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一地理教案

2024-09-22

高中必修一地理教案(精选11篇)

1.高中必修一地理教案 篇一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用约20分钟时间对本节内容进行预习,掌握课本基本知识,并能够建构基本知识体系。

2、完成本节的教材助读中的问题,并用红笔标记出自己不会的问题。

3、预习中要重视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归纳,并注意联系实际。

学习目标:

1、知道自然资源的含义及类别。

2、知道水资源问题的基本情况及产生的原因。

3、知道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以及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

4、知道我国矿产资源问题的主要特征。

教材助读:

1、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和的总称。

2、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将自然资源分为和两大类。

3、的迅速增加和的加速增长是导致水资源危机的基本因素。水资源在和上的分布不均,是水资源危机的客观因素。

4、、和等,是对水资源及其再生功能造成破坏的主要因素。

5、土地资源问题突出表现在和两方面。、、和等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以及等,使土地资源严重退化,农业生产空间趋于萎缩。

预习自测:

1.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B.生物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C.非能源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D.地下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2.下列选项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天然气B.稻谷C.土地D.液化气

我的疑惑:

探究案

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

1、结合课本P20页文字,完成课本P21页活动第1题。

2、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并思考课本P22页活动1—2题。

3、我国土地资源主要存在哪些问题?怎样保护土地资源?

4、预计到,,我国20种主要矿产有半数以上不能满足建设需求,特别是一些基础性矿产和大宗支柱型矿产,如石油、、铁、铜等,缺口大,供需矛盾突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明显的制约作用。

想一想:我们生活中在哪些方面利用了石油、铁、铜等矿产资源,一旦这些资源枯竭,将影响到你生活的哪些方面?

当堂检测: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缺水的原因是()

A.北方江河径流量年际变化不大

B.北方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少

C.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属于半湿润地区

D.北方地区耕地多,水资源少,加剧了缺水现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2.高中必修一地理教案 篇二

一、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教材编排及分析

高中地理课程设计思路“体现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 不提倡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分离和割裂, 但从知识内容的比重看, “地理一”主要是自然地理, 重点是阐明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以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四部分内容。 [1]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列为课程的基本理念, 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能力培养与知识教育三者有机统一。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该教材在强调地理思想, 使之有“魂”;注重问题探究, 使之有“理”;联系现实生活, 使之有“用”;尝试多种表达, 使之有“趣”的基础上构建了教材的体系。同时选取了一些对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有理论价值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等, 而这些恰恰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

二、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法分析

地理教学方法类型多样, 哪些方法与目前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最适宜, 哪些问题适合选择某种教学方法解决, 这些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理论问题, 而且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十分具体。 [2]地理教学方法的优选和组合对增强地理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知识分类为基础, 将自然地理知识分为地理基本概念、地理事物演变、地理基本规律和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四部分, 在此前提下选择最优教学方法。 [3]

1.地理基本概念———谐音巧记+“图”、“例”并举。

地理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地理数据、地理名称和地理名词, 可分为记忆和理解两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地理概念应用不同方法学习。

记忆层次的地理概念借谐音巧记。借谐音记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变死记硬背为巧记乐记, 提高学生记忆能力。理解层次的地理基本概念, 用图表与举例加深理解,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2.地 理事物演变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

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 可以变抽象为具体, 变静态为动态, 缩短地理事物间的时空距离, 增强形象的真实感化枯燥为生动,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优化教学过程, 突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 突破难点, 取得常规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

现代教学多媒体的最大优点是它可以跨时空、跨地域地展示事物的形成、演变和发展过程。教师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等特点刺激学生, 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把地理知识形成过程一步一步地演示出来, 不仅降低知识难度, 还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教师要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使学生乐于接受, 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4]

3.地 理基本原理 ———模 拟实验法 。

地理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地理事物的特点、成因和规律。地理必修一中基本原理部分由于学生生活经验的欠缺, 掌握起来难度大, 甚至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地理的兴趣。

在探究过程中, 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就需要通过实验探究。实验当然离不开观察, 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 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 有时可用模型做实验, 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 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 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以热力环流为例加以说明。

实验用品的准备:长方形的玻璃缸 (长100cm, 宽30cm, 高40cm左右 ) 、塑料薄膜、一盆热水、一盆冰块、一束香 、火柴等。

活动步骤:

(1) 将一盆热水和一盆冰块分别放置在玻璃缸的两端。

(2) 用平整的塑料薄膜将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

(3) 在塑料薄膜的一侧 (装冰块的盆上方 ) 开一个小洞。

(4) 将一束香点燃 , 放进小洞内。

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是如何飘动的。

问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由实验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引导学生提炼此实验过程和结论, 从中抽象出一般规律。 )

(学生观察 ) :香的烟雾先下沉 , 从装冰块的盆向装有热水的盆飘动, 然后在装有热水的盆向上升起, 最后飘向装冰块的盆的上方, 形成一个循环。

(得出结论 ) :地面冷热不均带来空气环流。

(教师引导 ) :非常好 , 请大家看课件动画。 ( 引导学生分析, 完成热力环流形成的简图。 )

4.地理空间分布 ———情 境教学法+“图”中 探索 。

以洋流的分布规律为例:

情境设置:展示北太平洋局部地图, 1941年12月, 日本突袭夏威夷群岛的珍珠港。

问题设计:其舰队航线没有选择自然条件较好的南航线。而是选用冬季自然条件恶劣的北航线。这是为什么?

教师:这些都与洋流有关。那么什么叫“洋流”? 它空间分布有何规律?是怎样形成的? 下面我们就共同学习探讨这些问题。

通过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 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和思考,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指明学生所学内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 体会学习知识和生活紧密相关, 同时为最后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埋下伏笔, 通过问题的解决融会贯通所学知识, 开展有效教学。 [5]

通过阅读“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 读图观察并思考: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运动方向有什么差异? 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 在南半球也是这样吗? 在印度洋冬季、夏季洋流方向有什么变化? 给足学生观察思考的时间。

教师可结合世界轮廓简图版图, 表示相应的洋流流向。

在充分观察、思考的基础上采用求同法, 即按同一类地理事物分布的相同性或者相似性, 归纳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 即分别以副热带为中心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在此基础上建立世界洋流分布的空间图像模型, 这种直接归纳的方法, 使规律明晰, 组织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既方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条不紊地进行讲解, 又能有效帮助学生探索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 掌握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通过充分应用图像, 提高学生读图、用图、图文分析的综合能力, 培养基本的地理素养。

摘要:本文阐述了自然地理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 并在分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编排的基础上, 根据自然地理知识的类型针对具体课程内容选择不同教学方法, 以期对一线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自然地理,多媒体教学,教材,教法

参考文献

[1]陈澄, 樊杰.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 8.

[2]李晴.论地理教学方法的优选和组合[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9, 9.

[3]郭秀更.高中地理会考知识分类复习教学法[J].飞 (素质教育版) , 2013 (3) .

[4]段敏, 蒋春富.运用多媒体教学突破自然地理教学难点[J].探索与实践, 2012.

3.高中必修一地理教案 篇三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分析

当前阶段,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作为高中教育阶段中地理学科的物质基础,其主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通过合理有效的地理知识的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可以自主的进行实际应用与之相关的地理知识。为此,笔者在文中主要对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材进行分析。

一、全局性教学地位的分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这一内容,位于教材中的第一章节“行星地球”的四节中的第二节,属于一个衔接环节。主要的教学目标为:能通过展示的图片理解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使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因;通过对各种资料的观察以及课前室外的观测,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等。本节教学重要教学难点为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容易理解,学生可以自主的通过预习、查阅资料、寻求教师的帮助等形式进行深入的学习行为。此节教学内容作为高中生进入到高中学习生活后的第二课时,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进而树立自我的地理思维。而在此节学习活动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了“宇宙中的地球”的相关内容,对于地理教材中的太阳和地球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地理教师的新知识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为此,此内容不仅是地理教材中“行星地球”这一章节中的基础内容,同时也是起到衔接新旧知识的作用。

二、具体教学内容的结构框架分析

(一)内容组织结构分析

(1)地理知识内在隐含的知识结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这节内容,主要是以“为地球供应能量”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为主要知识框架。在教材引言中就运用图片来进行描述,从生活、具体生产活动中的具体事例进行深入分析太阳辐射为地球为其供应出的相关能量。并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不断进行扩展其实际案例,来进一步论述其他地理知识。通过学生的讨论学习,进而全面掌握太阳辐射能量在地球上的纬度分布差异的相关学习内容。于此同时,地理教材中还涉及到了太阳大气分层、太阳活动、太阳活动周期、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等相关内容,以此作为实际学习材料让班级中学生观察分析太阳黑子数变化的活动,进而充分的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内相关知识。

(2)地理学习能力框架

当前阶段,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叙述性课文和活动性课文两种。地理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将其进行有效的融合,并结合教材中的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这一学习知识,进行深化学生的学习印象,进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保障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可以通过自主的查阅学习资料,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其的认知,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思维能力。人教版教材中运用两种实际案例进行充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这一做法不仅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合作学习意识以及知识转换能力,学生同时也在实际学习活动中,通过有效的结合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全面的掌握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的相关知识,从根本上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

(二)内容表述结构分析

(1)叙述性质的教学内容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叙述性课文,作为构建地理教材整体脉络的基础内容,不仅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中的教学依据,同时也是对地理相关专业理论、地理知识潜在规律以及地理原理等知识的具体文字表述,具体表现为教学课文及图表型教学资料等。在进行教学“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这一课时,教材正文中描述了当前阶段中太阳的主要成分、温度以及太阳辐射的地理界定等,其叙述语言十分简洁易懂,并通过配合相关的图片教学资源,充分的进行阐述了其内容。教师在进行讲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主要影响这一内容时,需要进行合理的运用叙述性课文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其中潜在的学习规律,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学生在此种教学环境中学习,不仅不会产生学习厌倦情绪,同时极大的树立了自我的学习信心,进而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实践性质的教学内容

实践性质的教学内容作为当前培养学生地理学习思维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新课改实施下的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要求。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此节课程中主要是通过合理的设置相关实践活动来进行全方位的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通过教师合理的应用此内容,不断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进而高效的达成课堂学习任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材的简单分析,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此教材内容的编制是严格遵循新课改教学要求,并充分结合了当前高中地理教师与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实际需求。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材,不仅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更加凸显出教学的重点侧重点,进而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白雪,宋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材分析[J].学周刊,2014.16:80-81

4.高中必修一地理教案 篇四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懂得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2.了解区域差异有不同的空间尺度,能用地图解释陆地上不同的自然带。3.会分析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4.了解人类怎样利用地域分异规律。[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读图分析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的思想,因此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因地制宜。

●教学重点

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空间尺度。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陆地环境的地域性分异规律。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我们刚刚学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自然地理环境还具有另一个特点——差异性。

陆地自然带:由相应的气候、植被、土壤等共同形成的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环境的自然综合体。

一、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1.形成基础:热量

2.分布特点:陆地自然带呈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

3.在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表现明显 4.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带有苔原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画图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1.形成基础:水分

2.分布特点:陆地自然带呈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

3.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

4.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有规律变化 [活动]P93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3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画图分析由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三、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1.形成基础:水热条件

2.分布特点:陆地自然带呈水平方向延伸、垂直方向更替 [活动]P93

3.在山地地区表现明显

(1)山地垂直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

(2)山麓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一致(3)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①温度——温度越高,带谱越复杂(纬度越低,温度越高,越复杂)②山地的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高,带谱越复杂(4)影响同一自然带在山地两坡分布高低的因素:

①温度:温度越高,分布的海拔越高(纬度越低,温度越高,分布的海拔越高)②坡向:阳坡高、阴坡低;迎风坡高、背风坡低

4.雪线:指常年积雪的下线(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

(1)雪线高度与温度呈正相关:由于地表温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使雪线分布高度的总趋势也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雪线高度在非洲的热带地区为4500~5200米;阿尔卑斯山区为2400~3200米;北极圈内则为200米以下)

(2)雪线高度与降水呈负相关:降水量越大,雪线高度越低(雪线高度随着纬度变化规律类似于盐度分布规律,南美洲安第斯山的副高地段,有世界最高的雪线6400米)(3)地貌:陡坡,积雪容易下滑,雪线偏高

(4)人类活动:臭氧破坏、全球变暖、沙漠化、燃烧矿物能源均可使雪线上升(5)气候的综合影响:

①喜马拉雅山:南坡是阳坡,也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超过热量条件的影响,故南坡雪线低

②天山与阿尔卑斯山: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故北坡雪线低,南坡雪线高

四、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1.海陆分布: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2.地形(地势起伏):

(1)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沙漠的形成(位于安第斯山的背风坡)

(2)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位于赤道两侧,但由于地势升高而变为草原)

3.洋流:马达加斯加东侧的热带雨林(东侧有暖流经过,也与山地的迎风坡有关)4.水分:沙漠中的绿洲

●板书设计

垂直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5.高中必修一地理教案 篇五

●备课资料

一、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有多少?

太阳每分钟向我释放2.3×1028焦耳的能量。但到达地球的能量只相当于太阳总辐射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这部分能量对太阳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对地球来说,却是举足轻重的。

由于地球的体积比太阳小得多,只有太阳的三百万分之一。因此,太阳辐射的能量只有一小部分到达地球。所以在地球上观察到太了光线是相互平行的光线。

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时,被大气吸收、反射、散射,使其能量明显削弱减少。能被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大约只占辐射到地球大气上能量的47%。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总量,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以平行光线形成的直接辐射;二是经过大气作用后的散射。但是,某个地方获得太阳辐射能量究竟有多少,还要根据当地,当时的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和云量的多少来确定。

二、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有哪些意义?

首先,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的形成,其根本原因都是由于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匀,以及某一地区在不同季节获得的太阳辐射量不同造成的。太阳辐射是大气环流、地表某些物质运动赖以发生、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源泉。例如,四委交替、大气运动、水循环、洋流、岩石风化、土壤形成、复杂多变天气现象、千差万别的气候差异、一切生命物质的生存等等。可以说,没有太阳辐射的能量,就没有今天的地球环境。

第二,太阳辐射的能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除直接利用太阳能发电、太阳灶熟食外,目前人类社会主要利用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生物能等等,追根寻源,也均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如若地球失去了太阳辐射的能量,则整个世界将变得毫无生机,一片死寂。

[以上材料摘自辽宁人民出版社《课外地理》(高中一年级)一书]

三、太阳活跃期例谈

太阳仅仅是茫茫宇宙中一颗普普通通的恒星,只因为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的光和热成为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源泉。所以,太阳的任何变动,哪怕是微乎其微的,都会对地球产生很大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最主要标志——太阳黑子

从整体看,太阳处于稳定状态。但从局部来看,在太阳大气中经常发生着运动。太阳按结构分内外两大部分,其中我们能直接观测到的仅是太阳的外部结构,即太阳的大气层。它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日冕三层,太阳活动在太阳各大气层中的标志有所不同。在光球层中主要表现为黑子,在色球层主要是日珥和耀斑,在日冕层主要为太阳风。其中,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最主要标志。

2.什么是太阳黑子

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斑点。其实,太阳黑子并不黑,只是因为它比周围的温度低1500K左右,亮度也比周围稍低,同明亮的光球相比就成为较暗的黑斑,所以称为“太阳黑子”。一般认为,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巨大的旋涡状气流产生的。随着对太阳磁力线的研究,科学家认为黑子的产生与太阳的磁场磁力线的断裂有关。太阳是一个流体性的气候球,赤道与两极的自转速度不同,磁力线发生断裂,断裂处产生强烈的磁场作用,形成黑子。黑子面积有大有小。如1947年4月7日发现的黑子面积达166亿平方千米,相当于地球总面积的33倍。这是人们迄今所知的最大黑子。黑子有生有灭,时多时少,生存时间平均约1天,少数大黑子可存在数月之久。太阳活动的强弱,一般以太阳黑子数目的多寡为标志:黑子数目越多,活动越强烈;黑子数目少时其活动则较弱。每年太阳黑子出现的总数有一定的规律:黑子数逐年增加,增加到极大以后,又逐年减少。黑子最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 有问题请您反馈邮箱 HHBEIKAO@163.COM 《鼎尖教案》您的教学首选!欢迎您下载使用!

动极大年,最少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极小年,相邻两个极大年(或极小年)之间的平均周期为11年。除了这个主要周期,还发现黑子活动有22年和80年的周期。国际天文学界把从1755年开始的太阳活动周期峰年作为第一年周期,以后依次编号。上次(22个周期)黑子集中爆发在1989~1991年。专家们认为,这次黑子群的出现,标志着太阳的平静即将结束,新的太阳活跃期(23个周期)已经开始。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由于太阳磁场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太阳的活动,产生了光球层的黑子,色球层的耀斑,日冕层的太阳风。而黑子群出现的同时,耀斑发出的能量、太阳风的强度和速度也都在加强、变大。一般说来,太阳的磁场虽然很强,但由于日地距离达1.5亿千米之遥,太阳磁场本身并不会直接影响地球的生态环境。但如果是太阳活动高峰期,太阳会向外空辐射出大量的高能带电离子,即“太阳风”,太阳风的速度每秒可达350千米以上,可以到达地球,甚至能飘到火星上。就是说,太阳黑子只是标志着太阳的活动,真正对地球产生巨大影响的主要是日冕层的太阳风。

太阳风到达地球后,直接作用于地球的磁场,可能引发磁暴;使地球上的磁场一下子变得极不稳定,磁针不能正确指示地球的磁场方向。这会使地球上依靠电磁作用工作的设备不能正常运转。例如,1989年由太阳活动引发的粒子流曾使加拿大魁北克省发电站遭到破坏,停电时间长达9小时,600万居民深受影响。

磁暴发生时,高纬地区常常伴有极光出现。极光一般出现在两极地区100千米~300千米的高空,是大气中的彩色发光现象,形状不一。太阳发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冲进地球大气层时,由于南北两极的磁场作用强,大部分粒子流被吸引至两极高空,使极区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发光。太阳活动剧烈时,极光出现的次数也增多。

此外,色球层耀斑发出的强大X光辐射会使地球电离层的浓度急剧变化,导致短波无线电通讯的衰退甚至中断;其喷发的强烈质子流也可能损坏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空间飞行器,危及仪器和宇航员的安全。

还有,太阳活动剧烈时,会散发出大量的电磁辐射,进入地球大气层的紫外线也会明显增多。科学家研究发现,太阳活动高峰期发出的电磁辐射可能引起人体免疫力的下降,而过多的紫外线照射会引发皮肤疾病。

另外,太阳活动与地球上气体变化的关系也很明显。例如,近年来影响波及全世界大部分人类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大方面:

第一,对人工电磁环境的危害。当代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所处的电磁环境。来自太阳活动峰年的高强度、突变性的电磁辐射,会对电磁环境构成极大的威胁和挑战。因为大量出现的黑子、突然增亮的耀斑和各式各样的射电爆发,会造成许多地球物理现象,诸如出现极光增多、地球发生磁暴、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出现扰动等。这时,自然电磁环境和人工电磁环境和平共处的局面就会打破,从而使空间飞行器、无线电通讯、导航、电网和其他电子设备遭受难以预料的侵扰和危害,相当大一批电子和电动设备将完全或一段时间内失灵,无线电通讯发生中断。

第二,对人体生理功能和健康的危害。

一些研究表明,太阳活动峰年的各种辐射会对人类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造成程度不同的危害。一些科学家认为,太阳活动所造成的地磁活动对人体内分泌系统具有显著的影响,人体神经系统对地磁扰动非常敏感。当太阳活动强烈时,人类植物神经系统的紧张程度提高,人类的攻击性行为加剧,判断错误率上升,交通事故增多。还有一些科学家和医学家认为,人体有生物电(脑电图、心电图等测试仪器就是据此而设计的),并形成人体的电磁场。在通常情况下,人体电磁场与地球电磁场处于相互交融状态,当太阳发生强烈活动时会引起地球 有问题请您反馈邮箱 HHBEIKAO@163.COM 《鼎尖教案》您的教学首选!欢迎您下载使用!

磁场的强烈扰动,从而打破人体电磁场和地球电磁场的平衡,使人体的某些功能发生紊乱,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削弱。国外研究已经揭示,高频电磁波照射可使人类淋巴细胞发生病变;大剂量、长时间的微波辐射可使人体免疫系统发生障碍,使得血脑屏障渗透性增强,这样细菌和病毒就容易进入脑内,从而促使某些疾病的发生。

由于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巨大,所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很重视太阳活动的预报。我们自1954年就建立了全国性的太阳活动预报发布系统,北京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等除可以进行一天以内的短期预报外,还能预报3天或者更长时间内太阳上的“天气”情况。

——摘自2001·4《地理教育》“地球上的生命和文明与日地关系”一文

四、月到十五分外明

农历十五的夜晚,如果遇上晴天,月儿高挂在空中,圆得像个玉盘。柔和的光辉一泻千里,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你读过李白的古诗《静夜思》吧:“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用月亮作题材,吟诗填词,寄托自己的感情。

不过,你想过吗?为什么每逢十五的夜晚月亮总是圆的? 我们都知道,月亮本身并不会发光,它是受太阳照射以后,又把太阳光反射出来,才被我们看见的。月亮绕着地球公转,地球又带着月亮环绕太阳公转。所以,月亮、地球、太阳三者之间的位置经常会有变化。从地球上看来,月亮有时候太阳照亮了一部分,有时候照亮了全部。这就使月亮发生了有规律的圆缺变化。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它按照自己的轨道有规律地绕地球运行。它的轨道叫白道。月亮绕地球公转,不断地变化位置,它受到太阳光照射的面积,也不断变化着。从地球上看,月亮从圆变为半圆,又变为一弯蛾眉,渐渐又“胖”起来变成圆月。这个过程,我们称为朔望月。一个朔望月是29.53天。人们根据这个规律,规定太阳历的每月初一是朔,也就是完全见不到月亮的一天;每月的十五或十六是望,也就是月亮最圆的一天。因为月圆的周期是29.53天,所以编制太阴历的时候,就要根据月亮运行的规律来推算,分出大小月,保持月初必朔,月中必圆。

这是太阴历的特点,也是它的优点。我们不用翻日历,抬头一看月亮,根据它的圆缺程度,就可以判断这一天是初几、十几或二十几了。俗话说,初二初三蛾眉月,初七初八月半边,十五十六月团圆。这是古人总结的月亮圆缺的规律。

有时候,十五晚上的月亮并不十分圆,到了十六才最圆。上面说十五十六月团圆。偶然,也有十四或十七的晚上是望月。不过,那是个别现象。一般,望月都在十五、十六两天。太阴历月份的大小月,年年都不相同,大体是一大一小,相互交替。但是,为了保持以朔日为初一,有时候,也会出现一连两个大月,或者是一连两个小月的现象。

月亮也叫太阴。以月的圆缺作标准,月大三十天,月小二十九天,一年十二个月,不设闰月。这种历法,叫太阴历。

五、星期是怎样制订出来的 在公历当中,“星期”也是一个计算时间的单位。

“星期”这个概念,是和月亮的形状变化联系起来的,所以也和太阴历有关。在目前国际通用的公历中,星期是一个很重要的纪日制度,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遵守这样一种制度,比如星期日就是国际公认的公休日。

从朔到上弦,或者从上弦到望„„其中大约经过七天多一点。古代的人们根据月相的变化,订出了七天为一个“星期”。所以说,星期实际上是太阴历的“产物”。到了公元三世纪,西方各国开始实行星期制,星期才变成了公历的一部分。

古代的埃及人早已有了“星期”的概念。他们把日、月、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和土星这七种天体的名称,分配给一星期中的七天。这些名称一直流传下来,在某些国家的语言 有问题请您反馈邮箱 HHBEIKAO@163.COM 《鼎尖教案》您的教学首选!欢迎您下载使用!

中还保留着。例如英语中就保留了三个:星期日称为太阳日,星期一称为月亮日,星期六称为土星日。法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中都保留了五个。保留得最完整的是日本,他们把星期日到星期六的七天分别称为日曜(yào)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土曜日。

——以上两则资料摘自《年月日的来历》(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一书

6.高中地理必修一盘点知识 篇六

1、地球自转的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①地球的自转方向:赤道上空的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的逆时针方向和南极上空的顺时针方向。关键是要找出地球自转方向与地球上经线的关系,并根据这种关系来判断地球的自转方向,或者根据自转方向来推断经线的经度。

②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晨昏线的变化和应用也是高考的重要内容。掌握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很重要,一般来说可以根据“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东昼西夜为晨线,东夜西昼为昏线”来判断。晨线和昏线与赤道相交的两点分别是6时和18时,是晨昏线知识的重要应用。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的关系也是判断日期的重要依据。

③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地方时的计算与经度的变化相关,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区时的计算随时区的变化而改变,相邻两个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地方时和区时都是“东早西晚”,因此在计算时一般采用“东加西减”的原则。

④“北京时间”。关键是要区别开“北京时间”与北京的地方时这两个概述。“北京时间”是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东八区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是我国目前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而北京的地方时是指116°E经线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要晚约16分钟。

2、地球公转的规律和黄赤交角。

①地球公转的方向从文字上表述为自西向东,但要与地球的公转轨道结合起来,因为从不同的方位看,地球的公转会有不同的表述,关键是要掌握地轴与地球公转方向的关系。而地球上的四季又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有关。

②黄赤交角与五带。黄赤交角是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叠加而形成的,是地球自转的平面——赤道平面与地球公转的平面——黄道平面之间形成的一个夹角,目前的黄赤交角为23°26′。地球上的五带范围随着黄赤交角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示意图

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地球运动的结果,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

①昼夜长短变化可以分为季节变化和纬度变化。

7.高中必修一地理教案 篇七

一、用词不恰当

1.P18, “而山区或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比较破碎, 往往形成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这段内容中的“破碎”一词,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破成碎块的;零碎的”, 日常使用时更多地是指立体的大块东西变成零碎的小块的东西。而城市用地是平面的, 用“破碎”一词来描述城市用地不太恰如其分。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而山区或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往往比较零散, 形成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

2.P20, “在有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 还会形成一个特殊的商业区中心商务区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简称CBD) ”。这段内容中的“一个”一词使用不恰当。这是因为在一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可能会形成一个特殊的商业区CBD, 但也可能会形成多个特殊的商业区CBD, 例如上海就形成了陆家嘴、淮海中路、徐家汇、人民广场中心区、虹桥、南京西路静安寺、五角场新江湾城等七个风格明晰、个性迥然的CBD。建议将这段内容中的“一个”修改为“一种”。

二、定义不确切

3.P8, “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这一定义对“人口迁移”的概念内涵上缺少具体的明确的质的规定, 造成了外延过宽, 使“人口迁移”的概念等同于“人口移动”。建议把原定义修改为:“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长期性的改变。”

4.P41,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 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 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这就是农业。”这一“农业”定义外延过窄。这是因为: (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已经可以不直接利用土地而通过无土栽培技术获得农产品; (2) 现在人们已广泛通过栽培木耳、香菇、平菇等菌类作物获取农产品, 而菌类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而是属于微生物。因此, 建议把上述“农业”的定义修改为:“人类利用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这就是农业。”

三、概念不明确

5.P4, “目前, 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保持在较低水平, 人口增长缓慢。……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减少, 例如俄罗斯、德国和日本。”根据前后语意, 这里把“俄罗斯”作为了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情形的典型代表, 是不正确的。这是因为, 从经济上来讲, 俄罗斯不属于发达国家;再者, 俄罗斯人口数量减少和一些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减少原因不一样。发达国家的人口减少是因为发达国家经济发达, 社会福利制度健全, 人们衣食无忧, 老有所依, 老有所养, 不愿意要孩子, 所以生育率低。而俄罗斯人口数量减少是因为俄罗斯经济相对落后, 住房、医疗、教育等没有社会保障, 人们生活比较紧蹙, 养不起孩子, 所以人们不愿意要孩子;再加上气候寒冷, 酗酒成风, 平均寿命短, 离婚高等原因, 造成生育率低。因此, 建议把这段内容中的“俄罗斯”删除掉。

6.P5, “阅读”中, 文字说明有三句话, 前两句讲的是“人口大国”怎样, 后一句讲的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大国”怎样, 前两句里的“人口大国”是属概念, 后一句里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大国”是种概念, 前后概念游移不定, 易引起人们思维上的混乱。为了前后概念统一, 语意连贯, 建议在“所以, ”后添加“人口大国、尤其是”。

7.P10, “案例2”介绍到:“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从16世纪起, 欧洲人开始移居美国。……目前, 在美国人口中, 白人占82﹪, 黑人占12.7﹪;华人有100多万, 印第安人有100多万。”我们都知道, 美国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 因此, 对于美国来讲, 除去100多万印第安人外, 都是移民或移民的后裔。而P24“案例1”介绍到:“纽约市内约有1筑4的人口是国外移民的后裔, ……”言外之意, 纽约市内约有3筑4的人口是土著居民即印第安人。据资料表明, 纽约市现有人口1800万以上。据此推算, 现在纽约市约有1350万印第安人。显然, P24“案例1”介绍的内容与P10“案例2”介绍的内容相矛盾。造成两处内容相矛盾的原因是两处“移民”的标准不同, 即两处“移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同。建议编者将两部分内容统一起来。

8.P15,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在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 出现了源源不断的农民工。大批农民离开家乡, 来到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成为城市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这段内容中, “东南沿海地区”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后表述概念不同, 容易造成人们理解上的混乱。因为,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概念外延大于“东南沿海地区”, 而且, 事实上农民工在向东南沿海地区流动的同时, 也在向其他沿海地区流动, 尤其是环渤海地区。所以, 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大批农民离开田地, 走出家乡, 源源不断地来到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成为城市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9.P50, “案例3”介绍到:“玉米带面积不到美国耕地总面积的1筑10, 玉米产量却占全国的4筑5。”这段内容中的上一句是“玉米带面积”与“美国耕地总面积”作比较, 从逻辑上来讲, 下一句就应该是玉米带的玉米产量与全国粮食总产量作比较, 但根据教材内容中的数据, 实际上却是在与全国玉米总产量作比较。因为, 玉米带的玉米产量不可能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筑5。由此可以看出, 这段内容前后比较对象不统一、不清晰, 易引起人们理解上的混乱。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 建议编者将这段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

10.P53~54, “活动”的标题为“西欧的乳畜业”, 内容介绍的也都是西欧乳畜业的情况, 但在第一句中却冒出“和中欧一些地区”。为了表述上的清晰, 前后概念的统一, 建议把“和中欧一些地区”删除。

11.P83, 图5.7的标题“浙江嘉兴略图”语意表达模糊, 所指范围不明确, 容易让人产生歧义。这是因为浙江省实行的是市管县的行政管理体制, 所以, “嘉兴”有狭义的概念与广义的概念之分。狭义的“嘉兴”仅指嘉兴城区, 广义的“嘉兴”除所辖城区的2个市辖区外, 还辖2个县、3个代管县级市。因此, 根据图中所绘内容, 建议图的标题修改为“浙江嘉兴城市略图”

12.P91, “但是人类对人地关系还是有了科学的萌芽。”这句话表达不够明确。因为, 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地关系, 但是人类是不是意识到了这种关系的存在, 是否对人地关系有了正确的认识, 是另外一回事。所以, 建议把这句话修改为:“但是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还是有了科学的萌芽。”

四、判断不准确, 推理不合理

13.P83, “在我们居住的社区中, 至少有一个商店。”这一判断不符合实际情况。这是因为, 所谓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的相互联系、相互交往的人群形成的具有共同生活特征的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这种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可能是集聚几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也可能是只有几十人的小村庄, 可能是法定性的城市中的区政府辖区共同体、街道办事处辖区共同体、居委会辖区共同体, 也可能是世代繁衍、自然形成的小山村。现实社会情形是, 这些小村庄、小山村可能有商店也可能没有商店。因此, 建议把这句话修改为“在我们居住的社区中, 一般会有一个商店。”

14.P83, 正文第2自然节介绍到:“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 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 交通的影响至关重要。”这一判断缺少前提条件, 不够准确、恰当。因为, 影响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密度的因素有多种, 如人口密度、交通运输、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在人口密度、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条件一定的前提下, 交通运输就决定着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但是, 当交通运输、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条件一定的前提下, 人口密度就决定着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的影响依此类推。因此, 不好无任何前提条件地断定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交通的影响至关重要”。所以, 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 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 交通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再者, 这节内容从P84图5.8“山区商业网点示意”与图5.9“平原商业网点示意”的比较中, 得出因山区比平原“交通运输线路稀少, 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而“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结论, 推理上不合乎逻辑。因为从图中观察可以看到, 山区与平原相比不仅“交通运输线路稀少, 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而且人口少, 因受地形、河流、耕地面积等条件制约, 居住分散, 人口密度小;还有, 一般来讲, 山区比平原地区经济落后, 人们不得不节衣缩食, 省吃俭用, 购买力弱。由此可以看出, 山区比平原“交通运输线路稀少, 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不是造成“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的唯一原因, 而是还有其他原因, 如人口密度、交通运输、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所以, 把“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的原因归结为山区比平原“交通运输线路稀少, 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未免以偏概全, 牵强附会。建议编者调整图5.8、图5.9的绘制内容, 调整到两图人口密度、可能具有的购买力等因素大致相当的情况, 再来比较交通的差异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15.P84, “……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 建立在市区环城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这段表述不完整、不全面, 甚至可以说是以偏概全。因为, 自然是“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 那么, 一般来讲, 商业网点就应首选市中心交通便捷的地方, 其次选择市区交通干线的两侧, 然后选择市区环城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因此, 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 建立在市中心交通便捷的地方、市区交通干线的两侧、环城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16.P86, “集镇也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建议修改为:“大部分集镇也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由全称量项改为特称量项更符合集镇形成的客观实际。

17.P91, “从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以来, 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 人类攫取自然资源的能力空前提高, 极大地刺激着生产力的发展。”这段内容语序上存在问题。一般来讲, 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会促进生产能力的提高。所以, 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从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以来, 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 极大地刺激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攫取自然资源的能力空前提高。”

五、文图内容不统一

18.P8, 正文介绍的我国人口迁移的时间是起始于“新中国成立以来”, 即可理解为1949年10月1日以来, 分为两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P9图1.8绘制的我国的人口迁移是从“1949年以来……” (图的标题) , 即可理解为1949年1月1日以来, 也分为两个阶段:“1949~1986年期间”和“80年代后期”。图像内容和文字内容表述不一致, 时间有差异, 容易造成人们理解和认知上的混乱和困难。因此, 建议图像和文字上的时间规定和表述要统一, 都统一为文字介绍中的时间划分和表述。

再者, 图中把“80年代后期”人口的迁移仅仅认定为是“民工潮”, 这是狭隘的、不全面的。因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人口迁移除了民工外, 还有大量的科技人才、工人和大学生等迁移到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因此, 建议把图例的文字说明由“有组织和自发的人口迁移 (1949~1986年期间) 和“民工潮 (80年代后期) ”, 修改为“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19.P27, “案例2”介绍到“上海市能够成为我国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的原因时讲:“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但是, 在P31图2.17“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中, 上海市并不是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 而是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的东部中间位置。所以, 为了避免前后文图表述上的矛盾, 建议P27“案例2”对上海市的位置表述修改为“上海市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南岸、长江三角洲的中东部……”

20.在P44、P46、P48、P49、P50、P51等多处文字内容中涉及“科学技术”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P49图3.13“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中也已经把“科学技术”作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一种因素, 但是, P42图3.3“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中却没有“科学技术”。文字与图像、图像与图像之间内容不统一, 显然不妥。为了体现出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 使教材内容前后对应、统一, 建议把“科学技术”作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一项主要因素添加在图3.3中。

21.P58~59, 教材文字内容“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中把“技术导向型工业”单独列为一种工业类型, 强调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P59教材文字内容“工业区位的选择”中特意强调:“近年来, 科学技术进步很快, 工业区位的选择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因素。”同时, 在P61还特意强调:“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 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而对环境十分敏感的一些高技术产品及食品等企业, 则应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但是, 图4.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中, 没有标注“科学技术”和“环境质量”。教材文字中十分重要十分突出的内容图4.2中却没有对应标注, 显然有失偏颇。所以, 建议把“科学技术”和“环境质量”标注到图4.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中。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886.

[2]韦克难.社区管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5.

[3]徐锦中.逻辑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8.36.

8.高中必修一地理教案 篇八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材;特色;中图版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的最大特色是教材编排呈现二元化特征,即在编制正文系列的同时, 还精心设计了一套课题系列,形成双系列的教材编排体系。正文系列与课题系列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倡导的既注重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又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笔者以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为例,从该套教材的课文系统、图像系统和作业系统三方面谈谈自已的拙见。

一、课文系统

1.版面形式新颖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版面由主栏和辅栏、页眉、页码等组成。主栏约占三分之二的版面,是教材的正文系统,辅栏约占三分之一的版面,设置众多小栏目,名称有“学习指南”、“名词链接”、“思考”、“讨论”、“读图”、“读表”、 “实验”、“活动”、“填表”和“比较”等。主栏中一级标题为紫红色,二级标题为绿色。奇数页页眉为本节标题,偶数页页眉为本章标题,奇数页页码标注在页面右上角,偶数页页码标注在页面左上角,页码紧挨着章节标题,便于学生翻找与定位。目录系统也是一大特色,每册总目录分三部分,即章节目录、课题目录和案例研究目录。此外,每一章都有详细的内容目录,从中可以浏览各节标题及各节一级标题。例如,必修一第二章内容目录如表1所示。

2.双系列有机结合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正文结构严谨,富有个性。正文中除基本的文字和图表外,还安排了众多特色栏目,如“探索”、“学习指南”、“实验”、“名词链接”、“阅读”、“思考”、“讨论”、“活动”、“读图”、“案例研究”。“探索”扮演着导入新课、引人入胜的角色;“名词链接”、“阅读”、“案例研究”侧重于知识层面;“学习指南”中既列出了学习要点,又包含学法指导。例如,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提出了“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风带和气压带是如何分布的? 有什么移动规律?锋、气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有什么特征?”等问题,同时提示,在阅读本节内容时,写一个提纲,并用标题表明主题内容。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课题系列落实了“满足学生不同地理学习需要”的课程理念。地理学习的需要是多元的,对于不同类型的高中学生,地理学习需要的侧重点主要分三类:侧重生活的地理、侧重文化素养的地理、侧重科学的地理。课题系列的设计对学有余力、学习需要侧重科学的学生大有裨益。中图版每一章都有课题,学生可以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课外研究。例如,必修二第一章课题“调查家族人口的增长和迁移”,绝大部分学生都兴致盎然,乐于研究。开展课题研究可以发展学生多样化的能力,如终身学习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践能力等。

3.内容呈现富有弹性

在内容的呈现上,中图版地理教材并没有铺得太满、面面俱到,而是保留了一定的弹性,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预留了一定空间,并为学生自主学习进行了一定提示。例如,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寒潮”在最后的复习题中提出问题:除寒潮之外,你还能举出哪些气象灾害。这给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二、图像系统

在当代地理教材中,图像系统已经成为教材中相对独立的部分,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插图,而是成为与课文系统、作业系统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重要成分。图像系统也为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增添了一抹亮色,可谓锦上添花。其图像系统具有类型多样、原创较多、地图编制质量较高、随图设问、多图结合等特点。从图像类型看,地图、地理示意图、地理景观图、地理分布图、地理统计图、遥感影像、漫画等应有尽有。从原创角度讲,很多示意图设计得精致美观、极富创意和新意。

地理景观图在中图版教材图像系统中所占比重最大,包括景观照片和景观素描图。地理景观图对于学生感知那些不易亲眼见到的地理事象来说意义非凡。景观照片在介绍地理知识时既形象,又便于理解。景观照片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同时也有局限性,有时无法完整展示地理事象于一张图上,素描图的优势便显示出来。例如,“欧洲的三圃制” 景观素描图(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图1-2-15)就比照片效果好。

地理示意图按所表现的内容,可分为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示意图。它对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和原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必修一图2-1-9 “赤道与极地间的闭合环流示意”、图2-1-10 “全球大气环流示意”、图2-1-11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这三幅图逐步叠加,不仅有利于教师分步教学,也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复杂知识。

地理统计图能将枯燥的数字形象化,直观说明数量问题,是概括程度很高的图形,其在必修二第一章占比最大。如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图1-1-1 “欧洲与中国人口增长的比较”折线图,图1-1-11 “中国人口变动曲线”图等。

行政区划图对于学生学习区域地理及解答相关题目如虎添翼。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中国行政区划图只记得大致轮廓,更不用说某省行政区划图里的地级市了。针对学情,中图版教材提供了很多行政区划图。如必修三图1-1-13“中国三个经济地带”将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及名称标注得一目了然,图2-5-2“江苏省的人口和建制市分布”中不仅有地级市,还有部分县级市,必修二1-2-1“当今世界主要移民路线”大致反映了世界政区。

地理漫画以其可爱的卡通形象、幽默感、趣味性,通过夸张、拟人、比喻、影射等表现手法,反映地理现实问题,揭示人地关系,具有生动形象、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等特点。每幅地理漫画都反映了特定的地理问题,一般可从漫画标题及画面中的内容解读出来。以漫画导入新课,新颖别致,效果显著。例如,利用中图版必修二图4-3-1“自绝生路”,可引发学生思考:画中人物在做什么?这样做的后果会怎样?他们意识到了吗?利用漫画的感性材料,创设独特教学情境,增强学习内容的吸引力,使枯燥问题趣味化,提高学习兴趣,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三、作业系统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作业系统的特色主要有作业引导形式多样化和作业出现的位置灵活多样。作业分布在“探索”、 “学习指南”、“阅读”、 “思考”、 “读图”、 “读表”、“活动”、“复习题”等栏目。以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为例,“探索”让学生回答发现了什么现象,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学习指南”中布置了三个任务:弄清大气的受热过程、气压带与风带分布及其移动规律、锋面和气压系统的特征。阅读 “天空的颜色”提出问题:为什么火山喷发出的颗粒物使日出和日落时的太阳变得更红?思考1:为什么晴朗夜晚后的早晨,比多云夜晚后的早晨更凉一些?思考2:降水的多少与气压带及各气压带空气运动方向存在什么联系?思考3:冬季从海洋移向大陆的气团是冷气团还是暖气团?夏季呢?思考4:冷锋过境后为什么会出现降温天气?思考5:大气环流怎样影响全球水热分布?读图1:读图2-1-6,分析空气形成热力环流时,近地面气压的高低与气温有什么关系。读图2:读图2-1-10,分析低纬、中纬、高纬环流圈分别由哪几支气流构成。读图3:读图2-1-13和图2-1-14,分析北半球高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活动:通过看电视、读报纸或上国际互联网收集天气预报的资料。记录天气预报中所提到的锋,并将它们进行分类(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同时认真记录各种锋带来的天气状况。最后进行总结,看看各种锋所伴随的天气是否总是相同。节尾复习题与节头的学习指南前后呼应、互相补充,对主干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大有帮助。

9.高中地理必修一单元检测题 篇九

一、选择题

(•武汉高一检测)下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据此回答1~2题。

1.“蓝月亮”应属于( )

A.行星 B.恒星

C.卫星 D.彗星

2.“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 )

A.太阳 B.地球

C.行星 D.恒星

解析: 第1题,“蓝月亮”环绕行星运转,应为卫星。第2题,恒星能够自己发光,因此“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图中的恒星。

答案: 1.C 2.D

(2016•许昌高一检测)欧洲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在太阳系外发现了50多颗行星,其中有一颗与地球形态相似,它距离地球约35光年。研究表明,它的运行轨道与它的母星橙矮星距离适宜,且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构成,而液态水可能存在于这颗行星的表面,它的大气中存在氧气、二氧化碳和氮的成分,极有可能存在生命。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与材料中所说的“橙矮星”属于同一类天体的是( )

A.地球 B.太阳

C.月球 D.哈雷彗星

4.天文学家研究判断新发现的这颗行星极有可能存在生命的主要依据是( )

A.这颗行星与地球形态相似

B.这颗行星可能存在液态水及含有氧气的大气

C.这颗行星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组成

D.这颗行星距离太阳很近,只有约35光年

解析: 第3题,根据材料表明,新发现的这颗行星绕转的母星是“橙矮星”,应是一颗恒星。第4题,天体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是拥有液态水及适宜呼吸的大气,因此选B。

答案: 3.B 4.B

读天体系统示意图,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图示天体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天体之间相互吸引而形成天体系统

B.图示天体系统不包括河外星系

C.④是人类目前认识的宇宙范围

D.②是宇宙中唯一的天体系统

6.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 )

A.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

B.是八颗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

解析: 第5题,天体系统是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绕转构成的;④是总星系,是人类现在所认识的宇宙范围,包括河外星系;宇宙中有无数个类似图示的天体系统。第6题,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在太阳系中,地球是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答案: 5.C 6.D

(2016•醴陵高一检测)读图,回答7~8题。

7.如果M行星上也存在生命,满足的条件应该有( )

①距日远近适中 ②质量和体积适当 ③有卫星绕转 ④不停绕日公转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M与N组成一天体系统,与该系统级别相同的是( )

A.河外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解析: 第7题,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是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温度条件适中;体积和质量适当,使地球有适宜的大气;有液态水存在。图中M行星上也有生命存在,必须满足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第8题,M行星为火星,与地球等级相同,N是围绕其旋转的卫星,故其组成的天体系统与地月系等级相同。

答案: 7.A 8.D

(2016•成都高一检测)太阳系有八颗行星,地球只是其中的一颗,结合下表内容完成9~10题。

行星 与太阳的距离(地球=1) 运动特征

轨道倾角(与地球) 偏心率

水星 0.387 7° 0.206

金星 0.723 3.4° 0.007

地球 1.00 0° 0.017

火星 1.52 1.9° 0.093

木星 5.20 1.3° 0.048

土星 9.50 2.5° 0.055

天王星 19.20 0.8° 0.051

海王星 30.10 1.8° 0.006

9.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行星的运动特征包括( )

①同向性 ②共面性 ③近圆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0.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在运行时不会相撞,是因为它们( )

A.轨道在同一个面上 B.轨道接近圆

C.公转方向相同 D.轨道不相交

解析: 表中数据反映了行星的运动特征是共面性和近圆性。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在运行时不会相撞,是因为它们轨道不相交。

答案: 9.C 10.D

下图是美国航天局公布的代号为“开普勒-22b”的行星所处恒星系统与太阳系比较的假想图,“开普勒-22b”行星距地球约600光年。读图回答11~12题。

11.“开普勒-22b”行星所处的天体系统为(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12.位于“宜居带”的“开普勒-22b”行星应( )

A.有肥沃的土壤

B.有适宜的温度

C.表面比较平坦

D.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解析: 第11题,“开普勒-22b”与地球相距600光年,其距离大大超过了太阳系的范围,但在银河系的范围之内,因此“开普勒-22b”行星所处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第12题,由图可知“开普勒-22b”行星在所属恒星系中的位置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相似,因而应有适宜的温度,位于宜居带。

答案: 11.C 12.B

二、综合题

13.读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地球的字母是________;与其相邻的两颗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依次是________(填字母)。

(2)图中字母表示的行星中,质量和体积都很大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它们都属于________行星。

(3)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________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________,其中心天体是________,此天体成为该天体系统中心的原因是什么?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什么?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什么?

解析: 第(1)、(2)题,考查八大行星的分布和类型,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质量和体积都很大。第(3)题,该图显示了两级天体系统,太阳系中心天体是太阳,地月系中心天体是地球。第(4)题,图中显示出行星之间的共面性,保证了地球有一个安全的宇宙环境。第(5)题,地球和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表温度适宜,有利于生命的存在和发展。

答案: (1)C A、D

(2)E F 巨

(3)两 太阳系 太阳 质量巨大。

(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5)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科学家利用各种办法寻找“地外文明”,在人类发射的宇宙探测器上,携带了“人类信息图”,介绍了人类与地球最

基本的情况;还把各民族的经典音乐放在太空中不断播放,以引起其他天体上生物的共鸣;在地球上修建了大容量的电磁波接收装置,用来捕获来自“地外文明”的电磁波……

是利用科学寻找外星生命的第54年,下列两幅图是英国科学家霍金构想的外星人的样子。

材料二 设想在距离地球50万亿千米(5.29光年)的地方有一颗存在生命物质的行星。有一天,地球上某太空信息接收站收到了该行星发来的求救信号:“亲爱的外星朋友,你们好!我们是X星球上的居民,我们的星球将于后毁灭,因此我们打算移居外星球。贵星球可以接纳我们吗?”

(1)如果宇宙探测器上向霍金构想的外星人播放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你认为该如何说?

(2)有人看到材料二中的信息后悲观地说:“我们不用给X星球上的居民发信号了。”他为什么这样说?(提示:信息用电磁波传递,速度为光速,即3×108m/s)

(3)若X星球上真有地外文明,那么该星球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解析: 第(1)题,地球的位置可从天体系统等级和在太阳系的具体位置来说明。第(2)题,可以通过计算看一下信息传递需要的时间。第(3)题,某星球存在生命,它所具备的条件应和地球相类似。可参照地球上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进行归纳。

答案: (1)地球位于银河系中的太阳系,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中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第三颗行星。

(2)因为X星球距离地球约5.29光年,信息从该星球传到地球已用了5年多的时间,当地球上的信息传到该星球时,时间已是10年以后了,那时该星球已经毁灭。

10.高中必修一地理教案 篇十

一、案例教学的概念

中学地理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事物、现象或情境的描述、呈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具体地说,即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能力。

二、案例教学的关键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教材体系中,地理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通过对这两个模块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课程体系安排了地理必修3,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必修1和必修2所学的地理基本原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并运用到一定区域的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去。因此,对于地理必修3的教学,如何有效应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与学十分关键,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总体把握。

1.案例的选编和课前的组织。

首先,要有效、正确地选编案例,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是案例教学的前提。案例的选取应当以课本案例为主适当扩充。比如在人教版的必修3教材中,探求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是以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防治、亚马孙热带雨林开发和保护为例;探求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是以我国山西省能源资源的开发、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为例等。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身边的事情,选取学生关心的事情。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可选择不同的乡土案例,体现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收集和整理身边的地理案例,加强地理案例资源库的建设。例如必修3“地理信息技术”内容的教学:可让学生调查3s技术在泉州市各行业的运用状况。

其次,课前准备也十分重要,主要包括学生准备和教师准备两方面。学生主要从搜集材料、整理案例并分析其在案例教学中应承担的角色方面做准备;教师应从内容的掌握、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组织等方面着手准备,其中教学的组织最重要。

2.学生抽取地理原理和规律能力的培养。

必修3案例教学在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时,必须以必修1自然地理和必修2人文地理的原理加以支撑论证。因此,在分析具体案例时,要加强对学生正确而有效地抽取相应的地理原理和规律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学会对地理原理和规律的抽取,学生才能在应对不同背景的案例时,懂得正确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去分析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例如,在必修3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产业转移”一节中,要正确分析影响东亚产业转移的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抓住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在发生“变化”这一关键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区位选择,劳动力价格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该产业往往选择在具有丰富、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的地方布局。所以,当劳动力这个因素在迁出地发生变化时,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企业必然要进行新的区位选择,从而就形成了产业的转移。影响产业发生转移的其他因素,如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政策因素、环境因素、地价因素等,只要其在迁出地和迁入地发生变化,都可能是引起产业发生转移的动力。学生只有抽取了影响产业发生转移的地理原理,用动态的观点去分析区域之间联系,才能够达到课标的要求。在学习了“东亚产业转移”后,教师可进一步要求学生分析珠江三角洲企业大量迁往粤北和江西、湖南、广西等省份的原因,分析珠江三角洲这个区域哪些因素的变化对企业不利,而粤北和江西、湖南、广西等省份存在哪些对企业有利的因素。通过进一步分析,能使学生的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得到提升,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案例教学强调教与学的双向过程。以案例为中心,师生通过对案例进行剖析、研究、归纳、总结,有利于师生的互动,有利于渗透不同形式的教与学方式,使学生在参与案例的分析过程中不仅学到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且逐步学会分析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

1.第一阶段:展示案例—阅读感知。

展示案例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中,一般是在教师导入了“主题”之后进行。案例的展示方式多种多样,有印发的地理文案材料、教师描述、电教手段、模拟再现实际情景、学生表演等。以上几种方式也可以兼用,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教师应尽可能地渲染、烘托出案例所描述的氛围,以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之中,从而充分感知案例,为后面的分析与探究做好准备。

2.第二阶段:设疑指导—自主探究。

学生进入案例情境之中,教师应立即设疑问难,要求学生剖析解惑。教师的设疑,不宜将所有的问题一次和盘托出,而应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否则学生难免产生厌烦情绪,失去探究的信心。本阶段教师应加强巡回检查指导及课堂纪律调控。

3.第三阶段: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探究,获得了关于案例问题的个人见解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一阶段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发表看法、认识、见解的机会。主要目的在于挖掘群体的潜能,培养合作的精神。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讨论的效果,小组应以4~6人为最佳,成员轮流担任组长,组长负责协调关系、记录讨论内容。要求小组每个成员都发表看法,供大家讨论、补充,具体的做法不拘一格。为使讨论充满活力,更好地激发小组成员的创造性思维,可以百家争鸣,无须非达成共识不可。在这一阶段,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合作,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4.第四阶段:组织交流—展示互补。

班级交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全班所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是小组-讨论的延续与深入。其主要任务是解决小组讨论阶段遗留的有争议的问题。可采用辩论会、角色扮演、现场考察等形式,学生在展示个人分析和小组讨论的学习成果的同时,通过交流,巩固和强化已达成共识的知识、观点或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与策略。这一阶段的讨论,教师要把讨论引导到问题的解决上去,要尽量做到人人参与、有效参与。

5.第五阶段:总结评价—能力提升。

11.高中必修一地理教案 篇十一

1.定义

示意图是用较简单的图形表示和说明某些地理事物及其形成发展过程的图形。

2.示意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示意图形象直观, 能够不断激发学生探索, 从而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深入学习地理知识; 示意图简明清晰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 让学生轻松学习;示意图通过与其他图像的配合,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示意图能够启发学生通过观察简单的图像发现问题, 进而分析问题, 最后解决问题, 这对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动手绘图能力, 发展智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高中地理 (人教版) 新教材示意图类型及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3.1示意图数量分布

示意图根据图像在教学中作用同可分为成因示意图、原理示意图、结构示意图和景观示意图四种。经统计, 现行高中地理 (人教版) 新教材必修模块1的各种示意图及数量, 见表1。

3.2各种类型的示意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现行高中地理 (人教版) 新教材必修模块1中成因示意图和原理示意图构成图像总数一部分, 占示意图中很大一部分。成因示意图是为了达到解释某种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的目的而提供的一种教学图像。 通过阅读成因示意图, 能轻松地得出某种地理事物出现或者形成的原因。 成因示意图一般以一组既区别又有联系的图像出现, 或者由多种不同形式的图片组成。 成因示意图, 可简单也可复杂, 并且图片之间关联性很强。例如现行高中地理 (人教版) 新教材必修模块1中热力环流的形成的成因示意图, 通过简单的四个等压面的曲折变化分析热力环流的原因。 通过箭头的颜色变化和箭头指向分别说明空气的冷热和气流的流向, 层层递进, 条理清晰, 逻辑推理能力大大提高。阅读成因示意图, 要注意图像的对比分析, 对比可知各图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辩证分析地理现象发生的原因。

原理示意图也是很重要的一种图像, 这一类型的示意图对地理事物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做了充分体现。 原理示意图较抽象, 图像反映的内容也多, 还包含深层次的地理信息。 阅读原理示意图, 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图像, 从而发现问题, 并能理解和掌握图像所要反映的最重要内容。 原理示意图的教学, 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例现行高中地理 (人教版) 新教材必修模块1中水循环的原理示意图。 从图中很容易看出水循环发生的地域及水循环主要的几个环节, 通过箭头的大小反映水循环环节的强度, 通过箭头的指向及构成的循环可以得知水循环的基本原理。 阅读原理示意图, 要注意事物的发生及变化。

景观示意图在现行高中地理 (人教版) 新教材必修模块1是一个很突出的亮点, 它形象表示某一种景观但又对景观做一些简化而形成的理想化图像。 景观示意图再现地理景象, 为了使所要学习的内容突出, 对景观做一些修饰, 因此, 这种图像具有重点内容突出的特点, 对学生自学有很大帮助, 可提高学生自主观察图像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景观示意图的分析, 可以很轻易地读出其中包含的地理信息, 读出地理现象发生的整个过程, 并且各个过程都发生了什么, 发生了该变化的原因, 以及各个阶段的联系。 例如现行高中地理 (人教版) 新教材必修模块1中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就是一种景观示意图, 从图像中可以直观得出现象的发生。 又如从图中看出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地势变化大的山前地带, 其他河流堆积地貌也可以得出, 并且可以通过对比其形态及位置等的差别, 推出成因。 观察景观示意图, 要注意分析隐藏的内容。

结构示意图在现行高中地理 (人教版) 新教材必修模块1中出现的次数较少, 但它的作用不容小觑。 结构示意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组成结构的一种图像。 结构示意图直观、形象生动, 简明但传达的信息多。 通过阅读结构示意图, 可以知道某地理事物的结构是怎样的, 并且能够知道各层次分布的位置, 也可以通过观察各层次的厚度确定大小,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加深学生的记忆。 例如现行高中地理 (人教版) 新教材必修模块1中太阳大气层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观察图像, 可以知道太阳的大气层有三个层次, 从外到里依次为日冕、色球、光球, 并且通过颜色和形状也可以发现各层次的不同。 观察结构示意图, 要注意层次顺序和各层次的厚度。

4.结语

笔者将现行高中地理 (人教版) 新教材必修模块1主要图像类型中的示意图细分为成因示意图、原理示意图、结构示意图和景观示意图四种类型。 在图像类型已分的基础上, 举例说明各种不同类型示意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和作用。 对现行高中地理 (人教版) 新教材必修模块1中的示意图的研究, 对中学地理教学起到了辅助作用,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上一篇:身边榜样征文800字下一篇:脱贫攻坚网络展网上参观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