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精选14篇)
1.中南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篇一
中国医科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方案简要说明
根据教育部和辽宁省有关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我校研究生招生实际需求,现就《中国医科大学2013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复试方案》(简称“硕士复试方案”)作简要说明。各级管理部门务请认真学习和传达,严格遵照执行。
一、复试的组织管理
学校的研究生招生复试和录取工作继续实行三级管理。
院系研究生管理系统需对本部门的复试工作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科室复试领导小组和复试小组名单须报院系备案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
三级管理部门须成立科室复试工作领导小组,由科室主任总负责,按照需要设立一个或多个复试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复试操作并确定复试成绩和复试结果。
复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成科室各复试小组,并指定复试小组组长。复试小组务须认真学习了解本通知相关内容和要求,严格执行。
考生导师原则上必须参加自己考生的复试小组,复试小组组长和科室主任必须在复试前检查确认。确不能参加复试的导师必须在复试前提出书面复试意见,明确说明是否接受复试小组对自己考生的复试意见。学校对既不参加复试小组,又不及时提出书面复试意见的导师,取消招生资格;对造成后果的取消导师资格,其责任由导师本人负责。复试小组组长和科室主任未及时检查确认和处理的,承担相应责任。
二、复试名单与拟录取名单的确定
1、学术学位研究生复试录取
我校2013年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复试,根据学科情况分两种方式,(1)院系导师学术学位招生限额总量 ≤ 院系学术学位招生指标科室:
按专业科室全体导师限额的120%差额复试,按导师限额下初复试总成绩择优录取。
(2)院系导师学术学位招生限额总量 > 院系学术学位招生指标科室:
全部复试学术学位考生,按各导师限额以全院系指标差额复试;其中,单一级学科院系的考生,以初复试总成绩择优录取;非单一级学科(多一级学科)院系,在先保证首轮复试的非主流小专业导师招生限额内、跨学科导师的招生限额内挂靠学科、以及学科带头人导师的招生限额内拟录取生源指标后,在全院系剩余学术学位指标下按初复试总成绩择优录取,包括跨学科导师的招生限额内主体学科生源和学科带头人导师的招生限额外申报生源。
(3)跨学科招生导师拟录取生源在招生限额内由导师根据初复试结果自主确定,其跨学科拟录取名额在院系或科室总指标内首先确保,其非挂靠学科(主体学科)拟录取名额按初复试总成绩在院系学术学位指标下择优录取。
(4)在院系学术学位总体指标限额内,首轮复试学术学位不允许科内自行调剂。学术学位调剂在院系剩余限额内进行。
2、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录取
我校2013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复试,继续实行各学位类型合格生源以初试总成绩依序按专业指标120%差额进入复试,在专业/科室指标内按初复试总成绩择优录取政策。未进入复试和进入复试但未录取的学术学位生源,如初试总成绩在专业学位120%差额复试线以上,依自愿直接转为本学科(有专业学位招生权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依序进入120%差额复试;在专业/科室指标下,按初复试总成绩,在全体专业学位复试考生中,择优录取,额满为止。
未进入复试及差下考生为我校第一志愿首轮不录取考生,可自行登陆全国研招网进行校内、外调剂。学校各院系指标如未完成,学校最后将调整院系指标,在追加指标院系追加录取,以完成当年的招生任务。
三、复试内容及评分方法
(一)初复试总成绩的构成我校考生的初复试总成绩,由初试总成绩和复试总成绩直接相加构成,满分715分;其中初试成绩500分,占初复试总成绩的70%;复试成绩215分,占初复试总成绩的30%。
(二)复试内容和分值
复试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总成绩为215分。
1、笔试
复试笔试总分110分,包括外国语听力和专业知识笔试2部分;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其中:外国语听力30分,专业课80分。复试笔试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无单项合格要求。
2、面试
复试面试由各院系研究生管理部门统一协调,各科室具体进行。复试面试包括政治思想品德考查、综合素质考核及业务知识考核3部分。面试未达考核要求不予录取。
思想品德考核:考查项目,不作量化计分,仅判定为合格或不合格。但要求合格。
复试面试总分105分,其中,综合素质考核20分,业务知识考核85分(包括外语口语20分,专业知识40分和实践技能25分)。各项考核成绩均要求达到及格标准(单项分值的60%)。
综合素质主要考察考生的创新素质、专业素质、实践能力、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根据考生在复试面试中的综合情况以及相关考核判定,综合素质考核不及格(12分),不能录取。
3、复试面试考核内容如下:
(1)外语口语:具体方案详见《中国医科大学硕士生外语听力、口语测试方案》。
(2)专业知识:面试时间每名考生20分钟。回答“材料分析题”时,应另给考生5分钟准备时间。为保证面试试题的保密性,为复试考生提供均等的竞争条件,各复试小组应创造条件,对复试考生必须进行“封闭式管理”,保证已复试与待复试考生在复试全程始终保持“绝对隔离状态”。思维、反应、表达、创新等复试内容须借助并通过专业知识面试内容进行考查了解。
(3)实践能力:由复试小组具体设计“临床技能或实验室技术操作”等具体考核方案,并视其动手能力及临床思维和科研思维能力评定成绩。
(4)综合素质:复试老师通过面试各环节与考生的全方位交流,对其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科学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人文知识、团队意识、心理性格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由复试小组成员分别独立进行评分,最终结果按复试小组成员的平均分值计算。
(5)政治思想品德:审查复试考生携带的“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复试政治资格审查表”,并存档备案。通过口试形式,了解考生基本政治素质与水平,尤其对“法轮功”邪教组织的认识,须列入该项主要考核内容之一,并应在录取意见栏加以表述。
(三)评分方法
外语听力测试和专业笔试由研究生院统一组织组成评卷小组依据标准答案进行。专业知识面试及实际操作复试成绩的评定由复试小组成员分别、独立进行,最后由复试小组组长对各项复试成绩分别进行合计得出平均分数。
外语口试测试成绩,由复试小组集体评价,并给出实际平均分。
政治思想品德和全面素质及综合情况考查中,对“法轮功”邪教组织的认识和态度,须在复试的政治思想品德考核表中由复试专家明确表述。
复试成绩和复试结果在复试结束后必须及时通知考生本人,但最终录取结果由学校根据各院系、科室指标依序择优确定。对复试不合格的考生,应有复试小组集体的意见,并详实表述淘汰理由和提供复试成绩不合格等依据。
四、复试安排
1、首轮复试笔试
入场时间:上午8:10。
考试时间:2013年4月21日8:30-9:00(外国语),9:30-11:30(专业课)。
考试地点:中国医科大学校部地区各教室(详见复试通知书)。
2、复试面试
面试将于4月24日以后,经各院系研究生管理部门统一协调安排,在各复试面试科室进行。
五、复试材料
所有参加我校复试的考生务必携带复试通知单、教育部学籍/学历在线验证报告、准考证、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的原件、复印件(应届生提供学生证的原件、复印件)、个人简历表和政治资格审查表(须单位盖章)。其中,复试笔试时凭复试通知单、身份证和教育部学籍/学历在线验证报告进入考场;其他复试材料在复试面试时,追加递交审查。
六、公费指标
我校计划内公费指标向学术学位以及临床生源弱势学科(包括传染病学、感染病学、儿科学、普外烧伤、中西医结合临床、核医学)和基础学科倾斜,剩余指标在全校第一志愿拟录取的各临床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考生中依初试外语成绩择优确定,额满为止。我校对贫困研究生的救助方式,不通过学生助学贷款机制,而主要是依靠公费指标倾斜政策,通过减免学费机制来完成。请拟申请经济帮助同学积极申报相关学位类型和学科。
我校研究生招生复试的各项信息均将在网上发布,请所有考生务必及时浏览关注。
本说明由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2013年4月15日
2.中南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篇二
一、招生专业和研究方向
应用心理学专业, 职业生涯发展与辅导方向。
二、招生对象
全国各高校和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
三、招生人数
30人。
四、报考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考生可以报考: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品德良好, 遵纪守法;
2.在高校或省级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三年以上, 学习结束后愿意继续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及生涯发展辅导工作;
3.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四年以上 (截止到2009年9月1日) ;
4.得到所在单位同意, 能够保证学习时间, 且有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
五、报名
1.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须在2008年10月10日-31日 (每天9:00-22:00) 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网址http://yz.chsi.cn) 提交个人报名信息。提交信息时请注意:
(1) 报考学校选择:北京师范大学 (代码:10027) 。
报考点选择:北京师范大学 (代码:1127) 。
(2) 报考院系所选择:心理学院 (代码:007) 。
(3) 报考专业选择:应用心理学 (代码:040203) 。
(4) 由于网上报名系统中没有“职业生涯发展与辅导”这一方向, 报考研究方向请统一选择:心理测量与咨询 (代码04) 。
(5) 由于网报系统中没有单考科目, 网报时考试科目请选择:101政治、201英语、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际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业务综合, 均为单独命题, 考生应按实际考试科目复习备考。
(6) 考试方式选择:单独考试。
报考类别选择:委托培养。
(7) 考生必须在备注信息第一栏中填写“单独考试”字样。
若“报考学校”、“报考点”、以及“考试方式”填报错误, 则该条信息作废, 考生须注册新用户后重新填写。
2.网报成功以后, 考生还必须根据北京市研招办网上公告的要求, 通过网上支付报名费200元。
3.网上报名和交费成功的考生须于2008年11月10日至14日到北京师范大学现场确认报考信息并拍摄电子照片。现场确认时须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网上报名号以及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
未成功缴纳报名费的, 或者未现场确认信息、拍摄电子照片的, 报名无效, 不能参加入学考试。
4.完成报名信息现场确认的考生须在2008年11月25日之前将下述书面报考材料寄送到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邮寄地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邮政编码:100875;收件人:马瑞杰)
(1) 报名表 (见附件, 填好后加盖单位人事部门公章) ;
(2) 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身份证复印件;
(3) 大学本科期间的学习成绩单 (可由毕业院校提供并加盖公章, 也可从本人档案管理部门复印并加盖其公章) ;
(4) 科研成果复印件 (公开发表文章首页目录页, 2004-2008年) ;
(5) 重大奖励证书复印件 (省部级以上, 2004-2008年) ;
(6) 个人自述一份, 内容应包括本人学习和工作经历, 对职业生涯发展与辅导工作的认识, 参加本项目的期望, 以及学习和研究设想;
(7) 两份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专家的推荐信。
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上述材料的考生, 视为放弃报考资格, 不再安排入学考试。
考生应于2008年12月下旬登陆我校研究生院网站 (网址http://graduate.bnu.edu.cn) 下载并打印准考证。
六、入学考试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阶段。
(一) 初试
1.初试时间:2009年1月10日-11日。
初试地点:北京师范大学校内
2.初试科目:政治理论、英语和业务综合, 其中政治理论和英语满分值各为100分;业务综合满分为300分。各科目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
3.业务综合包括就业政策 (100分) 和心理学导论 (200分) 两大部分内容。就业政策部分不指定参考资料;心理学导论部分参考资料:《大学心理学》, 张厚粲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二) 复试
初试成绩达到我校划定的复试基本分数线的考生有资格参加复试。
1.复试时间:一般在2009年3月底4月初进行。具体时间和复试名单我校将于2009年3月中下旬在网上公布 (网址http://graduate.bnu.edu.cn) , 届时请考生注意上网查阅, 我校不再寄发书面复试通知。
2.复试内容和方式:以面试为主, 进一步考察考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复试期间还将进行考生报考资格和思想政治状况审查, 审查不合格的取消录取资格。
七、录取
我校将根据考生的初试和复试成绩, 综合考查, 择优录取。复试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八、学制及培养方式
学制3年。
学员主要采取半脱产方式学习。学习的形式包括:集中面授、自学、实习和毕业论文。集中面授时间暂定为假期。
九、毕业、学位授予及就业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硕士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实践任务, 考核合格, 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 发给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硕士学位证书。
学员的录取类别为委托培养。在学期间不迁转户口和档案, 毕业后必须回原工作单位。
十、学费
3.中南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篇三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学校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出版、报刊及新媒体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一所文、工、管、理、经、法多学科协调发展,以信息传播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现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24个博士点、48个硕士点、6个专业学位硕士类别。
一、招生计划
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大约为1300名,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约占700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占600名。我校接收推荐免试生数约占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数的15%,各专业拟招收人数参阅我校201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我校各专业的具体招生计划数在复试前根据生源情况确定(招生专业目录上公布的拟招生人数是我校按照2010年招生计划数制定的,2011年的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批准的我校2011年招生计划数为准)。
我校2011年继续执行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的方式招收学生。详情请查阅当年教育部网页相关规定。
二、考试方式及报考条件
我校2011年考试方式:全国统一考试;工商管理硕士(MBA)联考;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
(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国家承认学历的普通应届本科毕业生; ②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③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过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下同)学习或工作的人员且进修完相应本科段主干课8门课程,能提交成绩并有进修学校教务处公章,按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④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⑤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注:目前国家本科毕业证书分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书叁类。
凡毕业时获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的应届毕业考生即为应届本科毕业生(此类考生包括某些学校的专续本、专升本、专接本等应届毕业考生);凡毕业时获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的应届毕业考生即为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网络教育除外)。考生毕业证书的类型请咨询所在学校。
报名时,有些考生既是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同时也有大专毕业证书且符合专科报考的所有条件,此类考生可以选其中一种类别报考。选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时,填写毕业时间、学历等项目时,要以毕业当的时间、学历水平为准;选专科身份报考时,填写毕业时间、学历等项目时,以专科的毕业时间、学历水平为准。因网报要填写毕业证书编号(普通应届本科毕业生及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除外),所有证书的认定以网报截止时间(2010年10月31)为准。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2010年11月14日)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4)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还须提交以下材料:
提交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至少一篇(3000字以上,省级以上刊物)或其它科研成果。(5)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者不限年龄。
(6)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详见教育部网站)的体检要求。
(7)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报考条件:
1.报名参加除工商管理硕士(MBA)外的其它专业学位(艺术硕士、工程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和出版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须符合学术型硕士生全国统一考试报考条件的各项要求。
2.工商管理硕士(MBA)联考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 ②大专毕业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
③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0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者不限年龄。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详见教育部网站)的体检要求。
(三)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除工商管理硕士(MBA)外,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各招生专业均可接收推荐免试生。具体接收办法见我校研究生招生网主页http://yz.cuc.edu.cn/。
三、报名程序及注意事项
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2.报名采取网上提交报考信息和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考生可登陆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yz.cuc.edu.cn)、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查询相关信息。
3.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为报名第一阶段,即全国网报时间。考生网报时注意查看报名点及招生单位发布的信息,仔细浏览各项说明。网报成功后,考生可在此期间内凭报名号和密码修改个人信息及报考信息,网报信息必须准确无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选择中国传媒大学报名点参加考试的考生请于11月5日至12日期间,登陆我校研究生招生网(http://yz.cuc.edu.cn/)核对报考信息并打印现场报名预约单,预约现场报名。
4.11月10日-14日为报名第二阶段,即在报名点现场确认时间。在此期间,选择中国传媒大学报名点的考生凭身份证、网报成功后生成的报名号及现场报名预约单到我校研招办现场确认及照相。
在其他报名点参加考试的考生,请留意查看相关报名点的通知。考生务必认真阅读网上报名过程中弹出的重要公告、信息,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5.[特别说明]2011年1月1日-14日,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招生单位不再给考生寄发《准考证》。(研招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6.为保证与考生的信息畅通,请务必填写移动电话号码。有些重要的临时通知,将通过手机短信发给考生。
7.报名日期由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过期不予补报。如有变化,以国家教育部通知为准。8.考生在报名考试期间因事外出,可就地报名和考试,报名方式同上。9.工商管理硕士(MBA)联考考生报名时报考点必须选择“中国传媒大学”。
四、入学考试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部分。
(一)初试
1.全国统一考试初试一般为四个单元。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
工商管理硕士(MBA)联考初试为两个单元。即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分别为100分,200分。
具体考试科目见《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2.初试时间:2011年1月15、16日,具体时间详见准考证。
3.初试地点:选择中国传媒大学考点的考生在中国传媒大学校内;选择外地考点的考生到考点所在的省(市、自治区)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考场。
4.初试成绩:每年3月份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主页发布成绩,请上网查询。我校不再寄发成绩单,考生如有需要可自行打印成绩单到我校研招办加盖公章。
(二)复试
凡达到我校规定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均可参加复试,复试分数线请登陆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查询,我校不再寄发复试通知书,请上线考生上网打印复试通知书并按复试通知书要求参加复试(http://yz.cuc.edu.cn/)。
我校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差额复试。1.复试分三项内容。一是学校统一组织的专业笔试;二是各复试考核小组组织的考试,考试形式为面试或面试和笔试结合,一般情况下为面试;三是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复试中专业笔试科目见《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其他两项考试详情复试时另行通知。
2.复试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3.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必须加试所报考专业本科阶段的两门主干课程,具体科目名称见《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4.参加初试并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到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硕士招生主页下载相关表格,在复试报名时提供可以证明自身研究潜能的各种材料,包括攻读研究生阶段的科研设想、科研成果等。各类型考生请携带以下材料到我校报到。
①普通应届本科毕业生:准考证及复印件、学生证及复印件、身份证及复印件、学习成绩表、入学科研设想、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其他能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
②往届本科毕业生:准考证及复印件、身份证及复印件、本科毕业证及本科毕业证复印件、学习成绩表、入学科研设想、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其他能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 ③同等学力考生(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准考证及复印件、学生证及复印件、身份证及复印件、学习成绩表、入学科研设想、论文及科研成果、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其他能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
④同等学力考生(专科毕业生):准考证及复印件、身份证及复印件、专科毕业证及专科毕业证复印件、本科段八门课成绩单、入学科研设想、论文及科研成果、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其他能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 ⑤同等学力考生(本科结业生):准考证及复印件、身份证及复印件、本科结业证书及本科结业证书复印件、本科段成绩单、入学科研设想、论文及科研成果、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其他能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
五、体格检查
复试时体检。凡参加复试的考生,复试时按规定时间到校医院参加体检。体检标准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详见教育部网站)的要求。
六、录取
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录取,具体录取办法,复试时见当复试录取办法。
七、报考及录取类别
(一)报考类别:
1.国家计划内非定向生: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等转入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2.国家计划内定向生:培养经费由中央财政拨款,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留在定向单位,录取时定向单位必须与我校签订合同书,毕业后考生回定向单位工作。此类别仅针对教育部单列计划考生。
3.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生:培养经费由委托培养单位提供,考生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留在委托培养单位,录取时委托培养单位必须与我校签订合同书,毕业后考生按合同书就业。
4.国家计划外自筹经费生: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等转入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此类别仅限全日制专业学位考生。
(二)录取类别:
1.非在职硕士研究生: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等转入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2.在职硕士研究生:在职考生一律按照委托培养录取,考生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留在委托培养单位,录取时委托培养单位必须与我校签订合同书,毕业后考生按合同书就业。3.教育部单列的其他专项计划按照有关文件执行。
八、奖学金
我校2010年开始推行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设立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资助对象为全日制非在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主要用于资助优秀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的培养费、生活费等方面的开支。
在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不纳入培养机制改革范围,须按规定缴纳学费。
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基本评定程序如下:
1.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学年,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评定:统考生主要依据其入学的初试和复试成绩来确定;推荐免试生根据复试成绩(或结合本科段综合表现)来确定。2.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二或第三学年,奖学金的评定主要依据其入学后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进行评定。
3.硕士研究生享受奖学金资助的期限为2~3年(由各学院及专业的学制决定),延期不享受奖学金。
九、学习年限
我校各专业方向学制请参见《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各专业方向导师及学制目录》。
十、毕业生就业
录取类别为在职硕士研究生及国家单列计划定向生,毕业后回定向或委托单位就业。如在学习期间发生定向或委托单位由于撤消、合并等原因不能接收,按学生入学时签定的定向委培协议书有关条款执行。其他研究生按国家和学校有关就业政策办理。
录取类别为非在职硕士研究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或按照培养合同就业。招生单位及所在地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十一、其他
1.考生被录取后在学期间待遇按照国家及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2.为方便我校与考生联系,请考生一定将本人详细通讯地址(省、市、县、单位、邮政编码、姓名等通讯信息)填写清楚。因通讯地址不详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负。3.报考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各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07方向的考生请注意以下事项: 考生在初试前20天须用特快专递(不要用包裹邮寄)寄交专业展示光盘,具体要求请见考试大纲。考生请确保录制的节目质量及播放格式通用性(一般DVD光盘用家用DVD机可以播放)。该节目作为业务一考试的一部分,节目内容中不得有考号、姓名、考生所在单位等有关内容,此类内容在回执条中写明并夹放在盒带内,违反或过期未寄出者按考试违规或缺考处理。4.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外界的辅导班都与我校无关。5.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
4.中南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篇四
《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
1、市场失灵
2、公共政策
3、绩效评估
4、公共管理伦理
5、电子化政府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
1、转轨时期我国转变政府职能的内容与途径
2、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政策应具有的价值目标
3、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部门生产力的关系
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阐述理由并举例说明(每小题20分)
1、公共政策是由政府制定的,不需要公民参与
2、公共管理伦理弱化,不仅直接影响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成果,对公共行政构成挑战,而且会对整个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四、论述题(每小题25分)
1、试述信息时代对公共管理的挑战
5.大连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篇五
我校20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拟招生人数为350人(具体人数以国家下达的指标为准)。欢迎符合报考条件的广大考生踊跃报考我校有关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一、报名参加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2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四)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五)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可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研究生。
(六)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毕业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两门考试课程);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关于定向、委培研究生在职考生网上报名时务必选择“定向或委培”选项,并注明定向委培单位名称,否则按非定向考生录取(录取后人事档案需转至我校)。在职考生一旦被录取,我校需与其所在单位签订定向委培培养合同,人事档案由原单位保管。定向委托培养生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由学校统一办理派遣手续。
三报名及考试(一)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均不予录取,后果自负。
(二)报名采取网上报名和现场照确认结合的方式。
1.网上报名时间为月10 -31日。
现场确认时考生持二代身份证及学历证书原件到指定报考点报名。
2.报名现场确认时间约为年11月初。
3.考试时间为2013年1月5、6日。
(三)所有考生在网上报名之前,必须能够在学信网上(www.chsi.com.cn)查询到本人的学籍或学历信息,并打印出“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带二维码)”以备用。学信网上查不到学历的考生必须取得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持有国外学历的考生或中外合作办学获得国外学历的考生,必须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方可参加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时填写的各项信息,必须与本人的自然信息以及各类学籍学历认证信息完全一致,如因信息不一致导致不准考或不能录取的后果,责任由考生自负。
四、考生资格审查我校审查考生网上报考信息后,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我校将在复试时对考生学历证书、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
五、考试科目
(一)全国统一命题科目代码及名称
第一单元(满分100):101思想政治理论
第二单元(满分100):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04英语二
第三单元(满分150):301数学一、302数学二、303数学三
(二)其它考试科目均由我校自行命题(满分150)。
注意事项
(一)考生在网上报名时请务必详细填写通讯地址、邮政编码、以及能联系到考生本人的电话号码。应届本科毕业生还应注明大学所在院系及专业若考生联系方式有变动请及时告知我院。
(二)考生网上报名时务必填写复试专业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同等学力考生还应填写两门加试科目代码及名称。填写所报考学院、专业、研究方向、应试科目的代码及名称,必须保持一致。
(三)考生自行购买考试参考书,我院不负责向考生提供考试参考书。
(四)我院备有部分往年试题。
(五)考生如果弄虚作假、提供假证件、假材料,一经发现,一律取消录取资格;已入学的将取消学籍。
(六)若具体报考事宜有变动以教育部文件为准。
(七)请考生及时登录我校研究生学院网站查看相关招生信息
通信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黑石礁街52号 邮编:116023
联系部门:大连海洋大学 研究生学院 招生就业办公室(综合楼S-311)
联 系 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411-84762665 84762281;传真:0411-84762665
研究生学院网站:yjs.dlou.edu.cn
6.中南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篇六
第一段考什么?目前的初试考试内容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在广泛调研全国各类高校研究生导师对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所需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深入分析国外一般能力测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中设置一般能力测试的内容结构和题型结构,并据此编制了多套试题,在全国选取近4000份样本进行了测试,对测试数据运用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进行了分析,得到关于测试难度、信度、效度等方面的数据。在此实证研究基础上,得出在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设置一般能力测试是否可行的结论。
一、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考试内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其中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为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必考科目,全国统一命题;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根据学科专业设置不同的考试科目,目前全国统一命题科目有23种,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约有2万多种。
在这一基本框架下,报考不同种类(学术学位型、专业学位型)、不同形式(全国统考、联考、单独考试、免试)的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都不尽相同,有的考2科(如报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考生),有的考3科(如报考教育学、历史学、医学门类专业的考生),有的考4科(如报考理学、工学、农学门类等专业的考生)。在这些考试科目中,有些是全国统一命题,有些是招生单位自命题;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每年约有200万份试卷在考前由招生单位寄往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考后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将考生答卷寄往考生报考的招生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考试安全管理的风险无疑在这种复杂的考试内容设置下增大了。
此外,初试考试内容的定位尚停留在本科教学课程检测的层面,如思想政治理论定位为统考公共课,其考查目标为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升学考试应测查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更高一级学位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存在一定偏差,更与研究生导师对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存在偏差。本研究所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改革问卷调查”(有效问卷2264份)结果显示,研究生导师对攻读硕士学位学生所需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按照选择比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专业基础知识(95.80%)、创新能力(80.57%)、语言表达能力(72.79%)、外语运用能力(70.78%)、动手操作能力(66.34%)、阅读理解能力(65.95%)、推理能力(56.85%)、数学运算能力(42.31%)、思想政治素质(38.52%),其中除专业基础知识、外语运用能力在初试中有一定程度的考查外,其他几乎都没有考查到,特别是选择率较高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等考查很弱甚至几乎没有,而这些能力也是研究生导师认为目前在读硕士生普遍存在不足的几个方面。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加大能力考查的力度,选拔具有攻读硕士学位潜能的学生;同时通过考试的反拨作用,使学生有意识地、自觉地加以提高和加强。大量的心理学和管理学研究实践发现,一般能力倾向测验能有效预测人的某种潜能,能较好地预测个体以后成功的可能性[1]。
何谓“一般能力”?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一般能力(general ability)是指不受特定领域知识的影响、范围广泛的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具有稳定性、预见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是从事任何活动所必须的基本能力[2]。美国的三大研究生入学考试GRE一般能力测验(GRE General Test)[3]、工商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GMAT)[4]、法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LSAT)[5]均是一般能力测验,考试内容均是按照研究生学习必备的能力设置的,而且通过测验效度的研究证明这些能力与未来研究生学习取得成功是有关的。
前述问卷调查结果中选择率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推理能力、数学运算能力符合一般能力的概念,与美国三大研究生入学考试内容基本吻合,且通过笔试可以测查,因此,可以作为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能力测试的考查内容。
二、一般能力测试的设计、实施、结果与分析
前述“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改革问卷调查”的另一个重要结果是,不同学科门类的研究生导师在选择初试笔试应考查的知识和技能时存在一定差异,如哲学门类的导师选择推理能力的比例、工学门类的导师选择数学运算能力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学科。据此,在设计一般能力测试卷时,应考虑这种差异。
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对硕士生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存在的差异,本研究设计三种一般能力测试卷:第一种适用于哲学、法学门类,因为哲学、法学对语言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所以一般能力测试对阅读理解和逻辑推理的考查要求高于其他类别;第二种一般能力测试卷适用于理学、工学、经济学门类,因为这三个学科门类对数学的要求较高,所以数学能力的考查以大学数学内容为基础;第三种一般能力测试卷适用于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农学、医学、艺术学、管理学类别。第一种和第三种一般能力测试卷针对的多数是人文社科类专业的考生,这些考生在大学本科阶段几乎不学数学,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几乎也不需要高等数学的内容,因此,对这两类考生考查初等数学的内容。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和技能是能力的基础,只有那些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转化为能力,能力是更稳定的心理特性。一般能力测试测量的是考生进入更高阶段学习应具备的一般能力和潜在能力,因此考查内容的选取应是那些广泛应用的、可迁移的知识和技能,初等数学是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可以得到广泛应用,并可迁移内化为考生自身的能力,所以把初等数学作为一般能力测试的考查内容是有心理学依据的。
在上述设计思想下,编制相应的测试卷,各测试卷的考查内容均包括数学基础、言语理解与推理、写作三部分,三种测试卷的题型和题量完全一致,其中数学基础、言语理解与推理两部分为客观题。
一般能力测试的实验主要选取了一所部属高校和一所地方高校进入201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的考生作为样本,样本量为3583人。样本施测后,运用经典测量理论(SPSS12.0和EXCEL2003软件)和项目反应理论(BILOG-MG 3.0软件)对考生成绩、试题反应信息等进行了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1.三种一般能力测试卷总体难度适中(见表1),基本适合预先设计的学科门类。再通过分学科类别统计各部分试题难度,得到测试(三)的数学、言语理解与推理两部分试题对农学、管理学考生略显容易的结果。经调研,这两个门类各一级学科本科课程及对攻读研究生学位的要求可考虑将农学门类、管理学门类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调整为使用测试(二)。
2.三种一般能力测试卷的α信度系数均在0.8左右(见表1),表明三种测试卷均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考试结果的可靠性较高。
3.本研究对测试效度进行了多方检验。通过分别计算三种一般能力测试卷三个部分(数学、言语理解与推理、写作)之间的相关系数并进行显著性检验后,得到三种一般能力测试卷的三个部分测量了考生能力的不同方面,没有重复测量问题;通过分别计算三种一般能力测试卷与统考初试成绩的相关系数并进行显著性检验后,得到一般能力测试成绩与统考初试成绩具有一致性;通过以某高校某专业硕士一年级学生为样本,计算一般能力测试成绩与第一学期期末成绩的相关系数并进行显著性检验后,得到一般能力测试对于预测考生未来学习成功的可能性是有帮助的。此外,测试样本对试题的主观感知及其与实际测试结果的比较也是测试效度检验的证据之一。为此,本研究设计了调查问卷,要求测试者在作答完试题后,回答对试题难度的感知,答题时间的长短,对本人阅读理解、逻辑推理、数学、书面表达能力的自评及试题是否测查出相应能力的评价。结果显示,作答三种测试卷的考生约有80%-90%认为试卷难度合适,70%左右考生认为答题时间足够,考生对个人能力的自评与实际测试结果的吻合度较高。上述效度证据说明,本研究设计的三种一般能力测试卷的效度较高。
三、对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考试内容改革的建议
通过对一般能力测试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考虑在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中推广一般能力测试,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一般能力,以解决目前初试重知识轻能力考查的弊病。
前述问卷调查结果还显示,研究生导师对初试笔试应考查的知识和技能认同率最高的是专业基础知识。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如果考生没有对所欲攻读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了解和掌握,很难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测查的重点应是大学本科阶段前三年专业基础课的内容,与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GRE专业测验的考查内容性向完全相同。
根据上述测试和调查结果,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考试内容可以考虑设置外语、一般能力测试和专业基础综合,为全国统一命题。按照《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探索对有的科目“实行社会化考试”[6]的要求,外语可以目前全国公共英语等级相应级别考试的成绩为依据,这样初试考试内容可以缩减为一般能力测试和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的成本降低,效率提高。
在改革初试考试内容的同时,要改革题型、评卷、计分和分数报告方式。目前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除个别科目外,多数统一命题科目都是分省(自治区、直辖市)评卷,在各科试卷(除外语)主观题都占50%以上分数的状况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评阅主观题时,对评分标准的把握存在一定差距,甚至个别省份有意放松评分要求,在两个省份分别评阅均是80分的试卷,其意义很可能差别很大。本研究所做另一项关于写作评分误差的研究显示,主观题的评分误差始终存在,且主观题的分值越大,评分误差越大,测试的信度和公平性降低。因此,全国统一命题科目考试宜以客观题为主,高质量的客观题不会降低测试的有效性,前述以某高校某专业硕士一年级学生为样本所做的效度研究中,计算得到测试样本一般能力测试中的数学成绩(全部为客观题)与统考初试数学成绩(客观题只占20%分数)的相关系数为0.82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客观题的效率高,既可提高测试的信度和公平性,还为统一评卷创造了条件。
试题的分数设计也是考试内容改革的一部分。一般能力测试中除写作外,全部为客观题,因此写作分值如何设置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比较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以及我国招生考试或语言类考试中的写作评分量表发现,国外写作考试的评分量表基本都是采用小评分量表(有4分、5分、6分或9分)的综合评分法,且不与测试其他部分的成绩直接加总;而我国采用大评分量表(有15分、20分、25分等)的综合评分法或分项评分法,且与测试其他部分的成绩加总。为研究这两种评分量表对评分准确性的影响,选取113份测试样本的写作答卷请6位评分员分别按照大、小两种评分量表进行了评分。评分后,运用多面Rasch模型(FACETS软件)对比分析了大、小两种评分量表下评分员的评分效应。结果显示,评分员在使用大评分量表评分时,更易给出趋中分数,且评分员间评分的一致性较差。相比小评分量表,大评分量表并没有起到对考生写作能力进行有效区分的作用,反而带来了更大的误差,考试的公平性受到了威胁。因此,在设计主观题(包括写作、论述题)这种题型时,应考虑评分误差对测试的影响,尽量使用小评分量表。
随着考试评价技术的发展,仅提供单一的考试分数已不符合社会和高等教育对人才选拔多元化的要求,教育考试机构应充分挖掘考试数据,为考生和招生单位提供尽可能多的关于考生知识、技能和发展潜能的评价报告[7]。一般能力测试考查考生多方面的能力,专业基础综合考查考生多门专业基础课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在我国目前考试评价技术尚未发展成熟的状况下,如果尚不能提供关于考生特质的评价报告,至少应提供测试的总分及所测各项知识或能力的分项分。同时在实行全国统一评卷后,就具备了报告考生成绩百分位等级(percentile rank)的条件,有了百分位等级,考生和招生单位就能知晓其在全国考生中的位置,便于招生单位择优录取考生,同时也为考生和社会对录取进行监督提供了条件。
综上,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考试科目改革的方向应是以尽可能简单、科学、有效的考试内容保障人才选拔的基本标准和社会公平性,可设一般能力测试、专业基础综合两科,全国统一命题,由专业考试机构主办,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
摘要:在问卷调查、文献分析和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在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中设置一般能力测试,考查考生是否具备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和一般能力,以弥补目前初试重知识轻能力考查的现状,提高人才选拔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改革,一般能力测试
参考文献
[1]郑日昌.心理测量与测验[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04-408.
[3]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About the GRE General Test[EB/OL].[2012-03-15].http://www.ets.org/gre/general/about.
[4]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Council.GMAT Basics[EB/OL].[2012-03-15].http://www.gmac.com/gmac/thegmat/gmatbasics/.
[5]Law School Admission Council,Inc.About the LSAT[EB/OL].[2012-03-15].http://www.lsat.org/JD/LSAT/about-the-LSAT.asp.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40.
7.中南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篇七
一、招生计划
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我校2011年工商管理硕士(MBA)招生计划为65名。
二、报考条件
2008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学历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国有大中型企业管理人员。
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
三、全国联考报名的日期、程序
1、报名办法: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网上报名工作启用全国统一报名平台。考生在7月1日至14日期间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位网”,http://),按要求提交报名信息和上传本人电子照片。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打印报名系统生成的《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
2、现场报名:报考者须于2011年7月15号至7月18日到南昌市南京东路235号,南昌大学青山湖校区北区理科楼缴纳报名考试费;现场确认时,考生须持规定的身份证件(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护照)至现场确认点,由工作人员核验,通过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鉴别仪验证报名信息,并拷贝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内数码照片文件(持护照者除外),本人在报名系统打印生成的《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上签字确认。报名信息一经签字确认,一律不得更改,领取《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考生应试守则及有关处罚规则》,并认真阅读。报名信息一经签字确认,不得更改,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负,10月15日后,考生可在学位网下载准考证。
3、资格审查:考试成绩发布后,通过招生单位公布的复试分数线的考生登录学位网下载本人《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本人签名后将该表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下同),核准表中内容、填写推荐意见,并在电子照片上加盖公章,然后按要求将《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资格审查表》、相关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其复印件交南昌大学MBA教育中心资格审查,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如考生持境外学历、学位报考,资格审查时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四、考试科目及时间
政治理论、英语、综合能力,共计3门;其中,政治理论课考试及复试(面试)由我校单独组织与安排,时间另行通知;其余2门全国联考。
五、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英语:《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综合能力:《2011年在职攻读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综合能力考试大纲及报考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版)
六、复试和录取
我校将根据考生的联考成绩自主确定复试分数线,并将根据考生的联考和复试成绩,结合考生工作业绩,择优录取。
七、培养方式及费用
我校MBA培养方式为在职攻读,学习年限为三年,授课方式有周末或每月集中上课两种。我校MBA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培养费用共计3万元/生。
八、联系方式
南昌大学主页:http:///,单位代码:10403
南昌大学MBA教育中心网址:http://mba.ncu.edu.cn
联系部门:南昌大学MBA教育中心
通信地址:南昌市南京东路235号南昌大学青山湖校区(北区)逸夫馆,邮编:330047
联系电话:0791-8304514,8320289,传真:0791-8320289
联系人:周老师(***)、吴老师(***)
8.中南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篇八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计划数量:
我院2011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85名,全部为公费,学制为两年半(全日制)。
二、报考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决心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服务,身心健康,符合《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
(二)年龄不超过35周岁(截止到录取当年9月1日)。
(三)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学员;
2、地方院校应届本科毕业国防生;
★
3、普通高等学校统招二批本科以上录取的应届毕业生(不含独立学院、专升本及规定学制内未完成学业的)和军队院校委培应届本科毕业生,取得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报考专业必须与本科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年龄不超过24周岁(截止到录取当年9月1日)。计划外军队院校委培应届本科毕业生必须通过总部水平测试。
注:2011年我院招收地方应届本科生攻读硕士研究生入伍计划共3名:男生2名、女生1名。(仅限报考文学类专业,具体专业待初、复试结束后确定)
4、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军队在职干部;
5、获得国家承认的专科毕业学历后,经过两年或者两年以上(从专科毕业到录取为研究生当年9月1日)学习,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院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部队在职干部。
注:军事思想专业限招部队在职干部考生,军队管理学专业限招任职满三年的部队在职干部考生,语言信息处理专业方向限招高考理科考生。
三、报名方法
参加教育部统一组织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网报)。
四、报考要求:
军队在职干部考生、其他军校应届本科毕业学员、军校委培应届毕业生需在2010年12月5日前将所在单位师级单位干部部门(军校委培生为院校业务主管部门)同意报考的介绍信和本人证件复印件邮寄或传真至我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地方考生需邮寄或传真所在学校介绍信和本人证件复印件)。根据总部规定,凡手续不全(包括不按时寄达)、资格不够、报考专业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核准打印准考证。国防生按教育部学生司、总政干部部《关于应届本科毕业国防生报考硕士学位研究生若干问题的通知》(教学司
[2005]35号)精神执行。
五、考试地点及时间:
1、初试:全国统考时间(1月15日-16日),各地考点。
2、复试:2011年4月下旬,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3、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同等学力考生(含专科毕业两年以上、成人教育本科毕业、函授本科毕业和自考本科毕业等)复试时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
六、其他事项:
为帮助考生复习,我院提供近两年本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需要者请来电咨询。
通讯地址:河南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政治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9.中南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篇九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 是我国建没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力量。为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体系, 更好的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教育部自2009年起开始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逐步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1]。本文结合我校自身实际, 对目前地方农业高校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为进一步优化研究生招生生源奠定了基础。
二、影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原因分析
(一) 公众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认同度不高
从2009年开始, 虽然公众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认识逐渐提高, 报考人数逐渐增多, 但相对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而言, 公众对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加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仍处于探索阶段, 导致社会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实际地位总体还不高, 进而影响其整体招生数量和质量[2]。
(二) 生源不足, 招生政策对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存在偏差
近年来, 教育资源配置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日益凸现, “985”、“211”高校对地方高校的生源影响很大, 导致地方高校生源的不均衡性比较严重。并且, 农业院校中的专业大多属于农学门类, 局限性较大, 毕业后多从事大田、户外等工作, 条件艰苦, 因此报考人数较少[3]。
另外, 教育部的招生政策对于专业学位硕士来说存在偏差。在调剂政策上, 政策规定学术型的硕士考生可以调剂到全日制专业学位, 但专业学位却不允许反调。对于招生单位来说, 这种调剂政策会导致一些招生单位为了完成招生计划, 会采取用学术型硕士的考生的数量来填补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数量的策略;对于考生来说, 会给考生造成一个误区, 认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含金量不如学术型高。[4]
(三) 生源分布不均, 培养环节不完善, 培养机制不健全
地方农业高校招生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科专业之间生源分布不均衡[5]。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 农业推广硕士中的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其报考生源逐年递增, 而对于倾向于农业类别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报考人数相对较少, 这直接影响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整体的改革与发展。
目前, 大多数地方农业院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机制不够完善, 与学术型的培养方案划分不明晰, 培养过程流于形式, 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培养方案缺乏特色。
(四) 面对就业形式, 公众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偏见
在就业方面, 与农业相关的大部分企业要求学术型毕业的研究生, 大多数的考生及家长也认为学术型研究生是一种比较传统的研究生形式, 就业机会更大一些。这样直接导致大部分考生 (尤其是应届生) 不会选择报考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有些考生甚至将专业学位硕士作为一个底线, 在找到工作后便放弃专业学位录取资格, 这不仅会出现专业学位生源流失的情况, 同时也扰乱了整体的研究生招生秩序。
三、对地方农业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 加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宣传力度
地方农业院校应充分正视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重要性, 合理规划招生计划, 创新招生理念, 建立客观有效的研究生教育保障体系[6]。同时, 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广开宣传渠道, 提高公众对专业学位的理解和认知度, 为专业学位教育开辟广阔的市场。
(二) 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质量, 扩大推荐免试生所占比例, 正确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各大院校可以通过采取一系列专业学位的推免生奖励制度的方式, 扩大专业学位推免生的比例, 吸引更多的优秀本科毕业生申请推荐免试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时, 招生单位应进一步优化专业学位培养的办学环境, 改革复试录取办法, 通过多种方式联合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待遇, 协助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三) 完善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机制, 加强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沟通
全日制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机制面临着一系列改革, 地方农业院校作为培养农业人才主体, 应结合自身实际, 引导高校和企业共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创新平台, 并且应设立专项经费, 开展专项就业工作, 提升社会竞争力。
(四) 关注专业学位硕士学业全程, 着力解决其就业问题
作为地方农业高校, 应加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学程的就业指导, 让更多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参与到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另外, 学校应多为全日制学位研究生提供与企事业单位的平台, 从多方面解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满强, 焦建鹏等.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论刊, 2013 (06) :49-51.
[2]陈磊, 粘山坡等.地方高校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1 (6) :91-95.
[3]安丰勇, 荆红等.地方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的探索[J].本刊视点, 2013 (9) :1-2.
[4]黄雪, 柳建良等.地方农业院校研究生生源现状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10:180-181.
[5]荆红, 安丰勇等.试论地方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定位[J].学园, 2013 (16) :1-2
10.中南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篇十
一、学校概况
河海大学是一所拥有近百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实施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其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15年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近年来,以科技部批准成立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发改委批准成立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先后批准正式成立研究生院和建设“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为标志,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校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是国家首批授权可授予外国留学生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学校,已为4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近千名博士、硕士与学士,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1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协作关系。2009年我校与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签署协议,正式成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60所签约高校之一。
我校现有教职工3304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958名;博士生导师306名,有12名院士受聘担任学校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名、讲座教授1人,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者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15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75人,入选江苏省高等学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95人,获“江苏省教学名师奖”6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支,“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4个。
我校研究生教育始于50年代,是国家首批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单位和全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学校之一。现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水利工程),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省级重点学科;10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9个博士后流动站;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涉及18个工程领域。
二、招生计划
我校2012年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2600名,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约1750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850名。2012年的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批准的招生计划数为准。
三、考试方式、报考条件
我校2012年考试初试方式分三种:全国统一考试,单独考试,推荐免试。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6.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2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1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报考条件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2.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方可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一)中第1、2、3、4、5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报名参加除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四、报考方式及时间
根据教育部规定,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采用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报名信息的方式,考生于2011年10月10日至31日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或http://yz.chsi.cn/)报名。11月10日至14日考生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凭报名号到自己选择的报考点确认报名信息,并缴费和照相。(全国各地、市级招办设有报考点,有关报考事宜可去咨询,或与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办联系)。
考试时间:2012年1月7日-8日。
五、复试
复试将采用差额复试的办法,复试内容包括思想品德考核、专业知识考核、综合素质和能力测试、外语口语测试等。复试方式包括笔试和综合面试。具体复试方案将及时在河海大学研究生院网站上公布。复试笔试科目请根据我校招生专业目录要求,选定科目并在网报时填写在备注栏内。
六、学制、学费与奖学金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标准学制为3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标准学制2年,培养费标准为1万元/年(不含MBA、MPA、MPAcc、MEM和项目管理等专业学位)。为完善研究生培养的激励机制,吸引优质生源,学校设立了基本奖学金、单项奖学金、专项奖学金和“三助”奖学金等多项奖助学金。具体详见“河海大学研究生奖学金管理办法”。
研究生在学期间的基本奖学金按学年实行动态管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基本奖学金分为三个等级: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级,资助对象为档案转入学校的全日制研究生。新生入学后,一等奖学金获得者可按要求申请特等奖学金,由研究生院组织统一评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基本奖学金第一学年奖学金额度为2000元,第二学年进入研究生培养基地后,由基地所在单位发放津贴。特等、一等奖学金获得者可免缴学费,二等奖学金获得者需缴纳学费。
七、其他
1、单独考试招生:我校2012年继续招收单独组织考试学生30名(以教育部下达计划为准)。主要限报学术型工学硕士和全日制工程硕士。报考条件为:取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不含同等学力)后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政治思想表现好、业务优秀,已发表过论文(技术报告)或已成为业务骨干,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我校将组织考试委员会,结合在职人员的特点,对所有的考试科目进行单独命题。有意报考的考生请持单位委托培养函于现场确认前到河海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预报名,经审核同意后方可正式报名,具体考试科目参照招生专业目录。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须到我校报名点报名、现场采集图像,并一律在我校参加考试。
2、联系方式
河海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研究生院网站:http://gs.hhu.edu.cn
11.中南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篇十一
四川大学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首批认定的 “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也是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学校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54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本章程适用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考生。
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录取,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业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证书。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一、招生人数
2018年我校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7558名,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740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818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中学术学位约招3530名左右,专业学位约招2210名左右,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全部招收专业学位。所有专业代码中第三位为“5”的学科专业为专业学位类别或领域。各招生单位招生人数为预计招生人数(包括接收推荐免试生、统考生、联考生、单考生等),实际录取数待国家招生计划下达后综合考生报考情况、考试情况方能确定。
各学科专业、领域(除工商管理硕士(含EMBA方向)、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及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外)均可接收应届本科推荐免试研究生,2018年预计接收推荐免试生2000名左右。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且外语通过国家四级(425分以上)或通过在职人员申请学士学位外语考试,以及在核心期刊上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复试时须加试(笔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复试时应交验大专毕业证书、结业证书及同等学力证明材料原件。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含EMBA方向)、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
4.报名参加除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工商管理(含EMBA方向)、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第(一)中的各项要求。
5.报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只招收符合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规定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
(三)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与报考领域相关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与报考领域相关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
统考科目中的英语、思想政治理论、数学、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和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均由我校自主命题。考试科目中的其余统考科目,均使用国家命制的统考科目试题。网报时选择一组考题,报名结束后,由我校统一修改科目代码。
单考初试合格考生与统考考生一并参加复试,依据初试和复试综合计算后的总入学考试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参加单独考试(含强军计划、援藏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录取。
(四)推免生的报考
经本科毕业学校(具有开展推免工作资格的高校)选拔并确认资格的推免生(包括“研究生支教团”和“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的推免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规定截止日期前仍未落实接收单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具体情况详见《四川大学2018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
三、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除推免生外的所有考生(包括统考生、单考生、联考生)必须进行网上报名及缴费后,才能进行现场确认。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一)网上报名时间 2017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至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网上报名地址:http://yz.chsi.com.cn/。
(二)现场确认时间
详见考生网报时选择报考点的现场确认公告。
四川大学考点(5101)现场确认时间为2017年11月8-11日,具体安排详见11月初公布的《2018年报考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四川大学报考点现场确认安排及注意事项》。
(三)注意事项
1.在网上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为避免多占考位,影响其他考生报考,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2.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
3.在录取当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颁发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
4.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5.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招生单位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严肃处理。
6.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需登录研招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
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scu.edu.cn/
各招生单位联系方式:请查阅《四川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联系方式》
八、其它说明
1.学费与奖助金:四川大学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投入机制、奖助和收费等政策按《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和四川省《关于加强我省研究生教育学费标准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14〕430号)文件规定执行。四川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奖助体系完备,由国家奖助金和学校奖助金两部分构成。国家奖助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学校奖助金包括学校学业奖学金和学校“三助”岗位津贴。具体情况请详见《四川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实施方案》(修订)(http://gs.scu.edu.cn/jzj.aspx?TypeID=80)。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享受奖助金。
2.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4年;部分学制为2年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3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4-5年。
3.考生报考须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在复试时进行审查,一经查实不符合报考条件,将取消报考,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12.中南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篇十二
注册会计师面授培训班拥有周末班、集训班两大培训种类,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独家权威的师资阵容、全面准确的模拟演练、专业贴心的服务品质,实现教、学、练、考、答线上线下完美结合,大幅提升考试通过率。
现场聆听名师讲解
独家权威师资阵容,零距离面对面现场讲授
人性化教学安排
周末班、集训班多种班次选择,教学地点紧邻地铁、交通便捷
高通过率教学体系
基础、强化、冲刺三段式教学模式,网络、面授完美结合
未通过满足条件全额退费
13.中南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篇十三
为进一步提高招生选拔质量,继续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深入推进信息公开,不断加强监督管理,切实严明招生纪律,确保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科学公正、规范透明。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复试工作是进一步考察考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环节,是选拔合格人才的重要依据。培养单位要切实重视此项工作,积极探索和完善复试办法。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复试和录取工作即将开始,现结合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实际,对复试工作做如下规定:
一、复试工作原则
1、坚持科学选拔。积极探索并遵循高层次专业人才选拔规律,采用多样化的考察方式,坚持“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确保生源质量。
2、坚持公平公正。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监督机制健全,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
3、坚持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着力加强对考生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考查;注重考生一贯表现,既重视初试成绩,也重视既往学业表现和潜在能力素质。
4、坚持客观评价。业务课考核成绩应量化,综合素质考核也应有较明确的等次结果。
二、组织管理工作
1、复试基本分数线执行教育部文件规定,部分生源较好专业可结合自身情况在《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基础上划定本专业复试分数线。
2、复试及录取规则由研究生院与培养单位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研究确定。
3、学校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统筹管理及组织开展学校复试全面工作,制订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办法。
4、培养单位成立研究生招生复试领导小组,负责制订本单位复试工作具体方案(复试办法)并组织实施,指导本单位各专业复试工作,并负责对复试过程和结果向考生进行解释。
5、培养单位按学科(专业)成立复试小组,在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和本单位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指导下具体实施面试和实践能力等考核。每个复试小组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
6、复试小组负责确定考生笔试、面试和实践能力考核的具体内容、评分标准、程序,并具体组织实施。
三、复试具体要求
1、培养单位对拟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必须进行复试,复试合格方可录取。
2、培养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自行确定等额或差额复试方案(差额比例一般在120%左右)。各单位需提前公示复试考生名单并负责向考生进行解释。
3、培养单位在学校复试方案基础上制定本单位的复试办法,复试办法需提前公示。
4、培养单位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领导担任,成员由相关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硕士研究生导师等若干人组成。
四、复试工作安排
(一)复试时间及通知方式
总体复试工作应于4月中旬完成,各专业具体复试时间和地点由培养单位自行确定。复试方案、复试办法及复试名单需在培养单位网站提前公布,并由培养单位及时告知考生本人。
(二)复试基本内容和形式
1、外语考试
外语考试包括外语笔试、口语和听力测试。
外语笔试满分100分。由研究生院组织命题和评卷,由培养单位组织考试。
外语口语和听力测试满分为30分。由公共基础学院选拔业务能力强,有责任感的教师分成若干小组进入培养单位,组织复试考生进行测试。每个小组须配备2~3名主考教师,试题须事先命制若干套,考生以抽签方式确定应试题目,并按时更换试题。口语和听力测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若条件许可应将测试全过程进行录音。
复试中进行外语笔试考试的专业,外语考试满分100分,由笔试折算成绩70分及口语和听力测试30分构成,外语笔试、口语和听力测试总成绩占复试成绩的30%。
复试中不进行外语笔试的专业,口语和听力测试成绩(满分30分),直接计入复试成绩。
外语考试成绩达不到外语科目总成绩60%者,视为复试不合格。
2、专业考试
专业考试包括专业课笔试和专业课及综合素质面试。
(1)专业课笔试
在招生简章中注明有复试笔试或复试用书的专业可组织专业课笔试。考试由培养单位自行组织,考试时间为2~3小时,满分为100分,60分为及格。试题由培养单位自行命制。试卷由各培养单位组织集体评阅,试卷成绩在规定时间报研究生院。专业课笔试成绩是否计入专业考试成绩及其所占权重,由培养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在复试办法中予以公布。无论笔试成绩是否占复试成绩权重,笔试成绩均必须达到笔试卷面满分的60%以上。未达到者为复试不合格。
(2)专业课及综合素质面试
培养单位复试领导小组组织专业课及综合素质面试,须有面试情况记录。并认真填写《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记录》,且当场给出评语和分数。每名考生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专业课面试试题须事先命制若干套,并按时更换试题。考生以抽签方式确定专业课面试题目。综合素质面试目的是为更全面了解考生情况,考察其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综合分析表达能力,科研能力和水平,了解其科研成果,如已发表的文章、论文等。面试成绩未达面试满分的60%者,视为复试不合格。
各复试小组在评分前可以召开复试小组会议,研究对考生的考察评价标准。复试过程中各成员须现场独立评分。
审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专业考生专业考试成绩占复试成绩的60%;其他各专业考生专业考试成绩占复试成绩的70%。
3、政治理论笔试
依照《2014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第53条的要求,学校对审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专业考生在复试中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笔试,并将其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研究生院组织该科目的命题和评卷工作,培养单位负责组织考试。政治理论笔试为闭卷考试,满分100分。其成绩占复试成绩的10%。
4、思想政治素质考察和心理素质测试
为全面考核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保证研究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培养单位招生复试领导小组应组织由培养单位党总支书记负责、具有长期学生工作经验教师,对考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行考察,并对参加复试的考生做出评语。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心理测试拟采取两种方式,各培养单位可根据情况自行选择。
(1)网上测试。要求培养单位自备机房,保证一人一机,且能登录互联网。培养单位需提前将测试时间、地点、学生基本信息(EXCEL表格电子版)、负责人及联系方式等通知心理咨询中心。学生测试时请务必携带准考证。
(2)题卡测试。培养单位需提前将测试时间、地点、人数、负责人及联系方式等通知心理咨询中心,要求学生务必携带2B铅笔、橡皮、准考证。以上两种方式均需各培养单位统一组织,心理咨询中心负责指导施测。
思想政治素质考察和心理素质测试不作量化计入总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5、同等学力加试
除法律(非法学)、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外,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复试时,应加试至少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加试科目名称不得与初试科目和培养单位复试中的专业综合课笔试科目相同。试题由培养单位负责命制。考试形式一律采取笔试。每门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均为100分,60分及格,不及格者不予录取。试题难易程度应严格按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掌握。加试由培养单位自行组织。加试成绩不记入复试成绩,但应报研究生院备案。
6、复试成绩的构成及计算方式
审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专业的复试成绩由复试政治理论笔试成绩、复试外语考试成绩和复试专业考试成绩构成。其中,政治理论笔试成绩占复试总成绩的10%,外语考试成绩占复试成绩的30%,专业考试成绩占复试成绩的60%。
除上述4个专业外,其他各专业复试成绩仅由复试外语考试成绩、复试专业考试成绩构成。其中,外语考试成绩占复试成绩的30%,专业考试成绩占复试成绩的70%。
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按权重相加,得出入学考试总成绩。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初试满分为500分的专业总成绩计算方式为:
初试总分÷5×0.7+复试成绩(满分100分)×0.3=总成绩。
初试满分为300分的专业总成绩计算方式为:
初试总分÷3×0.7+复试成绩(满分100分)×0.3=总成绩。
一志愿考生和调剂考生应分别排序。复试成绩由培养单位负责对复试考生进行解释。
7、其他要求
根据学科培养的侧重点及方式的不同,理工科各专业可根据需要在复试中进行专业课的实验考核。单独考试考生复试标准按统考生标准执行。
推荐免试考生应于2014年4月到我校参加心理测试、体格检查、思想品德考核。
五、资格审查
复试的资格审查由研究生院统一组织。资格审查时间为3月27~4月11上午8:00~10:00进行,资格审查地点在研究生院一楼大厅。
参加复试的考生应按照要求提供以下材料:
1、非应届毕业生须提供:准考证、身份证、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从学信网打印输出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出具的“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1份。
在境外获得的学历学位证书的考生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报告的原件及1份复印件。
2、应届本科毕业生须提供:准考证、身份证、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所在学校出具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证明1份;从学信网打印输出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1份。
3、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须提供:准考证、身份证、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所在学校出具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证明和教务处出具的成绩单各1份;从学信网打印输出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1份。
考生符合报考条件的学历、学籍信息须可通过教育部学信网进行查实或有教育部指定的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否则不允许参加复试或不予录取。
4、为在复试中全面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考生可提供获奖证明及发表的学术成果材料等。
5、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和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后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享受初试总分加10分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政策。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考试应提交能证明上述信息的全部材料,并最迟在复试报到前提交,复试进行中或复试结束后提交,不予承认。
6、在资格审查中发现考生不符合报考条件者,取消其复试资格;对审查中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即取消复试、录取资格或取消学籍。
六、体检
鉴于体检报告的严肃性和真实性,避免舞弊现象的发生。经研究决定,委托辽宁大学崇山校区医院负责201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考生的体检工作。
参加体检的考生须做空腹准备。上午体检者请勿吃早餐,下午体检者请勿吃午餐,在体检日前,应注意清淡饮食,不做剧烈运动。体检时需携带身份证,并提交一寸近期免冠照片1张,校医院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对患有重病、传染病或精神病的考生不予录取。
未进行体检的考生不予录取。
关于体检的相关事宜,可咨询校医院,电话:024-62202421.七、调剂工作
硕士研究生的调剂工作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调入或调出。调入前提为符合辽宁地区初试资格线且招生专业合格考生未满,调出前提为符合调入地区分数线。
1、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硕士研究生初试上线情况,拟定培养单位调剂名额。
2、调剂准则严格执行教育部文件规定,调剂的基本原则为: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可在国家政策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对调剂标准进行适当调整。
3、拟在一级学科范围内并在本单位内调剂复试的,由培养单位自行决定。
4、拟在一级学科范围内跨培养单位调剂复试的,由培养单位报研究生院批准。被调剂考生初试中的业务课考试科目应与拟调剂复试专业的考试科目相同或相近。
5、跨一级学科专业范围调剂复试的,须以书面报告形式写明理由,并报研究生院批准。
6、不得跨学科门类调剂复试。
7、各学术学位专业均不接受专业学位考生调剂;专业学位可接受学术学位考生调剂,但专业必须相同或相近。
8、调剂考生须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填报调剂信息,未在网上填报的调剂考生不予录取。
9、单独考试的考生不得进行调剂复试。
10、对于复试不合格的上线考生,考生本人提出申请,培养单位签署同意转出意见,经研究生院备案后,方可转出。
八、破格复试及录取
对初试公共科目成绩略低于《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但专业科目成绩特别优异或在科研创新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我校第一志愿考生,可允许其参加第一志愿专业复试。破格复试应优先考虑基础学科、艰苦专业以及国家急需但生源相对不足的学科、专业。破格应在国家政策规定范围内严格审核、严格把握。
九、复试通知
培养单位根据考生报名时提供的本人联系方式,向取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发出复试通知,如果联系方式发生变化,请考生直接与培养单位联系。复试通知内容应包括该复试考生名单、参加复试科目名称、复试内容(外语笔试、口语、听力及专业课笔试、面试),复试时间、地点等。
复试考生名单需包括:考生姓名、考生编号、初试各科成绩等信息,对破格复试、享受初试加分或照顾政策考生的相关情况应进行说明。
复试通知采用电话通知和本单位网上公告两种方式进行。
十、拟录取结果的公示
拟录取考生由培养单位和研究生院双方分别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期10个工作日。公示期间名单不得修改;名单如有变动,须对变动部分做出说明,并对变动内容另行公示10个工作日。
拟录取名单公示内容包括:考生姓名、考生编号、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总成绩等信息,并应对破格复试、专项计划、享受初试加分或照顾政策的拟录取考生进行说明。
十一、复试的监督和复议
1、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复试过程和复试结果进行指导与审查,严肃处理违纪违规事件。
2、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对复试工作进行全面、有效监督,选派专门人员到复试现场巡视,对有些考场
还可派出监察员进行现场监察。
3、复试基本分数线、复试办法、复试结果等信息应由培养单位负责及时向考生和社会公示。
4、保证投诉、申诉和监督渠道的畅通。受理投诉和申诉应规定时限。对投诉和申诉问题经调查属实的,由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责成各院复试工作小组及复试小组进行复议。
研究生复试工作监督举报电话:
辽宁省招考办公开举报电话:024-86981077,86981076
辽宁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电话:024-62202349
※本方案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辽宁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辽宁大学研究生院
14.中南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篇十四
科目代码及名称
211 翻译硕士英语
参考书目
《高级英语》(修订本)第1、2册,张汉熙,2000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综合英语教程》第5、6册,邹为诚,200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242 俄语(二外)
243 日语(二外)
《新大学俄语简明教程》,蒋财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新世纪日本语教程》初级,清华大学外语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
244 法语(二外)
245 德语(二外)
337 工业设计概论
《简明法语教程》(上、下),孙辉 编,商务出版社,2006年。
《大学德语》1、2、3册(修订版),张书良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工业设计概论(第2版)》,程能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346 体育综合(包括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运动训练学》,田麦久,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8月第学和运动生理学)
二版。《学校体育学》,周登嵩,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11月。《运动生理学》,王瑞元,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年9月。
357 英语翻译基础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叶子南,2001年,清华大学出版社。《英汉文体翻译教程》,陈新,200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436 资产评估专业基础
《资产评估学基础》 周友梅、胡晓明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二版。
443 会计学
《基础会计学》(第二版),朱学义、杨玉凤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中级财务会计》(第四版),朱学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6月;《财务管理学》,黄国良等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
448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实用汉语语法与修辞》,杨月蓉,1999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化读本》,叶朗,2008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自然科学史十二讲》,卢晓江,2007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01 工程热力学
502 结构设计原理
《工程热力学》沈维道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三版)。《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曹双寅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或《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朱彦鹏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年;《钢结构设计原理》丁阳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
503 基础工程学
504 道路规划与勘测
506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
507 建筑设计基础(快题,6小时)
《基础工程》赵明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道路规划与勘测设计》吴瑞麟等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郭达志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建筑设计初步》罗文媛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建筑设计基础》王崇
杰编,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510 构造地质学
511 专门水文地质学
512 有机化学B 513 矿物加工学
514 环境法与安全法
《构造地质学》,徐开礼、朱志澄等编,地质出版社,2005年。
《专门水文地质学》,郑世书等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有机化学》(第二版),徐寿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选矿学》(第一版),谢广元等,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释义》,卞耀武编,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释义》,卞耀武编,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张梓太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515 技术经济学
516 成本管理会计
《技术经济学》,吴添祖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成本会计学》(第二版),侯晓红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管理会计》,郑爱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517 地球信息科学概论B 518 岩石力学
519 土力学
522 隧道工程
523 工程项目管理
525 暖通空调
526 弹性力学
527 科学技术哲学
《地球信息科学概论》,谭海樵编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 《岩石力学》张永兴编,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土力学》东南大学等四院校编,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隧道工程》贺永年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工程项目管理》成虎编,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二版)。《暖通空调》陆亚俊编,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弹性力学》(上册),徐之纶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版。《自然辩证法概论》,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28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529 西方社会思潮及其评析
531 矿床学
532 消防工程学
533 勘探地球物理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李景治编,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当代国外社会思潮》,段忠桥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版。《基础矿床学》,薛春纪等编,地质出版社,2006年。
《消防工程学》,程远平等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
《地震勘探原理》,石油大学出版社,2003年;《地电场与电法勘探》,地质出版社,2005年。
538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
539 安全系统工程B 540 采矿学
541 能源地质学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张立荣著,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安全系统工程》,林柏泉、张景林等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采矿学》,徐永圻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能源地质学》,陈家良等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542 安全学原理
543 技术经济
544 工程经济
545 地球系统科学
546 生物化学
547 地球化学
548 选矿学
549 微生物学
550 电力电子技术与电力拖动自动控制
《安全学原理》,林柏泉等编,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年。
《工程技术经济学》,傅家骥、万海川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工程经济学》,宋国防、贾湖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地球系统科学导论》,毕思文编,科学出版社,2003年。
《生物化学》(第三版),王镜岩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地球化学》,韩吟文、马振东编,地质出版社,2004年。
《选矿学》(第一版),谢广元等,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电力电子技术》,孙树仆,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三版),陈伯时,机械工业出版社。
551 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与技术
552 电能系统基础与供电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郭达志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电能系统基础》,单渊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供电技术》,王崇林,煤炭工业出版社,1997年。
553 第四纪地质学
554 常微分方程
555 检测与转换技术
556 通信电子电路
557 测绘工程专业综合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武汉),2005年 《常微分方程》,王高雄,高等教育出版社
《检测技术与智能仪表》,陈润泰,中南大学出版社。
《通信电子电路》,于洪珍,清华大学出版社。
《工程测量学》,张正禄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GPS测量原理及应用》,徐绍铨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558 固体物理
559 材料概论
560 流体机械
561 传热学
562 机械制造工程学
563 液压传动
564 微机原理及应用
565 制冷原理
566 工程测量学
567 GPS及现代定位技术
《固体物理》(上册),方俊鑫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材料概论》,孙智、欧雪梅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版 《流体机械》,张景松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
《传热学》(第三版),杨世铭、陶文铨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机械制造工程学》,张树森编,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
《液压与气压传动》,许福灵、陈尧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7月。《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李朝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年。《制冷原理与设备》,吴业正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年。《工程测量学》,高井祥等,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GPS测量原理及应用》,徐绍铨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568 摄影测量原理与应用
569 地理信息系统
570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与地图学基础
《摄影测量学》,张剑清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郭达志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沈被娜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新编地图学教程》,蔡孟裔,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571 地图学基础
572 环境生态学
573 环境工程基础(水、气)
《新编地图学教程》,蔡孟裔,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环境生态学导论》(第二版),盛连喜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王丽萍,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年;《水污染控制工程》,王晓文、张雁秋,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年。
574 水污染控制工程
575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综合
《水污染控制工程》,王晓文、张雁秋,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年。
《土地资源管理总论》,陆红生,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土地资源学》(第四版),刘黎明,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土地利用规划学》,王万茂、韩桐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不动产估价》,艾建国、吴群,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现代房地产经营与管理》,陈龙乾、黄贤金,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
576 计算机网络
577 沉积岩石学
578 地球物理学
579 控制工程基础
《计算机网络》(第4版),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沉积岩石学》,石油工业出版社,赵澄林 朱筱敏主编,2006年 《地球物理学基础》史謌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控制工程基础》(第二版),董景新、赵长德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580 测试技术
581 自动控制原理B
582 信号与线性系统与检测转换技术
《测试技术与实验方法》,柳昌庆,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自动控制原理》,刘明俊,国防科技大学。
《信号与线性系统》,管致中,高等教育出版社;《检测技术与智能仪表》,陈润泰,中南大学出版社。
583 微观经济学B 《经济学原理》,(美)N.格里高利.曼昆著,梁小民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584 宏观经济学B 《宏观经济学》,(美)N.格里高利.曼昆著,梁小民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四版。
585 煤化学
586 地图学基础与遥感原理
《煤化学》,张双全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遥感原理与应用》,杜培军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新编地图学教程》,蔡孟裔,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587 体育管理学
588 工程材料
《体育管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
《工程材料》单丽云编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二版 589 城市设计(快题)
590 高等教育管理学
591 水文学原理
592 计算机程序设计B
《城市设计》王建国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高等教育管理学》,薛天祥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水文学原理》,芮孝芳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C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简明教程》(第二版),龚沛曾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594 通信电子电路与计算机网络
《通信电子电路》,于洪珍,清华大学出版社;《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
595 管理学B
596 无机与分析化学B 597 工程地质学
598 运动训练学
603 高等数学
621 专业基础综合(包括运动生理学、教育学)
622 美术史论
《管理学》,陈传明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一版),浙江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工程地质学基础》,唐辉明,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运动训练学》,人民体育出版社,全国体育院校教材,2000年版。《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运动生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2000年版。《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美术简史》(增订本),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外国美术简史》(修订版),中央美术学院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623 政治学理论
62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626 专业基础综合(包括运动生理学、体育社会学)
628 地史学
629 设计概论
632 设计概论B 641 法理学
《政治学原理》(第二版),王惠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运动生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2000年版。《体育社会学》,卢元镇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学校教材,2001年版。《地史学简明教程》,何锡麟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1997年。
《设计学概论》,尹定邦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第一版。《设计学概论》,尹定邦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第一版。《法理学》第3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642 哲学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五版),李秀林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43 数学分析
644 普通物理
《数学分析》,华东师范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力学》,漆安慎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热学》,李春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电磁学》,赵凯华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光学》,姚启钧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原子物理学》,褚圣麟编,高等教育出版社。646 中外建筑史
《中国建筑史》潘谷西编,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五版)。《外国建筑史》陈志华编,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三版)。《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编,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647 基础英语
《英语写作手册》(英文版第3版),丁往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叶子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英美文化基础教程》,朱永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
648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第四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649 土地经济学
650 文艺理论
651 城市规划原理
《土地经济学》(第四版),毕宝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城市规划概论》陈锦富编,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城市规划原理》李德华编,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三版)。
652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基础
《公共管理与土地资源管理》,董霁红,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统计学原理》,张兴福,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中国现代土地利用规划》(其中的方法篇),董祚继,中国大地出版社,2008年;《土地资源学》(第5版),刘黎明,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房地产金融与投资概论》,龙胜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701 体育教学论
702 专项训练理论与方法
《体育教学论》,毛振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
《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武术》,《乒乓球》等,按照专项,高等教育出版社。
703 体育社会学
707 工业设计方法学
708 人机工程学
709 工业设计史
801 安全系统工程
802 工程力学
《体育社会学》,卢元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2版。工业设计方法学(修订版),简召全,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人机工程学(第3版),丁玉兰,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 《工业设计史(第2版)》,何人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
《安全系统工程》,林柏泉、张景林等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理论力学》(第三版),浙江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费学博、黄纯明、陈乃立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简明材料力学》,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803 燃烧学
804 材料力学B 805 地球信息科学概论
806 流体力学
808 机械原理
《燃烧学》,李增华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材料力学》,刘鸿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地球信息科学概论》,谭海樵编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工程流体力学》(第二版),郭楚文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机械原理》,王洪欣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809 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汪应宏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不动产估价》,艾建国、吴群,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810 土质学与土力学
《土质学与土力学》,许惠德等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5年或陈国兴等编著,《土质学与土力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
811 地球物理学
812 结构力学
813 无机与分析化学
814 中国文学(含作品分析一篇)
《地球物理学基础》史歌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结构力学》(上下册),李廉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一版),浙江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注:古代文学:元、明、清部分;现代文学:(1919-1949)。《中国文学史》 章培恒等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上),朱栋霖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15 有机化学
818 化工原理
819 材料科学基础
821 电路
822 工业工程
823 工程流体力学
824 信号与线性系统
825 矿井通风与安全
826 技术经济学
827 数理统计
828 高等代数
830 运筹学
832 管理学
833 微观经济学
《有机化学》(第二版),徐寿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化工原理》(第一版),夏清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 《材料科学基础》,刘智恩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电路》,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矿业工业工程》,韩可琦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应用流体力学》,毛根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信号与线性系统》,管致中,高等教育出版社。
《矿井通风与安全》,王德明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技术经济学》,吴添祖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数理统计》,汪荣鑫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高等代数》,北京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运筹学》,宋学锋、魏晓平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管理学》,陈传明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经济学原理》,(美)N.格里高利.曼昆著,梁小民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834 测试技术
83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837 材料力学A 838 理论力学A 839 科学技术史
《测试技术与实验方法》,柳昌庆,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江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材料力学》,刘鸿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版。《理论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版。《科学的历程》(第二版),吴国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840 公共管理学
841 专业英语(英美文学)
《公共管理学》,陈振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4月版。
《英国文学简史》,常耀信,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美国文学简史》,常耀信(第二版),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年。
842 测量学
843 遥感原理与应用
844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
845 变形监测与沉陷工程学
846 环境化学
848 环境监测
849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高井祥等,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遥感原理与应用》,杜培军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郭达志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矿山开采沉陷工程》,邹友峰、邓喀中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环境化学》(第二版),戴树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环境监测》(第一版),冯启言,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育部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教育部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50 水文地质学基础
851 普通地质学
852 经济法学
855 传热学
856 工程经济学
858 量子力学
859 专业英语(英语语言学)
《水文地质学基础》,章至洁等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普通地质学》,夏邦栋主编,地质出版社,2005年7月。《经济法学》(第二版),李昌麟主编,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传热学》章熙民编,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12月(第四版)。《工程经济学》 肖跃军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量子力学简明教程》,周世勋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言学教程》(第三版),胡壮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7th Edition)Fromkin,Victoria and Rorbert Rodman,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The Study of Language》(语言研究),George Yule 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860 矿业运筹学
861 城市规划实物
《运筹学教程》,胡运权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
《城市规划原理》李德华编,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三版)。《城市设计》王建国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技法》许浩编,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863 金融学
864 会计学
《金融学》(精编版),黄达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基础会计学》(第二版),朱学义、杨玉凤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中级财务会计》(第四版),朱学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6月;《财务管理学》,黄国良等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
867 西方政治思想史
870 宏观经济学
《西方政治思想史》,徐大同主编,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宏观经济学》,(美)N.格里高利.曼昆著,梁小民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四版。871 土地管理学
874 数据结构
879 行政管理学
886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888 自然地理学
897 专业设计
898 工业设计工程基础
899 专业基础综合
《土地管理学总论》,陆红生,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数据结构》,严蔚敏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C语言版)。
《行政管理学》,张永桃,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现代房地产经营与管理》,陈龙乾、黄贤金,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 《自然地理学》(第四版),伍光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设计(1)》,何晓佑,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工业设计机械基础(第2版)》,阮宝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中南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推荐阅读:
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说明09-28
中南大学招生说明06-15
南华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07-23
南京大学2016年法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12-13
重庆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07-06
武汉轻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07-21
青岛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06-29
辽宁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