顺说自己有“软肋”,最怕的就是“老百姓说你们干部骗人”。

现年45岁的陈家顺,是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记者在演播室内见到他,腰板挺直,但身材明显单薄,脸上多少看得出知识分子气息。虽然在舞台上尽力放慢步伐,但他仍没法儿掩饰平日走路频率很快的习惯。

几年前,陈家顺被派往浙江义乌,担任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麻烦事接踵而来:此前劳务输出由乡镇、村负责宣传动员,但是乡亲出去后常说外面的情况和听到的宣传不一样。陈家顺成了乡亲们的“出气筒”,有打工者甚至想揍他一顿。

陈家顺辗转反侧,问题出哪儿了?为把真实的用工信息传达给乡亲,也为了更好地给乡亲们维权,他下了决心:以一个普通农民工的身份去求职,实地体验农民工的生活工作。

不曾想,一“卧底”就是好几年。他几次进出工厂和农民工子弟学校,当过组装工、装卸工,看过仓库,当过“猪倌”。“你是农民工吗?”他说刚开始“卧底”时,别人常直截了当地问他,因为他的书生气与干活手势,看着十有八九是个“假民工”。去一家养殖场面试时,陈家顺特意摘掉了400多度的近视眼镜,厂方说他不像养猪人,他立马回应“别看我像不像,要看我是不是能干得下来!” “最受不了难闻的气味,开始两天连饭都吃不下去,直到一周后才基本适应。每天早上起来最辛苦的就是清洗猪舍,刚开始时要花3小时才清洗完,后来熟能生巧,只花1小时就能干完了。”一个月后,陈家顺在重点收集了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工资待遇、子女上学等“情报”后辞职,推荐了几位乡亲来这里务工。

为了尽可能多地了解各行业信息,陈家顺逼着自己快速学习、上手。比如,刚学会养猪,又得适应工厂流水线上的作业。“卧底”打工时,但凡找到用工条件相对优越的,总会眼前一亮。他曾应聘到一家中等规模的饰品厂,待遇和条件很不错:保底工资不低,因工作需要加班,厂里会补发加班费,还有免费的工作餐。一个月后,他介绍了20多名老乡过来,事先郑重其事和老板谈好条件:报销工人过来的车费,每月的工资按时发,尽量给工人安排技术性岗位„„

有人说他这样做太辛苦了,他却认个死理:“别总觉得老百姓抱怨多,其实他们讲究的就是实在和信任。你提供的用工信息与实际情况相差十万八千里,怎么指望大伙儿相信你?我们当官的,如果今天的事情都做不好,又怎么指望让老百姓相信你描绘的蓝图?”

陈家顺爱给自己找麻烦,很多农民工朋友都有他的手机号,他早已把自己当成了他们中的一分子。“我们再辛苦,终究背后是有组织依靠的,而农民工呢?他们漂泊异乡,无依无靠,那是真的辛苦!”随着在媒体上的曝光率不断增多,现在陈家顺“卧底”越来越难了,但他说,只要心里装着农民工朋友,即便换个方式,也可以为他们做事。

高淑珍:爝火燃回春浩浩

【颁奖词】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你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你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生长成参天大树。

【事迹】守护“炕头课堂”14载

高淑珍,56岁,河北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普通农村妇女。

高淑珍的儿子王利国4岁那年得了类风湿,落下了残疾。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不能上学。高淑珍心疼儿子,想在家里办个小课堂。后来她发现,附近村庄也有一些因肢残不能上学的孩子,他们都对读书充满渴望。她想让不幸的孩子都能读书,于是在家里办起了学校。

1998年4月,她的“炕头课堂”开讲了,老师是女儿王国光。5个孩子、4张课桌、2块小黑板和借来的旧课本……高淑珍的家里响起了读书声。这个学校一开就是14年。14年间,她接收了近百名残疾孩子,却从未收过一分钱。高淑珍和女儿每天用自行车接送孩子,中午就在她家一起吃大锅饭。渐渐的,自行车已经接不过来,她一咬牙,买了辆旧面包车。有两个肢残严重的孩子,路上她怕颠坏了,就一直抱在怀里。后来,为了让孩子少受罪,她索性让孩子都住在家里,免费吃住读书。

慕名而来的孩子越来越多,但是高淑珍精力有限,家里地方有限,还债务累累,但是“不”字她始终说不出口。无论多么艰难,她总是尽最大努力,让孩子们的生活过得好一些。高淑珍

家承包了20多亩水田,稻谷就是孩子们的口粮。但是歉收的时候,让每个孩子吃饱并不轻松。为了多挣几个钱,她每天天不亮就骑着自行车,驮着批发来的一些日用品去赶集,一骑就是100多里地。有的时候下大雪没有集,高淑珍就走街串户地卖,“我一天出去挣十块二十块,给孩子们买点好吃的,我心里头欢喜,骑着车子都有劲。”她说。

15岁的刘双已经和高淑珍生活了整整8年。她刚来的时候正发着高烧,瘦得只剩下皮包骨。由于患有类风湿,小刘双浑身关节疼痛,是高淑珍每天抱着她吃饭、睡觉。“高妈妈虽然没生我,却给了我许多母亲都没能给我的爱。”刘双说,“我和这里所有的人都是 发自肺腑地叫高阿姨一声„高妈妈‟。”

高淑珍爱心小院的故事见诸媒体后,引起强烈反响。爱心小院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捐助,还有不少志愿者从各地赶来实行爱心接力。有的志愿者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三年多时间,上海一家医院为小院的10个孩子实行了治疗手术。

高淑珍专门准备了一个小本子,详尽地记录每一位对“爱心小院”给予捐助的爱心人士的姓名、电话。高淑珍说,“记账”不光是为了记住社会各界的善心义举,更是为了让小院里的孩子能够懂得以德报善、好人好报的道理。

附:

用爱筑城的校小院

河北有一家爱心小院,里面装的满满都是爱。高淑珍,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为了让因病落下残疾的儿子能够上学读书,在家里办起了小课堂,暖暖的母爱瞬间涌上心头;而高淑珍将这暖暖的母爱发扬成了大爱,她将附件村庄跟儿子一样因肢残不能上学的孩子们接到自己家中,在家中办起了学校,满足了这群特殊孩子们对知识和读书的渴望。一位老师,她的女儿王国光,几个孩子,几张桌子,几本借来的课本,一个充满爱意的课堂响起了读书声。

当一个母亲将母爱升华为大爱,注定这位母亲必将开始一段不平凡的历程。从98至今,高淑珍这个课堂已经接收了近百名的残疾孩子,却从未收过一分钱。为了让孩子们少受罪,她索性让这些孩子吃住在自己的家里,为此家中已是债务累累,她自己也是每天起早贪黑的劳作,但她从未说过一个“不”字拒绝那些慕名而来的残疾孩子们。

一位爱心妈妈用她无私的爱筑起了这座爱心小院,圆了残疾孩子们的求学之梦。不想,当初那个“灶头课堂”一开竟然就是14年,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你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你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生长成参天大树。高淑珍妈妈,我们为您鼓掌,我们向您致敬,您的爱驱散了冬日的寒意,温暖了人心,质朴的您向世人展示着最质朴的爱!

张丽莉:冰雪为容玉作胎

【颁奖词】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许多。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

【事迹】断腿救学生的最美女教师

张丽莉,女,28岁。从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任初三(3)班班主任。

2012年5月8日,放学时分,张丽莉在路旁疏导学生。一辆停在路旁的客车,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时刻,张丽莉向前一扑,将车前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自己却被撞倒了。

车轮从张丽莉的大腿辗压过去,肉都翻卷起来,路面满是鲜血,惨不忍睹。被轧伤后她有时清醒有时昏迷,在送医院的途中,还对大家说:要先救学生。昏迷多天后,张丽莉醒来的第一句话是:“那几个孩子没事吧!”

经过抢救,张丽莉被迫高位截肢。她的亲人和医护人员都不敢想象她知道真相的后果会是怎样,但张丽莉很快接受了事实,还反过来安慰父亲说:“当时车祸的场景我还记得,很幸运,如果车轮从我的头碾过去,你们就看不到我了,我救了学生,也保住了命,今后一定会幸福的。” 有人问张丽莉,“你后悔吗?”她回答:“不后悔。这样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经28岁了,我已和父母度过28年的快乐时光。那些孩子还小,他们的快乐人生刚刚开始。”

李文波:能受天磨为铁汉

【颁奖词】二十年坚守,你站成了一块礁石,任凭风吹浪打。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你也有梦,可更知肩上的责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国的风帆从不曾落下。

【事迹】南沙守礁97个月

李文波,男,48岁,山东平度人,中国海军南海守礁士兵。

李文波21岁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当年入伍,三年后赴南沙永暑礁守礁。

20多年来,他先后29次赴南沙执行守礁任务,累计守礁97个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创造了国内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纪录,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

在沧海孤礁坚守2900多天,这不是常人能够承受的。建礁初期,条件非常艰苦。天气奇热无比,湿气重、盐分高,没有空调,缺淡水、缺蔬菜,人上礁没多久就口舌生疮,严重的甚至烂裆。相比于艰苦的生活环境,更难受的是精神孤寂。当时,有几只军犬被带上礁,没想到不到三个月,有的得了风湿病站都站不起来,有的得了抑郁症,见谁都疯叫。

近年来,南沙守礁的的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恶劣的自然环境仍然侵蚀守礁人的身体。李文波的身体远不如从前了。风湿病越来越严重,但他仍然一次不落地坚持守礁,还经常顶替战友守礁。除了坚守岗位,李文波还坚持不断创新,为守礁工作总结经验,编写教材。他不但设计出了南沙第一套水文气象月报表程序,大大简化了制表流程。还通过不懈努力,2000年3月,经过两年的潜心编撰,他完成了《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教材》。

20多年来,李文波亏欠家里太多太多。当初,新婚第5天他就来到南沙,上礁后音讯全无。孩子2岁那年患严重痢疾,生命几度垂危。他都无法离开。李文波算过一次账,结婚20多年来,与妻子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到3年。结婚以来他没陪妻子逛过几次街,从没陪妻子旅游过。既使是相隔不远的海南岛,妻子跟他说过无数遍,也没有成行。

2003年4月,李文波第一次回到老家,才知道母亲已经卧病在床3年,2005年9月,母亲病危,李文波回到老家陪伴母亲仅十天,就接到执行南沙守礁的命令,他在病床前跪别了奄奄一息的母亲,带着无限的愧疚和满面泪水返回了部队。第二天,李文波就接到母亲病逝的消息的事后,前往南沙的舰艇刚刚驶离码头。那天夜里,李文波一个人走到后甲板,面朝北方,长跪在甲板上失声痛哭。

有人问李文波:“你这样拼着命在南沙守礁,到底值不值啊?”李文波总是自豪地说:“南沙守礁是我一生的荣耀,就算下辈子坐轮椅,也没什么后悔的!”

高秉涵:悲莫悲兮生别离

【颁奖词】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

【事迹】执着归乡的台湾老兵

人物介绍:台湾律师,老兵。1936年出生于山东菏泽。高秉涵的一生,凝聚了所有台湾老兵经历的坎坷和艰辛,同时也见证了海峡两岸从隔绝到沟通的一段特殊历史。

初登央视演播厅,74岁的高秉涵颤颤巍巍。他说,腿脚还挺利落,只是实在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从后台走到舞台中央,是一段起伏弯曲的布景桥,高秉涵却把这看作黄河、长江,是任何一切能勾连起他对故乡强烈思念的图景。

家是什么?高秉涵说:“家就是这个曾经再怎么努力都回不来的地方,但我从没有放弃过努力!”60多年生活在台湾,镌刻在高秉涵脑海中的却是另一个地名:山东菏泽。他出生在菏泽,在那儿度过了年少时光,菏泽才是他的家乡。高秉涵想家,但也深知,对他这样一个大半生住在海岛上的“外省人”来说,通往家乡的路意味着什么。

高秉涵不愿去回忆离开母亲、离开老家村庄的清晨,可那个清晨总会从记忆中清晰地跳出来。1948年,山东菏泽处于国共两党“拉锯区”,高秉涵的父亲高金锡被枪毙,母亲宋书玉告诉他,“因为你父亲是国民党”。

当国民政府所属军队及地方各级政府开始陆续向长江以南撤退时,宋书玉将曾经参加过“三青团”的儿子送到国民政府在南京设立的“流亡学校”。在儿子高秉涵的印象里,一辈子都在小学教书的母亲几乎没经历过团圆:两个女儿在抗战初期外出求学没了音信,而后丈夫死了,又决定让儿子离开。少年高秉涵用了6个月,穿越6个省份,足足走了2000多里地,挤上了由厦门开往金门的班船。数十年后,他在图书馆翻查史料,发现自己乘坐的,是那年由厦门驶往台湾的最后一班船,日期是1949年10月16日。而半个月前,在遥远的北京,新中国宣布成立。

对所有从各个港口逃至台湾的人来说,回家是最迫切的梦想,可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未能踏上故土与亲人团聚。其中一人,甚至被高秉涵宣判了死刑——1963年,高秉涵从台湾国防管理学院法律系毕业后,被派往金门任审判员,“金门逃兵”是他审理的第一个案子。

那个“金门逃兵”的家就在对岸厦门,他本是渔民,与偏瘫的母亲相依为命,在一次给母亲抓药的路上被强拉入伍到了台湾。碰上天气晴朗时,隔着并不宽阔的海峡,一眼就能看到家乡,他决定利用自己的渔夫本领游回家。他偷偷搞到一个汽车轮胎,趁人不注意时坐轮胎下海,游了整整一夜。天快亮时,他到岸了。海水冲涩了眼睛,他尚未看清便举手大喊:“我是从小金门逃来的,没带武器!”可没想到,他游了一整夜,最终却游回了金门海岸。一星期后,这个因“回家”获罪的“金门逃兵”被处以极刑。高秉涵哭得难以自已,他对这份即使拼掉性命也要回家的心情感同身受。

高秉涵曾想过各种办法联系母亲。1979年,大陆与台湾尚无法通信,他委托美国的同学帮忙寄出第一封家书。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村子是否仍在,就写了“山东菏泽市西北35里地处高庄”,收信人是母亲“宋书玉”。不长的信中,他写道:“我之所以要艰苦奋斗地活下去,就是为有朝一日能再见到我娘一面,绝不会像两个姐姐一样,在抗日战争爆发时,就生死不明„„娘,我会活着回来!”高秉涵不知道,在海峡这头,杳无音信的两个姐姐实际上去了延安,当上了共产党干部,在他踏上逃难路那年才第一次回家。年迈的母亲找回了女儿们,却失去了儿子的音讯。等待终于耗尽了她的全部生命,就在这封信辗转寄达的一年前,宋书玉逝世于吉林辽源„„

如今,两岸已经开通直航,回家不再如先前那般艰辛。200多个从菏泽一路历经战火和逃难来到台湾的同乡,组成了“菏泽旅台同乡会”,高秉涵来台时年龄最小,在同乡会里最年轻,被推选为会长。他视每一个同乡为亲人,虽已无法再见母亲,他却尽力帮每一个同乡与亲人团聚。74岁高龄的他,仍坚持每年清明或中秋陪伴想要回家的同乡一起返乡。

“我答应过他们,只要还有一个人要回家,我就陪着他们一起回来。”对每一个希望魂归故里的乡亲,他都会亲手带上骨灰坛,站到菏泽老家的村头,完成骨灰主人生前的愿望。

周月华、艾起:清香传得天心在

【颁奖词】她背起药箱,他再背起她。他心里装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还装着整个村庄。一条路,两个人,二十年。大山巍峨,溪水蜿蜒,月华皎洁,爱正漫漫的升起。

【事迹】“爬”遍青山送医上门

周月华,女,43岁,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西河村乡村医生,艾起是她的丈夫。周月华出生后8个月被诊断为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左腿残疾,这一切并没有摧垮她生活的意志。凭着自己的执着,周月华完成了中学学业并成功从卫校毕业。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周月华因身体残疾而四处碰壁。后来,看到乡亲们每次都要步行几个小时才能到镇上医院看病,她就动了行医的心思。

周月华将平时省吃俭用下来的200元加上家中仅有的600元储蓄作为开诊所的启动资金,又把家里堂屋修整了出来做场地,药品采购则靠两个弟弟用小竹筐一筐筐往回背,1990年11月,周月华的“柳荫镇西河村卫生室”终于正式挂牌营业了。

“我喜欢我的工作,喜欢我现在所做的一切。” 周月华说道,“住在偏远地方,农民看病要走上好几小时。所以我现在做多一点,让乡亲们少跑一点,少花一点,自己会感到很开心。” 最开始行医时,周月华右肩挎的是药箱,左肩杵着拐杖在山间艰难行走,这种行医方式直到她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条左腿——她的丈夫,艾起。

周月华和艾起结婚之后,无论上山涉水,刮风下雨,只要有出诊,艾起便会揽起周月华的手,用宽阔的后背将她背到病人家里。“背你一辈子,我无怨无悔!”这个男人用20年的行动,默默支持着妻子的事业。

二十多年来,她硬是靠着拐杖和丈夫的后背,“爬”遍了方圆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岭,为辖区近5000村民带去了医疗服务。

“没有他,这么多年,我做不到的。”周月华说道,“他是我这辈子的第二条左腿。”“我背着她走了18年。我说过要背她一辈子,就要实现这个诺言,永远都不放弃。”周月华的丈夫艾起说。

周月华、艾起这对残疾乡村医生夫妇用他们爱的坚持和爱的相濡以沫给当地5000多位村民带去医疗服务,带去了健康和安宁。无论是纯粹的爱情,还是对乡亲父老的仁爱之心,还是他们的无私奉献,都让我们泪盈于睫,心中满满都是感动。二十年了,这份爱还在继续坚持,还在继续传递……

前面是一条巍峨的山间小路,她背起药箱,他再背起她。他心里装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还装着整个村庄。就这样,一条路,两个人,二十年。在大山巍峨间,在溪水蜿蜒处,他们撒下爱的种子,月华皎洁,爱的种子正在发芽……这是怎样的一对残疾乡村医生夫妇啊,在平凡的地方,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着如此感天动地的事,我除了感动,还有震撼!不自觉已是泪满衣襟。

看着那条崎岖的山路,谁还好意思再说路难走,行路难呢?而那就是周月华的行医路,是那条艾起背着妻子走过二十年的路,风风雨雨二十年,这是一个怎样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呢?古人云,医者仁心。周月华看到乡亲们每次都要步行几个小时才能到镇上医院看病,她就动了行医的心思。她这医生小而仁心大。丈夫艾起背上女村医,行走在村间小路,一对普通中国夫妇,合拼成了大写的人,仁爱光芒闪耀我心。

二十年,丈夫艾起这一背就是二十年,这个男人用二十年的行动,默默支持着妻子的事业,“我背着她走了18年。我说过要背她一辈子,就要实现这个诺言,永远都不放弃。”艾起说。而一句“背你一辈子,我无怨无悔!”又不知感动了多少人!

周月华说:“没有他,这么多年,我做不到的。”“他是我这辈子的第二条左腿。” 听到这,我再次泪奔,周月华和艾起的爱情已经彻底将我融化,感动的泪水和幸福的泪水交汇在一起……他们俩用爱情走出来一条仁爱山路,他们在这条仁爱路上浇灌爱情,浓浓的爱正在山间和村落的每一个角落慢慢升起。

罗阳:长使英雄泪满襟

【颁奖词】如果你没有离开,依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灯看剑,梦一回再吹角连营。你听到了么?那战机的呼啸,没有悲伤,是为你而奏响!

【事迹】用生命托起战机的航空英模

罗阳,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2012年11月25日,随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参与舰载机起降训练的罗阳,在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原性猝死,不幸殉职。

罗阳1982年毕业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高空设计专业。他所在的沈飞集团是中国重要的歼击机研制生产基地。在他担任中航工业沈飞董事长、总经理的5年,是沈飞新型号飞机任务最多、最重的5年。他采取多种措施推动研制进度,创造了新机研制提前18天总装下线,从设计发图到成功首飞仅用10个半月的奇迹。

2012年1月,罗阳担任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舰载机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没有经验,也没有现成的关键技术可以借鉴,航空制造大国对技术的封锁,留给航空人的只有自主创新一条路可走。在航母上,罗阳坚持亲力亲为,与科研人员一起整理试验数据,观看每次起降过程,记录和分析飞机状态,出现身体不适,也没有中途下舰,甚至都没有去找医护人员检查,直至人生最后一刻。

湄公河“10·5惨案”专案组:抓获糯康(特别致敬奖)

刘跃进,男,53岁。现任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局长,湄公河“105案”专案组组长。

2011年10月,东南亚缅泰边境的“糯康集团”制造“湄公河105惨案”,杀害13名中国船员,震惊世界。公安部禁毒局局长刘跃进带领专案组成员,深入案发地,经过6个多月的努力,将策划实施“105”的特大武装贩毒集团首犯糯康抓获。

湄公河“105案”密谋策划于境外、组织实施于境外、犯罪后又逃匿藏身于境外,中国公安机关的侦查、调查、取证、抓捕等工作主要在境外开展,犯罪首领糯康与地方势力关系良好。这都给案件的侦破带来了极大难度。

糯康的大本营主要是在湄公河的缅甸一侧,他和他手下骨干分子多数时间待在缅甸。被警方追捕后,糯康逃走杳无音讯。今年2到4月间,专案组的调查进入了低潮,东南亚各国警方都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刘跃进带领干警不断搜集新线索,并据此调整策略。为了把糯康挤到老挝,刘跃进积极和缅甸的军方警方加强联系,督促他们加强对糯康的清剿。终于,经过六个月的努力,糯康在老挝被抓获。

2012年9月20日,“105案”开庭审理,11月6日首犯糯康被判处死刑。

4.进步 突出事迹 篇四

某某是一名七年级学生,老师和同学一致认为他在日常学习、生活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尊老师,团结同学得到了老师同学的一致好评。

他平时思想品德方面表现优异,思想健康向上,积极进取,思想端正,吃苦耐劳,有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目标,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乐于助人,关心国家大事。并且他一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各方面表现优秀。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为集体事尽心尽力。平时他努力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把“德”放在首位。从不去网吧等不健康场所,从不沾染不良风气、习惯。在学校,他乐于助人,哪位同学需要帮助,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不辞辛苦,尽力为同学分忧解难;在家里,他除了做好自己的事,还帮父母亲料理家务;在社会上。他从不乱花钱,不舍得买零食,在为贫困捐款活动中总是尽自己最大力量献爱心。经常去帮助孤寡老人,病残贫困者,为他们带去生活的帮助以及精神上的慰藉。同时也带动了不少同学加入了“讲道德,做文明中学生”的队伍中,在他的带动下班里学习雷锋做好事蔚然成风。

学习成绩进步很大,一直在年级里名列前茅。这优异的成绩是源于他平时的努力认真。他总是课前就做好预习工作,记下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做到带着问题听讲,有目的的听讲。平时在课上也认真的听老师讲课,留心每一个细节,认真做好课上的笔记。课堂上他努力跟着老师的的思路走,向老师提出自己的见解、问题,从不留下漏洞。有疑问积极请教老师、同学。在课后,他认真完成作业,并且在完成作业之后认真做好复习。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提高他的动手能力。他每天积极锻炼身体,使自己拥有了健康的体魄。

经常积极参加学校、团委、班级组织的为贫困地区或贫困家庭募捐、慰问孤寡老人、学习雷锋、宣传保护环境等活动。

5.十佳引领创新突出人才事迹材料 篇五

xxxxx负责人 xxxx

xxxx男,1972年出生,中共党员,xxxxx村人,毕业于xxx高中。xxx是xxxx大鲵养殖基地负责人,在他的经营下该基地已成为我省规模最大的娃娃鱼养殖基地,2013年,为了带动山区群众走致富之路,成立了xxxxxx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有56家,并加入了养殖行业,农户平均每年增收4万多元,给山区农民提供了致富途径,探索出了在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路。xxxx,一个朴实的后生,在xxx村民眼中他是一位致富能人,更是一位创新人才。他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路上越走越宽。

一、发展特色产业,争当“富致能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和完善,他敏锐地感到,传统的种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南山村经济薄弱,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打破常规,理清思路,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找准具有比较优势和广阔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辐射、带动农民发家致富。2008年,他捕捉到毛竹低改所带来的市场契机,果断地引导村民投身毛竹种植中去,为村里带来每年20多万元的收入,同时引进了大布乡竹品厂,实现自产自销,解决了30多人的就业,为全村的木竹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二、瞄准现代农业,创新养殖技术。

为了带领更多的群众创业致富,xxx断寻找新项目、新路子。通过长期的实地考察,发现的天然气候、水质及植被优势,很适合人工饲养大鲵(俗称娃娃鱼)。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娃娃鱼具有提高智力、美容养颜、补血行气、滋阴补肾、防癌抗癌等多种功效,且娃娃鱼肉质鲜美,由于它在营养和药用价值上的显赫地位,一直被视为滋补珍品,数百年来一直被誉为“水中人参”,具有很大的商业前景和经济效益。

2004年6月,xxx在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看到张家界市养娃娃鱼致富的门路后,他独自一人来到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一家养殖场打工学徒,在那当时的年代里要学会养娃娃鱼是非常困难的:一是技术难度大;二是养殖户防范意识强,一般不会传授养殖技术给别人。但是xxx没有被困难吓倒,虚心主动地向养殖户学习,由于他待人友善,工作吃苦耐劳,终于感化了该场的技术人员,并收管夏松为徒弟,经过长期的拜师学艺中,他全面掌握了娃娃鱼的驯养繁殖的技术方法。xxx年底,他与本乡的致富能手xxx在xxx开掘山洞300多米,投资300多万元,新建xxx娃娃鱼养殖场,从陕西引进鱼种32尾进行繁育,在xx年xx月份成功繁育娃娃鱼苗1900余尾,彻底打破了我市从未繁殖娃娃鱼的技术空白。xxx年,继续投资xxx万元扩建养殖工程规模,现已投产使用,目前已成为我省规模最大的娃娃鱼养殖基地。2013年,为了带动山区群众走致富之路,成立了xxxx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有xx家,并加入了养殖行业,农户平均每年增收xx万多元,给山区农民提供了致富途径。

二、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活环境。“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垃圾乱倒,杂物乱堆,牲畜乱放,房屋乱

建,是过去xx村的真实写照。面对这不堪入目的现状,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下定决心要引导、动员全村群众,改变农村普遍存在的“脏、乱、差”现象。在县政府、乡党委的带领下,xx村一组被列为钱山乡新农村建设点,如今走xx,首先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优美的自然、人文环境,新建农舍座落有致,水泥小径曲折幽深,房前果树交相掩映,清辙小溪绕村而流……。xx村新农村建设坚持“节约土地、保护生态、集中建设、适度超前、城乡一体”的原则,如今的xx村实现的“五通一新”:“五通”即:一是水泥路家家通。新修了xx多米长的水泥路面,方便了行走和交通;二是自来水家家通。新农村建设实现了全组40多户都通自来水,改善了饮食卫生;三是改厕家家通。全组有xx多户实现了改厕,彻底拆除了茅坑,新建现代化的厕所,改善整体环境;四是有线电视家家通。与县有线电视台联网,在增收了四十多套电视节目的同时,又能及时地了解发生在身边的一些真实新闻;五是太阳能热水器家家通。形成了节能、绿色环保的氛围; “一新”即85%以上的农户家都按照新农村建设建房规划,建好了现代化的小楼房。

三、关心民情民意,化解群众矛盾,维护农村稳定,促进社会和谐。xx村一组是xx村比较大的村,群众矛盾纠纷较多,作为组长,他能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及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调解民事纠纷,让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他还能经常定期上门家家户户了解情况,做好记录,还与本村的五保老人、孤寡老人谈心问寒问暖,并在村集体经济收入中,帮助及时缴纳养老金和新农合,解决他们生活困难问题,现山xx村一组容村貌整洁,人民安居乐业,处处洋溢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景象。

6.突出事迹摘要 篇六

——杨伟和事迹材料

“书香大庆”全民阅读活动突出人物:杨伟和,26岁,文化程度本科,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积极分子,毕业于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经济管理专业,2006年参加工作,现就职于林甸县房地产管理处,任测绘员、房产信息系统管理员。

在“书香大庆”全民阅读活动中,他紧紧围绕营“造书香氛围、提升市民素质、建设文明大庆”的重大主题,以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和文明风尚为目标,创新工作方式、深入基层服务,为促进大庆市全民阅读活动健康有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一身书卷气——这就是他给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在“书香大庆”全民阅读活动中,事迹先进,反响极好。

一、藏书丰富,读书广泛。

1988年出生在乡村的他,从小就酷爱读书,尽管家庭经济困难,但父母省吃俭用,还是非常支持子女的学习,他节省下每一分钱,甚至连给自己添一件新衣服、买一双新鞋都不舍得,他将节省的每一分钱都用来买书,如饥似渴地读书、学习。用他的话说“自己没有到高等学府学习的机会,现在多学一点,也算是一种弥补,将来也就不后悔了。”每一个走进他家书房里的人,都会倍感惊叹,甚至发出不愧是读书之人之类的啧啧赞叹与羡慕之声。不是因为她有一间大房间作为书房,而是因为他家藏书品种丰富,种类齐全,不少同学、同事、朋友都喜欢到他的家中来借书,每一次都是满载而归、满意而回。

二、自学能力较强,不断进修,学习勤奋。

2012年,为加强对房屋登记审核人员的培训考核,规范房屋登记行为,建设部组织了全国房屋登记审核人员统一考试,他刻苦自学了五本考试教材,两个考试科目均取得优异成绩,并取得房屋登记官考核合格证书。他从没有放弃过学习、没有间断过学习,这对资料的分析、管理非常有用,对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2013年初,他继续报考了全国注册二级建造师自学考试,成绩优异。同时,他还参加了各种业务知识学习,自参加工作以来参加的各类业务培训10余次,约160多小时。他陆续参加了 “专升本”学历进修、省测绘局举办的涉密测绘成果管理培训班等各类考试及培训,且均如期结业。如此自觉地马不停蹄地学习进修“给身体加油,给头脑充电”的同志确实是与众不同,总是给人留下“勤奋好学”的深刻印象。

三、学习,让他的生活更美好。

他很好学,这在林甸县房产处是出了名的,是好学改变了他的命运,是好学使他跳出了“农门”,是好学使他紧凑的工薪家庭充满着学习的气氛。实践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之古训。“广泛地学习,使他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自身水平。

他在总结自己的成长过程时,说道:“一直以来,我都在不断地学习,正是因为这种广泛地学习,使我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自身水平......”

梅花香自苦寒来,如今的他在业务上已经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带动了同事们,为单位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单位的整体学习能力和业务水平。目前他负责测绘股的日常测量、楼房面积计算和房屋登记信息系统管理员等工作,按理说工作这么忙,学习的时间就很少了。可是,好学的他从不因为工作忙而放弃学习。令人佩服地是他特别能挤时间,每次进入他的办公室,看到最多的是他在电脑前查资料、看书。他的这种学习的精神着实让人钦佩,同时也感染着他身边的同事。

7.突出事迹摘要 篇七

个人简介:郝建华,女,汉族,出生于1992年9月,共青团员,四川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于2013年9月入学。曾获两次一等奖学金、两次三等奖学金;一次三好学生、两次优秀共青团员;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证书。

绚丽的大学生活

我是来自四川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2013级5班的一名普通的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是快乐的,积极的,自信的,优秀的;我的大学生活是简单的,开心的,充实的,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是美好的,也是充满竞争的。在大学期间,我表现优异,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有着良好的发展

一、理想信念坚定,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

春暖花会开!如果你曾经经历过严冬,那么有一天定会桃李满园。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适时地调整自己的理想,不断地追求自己的信念。

在思想上,我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记得在大一进校不久就有提交入党申请书的机会,可是当时我深知自己没有达到要求,就没有递交入党申请书。在我看来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件神圣的事情,我认为只有在思想和能力都达到一定程度时,才可以申请入党。在2015年9月份,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我校第56期党校积极分子培训班,并顺利结业。在党课学习期间,我深刻的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的意义,同时我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还有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用理论和知识武装自己,使自己不断进步。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感受祖国的温暖,我决心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时,对于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我们应该有一定的认知并且认真遵守。作为一名优秀大学生我自己做到了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我在校期间未受到过任何处分,这是基本的但也是必须的。

二、挥洒辛勤汗水,强化知识结构

目标明确,端正态度,勤奋好学,努力上进是我在学习中最大的优点。我们是一名学生,学生的职责就是学习。也许有人会说:成绩并不能作为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本人无可厚非。但是我想说,如果连自己的职责都做不好,还谈什么更高,更远的目标。

2013年,那时候我还是大一,所谓的新生,所谓的小学妹,当时的自己没有明确的目标,还没有想好该怎么过自己的大学生活,以至于自己的成绩只是“三等奖学金”的程度。到大二的时候,我认识到,不能像大一时的那样虚度时光。于是我上课的时候坐前排,认真听讲,课余时间复习课程,独立完成作业,经常去图书馆借书,在大二第二学期的时候加入飞行器实验室,我的生活就成了教室,图书馆,实验室三点一线。

说实话,我都记不起自己上次睡懒觉是什么时候的事了,因为我觉得睡懒觉实在是太奢侈了,时间就应该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虽然我每天的生活很忙,但是真的很充实,我觉得生活就应该是这样,充实并且快乐着。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老师的教导和自己的努力之下,我大二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分别在第一学期,第二学期获得院“一等奖学金”,同时还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除此之外,我还在大一的时候通过了四川省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在大二的时候通过了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我现在在备战六级,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大三通过英语六级考试。

三、脚踏实地,积极进取

邓小平同志曾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无不是告诉我们,实践的重要性,一切的理论基础都只有付诸于实践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每学期的假期我们都会有社会实践活动,我认为学院之所以这么安排,也是因为想让我们早点独立起来,去适应现在的社会生活。

社会实践不一定是要在假期完成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在学校期间,打扫好宿舍卫生,就是一小小的实践,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只有做好基本的事情,才能去完成更伟大的目标。在大一,大二,我们寝室也多次获得“优秀寝室”称号,大二期间,我当过志愿者,给福利院的小朋友上过课,他们是那么的可爱,但同时他们又是那么的不幸!我用实际行动,体验着自己的大学生活。

每年假期我都会积极投身自己的社会实践当中,我去超市当促销员,感受普通劳动人民的不易;我还开过辅导班,给自己村里的小朋友上课,他们当中有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外出谋生活。我也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父母也是底层的劳动者,我用心去体验生活,体验他们的艰辛。给我去好好学习动力来源,正是自己的父母,不仅是我,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父母就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善他们今后的生活。我想这也是社会实践。带给我最深邃,最本质的东西。

四、奋发图强,开拓创新

创新是一个名族的灵魂,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和发展的。人类的文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这一切都需要创新精神。

我在2015年暑假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我深刻的意识到,作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不能仅局限于书本,只有把理论运用于实践,才能发挥其作为,同时才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努力去弥补。在这次比赛中我没能取得成绩,但是我不气馁,生活就是这样,不可能一帆风顺,我将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创新,把自己的专业知识用到有价值的地方。

五、完善自己,不断进步

在生活上,我是一个诚实守信,真挚对待他人的人。我相信对于任何事任何人我们都应该做到诚实,不说谎不造假,我坚持做到这点。对于生活上答应别人的事我也努力做到了信守承诺,不推脱不延误。我一直是一个真诚的人,我也一直相信只有真诚对待别人,别人才会真心对你,再加上我的性格比较开朗随和,待人友善,乐于助人,品德优良,所以我的人际关系比较好,有较多的知心朋友,可以和我一起分享快乐与悲伤,这一点我感到很高兴很自豪。我相信只要做好自己,这样的美好可以延续下去。

现在的自己已经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大学的生活也过去的一半了,时间很快,大学生活很短暂,但是在我们的人生中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我希望自己不负青春,不负川师,不负父母,我将在更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的大学生活不留遗憾。

8.突出事迹摘要 篇八

1、曾荣获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全国绿化奖章等荣誉称号(其他事迹非常突出的可以例外);

2、长期战斗在造林绿化第一线,在生态建设和保护、国土绿化和兴林富民、义务植树的组织发动、科技创新和推广、示范带动等方面实绩突出、事迹感人、有明显的示范带动效应;

3、其事迹被中央和省部级媒体宣传报道,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和一定的社会知名度,且为群众公认;

4、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准,模范遵守党纪、政纪和法律、法规。

附件1 国土绿化突出贡献人物候选人先进事迹

杨志恒个人先进事迹

杨志恒同志系芜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园林处主任至2011年4月),从事园林绿化工作三十五年,因工作突出,2003年被安徽省评为 “‘十五’发展创新工程先进个人”、2006年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城市园林绿化十大标兵”、2007年被评为“芜湖市劳动模范”、2009年被市委组织部破格提拔为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分管城市园林绿化工作。

杨志恒同志长期战斗在绿化工作第一线,从最基层岗位做起,工作中能将理论融于实践,不断创新城市绿化管理模式;大力倡导节约型园林建设;努力构建山水景观,建设湿地公园。为发展园林经济,增强后劲,杨志恒同志首创了 “以地养绿、先圃后园”的模式,即芜湖长江大桥已建成的绿地交由芜湖市园林管理处进行日常管护,租地费用与养护费用相抵,达到了“以地养绿”的目的;而随着城市园林建设的发展,先期租用的苗圃地已成为大桥中心公园的一部分,这就是“先圃后园”的具体体现。从2005年开始,市园林管理处先后租用芜湖长江大桥公铁桥梁之间暂空地,建设了1500亩的苗木生产基地,使城市暂空地得到有效利用。此举缓解了城市苗圃用地不足的现状,增强了园林发展后劲,也实现了园林绿化施工中的苗木自给率。绿化建设中他严把规划关,在植物配置中坚持运用大量乡土树种和中等规格的苗木,既提高了苗木成活率,同时也节约了大量资金。立体绿化是绿色低碳的必然选择,近几年芜湖市在桥梁实施悬挂绿化种植箱,对桥墩实施垂直绿化,对有条件的建筑物实施屋顶绿化,这在不增加绿地面积的前提下,增加了城市绿量。杨志恒同志的口头禅就是:勤奋、诚信、务实。由于懂经济、善管理、讲诚信,在芜湖市政府性绿化招标工程中,市园林处中标率达70%以上,弥补了财政供给不足,使园林的固定资产保值增值,职工收入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在其他城市园林经济较为困难的情 2 况下,2007年芜湖市“双清、双节”中芜湖市园林管理处向芜湖市财政缴纳1.14亿元资金。

杨志恒同志热爱园林绿化事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干劲,从来没有休息天和节假日。在他的带领下,该市从2008年起,用短短三年时间就新增绿地1500万平方米。近年来,芜湖市“以山为骨,以水为脉,以文化为魂”,采取显山露水、拆违建绿、拆墙透绿等方法,全力打造滨江山水园林城市,城市园林绿化品位不断提升。

杨志恒同志工作中注重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及时解决生产和管理中的问题,使芜湖市的绿化管理达到行道树无缺棵,绿化带无空地,公园无死角,公共设施无损坏,保证了芜湖市的绿化成果,对提升芜湖市城市整体园林绿化水平等诸多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王海生个人先进事迹

王海生,男,1969年出生,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现任东营市园林绿化处处长。多年来,面临盐碱土园林绿化这一世界性难题,他团结带领全处干部职工,克服人手少,任务重等重重困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探索出了一套切合东营实际的盐碱地原土绿化技术。截至2010年底,东营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98%,绿化覆盖率为38.57%,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7.25平方米,形成了“大空间、大绿地、大水面”的城市景观风貌,实现了由生态极度脆弱的盐碱地城市向生态环境友好型城市的转变。

在王海生同志的带领下,东营市成立了园林科研机构,先后与中科院、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全国盐碱地绿化研讨会、华北园林科技信息网年会,组织开展的《滨海盐碱地草坪草引种建植管理技术研究》等1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奖,30多项科研课题和发明专利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滨海盐碱地绿化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理论研究经验。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初步掌握了“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动规律,生产实践中,通过在绿化带和绿地中设置黄河原水浇灌管网和排碱暗管,利用城区纵横贯联的环城水系,形成大的排灌系统,有效地降低了地下盐碱水位和土壤含盐量。编制完成了《东营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规划》,在广泛使用乡土树种的基础上,注重生物改碱技术的应用,积极引种、驯化耐盐植物,城市绿化植物由建市初期的10余种增加到566种,其中331个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丰富了绿地生态类型和植物物种。

在园林工程建设上,他始终遵循生态园林、文化建园的先进设计理念,强调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注重突出景观与人的亲和力。在东营胜利大街及明月湖湿地公园绿化等重点工作中,他坚持高标准、高档次,以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率先垂范,确保了重点项目的圆满完成,新世纪广场成为东营市标志性的形象工程,明月湖湿地公园成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他按照市场化运作原则,全面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政府采购,以公开招标的形式为新 4 世纪广场等7处绿地找到了管理者,这种运作模式在全国处于前沿,山东省尚属首次。

2011年以来,王海生积极领导和投身东营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完成了府前街、黄河路道路绿化升级改造工程、500米服务半径绿地建设等25项重点工程,为广大市民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捷、美感与享受。

9.突出事迹摘要 篇九

(按姓氏笔画排序)

001、八女投江002、于化虎003、小叶丹004、马骏005、马本斋006、马立训007、马定夫008、方志敏009、毛泽民010、毛泽覃011、王尔琢012、王尽美013、王克勤014、王孝和015、王若飞016、邓萍017、邓中夏018、邓恩铭 019、邓演达020、韦拔群021、冯平022、冯玉祥023、包 森024、卢德铭025、古柏026、史沫特莱 027、叶挺028、叶成焕029、司徒美堂030、左权 031、白求恩032、节振国033、龙华24烈士 034、任常伦 035、关向应036、刘英 037、刘四虎038、刘老庄连039、刘伯坚040、刘志丹041、刘胡兰042、吉鸿昌043、向警予044、吕顺保045、孙炳文 046、寻淮洲 047、戎冠秀048、朱瑞049、朱自清050、江上青051、江竹筠 052、许继慎 053、阮啸仙 054、何叔衡055、何孟雄056、佟麟阁 057、吴运铎058、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事迹

(150名候选人按姓氏笔画排序)

151、丁晓兵 152、马万水 153、马永顺 154、马恒昌 155、马恩华 156、马海德 157、马寅初 158、中国女排五连冠群体159、孔祥瑞 160、孔繁森161、巴 金 162、文花枝 163、方永刚 164、方红霄 165、毛岸英 166、王 杰 167、王 选 168、王 瑛 169、王 书 170、王乐义 171、王有德 172、王启 明 173、王进喜 174、王顺友 175、王淦昌 176、邓平寿 177、邓亚萍 178、邓建军 179、邓稼先 180、丛 飞 181、冯理达 182、包起帆 183、史光柱 184、史来贺 185、叶 欣 186、甘远志 187、申纪兰 188、白芳礼 189、任长霞 190、刘文学 191、刘英俊 192、华罗庚 193、华益慰 194、吉 吉 195、向秀丽 196、孙道临 197、廷。巴特尔 198、成 龙 199、朱光亚 200、祁爱群 201、老 舍 202、许振超 203、许海峰 204、达吾提。阿西木 205、邢燕子 206、吴大观 207、吴仁宝 208、吴天祥 209、吴孟超

210、吴金印

211、吴登云

212、宋鱼水

213、张 华

214、张云泉

215、张艺谋

216、张秉贵

217、张海迪

218、张瑞敏

10.小学教师突出支教事迹 篇十

9月,卫宾鹏同志到孟塬教办支教。在孟塬镇中心小学工作期间,他积极服从校领导安排,主动担任四一班语文教学工作,并兼任该班班主任工作。

一、思想上要求上进

在每一个平凡的支教日子里,该同志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做到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有事先请假;按时完成校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时刻不忘记自己是一名教师,严格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自己。

二、教学上努力提高

卫宾鹏同志原为孟塬初中教师,而现在在小学任教,对于他而言,一切都是新的。因此,该同志积极主动学习小学语文的专业知识及班主任管理经验,学习别人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经验,并适当加以改变运用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学以致用。课堂上努力营造民主、快乐、宽容、和谐的课堂氛围,张扬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说,尽情释放自我。课前,

认真备课,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各种情况,因材施教;课堂上循循的诱导,积极地鼓励,深深的吸引着每一个学生;课后,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处理好学生作业,并对潜能生进行重点辅导。

三、师德上弘扬大爱

1、卫宾鹏老师知道小学生在观念和习惯上接受健康向上的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无论对个人今后的发展还是对国家的未来,都具有奠基性的意义。他努力把孩子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作为他在教育教学上一个义不容辞的责任。每次走进学校,他都能主动的捡拾垃圾,以身作则为学生起表率作用;平时在班里,他一旦发现学生的不良习惯,包括个人卫生、学习方法、纪律道德等方面,就及时指出纠正改正,对全班学生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2、卫老师凭着一颗爱心来做好他的教育工作的。支教近一年来,他一直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去,心中装着学生。 他们班学生冯佳旭在以前是全校出名的“双差生”,作业不按时完成,字迹潦草,自我约束能力很差,可是卫老师接班后,发现该生很聪明,于是主动找该生谈心,并主动联系家长了解家庭情况,经过几次谈心,该生有了很大的进步,作业也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孟塬镇中心小学实行寄宿制,要求四年级以上的学生住校,当然卫老师代的四一班也不例外。每逢学校对家长有什么通知,他都能一一电话通知家长,做到上传下达,做好家长和学校的桥梁。每周五放学,卫老师做好住校生的接送工作,并及时给家长

反馈每位住校生一周的表现情况,看着最后一个住校生在家长的陪同下离开学校,他才离开学校,完成一周的工作

3、留守儿童是现在农村学校的特殊群体。这些学生长期远离父母,亲情缺失造成他们生活习惯差,意志薄弱,心理异常,学习态度不端正。

他们班学生宋雷柯是个留守儿童,他父母长期在上海打工,跟奶奶过,奶奶管不住孩子,孩子从小就情绪激亢,不服从管教。卫老师就经常找他谈心,处处关心、鼓励他,对他取得的一点点进步,都大力在班中表扬。一学期下来,宋雷柯的学习成绩上去了,也开始面带笑容的融入集体中了。还有杨静茹同学,她父母离异,而且父亲出过车祸不能干重活,奶奶年龄已经很大还要出去给人家干零活,家庭及其困难。卫老师了解情况后,主动从学习、生活等方面帮助这位学生,并为这位学生申请各种扶贫项目。

上一篇:财政创新精神下一篇:安全生产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