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孔子学当老师》(8篇)
1.《跟孔子学当老师》 篇一
在《跟孔子学当老师》一书的卷首语上这样写到:师者,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 在本书中作者用清晰活泼的笔调,对孔子的教学及《论语》给出了自己的解读。其间旁征博引,用钱穆、章太炎等学术大师关于孔子的研究来印证自己的观点,给人印象深刻,让人在会心的微笑中完成一次愉快的心灵之旅。
“大教教心”;学第一,教第二。对学生的爱,尽在“授之以渔”。读了《跟孔子学当老师》,让我们有机会跟随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时空来审视自己从事的职业—当老师,以及怎样才能做一名好老师。
“心中有爱”。人活在世上,只要心灵不死,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做自己所爱做的事情。孔子的非凡之处他竟然将自己的生命之爱献给了被许多人忽视的教学,竟通过教学找到了让其心动的归宿。从三十岁执其教鞭开始直到去世,孔子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教学。他对教学无限的爱超越了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本身,让众多的弟子紧紧围绕在他的周围,努力求学。
“学”仍是教师的第一命根。有了很好的“学”才会有很好的心去教。要培养学生学习,教师自己首先要学习,并随时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体会和自己的学生交流。“学而时习之”决不仅仅是让学生好学,而是需要教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诠释如何“学而时习之”,用自己的努力求学和不息探索,为学生的求学、正心做榜样和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人生道路。这反过来又会激励教师终身求取学问,端正品行,从而将教学引入“教学相长”的正确轨道。孔子快到五十岁时依然真诚地对学生说自己还没有明确人生的真谛,仍会犯错,所以要再积累几年,准备从五十岁的时候钻研没有几个人能够读懂的《易》,使自己能够成为“在《易》里面读的人”
“真正的教育是教心”。大教教心正是中国历代优秀教师或读书人秉持的优良传统之一。虽然孔子自己未提出“大教教心”这样的说法,但孔子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教人如何体贴“仁心”。培养“圣人之心”正是朱熹为什么从事教学的根本理由。真正的教学是从师生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为基础,发生共鸣,才会发生真正触及师生心灵的教学。
孔子之所以值得学习,不仅因为他是“圣人”,是教师这一职业的先祖,更因为他的精神可以成为我们这些中国教师的“根”。我们以他的精神为“根”,不仅可以让自己的日常“做人”用一个中心,而且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给学生带去一种文化或精神的熏陶,使他们将来无论做什么也有源自中国文化的“根”。
2.《跟孔子学当老师》 篇二
一、传统保姆式的做法:“勤”了教师, “懒”了学生
温室难长参天树, 花盆难养万年松, 庭院难练千里马。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勤快敬业的教师从上课讲到下课, 甚至还要占用课间十分钟, 激情飞扬, 口若悬河。其实大多数情况下, 学生早已听得索然无味、坐立不安, 尽管教师用了十二分的力气, 但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怎么好。
教师这般过于勤快, 无异于鸠占鹊巢、越俎代庖, 无异于抱着学生在公路上走路, 无异于嚼烂了食物再一口一口地喂给学生。教师把知识嚼烂了再喂给学生, 让学生等吃“现成饭”, 不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主动去开动脑筋获取知识。造成学生知识学得过死, 题目稍有变化即束手无策。久而久之, 产生严重的依赖性, 养成一种惰性, 遇事不愿动脑筋, 碰到困难畏缩不前, 如此保姆式的教育必然导致学生的能力萎缩, 不仅不会创新, 而且还会阻碍学生的发展。学生不会自己走路, 离开老师就难以独自行走, 也不会自己觅食吃。
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一名好教师应该是一名“懒”教师
一节课, 如果教师的精彩掩盖了学生的精彩, 算不上真正的精彩。教师应该搭建平台, 让学生去演绎他们的精彩。《孟子离篓下》中说:“人有不为也, 而后可以有为。”因此, 教师要“有所不为而后又所为”。法国罗曼·罗兰也说:“一个人只能为别人引路, 不能代替别人走路。”为了不掩盖学生的光芒, 教师应该从前台后退。只要学生能干的, 教师就不去做。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去发现, 肯定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要好。给他们充分的自由, 信赖他们, 创造条件给予他们最大限度的锻炼, 他们的积极性必然高涨, 自然会有新突破。譬如,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大可不必课课都讲, 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 选择一部分内容让学生进行自学, 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课堂上少讲一点, 懒一点, 把机会留给学生;作业批改懒一些, 让好的或差的学生来批,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这样的教师, 看起来懒, 实际上最勤快, 他的懒也不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其实这是一种另类的“教学智慧”, 表面上是教师的“有所不为”, 却真正换来了学生学习的“有所为”。
三、当一回“懒惰的演讲家”
有这样一则笑话, 某位演讲家准备登台演讲, 他问台下的听众:“你们知道我今天要讲些什么吗?”听众回答:“不知道。”演讲家淡淡地一笑:“连我要讲什么大家都不知道, 那还有什么必要讲呢?”第二天演讲家又登台演讲了, 他再问听众:“你们知道我今天要讲些什么吗?”听众怕演讲家再次罢讲, 干脆回答:“知道。”演讲家高兴地说:“既然大家都知道了, 那我就不需要讲了!”第三天演讲家再次登台演讲, 他还是先问下面的听众:“你们知道我今天要讲些什么吗?”这时听众中有人说知道, 有人说不知道。演讲家说:“那好, 就让你们当中知道的人讲给不知道的人听吧!”
其实, 我们当中那些一登讲台就慷慨陈词、滔滔不绝的“勤劳”教师, 未必就比“演讲家”高明多少。这位懒惰的“演讲家”能从关注听众的已知和未知世界, 把握住两点起码的教学原则:“零经验的不讲”、“充盈经验的也无需再讲”。建构主义教学论原则明确地提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学习者的兴趣, 只有这样, 才能激发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才有可能是主动的。”
四、像“懒蚂蚁”那样学会动脑
两军相逢, 勇者胜;两员相逢, 强者胜;两强相逢, 智者胜。知识经济时代, 就是智者胜, 智者领先的时代。生物学家经过观察发现, 在蚂蚁王国里有一种很不公平的现象, 就是其中有20%的蚂蚁不干活。别的蚂蚁在忙碌着, 它们则东走走, 西逛逛, 好像无所事事。比如在某处找不到新的食物了, 但隔壁还有, 勤劳的蚂蚁晕头转向, 找不到北, 这时, 那些“懒”蚂蚁站了出来, 寻到了新食物的来源。后来生物学家明白了, 原来“懒蚂蚁”不是“懒”, 而是在动脑思考。其实, 这个现象与教学管理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知识经济时代, 尤其需要大量的“懒”蚂蚁, 虽说是“懒”蚂蚁, 但是他的脑不“懒”。
五、运用懒惰策略, 让学生动起来
1. 少帮忙, 让学生多动手
在教学教育中要多给学生活动表现的机会, 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敢于动手, 善于动手, 在“做中学”。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探究发现, 提高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使其学会学习。教师千万不要包办代替, 不能把答案直接告诉孩子, 或者左右他们的思想, 暗示其结果。
2. 少说话, 让学生多动嘴
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中, 加强学生“说”的训练十分重要。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确定说的内容和说的形式, 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 都能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通过这种相互交流的形式, 达到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的目的。譬如, 一堂语文课, 无论你讲得多么卖力, 多么精彩, 实际上又能帮助学生积累多少知识, 提高几许能力呢?似乎没有哪位学生, 其出众的语文能力是靠听语文老师讲课听出来的。
3. 少指挥, 让学生多动脑
在教学过程中, 教服务于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多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 让他们自主探索, 提高探究能力。学生自己的思考、表达和交流, 远要比教师讲更有效、有趣。要鼓励敢想, 善想, 敢于动脑、善于动脑。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去“发现”规律, 研究问题,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给学生多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 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是很必要的。
4. 少评价, 多让学生自主选择
有时要学会将“问题的皮球”踢向学生。虽然身为教师担负着为学生解惑之责, 但有时将“问题的皮球”踢向学生, 由学生自主寻找答案, 或探究合作, 这也是很有效的教学策略。
5. 少批评, 多给予学生鼓励
要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就要少斥责、多沟通、多鼓励、多引导。讲究坦诚, 要把学生当朋友, 以诚相待。鼓励能唤起被鼓励者心底的自信、自尊、自爱、自重, 相反, 过多的批评, 让被批评者心里产生自卑、失望、自暴自弃, 甚至是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允许他们出错, 这样才能在探讨的过程中给孩子们情感上的理解和宽容, 让他们更自信更从容地去进行科学探究。
6. 提供一方舞台, 让他们也做“先生”
学生是主人, 只有亲历, 才有感悟;只有体验, 才有真知。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写过一首《小孩不小歌》, “人人都说小孩小, 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小, 便比小孩还要小。”短短的四句话却折射出很大的道理:学生们远比我们想象的能干得多, 只是教师们低估了他们。假如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让他们也做回“小先生”, 则将获得不一样的惊喜!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终身受益, 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用教师的“懒”唤起学生的“动”, 用教师的“无为”换来学生的“有为”。让我们谨记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
参考文献
[1]梁继概.运用有效学习策略让学生主动学习[J].吉林教育, 2008 (15) .
[2]陈晓娟.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Z].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9.
3.《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篇三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这学期我仔细研读了周勇的《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回想,受益匪浅,只感觉自己的教学感悟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孔子之所以值得学习,不仅因为他有我们没有的东西,更因为他的精神可以成为我们这些中国教师的“魂”。我们以他的精神为“魂”,不仅可以让自己的日常“做人”有一个中心,而且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给学生带去一种文化或精神上的熏陶,使他们将来无论做什么也有源自中国文化的“魂”,而不仅仅是让他们通过大学的招生考试,然后便不知道心灵将往哪里去了。孔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指导我们教师教学的准则。“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这些中国教育大地上的美妙风景,这些深深卷入了我们的教育生活的美好语词,蕴藏着一份宗教般虔诚、炽烈、隽永的”教学之恋”。
一、大教教心是中国历代优秀教师或读书人秉持的优良传统一。我们教育学生不仅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流的学术养育,更是为了能让他们的心灵获得熏陶,即所谓大教教心也。而大教教心正是中国历代优秀教师或读书人秉持的优良传统之一。
孔子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教人如何体贴“仁心”。在朱熹看来,孔子堪称圣人。孔子所说的一切堪称完美,他再现了圣人孔子心目中的“大教”,他甚至将“圣人之心”、“圣人之教”与真正伟大的教育视为同一事物,认为教师教学、学生求学都必须“先立大本”,即以圣人或孔子式的“仁心”,这种“仁心”在我们实际教学当中就是那种对学生无私的爱。中国式的大爱学生,就是用自己的努力求学与不息探索,为学生做求学、正心的榜样与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术与人生道路。这种大爱反过来又会激励教师终身求取学问,端正品行,从而将教学引入“教学相长”的最佳轨道。
大教教心在我们是教学中不仅是教学生体贴仁心,更重要的是要把知识教到学生的心里去,即知识传授的前提是如何获得学生的“倾心”——对任课教师的仰慕之心,对所学文化知识的喜爱之心。“亲其师,信其道”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或对学生的管理没有渗入到时下这些思想千差万别的当代学生的内心深处,那我们所谓“生动”的说教也只好算得上毫无意义的忙碌了。因此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真正蹲下来看
学生,和学生平等相处,走进学生的心田,播种知识的种子,才可能收获丰收的喜悦。我们的新课改已经向我们说明“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这个几千年前孔子曾经倡导的千年古训的深层含义了。
二、“学第一,教第二”永远是教师不懈追求的教学思路。
“学”仍然是教师的第一命根。有了很好的“学”,就会有很好的“心”与教。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第一需要是: 要想赢得学生的钦佩与追随,哪怕只是少部分学生的钦佩与追随,都得有真才实学和拿得出手的品行。对教师来说,有学问,行,无需遮掩,是一件多么体贴、畅快的事;没学问,不行,还要“演戏”,是一件多么耻辱、难受的事。
教书不等于教学。教书是教别人的书-----自己不了解的别人编写的教材。教学教的是自己通过学习撰写出来的书,把自己的“学”教给学生,或者是把自己的“渔”送给学生,而不是弄一盘“死鱼”给学生吃。所以在思考教学的时候,与其为了“趋新”或想出更动人并且更新颖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建构新概念,还不如冷静下来,想一想教学的永恒之道,让自己一下子安心算了,然后就去实践。大量的教学实践恰恰可以表明了孔子用其教学实践诠释的“教学之道”支配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他从来没有一句教条,也全无道学气。他所有的教学之道,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等等,都是以自己的赤子之心以及对学生的真实了解为基础。
反观孔子,学问、人格与心意,这些能够赢得学生追随的“法宝”他一样也不缺,而且在学生面前,他历来都是“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所以他的教学以及孔门的师生关系实在值得长期地研究下去。
4.《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篇四
作为工作一年的老师,在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我充满热情和憧憬,以为会沉浸在美好中,但事实给了我狠狠一击,顽皮的孩子,多样的家长,快节奏的教学生活,让我产生了一种“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感觉。时间一久,我才慢慢发现,如果说教学真的是一场恋爱,他绝不是轰轰烈烈的热恋,而是细水流长的,既有孩子带给我的感动、有快乐、有甜蜜,更加有迷惑、有犹豫、有发脾气,这种种感觉都非常的真实。
朱自清、胡适、孔子等许多的年轻人,刚踏上讲台时都是这样,百感交集,甚至不被学生承认,然而当他们真的走了这条路时,内心却是清醒的,他们的心中怀着一份纯净的理想与信念,那是一块心灵的净土,不会被现实中的“饥饿”、“遭人白眼”所影响,于我们青年教师而言,是有那块净土的,但在现在,要守住成为比有更加困难的事,我们做的工作和儿童有关,我们有没有像我们身边的孩子学习呢,学习他们的“傻劲”,即使我们什么都明白,变傻一点吧,那样你更快乐,更投入,更能沉浸其中,享受这一生的恋爱,教学之恋。
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而且孔子对“因材施教”有其独特的见解和做法:孔子注意了解学生情况,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针对学生智能的高低,孔子也进行不同的教学。“中人以上,可以语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也。”就是说教学要讲究由浅入深,因人而宜。孟懿子问孔子什么叫“孝”,孔子回答说:“无违”。当时由于孟懿子的理解能力的限制,没有进一步要求“无违”的内容,孔子也就不再讲下去。后来,樊迟向孔子问起什么叫“无违”,由于樊迟的理解能力已达到相应的水平,孔子才进一步具体说明“无违”就是父母生前死后都要按礼的规定对待他们,不能违反。对接受教育的对象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确定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因材施教的重要前提。而我常常在教学中错误的以为别的孩子能做到的,你为什么做不到,其实,每个孩子要做的不是和别人比,而是和自己相比有没有进步,老师应做到对“坚强”的孩子批评点拨,对“脆弱”的孩子支持鼓励,用适合的“爱”促进他们成长。
5.《跟孔子学当老师》 篇五
今年假期读了一本书《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开始,觉得像古董,太陈旧了,后来随手翻开看了看,渐渐就被它吸引了,这是一本读后感式的书,闫学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一种解读,越读越觉得闫老师写得贴近我们教师的生活,给我们点亮了一盏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的明灯,正像书中自序中写的那样:我想做这样的师。让学生喜欢自己课堂的老师。课堂教学除了传授一定的知识,还要启发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启发他们努力跳出课堂的范围去阅读、研究和思考。这就在于老师的教育素质,以前自己对看书没有多大的兴趣,读完这本书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信条。只有这样,课堂才不会成为现成真理的灌输与接受的地方,才会成为人感受自身理智的存在,实现心灵自由交流的地方。总觉得自己平时上课缺少一种东西,那就是激情。我觉得要在今后的课堂上,让课堂成为自己表现得舞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他们的教育技巧的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表现自我,即把自己的精神财富展示在学生面前”
一个爱学生、让学生喜欢的老师。书中有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样一段话:孩子们所喜欢的是那种本人就喜欢孩子、离开孩子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们交往是一种幸福和快乐的人。要想让学生喜欢自己,首先自己必须先爱学生。课堂上,把自己的关注面扩大,关注每一位孩子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及时地表扬好的,指正差的,让每位学生充分利用课堂上的40分钟,学到更多新知识。课余时间,不能吝啬自己的关心和爱心,蹲下身子来多与孩子们聊聊天,多与孩子们做做游戏,让自己融入到孩子们的童真世界中,让孩子们觉得自己的老师像个大姐姐,像个大朋友。当我们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一个孩子,我们就会以最博大的爱与理解去对待孩子,从而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教师。
让孩子拥有良好健康的心态,对学生负责的老师。教师的责任感,体现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体现在平时工作的细节之中。对学生负责,就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关心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在校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发现问题,及时耐心地进行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对学生在校的每一天负责,对学生的一生负责。
6.《跟孔子学当老师》 篇六
最初读大师的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没有高深晦涩的理论知识,这种理论加实践的论述方式与我最相宜了,好理解嘛,具体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
我被它深深地打动了,我为文中所描绘的教育所吸引,或者说是有些迷恋。我坚信,这样的一所学校,这样的一群老师,是一所理想的教育乐园。
苏霍姆林斯基先生,他那么懂教育,了解孩子,他走到了教育真谛的大门里面。他热爱教育,喜欢孩子,在自己的教育园里探寻教育的规律,他觅得教育之真谛,微笑着将自己的教育发现呈现在我们大家的面前。
在他面前,我并不感到自身的渺小,因为你已完全为他的真知灼见所折服,心中唯有崇拜和无限的向往。向往,甚至觉得,那就是教育的天堂,教育的世外桃源,教育的理想国,孩子和老师们的一片乐园。你无法抑制他那股强大的吸引力,那样的一种理想的教育状态,成了我终身对教育的仰慕。
似乎遥不可及,却又那么地撼天动地,仿佛不在人间,只属于那高高的云端。我醉了,陶醉在这样的一片教育理想之乐园。
这是怎样的一种教育情怀、追求和热爱!难怪闫学老师在《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一书中写下了这样的序言――我想做这样的老师。是的,我想从事这样的教育,我想做这样的教师。读罢此书,谁又不会让这一信念在心里深深地扎根呢?
和孩子们在一起,是多么奇妙的人生之旅!是谁,赋予了苏霍姆林斯基这样神奇的教育魔力?
我愿意和孩子们在一起,为你,我不怕千难万险,因为苏霍姆林斯基思想的光芒,是远方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巍峨高山,心向往之,我愿追随大师,执着追求教育的真谛,牢记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不忘初心,不负使命。
没有人会随随便便的成功,唯有用心、专注、执着,才能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书海跋涉,笔耕不辍,在思考中行动,在实践中前行。对教育,我们有理想,有追求,有思想,有激情,有情怀。是的,我们都是时光的穷人,我们不只是惜时如金,会思考,敢前行,我们拥有一颗坚定、执着、淡然而行的勇敢的心。
7.学当小老师作文 篇七
周六上午,我和妈妈照样到少图去参加学经班活动。从上周开始,三样经典都是请小朋友上台领读,每人领读一样内容。
学经活动开始了,今天读的三样经典是:《易经》《大学》《成语接龙》。第一位上台领读的是雯雯小朋友,她也是我的好朋友,她领读的是《易经》,非常的流利,看不出人家今年才上大班哦,厉害吧!接下来,领读的是柏琳小朋友,她领读《大学》,虽然读得还不是很熟,但是敢勇敢站上台就已经很不错了。最后一本《成语接龙》是我领读,其实今天我是被临时叫上场的,因为我上周没来,本来是由另一位小朋友领读,可她今天没来。在雯把领读小老师的胸牌挂我胸前时,我还懵懵的,不知道她要干嘛,后来妈妈告诉我了。
快到我时,我心里还是有点担心,妈妈鼓励我说,今天的内容,是我非常熟悉的,肯定没问题。很快,就轮到我上台领读了,我大方地上去,戴好耳麦,站直站好,开始领读。我最喜欢第一节的内容,所以读起来非常熟练,领读完后,大家还给我热烈的掌声,妈妈也夸我领读得很好!很勇敢,突破了自己,很棒!学经班的舞台真好,我会继续努力,锻炼自己,加油!
8.《跟孔子学当老师》 篇八
曾几何时,我也非常热衷于和学生一起读书,我们读报纸上最新鲜的文章,我们读自己最感兴趣的杂志,读成本的传记、杂文、随笔,读后我们交流讨论,有时会因为对书中的观点看法不同而争得面红耳赤。又几何时,因为考试,为了成绩,我们只能选读课标要求的名著了,因此我们的读书交流中少了许多争论,少了许多思想撞击的火花,少了许多心与心的交流……读书都少了,更不要说写了。原来我们每周一篇周记,每周一次长达一个半小时的周记交流,每次周记交流中同学们都想尽办法创造新的形式,每次交流后都评选同学们最喜爱的周记,每次周记交流时,学生之间的唇枪舌战,每次周记交流时学生们两眼熠熠放光……如今这些场景都不见了踪影,教和学都少了许多快乐,也少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记得我的学生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作文的素材就来自周记,我们退休的胡铁之老校长每次看到报纸上有我的学生的习作发表,都要赶来祝贺,老校长一直都保存着他的孙子――曾经是我的学生上学时写的读书笔记和周记。
记得曾经的学生家长对我说,她儿子说顾老师是他遇见的最好的语文老师,当时我只觉得这是学生和家长的溢美之词,因为我知道自己没有姣好的面容,没有甜美的嗓音,没有潇洒的书写,没有渊博的学识,何以能配得上学生和家长的评价?现在读过《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后,才明白是我带领他们读书和评写周记,让他们的初中生活多了一些色彩,多了一些回味,因此觉得我这个老师与众不同吧!我的学生升入高中后,和别的学校的学生尤其是一些名校毕业的学生交流自己周记点评活动时,让对方羡慕不已。这个活动让学生多年以后都回味无穷。
【《跟孔子学当老师》】推荐阅读:
《孔子学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9-29
孔子的传说07-19
孔子说07-29
孔子谈诚信08-27
论语孔子论文09-18
孔子诗教09-23
孔子语录论语10-28
孔子的简介故事06-19
关于孔子名言感悟06-24
电影《孔子》观后有感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