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校到社会感想(共14篇)(共14篇)
1.从学校到社会感想 篇一
文章来 源
w w
w.5 Y K J.Com 1
暑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征文:从学校到社会
——忆我在状元汤包店打工的经历
江苏省东台市城南中学2013届高三(1)班 宋融
这个暑假本来是不打算去打工的,毕竟这是上大学前的最后一个暑假了。但无聊的暑假生活,每天看电视玩电脑,我对这种生活感到了厌倦,再加上看好多同学都去打工了,心里也涌起要去打工锻炼自己的冲动。
叫上爸爸一起到步行街找工作,看到不少店面招导购员,但又觉得自己无法胜任这项工作,于是就没去。在大街上寻找着的时候,爸爸突然对我说,“要不,你就去你卢叔叔那里帮忙?”我觉得不错,就答应了。
第二天,爸爸就把我带到了状元汤包店——卢叔叔开的,开始了我的打工旅程,一开始,我的任务是:把客人吃好的碗筷收拾一下,把脏碗放到洗碗池里,把吃剩的东西倒到垃圾桶里去。慢慢的,我也开始帮他们端端菜,洗洗碗或者找一下钱。我觉得,我的动手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
说实话,开始的时候,也的确够笨手笨脚的,一次只能拿几个碗去洗碗池,一个桌子要好几次才能收拾完,而且还打碎了几个碗。慢慢的,我也知道了要怎样摆碗才能最大限度的拿到洗碗池,要怎样拿碗才能不打碎。虽然这些东西平时不怎么用得到,但是能在这次打工中学到一些东西,我已经很高兴了。
在这次打工中,我还认识了很多人,这让我内向的性格也变得开朗了不少。还记得第一次和客人交流时,是多么的紧张!紧张得手心直冒冷汗!还好当时,客人说要什么他去和厨师说,不然的话我可能连说话都说不清楚啊。
也想过要放弃,毕竟,每天6点多就要起来,这对习惯过暑假生活的我来说是很不适应,而且没有休息时间,每天都要去。有一段时间,我很想赖在床上不起来,但想想,我打工的本意是锻炼自己,我还是克服了心中想要偷懒的念头,坚持从床上爬了起来!我的表现不错吧?我可经受住考验了啊!
本来计划一直打工到9月,可因为政府的修路计划而打了水漂。看着被挖掘机挖得尘土飞扬、坑坑洼洼的路,我不得不骑着脚踏车离开了这个小饭馆。
打工的日子,有喜有忧,有欢乐,也有苦累。也许这就是打工生活的全部吧。我不知道有多少打工的人有过这种感觉,但总的来说,这次打工生活,是我人生中从学校迈向社会的重要一步,是值得回忆的。现在想来,四十几天的打工生活,我的收获还是蛮大的。我学到的生活的道理,是我在学校里无法体会的,这也算是我的一分财富吧。
文章来 源w w
w.5 Y K J.Com 1
2.从学校到社会感想 篇二
传统的课堂教学并没有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个体来培养, 主要指向的是知识和技能领域, 注重的是认知能力的培养。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为本位, 教师与学生、教与学成为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对最基本的关系, 它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教与学双方的工作关系。
传统课堂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关系, 其表现:1.以教为中心, 学围绕教转, 教学关系就是我讲, 你听;我问, 你答;我写, 你抄;我给, 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 “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 教代替了学。2.以教为基础, 先教后学。这种观念更是根深蒂固, 它源于我国封建教育中的师法和家法, 学生只能跟随教师学, 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教与学本末倒置, 种种的片面性, 导致学的亦步亦趋, 囫囵吞枣, 最后摧毁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三标高快课堂的教学模式, 让我看到了课堂教学转变的亮点。那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那天孟教授手把手地教我运用三标高快课堂, 非常科学, 也非常有意义。孟教授说得对, 一节成功的课必须要有目标。首先老师得课前设置目标, 然后在课堂中达成目标, 最后学生反馈目标。学生听过看过不算学过, 思过讲过才算学过, 做过用过才算真学过。不管什么事情学生都要亲自动手, 亲自动脑, 才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前, 孟教授让我把课堂目标写在黑板上, 叫我阐述, 学生齐声读, 真正让学生知道本节课要学什么, 学到一个什么层次, 让每个学生都心中有数, 不至于走了弯路, 浪费了时间而没有达到学习的目的。孟教授指导我让学生自己解决课堂中一切能解决的问题。因为三标高快课堂的模式是:自己能解决的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 小组长解决;小组长解决不了的, 班长解决;班长解决不了的, 老师解决。整堂课, 孟教授都体现出三标高快课堂的模式, 并随时纠正我的教学方式, 学生的兴趣特别地高。这样一来, 课堂变得有趣多了, 过去一些不喜欢听课的学生也喜欢听课了, 学生学得快乐, 学得扎实, 这样的课堂让我受益匪浅, 同时也让我领悟到三标高快课堂真正做到了教师放手, 把课堂还给学生, 课堂因学生的积极互动而精彩, 学生因自主而发展, 因自主而使潜能被激发。
在学习过程中, 每个学生都要动脑思考, 形成先个体, 甲乙、小组长, 再班长, 最后老师解决的模式, 学生做到了真正地自主学习。我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 老师讲课又顾及不到全班, 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很吃力, 导致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三标高快课堂的教学模式正好帮我解决了这一难题, 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从治水社会到水利社会 篇三
古代中国的防洪措施与减灾思想
古代中国的防洪大致分为两派:一是主流派,主张用工程措施来制止灾害的发生,即用工程来控制洪水;一是非主流派,主张在工程治水之外,还要合理地规范国土开发,适当地避让洪水,从而减少灾害的损失。当主流派一筹莫展的时候,往往就会出现非主流派,这一派更符合现代的治水理念,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以下列举五个事例,希望能对现今的治水有所借鉴。
西汉年间,自汉武帝时期开始,黄河频繁决溢,成为朝野关注的国家大事。大约在公元前6年,贾让提出了两千余字的治水三策。他首先分析了黄河演变的历史,在历史分析的基础上,贾让提出了治河上、中、下三策。贾让三策开篇的第一句话是:“古者立国居民,疆理土地,必遗川泽之分,度水势所不及。大川无防,小水得入,陂障卑下,以为污泽,使秋水多得其所休息,左右游波,宽缓而不迫。”意思是说,人们的努力防洪,一方面要为改善生存条件和不利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另一方面,也要遵循自然规律,主动地限制国土开发的力度以适应自然。他提出的社会发展应主动与河流洪水规律相适应的治水观,是客观和积极的。
其实不独贾让,宋代的大文学家苏轼也有类似的主张,他在一篇《禹之所以通水之法》的文章中提出:“治河之要,宜推其理而酌之以人情。河水湍悍,虽亦其性,然非堤防激而作之,其势不至如此。古者河之侧无居民,弃其地以为水委。今也堤之而庐民其上,所谓爱尺寸而忘千里也。故曰:堤防省而水患衰,其理然也。”苏轼认为:治河既要针对水的规律去进行减灾、防灾工作,又要考虑到社会对治水的看法。苏轼不仅是文学家,而且他在北宋担任徐州、杭州、惠州的太守时,其水利成就也很显著。比如,他在杭州修建的苏堤,不仅是一个水利工程,而且是对环境的改造。然而现今的水利工程对环境问题往往缺乏考量,因此这一观点对现今的治水思路仍有启发作用。
元代一位水官提出了一个说法:“黄河退涸之时,旧水泊淤地,多为势家所据,忽遇泛溢,水无所归,遂致为害。由此观之,非河犯人,人自犯之。”其意思是指,由于黄河滩地多被有权有势的人瓜分,所以一旦涨水,则没有地方行洪,河滩上的村庄也会因此被冲毁。从这个方面看,并不是洪水淹村庄,而是人住在了原本河水流经的地方,自找苦吃。这个说法对现今有一定的警醒作用。如今,黄河滩地已发展到大约370万亩耕地,150多万居民,造成了黄河防洪一个很大的困难,尽管这60年来黄河未曾发过大水,但是潜在的威胁不可忽视。
乾隆37年一个上谕:“淀泊利在宽深,其旁间有淤地,不过小水时偶然涸出,水至则当让之于水……所占之地日益增,则蓄水之区日益减,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在闾阎获利有限,而于河务关系匪清,其利害大小,较然可见……嗣后务须明切晓谕,毋许复行占垦,违者治罪。”上谕中指出:淀泊(海河特有的一个临时治洪的湖泊)应该宽深,它旁边的淤地只是小水来时偶然形成的,所以当大水到来时,应该将其让于河水。但是如今的淤地都已开垦,从而导致蓄水的地方越来越少,因此一遇涨水,水无处可去,则会引发灾难。这对老百姓而言弊大于利,因此命令不许再次复垦,违者治罪。乾隆对于湖泊滩地能有这样的认识值得称赞。但是随着人口急剧增长,耕地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所以这在具体实践中还有很多难处。而现今淀泊完全被开垦成工地,甚至设有输油供气的设施,一旦将来海河有防洪需要,启用东淀的压力将非常大。
清代赵仁基曾提出“治江十二策”,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条:“治江之计有二:曰广湖潴以清其源,防横决以遏其流。治灾之计有二:移民以避水之来,豁田粮以核地之实。”“治江之计”实际上是指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和决口;“治灾之计”是指减灾措施,水退之后免除税收,以保证政策能够贯彻执行。
清代防洪问题不仅限于黄河,海河、长江、淮河、珠江,其问题也层出不穷。赵仁基的治水思想就是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以尽量减少灾害损失为最终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把应对洪水的政策与应对人类社会不合理垦殖、不合理开发的政策结合起来。这个治水思想有其合理的成分,但实践起来却非常困难。清代江汉平原经济区形成,“湖广熟,天下足”,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同时也频发洪涝灾害。此时,人口的迁徙及田园的处置带来了很多的被动。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珠江三角洲平原和现今的淮河中游平原。但是不管怎样,它的思路是要用调整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农业种植方式,进行变革来适应新的环境,这样一种思想反映出了防洪减灾的必然。
再以洞庭湖为例,其原有面积是6000多平方公里,到道光年间变成4000多平方公里。现今,洞庭湖已缩减为2000多平方公里。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洞庭湖的面积已减少38%,蓄水容积已减少35%。鄱阳湖的情况也类似。所以,由于历史上的一些经验教训没能给我们足够的警示,所以造成了现今的被动局面。
当代中国的治水理念
与历代王朝相比,当代中国的治水面临着全新问题:复杂而严峻的水危机态势,特别是大规模的水短缺、水污染和水生态问题,已经对社会发展构成多重挑战。因此,新时期的治水已经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治水内容也包含了越来越多的方面。如何保障水资源安全、水环境安全和水生态安全,已经成为本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治理问题之一。可以说,中国正在以最稀缺的水资源和最脆弱的水生态环境,支撑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负担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类活动,不仅对当代人健康和生活构成威胁,而且直接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条件。因此,对灾害的认知,是减灾行动的切入点。
“不是洪水把你给淹了,而是你自己跑到原来河水应该呆的地方,自找苦吃去了。”在探寻洪灾踪迹、考量古人治水纷争中,这一认识已经在历史的“故纸堆”里找出了端倪。由于古代生产力低下,自然力对于人类社会处于支配的地位,人们怀着敬畏的心情,更多地关心和记录自然变异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注重天文、地理与人事之间的综合思考。虽然他们对于自然规律认识不及今人深刻,但这种综合思想的原始自然观和世界观,却真切地反映出人类社会发展应与自然和谐的客观事实。
然而,现代人往往轻视古代人的简单。虽然古今社会环境有很大变化,但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现代与古代并无本质的区别,人类并没有也永远不可能强大到可以随意左右自然。古人的简单,往往是剥离了很多复杂,这个复杂只是表面的复杂,不一定是最本质的问题。在剥离掉这些复杂以后,反而能把问题看得更透彻一些。都江堰科学精髓的历史思维,都江堰“无坝取水,自流灌溉”和“四六分水”的精华,成就了“天府之国”的美誉,为两千年后的东方和西方人士所倾倒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应该有适当的避让和尊重,确立和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借古以鉴今,中国的治水历史对当前治水政策依然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治水并不是纯粹的治理灾害问题,也不是纯粹的水利问题。在历史观和哲学观的指导下,从自然与社会两个角度来探讨治水应该走一条怎样的道路,是中国历史上古人采用的治水之道,也是现今我们应该坚持的治水理念。
近代以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提高,科学的光芒和技术的威力使许多人不自觉地滋生出科学技术至上的思想,以为依靠科学技术人类无所不能,而把天与地都视为供人类利用之外物,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喊出“让高山低头,河水让路”、“人定胜天”的口号,导致功利主义泛滥,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走进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误区。从某种意义上说,特大洪灾是人类任意改变自然、过度索取导致的恶果,造成洪灾的恰恰是我们人类自己。
1994年5月,联合国在日本横滨召开了“减少自然灾害世界会议”。会议秘书处提供了一份关于世界各地灾害的研究报告。报告对1963至1992年三十年间179个国家发生的5000多起自然灾害进行了分析,指出水灾、干旱、热带风暴是世界上涉及人数最多、经济损失最大的三种自然灾害。其中,重大水灾和干旱的发生次数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呈直线上升趋势,说明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水旱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大,防御水旱灾害是全人类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就我国的情况来看,根据国家防办提供的资料,1950年到1990年间,与1991年到2002年间发生灾害的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二者之间的比例是1:1.8。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位面积的物质财富是增长的,而在同样的灾害强度条件下,灾害损失的增长则是必然的。
气象学界的一个研究成果表明,近五百年来的降水大概在一个均值上下浮动,没有很大的变化。因此,如果近年来灾害损失急剧扩大,那么增长的原因不能归咎于降水的不断增长。近几十年工程防洪能力在增强,但是灾害仍然在扩大。看似矛盾的表象背后隐藏的是这样的真相:使人们满怀希望的水利工程的减灾能力是有限度的,社会因素对灾损程度同样有着巨大影响。
因此,对于防洪减灾,既要注意到自然属性的方面,又要注意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相协调,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顺应和遵从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一种科学理性的生存发展观。因此,战胜洪水并不应该成为我们的最终目标,减少灾害,变害为利,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从每年的6月份开始,中国南部就进入了旱水期,此后各种各样关于灾害的报道频繁不断,有专家甚至预计,在今后更长的一段时间之内,中国都会面临水旱失调的局面。去年夏天的南北特大水旱灾害,让我们再次深切地领悟到大自然的两面性:她温和而慷慨地哺育了我们,但她暴烈的时候,则把巨大的灾难压到我们头上。
4.从学校到社会感想 篇四
企业安全文化,从企业的生产实践中总结,提炼出企业安全生产理念或价值体系,以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方针和原则。安全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对安全工作集体形成的一种共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强有力的支撑。多年的安全管理实践告诉我们,众多的规章制度,健全的安全网络,仍然无法杜绝事故的发生。因为仅仅靠监督与被监督的传统管理模式,难以保障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面对新的形势,只有超越传统安全监督管理的局限,用文化去塑造每一位员工,让员工从内心认同企业安全文化的价值观,激发员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本能意识,才能实现根本的安全。
企业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经验的结晶,其中包括制定健全各类生产安全规程与规章制度,建立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了控制各类安全事故的措施,完善全面的安全培训。安全文化的本身是对人的生命权的维护。
我们都知道,思想决定着意识,意识决定着行为,行为决定着安全生产的结果。也就是人的安全意识的强弱,安全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安全生产的具体过程和结果。
安全生产管理的重中之重是人,关键是做好人的思想,建立安全意识。因为再好的设备也需要人去操作、去使用,再好的制度需要人落实、去遵守,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也需要人去创造。也就是人的安全意识的强弱,安全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安全生产的具体过程和结果。
因此说,人是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同时也是最不稳定的因素。
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经过大量的研究,认为种类事故存在88102”规律,即100起事故有88起纯属人为,10起为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综合造成的,只有2起是难以预防的。
美国调查7500起工伤事故,由于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占88%。日本统计8天以上的事故,有96的事故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多是由于三违”行为所导致。
我国事故统计表明,80%以上事故是由于职工不安全行为所致。
从公司数年来年来发生的事故来看,不是因为装备不好、制度不完善造成的,而是职工安全意识不强、大量的违章操作所导致的。因此说,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就抓住了安全生产主要矛盾,抓住了安全生产的根本。
一些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所传承的优良的安全文化,例如美国杜邦公司,是以生产危险化学品——黑火药起家的,这个生产黑火药的企业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是个名副其实的老字号。它是世界上安全生产状况最好的企业之一。
杜邦公司:把安全作为一项商业价值,把安全作为衡量业务成功与否的标准,把安全视作先进的企业文化;该公司的安全目标是:零事故;该公司的安全理念是: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
杜邦公司用自己的实践证明:安全不仅是安全管理部门的事,企业全体员工,从最高决策者到第一线的生产人员,都必须积极参与;安全不只是花钱,而是一项能给企业带来丰厚回报的战略投资。
杜邦公司成立于1802年,起初事故时有发生。他们之所以没有彻底破产,是因为那时正处于规模建设中的美国,需要大量高质量的黑火药,而杜邦公司的产品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但从事故中,杜邦公司决策者们却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他们在重视产品质量的同时,开始注重员工的安全,该公司1811年建立了一套安全章程,章程中提到两个原则:其一各级管理层对安全负责:其二,是高级管理层亲自操作之前,任何员工不允许进入一个新的或重建的工厂。这两个原则的提出者就是杜邦本人。
1912年公司就开始了安全数据的统计工作,到了19世纪40年代,该公司提出了”所有事故都可以防止”的理念。19世纪50年代,他们还推出了工作之外安全预防方案和安全数据统计。在社邦公司,只要有一名员工因为事故不能上班都要报到高级管理层。
杜邦公司把安全作为一项商业价值。认为,当安全成为战略性商业价值的一部分时,就成为企业取得优秀经营业绩的催化剂。杜邦把安全作为衡量业务成功与否的标准,视为先进的企业文化。
防止员工在工作中甚至在工作时间之外受到伤害,避免伤亡的结果使公司的资源得到了更为有效的利用,员工的更替率有所下降,企业的运营更加顺畅,企业的收益也就会有所增长。所以,良好的安全管理意味着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商业表现。也就是杜邦公司将安全视为企业市场竞争的一个筹码,视为赚取利润的一个方法,视为企业生存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流的安全业绩能促进商务发展,保护品牌在公众中的形象。
杜邦公司把安全的成本算得精又细。他们把事故比喻成一座冰山,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是事故的直接支出(直接经济损失),冰山水下部分,是事故的潜在损失,是事故的附加支出,而冰山下面的部分是上面的5倍到10倍,也就是说,潜在的经济损失远远大于人们所能见到的直接支出。在杜邦人的概念中,安全事故不仅可以影响到员工、影响到股东、影响到客户、还要影响到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所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就能降低成本。杜邦公司有60%以上的工厂实现了”零”伤害,因此杜邦公司也减少了数百万美元的支出。
杜邦公司在安全管理上”以人为本”进行管理。杜邦公司认为,多数人员的意外受伤及事故都是由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在杜邦的安全管理要素中有:职责、目标、标准、培训、检查、鼓励、事故调查等,惟独没有”罚款”。杜邦公司介绍,安全生产是管理层的承诺,安全是最高总裁责任。有安全专职人员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有人说安全由安全部门的人员负责,那么将被视为不安全因素。在这些要素中,杜邦公司重鼓励,轻检查,他们需要的是安全成为员工的行动准则。对于惩罚,杜邦公司的做法是,如果有人出现事故,无论大小,无论是不是在工作时间内,这个公司全体员工的年终奖将被取消。因此,重视安全不仅被看成是人的事,而是被看成集体团队的事。
杜邦十大安全理念
1.所有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防止的;
2.各级管理层对各自的安全直接负责;
3.所有安全操作隐患是可以控制的;
4.安全是被雇佣的条件;
5.员工必须接受严格的安全培训;
6.各级主管必须进行安全检查;
7.发现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消除;
8.工作外的安全和工作内安全同样重要;
9.良好的安全就是一门好的生意;
10.员工的直接参与是关键。
由于杜邦公司把安全视为一项商业价值,作为衡量企业成功与否的标准,把安全视为先进的企业文化,所以公司下属的绝大部分工厂的”零”事故才变为现实。因此,杜邦人敢说”一切事故都可以避免”。
然而,在我国持”一切事故都可以避免”安全理念的企业,恐怕很难找出,多数还认为”事故是难免的”。由于安全理念不同,所采取的措施自然不一样。
所以,我们应该借鉴杜邦公司”一切事故都可以避免””安全理念,来调整我们的思维模式,最根本的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同时要改进我们的工作方式和方法,要让企业的每个员工都积极参与到安全中来,尤其是要注重培育团队精神,让员工们不仅能管自己,员工们还能相互提醒,相互关心,在相互帮助中产生了集体荣誉感。
再举一个陶氏化学作例子。
作为从事化学工业逾百年历史的美国陶氏化学公司,一贯坚持经济效益、安全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素有重视安全和环境保护的优良传统,坚持把维护人员安全及环境安全作为每项决定的重要部分,并且制定了明确的安全管理目标。陶氏化学是全球第1个提出环境保护、健康和安全(EH&S)10年规划的公司,早在1995年就对外宣布了这个10年规划,并承诺每年向公众公布进展,这些目标包括:工伤和疾病事故率减少90%、初级泄漏事故减少90%、工艺安全事故减少90%、货物运输事故减少90%、车辆安全事故率减少50%、废物排放减少50%、污水排放减少50%。经过不断的改进、创新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这些目标在十年后的2005年已基本实现,取得了巨大的成效。陶氏化学全球企业20万工伤亡率平均为0.25,陶氏化学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化工公司之一的秘诀,这不仅仅是他们的承诺与规章制度,更是对待每一个细节的重视,是全体员工对规章制度不打折扣的认真执行。
你可以发现在工厂里每一个楼梯处都有这样一个牌子:陶氏化学楼梯行走安全规则,牌子上面分列中英文两排文字,字体很大,非常醒目,时刻提醒上下楼梯的人注意安全。细看陶氏化学楼梯行走安全规则:安全第一;不要奔跑;使用扶手;一步个台阶;地面潮湿时多加小心,以防滑倒;小心台阶上损坏的边缘;开灯照明;勿携带阻碍视线的物件;搬移重物和大物件时请求帮助。可以说每一条规则都是小得不能再小的描述,初看起来也许会觉得是小题大做,或者是一种宣传的需要。有人特意在楼梯旁停留观察了几分钟,结果发现无论是总经理,还是普通员工.都是非常自然地按照这些规则上下楼梯。对于同来的一些参观者,陶氏的员工都会主动地提醒你上下楼梯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进入陶氏化学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生产基地,都会由安全员对来访人员进行逐个登记,并发给每个人来访证。这个证是一定要佩戴在身的,否则基地里任何一位员工见到没有佩戴证件的人都会过来询问,以确认来人是否已经经过厂方安全员的检核。来访证的另一个用途确保一旦发生事故,可以对在厂区的人员进行精确的统计,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所有人的安全。
这应该是对”细节决定成败”的一个成功诠释。
陶氏化学EH& S十大金律。
1.我对自己及同事的安全负责,安全始终处于首要位置并贯穿我们的所有行为;
2.我坚信所有事故可以避免。我在此郑重承诺并做出最大努力以达到零事故目标;
3.我积极与同事协作以防止任何不安全之环境及行为;我保证自己及同事的工作环境之安全;
4.我关注安全条例、程序及法规,并在需要时帮助完善;
5.我参加为提高自身安全知识和表现而举办的安全活动;
6.我就所有事故及环境问题进行汇报并参与相关讨论;
7.我是EH&S活动的共同参与者;
8.我时刻注意自己的活动,确保了解危害性并采用安全的方式来进行;
9.我对新员工及合同工进行安全指导,帮助他们以安全的方式进行活动;
10.我每年对这些条律进行重新评估;这是我目标的一个整体部分。
陶氏化学总结提炼出EH&S十大金律。它随时在提醒陶氏化学每一个员工注重自己的安全行为规范和承诺。
再看看我们自己,大家每天诵读安全誓词,其中有“三不伤害”,即”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别人,我不被别人伤害”。“三不伤害”的安全理念,突出了”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核心,也是安全生产必须遵循的原则。但是,做到”三不伤害”仅仅是一个合格工人的最低要求。随着对安全管理的进一步精细化,已经有必要将”三不伤害”升级至”四不伤害”,即在原来”三不伤害”的基础上增加了”不让他人受到伤害”!其内涵是:任何组织中的成员都是团队一分子,要担负起关心爱护他人的责任和义务,安全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还是团队的事,不仅自己要注意安全,还要保护团队其他成员不受伤害。这是每个成员对其他成员的承诺。”三不伤害”要求管理好”自我”,从而做好安全。”第四不伤害”则不然,它要求管理好”自我”,更要管理好”他人”。工作就意味着安全责任。无论是谁,一旦发生事故必然牵涉到自己、他人和集体。遭受损害的既可能是自己、他人生命,又可能是集体财产和企业经济效益。
“四不伤害”更加体现了”人本”管理,更加体现了”情感”观念,把安全管理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层面。
如果每个人在任何地方发现任何事故隐患的时候能主动告知或提示给他人,如果每个员工能及时主动提示他人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如果每个员工能主动提出安全建议,并与他人相互交流或向他人传递有用信息,如果每个员工能把安全作为集体荣誉,主动为团队传授安全知识,主动与其他人分享经验,如果每个员工能在工作中也关注他人身体、精神状态等异常变化,一旦发生事故在保护自己的同时,都能主动帮助身边的人摆脱困境,每个人就非常可能实现”自我”安全管理。如果真正做到这样,什么事故都可以避免。
员工走上工作岗位,个人安危就牵涉集体利益和荣誉,个人安全意识就成为集体安全意识,个人行为安全就变成集体行为安全。倡导提高个人安全素质同时,必须倡导提高团队安全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和谐的人文安全环境建设,才能真正形成新型的安全文化,达到”三不伤害”和”第四不伤害”完美统一。
要做到”四不伤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要强化自我保安意识。在工作中,针对自己的安全,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去做,自己必须清清楚楚。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危险辨识和事故的防御能力,确保自己的安全。
其次,要强化联保意识。在工作中,要看一看能不能危及他人的安全,要多留意和观察周边的安全情况,关键时刻要多提醒身边的同事,一个提醒,就可能防止一次事故,就可能挽救一个生命。
再次,要注意周围同志的行为,他们的行为对自己的安全能不能构成威胁,发现”三违”及时制止,绝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盲从。否则,一个违章就有可能酿成大祸,一旦大祸临头,自己也难逃厄运。最后,要有关心爱护他人安全的意识。把保护他人的安全当作自己的一种责任,要形成”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的好风气,增强班组的凝聚力,提高班组的安全管理水平。
5.从我家怎样走才能到学校作文 篇五
我家住在兴华街七委二组。走出家门,就能看见一个大菜园。里面种有碧绿玉盘的向日葵;躲在叶妈妈的怀抱里的小玉米;绿油油的大葱、生菜;葱葱郁郁的豆角、黄瓜......走出大门,就能看见一片壮观的景象。原来外面正在建设下水涵洞,“轰轰轰……”原来是拖拉机在挖土。看!工人伯伯们在喷油漆呢!怪不得有一股怪味刺入我的鼻子。那银灰色的油漆,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工人伯伯们用汗水浇灌这个宏伟的建筑。
再往前走,来到北转盘广场。只见一些中老年人在晨练。他们有的舞剑,有的打太极拳,有的练太极扇,有的慢跑,还有的甩鞭子……美妙音乐、欢声笑语和晨曦与中老年人们“共舞”,老人的脸上写满了幸福。你看!广场景色很优美,有很多座雕塑:壮观的“草原红流图”、温馨的仙鹤夫妇一家、正在跳舞的仙鹤舞蹈家,还有“犟牛图”......广场山还有许多鲜艳的花朵:红的`似火的串红,黄的赛金的高粱菊,还有白如银、粉如霞、蓝如海、紫如烟的牵牛花......
再向东走不远,大街上有一家水果店开业了,那水果果香四溢,令人馋涎欲滴;有的人在餐饮店吃早餐;还有的人在商店买东西......
再往东走过两道街,就来到了小早市。这里好热闹啊,看,有的卖绿油油的蔬菜,有的卖新鲜的肉,还有的人卖生活的必需用品......顾客们的讨价还价声、小贩的吆喝声、人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一首快乐的交响曲。
6.从学校到社会感想 篇六
儒家文化,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等很多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不仅如此,部分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例如儒家的“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罔”等,至今仍是华人的基本教育方法。
然而,从春秋末期孔子创建儒家文化,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到程朱理学,再到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中国,儒家文化已经不能再作为我国的主流文化,也就是说儒家文化已经失去了主导地位。因为儒家文化已经不再是最适合现代的文化了,无法有效地带动我国文化的进步。取而代之的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实际上,从春秋末期始到清朝末期,封建社会的主流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本身一直都在不断演变中,不断适应着社会的发展变迁,绵延至今。这是因为,儒学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随时自我调整,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然而无论怎样变化,儒家文化始终是适用于封建社会的一种文化。首先,儒家文化发展至末期,已逐渐僵化,成为了统治者禁锢人们思想的工具,阻碍了学术、文化、科技的发展,使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的潮流。其次,儒家文化过分讲求纲常,成为统治阶级奴役人民的绳索。这一点使同样倡导对自由的追求的儒家文化无论如何也无法突破封建君主统治的思想范畴。最后,儒家文化的一些曾经被奉为经典的思想与社会制度相悖,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与法制制度相矛盾,然而利用现有文化也无法将此类问题一并解决,人们需要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相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具有时代性。清末我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内有思想闭塞的国民,外有虎视眈眈的列强。前者为因,后者为果。解放思想成为中国发展的必经之路,而文化作为思想的产物,亦是要随着时代所更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转型,因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必然带有这个时代的基本特点,它必须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思想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任务,以实体经济建设为中信,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然而儒家文化的根源,却要追溯到大一统专制集权制的长期稳定存在,以及中国封建社会特殊标准的选官制度等等重要因素。这一点,从根本上否定了儒家文化可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年代的主流文化的可能。
7.学校发展:从追求优质到追求理想 篇七
都说“爱校如家”, 但在实际过程中, 我们常常看到的一些现象不得不令人思考:有些学生爱讲话, 但在学习过程中不爱发言;他们爱运动, 但不爱体育课;他们在家可能是好孩子, 在学校却不能按照要求约束自己;他们需要一个集体, 却不愿意到学校。普通学校存在的现象, 也同样存在于优质学校。
那么, 什么样的学校是学生喜爱的学校?
学校定位的选择:优质学校或理想学校
据山东省潍坊市对学校校长、中层干部、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调查, 一般认为的好学校主要有五大核心要素:1.教师优良的业务素质;2.学校优良的物质环境和先进的教学设施;3.人本化的学校管理模式;4.积极的校风和学风;5.好的校长。
这里所说的好学校指的是优质学校。从上面的评价要素和认同情况看, 优质学校主要是从学校外部人们的感受来定位, 观察的着眼点都集中在学校的可测指标上, 而忽视了学校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感受。
对许多普通中学, 要达到上述优质目标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和过程, 其实普通中学可以把学校发展的目光转向建设师生心目中的理想学校。
理想学校更多的是遵从学校的组成人员教师和学生的感受来确定, 学校是否给他们带来愉悦和幸福, 学校是否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条件。
简单地说, 我们所理解的理想学校, 不在于学校得了多少奖, 学校的硬件如何好, 学校的教学成绩多么好, 而在于身在其中的成员的认同和主观感受。好学校是可以感知的, 我们没有最好的条件, 但我们可以创造心目中理想的好学校。
办好理想学校的思考
1.创造出爱学校的理由
(1) 建设好学校的“特有”文化
学校要建设自己的特有文化, 学校文化应该在学校的方方面面体现出来。创建学校文化需要载体, 这些载体是可视的, 学校文化可以在学校的环境建设、氛围布置上表现出来。文字、图画、绿化、雕塑, 甚至教室和办公室的布置, 都是学校文化的体现。创建学校文化, 还可以借助各种方式方法, 文艺、体育、科技、传统的学校项目和与时政相关联的活动, 甚至一场晚会、一次比赛、一次主题班会、一次谈话, 都是学校文化的创建机会。文化是一种可以感染人的东西, 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渗透, 可以在活动中交流, 可以在交往中相互影响。
文化是一种自觉的行为, 当它融入每个人的意识中, 就会自然地从师生的言行举止中展现出来。
(2) 建设一支敬业、渊博、高尚的“特别”教师队伍
教师素质影响着学校文化建设的程度。
我们需要高尚的教师。我们期望教师品德高尚, 情操高雅, 志向远大, 既教书更育人。
我们需要敬业的教师。有献身教育, 关爱学生, 把教育工作当事业的职业操守, 才能做好教育者、生活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我们需要渊博的教师。好学上进, 学识渊博, 不断提高, 善于传教, 丰富生动的教育才能创造愉快的教学。
拥有高质量的教师, 学校应该注重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重品行, 选人看品德, 育人重美德。二是抓提高, 实践积累、教研提高、培训提质。三是职业观教育, 文化引导, 事业留人。
拥有层出不穷的优秀教师, 拥有敬业、渊博、高尚的教师, 学校教育才能为学生接受, 学校才能成为学生愉快学习的乐园。
(3) 开设学生喜欢的课程和开展“特色”的活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爱学习是从爱学校开始的, 爱学校是从爱学校的活动开始的。”
学校既要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设课程, 又要重视针对自己的实际和特点开设学生欢迎的学校特色课程。学校课程建设要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和需求。学校的课程管理重点是把理念转变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把课堂转变为师生互动的场所, 转变为学生学会学习的场所, 转变为合作学习的场所, 转变为学与教智慧发展与交流的场所。
学校开展的活动应该始终贯彻一个理念:为学生智能的发展、潜能的发掘、特长的发挥服务, 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服务, 使学校真正成为自由呼吸的思想田园。
2.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幸福感
从人的发展角度看, 学校生活应该是人一生中的一段快乐时光, 她为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帮助。
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愿望, 教师是一项特别的工作, 教师的幸福感尤其重要, 不幸福的教师很难塑造出学生幸福的心灵, 很难塑造出幸福的学生。学校应该为教师和学生的完满生活创造条件, 让教师工作过程充满幸福。要注重建设好学校生态, 避免教师的职业倦怠, 减少过重的压力、无限的责任、繁琐的管理以及文山会海和检查等, 真正形成宽松的工作环境。
学校的教育理念要注重通过教育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让学生对生活充满信心和热情。从道德建立角度, 学校要重视利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让学生以教师的道德形象为模型促进自身的成长。
3.让学习成为一种文化享受, 让读书成为生活的必需
(1) 要培养学生会读书
教学生读书, 有几个层次:教学生能读书、愿读书、会读书。能读书是基本要求;愿读书, 把读书作为一种乐趣, 则是另一个层次;会读书, 能够把书本知识的精髓深刻理会, 并加以内化, 形成自己的见解, 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是一种技巧, 也是一种能力。
阅读虽然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 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作为学生的学业指导者, 教师指导学生热爱读书, 通过阅读增长见识, 就是帮助学生与知识为伍, 与智慧同行。
(2) 要教育学生爱学习
成都青羊实验中学校长季应朗有句很有道理的话:人的一切不幸都源于不爱学习。初中阶段尤其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学习书本知识、学习应付考试的知识才叫学习, 一切有益于学生心智发展, 一切有助于提高学生生命质量、一切可以为学生未来做准备的尝试都可以称为学习。教育学生爱学习, 就是帮助学生提高生命质量, 享受学习带来的幸福。
(3) 要教会学生主动学习
教学要注重启动内化、主动学习。在现代社会中, 学习是一个不断的过程, 终身学习对每个人的工作和事业都已成为必然。教, 是为了不教, 是要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4.办学要重视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提高人的素质, 发掘人的潜能。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落实教育方针, 实施素质教育。从学校的角度, 办好教育, 不是单纯追求考试成绩, 更重要的是在落实素质教育的实践中追求学生的素质提高。
教师在教学实践上, 首先要注重对课改精神的理解和对教学规律的研究, 让课堂教学更加合理和充满魅力, 具体体现为:目标合理、落实;学生主体作用突出;教师引导有效;过程合理、富有思考;教师基本功扎实。其次要真正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 从学业和品德上帮助每位学生。
心理学研究认为, 智力的差异与遗传因素和环境有关。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营造学校的学风,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都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校要通过文化的影响, 去改变学生。对于品行偏差的学生, 在学生不良行为出现之初, 及时帮助学生;在学生人生彷徨时, 及时做好引导工作。培养人, 就要培养品格完善的人;帮助人, 就要关注每个学生学业的进步。
5.教育, 要帮助学生适应社会、走向发展
理想的学校教育应该让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高远的志向, 应该培养他们宽大的胸怀和高昂的斗志, 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争取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提高他们的竞争力显然是必需的, 更主要的是要加强情感教育。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责任体验, 从爱家、爱校到爱国。我们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情感体验, 从挫折、自信到爱心, 帮助学生完成从学校走向社会, 进而走向发展之路的心理准备。
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人才, 学校教育要关注社会的需求,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际生活中学历将会让位于个人的素质, 决定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的因素将更多地取决于人的素质。
学校应注意引导学生实现现实目标和长远目标。学校应该帮助学生制订不同发展阶段的目标:首先是近期目标, 即每学期和每学年的发展目标;其次是阶段发展目标, 即在校期间的奋斗目标;同时, 要引导学生建立长远目标, 实现个人的人生追求。
最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办好教育, 要转变观念, 实现从追求优质学校到建设理想学校的转化。优质学校具有许多优势, 环境优越、设施完善、质量优异, 是学校发展的优质时期。但是换个角度, 从学校的人员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看, 能够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远胜于优越的物质条件, 因为它是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
8.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 篇八
除了友好,英国人对陌生人的信任也让我印象颇深。在一些小镇里,常常能够看到当地居民将自制的奶酪、糕点等摆放在街道两边卖给过路的人。要卖的物品旁边通常会有一个小篮子,篮子里标着物品的价钱,物品没有人看管,需要的人自行投币取用。英国的住宅区一般都没有安装防盗门和防盗栅栏,取而代之的是簇簇鲜花。家家户户的院门就对着街道,院门是象征性的,从来也不锁。玻璃窗户中影影绰绰,住户的家具摆设一览无遗。有一次邮差给我送包裹,我不在家,他居然直接穿过院门把包裹放到了后院的车库里,之后扬长而去。等我回家看到车库里的包裹,心中很是忐忑不安,满脑子想的都是入室抢劫的可怕情景:如果他能这样顺利地进入后院,保不准哪一天就会持械入室,将家里值钱的物品一扫而空。我急急忙忙将此事告诉了Homestay的房东。房东耸耸肩表示没什么大不了的,还告诉我,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英国人对陌生人表现出的这种友好和信任,让初来乍到的我惊诧不已。
“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
在英国待的时间长了,我发现在对待陌生人的态度上,中西方存在很大的差异。其实,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种“熟人社会”,而西方现代社会本质上是一种“陌生人社会”。在“陌生人社会”里,社会流动性大,整个社会靠契约、制度、法律来维系,绝大多数的社会交往行为发生在互不相识、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之间。“陌生人社会”是一个人人各司其职的社会,一个信仰法律与契约的社会,这样的信仰让陌生人之间彼此建立起了基本的信任。
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正处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时期。“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有着一种微妙的私人关系,人与人通过这种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一张张关系网。背景和关系是“熟人社会”的典型话语。“熟人好办事”的说法正是对“熟人社会”的一种朴素表达。而在“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学会相信陌生人,建立起新的社会关系。对我们海外学子来说,留学环境最大的改变就是把我们从一个“熟人社会”完全抛入了“陌生人社会”。在国内的时候,我们的许多社会活动,如求医、就学或者找工作,都是从仰仗熟人开始。出国之后,我们最初也习惯性地找熟人,但却发现那种给熟人打个电话就能把大小事情一并解决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在我们所处的新环境中,不仅没有熟人,而且全是语言和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陌生人。学校里没有“班主任”或者“辅导员”这样的角色来帮助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如租房、交水费、交电费、交税、退税、到医院或警察局注册、办理签证或续签、申请保险号等,无一不是由自己从头做起。取代熟人角色的是网上的说明和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小册子。
面对这样一个“陌生人社会”,相信大多数留学生都会感到孤独与无助。初到英国的留学生们大多会先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然后再完成学校、医院注册等事宜。大多数时候,明明网上或者学校里发的说明手册上已经介绍得很详细了,留学生们还是会不断地给身边认识的人打电话确认信息。在我看来,留学路上我们不仅要学习学术知识,更要学习如何融入这个“陌生人社会”,学习信任陌生人。
那些温暖的陌生人
在“熟人社会”中,我们多半和身边的熟人打交道,亲疏有别使我们对待陌生人不似西方人对待陌生人那样热情。而在西方的“陌生人社会”中,由于人与人之间少了亲疏远近的区别,更倾向于还原人与人的平等关系,对待陌生人也更加信任和友好。事实上,在留学过程中,我得到的帮助多是来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
每次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旅游时,我低头钻研地图的模样总能引来热心的陌生人关切地问我是不是迷路了,需不需要帮助。和同屋从超市里买了大米回家,遇到只打过几次照面的邻居,他对我们招招手,热情地问需不需要他帮忙把米袋抬上去。第一次交电费的时候,收银员看到我账单上的巨额数目,善意地告诉我这样高额的账单不正常,建议我联系电力供应商。结果证明,果然是电力供应商那边出了问题,我就此避免了一场不小的损失。在英国留学以来,很多陌生人都在我需要帮忙的时候,伸出了温暖的手。其中最令我感激和终生难忘的是一位法国老先生,他在我们遇到困难时不遗余力地帮助了我们。
来英国后的第一个复活节,我和朋友结伴去法国旅游了一次。一路上我们的行程安排得非常紧凑。行至埃菲尔铁塔时,我们遇到了一队做街头表演的年轻舞者,他们的舞蹈令人着迷,为了看表演,我们推后了行程。晚上十点多表演结束后,我们两人才依依不舍地坐地铁回入住的青年旅社。但没想到的是,在为出行作准备时,由于一时疏忽,我们在地图上标错了地铁站。出站时,面对陌生的街道,我们心里一片迷茫和恐慌。当时已近夜里11点,路上行人很少,商店也都大门紧闭。我们在一个公交车站旁找到了街道地图,赶紧拿手里的游览地图与其对照,想弄清楚自己离旅社到底还有多远。这时一位穿风衣的老先生走来,用生硬的英语问我们需不需要帮助。当时我们的心中喜忧参半,喜的是终于有人能帮我们了,忧的是不知道这个看似友善的陌生人是不是另有所图。因为出游前我们刚刚从新闻里看到有两名中国游客在法国街头遭到抢劫。不过,就当时的状况来说,除了相信这个陌生人,我们也没有更好的选择。我们将旅社的地址给了那位老先生,他看后伸出大拇指,然后拍拍自己胸口,意思是自己知道。随后他说了一个英文单词“bus”和两个法语站名,然后又说了“subway”和一个法语站名。最后,他又伸出大拇指,表示按照他的说法就一定会顺利到达。我们有点迷茫地一边点头,一边重复着他所报的站名。老先生略微思考了一下,做了个“跟我来”的手势,把我们带到了公交车站,一边走还一边不断地重复说:“Don’t worry.”他跟我们一起上了公交车,甚至还帮我们买了公交车票。我们见状,赶紧拿出钱包说要给他车票钱。老先生摆摆手,拿出自己的钱包指着里面的信用卡说:“Don’t worry.”然后翻出现金的一角让我们看,“You see! Money!”意思是叫我们不用在意。我们被他这种坦率又幽默的举动打动了,不再执意给他钱,只在心里默默感激。下了公交车,又转地铁,老先生一路将我们送回旅社,路上不断跟我们说的就是“Don’t worry.”这句话。
到了目的地,老先生又问我们肚子饿不饿,他指指不远处的麦当劳说:“Eat.”接着,他用夹杂着法语的英文建议我和朋友应该先吃点东西,然后再回旅社好好休息。我们两个人找到了旅社,自然轻松起来,便接受了老先生的建议。我们三人一同来到麦当劳。这次我和朋友说什么也不能再让老先生为我们付钱了,一番推让后,老先生收回了钱包。我们三个人在麦当劳愉快地用餐,虽然语言不太通,相处得却极为融洽。这位老先生的帮助让我感动不已,我无法想象如果没有他的帮助,我们在异国的街头迷路会是什么后果。我拿出相机拍下了他的样子,并告诉他,我会永远把他记在心里。
9.从学校到社会感想 篇九
从科学的社会研究到科学的文化研究
后库恩时代的科学论的进展是从科学的社会研究走向科学的文化研究,其实质是科学观念的变迁,即以实践的.科学观取代表象的科学观.宏观上对科学论的进展作出描述,提出科学的文化研究所面临的难题以及解决进路,即强调科学的文化研究的实践性与反思性特征.
作 者:盛晓明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哲学系,浙江,杭州,310028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年,卷(期):19(2)分类号:N031关键词:科学的社会研究 科学的文化研究 实践
10.从学校到社会感想 篇十
从反映自然到社会的建构--析传统科学形象的转变
近代以来,科学及其产品--科学知识在现代社会中逐渐确立了特有的信誉和权威,成为真理、公正、正确的代名词,并与客观性、进步密切相关.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使得这种科学传统形象渐露危机,越来越难以维持其正统形象.特别是社会建构主义的兴起再次对科学的.传统形象以重大冲击,科学理性、崇高的形象逐渐从“神坛”走向了世俗化形象.
作 者:贾向桐 JIA Xiang-tong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哲学系,天津,300071刊 名:自然辩证法通讯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DIALECTICS OF NATURE年,卷(期):27(4)分类号:C91关键词:科学知识 真理 建构主义 科学知识社会学
11.从学校到社会感想 篇十一
一、殖民地时期~20世纪60年代初:家庭学校与公立学校分立
在美国的殖民地时期,教育子女主要是家庭的职责,但随着社会发展与义务教育制度的确立,家庭的教育职能逐步被学校取代,由此形成了美国公立学校与家庭学校的矛盾根源。
(一)家庭施教的传统及其衰落
在殖民地时期,北美殖民者沿袭了其欧洲宗主国的教育观念:教育是由家庭负责、政府不应介入的私人事务。当时的弗吉尼亚总督威廉·伯克利 (William Berkeley)曾这样描述弗吉尼亚的教育,“弗吉尼亚人紧跟英格兰的步伐,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能力来教育自己的孩子。”[3]这也是殖民地早期美国教育的真实写照。此时,多数儿童在家庭中由家长向其传授识字、算数等知识、生活和生产技能以及进行宗教教育;富裕家庭可以送孩子就学于为数不多的私立学校、教会学校和寄宿学校等;少数教区的贫困儿童在教会建立的慈善学校接受基础的读写算教育。殖民地中后期,教会为扩大教派影响积极办学, 南部和北部殖民当局也开始推动教育立法与办学, 公共教育、公立学校萌芽。独立战争后,教育开始被视为州政府的重要职责,尽管各州教育发展并不均衡,但私立学校、慈善学校以及公立学校等专门化的教育机构增加,家长的教育权开始逐步过渡给政府与社会。这一时期,虽然家庭对儿童负有首要教育职责,然而教会学校以及公立学校发展迅速,政府已经有代替家长对儿童实施教育的责任意识。由此,部分教育职能开始从家庭中分离出去,教育不再是家庭的专属领域。
(二)公立学校与家庭学校矛盾的形成
19世纪30年代“公立学校运动”展开,各州开始兴办公立学校,并于1852年~1918年间相继颁布强迫义务教育法,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而此时,由于社会职业、社会生活与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的教育功能弱化,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孩子送进公立学校。家庭与学校的分工愈益明确,20世纪中叶以前家庭和学校之间基本保持着相互分离、互不干预的状态。
尽管公立学校、强迫入学有助于保障美国儿童的受教育机会与权利,但在美国多元文化的社会中, 并非所有家庭都对“公立学校运动”持认可态度。出于对教育质量的担忧和宗教信仰、教育观念差异等原因,一些富人与教徒家庭抵制公立学校,将子女送往私立学校或教会学校。根据美国宪法第十修正案, “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保留给各州行使,或保留给各州人民行使”。基于此,坚守教育传统和具有严格宗教信仰的家长认为教育权是属于“各州人民行使”之权,政府无权干涉其自行教育子女的权利,强迫入学是违反宪法的行为。因而,让孩子在家接受教育的传统并没有因公立学校的普及完全消失,反而发展成一种新教育形式。19世纪70年代开始,与政府开设公立学校、建立义务教育制度相呼应,由父母执教或延师施教的教育组织相继出现,此即家庭学校的萌芽。但根据义务教育法,家庭阻止适龄儿童入学属于违法行为,家长将遭受拘役或罚款等处罚,因此,在“家庭学校运动”兴起前,家庭学校只是少数家庭的“地下组织”,发展缓慢。
二、20世纪60年代~90年代初:家庭学校与公立学校冲突与对立
20世纪60年代,美国公共教育系统管理僵化、 变革缓慢、学业质量下降等问题凸显,学校与学生、 家庭之间的矛盾激化,引发了择校运动、非学校化运动等激进改革。在此背景下,实践家庭学校的家庭由 “地下”转向“地上”,“家庭学校运动”兴起。
(一)家庭学校倡导者与实践者对公立学校的批评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家庭学校运动”中, 公众对公共教育的不满得以充分体现。首先,家庭学校运动反映了公众对宗教信仰自由的诉求。1962年,宗教教育和祷告活动在美国公立学校被禁止,公立学校完全世俗化。许多恪守宗教信念的家长开始寻求公立学校之外的教育形式,由于私立学校学费高昂,家庭学校成为可行的选择。[4]其次,公立学校的环境、教学和质量问题也是家庭学校运动的重要成因。一位家庭学校实践者的观点颇有代表性:“不是每个家庭都是中产阶级基督徒,许多家庭选择家庭学校不是基于宗教或政治目的,而是学校系统的问题,因为孩子需要不同的学习方式。”[5]此外,部分家长因公立学校管理封闭而选择家庭学校。他们对自己在教育决策中受到排斥深感不满,同时也意识到挽救濒于破裂的家庭组织关系的重要性。[6]此外, 家庭学校运动的倡导者,如约翰·霍尔特(John Holt)、 赫伯特·科尔(Herbert Kohl)等人也谴责公立学校, 支持家长择校或让学生辍学接受家庭学校教育。 1983年《国家处于危急中》的出台使公立学校更加被质疑,家庭学校进一步得到教育改革者的认可。[7]
(二)公立学校及其支持者对家庭学校的抵制
公立学校和教师团体对家庭学校持抵制态度, 许多学区对家庭学校学生以“旷课”处理,并以违反强迫教育法等罪名将家庭学校实践者告上法庭。20世纪70年代末,公立学校因学业、财政等原因而与家庭学校的法律纠纷达到顶峰。[8]尽管随之有所缓和,但在20世纪80年代家庭学校实践者和支持者争取家庭学校的合法地位时,公立学校与教师团体仍经常游说立法机构反对家庭学校合法化,这成为家庭学校合法化进程中的最大阻力。虽然就读于家庭学校的学生占总体学龄儿童的比例很小,但随着家庭学校在各州政府获得许可,学生数量在迅速增加,造成了公立学校生源流失并间接缩减了学校经费,同时公立学校的信任度更是遭受重创。由于公立学校与家庭学校的利益冲突和互不信任,公立学校以及一直反对家长自行教育孩子的民间教育组织, 如美国教育协会(NEA)等,仍呼吁各州加强对家庭学校的监管。[9]
这一时期,美国家庭学校与公立学校之间形成了对立格局,家庭学校支持者与质疑者争论不休,家庭学校实践者与公立学校的矛盾不断诉诸法律。然而,家庭学校与公立学校的争论与对立也促使双方不断发展,家庭学校的批判推进了公立学校改革,公立学校的压力也推进了家庭学校的完善,并随着20世纪八九十年代家庭学校在美国各州逐步合法化而由对立转向和解与合作。
三、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家庭学校与公立学校的和解、合作与共生
20世纪90年代以前,美国家庭学校与公立学校之间的关系以对立为主色调,但随着美国社会与教育大背景的演变而慢慢走向和解与合作。
(一)家庭学校与公立学校转向合作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美国传统家庭和公立学校之间的“地盘儿意识”开始松动,家庭与学校均意识到任何一方都无法垄断教育职责。由于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采取紧缩福利、提倡竞争的新自由主义社会治理政策,教育券制度、自由择校、特许学校、家庭学校等教育改革措施使公立学校的竞争格局随之改变,通过自我改善进而在竞争中立足成为公立学校关注的首要问题。在实践中,竞争机制使公立学校的危机意识增强,质量提升。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卡洛琳·霍克斯比(Caroline Hoxby) 在评估密歇根州学校选择项目时发现竞争明显促进了公立学校的改善。[10]为了优化管理、提升质量、赢得声誉,公立学校开始把家庭和家长视为改进学校的有益元素和重要的教育资源,随之也改变了对家庭学校的态度。在公立学校意识到并践行家长参与学校治理中,家庭学校具有警示作用。爱荷华州立大学教师鲁比恩斯克(Chris Lubienski)曾指出, 家庭学校带走了大量有思想且善于表达的父母,他们原本与学校管理者共同管理着学校。[11]在公立学校眼中,家庭学校实践者由原来被视为“异类”的竞争对手转变为应予以尊重乃至有可借鉴之处的对手与合作者。与此相应,随着20世纪八九十年代家庭学校合法化、规模扩大以及获得社会认可,家庭学校的发展境遇也发生改变。有家庭学校实践者指出,20世纪70年代家庭学校家长要应对负责管理学生逃学官员的“登门问罪”,80年代需要回答孩子如何完成社会化,90年代会思考孩子去哪里参与户外运动。[12]这一时期,家庭学校具有了教育资本和与公立学校合作的合法身份,同时也开始意识到与公立学校合作的必要性。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学校与公立学校的关系逐渐由对立转向和解与合作。
(二)家庭学校与公立学校的合作形式
美国的家庭学校与公立学校在独立、平等、共赢的基础上形成了多种合作形式。
1.家庭学校的学生“走进”公立学校
对于公立学校而言,家庭学校的学生属于“校外学生”,但根据法令他们“走进”公立学校与公立学校学生共享部分学校资源。2001年,全国教育数据中心(NCES)公布的《家庭学校教育在美国:1999》报告列举了家庭学校与公立学校共享资源的若干方式, 例如参与学校的部分课程与课外活动、网络教育、场地共享等,19%的家庭学校经常送孩子参与学校的学习和活动。[13]目前美国至少有20个州已颁布法令要求公立学校允许家庭学校学生参与学校活动。例如,俄亥俄州、弗吉尼亚州等规定家庭学校学生可以参与公立学校部分课程和教学活动,加利福尼亚等州规定家庭学校的学生必须参加学校的考试,每月去学校接受学习进度和质量等方面的检查;有些州实行“双注册”,学生拥有家庭学校和公立学校双重学籍,为家庭学校与学校制度的衔接提供了方便,学校也获得生源;有些州(如阿拉斯加州)则把家庭学校作为私立学校来管理。
2.公立学校对家庭学校的参与
公立学校也积极探索介入和影响家庭学校的途径。公立学校一般通过市场模式向家庭学校出售教育产品和教育服务,开设针对家庭学校学生的夏季学期,开发网络课程和教学资源等。根据《家庭学校教育在美国:2003》的数据,22.6%的家庭学校的课程资源来源于当地公立学校和社区学院。[14]根据联邦教育部的统计,2002~2003年,36%的公立学校学区为学生注册了远程教育课程,普及远程教育模式为更多学生选择家庭学校提供了便利。[15]此外,公立学校也在地方法规的授权与要求下介入家庭学校的教育事务。例如,有些州要求学区指派专业教师作为家庭学校的督导,指导和评价家庭学校教学或指派专业教师对家长进行教育培训,定期交流等;有些州通过设立家庭学校辅助项目引导学校和教师与家庭学校展开合作。对于家庭学校难以胜任的教学内容, 公立学校的专业教师则提供上门指导。家庭学校学生能够通过学校教师的定期指导了解学校的授课情况,扩大视野。
由于家庭学校良好的教育成效、利于满足儿童个性化的教育需求以及各州政府提供的扶助政策等,家庭学校在美国的影响与规模正迅速扩大。根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分析,社会公众整体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学校“神秘感”的降低以及知识获取手段的多元化使得正规学校的影响与地位日益弱化,其他多种教育形式包括家庭学校都将与正规学校共同构成终身学习的制度框架。[16]因此,未来教育的发展不仅需要家庭与正规学校在法律规限内共同分担教育权责,还需要各种教育力量的共生共融, 家庭学校和公立学校将继续深入合作并不断发展出新的合作模式。
四、结语
12.从学校到社会感想 篇十二
——参观北京培智学校的体会
四月十日去了北京宣武培智学校参观学习,虽然各听了一节中低年级的康复课和综合课,但让我感兴趣和引起我思考的却是学校中等职业教育这一块,遗憾的是没有听一听涉及职业教育的公开课。宣武培智学校职业教育部开设有综合服务、工艺美术、餐厨三大块的专业,按照这三个方向面向市场开展校内教学。培智学校职业教育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认为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或者才能真正体现出特殊教育以人为本的宗旨。具体来说有下面几方面,第一是专业学习方面。通过创新产教融通的训练形式,设计“职场化”的教学安置形式,按照产品的工序来设计学生的训练区域,将桌椅改为操作台、操作椅,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环境中感受职场的氛围,加强职场的规范、质量、合作、竞争等意识,产生完成任务的成就感。还有人性化地将日常的生活融入学习当中,开通班级博客,结合学生的实际教导学生使用手定、语音识别输入法,撰写剧本,拍摄学习生活视频短片等等。第二是适应学习方面。培智学校把职业适应课看作是职业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专业技能课有机融合为一体,围绕专业技能学习所遇到的语言沟通、认知能力、肢体障碍、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娱乐休闲、体能康复、体育健身、社团活动等,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在提高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积
13.从学校步入社会的感悟 篇十三
我最终等到了这一天,步入社会有份自我的喜欢工作这是我期望已久的日子,说快也就这么晃一晃的功夫就过来了。从此结束了被学校教师看管的生涯,结束了做父母乖宝贝的日子,也结束从父母兄长那里拿钱的幸福时光。步入社会了,我们的人生将一切从零开始。
其实,时间真的过的很快,来到那里都快半年了,早已适应了那里的生活。经过了层层考核我最终成为了一名合格的乘务员来到了客舱部,我幻想很快就能够打造一片属于自我的天地,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14.从学校到社会感想 篇十四
NPO(Non-Profit Organization)通常被称之为非营利组织,也被称为第三部门、非政府组织、公益组织、志愿组织等。国内外对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各有不同,针对我国国情,清华大学NGO研究所邓国胜认为:非营利机构是指那些有服务大众的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所得不为任何人谋取私利,组织自身具有合法免税资格和提供捐助人减免税的合法地位的组织[1]。
从80年代开始,多样化的非营利组织走上历史舞台,代表着一种平衡的力量,引导着社会向政府、市场和非营利组织组成的三元社会结构转型。非营利组织的兴起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背景,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2]。近些年来,由于受到成本上升、政府拨款减少、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等因素影响,众多非营利性组织亟待找到一种创新的发展路径来维持可持续发展,社会企业这种创新的组织模式也就成为了NPO转型的第一选择。
2006年起,流行于英美的“社会企业”(Social Enterprise)概念流入中国,并引起广泛关注。社会企业这种组织形式兼有社会性和企业性,将实现社会价值和企业化运营结合在一起,在儿童保育、残障就业、社区发展等领域积极开展社会创新,对解决社会问题,打破西方国家所面临的“福利僵局”起到了积极作用,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3]。
英国政府对社会企业的定义为:“一个社会企业是一个商业组织,它的主要目标是社会目标,而它的利润应主要用于对社会目标的支持性投资或直接投资到社区当中,而不是为了股东和所有人的利益最大化而进行投资。”英国社会企业联盟的描述更为简洁:“运用商业手段,实现社会目的。”如果说商业企业纯粹是以盈利为目的,社会企业则是以推动社会发展和公益事业为目标,投入市场竞争的大潮,通过经营活动创造收入产生利润。
通过整理文献和社会企业实践的启示可以得出,社会企业的优点[4,5,6,7,8]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企业帮助NPO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为NPO提供自身发展和社会服务所需的资金,减少或者消除对捐款和拨款的依赖。
(2)社会企业可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家庭及社区提供个人及家居服务,以满足社会对这些服务的需求,例如月嫂、陪诊、长者个人护理等。
(3)社会企业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为弱势群体创造就业机会,包括低学历、中年妇女、残疾人士等。
(4)社会企业可以促进员工发展:鼓励成员自力更生以及融入社会。
(5)社会企业可以建立社会资本:透过组织社区网络,推动社区的共融、更新及发展。
(6)社会企业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环保意识、提倡可持续消费、鼓励物品循环再利用等社会发展及环保目标。
2 NPO的发展困境
20世纪70年代,NPO出现在美国并在全球快速发展,在教育、医疗、社区建设、地方自治、慈善事业等领域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NPO虽然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并在不同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甚至有些NPO陷入了发展困境。
(1)NPO倡导可持续发展,但是NPO自身却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主要就是体现在NPO的资源匮乏。NPO的资源不足是一个相当普遍和非常严峻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费不足。我国NPO的收入来源中,主要依靠政府资助和会费等服务费,企业和公众捐赠的比例很小。有些NPO受到政府改革后行政开支压缩的影响,资金严重不足,无法正常开张活动;还有一些NPO为了生存和发展,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商业活动,有的甚至偏离了自身的业务范围,造成了很多的负面影响。二是缺乏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一方面NPO的工作岗位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无法吸引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一部分NPO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导致这些组织成为了安置政府离退休人员的场所,在这种情况下导致了NPO创新能力差,缺乏新的观念和知识,无法向NPO内部注入活力,严重阻碍了NPO的可持续发展。
(2)NPO工作效率低下。NPO工作效率低下一方面来源于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且存在不连续性的特点;此外,目前的NPO管理模式与政府类似,更像一个官僚机构,项目从立项、审批到实施过程周期相当长,效率远低于商业企业。
(3)NPO与市场严重脱节。由于NPO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大多缺乏商业经验,项目从立项、审批到实施过程很少考虑市场因素,导致项目失败的几率很高,而且资金浪费严重。
(4)NPO社会公信力不足。社会公信力是影响NPO吸收社会资源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NPO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对于NPO的监督机制还很不完善;此外,由于NPO发展迅速,数量猛增,难免鱼龙混杂,少数NPO为了谋取利益贪污腐败,滥用公共资源,影响了NPO的社会公信力,进而影响了NPO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
面对以上的发展困境,NPO只得裁员、减薪、减少服务对象、少办活动。但这只是暂时的节流作法,更重要的是要如何去积极开源,改变经营型态。从事营利活动将成为无法避免的途径,这也是近年来有许多NPO正在尝试的方向,但是如果积极营利又会掉入商业化的格局,产生新的争议。要如何解决此两难式的困境,很多的NPO都在寻求既能实现社会价值又能维持可持续发展的转型策略。社会企业的出现为NPO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一个既能兼顾社会目标实现,又能赚取利润维持NPO可持续发展的组织形式成为NPO的转型目标。
3 从NPO到社会企业的转型策略
NPO采取企业的手段来实现社会的目的,将是未来NPO无法避免的现象。在美国,透过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努力,已将企业家精神的观念融合在NPO中[9];在欧洲,则结合NPO和社会经济发展出一种包括不同组织型态的社会企业[10];而中国台湾地区的NPO也从事业化的营利行为起步,还需要增强具有冒险性的企业家精神[11]。
但是根据我国的国情以及NPO的实际运作情况,并非所有的NPO都适合转型为社会企业。社会企业和传统的NPO在中国都是需要的,因为有的NPO所涉及的领域是社会企业没法做的,社会企业必须要有商业模式,但是没有市场、没有人购买服务和产品是社会企业所无法解决的,所以有的领域还是需要传统的NPO运作,需要政府资助、捐款,或者是从基金会拿钱才能做。因此,传统的NPO与社会企业各有各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本文探讨的NPO向社会企业的转型,只是针对能够探索出营利的商业模式,以社会目标为己任的NPO而言。
NPO要实现到社会企业的转型,可采取以下策略:
(1)准确定位,明确转型过程。NPO转型为社会企业,准确的定位十分必要,不然很容易就偏离甚至背离原有的社会宗旨。要准确定位需明确以下问题:
第一,NPO转型为社会企业应该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福利的改善,应该具有十分清晰的社会使命,例如创造就业;培训和提供地方性服务;保护环境;等等。与经济效益相比,更强调社会效益,注重资源的节约与环境保护,努力促进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社会企业往往通过提供产品/服务以满足市场需要,同时创造利润,但是所得利润并不是为了谋取个人利益,也不在股东间分配,而是继续投入保持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或者是造福社会。
第三,社会企业虽然是担负着社会使命的NPO,但是其运作方式是企业化的,强调对资源的有效利用,注重创新,不断向企业界学习、借鉴、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与成果,注重自身竞争力的培养,以期成为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具有独立资金来源的实体。
第四,社会企业不仅仅是“授人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渔”, 以“关注人,关注人的成长和内心体验”为宗旨,意在通过实际行动传达对全社会“尊重、关爱和美”的精神感召,为从根本上解决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给个体带来的困扰而不懈努力。
NPO转型为社会企业并不意味着实现了营利就完成了转型过程,NPO的成功转型应该是一个社会创新的过程,NPO应该考虑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创新手段实现营利以更好地实现其社会宗旨。成功商业模式的运用、收入的产生只是NPO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手段,而非最终目标。因此,NPO向社会企业转型的过程是一个受外部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使命三重因素影响下,采取组织创新、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化管理的动态过程[12](如图1所示)。
(2)从NPO到社会企业的转型途径。根据中国国情和当前NPO市场化运作的一些成功经验,从NPO到社会企业的转型可采取以下途径:
第一,NPO通过提供一定的产品/服务收取费用。这类NPO可能直接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符合他们购买力的产品/服务,也可能是所提供的产品/服务涵盖社会弱势群体,然后通过分级收费、富人补贴穷人等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譬如印度眼科医院和南宁安琪之家便是这种转型的典范。
第二,NPO通过经营产业支持机构的发展。鉴于目前NPO的经济压力,一些机构可以尝试在服务范围之外开拓一些经营性的产业,通过这些产业的收益来支持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譬如北京的太阳村特殊儿童救助中心就通过租赁土地、爱人认树等项目赚取费用,既给来这里的顾客提供了一个“心灵回归”的平台,又救助了由于父母服刑而失去生活依靠的孩子。
第三,NPO向第三者收费。NPO透过政府提供的经费,服务社会大众,或协助企业办理医疗、托儿、进修教育等事项,向企业收取费用。
第四,具有就业培训功能的NPO可以采取对外营业的形式获取利润。一些具有培训功能的NPO不仅仅是过度式的就业训练场所,也可对外营业,赚取费用,譬如台湾阳光基金会的洗车中心及设在捷运车站的庇护商店、或是台湾喜憨儿基金会的烘焙面包店及餐厅,不仅可以实现就业培训,使一些弱势群体掌握技能,还能够实现对外服务营利。
第五,NPO以资源回收方式赚取费用。例如环保性团体可将资源回收的物品加以整理,转卖给相关组织。
第六,NPO的社区创新。我国的很多所谓社区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社区,社区物业公共服务职能的不足是社区徒有其名的主要原因,而发展NPO不啻为加强社区公共服务性的新思路。对于社区的NPO转型为社会企业,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公共资源,另一方面可以营利达到助人自助,譬如上海浦东罗山市民会馆便是这种类型的典范。
NPO向社会企业的转型途径多种多样,上述几种途径只是罗列的几个典型代表,NPO的管理者可以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创新转型途径和商业模式。
(3)加强管理,保障转型成功。NPO转型为社会企业,必须要以社会企业家精神来运作,因此必然引入商业企业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方法,而原有的NPO自然、弹性、充满感情等管理方式势必受到冲击,NPO如何调适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第一,管理理念和技巧的创新。
良好的管理理念和技巧可以有效地协调组织资源,改进工作效率,达到组织目标,然而这些理念和技巧会有许多要求统一、秩序和快速反应的规定,各项活动要有绩效,各种服务要考虑成本效益,这样可能因此提升组织的收益,却可能在冰冷的要求下使得NPO工作人员在缺乏弹性和人情的感觉中丧失其对工作和服务对象的热诚,失去其服务社会和人群的工作意义。因此,NPO管理者既要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巧,同时也要兼顾人性化考虑,管理的转型要循序渐进,并且创新管理方法。
第二,加强产品和服务的品质。
NPO的工作人员切莫因为在带有帮助和支持心态下提供产品或服务给顾客,而忽略了产品和服务的品质,要使产品和服务能够持续得到支持,必须要不断地改进品质或是功能。此外产品和服务最好能够结合组织服务的特性或是加上头衔,可以增强购买者的意愿,如果只是单纯的产品供应,那就和一般企业相互竞争,接受市场的考验。
第三,管理工具的使用要量体裁衣。
现代企业的管理经常有各种创新的管理工具在交换使用,这些管理工具包括战略规划和管理、全面品质管理、企业流程再造、学习型组织、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等,这些管理工具固然对企业的运营有很大帮助,但是具体施行时有时因为过程复杂而增加更多的作业过程,使得手段和目标倒置,产生无法推动的情形。而对于刚转型为社会企业的NPO,必须要衡量本身组织的任务和能力以及所欲达成的目标,采取较适宜且较简化的方式来运用,如此才不致陷入管理方法的泥潭中。
4 结束语
在全球环境的不断变动中,国内外的NPO都面临资源枯竭而难以继续运营的冲击,自行营利以求生存将是无法避免的趋势,如果能够保持原有的社会使命,同时以企业手段来获取合理利润,如此的社会企业转型方式,应该是NPO本身及社会大众所能接受的。更进一步说,NPO转型社会企业未必就一定要营利,若能透过企业家精神的运作,使NPO更能发挥组织功能,提升活动效益,对社会也更有意义。NPO管理者们只要找准各自的定位,不断在摸索中前进,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NPO转型社会企业之百花齐放的春天即将到来。
摘要:NPO的发展受到外在环境变迁的影响,正面临着资源匮乏的冲击,很多组织难以生存,开始认真思考面对有限资源的激烈竞争如何自给自足、自力更生。社会企业这种兼顾社会使命和经济效益的创新组织形式,为NPO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转型思路。在分析了我国NPO发展困境的基础上,对NPO向社会企业转型提出了发展策略。
关键词:NPO,社会企业,转型,策略
参考文献
[1]陈荣邦.NPO企业化管理模式绩效评价模型构建[J].商业时代,2009(26):53-54.
[2]时立荣.非营利组织运行机制的转变与社会性企业的公益效率[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1-7.
[3]严中华.社会创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REIS T.Unleashing the new resources and entrepreneurship for the common good:a scan,synthesis and scenario for action.[M].MI:W.K.Kellogg Foundation,Battle Creek,1999.
[5]JOHNSON S.Literature review on social entrepreneurship[Z].Ca-nadian Centre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Working Paper,2000.
[6]McLEOD,HEATHER.Cross over:the social entrepreneur[J].State of Small,1997,19(7):100-104.
[7]丁开杰.从第三部门到社会企业:中国的实践[C]//透视社会企业:中国与英国的经验.2007:52-83.
[8]赵萌.社会企业战略:英国政府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4).
[9]EMERSON,TWERSKY.New social entrepreneurs:the success,challenge and lessons of non-profit enterprise creation[M].San Francisco:The Roberts Foundation,1996.
[10]CARLO BORZAGA,JACQUES DEFOURNY.The emergence of so-cial enterprise[M].London&New York:Routledge,2001:16-19.
【从学校到社会感想】推荐阅读:
2024年高一历史单元测试题: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教版必修1)08-06
学校社会满意度调查07-15
学校社会治安工作职责10-11
学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11-22
假期学校社会实践报告12-16
学校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07-12
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方案07-31
河阳学校初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总结09-20
特殊学校之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0-27
学校组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策划方案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