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生命的深度

2024-07-22

基督徒生命的深度(5篇)

1.基督徒生命的深度 篇一

基督教歌曲生命的江河歌词

生命的江河

信徒

雅歌

生命的江河

制作 喜乐

一个荣耀的复活

一首生命的凯歌

有耶稣的受难

就必有五旬节

震醒了多少灵魂

更新了多少生命

我们走出灰心软弱

心头重新火热

生命的`江河

向天扬播

倒塌的帐幕

建成为大卫国

生命的江河

向天扬播

弱小的教会

建成为大卫国

一个荣耀的复活

一首生命的凯歌

有耶稣的受难

就必有五旬节

震醒了多少灵魂

更新了多少生命

我们走出灰心软弱

心头重新火热

生命的江河

向天扬播

倒塌的帐幕

建成为大卫国

生命的江河

向天扬播

弱小的教会

建成为大卫国

弱小的教会

建成为大卫国

谢谢赞美

2.基督徒生命的深度 篇二

一、教会学生正视生命的本相

小说的核心是“人”, 但人不能构成小说的全部, 人物还要依存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人物要在各种关系中生长, 只有在各种关系所构成的生命活动才能逼真丰富起来。读者接受小说中的人物是因为他们不知不觉进入到了那个让他们感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中, 与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而小说的这个真实就在于它在描写生活世相时从不掩饰其中的假、丑、恶, 在塑造人物时也不会否认个体生命的复杂性。《陈奂生上城》中的陈奂生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民, 他勤劳地经营着自己的生活, 甚至因为自己没有遇到过新鲜事、不会说笑话而感到苦恼, 显示了一个农民的天真和质朴, 然而当他住宿被迫花了没有预料到的五块钱时, 却露出了农民式的狡狤, 他“把提花毛巾捞起来”擦嘴上和脸上的汗, “衣服也不脱, 就盖上被头困了”而且一定要“困足十二点走, 这也是捞多少算多少”。《项链》中的马蒂尔德因为无意中弄丢了从朋友那借来的项链, 辛劳、勇敢、负责任地工作了十年, 由漂亮的爱慕虚荣的小职员太太变成了苍老的踏实的下层妇女, 生活却跟她开了个残酷的玩笑———项链是假的。《边城》中的翠翠是个自然间的精灵, 善良、清新、纯朴, 对爱情有着朦胧的渴望;傩送和天保是友爱的两兄弟, 都摆脱了爱情中物质的诱惑, 不贪恋有磨房做陪嫁的把总的女儿, 同时爱上了翠翠, 用对歌这样充满浪漫唯美情调的方式公平竞争, 但是三个人, 一个因为爱护弟弟而死, 一个因为敬重哥哥而流浪, 翠翠孤单寂寞地守着渡船, 美好的人和感情并不像童话一样永远幸福快乐。

小说能真实地再现生活, 反映生命的生存状态, 全面揭示生命本相。小说可以告诉学生, 生活不是只有鲜花和欢笑, 人性中还有许多“恶”的弱点, 每个生命个体都是善与恶的统一体, 在生存的不同境遇下, 时而会被挤压出“恶”的一面, 然而这就是生命本相, 每个人都不能逃避它, 而是要正视它。萧红经历了许多坎坷和痛苦, 身边的残酷现实并没有让她放弃生命, 她用笔平静坦然地记录着它们。《中国文论》中提出写人要“爱而知其丑, 憎而知其善”, 如“明镜照物, 妍媸毕露”, 启示我们以平和从容的态度正视生命本相。

二、教会学生关注生命的细节

朱光潜在《人生的艺术》一文中讲了这样一段话:“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 两旁景物极美, 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说:‘慢慢走, 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 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 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 无暇一回首留连风景, 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 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人生的艺术化”是对物的生命的一种提升, 然而这个提升过程, 需要人静下来, 用感性的心细细品味生活, 耐心审视生命。学生只有学会关注生命中的细节, 才会因生命而感动, 才能超越物质产生闲情逸致, 在生命中添上一些灵性的内容。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 自己慢慢爬下, 再抱起橘子走。”《背影》中朱自清反复描写了“父亲”如何在站台上克服身体胖、年龄大的问题为“我”买来橘子的一幕, 不是对父亲抱有感恩之心的有心人是不会留心这样的背影的, 不是对儿子有疼爱和牵挂的人是没有这样的背影的, 父子的深情化解了现实生活给他们带来的矛盾和隔阂。

“早晨起来, 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 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 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 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或在破壁腰中, 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 (朝荣) 的蓝朵。”在《故都的秋》中, 时间仿佛停止, 一切人世间的嘈杂与繁闹都不存在, 只是用心去浏览这一幅风景画, 人的心境完全融入这一处院落中, 灵魂怕是最放松的。

《荷花淀》中水生嫂等一群妇女在枪林弹雨中, 在那样残酷的战争年代, 结伴去探望她们的丈夫, 在想象与亲人们相聚的幸福中, 惬意地聊着天:“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 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我本来不想去, 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我有要紧话的和他说。”有谁像她们一样珍惜生命, 享受着生命的快乐呢?她们的生活单调而危险, 但她们却又是精神最为丰富、生活最为细腻的一群人。

文学作品并不是抽象地、教条地表达政治、道德、哲学的主题, 而是借助于作品所创造的形象世界来表达。这个世界, 学生因为生活其中而失去关注它的耐心, 对一些情景视而不见, 但作家以他们敏锐的目光抓住生活中的一个场景、一个时刻, 放大生命中的细节部分, 去触碰学生的感官, 引起他们的情感体验, 让他们意识到在通往生命终端的路上,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还有许多需要欣赏和感动的事物。

三、教会学生追求生命的深度

帕斯卡尔说:“人不过是一根苇草, 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是他也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因而, 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人的生命或者说任何生命从物质意义上说都是极其脆弱的, 所以前人留下许多告诫后人人生苦短的警言, 孔子说:“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庄子说:“人生天地间, 若白驹过隙, 忽然而已。”李白说:“光景不待人, 须臾发成丝。”所以史铁生在他的《我与地坛》一文中写道:“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林清玄在《可以预约的雪》中说:“我们仿佛纵身于大浪, 虽然紧紧抱住生命的浮木, 却一点也没有能力抵挡巨浪, 随风波浮沉, 也才逐渐了解到因缘的不可思议, 生命的大部分都是不可预约的。”然而文学的目的不是撕破最温情的面纱, 无情地展示生命本相让人灰心失望, 让人得过且过、苟且一生, 而是让人意识到生命过于短暂而重视生命的质量, 激发人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去追求生命的深度。林清玄说:“深深去认识生命里的‘常’与‘变’, 并因而生起悯恕之心, 对生命的恒常有祝福之念, 对生命的变化有宽容之心。”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用以部分文字记述了他在失去腿后的迷惘、烦躁与思考, 用了另一部分去描写母亲对失去双腿的“我”的态度, 在“我”与母亲的冲突和和解中表达了怎样才算活着, 怎样活着才是美的:母亲在儿子面前始终是从容的, “帮助我上了轮椅车, 看着我摇车拐出院子”, 平静地告诉儿子“出去活动活动, 去地坛看看书, 我说这挺好”。尽管背地里她也有对儿子残疾的痛苦, 和对儿子前景不可测的慌张茫然———“我”摇车回院时, “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 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 望着我出小院的那处墙角, 对我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在人生磨难里平静坚忍地走下去, 这是母亲给“我”及所有人的启示。人类百折不挠的生存勇气使得脆弱的物质生命有了厚重感。

3.基督徒的信仰特征 篇三

经文:“我们为你们众人常常感谢神,祷告的时候提到你们,在神我们的父面前,不住的记念你们因信心所做的工夫,因爱心所受的劳苦,因盼望我们主耶稣基督所存的忍耐。”(帖前1:2-3)

帖撒罗尼迦教会是一间持守信、爱、望的教会,在听闻了基督福音真道之后,就离弃了偶像,服事真神,成为马其顿、亚该亚以及各处教会的典模。因此,在我们基督徒灵性生命中有三个基本信仰的特征,是需要我们经常去留意和维护它的。第一,坚定不移的信心;第二,真实可靠的爱心;第三,活泼长存的盼望。这三样珍宝可以构建起一座属灵的大厦,坐落在地球世界之上,使你我能成为主耶稣基督福音的见证者。

当年,帖撒罗尼迦教会的弟兄姊妹,在面临逼迫患难时,仍然靠主站立得稳(参见帖前1:6;3:1-4, 7-8)。保罗为此赞扬这些初信者:坚定不移的信心;为实践爱心所付出的劳苦;以及因有活泼的盼望所存的忍耐。这些属灵的特质都是我们基督徒灵程上的原动力,能推动我们勇往直前,直至到达人生的彼岸,且能欢欢喜喜地进入神荣耀的国度。

一、坚定不移的信心

信心的定义:对基督徒而言;信是对基督福音的一种回应,一种欢然的接受;以及对神的全心依靠与顺服。神的拣选是透过使徒的宣讲和人的相信(即回应神的呼召)而达成的。希伯来书的作者定然表明:“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来11:1)信心并非是一种盲目的乐观主义或自信,它乃是以神的话语(整本圣经的信息)为可靠的凭据。信心如同抓住了非物质的超自然的存在;同时,信心也是未见之事存在的证据。在信心里的生活,就有着不一样的人生体验,满有生命的活力。

“因信心所作的工夫”:是指一个基督徒因真心相信主耶稣而引致的实实在在的行为表现。他知道自己所信的是谁,又知道他的工作是为谁作的,并为谁而活。帖撒罗尼迦人信主之后,表现出“信心的工夫”,即基于他们信靠主而有的委身行动,包括生活上的改变。就如使徒彼得所言:“你们虽然没有见过他,却是爱他;如今虽不得看见,却因信他就有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并且得着你们信心的果效,就是灵魂的救恩。”(彼前1:8-9)

真实的信心,来自神的恩赐(参见弗2:8);是神在基督里藉着圣灵白白赐给我们的礼物(参见林前12:9)。原本人一生下来,就是背道的儿女,不信之人。如今,我们成为基督徒是蒙神的恩才成的。难怪保罗要为帖撒罗尼迦教会,他们所持守的信心而感恩。所以,我们也要因所得的恩(信心);而将一切的荣耀与颂赞归于神和他的羔羊。真实的信心也是“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信心在行为上的表现)。”(加5:6)因为“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雅2:26)

一个凭着信心为主作工,且追求圣洁生活的人,会不会经历患难呢?我们从保罗书信中便可获悉,答案是肯定的:会!保罗对帖撒罗尼迦的基督徒说:“你们效法了我们,也效法了主,在大患难中,怀着圣灵所赐的喜乐领受真道。这样,你们就成为了马其顿和亚该亚所信的人的榜样。是的,主的道从你们那里传出去,不仅响遍马其顿和亚该亚——你们对神的信心,也已经传遍各处。”(帖前1:6-8)引自《新汉语译本》

大有信心的使徒保罗同样也为福音的缘故,经历着许多的困苦(参见徒14:19,16:22-24;林后11:23-29),以此,见证了自己的真实信仰与所受的使徒职分之凭证。并在《罗马书》8章22节表明:“我们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直到如今。”这种普遍的经历是我们基督信仰的必然性与恒常性。

新约的雅各指出:“我的弟兄们,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但忍耐也当成功(这就是信心所作的工夫),使你们成全、完备,毫无缺欠。”(雅1:2-4)这就是苦难背后的祝福,使我们属灵的生命得到造就,更认识主,并依靠他。

有时我们会偏面地引用圣经中有关凭信心祷告的经文,如:“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太7:7)“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可11:24)等等,应用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层面中。其实,祷告蒙垂听的事实是以神和他的旨意作先决条件的。离开了神和他美善的旨意,一切神迹奇事纯属虚谎,不值得我们去相信,因它不是出于神。我们必须获得从圣灵而来的确实的信心,这样的信心才能以神完全的道为根基,也就是让整本圣经向我们说话,这样才不至于使我们走极端错误的道路。基督教的信仰是以基督为中心,而不是以他的恩赐为核心内容——肉身的平安、健康的身体与事业的成功。

敬拜主,不是因为他给了我们这些好处才来敬拜,或者我们希望从他那里得到这些恩典才敬拜他,更不是因为惧怕灾祸临到才来敬拜主(那是异教徒的宗教思想),乃是深深地感受到他的爱,远远超过这些物质领域中的好处。他那丰盛的慈爱,为我们一切相信他的人预备了更丰盛的恩典,是关乎敬虔的生命,以及永恒中更美的祝福。我们不要被眼前的“好处”占据了自己的心,以至成为我们心中无形的偶像。整天想着自己与自己的家庭平安、健康、发财等,使我们成为“被掳的子民”。我们应当全心归向神,以他作为我们人生的目标,时时留意与关心关乎他的事——慈爱、良善、公义、圣洁、信实、温柔等。使我们的信心天天建立在基督的磐石上,坚定不移;因他才是我们“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上帝)。”(启1:8)即永远侍奉的对象。

二、真实可靠的爱心

爱心的定义:对基督徒而言;爱是经历主恩之后的一种回应,一种新生命的流露;以致能够对他人有无私的关怀与帮助。用使徒保罗的一段话而言:“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林前13:4-8)这些都是在基督里生命的特质,是我们每一位基督徒必须拥有的生活见证。

不是所有的善行,都有爱心的成分在里面。保罗说:“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林前13:1-3)

今天,有许多人行善是出于他们的本性。想通过行善来积德;修得自己来世的福分和子孙后代的福气,有着功利主义的思想,这是世俗的宗教思想。而基督教的信仰,却是透过以神为中心的生活方式,来过荣神益人的生活——爱神爱人。这种爱是来自神的本性,是在基督里的爱——真正的舍己之爱。我们需要这样的爱,充满我们的心灵,使我们能过讨神喜悦的生活。

“因爱心所受的劳苦。”(帖前1:3)是古代圣徒为我们末世信徒所留下的榜样。“爱心的劳苦”,表明帖撒罗尼迦教会他们美好的肢体生活——彼此相顾、互相扶持、共同承担。他们能有这样的信仰见证实在是神的恩典。爱就是舍己,就是牺牲,这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因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必须依靠主耶稣基督,让他藉着圣灵将神完全的爱浇灌下来,充满我们的心,以致于能用基督的爱去爱众人,这便是基督信仰的新生命之流露。

真实可靠的爱心也是从苦难的炉火中锤炼出来的,它能满足神的心意,也能满足人的需要,具有永恒的价值。圣经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林前13:13)爱促使我们无私地服事别人,而不计报酬;信心是以神的真理为根基和内容;盼望是我们敬虔生活的中心和态度;而惟有爱则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行动。当信心与盼望并存时,我们便可以真正地爱别人,因为我们已知道神如何爱我们。使徒约翰以此勉励我们说:“亲爱的弟兄啊,我们应当彼此相爱,因为爱是从神来的。凡有爱心的,都是由神而生,并且认识神。没有爱心的,就不认识神,因为神就是爱。神差他独生子到世间来,使我们借着他得生,神爱我们的心在此就显明了。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爱我们,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约壹4:7-10)

信心的价值在乎今天,因为到见主面的时候,就不需要信心;盼望则关系将来,能叫我们忍耐;至于“爱”是一切生活和工作的动力。爱是联络全德的,在一切事上加上爱才有永存的价值(林前13:1-3)。爱不但为现今,也为将来,因为爱是永不止息的;不论今世或永世同样需要爱。

基督徒的生命是一个在爱中成长的生命,因为只有爱能把我们带入神的性情之中得以完全。主耶稣在登山宝训中向我们的生命提出这样的命令:“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太5:48)

三、活泼长存的盼望

盼望的定义:对基督徒而言;望是深信主耶稣基督在你我生命中的保守与眷顾,以及忍耐地等候他的再来。圣经说:“我们又藉着他,因信得进入现在所站的这恩典中,并且欢欢喜喜盼望神的荣耀。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盼望不至于羞耻。”(罗5:2-5)

当亚历山大大帝出征之前,他把自己的一切财物,赠送给了他的密友。有人问他:“你一点东西也不留给自己吗?”他说:“我当然有自己的东西——我已为自己保留我的盼望。”只要人心存盼望,人便可以忍受一切的压力(包括在教会中的服侍),因为他所走的路程,不是进入黑夜,而是走向黎明。

“因盼望而存的忍耐”:在患难、困苦、动荡的环境中仍存活泼的盼望,这是帖撒罗尼迦教会的另一个信仰见证。有盼望才能忍耐;没有盼望,当然不能忍耐。病人如果知道自己的病一定会痊愈,就算是重病也能忍耐,因为他有盼望。但病人若知道他病是不会好的,那他对于疾病所带给他的痛苦就无法忍受,因为他已经失去盼望。

基督徒的盼望不外乎有二个基本点:第一、基督的再来;第二、身体的得赎;这都是我们得荣耀的盼望。今天,我们每一个基督徒需要存这样的盼望,才能靠主的恩典去战胜侍奉中许多的困难,并能够积极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挑战。

保罗说:“我们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直到如今。不但如此,就是我们这有圣灵初结果子的,也是自己心里叹息,等候得着儿子的名分,乃是我们的身体得赎。我们得救是在乎盼望;只是所见的盼望不是盼望,谁还盼望他所见的呢?但我们若盼望那所不见的,就必忍耐等候。”(罗8:22-25)“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林后4:16-18)其实,真切的盼望源自真实的信心,因为“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来11:1)有了信心才有盼望。我们有信心神必兑现他的应许,因此,我们盼望必得着他所应许的。一个活在神盼望中的人,必定有能力去战胜一切的困难,因而使神的名得荣耀,得称赞。

老约翰在他晚年的侍奉中勉励信徒说:“亲爱的弟兄啊,我们现在是神的儿女,将来如何,还未显明;但我们知道,主若显现,我们必要像他、因为必得见他的真体。凡向他有这指望的,就洁净自己,像他洁净一样。”(约壹3:2-3)可见,基督徒的生命,应该是在盼望中不断成长的生命,是越来越像基督的生命,是在盼望中等候主再来的圣洁得胜的生命,以及能够产生忍耐的敬虔爱主的生命,这样的生命,至终必然能换取神荣耀的冠冕。就如使徒保罗所唱的凯歌:“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提后4:7-8)基督是我们侍奉中惟一的盼望。

最后,我想用《希伯来书》的一段经文,作为与大家彼此勉励的话题:“神并非不公义,竟忘记你们所做的工和你们为他名所显的爱心,就是先前伺候圣徒,如今还是伺候。我们愿你们各人都显出这样的殷勤,使你们有满足的指望,一直到底。并且不懈怠,总要效法那些凭信心和忍耐承受应许的人。”(来6:10-12)阿们!

4.一位基督徒的情感日记 篇四

这两天,我在网上搜到一个情人交友网,于是我赶紧注册了一个账号,在里面聊的不亦乐乎,那里面有一个聊天室,里面有寂寞的男男女女在里面火爆的聊着,于是,我的心被迷住了,我就饥渴的在里面聊着,聊着聊着,我就开始用下流的话骂那里面的几个女的,骂那些风骚的女的,我觉得非常过瘾。我在那个聊天室里简直达到了引起众怒的程度了。毫无疑问,我是一个不合群的人,我对女的态度比较恶劣,有不少男的对美女喜欢讨好卖情,可我就是厌恶那种非常做作的美女,不喜欢对美女有讨好卖情的举动。所以,凡是跟我交流过的美女,几乎都受不了我对她们粗暴的态度,以至于我在美女面前受不到她们的欢迎。然而说实话,不受美女欢迎,这也倒是一件好事,省的许多麻烦,眼不见心不烦。

正是这段时间里,我沉迷在网上se情的聊天中,导致我在灵修之事上没有太多的领会与得着。情欲的害处,就此显明了出来,心,投入在情欲过多,灵,就得不到充分的成长,故此,处在一个不受干扰的环境下,对灵命的成长是很有必要的。人的心过多的放在这世俗之事上的时候,人在灵命上耗费的精力就减少了,离 神就远了,虽然 神并没有远离我,但是我却因为过分的投入在世俗之事上,我,就远离 神了。我的弱点太多,我的罪性太强,具体表现,目前我自己知道的有这么两点,一个是性欲太旺盛,对美色太过迷恋,一个是心胸太狭隘,容不下他人不好的行为。还有像,比如,懒惰,小气,贪恋世俗中的一部分事情,喜欢勾引良家妇女。总之,我的弱点太多,一时说不过来,我的罪性太强,一时数不过来。然而就是像我这么一个罪恶深重的人,神还是对我挚爱有加,目前我的心并没有深刻的体会到主耶稣基督为我舍命的爱,否则,我必定对我的罪性深恶痛绝,可我目前看来,我并没有对我的罪性深恶痛绝,可见,我的心对主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为了拯救我而舍命的爱并没有深刻的体会在我的心里。主的恩典在我身上太多,可我的心里却对主耶稣基督的爱甚为漠视,我这行为真稀奇,就好像那忘恩负义的歹人,那忘恩负义的歹人就好像是我自己,因为我的心里对主耶稣基督的舍命之爱甚为漠视。我口口声声的表明我是多么的爱主耶稣基督,可我却总是顺服我在肉体上的情欲,我这样对主耶稣基督的信靠,是何其的矛盾,我还不如遭遇过深重的患难以后痛心疾首的在 神面前降卑的人,他们的行为与心一样的诚实,至于我,感谢 神,我的心是比较诚实的,可我的行为,却不是诚实的,但是我一样也是要感谢 神,因为 神并没有因我像恶人一样去行的罪行而毁灭我,反而将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赐给我们,叫我们因为信主耶稣基督,故此我们就不致灭亡,反得永生。如今,我以悲叹又哀愁的心来到 神的面前,将我的无能为力改掉的罪性表明在 神面前,同时,我不以我这罪性导致的我那罪行却并未遭遇祸患作为得意的借口来勾引我亲爱的弟兄姊妹去堕落,我岂能自私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向我亲爱的弟兄姊妹宣扬说:“看,神的恩典多么丰盛,神岂会因我们的罪性产生的罪行毁灭我们,所以,你们尽管放心的去做你们罪性所产生的罪行吧,神饶恕你们,不计较你们,你们只管放心大胆的去犯你们自己管不住自己的罪行吧!”?我不敢指着天发誓,因为天是 神的宝座,我不敢指着地发誓,因为地是 神的脚蹬,我指着 神对我施加的恩典发誓,若是我以那样的险恶用心勾引我亲爱的弟兄姊妹跌倒,愿 神重重的惩罚我。在我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暂时停下来反复的思想了一下,我想到了的主耶稣基督吩咐我们的:“你们不可随便起誓,你们的话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若是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了。”所以,对于“我指着 神对我施加的恩典发誓……愿 神重重的惩罚我”这句话,我只需说:“对于“我不以我这罪性导致的我那罪行却并未遭遇祸患作为得意的借口来勾引我亲爱的弟兄姊妹去堕落,我岂能……?”这就是的心愿和态度。”就行了。

5.基督徒生命的深度 篇五

在大城市里, 犹太人与正处于上升势头的基督徒的关系日趋紧张。犹太人逐渐被排挤出国际贸易领域和行业领域, 最后他们只被允许从事赚取利息的借贷业, 因此, 虽然夏洛克很有钱, 但是他没有资格像安东尼奥们一样去经商, 商人的集会场所并没有夏洛克的立足之地。可以说他根本就不被承认为商人。因为借贷业违背基督教的教义, 所以借贷业为基督徒所不耻。犹太人则不然, 一方面借钱取利不违反基督教的教义, 另一方面在商业活动日益发展的欧洲社会中又确实存在着越来越多的资金借贷的需要。于是没有别的谋生之路的犹太人便自然而然地顶补了基督教所不齿的金钱借贷这一行业的空白。由于商业的迅猛发展, 使得借贷业也呈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 加上犹太人对金钱的积极的态度, 使得大量财富集中到了犹太人手中, 钱多原本并不是一件坏事, 但对犹太人而言就未必是一件好事, 因为这除了可能给犹太人带来更多的苛捐杂税外, 还可能给犹太人带来不良的名声, 甚至生存危机。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小民族却掌握着社会大量的财富, 这必然导致处于统治地位的民族的不满, 他们一次次加大对犹太民族的搜刮、打击。而犹太民族想要生存下去就要有更多的钱财, 这势必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从而加深了犹太徒与基督徒的矛盾, 所以从根本上说犹太徒与基督徒的矛盾是经济矛盾。

借贷往往是借方找上门来, 而且是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因此鄙视借贷业是没有道理的。犹太人是一个重视契约的民族, 犹太有句格言“既然签订了合同, 就要严格遵守, 这样既显得诚信, 又能避免遭受意外损失。仅仅看见了眼前的利益就不严格履行合同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此, 犹太徒夏洛克是非常重视契约的。而基督徒安东尼奥则没有经过深思熟虑, 仅仅看到了眼前利益, 就想当然的签订了这样一份荒唐的条约, 为自己种下了一颗难以下咽的苦果。

在对待法律的时候, 以安东尼奥为代表的基督徒与以夏洛克为代表的弱小民族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两种态度。虽然法律是掌权的民族制订的, 是为掌权的民族服务的, 可当权民族仍视法律为儿戏, 到是处于被动地位, 只能承受法律不公的弱小民族更守法。当它损害到当权阶级利益的时候, 法律只是一张空纸。在《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曾引威尼斯的法律:“凡是一个异邦人企图用直接或间接的手段谋害任何公民, 查明确有实据者, 他的财产的半数应当归受害的一方所有, 其余的半数没入公库, 犯罪者的生命悉听公爵处置, 他人不得过问。”从十三世纪起欧洲社会就做出了“禁止犹太人当人涉及基督徒权利的公职”的规定, 因此法律中包含着许多对他们充满不公平待遇的条款。威尼斯的这条法律就是针对夏洛克这样的“异邦人”的。这是一条充满歧视的不公平的法律, 假如一个异邦人的生命受到威胁呢, 该交与谁处理?“犯罪者的生命悉听公爵处置, 他人不得过问。”“公爵是个什么人, 他是个对犹太人充满歧视的基督徒, 可想而知, 他对异邦人的处罚能公平吗?因此夏洛克的败诉在所难免, 他没有意识到, 法律所保护的只是威尼斯城的基督徒们, 所以说夏洛克只能败诉, 而且会败得很惨, 即使法律和契约没有‘漏洞’, 作为一个异邦人的夏洛克也永远都不会获胜。”

可生活在基督社会里的夏洛克们没有办法, 身处弱势的他们只能被动地服从于法律, 并寄希望于法律, 否则他们连让基督徒们惊慌失措且丑态毕露的机会都没有了。因此当安东尼奥们、公爵等请求夏洛克开恩时, 这时夏洛克才享受到了他本应得到的尊严, 他拒绝了。犹太人受到了基督徒太多的屈辱, 所以当夏洛克有机会利用合理合法的手段去洗刷自己受到的羞辱, 找回自己及自己民族的尊严时, 他岂会轻言放弃。夏洛克长期以来“久积”的怨恨终于找到了一个释放的机会, 夏洛克对基督徒的仇恨并不是无源之水, 想想以前安东尼奥们是怎样对待犹太人的, 任何忍耐都是有限度的, 在一定的条件下这种忍耐也会化作为一腔仇恨。这已不是犹太人夏洛克个人的怨恨, 而是整个被迫害的、受苦受难的犹太民族的申诉, 夏洛克就是以长期受迫害而扭曲的面孔出现的, 并时时刻刻寻找复仇的机会, 以争取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终于夏洛克在“法庭诉讼”一场进行里报复。

安东尼奥们的一次次苍白的辩驳只能证明他们的虚伪, 他们制定的法律只是异邦人头上的枷锁。但是安东尼奥们又一次胜利了, 因为法律就是为他们服务的。违背法律的基督徒成了受害者, 成了法律保护的对象, 而遵纪守法的犹太徒却遭到了法律的严惩, 一件多么荒唐的事情啊!甚至当夏洛克放弃割一磅肉的诉求, 只要求自己离开都没能如愿。等待他的是更严厉的惩罚, 由于“涉嫌危及基督徒的生命”他将被判失去自己的财产, 生命也将有基督徒来决定。虽然“仁慈”的基督徒没有直接杀死夏洛克, 但却提出了一个更恶毒的要求:强迫夏洛克放弃自己的信仰, 改信基督教。作为一个虔诚的犹太徒, 这无异于扼杀了夏洛克的灵魂。就这样在“公正无私”的法律面前夏洛克失去了亲人, 财产, 灵魂, 变成了一副行尸走肉。“仁慈”的基督徒啊!你们让夏洛克这个失去了一切的糟老头子靠什么生活。

不要以为夏洛克皈依了基督教便能得到善终, 基督徒们把皈依基督徒的犹太人称为“马拉诺”, 意为“猪”以表示对皈依犹太人的侮辱。“在基督徒当中转教者引起了强烈的嫉妒和经济上的竞争, 导致了敌视性社会民意的增长, 种族仇恨的出现……设立国家宗教裁判所, 其职责是调查和根除在转教者中传播的宗教异端思想……成百的转教者在信仰行动中被烧死, 成千的人被迫进行各种形式的忏悔。”由此我们对夏洛克的“前途”略见端倪, 这或许是夏洛克病态心理的根源之一吧。

摘要:作为一名犹太人, 夏洛克具有与其他大多数犹太人一样的命运:在宗教上受迫害, 在经济上受到种种限制, 在法律上受尽刁难, 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和自由。可除了忍耐他们毫无办法, 因为他们是没有任何地位的犹太人, 这或许是夏洛克病态心理的根源之一。

关键词:夏洛克,犹太人,基督徒,法律

参考文献

[1]朱生豪译.威尼斯商人[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3.

上一篇:我的外公优秀的写人作文下一篇:结构设计大赛报道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