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课程

2024-06-30

人文课程(12篇)

1.人文课程 篇一

《人文课程》学习心得

—人文关怀与优质护理服务

姓名:xx 专业:护理 学号:000000001 通过在网络上学习《人文课程》,对人文理念及实践过程中的诠释与应用有了简单的了解,其对人文关怀与护理服务两章节有着较为深刻的触动和感想,现将两重点结合实际工作阐述以下观点:

人文关怀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护理实践的核心是人,现代医疗服务强调以人和健康为中心,关注人的价值和需求。建立以体现人文关怀为核心的、满足病人身心需要、以恢复健康为目标的整体护理工作方式,是社会进步引发护理模式改革的必然结果。在现代护理事业中的探索和实践,有助于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和持续改进,使人的健康知识不断丰富,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护理服务的人文关怀理念

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是把对人的关怀作为一切护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即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因素,承认人的价值和主体地位。护理服务的载体是患者,即“以病人为中心”。因此,满足患者的需要,缩短就诊时间,及时、有效地治疗,尽量祛除患者身体的疾病是提升服务质量的出发点。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2010 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指出: 护理工作者必须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真正做到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这些充分表明,在开展以人为本的优质护理服务实践中,要尽可能多地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呵护、心理上的宽慰、行为方式上的指导; 尊重和同情患者,寻求与患者情感上的共鸣; 满足患者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在每一个护理环节中,对患者始终融入关爱、尊重的服务理念,通过访视和以家人般的周到关爱,与患者建立亲情关系。

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人文关怀护理就是人文精神在护理工作中的体现,尊重每一位服务对象,善待每一个生命,是人文关怀的首要因素。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疏远,人与自然的隔阂都一步步加深了人的孤独感和压抑感,人的健康就需要有情感的疏导和宣泄。眼睛是心灵的窗,对于病人,,不仅仅是给病人治好疾病,使病人重获健康,更重要的是要从思想和情感上体现出护理工作的核心,即人文关怀,使病人不但“ 活得好” 而且“ 活得更丰富“,使他们在健康、疾病及临终的人类情境中,保持生存的高品质。而且人文关怀注入护患关系中,不仅是医院发展的需求,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文关怀护理, 作为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是实施优质服务的重要体现。

三、人文关怀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1)拓展护理内涵,转变服务理念

开展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在于更新护理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的本质是“ 以患者为中心”,其思想内涵是“我能为患者做什么“,在患者的身心及社会需求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优质护理服务,从而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因此,要求临床护士深入地学习和认识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质和内涵,改变施护观念及行为,走出那种被动等待和执行医嘱,充分尊重患者的尊严和治疗、护理操作的自主选择权,做到知情同意,学会换位思考,适时表达出对患者的理解与同情和必要的告知。(2)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护理人员素质和能力的高低是开展和深化人性化护理工作的基础。临床上每位护理人员要想真正做好人性化护理工作,单凭事业心是不够的,还必须较全面地掌握医学、护理学、人文学和社会学知识,才能更快更好地为患者健康服务。当为病人进行治疗时护士只有具备了丰厚的护理知识及扎实的专科护理技能,方能为病人提供准确精湛的治疗护理,因此,临床护士要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良好的兴趣和爱好,应多阅读一些护理杂志,了解护理领域新动态、新信息,掌握护理新知识、新技术,培养和提高护理研究能力,加强继续教育,提高综合素质。(3)树立“人文关怀”的健康教育观念 健康教育工作是以健康为主导,依靠多学科及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一种教育,是一项集思维、判断、决策于一体的护理。目前应当建立符合我国护理现状的健康教育系统,开设独立的健康教育课程及健康促进方面的学习班,使护士真正成为健康的维护者和教育者。同时应注重人文关怀的护理教育理念,充分激发护士的主观能动性,用通俗的语言主动讲解疾病知识,清楚交代注意事项,有问必答,细心解答,根据病人的不同需求采用个性化教育,使每位护理人员认识到健康教育的内涵,通过护患双方共同努力,使病人得到合理的健康服务,形成稳定、持久的健康行为。

人文关怀是一种主动关怀的意愿或责任,融入在优质护理工作中就体现在人性化服务上,如要更多地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心灵上的关爱;情感上的呵护;用爱心、贴心、耐心、责任心与患者建立亲情关系。在亲情的护理行为中,给患者一种依赖感和安全感。在与患者深厚爱心的沟通中,唤起患者向往健康,善待生命的愿望,达到保护生命,减轻痛苦,促进早日康复的护理目标。人文关怀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护理人员的工作潜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优质护理服务更深更细的发展。

2.人文课程 篇二

一、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课程的教育目标

“教育实践是以课程为轴心展开的”[1], 人文素质课程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起点和关键是课程目标。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把握未来社会发展对幼儿教师的要求, 参考幼儿教师职业标准确定。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具有职业精神的职业人”和“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人”的统一。学前教育专业既有职业教育的共性, 又有教师教育的特性, 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育, 其人文素质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教师职业精神和健全人格, 把未来的幼儿教师培养成既具备教师职业核心能力, 又有良知、智慧、美好情感、温暖情怀和健康人格的人。

二、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内容建构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课程教育目标, 结合工作岗位———幼儿教师的工作内容分析, 把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分解为人文通识素质、人文专识素质和人文特识素质三大模块。按照学前专业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阶段性培养目标, 将三个模块的内容进行层递化设计, 最后形成学前专业中高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一) 人文通识模块———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人文通识素质模块着力于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培养, 旨在关注学生心灵成长和精神发展,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 以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为旨归。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社会与人生, 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美学等人文学科, 目的在于浸润文化传统, 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素养。第一, 文学是最具有人文性的学科。饱读诗书的教师具有儒雅的气质、人性的光辉, 学生受益良多。第二, 历史从本质上讲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教师不仅要关注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 而且要关注人在历史进程中的推动作用, 更要关注人类文明成果的接续。第三, 哲学是研究人对待世界、对待自身的学问。教育要把人的解放当做理想的目标, 正确引导学生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第四, 美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化, 审美教育让学生与世俗人生保持适度距离, 生活得有情致、有活力、有价值。

第二部分为沟通与表达, 内容涉及自我心理素质、人际沟通和合作、信息采集与处理、演讲与口才, 设置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第一,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 是与他人沟通合作的前提, 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素质。第二, 人的根本属性在于其社会性, 人际沟通和合作能力是社会人必备的素质, 是教师教育儿童的先决条件。第三, 信息采集、筛选和整合的技术与技巧是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 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

第三部分是形象与礼仪, 内容包括自我形象管理、礼仪与人际交往、职业道德、职业形象。高职学生未来的岗位形象取决于在校形象的塑造。大学生形象内涵的三大基石是道德、学识和健康的心理。道德是大学生形象的第一块基石, 是最基本的基石, 包括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礼仪是形象的外延, 是形象塑造的关键要素。大学生以自我形象塑造为基础, 成就未来职业形象。

(二) 人文专识模块———提升学生教师的职业理念和职业精神。

根据教师教育专业的特性, 进一步设置与教师教育专业相关的人文专识模块, 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以通识模块为基础进行职业核心能力的实践演练。学生以未来教师的身份, 从教师角度进行演习, 强化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人际沟通和合作部分, 注重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的角色演练。演讲与口才部分, 强化教师口语的学习与训练和教学语言的应用实践。形象与礼仪部分, 重点训练教师礼仪, 塑造未来教师形象。

第二部分着重教师职业理念和人文精神的塑造。人文精神是教师人文素养的核心要素, 包括以下内容:第一, 对学生的关爱情怀。人文意义上的爱是对“人”的尊重与珍视, 是教师发自心灵深处的、指向终极的关爱。第二, 对教育理想的追求。拥有教育理想才能立足现实、改造现实。第三, 以学生生存和发展为本。教师要提升教育质量, 让学生在现实学校生活中积极勤奋, 心灵充实, 为未来的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四, 有浓烈的生命意识。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是生命的和谐、充盈与完满, 教师既尊重学生, 又关注自身, 师生共同享有完整的、发展的、健康的生命教育过程。

(三) 人文特识模块———改进学生学前教育人文方法。

特识模块将幼儿教师的文化素质要求及人文精神内涵引入人文素质课程, 为学生将来尽快适应和融入幼儿教师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部分继续以通识模块为基础进行职业核心能力的实践演练。与专识模块着重教师人文素质不同, 人文特识模块将幼儿教育理念、幼儿园日常管理规范引进课堂, 模拟幼儿教育现场情境, 引领学生认知、熟悉幼儿教育。人际沟通和合作、演讲与口才、形象与礼仪部分, 则重点加强与幼儿教师直接相关的各项能力的训练。特识模块的设置, 使学生高仿真地生活在幼儿园文化中。

第二部分着重培养人文主义的思想方法。人文方法是教师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得以实现的手段。在模拟的幼儿园教育情境中, 培养未来幼儿教师三方面的人文方法:第一, 直觉。对幼儿状况和幼儿教育进行直接觉察, 培养对教育教学问题的敏感性、解决问题的流畅性和灵活性。第二, 体验。既从教师角度体会、品味、觉察未来职业的意义和价值, 从幼儿角度出发感受、经历幼儿的学习与成长过程。第三, 内省。省察自己的师德修养、敬业精神和职业习惯, 反省自己是否符合幼儿教师规范和标准, 反省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应用效果。

三、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人文素质模块化课程衔接的实现

(一) 通识———专识———特识, 人文素质职业化衔接。

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课程构成金字塔式模块课程体系。底部是人文通识模块, 针对职业教育, 主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提升社会文化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中部是人文专识模块, 主要针对教师职业, 培养幼儿教师需要的精神及文化素质, 提升学生的教师职业理念和职业精神;上层是人文特识模块, 针对幼儿教师职业, 提升学生学前教育人文方法。三层模块课程由普遍职业到教师职业, 再到幼儿教师职业, 实现人文素质课程的职业化衔接。

(二) 能力基础———初级能力———中级能力, 人文能力提升式衔接。

模块化课程内部根据中高职学生知识和能力基础, 设置层级化能力标准, 逐步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与能力。以心理健康教育和自我心理素质为例, 其总体目标是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发展学生优良个性, 健全学生人格。根据中高职学生的年级不同, 将中职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能力、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及初步的情感调节能力;高职一二年级在巩固自理能力的基础上, 重在培养活动能力、情感调节能力;高职三年级重在培养社会化心理和工作能力。

(三) 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方法, 人文内涵递进式衔接。

教师的人文素质包含递进式的三部分内容, 即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方法, 其中, 人文知识是基本组成材料, 人文精神是核心要素, 人文方法是人文精神得以实现的手段。学生人文素质只有经历知识习得、精神涵养和方法演练, 才能真正实现由外在规范到内在价值的转变, 内化为个体生命的内容。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课程的模块化建构正是基于这一思考。中职阶段主要积累人文知识, 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高职一二年级重在涵养学生人文精神, 潜移默化地渗透人文方法;高职三年级训练人文方法的同时, 结合专业教育不断强化学生人文精神。

学前教育专业兼具职业教育和教师教育的双重特性, 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以职业化方向、模块化设置和人文精神与方法的目标定位, 建构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将在培养优秀的学前教育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 (新版)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3.

[2]武怀军.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启示[J].职教论坛, 2005 (7) .

3.建设特色课程 展现人文情怀 篇三

【关键词】课程基地;特色课程;人文学科;建设经验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6-0073-01

【作者简介】杨亦鸣,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000)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文教育所传递的不只是学科知识,更是一种精神和信念。因此,人文学科的建设应站在高处,发挥其深层次文化传递的功能。徐州三中的人文学科特色课程基地有以下特点值得研究。

一、课程设置凸显人文学科价值

徐州三中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要求,结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人文学科特色课程体系。目前已经形成了校本学科课程、校本德育课程,并注重将活动性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相结合。

从课程内容来看,围绕“一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二要教会学生如何思维,三要教会学生掌握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等”三个方面来展开,体现学科价值中的导向价值。从课程形式来看,将活动性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三者相结合,体现学科价值中的发展价值。

学校在今后的课程设置上还要进一步拓展学科的育人价值,让校本课程更具有丰富和发展学生生命的意义。除了学科的知识以外,从更深的层次看还可以有:为学生实现自己的意愿提供学科所独具的路径和独特视角、发现的方法和思维策略;为学生提供一种唯有在这个学科的学习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提升发现、欣赏和表现学科美的能力。

二、实施路径体现学校特色

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徐州三中在注重人文学科建设的同时,并没有仅仅将眼光局限在社会科学学科上,而是在自然科学学科中也渗透了人文教育,在自然科学的学习中,透过对科技的掌握,引发学生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对人类未来的思考,这是难能可贵的。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整合,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可以说在这一点上,徐州三中走在了前列。

2.构建“共享·成长”育人体系。徐州三中通过校园环境的改造、校园硬件设施的改善,通过开发网络资源、建立人文课程体系,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共享与和谐成长提供了优质的资源。

在人文校园的建设中,开展学校文化建设必须以精神文化为重点,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以行为文化为归宿,以物质文化为基础,紧紧围绕价值观建设这一核心内容,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价值追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最终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知识的增长、 品性的陶冶、体质的增强、素质的提高,以确保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课程评价注重多元化

4.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篇四

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的、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同样是落花,南唐后主李煜看到的是“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的无奈,龚自珍看到的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同样是乌鸦,在寓言故事中常是呆头呆脑的傻瓜,在西顿和沈石溪的笔下她就是聪明睿智的精灵。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读者也有各自不同的感受。,受各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的角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个文学形象在读者心中形成的视像也必然不尽相同。人人读《红楼梦》,道家看淫,儒家看礼,阴阳家看易。都读《走月亮》,这个孩子看到的是月夜的美,那个看到的是亲情的甜。同样一篇《空城计》,有人读的是诸葛亮的智谋,同时也有人看到司马懿的谨慎。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因此,语文教育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注意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见解.在处理《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有这样的一个教学片断: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狐狸或乌鸦说什么?大多数孩子批评狐狸狡猾,骗人,说乌鸦不该不动脑子受骗上当。这时一个女孩小声的说:“乌鸦你的肉被骗走了,你别难过,我送给你一块肉吃”。这女孩不是想别的孩子似的教育乌鸦责备乌鸦,而是要把自己的肉送一块给他,这善良的童心多么宝贵,语文教育不就是要滋养人的情感吗?这善良不正是我们该守护的吗?还说《狐狸和乌鸦》一课的教学,在请孩子谈谈读懂了什么时,一孩子说:“你在管别人要东西的时候,你要多说他的好话,她就会给你”。这时候老师是否应该说:“你的想法很独特,还能联系生活实际”积极肯定孩子的想法呢?当然不。尊重孩子的见解我们要把握住一个尺度:对内容的理解,可以求异,鼓励创新,但是一点,正确的价值观必须树立的。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会经常听到不同的声音,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多元反应,倾听孩子的心声,允许孩子有和我们不一致的意见,价值观出现偏差的要加以引导,只要是大方向上没错误的想法,我们都应该予以积极肯定。

语文的人文教育在于渗透熏陶,在于潜移默化。它是随风潜入夜的春雨,不着痕迹的滋养着孩子的精神。这种影响是长久的、渐进的,不可能是立竿见影的,所以我说: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明是非、悟道理,不要空洞说教。我们不用在学完课文之后非要加上个政治性的尾巴,比如学了《小白兔和小灰兔》后非得对孩子们说咱们不要学小灰兔,要学小白兔......这不是语文课的味道,我们不喊口号,不对号入座,不急于求成。学了,《我的战友邱少云》咱就指望孩子上课不做小动作了?学了《匆匆》他们就能做到分秒必争了?思想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不该把宝贵的时间放在空洞的谈感受上,空谈感受不如让学生试着运用文中规范的语言。比如《匆匆》,我觉得让学生说说学了课文自己受到什么启发呀?有什么收获呀?孩子们无非是说要抓紧时间。我在上这课时,是这样处理的:这篇课文一定对你有所触动,请选择文中的一两句话,作为礼物送给同桌,与你的伙伴互相勉励。

(二)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学习母语,主要不是靠传授知识,揭示规律,而是靠尽可能多的接触语言材料,尽可能多的利用语文教育资源,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培养语感,逐渐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教育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以往的语文教学,我们习惯于把语文知识系统化,字词句段篇的机械分析是重头戏,新课标没有在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方面提要求,这是有道理的。维果茨基说“要求十二岁以前就能摆脱知觉,用概念进行思维,这是超出心里可能性的。”培养理性的分析解释能力要在具有一定的语言积累之后,在语感和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合适。那我们是不是要完全抛弃分段与归纳中心这样的练习呢?也不能完全舍弃。每单元我们应该选取一篇典型的课文来进行分段归纳中心的练习。比如结构典型的文章,如《东北大森林》,有着清晰的线索的文章,如《黄继光》,让学生感悟到文章原来是要这样写,这样的分段练习也是对学生习作的一种有效指导。

学生的知识技能的生成靠什么?靠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我们不妨采取各种手段来使孩子们乐于学习语文。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孩子们好胜的心里搞一些赛一赛的活动,赛组词赛造句赛背课文,仅仅是一个很简单的活动,就提起了学生兴趣,既增强了竞争意识又巩固了所学知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我们的教材中很多文章故事性强,就像一个小剧本,比如,《小壁虎借尾巴》《小蝴蝶和毛毛虫》《荷叶伞》《空城计》《将相和》如果老师舍得给孩子们一点时间让他们来演一演,得有多少孩子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有的老师可能会说语文课任务这么重真的没有时间啊,我想,我们偶尔可以少做一节课的习题,在学生充分与文本接触后,给他们一节课的时间来表演课文内容,对孩子们语文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他们在准备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还有辩一辩,课文越辩越深,真理越辩越明,比如《放弃射门》一课,让学生辩一辩作为足球运动员,福勒到底该不该放弃射门?通过学生们的辩论更深的感受到福勒的人格之美。在对课文中的人物或事件有争议时,辩一辩的方法做容易解决问题。

如何学习书面语言,是我们最该重视而又最伤脑筋的事。怎样让学生们学会写?首先是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语言。要内化必先输入。让学生有感情的有节奏的去诵读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就能使形象与感情融合起来,产生内心视像,读出气势韵味,乃至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思想内容。学生读熟了背会了,范文中的句式词语布局谋篇修辞手段才能逐步在脑子里形成各种各样的写作“范例”,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能意到笔随,左右逢源。我们平时教学要考虑时间要赶进度,所以还是留给孩子们的读的时间远远不够,学生们对优美句段、对文章的章法结构积累的少,在写作时就感觉没有思路,语言干巴。所以语文课堂应该书声琅琅,孩子们喜欢怎样读书?我们都做过学生,都还记得咱们小时候最喜欢分角色读,同伴互读了。现在有了配乐读、表演读,这都是他们喜欢的方式。我们要运用孩子们喜爱的多种形式来指导他们学习语言,鼓励他们熟读成诵,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以说,熟读成诵是学好语文的最佳路径。

(三)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具有重要影响。

汉字是一种符号,一种蕴含文化的符号。汉字有形,有音,还有一定意义,可以因形求义,因声求义,是形音义的综合体。

汉字的这些特点要求我们必须打好识字写字这个基础,这个基础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这个基础打不好,学生的语文学习将会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碍,这个基础打好了,学生的语文水平便可获得迅速提高,甚至产生飞跃。汉字教学必须坚持形音义统一的原则。形似字、同音字、多音多义字的分析比较是识字写字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告诉小学生,“木”的字形像树,下部加一横是“本”,表示树根,上部加一横是“末”,表示树梢,于是他们就生动的理解了“本末倒置”的意义。这不是既有趣又有效吗?部首反映了汉字结构的规律,应当把握。但我们不能对汉字任意曲解,比如把“照”字解为“一个日本人,拿着一把刀,杀了四口人,流了四滴血”。怎么减少这样的任意曲解?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语言文字学专家黄亢美先生主编的《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手册》对识字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可以准备这样一本工具书,来帮我们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汉语组字成词,缀词成句、连句成段常常可以凭借语义的关联随意组合,不受形态限制。我们要重整体把握,轻机械分析,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的培养必须通过多读来实现。多读,包括两个含义:一方面接触大量语言材料,一方面反复的读名篇佳作。只有反复诵读,才能更好的体悟作品的思想和情感,并反过来体悟某些表达方式的特殊意义和特殊价值。我们除了反复诵读教材选文之外,还应该给学生推荐大量的语言材料来开阔他们的视野。在这里我想就读什么样的课外书多聊两句:要引导孩子们去广泛的阅读符合他们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精品书籍。我特别想说的一点,就是我们为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水平。比如三年级的孩子可以读《列那狐的故事》《木偶的森林》《洋葱头历险记》《波普先生和他的企鹅》《西游记》等等他们感兴趣的童话神话,如果你给他们一本《阅读改变人生》我想十有八九不会引起他们的阅读欲望。到了五六年级,孩子的思想眼界都宽一些了可以推荐他们《爱的教育》《八十天环游地球》《三国演义》《绿山墙的安妮》《青铜葵花》等故事情节复杂些的作品。我在今年的《语文教学通讯》2月刊看到《小荷才露尖尖角》一文介绍拱宸桥小学课外阅读考级成果的文章中就附有一个书目,有心的老师可以去拿来做参考。

语文的教学还应重视引导学生对虚词用法的揣摩。虚词,特别是副词连词在书面语中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口语。语文要重视引导学生对虚词的用法的揣摩。只有学好虚词,才能自如的运用书面语言,并提高口语水平。而且,虚词的使用与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比如,“那一年,她才十五岁”一句,表达了对刘胡兰壮烈牺牲的惋惜,如果去掉副词“才”,立刻变得冷冰冰,如果换成“已经”,不但冷冰冰,还好像嫌她活得长了。又如,“他给了我一支枪”如果把量词省去就成了“他给了我一枪”意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虚词如何去教?答:让学生多与语言材料接触,反复接触,多读多悟,其含义其用法,学生明矣!

坐在这里啰啰嗦嗦这么久,向大家汇报了自己的一点学习心得,因为水平所限,必然会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同行指教。

5.浅析高中政治新课程的人文关怀 篇五

浅析高中政治新课程的人文关怀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具有浓郁的人文关怀价值属性,从哲学的角度看是认识论上的价值体现.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在高中政治新课程中体现人文关怀.

作 者:陈汪洋 作者单位:西安市长安区第七中学,陕西西安,710116刊 名:科教导刊英文刊名: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633.2关键词:高中政治 新课程 人文关怀

6.人文课程 篇六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定性阐释中和了长期以来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论争,是对语文课程价值的一种艰难抉择。与以往教学大纲显著不同的是,新颁课程标准在确认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同时,首次强调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种由单一性(工具性)向双重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转变,昭示了语文课程价值完整性的复归。

一、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语义逻辑

我们先做一个语素分析:“人文”分开来说,就是人与文化,人当然是文化中的人,人当然属于人类,但人也是个体的文化当然是人的文化,人的文化也可依此而分为个人的文化与类属的文化。因此,人文性包括人的文化性和文化的人性。

因此,人文性的实质是人文精神,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生成过程直接体现在学生人文精神的生成过程中。关于人文精神,历来有不同论述。于满老师认为:人文精神的内涵应包括知、情、意等方面,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又有人说:“人文精神最集中的特点就是对人心理的滋养作用。”还有人认为:“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成果的思想内核,也是对人类的现状、将来的关注与责任。

整合相关论述,具体到语文课程方面,人文性意味着:语文课程应凸显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文化个性的尊重,把人文精神的养成作为课程目标的一种课程价值取向。具体而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应具备下列三个特质:(1)把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并以此来制定语文课程目标和选择语文课程资源。(2)学生作为具有文化个性的人,在语文课程中受到人文关怀,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其自身的体验和个性心理特征受到尊重。(3)教师成为语文课程的建构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程中努力突出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理念。

二、人文性对于语文教育的意义

首先,在语文教育中注重人文性有助于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倡导人文性,势必打破”教师中心“和语文课堂中的”权威主义“”话语霸权“,使教师的地位和角色发生转变,由语文课程中的灌输者、命令者、训练者变为商讨者、组织者、引导者倡导人文性,能促使教师在关注学生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发展的同时更加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倡导人文性,更能让教师深刻理解”唯有用灵魂才能塑造灵魂“的道理,对于教师实行课堂民主,营造宽松和谐、富于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将起到良好作用倡导人文性,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不断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注重人文关怀和语文教育的感染熏陶作用。

其次,在语文教育中注重人文性有助于转变学生观。注重人文性,必然认识到学生首先是人,是受人类文化熏陶的人,是生活中的人,是有其独特个性心理特征和情感体验的人。因此,在人文性的语文教育中,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将受到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受到鼓励,学生将始终被看作是一个大写的”人“。此外,强调人文性,还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学生的发展,认识到学生的发展不仅仅表现在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方面,更表现在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

再次,在语文教育中注重人文性有助于转变知识观。传统语文课程过于强调工具性,片面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对知识进行强化巩固,忽视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及以知识为载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在语文课程中倡导人文性,无疑将有助于纠正片面强调工具性的偏差,使知识的获取与学生的个人体验与感悟相联系,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此外,倡导人文性,还有助于打破语文教学中的”知识实用主义“观,强调非实用知识(如古代诗文)的教学,注重发挥其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文素养的养成。

三、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实施规范

(一)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方面

要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在课程目标上,应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行为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结果目标和生成性目标同时并重。既应注重系统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等目标的达成,更应注重高尚的情操、个性、价值观等目标的达成。偏废了语文课程的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实施人文性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在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首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使语文教材人文化,教材内容应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精神”。其次是要充分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如报刊、影视、广播、网络、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全球事件等都可作为课程内容,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良好素材。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教育者,在对上述人文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应切忌形式化、模式化、机械化,最重要的是应真正落到实处,以人为本,成为课程资源的组织者,成为学生人文精神的唤起者。

(二)在语文课程教学方面

要在语文课程方面体现人文性,我们认为,应在教学中完成三个转变。

一是由教师强加体验转变为学生亲历体验。传统语文教学以灌输为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常常是鹦鹉学舌,以教师的讲授为准绳。此种教学虽也强调学生“揣摩”“领会”“体验”,但其实质是一种“假”体验,是教师强加的体验。实施人文性教学,势必转变这种局面,鼓励学生自主体验,认可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多元化反应。

二是由讲授式教学转变为研究性教学。在讲授式教学中,教师被视为知识的源流,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基本是“授”与“受”的关系,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精神被扼杀。提倡人文性,就是要把学生看作语文学习的主体,把教师看作课程的组织者,变授受式教学为商讨、合作、研究式教学,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由“课堂权威”“话语霸权”转变为“课堂民主”“心灵沟通”。应在课程中充分体现师生互动、师生平等,营造和谐的师生对话氛围。说什么话?说自己读书的心得,说肺腑之言,不要说参考书上的陈言套话,更不要说辅导材料上的标准答案,只有教师自己心里的真话,才能换得学生的心里话。这样才能实现师生间心灵的沟通,充分体现课堂民主和人文关怀。

(三)在学习方式方面

学生的学习如果不具有感情色彩,将会是空虚、无意义的学习,是失去人文性的学习,罗杰斯称其为现代教育的悲剧。要体现语文学习的人文性,使悲剧不再重演,笔者认为,主要应从学习的三个维度人手。

首先,应在学习时间上倡导人文性,改变过去单一、固定的时间制度,体现学习时间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如可根据具体教学情形设置长课和短课。同时还应注意在语文课程中合理把握师生时间比,多一些时间给学生,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合作、多探究。

其次,应在学习空间上体现人文性,改变以往以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空间,拓宽课堂空间视野,构建开放、鲜活和充满人文气息、富于生命力的语文课程空间,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多元复杂的生活,利用综合性语文教学活动和一切社会现象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

最后,应在学习程序上倡导人文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程序,变教师强制下的被动学习程序为学生自主基础上的主动学习程序,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基本理念。

(四)在教学评价方面

评价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环节。在语文课程中体现人文性,首先应坚持正确的评价价值取向,在评价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应将语文教学的长远效果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置于重要评价地位。在注重考察学生达到具体学习目标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具体而论,应掌握如下评价规范。

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师,还应包括学生本人、同学和家长。评价不仅仅是师生评价,还应有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从而使评价更加全面、公正。

二是评价方式多样化。应改变以往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体系,注重多种评价方式的运用,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纠正单一的终结性评价的偏差,加强对学生发展过程的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

[1][2]下一页

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

三是评价内容全人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积极性评价过程中,还要有全人观念,评价的内容应具有广泛性,使评价从智力因素向非智力因素延伸,学生在某一方面有所发展即应给以进步性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摘自《小学语文教师》/2

7.高职人文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篇七

一、高职公选课课程设置的现状与问题

(一) 高职院校公选课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公选课课程以人文公选课为主、专业选修为辅的状况, 课程开设分散, 在课程管理与监督机制上问题较多, 采用与专业课相同的管理机制, 教师教学评价矛盾突出, 教师积极性受挫现象严重, 公选课在高职院校的边缘化状态仍然存在。

1. 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高职院校一般是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 学生人文知识相对比较薄弱, 在人文公选课的课程设置上有很多的挑战, 课程设置一般以开设文学、天文、地理、艺术、心理等课程为主, 课程内容相对普及化, 缺乏课程深度。学校的人文环境相对比较匮乏, 导致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在量与质上都相对匮乏。

2. 教师队伍不够壮大。

公选课的教学任务一般由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组成, 在高职院校公选课专职教师的比例一般在20%左右, 大部分课程由兼职教师承担, 兼职教师一般来自各系部辅导员及管理部门教师。兼职教师学习教授的专业课程及培训的机会较少, 甚至有的兼职教师教授的人文选修并非自己所学专业或与本专业差距较大。这就在教学管理上加大了难度。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有关加大素养课程的文件, 但在细则方面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专职教师的比例也未明确说明。以兼职为主专职为辅的教师队伍势必会影响教学的水平及人文公选课的管理水平。

3. 选课班级专业不均衡, 实训周交错, 学生不能获得全面的知识量。

人文公选课一般以临时合成大班为主, 学生网上自主选课, 一个大班公选课人数较多, 班级较多, 而不分班级、不分专业、不分年龄, 在管理上给教师增加了难度, 再加上高职院校实训较多, 学生上课班级每周参差不齐, 教师必须按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内容, 这就造成一学期学生获得的知识量不够全面, 落下的课程无法弥补的现象。人文公选课教师教授的专业不一, 学生对人文课程的兴趣也不尽相同, 据调查文科学生的积极性较高, 上课积极, 达到率高, 回答问题主动。而理工科学生更注重专业知识及实训实践课程, 缺乏人文知识的熏陶及审美情趣。

(二) 高职院校公选课课程突出的问题

1. 管理上不够严谨, 教师队伍混乱。

公选课教师上课面对的班级较多, 选修学生来自不同专业, 对学生的管理难度较大, 有些教师本身在本学科的研究上缺乏专业性, 知识量不够, 上课准备不够充分, 含金量不够, 学生逃课、迟到现象频繁发生。公选课教师队伍多数以兼职为主, 在管理上难度较大, 难于统一管理, 在教学研究、教学活动上难于集中, 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很难保障教学质量上。

2. 学生学习倦怠, 积极性不高。

公选课一般排在每天的7、8节或晚上, 这个时间段一般是学生自习时间或锻炼的业余时间, 由于现在注重学生实践性, 一些高年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在公司实习或勤工俭学。选择选修课更多是为了修到学分, 在学习的主动性上不够, 学习积极性不高。注重高职院专业技能的发展, 关系到学生将来就业的问题, 因而校园文化特色不够突出, 活动较少, 每年一次的文化节也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 在校学生在素质教育的开发上没有得到足够的资源, 出现混学分现象。

3. 领导重视不够。

加强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完善人格的重要保障, 学校是否重视素质教育的发展与主管部门领导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2013年江苏省教育厅出台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考核方案, 并对其细则进行了严格标准, 这一方案推动了江苏省高职院校的艺术教育的发展, 从无到有, 从学院边缘化到有一席之地, 是江苏主管部门的最好的见证。公共艺术评估以来, 各高职院逐渐把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学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活跃了校园文化, 给高职院的学生增添了艺术人文环境。但宏观来看, 艺术教育只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如果教育主管部门对以理工科为主的高职院出台加强人文公选课课程的方案, 相信高职院的学生在学校将真正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在注重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 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才得以发挥和实现。

(三) 高职院校公选课课程缺乏设计, 重“量”不重“质”。

江苏省人文公选课的调查发现, 高职院校都开设了人文公共选修课, 但课程设置比较杂乱, 每学期根据教师自由申报的形式进行授课或分配任务, 随意性较大, 很难保障教学质量。学生评课随意性大, 逃课现象严重, 有的老师为了迎合学生口味, 课堂内容设置活动较多, 教学内容含金量较少, 学之无味。为保证学生选课人数, 学生喜欢什么就开什么课, 在开课的名称上大做文章文章, 吸引学生眼球, 但由于教师缺乏专业知识, 收获甚少。

二、高职人文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

(一) 加强公选课课程设置研究, 细化公共选修课课程计划

学校应遵循“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 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首先把人文公选课列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 并由教务主管部门统一规划, 优质的师资队伍是保障教学的前提条件。选拔专任教师担任公选课课程, 不推荐非本专业兼职教师或专职教师担任所授课程。教师队伍的师资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问题, 所以在教师的考核任职制度上尤其是考核上要更加严谨应该放到首要位置。

出台高职院校人文公选课课程方案。最好由教育厅主管部门统一出台, 严格按照方案标准执行, 教务主管部门定时监督, 在课程设置上更加细化, 开设限定性选修课和任选课。规定学生修满限定性选修课四个学分方可毕业。限定性选修课由公共艺术八门限选课及人文限选课组成。公共艺术限选课学生毕业前必须修满两个学分, 公共人文公选课学生毕业前也要修满两个学分。同时开始任选课、任选专业小课及系列讲座等。

制定课程计划由教学负责部门审核制定, 可根据学校的师资队伍的情况及当前人文环境的现状制定, 必要时适当引进专职教师, 在教学文档包括进度表、教案、课件等方面定期监督, 在教学评价上由院级督导部门定期监督保障教学质量。

(二) 课程名称规范化, 课程设置要高品位、高规格

课程不能取决于教师个人兴趣和爱好, 与教师专业及研究方向不同。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讲练结合, 对教材的使用、实践环节等方面也应重视, 避免出现公共选修课开课质量不高的现象发生。课程名称就像人的名信片, 代表了知识的力量, 学生选课在校期间更重要的是接受全面的人文知识, 引导学生积极面对人生, 独立生活的勇气及自信心。多开发维护创造性与想象力课程, 同时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及身心发展。课程设置既要注重本学科的知识结构, 也要注重现代积极人文元素, 教师授课既不能保守也不能过分开放, 或把自己的专业观点强加给学生, 阻断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课程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一致, 不能因人而设课, 教学内容要不断更新, 通过对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在学习中在创造力及思维上有所提高, 意志品质上得到锻炼。加强人文教师培训交流的机会, 结合自己的专业在科研上不断补充能量, 以达到巩固和完善教学的目的。

(三) 构建合理的人文选修课课程体系

合理的人文选修课程体系是一个不断探索研究的过程, 在统一的课程体系下, 是否适应学校的实际情况, 遵循学校的发展规律有待考证, 对专职的公选课教师也是一个挑战, 课程构建既要突出学校的特色又要保证学生的学习环境。在工科为主的学校有一定的影响力是相当困难的。这需要一个强大的团队力量, 既有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又要教师不断在教学中探索开拓, 来保障体系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四) 完善人文选修课程教学监督体系

检验教学相对科学的教学手段就是教学监督体系, 既保障学生的学习利益也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 然而人文公选课是一个特殊的体系, 在授课时间上、师资队伍上、学生学习的态度上都存在很多问题。教师教好与教差一样, 评优无法保障, 严重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建议主管部门首先要优化公选课教学时间, 同其他课程一样享受白天授课的待遇, 同时独立构建公选课教师教学监督体系, 公选课教师独立评教, 并按比例保障公选课教师的教学质量奖。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三、结语

8.人文课程 篇八

【关键词】语文教育;课程优势;人文素养

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如何着眼于时代要求,主动发挥语文课程优势,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加强课堂实验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提出:“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可以看出,新课程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以促进学生潜能的充分发展,使学生具有人文素养,大大注重了人文教育,致力于培养人格完善的学生。

著名小说家峻青曾说过:“一个人的一生尽管很漫长,但紧要之处往往只有几步,尤其是在他年轻的时候。”

可见,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将会对其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那么,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这方面的发展呢?在讲授《陈情表》这篇文章时,我就陷入了这样的思考之中。

《陈情表》是篇感人至深的古文。为了实现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的教学目标,我决定把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作为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我先找来朱自清的《背影》与之进行比较,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这篇文章思想主题的理解。接着,我请学生轮流讲述自己和亲人之间最难忘的一件事。刚开始,他们还比较轻松愉悦,但慢慢地,气氛凝重了起来——他们已被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深深震动了,很多同学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我趁势给学生每人分发一张彩纸,让他们写下自己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写完后折成自己喜欢的形状,用信封封好。我告诉他们,将在家长会上送给家长,我想他们的父母定会因为子女的理解而深深感动!

这篇课文,我放弃传统语文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了最佳的教学情境,让他们讲出了心中对家人的美好情结。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同时浓浓的亲情已经深深植根在他们的心中,更重要的是,感恩的情感深深扎根于他们的心间,能有效“促进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改变教材思想内容评价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就确定了语文课的文化性质。文化本身是具有包容和多向的特点的,我们对文化现象本身的解读以及对文化载体教育功能的利用,都要与文化本身的功能特点相适应。但我们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经常犯价值观视域狭小的毛病,并直接影响了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

比如,传统教学对“人”本身重视不够,关怀不够。平时,谈到“见义勇为与珍惜热爱生命”、“提倡奉献精神与提高生活质量”等话题时,我们往往毫不犹豫地肯定前者,而对后者表示谨慎的态度,还经常把它们对立起来,甚至认为后者是错误的。

又如,只要读外国的和古代的作品,老师就一定要引导学生找出文章“暴露了什么,批判了什么,鞭笞了什么”之类,缺乏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的胆略和习惯,缺乏文化层面价值观的关照、鉴别和认同。

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人文胸怀,就必须改变那种强烈的排他思维,而代之以宽容、理解和尊重。

讲授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时,我想起了旧教材第一册的一篇课文:茨威格的散文《世间最美的坟墓》。同样是对死亡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到两位作家“思考死亡的目的并不是消极地等待死亡,而是积极地促进自身的生活”。但史铁生对生死的豁达是基于“生和死是不可抗逆的自然规律”的观念,这显然是受到了道家生死观的影响,对生死泰然处之,“恬于生而静于死”。这与托尔斯泰的生死观截然不同。托尔斯泰受基督教文明的影响,他崇尚的是死后进入一个极乐世界,获得永恒的幸福;受俄国知识分子崇尚土地、回归自然的影响,他渴望过的是苦行僧般朴素的生活,死能和土地结合,在自然中寻求灵魂的安宁。

于是,这堂课我上成讨论课,引导学生比较阅读、讨论这两篇文章。课堂上,我没有提及道家的“明哲保身”的避世思想,也没有提及托尔斯泰的“极乐世界”是封建迷信思想或是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等等,而是让学生各抒己见。我发觉,学生讨论气氛热烈,完全跳出了“暴露了什么,批判了什么,鞭笞了什么”之类的圈圈。随着讨论的深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深入,通过作者对生命的态度和思考来关照自己的生命,发现生之可贵,生之美丽,加深对生命的感悟,而且了解了中西生命文化的不同,了解了汉民族和俄罗斯民族的精华。学生在生命意识被唤醒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了阅读的能力,培养了人文素养,有了“和而不同”的胸襟气度。

三、设置选修课、活动课

新课程标准加大了实践和实验的比重,必然要求课程的设置要有选修课、活动课等课程形式。新课程强调对学生创新意识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必然要求课程的设置要与之所体现出来的特点与要求相适应。

1.设置选修课。

为了较好地实现落实语文基础知识和培养语文能力的双重目标,我们参照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体例,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开设了几个选修课程。比如,我们开设了《现代散文名家代表作赏析》和《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两个选修课程;同时,为了既能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和能力发展的需要,又能充分突出本地、本校的课程特色,使学校课程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引导学生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我们开设了《泉州戏曲》、《自由写作》两个选修课程。

这样,通过几个选修课程,既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拓展加深,起到了积极的辅助补充作用,又给学生提供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发展舞台,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设置活动课。

传统的语文教学的观念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在教学评价上忽视学生的语文技能的形成和运用。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充分利用活动课程的实践性性质,结合教材资源,适时开展语文活动课,为学生提供机会,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如讲授《胡同文化》时,我想到,我们福建泉州文化底蕴深厚,也有很多的文化瑰宝,如“石雕”、“惠女服饰”、“闽南古建筑”、“南音”、“木偶戏”、“梨园戏”等等,何不发动学生课余时间,深入现实生活中寻找“泉州文化”?于是,我立即在所任教班级开展“寻找泉州文化”的图片征集活动。学生踊跃参加,一周内,我收集到了近百张图片,在校内办起了一个较大规模的“泉州文化图片展”。

这次活动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提高,通过“寻找泉州文化”,同学们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多的了解,有了更深的感情,也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语文教学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9.人文课程 篇九

摘 要: 普通话课程教学不仅具有工具性特点,而且是一种人文教育。中国人运用汉字书写创造了浩若烟海的汉语典籍。在数千年汉语发展的历程中,口语与书面语、共同语与方言、凝练典雅的文学语言与鲜活生动的俗话俚语,相互渗透而彼此相得益彰,汉语本身即代表着一种独一无二的璀璨文化。普通话课程教学应走出纯工具化误区,在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增进其母语文化素养;应加强普通话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精选古今中外各种题材、体裁的文学经典作为发声训练和朗读教学的文本语料,丰富课程教学的文化内涵,充分实现语言教学的文化传播与人文教育功能。

关键词: 普通话课程 技能教学 人文教育 文学经典 文化素质

普通话作为民族共同语,在我国的普及教育、发展科学文化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促进信息化和对外开放中彰显出蓬勃旺盛的生命活力。各级各类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主阵地,在“推普”工作中发挥着领头示范的作用。加强普通话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有效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运用能力和母语文化素养,是语言学科长期以来的重要研究课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尝试从普通话课程教学推动母语文化传播、渗透人文教育的视角谈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就教于方家。

一、在“技能”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语言教学具有工具性特点,普通话课程必然有一整套知识技能教学体系,如语音教学之声、母、调、音变及声韵配合规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操练,如词语教学之词语组合规律等相关理论教学及读词语的发音训练,如朗读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教学及对诵读训练的设计,如即兴谈话、命题谈话、主题演讲、专题辩论等各种类型的说话教学与实践练习,如普通话水平测试题型的教学与应试能力培训等,以上内容构成了普通话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课程教学的基本框架。普通话课程教学在加强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表达的实践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思考,如何在“技能”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在知识传授中传播母语文化,在语言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回归语言教育的本质。

“人文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任何一种语言的符号系统都是使用它的社会群体“认识、阐释世界的一个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1]P56。汉语有三、四千年的书面语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华民族运用汉字书写和创造了浩若烟海的文化典籍;在汉语史上,口语与书面语、共同语与方言、凝练典雅的文学语言与鲜活生动的俗话俚语,相互渗透而彼此相得益彰。中国人不仅创造了《诗经》、《楚辞》、汉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等辞章灿烂的经典韵文,而且创造了先秦诸子著作、唐宋八大家散文、《周易》、《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聊斋志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等非韵文的文化经典和文学经典。所以,汉语本身即代表着一种独一无二的璀璨文化。普通话课程首先是一种母语教学,在解析语言的结构规律的同时,应该带领学生走入语言结构深处的历史文化语境;母语教学应该走出纯工具化教学的误区,教者和学者共同怀着虔诚与敬畏的心情进入母语与母语文化学习的神圣殿堂。

语言学家说:“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1]P1“汉语„„是我最后的栖身之处。语言世界是比现实世界更真实的世界„„我们在语言的存在中比在现实的存在中更容易感受到生命的可靠性和具体性„„生活在语言中就是生活在更深刻的意义中,就是生活在所能展示的无限丰富的可能性中。”[3]P136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才能够给语言学习一个比较恰当的定位,才能够心怀诚意地确认普通话作为现代中华民族的共同语,学习它的过程可以让我们走入母语的心灵深处,感知祖先赐予的那份温暖和亲情,从母语学习的“切磋琢磨”和“吐字归音”、“咬文嚼字”中,发自内心地升腾出一种对传自世世代代祖先的这种语言的穆然敬意,才能够不畏艰难、锲而不舍地刻苦学习。

我们应该反思:我们曾经把母语教学仅当做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应试培训课,以解析普通话水平测试专用书覆盖母语教学的课堂,几乎将所有精力投入到语音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而忽略语言内部结构中的词汇、语法及其外部结构所蕴藉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满足于对母语的结构分析,而忽略从历史深处走来的这种民族语言所携带的厚重历史与精神层面的丰富元素,满足于钻研语言表述的种种技巧,而忽略语言教学的本质即是人文教育,等等。

二、语言素材选择的母语文化取向

语言教学必须通过语言素材分析、典范作品阅读来完成。所以各种普通话教材都提供了声、韵、调、音变及声韵配合规律教学用的字词语料,设计了朗读教学的散文、诗歌、顺口溜、绕口令等,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说话训练范例等。上文已强调,普通话课程教学在注重工具性的同时应该努力营造文化氛围,渗透人文教育,所以,在语料选择,特别是朗诵语料选择方面,必须兼顾人文教育取向。

普通话课程教学应该打破语料选择“厚今薄古”、排除古代文化经典的狭隘倾向,摒弃忽略域外文学经典和现当代多样化文体语料的偏颇。普通话课程固然以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为己任,但语料选择可以突破时代、地域局限,精选多种文体语料,从那些具有文化经典与文学经典意义的古今、中外作品中,选择适合普通话教学的文本语料。

首先,应该选择优美的古典诗文作为发声训练和朗读教学的语料。某些长期从事语言教学的教师已经意识到,针对大学生语言规范意识淡薄、表达能力不强的现状,通过经典诵读来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强调“经典诵读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言素质,乃至对大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是有益的”[4]P142。所以,普通话课程的朗读材料可以选取《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意蕴丰富、风格典雅的古典韵文,选取《老子》、《庄子》、《论语》、《孟子》、《荀子》、《韩非子》、《左传》、《国语》、《战国策》、《吕氏春秋》、《礼记》、《史记》、《汉书》,以及唐宋八大家散文等凝练优美的古代文章的段落,指导学生在理解这些古典作品文化意蕴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训练,让他们不仅感知其语言表达的艺术魅力,而且感受其中蕴藉的厚重历史气息和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培养学生的母语文化素养,培养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和文化自觉意识。

其次,突破当前普通话教材朗读训练材料的体裁局限,不仅经典古诗文,而且现当代作家优美的白话诗歌、戏剧与影视剧台词、小说等,都可以成为普通话朗读教学的文本语料。如郭沫若的诗歌、戏剧,鲁迅的杂文和小说名篇,以及梁启超、冰心、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朱自清、艾青、贺敬之、郭小川、海子、顾城、舒婷等作家的作品,都可以作为普通话课程教学的语言材料。

再次,改变当前普通话教材朗读训练忽略选择域外经典作品的偏颇,但丁、雨果、巴尔扎克、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泰戈尔、普希金、惠特曼、济慈等国外著名作家的诗歌、小说、戏剧等作品,也应该成为普通话课程教学可供选取的文学经典。

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一些童话、谚语、绕口令等作为朗读练习的文本作品。

我们强调普通话课程教学应该引进古今中外的文化经典和文学经典,希望通过普通话课程教学的平台,打开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古今、中外文化经典的光辉照亮普通话教学的课堂,让这些具有“人类文明核心成果”意义的文化经典进入学生视线,既成为语言学习的文本语料,又成为哺育和滋润学生心灵的雨露阳光,努力实现母语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我们应该相信,当普通话课程能够承载丰富的民族文化意蕴,融入浓郁的人文教育情怀,便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和学习这种语言的极大兴趣。

语言学是一门领先性的学科,现代社会的急剧发展“正是语言学发挥作用的时刻,也是语言学家观察语言变化,从应用中发现语言理论努力方向的大好时机”[5]P1。在新的历史时期,语言学科不仅要推进语言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而且要推进语言教学实践的研究与创新。普通话课程教学应该强化语言教学传播和弘扬母语文化的价值功能,普通话教师应该研究如何在语言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在培养学生语言规范意识、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母语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0.人文课程 篇十

整体护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全方位服务的护理模式。整体护理强调以人为中心,倡导人文关怀,构建护患关系和谐,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协调患者的人际关系、满足患者的个性需要等多方面的工作[4],成为病人的照顾者、协调者、病人权利的维护者等。护理人文修养课程涵盖了护理领域中的美学、礼仪、伦理、人际沟通模块,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可以使护生掌握必要的人文知识,得到护理文化的启迪和职业情感的熏陶,有机地将护理人文核心内涵与护理科学紧密结合,展现护理职业的认知与情感、科学价值与人的价值、技术与责任的统一,提高护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其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在未来的职业生活中自觉贯彻人道主义精神,尊重病人人格,保护病人隐私,更好的去践行整体护理的理念,为走向护理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提升护生自身品质,促进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

护士的内在美是护士精神世界的美,包括思想品格、情感操守、精神意志、智慧才能的美。外在美侧重指人的容貌、形体、行为、语言、举止等外观形态的美,如相貌美、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护理职业的内在与外在美的统一体现在护理人员整洁得体的言行、尊重生命的人道主义的胸怀、对工作认真审慎的态度、对待医疗事业救死扶伤的责任感。护生通过对人文修养课程的知识性和概念化的学习,培养其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思维上形成对美的鉴赏、判断,提升道德、精神境界,并通过护理职业特有的美与礼阐释出来,表达对患者的尊重与关爱。在护患冲突频繁发生的今天,只有寓人文修养于护理实践中,以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配合高尚的精神境界、仪表、语言、行为,完善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协调统一,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和谐的美的环境[4],才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5]。

3.3 提高护生伦理道德修养,构建护患关系和谐

道德素质是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核心,这种品质在护理工作中表现为对患者的真诚关心、同情的人道主义的精神、对护理事业救死扶伤的责任感及护理活动中的“慎独”精神[7]。作为护理人文修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伦理学是培养护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关键[6]。护理是一项特殊的职业,高尚的道德素养是对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体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护理活动中,护患双方存在着思维方式、文化背景等多方面的差异,可能导致双方发生各种冲突。为协调关系,护患双方必须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约束自己的言行,相互尊重对方人格和权利,通过对护理伦理基本原理、原则同临床实例的学习,培养护生高尚的道德认知,最终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在护理实践中应用道德标准约束自己的言行,与患者有效地沟通,建立基于护理道德的和谐护患关系。

3.4 培养护生掌握沟通技巧,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人际沟通能力是护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在护患冲突频繁发生的今天,培养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已成为护理教育的重中之重。沟通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桥梁,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开展护理工作的前提,能够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8]。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在《福冈宣言》中指出: “所有医师必须学会交流和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应该看作与技术掌握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7]。因此,对护生沟通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人际沟通是护理人文修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模块教学实践中通过模拟临床情景案例的讨论分析,使学生熟悉人际沟通的基本理论、原则及掌握人际交往中的沟通策略和禁忌,护患冲突的化解技巧等,在未来的工作中应用于临床护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建立护患关系和谐。

结 语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和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9],护理人文素养的教育逐渐成为护理教育的重要内容。正如我国护理前辈林菊英先生所说,只有将人文、社会心理科学与医学科学统一起来,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才能造就出更多的高素质护理人才[2]。护理人文修养课程能够培养护生美学、礼仪、职业道德、沟通多方面的人文素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念,指导学生的职业行为,成为培养护生人文素质的核心课程[10],应该得到重视和普遍开展。

11.人文精神:新课程语文教学的基调 篇十一

为此,在面向新世纪人才需要的今天,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观,以人的发展为培养目标,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即便“经师易做,人师难当”,也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敢于挑战,勇于走出“应试教育”误区。否则,人文精神难复,素质教育永无实现之日。

一、关照学生的生存能力

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就是说,学语文的目的是为了“用”,达到表达思想、交流情感、传承文化的目的。的确,作为母语教育,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但学生语文能力不足,语不成句、用词不当、错字连篇的事屡见不鲜,语文技能已影响到学生个体生存能力。

1.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即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学会用语言进行交际,培养学生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读写速度、读写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达到新课标所提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听说读写的分项训练,坚持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沟通。加强课堂诵读、研读讨论、口头作文、辩论演讲、演课本剧等训练方式的组合应用,训练学生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恰当进行口语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要把语言训练和人文素质教育和谐地统一起来。语文反映人类社会的事、情、理、志,表现民族精神、民族情操、民族审美情趣等,负载着丰富多采的文化。在语言训练过程中如果不理解这些文化内容,就不能理解语言的表现力,不能运用语言很好地表情达意;如果理解了这些文化内容,就能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表现力,更好地用语言表情达意,思想教育也就寓于其中。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纵观古今,大凡优秀的文学作品,其辉煌之处,常常就是作家人格的伟大体现。因此,语文教学不能人为地把“心”、“言”割裂而谈能力培养。

2.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生如果今天不会学,明天就不会有发展与创造的潜力。要帮助学生建立明确而持久的语文学习动机,引领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书写习惯、言语习惯等,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同步共进,提高学习效率,培养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潜力,在教学中活化语言教学,引导学生关注和研究身边的语言,接受新的词汇、新的语言表达方式,在语言的灵活处理过程中增强对语言的把握,培养学生对新思想、新知识、新事物敏锐的感受与吸纳能力,引领学生主动融入现实生活,在感受和品味诸如全球化、数字化等新鲜词语的过程中,为学生的语言注入源头活水,激励学生始终与时俱进。

二、关照学生的生存状态

当前语文教育的积弊,就是学生被动接受,少情少趣,缺少了通过语文学习得到个人成功感、满足感的情感体验,缺少了通过语文学习品味生活的乐趣。学生心理处于高压区,个体处于灰色的生存状态。因此,我们的语文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心灵,让学生学得主动、生动、灵动,有真情、真趣、真意,让学生的生命充满生机与活力。

1.激发学生的情感内驱力。要真正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唤醒学生蛰伏的主体意识,形成持久的情感内驱力,从而有利于其个体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教学过程中应改变被动型、灌输型教育,注重学生的自我理解与情感体验,合理安排探究活动。可以优化组织形式,通过发现问题、研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引导学生梳理知识,沟通联系,逐步完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并从中品尝成功的愉悦。

2.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要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打开”课本,将课本与社会、人生的大教科书联系起来,集课内课外于一体,熔学校社会为一炉,拓展学生视野。同时要充分利用新课程方案选修课和活动课的设置,开出具浓厚的人文色彩的课程。语文老师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利用选修课的拓展性,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基本训练。如:书法、作文、诵读、文学鉴赏、人物评传、文化常识等,或侧重于情感熏陶,或侧重于健康人格的培养,或侧重于审美情趣的引导。要利用活动课程实践性原则,可组织读书会、诵读会、演讲会、辩论会、文学社团,通过国学讲座、读书、讨论、参观、访问、考察等方式积极开展活动,以此为根基,引导学生兼收并蓄了解和学习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创造学习的人文氛围,使我们的人文教育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从而使学生开放心灵空间,精神世界多一份活气、增一份灵气。

三、关照学生的生命价值

教育学生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必须以人文素质为基础,因为人文科学体系既是一种知识体系,也是一种价值观体系。“人文学科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导向,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轻视人文学科,必然导致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的衰退,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庸俗化(叶朗《人文学科大有作为》)。”语言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所负载的文化科学知识,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情意内涵及审美意义。语文教育要立足于为明天而奠基,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汲取世界文化精髓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科学精神。

1.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挖掘语言文字的内蕴,进行作品的精读与涵泳,让学生浸润在人类文化精华的滋养之中,完成人生价值取向的引导。如学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学生在反复品味中感悟作者海伦·凯勒对生命的珍爱,对生存的渴望,对生活的赞美,对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而学习《五人墓碑记》,则可引导学生体会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从而与作者对“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价值观的阐述产生共鸣。需要指出的是,当代人文主义教育重点提倡如下伦理价值:理解与和平,人的尊严,自由与责任,敬重自然。为此,语文教学要把价值教育放在整个教育的首要地位;将人性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和因素之中,使整个教育环境人性化;加强“自由与责任”的教育,将之视为现代伦理生活的核心价值。

2.要多渠道、多途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要以文传道,充分发挥教材的功用,引导学生跟上时代的脉搏。要指导学生阅读一定的科技作品,了解科技动态,熟悉科技语言的表达形式,加大其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进取精神,使其具备敏捷的思维力、丰富的想像力、新异的创造力。教学中还应宽容和鼓励学生不合常规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惟师、不惟书、不迷信权威,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与独特性,最终实现提升学生创新品质的目标。

语文教学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任务的双重性,即它的“交际工具”性和“文化载体”性,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说工具性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基础,那么人文性就是语文教学发展的价值方向。打个比方说,在语文教学发展中,工具性是桨,人文性就是舵。没有人文精神的价值引导,语文教学的发展及其运用容易走到邪路上去,因为“文化”是底蕴,是基础,只有树立大语文观,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语文教学才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21世纪的需求。

12.护理专业人文教育课程的优化研究 篇十二

1 人文教育

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护理工作是满足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各个方面的需求, 是对人的整个生命进行照顾、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 核心就是关注人的生存、尊重人的价值。人文教育就是通过传授给学生相关的人文知识来塑造健康人格, 培养人文精神, 提高综合素质[1]。

2 设置人文教育课程的必要性

2.1 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随之发展起来的整体护理模式, 要求为民众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全方位、立体化的健康护理服务, 对护理工作标准和护理人员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2.2 临床护士人文素质欠缺

医学模式的转变使临床护理工作的重心由“疾病”到“病人”, 以健康为中心, 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护士是实施整体护理的主体, 但护理人员的人文素养并不乐观。代彬[2]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用人单位和在岗护理人员进行了人文素质调查, 调查中发现:临床护士具备一定的人文关怀意识, 但心理素质、责任感、慎独精神、法律意识、沟通能力等欠佳。因此更新护理教育理念、明确人文教育目标, 塑造护士良好形象至关重要。

2.3 国际化护理需求

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 (WTO) 成员国后, 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迅速增加, 拉动了对高级护理专门人才的需求。目前, 许多国家的医疗机构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护理人员缺乏的现象, 尤其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新型护理观念的高级护理人才更为紧缺[3]。培养与国际接轨的护理人才, 需要更加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

3 人文教育课程的优化

要使护理专业的学生人文素质提高, 仅在所学课程中简单加入几门人文课程是不够的。需要优化课程内容, 创建人文环境, 提高素质内涵, 全面提升知识、素质、能力。我们构建了“一个核心、两个优化、三个结合”的人文课程体系。

3.1 一个核心

以全面提升人文素质为核心。从新生入学就提出口号:“我选择了护理事业就要向南丁格尔看齐”。让学生从入学对护理专业产生自豪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激发学习护理知识的兴趣。将人文课程教育贯穿于整个在校教育过程中。强化人文关怀理念, 树立人文关怀的意识, 营造人文关怀的氛围, 把人文关怀的理念植入到每个学生头脑中, 实现护理知识、技能与人文教育的相互渗透融合。

3.2 两个优化

3.2.1 理论课程体系优化

开设人文课程是提升人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在通识教育课中加入形势政策、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等人文社会公共课程, 开设了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创新创业、艺术审美、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等公共选修课。在专业基础课中加入护理伦理、护患沟通、护理心理学等必修课程, 护理美学、卫生政策法规、护理教育、护理经济学等选修课程。这些课程分布理论授课的整个教学当中。通过学习公共人文知识和专业人文知识, 达到提升护理人文素养的目的。

3.2.2 实践课程体系优化

将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健康教育、护理心理学、护理管理学5门课程整合为护理技能与人文课程群。在护理实践教学中, 教师率先垂范, 以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态度教授每一项护理操作。在操作训练时将人文关怀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将人文精神融入到模拟病例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法中。如每项操作老师首先细致耐心的引导示范, 然后要求学生对病人体贴、关心。操作前先进行规范的自我介绍、并评估病人, 操作时注意有效的沟通交流、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 操作后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4]。操作考试中适当增加沟通交流人文关怀的分数。通过这种开放性的教育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病人的感受, 学会从病人角度考虑;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创造性思维。

3.3 三个结合

3.3.1 与第二课堂结合

利用第二课堂举办人文讲座, 范围可以覆盖文、哲、理、工、史、艺等方面, 可以有效传播人文思想, 营造人文环境。可以弥补人文师资短缺的不足。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 如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摄影比赛、书法绘画、知识竞赛、社会服务、礼仪大赛、健美操比赛等, 使学生在校园文化中感悟人文精神, 熏陶人文思想。

3.3.2 与社会实践结合

学生利用周末、寒暑假进入社区、养老院、福利院等开展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社会调查等活动, 为居民、病人、孤寡老人提供健康咨询、健康宣传、献爱心等各种公益活动, 通过活动增加学生的职业道德感和社会责任心, 学会关爱身边的人, 将人文知识向人文素质转化[5]。

3.3.3 与顶岗实习结合

顶岗实习阶段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强化时期,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培养学生的爱心、细心、耐心、关心、责任心。将人文关怀贯穿于实习当中:规范仪容仪表, 衣帽整齐, 端庄大方;注意礼貌用语, 对病人称呼要得体到位, 尊重病人;保护病人的知情隐私权, 尤其涉及隐私的护理操作;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良好的沟通能力, 各项护理操作前中后的解释要到位;根据不同科室不同病种的特点, 对病人及家属做好卫生宣教、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等[6]。

通过实施“一个核心、两个优化、三个结合”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 采用动静结合、内外结合、环环相扣的方式, 使学生的人文意识显著提高, 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 学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提升, 为今后在临床工作中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通过优化护理专业的人文教育课程, 构建“一个核心、两个优化、三个结合”的人文课程体系, 进一步强化和熏陶护生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 效果显著。

关键词:人文教育,护理,课程,优化

参考文献

[1]高云.人文教育在构建特色护理教育中的实践探索[J].中华护理教育, 2013, 9 (4) :395-396.

[2]代彬.护士人文素质现状研究及其培养[J].中国民康医学, 2013, 15 (2) :111-113.

[3]陈军.构建注重人文教育的护理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 2007, 18 (2) :109-110.

[4]杨连招, 叶凤, 杨祺, 等.护理实践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 2013, 7 (1) :15-17.

[5]王雪琴, 马旭明, 王亚娟.护理学专业人文教育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护理研究, 2010 (1B) :95-96.

上一篇:大学生找工作十大误区下一篇:校园图片说说带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