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美学价值与书法艺术的关系

2024-08-07

汉字的美学价值与书法艺术的关系(精选14篇)

1.汉字的美学价值与书法艺术的关系 篇一

声乐艺术在电影艺术中的美学价值的论文

【摘要】近年来很多电影作品都在其中加入了声乐艺术,这些电影作品通过声乐艺术起到渲染氛围、深化电影主题的艺术效果。声乐本身就是一种极具美学价值的艺术形式,在电影作品中巧妙地运用声乐艺术,使这两种视与听的艺术形式实现有机结合,能够在凸显电影主题内容的同时,增添艺术感染力,进而起到作品的美学增益效果。本文就从电影中的声乐艺术的运用入手,对其美学艺术功能与价值展开探讨。

【关键词】声乐艺术;电影;美学价值

电影这种视听结合的现代艺术形式具有极强的兼容性,可在其中融入文学、绘画、舞蹈、摄影、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特别是音乐这一种极具美学价值与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在电影诞生之日起就和其结下了不解之缘[1]。虽然电影在19世纪末诞生时,因为技术限制,主要为黑白默片的播放形式,但这一阶段的电影也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无声”。卢米埃尔播放世界首部电影时,为掩盖放映机噪声,在播放时请来了乐队进行伴奏,这种方式不但起到了掩盖噪声的作用,还对电影氛围带来了渲染效果,为观影者带来了视与听的双重美学感受,反响十分热烈,自此此种模式在黑白默片时代得到了广泛应用[2]。但当时的电影音乐伴奏主要是现成的古典音乐段落,事先并没有进行科学编排,随机性极强,虽然有时会起到渲染作用,但更多时候所伴奏的音乐和电影剧情并不匹配,反而会影响观影效果。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美国华纳于1927年推出了世界首部有声电影一一《爵士歌王》。这部有声电影通过合理的编排,不但实现了音乐伴奏和剧情内容的契合性,还首次加入了声乐形式。自此电影音乐的技术与音乐编排设计理论逐步完善,声乐在电影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一、声乐艺术概述

声乐是人声与音乐结合的艺术形式,主要有美声、通俗以及民族声乐等类型。声乐的最大美学特点就是极具感染力,能够带动人的情感,并产生共鸣[3]。演唱者需要在具备先天嗓音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对音符的理解,诠释出极富感情的演唱作品。现代电影艺术包括视觉画面、语言台词以及音乐三大要素,其中语言和视觉画面与电影剧情直接相关,而音乐则不同,它主要是通过辅助渲染的方式,起到深化电影主题的效果[4]。在现代电影艺术中,音乐更是与电影的艺术表现及审美价值有着紧密相关。声乐作为一种典型的音乐类型,从第一部有声电影诞生以来,就时常出现在各类优秀影片中。声乐是由人声和音乐所组成的有机体,当它被合理地安排在电影某个段落中时,声乐还可视为是一种音乐化的台词,与语言台词共同叙事电影的主题。

二、声乐艺术在电影中的应用特点

(一)不完整性

声乐作品与其他音乐形式一样,有着完整的结构。但当声乐运用到电影中时,则打破了声乐的这一常规[5]。电影音乐需要贴合情节与主题,和语言台词形成相互促进或互补的效果。这就决定了电影中的声乐作品并不是以其完整的形式呈现,可能是某个声乐作品的节选,也可能是不同声乐作品的拼接。虽然说电影中的声乐结构缺少完整性,但不会影响其美学价值,反而还会和电影画面、剧情、语言等共同作用,起到美学的增益效果,共同构成一个极富美学价值的电影作品。

(二)可塑性

现场演唱的声乐作品是通过音乐厅中的`乐队与人声共同演绎而成,而电影中的声乐则是经过后期处理而成[6]。虽然同一首声乐作品无论是电影还是现场演绎,其整体是一致的,但电影声乐作品经过后期制作时,可能会根据电影的演绎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就如同特写镜头的原理,将某一小节的声音调高,或者减弱。也可利用电脑技术进行处理,如《第五元素》中外星女歌唱家在豪华剧院演唱的经典桥段,为起到震撼效果,在后半段演唱的《女神之舞》中,通过电子处理,不但加快了节奏,拓宽了音域,出现了现实演唱中难以实现的男女混合声线,带来了极大的艺术震撼性。

(三)契合性

电影中的声乐作品必须紧贴电影中的主题或某个镜头的氛围,决不能恣意添加并不相关的声乐作品。电影配乐者可将现有声乐作品加入其中,也可为电影创作新的声乐作品[7]。例如1990年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是一部感动了两岸母爱题材作品,为渲染电影主题,选用了《世上只有妈妈好》这个歌颂母爱的声乐作品作为伴奏。之所以选择这一声乐作品,正是因为它和电影主题的契合性。当声乐作品响起,伴随着银屏中强强抽泣的画面,使观影者受到了极大的内心震撼。

结束语

声乐是由人声和音乐所组成的有机体,当它被合理地安排在电影某个段落中时,声乐还可视为是一种音乐化的台词,与语言台词共同叙事电影的主题,在渲染与深化主题方面,发挥着自身独特的美学价值。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对声乐艺术进行概述,之后分别从不完整性、可塑性、契合性等方面探讨了声乐艺术在电影中的应用特点,最后在此基础之上,从渲染氛围、深化人物的刻画、深化主题、抒情以及蒙太奇等方面对声乐艺术在电影中的美学价值进行探讨,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

【参考文献】

[1]曲永新.以电影《立春》为例探微电影音乐中声乐的艺术魅力[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04:120-122.

[2]平丽华.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谈声乐艺术在影视主题中的演绎[J].电影文学,2011,23:140-141.

[3]王红梅.论声乐艺术对电影情节的推动作用[J].电影文学,,01:138-139.

2.汉字的美学价值与书法艺术的关系 篇二

一般而言,人们探讨接受美学就需知道什么是接受理论。至于接受理论,相关学者对其做了不同的形象鲜明的定义,法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圣伯夫曾提到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是启发的最多的诗人而非是创作最多的人。法国知名作家法朗士曾在其书中提及“书是什么”的问题,并阐发出书的呆板乏味亦或是生气盎然取决于读者自身的情感体验与理解的想法,作品蕴含的情感与美学价值与读者受众层和读者的理解息息相关,生动而形象地阐释了接受理论的内涵。

接受美学的概念最初由德国教授姚斯于1976年提出, 核心概念是从接受理论中的接受出发,从接受他的受众出发,他对“书是什么”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认为一个好的作品,一本好的书,在尚未得到受众的阅读与欢迎时, 它仅仅是个半成品。姚斯从受众的视角道出了接受美学的价值理论。

由此我们综合以上观点来探讨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声乐表演的艺术性与美学价值,可以推知,受众不仅可以在声乐表演过程中欣赏声乐带来的艺术美与价值,甚至可以为声乐表演带来艺术性与活力。受众是声乐表演的接受者与创造者,声乐表演是传达艺术美感与价值的载体与承担者,二者间在和谐互动的关系中共生共长。

二、接受美学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重要意义

接受美学理论是艺术领域重要的研究与借鉴成果之一, “对于声乐表演艺术的研究是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的”[1], 探讨接受美学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必要性与意义也在间接地推动着文化艺术的发展。

姚斯和伊塞尔对接受美学有了新的理解之后,接受美学的概念由此进入艺术研究领域,姚斯曾经提及文艺的实质与人际交流本质息息相关,甚至文艺的品质保证需要靠人为因素来控制,二者这种相互关系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学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艺术如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

接受美学理论作为研究声乐表演艺术的理论之一,丰富了声乐表演艺术的理论体系。作为传统的艺术形式的声乐表演,通常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于受众世界,为了使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更有价值,我们应重视其背后蕴藏的理论精髓,借鉴吸收合理的理论与范式来指导和拓展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之路。

三、接受美学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美学价值

(一)全方位主客观观照声乐表演。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同样人与人之间也没有相同的观点,每个人会依据自身情况和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评判对事物的看法,对于部分艺术受众来讲,他们也会基于自身审美阅历来进行不同程度上的声乐表演,适当加上每个人人生观与价值观基础上的不同看法,并会在主客观的立场上实现对事物的不同看法。

首先,演唱者需具备内省反思之能力,通过主观内省来反思表演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其次,演唱者需考量受众对作品的喜爱与接受程度,预设受众对作品的反应。进一步讲, 表演者需站在受众视角反观自身的艺术表演,尽量真实地还原主客观当时的想法,充分重视与接受受众的观点;尽量充分全面地站在主客观立场上审视自身的艺术表演,积极修正与完善声乐表演;尽量用客观多元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艺术表演,进而真正实现艺术表演生涯中的突破与创新。

(二)利用声乐表演的“留白”技巧。空白是激发受众想象的一种声乐表演技巧,是完成艺术作品之前留下的具有实际意义的声乐表演动力。在接受美学理论中,优秀的艺术作品通常会留有一定的空白感,等待不同的受众以不同视角填充不同的内容,以开放式的姿态融合不同艺术。

(三)发挥声乐表演的“对话”作用。声乐表演是一个栩栩如生的过程,演唱者与作品、受众天然地构成了一个艺术审美体系,成熟的演唱者除具备较高的表演技能与演唱素养之外,还会与欣赏受众达成一种互动的默契,走进受众的内心,使受众积极参与到声乐表演活动中来。

四、结语

声乐表演是一项具有魅力色彩的艺术形式,在对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离不开接受审美的理论研究视角,同时也要综合考量受众带来的存在价值,这些都对声乐表演的艺术与价值挖掘带来了重要意义,需在作品——受众——表演者间不断建构与完善三者间的联系。

摘要:随着声乐表演艺术逐渐进入普通大众的视野,接受美学理论的重要性也逐渐被广大艺术研究者所重视,二者之间的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接受美学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指出接受美学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必要性,并试图挖掘出接受美学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美学价值显现的几点策略,以此更好更快地实现接受美学与声乐表演艺术间的衔接。

3.论景观与摄影艺术的美学关系 篇三

关键词:景观学 摄影 形式美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美术史的发展推动着艺术的发展,为艺术领域提供了哲学思想、社会视角、审美意识、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促进了艺术向多层面和多领域的发展与渗入。在当今社会,摄影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摄影术诞生于1839年,那些人们早期探索摄影技术的照片不仅体现了人类摄影技术的初步发展,更重要的是向当今的人们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场景。由法国人尼埃普斯拍摄的“鸽子楼”被称为是第一张真实场景照片;而第一张带有人物的照片是由法国人达盖尔采用银板法所拍摄的街景,虽然照片中的人物很不清晰,但是它是人们探索摄影技术的见证,真实反应了当时城市的景观面貌。摄影真实记录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让历史可以真实地展现出来。在这两张具有历史价值的照片中我们可以发现拍摄的环境都是城市景观,见证了那个时期城市景观发展状况。

形式美规律是人类在创造美的行为活动中不断发现和掌握的各种感性质料因素的特性,再通过对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判断美的基本方法。形式美当中的感性因素主要是事物的轮廓形状、色彩、结构线条等,把轮廓形状、色彩、结构线条按照一定的构成规律组合起来,就成为了形式美,它们之间的组合规律,就是形式美法则。

对形式美法则的研究,作用在于培养人们的审美主动性、观察力,以指导人们更好地去创造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高度统一的事物,充实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景观,从应用上是为人的需求而存在的;从精神层面上是为人的视觉审美需求而存在的,它可以说是画、是艺术、是具有审美因素的东西。从美学理论上讲,它属于环境美学的范畴,例如,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如自然界中未经人工雕琢就存在的风景、地貌;人工景观就是通过艺术加工所创造出的各种景观;人文景观是表现人类文明的各种建筑物。它们的结构造型体现、表达的艺术独立特性,使人产生的审美判断等都是景观设计的追求及景观美学所研究的对象,同时也是摄影创作的对象。景观美学涉及建筑地理学、地质学等科学知识,具有综合性;摄影美学也是广泛涉及各个学科领域,也具有综合性,并且二者具有高度的相通性。

景观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而以景观为拍摄目的的摄影作品,本身也是一种客观存在。摄影作品的题材,泛指摄影第一审美客体被加工后的对象,即从自然美范畴或社会美范畴中被摄影师概括提炼后表现在照片中的自然或生活景象。景观是摄影作品中可以直接反应的对象之一,它是摄影师对客观存在的第一审美客体——景观有所感受后,而进行表现的对象,是对有审美意义的景观进行的视觉感受升华。景观形式美是指景观形式美的美学价值对人的影响。由于景观是存在于或建造于立体空间的实体,因此,不同的观赏位置对景观产生的审美评价是不同的。观赏距离将景观分为近景、中景、远景。近景体现有建筑立面的局部景观。中景是在离景物适中的位置进行观察,从而产生对景物整体面貌的判断。远景是远离景观进行观察的视觉效果,主要关注景观及其周围的环境。

摄影的形式美可以说是表现景观这类三维艺术关系中的拍摄对象,将其转化为具有摄影特色的平面艺术,最大限度的通过摄影语言表达空间的近实远虚、近大远小的空间透视关系及其它视觉效果,力求通过平面载体(照片、图像)真实地表现所见景观,将人们在空间中观赏景物的感受,如距离的远近或角度的仰俯通过二维平面效果表现出来的手段。

景观设计没有建筑那么强的实用因素,其形式要素也被推到了较为重要的位置,因此只有正确掌握视觉艺术中形式美的规律才能把复杂多变的设计语言融入到形式的表现中去。如今的景观师应综合运用对称与均衡、多样变化和统一、对比、黄金分割、节奏等美学法则,以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去发现和创造有较高审美水平的景观。景观与环境越和谐统一,则景观审美价值就越高,摄影创作价值也就越高。因为景观自然属性的形、色、质及影调等都能引起人们的审美注意。同时这些特性的组合规律都会引起人们的视觉审美注意,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形式美在摄影创作中的体现是指被攝对象的外部特征具有审美价值,其研究内容与景观美学同样是事物的形状、色彩、质感这些因素或因素之间的规律对人产生的审美感受。因此,景观也可以将它们看做是摄影创作中引发创作灵感的直观感受。

一 形状

形状是物体的边缘轮廓线或形状所围合的面积。景观的形状是我们通过视觉所能认知的形态,是由一定线条(包括物与物,景与景的边缘线)和形体结构组成的。边缘轮廓线能产生不同粗细、曲直、浓谈、虚实,配合角度、方向的变化,产生交错、排列地效果,从而表达各种景观不同的主题,并能在人们视觉心理上产生不同的反应。运用摄影表现景观的形状,实际上是将某一定点的三维视觉效果压缩为二维平面效果后的特征。

二 色彩

色彩包括明暗、冷暖、互补及纯度的关系。色彩基本属于艺术性和审美性的感性范畴。色彩对人视觉神经的刺激较为明显,因而审美表达也十分明显,它能传递出丰富的感性意味。由于色彩在任何艺术形式中给人的感受都是一致的,因此景观与摄影当中的色彩表现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三 质感

质感是物体自身外部性质,其特点是人在接触时有不同的触感,例如:石头的粗糙、玻璃的光滑、棉花的轻盈温暖等。造型艺术中的质感是把这些特质运用表现手法所传递出的视觉感受,令人看到时就会产生相应的触觉联系。在视觉艺术中,质感具有丰富画面视觉效果的功能。景观中的质感体现景物的表面特征,如石材、植物的选择。不同的质感可以相互呼应,产生视觉对比,如质感差别大的景观因素放在一起可以产生视觉上的强烈冲击,如地面铺装材质的粗糙与光滑、植物物种的不同特性等。景观的质感是可以触摸到的,而通过摄影只是可以将其真实性传递出来,不具备触感,因此根据具体需要,清晰表现质感的摄影手段有运用成像质量好的镜头、运用侧光、侧逆光,正确的摄影语言表达使摄影作品有着不同的视觉质感享受。

四 多样统一

多样统一也称为和谐,是一切艺术形式遵循的基本规律,又是形式美的高级形态。多样与统一体现美学当中矛盾的哲学原理,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在景观设计中,单个基本要素孤立存在的现象是很少见的,通常需要各个景观要素组合在一起形成景观的丰富性,如形式要素当中的形状、色彩、线条、质感、位置、数量、比例等,即要采用一定的变化来显示多样性,又要使这些形式要素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似性,达到整体效果上的统一感,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如果采用不和谐的形式要素组合则会引起视觉上的紧张和冲突,从而失去美感。但过于复杂的形式要素配置则会让人视觉分散,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如果采用较少的、甚至过于单一的形式要素,又会显得过于平铺直叙,没有变化。试想如果在高速路景观设计中只用一种植物进行行道树的配置,那么驾驶员势必会由于单一視觉效果而产生视觉审美疲劳,对路况的迟钝判断则会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

景观作品的美感是从统一的整体效果中感受其丰富的变化及符合主题的形式因素组合。景观作为摄影的拍摄对象,通过摄影画面内形、色、质等外观形式的变化与和谐,产生构图对象丰富的内容以及共同产生的整体效果是人们对于摄影作品形式的最高追求。

五 对称与均衡

对称与均衡是形式美法则中最为普遍的表现形式之一。均衡即为平衡,主要体现视觉体会的心理平衡,它不像对称那样受中轴线和中心点的制约。在景观设计应用中,均衡依据景观要素的形状大小、方圆;色彩的色相冷暖、深浅;材质差异、数量多少的合理配置等带来营造视觉上的平衡,这种平衡给人能带来和谐的感受。在自然界,没有完全对称的物体,都是通过人为手段发现或者人工建造的。对称构成的造型要素具有严谨地科学依据,是人类智慧结晶的体现,在造型艺术中,能够产生心理上的秩序感、稳定感和庄重的美感,对称属于均衡的特殊形式,对称经常会给人一种严肃庄重的感觉,增加崇高的美感,如建筑中常常利用对称手法体现建筑的威严雄伟,但是对称由于过于严谨而缺少变化,处理不好就会显得单调、呆板。均衡则弥补了对称状态的人工化,使景观活泼生动,富于变化,具有多样美感。自然式均衡则常用于园林、风景区等较自然的环境中。摄影中的对称与均衡则需要摄影师通过敏锐地观察发现景观中的这种形式规律,运用取景器的范围限定对称轴或均衡的视觉重心,达到平面对称与均衡的画面效果。

六 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这种由古希腊人发明的数学公式对很多艺术家获取作品的和谐比例具有指导意义,广泛地运用于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中。这种协调的美感也成为形式美法则中的重要内容。在三维空间艺术中,主要体现把握长、宽、高的比例关系,任何景观设计中也都是要研究景物本身的比例及局部与整体的比例。摄影创作中的黄金比例分割则是把握空间物体的比例美感,将固定视点下的比例美感转化为平面关系中的黄金比例关系,例如,常用的三分法就是黄金分割在摄影中的体现,景观通过摄影的黄金分割法体现时,能获得较为直观、鲜明的比例关系美感。

七 对比

在视觉艺术中,对比是把性质完全不同的视觉要素成功地搭配在一起,具有鲜明强烈的感受,但却仍具有统一美感,它能使视觉效果更加活跃,吸引人的视线,能使主题更加鲜明。对比经常通过视觉形式要素中形状的不同;色调的冷暖、明暗和色彩、色相的迥异;方向的不同;位置的高低、左右、上下、远近;数量的多少;排列的疏密,形态的各种对立因素来达到。在景观设计中过于强调对比会损失景观的一致协调性,造成视觉上的混乱,正确运用对比会使各种要素互相依托,活泼生动而不失完整。摄影创作当中的对比则是提炼景观环境、事物对象中的对比关系加以摄影手段处理使之更加鲜明化的过程。

八 节奏

节奏是指音乐旋律的抑扬顿挫、节拍的轻重缓急有规律的变化和重复。景观要素的节奏是通过景观体量的大小、排列的疏密、空间虚实、线条曲直的穿插等来体现的。同类造型要素的连续反复或有规律的交替能够在视觉上形成具有变化的丰富秩序视觉效果,使其具有强烈的视觉韵律美。在单一造型要素重复出现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体量对比、排列关系产生具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

在摄影中,节奏体现美的现象在外在形式上有规律的变化和反复。诸如对摄影艺术形象的点、线、面、体,光线明暗配置中突出它们之间有规律的变化,呈现为疏密相间、虚实藏露、抑扬顿挫,动静结合等效果。景观在摄影表现中,首先要将景观当中这些外在形式上强调变化或夸张的反复通过远近距离或观察位置的正、侧、仰、俯使之成为平面当中的强弱变化规律。

造型艺术的形式美是形式构成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它适用于任何创造视觉美的活动中,不同的艺术形式、不同的主题、不同的表现手法又赋予它特殊性,使之产生艺术创作的鲜明个性,因此,任何造型艺术的探讨与钻研都需要先从研究形式美规律之间的关系开始。形式美和它所传递的艺术作品的内容是统一的,是为内容服务的,可增强创作效果的感染力,帮助揭示主题。因此,形式美规律既存在于景观美学当中,也体现在摄影美学当中,合理的将二者融合,既可设计出具有艺术性的景观作品,也可通过对景观的拍摄创作产生具有美的价值的摄影作品。

参考文献:

[1] 王长俊:《景观美学》,南京师大图书出版社,2008年版。

[2] 陈宇:《城市景观的视觉评价》,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 顾铮:《世界摄影史》,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年版。

[4] 钱家渝:《〈视觉心理学〉视觉形式的思维与传播》,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

[5] 陈文斌:《品读世界美术史》,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当代美学的价值迷失与价值重建 篇四

当代美学的价值迷失与价值重建

在社会转型时期所特有的困顿迷茫的社会心理背景下,当代美学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极其尴尬的`存在状况中,表现为当下化、商业化和形式化,丧失了其传统的意义和价值.因此,重建美学的价值体系无论对美学本身还是对当代文化发展都至关重要.

作 者:倪志娟 NI Zhi-juan 作者单位:孝感学院,政治系,湖北,孝感,432100刊 名:唐山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5(1)分类号:B83-02关键词:当代美学 价值迷失 价值重建

5.浅析尼采的美学思想与现代艺术 篇五

尼采的美学提出了审美或艺术活动与人生的关系问题,这是他美学的特色.人类创造艺术,从事审美活动,人离不开艺术,这是完全出于人类生命的需要,人应当自觉地拥有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艺术和审美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同时,尼采对艺术家及其创作过程的论述,影响了当时的.一批作家、艺术家的人生观及其作品的思想内容,也影响了当代.

作 者:孙龙辉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刊 名: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JING ART INSTITUTE (FINE ARTS & DESIGN) 年,卷(期): ”“(1) 分类号:B83 关键词:尼采   美学思想   艺术家   创作  

6.典型汉字与社会发展之关系 篇六

文字是人类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因为有了文字,人类的思想、知识和经验才得以记录下来、传播开去,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促进了文字自身的发展.

作 者:袁卫民 陈昌涛 作者单位:袁卫民(四川省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

陈昌涛(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7.标志设计艺术与数学美学关系初探 篇七

关键词:标志设计艺术,数学美学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说得好:“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 正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 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艺术与科学的联系是天然的, 两者关系互相依托。标志是方寸之间的设计艺术, 追求高度的概括和浓缩, 强调从繁到简的抽象过程。数学追求的目标是, 从混沌中找出秩序, 使经验升华为规律, 将复杂还原为基本。所有这些都是美的标志。标志设计恰恰可以参考这些数学美学的感知美和内在美, 以实现更为严谨灵活的设计风格与形式。

一、数学美使标志设计获得了形式上的永恒生命

数学美学和标志设计形式美的内在联系是相辅相成的。标志设计艺术形式美法中的比例、均衡、对称等许多概念来自数学。数学美与艺术中形式美的追求有许多一致之处, 数学家可以用美来评价数学, 艺术家也可以用数学来创造美。

数学美有很多:比如比格拉斯声称“万物皆数”是美的和谐;达芬奇认为“黄金分割”是美的原则;欧拉发现的eθi=Sinθ+icosθ被称为美的典型。数学美的特征概括为:简洁、和谐、奇异, 简洁性包括符号美、抽象美、统一美, 和谐性包括和谐美、对称美、形象美, 奇异性包括奇异美、有限美、神秘美、常数美。数学美不同的特征都为标志设计提供了形式上的永恒美感。

首先, 简单而统一, 是数学家始终不懈地追求目标, 它是数学美学的一个基本内容, 也是标志设计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美学标准。数学不仅有符号美, 还有意念上的抽象美和统一美。而标志符号中许多多边形构造都有一种抽象简洁的符号美形式。曾有数学家研究表明, 正多边形中的正六边形、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能够镶嵌平面, 并且没有剩余空隙, 这正是一种很美的统一形式。

其次, 数学美严谨而雅致, 其和谐性是指形式结构的无矛盾性。我们看到的转换代数式, 对称代数式, 均衡方程式, 几何图形的比例等均具有和谐美。在标志设计中, 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在造型上采用了四个方形六个圆形, 分别表达了四通八达、路路相同、处处顺畅的和谐;标志中的10个构图上留出来的空处则有圆圆满满和十全十美的和谐美感。无论从形式的对称上来讲还是从数字的偶数形式来说, 整个标志都很好的把标志设计形式美感和数学美学适宜地结合在了一起。

总之, 标志是人们创造出来的用以代表某种事物的符号。本身特定的符号和特定对象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标志这种符号一旦同数学规律取得内在联系, 就获得了独立的、恒久的生命。

二、中西方数学美学特征对标志设计艺术美的影响

数学揭示了自然界的内在规律, 这些规律不因时代、地域的不同而改变, 具有恒常性。尽管中西方数学美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西方古典文艺拥有不同的美学特征, 但这种恒常性使得以数学规律为内核的标志图形仍具有超越时代和地域的美感。笔者试图从数的角度切入分析中西方不同文艺美学风格环境下的标志设计艺术与数学美学的关系。

1. 中国数学美学特征环境下的标志设计艺术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数学史的国家。《易经》作为中国最早的数学美学体系,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其文化意义不可低估。《易经》的数学美学观念, 对我国文艺美学风格的影响也非常大。

在《易经》中, 数量编码节奏变化形态是通过“二”与“三”相交错 (即奇数与偶数相交错) 的组合方式来体现的, 在整体上表现为打破常态、趋向变化, 打破平衡、趋向倾斜。从审美的角度看, 它具有一种参差、错综和倾斜之美这种趋势直接导致了中国文艺寓变化于整齐美学原则的形成成为中国文艺讲求参差错综美的一个观念源头。

《易经》的数学观念主要属于文化和审美形态。这种观念与中国标志设计艺术关系十分密切。例如, 标志设计艺术中的原始图腾形态的应用, 其美学观念就主要属于文化和审美形态, 其图腾本身就含有一种原始的艺术精神。太阳图腾、植物图腾的崇拜, 同后来礼赞光明、草木之美的审美观念密切相关, 这些具有原始形态的符号给图形标志设计艺术增色不少。譬如, 半坡彩陶上各种鱼纹的变体和鱼纹图案化的运用都渊源于图腾标志, 这些标志设计中的艺术图形无不在诠释着民族文化的内涵。而标志设计艺术中太极图形、“方胜盘长”图形常以简洁和谐的数学特征常用常新。

不依托数学美学特征基础而设计的吉祥图案是一些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中的视觉语言, 时过境迁, 如果不去了解它的“数量编码规则”, 就无从了解其中含义。

2. 西方数学美学特征环境下的标志设计艺术

大约于公元前6世纪, 在希腊人祭祀天后赫拉 (即宙斯的合法妻子) 的萨摩斯岛上, 诞生了另一个数学美学体系。这个与《易经》截然不同的数学美学体系由毕达哥拉斯学派及其追随者们创造。该学派认为, 美在于“各部分之间的对称”和“适当的比例”, 艺术作品的成功“要依靠许多数的关系”。从审美的角度看, 这种西方数学美学特征反映的是一种整齐、对称、平衡之美, 体现出一种稳定和谐的艺术精神。

在西方标志设计中, 标识采用字母的例子不计其数。欧洲的拉丁字母最初起源于图画, 后来规范为腓尼基字体, 最后到古罗马体, 逐渐形成水平位置上的正方、长方、三角、圆、垂直、水平、统一斜度的规范性字体。它以最简洁的符号形式表现, 具有高度识别性, 而这些字母的构造系统化、标准化都是形式美精确计算的结果。这种强化视觉识别或阅读的成功性演变在现代世界通用语言中一直被沿用。许多外国标志使用拉丁文字是为了更加简洁易记, 以单个字母作为设计元素标志非常普及。

三、借用数学美学规律平衡标志设计艺术

在历史上, 重大课题的选择与结果的评价, 美学价值是一个重要的标准。标志设计艺术也不例外。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 利用数学美学规律找到标志设计理性与感性的结合点, 对我们深入研究标志设计艺术有利。

1. 从本质上化繁为简

数学的简洁在于用简练的符号表达科学的语言, X 2+Y 2=R 2是简洁的, 对应的图形是以坐标原点为圆心的圆, 同样简洁。标志艺术设计, 在于形的高度抽象和概括, 其设计也追求数学符号的实用、方便和简洁。标志设计于方寸之间, 需要不断地去除冗余的形。本质上化繁为简, 其中的联系就是数学关系。数的简洁和形的简洁本质一致。没有数学美做支撑, 标志的简洁就容易流于简陋。随手画的形态, 简单容易, 但并不一定美, 当它的比例形成黄金比等数学比例时, 就呈现出一种美。我们徒手画一个涡纹是粗陋的, 如果按数学的方法将它表达为渐开线时, 就呈现一种简洁的美。

2. 从形态上创造和谐美感

分析现代标志设计形态, 不难发现, 国内的标志设计坚实, 图形表达倾向于浑厚、庄重、在不规律中表现工整匀齐, 平衡中强调完整和统一。西方标志讲究新颖活泼、愉快, 其图形强调的是图形外框式背景, 以单纯的几何 (圆形、方形、三角形、菱形等) 为主, 运动多变、自然奔放。但无论哪种类别, 标志设计都学会了由单纯的绘画形式转向具有一定和谐美感的图形, 变得更加优美和谐。标志图形中, 形状、大小、方向, 对称、均衡、重复, 递增递减移位直线曲线相切相割等等都是构成标志和谐性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的变化与它们的数学规律密切相关。当标志形态拥有和谐美感, 清晰关系时, 数学的和谐性就成就了这门艺术。

我们知道, 对称美是和谐性的一种最普遍形式。数学中的对称在平面上有直线对称、点对称, 在空间中还有平面对称, 这些都能产生和谐的美感。数学中的完美正方形 (用不同规格的正方形去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 、完美三角形 (用不同规格的正三角形去拼成一个大的正三角形) 以及我国传统的数学游戏“七巧板”等, 无不体现着和谐美。而当我们恰当地利用圆的大小、内切、外切、正五边形骨格等等系列数学方法, 和谐地创造一个有序的、平衡的、简洁的标志设计艺术形式时, 不管它被赋予哪种象征意义, 都使得标志设计拥有内在的数学和谐美而更具有超越性的美感。

3. 从表现上求新求异

数学中的奇异美表现在图形上, 给人一种视觉奇妙感或视觉悖论。数学的奇异美对于创造标志设计的独特性有很重要的价值。比如视错觉和视幻象。当斜的线段与平行线段成45度角时, 造成的错觉是很强烈的。比如, 在其它因素 (线条、颜色等) 的干扰下, 平行线看起来不平行, 等长线看起来不等长, 等大小看起来大小不等。一方面, 充分利用视错觉能使标志设计图形在表现上显得更奇妙, 另一方面, 利用数学奇异美能适当调整标志图形本身产生的视错觉。在图形艺术方面, 荷兰艺术家埃舍尔 (M.C.Escher) 在作品中就渗透着许多数学规律, 运用了许多数学现象如莫比乌斯带、视错觉、三叶形、镶嵌等。此外, 投影的利用、极限和无限的表达、拓扑学中的打结问题以及分形学等, 都是数学中的奇异美的表现。可以说, 在设计中, 把数学美学与标志设计艺术美学观结合起来, 可以陶冶设计者的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 让设计者在一种美感的气氛中培养设计的新能力。

四、结论

标志是一种传播信息的视觉手段标志的形式应追求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独立生命力, 以及普遍性的美感。数学美恰恰符合这样的要求。中、西方标志设计在设计理念上受各自美学文化根源和背景的影响, 强调各自属于地域文化范围内的符号个性化视觉取向, 但是, 两者之间在数学美学本质观念的影响下也在逐渐加强关注与协调, 把意象多元化和风格多元化结合起来。在数学美学的特征影响下, 现代标志图形结构不仅没有失去严谨美, 还含了柔和、自由、完整的图形美。因此关注和研究标志艺术中的数学美对于创造优秀的视觉传播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醒臣:《西方美学史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

[2]刘舒强:《数学中的美———数学美学初探》[M].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7.

[3]邱承德:《标志图形》[M].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4]吴小宁:《数学与艺术的异构同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2.

[5]张晓峰, 杨海珍:《文学与艺术数学》[M].2004.

[6]成朝晖:《标志设计》[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1.

[7]鲍诗度, 王淮梁, 葛荣:《环境标识导向系统设计》[M].中国建筑出版社, 2007.

[8]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

8.汉字的美学价值与书法艺术的关系 篇八

摘 要: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进步,我国相关教育部门也提高了对于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尤其是英语文学翻译。而在进行英语文学翻译时,其美学价值和艺术特性是不了忽略的。就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特性做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英语文学翻译;美学价值;艺术特性

随着人们对于文学的不断扩展和丰富,美学价值和艺术特性已经成为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英语文学翻译中,美学价值和艺术特性也是尤其重要的。研究和挖掘美学价值和艺术特性不仅仅是对原著的一种尊重,更是对读者的一种尊重。

一、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

众所周知,不同的美学作品都具有其独特的特点,这些文学作品独具一格,而英语文学翻译更是具有其独特的闪光点,英语文学翻译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而不用的英语文学翻译作品也有自身独特的优点,部分作品需要温柔细腻,部分文学作品语言雄厚生动。同时,英语文学作品通过美学价值表现出了作者进行创作时的心情以及情感,同時,这些美学价值也可以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他们的注意力可以更好地集中到这些文学作品中。另外,美学价值还可以更好地体现出英语文学作品的整体韵律,在一个成功的作品中,一个好的韵律是不可或缺的,而英语文学作品也是如此。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的整个韵律,我们可以更好地判断这些文学作品是否具有美学价值,从而更好地对这些文学作品进行传播。而判断英语文学作品是否具有美学价值的一个重要方法,即判断英语文学翻译之后与原文是否一致。

二、英语文学翻译中的艺术特性

艺术特性是表现英语文学翻译美学特性的另一个重要手段,而在英语文学翻译中最常见的艺术手法就是表现手法,许多英语文学作品都大量地应用了抒情、双关或者比喻等表现手法,这些表现手法使得英语文学翻译更具特色,语言优美,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等,正是这些艺术手法使得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美学价值得到了进一步表现。另外,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而文学作品也是国家之间进行交流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艺术特性,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并且认识美国文化,从而取长补短,汲取他们优秀的文化,并且将这些优秀文化应用到我国的文化创造中。

总而言之,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正视美学价值和艺术特性,通过美学价值和艺术特性更好地了解美国优秀的文化。

9.汉字的美学法则 篇九

关键词:汉字 形体 美学 法则

汉字是世界上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也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在用的自源性文字,在长期的实践中,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历史和长久积累的知识经验都依靠汉字保存下来,它也是维系中国南北长期处于统一状态的关键元素之一。汉字是表意性质的单音节文字,而且一字一形,有的汉字的形体就直接描画或指示客观事物的形状和特征。汉字的表意性质铸成了汉字形体繁杂、数量惊人的特点,经过不断地修整完善,现代汉字的字体从象形的甲骨文、金文再到笔画偏旁简化类化的篆书、隶书、楷体演变而来,它不仅是汉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灿烂的社会文化,而且其结构造型也具有独特的魅力和鲜明的美学特征。

一、形式美

汉字因为在形体上由图形逐渐演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一般称其为“方块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同世界上其他文字一样,源自图画,是原始图画日益简化的结果;汉字同世界上其他文字又不一样,能表意而不能表音,音有限而意无穷。汉语中的语素或词就是用大量的表意符号来记录的,而且一个汉字一个形体,汉字和意义直接联系,每一个字都有构字的理据。有相当一部分汉字的形体就是对客观事物的描画和指示,有的汉字则是把单个的意义汇合成新的意义。汉字的表意性质直接铸就了汉字形体的象形性和形象性的特点,从这一角度来看,汉字是审美型的文字,审美性是汉字独具的魅力。《周易》有言:“立象以尽意”,汉字的形体造型既是一种指意的符号,又使自然界的感性形式美渗透到文字形象中,给人以美的感觉和美的享受。

(一)线条美

汉字是由图画性的象形字逐步变成不象形的线条符号,在发展过程中笔形从类似绘画式的圆转曲折的线条变成适应用笔书写的点、横、竖、撇、捺等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形体则经历了由象形到不象形,由不定型到定型,由繁体到简体,由非方块形到方块形这一演变过程,它的演进历史不仅是一部中国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的过程,也是一部中国文化、中国文明传承与演变的历史。

为提高书写效率,文字都朝着越来越抽象的方向发展,由图画型变成了线条型。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各种点和线,即书写过程中从落笔到起笔所形成的轨迹,从落笔到抬笔所写的点和线叫做一笔或一画,它是汉字的最小构件。除少数几个字如“一、乙”之外,汉字都是由多笔画构成的。

由于汉字结构的千变万化,不同的笔画表现的线条形态不同,同一种笔画在不同字的结构中又表现为不同形态的线条。对汉字笔画的传统分类,是采用“永”字八法之说,即点、横、竖、撇、捺、提、折、钩八种,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笔画可以分为单一笔画和复合笔画两种,单一笔画是书写时笔画的方向始终没有变化的笔画,有点、横、竖、撇、捺、提六种。为使汉字构成方块形,单一笔画在字的不同位置或不同偏旁中,还有不同的变形。拿“点”来说,有一般的点(“文”的起笔),上尖下圆,状如瓜籽,所以人们常称之为“瓜籽点”。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点”的变形。如左点(“心”的起笔)、右点(“头”的最后一笔)和长点(“邓”的第二笔)、左右点(办乐东)、相向点(丫兰单)、相背点(六只其)、合三点(兴采学)、连四点(杰点羔)、上下点(冬尽寒)、竖两点(冲冷冰)、竖三点(江河汗)、两对点(泰黍黎)等。“点”画的种类之多、变化之大,在所有笔画中排第一。陈绎曾在《翰林要诀》中写道:“点之变化无穷……有偃、仰、向、背、飞、伏、立等势,柳叶、鼠矢、蹲鸱、粟子等形。”[1]宋代书法理论家姜夔说:“点者字之眉目,全藉顾盼精神,有向有背,随字异形。”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认为:“点之形式各有其形,或如蝌蚪,或如瓜瓣,或如鹗口,或如鼠矢”“每作一点,如危峰之坠石。”“点”画的形态如高峰坠石,简而有形,小而多姿;中国书法讲究一点为一字之准,书写要有来由,着纸有力,去有所向,刚柔相济,顾盼生姿,灵动飞扬。

中国汉字,千万条笔画,生于一点,以点成画,积画成字。比如一点延伸到右方就是横,横垂直向下成为竖,横向左下就是撇,向右下则为捺。横可分为短斜横、短平横、长平横和长斜横四类。因为横的长短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字,如“日”和“曰”,“未”和“末”;同一字中同一笔画也是有长有短,如“赶”字中有六横,长短不一,各具形态。竖则有短直竖、右斜竖、左斜竖、悬针竖和垂露竖等五类之多。撇也是有一般的撇(“依”的起笔),还有各种撇的变形,如平撇、短斜撇、长斜撇、竖撇、横撇、竖折撇、横折折撇、横折弯撇;同样捺也是有一般的捺(“又”的第二画)和捺的变形即平捺(“之”的末笔)之分。这些还只是单一笔画,复合笔画要复杂多了。复合笔画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笔画的连接,书写时笔画的方向有所变化,又叫变形笔画,共有26种,包括点类(撇点如“女”)、横类(横折折如“凹”)、竖类(竖弯如“西”)、撇类(横折折撇如“及”)、折类(横折如“丑”)、钩类(横折钩如“丹”,横折弯钩如“凡”)和提类(横折提如“计”)等。“中国字,点、横、竖、挑、撇、捺,形态多样,方块字形本就具有一种堂堂正正的建筑美。中国字的构成成分,点有大小,横分短长,竖可粗细,撇捺啄掠,因而字字自成一个独体,一字可写成不同的样态。”[2]“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3],则具有一种形象生动,丰富多彩的绘画美。

汉字笔画的优美主要体现在变化和富有动感的姿态上,康德认为线条比色彩更具审美性质。线条作为汉字的有机组成部分,不管是平直、曲折,还是放射,都具备形式美中的流动美以及曲折美。所谓形式美指的是生活、自然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的有规律的组合。中国象形文字线条的组合是有规律的,直与弧、弯与折、长与短、粗与细、斜与正等既对立又统一,和谐地组合在一起。横竖等直线表现刚劲,撇、捺、弯、钩为弧线表现柔美,但直而不僵,弯而不软,弧而不弱,折无死角,长短搭配,粗细相宜,正斜交错,平稳中表现出丰富和韵律变化,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汉字笔画线条的动态美和力度美。若“用软的毛笔蘸墨写出,有了浓淡、干湿、瘦肥、丰瘠、粗细、疾徐的丰富变化。这才是中国线条的特色”。[4]

(二)形体美

黑格尔认为:“美的生命在于显形。”[5]王国维道:“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6]汉字虽然只是由点、横、竖、撇、捺等几个简单的笔画组成,但是按照相离、相交、相连、相接等空间和上下左右等方位不同的组合方式,则能构成众多的汉字部件,由此组成千差万别、丰富多样、形态各异的汉字字形。

象形字是汉字的先行者,构成了汉字的基础。汉字的部首基本是象形字,象形字是依据事物的形体特征描画其轮廓而成的字,有些是描画事物的整体,有些则是描画事物的特征,突出其部分,绝大部分是具体的,也有个别是抽象的。象形字一般是独体,也就是“文”,也有的是合体,把事物依附的部分画出来,所以宋郑樵《通志·七音略》中说:“独体为文,合体为字。”尤其在甲骨文、金文中有大量的象形字,这些象形字就是根据事物的形状、特征,用线条描画出来,线条回转曲折,简繁有别,布局比较合理。郭沫若在1937年出版的《殷契粹编》的序言中,就赞赏安阳殷墟甲骨文书法说:“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文字作风且因人因世而异,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浑,帝乙之世,文咸秀丽。而行之疏密,字之结构,回环照应,井井有条。”古文字学家姜亮夫先生则从另一方面进一步说明了象形字源自图画又别于图画的汉字渊源:“象形字是全部汉字的基础,因为每个字不论它有几个部分,或二合,或三合,或四五合,而每个部分溯其原始,都必然是一个象形,即使是表音部分,也是以其形所应有的音为音,而不是一个单纯作音标用的符号,至多只有几个作象征符号的‘文”。[7]

汉字包括独体字和合体字,独体字不能分割,如“文”“中”等;合体字由基础部件组合而成,通过笔画与笔画之间以及部件与部件之间的多种空间关系和方位关系,构成气象万千、形态各异的现代汉字。汉字笔画的空间组合关系有相连、相离、相交三种,两个笔画连在一起,构成了汉字的相连关系,两个笔画互不接触,被称为汉字的相离关系,汉字的相交关系则指两个笔画相互交叉,比如一撇一捺,相连构成“人”,相离组成“八”,相交则可写成“乂”。再如“田、由、甲、申”四个字的笔画形状、笔画数量以及书写笔顺都是完全相同,只是空间组合关系有所区别则构成了意义不同、形态相异的汉字。“己、已、巳”也是通过笔画的空间组合关系构成的外形既相似又相异而意义相去甚远的方块字体。大量汉字的笔画之间并非只有一种组合关系,而是包含两种或三种类型组合关系。汉字的相连、相离和相交之法,既体现出汉字结构的对比变化,又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完整性、平和之美以及想象的空间和创造性。

汉字由图画性的象形字逐步变成不象形的书写符号,在发展中笔形从类似绘画式的圆转曲折的线条变成点、横、竖、撇、捺等笔画,间架结构布局逐步合理,偏旁也从繁杂多样向简化、类化发展,不仅使笔画部件相连、相离、相交在空间进行穿插组合,而且使偏旁部首有规律地上下左右排列组合的汉字处于二维空间当中,具有立体感和鲜明的视觉效果。根据汉字中部件与部件之间的方位关系,汉字的结构也可以分为多种形式。纵向有上下和上中下结构,横向有左右和左中右结构,从包围程度划分则有半包围和全包围结构,除此之外,则是多种部件不同方位的杂糅结构,如单体结构、镶嵌结构和“品”字形结构等。规整的汉字字体是一种整整齐齐、有棱有角的方块字,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汉字都是方方正正的,从整体形状看,几乎每一个汉字的外沿轮廓都能归结成一个比较规整的几何图形,有的形体趋向于方,有的趋向于长,有的则趋向于扁;有的形体如三角形,有的呈梯形,有的像菱形,还有的似扇形。通过形状各异、粗细分明的线条在空间方位的交错组合,形成舒张有度,开阖不一,造型各异的立体图形,使抽象的汉字符号充满了生动灵气之美和纵横自如的力度之美。

二、结构美

汉字是由记事图画发展而来的象形的表意文字,一开始就与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个汉字,犹如一幅幅图画,优美生动,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强烈的审美效果。从形体结构看,汉字有独体字和合体字;从结构方位来看,有上下、左右结构,或上中下、左中右结构以及包围和半包围结构;从空间结构来说,则有相连、相离、相接、相交等形式。汉字造型各异,方法多样,纵横自如,张驰有度,且大小匀称,棱角分明,笔画多不显密,笔画少不见空,竖直不嫌高瘦,横摆不觉雍肿,排列成文,美观整齐。

(一)对称均衡

对称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一种现象,是指以一条线为中轴,左右或上下两侧相等,具有安静、稳重的特性,给人一种稳定感、秩序感、和谐美和平衡美,比如树上的绿叶,枝头的花瓣,翩飞的蝴蝶,还有园林建筑,人体结构以及人们使用的各种工具用具,等等。刘勰在《文心雕龙·丽辞》中说:“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对称尤其在中国人的审美理念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的诗词歌赋,成语对联,无不讲究押韵、对仗和对称,即使汉字的形体结构布局也体现着一种对称之美。

无论是生动象形的甲骨文,线条丰满粗壮的金文,字形整齐的篆书,还是一波三折、蚕头燕尾的隶书,横平竖直、规范标准的楷书,皆体现着汉字的对称之美。很多汉字在结构与笔画上,都呈现出左右两边完全对称的形态,包括一些左右两边结构相等的字,如“雷”“丰”“图”等字对称均等,“林”“双”“从”等在笔画上与左右面积的分布上则近乎一致。对称的汉字,结构中有一个明显的中心轴,不同的笔画从中心轴向上下左右运笔和延伸,中心突出,力量均等,灵活之中显得稳重,对称之中表现和谐,形成一种视觉上美观,心理上轻松的审美效果。

在汉字字形结构布局的时候,所有笔画的安排和偏旁部首的搭配匀称协调、左右相应,汉字的每个组成部分都大小合理、疏密有序,给人一种匀称稳定的视觉心理;同时每一个汉字结构上都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又显示出一种均衡灵动的动态之美。对称是一种静态平衡,均衡则是一种动态平衡。均衡的特点是处于中轴线两侧的形体不必等同,只是大小、虚实、轻重、粗细、分量上大体相当,均衡较对称有变化,比较自由,也可以说是对称的变体。均衡是一种心理感觉和体会,建筑、绘画、雕塑、园林设计或者盆景、插花、室内装饰布置等造型艺术都常常采用均衡这一美学法则。在汉字结构规律中,非常强调重心平稳,左右均衡。无论是左右结构,还是上下结构,也不论是包围结构,还是独体结构的汉字,都能突破结构上的对称性,趋向一种动态的均衡之美。比如左右结构的“豹”字,左边“豸”的笔画显然多于右边的“勺”部,但“勺”部又通过一点进行补白,使整个字看起来均匀、平衡、不失重心,又体现了豹子敏捷轻快的速度之美;再比如上下结构的“率”字,很像杂技演员额头上顶着的一根棍子,棍子上架着几层酒杯,看似危险,实则对称均衡,千钧之力落于一点。均衡使静态中具有运动的趋势,产生类似动态均衡的心理诱惑力,令人兴奋、激动,有一种生机勃勃的魅力。

(二)单纯齐一

单纯齐一又称整齐一律,是最简单的形式美,也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之一。单纯使人产生明净、纯洁、一致的感受;齐一是一种整齐的美,给人一种单纯的节奏感和秩序感。

汉字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无论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都占据相同的空间,必须置于预先设定的田字格、九宫格或回宫格中,合理地布局,均匀地安排笔画。方格提供了一个字体结构的参照框架,不论上下、左右、包围半包围、镶嵌或品字形等不同结构的汉字都在相对固定的范围内协调变化笔画的长短、粗细以及各偏旁的比例位置,使笔画与笔画之间、偏旁与偏旁之间巧妙穿插,彼此呼应,脉络相通,整齐美观,和谐灵动。横排竖列整齐划一,对角斜线协调统一,虽然一字一形,形态各异,繁简不一,但一字一格,有棱有角,眉目清楚,秩序井然。同时静中有动,稳中有变,整齐中寓变化,平稳中见奇崛,有一种图案花纹似的装饰美和秩序感。

(三)比例匀称

比例是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活动中一直运用着比例关系,并体现于衣食住行的器用和工具的制造中。一切造型艺术都存在比例是否和谐的问题,美的、和谐的比例可以引起人们的美感,使总的组合有明显理想的艺术表现力。

人无骨不立,书无骨不存。中国汉字造型虽各不相同,但与中国古代建筑有很多相似之处,对称均衡,比例适当,端正平稳。字由点线组成,点与线建立起了字的间架结构。按照独体结构、包围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将汉字划分为四个大类,每个大类中又分为若干小类,组成汉字的各部件大小比例、位置安放都要适当,才能形成汉字独特的美感。

汉字的组合讲究“八面拱心”,也就是说,所有的笔划均须有序地凝聚在字的中心,且疏密协调,比例适当。凡左右两部分组成的字,要往中心靠拢,使之融为一体,在靠拢时又须互为揖让。欧阳询在结字《三十六法》中称:“字之左右,或多或少,须彼此相让,方为尽善”。比如“伟”左小右大,“刚”左大右小,“滩”左中右不等,要求既向中心靠拢,又留有间隙,使之不致于闷塞;“联”“街”左右或左中右均等,左右两边比例适当,既争又让,互不碰撞。至于上下结构的字,同样上下均须往中间靠拢以外,还应该具有上覆下(上大下小)和下承上(上小下大)及两者兼而有之的区别。“基”上大下小,“花”上小下大,“思”“意”上下或上中下均等,纵向结构的字应该不粘连,不碰撞,收放自如,裹束与收敛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所以纵向结构字的法则是:小字头,下面展;大字头,下面敛;两性字头看下面。小字底,上面展;大字底,上面敛;两性字底看上面。

(四)节奏韵律

节奏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有规律地变化和重复,着重运动过程中的形态变化。韵律是在节奏的基础上赋予一定的情感色彩,是神韵变化给人以情趣和精神上的满足。韵律不是简单的重复,是有一定变化的互相交替,是情调在节奏中的融合,能在整体中产生不寻常的美感。

汉字虽然是由点、画、线组成的方块字,对称均衡,比例适当,但是每个汉字的态势又是变化多样,各不相同的。就像人一样,外形轮廓基本相似,两手两足,两臂两腿,双目双眉,大小形状齐一,但是由耳、鼻、口、目组成的面部脸形有方有圆,有长有短;由手、足、臂、腿形成的躯干体型有高有矮,有胖有瘦,尤其是声音、步履,更是千差万别。汉字在相同的框架之内,平稳的外在形态之下,通过疏密相间的结构,长短结合的笔画,粗细不等的线条,点画相互穿插,线条纵横交错,将汉字演绎得千姿百态,鲜活生动。比如笔画多的字在书写时点画略细一些,干净一些,结构的搭配连接处松灵一些,留有缝隙,写出的字既紧凑又不致于闷塞;笔画少的字,写得粗壮一些,使其质重一些,显得舒展开阔。这样疏密相间,穿插巧妙,错落有序,和谐协调,真所谓“一点一画,意态纵横,偃亚中间,绰有余裕”,[8]有形的字迹飞动中蕴含着一种节奏感和韵律美。同时或动或静、亦庄亦谐不同的字体风格,在提笔落笔之间,从停顿转折处也创造着一种律动之美。

尤其在书法艺术中,线条及结构的组合自然构成形式美的最基本的元素。通过各种线条按一定美的结构原理、组织成有序的序列,并且在运笔节奏中,自然有一种头尾重中段轻、头尾紧中段松、头尾慢中段快的效果,这样一根线条就变得高低起伏,张弛有度,舒缓自如,联带自然,从而产生了律动,“一波三折”则真正道出了书法线条的节奏韵律。在书法艺术作品中字与字之间大与小、轻与重、疏与密、俯与仰、收与放、藏与露等的间隔对比,交叉渗透,更有一种起伏连绵的神韵舞动在其中。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书法,是节奏化了的自然,表达着深一层的对生命形象的构思,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9]“在笔画形式中,书法艺术无色而具绘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10]

(五)多样统一

所谓多样统一是形式美法则的高级形式,就是把有差异的多种形式要素有机组合起来,在整体中融合,消除差异性,使形式之间协调一致,寓变化于统一。多样统一体现了生活、自然界中对立统一的规律,也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布鲁诺认为整个宇宙的美就在于它的多样统一。他说:“这个物质世界如果是由完全相象的部分构成的就不可能是美的了,因为美表现于各个不同部分的结合中,美就在于整体的多样性”。[11]

汉字造型则充分体现了多样统一这一形式美法则,虽然形态纷繁,莫不以“点”为基始。由“点”引伸则横、竖、撇、捺各种笔画应运而生,得气象万千,类似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结构上的匀称、协稳、就让原则,章法的正险、虚实、大小、顾盼、疏密、浓淡等的协调处理,组成一个完美的组织,一幅充满线条感的图画。“永”字八法点、横、竖、撇、捺、勾、挑、折于方寸之间生出万千种点线的排列组合,体现了汉字的笔画特点和审美特征;点为侧,横划为勒,直竖为努,钩为趯,仰横为策,长撇为掠,短撇为啄,捺笔为磔,则反映了汉字字型组合间架的要领。再加上笔画和部件在空间结构上的相连、相接、相交和相离,方位上的上下左右地穿插、开合、聚散和避让,这些矛盾对立的笔画和部件有机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使汉字既不杂乱,也不单调;既使人感到丰富,又单纯整齐;既活泼,又有秩序,体现了汉字的多样统一的丰富美和灵动美。尤其是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它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浓淡、干湿、瘦肥、丰瘠、粗细、疾徐等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成为极富美感的艺术作品,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有多样而无统一,就支离破碎、杂乱无章,缺乏整体感;有统一而无多样,又会使人感到刻板、单调和乏味,美感也难以持久。多样统一就能同中有异,异中求同,寓多于一,一中见多,杂而不乱,违而不犯,既不为一而排斥多,也不为多而舍弃一,而是把两个对立面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从多样中求统一,在统一中见多样,追求不齐之齐,无秩序的秩序,形成高度的形式美。汉字形体结构表现出来的美学特征,显示了汉字构形上先民的一种平衡与参差的和谐统一意识。如果只强调对称、平衡的中和之美,没有一点起伏及态势的变化,就缺少生机和汉字结构的鲜明特色;如果一味坚持个性,突出参差起伏,结构不受美学原则的制约,那么就谈不上汉字的整体美和秩序感了。汉字的形体结构正是在这种“和而不同,违而不犯”的静态美与动态美的对立统一中显示其永恒的魅力。

多样统一是在变化中求统一,中国艺术家往往追求一种“不齐之齐”,在参差中求整齐。明代袁宏道曾讲“花之所以整齐者,正以参差不伦,意态天然”。中国汉字则凭借着点、横、竖、撇、捺的长短、大小、多少、肥瘦、疏密、朝揖、应接、向背、穿插来展示其参差错落之美。宗白华先生的一段话则道出了汉字参差变化、曲折多姿的美学特征,“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明暗虚实的互映,形体气势的开合,谱成一幅如音乐如舞蹈的图案。物体形象宛然在目,然而飞动摇曳,似真似幻,完全溶解浑化在笔墨点线的互流交错之中!”[12]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汉语言的文化审美”[2013B-075],项目负责人:闫顺玲。)

注释:

[1][3]转引自张法:《美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1页,第153页。

[2][4]张法:《美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2页,第150页。

[5]朱光潜译,[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7页。

[6]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术史资料选编(下)》,北京:中国书局,1981年版,第435页。

[7]姜亮夫:《古文字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8]转引自王德胜:《美学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66页。

[9]宗白华:《美学与意境》,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31页。

[10]王德胜:《美学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65页。

[11]转引自彭光芒:《美学基础与美的欣赏》,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年版,第19页。

[1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1页。

10.探讨青少年艺术体操美学的价值 篇十

随着现代体育的发展迅速,体育运动正朝着软化的趋势发展,正在恢复教育文化本源并回归人性。艺术体操是这种发展趋势之一,由于艺术体操传入中国后,人们对它的普及和传播比较缓慢,看法和观点都有所差异,但是青少年这一群体对艺术体操的想法更具有代表性。艺术体操这项体育运动具有体育价值、心理价值、智力价值、文化价值、医学价值等。人们对这些价值的理解与探讨已经非常深入,但对艺术体操中的美学价值理解不够透彻,因此本文主要针对青少年这一群体对艺术体操的美学价值进行探讨分析。研究如何对青少年进行艺术体操的美学教育,最后针对探讨结果提出几点建议。

2、艺术体操及其美学价值

2.1、艺术体操简介

艺术体操的发源地在欧洲,始于19世纪末,当时已经有身体伴随音乐节奏的动作练习。到了20世纪初,音乐教师EmileJaques-Dalcroze在瑞士日内瓦创编了结合音乐与身体动作的韵律体操,并初步采用轻器械配合练习。艺术体操历经了国际体操比赛项目、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项目等发展阶段,最终于1988年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当今的艺术体操结合了古典芭蕾的基本舞步,并吸收德国以器械活动为主的体操系列和瑞典以节奏为主的自由式体操,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并融合多个国家的体操系列的体育运动。因此,艺术体操是一种文化范畴,具有美学、历史文化等内涵,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艺术体操,通过体操中的人体动作理解艺术体操的实际内涵。

2.2、艺术体操美学价值

艺术体操的美学价值是一种社会学层面的影响和艺术价值的体现之一,通过空间与时间的运动形成对人类价值观的影响。发展到今天的艺术体操,人们更加注重其美学价值的探讨和研究,探求艺术体操各方面的美学价值。实际上艺术体操开始是由生理学家、音乐学家和舞蹈教师共同创编的,旨在增强人体的协调性和动作的艺术性,从而形成健康的身体形态,后来经过美学研究,结合动力性的动作与身体自然的流动性,初步体现艺术体操的美学价值。而美国的著名舞蹈家邓肯也认为,艺术体操的动作应该是从自然的跑跳中使出的,既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更充分体现了动人的美感。艺术体操包括带操、圈操、棒操、绳操和球操等项目,内容比较丰富、动作变化较多,容纳吸收芭蕾舞、民族舞、杂技和现代舞等精华,使得现代体操运动更具有国际化和民族化的艺术风格,中国体操不但要遵守国际体操的发展方向,更要吸取中国传统舞蹈和民族乐器,才能创造出深得青少年喜爱、更具有美学价值的艺术体操体系。

3、青少年艺术体操调查

艺术体操源于西方,始于舞蹈,并以竞技的方式逐渐发展,但是否能融入中国文化,并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改进是一直研究与探讨的问题。进行艺术体操这项体育运动的人,相当大一部分是青少年。在对青少年进行艺术体操体育锻炼的调查时,发现他们对艺术体操各种价值体会有不同的理解与体会。对美学价值而言:觉得艺术体操可以非常有效增强音乐感和动作的节奏感的占56%;觉得有助于青少年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占24%;觉得可以在音乐与动作配合过程中中体验美,觉得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运动的有23%的青少年;在艺术体操训练过程中觉得可以有效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并增强合作意识的比例为31%;觉得可以提高审美能力的人群约占16%;觉得艺术体操可以有效引领时尚,形成高雅和健美气质的青少年比例约为12%;觉得可以提高真善美的辨别能力的青少年约占有8%;觉得有助于了解人类美学文化的青少年只占3%。

由以上调查结果可知:很多青少年都可以在艺术体操锻炼中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其体操技术已经比较标准,对音乐节奏的把握也已经比较到位。但是,艺术体操的美学价值不仅仅表现在音乐的欣赏和动作的优美层面上,这只是比较浅的一个层次,对于比较深入的美学体会和感受,由调查结果可知,大部分青少年是没有感受到的。这是艺术体操教育在美学上的缺失,一部分原因来自青少年只注重艺术体操技巧的运用,而忽略在此过程中的对美的享受和发现,另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艺术体操教师在教授和考核时只注重青少年进行体操训练的技巧性,而对美的体验往往视而不见。

4、改善青少年对艺术体操美学价值的看法

4.1、改善青少年自身对艺术体操的认识

首先,不能一味的追求艺术体操的技巧,应该将艺术体操与美学结合在一起,相互融会贯通,将艺术体操融入对美的体验中,将这种体育运动变成一种美学文化。其次,不能一味的练习,有时候也需要停下来欣赏与思考,可以多看些艺术体操的视频,并从根源了解艺术体操,对其有一个抽象的认知。

4.2、教育工作者应帮助青少年发现艺术体操的美学价值

艺术体操教育工作者应通过“想象美好”与“哲学思辨”相结合的方式对青少年进行艺术体操指导与教授,引导青少年将想象美好的能力和哲学思维相结合。从而发现艺术体操的美学价值。在实践过程中,不能只是让学生练习,而应该劳逸结合,在进行艺术体操的基本动作训练之前,应对学生们讲述艺术体操的发展史,或者在观看视频中引导青少年想象艺术体操的魅力。总而言之就应在学习艺术体操之前,完善同学们对艺术体操的抽象认知。

4.3、要对艺术体操教育工作者定期培训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知识更新速度比较快,为了使艺术体操教育与时俱进,应该对教育工作者进行定期培训,不仅可以达到保持艺术体操的本质的目的,而且还可以达到对艺术体操进行创新的目的。不仅要培训艺术体操的具体内容与美学概念,而且应该对教育工作者的仪态进行培养与培训,因为老师的仪表仪态对学生学习与锻炼的过程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同时这也是学生审美的一种过程。教育工作者端庄、得体、优雅的行为举止与仪表仪态能对学生产生良好持久的影响。

4.4、鼓励新闻媒体对艺术体操的报导

要想使艺术体操得到全面普及,新闻媒体是有力的助手。鼓励媒体对优秀艺术体操表演及其运动员的运动道德、人格力量和精神风貌进行全面报道,使青少年可以以此为榜样,更多的投入到艺术体操这项体育运动中。而且可以通过新闻媒体,传播艺术体操的美学内容,使人们对其美学价值有更深的体会。

4.5、创新观念很重要

艺术体操如果一成不变,就会造成审美疲劳,还有什么美学价值可言。更新与创新观念,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创新。首先是观念上的改革;其次要艺术体操编排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创新与改革,人们才不会对艺术体操产生审美疲劳,才具有发现美和体验美感的条件。

5、结语

艺术体操美学价值本身与其他学科关系非常密切,如与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文艺学、历史文学等都有很大关联,故探讨艺术体操的美学价值对艺术体操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青少年作为其中主要群体,更应该全面了解艺术体操的价值。但实际上,他们对其美学价值并没有深入了解,这是由于自身学习的缺失,也因为教育工作者的不足所造成的。因此应从以上方面改善青少年对艺术体操美的体会与发现,只有真正发现艺术体操的价值,特别是美学价值的所在,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艺术体操教育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任海,王庆伟,韩晓东.国外大众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2003.

[2]楼晨辉.浅谈普通高校艺术体操教学的改进[J].湖北体育技, 2008,27(2):223-224.

11.汉字的美学价值与书法艺术的关系 篇十一

关键词:审美观念装饰艺术继承发展

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是现代装饰艺术设计的基础, 历史传统不仅为现代装饰艺术提供了现成的设计素材, 还能够激发起设计者的创造灵感, 即便最前卫的装饰艺术家与设计师也在从传统艺术中寻找创造因子。例如传统儒学中的“天人合一”的美学理念与现代的“和谐为本位”的理念就十分接近。如今的人们追求的是舒适的生活与优美的环境, 因此, 将民族文化传统和设计理念融入现代装饰艺术设计, 使现代装饰设计更具人性化与健康化的现代理念, 更具有现实艺术价值, 这是现代艺术装饰设计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

一、传统文化当中包含的装饰美学价值

1. 崇尚自然的美学观念同空间环境的关系

国内的许多优秀艺术作品都取材于自然, 这些作品将自然界当作“移情”对象, 作品体现出的审美观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特有的自然审美观的体现。自然审美观与艺术创造原则最早起源于老子, 而在庄子时代就发挥至极致。在庄子的眼中, 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完全脱离于人类创造的纯自然艺术, 自然的即是最美的。这种崇尚自然的古朴的审美观念给后世带来了极深远的影响。我国的古典园林所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是所谓的“情景交融”, 这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观念的体现, 在空间美学上通过“人工自然”的方式的来实现“物我同一”的艺术境地。在西方美学中, 强调的是“个性美”, 追求的是形象、生动和新颖的艺术特性, 而我国的传统美学追求的是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整体意识”, 这种观念认为, 世间万物构成了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 它将天、地、人、道德和艺术袖为一个有机融合的整体, 将人的内在情感外化为“物”, 善于以物抒情, 以形写意, 追求形神兼备, 这种移情于景和移情于物, 从而达到情景交融境界的艺术在我国传统艺术作品中比比皆是。我国传统的室内装饰艺术设计十分重视内外空间关系的处理, 如古式建筑当中的亭、台、楼、阁、廊、塔等建筑物或置于山顶, 或建于水边, 其目的是达到融入自然环境的整体结构之中。传统的“四合院”在外部看来呈“封闭”式, 但在内部来说却是“开放式”的, 其“庭院”同其中的厅、堂、廊、室等建筑既相互“分隔”又相互“融通”, 这种建筑格局使厅堂得以延伸, 使内部空间与外部自然环境巧妙地做了沟通。

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是传统室内装饰艺术的一种审美观点, 除此之外, 我国传统装饰艺术设计还十分强调通过自然环境与自然特征来突出建筑物本身具有的功能。崇尚自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古人讲究“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认为自然界中的万物处于永恒变化当中, 最美之声是“无声”, 最美之形是“无形”, 美的最高境界体现为自然的无穷变数, 自然通过更直接和更感性的特征来对人的内心世界起到吸引力和震撼力, 从而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 并感受无与伦比的艺术之美。

2. 崇尚实用的美学观念同室内空间环境的关系

在我国的传统艺术设计当中, 还流行实用性和对功能性格外重视的设计理念。我国的古典园林的设计步骤是先设计出一个花厅, 目的是出于迎客观景的实际需求;黄河中游遍布的窑洞住宅, 或依山开洞, 或挖地掘洞, 并形成一个庭院, 还有的是用砖石筑成一个四合院的格局。这种窑洞的特点是顶高壁厚, 有冬暖夏凉的特点, 所用建筑材料和室内的装饰都采取了因地制宜和就地取材的方式, 建筑物从里到外都体现出了实用美的特点;位于福建南部地区的客家土楼的体形庞大, 给人以粗犷稳重之感, 这种对外呈封闭状态而对内呈开放格局的奇特设计布局, 是早期的客家人创造出来以用于御敌的。还有江浙的水乡小镇、北京四合院和云南傣家干阑式竹楼等, 都尽显了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的实用性原则。建筑物的最主要功能是供人们居住、休息、聚会储藏和朝拜等, 因此室内空间布局与环境装饰应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原则, 建筑物除要反映出处于社会生活之中人的关系, 最主要是要讲求满足实用性。世界上任意一种室内装饰艺术的设计观念及设计方法都不能只注重艺术设计效果而无视实际使用需求。实用在观念不仅在中国古代, 即使在当代以至未来, 都将是室内装饰设计的本源因素, 而崇尚实用的审美观也体现了人的审美观同室内装饰环境之间存在的本质关系。

二、建筑物室内装饰体现的审美观点

12.探析现代装饰与美学的关系 篇十二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更加追求品位。现代装饰中结合了美学原理,以理想化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对外在物进行形象设计、装扮、整理。现代装饰与美学联系紧密,因为装饰中要体现出人文元素即情感、心灵、文质、意境都要体现出来。研究发现,现代装饰中与这些元素都有着特殊的关系,它有助于提高现代装饰的技术。

现代装饰中的情感体现

现代装饰中体现了情感元素,而艺术的本质又是情感的表现,工艺美术体现了艺术情感,现代装饰也不例外。那么艺术所要表现的情感到底是什么呢?美国艺术哲学家苏珊·朗格认为,艺术并非是要表达设计者的情感,而是设计者通过对人们的了解,以一种形式表现出来。这种情感不是体现人们的喜怒哀乐,而是基于人们心中对事物现象的直接体验,广泛意义上的情感。比如有的人习惯用唱歌来缓解压力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但只是艺术中的一种作用,并不是艺术的本质。根据现代心理学分析认为,情感是一种人的主观现实,艺术情感、艺术设计情感即人在艺术上的主观现实,它是在艺术家、工艺家在深深地了解人类感情的基础上产生的特殊情感。那么艺术设计情感对于现代装饰中又有什么意义呢?

现代装饰中体现了艺术设计情感,装饰过程中又出现了感知过程、理解过程、意志过程、想象过程,这些过程为艺术设计情感起到了综合统一的作用。现代装饰中以艺术设计情感为基础,它可控制装饰的结果和阈值都在艺术设计情感范围之内。所以,如果艺术设计情感消失也就意味着装饰消失,装饰失去了艺术价值。情感在艺术中又起着中介作用,它为现代装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还可以意识到工艺上的主观现实是设计者根据人的情感体现出来的一种意识形态。

现代装饰中心灵美学的体现

由于人的喜恶不一样,心理情感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比如我们在欣赏现代装饰作品时,开始对某一些装饰作品非常喜欢,甚至觉得其设计无可挑剔,但随着时间的变化,开始对作品不再那么如痴如醉了,对作品开始挑剔,会察觉到作品不完美的地方。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现代装饰而言知识也非常重要,通过知识对作品欣赏,体验艺术的意境,享受艺术带来的视觉快感,我们的心灵会得到净化,个人的艺术修养也会提高档次,进入更高的层次。原有作品的美,已无法满足人类心灵对艺术的需求,而现代装饰艺术恰恰可以做到这一点,说明现代装饰艺术的欣赏给人类心灵带来了满足。

现代装饰中的文质体现

现代装饰中体现了文质,而文质又属于美学的范畴。在现代装饰中“文”表示装饰对象的形式和形式美,而“质”则表示装饰对象的内容和本质。它是根据哲学和伦理学转化成的美学理论。

哲学上的“文”表示一切事物的特点和外在形式,而伦理学上“文”是指一切文化教养。哲学上的“文”是依靠事物的本质体现,“质”是中国传统哲学观念,即“凡物之观,必现有质,”因此,任何事物都与文质有关,因为文质是内容和形式的辨证统一。现代装饰中的设计都离不开文质,离开了文质就不能统一其形式和内容。

现代装饰装饰中的意境问文质结合

文学艺术中最终目的是为了体现出最高的意境,创造出意境美。在现代装饰艺术设计中也需要体现意境创造出意境美。意境也属于美学范畴,它的观点是概括文学艺术创作中核心问题(即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体和客体是“意”和“境”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其中“意”又包含了情感、理解、想象、志趣等这些主观因素,并以情感作为基础。而“境” 是为了体现作品反映的对象。其中“文”包括了“意”的方面,“质”包括了 “境”的方面。体现了文与质的对立统一,两者相融合,摈弃两者之前的不足,融合两者之间的优势,两者通过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最终形成意境,产生一种最高、最美的意境。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准确地把握好“文”与“质”的关系,要处理得当,因为两者在现代装饰中都发挥中极其重要的作用,必须要合理置于两者之间的位置,这样才能创造出最美的意境。

根据中国的美学意境来说,现代装饰中“意境”的观念十分重要,那么意境在现代装饰中是如何表现的呢?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根据“文”与“质”的对立统一关系来体现的,两者之间辨证统一的程度,直接关系意境的创造。不管是“文”

还是“质” 都要引起重视,因为两者之一单独存在的话,创造不出最美的意境,降低的现代装饰意境的标准。要吸引人们的目光,必须要存在独特的美感,必须要实现文质交融,对立双方辨证统一,才能构成完美的意境,体现美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装饰中美学的运用相当重要,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需要设计者真正掌握美学,才能对现代装饰有个全面的认识,才能运用美学原理将情感、心灵、文质、意境完美地表达出来。为提高人们的艺术享受,满足人们对品位的追求,设计者们还要切合实际情况,根据民族特点,地域风格进行装饰设计,在尊重中国历史同时又能跟紧时代的步伐,展示出完美的艺术盛宴。

13.汉字与汉文化的关系 篇十三

1、汉字与风俗文化

人是群居动物, 人类的实践活动都在一定的群体中进行, 长期的群体生活形成的共同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相沿成习, 渐渐形成一种风俗。风俗文化是人类最早的文化现象之一, 是一个民族特殊的文化意识形态, 源于社会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迁。

任何民族都有各自特有的风俗习惯, 汉民族的独特风俗文化离现在已有几千年之久, 但我们却可以从汉字及用汉字所记载的文献中窥见一斑。例如“穴居野处”“茹毛饮血”等词, 真实而形象地再现了汉民族先民的居住条件和饮食方式。

汉民族的风俗中, 最受重视的莫过于春节。春节是众多节日中最盛大的, 贴红联、放鞭炮、吃饺子……习惯上又把过春节称为过年, 那么“年”究竟是怎样来的呢?相传在远古时代, 有一种猛兽叫“年”, 逢新旧岁之交, 就出来糟蹋庄稼, 伤害人畜。一次, 它又跑出来为非作歹, 被一家门口晾的红衣服吓跑了, 到了另一处又被灯光和爆竹声吓得抱头鼠窜。于是人们掌握了“年”的弱点。每至辞旧迎新之际, 就贴红联, 放鞭炮, 拢柴火, 把年吓跑。久而久之便成了过年的习俗。但这只是传说, 其实“年”字, 最初为“农作物生长周期”之意, 由于汉字形体的楷化而失去了最初的意义。造字之初, “年”是谷穗沉沉下垂的形象, 是收获的象征, 所谓“五谷熟曰年”。农作物从播种到成熟是一个生长周期, 庄稼成熟之时, 人们不免要庆祝一番。从此, 每当四季轮回一次之际, 就出现这种庆祝丰收和和祭神祀祖的活动。但由于中国人的实用主义倾向, 这种活动逐渐从娱神发展到自娱,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节日, 即“年”。今天的过年习俗就是由此演变而来, 年的习俗反映出一种世俗的快乐。

任何一个汉字, 都是一幅构思巧妙的图画, 蕴藏着一些汉民族远古的风俗习性, 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个角落, 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演变, 与时俱进。

2、汉字与诗歌

以象形为基础的汉字, 其形体构造体现出了具有汉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由于汉字具有表意作用, 视觉形象鲜明, 有助于启发我们形象性的联想, 因此用汉字记录的诗歌, 就像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 读者能够抛开语音语法层面而直接进入诗情画意中。因此中国古代诗歌富于形象性, 意境含蓄优美, 是汉字自身的特点形成了古代诗歌特有的形式美。

《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基本都是四言的, 而《楚辞》是在四言基础上发展而来, 大体上是六言加上兮字, 兮字起凑足音节、使音节整齐的作用。例如: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余幼好此奇服兮, 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 冠切云之崔巍。《楚辞·涉江》

古体诗和近体诗大多数是五言和七言, 如律诗, 绝句, 五古, 七古等 (七古例外, 有时在七言句中夹杂一些杂言的句子) 。律诗每首八句, 有五言和七言的;绝句每首四句, 也分五言和七言。“五言诗”每行五个字, 如唐代诗人王勃的五律诗《送杜少甫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全诗共八句, 每句五个字, 长短相同, 字数相等, 整齐匀称;“七言诗”每行七个字, 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整首诗共四句, 形式整齐。字字如诗, 句句如画, 无限的意蕴孕于其中。

对仗是汉语律诗的一个基本要求。对仗即对偶, 是指说话或写作时, 某些文字, 在邻近的地方有跟它成双配对的文字出现。平仄相间, 抑扬顿挫, 形成一种和谐的声律美。如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 (仄仄——平平——仄)

城春草木深。 (平平——仄仄——平)

上下两句平仄、节奏相对, 每句有三个节奏点, 平仄相间, 抑扬交错, 节奏鲜明。

对仗的文字相互衬托, 互相照应, 使所表达的意义更加丰富、精炼、确切。声音上, 对偶的文字彼开此合, 彼收此放, 声音抑扬, 和谐悦耳。利用汉字的特点, 也形成了许多汉民族文化特色的修辞, 除对偶之外还有顶真、回文、析字, 复叠等, 使诗歌无论在形式上还是意蕴上都独具特色。

3、汉字与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 采诗词曲赋骈文之精华, 是汉字文化和文学的派生物。对联的基础是对偶修辞格, 在对仗方面有严格的要求。在相对位置上要虚实相同, 平仄相反。如:

墙上芦苇, 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 嘴尖皮厚腹中空。

“墙”对“山”, “芦苇”对“竹笋”, “头”对“嘴”, “脚”对“皮”, “根”对“腹”, 是名词对名词;“重”对“尖”, “轻”对“厚”, “浅”对“空”, 是形容词对形容词;“上”对“间”, “底”对“中”, 是方位词对方位词。“墙上”与“山间”是方位词组;“芦苇”与“竹笋”是联合式;“头重”与“嘴尖”、“脚轻”与“皮厚”都是主谓式;“根底”与“腹中”都是方位词, 而“根底浅”、“腹中空”又都是主谓结构。不但词类相同, 虚实相当, 字数相等, 而且结构相应。当然, 对联中也存在宽对, 如: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对联之美在于对称、对比和对立的统一, 讲究对仗与平仄, 声律抑扬和谐, 因而具有对称平衡之美。而且对联具有广泛性, 公开性, 形式灵活。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联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如春节、装饰、婚丧、广告等。虽然对联只是汉字文化长河中的一个小小的支流, 但却有旺盛的生命力, 是汉文化的活细胞。

由汉字的特点而形成的具有汉民族特色的文化事项是形形色色的, 汉文化之所以具有如上所述的特色, 当归因于汉字。汉字是汉民族之根, 本身有极其丰富的内涵, 是我们探究汉文化, 研究汉民族的绝好材料。

摘要:汉字是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文字, 它的产生、发展、到大规模创立, 有其深厚的文化与哲学根源。汉字作为汉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是汉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其构形及发展凝聚着汉民族深刻的文化内涵, 其本身蕴涵和展示着一个丰富多彩的汉民族文化世界和精神世界。

关键词:汉字,汉文化

参考文献

[1]、李润.汉字构形与汉文化特点[J].南方论刊2003.11

[2]、苏新春.汉字文化引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3]、胡双宝.汉语.汉字.汉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14.农庄里的生活美学与商业价值 篇十四

中国士大夫的饮食美学与明清土地政治

坐落于山东省栖霞市城北古镇都村的牟氏庄园,是北方头号大地主牟墨林家族几代人聚族而居的地方,是典型的中国封建地主庄园。始建于清雍正元年到民国24年(1935年)才形成至今规模。整个庄园面南背北,共分三组,包括六个院,占地2万平方米,建有万堂楼厢480多间。

这种庄园历史开始于土地私有制度的奴隶主时代,一直延续几千年。农庄主即是封建地主,雇佣大部分没有土地的农民,生产粮食蔬菜,供家族使用。小说《红楼梦》中曾这样描述:宁府黑山村庄头,岁末赶了一个多月路程进京交租,禀帖和账目写着:“……野猪二十个,家腊猪,二十个,野羊二十个,青羊二十个,家汤羊二十个,家风羊二十个,鲟鳇鱼二个,各色杂鱼二百斤,活鸡、鸭、鹅各二百只,风鸡、鸭、鹅二百只……外卖粱谷,牲口各项之银共折银二千五百两。”

在这张年货单子里有各式野味、家畜、家禽、河鱼、海鲜、粮食、干货、杂粮、干果、肉类内脏,有吃的、烧的、用的,有实物有现款,甚至有供小主人玩耍的活动物。贾府这样的庄子有8~9个,也就是说贾府一年纯农业收入就不菲。

封建家族农庄外卖粮食蔬菜牲口换现款的经营模式也由此可见。这种半家庭半经营式的农庄宋代已经随处可见。苏轼、黄庭坚、陈师道、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文人士大夫不仅爱蔬食之美,而且还把它与“林下风”联系起来。例如黄庭坚的《食笋十韵》《次韵子瞻春菜》、朱熹的《次刘秀野蔬食十三诗韵》、苏轼的《菜羹赋》、林洪的《山家清供》。士大夫们热衷筑小园,耕种蔬菜瓜果,农庄所产出食物大多自己享用,少部分用于友人赠送和变卖。

在明清江南出现了许多关于各种经济活动知识的实用性读物,如《陶朱公致富奇书》、《万宝全书》、《四民必用》等商人书,《沈氏农书》、《补农书》、《耕心农话》等农书,以及《杵臼经》、《布经》等工艺书。这种教育的普及造就了大批能够自主地进行商业化生产的小农场主和小作坊主。

从《乱世佳人》到《德伯家的苔丝》:工业革命之后的庄园流变

在中世纪,欧洲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占据着统治地位,地主和佃户之间通过土地的占有关系结合在一起的。土地是当时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由于人口增长在一开始较为缓慢,土地资源非常丰富,大体情况跟今天的西伯利亚差不多。

按照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等俄国作家的描述,当时的庄园内部有初步的劳动分工,如酿酒师,铁匠,木匠等,但其独立性较差,一般多由庄园主控制,除了用于交换必须的食盐和铁等国家控制的产品之外,庄园之内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

北欧瑞典的木材和法国的葡萄酒甚至美国南北战争前的农奴,都是庄园经济的产物。

英国的现代化模式是农庄经济衰落的一个例证。农业革命率先开始,通过对土地关系、生产组织和耕作技术的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保证了英国现代化的全方位展开。《德伯家的苔丝》、《傲慢与偏见》等等小说中纷纷呈现出了这种变革。

工业革命以后,家庭农庄在西方逐渐衰亡。大规模的农场种植成为主流。进入工业时代,生产更大规模化、劳动更高度分工化。其基本结构是资本+雇工的生产方式,在农业领域也同样。两大理论传统都预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凭借其资本逐利的动力以及资本化生产的“规模经济效益”,必定会完全压倒、消灭小农家庭生产。

农庄在当下:中产雅趣与商业空间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正在意识到,自己在创造了一个繁荣的商业世界的同时,却毁掉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洛克菲勒家族庞大家产的第四代继承人佩姬·杜拉尼放弃家庭姓氏,开办的希奈戈基金会子项目的GPC就是一个范例。

2001年佩姬与父亲共同成立GPC。其成员来自世界25个国家中76个最富有的家庭,比如比尔·盖茨,成员每年需交2.5万美元会费。几十年前,当佩姬第一次告诉母亲她想要将家族的农场和两个古老谷仓变成一个非营利的教育中心时,她的母亲最初非常怀疑这个计划的可行性,但父亲却表示了支持,并捐出1000万美元作为基金。

该计划强调保护自然、农业以及哈得逊河谷的环境。自然农场以及由谷仓中心改造的生活垃圾处理厂和生态餐厅,提供食物和农业知识,吸引全国各地的学校来此参观。“创造了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GPC成员定期碰面,每年夏天,GPC还将在佩姬位于蒙大拿州9000英亩的大牧场上进行为期一周的聚会,其中包括在野外进行的三天露营。参加者仅允许带一些供生存用的水果和坚果,而活动的目的在于慈善——洛克菲勒庄园更为人类未来可能的生活方式提供了一个生态模板,参与者评论说。

上一篇:配电室停送电制度下一篇:汽轮机调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