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性区域活动与角色游戏的融合

2024-10-25

学习性区域活动与角色游戏的融合(精选10篇)

1.学习性区域活动与角色游戏的融合 篇一

浅谈绘本教育与区域游戏的融合绘本一般以绘画为主,并配有少量文字,内容简单易懂,又富有情趣,能使幼儿通过读故事明事理,学习知识,基于课程游戏化视角,只有将绘本阅读与区域游戏有效融合,才能使幼儿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创造的有趣,在体验中获得经验促进成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感受游戏的快乐以及精彩的绘本故事,从而能够锻炼幼儿的口头表达、肢体表演、人际沟通和阅读理解各方面能力。

一.游戏环境展现阶段性绘本内容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结合幼儿的爱好、特点,为幼儿选择合适的绘本,然后让幼儿对绘本内容进行欣赏和阅读。当绘本内容基本上被幼儿熟知后,教师便可以引导他们一起去创设区域游戏环境。对于每位幼儿来讲,他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想法。例如,在阅读绘本《搬过来,搬过去》时,幼儿对长颈鹿、鳄鱼等动物充满了好奇心。所以,在美工区内,幼儿会自己主动地用相关材料制作出长颈鹿和鳄鱼的动物形象,然后请求教师将他们的作品贴起来。

二.灵活巧妙地实现绘本和区域游戏的互动

有效的材料能够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例如,在教学《谁咬了我的大饼》这一绘本时,我们便充分挖掘了书中有趣的内容,如一些的小动物,还有独特的大饼形象。根据幼儿年龄和认知方面的特点,我们将以下游戏素材放入了区域游戏中去。(1)益智区绘本区域游戏。例如,我们可以将《花格子艾玛》这一绘本中的故事打印出来,以此制作相关的拼图,让幼儿展开拼图活动。在拼图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够深化对绘本内容的了解,还能够产生更大的阅读绘本的兴趣。拼图完成后,幼儿还可以自己叙述出绘本的故事内容。(2)科学类绘本区域游戏。当幼儿学习完《首先吃了一个苹果》的绘本故事后,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实际能力,为他们提供层次各不相同的操作材料。例如,针对能力较为薄弱的幼儿,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已经操作过的材料;对于能力适中的幼儿,教师则可以为他们提供故事情节,让他们自行选择材料;对于一些能力比较强的幼儿,教师则可以为他们提供绘本中不曾有过的数字或者图片,以此让他们进行故事创造。通过这种方式,材料的层次性便可以被充分地展现出来。(3)绘本接触。在区域活动内,教师可以将一些数学绘本提供给幼儿。例如,在观看《数学来了》这一绘本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展开数学思考,以此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对于幼儿而言,如果单纯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很可能产生反抗心理,但是以这种方式让幼儿自行探索数学知识,他们便可以产生较大的兴趣。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融合绘本与区域游戏课程的重要价值,并善于发现课程中蕴藏的特点,积极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去体现课程内容,使绘本课程与区域游戏进行充分的融合。

2.学习性区域活动与角色游戏的融合 篇二

一、仔细观察

孩子的个性是十分鲜明的, 会将喜怒哀乐表现在脸上, 对于这类孩子, 无法抱着生气或者打骂的心理去观察, 首先要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实体, 要根据孩子的个性去引导。比如在开展学习性区域活动之前, 老师要根据前面几次的经验让孩子主动参与, 对于兴趣单一的孩子可以采用引导的方式进行参与。比如常见游戏:堆积木游戏, 部分女孩子就不太喜欢这类游戏, 参加一两次就不想参加了, 幼师可以如此引导孩子:“丫丫, 上次你堆积木堆了几层呀, 别人洋洋可是堆了6 层呢, 老师认为你一定能够超过他, 是不是这样呢?不要让老师失望哦。”在经过老师的引导与暗示下, 孩子的好胜心与信任感瞬间被激发, 从而主动参与游戏, 并与小朋友洋洋进行比赛, 不但促进了孩子们之间的关系, 还能够引发其他孩子参与的心理。但是此类引导语言需要我们老师在日常游戏中对孩子习性进行观察并记忆, 才能“对症下药”。

二、从教师变为导师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 不能扼杀其创造力与思维发散能力, 不能将阿拉伯数字就教授为阿拉伯数字1, 而是让孩子自主思考, 产生发散思维, 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十分大的影响。在学习性区域活动中, 我们教师扮演的角色也应该发生改变, 从传统教育理念中的教师变为以引导为主的“导师”。在益智区, 孩子浩浩正在玩耍装糖果游戏 (对应的数字点数装进有阿拉伯数字的盒子里算为胜利) , 浩浩专心致志的将糖果装到盒子中, 但是并没有注意到糖果上面的点数, 笔者观察了一段时间后, 坐到了浩浩身边, 开始与浩浩沟通交流:“浩浩, 你看这个糖果上面好像有几个点呢, 是不是咱们游戏方法不对才一直没有胜利呢”, 浩浩小朋友陷入了思考中, 笔者悄悄离开并继续观察, 小朋友浩浩开始观察糖果上面的点数, 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开始高兴的手舞足蹈, 然后受到莫大鼓励一样观察糖果盒子上面的阿拉伯数字。这时候在日常游戏中积累的认知发挥了效用, 浩浩很简单的就认出了糖果对应的阿拉伯数字, 并很快完成了游戏。在这个游戏中, 笔者并未发现浩浩的创造力, 但是浩浩由糖果对应的点数受到启发, 联想到糖果盒子上面的阿拉伯数字, 这就是孩子发散思维的作用。我们在区域活动游戏中, 不能对孩子直接讲明要如何如何游戏才能取得胜利, 如何如何才能受到老师的表扬与奖励, 而是要让孩子自己思考, 让孩子从小就开始发挥其毫无限制的思维能力, 才能让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与学习中得心应手。

三、丰富的评价

在学习性区域活动中评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不同的评价会引发不同的孩子行为。每次当孩子完成了相关的游戏, 笔者都会对其进行表扬并暗示其能够完成的更好, 孩子受到表扬后, 小小自尊心受到莫大满足, 会在小朋友中四处宣扬并在下一次游戏中“身先士卒”, 引导其他孩子一起游戏。每个孩子的能力都不一样, 这受到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的影响, 我们教师无法将所有孩子都捆绑在一起, 采用同样的方法与语言去教育。笔者在一次学习性区域活动中发现一向比较内向的孩子萍萍在角落一个人游戏, 而且游戏方法也不对, 笔者在观察了一会儿后来到萍萍的身边, 对萍萍说:“我的小萍萍, 老师跟你一起完成这个游戏好吗?老师也不是很会呢”, 笔者从一个教师角度转变为小萍萍的朋友, 这时候的萍萍还是比较内向, 只是用很小的声音回复了我:“嗯”。但是笔者没有放弃, 开始在小萍萍面前开始玩游戏, 在我的带领下, 小萍萍也继续独自开始游戏, 这时候笔者知道小萍萍已经向我打开了心扉。笔者故意对小萍萍说:“哎呀, 这里应该怎么做呢, 小萍萍你帮助下我, 好吗?”从小萍萍的眼中, 笔者看到了惊讶与犹豫, 笔者继续道:“难道小萍萍不喜欢帮助别人吗?那可不是可爱的小萍萍了”, 小萍萍在听到后, 果然“上当”了, 开始动手帮助我, 继续游戏的过程中笔者多次向小萍萍“求助”, 小萍萍果然与笔者“打的火热”, 笔者见时机成熟, 向小萍萍说道:“哎呀, 谢谢可爱的小萍萍, 我都学会了, 那我们一起去帮助其他小朋友好吗?”, 在笔者的带领下, 小萍萍逐渐融入了其他小朋友的圈子, 与大家一起游戏。在实际活动中我们会遇到各类的问题, 如何将问题以孩子的角度去解决好, 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如何应用正确评价与鼓励去激发孩子的自信心是关键。

结束语

学习性区域游戏是一种有利于面向全体孩子开放的游戏教学模式, 其不但能够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还能够有助于孩子自主的发挥与表现。我们在活动中要不断思考与摸索, 转变自身角色, 多给予孩子引导与评价, 就能让孩子在游戏中开心地玩耍, 在游戏中愉快地掌握知识。

摘要:幼儿园孩子如同刚从土壤里面发芽的植物, 需要阳光与雨露的滋润与关爱。如何在游戏过程中实践学习性区域活动成为众多幼师思考的问题。幼儿园孩子无法去理解大道理, 无法去接受高深的知识, 只能在其生活过程中以朋友的身份去引导与关爱。本文讲述了区域游戏中如何进行教学。

关键词:学习性区域活动,游戏教学,幼儿

参考文献

[1]张爱萍.如何更好地指导幼儿学习性区域活动[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2014, 04:93.

[2]孟素萍.主题背景下学习性区域游戏与角色游戏有效融合初探——以农村幼儿园为例[J].考试周刊, 2015, 66:192-193.

[3]施翔.在学习性区域中提升幼儿元认知能力的方法[J].文教资料, 2015, 20:173-174.

3.学习性区域活动与角色游戏的融合 篇三

新《纲要》指出,环境应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注意体现教育进程及幼儿的发展状况。因此,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遵循《纲要》提倡的在环境创设中始终坚持“儿童参与”的原则,力求区域活动与班级环境有机整合。

我们积极地把有关环境创设的理论运用于实际活动之中。如我们在开展“祖国真伟大”主题时,指导和鼓励孩子们在美工区利用多种材料制作蒙古帽、新疆帽、藏族裙、绘画少数民族不同的服饰、舞蹈动作、习俗等,还利用五彩泥捏出不同民族、不同姿态的人物,给他们戴上帽子或梳上小辫子,变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民族娃娃,漂亮又神气。孩子们在活动中既锻炼动手能力,又培养自信心和成就感。

陈鹤琴先生说:“以学生的成绩来布置环境最适当、最有意义。”我们依照这样的教导,把孩子们的作品陈列在柜子上、窗台上,孩子们自己也把绘画的各族人物粘贴在活动室一排长长的大柜子上,布置成一幅丰富多彩的民族大家庭画面,内容丰富而美丽,他们身着民族服装,头戴自制服饰、小帽,伴随着优美动听的民族音乐翩翩起舞,在这艺术的环境中尽情地表现自我。主题活动内容在区域活动中得到丰富和延伸。

二、主题活动为区域游戏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内容。

1.围绕主题创设区域、提供适宜的材料,满足幼儿游戏的需求。

随着幼儿对游戏的需求,原有的区域、材料已不能满足幼儿游戏的愿望。经过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原有的环境、场地、区域设置发生变化。中国彩色年历展厅、年历设计室、年历玩具厂、年历服装厂,一个个围绕主题活动展开的区域游戏活动产生了,丰富的游戏内容、材料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择不同的活动内容和小组。活动中他们自己分工,寻找相关的材料用品,共同讨论、设计、动手制作。区域游戏为幼儿提供了相互交流、合作学习的最佳场所,满足了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和学习方式,力求每个幼儿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2.主题活动使幼儿转变了在区域游戏中的角色。

区域的调整、游戏内容的丰富改变了幼儿在游戏中的角色。制作服装的小工人、小小设计师、玩具制作人、时装模特等。幼儿置身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中,为自己的工作忙碌着,一件件利用废旧年历制作的作品诞生了。孩子们穿上用废旧挂历自制的服装,为爸爸妈妈展示精彩的时装秀。看着孩子们神采飞扬的样子,家长无不流露出赞赏与欣慰的笑容。

三、在区域活动中及时捕捉教育契机,生成新的主题。

1.适宜的区域材料诱发主题活动的生成。

新学期开始了,为摆脱小班孩子入园时产生的焦虑,教师专设了一个我最喜欢的玩具区,允许幼儿从家中带喜欢的玩具来园。通过对幼儿所带玩具的观察发现,男孩子们带来的几乎都是汽车,有小汽车、吉普车、消防车、翻斗车、赛车、挖土车、吊车、警车、双层汽车及可以遥控和开启门窗的车模。丰富的汽车玩具同样感染了女孩子。不管是过渡环节还是区域活动,汽车总是强烈地吸引着孩子的目光,就连户外活动时孩子们也忘不了自己的汽车。看到这种情景,教师意识到这是幼儿的一个兴趣点,也是很好的教育契机。于是教师调整分析幼儿对汽车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汽车所包含的知识,情感的教育价值,有关汽车的主题生成了。教师着手收集整理资料;确定有关汽车主题的目标;预设活动方案和形式。活动中孩子么们轮流介绍汽车、交换玩具、观察比较汽车的不同,了解汽车功能,搭建汽车停车场,师生共同创设模拟公共汽车、汽车制造厂,扮演司机、制作汽车票和制作未来的汽车等一系列活动展开了。

2.区域中的自由环境空间,有利于教师捕捉兴趣点生成新主题。

秋天慢慢向我们走来,踏着金秋的落叶,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来到荷园,找寻秋天的踪迹。看着满园荷色,遍地的花草,挂满树枝的野枣,孩子们欢呼着、雀跃着。但孩子们对秋天渴望了解什么、他们的兴趣点在哪里,是教师感到茫然和困惑的。于是,科学区中的“问题墙”诞生了,在这块自由的版面上,孩子们可以任意地展示自己的发现、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渐渐地,“问题墙”上的问题多了:“野枣有种子吗?”“荷花是谁种的?”“小草上一串串黑色的小豆是种子吗?”……在老师整理、归纳孩子们的问题时,孩子们的好奇都集中在关于种子的问题上。

3.教师关注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活动及时把握幼儿的兴趣与需求,可以诱发主题的生成。

随着圣诞节的来临,街道上迎圣诞的氛围越来越浓,这时老师发现美工区的孩子们在寻找各种材料做小吊饰、贺卡和礼物。老师抓住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与幼儿一起讨论怎样过圣诞,因为教师相信幼儿有自己制订计划的能力。

孩子们选择和爸爸妈妈一起过的形式庆祝圣诞节,老师是导演,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演员,可在孩子们制订计划、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一系列的问题随之产生:孩子们想邀请家长表演节目,怎么让家长报名呢?圣诞节上应该有什么样的活动?道具由谁来做?主持人由谁来当?在哪儿演出、场地怎样布置?演出时间定在什么时候?圣诞节活动的程序怎么定?等等。“欢欢喜喜过圣诞”的主题活动就在孩子们亲身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将自己的感受、想法与同伴进行交流。

4.学习性区域活动与角色游戏的融合 篇四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怎样通过“创设有价值的活动区环境”来实现幼儿预期的发展呢?我们在学习中成长,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静下心研讨我们的现状;在思考中规划,在公共区域及幼儿活动室游戏规划中,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地域的资源特点、园所的发展需要,在观察中实施。

关键词:学习规划 观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由于我园园所空间小,只有一栋教学楼,怎样利用好我们的环境,通过“创设有价值的活动区环境”来实现幼儿预期的发展呢?带着困惑,我们开展了如下的尝试。

一、在学习中成长

1.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本学期园长、副园长、骨干老师外出学习十多次,培训覆盖率达100%,每次外出培训后,我们都及时开展二级培训。走出去,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为园所环境规划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宝贵的经验。

2.静下心,研讨我们的现状

在园本培训中,副园长杨春老师带领全体教师学习了《幼儿园室内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对照标准我们静下心来研讨,感觉我们的公共区域、幼儿活动室还有不少问题,如三楼草垛坊占的空间大,导致幼儿活动时选择余地少;幼儿活动室部分区域不固定,区域位置不合理。

二、在思考中规划

1.公共区域的游戏规划

公共区域是利用班与班之间相邻的空间设置的活动区域,公共区域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幼儿园的空间资源,空间和材料为全园幼儿所共享,减少了教师间的重复劳动。

规划依据:

(1)基于幼儿的学习特点

幼儿的学习方式主要是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去模仿、感知、探究,“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我们的一楼走廊、二楼走廊、科发室提供了大量生活中的材料,为幼儿的操作、体验奠定了基础。

(2)基于地域的资源特点

我园地处城郊结合部,园所附近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农作物、石头、沙、土等;还有富有价值的社会资源,如园所附近的面筋厂里有大量废旧木料。立足这些资源,我们创设了乡土创意坊、木趣工作室。因为现在农村发展“城市化”,很多传统的工具、农活都荒废了,我们创设了农趣园,为幼儿营造了一个走进传统、感受农味的氛围。

(3)基于园所的发展需要

我园一直坚持“科研兴园”的原则,现正在开展“十二五”省级规划科学课题的研究,创设丰富多彩、富有探究性的环境,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学习,有助于提升课题研究效果,促进园所的发展。

2.幼儿活动室游戏规划

我园各班活动室空间相同,格局相近,下面以小班活动室为例进行介绍。

规划前:以“秧田式”布置为主,活动区域未全部固定。

规划后:室内分为集体活动区、表演区、角色区、生活区、建构区、美术区,走廊上还有科学探索区。(图片形式展示)

规划中的感悟:

(1)在观察中调整区域

教师是贯彻、落实《指南》精神的主力军,要充满游戏精神,自由、自主、创造和愉悦,客观、真实地观察和了解幼儿,是教师有效地满足幼儿的需要和促进其学习与发展的前提。

小班室内原来有一个“小猫钓鱼”的游戏,教师期望幼儿在游戏中初步感知磁铁的奥秘,但观察发现幼儿兴趣度不高,刚好幼儿园的操场上新砌了水池,教师就试着把“鱼”放进水池,再邀请幼儿去玩,看到水里的“鱼”,幼儿立刻来了兴致,主动跟老师要钓鱼竿和小漏网,于是教师顺水推舟地把“小猫钓鱼”搬到了户外。教师在观察中还发现幼儿对粘贴、手指点画等美工活动较感兴趣,就在教室里新增了美工区,满足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要。

(2)在生活中寻找新材料

在“闻一闻”区域中的材料原本仅限于酸、甜、苦、辣等调味品,幼儿很快就没了兴致,教师就将香水、葱、蒜、姜等生活中的材料引入活动区。原本“摸一摸”区域中提供了毛巾、沐浴球、丝瓜瓤,教师发现幼儿对粗糙的材料很感兴趣,还有什么是粗糙的?幼儿在散步时捡到一片树叶,高兴地告诉老师:树叶是糙糙的,教师的思维也被激活,带领幼儿在活动室、专用室里“寻宝”,他们找到了美工室的麻袋,环境创设的海绵纸和瓦楞纸,让活动区的材料更丰富了。

树叶、麻袋等材料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能使幼儿感受和体验到所探索和学习的内容对自己和同伴的意义;是他们当前想要知道的东西和想要解决的问题,会使他们发现和感受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3)在课程中生发新游戏

在实施综合活动课程的过程中,老师带领幼儿玩游戏“什么玩具不见了”,教师提供玩具后,幼儿主动和同伴商量玩法,并确定了“我把眼睛蒙起来,你来藏,我再来猜什么玩具不见了”的玩法,在游戏中教师先提供了三四种玩具,发现幼儿很快能猜出什么不见了,然后幼儿互相讨论,主动将玩具增加到六七种。捕捉到幼儿新的兴趣点,教师及时增加了各种玩具,满足幼儿新游戏的需要。

(4)在放手后玩出真游戏

在一次次见证幼儿的主动学习与发展后,小班老师感受到:一定要信任幼儿,学会放手。当她们闭上嘴、管住手后,她们又有了新的发现。

在“听一听”区域中,幼儿选择喜欢的乐器后,在敲打的过程中自弹自唱起学过的歌曲,并邀请同伴欣赏,然后还利用桌子打起了节拍。当旁边的同伴因为敲桌子的行为受到干扰时,也能友好地向他提出“轻一点”的建议。幼儿在探索听诊器的过程中,自发地扮演“妈妈”与孩子的角色,孩子要站着给“妈妈”听,“妈妈”说:“你坐在椅子上。”“妈妈”帮孩子检查完心跳后说:“妈妈听过了,你没什么事,可以出去玩了。”孩子出去玩之后,“妈妈”又拿着听诊器找到保安师傅,帮他检查心脏。“妈妈”在探索完听诊器后,拿着听诊器做话筒,开起了演唱会……

三、在观察中实施

通过规划,老师为幼儿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幼儿会怎样使用这些环境,环境的规划是否符合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需要呢?下面还需要进行怎样的调整?我们鼓励教师带着问题退到后面,学习安吉的游戏理念:闭上嘴,管住手,把真游戏还给孩子;睁大眼,竖起耳,把真支持给予孩子!

5.角色游戏活动观摩感想 篇五

游春梅

一、角色游戏:模仿、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对生活的反映。

二、角色游戏要有:主题、角色、情结、材料。游戏前体验观察、不断丰富、在过程中指导、体验、新材料要慢慢的投入。

1、孩子们应该玩得很开心、很投入。

2、游戏的兴趣有了应该更需要毅力坚持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和意志品质。

3、要考虑游戏的育人作用,在做中学。

三、角色游戏的价值:

1、幼儿主动交往、主动学习。

2、合作行为能力的培养。

四、角色游戏的评价方式:

1、直观呈现游戏情景、运用图片、视频等。

2、巧用记录表。

3、开放的提问、简洁的提炼、提升幼儿的经验。

4、关注他人的活动,幼儿互相评价。

五、“米奇西餐厅”之旅

第一站:体验——首先亲子体验、师幼体验——带着问题体验(西餐厅里面有什么?都有哪些人?做什么的?他们会说什么?)

第二站:经验迁移——餐厅取名字、画标志——需要什么?自己制作。

第三站:问题解决:初期营业——在问题中探索前行。修业整顿——突破游戏瓶颈、增强游戏体验。

第四站:孩子的收获:

1、主动参与、主动观察。

2、交往意识增强。

3、自觉的协商讨论解决问题的意识。

4、对西餐礼仪初步的感受、知道爱惜粮食(打包)。

第五站:反思:

1、实际探究是根基。

2、主动参与游戏的动力。

3、问题探究是游戏的路径。

4、游戏评价是游戏的支撑。

总结点评:

1、尊重幼儿、自由选择。幼儿语言发展很好,角色的发展交流、角色意识明确,幼儿的动作发展和规则意识强。

2、成品材料和高结构材料多、应多提供半成品材料。

3、观察时心中要有目标、游戏的重点、整体和个体。

4、评价时教师过于高控,幼儿不能自由表达。

6.今天我生日角色游戏活动方案 篇六

刘淋淋(组长)、杨舒雅、王晓丹、杨静、蒋仙丹、赵迎春、刘才美

一、活动主题:

娃娃家-----今天我生日

二、活动目标:

情感目标:鼓励孩子大胆交往,体验游戏的乐趣;

认知目标:在角色扮演中初步感知最基本的待客之道、和做客的礼仪;

技能目标:学会使用“你好!”“谢谢!”“再见!”等一些基本的礼貌用语。

三、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收集幼儿平时做的手工作品和从家里带来的可利用的废品,放到“娃娃家”里;

经验准备:周末让家长邀请小朋友到家里做客,或者带小朋友去别人家里做客。

四、活动过程:

导入:

询问小朋友周末到别人家里做客的事情,激发幼儿的兴趣。再以“今天有一个小朋友过生日,我们一起去他家做客好不好?”引出今天的活动。

角色分配:

1.向小朋友说明此次游戏的角色包括:爸爸、妈妈、过生日的小朋友、和一群去做客的小朋友,启发幼儿理解角色,明确每个角色的基本要求;

2.询问幼儿的意愿,根据幼儿的意愿分配角色,并进行相关的协调,确定幼儿扮演的角色。

讲述活动要求:

告诉幼儿此次活动需要幼儿需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去完成此次活动,注意活动的秩序。

开展:

1.教师还是以教师的角色进入到游戏中,不同的是,教师此时是作为游戏者,带领幼儿去到小朋友家为小朋友过生日;

2.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开展游戏活动,在活动出现问题的时候进行指导,保证活动的质量。

结束:

1.组织幼儿一起对此次活动进行评价,教师多以鼓励的方式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点评,并以启发的方式,一道幼儿发现并指出活动中的不足和改进的方法;

7.学习性区域活动与角色游戏的融合 篇七

关键词: 角色游戏 亲社会行为 条件创造

一、幼儿亲社会行为调查,发现可塑源泉

在《心理学大辞典》中指出:亲社会行为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这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社会行为,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指标。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幼儿的社会性,尤其是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不容乐观。很多幼儿不懂交往、谦让、分享与合作。而目前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多半集中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等,很少关注幼儿亲社会行为是如何发生的。此外,本次研究将采取文献法、观察法和个别访谈法,重点观察中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其亲社会行为发生的主动性程度,以此作为教师指导的理论依据。

在大量文献检索的基础上设计如下步骤,首先选择并编制了观察量表,记录中班上学期幼儿亲社会行为记录表,主要包括分享、谦让、助人、合作共玩。其中每种形式按照其发生的主动性程度,从强到弱设定了4个水平等级。然后采用事件取样观察法,从江干区某幼儿园两个中班所有幼儿作为观察对象,对角色游戏过程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生现状进行了现场观察与记录。观察时间为:2010年10月周二、周四下午3:00—3:30,共计5天。

中班上学期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状况 等 级 标准差

总是能 有时能 需要提醒 不能 分享 0 22% 68% 10% 0.3 共玩 10% 28% 54% 8% 0.21 谦让 2% 13% 59% 26% 0.2 助人 13% 33% 47% 6% 0.19 本次调查表明,中班上学习幼儿正处于小班到中班的过度期,亲社会行为较弱。从调查中看出:

㈠分享

在角色游戏中“极其乐意与同伴分享的”发生率为0;“经过老师提醒学习分享的”出现的比率占68%比重最大。通过调查我们也可以看出,有无教师的引导对孩子的影响差别很大。观察过程中曾问过部分孩子:“你为什么同意分你的玩具给他呢?”回答通常是:“老师让给的,老师会表扬我。”“我也可以玩他的啊。”这类答案透视出孩子的分享动机主要是“诱发、互惠、权威”等等。无论如何都不会把玩具分给别人”这类现象还是存在的,占了10%。孩子的理由是“谁让他先拿到玩具啊?”总的来说,分享对中班幼儿来说更多的是作为解决矛盾的一种方式,不具有明显的道德意义。

㈡合作

合作是出现最多的亲社会行为,各个水平所占的比重也与其他亲社会行为有所差异。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无教师指导对孩子的表现影响不大。观察中,我们也发现自主自发合作的特别多。但对游戏材料或角色的选择经常会发生纷争,许多孩子都会向老师告状,说别人怎么不对、在抢什么操作材料等。

㈢谦让

谦让不同于分享和合作,就游戏材料玩具来说,在分享和合作中“玩具是大家一起玩,是大家共有的”,而谦让就不一样,对孩子来说“玩具给了你,我就没有了”而不是“你有我也有,大家都有”;就游戏角色来说,“你要扮演,我也要扮演,你演了,我就演不成了”,孩子们很难想到“大家可以轮换着演”,所以通常没有积极主动的谦让。

㈣助人

助人是指在同伴有意或者无意地受到了心灵或者身体上的伤害时给予安慰。中班的孩子在四个水平上的表现可以说出人意料。例如:主动帮别人捡东西,扶起摔倒的小朋友,同时语言上还伴之以“不哭哦”“不痛不痛啦”等。但也有个别孩子无论怎样一点都不同情别人,甚至有点幸灾乐祸的表现。

二、角色扮演法,塑造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生性爱玩好动,而游戏正是一种集自由、兴趣、需要、快乐、满足于一体,以幼儿为主体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因此,游戏符合幼儿的天性,且与他们快乐地生活、健康地成长有着密切联系,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有着极端重要的作用。

㈠ 角色游戏的基本特点

⒈ 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的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

⒉ 角色游戏的基本特点:

⑴ 幼儿对社会生活的印象是角色游戏的源泉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游戏主题、角色、情节、材料的使用均与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有关。幼儿生活经验越丰富,角色游戏的水平也就越高。

⑵ 想象活动是角色游戏的支柱 角色游戏过程是创造性想象的过程。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地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因而他们对角色游戏的兴趣最为浓厚,幼儿玩角色游戏的主题、角色、情节也十分多样与新颖。

㈡角色游戏的结构以及形式 1.角色游戏的结构

角色游戏是幼儿自己确定主题,编造情节,扮演角色,自己布置游戏环境,自己选择材料,制作玩具用品,自己设计情节,想象适当的语言、动作来进行的一种游戏。2.角色游戏的形式

“游戏是儿童为了寻找快乐而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并具有多样化特点。”就是说一种活动能使幼儿感到开心、好玩、有意思,并以此为目的主动投身其中,积极从事的,这就是游戏。而角色游戏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幼儿通过模仿、想象、扮演角色、使用玩具、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活动;又是幼儿独立自主的活动。

㈢ 角色游戏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

⒈ 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意识进行游戏,以角色的身份要求自己完成游戏,角色游戏可以培养幼儿分享行为,在游戏开展过程中,我们不断设置各种分享的游戏练习以提升他们与他人分享的意识。

例如:在“娃娃家”游戏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一部电话机、一辆小推车和若干大小不一的食物,并向孩子们提出当有“客人”来“娃娃家”做客时,“妈妈”、“爸爸”、“宝宝”应当怎样分配这些物品?启发幼儿学习分享,共同享用娃娃家内的物品、玩具,并用各种食物招待客人等等,让他们在游戏交往的同时分享行为也能随之产生。

⒉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角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实践社会交往行为的机会。幼儿通过扮演的角色,反映着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关系,模仿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准则,学习劳动者的合作交往的方式,待人接物的态度,体验着他们的情感。幼儿在角色游戏中逼真的表现所担当的角色,与同伴合作交往。

如:在玩“开餐馆”的游戏中,扮演服务员的小朋友,会热情地接待每一位客人,说:“欢迎光临”。客人入座后便向他们询问:“小姐需要喝点什么?”,“先生请您点菜”。客人吃完饭走了以后,服务员便彬彬有礼地对客人说:“欢迎下次再来。”又如:“娃娃家”的游戏中,“爸爸”下班回到家了,“孩子”说:“爸爸,您累了吧!快洗洗脸,先喝杯水,休息休息吧!”这样幼儿便学着关心他人,尊敬长辈等好的思想行为,学会正确的方法与同伴合作玩,发展正常的交往关系。

⒊ 培养幼儿的谦让意识 角色游戏中要进行角色的分配,为了培养幼儿的主导性,体现以幼儿为主体,角色游戏应由幼儿自己分配角色,但这样会出现争抢角色的现象。在活动中,你要当售货员,我也要当售货员,你要做司机,他也要做,争论不休。怎么办呢? 如:在一次角色游戏中,有两个幼儿在玩角色游戏,他们打算开汽车,但是角色中有少许的车辆提供,于是就有两个幼儿都想享用同一辆汽车,这时一个幼儿就对另一个幼儿说:“我们来猜拳,看谁赢了谁来当今天的司机。”另一个幼儿说:“好吧。”在彼此的协议下,角色分配就这样获得了成功。而在这个时候,又有其他的幼儿想加入他们的游戏,人数越多,角色的分配就越复杂,他们之间的合作行为就越能体现出来,有限的外部环境促使他们不得不学会谦让——后来居上的幼儿就会使出浑身解数进行协商。

⒋ 培养幼儿的助人意识

角色游戏的内容与形式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幼儿通过角色扮演而实现其角色转换过程,进入他人角色并体验他人情感和行为经验,每为幼儿都有参与角色行为练习的机会,他们能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理解帮助别人的快感。

例如:我在介入游戏时,当一名没钱来医院里治病的重伤病人,这时,我发现大多数幼儿都能慷慨解囊,主动上前帮忙或是积极地想办法,表现出了最起码的同情心和责任感。我对这些表现都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和正确引导。

三、适时指导,为幼儿亲社会行为创造条件

通过对中班幼儿游戏过程中亲社会行为发生现状的观察研究,我们发现“分享、谦让、助人、合作、公共道德”等五种亲社会行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在游戏中,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教师的引导,所以,教师的观念和引导方式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至关重要。

游戏中的角色、情景、幼儿自己的表现与展开,都依赖于幼儿间的社会交往。角色扮演法要求教育者根据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选择相应的角色,使角色扮演具有针对性,以提高角色扮演的效果。角色游戏对于幼儿亲社会行为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该如何有效组织开展角色游戏,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呢?

第一、材料灵活多变,丰富游戏内容

良好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幼儿游戏中的社会环境主要是指教师布置的环境、材料的投放。教师所选的材料首先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其次要种类丰富,不一定要形象、逼真的。材料简单,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以物代物、一物多用。如果提供的材料是现成的,分工非常细,幼儿就不需要协商讨论,更不需要想象与创造,那么孩子就不感兴趣,材料就成了摆设。再次要定期增添或更换部分材料,吸引幼儿兴趣。在幼儿熟悉的游戏环境中加入新材料,往往会对幼儿所熟悉的情节形成挑战,促使幼儿尝试新的玩法,发展出新的情节。如:在“娃娃家”放一支笔,会使“妈妈”教娃娃画画,放上牙膏、牙刷,会让“父母”提醒“娃娃”刷牙,保护牙齿健康。材料的投放可以是逐渐增加、变换的,不要一步到位,这样就限定了游戏情节。

第二、教师认真观察,适时角色参与

在游戏中教师先观察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情况,如果情节简单,应考虑如何丰富幼儿这反面的经验。然后观察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否正确。如有的幼儿用手拿东西“吃”,“司机”开车到处跑,不遵守交通规则,这些都需要教师纠正。

幼儿特别喜欢教师跟他们一起玩,教师参与游戏时,幼儿非常兴奋。幼儿在角色游戏中遇到困难,教师要鼓励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如:在一次游戏中,教师以一名角色身份(顾客)参与了幼儿的活动,招呼——入座——点菜——上菜——品尝——征询——致谢,这一系列过程中,教师就把“点菜”这一新颖的游戏方式传递给了幼儿,影响幼儿的游戏。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各有分工但有相互协调配合,教师要鼓励得到锻炼与发展,为幼儿以后的社交提供必要的准备。

第三,最后教师讲评,愉快结束游戏

要使幼儿愉快地结束游戏,就需要教师掌握时机,即在幼儿游戏兴致尚存的时候结束游戏让幼儿还盼着下次的游戏。收拾整理材料是结束游戏的主要内容。好的结束可以培养幼儿爱惜玩具,做事有始有终。游戏结束后应进行简单的讲评。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游戏得失,更有利于促进下次游戏的开展。

第四,家园共同教育,积累社会经验

在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时,不要只注意“物”,更要注意“人”。角色游戏的开展为幼儿提供了一个知识经验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有利于促进幼儿经验的积累,认知水平的提高。角色游戏反映的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而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人的分工合作关系,同时在游戏中学会分配角色、协调同伴间关系,对于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幼儿明辨是非的能力差,在积累经验的过程中难免全盘吸收,这就需要教师与家长的正确引导。

四、实践结果

通过一学期的角色游戏的锻炼,再次从分享、谦让、助人、合作共玩、归还物品方面来调查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状况,观察时间为:2011年3月周二、周四下午3:00—3:30,共计5天。

中班上学期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状况 等 级 标准差 总是能 有时能 需要提醒 不能 分享 19% 29% 46% 6% 0.17 共玩 27% 30% 40% 3% 0.16 谦让 22% 28% 43% 7% 0.15 助人 34% 20% 42% 4% 0.17 本次调查表明, 在角色游戏中能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使幼儿逐渐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学习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为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角色游戏材料的使用、角色选择的范围、角色扮演技能、游戏时间、互动行为和语言沟通6个方面是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直接表现,这些反映了幼儿亲社会行为水平的高低。通过一学期的调查,幼儿亲社会行为与其心理水平都有一定的发展,幼儿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观点采择能力,能够注意和体会他人的情感和需要,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意识和能力,这为其友好交往行为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对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观察发现,角色区的规则教育,以简单的一两句话告诉幼儿应该遵守的行为规则。

五、总结

《心理学大辞典》中对于“亲社会行为”的解释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必须分享、合作、谦让,以保证游戏的顺序进行。本文就角色游戏对中班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做了实践研究,将江干区某幼儿园两个中班所有幼儿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文献法、观察法和个别访谈法,研究角色游戏过程中幼儿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情况。通过实践研究发现角色游戏能够有效提高幼儿在社会行为中分享、合作共玩、谦让、助人的意识,进一步确定角色游戏对于幼儿亲社会行为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提高角色游戏的质量,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游戏情境,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和内容,积极参与其中,联合家长共同努力。参考文献:

8.区域游戏活动计划 篇八

区域游戏活动计划1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而区域活动正符合这一要求。

游戏活动是孩子们的最爱,自从区域游戏活动开展以来,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和喜爱。在游戏中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和教育目标为幼儿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在投放材料上遵循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操作材料,进行自由自主的学习,帮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或扩展相关经验。通过游戏认识并体验人与人的关系,在上一学期的游戏活动实践中,孩子们找到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幼儿的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明显的有所提高。因此,在本学期开学前,针对各个区域活动合理的制定目标开展实施,并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现一些游戏情节,能够与同伴合作进行游戏,解决一些简单的小问题。让孩子们学会互相谦让、用礼貌用语交往,感受游戏的快乐。同时,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印象,根据本班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情况,具体目标如下:制定本学期游戏。

一、班况分析:我班现在有幼儿31名,其中男生20人,女生11人。经过一学期的幼儿园生活,孩子们已经掌握了一些生活动的知识。自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学期我们将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开设各种各样的区角活动,让幼儿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

二、创设区域活动

根据中班幼儿健康、社会、认知、语言、艺术等方面发展的需要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我们为孩子创设了“体育角”、“自然角”、“农家小院”、“图书角”“美工区”“建构区”等不同形式的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动手、动脑、并且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活动的场所和施展才能的机会。

三、区角设置

(一)体育角:

为了得到更多丰富的户外活动,根据中班孩子年龄特点,我们利用废弃的物品,动员了所有家长和我们一起自己制作了体育器械,沙包、飞碟、梅花桩等,这样的体育器械我们不仅只是为了玩,我们还要玩出多样化,让更多的器械进入到我们孩子的生活,让我们的孩子健健康康的成长!因为每个班级的空间都是有限的,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多的空间进行游戏,我们选择了把这个区角设置在走廊,这样既不占用班级里面的空间,而且还能让孩子们的玩的更尽兴。在走廊里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摆放梅花桩,然后自由的在上面行走,还有我们的小高跷,孩子们在刚开始时也可以扶着墙练习。套圈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看孩子们玩的都多开心。因为时间及空间的限制,我们的体育角的很多器材都没有展开,比如沙包、飞碟、棉棒等,但是孩子们其实都玩得非常的棒。

(二)农家小院

我们农村操作材料少,但是我们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于是我们设计的‘农家小院’,让幼儿及家长大量收集农作物,如:各种豆类、玉米等,还有丝瓜、葫芦等各种农产品,还有各种柳编、草编制品等,孩子们虽然身在农村,但是对于各种种子等的了解非常的少,甚至分不清楚,在这里,他们可以通过观察、触摸等认识各种各样的种子以及了解他们各自的用处。每当区角活动时,孩子们都喜欢在里面打草栅,编辫子等,打草栅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材料很简单就是让家长收集的麦秆,我们还请了会用这些材料制作玩具的家长来帮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制作玩具,孩子们都非常的感兴趣,在制作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而且引起了孩子们用我们周围的材料自己制作玩具的兴趣。通过区域活动,让幼儿更好的了解了我们农村。

(三)图书角

为了丰富孩子课外知识、开阔视野,我们知道小孩子最喜欢的书是绘本,今年我们买了很多的书,孩子们可喜欢了,每次看书特别多的认真,还不是的给自己的同伴将自己看得到故事,通过阅读各种各样的书,使孩子们学到了很多知识,懂得了很多的道理,并且在活动时孩子们还能讲出许多的故事,孩子们们从中受益匪浅。在读书的同时,孩子们还养成了爱惜图书,看完了图书要放回原来位置等良好习惯。

(四)建构区

中班幼儿在区角游戏活动中合作能力较差,我们给他们准备了大型的积木,可以合作搭建,在游戏中他们可以合作完成,我们每一次都会把准备的材料有所变动,还要根据孩子的发展情况不断的完善,构建区主要在于培养每位孩子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五)美工区

中班的孩子动手能力发展较快,他们喜欢剪剪、折折,画画等,在区域中为幼儿准备了大量的活动材料,为了保护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美工区需要为幼儿提供一些低结构材料,半成品的材料较多,我们还请家长为我们带来了所需的材料,让幼儿选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情感,享受创造活动的快乐。

(六)自然角

自然角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一部分,是科学教育的重要资源。我们充实的利用空间,把孩子和家长种植的各种植物吊挂在走廊的栏杆上,这样既节省空间还美化了栏杆,一举两得,我们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植物,每一次浇水孩子们特别高兴,他们有时还谈论谁的植物长得好看,谁的长得高,自然角成了和孩子们关注关注的焦点,幼儿随时观看随时浇水,学会管理自己的事情,锻炼了幼儿的责任心和爱心。

本学期我班将从区域活动实际出发,根据主题和课题的变化,开展区域活动。在区域活动中,积极发动家长、幼儿参与到自制活动材料之中,从而丰富区角活动材料,我们留意观察每个孩子的兴趣操作情况,真正做到让他们自由、自主、自发的游戏。真正体现孩子们的主导地位,而不是在发现问题时,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强加与孩子。

区域游戏活动计划2

一、问题的提出区域活动,就是以幼儿的需要、兴趣为主要依据。

考虑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正在进行的其他教育活动等因素,划分一些不同的活动区域,如积木区、表演区、科学区等。在其中投放一些适合的活动材料,制定活动规定,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区域,在其中通过与活动材料、同伴等积极互动,获得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它以其自主性、创造性和趣味性深得幼儿的喜爱,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建构了知识,开发了智力。而游戏是一种自由自发的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序的活动,游戏的有序性一旦被破坏,游戏将无法很好地进行下去。区域游戏活动因其自由、自主、教师间接指导等特点,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规则比较难建立。再加上新入园的小班幼儿在入园前由于自己的长辈包办代替,导致自身的自理能力差,随拿随放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充分暴露了这一点,活动结束后一片狼藉,杂乱堆放,整理材料成为了老师的一种负担。此现象造成了两种结果:一是无奈无休止的整理,二是活动时间的短缺。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幼儿园的班级是一个大家庭,同样,班级内也要有规则的约束,这是幼儿一日生活有序开展的保障。幼儿期是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期,良好规则意识的建立有助幼儿养成受益一生的素质和习惯。

二、存在问题分析。

小班幼儿犹如刚出壳的小鸡,来到幼儿园这个浓缩的“小社会”一切都是那么地新奇,摩拳擦掌跃跃一试,看似破坏性的探索让她们试图了解新环境,获取新知识,这是必不可少的途径。对幼儿来说,区域就是一个有玩具的地方,像自己家的小房间,可以尽情地玩,玩好后可以随手摆放,反正爷爷奶奶会帮他整理,没有顾忌、没有任务,没有任何规则。而且绝大多数幼儿自理能力相对较差,没有收拾整理的经验。

场景一:刚到游戏的时间,教室、走廊就变成了热闹的菜市场。赵宇航和李子涵这俩位好兄弟正忙着把建构区的积木从里面搬到了超市,然后又从超市把自己买的东西放到了教室的角落里。

场景二:徐何、母智文、时晨棪这几个男孩子总是在建筑区玩枪战游戏,搞的建筑区乱七八糟,一片狼藉,不时的还发出“砰砰”的声音,等到结束音乐响起来后,几个小家伙把积木往垫子上一扔穿好鞋子赶紧跑进了教室。

场景三:教室里还不间断的冒出争执:“这个不能放这里的,我不准你放这里。”“这是我的!这是我的!”“老师!他打我!他碰我!”相对于集体活动,区域游戏活动更需要幼儿形成强烈的规则感,如何选择区域,如何取放材料,如何做好自己的事情、如何和同伴合作游戏、如何尽可能控制自己的音量来保持教室的安静、如何向老师求助等等。小班幼儿第一次进入区域,由于缺乏对规则的了解,如“超市”的场面自然是在所难免的。教师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给幼儿规则,只能很多规则来约束和控制幼儿,但它只能对某些幼儿起作用或者只是在短暂的时间内有效果。如何给小班幼儿创设一个安静、有序、富有吸引力的环节让幼儿自觉的遵守游戏规则呢?我们必须重视细节处理,内化规则意识,巧妙制定区域活动规则在区域游戏活动中玩出规矩来。

三、区域活动规则建立的方法。

如何在区域活动开展初期做好应对工作,让幼儿顺利地接触并玩好区域活动,让区域活动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同时让教师敢于放开手脚让幼儿尽情地玩区域活动,使幼儿玩得开心、教师带得省心,优化区域规则,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重视开始环节,先行活动“前”规则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指出:二到四岁幼儿要重点发展个性的自主性。小班幼儿符合这个年龄阶段,因此对其进行自主性教育势在必行,而自主并不等同于放任,还需教师适时适地指导,让游戏活动的价值体现出促进幼儿能力发展的功能。所以对小班幼儿的区域活动规则的有效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应该让幼儿意识到区域活动有自主性外、更要有的是秩序性和规则性。在正式的区域活动开始前,规则意识应在幼儿的心中逐步建立,规则建立了,有规则地开展区域活动才能算是正式的区域活动,规则先行,为活动的开展打下基础。那么如何建立规则呢?

在区域活动开展前,教师把幼儿带到各区前,一一讲解这是什么区,玩具的名字叫什么?猜猜可以怎么玩?让幼儿对材料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也激发了孩子尝试的欲望。接着介绍玩具应该怎么摆放,逐渐增加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在幼儿的概念中形成在幼儿园有“可以”也有一些“不可以”。作为老师不要认为对孩子说“不可以”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这些可以和不可以就是规则。对孩子讲规则时,并不是粗暴地制止而是委婉地拒绝和适时地引导。当然规则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除了活动前亮出规则外,活动中、活动后重新提规则至关重要,需要教师不断地刺激,不断地帮助幼儿巩固,规则才能牢固建立。

这里所讲的规则更侧重的是摆放规则,如:不随意移动固定放置的物品,一个区的物品不能移到别的区,(有交往需要的例外)每个玩具都有自己的“家”玩好后要送它“回家”等等,有了摆放规则,给幼儿自己和老师的整理工作提供了方便。当然还有在自选的区域坚持玩到最后等规则也是需要强调和巩固的。

区域游戏活动的制定,只是为区域活动的高质量提供一种“可依的法”,而要让这个“法”发挥其作用,关键还在于“有法可依”,否则,活动就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在实践中,我们根据不同规则的性质,主要运用四种方法来帮助幼儿更好的掌握和遵守活动的规则。

(1)暗示法所谓暗示法,是指将区域活动规则蕴含在环境之中,让“环境说话”,让区域中的环境来告诉幼儿该区域的活动规则。

如关于进区人数的限定问题,我们采用进门挂牌、贴名字控制椅子数、投放适量同类材料等方法,来提醒幼儿遵守该活动的规则。如小舞台,我们通过投放适量的椅子,让幼儿形成一种规则;当椅子坐满的时候,先到其他区域去玩,等椅子空了再来,避免一个区域因为认识过多而引发纠纷。再比如建构区,我们投入一定数量的操纵材料,暗示没有足够的材料的幼儿就要去别的区域玩,等等。

(2)图示法规则的掌握与遵守不能只是依靠环境暗示,有些规则还可以通过图画加文字的方式形象地表示,并贴在相对显眼的位置,提醒幼儿遵守。比如,我们在娃娃家入口处的地板上贴上几双小脚印,鞋跟朝着娃娃家的地方(因幼儿进区时比较从容,离开区域是比较匆忙,这样放鞋子方便幼儿穿),我们将一双整齐的鞋(左右脚正确)画成两张相向而笑的人脸,提醒幼儿,当你的鞋子放成一对好朋友姿势时,左右脚便不会穿错。这样,鞋印不仅仅是娃娃家满额人数的标志,同时又成为了训练小班幼儿生活技能的无言之师。

除此之外,我们还经常将图示法应用于有关操作材料的使用和收拾的规则。在收拾玩具材料中,我们用不同的区域的材料归类摆放,每一类都有相应的标志,如一把剪刀的图形告诉幼儿这是放剪刀之处,贴着积木的筐子表示这是积木的家,贴着几何图形的表示几何图形应放的位置。这样幼儿在收拾玩具的材料是还可以渗透对应、分类学习。

(3)提醒法小班幼儿由于受年龄特点的制约,在活动中常常会因忘记规则而影响了自己或别人的操作活动。像这样情况,我们可以采用提醒法给予幼儿适当的帮助、提醒。可以是教师对幼儿的提醒,也可以是幼儿对幼儿的提醒。

教师可将幼儿部分规则隐含在环境中,帮助幼儿建立秩序感。如在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当幼儿声音过响时,教师轻轻地提醒:“我听不到好听的音乐了,你们能安静一些吗?”当幼儿由于不懂规则而无法活动时,如在娃娃家中,教师看到娃娃被妈妈放在一旁,就走过去抱起娃娃,摸着娃娃的额头:“哎呀,娃娃怎么发烧了?一定是着凉了,爸爸妈妈们,快送娃娃去医院吧。”这种“介入式”的提醒,既纠正了妈妈忽略娃娃的现象,又丰富了游戏情节。

(4)趣味法要使幼儿在区域活动时专注, 就必须让他们喜欢区域,愿意长时间操作。针对幼儿喜欢模拟、情绪容易受感染等特点,教师在设计区域材料要非常注意情趣性。如在娃娃家,让幼儿学习用勺子舀各种东西来喂娃娃。在超市里,摆设各种丰富的小吃,生活用品,让幼儿身临其境的融入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

2.逐区开展,材料递增,细化、完善规则(1)逐区开展,细化规则小班幼儿的认识水平低,接受能力弱,如果一下子让各区全面铺开地玩,不光幼儿会显得手忙脚乱,带给老师的也同样是焦头烂额。所以在组织活动时,可先带领幼儿参观活动区,帮助幼儿认识区域的名称、内容和材料。之后采用逐区开放的方式进行。逐区开放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帮助加强幼儿的行为目标,为全面开展作储备。

幼儿来到幼儿园这个新环境,所看到的接触的一切都是新鲜的,他们想去玩、想去探索,这是孩子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此时教师必须尊重幼儿的天性,不能有太多的限制。而且为了稳定孩子们的情绪,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让他们适时适度地 “为所欲为”非常有必要。

(2)材料递增,完善规则逐区开放,让幼儿全面深入了解了各区的规则,材料有序的递增是完善规则得要点。如:娃娃家,在材料的提供上既要满足人数需求,又要顾到幼儿的收拾技能,所以材料遵循品种少,数量多的原则,等幼儿的兴趣逐渐减退,幼儿知晓简单的规则后,教师方可逐一丰富,丰富材料的目的是为了激起幼儿的再度兴趣,以开展正式的、完整的区域活动。

3.关注结束环节,建立活动“后”规则区域活动结束后,幼儿不会整理,教师替幼儿整理材料变得理所当然。如果教师抓一抓结束环节,建立良好的活动“后”规则,这样的状况就会逐渐改变。小班幼儿认知水平还很低,个体之间的差异也很大,让幼儿按类摆放似乎有点困难,但事实证明只要老师把好前面两道关,孩子们能做到,当然这其中需要老师的不断地鼓励、引导和督促。前面说到规则先行时提到摆放规则,有了摆放规则的建立,幼儿在整理时能按老师的要求摆放,别看孩子年龄小,但他们的记忆力强,能理会老师的意图,大部分幼儿知道怎么放才是正确的,谁放错了还会帮忙纠正,初步懂得了分类摆放。随着材料的逐步增加,遇到种类多又相似的区域材料,教师张贴形象的图标帮助孩子们理解材料和位置的对应。(也有小部分幼儿还不会按要求摆放,但我相信在这么一个洁净整洁的大环境下,在大部分幼儿的影响下这部分幼儿迟早会被同化)。

习惯的建立是一个长久的、逐步稳定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内化,是一种行为倾向。所以日常活动中的物归原处的规则要求不能松懈,如:晨间桌面活动的玩具、晨间锻炼器械材料等收放规则很重要,它和区域活动的取放规则应要求一致,可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同时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家园一致要求对习惯的养成也至关重要。活动结束环节的自我整理规则是必定的要求,教师要不断强调参加该区域的幼儿一起动手全部整理干净,方可离开区域。这不仅能帮助幼儿建立主动整理的良好习惯,还培养了幼儿的责任心。这时候的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观察者与引导者,而不是无助的整理者,整理工作大部分交给了孩子,不仅解放了教师,还使幼儿养成了良好的游戏习惯,对幼儿一生的习惯养成有利。

区域游戏活动计划3

一、指导思想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环境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而区域活动正符合这一要求。依据区游戏中心教研组工作意见以及我园研究实际发展情况,我们该怎样利用和挖掘材料的教育价值?我们该为幼儿提供怎样的区域活动材料?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由于区域划分的内容比较多,各个年龄阶段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最终我组将形成多种有益于幼儿全面发展的、富有丰富教育意义的、适合幼儿园开展的生活化游戏探索系列,以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推动园内游戏的发展。本学期教研组将重点研究小班生活区材料的选择、制作和投放。

二、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1、围绕小班生活活动的内容和要求,明确培养目标,考虑材料对本年龄段幼儿的适宜性,研究与开发生活区的游戏材料。

2、通过活动,了解材料的分类,围绕目标进行教育价值判断,掌握设计技巧。

3、学习区域活动管理的相关经验,通过现场实践操作,掌握生活区域的设置方法。

4、收集、整理小班生活区材料,为后期实践提供资源。

三、活动形式与要求

1、围绕教研内容和计划,以实践操作和集中研讨为主要形式,研究小班生活区材料的制作与投放。

2、认真完成组内布置的制作任务,为研讨提供相关素材,同时加强自我学习,不断丰富关于区域材料制作、投放等方面的知识经验,提高专业素养。

3、准时参加教研活动,活动时间下午14:00~17:00。认真参加每次的活动不缺席,有事请假。

四、观摩活动具体安排

时间 主要内容 活动地点

10.21 1、学习本学期计划

2、学习小班生活活动的内容与要求 香山路幼儿园

11.18 1、交流制作的游戏材料

2、围绕材料进行评价 香山路幼儿园

12.2 理论学习:区域活动的管理 香山路幼儿园

12.16 分组现场实践操作 香山路幼儿园

12.30 1、总结

2、材料的收集、整理 香山路幼儿园

区域游戏活动计划4

区域活动,是我们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它是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为使幼儿行高效学习,获最佳发展而精心设计的环境;它可以让幼儿自由地进出各个区域,开展游戏活动;它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而区域活动正符合这一要求。在上一学年的游戏活动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一窝蜂”现象和在材料的使用上因使用不当给下次使用的小朋友造成不便的情况较为严重,而且在期末考核时也发现各区域游戏的目标达成度不够高,因此,在本学期开学前,我们三位老师经过仔细研究,制定本学期游戏

计划如下:

一、本学期目标

《量贩式KTV》活动区目标:

1、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特别是男孩,吸引他们来活动。

2、提供音带、乐器、节奏谱等,发展幼儿的节奏感。

3、提供各种材料,如:飘带、花等,让幼儿自由舞蹈,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

4、发展幼儿的动作,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久隆建筑工地》活动区目标:

1、发展幼儿的感知觉,增强幼儿手指肌肉的发展。

2、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懂得合作,提高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大胆建筑。

《动动手》美工区目标:

1、提供各种成品、半成品让幼儿操作,发展幼儿的画、剪、贴、折等的基本技能。

2、教育幼儿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操作卫生习惯。

3、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

《智力大冲浪》数学区目标:

1、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在操作、玩耍中获得一些知识,发展幼儿的智力,提高动脑、动手的能力。

2、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引导幼儿多看、多思、多想。

3、帮助复习巩固数学知识

《超市》活

二、动区目标:

1、理解角色的职责,按角色规定、要求进行活动。

2、帮助幼儿构思游戏情节,发展情节。

3、能较安静游戏,并懂得爱护材料。

4、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推动游戏的发展。

5、培养做事有始有终的积极态度。

6、在游戏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7、培养有礼貌和遵守规则的习惯。

《新华书店》阅读区目标:

1、在看书时能较自觉的保持安静。

2、能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废旧材料对破旧图书进行修补。

3、掌握正确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4、能讲述图书中的主要内容。

三、主要措施:

1、教师通过设计、提供可供幼儿操作的区域,可发动幼儿与教师共同收集各种材料,制作各种成品、半成品,以便顺利的开展各种游戏。

2、在区域活动中设置物品,具有全面性、层次性的特点,可供不同幼儿操作。

3、每周为幼儿新增活动内容及材料,提高幼儿活动兴趣。

4、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5、教师认真有重点的辅导幼儿活动。

(1) 教育引导幼儿有目的的选择区域,学习轮流着每天玩不同的区域。

(2) 教师每天都有一项活动作为重点辅导。

(3) 加强个别辅导。鼓励幼儿大胆进行

活动,能充分调动每一位幼儿的活动积极性。

(4) 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特别功能,使个别能力差的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的提高。。

(5)抓好活动后的评价及整理工作,以便更好的搞好区域活动。

(6) 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引导帮助幼儿解决游戏中发生的问题,确保游戏的顺利开展

(7)教师密切注意幼儿在游戏中的情况,记好游戏记录。

6、重视每一次的角色游戏,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新增材料,认真辅导,充分发挥角游的教育功能。。

7、教师继续学习有关创造性游戏类的文章,充分认识游戏的作用,把教育渗透在游戏之中,寓教于游。

8、保证幼儿每天都有游戏时间。

9、在游戏过程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

具体安排:

《量贩式KTV》活动区

九月份

目标:1、了解游戏玩法,对该游戏感兴趣。

2、能跟着音乐伴奏进行演唱。

准备:录音机、磁带、麦克风

指导方法:参与幼儿游戏直接指导。

十月份

目标:1、学会看乐谱进行演唱。

2、能较正确的演唱已学过的歌曲(重点是本月的内容)。

准备:增加乐谱本

指导方法:在音乐课时教会幼儿看乐谱的方法,游戏时以欣赏者的身份参与、指导。

十一月份

目标:1、能自己根据乐谱的提示进行演唱。

2、提供飘带、花等,让幼儿自由舞蹈,提高对该活动的兴趣。

准备:增加飘带、花等物品

指导方式:提问——这是什么?这么漂亮!你们唱歌的时候,可以用它干什么呢?

十二月份

目标:1、引导

幼儿尝试分角色进行演唱、表演、打击乐伴奏,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

2、发展幼儿的动作,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准备:增加打击乐器

指导方式:教师参与游戏,担任打击乐队的指挥。

一月份

目标:巩固上月目标。

准备:同上月。

《久隆建筑工地》活动区

九月份:

目标:

1、能运用积木拼搭自己熟悉的物体。

2、尝试正确的进行对称装饰。

3、能与同伴共同游戏,不争抢游戏材料。

准备:插塑玩具、实木玩具、塑料别墅玩具若干、地毯1块。

指导方式:提问——你们在建什么呀?怎么样能让它显得更漂亮一点呢?

十月份:

目标:

1、能用叠加的技能和一些废旧材料表现不同造型的楼房。

2、尝试与同伴协商确定游戏内容。

3、能自觉爱护游戏材料。

准备:增加不同造型的楼房图片若干、易拉罐、方形盒子等。

指导方法:提问——盖楼房的时候,这些东西有用吗?能干什么用?

十一月份:

目标:

1、能用支撑的技能一些废旧材料表现不同造型的建筑,并尝试在周边进行简单的装饰。

2、能与同伴协商进行合理分工。

3、能自觉收拾游戏材料。

准备:增加自制树、小汽车等。

指导方式:提问——我们的家周围还有什么呢?可以用什么东西来表现?

十二月份:

目标:

1、能综合运用已有的技能表现周围的环境。

2、掌握正确解决纠纷的方法。

3、能有条理的收拾游戏材料。

准备:增加周围环境的图片。

一月份:

目标:

1、能熟练运用已有技能表现生活中的物体。

2、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正确解决同伴间的纠纷。

3、能自觉、有条理的收拾游戏材料。

准备:插塑玩具、实木玩具、塑料别墅玩具若干,生活中常见物体、环境的图片,地毯1块。

指导方式:提问——看看图里的地方漂亮吗?为什么漂亮?你们能不能设计出更漂亮的呢?

《动动手》美工区

九月:(绘画)

1、通过有趣味的游戏,引导幼儿对色彩感兴趣,愿意选用自己喜爱的颜色均匀饱满地构图。

2、用各种线条和简单形状表现观察过的物体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3、在画面上能简单地布局,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一些辅助物,表现简单的情节。

4、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养成正确的握笔方法和作画姿势,工具、材料摆放有序。

5、掌握用棉签画画的技能。学习粘贴的技能。鼓励幼儿大胆表现作品。

准备:工具:水彩笔、画纸、各色锯末等。

指导方式:亲自纠正幼儿握笔姿势。提问——你想画什么?它是

什么形状的?怎么样能让它更漂亮呢?

十月:(泥工)

1、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操作,逐步塑出简单的物体形象。

2、会用橡皮泥做出水果、花卉的形态。

3、爱护泥工材料,养成自己摆放工具和材料的良好习惯,知道“从哪儿拿来,放到哪儿去。”

4、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塑造出物体的主要特征。学习独立取放泥工材料、工具。

5、通过探索与尝试,学习简单的泥塑方法,学会使用简单工具和辅助材料。巩固良好的泥塑习惯。

准备:工具:再原有基础上添置橡皮泥、泥工板。

材料:树叶、麦管、牙签、水棍棒、泥工辅助材料等等。

指导方法:提问——你想做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怎么样能让它更漂亮呢?

十一月:(折纸)

1、在游戏中引导幼儿随意撕出各种形状,并给予命名。

2、通过自由尝试,折出简单的形象。

3、能根据自己的意愿,用现成的图形和自然材料粘贴组合简单形象。

4、提供一定条件并鼓励幼儿通过主动探索学习简单的折纸方法,并折叠出简单形象。

5、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对作品进行添画、组合等。

准备:工具:再原有基础上添置胶带、胶水、抹布、颜料、画纸、彩纸等。

材料:牙签、水棍棒、等等。

指导方式:提问——你想折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先怎么样折?在怎么样折?怎么样能让它更漂亮(更像真的)呢?

中班上学期区域活动游戏计划>

十二月:(剪纸)

1、根据自己的意愿使用材料组合各种形象,掌握正确使用粘贴工具、材料的方法。巩固使用剪刀的技能

2、在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用剪刀随意剪纸,知道安全用剪,并能用自己剪出的图形和自然材料创造性地粘贴组合各种形象,组成简单的情节。

3、利用自然物或废旧材料,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象大胆表现。

4、学会剪窗花、等新年喜庆的物品装饰教室。

准备:工具:再原有基础上添置剪刀、各色画纸、彩纸等。

材料:树叶、麦管、牙签、水棍棒、果冻盒、蛋糕盒等等。

指导方式:提问——你

想剪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先怎么样剪?在怎么样剪?怎么样能让它更漂亮(更像真的)呢?

一月:(综合)

1、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对色彩的混合及变化有兴趣,大胆使用多种颜色,逐步做到均匀。

2、通过主动探索与尝试,用纸、绳进行简单的编织。

3、按照自己的意愿将现成的物品修改、添加、组成有趣的形象。

准备:工具:剪刀、胶带、棉签、橡皮泥、泥工板、水彩笔、胶水、抹布、颜料、画纸、锯末各色等。

材料:树叶、麦管、牙签、水棍棒、石头、肥皂、果冻盒、蛋糕盒等等。

指导方式:提问——你想用哪种材料?做什么?怎么做?

《智力大冲浪》数学区

九月份:

目标:

1、会按大小、长短、高矮等规律排序。

2、感知并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及其关系。

3、能自觉爱护游戏材料。

4、尝试在田字格里书写数字1。

准备:

1、数字卡1-5若干

2、排序图若干、数卡、点卡

3、铅笔、橡皮、田字格本

指导方式:提问——这些材料能怎么操作?

十月份:

目标:

1、认识数字6-7理解实际意义及其关系。

2、认识2-9的相邻数

,知道任何一个数都有两个相邻数

3、游戏结束后能主动收拾游戏。

4、尝试在田字格里书写数字2、3。

准备:

1、数字1-7,点卡、数群1-7各十套

2、操作卡片

指导方式:提问——4的邻居有几个?是谁和谁?

十一月份:

目标:

1、认识数字8-10,理解实际意义及其关系。

2、学习2的组成,知道2可以分成1和1,1和1合起来就是2。

3、能有条理的收拾游戏材料。

4、尝试在田字格里书写数字4。

准备:

1、数字1-10,分合号若干。

2、点卡、数群1-7各十套

3、扑克牌若干。

指导方式:提问——写4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十二月份:

目标:

1、复习数字1-10,理解实际意义及其关系。

2、认识序数,知道其实际意义,继续学习3的组成,知道3的组成可以有两种分法。

3、能初步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与结果。

4、尝试在田字格里书写数字5、6。

准备:

1、数字1-10,分合号若干。

2、点卡、数群1-7各十套

3、扑克牌若干。

指导方式:提问——3的组成方法有几种?书写数字5、6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一月份:

目标:

1、复习认识各种图形,并能创造性的进行拼图活动。

2、学习4的组成,知道的组成有三种分法。

3、能有重点的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与结果。

4、能自觉、有条理的收拾游戏材料。

5、尝试在田字格里书写数字6、7。

准备:

1、小白纸若干、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等各种图形。

2、数字1-10,分合号若干。

3、点卡、数群1-7各十套

4、扑克牌若干。

指导方式:提问——4的组成方法有几种?书写数字7、8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超市》活动区

九月份

目标:1、了解游戏的基本玩法。

2、能较安静游戏,并懂得爱护材料

准备:货架三个、收银台、银行卡若干、标志牌若干(工作人员2个、顾客5个)

指导方式:以超市经理的身份向幼儿介绍游戏玩法。

十月份

目标:1、能较自主进行买卖游戏,知道遵守游戏规则。

2、尝试按类摆放物品,并自己制作、标贴价格(1元、2元)

准备:增加价格标签

指导方式:以超市经理的身份要求工作人员整理物品并标贴价格。

十一月份

目标:1、在教师引导下增加介绍商品、推销商品的情节。

2、继续尝试摆放物品,并自己制作、标贴价格(3元、4元)

3、尝试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你好”“欢迎光临”“再见”。

准备:增加促销台台

指导方式:以超市经理的身份要求工作人员整理物品、标贴价格、促销商品(提问——怎样能让顾客买你促销的商品呢?)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十二月份

目标:1、能友好的进行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2、丰富购物抽奖的情节。

3、能按类摆放物品,并自己制作、标贴价格(5元、6元)

准备:增加抽奖箱、自制小奖品

指导方式:以超市经理的身份要求工作人员整理物品、标贴价格,告之工作人员有关购物抽奖的细节。

一月份

目标:1、能较自然的进行游戏,自觉遵守游戏规则。

2、能较合宜的使用礼貌用语“你好”“欢迎光临”“再见”。

3、能按类摆放物品,并自

己制作、标贴价格(7元、8元)

准备:所有游戏物品

指导方式:同上

《新华书店》阅读区

九月份:

目标:

1、能保持安静的看图书。

2、知道看图书时要一页一页的翻看。

3、初步养成爱惜图书的好习惯。

准备:

书架一个、图书若干本,标志牌6个。

指导方式:提问——怎样看书才能每一页都看到呢?图书是小朋友喜爱的物品,我们应该怎么样?怎样爱惜呢?

十月份:

目标:

1、在借书时会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

2、能遵守秩序,排队借书。

3、通过借书还书,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准备:

书架一个、配合主题,有关秋天相关资料的图书若干本,标志牌6个。

指导方式:提问——有礼貌的孩子在借书时应该怎样做?

十一月份:

目标:

1、愿意自己选择角色,边看图书边进行讲述(轻声)。

2、初步学习运用废旧材料修补图书。

3、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准备:

书架一个、配合主题,准备带有各种小动物、各种伞的图书若干本,废旧报纸、剪刀、糨糊、标志牌6个。

指导方式:提问——有的小图书受伤了,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怎样帮助呢?

十二月份:

目标:

1、继续学习运用废旧材料修补图书。

2、知道在看图书时,眼睛与书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3、养成爱惜图书的好习惯。

准备:

书架一个、配合主题,准备带有各种邮递员、信件、和带有冬天相关资料的图书若干本,废旧报纸、剪刀、糨糊、标志牌6个。

指导方式:提问——眼睛有什么用?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看书的时候呢?

一月份:

目标:

1、在看书时知道要轻声进行讲述,不影响其他人。

2、能主动运用废旧材料对破旧图书进行修补。

3、知道看书时要保持一定距离,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准备:

书架一个、配合主题,准备带有冬天相关资料和过新年相关资料的图书若干本,废旧报纸、剪刀、糨糊、标志牌6个。

指导方式:提问——你们去过新华书店吗?那里吵不吵?我们应该怎样做?眼睛有什么用?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看书的时候呢?

区域游戏活动计划5

主题名称

有趣的水

区域目标

1、乐于动手动脑探究水的变化,了解它的各种特性,获得有关的经验。

2、对观察大自然中的水有兴趣,并喜欢探究和发现水的不同来源和特性。

游戏区

目标

材料

内容(玩法)

观察要点/评价

七彩音乐杯

通过操作活动,感知水的容量与音高,容量多少与数字大小的对应关系。

5个标有高低不同刻度的玻璃杯子,敲击用小棒。

1、用小棒敲击装有不同水位的玻璃被子,感受水位与声音的关系。

2、观察不同容量水的杯子里容量多少与刻度之间的关系。

幼儿是否有探索的兴趣,并能尝试记录探索的结果。

有趣的颜料

1、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进行创作。

2、体验和欣赏不同风格作品的艺术美。

蜡笔水粉画和铅笔水彩画各一幅;蜡笔、钱币、水彩色、水粉色、铅画纸。

幼儿尝试选择不同的材料绘画。

是否能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绘画,感受不同材料所带来的不同体验。

漂流瓶

通过玩水的漂流,让幼儿体验到玩水的乐趣。

每人准备一个可以拧紧盖子的塑料瓶。

在纸上画一个表达自己意思的图像,并签上自己的姓名,分别塞近各自的瓶里,拧紧瓶盖后将漂流瓶放在水里,用力拨动水面,让瓶子向对方漂去。

是否能用绘画的形式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会变魔术的水

通过实验的方法,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让有些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大脸盆两个糖、盐、味精若干、一次性杯子每组一个、水、鸡蛋一组一个、小脸盆毛巾。

将糖、盐、味精分别放入水中,观察鸡蛋在水中的情况。

幼儿对实验活动是否有兴趣。

泥浆水变清了

鼓励幼儿探究、尝试用各种材料使泥浆水变清的方法。

明矾、活性炭、纱布、纸巾,试验杯、搅拌棒、泥浆水、记录纸等。

在试验中尝试使用各种材料使泥浆水变清。

能积极尝试试验,并在试验过程中进行记录。

区域游戏活动计划6

一、问题的提出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它是与幼儿年龄相适应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组织与指导幼儿的游戏活动,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幼儿“玩”,而且还在于引发、支持与促进幼儿的学习活动。它不仅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的重要途径,而且也具有生成课程的重要功能。在《游戏中心课程》一书中,就论述了游戏与课程的相互生成——游戏生成课程,课程生成游戏的观点。

目前,亲子游戏是一项比较受父母欢迎的一种学习形式。它主要是指父母与子女或祖父母与孙子女之间的游戏行为,是以孩子为主体,父母为主导,家庭为单位而进行的。亲子游戏是儿童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婴儿的发展,婴儿游戏的主动性逐渐增长,亲子游戏的内容和方式都有了繁杂的变化,不仅仅是情感交流,还扩展到心智发展和认知活动上,这时的亲子游戏渗透着教学性质。家长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希望能进一步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具体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亲子游戏让家长参与到教育中来,并鼓励在亲子游戏中家长之间、幼儿之间相互启发、互动互学。这样,不仅增进了亲子之间感情,而且可以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拓宽家园合作共育的途径。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具体目标:

1、通过开展亲子游戏来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同时培养孩子与父母之间合作游戏的兴趣和能力,及与伙伴交往或游戏的兴趣和能力。

2、结合新教材的实施,探索如何把亲子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有机结合,合理有效地促进课程的实施和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三、课题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本班幼儿

2、研究方法:

(1)观察法:通过观察,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情况。

(2)个案研究法:对个别幼儿作个案跟踪调查,建立幼儿个案分析档案。

(3)行动研究法:通过参与实践,及时发现总是解决问题。调整研究手段的方法,再继续进行研究。

(4)经验总结法:通过回溯实践“游戏活动与课程关系”的研究过程,进行分析总结。

四、课题操作

研究措施:

把亲子游戏和课程两个层面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交融,使其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真正体现合二为一的教育价值取向。

1、根据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创设有意义的亲子游戏,帮助幼儿在亲子游戏中获得或拓展相关的经验。

2、为幼儿及其家长创造更多更有效的亲子游戏的机会。

3、不断研究和挖掘出各亲子游戏的教学潜能,为幼儿提供合理的操作材料,注意活动材料的多项性和经验的指向性。

4、根据本班幼儿实际,结体教学的实施情况,我们可以在亲子游戏活动中来弥补集体教学的不足,也可以把亲子游戏作为集体教学的延伸。

五、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xx年9月——20xx年3月)准备阶段

1、建立课题组,明确分工。

2、组织培训,提高研究人员的素质。

3、完成方案的设计,组织论证。

第二阶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实施阶段

1、收集材料,对课题各项资料建档。

2、加强课题研究的管理。

3、实施课题研究,开展实践活动。

4、形成课题阶段性成果报告。

第三阶段:(20xx年9月——20xx年2月)总结推广阶段

1、将实践所取得的材料决定性分析,进行科学评价和经验总结。

2、在总结评价的基础上写出课题研究报告,请有关专家鉴定。

3、在一定范围内加以推广。

六、成果形式

1、整理研究成果

2、撰写研究报告论文。

区域游戏活动计划7

一、本学期研究主要目标

1、依托我园课程特色,围绕主题发展目标及发展脉络,提供适宜而丰富的材料,促进幼儿自主、个性化成长,探索适宜本园的区域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

2、加强对区域中幼儿活动情况的观察,记录幼儿操作情况,分析区域活动内容和材料的适宜性、层次性和趣味性。

3、整理区域活动内容的相关资料。采取拍照、复印、文字说明和记录等多种形式收集、整理区域活动的资料。

4、探索区域活动中家长资源的运用。开发家长资源,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提供机会和空间,鼓励家长以多种形式参与到区域活动中来。

二、研究内容:

1、研讨核心:

①区域场地划分是否合理?环境创设是否适宜?材料提供是否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并促进儿童进一步发展?

②以重点指导区为例的“区域观察记录表”和“区域材料投放表”的投放与使用,分析记录表格的价值取向。

2、开放班级与教师任务:

①每月大班年级组各一个班级提供观摩研讨现场,并详细提供与单元课程相关的重点指导区各1个游戏相关说明文字(名称、目标、材料准备、玩法)和照片,以丰富幼儿园单元课程中区域游戏部分的内容。

②记录观摩过程中大家对于班级游戏的建议并整理成电子稿供大家分享。

3、研究方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试验法

三、研究主要方式

1、通过现场观摩、研讨互动、案例分析、外出参观等参与式培训,开展研究探讨活动。

2、以重点区域为突破点,探索资源科的建立,全面探讨活动中区域活动开展的特点。

四、研究要求

1、认真学习、领会区域活动的精神和理念,主动查找和学习有关区域活动的书籍及资料。

2、积极做好日常实践和承担观摩活动的任务,及时收集、整理和总结经验,强调活动的实效性。

3、珍惜培训机会,按时参加活动,认真完成各项任务。

五、活动实施安排:

本学期教研组活动共四次,时间为每月一次,总指导:李翊,具体负责:大班组老师。

区域游戏活动计划8

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班幼儿对游戏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游戏他们反映成人的社会生活,在游戏中他们社会交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想象创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提高。但是,幼儿在游戏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能力上的差异,并且发展速度也不一样,所以幼儿对游戏的要求不一样;幼儿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他们的合作有一定的难度等。因此,针对实际情况,本学期将重点培养幼儿的良好的游戏常规和合作交往能力,为入小学做好准备。

二、游戏总目标:

1.喜欢参加游戏和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快乐、自信。

2.培养幼儿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探索周围事物的热情,从而提高幼儿的想像力,思想力和创造力,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和社交能力。

3.有了较强的结构技能,目的明确、计划性较强,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长时间的结构活动,合作意识增强。

三、具体内容安排:

九月份:

表演区:时尚理发店

泥工区:漂亮的项链

科学区:有趣的镜子

音乐区:理发店

语言区:绕口令

美工区:美丽的衣服

益智区:城堡

十月份:

表演区:我爱照镜子

科学区:寻找风姐姐

美工区:设计脸谱

益智区:走迷宫

表演区:一周时装秀

益智区:找规律

美工区:可爱的拖鞋

十一月份:

美工区:秋天到了

表演区:小狗抬轿

语言区:我认识的茶叶

科学区:风的秘密

益智区:我会下棋

美工区:吹画

操作区:制造风

十二月份:

语言区:收获的果实

美工区:大头娃娃

表演区:中国功夫

益智区:我爱购物

科学区:吹泡泡

音乐区:鞋匠舞

泥工区:小树叶

区域游戏活动计划9

一、现状分析:

通过小班一学期的游戏开展,孩子们的交往能力、语言能力、动手能力等有了一定的发展与进步,大部分幼儿已具备一定的游戏经验,但游戏水平还处于平行阶段,角色之间的交往不多,技能不够好,经常会出现与同伴发生纠纷的情况。还有个别孩子喜欢过多摆弄玩具,独自游戏。游戏结束时,玩具整理零乱,特别是娃娃家、烧烤店,床铺乱七八糟,满地都是材料。

二、总目标:

在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指导下,合理安排各项活动,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建立和谐、自由、轻松的气氛,从而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引导幼儿乐意参与游戏,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鼓励幼儿积极动脑,能主动利用一些替代物进行游戏,能根据游戏,自由想象活动的情节,并养成遵守游戏规则,收放、整理玩具,迅速、有序、整齐的好习惯。

《建构区》

1、在搬运、取放、堆叠积木的过程中,帮助幼儿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2、在把积木时而堆高,时而围合的过程中,获得理解空间的关键经验。

3、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懂得合作,提高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益智区》

1、通过给娃娃喂食各种豆子,进而认识事物的特征,发现事物之间的不同。

2、提供各种成品、半成品让幼儿操作,发展幼儿的小肌肉运动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乐意感知周围的物品、现象,了解物品的颜色、大小、形状、数量、方位等明显特征。

4、尝试简单的比较、分类,喜欢操作、摆弄,尝试提问和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

《吃吧烧烤店》

1、利用废旧材料及其它物品制作各种食物,并开展烧烤店买卖的游戏。

2、通过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结累,特别是吃烧烤的事例,鼓励幼儿模仿烧烤店师傅的工作,大胆地制作,热情地招呼,培养幼儿开朗的性格和体验游戏的快乐。

《丝情发艺》

1、提供洗、剪、吹等道具,熟悉并正确使用各种工具。

2、学习与同伴协商角色的分配,并大胆表演所选择的角色。

3、感受理发师工作的艰辛和伟大。

《红红家》、《绿绿家》、《蓝蓝家》

1、根据日常的主题活动需要,开展合理的、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内容,丰富主题情节。

2、喜欢和同伴一起做游戏,学会分享、等待与轮流,体验与同伴共处的快乐。

3、训练幼儿动作技能,培养其爱心和协调合作能力。

4、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规则。

《心灵手巧》

1、喜欢参加版画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2、尝试将彩泥压扁、搓长、团圆,进行平面或立体造型与变化,体会创作乐趣。

3、发展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4、教育幼儿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操作卫生习惯。

《小舞台》

1、为幼儿提供丰富的乐器材料,表演学过的儿歌、故事、歌曲、舞蹈等。

2、鼓励和指导幼儿大胆表现、培养和提高表演的兴趣。

3、感受表演给大家带来的快乐和满足,积极尝试参加表演。

4、培养安静观看、倾听的习惯。

《聪聪图书馆》

1、提供具有色彩缤纷画面,主动有趣情节的图书,使幼儿对图书产生兴趣,并喜欢阅读。

2、愿意把看到的内容讲给小朋友听,在讲讲看看中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丰富词汇。

3、在阅读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一页一页地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逐月目标及具体措施:

二、三月:

1、调整各个区角的位置,整理各区角材料。

2、发动家长共同收集游戏材料,教师利用收集好的材料,安排到各区域,丰富各区域。

3、完善各区域的环境创设,体现“师生互动”的主旨。

4、根据幼儿兴趣,主题活动《我爱我家》,设置相应区域,开展娃娃家游戏“幸福之家”,适当增加和替换游戏材料。如:窗帘、电视机、玩具柜等。5、益智区,增加糖纸和塑料泡沫,学习制作美味的糖果。提供刺猬和水果图片,根据刺猬身上的点子找取相等数量的水果。

6、能根据不同的建构材料,进行自由搭建。

7、加强礼貌教育,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运用礼貌用语。

四月:

1、根据主题活动《找春天》,生成活动《过清明》为各个区域提供相应材料,继续丰富游戏区域。

2、加强游戏常规管理,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习惯,根据幼儿的兴趣增添游戏材料。

3、益智区,提供兔子图片,引导幼儿根据兔子大小排列。提供各类点物匹配材料。

4、“吃吧烧烤店”提供价目表,店主两人在明确各种烧烤的价格下,注意烧烤需装在碗里交给顾客,买卖前后都要注意货架上的食物摆放是否整齐明了。5、娃娃家,开展“去菜场买菜”游戏,由爸爸妈妈其中一人去菜场买菜,并做成各类好吃的食物。

6、“理发店游戏”中,提供各类护发素空瓶,指导幼儿了解护发的重要性。

7、班级特色展示区,增加玉米、红薯、积木等,学习制作《小花》、《风筝》等成品。

8、发动幼儿自带图书,开展“我喜欢看图书”活动,让幼儿学会分享并从中感到快乐。

五月:

1、重视区域活动的讲评,让幼儿大胆地说说游戏的情况,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娃娃家游戏”中,增加客人一角色,重点指导幼儿如何招待客人,加强文明礼貌教育。

3、“吃吧烧烤店”游戏中,引导老板学习吆喝生意,教育客人知道点菜需循序渐进。

4、益智区提供多种动物图片,满足幼儿探索动物的愿望,引导幼儿用多彩的方式了解和获得动物的信息。

5、班级特色展示区,继续提供瓶盖、汽车、飞机模型,通过各类创作,提高幼儿的创作能力。

6、开展“我给你讲故事”活动,帮助幼儿丰富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7、定期清洗,消毒各类玩具,确保材料的安全卫生。

六月:

1、增添和更换区域游戏材料。

2、娃娃家游戏,继续学习礼貌用语和招待客人。

3、班级特色展示区,继续开展版画制作活动,学习用身边的物体进行印画,并添画造型。

4、益智区,继续引导幼儿开展数物匹配活动,喜欢操作、摆弄。

5、提醒大家安静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6、进行各区域的清洗卫生。

7、做好游戏的总结工作。

区域游戏活动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区域游戏是当前幼儿学习的一种途径,通过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让幼儿自主的进行选择,在互相协商、互相合作的基础上愉快地进行各类游戏活动,并引导幼儿进行自我判断,提高幼儿间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区域游戏中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各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二、游戏目标

1.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游戏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探索,发挥幼儿的自主能动性

2.根据主题创设游戏环境,在活动中激发幼儿对各种游戏的兴趣,增强幼儿的角色意识,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克服一定的困难,自行解决游戏中的纠纷,并逐步学习多人一起玩的合作能力。

4.注重游戏评价,帮助幼儿总结游戏情况,提高幼儿的分析能力。

具体月份安排:

九月份:

美工区:漂亮的项链、美丽的衣裳

表演区:长大真好、小小理发师

益智区:看谁取得对、我在哪儿

科学区:镜子的秘密、沉与浮

棋类区:看谁得第一、棋子跳跳跳

十月份:

手工绘画区:吹画、京剧脸谱

表演区:秋天大丰收、击鼓传花

益智区:图形变变变、猜谜语、找规律

棋类区:跳跳棋、迷宫走走走、我要得第一

科学区:哪里有风、神奇的磁铁、干沙和湿沙

十一月份:

手工绘画区:大头娃娃、面具大集合、制作项链

表演区:小狗抬轿、颠倒游戏

益智区:大家来拼图、这是谁的尾巴、有趣的圆圈

科学区:奇怪的水朋友、吹泡泡、纸宝宝变变变

建构区:叠叠高、积木城堡

十二月份:

手工绘画区:有趣的折纸、生肖贺卡、美丽的圣诞树

表演区:摘果子、十二生肖歌

益智区:我的朋友在哪里、找规律、图形的变化

棋类区:走迷宫、我们来玩跳跳棋

9.区域游戏活动中体现幼儿的自主性 篇九

这则事例不得不令我们深思:是啊,过度的保护使孩子们无缘经历本该由他们经历的事情,变得过分的依赖,过度的引导使孩子们丧失了接受挑战和独立思考的机会、能力,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过度的压力抑制了孩子的天性,使他们丧失了太多独立运用和发展心智的机会。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具备独立的人格,健康心理和独立自主能力的人已成为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幼儿的自主性教育也早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自主性是个性的一个方面,主要是指一个人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即不依赖他人,自己主动负责的个性特征。我园以皮亚杰的认知论、布鲁纳的发现法和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论依据,把区域活动作为切入点,探索适合我园幼儿个性充分发展的课程模式。区域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幼儿的主体活动,它具有自由、自选、独立而主动的特点,区域活动赋予了幼儿极大的自由度,使幼儿能够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地进行活动,为幼儿自主习惯和能力养成发展提供了条件。中班幼儿虽然经过一年的幼儿园集体生活,但是在区域活动中,其所表现的游戏行为还是比较单调,重模仿,无明确而独立的操作目的和对事物的联想。为此,我们试图通过对中班幼儿区域活动中自主性发展的研究,作了一些尝试性探索。

一、区域活动内容创设中的自主性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教师应根据教育需要不断转换角色,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可见,在区域活动中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极其重要的。区域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发生成的,教师根据幼儿提出的一些问题和设想,翻阅大量的资料,和幼儿一起共同创设。如:“信的旅行”这个主题,就是因为有许多小朋友看见老师收到信和明信片,不知道是什么,觉得很好奇,都跑来问“是什么?从哪儿来的?”我们从幼儿的问题中看到了幼儿对新知识的渴求,于是就有了这个主题。理解尊重孩子的要求。在幼儿的活动中,教师既是知道者又是参与者。参与幼儿的游戏,使他们感到教师是他们的亲密伙伴,与老师在一起感到自然、温馨、没有压抑感。

二、区域活动内容选择的自主性

幼儿每天在选择哪个游戏区域时,是以自己的意愿为主体,不受任何人的影响和控制,如王毅小朋友一连几天都选择了大排挡这个区域,我对其进行了个案跟踪,并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参与游戏,发现他在这个区域中玩得很开心,而且语言能力和交往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试图让他参与其他的游戏区域,我对他说:“我们去糖果厂看看吧?”他摇摇头,我于是尊重他的选择,让他在大排档中尽情游戏。老师对孩子自主选择的游戏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每每看到幼儿停在那儿,或是无助的时候,教师要给予幼儿自由选择游戏的权利,让他更加投入的玩游戏。幼儿在游戏时,应当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过多的干预会限制他们,太高的期望会造成幼儿的压力,使得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发挥失常。

三、区域活动规则制定中的自主性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虽然区域活动是以幼儿自主活动为主,但幼儿年龄小,好动,而且各方面能力都极为有限,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规则来约束,任幼儿想怎样就怎样,那么活动肯定是没有成效的。通常,游戏活动的规则基本都是由教师制定的,在执行过程中幼儿都不能很好的遵守,而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则让幼儿自己通过商量、讨论来自发的制定游戏规则,如在大排挡区域中,幼儿针对游戏制定了:(1)服务员要面带微笑,要说普通话,要使用礼貌用语。(2)顾客也要使用礼貌用语,要文明用餐等等,幼儿对他们自己制定的规则都能遵守,如有幼儿不遵守,其他幼儿都会向他解释制定这个规则的必要性,一直说到他心服口服为止,而且每天在游戏后小朋友们还会针对游戏中出现的新情况重新添加一些规则,以便以后游戏更好的开展。

四、区域活动材料提供和增添中的自主性

当材料适应孩子的特点和需要时,才会积极主动地去使用材料,在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中获得发展。随着孩子经验的丰富,材料也要相应地变化,以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如果所提供的材料孩子并不喜欢,他们就只能被动地去适应它。因此,我们在开展游戏前,会先组织孩子讨论,听取他们的意见,集中大家的智慧,充分利用空间的角落,挖掘空间的潜力。区域活动所需要的材料都是由幼儿和教师共同提供的,根据游戏中的角色、场景等利用从家中带来的废旧物品设计制作,随着游戏的深入,幼儿会自发的增添,如在大排挡区域中,顾客点菜时觉得缺少个菜谱,不太方便,于是就向服务员提出,服务员采纳了顾客的意见,在游戏结束后他们就聚在一起商量开了,并且迅速赶制了两份菜谱,第二天大排挡的生意非常红火,光顾的客人都对菜谱很满意,使得参与制作菜谱的幼儿有了一种成就感。这些既给予了幼儿极大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支配控制自己的行为的空间,使幼儿能够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地进行活动,又使大部分幼儿都能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自主性的形成。

10.大班角色游戏活动方案《理发店》 篇十

活动目标:

1、通过角色游戏《理发店》,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2、在美工区设计发型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

活动重点:

通过角色游戏《理发店》,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活动难点:

通过角色游戏《理发店》,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角色区:理发店,理发用品,吹风机、梳子、剪刀、镜子等

美工区:绘画纸、蜡笔、瓶子、毛线、各色海绵纸、皱纹纸等,人物头像。

音乐区:歌曲《理发店》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播放歌曲《理发店》,小朋友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2、你们想不想当小小理发师,给大家理发呢?

二、介绍区角活动材料和要求

1、角色区:这里是美羊羊理发店,谁想当理发店里的理发师呢?理发师要干些什么?理发店里除了理发师还有谁?他们要做些什么事呢?等会儿请小朋友戴上理发师的牌子扮演理发师,服务员戴上服务员的牌子,要热情地为顾客服务。

2、美工区:这里有画画的工具,你可以画出不同发型的人,也可以给瓶娃娃梳头发,扎辫子子,你还可以用毛线、海绵纸或皱纹纸为这些光头娃娃做出头发来。

3、音乐区:播放歌曲《理发店》

三、幼儿自选区角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上一篇:李白带来的感动高二作文下一篇:城市道路路灯节能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