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的古代寓言小故事(精选10篇)
1.涨知识的古代寓言小故事 篇一
甘蝇是古代一个善于射箭的人,拉开弓,兽就倒下,鸟就落下,百发百中。甘蝇的一个弟子名叫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但他射箭的技巧却超过了他的师傅。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
纪昌回到家里,仰卧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织布机上的梭子练习不眨眼睛。几年之后,即使锥子尖刺在他的眼眶上,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啊,还要学会视物才行。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显著的物体一样容易,然后再来告诉我。”
纪昌用牦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户上,面向南远远地看着它,十天之后,看虱子渐渐大了;几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用这种方法 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纪昌便用燕地的牛角装饰的弓,用北方出产的篷竹作为箭杆,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穿透了虱子的中间,但绳子却没有断。 纪昌又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高兴得抬高脚踏步,跺脚,拍胸膛。说道:“你已经掌握了射箭的诀窍了!”纪昌把飞卫的功夫全部学到手以后,觉得全天下只有飞卫才能和自己匹敌,于是谋划除掉飞卫。终于有一天两个人在野外相遇。纪昌和飞卫都互相朝对方射箭,两个人射出的.箭正好在空中相撞,全部都掉在地上。最后飞卫的箭射完了,而纪昌还剩最后一支,他射了出去,飞卫赶忙举起身边的棘刺去戳飞来的箭头,把箭分毫不差的挡了下来。于是两个人都扔了弓相拥而泣,互相认为父子,发誓不再将这种技术传给任何人。
2.中国寓言故事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篇二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中国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聪明伶俐的小羊 迷路的小羊被狼抓住了.小羊虽然吓得发抖,但是他很聪明.小羊说: “狼伯 伯,求求你,在吃掉我以前,能否吹个笛子给我听呢?” “什么?吹笛子做什么 呢?” “我想在死之前,配合着笛声,跳一下我最喜欢的舞.” “该不会打算边跳 舞边溜走吧!” “不会,不会,我绝不会逃走!” “好吧!我就吹一曲吧!” 狼吹 起笛子,小羊配着调子跳舞,跳得很可爱.牧羊人听到笛声,跑了过来.“啊!是狼!” 牧羊人愤怒的将狼抓住,救了小羊.狼非常的懊悔.“上当啦!那是 小羊向牧羊人求救的信号啊!” 横行的螃蟹 这是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小螃蟹在沙滩上喳喳的走着.螃蟹妈妈忽然间惊吓 的叫了出来.“唉呀!孩子!你怎么横着走呢?真难看啊!会被大家笑话!走 路一定要直走才对呀!” “知道啦!妈妈!”可是,还是搞不懂.从嘴里冒出气泡 的说着: “那么,妈妈你示范,示范好吗?我会照着做的!” “好的!很简单的!” 螃蟹妈妈试着努力的直走,但是,无论怎么走却都只能横着走.螃蟹妈妈好气 馁喔!而小螃蟹只能跟在妈妈后头一一的学模样.牛和青蛙 两只小青蛙在水池边玩,有只大牛来喝水.牛一不小心就把一只小青蛙踩死了.剩下的一只小青蛙逃回家,对母亲说: “妈妈!糟了呀!哥哥被一只有脚的大动 物给踩死了!” 青蛙妈妈还不曾见过牛.“很大,是这样的吗?” 青蛙妈妈把肚 皮吹大给孩子看.“不,更大!” “那么,是这样吗?”青蛙妈妈再把肚皮吹的更 大些.“还要大,还要更大些呀!” 青蛙妈妈拼命的吸器,将肚皮吹的像气球, 圆鼓鼓的.“哦!就是这样吧?” 青蛙妈妈正说着话,肚皮却啪一声裂开了.狐狸和鹤的酒宴 有一天,狐狸送了一张邀请卡给鹤.“晚上请来舍下用餐.” “哇!真罕见!狐狸 先生会准备什么酒菜请我呢?” 鹤很高兴的前去狐狸的家.“呀!鹤先生,欢迎!欢迎.请不用客气!” 狐狸取出的酒菜只有放在大平盘里的汤而已.“我最喜欢 喝汤啦!谢谢你呀!” 鹤很想喝汤,可是,因为自己长着一个长嘴巴,所以费了 好大的劲,也只能闻到味道而 已.盘内的汤,一滴也喝不到.可是狐狸却叽哩 咕噜地一下子就把汤喝完了.而且嗤嗤的笑着,觉得很有趣.“真不够意思,你 在捉弄我!”鹤恨恨的回家去了.不久,鹤也送邀请卡给狐狸.“晚上请客,请 你一定要来喔!狐狸是个贪吃鬼.”是什么样的食物呢?“狐狸暗暗地想着.连 ” 不久以前的事,狐狸也忘的一乾二净,心里高高兴兴的到鹤的家.“狐狸先生, 欢迎!欢迎!别客气,尽管用吧!” 鹤拿出的东西都是什么呢?原来是装在细颈 水瓶里的汤啊!“谢谢!”狐狸将嘴身进水瓶里,但是怎么吃也吃不到一口汤, 只能闻到鲜美的味道鹤 则将长嘴巴轻轻松松的伸近瓶底津津有味地吃着呢!狐 狸肚子恶坏了,眼前的美食却一口也吃不到.说葡萄酸的狐狸 狐狸发现了一棵葡萄树,树上长满了一串串香甜,美味的葡萄.狐狸看着葡萄, 狐狸发现了一棵葡萄树,树上长满了一串串香甜,美味的葡萄.狐狸看着葡萄, 用舌头舔着嘴唇,心想: 哇啊!是好食物哩!狐狸向上跳了几次, 忍不住 用舌头舔着嘴唇,心想:“哇啊!是好食物哩!” 狐狸向上跳了几次, 总是够不到,是了好几次还是吃不到.松鼠,兔子及小熊在旁边嗤 嗤地窃笑着.总是够不到,是了好几次还是吃不到.松鼠,兔子及小熊在旁边嗤 嗤地窃笑着.这些葡萄还很酸,不能吃啊!狐狸不认输地说着, “哼!这些葡萄还很酸,不能吃啊!” 狐狸不认输地说着,然后垂头丧气的回 家了.大家都忍不住地捧腹大笑.家了.大家都忍不住地捧腹大笑.狡猾的狐狸 两只猫互相争夺美食.“这是我发现的,所以是我的!” “不对,我先发现的,应 该是我的!” “不,是我先的,拿来!” “才不给哩!” “放手啊!” “才不放手!” 两 只猫互不退让,紧抓着食物不放.过路的狐狸停住了脚,用两只闪亮的眼睛看 了看.然后硬闯入这两只猫中间.“孩子们,你们吵什么?” “嗯!狐狸伯伯,请 评理,是他想抢走我发现的食物啊!” “不对,这是我先发现的!” “我知道了, 知道了!伯伯会好好地把食物分成两半的,不要在吵了,去拿秤来!” 狐狸将食 物分成两半,并且用秤量了起来.“咦,右边比较重喔!” 狐狸说着就把右边的 一半咬下了一小口.“啊!这次变成左边比较重啦!” 接着狐狸又咬了一口右边 的食物.“这样右边又太轻了!” 于是在咬下一口左边的.两只猫睁着眼睛看 着秤上的食物,变成了豆粒般大小.“实在没办法啦!就让伯伯吃光吧!” 结果 狐狸把食物吃的一干二净,还说: “啊!真好吃!嗨!再见了!” 多么狡猾的狐 狸呀!“我们两个如果不吵架,好好的把那食物分开来吃该多好啊!”两只猫垂 头丧气,以后 再也不敢吵架了.鹬蚌相争 一只蚌正张开两壳晒太阳,鹬鸟飞过来,伸出长长的嘴巴来啄食它的肉.蚌一下 子合住双壳,把鹬鸟的嘴紧紧地夹住了.鹬鸟对蚌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把你干死!” 蚌对鹬鸟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会把你饿死!” 它两个各不相让,谁也不肯放谁.这时,一个打鱼的老人走过来,一下子把 它们都捉走了.寓意:争狠斗气,往往造成两败俱伤,谁也没有好结果.原文: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既有死 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 而并禽之.《战国策燕策二》 蚂蚁报恩 在一个炎热的夏季里,有一只蚂蚁被风刮落到池塘里,命在旦夕,树上有只鸽子 看到这 情景.“好可怜噢!去帮他吧!”鸽子赶忙将叶子丢进池塘.蚂蚁爬上叶
子,叶子在漂到池边,蚂蚁便得救了.“多亏鸽子的救助啊!” 蚂蚁始终记得鸽 子的救命之恩.过了很久,有位猎人来了,用枪瞄准树上的鸽子,但是鸽子一 点儿也不知道.这时蚂蚁 爬上猎人的脚,狠狠咬了一口.“哎呀!好痛!啊!” 猎人一痛,就把子弹打歪了.使得鸽 子逃过一劫,并且蚂蚁也报答了鸽子的救 命之恩.被同伴驱逐的蝙蝠 很久以前,鸟类和走兽,因为发生一点争执,就爆发了战争.并且,双方僵持, 各不相 让.有一次,双方交战,鸟类战胜了.蝙蝠突然出现在鸟类的堡垒.“各位,恭禧 啊!能将 那些粗暴的走兽打败,真是英雄啊!我有翅膀又能飞,所以是鸟的伙伴!请大家 多多指教!” 这时,鸟类非常需要新伙伴的加入,以增强实力.所以很欢迎蝙蝠的加入.可使蝙蝠是个胆小鬼,等到战争开始,便秘不露面,躲在一旁观战.后来, 当走兽战胜 鸟类时,走兽们高声地唱着胜利的歌.蝙蝠却又突然出现在走兽的营区.“各位 恭禧!把鸟 类打败!实在太棒了!我是老鼠的同类,也是走兽!敬请大家多多指教!” 走兽们也很乐意的将蝙蝠纳入自己的同伴群中.于是,每当走兽们胜利,蝙蝠就加入走兽.每当鸟类们打赢,却又成为鸟类 们的伙伴.最后战争结束了,走兽和鸟类言归和好,双方都知道了蝙蝠的行为.当蝙蝠 再度出现在 鸟类的世界时,鸟类很不客气的对他说:“你不是鸟类!” 被鸟类赶出来的蝙蝠只好来到走兽的世界,走兽们则说:“你不是走兽!” 并赶走了蝙蝠.最后,蝙蝠只能在黑夜,偷偷的飞着.拔苗助长 古时候宋国有个人,看到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心里很着急.这天,他干脆下田动手把禾苗一株株地往上拔高一节.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 里,对家里的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一下子让禾苗长高了许多!” 他的儿子听了,连忙跑到田里去看.田里的禾苗全部枯萎了.寓意: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谁如果违背规律蛮干, 就必然受到惩罚.原文: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
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稿矣.孟 子《孟子公孙丑上》 孟 子(约公元前 390-前 305),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是当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曾一度为齐宣王客卿.他死后,门徒把他的著 述编辑为《孟子》.《孟子》和论语一样,是问答语录体,但篇幅略长.书中引 用的寓言故事,精粹深刻,风趣幽默,标志着中国寓言的成熟.郑人买履 从前,有个郑国人,打算到集市上买双鞋穿.他先把自己脚的长短量了一下,做 了一个尺子.可是临走时粗心大意,竟把尺子忘在家中凳子上了.他走到集市上,找到卖鞋的地方.正要买鞋,却发现尺子忘在家里了,就对 卖鞋的人说:“我把鞋的尺码忘在家里了,等我回家把尺子拿来再买.”说完,就 急急忙忙地往家里跑.他匆匆忙忙地跑回家, 拿了尺子, 又慌慌张张地跑到集市.这时, 天色已晚, 集市已经散了.他白白地跑了两趟,却没有买到鞋子.别人知道了这件事,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 鞋子,而偏偏要回家去拿尺子呢?” 这个买鞋的郑国人却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子,也不相信我的脚.” 寓意:不顾客观实际而墨守成规的人,常常会做出荒唐可笑的事来.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 乃日:“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日:“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 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井底之蛙 住在浅井中的一只青蛙对来自东海的巨鳖夸耀说:“我生活在这里真快乐呀!高 兴时,就跳到井外面,攀援到栏干上,尽情地蹦跳玩耍.玩累了,就回到井中, 躲在井壁的窟窿里, 舒舒服服地休息休息.跳进水里时, 井水仅仅浸没我的两腋, 轻轻地托住下巴;稀泥刚刚没过双脚,软软的很舒适.看看周围的那些小虾呀, 螃蟹呀, 蝌蚪呀, 谁也没有我快乐.而且我独占一井水, 尽情地享受其中的乐趣, 这样的生活真是美极了.您为什么不进来看一看吧!” 巨鳖接受了井蛙的邀请,准备到井里去看看,但它的左脚还没有跨进去,右 腿已被井的栏干绊住了,只好慢慢地退回去,站在井旁边给青蛙讲述海的奇观: “海有多大呢?即使用千里之遥的距离来形容也表达不了它的壮阔,用千丈之高 的大山来比喻,也比不上它的深度.夏禹的时候,十年有九年下大雨,大水泛滥 成灾,海面不见丝毫增高;商汤的时候,八年有七年天大旱,土地都裂了缝,海
岸也丝毫不见降低.不因时间的长短而改变,也不因雨量的多少而增减,生活在 东海,那才真正是快乐呢!” 井蛙听了,吃惊得好半天也没有说出话来.它这才知道自己生活的地方是多 么渺小.寓意:人如果长期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就会变得目光短浅,自 满自足.原文: 井之蛙……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之 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虾,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 一壑之水,而跨()()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 左脚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 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 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庄 亡羊补牢
子《庄子秋水》
从前,有个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 破了个窟窿.夜间狼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接受邻居的劝告.第二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到羊圈里一看,发现又少了一只羊.原来狼 又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邻居的劝告,就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补得结 结实实.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被狼叼走的了.说明:羊丢了,把羊圈修补起来,剩下的羊就不会再丢.:犯了错误,立即 改正,就能减少错误.遭到失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则可以避免继续出现的损 失.《战国策楚策四》 画蛇添足
楚国有个人搞祭祀活动.祭祀完了以后,取出一壶酒来赏给门人们喝.门人们见只有一壶酒,就互相约定说:“这壶酒几个人一起喝,肯定不够喝;如果一个人喝,才会有点剩余.我们可以一起在地上画蛇,谁先把蛇画好,这壶 酒就归谁喝.” 于是,大家找来树枝和瓦片,飞快地在地上画了起来.有个人先画好了蛇,端起酒来正准备喝,发现别人都还没有画好,就一手端 着酒壶,一手又接着画,并且一边画一边得意洋洋地说:“我还可以给蛇添几只 脚呢!” 还没等他把蛇的脚画好,另一个人已把蛇画好了,他夺过酒壶说:“蛇本来 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 说罢,他仰起脖子,“咕嘟咕嘟”地把酒喝光了.那个给蛇添脚的人楞楞地站在旁 边,眼巴巴地看着失去了一次喝
3.出自古代寓言的故事4个 篇三
大家虽然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但也不再去问他。
船靠岸后那楚国人立即在船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不见宝剑的影子。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说:“我的宝剑不就是在这里掉下去吗?我还在这里刻了记号呢,怎么会找不到的呢?”
4.古代寓言故事 篇四
船夫划着船靠近岸边,见甘戊一副士人打扮,便问:“你要过河去干什么?”
甘戊说:“我要到齐国去,替我的国君游说齐王。”
船夫满不在乎地指着河水说:“这条河只但是是个小小的缝隙而已,您都不能靠自己的本事渡过去,您怎样能替国君充当说客呢?”
甘戊反驳船夫说:“您说的并不对呀。您不了解世上的万事万物,它们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规律,各有各的长处,也各有各的短处。比方说,兢兢业业的人忠厚老实,他能够辅佐君王,但却不能替君王带兵打仗;千里马日行千里,为天下骑士所看重,但是如果把它放在室内捕捉老鼠,那它还不如一只小猫顶用。宝剑干将,是天下少有的宝物,它锋利无比削铁如泥,但是给木匠拿去砍木头的话,它还比不上一把普通的斧头。就像你我,要说抡桨划船,在江上行驶,我的确远远比不上你;但是若论出使大小国家,游说各国君主,你能跟我比吗?”
船夫听了甘戊一席话,顿时无言以对,也似乎长了不少知识。他心悦诚服地请甘戊上船,送甘戊过河。
5.古代寓言故事 篇五
砗磲个头虽大,但在贝类中却不被尊重。
蚌贝们常讥讽他:“大是够大了,但有什么用?”“徒有其表,内里空虚。”“山大无柴呢!”
砗磲听到非议,却不予以理睬,整天蜗居在海藻旁,吃饱了睡,睡够了再吃,非常悠闲。
老海葵看到后,叹道:“砗磲啊砗磲,你的个头是贝类中最大的呀,就这样荒废掉,不觉得可惜吗?”
砗磲说:“我也这么想,但我长成这样子,还能做什么呢?”
老海葵说:“贝类中,有不少种类是很突出的,走上市场,都很有价值。如文蛤,贝壳很光滑,很闪亮,被人们当做欣赏品;鲍鱼,肉质非常地清甜,被列为海味的八珍之首;牡蛎,能长出人见人爱的珍珠呢!你何不向他们学学呢?”
经老海葵一点拨,砗磲便决定到蛤蚌聚集的海域去观摩取经。
砗磲首先去找文蛤。他看到娇小玲珑的文蛤,总在沙堆里钻出钻进,贝壳不停地磨蹭在沙砾上,立即明白文蛤的贝壳为什么总是晶光闪亮了。他想,自己长得五大三粗,文蛤的本事是学不来的。
砗磲又去找鲍鱼。发现鲍鱼定居在水流湍急的海沟中,专食这里的浮游生物和海藻,在礁石林立的湍急中定居,是须有很强粘附力的,这对躯体庞大的砗磲来说,根本是不可能的。
离开鲍鱼,砗磲去找出产珍珠的牡蛎。看了生产过程后,砗磲才知道,珍珠的产生,原来是由分泌物凝结练成的。
砗磲说:“我干别的可能干不好,但练珍珠,也许能练出来!”
一只红螺听到后,说:“什么?你说什么?你能出产珍珠?你也不照照镜子,你长的什么模样?”
砗磲说:“我知道珍珠很美,我长得不美,但练珠者并不一定要长相美。我也是贝类,凡贝类的肌体都会产生分泌物的。”
红螺说:“不错,凡贝类都有分泌物产生,但却有个多与少,快与慢的问题,看你那么庞大迟钝,是很难有出色表现的。”
果然不幸被红螺言中,砗磲造练珍珠,虽长期闭门不出,但三年过去了,却产不出一颗珍珠来。而牡蛎呢,每两年,便可以出珠一次。
砗磲出不了珠,但仍坚持练珠。牡蛎知道后,很想打击砗磲的积极性,使他丧失信心而减少对手。为了与砗磲有个对比,原来是两年出一次珠,后来便提前 到每年出珠一次。再后来,牡蛎干脆提前到每半年就出珠。
砗磲却无动于衷,仍坚持自己的“闭门造车”。三年出不了珠,五年出不了珠,到了第十年,砗磲产珠了,砗磲产出了一颗又大又圆又结实的巨型珍珠。砗磲产出的珍珠比牡蛎的珍珠足足大出几十倍。
牡蛎半年期出产的珍珠,不到二三年,便皮破化水了。而砗磲产出的巨珠,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也不褪色,成为了一颗永久性的珍珠。
红螺问海葵:“他们出品的珠,谁是真正的珍珠?”
6.古代寓言故事改编 篇六
有只鸟说:“湖边倒是有水,就是路太远了。大家看怎么办?”
白鹤说:“那好办!我们从湖边啄一条河道,水就会流过来的。”
大家都说这个办法不错,一致同意到湖边去啄河道。只有一只雀鸟怕辛苦,偷偷的把自己头上的羽毛染上了白色,对大家说:“我老了,头发都白了!哪能干得了这些事?”
大家拿它没办法,只好让它留下了。
7.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篇七
1.拔苗助长
古时候宋国有个人,看到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心里很着急。
这天,他干脆下田动手把禾苗一株株地往上拔高一节。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里的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一下子让禾苗长高了许多!”
他的儿子听了,连忙跑到田里去看。田里的禾苗全部枯萎了。
寓意: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谁如果违背规律蛮干,就必然受到惩罚。
原文: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稿矣。
孟 子《孟子·公孙丑上》
孟 子(约公元前390-前305),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是当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曾一度为齐宣王客卿。他死后,门徒把他的.著述编辑为《孟子》。《孟子》和论语一样,是问答语录体,但篇幅略长。书中引用的寓言故事,精粹深刻,风趣幽默,标志着中国寓言的成熟。
2.郑人买履
从前,有个郑国人,打算到集市上买双鞋穿。他先把自己脚的长短量了一下,做了一个尺子。可是临走时粗心大意,竟把尺子忘在家中凳子上了。
他走到集市上,找到卖鞋的地方。正要买鞋,却发现尺子忘在家里了,就对卖鞋的人说:“我把鞋的尺码忘在家里了,等我回家把尺子拿来再买。”说完,就急急忙忙地往家里跑。
他匆匆忙忙地跑回家,拿了尺子,又慌慌张张地跑到集市。这时,天色已晚,集市已经散了。他白白地跑了两趟,却没有买到鞋子。
别人知道了这件事,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而偏偏要回家去拿尺子呢?”
这个买鞋的郑国人却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子,也不相信我的脚。”
寓意:不顾客观实际而墨守成规的人,常常会做出荒唐可笑的事来。
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日:“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日:“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3.鹬蚌相争
一只蚌正张开两壳晒太阳,鹬鸟飞过来,伸出长长的嘴巴来啄食它的肉。蚌一下子合住双壳,把鹬鸟的嘴紧紧地夹住了。
鹬鸟对蚌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把你干死!”
蚌对鹬鸟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会把你饿死!”
它两个各不相让,谁也不肯放谁。这时,一个打鱼的老人走过来,一下子把它们都捉走了。
寓意:争狠斗气,往往造成两败俱伤,谁也没有好结果。
原文: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既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战国策·燕策二》
4.亡羊补牢
从前,有个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接受邻居的劝告。
第二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到羊圈里一看,发现又少了一只羊。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邻居的劝告,就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被狼叼走的了。
说明:羊丢了,把羊圈修补起来,剩下的羊就不会再丢。:犯了错误,立即改正,就能减少错误。遭到失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则可以避免继续出现的损失。
《战国策·楚策四》
5.画蛇添足
楚国有个人搞祭祀活动。祭祀完了以后,取出一壶酒来赏给门人们喝。
门人们见只有一壶酒,就互相约定说:“这壶酒几个人一起喝,肯定不够喝;如果一个人喝,才会有点剩余。我们可以一起在地上画蛇,谁先把蛇画好,这壶酒就归谁喝。”
于是,大家找来树枝和瓦片,飞快地在地上画了起来。
有个人先画好了蛇,端起酒来正准备喝,发现别人都还没有画好,就一手端着酒壶,一手又接着画,并且一边画一边得意洋洋地说:“我还可以给蛇添几只脚呢!”
还没等他把蛇的脚画好,另一个人已把蛇画好了,他夺过酒壶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
说罢,他仰起脖子,“咕嘟咕嘟”地把酒喝光了。那个给蛇添脚的人楞楞地站在旁边,眼巴巴地看着失去了一次喝酒的机会。
寓意:把功夫用在做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就会失去宝贵的机会。
原文: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个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8.古代成语寓言故事 篇八
螳螂伸出两只像砍刀一样的前臂,打算把知了逮住吃掉。它正要捉知了的时候,却不知道黄雀就在它的后面。
黄雀伸长脖子,想啄死螳螂吃掉它。它正想啄食螳螂时,却不知道榆树下面有个拿着弹弓的小孩,把皮筋拉得长长的,正在瞄准它。
孩子一心想射杀黄雀时,却不知道前面有个深坑,后面还有个树桩子。
9.古代寓言故事介绍 篇九
有一天,这两个瞎子出去有点事,相约同行。一边走一边聊着天,慢慢的又说到自己身上来了。他们议论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人比盲人更好吗?看得见的人从早到晚奔忙不停,尝尽了辛劳,农夫更是忙得厉害,哪里能像我们盲人一样清闲自在呢。”说话间,语气颇为得意。
正好有几个农夫走在这两个盲人旁边,无意间听到了他们的对话,非常生气,纷纷说:“这两个瞎子,实在太不知好歹,不但不懂得多加努力来弥补天生的不足,还要嘲笑我们农夫不如他们。一定得给他们个教训,让他们瞧瞧做盲人到底好不好?”这么商量着,几个农夫便假装成官家的人,大呼小叫地对着两个盲人闯过去,一路喊道:“官老爷来了,快闪开让道!”到了两个盲人面前,一个农夫断喝一声:“大胆刁民,官老爷来了,竟敢不回避!”然后几个农夫一起上去,把两个盲人用锄头各打了一顿,叫骂着把他们赶到一边。农夫出了气,在一起暗笑说:“这回,那两个盲人该知道厉害了吧。且让我们去悄悄地听一听,看看他们还能说些什么。”盲人平白无故地挨了一顿打,狼狈不堪,摸着痛处叫苦不迭。一个盲人说:“唉,毕竟还是盲人好啊!如果刚才是换了看得见的人,看见了官老爷不回避,那不仅要挨打,打完以后还要问罪呢,你我多幸运啊!”
10.古代寓言短篇故事 篇十
一个炎炎的夏日,这两个秀才聚到一起了。他们走到村边,坐在一个大树墩上,一人拿着一把破旧的大蒲扇,不停地摇着扇,驱赶着蚊虫。他们看着农人正在地头辛苦地干活,颗颗汗珠滴在土地上,两秀才大发感叹。
一个秀才说:“他们真苦啊!这么勤巴苦做的,落得个什么呢?我这一辈子虽说也穷酸,可是我只要吃饱了饭、睡足了觉也就行了。我最讨厌的就是像他们这样下地去干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他们太胸无大志了。将来有朝一日我得志了,我就一定先把肚子填得饱饱的,吃饱了再睡;睡足以后再起来吃,那该是多有福气呀!有了这样的福气,就算是实现了我的大志了。老兄,你说不是这样吗?”
另一个秀才不同意前一个秀才说的话。这个秀才说:“哎呀老兄,我和你可不一样啊。我的原则是吃饱了还要再吃,哪来的工夫去睡大觉呢?我要不停地吃,这才是享受人世间最大的乐趣。依我看,这才是我的大志!”
两个人喋喋不休地谈着他们的“大志”,原来只不过是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所以到头来也只不过是画饼充饥。
【涨知识的古代寓言小故事】推荐阅读:
中国古代鸟的寓言故事07-09
经典古代的寓言故事及寓意10-30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启示07-21
古代寓言故事精选400字11-12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献鸠放生》09-29
古代成语的小故事06-11
古代神话的小故事08-03
古代经典的孝顺小故事09-14
古代关于感恩的小故事06-20
古代经典励志小故事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