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感想

2024-10-16

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感想(精选13篇)

1.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感想 篇一

浅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老师提出的新要求

为了应对时代的挑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优化我国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2001年6月,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为能达到课程改革的目标,当然老师的力量最不可忽视。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感受,浅谈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哪些新的要求?

成功的课程改革必须有课程实践者——教师的参与,因此,我觉得老师应该做好以下的几方面:

第一:老师要尊重学生,建立新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我的小学中,老师是完全实行灌输式教育,甚至连在竞赛中,作文都要我们先提前死记硬背下来,老师说什么我们就得遵从着做好,不然就会以罚抄作业或是其它更变相的处罚进行所谓的“教育”。显然,这不是最好的办法,老师应该换过另外一种方式进行教育,强迫学生学习。自然而然调动不起良好的学生氛围,反而增强了学生对老师厌恶感,排斥学习的表现。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因此老师与学生应该互相尊重,树立教育民主思想;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提高法制意识;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以前我所处在的班级,很多老师只是偏袒尖子生,对他们积极的照顾,而忘却了普通学生也是在此班中,也应得到相应的教育。另外,教师应该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拓展知识视野,强化敬业精神,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积极向学,知识储备丰富的老师才会更好地立足于当今社会。

第二: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课程设计与多媒体教学能力;上好一节课首先要看老师如何去设计,改变以前只以课堂、书本为中心的模式。在课程设计中,不要只以老师为中心,要多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好的动手能力。还有老师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计算机等级知识,现代教学再也不是只以粉笔为主的课堂了,像我们学习数学中的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如果没有多媒体的演练,就取不到的生动、形象记忆的效果,使用多媒体讲课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第三:老师应该尝试转换自己的角色:新课程应该要求老师成为促使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等等。老师不要把自己当做控制学生的工具,带领学生去互相探讨;在一段时间内,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让老师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促使教学改进,让学生与老师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第四:要求老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努力让自己成为新一代教师的楷模; 现在网上很多事故都有暴露,某个老师怎么变相去处罚学生等等情况,所以老师应该具备教师应有的品德和素养,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品质高尚、学生爱戴的教师。

第五:教师应该强化教学理念;要强化自己的教学理念,不再是以前的那种传统式的教学,要注重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以“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和工作、学会生存”为支柱等等。

当然,在新一轮教师改革中,老师面临着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新的要求,这是机遇也是一种提高自身能力的手段,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调整方案,只有老师切切做好自己应有的新要求,学生配合,才能为培养祖国的花朵做出最好的贡献!

2.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感想 篇二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政治教育,影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 高中的政治教育在教学理念、教学形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政治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

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中, 教育是一切的根本。然而, 传统的高中政治教育只是教师将书本上的知识单纯地灌输给学生, 忽略了教学过程如何进行。这样的教学方式, 扼杀了学生创造力和政治学习兴趣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校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 同样要重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以及学生良好心理和习惯的养成。高中时期正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 学校和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健康发展, 培养学生政治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得高分考名校, 而是建立健全正确的人格, 推动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进行政治课程改革, 转变教育理念和方法, 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政治新课程改革的影响

1.政治新课程改革对学校的影响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 服务社会。政治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进行素质教育, 这对学校来说不仅是机遇, 还是一种挑战。学校的政治教育理念随着政治课程改革的进行受到一定冲击的同时又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首先, 学校的教育成本会增加, 因为政治课堂教学不单单是教师单方面的课本的宣读, 还是师生双方面的互动, 这就可能增加教学时长。同时, 学校的教学目标也会发生转变, 学校要向素质教育转化。但是传统的应试教育以及升学率又使得学校在进行素质教育的同时, 还要关注学生的成绩。再加上学生家长对学生和学校的期望, 使得学校又不得不对成绩很重视。所以政治课程改革还在不断摸索中, 以使学校能在素质教育和升学率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达到双赢。

2.政治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影响

(1) 做课堂的优秀建设者。传统的政治课堂中, 政治教学就是一种从上而下的知识灌输, 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也是单纯地应对考试。新课改后的高中政治课堂上, 教师担任的是一个优秀课堂的建设者。教师在课下的任务较课改前加重, 因为教师要将一节枯燥的政治教育变成对学生价值观念的提升。让学生不再只是对知识死记硬背, 去得高分, 而是获得对自己健康成长的帮助以及未来工作、生活的指导。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要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 成为新课程实施下的新型教师。但这同时也是极具挑战性的一项任务, 因为新课改后的政治教材, 相较于以前更加多样化, 这就需要政治教师具有更高、更扎实的专业知识水平, 这样才能灵活地掌控课堂。

(2)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高中政治教师也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教师对课堂起的是主导作用。教师要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 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这样学生才能对政治课堂以及知识产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在政治教育中培养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

(3) 创建民主的教学氛围。新课程要求课堂不只是教师的讲授, 同时需要师生的互动, 创建一个民主活跃的教学氛围。教师在课下的备课中要进行问题创设, 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从而使学生在政治课堂上不只是记笔记, 还会动脑去思考, 开发其学习的潜质。

三、总结

新课程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 给学校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和挑战, 它促使着学校以及政治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 用发展的眼光和态度对待学生, 让学生积极快乐地学习。

参考文献

[1]尹秀芝.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观念改革[J].新课程学习 (基础教育) , 2010 (11) .

3.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政治教育的影响 篇三

高中政治教育素质教育改革必然性影响在政治教育过程中,传统模式“填鸭式”的教学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其存在着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过程中的弊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育界提出了高中政治新课程的改革,要求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而非应试教育。但由于受到我国特有的教育体制、高校录取方式以及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使得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广大工教育共作者的积极探索和全体国民的积极配合,以使得新课程改革取得突发性的进展。

一、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的必然性分析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为党的领导、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而开设的,具有明显的党性和阶级性。为了适应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必然之势的要求,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进行了新课程的改革。这次改革的目的是建立基础课程新体系,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达到高中政治教育对基础教育性质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课程改革关系着国民素质的培养与发展,由于课程改革涉及范围较为广泛,其关系着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由此加大了改革的难度。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对国民素质的深远影响,大力支持并促进课程的改革。

1.时代背景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担负起了更重要的职责,在完成传播知识任务的基础上,更要注意对学生生理、心理及其他方面进行教育。高中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增长知识健康成长、健全心理的黄金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成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学生的成长受到传统“填鸭式”教育模式的限制,其想象力和创造力遭到扼杀。这些问题引起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领域的足够重视,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要求下,落实了对课程进行改革的政策。要求新课程改革的教材在具有鲜明的政治教育目的性同时,更要把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放在首位。

2.实践基础

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的重要保证,也是党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条件。为了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的教育领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思想政治课的目的性向来很明确,虽然在每个时期的侧重点不同,但一直是高中的基础科目之一。几十年来,由于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和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思想政治课的弊端初见端倪。这就要求广大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总结经验和历史教训的基础上,进行新课程的改革,以满足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需要。

3.理论基础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漫长实践探索过程中,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总结了大量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在清晰认识到我国过去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理念和教育模式的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提出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同时,思想政治课程受到教育学发展的深刻影响。现代教育学从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育目的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更加看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育的影响。政治课程作为一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既要凸显教育的目的,又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适应时代对政治教育提出的要求。综上所述,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对政治课程进行理论探索和满足教育学的要求。

二、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

高中新课程改革是对以往政治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提高,使得新时代对政治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在改革中得到满足。高中政治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运用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由此深刻打击了现行的一些滞后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高中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

1.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对学校的影响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国的政治教育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尚没有落实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政策,多次教育体制改革还是不能走出应试教育的老路,为此我国试图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探索实现素质教育。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在给高中政治课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活力的同时,必然会严重冲击高中政治教育。首先,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投入增加。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改革需要完成一系列环节的改革,要使改革成功,学校应加大投入,主要用于对思想政治课教育场所的投入与人才的引进等方面;其次,高中新课程改革会对高中政治教育目标产生冲击。要使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达到素质教育的水平,需要在为素质教育服务的基础上,实行政治课程实验。但是,学校在推行素质教育的时候受到我国特有的教育体制、高校录取方式以及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高考成绩的地位不容忽视,用以保持学校良好的升学率。因此,学校在选择实行素质教育还是实行应试教育上进退两难;再次,社会期待值对学校政治新课程改革产生影响。学生家长最希望自己的子女在高中毕业后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为此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以使学生在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同时,取得好的成绩。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是一个全新的体验,由于缺乏经验,学生家长对此持怀疑态度。这种态度的存在,必然反作用于学校,对学校的决策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势必会使得学校在进行思想政治课程改革过程中,必定会顾及这些怀疑,不能放开手脚地进行新课程改革。

2.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政治教师的影响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受高中政治教师的影响,其具体执行和引导着高中政治课程。政治老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实行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但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首先,对政治教师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中思想政治课程所用的教材更注重学习的趣味性,融入了开放、活跃的元素。高中政治教师必须具有更高的知识水平才能驾驭课堂。课堂的设计更加开放,提倡言论自由,学生表达观点的机会增多,可以提出不同于老师的观点。因此,政治老师只具有专业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必须使自己的知识面开阔,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其次,对政治教师的授课方式产生影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直接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其目的决定着它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和阶级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通过单纯的灌输方式进行教学,不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交流互动的机会比较少,局限了学生的思想。新课程改革对这种现象做出了改变,提倡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或者课后讨论问题,亦可以对老师的讲解提出不同的见解。因此,政治教师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转变教学模式,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仍处在探索阶段,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结合实际,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探索,使教育模式得到完善,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耿佳琳.高中政治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02):29-31.

[2]尹秀芝.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观念改革[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10,(11):16-18.

[3]孙秋玲.关于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几点反思[J].科技咨询导报,2009,(04):22-24.

[4]周双玲.论新课程下政治课激发学生兴趣的途径和方法[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7):25-27.

4.新课程培训感想 篇四

——新课程培训总结

祁海成青海省刚察县完全中学

内容摘要:“教育是一项事业,其价值在于贡献;教育是一门科学,其价值在于钻研;教育是一门艺术,其价值在于创新。”——顾明远

通过学习,我逐步领会到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受教育者适应现实,而是改造、创建新的现实,培育出有创造能力的人。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使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暑期我们青海150多名高中教师在西南大学接受了为期25天的新课程培训。这次培训主要由几位专家对新教材和新课标进行了解读,培训学院张广祥和王乔明两位老师对新教材进行了解读和辅导。通过培训受益匪浅,本人在高中数学新课程培训中认真听取专家讲课,对于新课标有一定的心得体会和想法。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或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从国际意识,时代需求,国民素质,个性发展的高度出发,是对于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它是学习高中物理,化学,技术等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同时,它也是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意义。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和了解,对新教材的体系以及要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新课标下的教育教学方法的更新有了认识上的提高,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树立学生发展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一项事业,其价值在于贡献;教育是一门科学,其价值在于钻研;教育是一门艺术,其价值在于创新。”培训之后,我更加认识到我们教师身上的担子之重责任之大,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之迫切。

1.教师教学中立足课堂而不受课堂局限,立足学科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善于捕捉现代社会,现代科技,其它学科的知识信息和最新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活动始终充满活力。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内容的增减与知识的分布;怎样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即专家们所提醒的在对学生讲解时应该把握的尺度;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从自身的知识储备上为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作好充分的准备。对于新增部分大学内容应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们拾起来,不仅要弄清,更要弄透。对于一个高中教师,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知识的更新与深化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一成不变的教材与教法是不能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对于未曾变动的旧的知识点,考纲上有所变化的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新增内容,哪些是高考必考内容,哪些是选讲内容,对于不同的内容应该分别讲解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做到面对新教材中的新内容不急不躁、从容不迫,不至于面对新问题产生陌生感和紧张感。通过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内容是由哪些模块组成的,各模块又是由哪些知识点组成的,以及各知识点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专家们所提供的知识框图分析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对于必修课程必须讲深讲透,对于部分选学内容,应视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而制定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作为教师理应先行一步,为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2.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不仅可以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高中数学的主要脉络,而且可以使我们站在更高层次上以一览众山小的姿态来面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数学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所谓的主线即贯穿于某一阶段的某个知识点,或者是某种运算,或者是某种思想方法等等。这条

主线也许只贯穿于我们的初高中阶段,也许会贯穿于我们的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阶段。因此较好的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数学的主线,对于一个高中数学教师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是把握数学中的主要脉络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与理解角度和理解程度是不完全相同的。不同的思维模式会产生不同的讲课方式,不同的授课方式就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好的授课方式与方法能使学生轻松乐学,如沐春风;科学的思维模式,能使学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当的情景导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进行归纳、总结、交流能促进我们产生更多更好的授课方式、方法,产生更多更新的科学思维模式。这对于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非常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3.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树立学生发展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基础,能力立意。

通过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点评,使我认识到应该如何把握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怎样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怎样才能将一根根主线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我们已经认识到新的高考越来越倾向于“重视基础,能力立意”。“重视基础”,意思就是从最基本的知识出发。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试题,追根求源,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它的“根”;所谓“能力立意”,意思是说试题不是基础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精心巧妙的组装,通过这种组装,题目就给人一种新颖、陌生感。“重视基础,能力立意”不但是高等学府选拔人才的需要,也是莘莘学子将来从事各种工作,研究和解决生活、社会问题的需要。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通过把握课堂教学来达到以下两个目标:一方面,通过我们的日常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以便升入理想的大学继续深造;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新教材的安排与设计充分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作为教师,应该通过自己与集体的创造,更好地为我们的学生和社会服务。

5.浅谈新课程改革下地理教学感想 篇五

张家界市第一中学高中地理组覃鲜艳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将学生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放在突出位置,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自主参与,完成素质教育。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课程改革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受益的地理。所以,我认为在教学方法的运用、教材处理的方式上应注意如下几点内容:

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完成的统一过程。“教”引导“学”,又服务于“学”,“学”源于“教”,又受制于“教”。假如我们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学”的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学生所经历的“学习”过程一般为:受到刺激→积极学习→学会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在教师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的刺激下,进入学习状态,并因此激发、强化其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学生在这种内驱力的作用下,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大脑积极地去寻找,去验证,去发现,去探究学习内容,从而掌握知识与技能,学习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为适应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教”的过程应该是:创设情境→激励学习→引导反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的基础上,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外部刺激条件,激发、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教师即成为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领学生进入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褒奖学生的成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学以致用,让学生感到学有所得,有实用价值。在处理教材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可采用如下方法:

(1)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2)指导学生阅读图表、欣赏图片,激发学生求知欲;

(3)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得出结论;

例如,在学习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热力环流时,可对教材进行如下处理,采用下面的教学方法:

(1)设置悬念,激发兴趣: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基本上都有风,你想知道风是从何处来,又到哪里去吗?通过切身体会,合作探讨,了解其中的奥妙;

(2)提出问题,指导自学:①地面冷热不均,空气如何运动?②近地面和高空的高、低气压是怎样形成的?③热力环流是由于什么原因形成的空气环流? ④什么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⑤什么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⑥高空大气中的风、近地面的风是怎样流动的?

(3)指导学生绘热力环流图;

(4)分组讨论:海陆之间、城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如何形成的?

(5)进行社会调查或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城市热岛环流形成的原因?提出怎样的解决措施?指导学生写社会调查报告。

二、强调基础,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高中地理教学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强调基础的重要性的同时,也高度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片面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正确处理好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并非意味着削弱知识的学习,而是强调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要以储存大量基础知识为依托、为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割裂,更不能对立。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高度关注教给学生怎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怎样使传授知识的过程成为掌握科学方法、开发学生智慧的过程。即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现成的理论,更要引导学生懂得这些理论是如何获得的,应该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生成”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论,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首先要明确什么样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湘教版地理必修一选取了一些对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有理论价值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基本观念。基本原理包括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大气受

热过程,天气系统的特点,全球气候变化等。基本规律包括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洋流的分布规律,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等。基本过程包括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大气环流、水循环、大洋环流等。基本观念包括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差异性是地理环境的显著特征;在人地关系中,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人类应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对人类活动产生危害或损失就成为自然灾害等。上述这些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基本观念,以及它们之间那种具有内在联系并起普遍作用的知识体系,迁移程度高,适应范围广,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应予以高度的重视。其次,课堂教学要从知识的传授过渡到对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法,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知识,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应当追求“知识的创新应用”,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湘教版地理必修一高度重视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运用地图(或图表、资料)的能力,分为用(绘)图说明和读图分析(归纳)两大类。第二,举例(或结合实例)说明的能力。第三,分析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这些学习能力是高中学生必备的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中应高度关注、重点培养。

三、注重发展,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目前,地理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向学生提问多,而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少,轻视甚至抑制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提问的意识和热情;二是提出“知识训练”型的问题多,而思维性、启发性的问题少,课堂提问的权利控制在老师手里,学生只是在教师的层层“诱惑”下沿老师设计的思路解答问题,而学生的自主探究、发现、创新的意识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等得不到应有的塑造和升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地理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掌握地理学科学习方法,树立科学态度具有重大意义。

1.提高教师的“提问”质量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必须经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思维活动去建构知识、掌握知识。因此,教师的提问应具有启发性,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的读图思考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可从以下二个方面提问来点拨学生的思维:①《两小儿辩日》中第一个小孩子的问题是:早晨的太阳离我们近,因为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比中午的太阳大;第二个小孩子的问题是:中午的太阳离我们近,因为早晨时冷,而中午的时候热。孔子无法回答两个小孩子的问题,我们应用已学过的知识能回答上面的问题,请思考讨论。②引申问题:为什么在远日点北半球却是夏至日,而在近日点北半球是冬至日,从这样来设计地理问题来展开思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比较好地体现了启发性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在它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既对立又统一。教师提出的地理问题应蕴涵地理事物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在提问中抓住了这一关系,就能培养学生认识和掌握这个规律,就有利于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地理知识。

2.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第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教师要树立新型教学观,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提高,和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对喜欢质疑、提出不同意见或超过老师认识水平的学生持鼓励、赏识态度;也要看到学生思想单纯、认识能力不足,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或这样那样的错误;更要能宽容、理性对待学生“突发奇想”“异想天开”的问题,往往就在这些“奇谈怪论”中孕育着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萌芽”。

第二,创设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教师应精心设计能促进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学习只有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才是有效的,只有在问题情境中,才能促使新旧知识发生冲突,产生困惑、疑问,有了疑问就能诱发学生积极思维,勤思好问。

第三,注重思维过程与方法,教学生会问。教师要重视思维的推导过程,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一些问题情境,清晰地向学生展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思维过程,以便学生模仿、领悟和习得。

第四,将课堂教学向课外引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教师要确立“大教育”思想,树立“开

放性”课堂教学观念,建立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学习基地,为学生营造更加广阔、真实的探究、学习空间。允许并激励学生将课堂中解决不了的疑问带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6.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感想 篇六

浙江乐清中学 张金琪

【摘要】八十多年前,陶行知竭力反对传统教育,倡导“新教育”。他的“新教育”与当今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教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的“生活教育”、“实践教育”、“创造教育”“民主教育”等,依然还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精髓内涵,因此,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有利于实施新课程教育。

【关键词】考试观、人才观、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管理观

陶行知是二十世纪“五四”前后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师从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家克伯屈交往甚密。回国后,他立足于现实,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努力改变我国落后的教育现状,在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创立了有鲜明特色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当时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目前正在实施的新课程也有深刻的启示。

考试观

一、陶行知竭力反对那种脱离实际生活的的会考,极其深刻地揭露了旧考试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是变成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就不必教,甚至于必不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体操不教了,家事不教了,农艺不教了,工艺不教了,科学的实验不做了,所谓课内课外的活动都不教了。所教的只是书,只是考的书,只是《会考指南》!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好玩吧,中国之传统教育!”(1)这种会考制度造成学校的畸形现象(那时还没有统一的高考制度,大学是自主招生的),跟现在高考制度造成学校的畸形现象,是多么惊人的相似啊!它给学生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拚命的赶啊!熄灯是从十时延到十一时了。你要想看压台戏还必须等到十一时以后。”“赶了一考又一考。毕业考过了,接着是会考;会考过了接着就是升学考。”(2)对于这种畸形现象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他极其尖锐地指出:“一连三个考赶下来,是会把肉儿赶跑了,把血色赶跑了,甚至有些是把性命赶掉了”,它会“把有意义的人生赶跑了”,“把中华民族的前途赶跑了”,因而,这是一种“杀人的会考”。(3)他强烈要求改变这种考试制度:“这把会考的大刀是不可糊里糊涂地乱舞了”,他强烈呼吁“发动那培养生活力之创造的考成”。(4)这些话语是空谷跫音,这些见解是入木三分,虽然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依然振聋发聩,发人深醒。因为,“这把考试的大刀至今还在糊里糊涂地乱舞”,我们现在还是在这样的考试制度下教育,虽然我们也意识到高考制度已严重地惨残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已严重地抑制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虽然国家教育部和已经实施新课程的省份,也都在尝试着去改变这种高考制度,但从他们推出的方案来看,都还是在现有的书面形式上作一些调整,而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书面考试的局限,因此,也都无法从本质上改变应试教育制度,以尽快地“救救孩子”。

二、众所周知,了解世界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世界。如果我们仅从了解世界的角度去考核学生的学业水平,那么,学生必然是“死读书,读死书”,学校也必然会从“会考筹备处”变成了“高考筹备处”;如果我们从改变世界的角度去考核学生的学业水平,那么,学生才可能“活读书,读活书”,学校才可能从“高考筹备处”变成“实践创新的试验场”。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是多方面的,能力也是多种多样的,仅仅考核书面解题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书面解题能力还不等于实践能力,充其量只能是一种潜在的、有待转化的实践能力。现在普遍存在的“高分低能”现象,正是证明“知识无法转化成智慧”、“理论无法转化成能力”的容观事实。因此,改革高考制度,我认为必须要做好两点:第一、我们要依照陶行知说的“发动那培养生活力之创造的考成”,加强考试与生活实践的密切联系。诚然,陶行知说的创造的考成还相当笼统(他只举了几个生活问题来加以说明),但是,他认为考试应该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这个方向是非常正确的,它有利于避免那些只在书本上兜圈子,重死记硬背,重机械训练,而不重实际运用的空头的考试。第二、我们要借鉴欧美发达国家成功的考试经验,突破过份注重书面测试的考试形式。因为新课程倡导的先进教育理念是从欧美发达国家引进来的,那么,建立在这些先进理念基础上的科学合理的考试制度(如美国高校录取学生不单单看考试成绩,而是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面试表现和证明学业能力的材料共三个方面,综合考虑,来决定取舍的),如果不一同引进、消化和吸收,那么,新课程教育就必然会“穿新鞋走旧路”,这是毫无疑问的。

人才观

一、在培养人才方面,陶行知非常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全部发育:身体和精神要全体顾到,不可偏于一面。譬如在体育上,耳目口鼻手足统要使他健全;在智育上,既要使他自知,又要使他能够利用天然界的事物;在德育上,公德和私德,都不可欠缺的。”(5)结合他认为教师“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6)和“做”“便是在劳力上劳心”的观点,(7)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现在倡导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跟他的“全部发育”观是完全一致的。但是,陶行知在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还特别强调“真”字:“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即寻求、探求、追求真理;“真人”即真实的人,真诚的人,真挚的人,不虚伪,不虚假,不虚夸。从“千”“万”两个字可知,他认为教师和学生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达到这个教育的终极目的。这不禁让人想起苏格拉底用生命来捍卫真理的事迹,也不禁让人想起亚里士多德的“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经典名言。它不是从学科角度来谈的,而是从内在人格的角度来谈的。在他看来,“真”字是最关键的,是立人之基,是治学之本。这对于现实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毋庸讳言,我们的社会普遍缺乏诚信,一方面固然是制度的缺失、制度的制约不够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应试教育没有做到“教人求真”、“学做真人”造成的。因为我们的学校教育严重地脱离了社会生活实践,促使学生写文章从小学开始就感到没有事情可写,就开始胡编乱造,就学会假冒骗,这样长期的人格扭曲,造成他们习惯于说假话,而且说假话还是“脸不改色心不跳”。“文如其人”,“人也如其文”呀!这种“逼人说谎的教育”造成了现实社会普遍缺乏诚信,而这又严重地制约了高考制度的改革。对于这样恶性循环,很多人竟然还没有意识到。可见,“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深刻性和迫切性了。

二、陶行知的“人才观”还有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他很早就重视“创造”和“行动”。他说:“我们主张‘行动’ 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8)“我说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9)意思是说,我们先要行动,在行动中获得思想,利用思想去创造事物。他说的“行动”和“教学做”中的“做”的意思一样,即生活实践。可见他认为创造来自实践,脱离实践是无法创造的。这种认识是相当深刻的。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陶行知就已经把“创造”和“实践”作为教育的核心价值来追求,体现他教育理论的先进性。现在,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了世界各国教育追求的共同目标。我国也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培养人才的重中之重来抓,但是,我们的教育还是在原有的体制上推行新课程,学校和社会的关系依然没有处理好,因此,创新教育的成效不大,致使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第四次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充满忧虑地提出了“学生在增多,学校规模也在扩大,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课程观

一、在对待课程的问题上,陶行知认为编制课程既要合乎社会发展需要,又要合乎个人发展需要:“编制课程的人,必须明了动的社会的种种需要,将他们分析起来,设为目标。再根据儿童个人心理之时期,能力之高下,分别编成最能活用之课程,使社会需要不致偏废,儿童能力不致虚耗。”“社会有新的需要,就当添加新的功课去适合他,指导他„„社会的新需要没一定,增加新功课也随之而异。”与此同时,他还强调课程既要合乎世界潮流,体现普遍的人文价值观,又要合乎不同个体的不同需求,增强课程对于学生的适应性:“从社会这面讲来,要问这课程是否合乎世界潮流,是否合乎共和精神。„„更从个性的一面讲来,谁的事教谁,小孩子的事教小孩子,农人的事去教农人,方才能够适合。”(10)他还主张“课程要有系统,但也要有弹性,要在课程上争取时间的解放。”“课程组织应敷成多轨”,要有“伸缩性和多样性”。1939年陶先生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的课程,除普通功课依照通常进行外,用四分之一的时间让学生各依“性之相近”学习一门特修课。特修课分为下列六组:(a)文学组;(b)音乐组;(c)戏剧组;(d)绘画组;(e)自然组;(f)社会组。(11)特修课的开设,为学生特殊才能的发展提供了环境,创设了时空。在这样的课程中学习,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绽放,才能得到自由施展。现在,我们实施的新课程,也开始依照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来设置选修课程,这正是往这个方向努力。

二、编写课程教材也要适合学生需要,不能为了少数人的需要而牺牲大数人的利益。他说:“我有一次对学生发问道:‘有几多人应用过代数?’那一百人中只有七八个人举手。又问:‘不曾用过代数的人举手!’就有九十几个。后再查考那七八个人所用的东西,只须一星期,至多不过一月,就可教了。照这样看来,我们应该有变通的办法。是否为了七八个人去牺牲那九十几个人。那七八个人,或为天文学家,或习工业,或学医生,所用代数,不过百分之一罢了。我们不可以为了一个人,去牺牲九十九个人;也不可以为了九十九个人,去牺牲那一个人。总要从社会全体着想,有否其他有用的东西未列在课程里?或是有用不着的东西还列在课程里呢?照这样去取舍才行。”(12)然而,我们现在编写的新课程教材,还没有彻底摆脱“繁、难、偏、旧”,还不适合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因为我们的教材还是为将来培养少数专家而编写的,而不是为未来培养大多数合格公民而编写的。因此,同欧美发达国家的教材相比,依然是内容普遍偏多、偏难、偏深。这样的结果是,一方面教师为了完成任务只能传授知识,而没时间让学生探索实践;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学了这些内容(特别是数理化英语的内容),进入社会后,大部分内容派不上用场,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三、教材是一种很重要的课程资源。怎样对待教材这种课程资源呢?陶行知认为,“„„教科书只可作为参考,否则硬依了他,还是没有的好。”“„„不要将活泼泼的人为死书所用。要晓得账簿(指“讲义”,引者注)之外,还有许多文化在那里,要靠教科书是有害的。”(13)这就是说,教师要批判地、灵活地使用教科书,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对教科书进行二次开发,或选用、或不用;或赞同、或纠正;或详教、或略教等。他说:教师在使用教科书时还要“运用补充材料及临时材料”进行教学。这正如孟子所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又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说的“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还如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为教材要反映生活实践,但不见得都是正确的,同时,现实生活时时刻刻在发展变化,教材一旦编成就有相对稳定性,它未必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变化。

四、陶公还特别重视开发生活实践的课程资源。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教育弄到山穷水尽,没得路走”的原因是,“中国的教育太重书本,和生活没有联系。”陶行知极力反对脱离社会生活的教科书,甚至认为这种教科书“还是没有的好”。“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他说:“教育好比是蔬菜,文字好比是纤维,生活好比是各种维他命。以文字为中心而忽略生活的教科书,好比是有纤维而无维他命之菜蔬,吃了不能滋养体力。”“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体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14)据此,他以培养生活力为指导,举了七十个例子来说明教师如何开发生活资源。新课程观认为,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是教学的研究者,是社区型的老师,这就表明,教师要利用学校所处的社区,开发生活实践资源,配合教材,完成课程任务。因为教材是高度浓缩化、本质性地反映生活实践,而生活实践是生动活泼的,是直观性的、体验性的,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生活实践资源,还原教材所反映的现实生活内容。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读懂教材,还要引导他们读懂生活实践。诚如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认识事物必须加上实践活动。没有这一活动,甚至通晓事物的人,在事物面前也会茫然不知所措,甚至精通某一技艺的人,也会显得无能而不适于日常操作。”(15)

教师观

一、在对待教师的角色上,陶行知认为,教师必须要好学不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16)“我们深信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17)但是,“现在教育界的通病,就是各人拿从前所学的抄袭过来,传给学生。看他书房里书架上所摆设的,无非是从前读过的几本旧教科书;就是几本书,也还未必去温习的,何况乎研究新的学问,求新的进步呢?先生既没有进步,学生也就难有进步了。”(18)“有些人做了几年教师便有倦意,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的还是因为不好学,天天开留声机,唱旧片子,所以难免觉得疲倦起来。惟独学而不厌的人,才可以诲人不倦。要想做教师的人把岗位站得长久,必须使他们有机会一面教,一面学;教到老,学到老。当然,一位进步的教师,一定是越教越要学,越学越快乐。”(19)可见他认为教师好学不倦是解决职业倦怠,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前提。可现实还依然如此。很多老师把教书当作谋生的职业,而不是终生奋斗的事业。因而,只追求一劳永逸、机械重复,缺乏继续学习的动力。这里的原因有多方面,但应试教育难逃其咎。主要有:

1、高考制度既造成学生的倦怠,也造成教师的倦怠,使教师没时间、也没心情读书学习;

2、我国教育不论是中学或是大学,都是应试教育,这种应试教育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导致他们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后(其他岗位也是如此)也不想读书、不会读书;

3、教师不读书、不学习、不研究,竟然还可以教书,这是应试教育造成的奇怪现象,应试教育只需要重复传授和机械训练的教书匠,而不需要“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有创新开拓能力的教育家。(20)如今,新课程已对教师的角色做了重新定位,认为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是教学的研究者。“开发者”、“研究者”的角色决定了教师必须要好学不倦。

二、在对待教师的行为上,他认为:“新教员不重在教,重在引导学生怎么样去学。”(21)“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22)他在南京高师任教时,有感于“教”与“学”严重脱节的现象,不顾保守势力的反对,主张将全部课程由“教授法”改为“教学法”,以实践他的“引导观”。这说明他反对教师机械地传授知识,主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怎么引导?首先,“唤起兴味: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23)其次,搭建支架,寻找方法:“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24)显而易见,他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传授答案。他还说:“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另碎的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老师交给学生哪几把钥匙呢?他认为就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就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25)最后,启发思维,教师要“注重启发:在学校里并非一面教人,一面受教,就算了事。要使学生的精神意志和能力,渐渐的发育成长。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更要进一步说,使他不得不愤,使他不得不悱。杜威先生也说,教学生的法子,先要使他发生疑问;查出他疑难的地方,使他想种种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这些方法中,选出顶有成效的法子,去试看对不对;如其不对,就换个法子,如其对了,再去研究一下。照这方法来解释同类的问题和一切的问题。”(26)

三、在陶公的“教师观”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引导他们懂得怎样去社会生活实践。学校教育是不能脱离社会生活的,陶先生把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倒过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他还把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改成“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把自己的名字也改为“行知”,突出了他的生活教育的实践特性。他说:“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我们也可以说:教学做合一便是生活。”(27)“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28)这就把“教”与“学”统一到“做”上,教育应该以做(行)为起点,而不是以此为终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是一个“社区型”的教师,必须有很强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中指出:“本次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参与,强调‘活动’,强调‘操作’,强调‘实践’,强调‘考察’,强调‘调查’,强调‘探究’,强调‘经历’。”(29)之所以特别强调学生参与,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严重地脱离了生活实践。陶公还进一步指出,教师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们主张‘行动’ 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怎么培养呢?他认为:“培养创造力:把小孩子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都解放出来,我们就要对小孩子的创造力予以适当之培养。

(一)需要充分的营养。„„

(二)需要建立下层的良好习惯,以解放上层的性能,俾能从事于高级的思虑追求。„„

(三)需要因材施教。„„”等。(30)

学生观

一、陶行知是这样解析“学生”两个字的含义的:“‘学’字的意义,是要自己去学,不是坐而受教。先生说什么,学生也说什么,那便如学戏,又如同留声机器一般了。‘生’字的意义,是生活或是生存。学生所学的是人生之道。”(31)“新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养成这种能力,再概括说起来,就是要养成‘自主’、‘自立’、‘自动’的共和国民。”(32)“鼓励自治:这便是教学生对于学问方面或道德方面,都要使他能够自治自修。”(33)可见,他肯定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觉意识,要求学生应该自主学习,不能被动地“听教”,不能机械地“拷贝”。这是正确的。他还进一步指出,经验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从经验里发生出来的文字才是真的文字。凡不是从经验里发生出来的文字都是伪的文字知识。伪的文字知识比没有准备金的钞票还要害人,还要不值钱。”(34)“无论他是一隅三反,或是以一知万,那个‘一’必定是安根在自己的经验里。”(35)他说的自己的经验,就是指学生自己“做”(“行”)的实践经过和体验。即知识来自实践,从实践出发学习知识。“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么学„„。”(36)“从做中学”。他的“做”的含义很广:“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37)这就把学习与实践经验联系起来,从“经验”中学习,没有“经验”,就没有学习”,这虽然是他的老师杜威“从经验中学习”的观点,但他的解释仍不失其独到性、深刻性,与建构主义倡导的“学习并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过程,而是学生基于过去的经验和知识,经过不断地同化和顺应自主地建构自己的知识,这种建构不可能由教师代替”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在学习的自主、自修、自动、自治的基础上,他还提出了探讨真理的五条路:“

1、体验;

2、看书;

3、求师;

4、访友;

5、思考。这与中庸上所讲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可以比起来看。体验相当于笃行;看书、求师、访友相当于博学;思考相当于审问、慎思、明辨。”(38)可见,陶公主张的学习方式就是“实践体验学习”、“读书访师友学习” 和“探究思考学习”。

二、“我们知道,传统的教育,他们一个教室容纳四五十人,试问教师的力量有多么大,能够完全去推动全级学生?所以就发生了教育方法上的错误。”(39)可见,他已经看到学生人数多造成教学上的困难。据了解,现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学校普遍实施小班制,学生人数一般不会超过25人,教学上普遍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而我国学校班级学生人数依然多,采用传授法尚且难以对付,更甭提小组合作学习了。但是,大班传授,如同开讲座,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个现状,他发明了“小先生制”:“„„小孩不但教小孩,而且教大孩,教青年,教老人,教一切知识落伍的前辈。教小孩联合大众起来自己干,才是真正的儿童教育。”(40)这就充分发挥了学生在传播知识上的重要作用,对于改变我国落后的教育面貌,确实起着很大的作用。不过,陶公发明“小先生制”的终极点虽然是在改造社会教育上,但出发点还是在学校教育上,在于通过同伴互助,好的学生帮助差的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以此为起点,去教导社会上需要教育的人。尽管这还称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但它已经有合作学习的萌芽。

管理观

一、陶行知强调“民主”在教育中的价值:“我要提醒大家注意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当然在不民主的环境下,创造力也有表现。那仅是限于少数,而且不能充分发挥其天才。但如果要大量开发创造力,大量开发人矿中之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这样的大事。”(41)这是很有见地的。因为学生、教师、校长、教育行政领导四者之间是平等的主体,是学术关系,而不应该是管理关系。试想:教师与学生之间如果是封建家长制关系,这教育会有活力吗?会有创造性吗?同理,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育行政领导与校长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值得一提的是,新课程是在欧美民主体制上产生的教育理论。我们把它移植过来而要使它不致于水土不服,就必须要改变教育管理体制,从管理转向服务,否则,就会如陶公所痛恨的:“现在在行政方面之趋势是太一律,太呆板,若不改弦更张,实无创造之可能。”(42)

二、他指出:“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43)“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44)“国家把个整个的学校交给你,要你用整个的心去做个整个的校长。为个人计,要这样才可以发展专业的精神,增进职务的效率。为学校计,与其做大人名流的附属机关,不如做一个学者的专心事业。”(45)很明显,他强调校长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为校长事关个人学业和国家学术的兴衰,应该是学校学术的带头人;要求校长把这个职务当作专心事业去做(而不是当官员来做),而且要一心一意地去做;不要让学校成为权势人的附属机关,要求校长有学者的专业精神。这些见解都很中肯。

三、我们现在实施新课程改革,旨在扭转应试教育,但显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还是陶公所认为的管理制度在制约——

第一、行政威权化:教育行政部门不断地强化权力,以加强自己的权威力量。他们用公共管理的基础能力,而不是教育专业能力,严格死板地去管理学校,而不是为学校提供服务,以致学校缺乏个性、缺乏活力,出现“千校一面”的局面。

第二、学校衙门化:学校成了政府部门的附庸,没有独立性,缺乏自主权,无法摆脱教育行政部门的严重束缚,无法根据学校的特点进行自由地发展。

第三、校长官员化:校长是行政部门任命的行政官员,要不折不扣地执行行政部门的意图、决定,惟命是从。等等。

这严重违背了学校的本质。学校是教育研究单位,是专业性特强的学术机构。它的领导人,不管是部长、厅长、局长,还是校长,都应该是有教育学背景的专家学者,而不仅仅是某个学科的拔尖人才,更不能是一般的教师。因为教育领导的正确理念、思路等,是需要深厚的教育学理论支撑的;教育领导的正确决策,需要的不是一般的公共管理的基础能力,而是教育学的专业拔尖能力。教育领导特别是校长,不能是学校的看护人、大管家,而应该是学术的带头人,他靠自身的学术权威来引领全校教师的教育和研究,而不是靠权力来强制。现在,新课程教育实施进展缓慢,根源就在于很多教育行政领导都不知道什么是新课程以及怎样去实施新课程,因此,他们还是用旧的教育意识去管理新课程教育,把新课程纳入到旧的教育制体里,因而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以致国家的宏观决策,在中观领域和微观领域都无法实施。

对于这个现实,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时代都已经过去了八十多年,而且,陶公也已经为我们“揭出病痛,引起疗救的注意”,但我们的教育还依然如此。这“说明教育界旧习惯势力之大,老教育观念改变之难。”(46)也诚如陶公所忧虑的:“全民族对于中国现代的无能的教育,该有觉悟,对于教学做合一之理论,该使之普遍实现,若再因循苟且,则可以救国之教育,将变成亡国之催命符。到了那时,虽悔也来不及了。”(47)

勿庸置疑,陶行知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教育家,是“新教育”的奠基人。他努力“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创立了“生活教育”、“实践教育”、“创造教育”“民主教育”等“新教育”理论,极具时代精神,极富真知灼见,至今依然成为正在实施的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精髓内涵,这表明他的教育理论“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48)他的“新教育”理论,成为我们不断吸取教育改革营养的源泉,给予我们很多深刻的启迪。

注释:

(1)(2)(3)(4)《杀人的会考与创造的考成》,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3—154页

(5)《新教育》,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6)《创造宣言》,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6页

(7)《答朱端琰之问》,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5页

(8)(9)《创造的教育》,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页、第142页

(10)(12)(13)《新教育》,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14页、(11)《育才十字诀》,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5——196页

(14)《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5——126页

(15)《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任钟印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页(16)《如何引导学生努力求学----给正之先生的信》p56)

(17)《我们的信条》,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18)《教学合一》,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 页(19)《教师自动进修》,见《陶行知全集》,第4卷,第654页)

(20)《第一流的教育家》,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21)(23)(26)《新教育》,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第9页、第8——9页

(22)(24)《教学合一》,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25)(28)《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0页

(27)《答朱端琰之问》,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3页

(29)《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p134)

(30)《创造的儿童教育》,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7——208页

(31)(32)(33)《新教育》,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9页

(34)《“伪知识”阶级》,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3页

(35)《答朱端琰之问》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8页

(36)(37)《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0——121页》)

(38)《育才十字诀》,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5页

(39)《创造的教育》,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页

(40)《教育的新生》,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9页

(41)《创造的儿童教育》,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8页

(42)(46)《教学做合一之教科书》,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3页

(43)《半周岁的燕子矶国民学校》,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44)(45)《整个的校长》,见《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60页、第35页)(46)(48)《序一》,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 页

7.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感想 篇七

新常态是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作出的正确判断和战略部署。 “新常态”一词问世后, 立即成为流行的网络新词, 英语世界出奇一致地把“新常态”一词译成“New Normal”, 到目前为止, 笔者没有发现第二种关于此词条不同的翻释。 通过查询 《新英汉词典》 (A New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 “normal” 的中文意思是 “正常的;正规的;标准的”, 也就是说, 新形势下, 我们国家的经济将要按“正常的、正规的、标准的”状态向前发展, 从某种角度上说来, 欧美世界对“新常态”的理解比一般国人要更直接、更透彻, 英语世界的人似乎更明白今后中国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态势。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 经济发展新常态了, 职业教育当然也要新常态。鲁昕副部长为此专门撰写了《职业教育, 加快适应经济新常态》一文, 呼吁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在新形势下, 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 加快适应经济新常态[1]。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2], 长期以来, 重点培养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急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新的形势下, 中等职业学校在稳定办学规模、技术技能培养、就业创业能力、坚持依法办学、实行开门办学等方面究竟要确立什么样的“新常态”?笔者结合自己长期在中职学校工作的实践和经历, 试从校本微观角度做简要探析。

1 适应新常态, 从粗放发展到内涵建设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中国的社会和经济以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速度飞驰而行, 中国制造总是在“模仿”“拷贝”“山寨”的质疑和非议中前行, 以至于当网络新词“山寨”出现时, 英美世界直接把它释成“Made in China”, 也就是说“Made in China”成了“山寨”的代名词, 这让中国人多少有些尴尬。 在这种不正常态势下的中职教育, 为了满足市场的用人需要, 学校实行的是“多招人”“快出门”的政策。粗放式的发展只求数量不管质量, 其结果是产品质次价低, 其后果是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生态的破坏。 这种发展是非常态的, 没有内涵、没有附加价, 不具备可持续性。 经济转型, 产业升级应运而生。

目前, “中国制造”要走向“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了, 中职教育必须从求量到求质转变, 必须加强内涵建设, 要从单纯的扩大专业、 扩大学校规模建设, 转向师资力量、教学科研水平、人才培养实力的建设, 也就是加强所谓的“软实力”建设。立足当前中职学校实际, 为推进各中职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笔者认为, 中等职业教育首先应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一是要踏踏实实抓好教学工作。 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立校的根本, 把学校优质资源统筹到教育、 教学上来;二要认认真真抓好师资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特别是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3]。 以笔者工作的学校为例, 学校在全校教师中实行按专业能力特长定工作岗位, 要求全校教师制定《专业能力提升计划》, 按时达标, 不达标不聘用, 无特长者无岗位;三是扎扎实实做出学校特色。 什么是学校特色?简单地说就是一所学校与众不同的优势, 这是体现一所学校的优质发展特征, 也是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 更是学校通往创建品牌名校的必由之路。 中职学校应紧紧围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总目标, 把握时代特征, 遵循发展规律, 坚持改革创新, 积极解决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矛盾和问题, 着力破解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瓶颈, 加快建立具有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 适应新常态, 从动笔教学到动手实践

技能教学是中职教育最重的特征之一。 中职学生的生情是初中后毕业生, 以目前的情况, 上中职的学生基本上是没有被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录取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 课堂学习兴趣不高是他们的主要特征。 很多中职学校由于多方原因或出于办学成本的考虑, 延续初中的教学模式, 基本以课堂教学为主, 教学形式僵化呆板, 技能实践被忽略。 教师在黑板上“演”机床, 学生在书本上看机床, 师生共同在教室“练”机床。

针对目前实践教学比重偏少的问题, 中职学校要以增强实践能力为方向, 突破实训体系建设, 更加重视技术技能的培养, 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 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4]。中职学校要做好学生的技能培养, 应该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加大实训投入, 改善技能教学基础条件。中职学校办学经费不足, 实训条件差是技能教学的硬伤。以笔者工作的学校为例, 学校在经费十分困难的前提下, 连续多年每年投入千万余元改善电子技术、机械加工、汽车维修、计算机等实训基础设施, 充分满足了学生对实习工位的需求;二是改革课程结构。 中职教育有其明显的特征, 它与普通教育最大的区就是技能教学。笔者认为, 中职学校的课程结构应该以专业课为主, 以文化课为辅。 专业课中应该以实践教学为主, 理论教学为辅。专业课教学设计中, 不纯粹以理论为先, 实践为后, 而是理论实训并行, 新生第一周就可以进入实训场地;三是专业+技能。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 产业不断升级, 用人市场对劳动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 每个中职学生在学好已有专业的同时, 还应该掌握一项或几项其它的技能, 成为一个复合型的技能人才。 我们的做法是, 学校在办好常设的20余个专业的同时, 另外还开办了60 余项实用技能培训项目, 学校设立了一个专门的培训管理部门负责。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自己所喜欢的技能培训, 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 又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

3 适应新常态, 从好就业到就好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直以来, 职业学校的就业情况优于其它院校, 中职学校的就业率多年来更是高居榜首, 中职学生“好就业”是社会公认的事实, 但在这个“好就业”的背景下, 民众对中职教育并不待见, 百姓并不乐意把孩子送到中职学校就读, 中职学校长期以来招生难就是最好的例证。究其原因, 中职学生虽然“好就业”, 但就业质量却不高, 因此, “就好业”是影响中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为中职学校, 为确保就业工作顺利开展, 真正做到“就好业”, 应努力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 进行就业观念的引导。我们为所有的在校生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两门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从进入校门那一天起, 从自我认识开始, 规划自己的职业人生, 为就业做好知识和技能、心理和思想的准备。《就业指导》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爱岗位敬业教育;二是加强与优秀企业的联系, 提高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 企业与人才的选择是双向的, 中职学校要紧跟优秀企业的产业升级的步伐, 为学生建立优秀企业实习就业基地, 设立企业入校招聘准入门槛, 切实提高学生就业对口率, 让学生学有所用, 用有所长;三是做好就业后服务工作。中职学生就业时年龄偏小, 生理和心智还不够成熟, 学生就业后的服务工作显得非常重要。 我们在全部的实习就业基地为学生派遣了驻点指导教师, 为每一名在外实习就业的学生发放“就业联系卡”, 卡上有就业服务部门和学校主管领导的联系方式, 随时随地为学生服务, 做到了家长放心学生满意; 四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自主创业。 我们在电子工程系和计算机应用工程系设有专门的创业指导教师, 开设了专门创业课程, 开设了“电子创业中心”, 每年开展“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比赛。 相当一部分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 建立自己的事业。

4 适应新常态, 从制度办学到依法办学

职业教育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体系。 1996年, 教育部颁布了《职业教育法》, 2014 年又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 可见, 中职学校不但要制度管事、靠制度管人, 而且要依法治校, 中职办学要进入依法治校新常态。要坚持依法办学, 就必须完善制度建设, 做到“有法可依”, 即:一要建立和完善学法、用法制度。 建立健全学法制度、法律培训制度及重大决策前的法律咨询审核制度, 引导党员干部、师生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 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执教的意识和能力;二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职能转变, 认真落实和规范办学各项标准和政策法规;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 制订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政务公开, 探索推行法律顾问制度;三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校。逐步推进学校章程建设, 完善学校制度体系, 加快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各种办事程序、内部机构组织原则、议事规则等, 形成健全、规范、科学的制度体系。全面实行校务公开, 依法保护学生和教师合法权益。同时, 还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有法必依”, 一方面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另一方面要以法治思维解决教育管理的热点、 难点问题, 从而保证学校健康、稳定、和谐发展。

5 适应新常态, 从闭门造车到开门办学

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为企业用工服务是职业教育永恒的主题。闭门造车意味着脱离社会、脱离企业, 终被无情淘汰。 在新常态下, 中职学校必须开门办学, 以开放的姿态办学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笔者认为中职教育开门办学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转变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中职办学要紧紧围绕用工单位的需要调整办学思路。 企业新设什么样的新工艺, 我们就开设什么样的专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我们就教给学生什么样的技能;二是做好“校企业合作、产教融合”这篇文章。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同志曾说过, “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命脉之门。”为此, 我们的做法是, 一方面我们与知名企业如富士康、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知名企业建立定向班、冠名班, 另一方面把企业生产基地引入学校, 先后把江铃汽车等企业的生产引入学校。产教融合使生产与学相结合, 企业管理者和工程师就是学校教师, 生产过程就是教学过程, 企业产品就是学生作品;三是创新体制机制, 深化行业办学体制改革, 促进教育投资多元化, 充分发挥行业所属中职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势, 走集团化和连锁化办学的路子。中职学校要充分创造条件让行业、企业参与学校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诸多教学领域的建设中, 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办职业教育, 创新中职学校开门办学的新模式, 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6 结束语

新常态下, 我们的各项事业都重新规划自己的发展节奏和路径, 职业教育也不例外。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 我们更要认真分析经济新常态, 积极应对“新常态”对于职业教育的影响与冲击, 顺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 探讨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促进职业教育在经济新常态下的科学发展。

摘要:当前,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探寻职业教育发展新思路是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职业教育发展“新内涵”建设的背景, 从稳定办学规模、技术技能培养、就业创业能力、坚持依法办学、实行多元办学、主动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等方面对新常态下中职教育改革发展思路进行探析。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新常态,改革,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鲁昕.职业教育, 加快适应经济新常态[N].光明日报, 2015-02-03.

[2]梁志敏.中原经济区建设与河南省职业教育体系研究[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2) .

[3]侯自新.以人为本努力造就高水平人才队伍[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 (9) .

8.对高中音乐教学模块改革的感想 篇八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计划,自2009年秋季起,我省普通高中学校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特制定《河北省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对于促进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基本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其目的.通过体验、比较、探究、合作等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自身的才华和个性,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增强协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为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音乐模块教学设置内容

高中音乐课程模块设置是这次高中新课程结构的一个创造,高中新课程体系应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由六个模块组成,即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一个必修和五个选修,这六个模块既相互独立,从不同侧面发挥各自的教育功能和作用,同时又反映音乐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集结成一个学科整体。六个模块的教育功能与价值及其学分均有不同侧重:音乐鉴赏是属于基础性音乐课程,该模块为36学时、2学分,为每个学生必修的课程;其它模块分别设置18学时、1学分。

三、在音乐教学模块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时安排存在的问题

笔者任教的学校是省级重点高中,国家级示范高中,又地处发达地区,有近百年的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向重视素质教育,从不以任何理由不开设或停上音乐课。即使如此,要在当前形式下,按照现行的课表,也很难给音乐课排满54个学时。本市其它学校和周边城市各学校都存在类似问题。在教改以前,大部分学校音乐学科占的课时数是36学时﹙有的学校根本不设音乐课﹚,课程改革形式下,学生必须修满54个学时方可获得3学分。也就是说,音乐必须在原有的36个学时的基础上再增加18个学时,音乐学科这新增加的18个学时又排在何处?

﹙二﹚模块改革中音乐教材实施的问题

此次模块的改革在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要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那么高中音乐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而有的老师根本就没有理解这些理念,而是依就应用旧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更甚者有的老师沿用旧的教材。使得课改无法得到实施,模块改革变为一句空话。

﹙三﹚教材课题选取的问题

学生自主选课,这是最大的亮点,也是最大的难点!首先,有高中学生自身的问题,比如高中生对社会的了解不深,人生规划的意识和能力不强,不知道自己今后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因此也就不知道该选什么课;其次,有家长的问题,家长选取的未必是孩子喜欢的,选课时听谁的?还有学校的问题,学生想选的课,学校的师资、设备、场地等都不能满足选课,致使在第二个模块选取中,大家共同选取一个模块,无法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自身的才华和个性。最后社会的问题,相对统一的高考,就业形势的严峻,无法让我们“想干啥就干啥”。

面对现在的课改,无论客观和主观上存在怎样的问题,作为一线教师不能坐以待毙,应认真学习现有的新課标,融会贯通新教材,根据本校实际,大力开展艺术活动,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教育改革的行列中,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自己的职责负责。

9.谈对新教师入职教育的感想 篇九

对新教师的教育,就像是一座桥梁,把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连接起来。但这座桥梁并不像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是能够通往顺利而平稳的连续发展过程的平坦大道;实际上,新教师在这条桥梁的每一个截点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①就先拿“新教师”给人的印象来说吧,刚踏上这一座希望之桥的新教师们,相对于资深的大师级教师来说因为缺乏经验和资历,往往会被人们冠上“菜鸟、新手”这样的称号,从而容易被人忽略他们在初涉教育领域时的创造潜质和敬业精神。②除了这种根深蒂固的初始印象以外,新教师们还面对着一个主要的矛盾——条框与创新的对立。一方面,新教师们的教学行为要按照规定执行,教学能力也要接受评估;另一方面,无论是新教师们自身还是他们身边的人,都把探索当下教育、解决当地教学困难的重任寄托给他们——希望他们能充当教学改革的先行者。③除却外界因素,教师一职本来就对新教师们的自身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最初以为教师只是“传道授业解惑也”,简单地讲知识点、“read after me”,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顺利应付考试,但现在知道了,作为一个成功的教师需要具备方方面面的能力与素质,如:全面的专业实践知识,评价需求和预测未来责任的能力,有去把握机会进行专业学习和改进专业实践的意识,拥有争取机会的技能、时间和资源等等。可见,教育行业无论是从基本的专业知识层面,还是深层的思想觉悟方面,都对新教师提出了挑战。④要顺利地对新教师进行入职教育,使其顺利过渡到成为一名专业的称职的教师,还需要多方共同的努力:包括政府有关部门、雇主、学校管理者、专业指导教师、同事、新教师本人以及他们的学生;每一方都负担着促进新教师的教育经历的责任;一位新教师并不能在孤立的经验积累中得到全方位的足够的锻炼和成长。

看到了作为一名新教师必将遇到的种种困难,我不禁倒吸了几口凉气。看来要做一名让学生受益、能够帮助学生成长、并受他们和他们的家长爱戴的好老师,真是一点也不容易。但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做的每一件事何尝不是如此?想要做好一件事,必先要下苦工付出努力,才会有可能收获到你想要的。就目前来说,在了解了教师这一职业的基础上,我必须要以其要求为目标和动力,让自己尽可能地往该方向靠拢、发展,比如:逐步有意识地自我发展各项教师所要求的素质和能力:耐心、真诚、负责等;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使之与潮流同步,防止让学生产生距离感等。

10.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感想 篇十

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给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信息教育、培养学习者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将广泛应用,教师不仅可根据教学需要,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而且可非常方便地从软件数据库中选择并提取相关的文字、声音、图片、图像等各种媒体信息,加以组合安排,供辅助课堂或学生自学使用。这样,多媒体技术就成为人们进行有效学习的得力工具。

1.多媒体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1)个别化主动式学习:多媒体鼓励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验、任务需求和学习风格来使用信息。可以非常方便地获取所需的各种学习资源,使个别化的学习方式从而得以真正确立。2.多媒体技术使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更加方便有效

当代信息社会,知识更新急剧加快,人们不能不置身于不断的学习之中,继续教育已成为时代的需求。这种继续教育不仅有助于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更重要的还在于满足技术更新、技术进步所要求的职业素质教育,从而使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更加方便和有效。

(二)网络教学日益发展

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络在我国日益普及,人们在尝试网络通信的同时,也想到把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教育实践,出现了网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有:①开放性;②协作性;③交互性;④共享性;⑤实时性;⑥个别化。

由于网络教学的上述特点,因此为信息时代的教育提供了极大的支持。1.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网络是信息社会最为有效的信息获取工具,开展网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2.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实施

网络的信息量大、信息传递便捷,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可以随时掌握新资料、汲取新知识,利用新教材,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3.提高教学质量

网络庞大的信息资源,使我们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这样,每个人不管贫富、贵贱都有机会享受“名师”的指导,都可以向世界上最权威的专家“当面”请教,都可以借阅世界上著名图书馆藏书,甚至拷贝下来,都可以从世界上的任何角落获取最新的信息和资料。

11.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感想 篇十一

【关键词】改革创新 干部 教育培训

一、关于教育与培训的概念递进

首先是素质教育,其次是能力培训,再次是问题探讨,其模式选择主要体现在专家咨询、专题研究、行动研究等。通过咨询、研究两种手段,以期达到战略变革、知识创新的主要目标。

二、关于目前普通教育与干部培训的分析比较

学员的特点:普通教育者是无经验;社会责任小;基础相当;被动接受;记忆力强;理解力差。而干部培训者则是经验丰富;社会责任大;学习目的明确;需求差异大,已有水平不齐;自主性强、理解力强、记忆力差。

教学目标:普通教育者是以系统知识为中心,以建立规范、实现社会化为目的,预备性特征明显;而干部教育者则是以工作需要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应用性特征明显。搞干部教育,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党的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衡量教育培训的标准,最终还是要看通过教育培训,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是不是真正有了提高。

在教学内容:普通教育者以理论知识为主,强调学习的系统性、基础性。而干部教育者则是以应用性的知识、技能为主,强调学习的针对性、适应性、实(时)性。或者说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新的理论、新的规则、新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原则:普通教育者注重因材施教,强调教师主导;而干部教育则注重按需施教,强调学员主体。

教师作用:普通教育者注重掌握知识体系,掌握奖惩权,权威性强;而干部教育则主要体现在对培训过程的设计和控制,是学习的帮助者。

教学手段:普通教育者以集中的课堂教学为主,注重灌输,注重规模性、批量性;而干部教育则主要体现在强调各种形式的参与、交流,多种手段并用,注重个性化、专门化。

考核方法:普通教育者主要以记忆和综合分析为主;而干部教育则主要以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为主。

三、关于成年人学习特点与领导干部学习特点的分析比较

成年人学习的特点主要是一种基于反思的体验,学习是在探索和解决工作和生活难题的同时获得新的知识,掌握相关技能,转变思想观念的过程。其结果是人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是人的全面发展。领导干部学习的特点主要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实践性和实用性;经验出发,经验共享;发现式;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方法和节奏;集体参与的合作式学习。

四、关于目前干部培训自身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误区

(一)干部培训管理体制不顺。目前,干部培训管理权限过分集中,统得过细、管得过死,学校、用人单位和干部三者缺乏办学、送人和参训的自主权,使干部培训的细胞失去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干部培训的宏观管理机制弱化,缺乏宏观调控力度,出现条块分割,政出多门,外阻内耗,严重影响干部培训运行过程中的宏观调控,使干部培训难以摆脱多头、交叉和重复培训的窘境。

(二)调控方式单一,缺乏多种形式的调控手段。在用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的手段组织办班和调训学员的机制下,难以把整个社会各方面的需求计划得很精确,也无法全面、及时地反映各种各样的培训需求,只能是一种大统一的宏观需求。这必然导致干部培训供需不对路,出现生源危机,同时又存在培训难,急需培养的干部得不到培训的两难困境。

(三)缺乏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规范化培训体系。培训目标笼统,缺乏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干部的具体培养目标;培训内容变化大、转换快且缺乏培训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战略目标;干部培训从总体上看还未摆脱普教模式,在培训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不能适应干部的特殊需要,难以跳出就培训论培训的怪圈。

(四)制度法规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目前干部培训基本上是人治不是法治,即使有的制度虽然制定出来了,但由于不配套,难以坚持,形同虚设。尤其缺乏一套培训与使用、晋升相结合的制度和激励措施。这样就必然导致用人单位和干部缺乏主动接受培训的制约力和原动力。

五、关于改革创新目前干部教育培训方式的选择

(一)继承发扬《古田会议决议》倡导的教学方法改革。一是启发式(废止注入式);二是由近及远;三是由浅入深;四是说话通俗化(新名词要释俗);五是说话要明白;六是说话要有趣味;七是以姿势助说话;八是后次复习前次的概念;九是要有提纲;十是干部班要用讨论式。

(二)培训创新不能简单模仿。培训创新不能沿袭旧有的“满堂灌”的做法,不能简单复制企业培训模式(技能、管理培训),不能简单照搬国外的官员培训模式。创新培训方式就是要把现代培训理念和培训方式与干部的特点结合起来,与课题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防止和避免简单化倾向。

(三)培训方法选择的依据。一是培训的目的与内容;二是整体教学的需要;三是对象的认知特点与规律;四是培训的资源与条件;五是教师的优势与训练。

(四)改革创新培训方法的着力点。遵循干部学习规律和特点,适应现代教育培训发展趋势,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和手段,是增强培训实效的主要途径。一是能够研究、解决现实问题(项目、课题);二是能够更加强调综合运用各类方法(模块式);三是能够更加强调体验和亲历(现场体验);四是各种训练手段的运用(行为训练);五是案例教学创新(动态、与现实同步);六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对策研讨、模拟对抗)

(五)大力提倡体验式学习方式。只有以体验为前提,才能有效地进行分解离析的认识活动。未曾经历体验的理解是表层的理解、冷眼旁观性的理解,是为理解而理解。而在体验基础上的理解则是经历撞击、感悟等心智活动后的深度的理解。

12.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感想 篇十二

1 主观原因

从主观来说,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 尚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还不能正确观察社会、意志薄弱, 容易受到各种不良风气和坏思想的影响, 因此, 必然要遵循心理内化的规律:把外部的法制规定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那么法制规定的心理内化是如何实现的?我们试用道德内化的心理规律解释如下:

知、情、意、行模式。这一模式把法制规定内化的过程概括为:法制认识 (知) 、法制情感 (情) 、法制意志 (意) 、法制行为 (行) 四个环节。

法制认识 (知) 是对法律、法规等的认识过程, 主要经历三个阶级:①法制知识的理解认识, 知道如何依法办事;②法制观念的形成。接受法律规定并认识自己应该依法办事;③法制评价能力的提升。能够用所掌握的法律知识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法制情感 (情) 是对法制行为产生情绪、情感体验的过程。守法时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 违法时则产生痛苦的情感体验。

法制意志 (意) 是克服困难、百折不挠地依法办事, 并能抵制形形色色的诱惑, 坚决不违法的心理过程。

法制行为 (行) 是依法办事, 不做违法的事, 并养成习惯。

以上法制心理内化的每个环节均是相互关联、紧密结合的。知是法制内化的前提和基础。 情、意是由知到行的过渡, 只有伴有明显的情绪体验, 并用意志力量来调节自身的行为, 才能使守法坚定不移, 违法行为不再发生。

我们国家制定法制教育的目标可分为四个方面:

1.1 提高法制认识

要根据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情况, 确定相应的法制认识目标。例如, 小学生对具体的法律条文可能不容易理解, 但是我们完全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法律是每个人都必须无条件遵守的规矩, 形成基本的法制观念的法制评价能力:不偷窃、不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等。

1.2 形成法制情感

要根据法制认识的目标, 提出相应形成法制情感的目标, 使青少年学生不再犯罪, 并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有较强的内疚感。

1.3 锻炼法制意志

要制定出不断增强学生法制意志的具体要求, 使学生最终形成依法办事、不屈不挠、抵制犯罪、毫不动摇的坚强法制意志。

1.4 养成法制行为习惯

法制教育深层次目标应该是养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 形成有法必依、守法必严、执法必公的性格特征。据说美国人喜欢打官司, 可见依法办事的习惯已经成了美国国民性格特征之一, 而我国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社会矛盾的行为习惯尚处于形成阶段, 由此可见法制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意义非凡。

2 客观原因

2.1 社会因素

由于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 加之社会上请客送礼、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的连连发生, 部分青少年学生对社会产生了怀疑和矛盾的心理, 失去了是非观念, 甚至对正确的东西也持怀疑的态度。加之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一种关心爱护青少年学生、制止青少年学生犯罪、挽救失足青少年学生的好风气, 总是视青少年学生为弱者, 作为欺骗和利用的对象, 对失足青少年学生更是采取歧视的态度, 甚至不愿给其重新做人的机会, 在就业、入学方面设置了重重障碍, 使失足青少年学生再度滑向犯罪的边缘。

2.2 家庭因素

有的父母一味地娇宠溺爱孩子, 使其认为父母的辛劳付出是天经地义的, 从来体会不到父母的艰辛与劳苦,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这样的孩子贪婪、自私、任性、脾气暴躁,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从来不肯为他人奉献一点爱心。

有的父母则对子女要求过于严格。这类父母对孩子充满爱心, 且对孩子怀有较高的期望值, 却不知如何去引导, 只注重管束、过度施压, 甚至常常棍棒相加, 使孩子内心变得压抑、苦闷, 为逃避家长的施压, 孩子会慢慢学着说谎;为寻求心理上的慰藉, 孩子会逃避家人结交坏人。甚至有的父母还会把自己的理想强迫孩子去实现, 以致孩子不堪忍受发生杀害父母的惨案。实在令我们深思!在我国家庭中, 父母单方面的要求子女太多, 却未能以身作则;重视子女的物质生活, 却未能顾及子女的心理需求;以打骂方式逼迫子女服从, 却未能很好地与子女沟通;凡事要求子女循规蹈矩, 却不能给予信任与支持;只懂施行权威式命令, 却不给予自主的空间。这种家庭环境, 就会成为滋生青少年犯罪的温床。

2.3 学校因素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阵地, 但也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 一是只注重书本基础知识教育, 缺乏法律常识, 思想道德知识方面的教育, 缺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 缺少因材施教的教育;二是以成绩的好坏来评定学生的好坏, 对成绩差的学生缺乏重视与管理;三是个别教师由于自身素质较低, 实施教育时不顾及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任意伤害学生自尊心, 甚至打骂学生, 从而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最终逃离学校, 走上犯罪的道路;四是教师所起表率榜样作用不够, 一方面要求学生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另一方面却未能及时处理善后事宜。

3 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在教育改革新形势下针对上述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对学生的不良影响, 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症下药, 应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社会方面的预防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惩治司法腐败现象, 严肃法纪, 在社会中树立法制权威, 增强对犯罪分子的震慑力!同时, 全力整治社会丑恶现象, 净化社会风气, 特别是对毒害青少年最严重的“黄、赌、毒”更要实行长期的专项斗争, 逐步清除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通过舆论广泛地开展社会公德教育, 树立新的优良社会风气, 形成一股防止青少年犯罪的强大社会心理力量!

规范市场文化影像的管理, 加强对非法出版物的查禁与打击。同时, 要加大创作优秀文艺作品的力度, 以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引导学生的文化生活, 陶冶青少年学生的情操。加大素质教育推行的广度和深度, 转变传统灌输式的思想教育方法, 注重知行合一, 并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同时, 贯彻《义务教育法》, 依法控制学生流失辍学现象。

完善我国青少年学生的立法工作, 对青少年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权益, 应当以详备的法律形式确立下来, 并在司法实践中给予切实的保护。

3.2 家庭方面的预防

家庭教育是家庭预防机制中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形式。父母的举动、言行都会给孩子留下深深的印象, 家庭要担负起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主要责任。

(1) 观察学生的言行。

一般情况下, 青少年学生犯罪都会有些前兆, 家长如果细心观察, 完全可以避免犯罪现象发生。

(2) 多与孩子沟通。

如果家长能够做孩子的好朋友, 及时和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 也会避免许多不该发生的人生悲剧。

(3) 别怕家丑外扬, 虚心请教。

家长应克服虚荣心理, 将孩子的不良言行告诉教师和邻居们, 寻求好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在大家的相互配合下, 形成一个良好监督圈, 通过各方面的引导、激励, 使孩子改邪归正, 健康成长。

3.3 学校方面的预防

学校要坚决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 真正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有道德的社会主义新人, 对差生多给予指导与关心, 看到他们的闪光点, 教师也要经常教育他们多奉献与付出。不能对他们讽刺伤其自尊, 更不能一有错误就将其赶出校门, 把隐患留给社会。同时, 要进一步改进教育方式, 提高教育质量, 严肃校纪, 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人才。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青少年学生更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是国家繁荣昌盛的脊梁, 家庭、学校、政府乃至全社会都有义务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教育他们。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是社会各界的责任和义务, 只有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 才能达到预防、减少学生犯罪的目的, 才能真正使法制教育落到实处。因此我们要坚信:只要有爱心去拉、去帮、去扶, 就有可能挽救很多灵魂, 造就很多有益于社会的人!

摘要: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近些年来, 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并就此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 青少年学生犯罪现象依然令我们十分担忧!如何进一步做好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工作, 使教育改革成果落到实处, 是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必须严肃探讨的问题。

13.教育改革在出发感想 篇十三

——*** 物理师范 徐明树

作为未来的教师,教育是我们的本职工作,而当今炙手可热的教育改革自然成了我们极其关注的问题。

上一篇:三年级数34单元教案下一篇: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