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市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调研报告

2024-09-18

兰溪市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调研报告(8篇)

1.兰溪市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调研报告 篇一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调研

一、研究背景和方法

(一)、研究背景

2010年,轰动一时的“富士康跳楼事件”,新生代农民工以跳楼自杀极端方式反映了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缺失,为我国的社会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得到了党和政府越来越多的关注。

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依法保障其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文化权利,是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必然要求,这对于提成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统筹城乡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这一背景下,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共青团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于2011年在北京召开,共青团中央与19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围绕“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指出,新生代农民工是一个数量庞大的青年群体,是我国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一支重要力量。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事关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人口素质和国家长远稳定发展等重大问题,新生代农民工要顺利实现在城市稳定就业、逐步融入城市生活,并使其在时间和空间上能够合理有效衔接,其系统性、艰巨性、复杂性前所未有,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陆昊强调,各级团组织要深刻理解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的极端重要性,从一个青年组织要真心联系,关心帮助重要而又遇到一些困难的青年群体的高度,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在向政府和社会积极呼吁的同时,要围绕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深入推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大力加强非公企业团建和驻外团组织建设,深入开展服务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创业、关爱农民工子女等工作,积极协助党和政府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解决切身利益问题,重点围绕人格塑造、信念养成、能力提高等方面,为他们在学习成才、情感婚恋、身心健康、社会融入等方面的普遍需求提供更多帮助。

交流活动中,与会代表、委员围绕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代表、委员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力量,这一群体的社会融入是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必然趋势。他们表示,要把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带上“两会”,积极呼吁并提出提案、议案,推动逐步消除制约因素,改善融入环境,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

(二)、研究对象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年龄在16岁以上、35岁以下,来到城市从事非农工作,暂居半年以上,未取得工作地城市户籍或居住证的农村户籍的青少年。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在就业观、生活方式的选择上出现较大差异,他们的权益诉求正发生着明显的变化。

此次研究对象主要针对新浜、小昆山两镇的新生代农民工,从两镇的工业区的几十家企业中抽取了480名外来务工青年作为抽样对象。

(三)、研究方法

1、问卷法

问卷调查是课题研究小组开展研究的主要途径,根据两镇新生代农民工的实际情况,7月份两镇团委课题研究小组多次开展座谈交流,专门设计了调查的问卷,其中国共产党有34道选择性问答题和1道开放式问答题。所调查的问题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生活工作状况、休闲娱乐和对精神文化生活渴望追求,并提出个人的意见和建议。在完成调查问卷后,各镇团委召开了“两新”团支部工作例会,分别向两镇工业区内的“两新”团支部部署了问卷调查任务,要求各团组织积极发动和号召外来务工青年积极参与,认真答题,要实事求是,确保样本采集信息的准确性、可信性和具有参考价值。

2、访谈法

课题研究小组分两组分别对新浜镇和小昆山镇工业区内的14家“两新”企业的青年员工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度访谈,深度访谈6名务工青年,每人每次访谈时间在20-30分钟时间,从他们的个人基本情况、工作生活状况、娱乐休闲,特别是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进行全面的、深入访谈。同时,与“两新”团组织、企业负责人和各村(居)企事业单位团支部进行了交流,了解目前整个社会对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并征询了很多独到意见和建议。

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分析

(一)、问卷调查分析

1、性别及年龄状况

在此次随机问卷调查中,共发放480份问卷,收回470份,回收率达97.9%。在问卷中男性占总问卷调查总数的47%,女性占53%。年龄分布1970年至1979年出生的“70后”为30%,1980至1989年出生的“80后”为61%,1990后出生的“90后”比例为9%。

2、受教育状况

在学历方面,小学及以下比例为0,初中学历为9%,高中比例为16%,中专比例为22%,大专比例为40%,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为13%,从数据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的学历比老一代农民工相比要高很多,中专以上学历占大多数。

3、政治面貌

从年龄分布来看,被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约为30岁,政治面貌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比例为13%,共青团员的比例为33%,民主党派为0,群众比例为54%。由此看来,54%被调查者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团体,缺乏政治资源和组织资源仍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劣势之一。

4、婚姻与拥有子女情况

在婚姻状况方面,已婚有配偶的比例为65%,未婚比例为27%,离异比例为8%,丧偶为0。从被调查者的子女状况来看,育有一子的比例为58%,无子女的比例为29%,育有两个孩子的比例为13%,育有两个以上孩子为0。在是否愿意与子女同住方面,愿意同住的比例为45%,不愿意同住的比例为38%,暂无子女比例为17%。从中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有家室的占多数,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在优生优育方面表现得更加积极,而且在与子女的相处中更注重自由民主。

5、居住情况

从居住情况分析,单位或雇主提供的工人宿舍的占46%,独立租赁住房的占23%,直接在生产经营场所居住的占13%,自购房占8%,与他人合租住房占1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主要以工人宿舍和租赁住房为主,自购房的比例占8%,较老一代农民工相比,经济条件要好很多,对生活舒适和生活质量追求更高。从集体宿舍和生产经营场所转向群租、独立租赁房屋或和购房看出新生代农民工居住条件改善,而融入社区对社区的安全等各方面管理带来诸多困难和问题。

6单位类型

从工作单位类型分析,在私营(民营)、个体企业工作的为360人,在外商(港澳台)投资企业工作的为116人。由此来看,被调查者在工作单位的选择上大多数以私营(民营)、个体企业为主。

7、工作类型及月收入

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大部分都是一般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和普工占少数,其他工种几乎很少。他们的月收入大部分都在1200-1600元之间。由此可以看出,虽然75%以上农民工已经纳入了管理者岗位,但是普遍工资都不是很高。

8、打工目地

从打工目的分析,赚钱养家和寻找发展机会站的比例最多。由此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和老农民工相比,他们不再把纯粹的养家糊口作为打工的目标,在价值观上已经开始考虑精神需求。

9、获得工作途径及困难

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主要通过自己直接到单位应聘及亲友或同乡介绍这两种方式获得工作;他们自我保护意识普遍提高、可以通过多种途经获得信息源、有一定的能力支付押金。寻求工作的主要困难是没有技术、学历太低、受户口限制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

10、务工时间及城市定居

根据新生代农民工内心需求来说,有60%外来务工出来打工是为了赚钱养家,他们相对文化水平也不高,不过大部分外来务工在这里的时限还是相对时间挺久的,很大比例都是在这里已经有四年以上。他们平均都是一年回去一次,大部分也是为了子女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机会,才离乡背景来到这里打工。

11、生活状况满意度

新生代农民工对于目前的生活状态是持一般的态度,大部分农民工的每周工作时间在40-50小时,差不多5到6天;在农民工的第一选择者有27%的农民工都认为子女在城里的就学困难,是他们面对的难题。

12、休闲情况及文化消费减压方式

根据休闲情况调查分析,农民工大部分打发自己闲暇时间的时候会选择看电影和电视。农民工每月用于文化消费的数额,0元的占12%,30元以下占40%,30-50元占7%,50-100元占10%,100元以上占31%,由此可见,文化消费基本成两级分化状态,各占50%左右。新生代农民工缓解压力的第一选择最多的是选择听音乐的方式。由此可以看到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消费金额较低,因经济收入的制约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追求。

13、维权情况

根据对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方式的调查分析,当新生代农民工遇到劳动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大部分人会选择自己解决的方式。

14、组织加入及活动参加情况

调查显示,在各种组织中,新生代农民工加入老乡会、同学会的人占74%,他们主要参加文体休闲学习等兴趣爱好团体,老乡会、同学会这两个组织举办的活动,在维权方面意识普遍很低。

15、文娱活动

在文娱活动方面,偶尔参加工作或生活所在社区组织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比例为60%,根本不知道社区组织文化娱乐活动的比例为21%。新生代农民工参加有组织的文化活动中,第一选择最多的是看电影、看演出,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人数最少。由此看出,新生代农民工参加文娱活动主要以满足个人需求为主,社会团体意识不高。

16、企业文化活动

根据调查分析,企业在文化活动的举办上,主要以提供一些、基本满足农民工需要为主,其中大多数农民工不参加、不知道共青团组织提供的活动;农民工在参加企业文化活动方面,每年1-2次的占45%,没参加过的占35%。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活动内容比较简单大众化,共青团组织形式主义、切实落实度不强,因此农民工的参与度普遍不高。

(二)、访谈调查分析

在和多位青年的交谈中发现因工作时间长、经济收入低、社会资源制约等原因限制其参与文化活动的比例较大。受访谈的对象每周工作时间基本在50小时左右,因工作强度较大,难得休息时间基本是在家睡觉休息、上网、打麻将和大部分女性选择逛街的方式调节工作劳累,在参与文化活动比较单一性。同样在访谈中发现大部分青年表示渴望有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动选择,但因经济收入不高,每月在吃穿住等基本开销后希望能有存款或寄回老家,对高消费的文化追求望而却步。更多的青年则表示企业和社会为外来务工青年提供的文化设施和服务较少,很少企业注重员工的文化福利,而很多社区文化设施将他们排斥在外。

三、目前两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现状

通过对新浜、小昆山两镇工业区企业和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现状的调查,发现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注重员工精神文化福利的建设,愿意投资建设诸如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桌球室,多媒体室和图书馆,定期在团支部组织下开展各类联谊、节日晚会,开展各类文艺竞赛,丰富企业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但大部分企业仍不愿加大对员工精神文化活动设施的投入,造成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经济发展不成熟和负责人对文化福利重视程度不够。在两镇社区公共文化建设方面,已经开始注重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从两镇的农民运动会参加队伍中企业参赛队比以前要多。如已建成的文体活动中心也已成为青年参与文化活动的场所之一,开设的农民工免费电影吸引了很多务工青年。在各村居委会的农家书屋、图书室和活动室也经常出现新生代农民工的身影。

四、建议与对策

1、建议政府公共文化支出更多倾向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

①加大硬件设施建设力度。在郊区、城乡结合的街镇,缺少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剧院、电影院、公园等较亲民的公共消费场所,更不用说可供新生代农民工的低消费精神文化设施。所以,政府首先应加大各街镇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资金预算和投入,要兼顾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需求。

②加大群团组织关心新生代农民工力度。作为基层的群众组织,在工作和生活中更能接近新生代农民工,所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关心,要将引导和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工作。通过举办各类技能知识培训,学习通用的劳动技能,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特色和企业用工需求,进行各类培训。组织动员团员青年、妇联、工会联合开展结对帮扶新生代农民工活动,从精神文化、心理咨询、维权等方面进行关心和帮助。

③加大各类机制的建设。一是政府应当对现有的公共文化资源向新生代农民工开放,不得将他们拒之门外。成立相应的管理和收费优惠制度,积极鼓励他们前来休闲娱乐。二是建议政府和群团组织定期开展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活动并形成长效化,如开展各类文艺、体育等竞赛,积极鼓励新生代农民工的参与,丰富其业余生活。三是各村居委会要建立和完善供新生代农民工开展活动的场所。在调查中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大部分以租房方式居多,大都生活在各个村居委会。他们的时间基本是在企业和居住地居多。所以,加大村居委会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力度和强度,可以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可以便于村居委会对各类群租等安全隐患排摸和掌控。

2、呼吁企业加大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福利的投入。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企业的职工的一大群体,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的建设应作为企业给予员工的一项福利之一。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意义,可以丰富新生代农民是的精神文化,让其对工作生活更具幸福感,对企业更具忠诚。同样可以减少或者消除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压力,避免类似“富士康跳楼”事件的发生,使一方能够平安和谐。

①企业应加大本企业的精神文化硬件建设。企业应充分利用企业区域内的资源,建立供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设施建设,例如提供专门的青年之家、体育建设房、篮球场、足球场、图书馆等。

②企业应加大对农民工精神文化的专项补贴。例如定期发放电影票、健身点的门票和其它福利,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特别是要开展各类竞赛、拓展训练和外出学习和旅游等活动。

③企业“两新”党团组织要积极发挥作用。引导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协助企业开展各类活动,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3、呼吁社会要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

①在全社会要形成良好的关心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氛围,加强宣传引导市民要关心他们,特别是不能对他们带有歧视。要充分认识到新生代农民工为当地经济、城市的建设发展起到了巨大的贡献,市民应身怀感激,真诚地接纳他们融入城市,让社会更加和谐,让新生代农民工感受城市人民的关怀和亲情。

②除了村居委会和社区的公共文化设施要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开放外一些社会商业休闲娱乐场所也要积极参与,定期开展一些优惠和促销,鼓励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消费。

2.兰溪市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调研报告 篇二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生活方式,生活常态,AIO量表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提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2010年6月,全国总工会在《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研究报告》中将新生代农民工定义为:“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1]报告中显示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亿人。其中,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1亿人,约占外出农民工的66.7%。由于所处社会环境不同,他们在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方面都与老一代农民工有较大差异,而且该群体的数量已经很庞大,并逐年增加。他们长期生活在城市,必然会因为个体和生存环境的差异而选择性接受城市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进而不同的群体会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使得该群体内部形成差异。因而对该群体的价值观以及生活常态进行研究十分必要,有助于准确地揭示新生代农民工实际的生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科学地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提供数据支持。

一、生活方式概念的界定

生活方式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最早由马克思提出,他认为生活方式是区分阶级的重要指标,并且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是紧密联系的[2]。Engel et al则提出生活方式是个人价值观与人格的综合表现,是个人价值观与人格特性经由不断整合所产生的结果。它影响个人的一般行为,进而影响其特定的购买决策,是人们生活与使用时间、金钱的方式。他们同时指出个人生活方式所包含的价值观与人格特质又受到外在环境,如文化、次文化、社会阶层、参考群体与家庭的影响[3]。王雅林认为生活方式是回答人们“怎样生活”的概念,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文化模式为满足自身生活需要而运用社会环境提供各种物质和精神文化资源的活动方式、“配置方式”[4]。虽然不同学者对于生活方式的理解还不一致,但目前比较主流的生活方式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生活方式包括劳动生活、政治生活、物质消费生活、闲暇和精神文化生活、交往生活、宗教生活等广阔领域。而狭义的生活方式包括物质消费、闲暇和精神文化生活、家庭生活活动等。Hawkins认为对宏观生活方式的测量可以反映出个人生活的总体状况,而微观生活方式则更偏重揭示出个体对待特定事物所表现出的态度、行为和活动[5]。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不少测量生活方式的构思被提出,包括人口统计特征、社会阶层和心理特征等[6]。其中,AIO量表是当下西方学者最常用于生活方式研究的测量工具。根据Michman对AIO三维度内涵的界定,认为A(Activities—活动)代表了个人如何利用可用时间的概念,具体指工作、娱乐、体育活动、及兴趣活动等;I(Interests—兴趣)是指通过努力地持续参与而被激发起的兴致及兴奋程度,具体是针对家务、职业、家庭、时尚和食物等的选择而言;O(Opinions—意见)指人们眼中视为正确事物的重要性,即对社会事件、政治活动、教育、商务及未来展望等的看法[7]。虽然AIO量表是基于西方生活形态研究发展而来的,但是随着AIO量表在国内的修正使用不断推广与深入,它被证明对我国生活方式的研究也是可行的。因此,本文将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内部生活方式分化的情况,并重点研究这些分化群体在工作、消费、社交、休闲等方面的特征,以此揭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内部实际的生活现状。

二、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数据主要涉及人口统计特征、AIO量表和日常生活三部分。本次调研根据随机的原则,采取分层抽样的组织形式,根据新生代农民工在各个城市的数量比例、年龄以及行业分布进行调研,调研方式为人员面访。通过查询2011年全国以及各调研城市的统计年鉴,获取新生代农民工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东莞和温州6个城市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数量以及行业分布情况。本次调研对象的年龄在16~32岁,主要从事于服务和制造业。调研团队于2012年共调研了这6个城市的11家服务业和14家制造业企业,实际发放1700份问卷,回收问卷1640份,其中有效问卷1558份,问卷回收率96.5%,有效率95%。样本情况见表1。

三、统计结果

(一)新生代农民工特征分析

运用SPSS17.0对调研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得到问卷的信度α系数为0.783和AIO量表的KMO效度检验值为0.800,均大于0.7,球形检验P值为0.000,小于0.05。这说明问卷数据的可靠性高和有效,AIO量表各语句变量间的关系适中,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对AIO量表的27条语句进行因子分析,按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得到了7个因子,各因子的载荷量的绝对值都大于0.4(表2),累计方差贡献率为47.3%,各因子特征描述如下:

单位:%

1. 积极上进因子。

该因子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勤奋上进,为人宽容谦虚,对人友善,并乐于与人分享;看重实际的结果和经验,尊重知识和经验;具有一定的宿命论思想。

2. 家庭责任因子。

该因子表现为具有较强的家庭责任感,注重家庭亲情;乐于交友,有一定的怀旧情结,会时常回忆过往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美好生活;遵循家乡的文化和传统。

3. 时尚新潮因子。

该因子表现为追求生活的品质,乐于尝试时尚新潮的事物,生活态度很积极;具体表现在喜欢使用网络,并对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非常偏爱。

4. 享受生活因子。

该因子表现为乐于交际,对于朋友组织的活动也积极参与;注重享受生活和关心健康,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主动参与外出游玩等休闲娱乐活动,并且与家人间保持着良好关系。

5. 认真务实因子。

该因子表现为关心外界的变化,喜欢看新闻;工作态度很务实,认真上进;在购买物品过程中注重性价比,会货比三家,以期得到物有所值的商品。

6. 金钱崇拜因子。

该因子表现为非常看重金钱的作用,在进行工作选择时不考虑个人兴趣,仅关心工资待遇的高低;功利心强,为了达到某个目标可能会放弃某些道德原则。

7.无聊乏味因子。

该因子表现为对生活没有什么追求,业余生活单调,喜欢通过打牌打发时间;时常对生活现状感到不满意,会感觉生活枯燥乏味。

(二)新生代农民工划分为 5 类群体

运用SPSS17.0对上述因子分析的数据进行KMeans Cluster聚类分析,将新生代农民工聚成5类。通过聚类分析显示,各因子的P值均小于0.05,说明该聚类分析的结果是有意义的。聚类得出的5类群体的因子距离值见表3,其命名和特征描述如下:

1. 第 1 类:自我矛盾型。

该类群体对金钱具有强烈的追求欲望,认可知识和勤奋努力对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性,但是其工作不努力,也不愿付出努力去获取成功;喜欢新潮事物,希望追求较高的生活品质,但其在实际生活中对外界漠不关心,兴趣爱好匮乏,业余活动单调枯燥。总体上,该群体对生活没多大追求,仅对金钱极其渴望,但又缺乏行动,目标遥不可及,处于理想和现实巨大反差的矛盾之中。该群体的比例为20.3%。

2. 第 2 类:得过且过型。

该类群体比较自我,不相信命运,忽视知识和经验的作用;对于金钱没太大追求,不愿为获取成功而付出努力;生活较保守,不关心外界,排斥时尚新潮的事物,因而生活比较枯燥。总体上,该群体活在当下,只要现在日子过得去就能接受,没有意愿也不愿付出努力以获取更好的生活。该群体的比例为21.3%。

3. 第 3 类:快乐生活型。

该类群体比较务实,具有一定的进取精神;具有较强的家庭责任感,重视亲情;其关心外界变化,对时尚新潮的事物也乐于接受;但其对于生活没多大要求,也不想过多地追求金钱,故其日常生活虽然单调,但是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拥有自己的乐趣。总体而言,他们生活状态平静,自得其乐。该群体的比例为20.2%。

4. 第 4 类:追求成功型。

该类群体有理想、有追求、渴望成功;为人宽容谦虚,并乐于与人分享,故其人际关系良好;认同只有付出努力才能获取成功,工作中能够吃苦耐劳,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能够坚守原则;不过其家庭责任感缺失,对亲情比较漠然。总体上,其追求事业的成功,并且能够努力奋斗,但是生活比较枯燥,兴趣匮乏。该群体的比例为20.9%。

5. 第 5 类:积极奋斗型。

该类群体为人谦虚,乐于与人分享,擅长对外交际;工作中勤奋上进,认真务实,注重实际的结果,尊重知识和经验;注重对生活的享受,兴趣广泛,对金钱具有合理的追求。总体上,他们生活态度积极,勤奋努力。该类群体的比例为17.3%。

(三)5 类群体的个人基本信息

为全面了解5类新生代农民工分化群体的基本特征,因此进一步对5类群体的年龄、性别、婚姻、受教育程度、收入和职业进行交叉分析,根据卡方检验发现他们在这6方面都存在显著性差异。

1. 自我矛盾型。

该群体女性比例为63%;29~32岁的比例为32%,两者均为5类中最高;未婚的比例为50%;初中学历的比例为52%,仅次于快乐生活型;服务业工人的比例为39.4%,5类中最高;收入为1000~3000元的比例为75%,略高于快乐生活型。

2. 得过且过型。

该群体男性比例为57.5%;24~28岁的比例为32.3%,5类中最高;未婚的比例达到55.7%,仅低于积极奋斗型;大专及其以上学历的比例为28%,5类中最高;从事技术和管理职业的比例分别为21.1%和17.8%,5类中最高;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41.6%,5类中最高。

3. 快乐生活型。

该群体男性比例为50%;16~18岁的比例为11.5%,5类中最高;未婚的比例为51.6%;初中学历的比例为55.7%,5类中最高;从事工人职业的比例为78%,5类最高,其中制造业的比例为47.8%;收入在1000~3000元间的比例为77%,5类中最高。

4. 追求成功型。

该群体女性比例为62%;24~32岁之间的比例为62.5%,5类中最高;已婚的比例为51%,5类中最高;高中、中专学历的比例为44.3%,5类中最高;从事技术和管理的比例分别为16.9%和15.7%,仅次于得过且过型;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33.2%,仅次于得过且过型。

5. 积极奋斗型。

该群体中女性占到60%;19~23岁的比例为44.1%,5类中最高;未婚的比例为62%,5类中最高;初中学历的比例为48.5%;该群体以工人为主,在技术和管理职业也有少量的分布;收入在1000~3000元的比例为74%。

(四)新生代农民工日常生活研究

1. 近 9 成的新生代农民工需要加班,每月平均休息仅 3 天。

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每天工作9.3个小时,85.4%的人每天工作时间大于8小时,其中有16.8%的人大于12小时;84.5%的人每天自由支配时间小于4小时,其平均每天自由支配2.3个小时;79.8%的人每月休息小于4天,其平均每月休息2.9天。从中可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时间较长,休息时间非常匮乏。

卡方检验发现5类新生代农民工在工作时间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自我矛盾型则工作在12小时以上的比例最高,达到18.9%;得过且过型工作8小时以下的比例最高,达到21.7%;快乐生活型工作8~11小时的比例最高,为74.2%;积极奋斗型工作12小时以上的比例仅次于自我矛盾型 ,达到18.8%。

2. 新生代农民工外出目的更多地是增长见识和实现理想。

73%的新生代农民工外出目的是挣钱,35.6%的人是增长见识,26.9%的人是实现梦想,24.9%的人是学技术,13.2%的人是向往城市生活。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外出目的更具有理想,考虑长远发展性。

通过卡方检验发现5类群体在外出学技术、增长见识、实现理想和外出时间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自我矛盾型跟随家人外出的比例最高,为11.4%;得过且过型外出挣钱的欲望较强烈,比例为74.1%,其外出实现梦想的比例较高,为29.8%;快乐生活型外出挣钱的欲望最强烈,为74.5%;其选择增长见识的比例也较高,为33.8%;追求成功型外出学习技术和增长见识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3.2%和46.5% ; 积极奋斗 型外出挣 钱的欲望 最低 ,为68.1%,其实现理想的比例最高,为35.8%。

3. 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消费水平略低于全国,收入主要用于日常消费。

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每月消费金额的1228元,低于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每月消费金额的1389.5元[9],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水平略低于全国水平。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用于日常消费的比例为64.3%,其次是储蓄、赡养家人、子女教育和自我深造,比例分别为42.5%、34%、25.1%和18.3%。可以发现该群体的储蓄比例很高,表明他们对于未来有较强烈的不安全感,希望通过储蓄保障今后生活的稳定。同时,他们在子女教育和自我深造方面有较大投入,表明他们很重视教育,希望通过教育改变自身以及子女的命运。

通过卡方检验发现5类群体在每月消费金额、收入用途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自我矛盾型的月均消费为1226元,其收入主要用于日常生活和储蓄;得过且过型的月消费在1500元以上的比例最高,为43.2%,月平均消费为1333元,5类群体中最高,其收入用于日常生活和赡养家人的比例最高,分别为68.3%和36.9%;快乐生活型的月均消费金额为1111元,为5类中最低,月消费500~1200元的比例最高,为51.6%;追求成功型月均消费为1255元,月消费在2000元以上的比例最高,为23.1%,其收入用于子女教育、自我深造和储蓄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0.2%、24%和47.4%;积极奋斗型月均消费为1207元,月消费主要在800~1500元之间,比例为43.5%,其收入用于子女教育的比例最低,为19.6%。

4. 新生代农民工的业余生活仍以消遣性活动为主,正趋向娱乐发展性。

新生代农民工选择看电视的比例为65.3%,上网的为63.4%,逛街购物的为33.7%,听音乐和KTV的有29.1%,看书读报的比例为19.5%,以及选择交友、打牌和学习的比例依次为15.6%、12.0%和10.5%。从中可看出该群体的业余生活以看电视、逛街购物和打牌等消遣性活动为主,同时也有较高比例的上网、听音乐、交友和学习等活动,体现了该群体的时代特性。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业余活动层次仍较低,但业余活动开始向娱乐发展性转变。

卡方检验结果显示5类群体在看电视、上网、打牌、KTV、交友、看书读报、学习、玩游戏和QQ聊天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自我矛盾型业余看电视的比例最高,为74.1%;得过且过型上网、打牌和KTV的比例最高,分别为72.5%、16.3%和15.1%;快乐生活型业余玩游戏的比例最高,为24.6%,看电视、打牌、看书读报以及QQ聊天的比例也较高;追求成功型业余交友、读书看报和学习的比例最高,比例分别为19.4%、28.9%和19.7%;积极奋斗型业余QQ聊天的比例最高,比例为53.2%,其上网和交友的比例也很高。

5.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交对象分布广泛,但以业缘为主。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交往对象主要是同事,比例达到80.6%,其后依次是亲人、同乡和同学,比例分别为57.5%、42.9%和36.9%。网友和城市当地人也具有一定比例,分别为21.3%和15.2%,这说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交对象具有明显的熟人特征,并以业缘为主。而且,他们选择亲人的比例也很高,本次调研中也发现56.6%的新生代农民工有家人在同一城市,表明他们更愿意和父母家人生活在同一个城市。

根据卡方检验结果发现5类群体社交对象在同乡、城市当地人、同学、网友、亲戚家人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自我矛盾型的社交对象主要是同事、亲戚家人以及同乡;得过且过型社交对象中城市当地人的比例最高,为19.3%;快乐生活型社交对象以同乡的比例最高,为52.7%;追求成功型则以同学和家人的比例最高,分别为46.5%和67.4%;积极奋斗型社交对象为同事和网友的比例最高,比例分别为82.2%和30.9%。

6. 3 成新生代农民工想留在城市,近 5 成的人未来的打算目前不确定。

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认为过高的生活水平是阻碍其融入城市的主要因素,但是还有29.3%的人认为很习惯城市生活。在未来打算方面,32.6%的人明确希望留在城市,22.3%的人未来想回乡,还有44.9%的人不确定。这表明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希望留在城市生活。

根据卡方检验发现5类群体在未来打算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自我矛盾型中不确定的比例很高,为49%;得过且过型中选择回乡发展的比例最高,为26%;快乐生活型未来打算不确定的比例最高,为50.8%;追求成功型选择留在城市的比例最高,为41.8%;积极奋斗型群体中习惯城市生活的比例最高,为36.1%,这说明积极奋斗型对城市的适应程度也最高;追求成功型留在城市发展的意愿最高,希望留在城市中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快乐生活型的不确定性比例最高,他们的实际生存状况较差,而又希望留在城市;得过且过型的回乡比例最高,该群体没多大追求,并未融入城市生活,因而该群体回乡的比例较高;自我矛盾型对未来打算的不确定性比例也很高,该群体希望留在城市,但是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等原因,使得他们在城市中很难立足,所以他们也处于一种迷茫状态。

四、结论

本研究通过借助AIO量表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群内分化研究,得出分化群体生活方式的差异性特征,然后进一步考察这些分化群体的生活常态情况,并得到以下结论。

1. 全国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分化成自我矛盾型、得过且过型、快乐生活型、追求成功型和积极生活型5类生活方式各异的群体。

自我矛盾型生活方式最不健康,价值观缺失;得过且过型活在当下,生活方式较保守;快乐生活型生活方式较健康,能够自得其乐;追求成功型生活方式积极,追求成功;积极奋斗型生活方式健康,积极上进。同时,5类分化群体在年龄、性别、婚姻、受教育程度、收入和职业6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内部已经在人口统计特征和生活方式两方面产生了分化,他们已经不是一个特征和利益高度一致的群体,今后的新生代农民工研究中应该考虑该群体内部差异化的群体特征。

2. 5类新生代农民工在工作时间、外出目的、消费用途、业余活动、社交对象和未来打算6个方面具有显著差异。

3.兰溪市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调研报告 篇三

——以恩施市为例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主要是指这一群体工作之余用于消遣、娱乐等方面的非物质生活。有效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根据对恩施市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分析恩施市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且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关键词:新生代

农民工

精神文化生活

一、调查背景及调查方法

农民工作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特殊群体,在我国改革开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随着农民工的“更新换代”,新生代农民工逐渐登上历史舞台,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他们占农民工总数的60%以上,成为一个庞大而独特的社会群体,并且逐渐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军。如何解决好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问题,成为我国当前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何为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本文将其定义为:年龄在18到35岁之间,具有农村户籍,主要从事非农劳动的这一群体业余时间所选择的进行娱乐和消遣等方面的非物质生活方式。

恩施市作为恩施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在恩施市工作的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在整个恩施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主要以恩施市为样本调查点,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的方式,对恩施市金桂大道的某几个建筑工地、工业园、湖北民族学院周边的服务行业和凤凰山脚下的某些餐饮服务业的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状况进行调查,问卷填答采用两种方式:一是自填问卷法,由被调查者亲自填写;二是调查员按问卷内容逐一读题,由被访者回答。本次一共发放了250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共210份,遗失3份,无效问卷37份,问卷回收率为84%。

二、恩施州新生代农民工概况

根据恩施州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州统计局发布的恩施州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到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恩施州户籍总人口数约为3975661人,常住人口为3290294人,恩施市常住人口近75

万人,约占恩施州总人口数的18.86%。根据2009年恩施州统计局和劳动就业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恩施州农村劳动力为170多万人,外出务工人员为87万人。

三、恩施市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本次调查回收的210份有效问卷中,女性占总人数的63.8%;其中少数民族人数为84人,占总人数的40%,未婚占54.3%,已婚有配偶的为90人,占总人数的42.9%;被调查的已婚人员中有1个子女,占总人数的31.4%,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占7.6%。另外,有51.5%的人进城务工已达到三年或三年以上,有的甚至达到十年以上。

通过上图表我们得出,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初中及以下的占34.3%,上过高中的占23.3%,上过中专的人数为39人,占18.6%,有大专或高职文凭的占11%,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为6人,占2.9%,说明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在工作时间方面我们发现,53.8%的人工作时间集中在在8-10小时,17.1%的人工作时间为10-12小时,工作超过12小时占15.7%,表明大部分人的正常工作时间不是很长,他们的业余时间还是比较充足大的。

在月收入方面,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集中在1200-2400元之间,达到46.6%,超过2400元的有32.9%,低于1200元的仅占19.5%。具体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在分析精神文化生活消费支出这方面中,消费在30元及以内的占36.7%,30到50 元的占28.1%,超过50元的占33.8%。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月消费在1214元左右,精神文化消费只占他们月消费很小的一部分,说明他们用于精神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支出金额明显偏低。

对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具体支出分析发现,手机上网、网吧受到了较为普遍的欢迎。手机上网主要采用流量包月的形式,花费在5元和10元的居多,其中不超过20元的有179人,20元—100元之间的有25人,超过100元的有6人,人均每月手机上网消费为13元,另外,平均每月去网吧的次数为5次,在电影院、公园、演出、比赛、培训、购买书刊杂志等方面的支出或参与活动次数很少,其中参加过成人自考或培训的有15人。由此可见,新生代农民工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是比较单一的,对高品位有价值的活动也很少涉及,消费层次偏低。

调查新生代农民工所在的小区或工作所在企业文化娱乐设施发现,仅有9.5%的人选择了有文化娱乐场所,而61.4%指明没有,另外28.1%的人选择了不清楚,由此可知工人们生活和所工作的地区提供文化学习的场所明显不足,文化教育与娱乐基础设施设施不完善。

在居住地与电影院、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娱乐场所间距离上,16.6%的人认为近,选择距离一般的占26.7%,另外56.8%的人认为远或说不清楚。直接调查工人们对自己拥有的生活文化、娱乐等方面的环境条件的看法,4.8%的人认为很差,13.5%的人认为较差,认为一般的占56.7%,3.3%的人认为很好。说明大部分对自己目前生产和生活的环境不满意。

在共青团、工会、妇联、社团等组织开展活动方面,15.2%的人选择自己所在单位有部分社团组织,84.8%的用人单位无相关群团组织,实地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在所选择的几个大的调查点中,工业园区是没有共青团组织的,个体私营企业更是没有。关于本单位有共青团的,在其开展活动方面,多数认为偶有活动,但作用不大。对于一些“社团组织”,16.2%的人参加过文体休闲学习等兴趣爱好团体,25.7%的人参加过社会公益慈善类组织,9.1%的人参加过打工者协会、民工协会,47.1%的人参加过老乡会、同学会,11.4%的人参加过维权性质的组织。从这些数据可分析出,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会参加自发组织的活动,而很少参加正式组织组织的活动。

在对未来文化水平预期方面,11.4%的人选择了没有必要再提高,22.4%的人选择了大专或高职,有64人选择大学本科,比率达30.5%,另有26人希望达到研究生水平,占12.4%。总体上看,新生代农民工仍有着较强的学习欲望,他们盼望有更高的学历、文化水平。

在个人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上,最受欢迎的是网络、电视和工作岗位,比率分别是44.8%、39.5%、26.7%,选择报纸、杂志、讲座等形式的较少,均不超过20%。具体情况如下表:

对上面图表分析可以发现,现代技术和网络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得到较大的普及,但普及率不是很高。传统的信息传播工具电视,在农民工生活当中仍然发挥着较重要的作用。工作岗位所提供的信息不足。

在新生代农民工缓解心理压力渠道方面,有113人选择“听音乐”,占总体人数的53.8%,40.9%的人选择用“上网”的方式来缓解压力,另外有41.43%的人选择了用“睡觉”的方式缓解,具体情况如下表:

在希望在城市定居的理由方面,认为工作机会多、发展空间大的占71.4%,希望孩子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的占50.5%,认为城市收入高生活水平高的占44.3%,选择城市文化生活丰富的占36.2%。可见新生代农民工们选择城市定居更多的是考虑工作机会和孩子的教育,满足基本的生存问题。

在城市生活最困扰的问题方面,生活成本高、收入无保障、工作不稳定、住房困难、远离家人、子女上学困难是最主要的因素。具体情况如下表:

5,从他们对自己是否是城市人得界定上,75.2%的人认为自己是农村人,仅11.9%的人认同自己是城市人,而12.9%的人选择了不知道,表面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水平低,城市认同感低,对自我身份认定模糊。如下图:

综上所述:恩施市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存在以下问题:

1、文化生活方式过于单一,缺乏多元化和多层次的文化娱乐活动,获取知识的渠道少。

2、精神文化消费支出偏低。

3、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参与文娱活动的热情,总体参与度不高,缺乏积极性。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能满足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娱活动很少,4、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一般公共文化场所距农民工居住地和工作单位较远,而且没有专门针对农民工开设的公共图书馆等文娱场所,农民工们拥有的文化娱乐环境条件不是很好。

5、农民工所在的社区、工作单位组织和开展的文娱活动很少,对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重视不够。

6、情感诉求得不到倾诉。在缓解压力方面,缺少必要的人际交流与沟通,缺少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在城市定居有许多传统问题如生活成本、收入保障、子女上学等困扰。身份认同方面,不能很好的融入城市。

四、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的原因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的原因大致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工资收入较低、生活成本高,工作不稳定,没有经济基础支撑其精神文化需求。

新生农民工出生在农村,长大后跟随父母外出,来到城市中的工厂、工地,住宿在工作单位宿舍、建筑工地工棚、租赁房屋等。他们早出晚归,没有闲暇时间学习娱乐,加上工资较低,何谈精神文化需要。

在现今的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在底层的农民工压力也越来越大,又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觉得维持家庭的生计是头等重要的大事,所以他们不愿意把仅有的一点工资用到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方面。

工资是一方面,相对于工作岗位的稳定性农民工们可能更关注后者。在对建筑工地的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的建筑工人都没有稳定的工作岗位,他们时刻都在为下一份工作谋划着。虽然都在建筑工地工作,行业未换,但是几乎都不会在同一个地方,从来都是“哪里需要就到哪里”。相关项目部负责人也明确告诉调查者,建筑工地每天的人数都不是确定的,这里的工人流动性很大。如此,一份稳定的工作可能会比较高的工资更受欢迎。

(二)文化水平较低、择业迷茫、规划欠缺、同时自身文化需求有待加强。

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刚迈出中学校门,没有接受更多的教育,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价值观尚未稳定、身份认同尚不清晰,面对铺天盖地、瞬息万变的信息和复杂的社会环境,确定具体职业发展目标的能力仍旧不足。因其文化水平低,自身要求不高,工作繁杂、闲暇时间少等因素,使得他们自已主动去了解、学习、接受的难度加大。

(三)企业文化的不重视,政府部门基础设施服务的滞后。

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不高,不仅是自身原因造成,同时也与企业对文化建设的不够重视,政府部门基础设施服务的滞后相关。而要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则应该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不仅是满足物质需求,更要紧的是满足精神文化需 7

求。政府、企业不仅没能给青年提供健全的学习文化的平台,比如一个数字平台,一个公益性图书馆,同时对广大的农民工学习文化的关心鼓励不够。这些都是导致农民工精神文化匮乏的原因。调查中我们发现,工作单位中有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极少,也没有基本的文化设施。有的被调查者直接告诉调查者,即使是想学习娱乐也没有真正适合他们的地方。

(四)制度问题,学历、理论门槛,流于形式,新生代农民工难以得到真正的培训,也难以提升。

35岁的刘师傅在建筑工地做粉刷工作,他告诉调查者自己有很强的学习欲望,虽然年龄相对较大,但他还是认为“自己有一颗年轻的心”“心态很好”。他很想学一些东西,尤其是电脑方面的基础知识,却一直苦于没有人教。“请家教没时间也没钱,上培训班也要有专门的时间,也需要钱。”即使请人教,作为农民工也不一定能够找到,不管哪种方法对他自己都是不适用的,没有什么场所可以专门解决这种问题,或者可以说,类似于这样的问题从没有人给予过关注。

关于技能,刘师傅讲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一次所工作地方招工程技术人员,自己很想尝试,然而其前提要求却是大专学历、会使用办公软件,如此即使自己有技术也被这“入门条件”给拒在应聘之外了。像这样的招聘,自己有期望,知道技能不足后马上去学,可是即使学会了却仍可能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因为等到学成之时,招聘早已经结束。如此,也是不知道“市场”需求,信息滞后所致。

类似的还有一些技能证书考试,自己明明有技能,甚至是熟练工,却被所谓的“理论考试”给难住了。有技能没证书证明,要拿证书却过不了理论一关,这种情况在农民工中较为常见。而且有些单位即使有培训,也多流于形式。比如所在单位要争取什么称号就要要求哪类技术工人达到多少人,这时培训的作用就可凸显了。工人们一起去听课参与所谓的“培训”,实际什么也没学到,一两堂课之后立即进行所谓的考试,实际上就是拿着事先发的答案填空即可。所有的都按程序来进行,立即证书发下来了,可是实际上不会还是不会,技能并没有因为一纸证书便有了。

(五)城市、社会环境的影响,使新生代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更难以享受到均等的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社会资源。

新生代农民工们自小受乡土礼俗熏染,他们的根仍在农村,思考、行为方式、习惯、需求等不同也就有其根源,城市人也自有其特点。但是城市对于农民工的关注很多还停留在一些差异上,还没有在认识并理解这种差异的基础上达到一种认同和对差异的尊重,故而存在某些排斥。因此,城乡二元一体发展,不能仅仅 8

只限制在地域上,还更应该关注文化等其他层面,加大对作为乡村代表的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的关注。转变观念不仅仅是对乡村人的要求,更是对城市人的要求。

五、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对策

根据上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以及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和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的原因,本人主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对新时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国家层面

1.加大基础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重视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宣传教育 政府相关部门应增加公共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的数量,并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发放免费入场券,或者给予一定程度的优惠。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文娱活动,比如组织文艺演出、参观博物馆等。同时,向新生代农民工宣传国家关于保障权益的相关法律,如组织学习《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劳动合同法》等,以提高农民工的维权意识、法治意识、组织意识和参与意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建立就业信息交流平台,助推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创业。

2.制定切实符合新生代农民工需求的社保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政府相关部门应努力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有计划地把新生代农民工纳入社保范围,同时加强社保基金的筹集和监管,切实保障农民工受益。3.建立合理有效的新生代农民工诉求机制,畅通民意表达渠道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服务型政府,切实关注新生代农民工诉求,尤其在精神文化生活诉求方面,扩宽诉求渠道,并建立定期走访机制。4.突出群团组织作用

(1)扩大群团组织覆盖面,在流动新生代农民工中广泛建立群团组织,逐步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局面。

(2)发挥群团组织在加强新生代农民工道德文化建设方面的思想引领作用,使他 9

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突出群团组织的人文关怀作用,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心灵窗口”的作用,为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心理疏导,使他们摆正心态,正确看待和认识周围的人和事。(4)充分发挥团组织四项基本职能。精心设计新生代农民工感兴趣、符合新生代农民特点的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比如体育竞赛,交流会、趣味知识竞赛等。

(二)社会层面 1.企业单位

(1)增加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在劳资关系中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使新生代农民工的正当劳动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从而为他们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消费提供经济保障。

(2)把发展农民工文化生活纳入企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企业应从实际出发,建立完善企业内部的文化设施,注重文娱活动的多元性,如阅报栏,棋牌室,图书阅览室,文化知识传播窗等,以便为农民工参加学习文化活动提供更好的条件和展示才华的平台。

(3)注重把农民工的技能提升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完善员工竞争机制。组织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讲座,企业的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将公司人员按组进行合理分配,实行小组竞争机制,并且与工资奖励挂钩,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农民工之间的交流,而且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他们融入城市生活竞争的程度,以便为他们日后在城市定居,实现农民到市民角色的转变。(4)在企业内部建立诉求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文关怀机制。加强管理层级与普通职工的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并有效解决。2.社区

(1)在服务中加强管理,深化进城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区建设,开展多项文娱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注重关爱新生代农民工的子女家庭,使他们在“新家园”感受到家的温暖。

(2)建设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坚持以服务群众为本,尤其要提高对新生代农民工 10 的服务质量。

(三)新生代农民工自身

1.提升文化素质,转变思想道德观念,努力接受新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2.树立正确的文化娱乐消费观念,追求高尚的有价值的文化生活方式。3.积极参与各项文娱活动,注重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提高精神文化生活质量。4.积极而正确利用获取知识的渠道,扩宽自己的知识面,多角度的丰富文化知识,如网上学习,远程教育等。

七、总结

4.兰溪市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调研报告 篇四

为了了解新疆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状况,自治区团委发放此问卷,本问卷不涉及隐私,没有对错之分。请放心填写,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除特别说明以外,其他均为单选)

您的姓名:您的联系方式: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您的出生年份()

A 1990年以后出生B 1986年-1990年 C 1980年-1985年

3.您的民族_______

4.您的受教育程度()

A小学及以下 B 初中 C 高中

D 中专(或中技、职高)E大专(或高职)F 大学本科及以上

5.您的政治面貌()

A 中共党员 B 共青团员 C 民主党派成员 D 群众

6.您从事的行业()

A 制造业 B建筑业 C 交通运输业 D 住宿和餐饮业 E 批发和零售业 F 其他

7.您现在居住的情况是()

A 单位或雇主提供的工人宿舍 B 与人合租住房 C 直接在生产经营场所居住

D 自购房 E 其他

8.您的平均月收入有多少()

A 600-1200 B1200-1800 C 1800-2400 D 2400-3000 E 3000以上

9.您平均每周工作多少小时()

A 40小时及以下 B 40-50小时 C 50-60小时 D 60-70小时 E70小时及以上

10.您目前的婚姻状况()

A 未婚 B已婚有配偶 C 离异 D 丧偶

11.您是否是独生子女()

A 是 B 否

12.您出来打工的主要目的()

A 赚钱养家 B 希望过城里人的生活 C 出来见见世面 D 寻找发展机会 E 为赡养父母或子女前途考虑 F 其他

第二部分:精神文化生活现状

13.您每月用于文化消费的金额是多少()

A 10元以下B 11-50元 C 51-100元 D 101-200元 E 201以上

14.您对目前居住地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否满意()

A 非常满意 B 满意 C 一般 D 不满意 E 非常不满意

15.您所在单位提供文化活动的情况是()

A 内容丰富,能够满足我的需要 B提供一些,基本满足我的需要 C 内容单

一、贫乏,不能满足我的需要 D 没有提供任何文化活动

16.您是否参加过下列组织的活动(单选)

文体休闲学习等兴趣爱好团体()

A 是 B 否

社会公益慈善类组织()

A 是 B 否

打工者协会、民工协会等()

A 是 B 否

老乡会、同学会等()

A 是 B 否

维权性质的组织()

A 是 B 否

17.您对目前的文化生活状况是否满意()

A 很不满意 B 不满意 C 一般 D 比较满意 E 很满意

18.您在闲暇时间主要做什么(选择三项并按重要程度排序)

——————

A 听音乐 B 看电影或电视 C 去网吧上网 D 睡觉 E 参加宗教活动 F 读书看报 G 打牌或打麻将 H 逛街 I 参加体育或文娱活动 J 什么也不做 K 去录像厅或KTV、舞厅(慢摇吧)L 去公园、广场等 M喝酒或下饭馆N 没有闲暇时间

19.您参加过工作或生活所在社区组织的文化娱乐活动吗()

A 经常参加 B偶尔参加 C 知道社区组织活动但没有邀请我们参加 D 不知道社区组织文化娱乐活动

20.您去过的文化场所主要有哪些()

A 公园 B 广场 C 博物馆 D 图书馆 E 体育馆 F影剧院

21.您是否了解新疆各民族的文化娱乐方式()

A 是 B 否

22.您经常参加具有民族风情的文化活动吗()

A 经常参加 B 偶尔参加 C 从不参加

如果参加,您参加的主要是哪些活动()

A 婚礼 B 节日 C 聚会 D 观看民族文艺演出 E 民族艺术展览

F 到民族风情地区旅游G其他

第三部分:其他

23.您认为下列哪一项是最重要的()

A 名誉 B 财富 C 技能 D 生存 E 健康 F 其他

24.您认为您现在是()

A 农村人 B 城里人 C 不知道

25.您认为参加文化活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A 时间不充裕 B 收入有限 C 对活动内容不感兴趣 D 活动场所距离居住场所

过远 E 文化活动信息获取途径不畅通

26.当您的工友心情苦闷时,您愿意同他聊天帮他排解吗()

A 非常愿意 B勉强愿意 C 不愿意 D 视情况和与工友的关系而定

27.当您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时,您倾向于用哪些方法缓解压力(选择三项并按

重要程度排序)_______________

A 听音乐 B 看电影或电视 C 上网浏览或聊天 D 睡觉 E 喝酒或下饭馆 F 找朋友倾诉 G 向父母或亲人诉说 H 去户外活动 I 参加体育比赛或文娱活动 J 沉默 K 哭泣 L 加入某个社团组织寻求帮助 M 其他

28.在城市里生活,主要困扰您的问题有哪些(多选)

A 收入无保障 B 缺少文化娱乐生活 C 子女在城里生活困难 D 总感觉被人看不起 E 远离家人感到孤独 F 父母子女无人照顾 G 患大病无钱医治 H 找工作上当受骗 I 出了工伤事故无法医治 J 工作不稳定 K 生活成本太高 L 住房困难 M 没有朋友,无人交流 N 其他

29.当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您最可能找谁解决()

A 工会 B 单位领导 C新闻媒体 D政府部门 E同乡或亲友

30.您是否愿意参加继续再教育()

A 非常愿意 B 愿意 C 无所谓 D 不愿意

31.您希望政府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做哪些事情()

A 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 B加强基层政府单位与农民工的联系

C 丰富文化活动内容 D 拓宽文化活动的信息获取渠道

32.您对未来生活的预期()

A 越来越好,充满希望 B 几年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C 看不到什么希望D 没想过

5.兰溪市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调研报告 篇五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八届龙泉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案

第号

类别:□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 审查意见:□立案□转信□撤并案

主办单位:协办单位:

【以上由提案审查机构填写】

【以下由提案者填写】

案由:

建议承办单位(供参考):

提案情况:□本人撰写□转呈材料□第一次提出□多次提出 是否调研:□是□否

同意公开发表:□是□否提交日期:年月日

联络组初审意见:团体提案单位负责人初审意见(盖章):

注意事项:

①请仔细阅读认真填写,在□处划“√”标明,并将提案内容附后;

②属于委员个人或联名提案的,请领衔提案人所在政协联络组组长负责签好初审意见。属于团体提案的,请提案单位负责人签好初审意见,并加盖公章;

③撰写要求:一事一案,有情况、有分析、有具体建议;

④为配合办公自动化要求,有条件的委员提交提案时,一并提交Word格式的电子文档。

关于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精神家园提升生活品质的建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个新的群体逐渐出现在我们面前。“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农民工,约占农民工总数的60%,他们受教育程度、职业期望值、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相对较高,但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工作环境相对较差。据初步调查,我市新生代农民工大约有2-3万人,集中在各工业功能区和城市大街小巷,他们的平均工资在1700元左右,高中及以上学历占60%,生活质量普遍不高。

目前,一些发达城市对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状况高度重视,特别是上海、杭州等地,把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农民”变“市民”的对象来培育,倾斜政策,帮助他们提升精神品质。丽水市以及缙云、青田等县也已启动新生代农民工精神家园的项目建设,但我市这些方面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显得比较单薄,他们除了到人民公园等开放公园走走逛逛之外,便是大大小小的网吧、KTV和小吃摊等,有的甚至成为文化生活的边缘群体。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建议:

一、大力推进项目建设。政府层面,建议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相关乡镇(街道)、工业园区、文广新局(体育局)等单位参与,在工业园区、服务业集聚区等新生代农民工密集地区,建设进城务工人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篮球场等设施。企业层面,鼓励企业为农民工建设文化设施或项目。政企合作层面,有关部门与企业合作在有条件的企业设立远程教育站点和农民工夜校,同时利用企业会议室、食堂、活动室为培训地,配置黑板、桌椅、电视机、DVD 等基本教学设备,重点讲授安全知识、法律法规、文明礼仪、社会公德、业务技能等方面切合实际的知识。

二、努力实施政策倾斜。建议实施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绿卡制”,由市文广新局、经信局、人力社保局协商制订有关制度,新生代农民工凭借劳动合同、身份证等凭证办理“文化绿卡”,凭“文化绿卡”在借阅书籍、听讲座、看电影、去健身房、去景点旅游时给予优惠。

6.中国新生代农民工调研报告 篇六

在本报告中,新生代农民工系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本报告所用数据资料,大部分来自国家各部委公布的统计数据,另有一部分来自当前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的调查数据。

一、新生代农民工概况与基本特征

(一)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传统农民工问题的延续和发展 农民工问题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性产物,是与农民工现象相伴生并不断凸显的社会问题。新生代农民工是在改革开放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群体,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传统农民工问题在新阶段的延续、体现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他们的就业和生活环境相对传统农民工有了很大改善,对工作和生活有更高的、不同的要求;但在城乡二元社会体制没有彻底打破之前,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就业结构下,他们与传统农民工有着类似的社会境遇,面临一些共同的基本社会问题。总之,这个群体的出现对我们解决农民工问题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要求。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况

1.新生代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六成以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亿人,其中,16岁-30岁的占61.6%1.据此推算,2009年外出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在8900万左右,如果将8445万就地转移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考虑进来,我国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1亿人左右。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2.3亿(2008年为2.25亿)职工中,已经占将近一半,他们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2.平均年龄23岁左右,初次外出务工岁数基本上为初中刚毕业年龄。

根据当前三项规模相对较大的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数据(一项为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对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1595名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一项为珠三角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另一项为全国总工会研究室2009年组织对千家已建工会企业的问卷调查),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3岁左右,这要求我们在认识新生代农民工时,必须关注与其所处特定年龄阶段相关的一系列特征和问题。同时,新生代农民工的初次外出务工年龄更低,基本上是一离开中学校门就开始外出务工。一项调查显示,在珠三角,传统农民工初次外出务工的平均年龄为26岁,而在新生代农民工中,80后平均为18岁,90后平均只有16岁2.16岁、18岁的年龄,基本上意味着新生代农民工一离开初中或高中校门就走上了外出务工的道路,也意味着与传统农民工相比,他们普遍缺少离开校门后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经历。

3.近80%的人未婚。

据全国总工会研究室2009年的调查,新生代农民工中的已婚者仅占20%左右。国务院研究室2006年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当时农民工中80%以上的人已婚。数据对比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一个未婚群体,这意味着,这一群体要在外出务工期间解决从恋爱、结婚、生育到子女上学等一系列人生问题,这与外出期间80%已成家的传统农民工相比,存在很大差别,这是我们考察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不可忽略的方面。

4.受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水平相对传统农民工有所提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年,在新生代外出农民工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30岁以下各年龄组均在26%以上;年龄在21-25岁之间的达到31.1%,高出农民工总体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3.而2008年进行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在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0%。同时,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培训的人员比例达到36.9%,高出传统农民工14个百分点4.数据对比说明,尽管新生代农民工仍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职业技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是,相对传统农民工,他们的文化和职业教育水平已有较大提高。

5.在制造业、服务业中的就业比重有所上升,在建筑业中的就业比重有所下降。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行业分布呈现明显的“两升一降”特征,即在制造业、服务业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在建筑业中呈下降趋势。《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2004年农民工在制造业、服务业和建筑业中的比重分别为33.3%、21.7%和22.9%;而国家统计局2009年数据显示,外出农民工中从事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的比重分别为39.1%、25.5%和17.3%5.数据对比可以发现:5年间,制造业和服务业分别上升了5.8和2.6个百分点,建筑业则下降了5.6个百分点。这说明,相对于传统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显露出了行业倾向性,开始偏向于劳动环境和就业条件更好的行业。

6.成长经历开始趋同于城市同龄人。

从成长经历来看,新生代农民工没有经历过父辈那样从农村到城市的变化过程,与城市同龄人更为趋同。很多新生代农民工自小就跟随父母移居城市,或是在农村初中(高中)一毕业就到城市“谋出路”,因此他们对城市生活环境比对农村生活环境更熟悉、更适应;即使出生、成长在农村,他们在务工前也同城市里的同龄人一样,大多数时间在学校读书,不熟悉农业生产。据统计,89.4%的新生代农民工基本不会农活,37.9%的新生代农民工从来没有务工经验.而且,许多新生代农民工出生在城市,在农村没有土地等生产资料。据安徽阜阳市统计,该市无地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26.3%.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这一群体势必将越来越大。此外,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只有

一、两个兄弟姊妹,“较之父辈,生活是优越的,没有挨过饿,没有受过冻,温饱问题在他们头脑里没有什么概念”,“忍耐力和吃苦精神远不及父辈”这一点与城市同龄职工也颇为相似。

(三)新生代农民工的四大特征:时代性、发展性、双重性和边缘性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农民工中的新生群体,一方面,因其与传统农民工同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中,面临共同的社会境遇,自然潜移默化了这一群体共有的一些特征。另一方面,又因其出生成长于改革开放、社会加速转型的时代背景下,而明显带有不同于传统农民工的时代烙印,同时,他们所处的特殊人口年龄阶段又使其身上呈现出同龄青年共有的人格特征。概括地说,新生代农民工身上呈现出四大群体性特征——时代性、发展性、双重性和边缘性。

时代性的体现:新生代农民工处在体制变革和社会转型的新阶段,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使他们的需要层次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他们更多地把进城务工看做谋求发展的途径,不仅注重工资待遇,而且也注重自身技能的提高和权利的实现;大众传媒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他们能够更迅捷地接受现代文明的熏陶,形成多元的价值观与开放式的新思维,成为城市文明、城市生活方式的向往者、接受者和传播者。

发展性的体现:新生代农民工年龄大多20岁出头,其思维、心智正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阶段,因此外出务工观念亦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对许多问题的认识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他们绝大多数未婚,即将面临着结婚、生子和子女教育等问题,也必然要承接许多可以预见及难以预见的人生经历和变化;他们大多刚从校门走出3-5年,虽然满腔热情、满怀理想,但是,职业经历刚刚开始,职业道路尚处于起点阶段,在职业发展上也存在较大的变数。

双重性的体现:他们处于由农村人向城市人过渡的过程之中,同时兼有工人和农民的双重身份。从谋生手段来看,靠务工为生,重视劳动关系、工作环境,看重劳动付出与劳动报酬的对等,关注工作条件的改善和工资水平的提高,具有明显的工人特征;但是受二元体制的限制,他们的制度身份仍旧是农民,作为农民的后代,也不可避免地保留着一部分农民的特质。边缘性的体现:新生代农民工生活在城市,心理预期高于父辈、耐受能力却低于父辈,对农业生产活动不熟悉,在传统乡土社会中处于边缘位置;同时,受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与自身文化、技能的制约,在城市中难以获取稳定、高收入的工作,也很难真正融入城市主流社会,位于城市的底层,因此,在城乡两端都处于某种边缘化状态。

三、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农民工的一部分,与传统农民工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问题,比如:工资拖欠、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社会保障水平较低、职业健康安全保障不足等基本劳动权益保障问题。同时,由于具有不同于传统农民工的新特征和新诉求,新生代面临的问题又有其特殊性。

(一)工资收入水平较低、务工地房价居高不下,是阻碍其在务工地城市长期稳定就业、生活的最大障碍 据公安部2007年的调查,按照自身收入水平,有74.1%的农民工愿意承受的购房单价在3000元/平方米以内,有19%愿意承受3001-4000元之间的单价,愿意承受4000元以上的只有6.9%。然而,据调研,3000元/平方米的房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的县市及以下城镇,在农民工集中流入的东部沿海地区,即便是小城镇的房价也远远超过了3000元/平方米。例如,东莞市当前的房价已经接近6000元/平方米,即使房价相对较低的沙田镇和常平镇,房价也在3500元/平方米以上,大多数建制镇的均价在5000元/平方米以上。对比农民工所能承受的房价与现在农民工流入集中地的房价,可以推断,如果按照当前的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水平,假定他们的工资增速能够赶上房价的涨速(目前来看这一假定基本上不成立),按照商品价购房,新生代农民工中最终能够实现在务工地城市购房定居梦想的比例也不会超过10%。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水平滞后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是阻碍其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的关键性问题 据中国劳动力市场网发布的信息,2009年城市劳动力市场对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需求占总需求的60.2%,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的需求仅占39.8%。然而,据当前已有的调查数据综合判断,当前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三成左右。同时,城市劳动力市场中需求量最大的是受过专门职业教育、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中专、职高和技校水平的劳动力,这部分占总需求的56.6%,而在新生代农民工中这部分人只有二成左右。也就是说,在知识和技能逐渐代替简单体力劳动作为劳动力市场选择标准的背景下,如果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和技能水平不能获得比劳动力市场需求更快的发展,按照他们目前的技能水平估算,只有大约三成的人能够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

(三)受户籍制度制约,以随迁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障为主的基本公共需求难以满足,是影响其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和生活的现实性、紧迫性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基于自身阅历和切身体验,对子女受教育的期望都非常高。他们中越来越多的人正是为了让子女能够在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而选择在务工地就业和定居。据中国流动人口监测报告,2009年农村流动人口子女中,70.2%随同父母流动,只有29.8%留守农村。然而,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难问题仍相当突出,据教育部2008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公办小学就读的比例,北京为63%,上海为49%,广州仅为34.6%。学龄儿童中未上学的比例,北京为3.81%,上海为3.56%,广州高达7.19%。农民工子女半数以上都有转学经历,在转学3次及以上的比例中,大城市最高,中等城市最少。一些城市公办学校还存在收取借读费和赞助费等行为,而大城市最突出。随着新生代农民工年龄的增长,他们中越来越多的人将步入育龄阶段,与此相伴,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也必将越来越成为他们在务工地稳定就业、生活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性、紧迫性问题。国际社会的成功经验表明,社会保障替代土地保障,是农民实现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从农业转向非农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要想实现在务工地城市长期稳定就业、生活的目标,必须至少享有三个层次的社会保障:其一为解决年老和疾病时后顾之忧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其二为解决失业后暂时生活困难的失业保险;其三为防范沦入贫困境地的最后一张保障网——最低生活保障。然而,据调查,目前新生代农民工中,享有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的比例分别为21.3%、34.8%和8.5%,且不说企业的缴费标准大多以各地的缴费下线为准,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保障对象为当地城市户籍人口,农民工基本上没有享受该项保障的权利。显然,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实际享有的社会保障水平,与他们企盼在务工地城市稳定就业和生活的诉求之间,距离还相当悬殊。

(四)职业选择迷茫、职业规划欠缺、学习培训的需求难以有效实现,是阻碍其实现职业梦想不可忽视的因素 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刚迈出中学校门,他们带着对传媒中、社会上成功人士的羡慕和崇拜,期盼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美好的梦想。但是,他们的心智发展尚未成熟、思想尚未稳定、身份认同尚不清晰,面对铺天盖地、瞬息万变的信息和复杂的社会环境,确定具体职业发展目标的能力仍旧不足;加上家庭小型化带来的更低挫折耐受力,他们制定及实施职业规划的能力更低。同时,他们继续学习的愿望非常强烈,据调查,69.7%的人表示迫切需要了解专业技能知识,54.7%的人表示需要学习法律知识,47.8%的人表示希望提升文化知识,但是,由于闲暇时间较少、下班时间较晚、学习培训机构距离较远等因素,导致他们能够便捷、安全、有效接受专业学习培训的渠道严重匮乏。在上述因素下,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目标、就业单位频繁变换,学习培训的专业技能缺少可持续性或者不适应市场需求。这既浪费了他们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又不利于其人力资本的积累和企业用工的稳定。

(五)情感、精神的强烈需求不能很好地满足,是困扰他们的首要心理问题,也是在现实生活中最少得到关注的深层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正处在交友、恋爱、结婚的黄金期。同时,他们刚走出校门,仍处于“半成人”阶段,对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的需求更强。由于上班时间长、接触面较窄、工资收入低、就业行业农民工男女比例失调(建筑业和制造业男性多、服务业女性多),这就使他们普遍面临想交友没时间、想恋爱没人选、想倾诉没对象的困境,再加上企业管理和文化建设的不足,以及社会人文关怀的欠缺,婚恋和精神情感成为困扰他们的首要心理问题。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感情孤独”已成为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主要困惑,在北京建筑业接受调查的农民工,超过七成将“感情孤独”作为困难的首选。在实地调研中,透过一些新生代农民工略带羞涩的话语,常让我们感到其内心闪烁的隐痛和不安。

(六)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欠薪时有发生、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率高等劳动权益受损问题,是其亟须解决的突出问题 共同的经济社会环境,同样的农民工身份,差距不大的人力资本状况,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基本劳动权益实现上与传统农民工相比虽然有所提高,但是总体境况相似,仍旧普遍面临着一些共同的、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欠薪时有发生、职业卫生健康保障不够等方面。据一项在广东的调查,2009年,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只有61.6%;遭遇工资拖欠的人所占比例为7.1%;人均拖欠工资1538.8元,差不多相当于人均1.5个月的工资。另据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的2009年流动人口监测报告,60%的农业流动人口就业于工作条件差、职业病发生率高和工伤事故频发的低薪、高危行业。同时,据调查,新生代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时,仅有60%的用人单位为其支付医疗费用。其中,服务业最差,这一比例只有47.3%12.四、对策与建议

党和政府对农民工问题始终高度重视,近年来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农民工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随着我国进入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阶段,随着农民工群体内部出现明显的结构性变化——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并必将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该群体具有一些不同于传统农民工的新特征、新诉求和新问题,这些诉求和问题的积累已经开始显露出对我国政治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民工家庭幸福及其个人发展的负面影响。这就使有针对性地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成为国家发展中事关大局的紧迫问题。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长期性、城镇化的过程性、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和社会利益结构的凝固性,使得农民工问题十分复杂。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既涉及农民工的共性问题,又有其群体特殊性。问题的解决既要着眼全局和长远,着力完善制度和体制、机制,大力提高已有政策、措施的效力和效率,促进问题的根本解决;又要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出发,以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为目标,以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最关键的环节——就业培训、住房、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为重点,以素质门槛、学历门槛、技能门槛、人力资本积累门槛、社会保险缴纳门槛和稳定居住门槛等为主要标准扩大户籍改革的口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力争尽快取得新进展。

(一)以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为重点,将解决农民工问题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纳入常住地公共预算之中 要以贯彻中央《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为契机,以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作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将解决农民工问题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各级政府应以常住人口为基础,把农民工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计划,明确发展目标、细化阶段任务、保障资源和措施、落实领导和机构分工、完善人员配备。中央政府各相关部门应重点就新生代农民工最需要的职业教育培训、子女教育、住房改善、社会保障、户籍改革和城市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等方面,制定专项规划,并督促各地因地制宜制定地方专项规划。力争到“十二五”期末使目前已有及新增的“两后生”(指初中、高中毕业后未考取大中专院校,又不愿意复读的学生)80%以上能免费接受一次职业教育,已经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农民工80%以上接受初、中级职业技能培训;确保各地90%以上的农民工子女,能够进入公办学校和政府委托的普通民办学校接受免费义务教育。力争农民工工伤保险实现全覆盖,医疗保险达到60%以上,养老保险达到50%以上。解决至少20%的外来农民工进城落户问题。力争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以上,所有城市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和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所有城镇建立农民工就业-服务-维权-传染病预防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中心。

建立按照常住人口配置土地、公共设施、预算等公共资源的制度,将农民工纳入常住地公共预算,并逐渐加大对农民工公共预算的存量和增量投入。建立农民工服务和管理工作的经费保障机制,各级财政应将涉及农民工的就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子女教育、计划生育、权益维护、治安管理和信息系统建设等有关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提交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并确保用于农民工的预算在存量和增量上逐年科学、合理地增长。将农民工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使之享受与城镇职工同城化待遇,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统一政策、统一制度、统一管理和统一服务。多渠道多形式提供农民工居住场所,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农民工公寓,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置夫妻房,探索建立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深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落实以输入地为主和以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政策,加快将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益的落实。开展做文明新市民活动,引导新生代农民工按照现代城市文明要求规范自身行为,提高文化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二)通过试行新生代农民工城镇落户制度,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户籍问题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一大瓶颈。中央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决策,要求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这为我们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指明了方向。各地应积极、稳妥地创新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对在中小城市、小城镇实现稳定就业创业而又放弃农村责任地的农民工,取消准入门槛;在稳定就业前提下,农民工有条件进行投资或有不低于城市人均住房面积的住房,或单位提供相应面积廉租公寓的,准许转入城镇户口;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积极研究放宽新生代农民工进城落户的相关政策,采取积分制落户办法,将教育、技术资格、工龄、社保缴纳年限等作为积分内容,优先考虑将农民工劳模、农民工高级技能人才、农民工人大代表等农民工优秀分子转变为市民。可考虑通过稳定居住、社会保险交纳、学历和职业技术、突出贡献、人力资本积累等标准,力争每年解决3%的外来农民工——即300万人进城落户问题,以使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能够转入当地城市户口,享有与当地市民平等的待遇。当前的过渡措施是:一是逐步剥离附加在户口上的社保、住房、子女教育等社会福利,引导人口有序迁徙流动和就业。二是普遍推广居住证制度,进一步清理取消歧视性规定。三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改善县城和中心镇的就业创业条件和人居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农民工及其家属向小城镇聚集。通过不懈地努力,力争到“十二五”期末,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0%.(三)加强对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落实和监管,加大维护新生代农民工劳动经济权益的力度 进一步完善立法和政策,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创造法制环境和制度保障。针对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职业技能的不足,研究建立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教育制度、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培训制度,创新农民工培训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针对性上岗技术培训;针对恶意欠薪行为,修改《刑法》,设立“恶意欠薪罪”;针对随迁子女高中阶段教育困境,研究制定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方案;针对公共服务享有和传染病预防的薄弱环节,研究制定农民工城市公共服务中心指导意见等。

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积极指导新生代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规范企业经济性裁员。以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城乡接合部和乡镇企业为重点,开展打击非法用工专项行动,督促企业依法规范用工。促进建立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推动农民工与企业其他职工同工同酬。督促企业改善管理,强化科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使广大职工实现体面劳动。以贯彻落实《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为契机,努力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基本社会保险的参保率。加强农民工职业病防治和职业健康保护,搞好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严格执行高危行业农民工持证上岗制度,依法保障农民工职业卫生和生产安全。

(四)大力提高农民工的社会政治地位,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 加大对农民工的舆论宣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农民工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农民工所作的重大贡献,引导用工单位认真履行社会责任,进一步营造关心、尊重和爱护农民工的良好社会氛围。畅通农民工利益诉求渠道,保障农民工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的民主政治权利。贯彻落实修改后的《选举法》有关城乡居民选举“同票同权”的规定,制定相关措施切实保障农民工的选举权。逐步提高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各级党代会、人大和工会代表大会及企业职代会中的比例,增加其参政议政、权益表达、参与决策管理的渠道和机会。注重在优秀农民工中发展党员,逐年增加新生代农民工在劳动模范、高级技工技师以及有其他突出贡献者中的比例。

积极组织适合新生代农民工特点的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其业余生活。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教育和培训工作,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技术技能素质,加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开展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注意加强青年职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正服务,加大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投入,开展社会关怀活动,帮助他们搞好自我管理、自我调适,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耐挫能力,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关心新生代农民工的恋爱婚姻问题,为他们组织开展交友联谊活动,为解决婚姻问题创造条件。

(五)进一步探索新生代农民工维权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形成社会化的工作格局 建立健全党政主导、工会运作、相关部门协作的社会化维权工作体制,赋予工会更多的资源和手段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探索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按照促进科学发展的要求,建立农民工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把农民工就业培训、收入增长、居住、就医、子女入学和社会保障等基本生活条件改善,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鼓励各地根据实情、因地制宜地探索和尝试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教育、住房改善、户籍制度改革、随迁子女高中阶段教育的新机制和新方法。加强农民工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推进农民工工作在相关机构和地方的常规化和规范化。完善农民工信息统计监测调查制度和农民工信息网络建设,提高农民工就业管理和服务的网络化程度,实现信息共享。建立和完善地区之间农民工工作机构的协作机制,使之在劳务对接、权益维护、信息沟通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借鉴国外解决类似“农民工”和移民问题的有益经验,为创新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提供参考。

(六)各级工会要进一步加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力度,增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要以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对象,创新农民工组织形式和入会方式,通过源头入会、劳务市场入会、先入会再组织成建制劳务输出、加强劳务派遣工入会等措施,推进工会组建和发展会员工作。加强农民工会籍管理,推广完善农民工“一次入会、持证接转、全国通用、进出登记”的工会会员会籍管理制度,健全城乡一体的农民工流动会员管理服务工作制度。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会组织建设,大力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基层工会联合会建设,聘用社会化、职业化工会工作者,充分发挥基层工会联合会在组织农民工加入工会中的重要作用,扩大对农民工的覆盖率。进一步推行和探索会员优惠办法,拓宽优惠渠道,体现会员与非会员的区别,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农民工自愿入会的积极性。

7.兰溪市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调研报告 篇七

新生代农民工现已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主力军,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本报告中,新生代农民工指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出生的。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

xx区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

1、新生代农民工的队伍日益壮大,逐步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据xx区相关数据显示,目前xx区的常住人口有80余万,其中外来人口占常住总人口数的四分之一,其中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外来务工人员的60%。计算后约为12万。作为一个工业强区,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的特征越来越凸显出来。

2、新生代农民工的年龄普遍在20岁刚出头。

据实际调研时随机询问了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的年龄,他们大多都是20几岁。在随机询问的这部分人群中年龄最小的为16岁,年龄最大的也只有26岁。多数都是在初中刚毕业就外出,开始他们的打工生活。计算他们在外出打工时的年龄也只在18岁左右。

3、新生代农民工中多数都是未婚。

在xx区接受调研的这部分新生代农民工中,高达将近80%的人都是未婚的。而据国务院研究室在XX年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80%以上的人都是已婚的。这两组数据的对比可以发: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一个未婚群体。这意味着这一部分人要在他们打工的过程中解决结婚、生子等一系列人生大事。

4、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比上一代农民工要高。但普遍也只有初中学历

我小组成员在对xx区xx镇的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调查时,随机对他们的学历进行了询问。在询问的过程中,我们得知他们大多都只有初中学历,很多人都在初中毕业以后就外出打工。也有部分是在高中或中专毕业以后外出打工的。甚至也有部分人是在初中还没有毕业就外出打工的。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在新生代外出农民工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30岁以下各年龄组均在26%以上;年龄在21-25岁之间的达到31.1%,高出农民工总体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3.而2011年进行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在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0%。同时,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培训的人员比例达到36.9%,高出传统农民工14个百分点4.数据对比说明,尽管新生代农民工仍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职业技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是,相对传统农民工,他们的文化和职业教育水平已有较大提高。

5、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普遍增强,但人存在很多缺陷。

2、在高温补贴上,普遍单位的员工对本单位的高温补贴不够满意。在调研过程中,我小组成员随机询问了部分新生代农民工他们所在的企业对于高温补贴的情况,很多都以一种摇头的态度来回答。有的甚至不知道高温补贴是怎么一回事。

夏季本身高温炎热,心情十分容易烦躁不安。企业不完善的高温补贴制度容易导致员工的不愉快,甚至会引发企业内部的不安。难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和企业的正常发展。同时,不完善的高温补贴制度也可能是导致企业员工情绪不稳定的原因之一。

企业员工对企业的高温补贴满意程度数据统计如下:

4、上班时间长,导致没有时间从事娱乐活动。

我小组成员在调研过程中,询问了员工的业余时间,他们表示:一般情况下每周的休息时间为一天。在这一天的休息时间里,他们多半不愿意出去玩。他们多半的选择是在寝室里睡觉或者是看看电视。最多的也就是去找老乡一起去聊聊天,或者是去附近的网吧上网。除非要买一些东西,否则他们不会特意去镇上或者是杭州市区玩。因为,平日的工作太累了。难得有一天的休息,他们也更希望用来好好的休息,而不是出去玩。

在平时上班的日子里,他们几乎就没有什么休息时间。每天依然只是车间——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没有时间来寻找其他的业余活动。忙碌了一天之后他们也总是洗完澡后拿着手机看看电子小说,或者直接睡觉。

5、外出打工的年龄小,期望高、吃不了苦。

我小组成员在调研了解中发现,这些新生代农民工多半都是20岁刚出头。多数都是在初中刚毕业就外出打工。有的是辗转了广州、深圳之后来到了杭州。在他们来到这个城市的时候是一种踌躇满志的态度。他们希望过上城市人的生活,希望经过几年的努力能够积累一定的资本,人后自己当老板。但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让他们感觉到了畏惧。

在外出打工的这群人中,多半都是没有什么务农经历。对于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所以,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多数人的选择是寻找老乡来倾诉。他们找不到其他科学的方法了宣泄心中的压力、烦恼。

6、他们多数都是未婚人群,结婚给了他们很多的压力。

由于他们外出打工的年龄小,他们在打工的时候要解决找对象、结婚、生子等一系列人生大事。年小的他们在没有准备好要结婚的时候就要他们去结婚,在他们没有准备好要生子的时候就要他们去生子。这又是现实与他们的理想形成了一种逆差。然而,现在对结婚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打工者没有足够的能力负担起结婚所需要的费用。更何况,他们向往的是城市人的生活。

7、他们向往融入城市生活,但是又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我小组成员在调查中发现:在这部分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希望能够融入到城市人的生活中的。调查数据显示,有44%的人正在计划在杭州长久工作,有10%的人想过在杭州长久工作。

新生代农民工一方面迫切的希望融入到城市的生活,但是又由于户籍的原因是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却享受不到跟城市人一样的保障。我小组调查数据显示:有将近一半的人持想加入杭州户籍的态度。我们也对不想加入杭州户籍的人进行了询问,他们表示,要加入杭州户籍,太难了。户籍、学历等等,太多的因素限制了他们的“城市化”进程。

参考文献1、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2、《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

8.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报告 篇八

叶勇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10物51班 10225009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加快,农民工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进入城市,改革开放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2010年中共中央第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为深入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工作状况、生活状况以及利益诉求,更好地发挥工会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能。

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界定主要是从年龄上进行划分,是指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生的80后、90后户籍在农村但到城市务工的人员,其中既包括从小在农村长大进城务工的青年劳动力,亦包含随打工父母在城市中长大的青年劳动人口。经过调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来源广泛,平均年龄23.7岁,百分之七十为未婚,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受教育程度较高。

新生代农民工中,男性占46.8%,女性占53.2%。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女性比例略高于男性。在男女比例上,新生代与老一代不同,老一代农民工中男性员工占62.1%,女性员工占37.9%,男性比例明显较高。在深农民工平均年龄为27.6岁,新生代农民工平均年龄为23.7岁,其中,年龄在20岁以下的有680人,占21.7%,年龄在20至25岁的有1452人,占46.2%,年龄在25岁至30岁的有1004人,占32% 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未婚人员较多,占71.5%;已婚占27.8%。新生代农民工来源广泛,涉及全国27个省市。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明显高于老一代,他们大部分接受过9年义务教育,受过高中教育的要多于受过初中教育的,小学文化和文盲比例低,受过初中教育的占33.7%,受过高中教育(中专/中技)占44.9%,在老一代中,受过初中教育的有40.4%,其次是受过高中教育的有38.2%,小学文化程度、文盲的比例要多于新生代农民工。

(二)劳动合同签订率高,合同期限短期化,从事制造业、服务业的多,从事建筑业的少,多在民营企业工作,工作岗位偏低、就业稳定性差,职业安全健康存在隐患。

《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劳动合同签订率较低,该法实施后,书面签订合同情况有了较大改善,在新生代农民工中,签订劳动合同的为78.8%。在签订的合同类型上,大部分为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占93.2%,其中短期合同居多,中长期合同较少。劳动合同期限在两年以下的有54.9%,劳动合同期限为3年的有42.7%,劳动合同期限在3年以上的有2.4%,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5.5%。已经签订劳动合同的,合同持有率较高,达到85.1%。

(三)新生代农民工仍然属于吃苦耐劳型,收入和消费均低于老一代农民工,一半以上有储蓄习惯,具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感。

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普遍存在着加班现象,除了有10.8%劳动者不用加班外,有89.2%人需要加班。每周加班时间在9个小时以下的占33.2%,加班9至12个小时的占16%,加班12个小时至18个小时的占17.3%,加班18个小时至24个小时的,占15.8%,加班超过24个小时的,占6.9%。加班已经成为了新生代工作中的常态,有56%的人加班时间超过法定时间。尽管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高,但收入不如老一代,老一代月平均收入有2072元,收入高于1800元以上的有58.3%。新生代月平均收入有1838.6元,收入高于1800元的有36.7%。

(四)将近一半居住在集体宿舍,社会交往乡缘业缘化,网络成为业余生活的主要部分,恋爱观念传统,恋爱方式更加自由。

调查中发现,用人单位可以为农民工提供免费住房的,有54.8%,新生代农民工中,有46.8%的人居住在公司集体宿舍,每间宿舍平均入住6.4人,人均住房面积为3.7平方米。还有的公司提供住房,但要交纳一定的房租和水电费用,收取费用平均值为80.2元。新生代农民工业余生活主要有上网、看电视录像、逛街、与朋友聊天等,与老一代相比,他们在上网、培训学习、逛街的比例高于老一代,看电视录像的比例低于老一代。新生代业余生活上网的有57.1%,上网比例比老一代高出22个百分点。说明网络已成为新生代信息来源的主要工具,有的新生代表示:“离不开网络,是因为要依赖它传达的信息”,网络也使他们从

农村闲暇生活方式中脱离出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最新的信息和价值观,他们的思想观念、人生价值更多地受到网络影响。打工目的是经济型和发展型兼有,更注重未来发展,具有强烈的创业意识,渴求多方面的培训。

在打工原因的调查上,两代农民工有很大的不同。老一代农民工打工目的第一是提高收入,第二是出来闯一番事业,打工仍属经济型。新生代农民工打工目的第一是出来闯一番事业,第二是提高收入,打工目的已经不仅仅是满足提高收入,更重要的是为了自己事业的发展,是抱着干事业、开阔眼界的理想进入城市的,他们不仅要解决生存问题,更重要的是追求城市的现代化生活方式,打工目的是兼有经济型和发展型。

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经济社会转型阶段,在转型过程中,原有的社会结构体制被打破,新的社会结构体系尚未建立,在这个转型阶段会有种种的复杂性、不确定性。新生代农民工身处转型期,经历着乡土特质和城市特质的不断冲击,他们比任何一个阶层都更为强烈地感受到社会急剧变化的不适应和原有制度结构上的不适应,使他们在生存上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工资待遇低,面临着生存困境

(二)制度性歧视,形成发展困境

(三)身份认同危机,未来无方向感

(四)劳资关系失衡,没有话语权

解决新生代问题的政策建议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构成农民工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正在向产业工人阶级转变,政府应通过产业制度、福利制度、就业保障制度的安排,甚至可以通过直接治理手段,切实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

(一)提高工资福利待遇,改变生存困境

(二)充分发挥工会作用,改变劳资关系失衡局面

(三)消除制度性障碍,给予农民工平等的公民权

【兰溪市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2024年玉溪市农村信用社考试09-18

玉溪市红塔区宅基地建房管理办法09-19

上一篇: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下一篇:高中生暑期学习计划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