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后反思(精选8篇)
1.美术课后反思 篇一
美术课后的反思
一节美术课,我就组织学生浏览我们的校园,学生们兴致勃勃;再一节课,我让学生根据印象画校园里你认为最美的一处景观,学生们面面相觑。然而片刻就接受,并投入进去,他们开始肆意描绘:时而抬起头,像是在捕捉昨天路过的校园某一角;时而埋下头,似乎在整理着头脑中七零八散的景物。几个调皮的同学趁我“不在意”的时候偷偷探着身子向外张望,他们还想捕捉更为精彩的内容。
“老师!可以发挥想象,自己添点儿美丽的景物吗?”我一惊,这原本是写生课,由于条件不许可,已经搬到教室里来了,已经不能算作写生,现在你还要添加其他内容,那不成想象画了?但转念一想,既然已经脱离写生课的范围,又何必拘“小节”呢?更何况即使是写生也可以根据画面稍作添加和修改嘛。“当然可以!”我回答,“但要合理!”教室里一阵躁动,同学们的思维似乎被激活许多。
一段时间后,一些同学皱起了眉头,并频繁地使用橡皮擦,一部分同学抓起了头,直觉告诉我他们遇到了麻烦,便随口说:“有问题可以站起来说!”话一出口,立即感到“自找麻烦”。
教室里先是没有动静,但紧跟着站起了一大片。我心里暗想,这回该如何收场?但不妨看看他们说些什么?于是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提问:“我画的房子怎么竖不起来?”“我怎么也画不大?”“我的画面里总像缺少点什么。”“松树怎么画?”“草坪怎么表现?”“亭子怎么画?”……提问还在继续……
一声“陈老师!蛤蟆怎么画?”的问题让我一惊。
“你认为蛤蟆很美吗?”话一出口,自感失言,但转念一想,先听听他的回答再说。
“老师,您认为蛤蟆不美吗?”竟然反问我!
“蛤蟆虽然表面上看上去不漂亮,但它却是为人类作贡献的益虫,是捉害虫的能手,它粗糙的表皮还是一味中药,它为人类作出贡献,难道我们能因为表面而忽略更本质的东西吗?再说,我在学校的池塘边,荷叶上添几只蛤蟆和青蛙,不是更真实,更美丽了吗?”好小子,还真有点“铁嘴纪氏”的风范!听了同学的反驳,我哑然。不由自主地伸出双手为这位同学鼓掌,同学们也为他精彩的“反驳”喝彩。我心里暗自慨叹如今的学生已非以往。我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列举在黑板上,准备逐一作答。
这堂课的后半节课,我在黑板上逐一解答学生提出的各式问题,适当时让学生互相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在黑板上板演一些学生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虽然粉笔上下、左右飞舞着线条,动作潇洒自然,但心里一直紧绷着一根弦“蛤蟆怎么画呢?”说实话,对于“蛤蟆”这一事物我也不知从何画起。所幸的是,在我回答这一棘手问题之前下课铃响了,于是我找到了得以解脱的借口。课后翻阅了一些资料,练习了几遍蛤蟆的画法,方在下一节课将那个问题解决。但由此引发的教育思考,却远不止解决“画蛤蟆”这一问题这么简单。
作为老师,直面新课程,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物质生活的飞速发展,学生受到的影响将逐渐内化为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不再仅仅满足于老师与教材。他们的知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变得丰富精彩,一些教师未曾涉及的学科领域他们也先一步得到知识信息。在新课改的强势推进下,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对于任何教师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虽然有语云:“师不必贤于弟子”,但这并不能作为为师者借以开脱的借口,教师在学生中树立的威性除了必不可少的良好人品,还必须有足以服众的渊博知识。偶尔的一两次被学生问住应该不足为怪,但时常被学生难住就不正常了。不难想象,一个经常被学生问住的老师在讲台上是多么的尴尬,这将预示着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降低甚至消失。试问,一个在学生心目中没有地位的教师还如何能正常有序地组织教学? 由此可见,新的课改给教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更是一种如临深渊的挑战,他将挑战教师的教学思维,教学手段和教师必备的自身教学资源。
用心上好美术课——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经常有其他学科的老师羡慕地对我说:“你们美术课最好上了,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兴趣自然有,上课轻松又愉快。”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了。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应该说,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学习美术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质的内涵,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而这,与我对美术课美术教师的期望正好吻合。
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
思考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送给爸爸***礼物》这一课里,教具是制作好的手工礼物,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试着准备了儿童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好爸爸、坏爸爸》,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思考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当然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
思考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大人看孩子的画往往摇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课程标准是新的,儿童是新的,在教学中肯定会有更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思路值得我们去思考,这确实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2.美术课后反思 篇二
初中八年级美术 (湘教版) 教材《星空》这一课, 属于“综合·探索”版块。由于教材版面的制约, 这一课提供的教学资源明显不足, 就连文字说明也少。要使这节课体现出当代课程理念, 就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教学。
在设计教学时, 我收集了大量的太空现象的图片资料:行星、星云、流星雨、彗星等, 以及杨利伟乘坐的神州5号升空的实况录像。我想, 大量的直观展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学生的创作也有帮助。由于本节的技法表现是运用学过的水彩特殊技法, 所以我没有进行太多的技法讲解。
这样一节课下来, 我发现学生对太空领域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及探索欲望。而当课堂教学结束, 回过头来分析和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时, 我认为自己好像是一个天体物理老师在讲课一样。学生虽然听得津津有味, 但作业效果不尽如人意, 不但没有创意, 而且技法也很单一。
有鉴于此, 我进行了课后反思。美术的本质是视觉的, 而色彩、构图、造型、线条、材料又是激发学生兴趣进行美术创造的要素。在这节课中, 我忽略了学生对美术表现语言的学习, 花费了很多时间去介绍太多的天文知识, 学生的美术表现语言反而被削弱, 就谈不上有创新了。
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谈到综合时也指出:“在学习中, 无论是相关、综合还是其他类似的方法, 他们的基础首先是各门艺术学科本身的知识和能力, 艺术学科本身的知识和能力的教学必须充分、完整、透彻。”于是, 我在第二个班进行了整改。首先, 课前让学生去了解太空的知识, 并以浏览太空现象的图片为主。课堂教学时, 先让学生交流自己对太空的见闻, 再引入课题:星空。然后播放杨利伟搭载的神州5号升空的实况录像, 将学生的视觉引入星空。接着, 让学生从色彩、形状和构图等方面去欣赏行星、星云、流星雨和彗星等图片, 激发学生对美的兴趣以及对太空的遐想。之后, 出示不同材料表现的范画,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绘画与照片的差距, 并让学生从掌握的技能中寻找可以运用的方法。同时,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 进一步挖掘更多的表现手法和材料。课堂上, 已不都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解, 更多的是学生对美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在欣赏星云图片时学生展开了想象, 得到了人、马、珍珠、薄纱等不同结论, 还分析出星云的对比色、流星雨的疏密排列等各种形象。我鼓励学生在作业上大胆创新, 有的小组就运用水彩的撒盐法、涂蜡法, 还结合剪贴、镶嵌等方法, 大胆地运用纸材、金粉、扣子、玻璃等材料, 作业闪闪发光, 效果各具特色。在作业评价上, 我让学生分别评出最佳创意、最佳合作、最佳构图和最佳色彩搭配等各类别。其中, 强调个性审美, 而不是单纯评出最好的画, 使得大部分的学生都能沉浸在美术创作成功的喜悦中。
3.浅谈对小学生美术课后作业的评价 篇三
关键词:美术作业;评语;鼓励
随着课程标准的不断修订,对美术作业的评价要求也有了一个新的标准。要多用正面的方法发现和鼓励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为了全面了解学生,使学生树立学习美术的信心,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高,我们在美术课作业中也应该正确地运用评语,针对其优点或长处对学生进行表扬,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意识。培养学生从小就喜爱学习美术的兴趣,形成对美术积极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从小就认识自我,树立信心。评价课后作业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绘画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美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思维,使学生尽量成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师生都感觉效果不错。
一、让作业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
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每个人仿佛都是为了受赏识而生存。为此,教师应尊重学生、赏识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批阅学生的每次作业,从中寻找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自信。特别是对于急需鼓励的待优生。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获得表扬、奖励次数越多,其行为活动的再发性就越高。及时有度地呈现激励性评价,能有效引起师生的情感共鸣。如在《水果娃娃》一课中,许多作品很明显受到了大家的喜爱,有的主题新颖、有趣;有的颜色搭配有理;有的水果形象可爱、生动。而其中一位学生的作品主题并不新颖,感觉还有点杂乱。此时,我就告诉大家:老师同样很喜欢这张画,他画的是水果娃娃在舞台上表演,虽然涂色技法掌握得还不够成熟,但他的用色非常有特点,通过丰富的色彩充分表现出了舞台灯光和欢庆的气氛,值得我们学习。这样,无形中增强了孩子的表现欲。
二、评价的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和发展性
在评价学生作业的时候,教师应尽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渲染,形成学生的个性。如,曾经有一个学生叫耿岳洋,在班上成绩较差。在一次上“自行车”线描课时,每当教师走至他面前辅导美术作业时,他立马紧紧捂住,不让教师看。教师轻声说:“其实你很认真,我正想表扬你。”(教师首先从学习态度上给予肯定的评价,增强了学生的信心)耿同学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教师,慢慢将手放开。教师弯下腰仔细审视画面后说:“很好,线条很有力,如果抓住特征把细部仔细刻画,就会更好。”此时教师努力发现学生的优点进行鼓励。同时也针对耿同学自信心不足,缺乏深入持久的毅力的缺点,提出仔细观察刻画细部的建议,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几次这样反复的鼓励和引导,耿同学终于完成了一张比较好的美术作业。在本次作业集体评讲时,教师特意评价了耿同学这张在全班并不算很好的作业:“耿同学的这一张作业虽然不是最好,但耿同学在完成这张作业时非常认真,他花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坚持深入的刻画,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我相信耿岳洋同学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
三、评价方式从单一方式转变成多重方式,灵活多样
首先我对学生的每一幅作品都给予肯定和赞赏。学生自评,说出创作过程和目的。学生互评,指出同学作品的优缺点。学生们看自己的作品得到教师的认可和同学的赞扬,一股成功感油然而生,这样的课堂让学生都洋溢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表现出了极高的探究欲望。这时,我又用鼓励的话亲切地说:“同学们,行动起来吧,明天你们会学得更好!”激励他们不断超越,勇往直前!
课后作业的评价,可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挖掘出学生自身蕴藏的无限潜能。
4.大班美术课后的教学反思 篇四
十一月,我园开展了三年以内教师汇报课活动。在本次活动上,我设计了大班美术活动《我看我家》。这是当时的主题《亮眼看世界》中的一节活动。
在活动设计之初,我向幼儿发放了相关的调查表。为了让幼儿有相关经验,我们的调查表上要求将家里某一房间或角落的布局画下来,或者用照片的形式展示出来。孩子们基本上都认真地完成了,相信他们也对家中的布局有了更进一步的印象。接下来就是准备孩子的操作材料了。原本想:只给孩子一张白纸,让孩子将白纸当做是一个房间,在房间的各个地方画上家具、摆设等。但是在游戏中请个别幼儿尝试了以后,发现效果不理想。首先是家具等的角度问题,有的家具,比如像床的话,一般画的是从上往下看的平面,而如果椅子、桌子也画从上往下看的角度的话,四个脚就看不到了,画出来根本就看不出是什么。为此,我请教了我们的园主任陆老师。她认为可以将白纸用线条分割成一个立体的画面,即左、右和中间各一面墙,加上下面一块和三面墙体连接的地面。然后请幼儿将房间中各个地方的家具、物品一一“放入”相应位置。考虑到家具肯定会靠摆放,难免会遮住地面或墙面的分割线。所以又将这些线条改成虚线,等吧房间里的物品都“摆放”完毕以后,再请幼儿将没有被遮住的线条描成实线。孩子还可以将前面上的窗户、门等画上去。
在活动开展时,由于我的一时疏忽,没有强调最大的一块是地板,应该放在下面。导致有几名幼儿画反了,将地板放在了上面。而且我在设计活动的时候,没有充分计算好时间,将用颜色表现画面这一点设计了进去。但是上下来以后,发现其实不涂颜色的话,时间刚刚好。大多数孩子根本没有来得及涂颜色,只有一小部分比较快的,刚开始涂就要带上画讲评了。于是涂色只好留在下午的时候进行。而讲评的环节也只是几句带过,几个画得特别突出的,我也没有来得及请他们介绍。这也是活动中的一个失误。
5.初中信息技术课后反思 篇五
初中信息技术课后反思篇一
戏、上网聊天情有独钟,而对于教师所讲授的教材上的内容却觉得“不好玩”。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把课上得再好一点,如何让学生喜欢这么课,并且能在喜欢的情况下,学好这么课,掌握这门课呢?
一、重视问题设计
课堂教学中,在导入新课、学习新知等不同阶段,学生的思维状态是不同的,提问要注意时机,引导学生去积极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同一个问题,应善于从不同角度向学生提出问题,运用条件的增设变化及结论的延伸和条件与结论的互换,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等方法设计出新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二、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
课程改革中,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钻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关注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教师也要做到少讲,让学生自学,做到精讲多练,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充分体现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指导者、促进者的多重身份。
三、让学生有成就感
课堂中多展示学生作品,利用成功体验激励学生的学习课堂上多展示学生的作品,给予表扬鼓励,会使学生有成功感,感到莫大的欣喜,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从而对计算机学习产生更为强烈的兴趣。在伴随着老师和同学们的赞美,这些同学都会沉浸在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之中。课堂中我让每个同学都把作品上传到局域网中,这样,只要进入网上邻居的同学都能看到,当看到有同学欣赏自己的作品时,他们会充满成就感。用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方式,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把枯燥的理论上得轻松风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选择一些贴近生活的实例,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尽量将枯燥的东西讲解的生动形象一点,教师在讲解时,可用风趣的语言,贴近的比喻,引用身边的事件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认可。比如我在上“信息无处不在”这块内容时,通过举例:校园的铃声告诉我们上课、下课的信息,走过食堂时传来的饭菜香传递给了我们可以吃饭的信息,用好的比喻,贴近生活的例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教师可以把理论课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世界的五彩缤纷。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根据环境,注重知识应用的综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摸索总结,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适应时代的要求!
初中信息技术课后反思篇二
在担任整个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我学习了一些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我觉得,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去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及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我认为,在教学中要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以下就我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作一浅谈:
一、课堂演示,讲解为主
近年来,大多数学校都陆续建成了新的电脑室,同时配备了几十台多媒体电脑,从而形成了一个功能较为强大的多媒体网络教室。我们教师在上课期间,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广播系统,对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作出适当的演示并加以详细的讲解,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授Windows98系统操作时,我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上机实践(当然上该节课前已安排学生进行预习),因为各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不一样,在他们预习后自己再在无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看自己的自学能力有多强,从而证实自己的理论理解与实践是否一致。然后我运用了“跃龙门”多媒体教学软件,将正确的操作过程通过教师机演示给学生,并一边进行适当讲解,使学生们看到完整的操作过程。这样做就进一步证实了学生们对自己预习后自行上机实践是否全部正确。再让学生们上机实践一次,这样就收到了很好的教与学效果。同时,为了配合演示式的教学,我又根据课程内容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制作有针对性的课件,使课程内容生动形象,变难为易。
二、强化练习
学生要熟练使用计算机,仅靠教师的讲授和演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才能掌握操作技能和技巧。练习的方式要多种多样,如课堂问答,上机操作,课内外作业演示等。在进行上机操作练习时,一般给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练习内容。例如,在讲完 “Word”软件中的文字录入及排版知识后,要求学生课后准备一篇50字左右的短文,在下一节上课时使用Word软件进行录入、排版,并对排版提出合理的要求;又如在讲完IE浏览器的使用后,就让每位学生运用IE浏览器浏览本市的网站和其他教育网站。这样,每教学一项新内容,就及时让学生进行定量的练习,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的新课内容,熟练掌握操作要点,提高学习效果。
三、进行网络教学
自从学校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出现,上级领导对培养学生的上网操作能力非常重视,因此,我们学校也少不了增加上网这项功能。在计算机教学中,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信息知识环境。学生可以通过上网获得丰富的信息知识。我们教师还可指导学生从网上下载学习软件,收集各类学习网站以及学习资源,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培养了他们的信息收集、处理、吸收能力;让学生在节日时,发送电子邮件给亲戚同学问好、祝福;让学生在因特网上阅读新闻、参加各网站的BBS、收发电子邮件等。采取各种方式设计教学模式,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
四、采用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建构知识、寓学于实践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里,充满兴趣愉快地进行学习,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例如,我在因特网的教学中,我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大任务:在因特网上浏览信息、在因特网上查找信息、从因特网上下载信息、在因特网上收发电子邮件、阅读网络新闻、参加BBS、在因特网上进行实时交流等等。对于“在因特网上收发电子邮件”这个大任务又可以分为:写信与发信、收信与读信、回信与转信、信件的分类和整理、订阅电子杂志、加入邮件讨论组等子任务;针对“写信与发信”这个子任务,又可以划分为:写信、发信、在信中夹一张照片、发送一个或多个文件、发送一段录音、发送一个影像、把同一个文件发送给多个接收者、成批发送信件等子任务。
五、实现分组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在计算机上机操作时,学生会经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教师一一解答操作,不仅教师感到忙碌、时间紧迫,而且还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分组教学可以避免诸多弊端,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根据上课班级学生人数进行分组,每组人数不要太多(控制 6--8名),每个小组有固定的机位并设两名小组长,上课前先进行培训。当本组同学遇到问题时,由小组长 充当小 老师进行辅导。当有些问题较难时,教师要鼓励全组成员一起研究解决。如果处理得当,教师要及时表扬,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这样一来能够极大地激发小组成员的动手能力。如果小组解决不了,可由其它小组提出方案或由教师进行指导。
六、实现课堂教学与其它课程的整合利用信息技术学科工具性的特点,可以加强与其它学科的横向联系,不仅能使学生更扎实的掌握课堂所学内容,而且还能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更完整的认识。例如:我让初中二年级学生运用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和上网技能,到因特网上查找文字、图片、照片等资料,制作一个以 “环境保护”为主题的PowerPoint幻灯片。学生们兴致勃勃的查找有关环保资料,精心制作出一套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的幻灯片。这样,让学生完成了课堂学习内容的同时,还增长了课外知识,实现了与其它课程的整合,使学生亲身体会到信息采集、处理、加工的全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质和信息实践能力。
七、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信息技术课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潜移默化地引导。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引导他们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例如:各班要出手抄报展览,我就提示学生可以利用学过的信息技术知识,使用 Word2003软件来制作更美观的电子手抄报,然 后交给 老师打印出来,在校园内展出,学生积极性大大增强了,部分学生做出版面新颖、内容丰富的电子手抄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此外,我还让学生利用“画图”软件来出版班上的墙报。这些实际运用不仅有利于学生灵活掌握所学过的知识,还能使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增强了信息意识。
八、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评价方式
记得在二零零四年五月,我到云浮市教师进修学校参加课改学习,在学习期间,令我最深刻难忘的就是,广东省信息技术科科长要志东同志说过一句话,她是这样说的: “信息技术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一般不宜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高低,而要在上机操作中真正体现出来”。她所说的正好与我所想的所做的一致。在实际教学中,我根据所学内容不同,采取了不同的评价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在教学“画图”软件后,我采取了“作品展示,开放式评价”的方法,由其他学生一起来打分评价。在教学“写字板”、“Word”一类的软件后,采取“指定内容、单人考核”的方法,先提出具体考试要求,并限定时间完成。例如:要求每位学生使用“Word”软件输入一篇文章,规定排版要求,完成后上交到教师机,由教师当堂给分。
总之,信息技术学科由于其实践性及应用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必须采取相应的、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以上是我在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都运用过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必须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才能使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初中信息技术课后反思篇三
信息技术课与其它学课程有所不同,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上学期学科进行了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它给了我们更多的教学空间,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困惑,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一、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课的内驱动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保持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高一新生刚开始接触信息技术时很有兴趣,慢慢的兴趣就没有了,学生对计算机感兴趣,但是对《信息技术》课却没有兴趣。通过和学生沟通,我发现很多学生都通过计算机来上网聊天、玩游戏、听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首先转变学生的认识。根据学习的内容适当的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实现教学,选择性的安装一些电脑软件,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操作电脑的基本技能。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是教育的主题,只有充分发掘学生的主动性,自觉参与教育活动,才能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从而达到我们教育的目的。计算机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比较喜欢计算机,我们可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上的一些操作都有所了解,所以在初中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知识的衔接,在学习到与以前信息课知识相似的内容时,不需要详细说明,教师只需要适当的提示。特别是讲到一些工具的使用,新教材提到了很多的类似工具,大部分工具的使用都大同小异,这时教师可以适当的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看书,或上网查找资料来解决问题。例如在讲到用超级解霸对视频进行剪辑时,就可以只讲其中的一部分操作,其他的操作可以由学生结合课本和老师的提示自学完成。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训练能力的过程,也是师生感情交流,思想碰撞的过程。营造一个师生心理相融,创作交往的良好的课堂氛围,是促进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面,和谐的师生情感交融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催化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以“师爱”激发学生情感,把“师爱”寓教于教学之中,通过体态、语言传递给学生,就会使学生体验到亲切、温馨的情感,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促使学生在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中愉快地学习。
6.美术课后反思 篇六
本课中用文字和图片介绍了明暗色调形成的客观条件,说明了明暗色调会加强物体的空间感和立体感,指出利用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是素描的基本方法,介绍了明暗调子素描表现立体形象的基本技法和基本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了对艺术多元化及现代艺术观念的渗透,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构成设计意识。在教学中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播放了光与明暗及明暗色调与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的关系;通过欣赏多幅的绘画作品及用明暗表现立体的不同方法图示,说明了明暗调子素描的表现内容、形式、技法和工具,说明了明暗素描的表现步骤及现代设计构成意识在明暗素描中的体现。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知的:(1)、了解了明暗色调的形成及对物体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知道利用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是素描的一种基本方法。(2)、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素描作品的欣赏,了解了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和他们作品的艺术价值。
学生应会的.:(1)、通过运用不同的明暗色调表现技能,尝试创作出了具有一定创意的、具有立体感的素描作品。(2)、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素描作品进行分析和欣赏。
7.职中幼师美术教学反思 篇七
关键词:幼师,美术教学,教学方式,幼儿教育
美术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主渠道, 美术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者, 如何在教学活动中, 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成为有健全人格、有创新精神、有艺术素养的合格人才呢?这是我们美术教师要思考的问题, 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情况, 现在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一、明确目标, 增强学习动力
学生虽然选择了幼师专业, 但美术对于所学专业的重要性, 学生普遍缺乏认知,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导致学习动力不足。针对这种心理, 我首先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明确学习动机。
由于我上过幼师学校, 当过幼儿教师, 所以我以自己为例, 向学生讲述学好美术对于自己将来所从事职业的重要性。在幼儿园, 不只是绘画课, 包括语文课、计算课等, 都需要代课老师有很好的美术功底。比如:上计算课, 讲解加法或减法, 对单纯的文字讲解幼儿不好理解, 也没兴趣, 但配上好看的图画效果就不一样了, 孩子兴趣大增, 一目了然, 很容易就学会了知识点。另外幼儿园室内外的环境布置, 更是离不开美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 如果你画画得很棒, 会更受孩子们的欢迎。话峰一转, 提醒学生只有在学校期间认真学好美术, 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才能更好地胜任未来的工作, 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学生听完便有了学习美术的动力, 取得了期待的效果。
二、转变观念,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节枯燥无味而且单调的美术课, 学生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 没有了兴趣, 他们只会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 还不如激发他们的兴趣, 让他们主动探究观察动手, 得到的知识远远要牢固、深刻得多。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形式上多动脑筋。形式可以千变万化, 保持新颖性,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调动他们的兴趣, 这样学生便会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比如, 手工课制作收纳盒, 上课前, 我事先用一些不同花色的废旧扑克牌做了几个精致的收纳盒。导课环节, 我采用变魔术的方法变出几个漂亮的收纳盒, 让学生眼前一亮。学生睁大了眼睛, “哇噻!好漂亮啊!”“老师, 这不是扑克牌吗?怎么做成的呀!快教教我们吧!”学生议论纷纷, 马上来了兴致。我抓住时机, 把学生分为四人一小组, 每个小组发一个收纳盒, 让学生自己观察动手, 主动探究收纳盒的制作方法, 老师只需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情况下, 进行适当的解惑与点拨即可。一节课下来, 学生忙得不亦乐乎, 学得很认真也很快乐, 都学会了收纳盒的制作方法, 教学效果显著。
三、创设情境, 培养自主学习
探究性学习主要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习活动的。问题意识是探究性学习的精髓。然而在美术教学中, 由于受教师、学生和教学设施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让学生在认知活动中主动发现、提出问题还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美术教师为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到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给予必要引导和帮助。
例如, 在讲“简笔画的画法”一课中, 以国旗为例讲解简笔画的画法。教师提问:“哪一个更像国旗?为什么像?”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前面的那个更像, 它抓住了国旗的主要特点, 画上了五颗星星, 而后面的那个只画了个长方形和旗杆, 没有画五颗星星, 所以不像。”由此总结得出, 画简笔画不仅要抓住事物大的外形特征, 而且还要画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学生通过主动探究, 发现问题, 掌握了简笔画的要领。
四、增强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
想象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经过联想、创造, 形成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美术活动是借助形象思维的, 而形象思维是最容易激发联想、发挥想象的创造活动。开启学生的创造灵感, 只能从学生内心的形象思维入手, 激发丰富的想象。在美术课堂上, 我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让他们尽情地画, 让他们自己通过平常的观察加上自己的想象去加工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在学生创作时, 老师不要扼杀学生作品中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 要多给他们张扬个性、表达内心想法的空间。
比如, 美术课上, 有的学生把柳树拟人化地画成了柳树姑娘, 随风摆动的柳条被学生想象成了姑娘的秀发, 弯弯曲曲的树干被学生想象成了姑娘婀娜多姿的身躯。绘画作品《带栅栏的小房子》, 学生发挥想象, 用眉笔在画好的栅栏边线上又涂了一圈, 加上水粉纸粗糙的纸质, 出现了别有一番的视觉效果。手工课作品《星空》, 学生竟然突发奇想, 用装饰圣诞树上一闪一闪的五彩小灯泡去制作卡纸上的小星星, 晚上插上电源, 卡纸上的小彩灯一闪一闪, 很像一颗颗闪烁的小星星, 漂亮极了。作为老师, 只需用真诚和善良的心态去对待每个学生的绘画作品, 多鼓励和欣赏他们, 学生的心情变得愉快, 想象力变得丰富, 思想活跃, 信心十足, 自然会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和热情。
五、注重落实, 加强作业管理
对于美术作业的考核, 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美术作业的质量和数量一定要达到要求, 因此我对作业的要求和批改, 也有以下的思考和反思:
1.实行面批法。就是在美术课堂上, 当着学生的面批改美术作业。老师指出作业中存在的优点, 并给予适当肯定。然后指出作业中存在的不足, 同时提供给学生解决的方案。
2.帮助修改法。就是在学生美术作业中出现错误的地方, 老师直接动手给予修改, 使学生在对比中一眼就知道错误所在。在美术作业中, 有些问题用文字很难讲清, 若采用教师直接修改的方法, 会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作业中的错误, 在比较中了解正确的方法。我在绘画基础课的作业中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因为基础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很大, 学生的作业中常常存在一些绘画知识性的错误, 老师在作业上画出正确的方法, 就能使学生一目了然, 茅塞顿开。
经过深刻的反思, 我想通过自己的认真努力, 不断地积极探索, 与时俱进, 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评价促学习, 达到教学成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常文化.浅谈幼师美术教学与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切入与结合[J].美术教育研究, 2012 (8) :117-118.
[2]曾丽萍.浅谈幼师美术教学中学生兴趣与创造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 2013 (16) :104.
[3]朱晴.幼师美术理论教学策略刍议[J].中等职业教育 (理论) , 2011 (12) :20-23.
[4]王红艳.略谈幼师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化[J].商业文化 (学术版) , 2008 (9) :230-231.
[5]杨雪.中专幼师美术教学思考[J].学周刊, 2014 (20) :237.
[6]董鹏志.浅谈中职幼师美术课教学中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 2015 (4) :126, 128.
8.浅析新课改后中学美术教育 篇八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学现状;对策和措施
0 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教学的侧重点逐渐由理论知识转变为全面的素质教育,由原来传统的教育转变成适合时代发展的新型教育模式,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程提供良好的基础。中学美术不同于其他学科,仅仅通过讲述理论不能使得学生完全接受。因此,要通过开设各种研究性活动进行巩固和练习,当代教学不断地注重学生的动手和创新思维能力,应该将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考核的主要项目。当前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学校的教学要想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創新能力,实现创新型教学。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新时代发展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要求学校改变教学策略,尤其是美术教学,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
1 中学美术教学的现状
(1)中学教学对美术学科重视不够,导致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不够。
有些中学学校对美术学科重视不够,认为美术是不放入重点考核的负科,无须投入大量的心血去阐述和讲解,在上课时热情不高,学生对美术学习也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很难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和水平。某些学校过分重视文化课,对美术音乐等学科投入力度明显不高,造成了正负学科不平衡的现象发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同时,一些学校对于美术老师没有充分选拔,更多的美术老师只是注重理论讲述,而没有真才实学,对于美术专业知识欠缺,不利于美术学科的良好和长远发展。因此,学校为了促进学科之间的平衡,必须统筹全局,重视各个学科之间的协调,从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当前美术教学内容过于单调,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标准和生活追求都有所改变。对于美术学科,在科技落后的社会更加不受重视,甚至认为是浪费时间。而如今,美术教学作为一门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学科被很多人喜爱,但是美术教学模式过于传统,没有紧跟时代的步伐,由原来的模仿转变为创造和设计,与当今时代的经济和生活相融合。美术可以应用到很多领域。比如产品包装和服装设计,商品广告等等都和美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各个领域大显身手。因此,中学美术教学应当充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个大家熟悉的物品,鲜花或者食物等等,鼓励学生为其设计一个包装图案,包装既要新颖独特,又要与实物息息相关。这样一来不仅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绘画能力和水平,更有助于中学美术教学的良好发展。
(3)中学美术教学过于传统,没有与先进的科技设备等结合起来。
科技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工作中,网络等先进的技术逐渐得到充分的应用。在中学教学中,通过使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通过音乐和文字图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美术也不例外。比如在进行人物描写学习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详细具体并且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使得学生能够一目了然,更好地吸收和消化。记忆效果也非常明显。另外,仅仅通过黑板教学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浓厚的兴趣,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应当做出一定的调整和转变。
2 中学美术教学改革的对策和措施
(1)政治课堂多与学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无论是美术教学还是其他学科,在课堂上都要重视与学生的互动,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情景,巩固和学习政治课程。一些教师上课一味地专注讲课,没有重视与学生的互动,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美术课乃至其他学科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指定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每人都要积极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每组派出代表陈述小组的综合观点,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增加了同学之间的合作默契,可谓是一举两得。小组讨论是情景模式中的最小的模式之一,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考空间,在互动的模式下,争先恐后地对所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对课堂知识也有深入的理解。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教学手段也不断进步,多媒体教学逐渐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应用,可以直观地位学生展现知识结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政治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税收问题需要解决,教师可以通过图表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接受。此外,还可以通过音乐、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不仅活跃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目前教学模式中的常见方式,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给予学生最新的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对于老师的教学直观明了,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自身的发展都起到很好的作用和影响。
(3)学生要积极参与教学,发展自身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性。
教师的培养是外在的客观的因素,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要靠学生自身,学生要不断地约束和鼓励自己,通过不断地实践锻炼,不断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改正。此外,实际操作是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和验证,书本上的知识掌握与否还要通过时间来验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练习起来,不断地练习才能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不仅使提高整体素质的良好基础,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追求新知,提高自我,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社会价值。
3 结束语
加速推进教学改革,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有助于在教学中摆脱学生被动消极的态度,原来教师一味灌输课本知识,使得学生感到枯燥无比,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通过设置一些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活动项目,组织学生积极参加,逐渐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兴趣,不再让老师再三督促。这样既有利于自身的学习,也有利于老师的自我巩固,双方共同进步,共同努力,共同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有效促进政治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改善。
参考文献:
[1] 陆云.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12).
[2] 郭继红.新课改下的初中美术鉴赏教学探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8).
[3] 孙秀秀.也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J].新课程(教研),2010(11).
【美术课后反思】推荐阅读:
小学美术课后反思09-09
《美术鉴赏》课后体会08-25
医美术后护理08-26
用心上好美术课小学美术教学反思11-21
上好美术课教学反思12-17
美术课的小反思06-29
一年级美术反思09-28
美术教案反思11-20
美术免费教学反思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