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成功的真实故事(精选8篇)
1.残疾人成功的真实故事 篇一
1、天生爱画画成就创业根基
周彦俊的童年是灰色的。一岁半的时候,正在蹒跚学步的他得了小儿麻痹症,从此永远失去了像正常人一样行走的机会。父亲是个篾匠,经常外出揽活。年幼的他寄养在别人家中吃百家饭。但他并不甘心寄人篱下,十岁那年,他拄起拐杖开始独立生活。穷苦的父亲希望残疾儿子学点实用的东西养活自己,12岁那年,他父亲买了一台缝纫机,让他学缝纫。然而,周彦俊却痴迷上了画画。没有专业老师指点,只有狂热的兴趣,他的画笔却从不停歇:画人物、画动物……为同学们描摹小人书,给班级出板报。他笔下的人物、动物、植物惟妙惟肖。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画画竟成了他后来创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2、靠70元白手起家
18岁那年,周彦俊的双脚动了两次大手术后休学了。从此,村里人就经常看到一个双脚打着石膏,双手拄着拐杖,身背画架的少年。他到处给人画画,一张画卖两块至两块五。20岁那年,周彦俊迎来了生命中第一个转机。这年他退学了。怀揣着父亲给他的70元钱和朦胧的创业想法,他独自前往县城自谋出路。当地有个风俗,办喜事盛行赠送画匾。周彦俊认为这是个可以发挥自己特长的生意。进县城的第一个月,周彦俊没有赚到足够的钱交房租,被房东扫地出门。周彦俊的忠厚老实打动了第二个房东,不但把房子低价租给他,还答应到年底再付房钱。有了落脚的地方,周彦俊留下生活费,把剩余的钱都买了玻璃、颜料、画框,开起了自己的第一家小店。开始时他给人画镜屏,别人做寿,他就画不老青松;别人结婚,他就画龙凤呈祥,再加上玻璃、画框来提高档次。镜屏每块成本2元左右,卖出去3.8元,周彦俊的原始积累就是从这一个个细微的2元差价汇集而成的。
3、做大作坊远走他乡偷师学艺
三个月下来,周彦俊攒了一笔小钱。从中,他看到自己能做得更大。做大生意资金显然不足。于是,残疾的他再次上路,这次,怀揣200元钱,远去广西柳州。本来想去找朋友借钱,没想到碰上了生命中第二次转机。钱没有借到。满心失望的他在柳州商场闲逛。商场内一种用通草做成的立体画匾让他眼前一亮。他认定这是可以开发的新产品,画匾的边角上印着一个印章贵州贵定。顾不得路途遥远和行走不便,他坐上了前往贵定的长途车。也许是其貌不扬的原因,假装成进货商的周彦俊并没有引起厂方的警惕,他仔细参观了整个工艺流程,临走时还买了一块成品和半斤通草,带回家研究改进。改进过的通草画匾造型独特,在喜好画匾的湖南市场大受欢迎,甚至抢占了广西市场。
4、自立门户成了百万富翁
从此,周彦俊坐上了让当地人艳羡的位置--公办美术厂副厂长。然而,自立门户的想法始终在他心头激荡,他毅然辞职,筹办兴华工艺美术厂。启动资金由朋友们东凑西凑而来。美术厂月收入从两三千迅速蹿升到几万元。周彦俊用近20万买下 600平方米地皮,建起300多平方米的厂房。此时他脑子里已有产品转型的念头。虽然当年偷师学来的匾额生意不错,但他参加广州交易会后,意识到产品再不更新,客源必将不断萎缩。自那时起,他吃饭睡觉都在琢磨开发新产品。终于,笋壳进入了他的视野,用它来做野鸭、鹰等动物的羽毛效果非常逼真。新产品一上市,反响出奇地好。他很快为这个新产品申请了专利。商家找上门来指定要包销他的新产品,并定下协议,一天要150个,而当时他的工厂一天生产能力只有60 个。为此工厂不断扩大规模。后来,他的业务遍及湖南省40多个县和北京、上海、四川等十几个省市。数百万元收入滚滚落袋。30岁的周彦俊在湖南成了创业神话。
延伸阅读:残疾人创业致富好项目都有哪些?
一、在家玩微博赚钱
相信大家都有微博,但是有谁通过微博赚钱你,据江湖传闻,留几手账号价值300万,草根大号们随便转一条微博就能获得过万收入,其实只要你对微博营销略有所知,就会知道很多“江湖传言”其实都是真的。在微博之上,其实隐秘存在着一群以营销为生的Soho大牛们。
如果你能够把微博和淘宝网店结合起来,我想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了,用微博推广我们的淘宝店,就是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淘宝店,这样就可以足不出户在网上宣传就能赚钱了,刚开始都会觉得很难,但是一旦入了门,赚钱就变得很容易了。
我认为这个非常适合在家创业,真的很适合残疾人朋友们,试想一下,在家里通过一台电脑申请一个免费微博,就能赚钱了,这难道不是最好的赚钱项目吗?
二、在网上唱歌赚钱
在外界看来,YY只是一个语音或者视频聊天工具,其实,YY真正盈利点在于其C2C娱乐社区。我曾经深入调查过YY里的视频聊天房间,情况是这样的:一个人担任视频主播,然后几百名“粉丝”聚集观看,主播先唱唱歌,然后让“粉丝”们给自己送礼物——这些礼物都是一些收费道具,
随着礼物越收越多,主播也会开始表演一些“火爆”的内容,吸引粉丝们送更多更贵的礼物给自己。据说,在YY平台一个成功的视频主播可以获得两三万的月收入,绝对是在家创业的高收入阶层。
当然,YY平台也有被过度YY的成分,其实也有一些相对健康和好玩的视频房间,很多有演讲、音乐或表演才华的草根们都在这依靠着自己的才华赚钱,总得来说,如果你喜欢演讲、音乐或表演,并且放得开,那么在YY当个视频主播绝对有机会大赚一笔。
不要觉得自己是个残疾人而低人一等,只要你的嗓音够好,只要你自己觉得你有可以展示的才华,就可以通过YY在网上赚钱,在家创业其实真的很简单,如果能够把YY也当做自己淘宝店的营销工具,把前面几个创业项目都和在一起,那绝对是一把利剑,让你在家轻轻松松赚钱。
三、在家网店客服
如今生意日益红火的网店,随着规模逐渐扩大,许多店主单打独斗已经无法应付大量的客户。于是,一个新的职业诞生了——网店客服。
网店客服就是帮助店主联系上门咨询的客户,为客户提供商品的详细信息,以及订单的处理等相关工作。一般比较大的网店都会聘请2至4名网店客服,规模超大的网店客服队伍甚至可以接近百人。
但网店客服还是供不应求,以淘宝网招聘求职论坛为例,开通不过一个月时间,就有近5000家淘宝网店发出了1万个招聘网上客服的需求。
网友“心灵小天”说,自己在网上挂出想做网店客服的求职意向一两天,就有好几家店主联系她。现在,她在一家销售衣服的小店工作。主要是接待客人、介绍商品等等,上班时间是从早上9点到晚上8点,中午休息一小时,每个月也能赚一千多块。
网络客服这个工作不仅为就业者提供了选择,对从业者的容貌、地域等也没有要求,无形之中,降低了录用的条件,并给一些行动不便的人也提供了就业机会。
四、在家网上创业
一个身体不能走路上的女子,她因为网络客服这一工作,让她圆了上班的人生理想。她在网上发帖说,“现实中,很少有人会愿意聘用我这样的人,一个不能走的人。
虽然家人都很爱我,但我知道我不能依赖他们一辈子的,我需要一份工作,我需要独立。现在,我已经做妈妈了,丈夫一个月工资才一千多元,却要担起一个家,而我真的很想做些什么,现在做成了……”
就我个人而言,在家网上当客服是非常适合没有任何手艺的残疾人朋友,很快就能入手,很快就能实现在家创业赚钱,希望可以考虑一下这个项目。
五、在家开店当老板
家住小县城的小罗早在的时候就开了自己的网店,现在小店已经经营了一年多了,月盈利六千到一万不等。谈起开网店的经历,小罗说:“因为自己从小因交通事故变成了残疾人,一直觉得前途渺茫。
的时候,大家都为了找工作而奔波,我也一样投简历,面试,可是一圈折腾下来也没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其实适合残疾人的工作非常少。
后来,我就想,我们县城靠海,海货比较出名,不如开一家网店专卖丹东的鱿鱼丝、烤鱼片等海产品。因为我父母常年在商场里卖坚果和鱿鱼丝之类的零食,货源充足。我当时想,就算不成功也没关系,网上注册开店没有手续费,反正我卖这个是不能赔钱,于是,就在淘宝注册了一家网店。”
小罗笑盈盈地继续说,“刚开始因为店小,又没信誉,生意并不多。后来,我把利润压低,质量又有保证,渐渐有了回头客,生意也就好了。虽然我现在赚得也不是很多,但是一点也不累,每天属于自己的时间很多。”
小罗说,自己的店比较小,一个人就能忙活过来,有些货种全、交易量大的网店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还要另聘工作人员。
在第一种适合残疾人的创业项目所介绍的,如果你觉得直接开网店,对自己来说有点困难,真的可以试试在家做网店客服。
2.残疾人成功的真实故事 篇二
关键词:绘画艺术,真实感人,思考展望
绘画作为视觉艺术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走到了今天, 呈现出手段多样、风格迥异、争议颇多的局面。那么, 这些纷繁复杂的绘画作品我们怎么来看?哪些作品应该被认可?哪些作品只是喧嚣一时?而哪些作品又甚至连这些也达不到?
一、中国传统绘画——从宋画讲起
王伯敏先生在《中国绘画通史》中指出, “宋代的绘画, 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鼎盛时期, 标志着我国中古时期绘画高峰的出现。”[1]由于宋徽宗赵佶十分热爱艺术, 在位时成立了翰林书画院, 可以看作是当时的中国宫廷画院, 并以绘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 以诗词做题目的命题画, 也曾刺激出许多新的创意。这时期画家的地位可以说被提到中国历史上的最高位置。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绘画的发展。宋朝“画家多、画法多、传世作品多。从战国至唐, 流传至今的绘画作品一共不过百件, 而宋朝一个朝代就有千余件。”[2]而且中国画在宋朝的写实能力已经达到了并不输于西方绘画的地步, 有些画现在看来还具有极强的震撼力。如南宋刘松年《中兴四将图》所绘南宋将领像: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 人物姿态自然, 比例准确, 绘画的写实技巧极高。
翻开中国美术史古代部分, 中国画家中宫廷画师占有很大一部分, 如唐代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像》, 又如郎世宁, 任职于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在中国从事绘画达50 年之久, 他运用西方写实手法, 以画马出名, 如《百骏图》等[3]。这些宫廷画家, 往往为了博皇帝一笑, 会随皇帝的喜好来作画, 这样画家内心最原始的激情和对于社会生活最真实的感受, 自然会在画面上大打折扣。虽然这些画家及画作也为大众所熟知, 但从表达效果上来看还不如上面这幅宋画。
自宋至明乃至以后, 中国画就进入了文人画与风俗画时代, 所谓只求神似不求形似, 或者只求媚俗不求艺术品位, 那么不得不说中国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非常令人沮丧的地步, 中国画离开社会现实生活越来越远, 画山水、花鸟、写意的竹子、兰花, 固然这些可以作为一个民族绘画的一部分, 但不应该成为全部, 都走到了只追求表面的所谓的高雅、追求文以载道的境地, 甚至于走到了道德说教的地步。可见艺术的发展必然受到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发展的影响, 正是因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长期处于静止甚至是倒退的状态, 导致了艺术生命力的萎缩。
二、中国当代绘画艺术近况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落幕已有一年多, 但作为国内最高规格、最大规模的国家级美术作品展览, 其深刻反映了中国当代绘画艺术的发展现状。正如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全国美展油画展区评审委员会主任许江在接受采访时说的那样:“全国美展有600 多张大油画, 但是真正撞击我们心灵的油画有没有?现在已经很难了。”
如今国内艺术家数量呈现不断上升的同时, 油画作品的创作却趋于重复与单一。大多画家不是纯粹为了画而画, 而是为了展览而画, 为了获奖而画, 以至于在选材上也会效仿之前获奖的题材, 像美女、西藏题材已经屡见不鲜;而在绘画语言和手法表现上仍是以写实手法为主;“技法上则进一步追求精美、准确、图片化。画家凭借照片作画, 所绘的作品也大多光滑、圆柔, 缺乏粗糙的质感和动人的肌理。这样的作画方式让画家无法超越图片本身, 无法达到现实粗粝的深度。”[4]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外界的评价普遍不高, 但不能否认, 依然有一些画让人为之动容。如高鸣《野旷天低树》, 利用色块铺成大面积的黄, 辅之红、黑来表现秋收的忙碌景象, 画面右侧三棵树干干净利落、不枝不蔓, 敢于打破画面平衡, 使画面充满张力、不落俗套, 摆在主展厅入口左边第一张的位置上。色彩鲜艳明快, 手法洒脱大气, 令人赏心悦目, 直扣心扉。
池颖红获铜奖作品《空间物语之八》, 画面中间, 一只鸟被大网缠住, 似乎张着嘴嚎叫, 暗灰蓝的色调、飘零的的白色花草, 空旷的山野, 营造出鸟的孤独无依、垂死挣扎的浓浓哀伤气氛。作者透过作品中精心描绘的自然生态恶化的细节去反思今天所谓的高科技文明的盲目发展, 呼吁人们多多关注生态环境、人与大自然的协调, 不得不说是很令人警醒、令人感慨的。
真诚之画, 或者说是从表现力上能够真正从精神和情感层面去打动人的画, 以上这两幅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无论绘画者选择什么题材、采用什么绘画手段、选择什么表现方式, 只要绘画者有饱满的激情, 完全投入到他所要表达的作品当中, 他的技巧方法又确实把将情感从画中表达出来, 让欣赏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那么这幅画就是感人的, 就是成功的。
三、再从西方绘画发展史中反观中国绘画艺术
西方绘画写实主义的产生基础, 与实用主义是分不开的。画者在追求艺术性表现的同时, 也兼顾一些非艺术性的东西, 比如绘画也兼有记录生活、表达意思的功能, 在没有照相机、摄像机的时候, 这是人们对手工绘画的需求, 这一类的绘画应该不是纯粹的绘画, 更多地表现出它的描述性和功能性。
19 世纪的印象派、后印象派和20 世纪的野兽派、立体派、抽象派、超现实主义等流派的出现, 才开始赋予绘画新的意义, 即开始注重表现画家对现实生活的主观感受。如莫奈、塞尚、高更、梵高、毕加索乃至杰昂·米罗。其中被誉为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伟大天才之一的杰昂·米罗, 他的画面不受题材手法的限制, 全是他主观的感受, 有些甚至是异想天开的世界, 作品充满幽默的幻想, 充满活力、热情, 使人感觉到比平常更为真实的情感世界。[5]
于是我们来反观中国绘画的发展, 在还没有真正走到像西方写实主义绘画那样尽可能去逼真地表现明暗空间的时候, 就很快走进了所谓只求神似、不求形似, 甚至所谓“但写心中之气耳”的境地, 渐渐形成了脱离真实生活的“文人画”。似乎西方艺术在这些方面的发展轨迹和中国绘画所走过的那些道路是殊途同归的。其实并非如此, 两者不同的是, 中国文人画的产生是由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单一性、艺术家和大众的分离所造成的。而西方绘画之所以走向了19 世纪以后的抽象艺术, 恰恰是因为西方艺术家在穷尽了所有写实主义绘画手段之后, 尤其是照相机、摄像机数码技术的问世, 使西方艺术家们在不同程度上都悟到了画家的绘画有别于数码技术对于客观世界的一个机械的模拟, 也有别于传统写实主义绘画所追求的尽可能真实再现客观世界的功能, 艺术家的绘画应该更多地表现人的主观精神感受。于是纷纷另辟蹊径, 寻求新的发展, 绝不是中国文人画从形似到神似的那个简单过程。换句话说, 中国文化的单一性封闭性, 使中国绘画的艺术表现力在宋画已经出现了写实主义的高峰上跌落下来, 走向了只是少数文人——知识分子书斋里的笔墨游戏而已。而西方社会的多元发展, 不但有了科技、有了艺术, 也有了科技和艺术互相渗透、互相结合。绘画仍然有发展的生命力, 仍然为社会发展所需求, 而不单纯只是文人手里的一个游戏。
记得西方在照相机刚问世的时候, 绘画作为一个重要的角色还没有退出人们的生活, 但是由于照相技术的逼真和写实能力超过了绘画, 当时就有人惊呼, 照相机发展到后来, 会取代人工绘画, 但是当时也有人提出照相机永远不可能取代人工绘画, 照相机是静止的、没有情感的反映世界, 而画家通过绘画与世界的这种对话是不可能被照相机取代的。画家用眼睛、用笔记下看见的事物, 下笔的每一个笔触都是他情感的流露, 也许不是很逼真, 但画的是他的真实感受, 可以说十个画家去画同一个景会有十种不同的画面, 但是数码技术在同一个角度表达同一个景, 除非通过技术处理以外, 它不可能是十个不同的画面。
当然, 有很多著名的摄影作品一样惊心动魄、打动人心, 一样有作者对于事物的自我感受。所以由此看来, 任何视觉的影像作品, 不在于它的手段和方法, 只要拍摄的人有热情、有激情, 他的作品和语境的诉求一样也是感人的、成功的。
四、对艺术发展前途展望
人类的认识总是随着时间和文明的发展越来越接近事实的本身。客观世界因科技文明发展越来越科学、越来越真实。人类对于自我的理解也随着文明的发展越来越进步。
然而, 艺术与科学的发展不管走到什么程度, 都是不可替代的。科学中有艺术, 艺术中有科学, 这是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过程, 也应该是未来艺术当然也包括视觉艺术——绘画的一个发展趋势。
只要未来人类没有完全被机器人取代, 即只要还有自然人, 不管用什么表现手段, 作为人类精神现象之一的艺术花朵是永远不会凋谢的, 至于未来人类的艺术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样式, 我想这个问题应该要留给未来人来回答。
但真实、感人、个性、自由是永恒的。
参考文献
[1]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2008.
[2]冯翔.把宋朝那些名画“拍”回来[N].南方周末, 2014-11-27.
[3][英]迈克尔·苏立文.中国艺术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4]童光国.全国美展油画展:真正撞击我们心灵的油画还有吗?[EB/OL].http://zx.findart.com.cn/10970640-zx.html, 2014-09-24.
3.两个真实的故事 篇三
许多年前,阿强从南方某小城考入北京某高校。四年寒窗苦读,阿强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好事接二连三,不久他又获得了出国进修的机会,风华正茂的阿强踌躇满志。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学习是紧张的,有时轻松下来,一阵阵寂寞向他袭来……在一次血液化验中,阿强被查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按该国的有关规定,他将被遣送回国。
“阿强在国外染上艾滋病了!”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整个校园都在议论此事。待阿强踏上祖国的土地,跨进他熟悉的校园时,周围的一切都变了样:人们对他惟恐躲之不及;不得不同他说话的有关领导以“短、平、快”的方式告诉他:你不再适合留校工作。
阿强悻悻地回到自己的家乡。凭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及一口流利的外语,他以为在本地谋一份职业自食其力是毫无问题的。没想到,有关他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消息又先行一步,其父母、兄弟统统招人指指点点,家附近的小卖铺甚至拒绝向他家人出售油盐酱醋。阿强欲哭无泪。他决定去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
几年过去了。一天,某市艾滋病监测中心出示了一份阳性报告,被查出者是一位白领丽人。“不可能。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我清楚,但我一条也没有!”的确,这位丽人既不吸毒,也没有乱性,更没输过血(包括血制品)。经仔细询问,她承认有过性行为,但其性伴只有一人,即她的上司,某跨国公司驻中国代表。
原来,她的上司就是阿强。由于担心再遭歧视,阿强对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情况只字不提,他只是疯狂工作、及时行乐。虽没成家,却有3~4个相对固定的性伴侣,并生下了两个孩子。
阿洪的故事
三十多岁的阿洪与阿强一样,也有国外留学的经历,当他得知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便打道回府了。他想,要死还是死在自己的国家里吧!
虽与父母住在一起,但阿洪几乎不与老人说一句话。他把自己整天关在房间里,当夜幕降临后也不愿意开灯,他用沉默与黑暗惩罚着自己。
“世界艾滋病日”那一天,阿洪的父母从电视上看到北京佑安医院徐莲芝教授正在讲解艾滋病知识,便赶紧去敲儿子的房门。门,依然紧闭着。老人一遍又一遍地请求儿子出来看看电视,哪怕只看一眼。父母声泪俱下的苦苦哀求,终于使阿洪坐在了电视机前。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不意味着死亡。在我们医院里,有好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他们一边接受治疗一边工作……”徐教授的讲解让阿洪燃起希望,电视屏幕中出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医护人员一起包饺子、做游戏的画面让阿洪感到温暖。
第二天,阿洪去了北京。在北京佑安医院艾滋病病房,一个被称为“爱心家园”的地方,阿洪得到了治疗与关怀。
阿洪与先前真是判若两人。他觉得自己不是废人,也可以为他人做点事。
不久,一个艾滋病网站在阿洪手中诞生。
点评
阿洪和阿强的故事似乎作了这样的注解: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不同态度,所带来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千百年来,思想家们对人性善与恶的探求始终没有定论,就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人性总是受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影响而不断发生着变化。在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问题上,歧视和偏见不但损害了这一人群的权利,同时也无法避免可能发生的报复行为。当“阿强们”在遭遇生命重创的同时又不得不面对来自社会的各种羞辱和人格践踏时,他们只有选择逃离。然而,逃离是痛苦的。在缺乏关爱的氛围中等待生命结束的那种孤独与绝望,会使人性发生怎样的变化?利用一切可能及时行乐、不再理会社会的性道德和性规范,这虽然不是“阿强们”的必然选择,但却是一种可能的选择。
4.残疾人自强不息创业成功的故事 篇四
创业感言:我们和正常人的身体条件不同,因此,我们注定要付出更多努力。
梨园果满枝,山上鸡相逐。一位单腿老汉正在果园里忙碌着。这是笔者在建宁县溪口镇枫元村见到的一幕。
果园主人叫谢火胜,今年62岁,家住客坊乡里元村。
二十多年前的一场大病,导致谢火胜左腿严重坏死,造成终生残疾,田里的农活基本没法干。之后,他只好在村里开个小店,生活过得相当艰苦。
,老谢带着妻子和孩子,来到溪口镇枧头村帮别人管理果园。“虽然当时全家人一年的工资只有几千元,但收获不小。”回忆起这段日子,老谢满脸笑容。
,老谢决心承包果园。在县残联的扶持下,一份为期的果园承包合同签订了。“管理果园虽然是件辛苦活,但有妻儿的关心和支持,我信心十足。”说到这,老谢又笑了。
可这条路不好走。承包第一年,老谢的果园,不仅没有挣钱,还亏了6000多元。想起当时的情况,老谢直摇头,“这片果园之前没管理好,现在可是‘亏一年,补三年’啊。”他说。
经营果园第二年,没有亏钱,老谢又白干了一年。但他没有放弃,吸取经验,带着妻子和儿子继续管理果园。第三年,果园有了收获,挣了多元。“去年,一家人最高兴了,挣了4万多元。”老谢说。
5.残疾人成功的小故事读后感 篇五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曹市镇小郝庄—— 一个皖北极平常的仅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一位残疾人的故事。快来看:村里崎岖不平的巷道上来了一位骑电瓶车的中年人,看清了吗?骑车人没有双手仅有一条腿竟能开车?他是谁?他就是闻名十里八村的无手独腿残人郝文勤。别看他什么车都能开,像是一介莽莽愚夫,可他仅用双胳膊夹笔写起字来,那可真是龙飞凤舞!
一九八四年郝文勤在一次工伤事故中失去了双手和右腿。致残后,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曾几次自杀都被人救起。后经人启发:他仅用双胳膊夹笔练书法,激发了生存的勇气,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他在中国书法画函授大学王国权校长的指导下勤学苦练,于一九九四年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大专毕业证书。他现为中国书画院亳州市金中艺术馆会员。他二十年如一日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每天坚持练习书法,终于炼就了一招独具风格的字体,
读后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一位残疾人的故事》。他曾多次出席市、县有关会议和文艺表演会,现场挥豪表演,博得全场观众阵阵热烈掌声,受到了有关领导的表扬和嘉奖。
郝文勤不但刻苦学习书法而且还有挑战自我,挑战极限,学会了无手驾驶各种车辆的技术。比起正常人的车技毫不逊色。目前他正抓紧苦练准备报名参加全省、全国残运会的车技比赛,并准备报名参加省和中央电视台有关残人挑战极限的节目,他还梦想向第十四届残奥会有关运动项目冲刺。
几年前,郝文勤的爱人因病去世,他上有年迈父母,下有十来岁的女儿,生活非常艰辛,他能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自强不息,以书法为乐,以车技为趣,挑战极限,挑战自我,超越正常人的想象,其拼搏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
6.残疾人成功的真实故事 篇六
一、问题与研究方法
中国乡村村民自治建设已进行了近20年,最近几年有关乡村自治的法律、政策规定越来越详细、具体和规范,但是村民自治建设究竟有多大的社会效果?是否实现了乡村民主?这些问题迄今为止还有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村民自治建设开启了中国民主化进程,但是,村民自治实践与此相距甚远,最明显的是农民仍没有能力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与此同时,有人寄希望于通过村民自治建设解决农村面临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可是这几年中国农村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越来越厉害,比如:强征土地、干预农民生产、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引发的矛盾越来越激烈,在一些地方甚至演化为暴力冲突,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由此,我们势必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村民自治建设究竟为了什么?究竟有什么样的功能?乡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与村民自治建设又是怎样的关系?等等。
对这些问题可以有多种解释。
1、民主不是万能的,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民主同样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2、民主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最有效手段,但是村民自治不能等同于乡村民主,目前根本没有实现乡村民主,是一种假民主;
3、村民自治是一种不完整、不完善的民主,因此,也就影响了它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
4、民主是将社会矛盾公开化,并在公开化中实现矛盾的解决,因为村民自治激发了村民的民主参政议政意识和维权意识,因此,乡村矛盾和冲突的增加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在对这些解释做出判断之前,我们需要对当前中国乡村出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作更仔细、深入的分析和透视。
近几年,中国农村社会频繁发生的征地纠纷、村集体资产流失、村务财务不公开、贪污腐败、环境生态污染等问题及其引发的矛盾,都是有关利益关系和基本权益的问题。在这些矛盾中,干部、商人是一方,村民则是另一方,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干群关系。比如,村干部与乡镇干部(甚至县干部)不征求农民意见,采用强制手段征用农民的耕地,而仅给予很低的补偿。某些地方的政府领导为了确保GDP 的增长速度,对企业给农田、河流、空气造成的污染放任不管,严重损害了村民的身体健康。村务资产和财务混乱问题非常严重,往往在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期间得到集中爆发,成为中国乡村社会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这些社会矛盾和冲突充分暴露了广大村民缺乏最基本的权力保障,他们没有土地所有权、生产自主权、集体资产和财务监督权、环境生态保护权,等等。在不少农村,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公开漠视农民基本权益的标语,比如:“谁穷谁丢人”、“火车撞死牛,不赔还犯法”、“毁树一行先死他娘”、“小孩放火,父亲坐监”,等等。固然,村民的基本权益并不是仅由村民自治所能确保的,有些权益的侵犯者来自村庄之外,但是这也说明村民自治建设并没有为村民的基本权益筑成一道坚固的制度性保护屏障。尽管村民自治建设开始由“四自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向“四民主”转变,有关村民自治程序的制度性规定也越来越系统和规范,但是,“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在实践上仍有巨大的落差。一个客观事实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村民根本没法参与农村公共事务的民主管理、决策和监督,因此,村委会委员和主任尽管经由村民选举产生,但他们仍然我行我素,不征求村民意见,或者仍然无法对村庄重大事务做出独立的决定。结果,村庄的公共事务、资源分配仍然是少数几个人说了算,广大村民没有发言权,其结果是严重忽视了村民的基本权益,由此引发出更多的社会矛盾和冲突。由此可见,村民自治虽然较之以前给了村民一些自主权,特别是选举权,村民对村民委员会领导的选拔有了一定的民主权力,但是,这并不等于村民自治建设已经解决了乡村民主问题,更没有能力解决农村的诸多社会矛盾和冲突。所以,村民自治还不是一种完整或完善的民主。为了完善乡村民主,让村民真正拥有基本权利,加大对“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民主措施的落实力度,至少与落实“民主选举”的做法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公共利益的不断增加,也是导致当前中国农村社会矛盾和冲突增多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历史因素或背景。近10多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许多村庄的公共收益增多,比如:土地农转非收益、土地租金收益等与以前相比增幅非常之大。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投入也大幅增加,从而引发公共投入的支配和使用问题。如何使用和分配公共收益,如何实现公共投入,已经变成许多村庄最具挑战性的问题。这也就意味着抓紧落实“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重要性。我们认为,在中国农村推进协商民主建设,有可能会促进村民基本权利的落实,有可能会促进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民主建设,或者说将会扩大村民自治内涵,完善乡村民主。
那么,协商民主在中国农村是否具有可行性呢?我们希望在这方面做些行动上的尝试。协商民主可以在中国进行试点的信心和依据来自于在一些中国农村已经开始的类似活动,最典型的是村庄民主恳谈会。一个新做法是否可行取决于两点:一是是否有采用新做法的动力或足够大的压力;二是是否有相应的能力。协商民主的动力来自中国农村公共利益的增多以及村民对公共利益的强烈关注,村民希望有更多的影响和参与公共利益分配的机会。协商民主的压力来自于当前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和谐社会建设、制度改革和创新以及地区之间的领导竞争机制。至于能力,是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出来的,民主恳谈会已经为村民参与协商民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随着中国不断地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外部信息进入,干部知识化、年轻化及其出国考察和学习的经历等等,也提高了干部特别是地方党政领导对新事物的尝试和接受能力。没有一个开放的时代是难以想象会有新的尝试和做法的。鉴此,我们的研究意图是借助于一些农村已经实行的民主恳谈会,利用时代提供的条件,来检验在中国农村施行协商民主究竟有多大的可能性。
我们采用的是参与式研究方法,也就是结合村庄的民主恳谈会,为他们设计更具体和细密的程序、民意测验办法,并提供许多建议。我们基于这样一些原则提出有关程序设计、代表资格规定等,一是尊重、公开、平等和代表性原则,这个原则是协商民主的基本要求,根据原则,对恳谈会程序、参与过程以及代表资格做出规定。二是嵌入原则,即针对村庄的社会、经济乃至文化传统来落实协商民主的做法。虽然我们没有直接参加他们的恳谈和协商,但是由于我们为他们设计程序、民意问卷,并对民主恳谈结果的落实提出要求,与此同时,我们还作为观察员参与观察,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民主恳谈。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参与式的研究过程。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参与,一方面进一步提高农村民主恳谈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也使得民主恳谈朝着协商民主的要求和原则去运行和发展,以期为中国乡村民主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路径和方案。这是一个试验性的研究。
我们对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的村庄民主恳谈会有过长时间的观察和调查。那里的民主恳谈会在中国颇有名气,引起学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泽国镇的民主恳谈会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而我们作为长期观察和研究该地民主恳谈会的学者正满足了这一需求:一方面是基于我们的专业知识以及对当地情况的熟悉;另一方面是基于我们的中立身份,使我们赢得当地干部和村民的信任与尊重。因此,当我们提出按协商民主的要求和原则进一步完善民主恳谈会的时候,得到当地干部和村民无条件的支持。这就是我们在当地推进协商民主进程的最重要前提。
二、个案村庄的基本情况
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扁屿村是一个行政村。扁屿离泽国镇很近,属于近郊村。近10多年,温岭市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非常快,带动了扁屿村的变化和发展。扁屿村最大的变化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扁屿村设厂,一方面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迄今为止人口已达3000多人,超过了本村户籍人口;另一方面大部分耕地非农化,绝大部分农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大量企业设厂的结果是,出租土地成了扁屿村集体收入的主要来源,2005年该村总收入173.5万元,其中房、地租金收入为160万元,占92.2%.大量外来人口存在也为村民提供了一笔房租收入,平均占每户村民收入的10%左右。2005年全村人均年收入高达9800元,不仅远远超过全国农村居民人均3200多元的平均水平,也超过了浙江农村居民人均5600多元的平均水平。在这个9800元的平均收入中,废旧金属回收加工的收入占20%,外出经商收入占20%,在本村从事服务业的收入占30%,从事建筑业和务工的收入占10%,房租收入占10%,其他收入占6%.显见该村的非农化程度是非常高的,而且村民的职业分化也相当明显,不再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职业。
工业化、非农化速度加快会带来许多问题。就扁屿村而言,伴随外来人口而来的是村庄基础设施和社会管理水平跟不上,从而导致社会治安问题、本地人与外地人的关系问题、卫生问题、计划生育管理问题,等等;而大量企业投产带来的则是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垃圾处理、河流污染等问题已经困扰着扁屿村,影响到村民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这些问题成为扁屿村目前最急需解决的公共问题,不但考验着村干部甚至是镇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业绩,也引起广大村民甚至外来人口、企业投资者和管理者的关注。
与周围不少村庄不同的是,扁屿村是个杂姓村,有钟、朱、陈、李、周、范等姓,其中钟姓是最大的姓,朱、陈和周三个姓相对小一些。过去曾是钟姓掌握村庄实权,后来几个小姓联合起来,终于执掌了村庄大权。不管大姓还是小姓执政,都面临着如何平衡村庄不同姓氏之间利益关系的挑战。在当前村庄集体收入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如何平衡不同姓氏和不同职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对扁屿村的治理更具挑战性。
面对公共问题和集体收益处理问题,不同村庄选择了不同的解决办法。但是正如上文所指出的,迄今为止,绝大多数村庄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对扁屿村来说,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过去的民主恳谈会经验以及我们的进入,为扁屿村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新方法,即协商民主解决办法。
三、对一个村庄的民主恳谈与协商过程和内容的分析
基于扁屿村以前曾有过民主恳谈会,我们将协商民主的一些主要内容和方法嵌入进去,以促进民主恳谈会向协商民主的方向发展。我们在扁屿村的试验分三个阶段,即设计、实施和评估。
(一)设计
虽然扁屿村村民参加过一些民主恳谈会,但是与协商民主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程序、代表性、平等性、独立性以及讨论技巧和能力上都存在不少局限,为此,我们首先在程序和内容设计上下功夫。
民主恳谈会的内容由村民和村干部提出,扁屿村面临着许多急切需要解决的公共问题和集体收益使用问题。如果得到村民的广泛支持,就会使问题的解决顺利进行,不会带来连环套式的问题,即一个问题的解决并没有使问题数量减少,反而引发新的问题。村民和村干部提出通过恳谈会要解决的问题有:外来人口管理问题、村庄三年规划问题、环境卫生问题和村庄绿化问题。这四个问题通过一次恳谈会是不可能都得到解决的,所以一开始我们想设计六次恳谈会,每周开一次,但是村干部和村民普遍反映说,如此短时间内密集地召开恳谈会,到后来会降低村民的积极性,因此我们改为四次。
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对恳谈会的程序进行精心设计。在程序设计上我们着重考虑这样几个问题:第一是恳谈会参加人员的代表性,这个代表性不仅表现在本村户籍人口中具有不同社会地位人群的分布,而且还要体现生活在本村的外来人口以及其他人员的分布问题,也就是说参加人员中不仅有本村不同群体的代表,还要有外来人口的代表。为了体现公正和公平,根据分类按人口比例随机抽样的原则,确定各类人群的样本数以及抽取方式。村里制作了抽样工具,即0-9号号码球3套、十进位制(百、十、个)玻璃箱3只。从而抽出了85位参加人员,具体分布见表
1、表2.参加人员基本覆盖了扁屿村的不同人群和阶层,且不仅仅限于村民代表。之所以在村民代表之外还选择其他人员,是因为村民代表大多是各村民小组的组长或副组长,在代表性上会有问题,特别是许多弱势人员的声音需要在民主恳谈会上得到反映。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该村把外来人口称为“新民”,不称他们为“外来人口”,以示对他们的平等,至于事实上他们是否得到平等对待,后面将会有更详细的分析。
其次是尽可能确保恳谈会的参加人员都有同等的发言机会且发言不受干扰。我们设计了主持人制度、平等讨论制度和信息充分披露制度。针对主持人制度我们提出以下要求和条件:一是主持人聘自村外,而不是从生活在本村的人中选拔;二是主持人应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现场讨论掌控能力;三是应具有相当高的文化水平;四是对主持人进行一定的培训;五是主持人的职责是全面掌控讨论过程,引导讨论方向并现场记录讨论内容。对主持人提出这样的要求和条件,一方面可以使现场讨论有序进行,另一方面则可确保主持人在讨论中没有任何偏好倾向,使得每个参加人员都有机会发表看法,并得到同样的尊重。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实现发言和讨论平等进行,不受权力和其他因素的干扰,即平等讨论制度:要求村干部不参加小组讨论,只参加大会讨论和总结;每个发言人的发言时间是大致均等的。与此同时,在恳谈会召开之前,整理与恳谈会相关的资料,一个不能少地分发给每个参加讨论的成员,使得每个参加人员尽可能多地掌握恳谈会要讨论的内容以及相应的背景资料,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对恳谈会的干扰。
第三我们要考虑的是恳谈会的实际效用问题。恳谈会上提出的建议能否得到有效的落实,恳谈会能否促进村庄重大问题的顺利解决。这些问题将直接关系到恳谈会能否持续地为村民和领导接受,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为此,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在恳谈会的最后阶段发给参加人员,让他们回答有关问题,调查结果将在两天内公布,作为村庄重大决策的依据。
第四个问题就是对恳谈会本身的质量监控和评估,以作为下一步开展协商民主活动的经验凭据。为此我们设计了控制组和非控制组,同时也设计了恳谈会开始前的民意测验和恳谈会后的民意测量,然后我们试着对控制组与非控制组、恳谈会前后的民意质量进行对比分析,以便考察恳谈会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每次恳谈会主要谈论一个重大问题,时间两个小时,前一个小时为分组讨论,总共分为6个小组,每个小组参加人员为14个人(主持人除外);后一个小时为大会讨论,通过抽签,从每个小组中抽出2-3人作为该组在大会上的发言人,村干部要对每个组发言人的发言作出积极的回应和解答。之所以通过抽签决定小组发言人,目的在于尽可能反映代表性,以避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每个发言人的发言内容都要记录在案,但在记录上不会出现发言者的名字,以消除发言人的顾虑。
总之,我们在设计上试图通过一定的制度性机制去充分地体现公正、公开、公平、广泛的代表性和平等协商民主的基本要求,使民主恳谈会朝着现代协商民主的方向发展。
(二)实施
共实施了4次民主恳谈会,分别安排在2006年3月17日、19日、21日和6月26日,恳谈的主题分别是农村建设规划问题;新民之家建设、社会治安和环境卫生问题;垃圾处理、公共厕所和河道清理问题;村级经济和村庄绿化问题等。每次恳谈会的会议程式是:首先由村支部书记对来宾(包括专家学者和镇领导)致欢迎词,接着宣布恳谈会内容和会议要求,然后分组讨论,之后是大会讨论,最后是问卷调查。
每次恳谈会的参加人数不完全相同,如3月17日只有60人参加;3月19日有77人(包括12位外来人口,因为该主题是新民之家建设问题,与他们有直接关系)参加,只有个别人因故没有到会,因此使得恳谈会的参会人员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在场的专家学者充当了观察员的角色,还能对会议进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的办法。比如第一次小组会议由于村干部在场,从而影响了小组讨论,于是专家要求村干部不要参加小组讨论,让参会人员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与此同时,由于专家学者的存在,村民和村干部对恳谈会更为重视和认真。当然,我们希望的是不论专家学者是否在场,他们都同等重视和认真。
四次恳谈会基本上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顺利进行,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特别是外来人口首次参与扁屿村的民主恳谈会,感到格外兴奋,他们在恳谈会中受到了当地人的尊重。
(三)讨论内容和程式的分析与评估
从参会人员的发言内容和表现、有关问卷调查统计情况以及对村庄决策的影响等方面,体现了民主恳谈会的意义和价值。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缺乏供不同群体对村庄重大事件(或问题)充分发表意见的机制,村庄事物大多情况下还是靠少数人(特别是少数精英)来处理。但是,在扁屿村的民主恳谈会上,来自不同群体的代表可以就村庄的重大事件(或问题)畅所欲言,并确实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小组讨论会上,每个参会人员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在大会发言上,小组发言人的发言都能影响到村庄领导人对待村庄重大事件(或问题)的态度和决定,当然,最终的处理意见还是取决于每个参会人员对问卷上所列问题的回答。在小组和大会的讨论过程中,每个参会人员相互讨论和影响,然后影响他们对问卷的回答,由此最终影响村庄处理重大事件决定的出台,这就是恳谈会的影响路径。
由于参会者来自不同群体,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地位,因此,他们的发言充分表达了不同的视角和看法,由此达成相对全面的交流和讨论,为村庄重要决策提供了完整的信息和依据。每次恳谈会都会对一个主题以及由此引发的许多个问题进行讨论。针对这些问题每个参会人员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不管是相似、相同,还是相互矛盾,都能在讨论中呈现出来,都能有机会得到表达。
对参会人员的发言内容进行细致而深入的分析就会发现,参会人员对恳谈会都比较认真,而且都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表达能力。首先是他们都具有一定的举证能力,即对自己的看法都能给出一定的理由支持,不是随便地说说。比如有关“新民之家”的建设和管理问题,小组会上有这样的对话:
主持人:今天我们对新民住房展开讨论。我们的住房该如何改善?如果村里建个新民之家,你们觉得如何?
55号:我觉得不好。建了之后,外来人口太多,就复杂了,容易受到干扰,卫生条件会更差。
54号:应该说聚集居住,治安上方便管理。
53号:集中居住好,处理事情更容易。
52号:外来人口住在这里,有些人有卫生意识,有些人随地乱扔(垃圾),大部分不乱扔,极少数不讲卫生。
50号:建起来,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好,必须加强管理,现在偷盗情况太多,上级应加强管理,集中起来,抓好治安问题。有些人白天待在家里,晚上出去做不法的事。新民之家,必须要有人专门管理。
恳谈会小组讨论基本是按上述模式展开的,一般由主持人提出问题引起参会人员讨论,并不断地加以引导。从与会代表对新民之家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基本上有三种观点:一种是不主张建新民之家,理由是新民之家建成之后,会有更多的外来人口住进来,现在外来人口已经很多了,会影响治安和卫生。持相反观点的主张建新民之家,理由是外来人口集中居住有利于管理,有利于治安和卫生状况的改善。第三种观点是如果要建,管理必须跟得上,否则还不如不建,理由是外来人口集中在一起,人员复杂,会有偷窃者混杂其中。尽管参会者提出的有些理由并不充分,但是他们都试图去支持自己的看法以说服其他人。我们认为具备了这种意识和能力,就具备了参与协商民主活动的主观条件了。
如果对参会人员加以适当的帮助,他们的协商和讨论能力是否会有明显的提高呢?这也是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为此,我们对参会人员进行了实验性观察,把他们分为控制组和非控制组。在控制组中,主持人给予参会者更多的引导,而让非控制组的人员自由发挥,不加引导,结果验证了我们的看法,即适当的帮助会明显地提高参会者的说理水平(见表3):控制组的综合指数比非控制组高3.1.值得指出的是,控制组在回应指数上低于非控制组,这是因为控制组受引导的影响,从而使自由发挥的空间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没有受引导的非控制组,其成员仍然具有一定的说服能力。这就是在中国农村推行协商民主的基本条件之一,如果经过一定的指导和训练,村民的民主参政潜力很大,是可以进行深入挖掘的。
其次是参会人员的发言有对全局和弱者的关怀意识。不管他们彼此是否有不同的看法,他们都并不仅仅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大多都有对村庄全局的关怀。比如,对新民之家的建设问题,不少参会者都有房子出租收入,开始并不情愿主张建新民之家,但是经过讨论,他们一方面发现外来人口居住条件不好,也会影响村民生活,另一方面新民之家建设并不影响村民房子出租,与此同时,不少参会者提出了要加强对房东的教育和管理,促使房东更好地管理出租的房子,与房客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也为房客提供更多的服务。经过小组讨论后,高达88%的参会者主张兴建新民之家。在兴建公共厕所问题上,大多数参会者主张要在外来人口多的地方和公园等公共活动场所兴建;在垃圾处理上,多数人认为垃圾袋装化处理一方面难以消除臭味对居民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垃圾袋随风飘散,因此还是主张各家把垃圾送到大垃圾箱,然后统一拉送到镇里处理。新民是该村的弱势人群,民主恳谈会一方面吸收新民代表参加,另一方面大多数本村参会人员对新民都有一种关怀意识,比如在公共厕所收费问题上,多达62.7%参会人员不主张向新民收费。有参会人员认为,新民对村庄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在修建新民之家时应该有一些配套设施。
第三是最后参会人员达成共识的水平比较高。四次恳谈会的主题都是扁屿村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碰到的重要问题,其中有些问题颇具争议,比如兴建新民之家,并不是人人都同意。一开始,有更多的参会人员反对兴建新民之家,理由很多,比如影响村民房租收入;新民在一起,人多更加混乱,更加难以管理,等等。对于村庄规划和发展中涉及到的村留地开发、村集体收入的使用这些敏感问题,村民自然很关心,过去也有过不少争议。对恳谈会前的问卷调查结果和恳谈会结束时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比较,我们发现,经过恳谈会后,参会人员在许多原来分歧比较大的重要问题上基本达成了多数共识(见表4和表5)。比如,恳谈会前46%的参会人员主张垃圾袋装化,而只有54%的参会人员主张每家自己把垃圾投放到大垃圾箱里去,两种意见基本上势均力敌,但是恳谈会后相应的比例则变为17.8%和82.2%,后者占据了绝对优势。又比如,恳谈会前只有56.1%的人同意兴建公共厕所,虽然也超过半数,但是恳谈会后,则有80.7%的人同意兴建公共厕所;恳谈会前有50.9%的参会人员认为应向新民收取上公厕费,但是恳谈会后,却有62.7%的人不同意向新民收取上公厕费。最明显的是,有关村里一块4亩地用于个人住房建设的问题,恳谈会前一半人认为要按照级差排基的方式安排村民建房,有一半的人主张联合镇政府、土地部门改土地为国有性质,公开向群众实现招标,恳谈会后,持前一看法的人下降到只占17.7%,持后一看法的上升到74.7%,结束了恳谈前看法严重分离的局面。表4和表5显示,在绝大多数主题上,恳谈会后村民的共识明显提高。当然,在个别问题上还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比如对于没有开发的5亩多村留地该怎样开发这个问题,双方意见都没有超过50%,48.4%的人主张由村庄自筹资金开发,而有40.3%的人主张联合开发商进行开发。这种情况也是很正常的现象,一两次恳谈会不可能在所有问题上都能达成共识,有的问题需要多次讨论才有一致的看法,但是,至少在人们意见分歧的时候,民主恳谈会能提供一个意见交流和讨论的平台,大家通过这个平台,说明观点和理由,缩小分歧,或者达成理解,这本身就有利于村庄内部的和谐。而且,在上次恳谈会上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者没有达成的共识,可以成为下次恳谈会的重点主题。
四、追求政治平等:扁屿村案例的价值和面临的挑战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基本可以看到,在原有的民主恳谈会基础上,将协商民主的一些内容和原则嵌入进去,确实大幅度地提高了民主恳谈会的质量和水平,对村庄民主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人们不禁会问:这样的做法在实践过程中与协商民主究竟有多大的差距呢?这样的做法在中国农村乃至整个中国究竟有多大的价值呢?这也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
在中国农村搞协商民主,首先要得到精英群体的支持。我们在选择一个村庄作为我们实验点的过程中,虽然得到泽国镇党委书记(他也是地方精英)的强有力支持,但是却有几个村庄的领导对我们的做法并不感兴趣,他们一方面觉得搞协商民主非常繁琐,要做很多工作,还不如他们现成的做法省事,他们有一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和态度;另一方面他们觉得没有必要让重大事情通过如此繁琐的程序去讨论和决定。我们认为,这里的症结不在于有没有什么重大问题可以在村民或村民代表中进行广泛讨论和协商,而在于这些村领导习惯于过去的做法,不习惯于采用新的做法,更没有看到或者不愿看到新方法的长远效用。扁屿村的领导之所以同意我们在他们那里搞实验,有四点背景因素非常重要:一是过去村庄领导之间乃至村民之间曾发生过各种纠纷,特别是过去该村由大姓的人来领导,引起几个小姓村民的不满,小姓村民联合起来,赢得了村庄执政权,但是为了争得大姓村民的支持,公开化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二是该村确实存在着许多急切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比如如果没有村民的广泛支持,外来人口集中管理就难以实现;要兴建新民之家,将外来人口集中管理,则需要向镇政府索要土地指标,通过恳谈会达成共识,有助于增强与镇政府的谈判能力。第三,这几年,大量企业入驻该村,需要借用土地兴建厂房,不少企业主纷纷找村领导帮助解决土地问题,这个过程中,请客吃饭乃至送钱就不可避免。村领导认为,将这些问题付诸公开讨论,通过民主恳谈会作出决定,既可以杜绝或防范腐化,又可以增强与企业的谈判筹码。第四,村领导干部对民主恳谈会、协商民主的认识和态度比较积极,原来该村有过此类活动,村领导干部认识到我们的到来和介入有利于提高民主恳谈会的质量和合法性水平,因此他们很支持我们在那里进行协商民主实践。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扁屿村的民主恳谈会确实按照我们设计的程序进行了,但是,仍然无法避免现有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的影响。该村现有社会结构格局有四个特点:一是外来人口和本村户籍人口的不平等差别;二是村领导干部与村民之间的不平等差别;三是不同职业群体之间的等级差别;四是不同姓氏之间的力量差别。正如上文中指出的,我们尽可能地使民主恳谈会按照平等、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所以设计了主持人制度、信息事先公布制度、参会人员的抽签选拔制度、村领导不参与小组讨论、大会抽签发言制度、问卷调查制度和现场公布结果制度等,试图屏蔽或堵塞社会不平等对协商民主平等原则的影响和损害。但是,在民主恳谈会的过程中,现有的社会不平等问题仍然从一些途径或机制渗透进来或者得到体现。
首先,不同社会地位和阶层的人有着不同的行动能力。村领导干部由于经常参加各种会议、见识各种场面,对政策又比较了解,所以,他们往往比其他人具有更强的表达、应变和掌控能力,如果他们在场,通常会主导恳谈会的讨论。相对来说,行动能力最弱的还是没有外出见过世面、长期在家务农的那些村民,他们往往不善于言语表达,分析和比较能力也差一些;与此相似的是一些外来人口(或新民),他们有些人从没有参加过这样的活动,或怯于发表看法,或没有任何想法。下面几段对话多少也反映了这一点:
主持人:你的感受应该最深,作为新民,谈谈你的切身体会。
8号:不会说。
主持人:你觉得住在哪里好?
8号:在房东家住也蛮好的,房子挺好的,住房条件也挺好。
主持人:对你来讲住新民之家也无所谓?
8号:嗯。
28号:我不会说。不用说了。钱我还是会给的。10元钱再舍不得我也会给的。收还是要收。收了总有用。
33号:我说不好啊。我觉得人太多了,住在一起不好,都是外地人也不好。
显然,从谈话的内容可以判断,8号和28号是新民,而33号则是本地村民。新民在恳谈会中的表现自然会受到他们在村里所处社会地位的影响,因此,他们或觉得自己不会说话,或觉得没有必要说,怎么都行。33号的表现显然体现了他对事物缺乏很强的判断能力,模棱两可,不知如何是好,所以他说“我说不好啊”。
其次,不同地位的人获得信息的机会很不相同,这也影响到他们在民主恳谈会中的影响力和作用。针对同样的话题,有的人不仅了解政策,而且还了解其他地方的做法,因此就会有自己的观点和分析理由;有的人则不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从而更多的表现为随众,认为大家觉得怎么做好,就怎样去做。如主持人问:“你们对本村的自留地是否熟悉?”
46号:“不知道,到底是哪儿,我也不清楚。”
第三,强势阶层的“强大”和弱势阶层的“无助”、“自我谦卑”同样影响民主恳谈会中的平等状况。
19号村民说:“村民说不弄,大队说弄,讲不讲一个样,大队早就定好了。我们的话一点也没用。老百姓的话没有一点份量。”
20号说:“我不知道,任干部作主。”
42号:“没什么好说的。”
41号:“有的大家都说了。”
作为强势阶层,村干部在大会上则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对不同参会人员的发言给出不同的反应:对有的人的发言,他们作出很详细的回应和说明,对有的人的发言则没有任何回应和说明。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协商民主中的平等对待原则,特别是在大会回应上,村干部不应有这种不平等对待的态度和做法。与此同时,外来人口虽然参与了民主恳谈会,但他们在最后的决策性问卷调查中则没有被授予权力,因为作为强势群体的本村户籍村民担心由于外来人口人数超过本村户籍村民,授予外来人口同等的权力将来会使本村户籍村民丧失强势地位。这也说明了,强势阶层在民主恳谈会上也是有自己的偏好和选择的。
第四,社会不平等对村民日常生活的持续建构与民主恳谈会的时空局限性也影响到协商民主的实践。虽然民主恳谈会可以给每个参会人员提供一个相对平等的表达机会,使他们对村庄事务有一定的发言权,但是,每年也不过举办那么几次,每次也就一二个小时,所以,参会者也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受到一次相对平等的待遇。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社会不平等却是长期存在,或者说长期影响人们的生活的,这反过来也会影响民主恳谈会的平等性,比如是否会有参会者顾虑自己如果在恳谈会上很直率地表达不同看法,会后会遭到报复吗?民主恳谈会达成的结果和共识是否会在生活实践中得到有效贯彻呢?这些问题是民主恳谈会本身解决不了的。
以上四方面的因素显然是对民主恳谈会和协商民主构成的严峻挑战。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不平等的影响,是协商民主追求的最大目标之一。我们在帮助完善扁屿村民主恳谈会的过程中,确实也考虑到减少社会不平等的影响。但是,有些不平等的影响不是我们的设计所能遏制的,比如不同阶层的不同表达能力是长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不可能通过一二次民主恳谈会就能消除,只有通过长期不懈的民主恳谈和多方面的努力,才能不断提高大家的行为表达能力。不过,通过对现有的民主恳谈会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总结,在程序设计上进行相应的完善和改进,遏制某些不平等,还是可以做到的,比如进一步限制村干部的主导作用,要求他们对每一个发言作出相应的回应,而不能根据他们自己的偏好作出选择性的回应。值得指出的是,如果这样的民主恳谈会持续开下去,那么引进其中的平等对话和决策机制,就会产生解构现实中社会不平等的功效,从而遏制社会不平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促进中国乡村民主的发展。
沃尔泽(Walzer)在其正义理论中提出“堵塞交换”(blocked exchange)概念,旨在对有权者和有钱者的自由进行限制。在他看来,通过限制交换,达到制止某一或某些物品被某人或某些人所控制与支配情况的出现,从而可以大大地降低不平等现象。这种有条件的限制是建立复杂平等的必要条件。沃尔泽的理论为我们在中国推行协商民主、减少社会不平等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思路,这就是在协商民主过程中,我们必须通过各种制度设计来限制权力和金钱对协商的影响,即通过设计堵塞机制和制度,阻隔或者尽可能减少社会不平等对协商民主的影响。扁屿村民主恳谈会实验在这方面为在中国推行协商民主提供了一些经验性参照。
7.残疾人成功的真实故事 篇七
1948年9月, 许世友指挥部队拿下济南城之后, 毛泽东立刻意识到, 人民解放军已具备攻打大城市的能力。于是, 他迅速组织制定了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 命令东北野战军先南下攻打锦州, 造成“关门打狗”的态势。当时, 林彪对这一作战意图顾虑重重, 怕受到锦西和沈阳之敌的合围攻击。为此, 毛泽东先后20余次发电报说服林彪。1948年9月12日, 根据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命令, 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到11月2日战役结束, 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队47万余人。紧接着, 在黄河以南, 毛泽东指挥陈毅、粟裕和刘伯承、邓小平所率的两支野战军, 硬生生“吃”掉了国民党军队55万余人, 实现了淮海战役的重大胜利。就在淮海战役鏖战期间, 毛泽东又看准了华北平津一带的战场, 指挥刚取得辽沈战役胜利不久的东北野战军秘密入关, 发起平津战役。为了防止傅作义军团南逃, 毛泽东命令即将取得淮海战役胜利的大军“做出阻击之势”。最终, 傅作义被迫放弃幻想, 率军起义, 使北平得以和平解放。
自1948年9月12日到1949年1月31日, 4个多月的时间里, 毛泽东通过数百件电报, 指挥人民解放军在三大战役中取得震惊世界的胜利, 歼灭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至此, 中国共产党控制了长江以北的大半个中国。
毛泽东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是:打过长江去, 夺取全国性胜利。
为了阻止人民解放军南进, 蒋介石在长江沿线构筑起坚固的防御工事, 号称“固若金汤”。他自恃有美国的支持, 料想解放军不敢再往南进攻。
当时, 确有一些国际友人劝毛泽东适可而止, 不要引发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帝国主义的干涉。但毛泽东等对此并不担心。1964年, 他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到这段历史:“我们同蒋介石打仗, 胜利之前, 美国有十几万海军陆战队驻扎在上海、青岛、天津、唐山、北京, 或者以此作为根据地, 或是临时驻扎过。但我们一打这些地方, 他们就跑, 连接触都不敢接触……”
8.残疾人成功的真实故事 篇八
慕田峪长城MUTIANYUGREATWALL
影视剧代表:《非诚勿扰2》
影视再现:悠美的慕田峪长城上夕阳西斜,舒淇身着白衣,裙角飞扬,楚楚动人,落日余晖刚好勾勒出她美丽的轮廓。葛优一身休闲装扮,单膝跪地手举求婚钻戒,样子颇为“虔诚”。长城蜿蜒群山峻岭间,飞鸟不时掠过,在暖黄阳光的映衬下,葛优轻吻舒淇玉手,场面温馨浪漫。
这场求婚戏码是片中重头戏份,尽管剧情和走位并不复杂,但剧组却足足连续拍摄了两天,为了达到“最浪漫求婚”的需求,全剧组都一直在等待最好的日光出现。冯小刚导演曾在微博上说:“今天在长城拍戏,先按日景的光线拍了一遍,然后等黄昏时短暂的那一瞬,摄影师们称为魔鬼时间,意为令人着迷却转瞬即逝。”
关于慕田峪长城
“居庸关、黄花镇、边城、慕田峪、灰岭口俱系冲地,虽宣、蓟为之屏障,紫荆籍以声援,然外而扼控要害,内而拥护京陵,干系至重。”——《长安客话》卷七。
中国南北朝时的北齐(公元550年-577年)就在慕田峪筑有长城,明朝初年重建。据文献考证,慕田峪长城是明初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在北齐长城遗址上督建而成。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建“慕田峪关”。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谭伦、戚继光镇守京畿时,又在明初长城的基础上加以修葺。现在慕田峪所保留修复的长城,是全国明长城遗迹中保存最好的地段之一。
慕田峪因地处北京东北70公里,明代皇陵东北40公里的位置,对守卫京师和明皇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历史上被视为是与居庸关一样重要的边关要塞。随着明朝的建立和北方蒙古族的经常南下活动,慕田峪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故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正式建立“慕田峪关”。作为长城关口,一般大关设城;小关设堡,而唯有慕田峪关,既建关,又建城,还建堡。据了解,在万里长城所有关口中,像慕田峪关这样关、城、堡俱全的关口是罕见的。另外,慕田峪关,是三楼雄峙一关,关口要道设在关台东侧,其建筑形式更是独树一帜。
慕田峪长城旅游区内支峦复岗,明山幽岚,挹抱回环,而繁茂密覆的大面积植被,则是这绚丽画卷中更难得的一笔佳绘。春来桃红梨白,果花漫岗,处处馨香;夏至沟葱谷翠,坡碧山娇,潺潺溪水,层层绿嶂;秋到柿红梨黄,板栗、核桃硕果累累,而叶多变红变黄,赤霞彩金,斑斓一片,层林尽染;冬回白雪皑皑,素裹银妆。
莫斯科餐厅MOSCOWRESTAURANT
影视剧代表:《失恋33天》、《阳光灿烂的日子》、《血色浪漫》、《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等
影视再现:在《失恋33天》中出现的情景是大老王请落魄黄小仙吃饭的地方就是莫斯科餐厅。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面有一场戏,两拨孩子打群架,最终被王朔饰演的一个顽主摆平,双方杀奔饭馆,举杯欢呼并像奥运会冠军对待他们的教练般地把顽主抛了起来……饭馆就是在莫斯科餐厅。
《血色浪漫》中钟跃民带领大家在黑暗中偷凳子的那一出戏也是在莫斯科餐厅。
关于莫斯科餐厅
北京的莫斯科餐厅,始建于上世纪1954年,是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直属企业——北京展览馆所属的全民所有制涉外餐厅。据说是当年苏联援建北京展览馆时,为了解决苏联工程技术人员的吃饭问题而建立的,后来就逐渐成为对外经营的餐厅了。
“莫斯科餐厅,梦开始的地方。”这是莫斯科餐厅门口一块巨大招牌上的文字。生于五六十年代的北京人,几乎没有不知道莫斯科餐厅的,因此北京人对老莫怀有一种特殊的情结,把莫斯科餐厅爱称为“老莫”。它已经伫立在北京展览馆旁近半个世纪,曾经,这里是北京最高雅的餐厅之一,它的巨大和奢华足以震撼当时的北京。据年长者说,当时老莫的高贵还反映在服务上,那时的服务员都是俄罗斯姑娘,卫生间里还有口红、香水等化妆品。它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曾代表着尊贵和时尚,而今洗去历史的尘埃,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仍是浓浓的依恋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在许多描写改革开放前那段历史的影视作品里,也经常把老莫作为外景地。
世贸天阶THEPLACE
影视剧代表:《北京爱情故事》、《李春天的春天》
影视再现:《北京爱情故事》剧中角色吴狄跟杨子曦相拥之地。
《李春天的春天》大结局,李春天在世贸天阶喝酒,梁冰去世贸天阶找春天。后两人终于见面,紧紧相拥。
关于世贸天阶
白天一切都是暗淡的,光鲜的是行色匆匆的时尚白领们。而当太阳西下、夜幕降临的时候,这里最为璀璨、最为耀眼的就是世贸天阶的天幕。在天幕下相拥接吻,浪漫伴随着高科技的天幕照亮和温暖了彼此心中的世界。
世贸天阶商业廊为全石材建筑,风格现代而又蕴含古雅醇厚的内涵,它的上空,亚洲首座、全球第三大规模的电子梦幻天幕凌空而起。天幕长250米,宽30米,总耗资2.5亿元,由曾获奥斯卡奖和四次艾美奖的好莱坞舞台大师JeremyRailton担纲设计。
2009年3月8日晚,亚洲天后蔡依林在世贸天阶首播了其新歌《大丈夫》的音乐录影带,成为了世贸天阶第一位播放歌曲MV的歌手。在现场也吸引上万名歌迷涉足观看。天幕的播放时间视天色而定,一般天黑之前开启。
世贸天阶汇集了世界各地时尚特色的品牌店铺,可以同时享受时尚、美食、娱乐和休闲,是时尚达人,白领约会聚友的绝佳场所。
798艺术区798ARTSDISTRICT
影视剧代表:《失恋33天》、《非诚勿扰2》、《北京爱情故事》、《婚姻保卫战》等都市影视剧
影视再现:《失恋33天》剧中8分钟相亲大会。
《非诚勿扰2》剧中孙红雷是葛优他们的老板,他说这是一片快黄了的艺术区,打算搞成工业园。后来他们在慈善拍卖会上拍到一瓶50万的酒,跑到798里的YIHOUSE酒店吃饭遇上舒淇和姚晨。
关于798艺术区
在北京的东北角,有一个以上个世纪50年代建成的工厂命名的艺术区,这就是798艺术区。它位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故又称大山子艺术区,原为原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老厂区所在地。此区域西起酒仙桥路,东至京包铁路、北起酒仙桥北路,南至将台路,面积60多万平方米。
从2001年开始,来自北京周边和北京以外的艺术家开始集聚798厂,他们以艺术家独有的眼光发现了此处对从事艺术工作的独特优势。他们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风格(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稍作装修和修饰,一变而成为富有特色的艺术展示和创作空间。现今798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并已成为了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标。
三里屯VILLAGESANLITUNVILLAGE
影视剧代表:《失恋33天》等都市影视剧
影视再现:《失恋33天》剧中角色王小贱和黄小仙上班地,各种起承转合。
关于三里屯VILLAGE
在这里,19幢通透色彩斑斓的玻璃建筑汇集了众多富有创想和极具活力的品牌:从运动休闲到流行服饰,从科技酷玩到婴幼产品,从超市到影院,从意大利比萨到西班牙烩饭,以及一座拥有99间客房的都会风尚酒店瑜舍。在三里屯VILLAGE,各类时尚元素融汇其中。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各式各样的独特文化体验,大厨烹饪的一道美味菜肴可以称之为艺术品,一个精美的橱窗同样可以成为令人叹而观止的艺术形式。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三里屯VILLAGE引领着一种轻松愉悦的艺术体验,激发着人们无尽的创造力。
【残疾人成功的真实故事】推荐阅读:
残疾人励志的创业故事08-01
残疾儿童的感人故事07-26
关于帮助残疾人的作文07-16
对残疾人服务的承诺10-01
公司的年度残疾人工作总结06-25
走进残疾人06-13
残疾人患者06-20
残疾人态度08-11
残疾人素质08-29
残疾人报告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