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系统规划资料总结(精选8篇)
1.绿地系统规划资料总结 篇一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一:识记题
1、在城市用地实用性的评定过程中,通常办法是将用地按优劣条件分成的种类为3种。
2、油松不具有防火性。
3、乔木与有窗建筑物外墙的最小间距为3.0 m。
4、树带式种植带的宽度一般不小于1.5 m。
5、在城市用地中按照土地的使用性质进行分类,农业生产用地不属于城市用地。
6、适合于在儿童公园栽植的植物是南天竺、樟树、桂花等等。
7、在城市用地适用性的评定过程中,通常办法是将用地按优劣条件分成3种。
8、“田园城市”的提出者是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
9、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
10、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道路广场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8-15m2。
11、在当前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保护环境的途径不包括充分进行宣传保护。
12、分车带在高速干道上的分车带不应该种植乔木。
13、城市劳动人口不是风景区中的人口构成。
14、农、林、牧、渔、水利业属于城市产业类型中的第一产业。
15、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工业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10-25m2。
16、“邻里单位”是城市居住区规划中的一种结构形式,它的提出者是佩里。
17、将人口规模进行分类,特大城市的城市人口数为100万以上。
18、选择耐旱植物不是工厂企业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的基本原则。
19、城市园林绿地布局,要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经济发达不是其基本要求。
20、城市园林绿化的树种选择原则不包括名贵树种。
21、有利于创造人文环境-社会价值不是工厂绿化意义主要表现。
22、我国城市规划有关标准规定,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23、城市绿地类型中,不参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的是居住区绿地。
24、在行道树树种的选择中,当苗木刚出圃时,一般合适胸径为12-15cm。
25、城市劳动人口不是风景区中的人口构成。
26、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绿地一般控制在每人不得小于9m2。
27、风景游览绿地不参与建成区的用地平衡的绿地。
28、我国城市绿地系统,在形式上不包括点状绿地布局。
29、桃树不是抗SO2的树种。
30、将人口规模进行分类,大城市的城市人口数为:50万~100万。
31、在公路绿化中,交叉处应留出足够的视距,在遇到桥梁、涵洞等构筑物时,不得种树的距离是5m。
32、城市劳动人口不是风景区中的人口构成。
33、在居住区组成中,居住区建筑用地一般占居住区总用地的50%。
34、在有窗建筑物的外墙,其到乔木的中心的最小间距为3米。
35、植物园的选址宜选在近郊。
36、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18-28m2。
37、我国城市规划有关标准规定,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
38、高速公路中央分隔绿带严禁种植乔木。
56、根据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主要分为5种类型:即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
39、对城市印象影响最大的因素,大致包括以下5个部分。即:道路、边界、中心、区域和标志物。40、苗圃中辅助生产面积用地一般占到总用地面积的20%。
41、工厂企业的组成包括:厂前区、生产区、露天堆料场及仓库区、绿化美化地段。
42、城市广场按功能、用途、及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处位置划分为:集会游行广场、集散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
43、居住区用地以功能要求来分,由4类用地组成,即:居住建筑用地、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用地、道路及广场用地、公共绿地
69、居住区绿地一般由公共绿地、专用绿地、道路绿地、宅旁和庭院绿地组成。
44、下列城市绿地类型中,不参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的是附属绿地。
45、在综合性公园中,全市性公园服务半径一般为2-3km,区级公园的服务半径一般为1-1.5km。
46、风景的特征包括环境特征、时间特征、观赏效果的“距离”特征和综合特征四个方面。
47、风景区中的保护区划分为:绝对保护区、重点保护区、环境影响保护区3部分。
48、城市园林绿地布局,总的目标是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其基本要求是要达到布局合理、指标先进、质量良好、环境改善的条件。
49、影响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因素不包括人口数量。
50、行道树的定植株距最小为4m。
51、导游线的组织是公园各景区艺术布局规划的重要内容。
52、市区绿地率=绿地面积÷用地总面积×100%。
53、构成风景景物的素材,主要有山、水、植物、动物、气、光、建筑、其他等八类。
54、“邻里单位”是城市居住区规划中的一种结构形式,1929年由美国人佩里提出。
55、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18-28㎡,特殊情况不得小于16㎡。
他绿地。
57、在城市街道绿化中,保护行人不属于其卫生防护功能。
58、树木园属于专业性植物园。
59、从游览及文化休息方面考虑,我国提出的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近期每人平均3-5㎡,远期每人平均7-11㎡的指标。
60、城市绿化覆盖率(%)=市区各类绿地覆盖面积总和(h㎡)÷市区面积(h㎡)×100%。61、我国城市绿地系统,从形式上可以归纳为4种形式,即:块状绿地布局;带状绿地布局;楔形绿地布局;混合式绿地布局。
62、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图纸部分包括:城市园林绿地现状分析图、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图、城市园林绿地近期规划图、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分期实施图。
63、旅游业属于城市产业类型中的第三产业。
65、防护绿地的主要功能包括改善城市自然条件和卫生状况。
66、有利于创造人文环境和社会价值不是工厂绿化意义。
68、在平面布局上,街道小游园的规划方式有:规则对称式、规则不对称形式、自然式布局形式、混合式布局形式。
70、对综合性公园进行功能分区,一般分为:安静休息区、文化娱乐区、儿童游戏区、体育活动区、园务管理区及园务设施等。
71、公园规划设计的内容包括:现状分析、公园总体规划、详细设计、植物种植设计、施工详图、公园规划设计说明书的编制及建园预算。72、工业属于城市产业类型中的第二产业。73、将人口规模进行分类,中等城市的城市人口数为:20万~50万。
74、我国城市规划有关标准规定,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75、自然风景空间的类型主要有:涧式空间、井式空间、天台式空间、一线天空间、山腰台地空间、动态流通空间、洞穴空间、回水绝壁空间、洲岛空间、植物空间等。
76、风景资源评价的基本依据是:景物构成的艺术特征、旅游环境质量和开发利用条件三个方面。77、风景名胜区在导游线组织过程中,其组织游览程序包括:入景、展开、酝酿、高潮、尾声。78、风景区中的保护区划分为:绝对保护区、重点保护区、环境影响保护区3部分。
79、城市的功能:生产劳动、居住、生活、文娱与体育、休息。
社区公园的服务半径一般为500m。
80、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18-28m2。
81、园林绿地功能包括:保护城市环境、城市绿化景观的功能、文教和游息功能。
82、在人的心理感受方面,对城市印象影响最大的因素包括:道路、边界、中心、区域特征、标志物。83、我国城市绿地系统,从形式上可以分为:块状绿地布局、带状绿地布局、楔形绿地布局、混合绿地布局。
84、工厂企业组成部分主要由厂前区、生产区、露天堆料场及仓库区、绿化美化地段组成。
86、行道树的种植方式分为:树带式、树池式。87、在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平衡中,生活居住用地占城市用地比例为50%-60%。
89、宅间绿化的布置形式包括:树林型、绿篱型、围栏型、花园型、独院型。90、植物园的选址宜选远郊。
91、道路对坡度有要求,对于机动车道来说,道路纵坡不宜超过3﹪~4﹪。
93、一般生产绿地安排在郊区,并保证与市区游方便的交通联系,比便苗木的运输。
96、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近期建设规划是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是实施总体规划的阶段规划,期限要一般为5年。
97、进行行道树栽植,速生树的定植距离一般采用5-6cm。
98、在一定时期内城市各项发展建设的综合布置方案称为城市总体规划。
86、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公共绿地一般控制在每人不得小于7m2。
99、防护绿地根据其功能可以分为:城市防风林带、卫生防护林带、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
100、城市园林绿地布局,要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基本要求包括:布局合理、指标先进、质量良
好、环境改善。
101、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树种的规划方法包括:调查研究、确定骨干树种、制定主要的树种比例。102、分车带以种植草皮为主,尤其在高速干道上的分车带更不应该种植乔木。
104、在城市园林绿地中,园路是小游园的骨架。105、工厂企业绿化的特点包括哪些:环境恶劣、用地紧凑、保证生产安全为主、服务对象的特殊性。106、道路绿化断面的布置形式有: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和其它。107、在行道树树种的选择中,树干分支角度越大的,干高不得小于2.3m,分支角度较小者,也不能小于2m,否则会影响交通。
108、停车场的绿化形式可以分为:周边式绿化、树林式绿化、建筑前绿化兼停车场。
109、街道小游园的规划方式包括:规则对称式、规则不对称式、自然式布局形式、混合式布局形式。111、在居住区绿地中的小游园的布置形式主要有:规则式、自由式、混合式。
112、在校园绿地规划中,离建筑物5米才能栽植乔木。
113、在工厂企业组成中,厂前区最能体现工厂企业的形象及反映工厂的特点。
114、淳朴的民风不是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特点。115、人文景观不是对城市印象影响最大的因素。116、在交通干道上栽植的行道树,干高不得小于3.5m;非机动车和人行道之间的行道树,干高也不能小于2.5m,否则会影响交通和人的通行。
119、市级综合公园的服务半径为2000m,区级综合公园的服务半径为1000m。
120、对城市印象影响最大的因素,大致包括以下5个部分,即:道路、边界、中心、区域和标志物。
4、风景――在一定的条件之中,以山水景物,以及某些自然和人文现象所构成的足以引起人们审美与欣赏的景象。
5、自净作用――少量污染物一时性进入环境中,121、按城市广场的功能、性质,可将城市广场绿地分为:集会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文化娱乐休闲广场。
122、风景构成的基本要素有3类,即景物、景感和条件。
123、编制城市规划一般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2个阶段进行
124、城市园林绿地布局,要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基本要求包括:布局合理、指标先进、质量良好、环境改善。
126、工厂企业组成部分主要由:厂前区、生产区、露天堆料场及仓库区、绿化美化地段组成 127、风景名胜区在风景游览路线的组织过程中,其组织游览程序包括:入景、展开、酝酿、高潮、尾声。
131、综合性公园根据其活动内容可以分为:休憩游乐、政治、文化及科学普及教育、园务管理区及服务设施。
132、工厂绿化意义主要表现在:有利于环境保护-功能价值、有利于创造精神财富-精神价值、有利于创造物质财富-经济价值。
二、名词解释题
1、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2、城市现状条件――是城市现有的各项物质内容的构成和状况。
3、植物园――以植物科学研究为主,以引种驯化、栽培实验为中心,培育和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不断挖掘野生植物资源,并扩大在各方面应用的综合研究机构。
经过各种自然过程而分解、稀释,仍可使环境保持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生态平衡不致破坏。
6、行道树――按一定方式种植在道路的两侧,造成浓荫的乔木。
7、城市总体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各项发展建设的综合布置方案。
8、景点――构成园林绿地的基本单元。
9、城市总体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各项发展建设的综合布置方案。
10、城市规模――是指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11、景物――构成风景的客观因素,各自具有不同的特征,主要有山、水、植物、动物、气、光、建
筑、其他等8类
12、热岛效应――城市由于建筑密度、生产和生活活动过程中散发出大量的热量,会产生市区气温高于郊区气温的一种情况。
13、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在城市用地范围内,根据不同功能用途的园林绿地,合理的来布置,使园林绿地能够改善城市小气候条件,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并创造储清洁、卫生、美丽的城市。
14、街道小游园――是在城市干道旁供居民短时间休息用的小块绿地,又称为街道休息绿地,或称为街道花园。
五、简答题
1、简述社会的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
1、住宅狭窄拥挤,上下水道、公园等生活设施和环境设施不足——住宅问题;
2、交通混杂、停滞,事故多发,远距离上下班等——交通问题;
3、河流水系的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种种噪音、振动的干扰;废弃物的堆积——城市公害;
4、地基下沉,市内危险品、有害物的增加,等等——城市灾害问题;
5、绿地、室内活动娱乐场所的丧失,文物古迹的破坏,城市景观的同一化、无个性化——城市环境景观问题,等等。
2、工厂企业绿化的特点。
答:
1、环境恶劣;
2、用地紧凑;
3、保证生产安全为主;
4、服务对象(特殊性)
3、简述综合性公园规划计的基本原则。答:
1、符合国家在园林绿化方面发方针政策;
2、继承和革新我国造园艺术的传统,创造我国特有的园林风格与特色;
3、按照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分别设置不同的内容,满足游览活动发需要;
4、充分利用地形,有机地组织公园各个部分。
10、简述城市绿化植物规划的原则。
答:
1、工业企业的绿化应有自己的风格;
2、工厂绿化应充分体现为生产服务和为人工服务;
3、合理布局,联成系统;
4、增加绿地面积,提高绿地率。
11、简述城市防护绿地的作用。
答:防止风沙、保持水土、防护路基、保护水源、隔离公墓,掩蔽防空及城市公用设施防护。体现地方发特点和风格;
5、规划设计要切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分期建设计划及经营管理措施。
4、简述城市园林绿地布局的目的。
答:
1、满足全市居民方便地文化娱乐、休息游览的要求;
2、满足城市生活和生产活动安全的要求;
3、满足工业生产卫生防护的要求;
4、满足城市艺术面貌的要求。
5、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布局的原则。
答:
1、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应结合城市其他部分的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
2、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
3、城市园林绿地应均衡分布,比例合理,满足全市居民休息游览需要;
4、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既要有远景的目标,也要有近期的安排,做到远近结合。
6、简述保护环境的主要途径。
答:
1、合理的规划布局;
2、采取措施控制污染源,以减少、免除污染的发生;
3、采取生物措施,普遍绿化,大力植树造林,栽花种草。
7、简述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确定的依据。答:
1、我国城市园林绿地水平;
2、国外城市绿地水平及动向;
3、城市环境保护科学提出的要求;
4、从游览及文化休息需要考虑。
8、防护绿地根据其功能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
1、城市防风林带;
2、卫生防护带;
3、农田防护林;
4、水土保持林。
9、简述工矿企业绿化的意义。
答:
1、有利于环境保护——功能价值;
2、有利于创造精神财富——精神价值;
3、有利于创造物质财富——经济价值。
12、简述城市园林绿地分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答:
1、以绿地的功能作为主要的分类依据;
2、绿地分类要与城市规划用地平衡的计算口径一致;
3、绿地分类要力求反映不同类型城市绿地的特点;
4、绿地分类应尽量考虑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可比性;
5、各类绿地的名称及分类应尽量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和习惯叫法;
6、在分类时要考虑绿地的统计范围、投资来源及管理体制。
13、简述道路绿化断面的布置形式。
答: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
14简述工矿企业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答:
1、应有自己的风格。
2、应充分体现为生产服务和为工人服务。
3、合理布局,联成系统。
4、增加绿地面积,提高绿地率。
15、简述高速公路防护绿地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答:
1、建筑物要远离高速干道,用较宽的绿带隔开。
2、为了防止穿越市区的噪声和废气等污染,在干道两侧要留出20—30M的安全防护地带。
3、高速干道通过市中心时,要搞立交。
4、高速干道在100K M以上时,需设休息站,一般为50KM左右设一休息站,供司机和乘客停车休息。
六、论述题
1、试论述城市园林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
答:
(一)园林绿地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
1、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清新空气。吸收有害气体。吸收放射性物质。吸滞粉尘。
2、净化水体。
3、净化土壤。
4、树木的杀菌作用。
5、增加空气负离子。
(二)改善城市小气候。
1、改善城市热环境状况。
2、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三)速干道在100km以上时,需设休息站,一般为50KM左右设一休息站,供司机和乘客停车休息。
3、试论述避灾绿地规划的原则。
答:第一,一级避灾点式灾害发生时居民的紧急避难场所,按各街区的人口密度和避难场所的合理服务范围,均匀地分布于主城区范围内的居住小区内中心绿地、组团绿地、附属绿地或居住区就近的生态环境绿地等场所,并与避灾通道有直接、通畅的降低噪音。
(四)保护农田,增产增收。
(五)水土保持。
(六)安全防护。
(七)监测环境污染。
2、试论述宅旁绿化的绿化要点。
答:
1、绿化布局,树种的性质要体现多样化,以丰富绿化面貌
2、住宅周围常因建筑物的遮挡造成大面积的阴影,树种的选择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要注意耐阴树种的配植,以保阴影部位的良好的绿化效果
3、住宅附近管线比较密集,自来水、污水管、雨水管、煤气、热力管等树木的栽植要留够距离,以免后患
4、树木的栽植不要影响住宅的通风采光,特别是南向窗前不要栽植乔木,尤其是常绿乔木,在冬天由于常绿树木的遮挡,使室内晒不到太阳,而有阴冷之感,是不可取的;
5、绿化布置要注意尺度感,以免由于树种选择不当而造成拥挤、狭窄的不良心理感觉,树木的高度、行数、大小要与庭院的面积、建筑间距,层数相适应;
6、使庭院、层基、天井、阳台、室内的绿化结合起来,把室外自然环境通过植物的安排与室内环境联成一体,使居民有一个良好的绿色环境心理感,使人赏心悦目。
5、试论述影响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因素?答:
1、国民经济水平
2、城市性质
3、城市规模
4、城市自然条件
5、城市所在地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土壤等的条件
6、城市用地的分布现状
7、城市中已形成的建筑物
8、园林绿地的现状及基础。
6、试论述怎样对高速公路绿地进行规划设计。答:
1、建筑物要远离高速干道,用较宽的绿带隔开。
2、为了防止穿越市区的噪声和废气等污染,在干道两侧要留出20—30M的安全防护地带。
3、高速干道通过市中心时,要搞立交。
4、高
道路联系。绿地均匀布局、位置适中、服务半径适宜。结合公园绿地、城市详细规划作进一步具体定位。第二,二级避灾点为灾害后作为避难、救援、恢复建设等活动的基地。规划中应利用规模较大的市级综合性公园、体育馆、学校和郊区大型生态绿地等。第三,避灾通道应利用市区交通干道网络各类避灾点连接起来形成避灾网络体系。分车行避灾通道和步行避灾通道两类。明确主要通道的路线,确定为避灾通道。第四,为了适应防灾避灾需要,市、区级公园应有一定面积的水面,既是造景又可做消防水源。公园内修建备用井,以提供灾害时使用的生活水源。
4、试论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有哪些。答;
1、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
2、选择和合理的布局城市各项园林绿地,确定其位置、性质、范围、面积;
3、根据国民经济计划、生产和生活水平及城市发展规模,研究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发展速度与水平,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
4、提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调整、充实、改造、提高的意见,提出园林绿地分期建设及重要修建项目的实施计划,以及划出需要控制和保留的绿地;
5、编制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图纸和文件;
6、对于重点的大型的公共绿地,还需提出示意图和规划方案。
7、试论述综合性公园用地选择应注意哪些方面。答;
1、符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确定的性质及规模,尽量结合城市的有利地形、河湖水系,方便的交通、生活居住用地规划综合考虑;
2、选择不宜用作工程建设及农业生产的破碎地段,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坡地,作为公园建设。应因地制宜地经过改造,有利于丰富公园的景观规划要求;
3、充分发挥城市水系的作用,有利于改善城市小气候,增加公园景色,并利于水上活动及公园地面排水的需要;
4、选择有古树名木及植被丰富的自然条件,适合建立公园的地段;
5、选择可利用的原有园林建筑、名胜古迹、革命遗址、人文历史等地点建设公园绿地,既丰富公园的内容,又对保护民族文化遗产起到有利的作用;
6、8、试论述城市园林绿地在保护城市环境方面的作用。
答:
(一)净化空气
1、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2、吸收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其他有害气体。
3、吸收放射性物质,4、吸滞粉尘:森林绿地对粉尘有明显的阻滞、过滤和吸附作用,从而能减轻大气的污染。
(二)净化水体:许多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对净化城市污水有明显作用,能杀死水中的细菌。
(三)净化土壤:植物的地下根系能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具有净化土壤的能力。草坪是城市土壤净化的重要地被物,不仅可以改善地上的环境卫生,而且也能改善地下的土壤卫生条件。
(四)树木的杀菌作用:许多植物的的芽、叶、花粉能分泌出具有杀死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的挥发物质。
9、风景区一级景点有何特点?如何把一级景点划分为绝对保护区?
答:特点
1、景点有鲜明的个性艺术特征;
2、空间环境的组合巧妙,能有力地渲染和突出整体环境气氛,或者环境空间的变换节奏丰富,给人以奇特的空间变换效果;
3、大水体气势磅礴,半岛、岛屿--,或者为流量大、落差大的动态水景;
4、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和千年以上古树;
5、国家级或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6、一级景点风景资源评分值的丰度,应占其评分值的70%以上。对一级景点或一级景点密集的景区,均划为绝对保护区,这里的一切,均应受到绝对的保护,其地形地貌和动植物群落,要保持原有的环境以保持其原始而自然的野趣。不得在此随意开山、炸石,绝对禁止在此修建公路和建筑物。但他又不同于自然保护区,应允许游人游览参观,力求把人为破坏限制在最小范围。
2.绿地系统规划资料总结 篇二
作为祖国的边陲小镇, 一直以来佳木斯市除了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外, 很少编制其他的专项规划, 由于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中间缺少必要的专项规划指导, 不利于规划设计部门和具体操作单位的应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也为了适应佳木斯市园林绿地管理与建设需要, 建设科学的、符合佳木斯市特点的绿地系统体系, 依据国家和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编制本规划。
2 佳木斯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实践
为了避免规划成果成为“规划、规划, 图上画画, 墙上挂挂”的尴尬局面, 编制前期与个相关部门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沟通, 之后再将研究的结果反馈给各部门, 以求在重要问题上能够达成共识, 使得规划能够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2.1 具体做法
2.1.1 对“十一五”规划进行落实、整合、补充和完善
在与建设部门、园林处等其他各职能部门和各级政府充分沟通与协调的基础上, 将市、区与各相关部门“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重大涉及绿地建设项目在城市空间布局中进行合理安排, 并提出项目调整、补充和完善的意见, 在引导城市发展方向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1.2 重大绿地建设项目的确定
依据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建设时序, 选择了规划期内的重点发展地区, 在此基础上, 针对未来城市开发建设安排, 建立了近期涉及绿地的建设项目库。另外, 着眼于佳木斯市城市的长远发展需求, 我们还特别提出了内河景观轴、滨江景观带等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涉及绿地的重大项目。
2.1.3 规划实施机制和政策保障措施的建立
为保障规划的实施, 我们着重探讨了将绿地系统规划转化为政策的、具体的、可操作手段, 力求使政策研究与实际运作相结合, 使规划所确立的政策在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机构和经济实体发展的政策中得到全面体现。
2.2 实施效果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 此项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果, 佳木斯顺利晋升为省级园林城市。在此过程中, 我们就多次向市政府、省建设厅进行了汇报, 同时也保持了与其他相关部门的交流沟通, 并加强了规划的宣传力度, 从而使此项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些影响包括:
2.2.1 对政府决策的参考作用
规划中提出的一些重要思路都得到市政府有关领导的高度肯定和评价, 规划中提出的部分合理建议已经被市政府采纳和实施等。随着规划的审批并转化为政府文件下发到各部门和各级政府, 可以预见, 该规划必将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 在指导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2.2 对相关部门的规划建设的指导作用
由于规划过程中与相关部门进行了充分沟通, 尤其是建设局和园林处等部门, 在下一步实施建设过程可以依据该规划进行相继深入研究和策划、调整。
2.2.3 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由于规划过程中高度重视公众参与, 规划确定的城市大型公共绿地、滨水景观带等, 都通过公开展示以及报纸、电视等媒体手段向社会发布并征询意见, 从收集了很多好的建议和意见, 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城市规划的影响, 使得老百姓更加理解和支持城市规划。
3 对绿地系统规划的思考和认识
结合佳木斯开展此项工作的体会, 我们提出对绿地系统规划工作的一些思考和认识, 希望能够对正在进行或将要开展此项工作的城市有所启发。
3.1 做什么
我们认为, 除了必须满足国家主管部门的规定和要求外, 绿地系统规划的工作内容至少还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1 全面分析现状城市绿地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 找出现状城市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 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 对绿地系统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重新分析, 作为制定绿地系统规划的策略和依据。
3.1.2 立足现状, 切实解决当前城市绿地系统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在总体规划宏观的绿地系统规划指导下, 立足现状, 针对当前城市绿地系统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对策、解决问题。绿地系统规划应注重城市安全格局、生态格局和绿地系统总体布局等策略的研究, 针对城市发展新的形势与条件, 对城市绿地系统有一个总体把握, 在此框架下再确定具体的绿地系统布局与项目安排。
3.1.3 确定重点发展地区, 策划和安排重大建设项目
要使政府公共投资真正能够形成合力, 发挥乘数效应, 拉动经济增长, 必须从城市经营角度出发, 确定城市绿地系统发展的重点地区;与此同时, 要对那些对于城市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绿地系统建设项目进行策划和安排。
3.1.4 提出规划实施的政策建议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社会公益事业, 涉及面广, 难度大, 必须依靠有力的政府行为作导向,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3.2 怎么做
绿地系统规划的引导作用, 主要体现在通过对政府公共投资项目的策划和安排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 引导城市绿地系统空间结构。其次, 绿地系统规划在编制方法与组织方式上, 应逐步实现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
3.3 怎么用
城市规划并非是单靠规划部门来实施的, 而是由城市的各个部门来共同运作的;绿地系统这样的专项规划, 也需要依靠社会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要使绿地系统规划真正能够发挥对城市绿地建设的引导作用, 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3.3.1 将规划成果转化为指导性和操作性强的政府文件
绿地系统规划的成果不应只作为专业部门的技术报告, 还应将规划成果转化为操作性很强的政府文件, 才能真正成为政府及其各部门统一行动纲领。在规划程序上, 应当符合基本的政策决定程序, 并且与城市行政、立法和执法程序及其要求相结合。
3.3.2 建立城市绿地的项目库并完善规划跟踪机制
要将绿地系统规划提出的建设项目进行进一步深化, 明确这些项目的规模、建设方式、投资估算、筹资方式、实施时序等方面的要求, 建立绿地系统建设的项目库, 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反馈, 根据变化随时进行调整修正, 使得政府对于目前进行的和下一步将开展的项目做到心中有数。
3.3.3 建立规划执行的责任追究机制
3.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城市绿地;规划;思考
由于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于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逐渐提上日程。这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的理论和观念,人们将其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依据。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需要以这一理论为指导。但是,现如今,我国对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规划要与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相结合
在以往的城市绿地规划工作中,只是把规划的重点放在对绿地进行美化或者是对其进行有效防护,但是,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正日益突出。如果单纯的进行绿地美化,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不会达到规划的最终效果。因此,相关的绿地规划工作人员要充分考虑到绿化体系的完整性,同时要将生态系统和城市绿化有机结合,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形成城市绿化格局的完整性,需要在对城市规划时引入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进一步加强对自然生态的恢复和后期建设。
二、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规划方案要符合城市的特色
城市的绿地景观除了具有平衡城市生态系统的作用之外,也能够体现出城市的风貌和特色,因此,在进行城市绿地规划的过程中要展现出城市的发展特色。有些历史悠久的城市,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要将这一特点表现出来。因为这样可以增强城市的文化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些城市主要以时尚的特点而著称,因此要将这一特色进行发挥,促进城市的发展。例如,我国的首都北京,在对其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北京的城市特色。既具有古都的特色,同时又具有现代化特点的大都市。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具体的规划方案和设计的理念要与这些特点相符合。
三、进行绿地系统规划要设置绿化控制带
进行绿地系统规划,尤其是对大城市进行规划,必须要加强对控制带进行设置。国内外的很多城市都采取了这一规划方案,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我国要对其进行借鉴。通常情况下,控制带的形状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环形、廊道形等等。控制带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不仅可以对城市的环境进行有效地保护,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创造舒适的生活空间。另外,城市的绿化控制带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安全作用,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
四、对城市绿地进行规划要以中心城区为主
城市的中心位置是城市的形象展现,但是在进行绿地规划的过程中,所需要的规划成本较高,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较大。基于规划的难度较大,多数城市常常忽略这一点。但是进行绿地规划必须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来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要运用以中心城区为主,其他地区为辅的理念,抓住绿化的工作重点,实现城市绿化系统规划的平衡性。
五、在进行城市绿地规划中,应该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在进行城市绿地规划的过程中,要对绿地的基本特点进行了解和掌握。对其数量以及分布的状态等进行细致地分析。就目前来说,对其进行分析,采用的主要手段就是进行现场的勘查。但是对于,地形较为复杂或者是勘查效果不明显的绿地,要将先进的遥感技术应用到城市的绿地规划中。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资源,也可以实现信息收集的准确性和具体性。对于一些大城市來说,GIS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有助于提高城市绿地规划的效率。
六、规划应提倡多专业的合作
目前,在从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到详细规划的各个规划层面,多专业的合作都已逐渐成为发展的需要和趋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也当如此。现代园林绿地规划早已跳出园艺学和环境学的范畴,成为了规划、园林、生态、旅游、地理、景观和社会人文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科学。尤其是特大城市的规模大、人口多、用地复杂。规划人员必须主动。充分地协调各方面矛盾,才有可能顺利衔接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的各个层次和各个环节。因此。多专业的沟通与合作在特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只有如此。合作的成果才能更全面地反映到规划中去。
七、必须通过绿线管理加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以某市为例,在绿地系统规划的指导下。市区各城区对各自区内共716块、近6140hm2的现状绿地进行了核实。同时结合规划要求,进一步完成了城市中心地区第一批约3768hm2的现状和规划绿地的绿线确定工作。应该说,审议通过的《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立和实现了城市绿线管理制度。为贯彻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增加了可操作性。传统绿地系统规划是在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后所进行的专项用地规划,通过规划手段,对城市绿地及其物种在类型、规模、空间、时间等方面所进行的系统化配置及相关安排。过去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总体结构和主要绿地的布局,在相当程度上是按照“点、线、面结合”的原则进行设计,对于城市绿地应满足的生态要求却很少考虑。
八、规划的发展趋势
从国内外规划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相关成果来看,21世纪特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区域性、生态性、舒适性、可利用性和可达性5个方面。首先要突出区域特征和资源特征。将规划扩大到市域甚至区域范围。建立城郊结合、城乡一体的大绿地系统。其次,规划要更加注重绿地的生态效应。最大限度地保存典型生态系统和珍稀物种繁衍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自然和人文景观,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以更贴近自然环境的生态化环境来取代过度精细栽植。缺乏生态价值的“绿色沙漠”。另外,规划还要更重视绿地空间的环境改善和功能拓展,致力于创造舒适的人居环境并增加郊野休闲、森林旅游、湿地保护等更多功能内涵。同时还应通过拓展绿地的影响和服务半径、增加与周边地区的内在联系等方法,不断改善绿地的可达性状况。城市绿地与当时当地的城市建设特点、气候特征、植物种类分布特征、城市的文化特征及城市经济基础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与归属性,因此不同地区的绿地系统规划也应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正所谓“三份种,七份管”,搞“非适地适树”和“非适地适景”是要付出更为昂贵的经济代价,而且不一定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和景观效果。
九、总结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我国经历了从最早作为总体规划章节内容到作为重要专项规划的编制地位的提升,从原来以“点、线、面结合”为典型代表的粗放式规划理念到注重生态性、人文性以及防灾避险等理性规划思路的逐步完善。然而,可操作性差始终是规划管理部门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验证的主要结论。城市绿地是城市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作为其专项规划。可操作性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最根本要求。
参考文献:
[1]徐波,赵锋,郭竹梅.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对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思考——关于北京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研究与实践(一)[J].中国园林.2007(06)
[2]官卫华,何流,姚士谋,叶菁华.城市生态廊道规划思路与策略研究——以南京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07(01)
4.绿地系统规划设计说明 篇四
根据《博鳌乐会古城控制性规划》,将乐城岛建设成为:集人文资源、旅游度假、节能环保和绿色生态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城,力争成为中日环保合作示范区的启动项目。
2、景观规划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
乐城岛紧邻万泉河旅游开发区和博鳌水城,同时也位于博鳌水城保育区范围内,清澈壮美的万泉河水及两岸茂密的植被与岛内丰富的人文景观交相呼应。生态环境是乐城岛发展的根本,一切经济与建设活动均须以生态优先为首要原则,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确保乐城岛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
(2)、以人为本原则
关注人们不断发展的需求,创造舒适、宜人的城市生活空间,强调自然环境的生态性,突出社会环境的文化性,提倡物质环境的功效性。
(3)、集约化原则
乐城岛由万泉河环绕四周,区位优势明显,城市空间拓展也同时受到自然界限的限制,因此必须加强土地利用的集约化,在优先保证岛内生态环境,古乐会城空间形态和景观风貌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的高效性。
3、景观绿地系统规划
(1)、景观构成
规划区内景观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人文资源;生态建筑;自然资源 人文资源:主要为现状乐会古城遗迹和周边自然古朴村落构成; 生态建筑:体现低碳环保理念的生态环保示范住宅及酒店建筑; 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新技术农业用地、一般耕地、公共绿地、林地等。(2)、景观布局
景观规划遵循自然肌理,在对现有古城及周边村落保护的基本前提条件下,新开发建设的生态建筑主要临万泉河布置,分别位于乐城岛的南北两翼,岛内中部为一条由村落、农田、绿地、林地所组成的跨度约300米,长度约2000米的自然景观带,气势磅礴,视野开阔,近300米宽的景观带囊括了现状十个自然村落,将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座落于平畴与绿地之上,远可观河,近可赏园,浓浓田园风情倍感温馨。同时打通岛内南北绿色景观通廊,在北岸桥头两侧对称布置公共绿地,强化岛内景观节点。
4、规划区生态要素保护与利用分析
(1)对周边林地的保护和利用
岛内中部为一条由村落、农田、绿地、林地所组成的跨度约300米,长度约2000米的自然景观带,气势磅礴,视野开阔,具有优越自然生态环境。林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储备资源,起着水土保持、涵养水质、吸氮供氧、调节小气候、净化空气的功能,构成了规划区最重要的碳氧平衡调节器。
①结合绿地、水体和道路绿廊组织送氧廊道。规划区林地是其近距离的氧源。规划区开发应该 注意保护林地,应结合地形进行规划布局,将其保留作为公园绿地,减少对天然林地的破坏。利用大型公园绿地和河流水系、道路绿带,形成氧源渗透通廊,为城市提供新鲜空气。
②控制建设强度预留通风廊道。规划区的主导风向是东南风和北风。必须控制自然通风廊道上的城市建设强度和高度,避免对通风廊道的阻隔:在通风廊道上,尤其主要河道应形成宽敞的绿化空间,使林地新鲜气流顺畅进入规划区;节点周边形成相对宽敞的绿地,增加将高层气流导向地面的机会。
(2)对河流湿地的保护和利用
①从通风走廊角度的保护和利用:规划区内的万泉河等主要河流是主要的送风走廊,应尽量留出开敞空间和绿地,以提高绿地为城市供氧和调节小气候的生态效益,营造良好的城市小气候。
②从景观游憩角度的保护和利用:规划区纵横交错的水系是天然良好的景观元素,其滨水绿廊也是休闲游憩功能最好的载体。滨水绿廊为沿河水系的绿色通道,主要为步行、自行车、轮滑以及其他非机动交通所使用,并与城市步行系统和城市公共交通节点保持便捷联系,保证居民方便通达。在功能上,滨水绿廊既可为居民提供散步、慢跑、自行车运动等日常健身场所和钓鱼、划船等水上运动场所,其串联的绿地和开敞空间更提供了丰富的生态休闲活动。
5、绿地系统规划 5.1规划原则和思路
基于上述林地、河流湿地、生物保护、风道、氧源、人文旅游资源等分析,结合景观生态学原理,对规划区生态绿地布局进行思考:
保留现状主要林地、水系和耕地等蓝绿要素,形成绿化系统的良好基底; 城市建设区镶嵌和耦合于绿色基底,与绿化系统取得渗透与融合;
通过水系、道路建设绿色、休闲廊道,将自然山林、风、氧源等引入城市,调节小气候,为市民提供休闲空间;
依托乡土人文旅游资源选择适宜位置建设大型城市公园,提供绿色休闲空间和生态斑块。
5.2规划结构
综上分析,形成“双廊骨架、蓝绿脉络、绿园点缀”的生态绿地结构。()双廊骨架
规划构建纵横两条生态廊道,行成整个规划区的绿地骨架。南北廊道:
廊道形成纵向景观轴,通过生态节点与东西廊道相连,在各组团之间形成开敞地带和生态隔离带,保持各组团良好的空间尺度和景观环境。
廊道为住区居民提供休闲游憩的最佳场所。东西廊道:
岛内中部为一条由村落、农田、绿地、林地所组成的跨度约300米,长度约2000米的自然景观带,气势磅礴,视野开阔,近300米宽的景观带囊括了现状十个自然村落,形成东西廊道。
北廊道为乡土人文资源的保存和游赏开拓提供了良好环境。 廊道为规划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游憩空间。
因此,南北两条廊道兼俱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迁移、生态隔离、生态防护、人文游憩、景观环境等多功能于一体。
(3)蓝绿脉络
规划区内水系从维护生态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分别沿水系、水库湿地严格控制宽度10-30米的带状绿化通道,为饮用水源提供生态保障。滨水通道辅以道路绿化通道形成蓝绿交互的绿化网络。
蓝绿脉络将规划区两侧的山体氧源和外部风引入城市内部,让自然和城市完全交融渗透,使规划区内外绿化及生态系统联系顺畅,促进内外交换从而有利生态平衡;串连各个绿化景观节点,提高开敞空间的连续性,为市民提供易达的开敞空间。
(4)绿园点缀
结合规划区内现有景观资源,如结合水库鱼塘、田园林地景观形成新的公共活动中心。这些公园绿地考虑合理的服务半径,形成斑块状绿色休闲空间,提供市民运动、体验、游赏等多样化的休闲娱乐活动,也改善和提升规划区整体人居品质。
5.3绿地分类规划
将规划区绿地系统分为:公园绿地、生产防护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和其他生态绿地。(1)公园绿地
规划区公园绿地以带状为主,结合规划区现有的水系鱼塘进行梳理整合,串联形成水系脉络,沿水系两侧形成带状公园绿道。公园绿道宽度在10-30米之间,串联规划区内主要城市开敞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并与局部保留的田园林地结合形成大型的公园节点。公园绿道设置充分考虑河道安全、休 闲和亲水的功能,结合驳岸设计和岸线绿化综合考虑,主要布置步行和自行车道,并加强绿化植被、坐凳等设施配套。让规划区内居民能够在500米步行范围内便捷到达公园绿道,可以在其中开展日常健身锻炼、游憩活动,也可以通过公园绿道在优美的环境中步行前往城市主要的其他开敞空间。
公园绿地是市民交流的主要空间之一,应通过各种游园文化活动和体育竞赛活动,为促进非正式交流氛围的形成提供物质条件,创造事业的契机、产生智力的意图。
(2)生态绿地
其生态绿地主要指规划区生态廊道,是规划区片区的生态隔离带,也是规划区的生态通廊和市民休闲景观带。生态绿地以自然生态维护为主,结合现状水系景观,设置步行和自行车道,少量修建休憩型景观设施,宽度设置300米。
(3)生产防护绿地
道路防护绿地:包括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道等道路两侧的防护绿地。其中高速公路两侧各100米,快速路防护绿地控制宽度满足两侧防护绿地绿线之间距离150米,主干道两侧各10米。按道路的性质确定绿地率指标:快速路绿地率不得少于35%、主干道绿地率不得少于30%、次干道绿地率不得少于25%、支路绿地率不得少于20%。
高压线走廊防护绿地:要求在500kV、220kV、110kV高压线的高压走廊防护区域内控制为防护绿带,绿带宽度按高压走廊防护距离要求设置,高压走廊宽度分别为70米、60米、30米。
河流湖泊防护绿地:结合保护防洪和排水工程的要求,与公园绿地结合沿水系山塘设置防护绿带,形成独具特色的滨水景观,绿地宽度为10-30米。
卫生防护隔离绿带:工业区组团与居住组团之间应根据地形设组团隔离绿带,绿带内除园林路、广场、园林建筑小品及管理建筑外,不得建设其他性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污水厂周围设置20-30米卫生防护林带;变电所周围控制50米防护绿带。
(3)单位附属绿地
单位附属绿地是指附属于住宅区、工业区、仓储区、政府机关团体、商业服务业设施、对外交通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等单位用地范围内部的绿地。
居住区附属绿地的设置要符合居住区设计规范。
6、景观系统规划
6.1景观资源
人文资源:主要为现状乐会古城遗迹和周边自然古朴村落构成。田园风光:规划区内有大量的农田耕地,是优美的基底画面。纵横水系:规划区内滨海水系是规划区中的景观焦点和视线通廊。
6.2景观带(1)景观廊道
景观廊道设计意向图
沿河流水系构筑蜿蜒灵动的景观廊道,强化基地水网特色。通过水景与城市园林绿地的配合、控制廊道宽度和用地功能,形成生态走廊和休闲游憩绿道,促进与周边山体自然景观和风光的衔接,展现古城生机与活力。
(2)景观轴线
以城市干道为空间载体,贯穿规划区主要景观分区及特色景观节点,形成界面连续且天际轮廓线丰富的景观序列。景观轴线强调人文与自然景观的融合,有机组织各类公共活动功能和空间节点,体现连续、流动的景观特质。
规划沿道路形成主要的景观轴线,将城市中心的商务、商业、文化、会展等空间和设施联系起来,通过道路设施及道路两侧建筑设计和开敞空间设计等,形成集中体现特色风貌的城市景观带。
6.3景观界面
滨河景观界面:突出蓝绿景观与休闲游憩功能的共生共融,强化建成环境和自然环境在空间与视觉上的渗透。滨河绿化空间精心设计建筑、小品、娱乐和休憩等设施,形成市民游憩的特色场所。滨河建筑布局则应高低错落,平缓与突起相结合,体现重点与变化。
6.4景观节点
(1)人文节点:位于古城遗址及周边村落地段,对其进行保护性修复,尊重其现有的特色村落布局,促进村容村貌与高品质的度假环境景观协调,展现乐会古城城特色风貌,构成乐会古城的象征和标志,打造可识别之城市;
(2)门户节点:处于道路等主要对外交通线出入口、交通换乘枢纽等节点位置,是城市与外界联系的第一印象地域。以大尺度绿化和标志性建筑、构筑物塑造古城门户形象;
5.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习报告 篇五
一、实习目的
为了对本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更好地将课堂上所学的内容与实际相结合起来,我们去上海、苏州、杭州三个城市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习。
二、实习介绍
1、实习时间:2014年6月24日---2014年6月29日
2、实习地点:上海(中华文化宫、世纪公园、后滩公园)---苏州(留园、狮子林、拙政园、网师园)----杭州(西湖、西溪湿地公园)
三、实习内容
我们于6月25日中午到达上海,然后在导游的带领下马不停蹄的赶到了中华艺术馆。临近艺术馆,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华”字建筑造型,大家照相留念。随即我们开始了中华艺术宫的艺术之旅。中华艺术宫是具有收藏保管、学术研究、陈列展示、普及教育和对外交流为基本职能的艺术博物馆,将收藏、展示和陈列反映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起源与发展脉络的艺术珍品。
中华艺术宫将以上海国有艺术单位的收藏为基础,常年陈列反映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起源与发展脉络的艺术珍品,并联手全国美术界,收藏和展示代表中国艺术创作水平的艺术作品,联手世界艺术博物馆合作展示各国近现代艺术珍品。通过向公众提供普及性的艺术讲座、艺术教学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的艺术鉴赏水平,普及民族艺术、传承文化精神,使中华艺术宫成为公众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基地。通过举办、承办各种高层次、高水准的艺术、学术交流活动,建立上海与海内外优秀艺术家、艺术机构间的交流机制,使中华艺术宫成为世界艺术网络的重要枢纽、国内外优秀艺术人才的集聚地和国际高层次文化艺术交流的综合平台,为上海成为中国近现代经典艺术传播、东西方文化交流展示的中心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馆中,我看到了大量的艺术画和摄影作品,还有很多的雕塑,最让我喜欢的是“镇馆之宝”多媒体版《清明上河图》,和动画一样,栩栩如生,整幅画分为白天和夜晚,每一个人都演绎的生动形象。我们在里面看了好久,我对《清明上河图》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记忆。
第二天,我们冒雨到达了世纪公园。世纪公园是上海最大的富有自然特征的生态城市公园,占地140.3公顷,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人与自然的融合,具有现代特色的中国园林风格。
世纪公园位于浦东新区花木行政文化区,东邻芳甸路,南临花木路,北靠锦绣路,占地面积140.3公顷,是上海市中心区域内最大的最大的城市生态公园。公园以大面积的草坪、森林、湖泊为主体,建有乡土田园区、湖滨区、疏林草坪区、鸟类保护区、异国园区和迷你高尔夫球场等七个景区,以及世纪花钟、镜天湖、高柱喷泉、南国风情、东方虹珠盆景园、绿色世界浮雕、音乐喷泉、音乐广场、缘池、鸟岛、奥尔梅加头像和蒙特利尔园等四十五个景点。园内乔灌相拥、四季花开,湖水荡漾、溪水蜿蜒,竹影斑驳、草木葱郁,是大都市中的一片绿洲,繁华中的一片宁静,是休闲、度假的怡人佳境。乡土田园区内洋溢着清新与纯净的自然气息:东方虹珠盆景园的160余株盆景,品种繁多,造型各异;缘池景色幽雅,环境宜人。湖滨区的世纪花钟是公园的标志性景点,既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又具有实用性;音乐喷泉极具观赏性,合着音乐的节拍,魔幻般水体呈三维立体的变化,给人以乐起水腾、音变水舞、音停水息的动感境界;疏林草坪区按照四季更迭有氛围了春、夏、秋、冬四个园。每个园区都拥有该季节的代表花卉,姹紫嫣红,美不胜收;异国园区内,硕大的奥尔梅加头像向人展示着古老的奥尔梅加民族精湛的雕刻技术,奥尔梅加民族雕刻技艺出众,头像雕塑更是其文明成就的集中体现。该“奥尔梅加头像8号”的复制品,系墨西哥维拉克鲁斯州政府赠于上海市政府的礼物,是两地人民友谊的象征。
随即我们到达了上海后滩公园,它是2010上海世博公园的主要组成部分,场地为污染严重工业棕地。设计将景观作为生命系统,用当代景观设计手法,在垃圾遍地、污染严重的原工业棕地上,建成了具有水体净化、防洪、生产、生物多样性保育、传承文明、审美启智等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城市公园。此方案的设计特色为“一蓝带串起的四种文明”。其中“蓝带”为三带一区、三场九园、步道网络形成的总体结构;“四种文明”为“滩”的回归、五谷禾田、工业遗存、后工业生态文化。完成了六大设计问题的挑战:遵从生态设计原则、秉承场地文脉、满足多重体验需求。保护、恢复与重建生态湿地解决世博期间人流等候与疏散问题解决场地千年一遇防洪标准与湿地之间的高差问题满足会时与会后场地的双重需求运用现代理念和先进技术营建后滩湿地公园。其植物景观设计紧扣世博主题,以呼应公园总体方案框架为设计目标,在生态理论的指导下,对植物景观进行总体优化、详细设计,建立合理的植物群落、恢复公园生态系统,用植物材料、造景手法巧妙地构成公园总体方案“扇骨”与“滩”的形式,为园林植物景观营造提供新的设计思路,用植物景观营造出世博会所需的生态景观,凸现了上海中心城区的地域特色,为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园“绿色城市”的到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为提升上海大都市的生态形象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这里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宝钢大舞台,它是原上钢三厂的特钢车间改建的,厂房原有的建筑体系得以保存,身处其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欢。在这里大家进行了T台走秀,玩得非常开心,也为我们的大学生活留下了一份回忆。
在后面的两天时间里,我们游览了苏州四大园林:留园,狮子林,拙政园,网师园。留园
曾有“吴中第一名园”之誉的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留园由四部分组成,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东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胜;北部竹篱小屋,颇有乡村田园风味;西区环境僻静,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富有野趣。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留园以水池为中心,整体上是用建筑围和空间,同时,建筑又将其内部空间划分,形成园中之园。院与院子、馆与馆通过曲廊连接,从而组成一个完整、连续又富于变化的整体。如
留园后庭湖面池西假山上的闻木樨香轩,则为俯视全园景色最佳处,并有长廊与各处相通。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古城苏州东北隅,截至2014年,仍是苏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园南为住宅区,体现典型江南民居多进的格局。狮子林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元末名僧天如禅师维则的弟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因园内“林有竹万固,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维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师子林”、“狮子林”。
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遂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狮子林假山,群峰起伏,气势雄浑,奇峰怪石,玲珑剔透。假山群共有九条路线,21个洞口。横向极尽迂回曲折,竖向力求回环起伏。游人穿洞,左右盘旋,时而登峰巅,时而沉落谷底,仰观满目迭嶂,俯视四面坡差,或平缓,或险隘,给游人带来一种恍惚迷离的神秘趣味。“对面石势阴,回头路忽通。如穿九曲珠,旋绕势嵌空。如逢八阵图,变化形无穷。故路忘出入,新术迷西东。同游偶分散,音闻人不逢。变幻开地脉,神妙夺天工。”“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就是狮子林的真实写照。网师园
网师园,是苏州中型古典山水宅园的代表作品。它位于苏州药门附近的带城桥南阔家头巷,后门面向苏州古城东南之十全街,园址原为南宋吏部侍郎史正志于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所建之“万卷堂”旧址,亦称“渔隐”。清时由光禄寺少卿宋宗元于乾隆中叶(约公元1770年)购其地筑园。因园毗邻王思巷,谐其间喻渔隐之义,称为“网师园”。乾隆末年园归瞿远村,按原规模修复并增建亭宇,俗称“瞿园”。今“网师园”规模、景物建筑是瞿园遗物,保持着旧时世家一组完整的住宅群及中型古典山水园。网师园全园占地约8亩余,是我国江南中小型古典园林的代表作。网师园布局精巧,结构紧凑,以建筑精巧和空间尺度比例协调而著称。园分三部分,境界各异。东部为住宅,中部为主园。网师园按石质分区使用,主园池区用黄石,其他庭用湖石,不相混杂。突出以水为中心,环池亭阁也山水错落映衬,疏朗雅适,廊庑回环,移步换景,诗意天成。古树花卉也以古、奇、雅、色、香、姿见著,并与建筑、山池相映成趣,构成主园的闭合式水院。池水清澈,东、南、北方向的射鸭廊、濯缨水阁、月到风来亭及看松读画轩、竹外一枝轩。集中了春、夏、秋、冬四季景物及朝、午、夕、晚一日中的景色变化。所以游园时,宜坐、宜留、以静观为主。绕池一周,可前细数游鱼,可亭中待月迎风。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如天然图画,所以并不觉其园小。
在苏州的两天,我们发现每个园子里都有许多外国人。听导游讲解我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在美国的大都博物馆以1:1的比例修建了网师园中的殿春簃,外国人看到非常喜欢,从此苏州园林名声大噪,很多外国人都来苏州旅游观赏。
上有天堂,下游苏杭,经过两天的实习,我对苏州这个城市,对苏州园林有了深刻的认识。苏州山水秀丽,园林典雅,拥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苏州园林更是吸收了中国私家园林的精华,一步一景,美妙绝伦。园林虽小但很精致,每个园林的韵味与意境也各有特色。
最后两天我们到达了杭州,游览了西湖十景和西溪湿地公园。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南方,它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并被世人赋予“人间天堂”的美誉。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写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西湖拥有三面云山,一水抱城的自然风光,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山水秀色,点缀杭州。西湖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是一个湖泊型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湖有十景(南宋):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西湖新十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湖中有三岛:三潭印月,湖心亭,阮公墩。云山秀水是西湖的底色;山水与人文交融是西湖风景名胜区的格调。西湖之妙,在于湖裹山中,山屏湖外,湖和山相得益彰。西湖的美,在于晴中见潋滟,雨中显空蒙,无论雨雪晴阴都能成景。湖区以苏堤和白堤的优美风光见称。苏堤和白堤横贯于西湖,把西湖分隔为西里湖,小南湖,岳湖,外湖和里湖五部分。每当晨光初启,宿雾如烟,湖面腾起薄雾时,便出现“六桥烟柳”的优美风景,是钱塘十景之一。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之胜,独在于水。水是西溪的灵魂,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其间分布着众多的港汊和鱼鳞状鱼塘,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
西溪之重,重在生态。为加强生态保护,在湿地内设置了费家搪、虾龙滩、朝天暮漾三大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入口处设湿地科普展示馆,园区内有三个生物修复池和一块湿地生态观赏区。西溪还是鸟的天堂,园区设有多处观鸟亭,给游客呈现出群鸟欢飞的壮丽景观。湿地内河流众多,水渚密布,温度适宜、雨量充沛,植被繁多,大面积的芦荡,众多飞禽走兽,到处鸟语花香,空气清新。龙滩、朝天暮漾、包家埭和合建港五大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入口处设湿地科普展示馆,西溪还是鸟的天堂,园区设有多处观鸟去及观鸟亭,给游客呈现出群鸟欢飞的壮丽景观。
西溪人文,源远流长。西溪自古就是隐逸之地,被文人视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秋雪庵、泊庵、梅竹山庄、西溪草堂在历史上都曾是众多文人雅士开创的别业,他们在西溪留下了大批诗文辞章。深谭口百年老樟树下的古戏台,据考证那一带还是越剧北派艺人的首演地。
西溪民风,淳厚质朴。每年端午节在深谭口举行的龙舟胜会,历史悠久,形式独特,被誉为“花样龙舟”。烟水渔庄附近的“西溪人家”、“桑·蚕·丝·绸故事”重现西溪原居民的农家生活劳动场景,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水乡典型的民俗。
花溪湿地公园,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以花溪河为纽带,涵盖十里河滩、花溪公园、洛平至平桥观光农业带和大将山景区。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范围内有天然的河流湿地、河漫滩,也有人工的水稻田、池塘、沟渠等。多样的湿地公园,为各种生物营造了安全的觅食、栖息、繁殖场所,同时也为开展湿地公园的科普、科研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按照原生态的理念,进一步挖掘当地的风土人情,把花溪的文化历史符号渗透到十里河滩的建设中,以湿地休闲游、湿地生态游、湿地民俗游为主线,打造生态、文化、休闲相统一的高品质的国家级湿地公园,让三类景观尽显山水。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以花溪河为纽带,涵盖十里河滩、花溪公园、洛平至平桥观光农业带和大将山景区。
十里河滩:十里河滩景区南起牛角岛,北至龙王村,西临花溪大道,东抵大将山山脉,长6.5千米,面积2.19平方千米。十里河滩湿地生态系统包括农田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河滩湿地、湿草甸、沟渠等多种类型,具有蓄水及消减洪峰的功能,能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蕴藏了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其中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植物7种——香樟、榉树、青檀、沉水海菜花、银杏、牡丹、杜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大鲵(俗称娃娃鱼)、游隼、红隼、岩原鲤、多斑金线鲃。十里河滩景区秀峰环抱,竹木夹岸,洲岛错落,跌水潺潺,鱼游碧水,鹭戏浅滩,还有水车、碾房、粮仓等人文景观。陈毅元帅曾赞叹“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
花溪公园:花溪公园作为风景区建设,始于民国28年(1939年)4月,公园原名“中正公园”,1940年3月,公园建设基本完工,由时任黔省政府主席的吴鼎昌亲自主持落成典礼。次年,何应钦为公园大门坊额题写了“中正公园”四个字。1949年,正式命名为花溪公园。2009年12月,花溪公园纳入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洛平至平桥观光农业带:包括花溪平桥、黄金大道、阳光水乡观光农业带。
大将山景区:大将山脉位于花溪大道东侧,于花溪河相依相偎,3.9平方千米。山势雄伟峻峭,植被良好,山下村庄农舍,溪水蜿蜒,山上松林浓郁,山间多为林间台地,形成开敞的林窗,建有观景亭可俯瞰十里河滩的优美景色。
在西溪湿地公园,我感受到最深刻的就是洪氏文化,感受到了这个家族当时的强盛,对国家的忠贞,对民族的责任。随着导游的脚步,我们对洪氏家族有了大概的认识。西溪湿地公园分为两期,我们参观的是第一期,可以乘船,乘电车。西溪集生态湿地、城市湿地、文化湿地于一身,堪称中国湿地第一园,西溪湿地以独特的风光和生态,形成了极富吸引力的一种湿地景观旅游资源。
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典型的城市湿地,具有河流、农田和库塘等多类型湿地,生物多样,生态良好。在环境上它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下的高原岩溶丘陵区,是以喀斯特地貌为特征的城市湿地公园,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结构形成丰富多样的风景地貌资源。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主要的游览方式为自行车,提倡生态低碳的方式游览湿地公园。
四、实习总结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地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我们实习过程中看到的上海,苏州,杭州的绿地规划的确要好很多,大面积的公园绿地,为其赋予文化内涵,通过合理的安排,形成了一定的布局形式。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为即使一个城市的绿地指标达到要求,但如果其布局不合理,那么它也很难满足城市生态的要求以及市民休闲娱乐的要求。所以只有布局合理,和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才能更好地服务这个城市,服务市民,更好地维护城市的生态建设,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这次实习给了我们一次开眼界,接触外界的机会,多了一次亲身接近景观的机会,所有看到的,听到的都让我们感叹不已。经过这次实习,我才发现,我对我们专业还有太多没有掌握的知识。因此,我一定要充分利用在学校的最后一年的时光,多学一些本专业方面的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更好的适应社会对现在大学生的要求。
6.绿地系统规划资料总结 篇六
摘 要:本文通过介绍城市绿地的发展过程进行并进行分析,介绍了几点城市绿地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对于相关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存在问题;建议
Problems in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and Suggestions(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green space and analyzes were introduced a few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roblems and related issues for some suggestions for
reference.Key words: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problem;suggestion
有相应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绪论
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具有多层次、多功能和多效益等特点。了不同的历史演变过程。人类社会作为自然1.1生态效益 界的一个生物种群,在自然的发展过程中不
改善空气质量;净化水体、土壤;降低断进行着自身的组织结构的发展演变,从而噪声;调节小气候;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不断适应和利用自然。在原始社会,人类崇样性。拜和依附于自然。农业文明时期,人们敬畏1.2社会效益 和利用自然进行生产。在工业文明以后,人
景观功能;休闲、保健场所;文化教育类对于自然的控制和支配能力急剧增强,自园地;社会交往空间;防护和减灾功能。我意识极度膨胀,开始一味地对自然强取豪1.3经济效益 夺,从而激化了与自然的矛盾,加剧了与自
首先明确城市园林绿化属第三产业,有然的对立,使人类不得不面对资源匮乏、能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森林锐减、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水土流失、物种减少等严峻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题和生态危机。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和谐意
我国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建设起步味着对待一切事物适度而平衡的态度,这是是在解放以后,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前,一个古老的社会理想。今天和谐被赋予了更这期间经历了风风雨雨,城市绿化建设的发多的现代思想,如社会平等,环境永续性、展时快时慢,总是保持一个不太高的发展水性别平等、包容和善治等。平。改革开放以后,城市绿化工作才真的有
城市绿地是城市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较大的发展,城市绿化水平也有了较大的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自然子系提高。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加剧,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的组成是否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工作已提升到前理会直接影响城市的景观效果、生态环境、所未有的高度。国务院于2001年将城市绿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地系统规划从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提市总体规划中不能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升为城市规划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及建设管理的重要依和相对独立、必须完成的强制性内容。为了据。加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部在2002年制定了《城市绿地系统1城市绿地的效益
城市绿地的主体是有生命的植被,因而2002规划编制纲要(试行)》,第一次以规章具有自然属性;城市绿地也能满足人们的文制度的形式规定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化艺术享受,所以它又具有文化属性;城市本定位、主要任务和成果要求。绿地还具有社会再生产推动自然再生产、获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城市绿化得产出效益的经济属性。因此,城市绿化具“连片成团,点线面相结合”的方针后,城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市绿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2年,我国颁布《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按照不同功能将城市绿地系统分成了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五个大类及若干中类、小类,各类城市绿地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全国许多城市已经建成了居民出行500m就可以到达的公园绿地。至2005年末,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0600km2,城市公共绿地面积2840km2,城市人均拥有公共绿地7.91m2。目前,我国在城市绿地的规划和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城市绿地的布局和结构也日趋合理。
世界发达国家在城市绿地系统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已经将绿地和自然融入城市、建立完整的城市绿色网络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及现实原因,我国城市绿化的总体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还有较大差距,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建设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对城市绿地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受教育程度不同部分政府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对城市绿地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城市用地和城市规划中所占地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致使在实际工作中出现政府对于资金的投入不够,绿地管理维护不及时,同时也出现了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任意侵占规划绿地等不利与城市更好发展的现象。
2.2绿化指标普遍偏低,绿化水平总体不高
从全国范围来看,城市人均公共绿地仅为6.25㎡,其中134个城市人均公共绿地不足3㎡,31个城市不足1㎡,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以上的标准,与发达国家城市人均公共绿地指标20㎡左右的标准相去甚远。
2.3城市绿化水平地区发展很不平衡
从全国各从城市的绿化水平来看,一般情况下,中等城市绿化水平较高,特大城市和小城市较低;东部城市、沿海城市风景游览城市绿化水平较高,其他城市绿化水平普遍较低;特别是城市中心区绿化面积明显不足,城市周边地区没有必要的绿化隔离带,布局不合理的城市绿地,不利于城市环境的改善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2.4城市绿化系统规划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主要是沿用前苏联模式,20世纪80年代后期转为学习美国模式,而对于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模式”的绿地系统的研究投入的精力不够,这就导致了在规划中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使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流于形式。不够深入,规划水平往往不高。因此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缺乏应有的指导性和前瞻性,影响了城市绿化建设工作水平的提高。2.5许多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升反降
近年来不断加快的城镇化进程中,许多城市由于注重当前土地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随意更改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关规划对用地性质的规定,将预留的城市绿地改作他用。城市老城区的绿化设施用地相对较少,被更多的商业、办公用地侵占,城市绿地的面积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
2.6绿地系统规划的拓展不足
目前,中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往往只停滞在城市建成区的范围以内。而经过长期的研究表明,单纯地进行城市建成区的绿地系统规划并不能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效益,因此有些专家提出“大地景观规划”等大尺度的规划理念,由城市建成区向城市规划区拓展,甚至达到区域规划的范围大小。研究深度上,也应由原来单纯地对绿地系统本身进行分类、布局等工作拓展到对城市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经济环境诸多方面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上来。
3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建议
城市的现代化形象是应该与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紧密相连的。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指导下,城市通过绿化保护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为居民创造适宜而有益的生活环境,美化城市景观、改善投资环境,因此绿地系统规划很大程度地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前途。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已完成了绿地系统规划,由于缺乏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规范,造成不同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规划单位在进行绿地系统规划时侧重点不同,在规划的广度和规划的深度上都存在一定问题。对于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从城市整体空间体系的角度出发,运用生态学,使城市绿地系统发挥其生态功能
参考各类对于城市及城市绿地系统的研究后发现,城市的绿地在以生态学的理念为指导,运用科学的方式交流、联系,构建出一个相对完整的资源体系,发挥城市绿地的综合潜力,将风景游赏用地、游览设施用地、居民社会用地、交通与工程用地、林地、耕地、水域等各种用地进行统筹安排,形成一个完整绿化系统时,才能充分发挥其改善城市环境,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生态功能。
3.2结合其他规划,全面考虑,合理布局
城市绿地在城市用地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城市其他用地,如居住、道路、工业等用地密切相连,构成一个综合性的有机整体。因此,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既不能孤立地进行,也不能运用其他用地的边角余料进行“补丁式”绿化。应与其他规划统一安排,综合考虑,同步规划,使其在城市中形成完整的绿化空间系统。
3.3结合当地特色,因地制宜
我国的地域范围辽阔,各地的地形地貌、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各城市的规模、性质、历史因素、绿化现状等等条件也各不相同,因此各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应该从实际出发,切忌生搬硬套,无论是绿地规模大小、指标高低、布局形式,还是树种的选择等。要结合当地绿化现状的优势及城市的人文、地理状况,选择乡土树种、制定合适指标、划定合理范围等创造出适合当地城市的具有当地特色的绿地系统。3.4城市绿地应大小合理、分布均衡
生活休闲化、家庭核心化、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现代城市的三大特点。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老年人将越来越多,其对于社会交往、身体锻炼等日常生活空间提出了要求,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让人们拥有了相对更多的休闲娱乐时间,这便需要提供更多的空间。因此拥有合理大小、分布均衡的城市绿地是必要的,合
理的服务半径是保证满足城市居民日常休闲活动的先决条件。
3.5分期实施,确保城市绿地各阶段绿化的效果和质量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可以分为远期与近期规划,近期规划是对短期内各类绿地的建设目标、发展布局和主要绿化建设项目的实施所作出的安排。远期规划是对远期规划年限内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进行综合部署。城市绿地系统的近期规划与建设必须与远期相协调,要保证近期建设的可持续进行以提高近期城市的绿化水平,更要兼顾远期规划的可持续性与可实施性。总之,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的实施应考虑其可行性及由近到远的绿化措施。3.6结合生产,创造经济价值
城市绿地除其具有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外,还有其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因地制宜的选择在某些地段种植一些可直接获得收益的经济型植物,这便是其创造的直接效益,城市的绿化更好可以使得城市的空气、水体等质量得到一定的改善和提升,间接的使得城市的土地价值得以提高,等等措施创造其间接经济效益。
3.7运用新技术,增强和科学合理性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不单单是一项简易的勾画工作,它具有极强的技术性,无论是从对于绿地现状的分析、绿地的定位还是绿地的功能确立等都是需要使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才能完成。尤其是当今社会,科学发展、技术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王道。城市绿化系统规划具备高技术含量的工作更应该如此,运用新技术,综合多学科,使城市绿化系统更加趋于科学合理,更容易协调与其他城市用地之间的关系。
4总结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从“城市公园”运动到“田园城市”运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了大的发展,后期进入到生物圈意识之后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今天,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我们国家正走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必定有大量的人口进入城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这将会对城市自然环境和绿地系统产生巨大的冲击,新的城市环境问题将不断出现,对于自然环境和绿地系统也会提出新的要求,我国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也会被赋予更高的使命。21世纪的绿地系统规划将更加注重绿地的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其规划设计更要注入可持续发展和追求“生态城市”的思想。在制度上,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做一个恰当的定位,确立一套科学严谨的、自上而下、垂直同意的管理体制,使规划程序系统化、法定化,这是下一步工作的保障。在绿地布局与建设方面,综合运用生态学、心理学、景观学的理念和城市设计的规划方法,多学科交流,提升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刘俊,蒲蔚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中国农业出版社
4、魏民,陈战是,等.风景名胜区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赵春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价值工程,2014(27)
6、蒲英磊,管华,庞志显.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绿地系统功能的讨论.城市,2009(7)
7、刘滨谊,姜允芳.论中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误区与对策.城市规划,2002,26(2)
7.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篇七
(1) 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 合理的园林绿地建设能使城镇保持良好的环境, 为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发展空间。 (2) 良好的小城镇绿地建设能够改善城镇的空气质量和居住环境, 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 为城市注入进行活力。 (3) 小城镇园林绿地能够减少风沙等自然灾害对城镇的危害。
2 我国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现状
虽然园林绿地对小城镇的发展作用很大, 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小城镇建设中, 大多数城镇规划者对城镇园林绿地重视程度不高, 他们更重视工业用地、居住用地以及道路用地规划, 园林绿地建设多是在原有城市规划的下进行, 属于一种“填充”角色, 这就造成了绿地建设的选址不适宜、绿地面积小、布局分散, 绿地保护环境的效果不明显, 生态效益低, 无法达到国家规定的城市绿地标准。
还有的小城镇建设者为了使绿地建设达标, 盲目地进行绿地建设, 既增加了绿地建设的资金压力, 同时也导致了绿地布局不合理的现象。
另外在小城镇绿地建设规划过程中, 太注重单纯构图, 没有从整体上对绿地进行规划, 不仅人工痕迹重, 而且增加了绿地建设成本。
3 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1) 坚持乡村特色景观与城镇绿地景观相相协调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小城镇都处在乡村之中, 在城镇园林建设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留其特有乡村景观, 使乡村景观与城镇绿地景观实现协调融合, 既能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城镇绿地环境, 又能降低城镇绿地建设成本。
(2) 绿地建设与城镇地方文化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园林绿地每个小城镇都有, 要想打造特殊的小城镇绿地景观, 就需要与地方的特色文化相结合。因为每个地方的文化风俗却是不一样的, 只有在园林绿地建设过程中融入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才能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城镇环境, 让小城镇更吸引人。
(3) 绿地建设要坚持“静”的原则:对于小城镇来说, 安静舒适的环境是吸引人口入住的重要因素, 很多人因为厌倦了喧闹的城市环境, 才到搬迁到小城镇以寻求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如果在绿地建设的过程中破坏的“静”的原则, 那么就会得不偿失。因此在城镇绿地建设的时候, 需要以绿色植物为主, 实现多层次、立体化建设布局, 提高小城镇“静”的效果。
4 小城镇园林绿地规划建设要点
(1) 小城园林镇绿地系统规划。
严禁建设区:设置严禁建设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一些原有的生态环境极好地区或是一些重要的风景文化区。对于生态环境好的地区来说, 这些地区生态环境比较敏感, 被破坏后修复难度大, 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原有的生态环境, 不能进行建设活动;对于一些重要的文化景观区来说, 传统的人文景观在破坏后无法修复, 为了保证人文景观的安全, 应禁止建设活动。
限制建设区:设置限制建设区的目的是为了在小城镇的特定区域进行合理建设, 减少对环境破坏, 为其他环境提供合理的生存空间。一般在农田保护区、风景区以及一些文化景观的建设需要限制。
合适建设区:这一区域主要是适合在城镇的人口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或是工业区。在城镇人口居住集中区域人们对于园林绿地的需求较高, 需要进行大量的绿地建设;而工业区可能受到环境污染, 需要进行绿地建设就, 对环境进行净化。
(2) 小城镇园林镇绿地布局规划。
道路绿地:道路绿地建设是小城镇绿地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对道路绿地进行布局时, 要充分利用道路的间隔空间, 在小的空间内对绿化进行合理布局, 打造一个良好的道路绿地系统;同时在交通主干道上要注意栽种一些能够起到防护降噪效果的树木, 既能达到绿化的目的, 又能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公园绿地:主要是为城镇居民提供一个休息娱乐的场地, 同时净化居住小区的空气质量, 提高城镇绿化覆盖面积。公园绿地建设规划的过程中要注意考虑地形、人口以及建筑分布, 使其既能满足居民生活需要, 又不至于占用过多地面。
河道绿地:在一些有河道的小城镇中, 需要根据河道的走向以及沿岸建筑分布情况对河道进行绿地建设, 建立河道绿色防护带, 这样既能改善河道生态环境, 又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河道绿地防护带的宽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比如说滨河居住小区相对要宽一些 (一般在30~50m之间) , 一般性河道绿地防护带没那么宽 (一般在10~20m之间) 。
5 结语
目前我国正处在小城镇建设的高速发展期, 为了提高小城镇建设质量, 保证小城镇的生态环境, 必须加大对小城镇的园林绿地规划的重视程度, 使小城镇的经济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促进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8.大连保税区绿地系统规划建设建议 篇八
关键词:绿地系统园林城市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TU9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c)-0128-02
前言
近年来,绿色城市、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概念相继出现,我国一些城市更将其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这为城市绿地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拓展城市绿地建设理论,走内涵式绿地建设发展道路成为必然。
伴随大连保税区的建设发展,未来对城区的整体环境的要求将越来越高,通过对保税区绿地系统的合理规划,可以起到改善城区投资软环境、提升城区形象等一系列重要作用。
1 城市绿地系统的理论发展
1.1 园林城市
“园林城市”是在中国特殊环境中提出的,它的前身是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山水城市”,有些类似于欧洲国家提出的“花园城市”。他们都强调城市景观的塑造,犹如绘画一样,用人为的审美情趣来建设城市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园林城市”凝聚着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而“花园城市”则印记着欧洲国度的风情。
园林城市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强调城市的自然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意象空间等各种类型空间形态的和谐、高效,可持续地进行演替、融合和发展,形成一种有形空间与无形空间、自然空间与人工空间、现存空间与未来空间良性发展态势的人居环境。园林城市是国家建设部为加快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而开展的先进城市创建活动。“园林城市”偏重于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以人均公共绿地、绿地率、绿地覆盖率为评选的基本指标。目前已有北京、合肥、珠海、杭州、深圳、大连、南京、厦门、南宁等135个城市被评选为园林城市。
1.2 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ecocity)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它的内涵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生态城市现已超越了保护环境即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持协调的层次,融合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因素,向更加全而的方向发展,体现的是一种广义的生态观。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城市、人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的结构。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包含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諧、自然系统和谐三方而内容),其中追求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条件,实现人与人和谐才是生态城市的目的和根本所在,即生态城市不仅能“供养”自然,而且满足人类自身进化、发展的需求,达到“人和”。
2 城市绿地理论的具体实践
2.1 构建城市绿地生态网络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由具有生态保护意义的保护地斑块和生态廊道所组成的城市基本生态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它以城市绿色开放空间为基础,以景观生态学等理论为指导,面向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景观整体性恢复,同时具有生态、美学、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功能。具体来说,生态网络有以下功能单元组成:(1)中心保护地,是城市区域具有地方或区域生态保护价值的较大的绿地斑块;(2)外围保护地,指中心保护地周围具有生态保护价值的较小的绿地斑块;(3)缓冲区,位于保护地外围的区域,起过滤外来影响的作用;(4)生态廊道,是不同尺度的带状景观要素,起维持景观连接性的作用。绿地生态网络将残余的自然、半自然绿地斑块或人工生态恢复形成的绿地斑块组织成有效能的保护功能体,保护城市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的整体性。其目的是积极地在人类影响区域找到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平衡,是可持续的人与自然共生的景观模式。
2.2 立体绿化设计思想
立体绿化是指利用城市地面以上的各种不同立地条件选择各类适宜植物,栽植于人工创造的环境使绿色植物覆盖地面以上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空间结构的表面,利用植物向空间发展的绿化方式。城市立体绿化主要包括城市垂直绿化和城市屋顶绿化两部分,是城市特殊空间的绿化形式。它可以大幅度地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有效地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环境。城市立体绿化是城市绿化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规划建绿、增加城市绿地总量和质量的前提下开拓城市绿化领域的一种新形式。
我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占有绿地极少。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日趋稠密,建筑日趋拥挤,人均绿地面积将越来越少,城市的立体绿化将成为有效增加绿地面积的途径而得到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香港在城市立体绿化设计及应用方面有较为先进的方法及成功经验。
2.3 城市绿地植被多样性理论
生物多样性是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功能的前提和城市多样化景观的基础。通过保护自然遗留地,建立绿色生态网络,开发利用地带性物种,尤其是乡土植物,并有节制地引进外域特色植物,扩大多样性物种的种群,增加绿地规模,促进公园和环城绿带的自然化,营造生物多样性高的复层群落结构,形成具有地域性植被特征的城市生物多样性格局,提高绿地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3 绿地建设指标体系
一个合理、明确、先进的绿地规划指标对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是极具指导意义的。体现城市绿地建设的主要指标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
绿地率%=市区各类绿地面积总和/区域总面积×100%。
绿化覆盖率%=市区各类绿地覆盖面积总和/市区面积×100%。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城市中每个居民平均占有的各类公园、街头绿地等公共绿地面积。(公共绿地包括公园绿地G11、街头绿地G12)。
3.1 一般城市绿地建设标准
200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到2010年,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0m2。
3.2 园林城市绿地建设标准
淮河以北,100万人口大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m2,绿地率28%,绿化覆盖率33%。
3.3 生态城市绿地建设标准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m2。
3.4 大连城市绿地建设标准
根据正在修编的《大连市总体规划》,规划至2020年,人均公共绿地达14.0平方米/人。
4 大连保税区绿地系统建设
4.1 城区绿地建设理念
大连保税区于1992年5月批准设立,面积1.92平方公里是东北地区唯一的保税区。
结合大连保税区总体规划,城区绿化应积极挖掘现有绿地基础,保护自然山体、绿色植被,做到“显山露水”,让城市融于自然,在城市中感受到自然,同时大力培育地方特色植物,引入港式立体绿化理念,增加绿化面积及观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大连保税区建设成为“园林式绿色生态城区”。
4.2 城区绿地规划指导思想
(1)依据大连保税城区总体规划,整合城区现有园林绿地系统。
(2)打造“绿地均衡、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形象突出”的生态型城区发展格局。
(3)突破传统城区绿地少,景观差的现象,首先建设“花园式”示范区。
(4)重點推进道路景观建设。
(5)进一步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管护水平。
4.3 城区绿地规划目标
“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
“一年花开见绿、三年幼树成荫、五年绿树成林”。
4.4 城区绿地系统结构
规划充分考虑了城区自然地形条件和总体规划布局特点,强调绿地景观体系的连续性和层次性。结合城区规划道路结构,规划采用网格状的绿地布局模式,构筑整个城区的“绿色网络”。
4.5 绿地指标体系
4.5.1 总体指标
根据国家相关规范、修编中的《大连市城市总体规(2009-2020)》及“园林城市”、“生态城市”提出的绿地规划建设标准,结合大连保税区实际建设情况,为提升保税形象,打造优良投资软环境,城区采用较高的绿地规划建设标准。绿地率达到35%,绿化覆盖率40%,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5平方米。
4.5.2 道路绿化指标
综合景观道:区位重要的城区主干道,绿地率控制在40%以上。
花园林荫道:区位较重要的城区次干道,绿地率控制在30%以上。一般林荫路:除以上两种情况外的城区其余道路,绿地率不小20%。
4.6 绿地建设具体措施
4.6.1 “见缝插绿”
通过补绿、争绿等举措,对保税区内空地、尚未建设用地进行绿化,增加城区绿化覆盖率,整体提升城区绿化水平。
4.6.2 构建城区生态绿化网络
将城区内公共绿地、道路绿地、防护绿地、其他绿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区生态绿化网络。
点—— 以城区入口、广场等体现城区现象的场所作为近期重点绿化,
建设若干展示保税区主题公园,结合绿地植被设置体现保税区开拓、奋进、创新精神的雕塑、小品。
线—— 城区道路为主要绿化载体,选取速生乔木作为主要道路的行道树,尽快形成城区绿化骨架。
面—— 结合“见缝插绿”原则,城区内进行大面积绿化,整体形成城区绿地网络。
4.6.3 大力推广立体绿化
城区采用立体绿化,不仅提高绿地覆盖率,而且可以增加景观和生态效应,提高公众绿化环保意识。采用墙面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等多种方法增加植物量,给人以清新悦目之感,消除因工作紧张、同时可以减轻城区大气污染,改善小气候,发挥其生态效益及美学功能。
4.6.4 加强道路绿化
道路绿化是保税区绿化的骨架,城区在空间上、树种上作文章,在提高绿化覆盖率的同时,力求在内容上丰富多彩。道路绿化采取乔、灌、地被、草相结合,构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景观生态体系。
4.6.5 适地适树,乡土植物优先原则
乡土树种对土壤、气候适宜性强,苗源多,具有地方特色,适用性强、易成活应作为城区绿化的骨干树种。
4.6.6 重视后期养护
绿化是保税区环境建设的重点,从规划、建设到养护环环相扣,需要全面的策划、系统的管理和科学的养护。要巩固好绿化成果,就必须强化绿化工作“三分种七分养”的意识。加强园林绿地苗木修剪,抓好园林植物土、肥、水管理。加强病虫害检测与防治。建立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绿地系统规划资料总结】推荐阅读:
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规划探讨12-17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09-03
城市道路绿地规划07-13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研究06-27
校园绿地规划最终版07-03
成都市绿地规划09-08
街道绿地规划设计11-09
校园绿地规划设计作业06-09
道路广场绿地规划设计11-10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中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