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夏曲

2024-06-24

小学生作文:夏曲(11篇)

1.小学生作文:夏曲 篇一

乡之夏曲作文600字

在紫云县的西南之边,有一个苗乡诞生在一个小山谷里。它四面高山耸起,一条像浅青色带子般的小河缓缓流过村边,一条像被风吹动的浅黑色哈达般的大路直穿村庄,它就是我的家乡――洗鸭河。

夏天来了,现在我就带你一起去欣赏苗乡的夏天吧!

夏天,苗乡的清晨鸡叫声此起彼伏,太阳公公在村东头的几棵树上伸着懒腰,这时的小村庄开始沸腾了。大人们拿着镰刀背着背篓到田地里为春天种下的希望整理它们的着装;牧童们赶着牛儿优哉游哉的往山上去,小狗也跟着牧童或大人们出去了,猪圈里猪也不甘落后的吵闹起来。看,马路边正有几个孩子赶着一群鸭子往河边去,一辆车开过来,吓得鸭子们四处逃窜,孩子们朝四处飞窜的鸭子飘过去,把它们的去路死死堵住,鸭们只得渐渐的走回正途。一看到水,直往河里奔去。啊!真是“洗鸭河”啊。

中午的太阳很是无情,但这时也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听,河里传出一阵阵笑声是那么的快乐;看,河里的孩子们在水里是多么的自由自在。河里还有几头水牛在泡澡,树上的蝉们也奏起了它们的`生命之歌。水里的孩子们的欢笑声、击水声和树上的蝉声合成了一曲和谐的田园交响曲。

夕阳西下,牧童们赶着牛儿归来,一群一群的鸭子也自由登岸,远远近近的山峦呈现出青蓝色,农家的炊烟也升上了夜幕将领的天空……

晚饭后,有些孩子在马路上嬉戏,家家户户的电视机在播放央视新闻,随着夜晚的音乐家也登场了,小河是主角,田里的蛙声也在应和着,还时不时传来几声犬吠的小插曲,这些声音汇集成令人沉醉的小夜曲。

夜,渐渐深了,月亮已经隐去,弯弯曲曲的洗鸭河装满了天上的星星。两岸的村庄仿佛都进入了梦乡,只有两岸的野花尽情吐放他们野性的芬芳……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2.小学生作文:夏曲 篇二

一、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欲望——解决学生“想写”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作文难, 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基本的表达的欲望和兴趣, 缺少内在的表达需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保护小孩子说话的积极性, 从引导孩子说话、写话开始培养孩子对写作的兴趣。虽然从三年级开始学生才写作文, 但它的基础早已渗透在一年级甚至更早的说话教学中。每个人从呀呀学语开始就已经在为自我表达或与人交流打根基, 所以, 多数爱说能说的孩子, 写起作文来会毫不犯难, 而那些羞于与人交流的孩子, 说话不流畅, 语言贫乏, 作文像流水账。由此可见, 作文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对作文要有整体的系统认识, 从低年级段的说话写话, 到中年级段的口语交际写一段话几段话, 到高年级段的演讲辩论写一篇作文, 每个阶段的口语能力水平都直接影响其写作能力。因此, 我们要呵护儿童乐于说话的欲望, 自我表达的信心, 参与讨论的热情, 引导孩子清楚明白、具体生动、有条有理的发表见解, 为书面表达打下良好基础, 使会说能说迁移为会写能写。

2、创设情境, 让学生体验作文的生成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活动是儿童的本能,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因此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 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 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体验作文的生成过程。这样一来, 有了感受, 有了激情, 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使想写的问题迎刃而解。例如, 福州教育学院第一附属小学特级教师林莘的“场景描写”指导课, 利用游戏给学生们创设了一个写作的场景。先让学生观看视频中风靡全球的快闪定格游戏, 再现场组织寻找超级木头人活动, 然后现场采访让学生说说自己感兴趣的“木头人”。每个学生都是活动的参与者, 同时又是近距离的观察者, 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观察体验, 之后马上作文, 写作的内容是具体的, 当然热情也是高涨的。

二、鼓励学生说真话, 表真情——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

生活是作文之源, 生活即作文, 作文即生活。要让学生有事可写, 有感可发, 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 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

1、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 积累素材, 提炼素材, 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 既能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 又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寒假里学生帮家长做春节前的清扫活动, 多数学生就把他们的劳动经历和感受写进作文里, 有写劳动的乐趣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有写劳动辛苦、生活不易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应感恩父母, 有写劳动的收获的——擦玻璃也是要讲方法的, 方法对头事半功倍……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了, 感受了, 是写不出如此丰富的真情实感的。

2、教育学生敢于写真话, 表真情。如教学《穷人》一文中桑娜抱回孩子后矛盾的复杂心理活动一段时, 我提出质疑:作者笔下的正面人物原来内心并不十分美好, 你是这样看的吗?学生先是点头, 接着有生小声说“这是真实的内心想法”, 于是我乘机说明“作者没有想当然的拔高人物形象, 抱回孤儿后的思想斗争, 是穷苦人在现实情况下一种真实心理的写照, 它更能凸显桑娜克己为人的可敬形象”。

三、教给学生作文方法, 落实作文指导——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1、结合阅读教学落实作文指导。

最好的范文就是课文, 入编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细致推敲的, 作者巧妙的构思, 有序的表达, 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经典范例, 让学生潜心去读, 领悟文章的写作特点, 并让学生进行仿写, 让构思谋篇, 材料取舍, 详略安排等写作知识在仿写中得以借鉴迁移。

在长期的阅读教学中, 还可以使学生积累优美词句。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的语言积累, 丰富其大脑库存, 这样在写作时才能下笔如有神。如牛子健同学用“摔跤摔不冷我学车的热情”来表现自己学骑自行车的执著, 就是从《学步》一文“摔跤摔不冷你学步的热情”中汲取的营养。

2、在作文的讲评中落实指导。

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 要对学生的作文根据水平的不同给予不同的评价, 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 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作文讲评中, 既要选出优秀作文, 还要适当选出中等的有代表性的作文, 和同学一块儿赏析。某生开头写得好:开门见山, 直入正题;某生运用多种修辞, 形象生动, 很精彩;某生这段排比, 一气呵成……一次, 一普通学生写学骑自行车的经历, 事情的经过写得很普通, 把学的过程中一次次摔倒, 又一次次爬起写了下来, 过程完整, 但不细致, 不生动。类似的作文我看到五六篇, 但这位学生写完经过在结尾处又写到“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我还明白了失败是成功之母”。讲评时, 我大致把该学生的作文经过加以概述, 特别表扬该生在结尾的主题升华, “正因如此我把他的作文列为中上, 若能抓住细节, 把句子写生动形象, 会成为一篇上等佳作”。这样的表扬产生了莫名的效果, 之后他在写作中继续发扬优点 (巩固了“画龙点睛”的写作手法) , 而且还爱上了写作, 同时多数普通学生也从中受到启发:把事情的过程写完整还是不够的, 还要学会升华主题, 这一表扬产生了以点带面的良好效果。

3.小学生作文:夏曲 篇三

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多看一看

从学生的作文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所写内容空洞,就算用到了修辞手法,也有些牵强,尤其是在情感表达方面,更显得索然无味。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较少,而教学中教师又将作文和生活孤立起来,从而让学生不知道要写什么,该怎么写。其实,写作的第一步是观察,无论是写景或是写人,观察是写作的基礎。而小学生在观察时缺乏方法,这就需要教师结合一定的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去观察。

如在《海底世界》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从声音、特点等角度来观察事物,教学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小区、森林中的各种声音、人物进行观察,从不同角度来体现小区或森林的特点。同样,在景物描写中发现,一些学生写树干的时候写叶子,写枝干的时候又加入生长环境的描写,凌乱而没有层次。因此,在写景类作文教学中,教师就可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观察,如观察松树,从可生长环境开始,然后是树干、枝干、松针,有了观察顺序再来写作,文章就有了层次。在对人物的观察中,则要紧扣外貌、动作、语言等进行,同时要抓住人物最重要的特点进行观察。

二、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多听一听

在学生作文中还发现,很多学生的作文内容干瘪,甚至很的是记流水账,从早写到晚。而当问及学生原因时,很多学生都说“找不到写的”。通过这一现象分析发现,学生找不到写的原因是缺乏写作素材。而生活就是最好的素材,尤其是在低段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听故事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积累素材。

听什么?如何听?听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在家中教师可取得家中的配合,给学生经常讲一些成语故事、典故之类,尤其是低段学生,可采用图文并茂的故事书来引导其多听。而高段的学生则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倾听别人的说话。如在广场上,听不同人说出的不同的话。同时要做到“五心”,即专心。无论是听教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教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细心,当别人发言有错时,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用,相互促进。

三、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多说一说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说,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口头表达能力对于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口头表达都能做到思路清晰、通顺流畅,那么将其付诸于书面形式也就易如反掌。由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多说一说,以在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基础上提高作文水平。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比如在每堂语文课前开展课前三分钟的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借助这个机会来畅所欲言,可以做个演讲,可以讲个故事,可以就某个事情谈谈自己的观点,可以说说自己的新发现等等,不要拘泥于形式,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会表达,从而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一定会大幅提高,这样,也就为其作文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引导学生学会写作,多写一写

在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要求学生写日记、周记,而形式上是以“规定”或“命令”进行,结果学生只能以“完成任务”心态来完成效果不是很好。要引导学生多写,除了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外,还要在方法上予以引导,让学生爱写、想写、多写。

首先,要注重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很多教师在写作教师中是“光说不做”,学生也就“懒”了起来。其实,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教师的模仿是较强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作文的同时也可自己写作,甚至要有写日记的习惯,将自己所写的文章和学生分享,让学生能感受到作文的魅力,激发其写作兴趣。

其次,要立足生活引导学生多写。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可能遇到被教师批评,和同学间闹矛盾,在家中和父母争吵,参加学校的活动,帮助父母完成家务,阅读文章后有一定的感悟等,教师都可引导学生从这些方面进行写作。在写作中,要引导学生表达出真情实感,然后再从结构安排、词语选择、修辞应用方面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想写的基础上会写,逐渐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4.小学生作文练笔随想 篇四

要使学生练笔在数量与质量上达到大纲要求并有所创新突破,笔者认为至少要消除两种倾向:一是“应查”作文观,即为检查而作文的想法、做法;二是无视作文教学,无端割裂读写的关系,重读轻写,甚至不写。只有克服了这两种倾向,才能在次数、质量上保证学生作文练笔,农村小学作文景气之美才有可能成为现实。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做法供参考。

一、遵循作文规律,实施目标教学

作文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递进式螺旋上升的。因此,语文教学应遵循的这些基本规律相应地确定了小学各年级作文教学的目标,语文教材编排特点也充分地体现了这些基本规律。如课文单元重点训练项目,既体现了阅读教学目标,又体现了作文教学目标。其实,大纲要求也好,教材重点训练项目的安排也好,都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规律、作文自身规律相联系,应沿着具体目标与总体目标,增强作文教学效果。

二、打破框框,命题创新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命题是作文的点睛之笔,是作文创造劳动的指导方向。

回顾过去的作文教学与学生练笔,几多忧思,几多愁绪,其差失在于作文的命题上,表现为:(1)命题陈旧,如《记我熟悉的一个人》、《暑假生活二三事》等不分年级频繁出现,造成学生厌文情绪;(2)命题生搬硬套本本主义,拾人乐悲,人云亦云,此例众多,无法权举;(3)命题无度,宽窄皆误,深浅有失,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如三年级始命题作文把高年级作文题硬塞给三年级学生习作,则教师麻手,学生糊涂;(4)只给命题,不作指导,无范围,无目标,无导向,导致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如此看来,要变革作文教学,使学生练笔富有生气,必须变革命题,在命题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打破旧框框,让命题重获新生。

三、课外练笔,练导结合

一般地讲,课外练笔很受师生的关注,教师认为课外练笔是课内作文的延续和补充;学生则感到课外练笔是一种乐趣。但很可惜,课外练笔所达到的效果不令人满意,甚至是令人担忧的,问题在于教师没能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课外练笔。教师或许认为学生课外练笔纯粹是学生的事,因而不能自觉地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必要的指导、辅导,让学生练笔处于“无政府状态”,即无目标、无方向、无规则的运动形式,自然这种练笔只能起副作用,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反而造成额外负担,诱发“厌文”现象,因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课外练笔,必须推崇“以练为主,以导促练”、“练导结合”的方法,使学生课外练笔有所发现,有所创新。那么,怎样进行练导结合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肯定学生劳动,因势利导。

学生的习作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场景的再现,教师应做到肯定学生的劳动,因势利导,使学生能力得到质的飞跃。如习作《我是男孩》,写自己怎样慷慨大方帮助他人,有男人气;习作《我第一次织毛衣》,讲了自己的小手灵巧,第一次织出的毛衣受到称赞;习作《我也像个女孩》,写了自己在家里怎样帮妈妈洗碗、扫地,酷似女孩。如此坦诚,这般有趣,全出自学生自我劳动的结果。因此,教师只要在写作技巧上或写作立意、取材、组织等方面巧加指点即可,使之日趋完美。

2. 感悟学科诱因,借题发挥。

每个学科之间融会贯通,巧通学科关节,感悟学科作文、练笔诱因,很值得赏析。如学音乐得音感而缀文,学体育得激悟而言之有物,学思品得人品而以思发。所以,教师应于前于后,着意借题发挥。

3. 阅读之中隐契机,升华练笔。

阅读为写服务, 阅读应以名家名著为范本,这是大家所熟知的。经验表明,阅读范本,作者巧夺天工,含蓄无穷,只要我们挖潜掘能,寻芳品茗,玩味其韵,不难感受阅读范本文首篇末、字里行间渗透着的与练笔的种种联系,想象作文、创造性作文必将以范本为依托或支点,实现一种飞跃。这需要改变角度或进入课文角色,变被动为主动,驾驭文道,脱颖而出。如同上面命题处所述,可补写、改写、缩写、扩写、续写等。

5.小学生作文:夏曲 篇五

作者:夏瑞 年级段:三年级

学校:重庆市巴蜀小学

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是大家非常喜欢的一个角色,因为他不仅有一双火眼金睛,最神奇的是他还能七十二变。每当我闭上眼睛,我就想拥有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的高强本领。

假如我会七十二变,我会变成一只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苍鹰,我会飞到已经被沙漠化的草原上,拍下照片。让人们知道我们亲爱的地球母亲正在面临着可怕的灾难,让人们齐心协力来种树,让荒凉的草原恢复原来的生机,让原始森林完好无损地保存下去。我还会飞到垃圾成堆的地方,让人们不再随便丢垃圾,使地球恢复生机。

假如我会七十二变,我会变成一位探险家,坐飞机去阿尔卑斯山,感受大自然的伟大!我会到荒凉的沙漠,寻找那里的地下水源,探索奇特的岩石;然后到白雪皑皑的南极,开始我的极地探险,观看各种各样的奇异景色;接着我会到企鹅生活的地区,抚摸浑身长毛的企鹅;最后我会到原始森林住上一个星期,然后再回到我的祖国。

假如我会七十二变,我还会变成一朵默默无闻的小花,我会到老师窗前,让老师闻到淡淡的清香,为老师消除每天的疲劳。

不过这些依然是我的想象,但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学习,这些想象最终会变成现实!

满分

作者:何悦雯 年级段:三年级

学校:重庆市巴蜀小学

星期二的上午,阳光明媚,晴空万里,黄黄的银杏叶纷纷落下,像美丽的蝴蝶,随着风姑娘翩翩起舞,那优美的姿态迷住了校园里的人。太阳公公笑红了脸,我正在和同学们一起津津有味地玩着有趣的游戏,开心极了!

“铃……”我们喜爱的语文课要开始了,好期待!走进教室的张老师像变了个人似的,可严肃了,脸上没有一丝笑容,可怕极了!她手上拿着一叠卷子。哦,原来今天要讲评卷子。张老师清了清嗓子发话了:“这次四单元的测验做得很不理想,有些同学要重新做,因为我讲过的题竟然还在错!下面,我先发不用重做的!”“会不会有我呀上天保佑啊!”我的心“扑通扑通”的直跳,我的手抓的紧紧的。

只见张老师手上的卷子越来越少,只剩下最后一张了!哎,可能我要重做了!这时,张老师说:“这次考试何悦雯是满分!”她的脸上终于有了灿烂的微笑,我心里的石头落地了。哦,不,应该是这块巨石变成了晶莹剔透的宝石,它飞上了天递给了天使,我还得到了比雷鸣更响亮的掌声,我高兴地想跳起舞来!我快步跑上前,接过卷子,礼貌地说了声:“谢谢!”

回到家,我兴奋地打电话给妈妈,妈妈表扬我说:“太棒了,宝贝,你不要骄傲哦!”我摸了摸脑袋,说:“妈妈放心,我不会骄傲的,我只是小小的得意一下!”妈妈回到家,我让妈妈奖励我,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那就是温暖的拥抱。我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作者:刘璇 年级段:三年级

学校:甘肃省庆阳市东方红小学

秋风,好像一把钥匙,趁你没留意,就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秋天来了,小鱼在水里嬉戏,云朵在天上跳舞,树叶在空中旅行,鸟儿在枝头歌唱。

在树林里,一片片金黄色的树叶轻轻地落下来,像蝴蝶一样在空中翩翩飞舞着。它们好像在说:“再见了,树妈妈,我要去旅行了。”一阵风吹来,叶子慢慢地飘走了。

在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菊花在微风中摇摆着。有深红的、淡绿的、淡黄的、紫红的,还有好多好多的颜色。这时,桂花仙子也来了,它好像正在和美丽的菊花妹妹玩耍呢。就连月季花、牡丹花也来看热闹。

在果园里,葡萄像颗颗耀眼的珍珠一般闪烁着。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像一个个胖娃娃。金灿灿的梨叔叔像一个个明亮的灯笼点亮了秋天的果园。秋桃姐姐不管风吹雨打,都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黄澄澄的谷穗爷爷笑弯了腰,调皮的土豆弟弟一直藏在土里,好像在和我们玩捉迷藏……

农民伯伯来了,他们开着铁牛拖拉机,收获着粮食,脸上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小朋友们光着脚,捡起落在地上的果实,别提有多开心了。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是充满欢乐的季节。

秋天的图画

作者:黄梓晗 年级段:三年级

学校:大连市80中附小

秋天,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在果园里,有各种各样的水果。苹果在树上向人们微笑,把自己打扮得绚丽多彩,好更加引人注目。梨子犹如一个个可爱而又调皮的小朋友,在树上快活地荡秋千。高粱则犹如一个个坚定的士兵矗立在山坡上,秋风吹来,它们便随风舞动。草地换上了秋姑娘送给它的新衣服,秋风一来它就悄悄地点点头。鱼塘里的水清澈极了!鱼塘里有五条小鱼正在快活地游来游去,好像在说:“我们快到深的地方去吧!”。金黄的麦子,似乎是大地的黄地毯,美丽极了!大山们一个个手拉手似乎是一个大家庭。小树各种各样,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好像要去郊游。大雁有时排着“人”字,有时又排着“一”字,在蔚蓝的天空飞向南方……。

你看秋天多美啊!

我的同桌

作者:简榛 年级段:三年级

学校:新疆奎屯市第一小学

我的同桌是一个喜欢发明新奇古怪玩具的小男孩——他叫刘瑞。他有一头浓密的黑发,长着一张瓜子脸,说话的声音又尖又细,特别好听。

有一天,第二节课一下课,他就拿出四个图钉和一个蓝色的钢擦,开始兴致勃勃地“摆弄”起来,不一会儿,他就像魔术师变魔术一样,口中念念有词道:“当—当—当—当,看,我的钢擦战车!”我一看,只见他把图钉扎在钢擦的两边,一边扎两个,充当车轮,还在橡皮的正面画上了鼻子、眼睛和嘴巴,看起来真像一辆酷酷的战车耶!

看着我羡慕的眼神,他说:“我帮你也做一个吧。”我连声说:“好呀,好呀。”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第二辆战车很快就大功告成了,我的这一辆是粉色的,装饰得更加漂亮。

我们让“橡皮战车”连续碰撞,在我们的想象中,战车化身变形金刚,一会儿是“七星瓢虫”,一会儿变成“太空机器人”……,我们玩得很高兴,在不知不觉中上课铃响了,我们只好收起了“橡皮战车”。

6.小学生爆笑作文 篇六

2 运动会100米赛跑终于开始了,同学们像一只只脱缰的野狗奔了出去。

3 我有个同学,他长得不高也不矮,在1米76以上,1米78以下。

4 经典句子,每人都写过:今天天气真好,晴空万里,天上飘着朵朵白云。

5 小时候写日记,老师规定要200字以上。当时四人一组,由小组长检查字数。我同组的一位仁兄写到:“今天妈妈让我出去买菜,我问多少钱一斤,卖菜的说5分,我说,真便宜呀真便宜,真便宜呀真便宜……”组长数了数还差4个字,于是这位仁兄又在后面加了一句:真便宜呀。

6 一轮红日映朝阳,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深知北京紧挨首都。

7 大家还记得小学时候的《小蝌蚪找妈妈》吗?当时老师让我们模仿这个写一篇关于妈妈的作文。有个同学是这样写的:我的妈妈雪白的肚皮,鼓鼓的眼睛。

8 我有一次这样写:“国强(我的一个同班男同学)坐在凳子上,大大的屁股就像地里的南瓜,衣服下面露出一大截内裤。”老师在上课时读了出来,还说我描写得生动。下课后我就被国强打。

9 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是其他教师代课,要我们写一篇《我家的一角》。于是我就写:我家的一角很漂亮,又圆又亮,是一只马桶。

10 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晚上,池塘里的蝌蚪在晒太阳!

11 日记———第一天:今天我到妈妈单位玩,玩得好高兴呢。第二天:昨天我到妈妈单位玩,玩得好高兴呢。第三天:今天我又想起前天我到妈妈单位玩,玩得很高兴。

12 老师要求我们用“果然”这个词来造句,我那同桌就写:我三个月没洗澡,身上果然臭了。

13 我走进了一家百货商店,啊,看来人民生活水平的确提高了,你看那位农民老大爷,左手一台电冰箱,右手一台电视机,一溜小跑。

14 还有一次写老师,介绍老师的外貌时本想写“老师有一张瓜子脸”,我却写成“老师有一张爪子脸”,我们语文老师差点没疯掉。

15 我写的《我的同学》,内容大概是:有一回我病了,他风雨无阻地给我补习。那天下着倾盆大雨,又打雷,我以为他不来了,可是他竟然冒着雨来了……第二天他发高烧死了,我永远怀念这个好朋友。

7.全息指导小学生作文 篇七

过去,我在上作文课时,总是要学生如何突出中心、内容充实、语句生动,这样教虽用心良苦,出力不少,但到头来总是没有什么效果。其原因就在于,我只注意了教学生“怎么写”,而忽视了教学生“写什么”。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只死记一些带框框的写作条条,即使凑出一篇文章,也是干燥无味的。这样教下去,文章的具体内容写什么,说什么话,学生还是不知道。同时,由于小学生所掌握的材料缺乏,直接影响到写作技巧的发挥和语言的运用。如果学生没有可写的材料,学生就会无法可说,再好的技巧也没有了发挥之地;反之,只有具备充足的材料,学生才能有话可说,才能把写作技巧合理地、恰当地应用到作文中去。

因此,我纠正了过去的片面做法,实行全息指导并侧重教小学生“写什么”,收到较好的效果。下面以让学生写《难忘的一件小事》为例,我谈谈在讲解了“怎么写”之后,如何有计划、有目的地启发和引导学生明白“写什么”。

一、典型引路,使学生有写作素材

我先给学生读了两篇事先准备好的小范文:一篇是讲“我”不小心打破了热水瓶,当妈妈回来问起时却说了谎话,说是小花猫碰到地上打破的。在妈妈的教育下,“我”最后说了实话,承认了错误,受到了妈妈的称赞。另一篇是讲“我”口袋里装着香皂去水池洗脸,当另一位同学问自己带香皂没有时,“我”以为那位同学是想借自己的香皂用便说没带,而那位同学却把他的香皂递过来说:“我带了,你用吧!”讲完之后,我因势利导:“这两篇小作文所用的材料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零碎小事,却使我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而且难以忘怀。”然后,我提问:“《难忘的一件小事》你们想怎样写?写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发言。郑磊同学站起来说:“在一个严寒的冬天, 下课时, 我们在教室里蹦跳追逐, 不小心一个同学的脚将我绊倒, 头碰到讲台水泥做的棱角上, 伤口有10厘米长, 鲜血直流。班主任老师发现后, 先让我用手帕压紧伤口, 又用自行车将我带到门诊缝口包扎。这件事使我终生难忘。”孙倩同学说:“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 我和姐姐一起去外婆家, 路途中发现一群羊在地里啃麦苗。我俩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撵、追、哄、赶, 最后把羊驱出了麦地。村里的一位奶奶夸我们是个懂事的孩子。我听到这话心里像吃了蜂蜜一样, 现在回忆起来, 心里总是又甜又美。”这些不显眼的容易被遗忘、被忽视的小事, 正是作文所需要的宝贵素材, 小事虽小, 但小中见大, 能回味出深刻的道理。学生一旦捕捉到手, 写入文章, 必然会有事可叙, 有情可抒, 有理可议, 且写起来也会言之有序, 有条不紊, 内容也自然丰富起来。

二、口述作文, 使学生之间得到相互启发口述就是让学生当场把自己想起来的素材简略讲出来。教师可在平时作文素质较差, 写、说气氛淡薄, 没有形成习惯的班级中采用这种方法, 让学生当场口述。如果刚开始遇有一定困难时, 教师可事先在下面培养两三位基础相对较好的同学, 先让他们进行口述, 他们的口述会起到相互启发、相互点燃的作用。习惯逐步形成后, 气氛会越来越浓, 学生的思想情绪会越来越活跃。事实证明, 在口述作文时, 学生讲的素材都很有意思, 有的甚至很精彩, 很有价值。如有一位同学讲, 在考试时想让同桌好友告诉自己答案, 但同桌就是不告诉自己答案。于是, 自己很生他的气, 不再理他了。后来, 好友来找自己谈心, 终于明白了是自己不对, 不仅恢复了友谊, 还纠正了思想上的错误。诸如此类的小素材, 像是各色各样的小花, 枝枝开放, 含露凝香, 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并把自己过去经历过的沉淀在脑子里的生活经历开发了出来, 引起了连锁反应。

三、倡导学生阅读, 使学生语言得到丰富“阅读是写作之本”, 这句话很有道理, 文章像一盘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 多读可以增长知识, 积累生活素材, 可以学到布局谋篇的方法, 可以学到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语言。阅读和写作是相互促进的、相辅相成的。因此, 我们教师应经常让学生阅读作文指导类刊物, 并鼓励他们背熟和摘抄一些段、篇、章, 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在写作文时, 学生在有话可说的基础上, 再加上真情实感以及从阅读中学到丰富多彩的好语言 (包括比较文雅的文学语言和通俗的群众语言) , 学生的表达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语言也会生动形象了。

8.小学生作文:夏曲 篇八

关键词:素材积累,范文,仿写,作文批改,教师评语

笔者所工作的学校位于甘肃省定西市的农村山区, 属典型的西部农村学校。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 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有明显的不足, 而且通过往年的测试显示, 农村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部分和城区的学生差距不大, 关键是阅读和写作失分过多。因此, 对于评价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重要环节的阅读和写作教学, 我们教师绝对不能轻视。近年来, 笔者加强了对农村学生写作方面的训练, 经过实践和反思总结了自己的一些做法, 现表达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 以期抛砖引玉, 推动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多渠道积累素材

地处农村山区的小学生, 受地域环境的影响, 外出机会稀少, 因此缺乏社会生活经验, 加之学生家长思想意识淡薄, 认为只要学好课本内容即可, 没有给他们提供课外书。这些都导致学生在习作时缺乏写作素材, 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因此加强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迫在眉睫。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积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日常阅读中加大积累力度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这两句话都是对“读”和“写”相互关系的辩证看法, 也充分说明了“读”对“写”的重要性。所以教师首先应该加强学生的课内阅读。比如,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北师大版的语文、品德与社会等教材中有大量的名篇佳作或经典论据, 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其次, 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积累素材。当下, 学校利用各种途径为学生筹集来的课外书籍相当多, 但因为课业紧张, 学校和教师不重视, 很多书籍就成了摆设, 所以作为农村学校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 给学生介绍适当的书籍, 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 并积极开展读书活动, 让他们交流读书的收获, 以提高阅读兴趣。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这不仅是学生丰富情感积淀, 储备语言材料, 提高分析理解能力的好办法, 更是他们增长知识和积累素材的好办法。

(二)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增加积累

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可以用在作文中的素材, 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平时认真观察生活, 注意周围的人和事, 做一个有心人, 并指导他们写好观察笔记, 将观察的景物、现象和感受记录下来。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积累大量的生活写作素材, 进而使作文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具备真情实感, 从而将写作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二、言传身教, 加强引导示范

以往作文教学基本上是教师给学生讲述完习作要求以后, 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写, 学生显得不知所措。其实在学生习作前教师如果能撰写好范文, 即“下水作文”,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写范文, 教师不仅能切实感受到习作的酸甜苦辣, 还可以对习作从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 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进而更加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习作。

当然, 教师在写范文时要有一定的示范性, 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尽量以学生的视角去观察生活, 用儿童化的语言体现童真童趣。教师略高于或接近学生水平的范文, 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 调动起他们的写作兴趣, 这是习作指导中较为有效的手段。

三、深入浅出, 仿出精髓

人类最初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 习作也不例外。习作的一个环节——模仿, 就是学生以教师的范文或优秀的作品作为蓝本, 按自己要表达的思想, 选择相似的素材或方法进行模仿写作, 然后通过互相对照比较, 对不足加以改进。在仿写中抓住文章的精髓并有所创新, 这样学生可以领会最基本的写作要领和技巧, 从而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精心批改, 多管齐下

一般的作文批改就是学生在习作完成、抄正后, 教师进行的精批细改。笔者认为作文的批改应该分为学生互改、学生自改、教师批改、感悟评价四个阶段。

(一) 学生互改

学生在习作初步完成后, 学生之间应该进行作文互批。乐于参与评价和在评价中展开交流的愿望是学生存在的一种心理, 带着这种心理进行作文互批时, 他们会把同学的作文当做不同的文章去读, 并获得不同的感受, 这种锻炼不仅是知识和技能上的, 更是对学生合作交流、自我评价能力的考验。

(二) 学生自改

笔者认为在作文互批的基础上, 学生再进行自改是作文教学的另一条有效途径。叶圣陶先生曾经也说过:改与写的关系密切, 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设计让学生自己修改文章的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三) 教师批改

经历学生互改和学生自改两个阶段后, 教师再对作文进行精批细改, 在修改中要对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并及时讲评, 比如把错别字、病句、标点等问题板书, 以引起所有学生的注意, 让学生在写作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当然教师可以对个别或部分同学进行面批, 做到及时表扬与批评, 也可以对特别优秀的作文进行全班范读, 以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目的。

(四) 感悟评价, 提高创新

一般而言, 作文教学只有教师评价学生的作文, 没有学生对教师评语的感悟与评价。但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倡导让学生对教师所作评语进行回味, 从而激发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 进而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9.小学生作文:夏曲 篇九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 培养学生; 作文能力

小学语文学科,有其丰富的人文内涵,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形成和道德素质的培养。“提高小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其中,作文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一生的生活质量和未来的有效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小学作文教学要善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作文教学中,老师应培养小学生的写作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结于自己的习惯。”叶圣陶更明确地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什么是习惯?习惯是指人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和特殊倾向。写作习惯就是指不需要老师强制,也不需要自己警觉就能自然而然地拿起笔去进行写作的动作行为。

写作习惯要在长期勤于动笔的写作实践中才能养成。鉴于小学生对单一形式的重复练习会产生厌倦的心理特征,练习写作要形式多样,这要密切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内的如命题作文、选题作文、材料作文;即兴作文、仿写作文、缩写、扩写、续写、改写、想象写;完整作文,片断作文等;课外的如写日记、周记、办黑板报、给远方亲人写信、给校园广播投稿、办手抄报、写演讲稿、发短信、写正反方辩论稿、写生作文等等多种形式。

写作习惯的养成,没有兴趣和恒心是不行的,从小学低段的“说话”一开始,到中段的“写话”,高段的“作文”就必须结合阅读教学来进行培养。老师还应该以身作则勤于动笔影响学生,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同时,也促进了老师写作水平的提高。

二,小学作文教学要善于语言积累捕捉作文源泉

(1)多读。“读”即阅读,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积累语言信息的主要途径,包括课内文本和课外读物的阅读。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从本质上讲,阅读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也是获取信息丰富语言的过程。比如阅读一篇篇优美的诗歌散文,需要小学生理解其中的内容,并试着把心放在文章中去,抓住美词佳句,感受意境之美,体会作者之情,提升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多读,能使书中文字化的“静态”语言“活化”成一幅幅优美的立体(或流动的)画面,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鲜明的表象,从而内化为具有非线性特征的“内部语言”,为转化为具有线性特征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奠定基础,为以后的“说”和“写”做好充分准备。语言积累丰富了,基础扎牢了,作文时才能游刃有余,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多看。“看”即观察,是小学生认识世界,了解生活,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观察能对身边事物有直观感性认识。只有亲身接触事物,仔细观察事物,才能获取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作文时才有话可说,写出的文章才生动真实,令人信服。小学生对事物能坚持做到长期细致的观察,必将积累大量素材,也能达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的境界。李白若无多年的游历和细心的观察,也写不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

(3)多听。“听”即倾听,是一种技能,是学生收集语言信息获取各种知识的捷径。“听”的设计范围十分广泛,从校内老师的讲课,同学的交流,到校外父母的对话,人们的交谈……小学生时时刻刻都处于大量语言信息的包围之中。只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就能获取大量作文素材。老师指导学生“听”时,要求学生做到“专心”、“耐心”、“用心”。“听”的信息内容要有选择地接收,为作文积累素材。

(4)多问。“问”即质疑。小学生具有十分强烈的好奇心,遇到问题总爱问个为什么。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做为语文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多问,因为这种质疑探疑正是一种思考和钻研,是具有探索意识的表现,能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质疑探疑可以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地位为主动地位,激化其求知欲,在作文教学中全面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获取大量信息。这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十分必要。

(5)多思。“思”即思考。“多想出智慧,沉思能创新”,创造性思维是发展创造力的关键。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要让思维的绚丽之花灿烂地开放在每一个学生心中。要教会学生结合生活学会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乐于思考,在思考中获取知识,在思考中增长作文能力。

(6)多辩。“辩”即辩论。辩论是学习语文、练习说话写话的一种很好方法。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知识以定论形式直接出现,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习的被动者;而在“发现学习”中,知识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出现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学习的主动者。学生辩论就是“发现学习”的有效方法,通过对某事、某人、某观点的辩论甚至激烈的争论来发现问题并解决之,从中获取知识,提高“说”、“写”的能力。

文学理论认为:“文学源于生活”。一切文章皆出自生活,生活是文章之“源”,文章是生活之“流”。老师教作文,不可避“源”而求“流”;学生写作文,不可脱离生活去胡编乱造。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材教法》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4年6月第一版

[2]《中学生心理学》 林崇德 北京出版社 1983年1月第一版

[3]《谈谈儿童心理的发展》 吴凤岗 科学出版社 1981年6月第一版

10.如何引导小学生启蒙作文 篇十

一、激发写作动机是基础

作文源于生活,源于语言的表达,隐去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差异,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心。接着讲明为什么写作文,使学生意识到作文与自己的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作文。对小学生应强调作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它是有实用价值的,是表达思想的方式,更是与他人言语交际不可缺少的,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作文的需要,激发其言语表达的动机,这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础。

二、观察事物,体验生活,积累素材

鲁迅先生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作文创作就是要观察生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到生活这一源头中汲取活水,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做个有心人,对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都视察入微,练就学生发现美的慧眼,勤记观察日记、生活随笔,丰富写作素材。在这基础上才能保证作文教学遵循写作的心理历程:现实、思维、语言、文字,使学生从无事可写变为处处有素材。比如,在指导《我喜欢的水果》的习作之前,笔者布置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水果带回学校,在指导课上,先让他们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再让学生用手触摸水果的表皮,感受水果在手中的感觉;然后让学生用鼻子闻一闻水果的气味;最后让学生亲自尝一尝水果的味道。在课堂上,笔者让每一个喜欢同一种水果的学生坐在一起,把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品尝后的味道在小组里交流,再到课上交流。就这样,学生们经过亲身的体验对水果的样子、颜色、味道等有了深层的了解。这样的指导,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积累了写作的素材,还降低了写作的难度,使学生有话可写。

三、加强阅读,巧妙模仿

刚写作文的小学生,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觉得无话可写,总是只有几句干巴巴的话。要丰富写作语言,最好的办法就是广泛阅读,多读多记。广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的就是要多读书,反复读书。阅读在学生学习写作中起着重大作用。尤其是小学生有很强的模仿力,要引导学生阅读他人的成果之作,视每一篇教材为一个很好的例子,将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紧密联系起来。教学写景的文章《巫峡赏雾》时,通过分析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写景的文章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通过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表现出景物的特点。另外就要求学生建立长期使用的摘录本,把教材中的或是课外阅读中的一些好词佳句摘抄到“秀珍”本上,编好目录,随身带着,经常翻阅使用,这样便于学生的作文由“仿”走向“创”。古人云:“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小学生写作文应如蜜蜂广采百花一样,多读名篇佳作,吸收大量的词汇,多种多样的句式。这样使学生由“无话可说”变成“文思泉涌”了。

四、创设情境,合理命题

作文命题,必须讲究科学性,要了解学生胸中的积蓄,顾及学生有什么可写,教师可只提供习作范围,由学生出题,如教“写一篇关于自我介绍的作文,要求写出自己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但千万不要写出自己的名字”的作文时,教师让学生自己依事定题。另外从不同侧面拟出一组题目供学生选择,如“这就是我”“猜猜这是谁”“自我介绍”“我像谁”“你认识我吗”,等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倾吐。所以命题要坚持新、实、活、趣的原则,透视学生的思维之泉,激起学生心中的波澜,出现不吐不快的局面。一旦命题不合学生口味,要设法补救,如运用图片、幻灯等,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等活动。提倡自由命题作文,这为学生创造了发展思维的机会,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写作,言之由衷,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自由命题的作文范围越大,限制越小,学生思维越广,就越能写出好文章。

五、树立信心,体验成功

心理学告诉我们:相信自己,才会有可能成功。我们必须首先树立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把作文教学和育人相结合,注重兴趣、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再根据成功经验原理,一要善于从幼稚的、粗糙的习作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写得好的句子、段落、甚至是用得好的词给画记出来,批注“写得好”等肯定性的语言,在作文后面的评语中,指出成功之处;二要精改、少改、多批,多启发,多引导,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写作才能,调动写作的积极性;三要创造机会,让学生有展现自我的机会。如作文讲评课,让写得好的学生在班上朗读自己写的作文,学校举行各种征文比赛,让他们的文章有机会有平台发表。总之,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孩子有表达的欲望,保护好孩子们的自信,让孩子们真正想表达、会表达,让作文真正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一件乐事。

11.小学生作文贵在创新 篇十一

文章是表现生活、交流思想的载体。别人读了你的文章,总希望从中感知一些新的东西,领悟一些新的见解。但文章没有新意,别人当然不爱看,不可能打高分,这是顺理成章的。

因此,作文贵有新味。出新是提高语文素质的需要,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需要,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标题立意要新

立意是文章的灵魂、标题是文章的中心。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如果题目一般,内容尽是老生常谈,势必缺乏内容。立意新,就是能把自己思考的真知灼见表达出来,把自己在某些方面独到的发现传达给读者。新颖的立意要在深刻感受生活的基础上精心提炼而成。要会多角度、多侧面去思维、感悟,要有新的观念、见解,言人所未言,悟人所未悟。尤其要重视逆向思维,所谓逆向思维,就是同传统的、一般人的“大众”思维完全相反,提出独具一格的见解,从而使文章出新见奇。

二、取材举例要新

目前,信息全球化日新月异,新鲜事儿层出不穷,渗透到社会、家庭、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元呈现,气象万千。要积极培养和发现学生的敏锐目光,捕捉全新的“写点”,在材料的取舍上要考虑如何“出新”,扣住时代的节拍,有鲜明的个性。即使是“老一套”的材料,也要注意如何变换角度去重新感知。就以同学们最为熟悉的家庭、学校生活来说,又有多少“新鲜”的材料可以摄入笔端。关于家长方面:“单亲”家庭给子女的心灵创伤、不检点言行的负面影响、对“乱收费”的反感与无奈、下岗后的复杂心态……关于学生方面:为获得高分的不当手段、“小心眼”造成的隔阂、青春期的躁动与苦恼,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关于教师方面:升学、分数与名次的巨大压力、“惩罚”学生的表象与深层原因、请家长的无奈与无助、心中的阴影与苦闷……这些可以说是较“新”的材料。有人觉得这些材料“色彩”较暗淡,不能写出“高大全”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文贵真实,以情感人,只要把握好“度”,取舍得当,表达得体,自然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比“老一套”能打动人心。

三、结构艺术要新

文章的结构布局应为主题服务,也就是形式为内容服务。对于小学生要求写三四百字的作文来说,如果平铺直叙,一览无余,定会索然无味。因此,在短小的篇幅中,更要注重在结构上苦心经营,独具匠心,收到“尺水兴波”之妙。要敢于突破那种死板的“老三段”,四平八稳、僵化固定的模式。文无定法,在章法布局上要敢于标新立异。写记叙文,要注重悬念的设置和行文的曲折波澜,“文似看山不喜平”。在开头结尾、过渡照应上要讲究点技巧,要不落窠臼,可借鉴微型小说、戏剧冲突等艺术表现手法,努力在形式上进行新的探索。

四、语言用词要新

文章的内容要借助语言为载体传达给读者,靠语言来打动人心,没有好的语言就算不上好的文章。古今中外许多作家也有精心推敲语言的佳话,他们对语言的追求,可以用一个“新”字来概括。作为小学生,限于阅历,要求在语言的运用上达到一丝不苟、一字不易的境界是不现实的。但是,也要用“求新”的标准去努力要求自己。那种司空见惯的套话、空话、大话,那种“决心书”式的表态语言一定要剔除。“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在遣词造句上要力求新鲜生动,不能光图省事,老说“大路话”。

当然,上述四点不能苟求在一篇文章中都体现出来。但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以此为衡量尺度,要“取法其上”,有意识地体现其中一二点,久而久之,作文水平自然会提高。

上一篇:签证申请使用工作证明下一篇:很实用的会计面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