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反思(共13篇)
1.传统文化反思 篇一
本框题的内容比较贴近生活实际,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较深。
而且课堂的设计理念是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的,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注重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去讲解内容,并且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由于教学内容是讲述传统文化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和运用,本节课把重点放在情感目标上,重点引导学生认同我们的传统文化,同时认清传统文化的现状,为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2.传统文化反思 篇二
关键词:《立秋》,传统文化,反思,晋商
姚玉瑄与卫中创作的晋商主题历史话剧《立秋》是一部辉煌的剧作, 一如曾经辉煌的晋商文化, 密密绵绵地传达着丰厚的寓意和对社会、历史、人生的深思, 沉甸甸地凝聚着一层悲哀的浓雾, 用一种足以穿透玻璃的针尖之力拷问与反思着中国传统文化。舞台上活跃着的《立秋》由山西话剧院搬演后, 带着中国晋商的历史特点完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拷问、反思。
一、晋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晋商从明初兴起至清末渐衰, 兴盛达500年之久, 在中国商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实在是一个奇迹。而晋商的绵延得益于它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商业文化进行了融合, 这是晋商最为成功之处, 随着历史的发展, 融合中的弊端渐渐显现之时恰也是晋商失败之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含义丰富、意义多重的范畴, 其中入世意义最大的莫过于儒家文化, 儒与商的结合成了一种自然趋势。儒家思想的代表“仁义礼智信”构成了晋商文化的思想理论基础, 明代蒲州 (永济) 商人王文显说“利以义制, 名以清修, 各守其业。苍天可鉴, 照此办理, 子孙必代代昌盛, 身安而家裕”1。晋商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具有了文化的灵魂与商业的机制, 软与硬、阴与阳、隐与显、质与形, 完善并充实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儒贾相通、商而优则仕、弃仕而为商的观念在晋商中已经深入人心。《立秋》从头至尾都回荡着几句震耳发聩的声音:“天地生人, 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 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勤奋、敬业、谨慎、诚信。”2这句摘引自张正明《杨氏家谱》的警语不仅仅是一个民国时期山西丰德票号的运营标语, 凝聚更多的是中华民族对人生的认识, 对人的价值与意义的真知, 对家族、事业的发展之灼见。这种精神的引导与支撑似乎更胜于对物质实体的经营, 历史使得儒家思想与晋商文化的结合突出地具有了对人格进行培养的特点, 而且在这种人格培养中添加的商业因素对传文化统思想来说更具有改革性的特点。孔子说:“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3这里的“‘君子’‘小人’, 乃是以修养的程度分。”4而且“子罕言利”5,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6。孔子推崇的修养是不言、罕言利, 商家的职业又决定须言且多言利, 儒、商之别是在对人格共同打造的“和”中消融的, 商家以儒之义治利, 给自己自足的农业社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灵活地掌握了将传统文化的规则要求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原则, 这是晋商繁荣昌盛的一条捷径。
马洪翰说:“儒商兼融, 人才辈出的晋商辉煌!”文菲的父亲文郁波“当初到票号学徒, 规矩多着呢:首先人要周正, 个头不高不矮。进门就要试鞋试帽, 鞋是铁鞋, 脚大的穿不进去, 脚小的提不起来。帽子也是铁的, 脑袋大的戴不上, 脑袋小的扣进去了。”可以说这是一种规矩、法则、要求, 合不合理明眼人可以当即立辨。在陈旧面前, 马洪翰的见识就要进步很多:“猪脑袋大, 羊蹄子小, 咱要吗?咱不是招女婿, 是招学徒, 只要能干, 管他头脚大小呢!”留下来的不只是文郁波, 还有丰德票号历史上光亮的一笔, 在儒家文化被统治者利用并愈来愈桎梏人们思想的趋势中, 晋商文化的不断革故鼎新是促使其不断进步的原因。
丰德的家庭秩序分工展示着传统文化的阴阳和谐有序, “女正位乎内, 男正位乎外”7——男主外、女主内, 而这种家庭秩序是中国古代直至近代一直延续而用的分工模式, 具有社会典型意义。对于社会来说, 由小家的和谐可以构建大国安宁, 而国之安宁是保证家之和谐的大环境;对于家庭来说, 个人的安详可以组成家庭的和睦, 整个家庭的和顺是对个人幸福的帮衬。家国相通, 晋商男子长年在外, 奔波于全国乃至国外, 为着家资的积累、生意的扩展、事业的兴盛而操劳。女子大门不出, 使漂泊于外的男子们心有所属、意有所归、安心做事、踏实不虚。女人有希望, 带着更强的责任感守卫着家庭的后院, 管理着这个体系运转很关键的一环。崇高的票号诚信不只是体现在男人的身上, 他们“纤毫必偿, 诚信为本”。女性在其中就如同大地与土壤, 淳厚温善, 不抱不怨, 尽心尽力, 老太太拐杖上挂的钥匙不仅是保障大后方的经济防线, 更是整个家庭与生意的基础。在晋商的家族文化中因为有了财富的纽带, 给传统的家庭模式增加了与社会接触的几率, 具有了经济色彩, 这无疑使得《立秋》与现代经济社会拉近了距离。
如果说在最初中国传统文化与晋商结合时是具有进步意义与改革意义的话, 到马洪翰改变选学徒的方法时, 也不过仅仅是细节上的变动与进步。事物生灭的规律必然是产生、发展、兴盛、衰亡的。到晋商发展到晚期时,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纳已经尽显僵化, 此时晋商的末路既是商人们的悲哀, 也是晋商文化的悲哀。
马洪翰是坚实而主动的守卫者, 大院里面是凄楚而被动的困守者。在“丰德票号”的牌匾前, 马洪翰:“即使我马洪翰粉身碎骨, 只要有一线生机, 我也不会放弃为丰德护碑守门。”守卫着曾经一度信誉充厚却要行将末路的票号旧制。而在马家这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宅院里, 为男子守家护院的女子们, 忍受着精神的折磨与传统的苦痛。绣楼上有姑娘们守空楼的传统, 奶奶守五年、母亲凤鸣守八年、瑶琴守六年。这种文化约定的秩序太不近人情, 也十分无奈:“白天数墙砖, 晚上数星星, 那是人过的日子吗?哎, 这是谁立下的规矩啊……” (老太太) 这是在问, 同样是在拷问, 这种抱怨何尝不是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人情的精神桎梏在并不庞大的大院女人命运情理面前, 竟然是那样可悲与可痛。马洪翰的守卫显得力不从心, 当他让女儿瑶琴离开绣楼去自由生活的时候, 他对晋商文化的精神守卫已经发生了动摇。不合理的“守”, 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晋商结合没有恰当舍弃弊端的批判与揭示。
二、晋商与中国传统文化同时面对社会危机
晋商文化诞生的历史土壤给它烙上了特定的中国烙印, 当传统文化所服务的政治制度改变时, 晋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就出现了不协调, 曾经的融合越紧密, 此时受到的冲击就越大。《立秋》讲述的是民国初年山西丰德票号在动荡时局中, 虽竭尽全力欲挽狂澜, 却终至于无力回天而走向崩溃边缘的故事。丰德的破产是晋商的典型, 祖祖辈辈的辛苦在马家的“库里面藏着六十万两黄金”, 黄金的储备一如晋商的繁荣。一天之中, 这马家的家底六十万两黄金就要被花掉, “立秋”之后的丰德也就同众多的晋商票号一起变成了历史。通过艺术的加工, “立秋”所寓的晋商衰败之快的意义也得以彰显, 国破家何在的痛楚也得以舒张。
《立秋》具有很强的戏剧性。话剧所演地点是丰德票号的总经理马洪翰家大院, 视角集中于一个地点;所演时间从立秋的早晨到深夜, 高度浓缩于一天的时间中;冲突紧紧围绕主要矛盾:局势动荡商家提钱紧迫, 票号需要巨额现钱来支撑救市。而最能体现《立秋》对传统文化进行思索的意义的当非戏剧冲突中的两个主要人物马洪翰与徐凌翔莫数, 他们两个在剧中具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
马洪翰与徐凌翔具有不同的思想认识。“文化模式凝聚在社会环境中, 成为社会环境背后的一种深层力量, 深刻地影响着一代代人的性格特点。”8一个人若是从小生长在某种文化的环境与氛围中, 他的精神血管中便会自然而然地流淌着这种文化的血液, 他的灵魂里会潜移默化地活跃着这种文化的影子, 所以这个人的决策、见识, 甚至结果都是要受到文化的影响与制约。马洪翰可以拷问:“是我的德行不如先人吗?先人的教诲我铭记在心, 身体力行, 一刻不敢忘记!是我的智慧不如他人吗?我熟知财富增值的奥秘, 票号钱庄, 开遍大江北!是我的胸怀不够宽大吗?俄罗斯的风、东瀛的水、关外的雪、岭南的雨, 汇集在我的心里, 四面八方, 条条大道, 都通着我丰德啊!”他的维护是真挚而又理智的, 可以说他是晋商文化思想与精神的继承者。
徐凌翔与马洪翰同甘共苦, 亲如兄弟。他可以拷问:“也许是我们背负的东西太多、太沉重了, 就像这厚土高墙, 重重城门, 压得我们透不过气来……”他也可以充满信心地说必须“审时度势, 改革图存, 如若优柔寡断, 坐失良机, 丰德将不复存在。”“钱庄终将被银行所代替, 这是大势所趋, 就像这大清的帝制, 终将为民国的共和所代替一样。”他的维护也是发自肺腑的, 是将胸怀放大后的机智, 他同样也是晋商文化的思想与精神的继承者。只是继承后体现的方式不同而已, 马洪翰想用人格与精神的力量来应对危机, 徐凌翔欲用公司制度的变革来度过危机。但是结果呢?是否会如其所想?不论是隐性的精神还是显性的变革, 在社会大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都只能是悲剧。
丰德票号面临的诸多矛盾就如同当时中国国内社会所具有的诸多矛盾, 国家的颠覆造成了家庭的颠覆, 家庭的颠覆造成了家庭成员的痛苦。社会的变化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化生存的一度平静, 也将晋商的前途推倒了悬崖的边沿, 都是岌岌可危。《立秋》在一天就可以激化很多矛盾, 可以演绎出几十年的历史。可是那个背景:动荡局势的背景中, 改革也许只是死马当话马医的一个方子。药医不死病, 倘若它真就要死了, 药方也没有用了。政治动乱、历史变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劫难, 晋商则把这劫难具体化、形象化, 《立秋》又把这劫难艺术化、悲剧化、理性化。丰德的是传统文化之灵穿上商业的外衣的一种形象, 当这种形象消失的时候, 它的灵将归于何处?这种深刻的拷问与思索在《立秋》中传达着。
三、意味深长的立春
在《立秋》的最后, 舞台上有一老一少在对话:
小男孩:老爷爷, 这树叶长得好好的, 怎么就落了呢?
马洪翰:立秋了!
小男孩:后来呢?
马洪翰:白露。
小男孩:后来呢?
马洪翰:霜降。
小男孩:后来呢?
马洪翰:立冬。
小男孩:后来呢?
马洪翰:小雪。
小男孩:后来呢?
马洪翰:大雪。
小男孩:后来呢?
马洪翰:立春……
舞台上饰演马洪翰的演员将立春的字眼说得铿锵、深情、意味深长, 这种意味深长强调着蕴涵生机与再生的春意, 也强调着冬的萧索与复苏希望的渺茫。现实确实如此, 立春之后, 春寒料峭, 儒已成腐, 对于晋商来说, 永远地留在了“经冬雪未消”“寒去春未到”的“后来”当中, 变成了永远埋在过去的一段历史。
在那段历史中:家庭在庞大的社会激荡中, 财富在宏大的社会变革中, 人在波澜的国家动荡中, 宝库的积存只能是暂解燃眉之急, 再多的金子也不能挽回清政府的灭亡, 或者说是旧的制度、旧的传统、旧的思想的消亡。政治的动乱破坏了看似平衡稳定的秩序, 多年积聚的物质与精神都不能挽回。
《立秋》传达出了一种思考, 一种悲剧中的理性思考。一个民族的商业在面对巨大的社会变革怎么办?坚守与改革的争论在漆黑的历史天幕中就只是一颗划过的流星, 不论是马洪翰还是徐凌翔, 都只是一个代表性的符号。这就是这部剧的历史意义与社会意义, 在那时漆黑的历史背景中, 中国的天幕上闪烁的岂只是一部话剧的故事?在现代社会中, 传统与文明的拷问又怎么能说是没有延续?面对着挑战, 何去何从, 传统文化的形象就像一个接受考验的老人, 结局是次要的, 重要的是曾经的沧桑历程。
参考文献
[1]、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山西旅游景区志丛书编委会编, 《晋商文化旅游区志》686页。
[2]、话剧《立秋》的内容均引自《剧本》2004年第11期。
[3]、出自《论语·里仁》。
[4]、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毛子水注译, 《论语今注今译》第54页。
[5]、出自《论语·子罕》。
[6]、出自《论语·述而》。
[7]、出自《周易·家人·彖》。
3.颁奖文化与捐钱文化的反思 篇三
关注平常之中不平常的事态,承担平淡之中不平淡的工作,坚持平凡之中不平凡的使命,在我20年的环保志愿者工作历程上,有幸遇到一些绿色知音。从1992年开始在大陆推广环保教育和提高民众环保意识的过程中,认识了一班绿色的耕耘者。他们的无私奉献、刻苦奋斗和坚毅精神感动了我,这一班无名英雄没有资源、没有地位、没有条件仍然勇往直前,不禁启发我去思考如何支援他们呢?最直接的方法是把他们的事迹和奋斗经验传播,令更多人加入他们的行列,以他们为榜样。
地球奖诞生
作为一位民间的环保志愿工作者,深切地体会志愿者无名英雄可以发挥的力量和价值,因此在国家环保总局的撮合下,我代表香港民间慈善环保组织“香港地球之友”与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于1996年联手创办了“地球奖”,每年评选杰出贡献的环保人士。自1996年到2002年举办了7届,共选拨了211位出色的环保英雄。得奖者包括新闻工作者、教师、专家、农民、妇女、干部、志愿者、青少年和环保社团的领袖人物。
“地球奖”的定位是一个“民间”的环保奖,不接受商业赞助、不卖广告、不搞排场、不浮夸、尽量凸现一股“草根”色彩、清纯的风格和崇高的品味。所表彰的不单是个人行为和成就,而是获奖者无私的奉献、奋斗精神和一份环保社会责任心。坚持不收企业赞助,只接受慈善基金和善长仁翁的私人捐助,这样做的出发点是为了保障“地球奖”的品味和对得奖者的尊重。
停办的原因
为什么办了7届不再办下去呢?原因有3个:
一、“地球奖”在1990年中催生中国环保运动成长的历史任务已经达到一定成效,选出的211名绿色模范在各行各业、各阶层和各范畴里已引发了不少回响。
二、国内的环保评奖也随着环保运动的兴起而变得热闹。绿色奖赏多了,评奖、颁奖、选举也频密了,甚至有点泛滥了。看见这个趋势我不禁反思“地球奖”的未来发展方向,是继续“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呢?鼓起勇气寻找新路向。
三、“地球奖”每年匆匆评奖、匆匆颁奖、匆匆分道扬镳,没有机会深入地去了解和感染这班环保模范的绿色理念和实践经验。继续评下去,倒不如拜师求教,向这些环保英雄取经,或跟他们结合力量将其实践经验推广传播。
“地球奖”之后的尝试
自2000年“地球奖”颁奖典礼后,组织“地球奖”环境教育讲师团到西部边远山区、农村和一些高污染城市去宣传推广环保意识和教育。自2000年至今讲师团已走过15个省市,行程29 200公里,把绿色信息辐射87万人,为老师、学生、妇女、儿童、政府官员企业和环保干部、新闻记者、旅游业人士、志愿者和环保社团以及农牧民等送上寸草之心。
每年邀请得奖者当义务讲师付出时间、精神和体力下乡、下县、进村,夜以继日地培训和交流,把绿色信息传播之同时也送上一片关怀和绿色希望。讲师团还坚持五个“不”:不收讲费、不收纪念品、不接受宴请、不讲排场、不住高级的宾馆,尽量把节省下来的经费用作购买环保资料、文具辞典等赠送农村学校的老师和学生。
每次讲师团到地方宣传培训之同时也趁机考察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了解地方的需要,这有助挑选值得支持的环保工作和对象。经过5年多的巡回培训和交流考察后,并咨询“地球奖”获奖者和环保资深人士,终于决定把原本投放在每年评奖、颁奖(包括评选费、宣传费、公关费、场地费、布置费、外地得奖者的住宿路费、奖杯奖牌制作费、采访费、主礼司仪酬劳费、奖金)的百万元经费,转用来支持推广农村环保教育和农村妇女沼气示范工程。
“向日葵行动”就是直接资助陕西妈妈环保志愿者协会在陕北地区(包括延安宝塔县、大荔县、米脂县等)开拓四位一体(猪—厕—沼—果)的农村庭院生态活动。于2004年和2005年跟陕西妈妈环保志愿者协会的王明英下乡到大荔、米脂和宝塔县考察和验收沼气示范工程,并顺道给陕北农民、妇女和孩子进行环保教育培训。他们的反应令我深受感动,这样更肯定我把“地球奖”筹募到的捐款转投进“草根”生态工程和环保教育的决定,真真正正雪中送炭。
反思:捐钱文化
反思颁奖文化之同时,我亦反思捐钱的文化。作为一个民间环保工作者和香港一个民间环保组织“香港地球之友”的主管,在接收捐款和如何运用善款的议题上我需要坚持原则和诚信,不辜负善长仁翁的好意,亦不浪费宝贵的资源。民间社团有别于政府和企业,因为站在民众利益和道德高位上,更需要以身作则,对捐款者、对援助者有一份责任和承担。
捐助“硬件”的多了,例如:建小学、建宿舍、科研中心,捐仪器、捐车辆、捐药物、捐电脑、捐书籍等都很有意义。除了“硬件”之外,“软件”也同样重要,知识、意识、经验、技术的转移是“自可持续”的基础。经过20年的民间推动工作,去改变民众的想法和行为,我深切体会要扭转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是需要进行“软件”的长期宣教,这样需要长期投资在思想教育上,这包括师教和身教。
要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善社会,民间社团和民间工作者必须实践人力资源、经费资源和善款资源最有效的运用,发挥“四两拨千斤”的“绿色杠杆”效益。
环保工作有无尽的空间、无限的需求、无偿的付出、无价的回报,但是在“有限”的时间、体力和精力范围内,需要做出取舍。从追求“掌声”转向追求“心声”,催化平常人、身边事的绿色思维和生活转变。亦拿亦放,退后才看到前路,由颁奖“舞台”转到环保教育“讲台”,再由“讲台”转到大自然的“平台”。
感谢所有对“地球奖”支持和关心的人士,希望您们明白选择放弃合办“地球奖”的考虑和原因,亦请各位“地球奖”得奖英雄,继续奋发图强,亦师亦友,继续维系这份绿色友谊,珍惜这份绿色缘分。
天地同心,山河同脉,中华同根,风雨同路。
4.传统文化班会反思感想 篇四
通过此次班会我知道了端午节最有意义地方在于她是中国唯一一个以纪念真实的历史人物而缘起并延续至今的节日,并且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大家知道,新中国以后的法定节假日不用说了,都是以政治意义为背景的,即使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绝大部分是来源于气候节令的变化,其次是神话传说和地方鬼神祭祀,唯一这个传统大节端午节却是缘于并用来纪念一位南方的浪漫主义诗人的。在中国,一些著名人物,几乎全是一些政治人物死后,被民间奉为神灵而设龕祭祀的也不乏其例,但都还没达到以全国范围的节日活动来进行纪念的程度,而为什么战国时代的偏居南方经济落后地区的楚国的一位非主流(从当时和整个诗歌发展史来看)的以方言写作的诗人得以当此殊荣呢?他结束生命的方式也不是战国侠士般的慷慨悲歌、引颈自戕,而是更忧怨地、更阴柔地投水自尽。中国的生命哲学里除了关乎荣誉、气节的危急关头,似乎对自杀的举动向来是争议多过理解的,一个推崇或“死谏”或“忍辱负重”的民族,为什么会对一个自杀的失意政治人物兼诗人的死倾注了如此多的同情和关爱?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节日是由民间自发兴起的。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有的。能被民间自发纪念而生成节日的,几乎全与宗教有关,至于纪念一些伟大政治领袖或公益人物的节日则大都与政府或国际组织行为有关,如华盛顿、马丁路德金、南丁珂尔等。为什么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神能够由民间自发地与一个节日紧紧地联系起来了呢?
通过此次班会我还了解了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还有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基祭”之补。后来民间亦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固定的风俗。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及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 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
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吃螺明吃螺蛳的习惯,这天用针挑出螺蛳 俗话说:“清明螺,赛只鹅。” 农家有清蛳肉烹食,叫“挑青”。吃后将螺蛳壳扔到房顶上,据说屋瓦上发出的滚动声能吓跑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养蚕。在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端午节要吃粽子喝雄黄酒、中秋节要吃月饼、元宵节要吃汤圆,那清明节应该吃什么呢?其实清明节饮食并没有统一品种,各地的习惯差异比较大,所以饮食各有偏好,内涵也更 加丰富。
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思想贯穿始终.褒善贬恶、追求崇高的思想品德,向往理想的道德人格、涵养美好的精神情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主导思想,是大多数思想家所一贯追求的。在和人的相处中,我们应做到既要有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创造精神,又要有设身处地他人着想,爱人如已的博大胸怀。21世纪是一个在各方面都必然发生激烈竞争的时代,如果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发展,就可能被淘汰。竞争是多方面的,有经济上的竞争,科技上的竞争,管理上的竞争,人才上的竞争等,其中重要的是人才竞争,而在人才的竞争中,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上占着尤为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高,重视智慧、强调文化艺术的修养、注重人类文素质的培养等思想有利于新时期人的思想素质的提高,应当以真的加以宏扬。
5.从中国传统文化反思 做事不到位 篇五
————《做事做到位》读后感
当朋友推荐读这本书时,心中并未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拿到书时,封面的一段话让我从心底有一种惊悟,同为亚洲人,为什么中日两国的人在具体工作态度方面会有如此大的差异,而书中列举的大量工作做到位的例子都是日本或欧美等经济发达的国家,而我们中国的代表人物则是胡适先生笔下的“差不多先生”,当然,并不否定我们的同胞中不乏做事做到位精益求精的楷模,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做事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大而化之的工作状态大有人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大量存在呢?我想不外乎是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在给我们带来了可以继承和发扬的优秀品质之外,也给中华民族的人性中注入了万事求大同,中庸之道,不肯为人先的惰性。所以表现在工作中就是,别人怎样,我就怎样,尽量不要出风头,冒尖,免得成为别人的目标等等。具体到做事上,也就是点到为止,不肯在认真上下功夫。自然也就谈不到做事做到位。久而久之,在我们职场从业人员中,如今就形成这样一种环境:差不多,投机取巧,应付了事,推卸责任。所以说传统文化的糟粕以及由此形成的处世心态是做事不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然,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的差异也就是造成做事不到位的原因。
农耕文明文化的特点是轻歌慢吟,在精神世界里是追求意境与闲适。而工业文明的特点是严谨到位。让我们看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拧螺丝。中国工人的做法是拧紧了就行,而西方国家的要求是拧多少圈,不能多也不能少。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我们工作上的态度。
另外,在改革开放,全方位与世界接轨的今天,各种励志类,管理类书籍铺天盖地。当我们身上带着某种传统的东西进入这个变幻的时代时,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经济的冲突让我们发现自己身上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所以学习并不断地汲取先进的管理经验是一个持久的任务。
6.反思看客文化 篇六
小月月的事件出现之后,国人先是痛骂围观路人冷漠,然后又痛心国情不堪,并以国外媒体的观点为佐证,后又以“彭宇”案为理由为路人辩解,乃至暗指当局治理无方导致世风日下,让普通的公民不知道在再次见到跌倒老人或者是车轮下的儿童的时候,是救,还是接着做一个看客。对,是看客。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写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在《坟 ·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更是写到:“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 对于这样的群众没有法,只好使他们无戏可看倒是疗救,正无需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
看客哲学在中华大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并且这也并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在美国波斯顿树立的“二战”犹太人蒙难纪念碑上,德国神父马丁留下了一段发人深省的铭文,其表达的要旨也是看客哲学: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不说话;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是新教徒,我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救死扶伤变成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弘扬正义也变成了猥琐地进行的行为,围观变成了是世人处事的文化传统。从“洋务运动”以来,中国的一切的东西都在强调的是西学中用,一切冠以外文的东西或者是从国外带来的东西都是优秀的东西,国人把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墨家的精华和糟粕都一并丢弃在无人理喻的一隅。当泱泱大中华出现了什么病症的时候,只在别的国家的文化尤其是欧美文化中寻求治国之方。这一点无论是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还是在中国的当下时代,都是无比愚蠢的做法。虽然无论在什么时代,拯救国人的灵魂,拯救国家和民族,的确是需要吸取别的民族和国家的先进文化和先进科技,但是在汲取别处的营养的时候也坚决不能遗弃自己的优秀良好的文化。拯救自己的民族和国家,最好的办法还是继承和发展自己本民族的优秀的文化和科技。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曾经说过:“设若中国自秦汉以来,或墨教不废,或百家并立而竞进,则晚周即当欧洲之希腊,吾国历史必与已成者不同。”墨家不兴,世风日下。
“小月月事件”不是哪一个人、哪一群人的耻辱,而是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耻辱,是我们整个人类的耻辱。但是为什么唯有在中国,在你我脚下的土地之上会被人冠以道德的鄙视?是因为在我们身边一直存在着“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的人——只是他们一直都在逐渐消失。“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到了无此贤人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尚贤呢?我们又该怎么“见贤思齐焉"呢?到了无此贤人的时候,我们怎么“尚同”(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我们怎么“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没有人是天生的冷漠者,冷漠者是可耻的,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辩解,而那些正在批量制造冷漠者并用种种借口为自己开脱的人,尤其是政府人员,更加可耻。在依然是“官本位”的当下,实践墨家的人民思想的代表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但是仍希望存在一些学习、继承和实践墨家“民本位”优秀的思想文化之人,并且希望这些人谨记“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只愿,看客文化以及其他的不健康的文化在不久之后绝迹于中华大地,绝迹于人类足迹到达的地方。墨家不兴,世风不正。
7.传统文化反思 篇七
关键词:传统音乐,高职院校,音乐教育
一、高职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现状
在高校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教委曾多次发文提出艺术教育是提高新一代大学生素质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是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 促进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艺术教育已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陶冶大学生的性情, 提升审美能力, 建立良好的审美理念。据调查目前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开设了许多音乐领域的选修课, 包括西洋乐器演奏、民乐演奏、交响乐欣赏、民族音乐欣赏、流行音乐欣赏、声乐、钢琴、舞蹈等等, 深受学生的喜欢, 在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众多的音乐类的选修课中, 学生的喜欢选择的课程按顺序排列如下:
1. 选择流行音乐类的课程:如流行音乐欣赏、流行歌曲的演唱。
2. 选择实践性的课程:
如钢琴、声乐、古筝、萨克斯、舞蹈等。3.选择欣赏类的课程:如歌唱艺术欣赏、钢琴演奏欣赏等等。而对于民族音乐类的课程, 选择的同学较少, 而且表现出来的兴趣不大, 对传统音乐的知识所知也甚少, 甚至很多基本的知识都不了解。从以上这种现象表现出了在高职院校中中国的传统音乐已经处在被遗忘和忽视的边缘。
二、加强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意义
“传统音乐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积淀、沿传下来的各种类别的音乐 (包括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与宫廷音乐) 及其与之相关的乐学理论、教育理论、创作技法、唱奏法、记谱法等内容与形式特征。” (1)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文化传统, 厚重的民族文化的积淀产生了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 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是民族的精神与性格的体现。然而当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外来音乐文化对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大学生喜欢听流行歌曲而不愿意听中国的民歌、戏曲;喜欢听摇滚、爵士而不喜欢听民乐, 甚至对中国的传统音乐给出了“土”、“难听”、“可笑”等评价, 如果任由这种对传统音乐冷漠、抵触的态度继续发展下去, 中国的传统音乐就会面临着断裂的危机, 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加强中国传统音乐教育显得迫在眉睫。
1. 加强传统音乐教育是了解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
音乐作品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音乐作品的创作都是源于生活、反映生活, 从音乐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明程度。如上古黄帝时期出现的那首《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反映了当时原始社会人民砍下竹子用以打猎为生的生活状况。汉代出现的著名古琴曲《胡笳十八拍》, 表现了蔡文姬这位不幸的女子在兵荒马乱中北胡骑掳走后所经历的痛苦和不幸的一生。通过这首作品, 可以了解到当时在汉朝的时候与北方的匈奴有战争, 也有和平来往, 在这个时候中国的中原民族文化已与北方和西域的少数民族开始有文化上的交流与融合。从这时期出现的鼓吹乐中的羌笛、笳、箜篌、琵琶等乐器可以看出这时期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广泛的文化交流。每一部传统音乐的作品如一首民歌、一首乐曲等等都能包含着丰厚的文化背景, 通过欣赏这些传统音乐作品, 学生不但可以从艺术上得到享受, 而且也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
“民族音乐中的民主性和进步性, 象一根红线一样贯串着民族音乐的发展历程, 从《诗经》时代的民歌《硕鼠》、《伐檀》到近代的民歌如《义和团》、《蓝花花》等都表现出了我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特别是“五四”以后, 中国人民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 以工农革命歌曲和聂耳等革命音乐家创作的革命音乐的发展, 使得民族音乐的民主性和进步性的优秀传统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了这些民族音乐之后能更加确定自己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的优秀传统”。 (2)
2. 加强传统音乐教育能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我国的五十六个民族都有着悠久的民族历史, 更有着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新疆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蒙古族的“长调”、侗族的“侗族大歌”、藏族的“鲁谐”、苗族的“飞歌”等等以及民间的歌舞音乐如福建的“采茶舞”、高山族的“杵舞”、朝鲜族的“农家乐”、云南的弥渡花灯等等, 这些丰富的传统音乐形式都表现出我国各民族人民
在他们所处的生活条件下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同时也表现了各民族的民俗和民族传统。通过欣赏、演唱这些作品, 不仅可以使大学生了解了中华各民族的民族文化, 同时也能感化大学生的心灵, 使他们产生积极、健康、乐观的精神品质。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中华民族, 对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 加强传统音乐教育能培养大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建立多维的音乐视野, 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世界的音乐文化有着丰富的形式, 蕴藏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历史背景。我们的大学生在学习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基础上, 能以正确的态度面对世界各国的各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传统, 扩展自己的音乐文化视野, 从而能区分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能更好的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通过这种广阔的音乐视角, 对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成熟的审美标准及塑造现实的审美理念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加强传统音乐教育的途径
1. 增加传统音乐教育在教学中的比重
目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音乐教育分为两类, 一类是全院选修课, 另外一类是针对学音乐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专业类课程。在全院选修课中增加传统音乐的内容的课程设置, 在教学中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音乐的兴趣。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 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方面多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了解中国传统音乐, 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魅力。通过中国的传统音乐了解中国积累了五千年的民族文化与历史。对学习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各个学科中增加中国传统音乐的内容, 如舞蹈课教学中, 让学生多学习民族民间传统舞蹈;在声乐课中多演唱各地各民族的民歌, 了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背景及不同的音乐风格;在钢琴课教学中多让学生弹奏中国的民族作品;在音乐欣赏课中把原生态音乐纳入到教学内容中来, 让学生了解原生态音乐这种活态的艺术形式, 它是音乐创作的源泉, 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基。
2. 定期的举办以传统音乐为主题的讲座
聘请从事传统音乐工作的专家学者来学校举办讲座, 介绍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也可以请一些民族音乐家来边介绍边表演。例如针对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广东籍学生占全校学生比重80%以上的情况, 可以请一些擅长演唱客家山歌的民间歌手进校园, 为学生介绍客家山歌的艺术特点并现场演唱, 让学生耳闻目染, 感受家乡的音乐文化;或请粤剧演员来进行表演与讲解, 让学生对粤剧有更深的认识, 不再对戏曲音乐感到陌生和无法理
我国当代音乐教育的哲学反思
陈映蓉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摘要:我们现时的音乐教育是什么样的?当如何应对当今国际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之主潮?对于以上无可回避的问题, 本文略作简要的哲学观想研究。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本土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现今, 随着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地球“已缩小成为一个村落”, 各国、各民族彼此之间愈加以对方的存在作为相依存的条件。“不同民族的存在, 民族的文化渊源不同, 也就必然产生出不同的多元文化”。音乐“作为一种文化”, 各文化也都有其独特的音乐系统。通过作为符号表征的音乐文本, “可以解读它的社会, 以及作为敞开的文本, 成为各个领域理解的文本” (1) 。世界多元文化音乐的理解之所以可能, 在于它是“共时环境的当下理解”与“历时环境对这一理解的理解”的“类加种差”式的统一 (2) 。作为一种文化表征, 音乐“总是处于一定社会文化历史中的文本, 因此须将多元文化的音乐放置社会文化历史的‘生活世界’中去理解”。
在世界多元文化音乐的背景下, 国际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逐渐成为世界音乐教育的主潮。“对世界上存在的一切音乐文化的认同和对构成本土音乐文化的全部组成部分予以全面地反映是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两个基础和前提。这似乎可以作为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本质界定” (3) 。音乐是文化组成的核心部分之一, 是一定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人类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表现。“人们通过对音乐的学习、理解, (对于文化的更深入理解) , 拥有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音乐经验, 从而得以理解自身, 达到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正是对不同民族的存在方式和他所在文化的理解或解释;是将我们作为理解者的视界与我们所理解的对象 (不同文化的音乐) 或“他者”的视界交融在一起, 达到‘视界融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目标正是培养人与人的相互沟通与理解, 尊重与宽容, 通过不同视界的音乐理解达到“世界融合”, 进一步提升人们对人类不同音乐及民族文化的认识 (4) 。
对于我国当代音乐教育来讲, 正是在上个世纪初前后的一股“西乐东渐”之风, 使得我们传统的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传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时值今日, 我们的音乐教育体系基本上仍是沿袭着西方近代的音乐教育模式。“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 音乐文化必然也是多元的, 各种音乐文化的形态构成千差万别, 显然已不能以宏大的西方艺术音乐文化来解释世界各地包括美国本土的各种音乐文化” (5) 。然而在今天一些人的潜意识里, 总还是“自觉不自觉地以西方音乐文化价值观作为价值取向和判断标解。通过举办这些讲座让学生对传统音乐有更直观的认识, 更深刻的感受到传统音乐中的文化内涵, 不再片面的认为传统音乐落后而有抵触情绪。
3. 进行实地考察
一方面带学生去现场欣赏传统音乐的演出。现场演出的艺术氛围及现场观众的热情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另一方面带学生进行实地采风、田野调查, 感受传统音乐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生存环境、艺术形式、社会功能, 让学生从内心喜欢中国的传统音乐, 从而能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
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 迫切的需要大量高水平、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已经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进入高等职业院校接受教育, 因此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项不可忽视的任务。中国传准来判断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 “欧洲音乐中心论”的思想仍影响着很多人。
中国传统音乐哲学“向来以整体的观念来看待音乐, 即天、地、人、社会是一个整体, 音乐体现的更是其中的人伦、天人和谐观.音乐的旋律具有生动的线性表现, 在文体上更是与诗词欣唱同源, 突出音乐与人的行为规范、道德实践、生命幸福相关联的人文意识, 其创造方式重视口传心授, 等等, 都是中国音乐文化独特的精神和气韵所在”。将传统文化之根深深地扎在中华音乐文化的土壤中, 实施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 是我们在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一个立足点和文化定位。综观世界各国的音乐教育, “无论其教育观如何表述, 无论其怎样注重吸取外来文化, 无论怎样进行改革甚至革命,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强调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中心地位和立足点”。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 首先是培养人。”良好的音乐教育作为美育重要手段必须兼顾其双重含义:“不仅应让学生对音乐美的认识和对音乐的热情融合进他们的智力领域、情感领域, 而且最终应使其在音乐经历中所获得的一切有益体验的营养渗透到他们生命的每一个细胞中去, 在终生教育中发挥长久效应, 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今天, “中国的音乐教育学不可能回避后工业社会和后现代教育学以及后现代学术的出现, 特别是教育学已经从思辨的理性主义教育学到科学教育学, 再转入到今天的文化教育学” (6) 。以文化理解为目标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正是“以文化统领音乐课程, 将多元文化作为目标, 把音乐看成是认识世界也包括认识自己的窗口, 从而帮助和引导学生去理解音乐、理解自我、理解世界”。因此, 毫无疑问, 在全球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音乐教育学也将开始它的学科转型, “从单一文化、单一学科的音乐教育学转向多元文化和多学科的音乐教育学”。
参考文献
[1]樊祖荫.《回顾与思考》
8.反思中国商帮文化 篇八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虽然中国古代的基调是重农抑商,但商业活动不仅从来没有中断过,而且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商帮文化。近几年,商帮文化更是热络起来,一方面,人们把古代商帮的典型人物,如顾宪成、胡雪岩、盛宣怀等,奉为经商楷模,顶礼膜拜;另一方面,各地大多存在一种或官方或民间的复兴商帮梦想,各地商帮杂志的大量创办及相关组织的纷纷成立,就是一个侧证。
但长期以来,民间和官方对中国商帮发展历史的保存、梳理和研究,很是薄弱,基本上都是割裂的、支离破碎的。财经作家王俞现,在对史料的大量占有和严谨考据的基础上,以通俗的语言写就《中国商帮600年》一书,为我们展现了1370年-1956年间中国不同商业帮派的沉浮起伏,努力揭示中国商业发展的沧桑变化;穿插涉及了货币史、朝贡史、贸易史、宦官史以及明清不同身份商人的演变史等内容,并努力尝试将中国商人和中国商帮的历史演变在全球背景下进行定格。历史是一面镜子,读完《中国商帮600年》,我们能够、应该得到哪些借鉴呢?
在书中,作者总结了中国商帮崛起的四大气象,一是经商氛围浓厚,商人敢跟官僚叫板;二是名士为商人写碑记、墓志铭和立传;三是商人主动开始为政府和朝廷所用;四是全国性商会组织的成立。作者直抒胸臆:“中国商帮变迁史就是一部中国官商关系史”;“成功的商人不仅需要艰苦奋斗的拓展精神,更需要与时局共舞的智慧以及对自身社会责任的定位”;“官僚不仅只是压迫商人,商人自己也是官僚,中国官僚是一种商人,中国的富豪全部是一种官僚”这些思考结论,对今天依然是警世之言。
“中国商人阶级为什么不能摆脱对官场的依赖,而建立一支在工业领域的或经营企业的独立力量?”这是百年前的费正清之问。在古代,正因为中国商人群体从来没能获得过独立的政治地位,没有与政府对等的博弈能力,一方面铸就了我国官商勾结、腐败的传统官僚文化,公开、平等、自由的市场竞争秩序从来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过;另一方面铸就了我国商人保守的性格,商业始终没有很好地与工业联姻,促进新的生产方式的诞生与发展。
其次,中国商帮存在的主要目的有三,一是互相支持,和衷共济;二是团结力量,制定和操纵市场价格,甚至以乡音为基础无所顾忌地联合坑蒙拐骗;三是避免内部的激烈竞争。中国商帮这些特点,在今天若不加扬弃地试图重新构建,则是有害无益的。因为商帮是以血缘和地域为纽带的特征,容易使企业缺乏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很难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国际化的战略要求。而这,也正是龙应台在第七届世界华商高峰会上主张“商人无祖国,不坏”,获得高度认同的原因。
第三,商帮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的罪人。商帮的兴起,都是与投机钻营结合在一起的,成也投机,败也投机,几乎没有商人真正信仰“小胜靠术,中胜靠智,大胜靠德”的律条。商帮兴起之后,没有将资本用于扩大再生产,更没有将近代中国带入工业革命,而是在吃喝嫖赌、卖盐引子、炒作地产、放高利贷中自闭僵化,走向沉沦。
9.胡同文化教学反思 篇九
胡同文化教学反思
《胡同文化》是作家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所写的序言,但作家并未从摄影艺术的角度落笔,而是从北京胡同的民居特点的角度揭示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即胡同文化的内涵。全文洋溢着浓烈的京腔京味儿,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一贯始终。
面对这样一篇有着深厚内蕴的精美的文化散文,我很感兴趣,同时又觉得很难处理,因为我一直在想怎样才能上出那种文化的味道来,也担心学生的探究仅停留于表面,挖掘不出深厚的文化内涵。为此,我做了精心的准备.课前我搜集了一些老北京胡同的图片,现代北京的图片及《胡同歌》、京味京腔的《情思大碗茶》,还有用京味语言朗读的课文节选,通过这些素材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渲染浓厚的文化氛围。为了能让学生更深刻的感悟本文的内蕴,水到渠成地接受它,我试着放开手,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己质疑,自己解疑,探究文章深刻的思想。力图挖掘文本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进行一次文化的洗礼。于是将本文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多媒体播放相关图片及胡同歌动画)
二、学生从题目入手,自由质疑。
三、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解疑,了解胡同的特点,感悟胡同文化的内涵。
四、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的复杂情感。
五、扩展探究:在胡同文化的内涵中,你喜欢哪点,不喜欢哪点,为什么?
虽然是按课时上这节课,只布置了初步预习,但学生的表现却出乎我的意料。学生的兴致很高,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生探究问题积极踊跃,极大地发挥了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也很好。整堂课很流畅地进行下来,自己也觉得非常畅快。欢喜之余,我在想为什么这堂课上得这么顺畅?学生的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会那么高?
经过反思我觉得这主要得益于教学情境的创设。
随着我们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已越来越为我们所重视。巧妙地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课前交流,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文化情境。
考虑到学生对北京的胡同了解甚少,因此,如果让学生对北京的胡同有种直观的感知,就会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兴趣,自然的引出对文本的解读,继而层层推进,去领悟胡同文化的魅力。所以在课堂开始,我就运用多媒体,播放由老北京胡同图片和《胡同歌》合成的动画课件,让同学们在极具 '京'
味的歌声中欣赏老北京的胡同。京腔京曲,歌声悠远,韵味醇厚,再加上那发黄的黑白的胡同照片无言的诉说,一种别样的感慨很容易产生,这深深的吸引了学生们。从表情中能看出他们在回味着,惊叹着,感受着北京文化那绵绵的艺术魅力,他们在教学的开始就受到了文化冲击,同时也对胡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就使学生自然的走进了北京胡同的文化氛围,利于下面更深层次的挖掘。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问题情境,是指课堂上老师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引起学生积极探索和思考,以求解决问题的一种课堂气氛。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问置疑,可以使学生疑中生趣,由疑激思,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目的地创设一种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教师适当点拨、引导,使课堂上形成一种积极思考、探讨的热烈气氛。其实学生发现一个问题比老师讲十个问题还有意义,于是我首先就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自由质疑,让他们去发现问题。同学们积极思考,从题目提供的信息中发现了两个问题:胡同有什么特点?胡同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学生提出问题后我给予充分的鼓励(“你们很睿智!”),因为他们提出的问题正是作者要阐明的主要内容,也正是这节课要探究的主要问题。接着我顺势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学生探究的兴致非常高,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提问也同样有价值,很有成就感。这为后面深入理解文章,品味文化内涵做了良好的铺垫。
10.《秦汉文化》教学反思 篇十
1、教师课前提出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本课历史史实丰富、生动,容量大,而教材编写又比较简炼,如果学生不做好课前准备,那么单靠课堂想取得最大的学习效率是很难的。课前作业主要是两方面,一是预习新课,要求学生理解本课讲什么(大标题-昌盛的秦汉文化),是怎样来讲的(四个子标题-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王充和《论衡》、司马迁和《史记》、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了解每个子标题的基本史实,从而使学生理清标题关系,形成粗的知识链和基本史实。二是要求学生根据预习中可能不懂或者不是很清楚的知识,利用百度搜索网络等工具查找,拓展知识。
2、教是为了不教。在本课教学中,发现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不全面,缺乏思考问题的角度。例如:宗教与邪教的区别是什么?许多学生只答了一点,继续深入没有了,但是经过老师指导如何思考问题的角度后,则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好回答出来
3、教师备课要整合、开发资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在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多媒体资料展示太多,设问过繁,拓展太深,表面热热闹闹。课后问学生学习效果,则一脸茫然,而真正需要解决、掌握的重点知识没有掌握。本课有许多教材外的资料,如果都去讲解,事实上是不可能,因为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即使那样,也不可能取得较好效果,所以教师必须根据课程目标和初中学生的知识特点和结构,对教材和课程进行再一次整合、开发,但要突出重点。同时设问要适度,要突出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与启发性引导相结合。
11.对传统语文定义的反思 篇十一
一、对传统语文定义的质疑
目前,关于语文定义最权威的说法是叶圣陶先生在1962年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的: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1]这个定义听起来很好,似乎能够诠释语文的定义,但我们细细推敲,结合语文的性质,以及我们日常语文教学出现的问题来反思,好像又并不能全面概括语文的定义。
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是语文教育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是掌握语文教育理论、进行语文教育实践的根本问题和首要任务。对语文的定义要符合语文的学科性质。叶圣陶先生定义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总称,即语文=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众所周知,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那么,叶圣陶先生对语文的定义是否符合语文的性质呢?让我们来具体分析。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从语言的本质作用来看,语文是彼此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准确而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语言。列宁也指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因此学习语文,不可忽视语文的工具性功能。
叶圣陶先生定义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总和,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口头语言是指以音和义结合而成,以说和听为传播方式的有声语言,是人类之间交流、传递信息的最主要的工具。书面语言是指以字和义结合而成,以写和读为传播方式的语言,是口头语言的文字符号形式等。学习了语文,能使人们将语文作为交流沟通的工具。《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关于教学目的有这样的描述:高中语文教学,应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因此,叶圣陶先生对语文的定义完全符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体现出语言的应用性。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语文固然是认识交流、表情达意的工具,但是它作为一门学科,也带有人类的情感和文化,并非单单的工具。
什么是人文性?中国《辞海》中这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3]我们知道,文化是人类或者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符号是文化的基础,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而规范(包括习惯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则是文化主要内容。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而且其核心是指先进的价值观,其主要内容则是指先进的规范。对于社会而言,主要指先进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于社会成员而言尤其是先进的道德和习惯规范),对于青少年来说,首先体现在养成良好的习惯规范上。从文艺复兴的历史看,人文应该是重视人的文化。当然,从语文学科角度来说,语文也要体现人文性,传递人文。
对于叶圣陶先生的语文定义,我们能很明显地感受到其工具性的一面,但是其人文性的一面却无法凸显出来。语文=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强调了语文的应用性,可是文化层面的因素却被忽视了。我们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应用,更是为了传递中国的文化,及其精神瑰宝。比如,我们中国古代文化中包含儒道墨法等不同文化门派,每种文化门派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如果只以语文的传统定义为依据,教会学生口头语言、书面语言,那么即使教得再好,学生也不会了解其真实的文化特色。
二、对语文定义的完善
笔者认为,对语文的定义最起码的要求是要兼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两个基本属性,因此,笔者认为:语文=语言+文化。
在这个定义中,语言已经包括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能够凸显出工具性特征,在此就不再详细解释了,而要详细的阐述语文是语文的人文性。
语文=语言+文化。文化,在此就代表着人文性。特指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包括儒道墨法等悠久流传的文化特质。比如,自从新文化运动开始,强调打倒孔家店,儒家文化莫名其妙地成了众矢之的,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无论你口号喊得再响亮,是无法真正打倒或者扫除儒家文化的,因为它已经渗入到我们骨子里去了。我们的语文也是如此。自从语文教育改革以来,我们往往只突出语文的工具性,而没有考虑到语文的文化元素,只是一味地把语文当工具,却忽视了语文的文化生命。所以,我们目前的语文是“死”语文,只是单单把它当做工具来看待,而不是真正出于对语文的爱。同样,我们在教授语文时,只是单单教会学生怎么去使用,而没有告诉他们如何去理解语文中的传统文化。
学习语文就是学习一种文化。以文化人,实质就是人文化、民族化。语言文化的陶冶是语文教育的灵魂,失去了灵魂,语文就只剩下个空壳。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就要知言养气,读书修身,塑造完美人格。学习语文就是塑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感情。此外,还要学习民族崇德重义的价值取向,自强务实的人生态度,乐善好施,见义勇为……通过语文将中国文化传承。
三、重新定义语文的意义
毫不客气地说,现在的语文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失根教育,与我们现在的文化寻根截然相反,若不早日改变这种现象,语文也将被人们淘汰。重新定义语文,将语文的人文性凸显出来,对我们来说,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一)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语文学习观
曾经,我国语文界一致认为学习语文要学会听、说、读、写,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发现,学习语文不仅要学会听说读写这几个基本技能,最重要的一项,却被我们忽视了,那就是悟。所以,正因为对语文的不科学定义,造成了我们语文学习观上的迷失,过分重视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中国的语文,不仅仅是语言,更是文化,但这种文化不是要求我们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一起去感悟。国学大师章太炎,非常厌恶这种灌输文化的教学行为,讥之为“专注耳学,遗弃眼学”。所谓“耳学”即指专听教师“讲授”,被动地接受灌输,结果只能得到一些常识;而“眼学”,即注重自修,强调悟性。在国学大师看来,许多“妙语不再多言”的“诗化”的东西是不能依赖“言传”的,必须用整个生命、直觉、灵悟直入文化的心底,这就是学习语文的感悟。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就会缺少学习语文的耐心和感悟。通过对语文的正确定义,我们能够形成正确的语文观,这正是我们目前严重缺乏的。endprint
(二)有利于培养正确的文化修养
我们学习语文,并不是仅仅要把语文当做一门工具,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语文,来加强我们的道德文化修养。
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角度来看,语文不仅是语言的继承,还有思想、文化的传承。而目前对语文的定义和理解只限于其工具性,而语文中所要传授的“道”却被我们忽视,尤其是传统文化、传统精神,更是被我们忽略。
语文教育化育人伦、经世致用的价值功能一直被中国社会所倚重。客观上,语文课程在培养人的性格方面也确实是多方面的,从语言技能掌握到文化智慧习得,再到人文精神的生成,都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接受过语文教育的人。[4]语文在某种程度上,还起着道德教化的作用。学习语文,不仅仅要求知识上增长,更要求在文化修养、思想道德上有所飞跃,因为语文是有生命的,会在人心中承担起道德唤醒的作用。
(三)有利于教师形成正确的教学目标
目前,学校在教授语文时,侧重于语文的工具性,要求学生们会正确使用,只要会听、说、读、写就万事大吉了。教师们是这样教的,学校是这样考的,一切似乎都很合理,但是只把语文当成教学的工具,这是教授语文最大的错误。教授语文,要先教授其工具性,这样学生才能看懂文章,才会准确用词,表达观点,学习传统和现代经典。学习其工具性是基本的阶段,之后要重视语文的人文性,并要一以贯之,让学生感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因此,教师的教学目标不能再是一些知识的教授,还包括文化的传承、经典的传授,让学生理解我们伟大祖国的灿烂文化,形成自己正确的文化观念。
总之,对于传统语文的反思,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只有正确理解了语文的定义,并赋予语文正确的内涵,我们才不会在教授语文的过程中舍本逐末,学生才不会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Z].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4]邵盈午.清华四大导师[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5]周庆元.语文教育哲学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2.高校武术教学的文化反思 篇十二
1 当前高校武术教学的文化困境
1.1 当前高校武术教学困境
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明确要求各类学校要增加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课程教学。但现实中一些高校在武术教学中开展不顺畅时, 不是积极思索改革途径, 而是听之任之[3]。由此可见, 武术教学开展情况不容乐观。经笔者调查研究得知: (1) 目前已经有较多的高校开设了武术课程, 但都是以国家规定的套路为主要教学内容的, 这恰恰违背了学生渴望习得传统武术的心愿, 于是教与学形成了较大的矛盾冲突。 (2) 目前大部分学生认为武术“技术动作复杂, 难以掌握”, 这导致了高校学生喜欢武术运动却不喜欢武术课。 (3) 目前高校武术课教学以技术教学为主, 忽视了理论课教学, 这使武术文化的传授相形见绌。 (4) 动作质量和演练水平是目前高校武术课教学考核的侧重点, 这一考核方式不够人性化, 而且将会挫伤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
1.2 当前高校武术教学的局限性
高校武术教学大都是以传授规范化的武术动作为教学手段, 武术公共课理论知识的教学几乎为空白。在近几年, 相关高校武术教学的研究论文及成果如恒河沙数, 但一部分高校武术教师对其理论成果及观点不予认同, 有的甚至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抵制的态度。他们认为高校武术教学中技术教学是教学的根本之所在, 仅仅需要一招一式的技术教学, 不需要文化课或者理论课教学对于技术课教学的辅助, 武术理论课只是技术课教学的副产品。这充分表现出一部分高校武术教师自身文化素质差, 知识更新慢, 不屑了解最新相关武术学科的研究动态, 得过且过, 不求上进的心态。
在每次高校日常武术课上, 能使所有的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和提高, 是高校武术教师值得深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的武术教学内容与社会及高校学生的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我们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 至少是武术教学仍然是“填鸭式”教学, 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4], 可见武术教学质量及其学生未来的发展不容乐观, 教师因材施教的能力还有所欠缺, 所以对高校武术教师应当引起足够文化反思。
1.3 当前高校武术文化教学的缺失
武术在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历程中, 饱受儒家思想的洗礼, 凝结了厚重的传统文化礼仪, 积淀了繁杂众多学科的综合文化知识,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体现。2007年l0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八届体育科学大会上, 武术分会人员一致表示“武术研究将站在‘国学’高度, 承担起复兴民族体育文化的重任。”[5]但是, 当前高校武术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席以及文化教育性的缺失极其严重。据调查访谈, 在高校的武术教学中, 很少有教师教学生诸如抱拳这样的武术基本文化。尤其是传统武术的教学, 教师也很少讲传统武术中每个技击动作的用法。这种脱离基本文化而一味宣扬武技, 使学生习得的武术只是花拳绣腿, 毫不讲究实战和防身价值, 没有实用意义[6]。
通过对高校大学生不同专业和年级的调查, 一个不虞之果令我们舌挢不下, 绝大部分大学生不知道“武德”的内涵, 更有甚者对“武德”这个词前所未闻。这种现状, 武术又怎能站在“国学”的高度担负起振兴民族体育文化的重任呢?而赋予武术文化老调常谈的“培养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主产义情操”、“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等这些号召也变成了浮语虚辞。尤其是西化式教育对我国学校礼仪教学的侵蚀, 使传统武德及武术礼仪无法在学生思想中扎根, 武术的文化教育性越行越远。
2 当前高校武术教学理念的反思
2.1 当前教育文化的危机、理性缺失
衣俊卿认为:“中国文化以经验主义和自然主义为本位, 西方文化则以典型理性主义文化为本位, 即英国重经验证明、德国重理性思辨、美国重实用理性。不难看出中国因为受到以农耕文明为主的社会特征所阻滞, 理性精神在知识精英及普通大众生活中颇难得以弘扬。”[7]
文化理念直接影响着当前教育的发展变革, 所以文化的理性缺失就意味着当前教育的理性缺位。“近代鸦片战争以后, 西方强势文化以“现代化”为核心话语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生存文化景观, 中国传统文化失去世界中心优势而被迫沦为弱势文化。文化对一个民族来说, 其重要的价值在于精神依托和信仰皈依, 无论全盘西化还是西体中用或中体西用等思潮怎样诊视传统文化, 而围绕如何引进西方文化都缺乏一种以民族文化为主体进行文化再创的精神。而当前文化形态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危机, 惟有借鉴西方及其他文化中普适价值才能得以克服, 以便彻底摒弃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进程格格不入的思维内容及方式, 使之升化为崭新的文化价值观乃至与之相应的教育思想。”[8]
高校武术教学理念的更新乃是高校武术教学变革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我国的本土文化对社会发展是蠹众木折, 缺乏民主意识和科学精神、文化分布不均衡等蠹虫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同时, 西方竞争形态的文化如一股飓风席卷我国现存的社会文化, 冲击着我国中庸文化思想。一次次的文化侵蚀使我国文化形态势必会遭到变革, 也定会牵连到高校武术教学这种文化教育。因此, 高校武术教学, 惟有寻其理念, 把握逻辑, 方可究其存由, 揭其本质。
2.2 当前高校武术教学目的理念及以人为本理念的文化追求和回归
沈振煌等著名学者认为“教育理念牵涉特定教育的传统、文化、思想、观念、理论、目的、宗旨、原则、追求以及体制、机制等。”[9]本文研究的高校武术教学理念显然属于教育理念的范畴。高校武术教学价值理念的不同直接制约着高校武术的教学目的。而武术的形成和发展基于中国多种文化的融合, 因此, 文化是使高校武术教学目的理念合理协调的路径。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西方人本教育思想的影响, 我国教学领域相继有了“体育本质的特征在于促进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 最终实现人的自由[10]”“树立以素质教育为主线, 健康第一为中心, 终身武术为目标, 由技能型武术教学向休闲武术观念转变, 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体育, 发挥一体化综合效应[11]”“武术教学要树立‘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理念、树立‘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理念、树立‘武术文化传承与技能传授并重’的理念、树立‘尚武崇德’的理念、树立‘促进社会和谐发展[12]’”等教学理念, 可见人文价值观在高校武术教学中愈演愈烈, 武术教学目的在“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理念的指引下, 对高校武术课程和教学进行着深入的改革。然而, 随着我国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 相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诊断的提出, “人文教育”还是输给了“科学教育”。就大多数综合大学来讲, 理工科系院及专业明显多于文科类, 学校对理工科的重视程度也大大超过了文科类。可见, 科学教育在社会教育大环境下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当前阶段, 学生、教师等教育工作者对武术教学社会价值的关注微乎其微。所以, 在当前文化环境下, 武术教学价值目的理念的寻求不应满足于仅仅是武术教育者自身对“以人为本”教学价值的回归。
3 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实践的文化反思
世界许多国家的现代化经验表明, 完全抛开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不仅丝毫无益于现代化建设, 而且只能为现代化建设设置内在障碍。相反, 在20世纪, 几个现代化建设比较成功的国家和地区, 一个共同的特点, 恰恰正是把社会现代化的人类共同进程与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有机地融合了起来[13], 使文化教学成为武术教学的基础如箭在弦。面对高校武术教学面临的种种文化困境, 我们相继提出了相关改革的不同价值理念。但是, 在这些高校武术教学理念的演进过程中, 武术教学实践却与之大相径庭。究其成因, 首先, 我们在探究武术教学进程中, 一味地以社会价值为本, 忽视了人类精神层面的关怀。面对国家对高校武术教学的改革, 一味地对教师和学生施加压力, 仓促推广, 对武术教学价值理性和人的精神需求漠不关心, 也不考虑推广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工作量超负荷, 学生精神压力膨胀, 这种教育文化环境, 高校武术教学又怎能传达他的文化价值内涵。再者, 学生对武术的冷漠给了曾怀揣武术教学梦想的教师浇了一盆冷水, 这些有着高学历的武术教师深知武术对人的生命历程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然而, 现实与理想, 眼前与未来相对割裂的教学现状, 使他们的理想成了黄梁一梦。于是, 他们安于现状, 对教学任务草草了事, 不精益求精, 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 变得胸无大志。于是, 高校武术教学改革便成了临川羡鱼, 纸上谈兵。
“武德”、“武礼”在学生思想中的逐渐淡化, 武术文化教育性的严重缺失, 使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 丢失了传统文化的血肉, 残留下的仅是简单粗野的肢体运动。究其病理, 高校武术教师为病情诊断的切入点。武术教师是高校武术教学的主体。高校武术教育专业领域大多仅注重武术技能的培养, 而忽视教师人文精神、教育理念、教学认识、知识与技能全方位的发展。在武术教育实践层面, 武术专业技能是高校武术教师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 而专业精神是武术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动力和有效实施武术教学改革的保障。在武术教学实践中, 高校武术教师出现的职业怠倦、对教学敷衍了事, 不求上进等心理状态就是专业精神缺失的反应。武术教师有较强的学科边界意识, 这使武术教师只读与武术及体育学科相关的书籍, 没有跨越学科知识体系的意识。武术学科本身具有其学科的特殊性, 其他学科与武术交叉的领域及意识基本为零, 其他学科教师对武术学科了解也微乎其微, 这便导致武术教师在高校教师研讨会上积极性不高, 与别的专业交流少之又少, 形成了独立封闭的个人主义教师文化, 唯发展专业技能思想的束缚, 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也更多放在了技术水平的掌握, 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思想品德的提高, 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却不足为道。
摘要:悠悠千古文化, 华夏生命不息。文化是改革的先行者, 是教育的价值源泉, 也是武术教学的物质根源和思想源泉。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 从文化的视角出发, 对当下高校武术教学的文化困境、高校武术教学理念、高校武术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深入的文化学层面的审视和反思。
13.企业文化塑造的反思 篇十三
如果你是新任的人力資源主管,有一天電梯裡只有你跟總經理兩個人,你會利用這45秒問什麼問題,來加深他對你的印象?
近年來,非財務性績效衡量指標,如創新週期、品牌管理、企業文化、企業聲譽、人員價值等,已成為預估企業長期獲利能力的評估工具,並被投資分析師與管理顧問公司視為須積極管理以將股東價值極大化的主要價值要素。
我們統稱這些指標為組織能力(OrganizationalCapability),可分為文化能力與專業技術能力,後者雖重要,但不在本文討論範圍。
組織文化常見的定義之一為「被大部分成員所接受的價值觀、規範及行為,並內化為成員互動的指引原則」。以其呈現面向,可分為核心價值、行為習慣及語言符號,核心價值是最深層、也最不容易改變的內涵。企業文化的重要性,可由組織架構、經營理念、管理制度、工作效率等深受其影響證明。
所以,電梯裡的好問題之一,是提醒管理者對企業文化的思考與期許:「為達到市場要求,提升組織競爭力,我們的員工應該具備那些特質?」
儘管許多管理者把IBM近百年來面對各項挑戰仍屹立不搖,歸功於其強大企業文化的支撐,並強調文化與價值觀的不可動搖性;但也有越來越多的理論主張應由上而下展開,即以企業願景與策略為引導,往下展開流程、績效於指標及企業文化。
在此架構下,文化的界定基礎來自市場定位與經營策略,雖然實務上常會有混淆界定的雜音。一個明顯的例子,是曾喧騰一時的惠普與康柏併購案引發的企業文化爭議。創辦家族為堅持65年來所自豪的「品質」與「創新」文化,提倡「專注與執行」策略,希望惠普全心經營本業,反對併購康柏。但以執行長菲奧莉納為首的公司派,為回應市場的需求與競爭,不僅將惠普的工程師文化轉變為行銷導向,更希望藉由「併購康柏以擴大規模」策略以增加競爭優勢。
這裡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取徑,一是以文化特質為前提的發展策略,另一則是由策略引導出對應的文化特質。
由此引發的「策略與文化之因果關係」思考顯示,企業文化雖是全體員工對未來方向的共同企盼,但不代表永遠不能改變。
回到現實環境,企業被迫面對外在變化對日常營運帶來的影響,如併購熱、企業電腦化、全球化、委外風潮等,若堅守長期的核心企業文化,最常付出的代價就是失去回應變遷的敏感度與彈性,而陷入經營困境。
許多現象顯示,高階管理者逐漸正視企業文化的重要性:管理團隊制定經營策略時,不再只檢視財務面或流程面的配合,更會考量到文化與人員的適配性,文化重整成為組織變革的重點。許多公司網站開闢了闡述企業文化與理念的空間,招募條件不只列出學經歷,還加上與企業文化呼應的人格特質要求。但在投注這麼多的努力後,我們是否看到相對豐碩的成果?
管理者未能成功建立企業文化的常見原因,第一是領導問題,領導者未能明確宣示其決心或未以身作則。其次為溝通問題,即文化特質未明確傳達給員工,或員工無法看見文化與策略及日常營運的連結性。最後是未制定配套措施,任何政策或理念的推行,很難僅靠宣導就達到效果,必須有配套措施。
以Jack Welch在奇異推行重視品質的企業文化為例,他由行動展現領導者應有的魅力與說服力,創造員工為Believer,世界各地的經理都遵行他的想法。
透過不同語言,你可以不斷聽到奇異員工提及「無疆界」或六個標準差(SixSigma)。誠如他自己所言,「領導者必須不斷重複所說過的話,得說上1,000遍,而且還要稍加誇大。然後是要有配套措施,讓員工知道你是認真的。」
經營環境在刺激進展的同時,即使被迫改變語言或行為習慣,企業多尚能維持其核心價值不受挑戰。但處於今日強調「十倍速競爭」時代,領導者面對策略方向與核心價值的取捨,思索在變革與保留的分際,才是最大的難題。
【传统文化反思】推荐阅读:
传统文化故事传统理念10-15
中国传统文化汉字文化06-21
传统文化文化走出去10-17
传统文化动漫06-10
传统文化之美07-18
传统文化经典08-23
作文传统文化11-08
北京传统文化11-16
传统文化演讲11-17
传统文化流失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