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户籍管理办法(精选17篇)
1.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户籍管理办法 篇一
建筑工程测量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 说课人:李春雷
一、课程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设计
四、教学方法
五、考核方案与评价方法
六、改革与创新 一课 程 地 位 和 作 用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典型目标岗位(群)项目经理 经营负责人 生产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预算员 材料员 施工员 测量员 安全员 质检员 一课 程 地 位 和 作 用专业建筑工程管理专业 岗位 测量员 施工员 质检员 必须掌握能力 施工测量放样 核心课程 建筑工程测量 一课 程 地 位 和 作 用 ? 《建筑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管理专 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经过建设市场 职业岗位能力的充分调查和本行业众多 专家的积极指导,本课程的设置完全符 合建筑工程相关技术专业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和高端技能型专门人 才培养目标。应是建筑工程类专业一门 最实用的课程之一,凡有工程建设的地 方就需要工程测量,凡参与工程建设的 人员都应具备相关的测量知识和技能,它在整个工程建设中起着先导性、关键 性的作用。一课 程 地 位 和 作 用 ? 开设本课程对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职业 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形成起主要支撑作 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懂得各种 常用的测量仪器的使用、掌握建筑工程建 设和管理中所需的基本的测绘和测设知识,为建筑管理专业的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坚 实基础。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操性特点,充分以“工学结合”,“教、学、做、考” 一体化的模式教学,真实有趣。并作为 《建筑施工技术》等后续课程的基础,在 整个课程设置体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一课 程 地 位 和 作 用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建筑工程测量》主要培养学生工程测量和放 线的能力,《建筑工程制图识图》在施工测设里对 图纸的认识起了一个先导作用,而《建筑工程施工 技术》这门课对建筑工程测量的内容和方法依赖很 多,所以测量对于施工技术也是一基础支撑的作用,比如方格网的测设。先修课 后续课 施工放线集中实训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建筑工程测量 二教 学 目 标 制定课程 目标的依据 ① 高职教育 的培养目标: 一定理论知识 和较强实践能 力,面向生产 面向施工和管 理第一线职业 岗位的实用型、高端技能型专 门人才(施工 员、测量员)。② 学生未来 发展的要求: 使我们的毕业 生更好地适应 社会的发展,顺利完成“从 学校到工作的 过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定位: ? 使学生形成核心能力中的“建筑工程测量放线能力” 的职业技术能力和“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爱护设 备、精益求精”的职业素质精神。? 要求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能进行建筑工程基准测 量、抄平放线、轴线传递、标高测定、内业计算; 土石方工程施工测量;基础工程施工测量;钢筋砼 主体结构施工测量;砌体结构施工测量放线;钢结 构工程施工测量;特殊工程施工测量。? 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如施工员、质检员、测 量员。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1)能够熟练使 用水准仪、经纬 仪、全站仪。(2)具备小地区 控制测量和建筑 场地施工控制测 量的能力。(3)具备建筑物 施工放样、建筑 物沉降观测和解 决其它测量问题 的能力。素质 目标(1)能按企业有关文 明生产的要求,做好场 地整洁,仪器设备摆放 整齐,爱护仪器。(2)具备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3)具备团结、协作 的精神,善于沟通、善 于表达的能力 , 部分 学生具备组织领导能力,能妥善处理工作成员 的利益分配、矛盾和 不同意见。(1)熟悉地形图测 绘、应用及误差知 识。(2)掌握测量的三 项基本工作:高差 观测、水平角观测、水平距离观测。(3)掌握小地区控 制测量的知识。(4)掌握建筑施工 测量的各种方法。三教 学 设 计
1、课程设计的理念为了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课程组和建筑施 工企业围绕施工员、测量员等职业岗位的典型测 量工作任务,基于测量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共同开发课程,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 质的全面培养。充分体现 土石方工程施工测量 基础工程施工测量建筑 工程 测量 分部 工程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测量 砌体结构施工测量钢结构工程施工测量 特殊工程施工测量 课程 名称 每一个学习任务 的内容设计以仪 器的操作为基础,以完成一个点到 多个点测量为主 线,从而完成由 点到线、由线到 面、由面到体的 测量过程,整个 任务的完成从简 单到复杂,符合 学生的认知规律。载体 学习情景设计 总学时:64 能力模块 课程标准 土石方工程施工测量 基础工程施工测量 土石方工程施工现场测量实训 基础工程施工校内实训基地及 现场测量实训 实训 学时 2 30(14)16(8)6(2)■ ■ ■ ★ ★ ▲ ▲ 重点 难点 关键 钢筋砼主体结构 施工测量 砌体结构施工测量钢结构工程施工测量 特殊工程测量 钢筋砼主体结构施工校内实训 基地及现场测量实训砌体结构施工校内实训基地及 现场测量实训 钢结构工程施工现场 测量实训 特殊工程施工现场测量实训 6(4)2(2)2(2)■ ▲ 下面以情境二的任务二“建筑物定位放线”教学内容为例,具体介绍本单元的教学组织: ? 布置任务——教师为学生提供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图及控 制点资料,下达工作任务,要求学生利用全站仪进行建筑 物平面定位和±0.000标高引测。? 制定方案——学生首先熟悉图纸,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然后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明确任务要求和完成任务的方 法,并编制施工测量方案。? 教师演示——学生配合教师完成一个建筑物轴线点的定位,让学生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使用方法和定位过程。? 分组实施——学生根据施工测量方案分组实施,教师进行 过程指导,各组独立完成工作任务。? 成果评价——在测量定位工作完成后,学生先进行自评和 互评,教师再对每个小组的成果进行检查,最后教师结合 每个小组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确定评价等级,并对整个 教学活动进行总结。教材的选用 1.基本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基 本符合我们学院的教改思路。2.根据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要 求,按实际工程的工作内容进行 整合,对课程标准、教案进行重 新编写,针对性比较强。补充意见 1)书籍资源(教辅书籍)建筑工程测量(第二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主编 周相玉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等相关技术标准 2)网络资源 QQ群:班级QQ群讨论、指导学生,E—Mail等; 网站;(天工网、筑龙网等)BBS论坛; 3)其它资源 视频教程 测量协会 四教 学 方 法
1、教学组织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程讲解 成果评价 现场实测 教师示范 学生制定工作任务安排 观测方案
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方法 讲授法 演示法 项目教学法 分组讨论法 案例教学法 学习测量 基本理论 知识采用 对测量仪器 的使用采用 布置具体的 观测任务采用 学生确定观 测方案采用 施工测量 学习采用 四边形水平内角测量项目 学时:6学时 任务简介:采用经纬仪,以一个四边形的四个水平内角测量为工作任务,使学生掌握测量的基础知识、仪器构造与应用、角度测量与 计算的方法、测量误差知识、仪器的检验等方面的能力。学习场地:主要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除实施阶段外,主要在“集教、学、做、考为一体”的工程测量教学场所内开展,实施阶段在 校内建有控制点和仪器检验的固定目标的实训场地完成。描述 实施 教学内容测量的基础知识:⑴测量工作的基准面与基准线;⑵平面直角坐标系 ;⑶我国高程系统;⑷以水平面替代水准面的影响;⑸测量工作的基 本工作内容、基本原则;⑹测量误差的知识。仪器操作:⑴经纬仪构造与使用方法;⑵全站仪构造与使用方法;⑶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水平角测量:⑴测回法观测与计算;⑵方向法观测与计算;⑶角度测 量误差。⑴各组熟练工作场地,选取四边形的四个角点;⑵明确工作任务,明 确测回法上下半测回的精度,以及角度闭合差要达到的精度。小组成员以“轮流角色扮演”为原则,确定分工,明确各自责任,制 订详细的工作计划。制订完成项目所需的仪器、工具的种类、数量,并检查仪器、工具的状态。⑴熟悉经纬仪的构造,练习经纬仪的使用;⑵经纬仪测回法观测四边 形的四个水平内角,记录、计算;⑶熟悉全站仪的构造,练习全站仪 的使用;⑷全站仪测回法观测四边形的四个水平内角,记录、计算; ⑸经纬仪的检验。⑴每测回上、下半测回相差40〃之内;⑵四个角的内角和与360 ?0′0〃相差在2′之内;⑶仪器无使用不当而埙坏;⑷项目实施情况 总结。根据规定的评价指标,采用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两种方式评定小组成 绩和学生个人成绩,并由教师综合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结果给出“ 小组最终成绩”和“学生最终成绩” 参考 学时 教学 方法 案例、操作 演示、课堂 讨论、启发 引导 媒体与 工具 课件、录像、每组1台 DJ6经纬仪、成果完成规定 作业 咨讯 2学 时 决策 现场观察、小组讨论 1学 时 小组讨论 测量规范 小组工作 计划 计划 实施 2学 时 小组实训、角色扮演 每组1台DJ6 经纬仪、2 个标杆 实施 报告 小组讨论 1学 时 自查报告 检查 评价 案例、课堂 讨论、操作 演示 仪器演示、多媒体 小组互评 表和教师 评价表
3、教学做法 1 2 3 4 5 课堂教学 课程训练 专项训练 综合训练 顶岗实习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 A、建筑工程测量是工学 结合的理论与实践 一体化的专业课程工以 学真 结实 合模 的拟 施实 工训 测项 量目 课为 程基 础 课堂中实践 实践即课堂 B、建筑工程测量要 做好专项和综合实训 五考 核 方 案 与 评 价 方 法
1、考核原则
1、评分标准有一定灵活性和开放性,以分 数鼓励创新性的思路、方案;
2、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结合,将态度 目标纳入过程性考核指标,部分成绩由 学生评定,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3、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企业评价结合;
4、针对高职学生学习现状,实行“补分” 原则以最大程度鼓励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5、以工作岗位专业技能为原则——测量员 考核标准
2、考核方法 出勤率10% 随堂提问10% 专项实训40% 综合实训40% 3、考核内容 ?职业技能: 1.仪器设备的操作和使用 2.各分项工程的测量成果 ?职业素质精神: 1.吃苦耐劳 2.团队合作 3.爱护仪器设备 4.精益求精
4、考核标准评价内容决策 计划 测量工具选用正 确 实施步骤合理 图纸识读正确 分值 10 10 10 自评(10%)组评(20%)教师评价(70%)仪器操作正确实施 数据计算正确 成果测绘正确 过程记录正确 检查 检查单填写正确 20 10 20 10 10 合计小组长 组员 100 实训考评分两个方面:一是实训课堂考评;二是实训结果考评。实训课堂考评占10%,实 训成果考评占90%。实训课堂考评注重实训过程中的执业态度,对操作过程认真、负责;出勤及学习态度; 在小组中的表现,团队意识三个方面进行考查。实训成果考评主要看提交的实训资料和实训报告。全部实训结束后,各小组就形成了一 套实验成果,包括数据记录表和图纸等内容。评价方法
一、自评
二、小组互评
三、教师评价
四、最终成绩评价
5、考核创新(1)用技能大赛代替终结性考核。(2)以高分记入最终考核成绩。六改 革 与 创 新 改革测量校内实训基结合教学要求及 学校实际情况,安排学生亲临施 工现场进行实地 教学。地的建设、实训 场地的选择都应 测量员是建筑行 知识讲座 业紧缺型技能人 才,课程教学应 结合测量员职业 技能鉴定做适当 调整与补充,在 学生中推动测量 员考证工作。进一步改善。测量仪器的种类和 数量也必须增加,以满足教学需要。六改 革 与 创 新 创新 ?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 学生组织领导能力。教师1 组长1 组长1 组长1 组长1 组长1 组长1 成员10 成员10 成员10 成员10 成员10 成
2.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户籍管理办法 篇二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原本是针对经济和管理规律提出的, 但因其深刻的哲学根基及其对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适应性, 被广泛地运用于个人核心竞争力研究而得以升华和发展。
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 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这种“整合能力”或者说“协调能力”运用到会计实际工作中, 就是对会计知识和技能在社会岗位中的应用能力。
相关调查表明, 社会对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要求主要有:专业基础技能、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其中, 专业基础技能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等;社会适应能力包括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思想道德水平、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心理素质等;专业发展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这些能力不是单独的个体, 不是通过哪一门课程的学习就可以练就的, 而是一系列知识的综合, 是一个相辅相成、交替上升的过程, 是一个会计专业毕业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
会计知识的特点及其面临的学习困境
高职教育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可分为技术应用型、知识应用型和智能操作型。会计专业培养的人才属于知识应用型, 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于会计职业岗位实践。会计知识在理论上有很强的规范性, 在方法上又有很强的抽象性、概括性和系统性, 但在运用上却又具有灵活性, 这些矛盾的统一体直接决定了会计知识从理论学习到实际运用的艰难性。这一转化过程本身就具有难度, 寻找一个可供学生练习这一转化过程的场所更具难度。目前这两个难度已成为制约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发展的瓶颈, 亟待突破。
会计作为一种职业, 与数控机床等智能操作类型工作有一个根本性区别:在工作时是否会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会计一线的基础工作是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与计量, 在工作的过程中自然会涉及企业一些不愿为外人所知的商业秘密。所以, 一般单位都欢迎能直接为其带来经济效益又不会对其生产经营带来潜在危险的创造型或操作型实习生, 甚至愿意为他们支付一定的生活补助, 却不愿意让会计部门接受一个会计实习生。退一步说, 就算单位接受了会计实习生, 一般也不会让其进行真正的账务处理, 充其量就是把做好的账给看一下, 或者以“副本”的方式依葫芦画瓢地做一些记账凭证, 学生能实际操作的账目非常有限。无疑, 这样的实习效果很难满足一个高等级知识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需要。这样的社会现实对高职学院会计专业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无疑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会计毕业生无会计工作经验———用人单位需要有工作经验的会计———学生就业困难或不对口———形成会计工作不好找的社会认识———不愿意报考会计专业———学院生源受影响———学院规模萎缩———社会用人单位不愿到学院招会计人员。
解决这一尴尬处境的唯一办法就是建立有效的会计教学模式, 把理论到实践的难题在学生离校前予以化解, 向社会推出能用、好用的会计专业毕业生。
有效的会计教学模式
有效的会计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学到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同时掌握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 这一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就是:科学的课程设置+配套的仿真实训+全真实训。
科学的课程设置———有效教学的前提
会计学习必须遵循的规律是:由浅入深, 由基础到专业。从课程设置来看, 其课程体系应体现的纵向和横向关系如图1所示。在图1中, 从底层向上, 越往上会计专业性越强, 学习难度越大。最底层的是会计基础, 是会计入门的关键知识;第二层为呈平行关系的各有侧重的专业会计。基本业务核算课程为企业日常业务核算内容, 如筹资、供应与付款、生产、销售与收款、投资以及期末事项等业务的核算;成本会计为深入学习生产企业的各种成本方法的具体运用;涉外会计则主要针对进出口业务及其核算方法予以深入学习。第三层的财务管理和特殊业务核算是对会计知识的一种深度拓展。财务管理侧重于资金的成本与运用分析, 特殊业务核算则是对企业不常发生的业务进行拓展学习: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所得税会计、租赁等业务的学习。最高层的是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 这是会计工作的集中体现, 是最具综合性的一门课程。税法知识则是会计基础之后所有会计专业课程的一门必修辅助课, 这门课程从应用范围来看, 与会计类课程各占半壁江山, 不懂税法的会计是无用武之地的会计。除了会计核心课程外, 还有会计知识的横向拓展课程:如经济法基础、EXCEL在会计中的运用、会计信息化、纳税实务、多种经营会计等, 为会计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拓宽道路。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会计配套仿真实训———有效教学的核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可以建立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 借助其他人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其中, 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会计仿真实训, 是指将实际工作中的原始凭证予以提炼, 制作出适合当前学生学习层次的原始凭证, 然后让学生从解读原始凭证开始, 进行全套证、账、表的实操练习。而配套即指这些原始凭证的组合必须与所用教材相配合, 做到将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全面的对应练习。这种仿真实训可以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 也可以在一门课程结束后综合进行, 或者二者相结合进行。具体可以根据该门课程的特点予以设置和安排。通过仿真实训的练习, 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会计特有的“凭证环境”, 在制单、审核、记账、出纳、银行等相关岗位或部门的“协作办公”过程中, 相互交流、相互讨论、相互评价, 共同搭建一个以证、账、表为架构支撑的, 可以与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会计工作平台。环环相扣的会计核心课程通过理论与仿真实训的同步, 实现会计理论到实践的初步对接, 完成“会计知识组”的核心有效教学。
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全真会计实训———有效教学质的飞跃
仿真实训只是让学生把会计理论与实践作了一个初步的结合, 对会计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但这毕竟只是模仿的, 再加上需要与相关理论知识对应, 其选取的原始凭证内容及其练习的侧重点均有所欠缺。所以, 在学完了所有会计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后, 应让学生进入一个全真的会计工作环境, 处理全真的会计资料, 账务处理的结果直接面对外部社会公众, 从而在校期间实现与真实会计工作的“零距离”接触, 让自己的学习与身份都具有较高程度的社会属性———这就是会计全真实训。会计全真实训可通过校企合作, 共建经营性会计实训基地———财务公司来完成。该基地按照真正财务公司的硬件和软件要求建设, 建造一个真实的会计工作场景。该基地的员工主要由已学完会计主干课程的学生组成, 其工作任务就是完成各公司的账务和税务处理;管理由学校会计实训教师和企业管理人员分工合作:学校的会计实训教师负责管理学生在实训基地的一切活动, 企业的管理人员则以财务公司的名义对外接洽, 与社会各单位进行协调, 收集会计原始凭证, 反馈各单位情况。通过以上会计全真实训, 可以让学生在离校前实现会计知识与技能的有效融合, 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知识是基于社会情境的一种活动, 而不是一个抽象具体的对象”;知识是“适应动态变化发展的环境的能力”。全真实训不管是内涵还是外延都大大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没有教材, 也没有标准答案, 有的是一期一期的原始凭证和一套又一套的会计档案;师生关系已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了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学生从“象牙塔”走进了社会这个“大熔炉”……这一切, 都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让学生会工作, 能工作, 工作好。这就是有效教学的质的飞跃。
会计作为一个知识应用型专业, 集规范性、抽象性、概括性、系统性及应用性等特性于一体;会计作为一项职业, 集综合性、保密性和灵活性等特性于一身。学好会计, 用好会计, 需要实现会计理论到实践的快速转化。转化途径就是:在由浅入深的会计教学中融入由低到高的会计实践。一方面, 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完成其社会属性身份的转化与确认, 进而提高其就业核心竞争力, 为其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 降低用人单位的用人成本, 形成良好的社会评价, 最终得以突破会计专业发展的瓶颈, 实现高职会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祝华.工作情境导向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探讨[J]高等职业教育 (天津职业大学学学报) , 2007 (12) .
[2]王玉敏.刍议大学生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J]现代教育科学, 2003 (2) .
[3]笔亲小月.核心竞争力[OL]. (2012-06-03) .http://baike.baidu.com/view/157135.htm?fr=ala0_1.
3.重庆户籍改革账本 篇三
重庆市对户籍制度改革进行了审慎的评估,以全部整户转移、全部退出土地测算,每个“新市民”平均有6.7万元的“进城成本”,包括农村宅基地、承包地、林地的“退出成本”,以及“新市民”的社保、住房、就业、教育等方面的“进入成本”。 经测算,重庆市仅2010年和2011年两年集中转户的人口总数就将达300多万人,总的资金需求约为2010亿元。其中取得城镇居民身份的“入口端”需要1241亿元(含就业、交纳养老保险、住房、医疗、教育),解除农村居民身份的“出口端”所需资金769亿元(包括农村宅基地及农户退出补偿、农村承包地退出补助)。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说:“户籍制度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变革,政府作为主导,但并非承担无限责任,而是通过行使公共权力,进行有效引导,借助市场力量,撬动社会各方面分担改革成本。”具体来讲,这笔资金如何分担,重庆市政府测算,2010亿元的总成本中,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需投入1229亿元,主要分摊农民工转户后的养老、医疗、住房、获得流转土地、农村宅基地等成本;转户农民个人作为直接受益者,需投入465亿元,主要用于缴纳自身就业、养老、医疗、住房、教育等费用;政府“四两拨千斤”也需投入316亿元,主要用于转户农民养老保险补助、引进就业企业社保缴费补差,以及公租房、学校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重庆市发改委副主任徐强说:“这样总体看,转户农民人均可一次性获得宅基地退出补偿、承包地退出补助等直接收益1.8万元,略高于进城后个人应支付成本1.6万元,政策设计具有吸引力;政府除分摊316亿元改革成本外,还需建立宅基地、承包地流转周转金10~20亿元,总体投入处于可控范围。”
户籍制度改革实际是城乡利益格局的一次大调整,政府必须为农民进城支付合理成本。目前舆论普遍关注户籍制度改革的成本测算,但在计算成本的同时,也应看到户籍制度改革带来的收益。
据重庆市综合测算,让1000万农民进城至少可以为重庆带来三方面的收益:
1可以直接拉动消费,有利于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徐强介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只有城镇居民的1/3至1/4,今明两年重庆将有300多万农民进城,农民进城以后的消费,一个人每年至少比在农村多1万元,300万农民进城,每年都会新增300亿元的持续内需拉动。
2大量农民进城对守住耕地红线有好处。重庆市农委的计算表明,重庆一个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并退出宅基地,可节约建设用地170平方米,如果未来10年重庆有1000万农民转户进城,就可以复垦增加耕地250多万亩。
4.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户籍管理办法 篇四
风建设月启动仪式圆满闭幕
4月16日晚,建筑工程学院第四届“天南杯”建筑工程技能大赛颁奖仪式暨学风建设月启动仪式在影剧院举行。副校长黄贻培出席颁奖仪式。学生处、科研处、建筑学院领导及该院师生参加了本次仪式。
建筑工程学院院长陈浩宣布第四届“天南杯”建筑工程技能大赛表彰通报。陈院长指出,本次技能大赛是历届以来覆盖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竞技水平最高的一届,总参与人数达到了224人、获奖学生51人、优秀指导教师6人。希望获奖学生和教师能够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在今后的技能大赛中取得新的更优异的成绩。全院师生要积极参与各项技能竞赛,精心准备,争创佳绩,为提升教学质量、打造科创品牌作出应有的贡献。
该院德育副院长黄俊宣布学风建设月活动方案。据悉,此次学风建设月活动共六项方案,包括建筑工程学院“十大标兵”评选活动;“和谐宿舍”评选活动;以及“争学风标兵,创文明校园”主题教育等。
颁奖仪式上,参会领导向田显文等6名获奖指导教师、朱军等51名获奖学生颁奖。获奖指导教师代表袁汀和获奖学生代表朱啸东分别上台发言。
5.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户籍管理办法 篇五
军训简介
军训是大学生迈入大学的第一课,是实现中学生到大学生角色转换的起点,是增强国防观念竞争与合作意识、培养军事技能、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极为重要的途径和形式。学校各级领导对今年的军训工作极为重视,军训前学院召开军训工作专题会,对训练组织机构、训练对象、时间、地点、内容 等作了具体规定。精心策划,科学运作,根据大学生军训的规律和历届军训的经验精心制定训练计划,明确主训方向,我院的根据学校的主体方针,进行了有准备、有目标、有方向的工作,各方面运行正常,效果明显。基本工作情况如下:
军训基本情况
截止9月7日上午8:00我院共参加军训人员1220人左右,共计14个连队,1个女子方队,分别由6个指导员进行管理,每个连队配备一名教官,经过十多天的训练,各连队的军姿、齐步、正步等项目都有大的进步,近期的主要训练项目是齐步和分列式的训练,特别是纪律方面进步较大。
工商管理学院
6.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管理英语说课稿 篇六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大家好!
我是工商管理学院外语系教师衡清芝.今天我代表《管理英语》教学团队向各位专家汇报本门课程。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汇报:课程定位与作用、课程理念和思路、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
P3 首先进入本门课程的定位、作用和目标。《管理英语》的前期课程包括高职英语(上下),管理技巧及实务,经济基础实务等,后续课程包括营销策划实务,人力资源管理技能,现代企业管理等。本课程开设在第三学期(有链接), 同期课程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市场营销训练》,《市场策划》等。根据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和《管理英语》课程开设的序列,该课程的定位是技能培训课,当然,管理英语作为行业英语的一种,也是一门重要的语言技能课。该课程实现了专业核心技能知识与语言的结合,是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拓展和提升,是专业核心技能知识在英语语言中的具体应用,是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所要求的英语知识能力的有力支撑。
P4《管理英语》的教学对象为全日制高等职业专科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进入该阶段的学生已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和语法知识,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岗位群(有链接)包括生产管理、市场销售及销售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办公室管理等。《高职高专教学英语课程基本要求》要求, 在完成《基本要求》规定的教学任务后,应结合专业学习,开设专业英语课程,这既可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英语学习的连续性,又可使他们所学的英语得到实际的应用。因此,本课程组将管理英语的作用定为培养学生的行业英语应用能力,实现语言能力与职业能力的对接,提高学生的文化和职业素养, 使语言教学服务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需要,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P5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的能力目标要求掌握一定与专业相关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有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基于此,《管理英语》课程规格提出本门课程总体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英语就管理专业进行业务活动的能力。本课程组制定了《管理英语》课程的三个具体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P6知识目标: 1.学习与管理专业相关的英语词汇和阅读技巧;2学习行业英语翻译技巧;3学习商务应用文写作技巧;4学习商务英语对话.P7 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阅读技巧,阅读初级难度的管理题材文章;2.能够运用管理专业相关的英语词汇,翻译初级难度的管理题材文章;3.能够运用写作技巧,进行商务应用文的写作;4.能够进行商务英语方面的简单交流.P8情感目标:1.提高学生运用管理专业英语知识进行交际的素养;2提高本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3.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做到”乐学勤学善学”。
P9
二、课程内容改革。(学情)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大二上学期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管理专业基础知识, 对岗位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浓厚。但该阶段的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缺乏对管理英语知识的认识和了解,缺乏对管理英语知识在具体岗位中的运用,如缺乏管理英语口语交际和专业词汇的认知,阅读英语管理题材文章有较大障碍,1
写作管理专业相关应用文有较大困难。
P10 根据前述工商企业管理岗位能力要求和上述学情分析, 本课程组选取了《管理英语》教材组编写的《管理英语》教材。该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最大的亮点是从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出发,结合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实际,力求为学生提供未来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英语知识和技能。
P11根据《课程规格》和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中岗位群所要求的能力,本课程组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根据知识由易到难的基本规律,整合为三个模块:管理理论概述,生产、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财务管理。(有链接)本门课程所需课时数为64节.P12 本课程实施的理念是:体现行业英语教学“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主旨,坚持“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原则,以强化学生的素质培养和实际应用能力为中心, 紧紧抓住职业教育的特点和需求,实现基础知识与行业知识的结合;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的结合。
P13本课程组将基础英语知识和管理英语知识放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三个场景中,遵循情景规律和学生对事物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突破教材从第一到第十单元的束缚,根据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中岗位群的需求,重构、有序地整合教学内容,引入管理英语专业知识,让学生在模拟的真实环境中学习、掌握并运用知识,解决学生在基础英语和管理英语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基础英语的交际能力,进而提高管理英语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
P14 管理英语教学不同于基础英语教学,它是在专业知识和英语基础知识上开设的,因此教学方法也要具有实践性、针对性。根据上述课程目标要求和课程理念,结合行业英语的语言特点和我校学生的基本情况,本课程组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目的在于提高管理英语的教学质量,促进管理英语教学的发展。(方法见PPT)
P15 本课程的评价分为学习效果评价和教学效果评价.其中,学习效果评价总分100分.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平时成绩由课堂考勤、课程作业和课堂表现组成,各占15%、15%和20%。期末成绩由课程组教师命题对学生进行测试。
P16 教学评价由三部分组成:学生评教、师资办听课评价和教师同行听课评价。三方评价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
P17 在教学过程设计中,本课程组选取了财务管理模块中的财务管理项目。本项目的教学目标是阅读并翻译现金管理的文章;学习与现金管理有关的专业词汇和对话;学习申请信用证的写作方法。重点是具体语境中单词的含义和长难句翻译技巧;申请信用证的书写方式。难点是长难句翻译技巧;申请信用证的书写方式;与支付有关表达方式的运用。
P18 本项目的教学步骤分为以下五个步骤:导入、读译、写作、听说和总结。导入和读译共4课时,写作共2课时,听说和总结评价共2课时。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P19 步骤一:导入。具体的实施过程包括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做出评价。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该步骤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方法。
P20 步骤二:读译。具体的实施过程包括专业词汇学习, 阅读, 翻译, 练习和教师评价。其中, 阅读步骤包括快速阅读, 教师和学生针对课文提问并回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学生提问—教师和学生回答), 阅读技巧和课文讲解.翻译步骤包括翻译技巧和课文翻译.在实施过程中, 课文讲解和课文翻译同步进行.该步骤采用了语法翻译法、讲练结合法。
P21 读译的重点是具体语境中单词的含义.针对该重点,本课程组首先对具体语境中单词的含义进行分类,包括不认识的单词的理解和认识的单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理解。解决方法包括解释法、实例法、背景知识法、构词法和关联词法。
P22 读译的重难点是长难句的翻译。长难句是行业英语的一大典型特点。本课程组首先讲解行业英语长难句的词法和句法特点,让学生形成对行业英语长难句的初步认识,再引导学生结合语法知识,拆分长难句。最后,再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改变原文顺序,组合汉语译文。以达到突破重点、化解难点的目的。
P23 步骤三:写作。实施过程包括:信用证申请环节、固定句型和表达、范文展示和讲解、学生练习和教师评价。该步骤采取了讲讲练结合教学法和比较式教学法。
P24 步骤四:听说。实施过程包括:专业术语听说训练、对话音频播放、对话讲解、对话练习和教师评价。该步骤采取了讲练结合教学法,让学生在做中学、练中学。步骤五总结。
P25 教学资源。本课程组共有教师四名,包括副教授一名,讲师一名,助教两名。本科学历一名,硕士研究生三名,具有双师素质的有两名。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双师素质符合要求。
P26教学资源。本课程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授课,资源库(商务英语精品课程)(有链接),教学网站(管理英语教学网)(有链接)和教辅资料,以增加学习的信息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P27教学资源。本课程组根据课程规格,制定了本课程的实训内容。这是本课程组选取的《管理英语》翻译部分的实训内容,从行业英语翻译的基础知识、英语和汉语的特点及其在行业英语翻译中的体现和涉外商务信函的翻译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训。本课程组教师将实训内容贯穿在整个过程中(见PPT)。本课程组正在思考编写符合我校校情的校本实训教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P28 “1+1教学组织模式”,即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模式。开设方式包括邀请外教和经验丰富的教师举办专题讲座;定期开放语音室,每天定时广播校园英语,大屏幕电视定时播放英语节目等方式进行的英语视听网络平台;由英语协会举办各种英语活动;举办英语演讲大赛、英语写作大赛、英语口语大赛等英语比赛活动;老师可以通过QQ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学生沟通,分享英语学习资料、学习方法及经验。
7.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户籍管理办法 篇七
对于以上问题,需要认真调研分析企业人才需求,结合宏观政策环境,分析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制定出满足企业需求的具有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人才需求分析
中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其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8%,全国75%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是由中小微企业提供的。我们开展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专项调研。调研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主要以中小微企业为主,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目标岗位大多集中于工商企业管理行政人员、推销员、营业员、采购员及销售主管等岗位。因此,拓宽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实用知识面,关注多行业对工商人才的需求,是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根据同部分企业负责人的交谈,企业认为高职大专生由于学历不高也不低,一般具有较好的从业心态,刚工作时不太关注薪酬的高低,又因在校期间的专业技能训练具有较强针对性,所以比较适合就业单位的用人稳定性的需求。在调研中,大多数企业普遍反映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并不高,很多工作岗位并不难,只要学生善于学习,一般进入企业后3个月之内就能很好地上手自己的工作。关键是学生学习能力比较欠缺,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缺乏主动学习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创新思维和能力比较欠缺,习惯于按部就班地工作,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欠缺。
二、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SWOT分析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是个传统的老专业,从高职、本科、研究生都有开设,且开设院校较多。高职层次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在专业建设上存在一些困惑,主要表现在没有针对性较强的对口行业,各行各业都适用;职业技能不具体,技术含量不高,缺乏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虽然有较广的企业需求,但可替代性较强。这些问题导致多数高职院校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不够清晰准确,不能充分满足现代企业管理需求。工商企业管理专业SWOT分析见表1。
三、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李克强总理2015年吹响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角,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紧紧围绕这一宏观政策,以创新创业为方向,对工商企业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探索。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根据企业需求,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于培养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具有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够从事工商企业的采购、销售、人事、行政等实际工作的“善学习,能动手,会管理,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2.构建能力培养体系。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构建三层递进的能力体系,即自主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包括自我规划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是保证学生在工作中主动学习、解决问题、发展创新思维的基础。职业能力是核心,包括职业通用能力、职业专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胜任工作岗位。创新创业能力是高层次的能力,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基本规律出发,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面向各类企业的基层和中层管理岗位人才为目标,确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综合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始终的“校企融合、双创驱动、三级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融合:与行业协会及其成员企业密切合作,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合作开发工学结合课程,共建共享学习资源,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深入企业一线锻炼或参与企业实际运营项目;通过认知实习、项目训练、订单培养等多种方式,协同推进学校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双创驱动:面向广大中小微企业和新创企业,立足工作岗位和企业经营流程,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使学生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被动地接受知识和任务、单一的视角看问题,逐渐转变为多角度地看问题,主动地去思考、发现、解决问题。
三级推进: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通过综合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以满足就业和创新创业的需求。
4.课程体系构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依据培养“善学习,能动手,会管理,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上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理论转化为应用,由知识转化为技能的内在逻辑,以“公共基础知识→公共拓展知识→职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职业综合知识与技能→职业拓展知识与技能”几大模块的有机组合来设计教学内容。在运营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财务管理、组织行为学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小微企业管理、创业基础、创新思维训练、创业机会与商业模式等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创业意识。
5.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对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来说,实践教学非常重要,应加大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分量,使得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构筑“课程实践教学+业务技能分解实训+综合实训”三个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联合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基本形成独具特色的围绕自主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对管理基础理论的认知能力、商品采购能力、商品销售能力、生产运作管理能力、质量管理能力、人事管理能力、办公行政管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可以通过VR虚拟仿真企业综合体验,模拟和体验企业真实经营环境;通过引用企业真实数据进行企业运营训练;通过沙盘进行企业运营模拟训练和竞争对抗;还要针对职场环境进行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训练。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熟悉企业经营流程,锻炼职业技能,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
摘要:本文在当前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实际情况,对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提出了“校企融合、双创驱动、三级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自主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三层递进能力体系。
关键词: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官灵芳.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5).
[2]张峰.高等职业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改革---以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
[3]周堏.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路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8.对重庆户籍制度改革的一些思考 篇八
关键词:户籍制度改革土地所有权重庆市
2010年7月12日,重庆市政府第75次常务会举行,审议并原则通过了《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意见》及《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配套方案》。这场全国规模最大的户籍改革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争论集中在福利配套、土地征收补偿等方面,本文试图从法律和经济角度对重庆户籍改革进行探讨,认为此次户籍改革从根本上说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其成功的关键是妥善处置农民转户后的土地所有权问题。
一、背景介绍
据重庆市政府秘书长陈和平介绍,重庆户籍改革分为两个阶段。2010年到2011年,将重点推进300多万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解决在城镇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200多万农民工及其家属、40万失地农民和70万农村及大中专学生的户口问题,形成科学有序的人口城镇机制。第二个阶段是2012年到2020年,在此期间,重庆市将进一步放宽城镇入户条件,力争每年转移80到90万人,到2020年新增城镇居民700万人,非农籍人口比重提升到60%,主城区聚集城镇居民达到1000万人,区县城聚集城镇居民600万人,小城镇聚集城镇居民300万人,形成自由互通、权益公平、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体系。
对于上述说法,有人赞扬为我国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提供了有力借鉴,也有人戏称其为“土地换户籍”,更多的人则为这种大规模的制度变革所造成的后果表示了担心。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对此次重庆市的户籍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二、事件分析
1. 从法律的角度
此次重庆户籍改革的一个争议焦点,就是农民转户后其原有的土地的处置问题。关于土地征收补偿问题,我国《宪法》和《土地管理法》均做了明确的规定。如《宪法》第10条第3款就明确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土地管理法》第2条第4款也明确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一法律规定为土地征收补偿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指针和法律依据。
然而,目前我国土地征收补偿的标准普遍偏低,在设计时既未考虑土地使用权出让市场价格上涨的因素,又未考虑人民群众实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因素,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低标准、死标准。用这样的标准进行补偿,既可能加剧农村村民和政府之间的对立情绪,也会影响政府与村民之间的关系和国家建设的顺利进行(王兴运,2005)。所以,在征地补偿时,政府应当结合不同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水平,根据统一的年产值当量,不断提高补偿标准。统一年产值当量应当考虑被征收土地的类型、质量、农民对土地的投人、农产品价格、农用地等级等因素。
此外,我国《土地管理法》仅对征收耕地的补偿标准做出了具体规定,对征收其他土地的补偿标准以及地上附着物、青苗的补偿标准和安置标准只做了授权规定而未做具体规定。这种只授权而不做具体规定的标准制定方法,时常会导致补偿标准的层层降低,也同样会影响土地征收补偿工作的顺利进行(王兴运,2005)。因此,重庆市政府应该在征地补偿时明确规定其他土地以及地上附着物、青苗和村民安置的具体标准,至少应做出原则性的规定或者对补偿的上下线做出规定。
2. 从经济的角度
重庆的户籍改革,从根本上说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现行社会制度与社会需求显得格格不入,当前矛盾最突出的表现是在城市地区。一方面,市场经济引发大量的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地区,但因为户籍制度的障碍,流入人口无法真正融入城市,不能完成自身的城市化,制约了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现代化要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但计划生育和迁移政策的不变,城市人口老龄化成为必然趋势,户籍成为障碍,使大量的流入人口成为城市的边缘人,游离在农村与城市之间,与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足够适龄人力资源不能很好契合(张静,2009)。重庆市政府出台这一系列措施,就是旨在解决这一问题。
此外,还有研究认为现行户籍制度会影响城市内部社会的信任水平。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没有本地户籍的居民,更加不信任小区的邻居和社会上的大部分人,对政府的信任水平也更低,并且户籍分割对信任水平的不利影响不会随着非本地户籍人口收入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而减少或消失(汪汇等,2009)。而信任有利于提高政策的执行效率,有利于公共品的提供,有利于社会的融合,有利于提高个人对生活的满意度(Delhey and Newton,2003),因而重庆市政府此举有利于提高社会信任水平,从而促进城市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然而,重庆市在此次改革时将大量精力放在户籍本身上,对土地制度这一紧密相关的方面却没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只是说农民转户后可以保留3年土地相关权利,那么三年后呢?还有土地方面的细则也没有很好地规划,需知户籍和土地制度是要联动改革的,同时还需要地方政府有配套的财政资源来为流动人口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陶然、曹广忠,2009)。土地和户籍制度的联动改革既能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又能够让更多劳动力分享经济集聚的成果,是一条在集聚中走向平衡的发展道路(陆铭、陈钊,2009)。因此,此次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就是重庆市政府能否妥善地处理转户农民的土地问题。
三、结论
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和各种要素的积累, 户籍制度改革已是大势所趋。重庆市在全国率先试点户籍改革,其出发点是好的,应该得到支持的鼓励,但是必须妥善处理改革实施中面临的问题,尤其是转户后农民的土地处理问题,像土地这样的基本制度,一旦改变,就会形成很大的制度依赖,因此在路径和执行的细节上需要仔细设计,这是此次户籍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陆铭、陈钊(2009):为什么土地和户籍制度需要联动改革:基于中国城市和区域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学术月刊第9期.
[2]陶然、曹广忠(2009):户籍和土地制度改革是两个重要方面,改革第4期.
[3]汪汇、陈钊、陆铭(2009):户籍、社会分割与信任:来自上海的经验研究,世界经济第10期.
9.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户籍管理办法 篇九
公共事业管理课程考试说明
1、考试形式
本课程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方式,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线。
2、试卷内容结构
重点考核的章节(试题的分数比例不低于60%)是:
第一、三、七、九章
不考章节:第十章
一般考核章节:第二、四、五、六、八、十一、十二、十三章
3、试卷能力结构
本课程试卷考核的能力层次结构比例约为:
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4:3:2:14、试卷难度结构
本课程试卷考核的难度结构比例约为:
较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较难=4:3:2:15、试卷题型结构
题型及分值:
单项选择题 11分
多项选择题 10分
名词解释15分
简答题24分
论述题20分
案例分析题 20分
6、本门课程有无特殊要求(包括考生可携带的绘图工具、计算器等)无
10.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户籍管理办法 篇十
网络舆论引导制度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了把握校园整体舆情动态,准确了解具体舆情信息,及时、全面
第二条
第三条
第四条
第五条
第六条
第七条把握我院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关注焦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网络舆论引导,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国务院《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以及国务院新闻办和信息产业部关于《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权威法规制定本制度。由我院党委宣传部门和学生工作部归口管理的校园广播、校园门户网、LED显示屏、校报、宣传栏、辅导员微博及短息平台等媒介要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报道校内外各项重大事务,发布各种重要信息。院内各二级机构要密切配合,共同疏导舆论,引导校园舆论的健康发展。建立舆论宣传、引导的主阵地。创造条件,加大投入,整合重庆大学城网络文化资源,增强门户网的功能,以便更好地吸引学生。大力倡导“文明表达、理性交流、尊重个性、遵守规范”的网络言论风气,使校园门户网及相关主题论坛成为开放、文明、和谐的公共话语空间,为网络舆论引导奠定良好基础。第二章组织建设 成立以学院党委为中心,各二级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网络舆论引导小组,领导和组织校园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组建以辅导员为主体的网络评论队。从多角度,运用不同的评论方式,全方位地为学生开展网上评论,充分发挥网上评论的舆论导向作用,营造网络正面舆论强势,形成健康向上的网风。选择思想政治觉悟高、文字表达能力强的学生骨干组建大学生网络
11.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户籍管理办法 篇十一
1 环保行业发展状况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我国环保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 产业领域不断拓展, 环保产值规模已超过10000亿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节能环保产业位列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环保产业被国家寄予厚望, 并提出到2020年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恶化的状况, 缓解我国环境压力, 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国家高度重视污染修复工作, 国务院先后于2013年9月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5年4月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6年5月发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2015年, 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万多亿元, 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初步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环境保护目标, 主要包括两个阶段性目标。首先, 到2020年,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 空气和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土壤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 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 辐射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良好, 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系统完整, 生态文明水平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其次, 到2030年, 全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基本达标, 水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得到好转, 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基本协调, 生态文明水平全面提高。
新《环境保护法》的颁布实施, 以及PPP模式的大力推广, 在法律层面为地方政府及污染企业加上了“紧箍咒”, 并对环保投融资机制难题的解决起到促进作用, 为环保行业发展增添了内生动力。再加上国务院相关部委出台的一些文件, 未来5年环保的发展方向和投资重点将上升至国家战略角度, 成为政府重点投资领域。事实上, 未来环保产业年增速将超20%, 行业总投资有望升值至17万亿元。这亦为中国环保行业的发展带来无限美景与挑战。
2 环保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起步较晚, 无论是技术力量还是专业人员的比例均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将严重阻碍中国同国际接轨且影响中国的国际竞争力。随着我国环保形势的日益严峻, 环境保护专业技术人才已成为我国最紧缺的人才之一, 据国家人事部的有关统计预测, 在我国未来几年里急需的八大类人才中, 环境保护技术人才名列其中。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逐步落实, 环保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 将会继续加强对于工业污染的治理。据调查, 中小企业现有环保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普遍偏低, 除了由于企业不重视的原因外, 污染治理和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力量不够和能力不够也是主要原因。由此可见, 污染治理人员和分析监测人员缺乏也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据调查, 在生产岗位上承担环境治理工程技术应用人员和环境监测、环保设备制造、维护、维修人员, 在企业环保技术岗位中占76%, 其中“三废治理”工艺员占42.2%, 环境监测实验员、环保监察员占33.8%。在市县级环保局及大型企业, 目前专科学历人才比例偏低, 而中小企业及环境工程公司比例偏高, 且未来需求呈上升趋势。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镇化速度也越来越快。目前我国设市城市640个, 建制镇16000余个。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目前城镇污水排放量已经超过了工业污水, 成为了主要水污染源。为了治理水污染, 我国每年新建污水处理厂五十余个, 今后还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急需培养污水处理运营管理为主的实用技术人才, 来适应我国污水处理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此外, 《重庆市环境保护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是重庆直辖以来的第一部环境保护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是我市未来10年环保人才队伍建设的行动纲领。《规划》中提出, 到2020年环保人才总量达到21.45万人, 年均增长率6.3%, 全市环保产业总产值将占到GDP的2.1%左右, 未来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现有环保产业供给能力与环保工作需求仍有很大差距, 人才的市场意识还相对落后。基层环保人才存在区县人才数量不足、乡镇人才匮乏、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 因此, 加强基层, 特别是乡镇环保人才队伍建设, 应是未来5-10年的重点。
由此可见, 培养面向环境治理第一线, 能从事城市及企业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高技能专业人才是符合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 是必须而且紧迫的。
3 专业结构现状分析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以下简称水电学院) 是一个以水利专业为特色的, 具有鲜明行业特点的高职院校, 水利工程系目前有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港口航道与治河工程、水政水资源管理、水务管理、水利工程、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机电排灌工程技术、水土保持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等共12个专业。2016级各专业学生分布如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452人,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专业146人, 水利工程专业261人, 机电灌排工程技术专业3人, 水政水资源管理专业90人, 水务管理专业131人,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专业167人, 环境工程技术专业33人, 水土保持技术专业7人, 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44人。
分析其专业结构, 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1) 特色专业突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和水务管理均为为水利部示范专业、重庆市骨干建设专业。水利工程专业为市财政支持专业。 (2) 专业数量较多, 但发展不均衡。水电工程相关专业学生人数较多, 而与环境行业相关的水环境监测与治理、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人数适中, 水土保持专业学生人数偏少。 (3) 专业结构与人才需求结构还有一定差距。虽然2011年中央出台《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随后召开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 明确从2011年起的十年时间里, 将完成投资4万亿元。但在全国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 重庆地区水利水电建筑行业也延续了放缓增长的态势, 水利行业逐渐从建设阶段向运行管理阶段转变, 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招生规模却较往年有所扩大, 专业发展规模与人才需求之间产生了矛盾。
水电学院开设环境类专业的历史较短, 2008年才开始开设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 (原水环境监测与分析专业) , 而环境工程技术与水土保持专业更是2014年才开始开设, 专业在重庆市还没有形成特别广泛的影响。但从2008年开始重庆市各区 (县) 都相继成立了水环境监测的相关机构, 负责各辖区的水质监测工作。因此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对口率很高, 并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也很高。
4 专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随着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步骤逐步加快, 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机遇。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 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教育类型, 其主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能否培养适合区域内企业和行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关键看学校的专业设置。
在“十三五”规划预期、“水十条”发布、优化能源结构等相关政策的刺激下, 环保产业在水务、固废、土壤修复、大气治理等领域, 正在呈加速发展态势, 对高素质的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会增加。因此在专业结构调整过程中, 提出以下建议:
(1) 继续加强水环境监测与治理、环境工程技术、水土保持专业的建设。
(2) 结合《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 (专业) 目录 (2015年) 》, 可增设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专业。原因如下:《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 土壤修复行业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 可以预测该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好的就业前景;水利工程系现有师资条件、教学设备、和校内校外实训条件完全可以满足该专业的教学需要。
(3) 按照“专业对接产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 促进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 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 在行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的指导下, 创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新模式, 激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明确专业调整思路和建设目标, 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 按照产业调整升级设置专业, 努力使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保持同步, 着力培养社会认可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提高学生就业创业竞争能力。
摘要:专业的设置调整、优胜劣汰与行业的变动息息相关。本文在研究环保行业发展前景与人才需求的基础上, 分析现有的专业结构与人才需求结构的差距, 提出专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关键词:环保,专业结构,高职教育
参考文献
[1]沈颖.加大环保力度规化环保目标[J].中国水泥, 2015.
12.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户籍管理办法 篇十二
按:近日,重庆市发布了《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土地退出与利用办法(试行)》(渝办发〔2010〕203号,以下简称《办法》)。为方便广大群众了解相关政策,经重庆市政府网站约稿,市国土房管局、市农委就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
一、《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土地退出与利用办法》的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拥有合法农村住房及宅基地的农村居民,按照户籍管理相关规定自愿退出其农村住房及宅基地转为城镇居民的,其农村住房及宅基地、宅基地使用权范围内的构(附)着物(以下简称“宅基地及建(构)筑物”)的退出与利用,适用《办法》。
已用地未转非人员、未转非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失地农村移民、城中村农村居民按照国家和我市土地征收规定执行,不适用《办法》。
二、宅基地退出与利用遵循哪些原则?
宅基地退出与利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1)统筹规划原则。总体设计,分类规划,统筹城乡土地利用。
(2)依法自愿原则。农村宅基地退出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3)合理补偿原则。应当给予退出宅基地及建(构)筑物的农民合理补偿,充分保障农民的财产、居住等各项权利。
(4)统一管理原则。退出的宅基地应当统一管理,分类合理利用。
(5)用途管制原则。农村宅基地的退出与利用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规划。
三、农村土地退出的对象是哪些?
符合《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渝府发[2010]78号)规定的准入条件、自愿转为城镇居民的农村居民为《办法》规范的农村土地退出对象。
四、农村居民自愿转为城镇居民退出宅基地及房屋有哪些补偿?
(1)农村居民整户自愿转为城镇居民、退出宅基地及建(构)筑物的,按照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制定的标准对农村住房及其构筑物、附着物给予一次性补偿,并参照地票价款分配政策一次性给予宅基地使用权补偿及购房补助。今后征地时不再享有补偿权利。
(2)家庭部分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保留其在以后整户退出时获得宅基地及建(构)筑物的相应补偿的权利,不再享有取得宅基地的权利。待家庭成员整户转为城镇居民时,退出宅基地及建(构)筑物并按整户退出时的标准补偿。
(3)农村五保对象退出宅基地及建(构)筑物后由民政部门统一安排集中供养的,由农村土地整治机构建立专户、专账管理,所取得的土地利用增值收益按有关规定支付给民政部门,专项用于农村五保对象的集中供养。
五、申请退出宅基地及建构(筑)物要经过哪些程序?
转户居民宅基地及建(构)筑物的退出按照申请、审核、审批、实施程序办理:
(1)经入户地公安部门审批办理转户手续的居民,可持《办法》规定的相关要件向户口迁出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退地申请;
(2)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农户的相关条件和资格进行初审。初审合格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会同有关部门在15个工作日内对农户家庭人员情况和宅基地及建(构)筑物进行清理丈量、登记造册、计算补偿费用,在所在村民小组(社)张榜公布后由农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土地整治机构签订《自愿退出宅基地及建(构)筑物协议》。协议约定的退地时限自转户之日起计算,但最长不超过3年。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自协议签订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申请材料转报区县(自治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核;
(3)区县(自治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统一登记造册管理,并在10个工作日内报送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审批;
(4)经批准后,转户居民应按照协议约定的退地时限及时交付宅基地及建(构)筑物,同时获得退出宅基地及建(构)筑物的补偿费。
农村宅基地及建(构)筑物退出流程图
六、申请退出宅基地及建构(筑)物应提交哪些要件?
(1)自愿退出宅基地及建(构)筑物申请表;
(2)农村房地产权证;
(3)转户居民家庭户口簿及家庭成员身份证明材料;
(4)集体经济组织同意转户退地的书面意见;
(5)在城镇有合法稳定住所的证明材料;
(6)公安机关出具的转户确认通知书。
(7)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七、转户居民退出承包土地的办理程序、时限及申请人要提交的材料。
转户居民自愿退出承包土地时,按下列程序办理:
1.向集体经济组织(发包方)提出书面申请;
2.与集体经济组织签订书面退地协议;
3.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
4.按协议约定的时间将承包土地交回集体经济组织并获得补偿。
转户居民在退出承包土地的书面申请中,需说明自愿退出承包土地的事由,退出承包土地的面积,并要经其家庭全体成员同意。在提交申请书时,申请人还应同时提供迁出地区县(自治县)公安机关出具的转户确认通知书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八、退出的宅基地的整治和利用有哪些规定?
1.退出农村土地的整治
宅基地复垦按照国家和重庆市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管理规定执行。
区县(自治县)应通过对田、水、路、林、村、房的综合整治,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
2.退出农村土地的利用
(1)退出的宅基地,应优先保障农村发展建设用地需求。
(2)原农村土地使用权人交付宅基地及农村房屋后至土地整治前,经国土部门审查同意,农村土地整治机构或土地储备机构可对农村房屋及其他设施临时使用。
(3)农村土地退出、补偿并经整治的农村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农用地,农村土地整治机构或国有土地储备机构可向区县(自治县)土地、房屋权属登记机构申办农村房地产权证、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经国土部门审查同意,通过抵押、临时利用等方式筹集农村土地补偿周转资金。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边界范围外,宅基地复垦后产生的建设用地指标,由农村土地整治机构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或地票交易统筹利用。
(5)农用地整治后产生的新增耕地指标,经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农村土地整治机构可向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申请交易。
九、农村居民转户后是否可以保留宅基地?
农村居民整户转为城镇居民的,可自转户之日起3年内继续保留宅基地。
十、农村居民转户进城后,可享受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吗?
符合城镇保障性住房准入条件的转户农村居民,转户进城后可纳入保障性住房的保障范
围。另外,具备条件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可在城镇规划区内统一规划建设转户居民集中居住点;转户居民可按区县(自治县)的规定申请购买。
十一、宅基地退出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否改变?
农民自愿转户退出宅基地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不改变,仍然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十二、农村居民转户后,是不是马上就要求退出承包土地?
不是。对农村居民整户转为城镇居民的,对其承包土地给予了3年的过渡期,在这3年内可继续保留承包土地。在过渡期内,转户农民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退不退或什么时候退出承包土地。
农村居民的家庭部分成员转户的,其家庭的承包土地可继续保留。
十三、退出承包土地时需不需要签订协议?与谁签订协议?协议要包含哪些主要内容?农村居民整户转户后自愿退出承包土地时,应当与集体经济组织(发包方)签订书面的退地协议。退地协议按照市里制定的示范文本,需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1)承包农户户主姓名、承包人口及其姓名;
(2)集体经济组织(发包方)名称及法定代表人;
(3)退出承包土地的地块、坐落、面积;
(4)退出承包土地的时间;
(5)补偿方式及金额;
(6)违约责任;
(7)双方商定的其他事项。
十四、退出承包土地的补偿怎样计算?
农村居民整户转为城镇居民自愿退出承包土地,可以获得补偿。其补偿是按照本轮承包期剩余年限和同类土地的年平均流转收益计算。具体补偿标准和办法由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制定。
十五、退出的承包土地面积怎样计算?
退出承包土地时,其承包土地的面积以颁发给农户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载明的面积为准。
十六、退出承包土地后,与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关系怎么处理?
农村居民整户转为城镇居民自愿退出承包土地后,原有的承包关系终止,其承包经营权证应交回集体经济组织。
十七、转户农户保留的承包土地如何经营利用?
转户农户保留的承包土地,仍享有经营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但转户农户对保留的承包土地必须经营好、利用好,不能让土地闲置、撂荒,也不能擅自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转户农户可以把保留的承包土地自行流转给其他农户或种田大户,也可以委托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代为流转。
十八、通过何种途径可以查询农村土地退出与利用的相关政策?
重庆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已对外公布户籍改革的相关配套办法。另外,市国土房管局公众信息网()已公布农村土地退出与利用配套办法与相关政策。
农民对户籍制度改革承包土地退出的具体问题,可以向本区县(自治县)农业委员会(农业局)咨询,也可以向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咨询。
【重庆市政府网】
13.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户籍管理办法 篇十三
学院硬件设施完备,办学条件优越。为培养学生岗位职业技能,适应市场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学院加大专业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先后建成并完善了电子(电工)、机电数控、汽车等三个实训基地。基地具有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可的中高级技师(工)考试鉴定资格,合格者可取得国家认可的模具设计、数控车工、钳工、加工中心、音响调音、电气设备安装、汽车维修等中高级技师(工)职业资格证书。除了能完成全院学生的实践教学、模块化教学和技能培训等任务外,各基地还可以对外开展短期社会培训,并能对外开展校企合作业务,承接模具制造和产品开发等工作。
电子(电工)实训基地设有现代通信技术、声像技术、单片机、PLC、EDA、柔性控制、楼宇智能、嵌入式系统与应用等30余间实训室,可同时容纳1200名学生实训。
机电数控实训基地设有数控编程(CAD/CAM)、数控加工、数控设备维修等10余个实训车间,另建有一个年产值1000余万元的机械制造厂(校办厂,独立法人实体),可同时容纳600名学生实训和生产实习。
汽车实训基地拥有各类设备200余台(套),建有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汽车电气、汽车驾驶、整车维护维修实训中心。
14.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户籍管理办法 篇十四
一、研究对象、测试项目及测试仪器
(一)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全体学生, 大学一年级3821名学生、大学二年级学生3117名学生和大学三年级2270名学生。
(二) 测试项目。
根据《标准》, 测试项目包括必测项目, 并结合仪器设备及学校的实际情况, 确定了身高、体重、肺活量、1000米 (男) 或800米 (女) 、50米或立定跳远、握力六个测试项目。
(三) 测试仪器。
本次测试全部使用由教育部权威部门认定的电子测试仪器, 并有专职人员在测试过程中实施人工监控。
二、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分析
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为例, 运用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标准和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对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一) 身体形态比较。
1.身高。
身高作为身体形态特征的一项基本指标, 不仅反映学生骨骼生长发育的基本特点, 而且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学生身体生长发育水平。结果显示 (见表1) , 一至三年级学生身高平均数, 女生三年级最矮158.17cm, 二年级最高158.37cm, 一年级158.27, 差异不是非常显著;男生三年级最高170.97cm, 二年级最矮169.58cm, 一年级170.85, 差异也不是非常显著。
2.体重。
体重是反映身体的营养状况和肌肉的发育程度。表1结果显示, 一至三年级学生体重均数, 男生一年级60.83kg, 二年级59.64kg, 三年级60.32kg, 差异不是非常显著;女生一年级50.49kg, 二年级50.14 kg, 三年级最低49.84kg, 差异也不是非常显著。
3.身体形态的现状。
通过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显示 (见表2) , 三个年级标准体重的比例分别为一年级34.91%、二年级34.91%、三年级32.78%, 也就是说60%以上的学生体重无法达到标准体重。其次体重偏轻等级的人数分别达到了一年级46.66%、二年级48.41%、三年级47.62%, 偏轻体重人数严重超过标准体重人数。
(二) 身体机能比较。
1.肺活量。
肺活量是反映呼吸机能的一项简易指标, 它与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标的发育密切相关。表1显示, 一到三年级学生肺活量均数, 男生三年级最高3878.99ml, 二年级3750.23 ml, 一年级最低3701.69ml;女生三年级2601.23 ml, 二年级2598.35ml, 一年级2494.59ml。体现出男女学生的肺活量在大学期间呈上升趋势。
2.肺活量体重指数。
肺活量体重指数是人体测量复合指标之一, 用肺活量体重指数使肺活量更能反映个体或群体肺功能的变化, 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个体的有氧耐力水平。结果显示 (见表3) , 一到三年级的肺活量体重指数比例, 男女学生的优秀率、良好率和及格率都在大学期间呈上升趋势;不及格率呈下降趋势。
(三) 综合体质评定指标比较。
通过对检测对象所有测试数据 (身高、体重、肺活量、1000/800m、50m/跳远、握力) 进行综合评分, 分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进行分析比较, 见表4分年级总体综合评定分析, 得出结论是优秀和良好率明显偏低, 最高的是大三年级, 也才达到29.52%;但是总体来说无论男子还是女子优秀率、良好率和总及格率都在大学阶段有明显提高的趋势。
所以通过对身体形态、机能和综合体质评定进行分析, 研究对象三个年级的身高、体重对比差异不显著, 但是学生偏轻严重;学生的肺活量体重指数分析得出学生的肺活量在大学阶段有所提升, 身体机能有一定进步;综合体质评定分析得出学生整体体质水平不高, 但是通过大学期间体育课的开设和课余体育运动的开展, 学生体质水平有缓慢增长。所以说大学阶段体育课程的开设和课外体育运动的开展, 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锻炼强度还不够, 学生体质水平的提高太缓慢。
三、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
(一) 学校组织方面。
现阶段绝大部分高职高专学校未组织学生出早操, 且没有形成制度化的课外锻炼管理模式。学校在体育课的设置上每周只有一次课, 且在二年级只有一学期体育课;课外运动方面, 由于学生学习任务重、生活没有条理、课外锻炼缺乏指导和监督等。由此可见, 仅靠现阶段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运动量, 达到增强体质是不现实的, 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是远远不够的。
(二) 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也大大影响了他们的体质健康。大部分大学生自控能力较弱, 即使学校宿舍管理严格, 规定作息时间, 但还是大部分学生经常熬夜上网打游戏和聊天, 而无法养成按时休息的生活习惯, 更别说主动参加体育锻炼, 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 体育师资、运动场地等严重欠缺。
目前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近年来发展迅速, 学校招生规模扩大, 然而体育教学师资、课外体育锻炼监管、运动场地设施等严重欠缺, 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
四、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建议
由于《标准》的测试工作还处于初步阶段, 目前对《标准》的理解和认识也还是初步和浅显的, 建议广大体育工作者集思广益, 在实践中注重经验的积累, 逐步提高认识, 从而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来指导新的实践。
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加强体育理论知识和健身方法的教学指导, 帮助大学生树立崇尚健康的理念, 着力培养大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习惯和能力, 使大学生自觉强化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价意识, 掌握自主锻炼和自主调节的有效方法。
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逐步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休息和锻炼时间, 减轻学习负担, 提高学习效率, 以促进学生身体形态的改善。
在高职高专体育课的教学中, 各校应足额引进优秀体育教师, 优化运动场馆的建设, 增加体育课的课时。通过引进教师和优化场馆资源, 增加体育课授课项目, 满足学生的各项需求, 并通过课时的增加, 进一步促进学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2].朱卫.江苏省职技高师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改善对策[J].科技信息, 2009
[3].李立伟.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对策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0
15.重庆光彩职业技术学院校史 篇十五
(1986-2005)
一、学院简介
重庆光彩职业技术学院是2001年4月11日经国家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原重庆百年光彩经济技术学校升格而成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面向全国招生,以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多种办学形式相结合、具有颁发国家承认学历文凭资格。
学院由澳门天华集团原董事长现任澳门特别区行政长官何厚铧先生与北京光彩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24研究所依照全国工商联的意见,为支持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而共同投资创办的一所现代化高校。重庆大学原校长、国家级专家、博士生导师、重庆市科协名誉主席吴云鹏先生担任院长。优秀企业家、学院主办单位光彩集团奚荣滨先生任法人代表、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学院系内地港澳联合投资办学,实力雄厚,办学模式先进,运作机制灵活。
学院位于重庆市永川区风景名胜区茶山竹海脚下,占地400余亩,绿化面积达70%以上,建筑面积15余万平方米。学院有多媒体电教系统、闭路电视教学系统、电脑办公系统、宽带网络系统,拥有计算机类实验室7个,电子类实验、实训室9个,以及数控机床实验室,生物、建筑等实验、实训室。完善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为教学、科研、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提供了保障。图书馆有藏书12万余册和相当于20万册图书的电子读物。足球场、灯光球场、乒乓球区、网球场、游泳池、俱乐部、影剧院,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体育锻炼和休闲娱乐场所。
二、历史沿革
1997年4月重庆百年光彩经济技术学校创建;
2001年4月重庆百年光彩经济技术学校升格为重庆光彩职业技术学院;
三、办学理念
办规范加特色学校,育合格加特长学生;培养最会学习、最善创造、最守纪律的人。
四、历届领导机构及正副职领导
第一届领导机构: 总经理:谢伟 院长:吴云鹏
第二届领导机构: 党委书记:奚荣滨 院长:吴云鹏 副院长:曹泽翰
五、专业学科建设
学院自建校以来,一直不断加大对学科建设的投入和工作力度,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及学院的师资情况,学院确立了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旅游与酒店管理、机电一体化等四个重点建设学科。学院主要从事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国家学历教育,境外就业资格培训和MBA学位的前期培训,同时根据社会发展及新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结合自身的优势,开设实用型系科专业,主要开设有计算机、电子、生物工程和管理四大系科八个高职(专科)专业和十几个中专专业以及若干成人和自考本、专科专业。
高职专业有计算机网络与应用、电子声像、电子商务、建筑与装饰工程监理、生物工程、计算机信息管理、旅游与酒店管理、智能建筑电气工程、电子技术与微机应用、机电一体化。
成人专科、本科和自考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信息管理。
中职专业有计算机应用与维护、电子商务、电子电器、机电一体化、发酵技术与工艺、生物分析提纯技术、旅游与酒店管理、物业管理、装饰施工管理、商务接待管理、家政管理、体育设施管理、海关报关、食品生物技术、电气应用技术。
六、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职员工2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
36%,“双师型”教师占52%。他们理论知识扎实,教学与实践经验丰富,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职业技术人才。学院还聘请了美国肯辛顿大学校长帕帕斯先生,美国加州大学校长威廉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一级专家张勇传教授,清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国际生物学会理事赵南明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前我国驻联合国科教文专员韩其顺教授,留德博士、法国谢西斯教学奖获得者陈景秩博士,著名管理科学教授、博导、重庆MBA学院院长杨秀苔教授,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前院长、博导、重庆生物医学工程理事长蔡绍皙教授,重庆出版社社长、重庆广播电视局前局长、全国著名文化名人李书敏教授等多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教授担任我院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
七、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学院从九七年建校后,狠抓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以教学为中心,把育人放在首位,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并以校风严谨、校纪严明、未出现过重大恶性事故而闻名,这得益于高度负责、高效运转的学生管理和学生服务体系。为了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管理和规范,学院建立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全面导入CIS系统工程,干部实行目标管理,教职工实行岗位责任制,学生实行《合格毕业生标准及考核办法》,确保了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学院实行开放式教学、半封闭准军事化管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课内教育在课外得到良好发展,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学院组建了发明创造中心。在2000年-2001年央视举
办的“全国发明创造之星”活动中,学院有五项成果获奖,其中3项已由国家专利局受理专利申请。学院还开办了创新教育试点班级,开设了创造学课程,成立新思维创造社,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品质。
八、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
学院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上级党委、市教委的文件指示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学院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促进工作、建设群众满意工程为目标,在深度、广度、高度、力度和满意度上得到了上级和群众的普遍认可。学院党委通过开展各项活动提高了党员队伍素质,提高了党员干部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党组织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通过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学院广大党员认识上有了新的提高,作风发生了新变化,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学校改革发展有了新推进,达到了“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的。
学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了“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教育活动,建立起了教育、制度、监督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同时在职称评定、招聘人才、评优推先、招生、招标、物资采购、图书采购等方面加大了监督力度,进一步强化了学院的党风廉政建设。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的指示精神,结合学院实际,大力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校园治安秩序良好,师生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较高。
九、国内外合作与交流
学院同国内外知名高校强强联合办学,先后与美国加州大学、肯辛顿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师范大学、重庆工学院等高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大力引进和吸收先进的办学经验,积极探索国际合作道路,进一步优化软、硬件环境,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在短期内把学院办成在校生超过5000人的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窗口学校。学院实施产、学、研结合,不断提升教育产业的开发能力,建立了学院与企业群体的密切联系,为学生就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十、学生就业
学院自建校开始就组建并逐步扩大就业网络,为学生提供规范、可靠的推荐就业和完善的就业跟踪服务体系,同康佳电子、奥林巴斯工业公司、长虹集团、台湾宝成集团、华通电脑、艾默生电气集团等上百家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签订了定向输送毕业生的协议,为我院学生就业提供了充分保障,已毕业的数千名学生推荐就业率100%,满意率达95%。
十一、社会认可
学院的办学理念,得到社会的广泛赞同。《新华社通讯》、《人民日报》、《澳门日报》、《教育周报》、《华西都市报》、《重庆晚报》、《永川报》以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重庆电视台·新闻联播》都对本校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报道。
十二、获奖情况
1、在2000年-2001年央视举办的“全国发明创造之星”活动中,学院有五项成果获奖,其中3项已由国家专利局受理专利申请。
十三、大事记 1、1997年4月重庆百年光彩经济技术学校挂牌成立; 2、2001年4月11日重庆百年光彩经济技术学校升格为重庆光彩职业技术学院; 3、1997年9月中央统战部部长胡德平、原重庆市市委书记张德邻出席学院开学典礼; 4、1999年11月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保育钧、经济学家吴明瑜等领导来我院视察;
16.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户籍管理办法 篇十六
团学联合会简介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团学联合会成立于2009年3月,其前身是机械工程学院团委会和学生会,它是在学院党委领导下和团委指导下的学生群众性组织,承认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和重庆市学生联合会章程。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团学联合会倡导和组织广大同学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本着“一切为了同学,为了同学一切,为了一切同学”的宗旨全心全意为全院学生服务。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一方面围绕学院的中心工作,为学院的发展和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另一方面,积极营造安定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致力于为广大同学的成长和成材服务。
该会的宗旨是: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心全意为全体学生服务,代表广大学生的利益,反映学生的意愿,沟通学院各部门以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参与学院的民主管理,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为培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的合格人才而努力奋斗。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原则,团结和带领广大同学在学习和实践中成长、成材。该会成立至今,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勇于接受挑战,大胆改革创新,承担起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
技创新、文化艺术、辩论赛等方面的全校性事务。团学联合会作为我院共青团组织的得力助手,不但为学院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还培养出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学生干部。团学联合会在主席团的领导下,设8个部门: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学习科技部、监察部、文体部、社会实践部、生活部。经过全体成员的努力,团学联合会的各项制度日渐完善,各项设施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各个部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许多展示自我的平台。为了满足广大同学的需要,团学联合会的工作正在逐步加强和壮大。
未来的征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广大同学的支持和信任下,团学联合会这个充满激情与奉献精神的团体必将会创造出更加灿烂辉煌的诗篇。我们也期待着更多奋发有为的青年学子投身到我们的团队中来,为我们输送新鲜的血液,为学生服务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机械工程学院团学联合会
17.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户籍管理办法 篇十七
伴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需求, 是能否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保证;是反映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办学方向和核心能力的本质特征的体现;是实践教学过程中实验实训教学的重要课程。使得当今高职院校对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迫在眉睫, 如何使得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 跟上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需求。近年来, 各高职院校都加大了对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然而, 由于实验实训室和实训环节的不断增多, 原有的实训基地管理方式 (如: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传媒艺术学院实训基地的管理是采用纸质登记方式进行, 实训教师在每个实训室的实训日志本上登记上课时间段、维护情况、设备情况、清洁卫生情况等) 。已不能很好的满足现在庞大的实训系统的管理需求, 造成大量的资源不能很好的共享, 共建共用等问题, 给实训基地的管理者带来巨大的困难。
为了解决高职院校校内外实训基地在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本文基于信息技术平台, 结合配套实训基地管理机构和实训管理制度的构建, 提出建立高职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系统, 实现实训基地科学化管理的方案[1]。
系统采用php、java、Objective-C编程, 建立中心服务器, 通过Internet把多个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与服务器连接, 服务器端可同时处理多个实训基地的信息[1]。并结合原始管理方式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共管, 有效提高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率, 实现资源共享, 较大程度上避免重复建设, 提高管理效率。
二、实训基地管理机构设立
围绕二级学院和专业两级合作发展组织, 以专业指导委员会为引领, 本着“行业引导”“企业先导”的理念校企合作共同组建“环艺创意与推广中心”“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所”。中心由专项实训室、学生创业坊、教师研究工作室组成, 具体负责环艺专业教学、项目研发、专业培训、职业鉴定、技术服务等工作;研究所由专业资深教师、行业专家、职业能手等方面的人才组成, 具体负责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研究、项目研发、技术服务等工作。之间由环艺实验实训团队的专业技术人员贯穿始终, 解决其技术难题。
实验实训办公室的职责为:
1.负责专业实训基地各实训室、工作室的日常运营管理, 包括:资产保管、设备维护、安全保卫等。
2.协助专业做好实训基地的发展规划。
3.每学期开学的前一周内, 负责统计本学期实训课程量 (具体数据由各教研室提供) , 提前做好各实训室的设备调试、维修、安全及清洁卫生工作。
4.负责实训耗材的采购和报销工作。
5.负责每次实训课程的课前准备、课后督促清理及实训成果收集归档工作。
三、实训基地管理机制建设
为了保证实训基地合理、安全、高效运作, 建立环艺实验实训管理相关制度, 实现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提高实训教学管理水平, 提高投资效益和使用效率;实施资源整合、共享, 建立实验实训室管理制度。结合各专业实际情况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具有可操作性的校内外实训管理制度, 加强精细化管理。
(一) 制定实训基地运行制度 (建设有三个基地管理总则、
五个管理细则、十个实训大纲、十个实训手册、三个保障措施及相关管理表格) 。规范实训教学环节, 在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框架下, 完善实训管理细则、实训大纲、实习指导书的编制, 确保实习实训基地的设备管理合理、运行高效, 各个构成部分发挥其位置上的相应作用。
(二) 实训基地专职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培养
培养实训基地专职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队伍, 实现对实训设备使用的维护、实训教学等各项工作的有效管理。
管理人员:具备先进的专业观念, 具有较强管理组织能力, 承担本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发展改革、制度完善等任务。
技术人员:具有较强的机械实际操作、软件操作能力, 承担本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实训教学、设备维护等任务。
(三) 实习实训安全保障措施建设
大力加强实训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措施建设, 提高实训教师、学生的安全意识。学生在进入实训室参加实训前由学院组织进行专门的实训安全教育, 在学生进入社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前, 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安全教育, 并签订安全责任保障书。
四、实训基地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一) 平台总体结构
在平台建设中, 将注重信息技术网络平台、应用体系、数据库体系、安全体系的规划和建设, 采用B/S架构, 基于Linux、i OS、Android操作平台, 运用php, java, Objective-C开发工具搭建管理平台。建立分步式的数据库体系;具有信息采集、整理、数据备份和还原功能。构建标准统一、适应需要、切实可行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该平台由50余个实训室组成的实训基地、3个实训管理中心、1个实训基地管理数据库及2个移动端APP组成。各个实训基地通过Internet与实训基地管理中心连接, 可实现多对一连接。各个实训管理中心主要通过Web浏览器与数据库进行交互, 可添加、修改、浏览相关信息, 由Web浏览器向服务器提出服务请求, 并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后, 用传输协议把所需的界面传递给各实训室 (终端) 。实训基地管理中心是具有应用程序扩展功能的Web服务器。它首先需要执行相应的扩展应用程序与后台数据库进行连接。再由实训基地管理中心传送回各实训基地。实现对数据库查询、修改、删除等功能, 并把运行结果提交给各个实训基地。
(二) 实训基地管理平台功能划分
根据高职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要求, 将该平台划分为用户管理、设备管理、实训管理、系统维护、实训基地展示、在线考试及在线交流七个功能模块, 具体划分如下。
1. 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用于管理用户对平台的操作, 用户管理将实训基地管理平台用户分为四种类型: (1) 游客用户, 系统提供浏览功能, 但只能浏览系统的某些界面, 用户可以了解系统的功能和实训基地成果展示部分; (2) 学生用户, 该类用户使用自己的学生账号和密码, 可对实训基地管理平台进行查询、访问实训基地成果展示部分、在线考试和在线交流部分; (3) 教师用户, 该类用户使用自己的教师账号和密码, 可对实训基地管理平台进行查询、设备申请填报、访问实训基地成果展示部分、在线考试试题发布和结果统计、日常实训指导书的在线编写及发布、在线交流、答疑等; (4) 系统管理员, 能对系统进行维护、管理用户、对设备申请审核实训基地展示成果编辑、修改、更新等。包括操作员登录系统、密码管理、操作员权限设置等。
2.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主要是对实训基地的设备进行管理, 包括: (1) 设备信息录入。实训基地新增设备相关信息录入实训基地管理平台。 (2) 设备信息查询更新。实现设备信息的查询、修改及删除操作。 (3) 设备使用管理。对设备使用情况、使用者信息、归还设备情况进行记录, 并提价设备管理人员审核, 通过后由设备管理人员注销设备使用记录, 确认归还。 (4) 设备维护、报修、报废管理。可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进行登记, 并将损坏的设备进行报修处理及维修完毕后使用情况跟踪。将已达到报废期限的一台或多台设备进行报废登记和执行报废程序。
3. 实训管理。
实训管理完成实训教学管理。可实现实训项目指导书的在线编写、修改、在线打印的操作, 并对实训成果整理上传, 提交实训项目查询功能;完成实训室的使用日志、管理、检查、调试、维修情况、经费情况等记录的在线填写及修改, 并统计报表;
4. 系统维护。
系统维护是对包括管理平台的功能介绍、使用说明和常见问题解答、系统升级等。用户可以通过功能介绍了解实训基地管理平台可实现的功能功能、以备合理使用;还可通过使用说明是对系统平台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解;。并对常见问题作出在线解答, 用户也可以在线向系统管理员寻求问题解答。
5. 实训基地展示。
实训基地展示是将实训基地中的项目研发中心、实训管理中心、实训场地的机构介绍和实验实训成果展示。并定期更新实训场地、实训成果相关资料。
6. 在线考试。
在线考试主要提供实训课程和资格考试课程在线考试的试题发布、学生登录考试、成绩统计等功能。教师登录系统可对某课程的考试试题进行发布, 并通过手机信息的形式通知学生, 学生登录系统对该门课程的试题解答完成后, 提交给教师审核, 教师对该门课程所有学生的试题完成情况进行在线统计, 并将统计结果通知学生。
7. 在线交流。
在线交流主要功能是提供管理平台所有参与者的在线互动交流的功能, 平台参与者可在在线交流版块联系任何权限的参与者, 进行问题解答、学习辅助等方面的交流。
五、管理系统的运行实例
本实训基地管理平台是一个基于Web端和移动APP端的应用系统, 通过Web端和移动APP端与服务器连接。用户输入用户名和用户密码后即可登录进入实训基地管理平台主界面, 如图所示。
六、实训基地管理体系建设效果
通过结合线上线下的实训基地管理模式构建的综合管理体系的建设, 提高了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效率。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 学院和专业实训管理办公室为管理主体, 管理制度和管理平台为管理手段的实训基地管理系统。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系统能够迅速及准确地进行数据处理。准确有效的提高了实训基地建设的冗余资源, 有效的避免了资源的重复建设, 提高资源高度整合利用效率。较大程度上的改观了实训基地管理人员繁琐的工作流程, 优化了资源管理程序。
七、结语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线上线下实训基地管理对于我院来说目前还属于探索阶段, 属于新生事物, 要真正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层面还需加大对实训基地管理方面的投入。提倡以线上管理为主, 线下管理为辅的管理系统总体架构。所构建的管理系统实用可靠, 能提供准确详细的实训信息, 有利于加强高职实训仪器设备的管理, 实现资源共享, 有效提高实训室的利用率, 减少实训场所重复建设, 提高高职学生的实训效果。
摘要:校内外实训基地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 对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起到了积极向上的作用。为满足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各高职院校都加强了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却忽视了实训基地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此, 本文主要对高职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的相关问题提出探讨, 及应用实训基地管理系统对实训基地进行综合管理的研究性实施方案[1]。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职,实训基地,管理
参考文献
[1]将贤海.高职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教育教学论坛], 2012 (11) .
[2]实验室工作职责百度文库[网络 (http://wenku.baidu.com/view/3eadad3e376baf1ffc4fad) ].
[3]黄乔.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探讨, 企业技术开发 (学术版) , 2011 (7) .
[4]汪敏.高等职业院校输配电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研究[中国电力教育], 2013 (6) .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户籍管理办法】推荐阅读: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评估整改复查简报09-18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生命科学系简介09-03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11-10
重庆建筑文明施工标准09-07
重庆大学建筑物理09-27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辅导员晋级工作总结06-13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3下学期个人工作总结06-13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志愿者六一慰问留守儿童07-27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试点开展公租房工程建筑材料备案管理的通知09-02
重庆户籍制度改革调查报告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