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格言中国古代

2024-06-15

法治格言中国古代(精选8篇)

1.法治格言中国古代 篇一

中国古代养生格言:

【原文】

知足不贪,安贫乐道,力行趣善,不失其常,举动适时,自得其所者,所适皆安,可以长久。

【译文】

知道满足、不贪名利,安于贫困乐于养生,努力追求人格的完善,不违背作人的准则,言行举止均适守时宜而心安理得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因而使自己的生活环境安适。这样常可健康长寿

【原文】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译文】

如想要身健长寿,必先养心静正其心,如想要养心,则必须先意念欲望恬淡寡欲而少思。

【原文】

生从十三:虚、无、清、净、微、寡、柔、弱、卑、损、时、和、啬。【译文】

养生之道在于遵从十三条要旨。这就是:心无杂念,恬淡于世事,内心清洁无染,俗念净除,谨小慎微无过失,寡欲无贪,心柔不逞强,甘作弱者之心,自视不卑不亢,减损太过的言行,知时达务,顺四时之变化,秉性谦和,崇尚俭朴。

【原文】

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见色,耳不闻声。故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译文】

心对于人体,如同君主在国中处于主宰地位;九窍各有不同的功能,正如百官各有自己的职责一样。如果心能保持正常,九窍等各器官也就能有条不紊地发挥其作用;如果心里充满着各种嗜欲杂念,眼睛就看不见颜色,耳朵就听不见声音。所以说心要是违背了(清静寡欲的)基本规律,各个器官也就会失去各自应有的作用。

【原文】

行端直则无祸害,无祸害则尽天年。

【译文】

行为正直就不会遭遇祸害,不遭遇祸害就能安享天年。

【原文】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文】

君子有三件事需要戒: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要戒女色;壮年的时候,血气方刚,要戒斗殴;等到年老了,血气已衰,要戒贪心。

【原文】

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无恚嗔之心„„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

【译文】

意志清闲而少欲望,心绪安详而无惧怕,无怨恨愤怒之心,思想上没有忧患,以恬谈愉快为本,以自得其乐而功。做到这些多可使“形体不敝,精神不散”而益寿延年。

【原文】

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其身,是其且多且治。【译文】

敬爱他人的人之所以能长寿,是因为他(她)对外没有贪欲,身心清静无为无邪,心态平和而不失中庸之道,能效法天地间包容万事万物的美德而修其身心,所以他(她)们才得以多寿,得以制约本人的言行使之符合社会和法纪的需要。

【原文】

凡心静则神悦,神悦则福生,人能化毒性以救死。养喜神以延年,必去身灾兼除人患。【译文】

凡是心平静就会使神愉悦,神愉悦就会有福气降临,人可以化解恶性事件挽救死亡。养快乐之神用以延年,一定可以去掉身体的病灾和人事的祸患。

【原文】

圣人不以身役物,不以欲滑和。【译文】

善于养生的人常不易受外界事物的驱使而莫衷一是,也不会被七情六欲扰乱其平和的心理本性。

【原文】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译文】

情志悠闲而少欲望,心神安宁则无所畏惧,形体劳动而不疲倦,气调和顺畅,则各种愿望都能得到满足。

【原文】

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语溢,多喜则妄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欢。

【译文】

多思虑则心神不安,多思念则意志涣散,多贪欲则神志昏迷,多劳动则形体劳累,多话语则中气短乏,多笑则五脏受损,多愁则心被牵制,多乐则语言唠叨,多喜则神昏颠倒,多愤怒则浑身血脉不安宁,多嗜好则执迷不悟,多憎恶则身心憔悴没有欢乐。【原文】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译文】

如想要身健长寿,必先养心静正其心,如想要养心,则必须先意念欲望恬淡寡欲而少思。【原文】

清心释累,绝虚忘情,少思寡欲,见素抱朴,学道之工夫也。心清累释,足以尽瑕,绝虑忘情,足以静世;思欲俱泯,足以造道,素朴纯一,足以知天下安乐之法。

【译文】

澄清心灵解除思想负担,杜绝忧虑不动感情,少思寡欲,朴实无华,这是学习道的功课。心清纯去除负担,完全可以克服缺点;绝虑忘情,可以安静处世;忧虑欲望都泯灭了,足以成就道业;朴实纯真,完全可以知晓世上的平安快乐之法。

【原文】

知足不贪,安贫乐道,力行趣善,不失其常,举动适时,自得其所者,所适皆安,可以长久。【译文】

知道满足、不贪名利,安于贫困乐于养生,努力追求人格的完善,不违背作人的准则,言行举止均适守时宜而心安理得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因而使自己的生活环境安适。这样常可健康长寿。

【原文】

心主血,养血莫先于养。心之不养,而多郁多思,多疑多虑,即日饵良药,亦何益之有。【译文】

心主使血脉,养血莫过于先养心。如果心得不到保养,而是多愁多思,多疑多虑,那么即使每天吃最好的药,又有什么用呢。

【原文】

未来之事莫预虑,既去之事莫留念,见在之事,据理应之,而不以利害惕心,得失撄念。如此,则神常觉清净,事常觉简少。

【译文】

未来的事不要预先忧虑,已经过去的事不要留恋,眼前的事,按照常理对付,不要因利害而使心忧虑,也不要为得失烦心。如此则神常觉清净而事情也会变得简单。【原文】

养生以养心为主,故心不病则神不病,神不病则人不病。

【译文】

养生应当以养心为主,因为心不病则神不病,神不病则人不病。

【原文】

养心又在凝神,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若日逐劳攘忧烦,神不守舍则易于衰老。【译文】

养心又在于专注,凝聚神气,神凝聚则气亦聚,气凝聚则形体安全。如果每天都在劳累、混乱、忧愁、烦扰中度过,神不能安居于心中,则容易衰老。

【原文】

君子在蹇则有以处蹇,在困则有以处困,道无时不可行也,不以蹇而蹇,困而困也。【译文】

正人君子和善于养生的人,在困苦逆境中有其对待困境的方法和处置逆境的措施,要行正道随时都可坚持实行,不会因逆境而消极,也不会处困境而疲乏颓废。

【原文】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译文】 为人处世,凡事能做到让人一步的态度是很高明的,因为今日让人一步可能即为它日进一步留有机会;待人接物以宽厚是快乐而有福的,因为你方便别人即为今后别人方便你留下了余地。

【原文】

将躁而止之以宁,将邪而闲之以正,将求而抑之以舍。于此习久,则物冥于外,神安于内,不求静而心自静矣。

【译文】

用宁静制止浮躁,用正气虚化邪气,用施舍抑制贪求。这样做,时间长了,则物欲远离形体,精神平安地在身体内存,不去追求静而心自然而然就平静了。【原文】

自心有病自心知,身病还将心自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

【译文】

自己身上有病自己心里知道,身病还要用心药来自己医治。心情平静时身体也会平静,心里生病就该是身体生病的时候了。

【原文】

心是枢机,目为盗贼。欲伏其心,先摄其目。盖弩之发动在机,心之缘引在目。机不动则弩住,目不动则心住。

【译文】

思想是关键,眼睛是盗贼。要想控制思想,首先要收剑眼睛。弓弩是靠机关发动的,思想是被眼睛引诱的。机关不发动,弓弩就不会启动;眼睛不看,思想就不会受引诱。【原文】

人身有四病,一者地,二者水,三者火,四者风。风增气起,火增热起,水增寒起,土增力起。本从是四病,起四百四病,土属鼻,水属口,火属眼,风属耳。【译文】

人的身体有四类病,一是地,二是水,三是火,四是风。风大动,则气息喘急;火大盛,则颈胸壮热;水大积,则涕唾乖常;土大增,则全身沉重困顿。四大各有一百一病,合病则起四百四病。土属鼻,水属口,火属眼,风属耳。【原文】

四大不顺故病,饮食不节故病,坐禅不调故病。„„四大不顺者,行役无时,强健担负,常触寒热。【译文】

四大不顺所以生病,饮食不节所以生病,坐禅不调所以生病。„„四大不顺者,是由于人们劳作无时无刻不强行超过一般所能担负的限度,经常接触寒与热。【原文】

中不正,外淫作。外淫作者多怨怪,多怨怪者疾病生。【译文】

心意不端正,外邪就会侵入身体。外邪侵入身体的人多烦恼和埋怨。烦恼和埋怨一多,疾病就会发生。

【原文】

风者,同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柜,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

【译文】

风邪,是多种疾病发生的原始因素。如果心无杂念,意识安静,就能肌肤固密,具有坚强的抵抗力。即使遇到严重的风邪,也不能侵入。【原文】

智慧者„„一切病者之良药也,伐烦恼树之利斧也。

【译文】

智慧是医治一切疾病的良药,是砍伐烦恼树的利斧。【原文】

人得病十因缘。一者久坐不饭,二者食无贷,三者忧愁,四者疲极,五者淫泆,六者瞋恚,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九者制上风,十者制下风。

【译文】

人得病有十种原因。一为久坐,不吃任何东西;二为饮食没有节制,来者不拒;三为忧愁多思虑;四为疲倦至极;五为淫欲纵情;六为仇恨愤怒;七为忍大便;八为忍小便;九为憋上气;十为憋下气。

【原文】

良医治无病之病,故人常在生也;圣人治无患之患,故天下常太平也。

【译文】

高明的医生,总是在疾病发生之前,就教给人们预防的知识,所以人们经常能健康地生活;英明的君主,总是把**消除在发生以前,所以天下能经常太平安定。

【原文】

宁少毋多,宁饥毋饱,宁迟毋速,宁热毋冷,宁零毋顿,宁软毋硬,此六者调理脾胃之要法。【译文】

餐饮进食宜宁可少吃一些切忌吃的太多,宜脾胃有饥感而忌过饱,宜迟缓进食忌食之太快,宜热食忌冷食,宜软食忌硬食,宜分几次吃而忌一顿饱餐(少量多餐),此六宁(宜)六毋(忌)是调理脾胃的重要法则。

【原文】

凡食之道,大充伤而形不臧,大摄骨枯而血沍。充摄之间,此谓和成。【译文】

进食的方法,过饱会使内脏受伤,形体不能丰满,过饥会使骨骼枯槁,血液凝滞。饥饱适度,能使气血和畅,体格健壮。

【原文】

不饥勿强食,不渴勿强饮。不饥强食则脾劳,不渴强饮则胃胀。

【译文】

不饥的时候不要勉强进食,不渴的时候不要勉强饮水。不饥时勉强进食会使脾疲劳,不渴时勉强饮水会使胃饱胀。【原文】

五味入口,不欲偏多,故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咸多伤心,甘多伤肾,此五行自然之理也。

【译文】

摄进五味食物,不宜偏嗜偏多,此因多食酸味食物可伤损脾胃,多食苦味食物可伤肺气,多食辛辣之物可伤肝气,多食咸味食物可伤心气,多食甜味食物可伤肾气,这都是依据五行生克制化的天然规律而促成的。【原文】

凡饮酒者有十过失。一者颜色恶,二者少力,三者眼视不明,四者现瞋恚相,五者坏田业资生法,六者增致疾病,七者益斗讼,八者无名称恶名流布,九者智慧减少,十者身坏命终堕三恶道。

【译文】

大凡饮酒者有十过失。一者面色不好,二者力气少,三者视物不清,四者显现瞋怒面相,五者毁坏田业资生法,六者增加患病,七者增加斗殴诉讼,八者使无名声之恶名流布,九者使智慧减少,十者使身坏命终,堕入三恶道。

【原文】

饮酒后不欲得饮冷水冷茶,多为酒引入肾藏为停毒水,即须去之。多时必腰膝沉重,膀胱冷痛,兼患水肿、消渴、挛躄之疾。

【译文】

喝酒后不要即饮冷水冷茶,否则,这冷液易为酒引入肾脏停滞而成毒水,必须及早除去。此毒水多时必将引发腰膝沉重,膀胱(即俗称的尿泡)又冷又痛,且还可兼患水肿、消渴和腿痉挛难行等疾病。

【原文】

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莫强食饮,莫大沉醉,莫大愁忧,莫大哀思。【译文】

保养性命的方法是,不要一时行走太久、端坐太久、睡卧太久、注视太久、凝听太久;不要过多饮食、过多喝酒沉醉;不要太忧愁、太哀怨和思念。总之是不要太过分。【原文】

一曰寡欲,二曰节劳,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

【译文】

养生须着重在:一是欲念宜少,二是劳动宜节制过劳,三是不要发大怒,四是戒酒尽量少饮,五是对饮食五味要慎重选用。

【原文】

口中言少,心头事少,肚中食少,自然睡少。依此四少,神仙可了。【译文】

口要不多讲话,心要少挂念事,肚胃要少进一些饮食,睡眠也不宜太多。按此“四少”养生,自可延年益寿。

【原文】

头为诸阳之首。《摄生要论》曰:“冬宜冻脑”;又曰:“卧不复首。”

【译文】

头部是人体内各种阳气的会聚之处。《摄生要论》说:“冬天应该使头部受些冷”;又说:“睡觉不要蒙住头。” 【原文】

寒欲渐著,热欲渐脱。腰腹下至足胫欲得常温,胸上至头欲得稍凉,凉不至冻,温不至燥。

【译文】

天气转冷了要渐渐加衣,天气转暖了要渐渐脱衣。从腰腹部以下至足踝处常得使之感到温暖,胸脯以上至头部常得使人感有凉意,但凉意不应是变成冷冻感,温意亦不应使变得燥热不适。【原文】

冬日温足冻脑,春秋脑足俱冻,此乃圣人之常法也。

【译文】

冬天足部宜使感温暖,头脑部位使感有凉意,这样可避免感冒或发生骨关节病;春秋两季则头脑和双足都要使感到有凉意。这是善于养生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为顺应季节气候的变化所常采用的方法。

【原文】

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及疲。

【译文】

耳朵不把听力用到极限,眼睛不长时间地观看,坐不坐得很久,睡不睡到身体感到疲倦。【原文】

坐卧防风来脑后,脑内入风人不寿。更兼醉饱卧风中,风才着体成灾咎。【译文】

坐着睡着都要防风从脑后袭来,脑内被风吹入人活不长。如再加上醉饱之后躺在风中,风一吹入身体就会成灾病。

【原文】

凡旦起,勿以冷水开目洗面,令人目涩失明饶泪。

【译文】

凡早晨起身,不要睁开眼睛用冷水洗脸,否则会使人眼睛干涩,损害视力,多流眼泪。【原文】

乱意睡眠„„于梦中失精。

【译文】

睡眠时想入非非„„会在梦中遗精。【原文】

一心睡眠有五善事。何等五?一者无难睡苦,二者睡易觉,三者睡无恶梦,四者睡时痒神来护,五者睡觉心易入善觉观法。

【译文】

一心睡眠有五种善事。哪五种呢?一是没有入睡难的痛苦,二是睡眠之后易醒,三是睡中不会有恶梦,四是睡时有善神保护,五是醒寐后心容易进入善良觉悟,向往真理。【原文】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译文】

春季的三个月,正是春气发散布陈的日子。天地之间都在生长萌发,万物欣欣向荣;每天晚睡早起,缓缓地在庭院里散步,披散开头发放松身体,让意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活动;生发而不压抑,给予而不夺取,赏赐而不处罚,这就是顺应春天的气息,保养生发之气的秘诀。【原文】

夏三月,此谓蕃莠。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译文】

夏季的三个月,正是草木茂盛的生长季节。天地之气交融,万物开花结果;每天早睡早起,不要讨厌充满阳光的一天漫长。使自己的心意情绪没有愤怒,使精华的东西开花结果,让阳气得到宣泄,就像所爱的在外一样,这是与夏降阳盛的环境相适应,养夏季生长的气息的方法。

【原文】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译文】

春天和夏天着重保养体内的元阳之气,秋天和冬天着重保养体内的元阴之气。

【原文】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译文】

秋天的三个月,正是万物平定的时候。天上的风气劲疾,地上的物色清明。每天要早睡早起,起居时间和鸡的起睡时间一致;要使意志安宁,用以缓和秋天的肃杀之气;收敛神气,使秋天肃杀的气息平静;不要使神志外露,要让肺气清肃,这是顺应了秋天容平的气质,培育收敛的秘诀。【原文】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阳光;使志若伏若藏,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译文】

冬天的三个月,是潜伏守藏的季节。水结成冰,地冻裂开,不要扰动阳气;每天早早睡觉晚点起床,太阳出来后再起床最好;使神志好似收藏,就好像有秘密似的,就好像有收获似的;避开寒冷接近温暖,不要让皮肤冒汗,屡屡损伤阳气。这是顺应冬的气质,培养收藏阳气的方法。

【原文】

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省苦增辛以养肺气,长夏省甘增咸以养肾气,秋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省咸增苦以养心气。

【译文】

春季少食酸味,多食甜味,以补养脾气;夏季少食苦味,多食辣味,以补养肺气,长夏少食苦味,多食咸味,以被养肾气;秋季少食辣味,多食酸味,以补养肝气;冬季少食咸味,多食苦味,以补养心气。

【原文】

一年之内,春防风,又防寒;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而致感寒;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又防风。此八者,病者与调理病人者,皆所当知。

【译文】

一年当中,春天要防风又要防倒春寒;夏天要防热,又要防因热贪凉而造成的感冒风寒;长夏日要注意防湿气;秋天防干燥;冬天防寒又要防风。这八件事,病人和护理病人的人都应当知晓。

【原文】

人之动,以静为主。神以静舍,心以静充,志以静宁,虑以静明。其静有道,得己则静,逐物则动。【译文】

人的行动,应该以静为主宰。元神必须静才能得到休息,大脑必须静才能补充气血,意志必须静才能安宁,思虑必须静才能明智贤达。要实现静有一定的方法,心不外游就会静,追逐名利就会动。

2.法治格言中国古代 篇二

———拉塞尔·A·柯克

点评:从历史因素来看, 和中国数千年来的“人治”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儒家思想大行其道的社会环境影响下, 中国人素来讲究“无讼”、“和为贵”, 法治观念淡薄, 加之历史上法家思想被统治阶级滥用, 嗜杀无辜, 草菅人命, 一定程度上导致人民群众谈“法”色变, 难以形成成熟的法治环境。近代以来, 西学东渐, 西方殖民主义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了闭关锁国的中国大门, 也一同将西方宪政文明传入中国。辛亥革命后, 民主共和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 法治文化日渐盛行, 应当说如果能够按照此路砥砺前行, 中国的宪法必定能够得到人民拥护。只可惜落花有意, 流水无情, 以袁世凯为代表封建官僚基层窃取了革命果实, 以民主宪政之名行君主专制之实, 虽然其后复辟失败, 但民主法治观念仍未深入人心, 宪法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其后, 孙中山先生提出“军政、训政、宪政”路线, 为中国宪法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无奈军阀割据、日寇入侵、国共内战, 造成民不聊生, 一穷二白, 人民群众连温饱问题都未能解决, 又谈何心思放在宪法之上?

作为中国人, 我的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法律人, 我的法学梦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这个梦想。因为有梦想, 才会有发自内心的信仰, 相信法律是为千万人谋取幸福的高尚事业。

格言二, 宪法正如同盾牌, 留下愈多以前战斗所刻下的伤痕, 愈会获得主人之珍重;宪法也如一面军旗, 受到更多刀伤及弹孔之侵犯, 更会显出它的荣誉和神圣。

———拉德布鲁赫

点评:从正面例子来看, 美国宪法自1783年制定以来, 运行平稳, 仅仅通过了10条宪法修正案, 为美国的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法治基础。两百多年以来, 美国宪法经历南北战争、一战和二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考验, 可谓是历久弥新。尤其是在南北战争期间, 因为奴隶制废除问题, 险些导致联邦分裂, 使得宪法经历了一次重大考验。但也恰恰因为经历了诸多历史事件的考验, 更显出1783年宪法的历史厚重感。在当今美国, 提起宪法, 美国人无不肃然起敬, 如同士兵珍视陪伴其征战多年的军刀, 虽年代久远, 仍锋芒毕露。

从反面例子来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便是其中一例, 1916年袁世凯称帝失败后, 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与国会, 孙中山、唐绍仪等革命党人强烈不满, 与西南军阀联合起来组建大元帅府, 对抗北洋军阀, 是谓护法战争, 但终因实力不济, 各大军阀心怀鬼胎, 相互利用, 导致护法失败。宪法在中国的施行时间过短, 没有引起社会大众的重视, 在缺乏法治土壤的中国最终失败。可以说, 中国宪法就像一面盾牌, 护卫着民主共和制度, 但令人遗憾的是者, 这面盾牌的硬度还不够, 无法经受强敌的刀劈斧砍, 最终倒下。

格言三, 宪法对当今政府的主要限制, 就是政府必须尊重个人权利。当下, 宪政事实上已成为保护个人权利的同义语, 而且保护个人权利已成为我们宪法法理学中的最为主要的部分。

———路易斯·亨金:《宪政、民主、对外事务》

点评:此句格言更加强调了宪法对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宪法不仅要对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作出规定, 还要对个人权利合理安排, 避免公民合法合理权益受到损害。

从宏观角度讲, 保护个人权利已成为宪法的主要内容。我们过去往往更加强调集体主义, 对个人权益关注不多, 随着时代发展, 形势也在逐步变化, 公民权利意识逐渐觉醒, 这就要求宪法层面作出相应的改变。2004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 我们就做出了相应安排,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正式写入了宪法, 从全局高度为保护公民权益奠定了基础。

从微观角度看, 个人虽小, 国家虽大, 但是国家再大也是由千千万万人构成的, 如果公民权益长期得不到合法保护, 必然丧失人民群众对于宪法的信任, 最终量变导致质变, 国家也会趋于败亡, 苏联便是其中的典型例子。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集体主义方面成绩斐然, 但是忽视了公民个人权益, 压制个人思想, 毫无自由可言, 最终在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面前败下阵来。首先, 不应当打着集体主义的旗号损害个人的合法权利, 要有进步开放的视野, 要合理界定集体权利和个人权利的区间;其次, 要充分认识到保护个人合法权利不仅不会损害集体利益, 反而能够作为集体主义的有效补充, 更好地发挥集体的作用;最后, 要从根本上认识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不仅在于依法治民, 更加在于依法治吏, 要规范政府的行政权力, 坚决杜绝乱作为, 防止其随意损害公民利益。

参考文献

[1]耿玉基.基层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研究[J].行政与法, 2009 (03) .

[2]马怀德.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J].中国民政, 2011 (02) .

3.法治格言中国古代 篇三

关键词:工具理性 传统政治 法治

近代以来尤其是受梁启超先生思想的影响以来,多数学人都认为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多年的传统社会都是“君主专制”统治的社会,一时间,专制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代名词。然而,“君主专制”是18世纪才产生于西方的概念,把这样一个西方的“帽子”扣在中国两千多年传统政治社会中似乎太过牵强也不合时宜,因为即便是君主也是在默认了的“儒表法里”的政治秩序下来统治王朝国家的,而不是完全按照君主的意思来进行统治的。细细观察,“法治”在古代社会的政治统治中一直居于比较强有力的地位且从未中断过,只不过在中国传统政治社会中,“法律”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工具为统治者服务,它的至上性没有得到体现或从未把它提高到那么高的层次,因为在世袭制的古代王朝国家中,天下国家、天子等理念使从士大夫到贫民阶层都完全臣服于君主的统治,全天下都把希望寄托在贤明的君王身上而不是良效的法治上,这也就不可能把法治作为一种至上性的价值追求放在很高的地位并努力建设法治社会。

1 大一统的世俗政治追求与法治

春秋以降,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现实逐渐向以实力为标志的世俗权力发展,大一统的政治权力使法律降至工具的地位,难以成为至上的权威。中国的文明时代从夏代始,但夏代的历史因缺乏可靠的文字记载而无从查考。我们可以用事实材料加以佐证的历史由殷代盘庚开始。殷商时代的中国人也和同时代的其他地域的文明人一样盛行着祖先和自然崇拜,“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礼记·表记》)但他们是把上帝作为至上神的,这种“帝的至上性无疑是殷代王权至上的反映,神是人创造的”。这说明了殷人宗教意识的世俗化倾向,是王权不断膨胀的反映。到周代虽然还保留着对天地的原始崇拜,但是为论证“王”统治的合法性提出了王权神授、天子独尊的观点,因而把政治权威与宗教权威合而为一。春秋战国时期,长期的政治动荡、混乱与无序,诸侯国之间此起彼伏的军事争夺,迫使人们用新的角度和眼光来审视所面临的社会政治现实,儒、墨、道、法各家纷纷登台亮相,他们为君主献计献策,为天下一统寻找理论根据。诸子百家讨论的似乎是不同领域的问题,实非如此,他们共同关注的焦点是治乱兴衰问题,他们奔走游说、著书立说,都是言治乱之事,各家之间的区别只是技巧与方略的不同,其内在的取向和价值是一致的。

诸子百家中,法家以重法而著称于世,韩非子是其集大成者。他与其他思想家不同,在处理君主与国家、君主与社稷的关系问题上,他与儒家主张的国家之利高于君主之利学说相反,直截了当地提出君利中心说。天下是君主的私有物,国家只不过是君主实现个人目的的工具。在韩非子看来,“法”是君主治国的不二法门,“法”的目的是为了“治事”,即所谓的尊公废私。“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矣,私者所以乱法也。”(《韩非子·诡使》)“道和者乱,道法者治。”(《韩非子·五蠹》)他坚决主张以法治国,反对贤人政治“上法而不上贤”。由此观之,韩非子所说之法只不过是君主手中的治国工具,其理论核心就在于维护君主的绝对专制统治。

春秋战国的巨大社会变动,极大地推动了世俗权力即王权的发展,诸子百家的学说为王权统治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提供了理论上的论证和说明。理论与政治现实的合力使世俗权力最终发展为专制皇权这种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法”和其他范畴一样都绝对地降至次一级的层次,即工具层次,成为专制皇权的附属品。这种工具性的定位决定了它未来两千多年的发展趋势与历史使命,使它无法也不可能成为至上性的权威。与春秋战国大体同时代的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却是另一种文化景观,它虽然与春秋战国一样,在同一文化区域和同一民族范围内,呈现出许多国家并立的局面,但古希腊人却把各城邦的独立自治当作常态接受下来。城邦之间虽然也经常发生战争,但主要目的是为了争夺霸权,而不是兼并土地和人民。在古希腊,城邦被视为平等的自由公民的自治团体,它在本质上是民主的,没有民主就没有城邦。

由于古希腊较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民主自治的文化性格,使得他们没有追求统一的内部驱动力,一个小规模的政治实体就是一个国家,它对外独立,对内享有完全的自主权。在古代希腊,城邦本位主义有着深刻的宗教根源,城邦既是政治共同体,又是血缘和宗教的共同体。因此,思想家们考虑的核心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政体才能使公民过上更优良的合乎正义的生活,以及由谁制定什么样的法律才能更有效地保障公民的权利与自由,才不致遭受人的恶性因素如偏私等方面的侵扰。在古希腊由于没有天下统一的需要,因而也就不会发展为中国那样的专制王权,他们以城邦制度为依托,树立起法律的权威。两种不同的政治背景,塑造了不同的法律传统。

2 法律权威依附与个人政治权威

在中国传统政治社会中,法律虽然也具有权威,但它是依附于专制王权而起作用的。“法”是由人确立的一种规范、一种制度,即“法制”,是“人治”的一种手段和形式。

春秋战国剧烈的政治变迁,使得王权日益膨胀,至秦代被定为至尊,因而,中国古代政治的鲜明特质是“人治”国家,而非“法治”国家,虽然也讲“法治”,有的朝代法律体系健全,法律制度完备,但它仍然是以“人治”为前提和基础的,“人”(皇帝)高于“法”,(皇)权高于“法”,“法”只是作为历代帝王进行政治统治的有效工具,权威皇帝的法律也就具有最高权威,无能或傀儡皇帝的法律也就大大打了折扣,法律的权威随皇帝的强弱、朝代的兴衰而变化。韩非子曾谆谆告诫君主:“法者,事最适者也。”(《韩非子·问辩》)即适合时代,符合事理,有利于君主统治的规范、手段都可以称之为“法”。春秋晚期,“法”与“刑”基本是同义的,随着春秋成文法的制定,与战国初期变法运动的展开,“法”与“刑”才逐渐区分开来,“刑”成为“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强制性的方面即惩罚的规定和惩罚的手段,“法”则比“刑”宽泛得多,除“罚”以外还有“赏”。君主和政府颁布的各种行为规范都可以称之为“法”,但中国人仍把“法”视为“刑”,“刑”即是“法”。在《管子》中关于“法”有多角度的定义,如:“夫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管子·七臣七言》)又有“法者,天下之程式也”(《管子·明法解》),还有“法者,天下之至道也”(《管子·任法》)之说。由此可知,“法”是法令、律例与制度的结合体。因此,后世所说的变法是指主要制度、治国方略的变化,当然也包括法律本身的变化。在中国古代,纯法律是以刑律的形式出现的,并随着朝代的更替而不断发生变化,秦有《秦律》、汉有《汉律》、唐有《唐律》、清有《清律》,虽然其基本精神和基本功能一致,但随着时代的不同,在具体规定的用刑原则、幅度、轻重等方面有所损益,这些都说明了法律随人(皇帝)而变化的事实。

中国古代人治之下的法治还可以从法源角度加以说明。在皇权专制的人治制度下,皇帝本人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皇帝就是最高的立法者,皇帝所说的话、所批示的奏章都具有最高的权威,如果法律条款与皇帝的言行相冲突,则以皇帝所说的话为准。《管子·任法》中说:“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君不仅是最高的立法者,而且立法时还可以根据自然与社会条件的变化而调整法律规范。如顺天道,行四时之政,“随时而变,因俗而动”等。君主不必背历史包袱,圣君之治应该是“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管子·正世》),根据以上原则立法治民。

3 完全服务于统治秩序的法律

中国古代以维护专制统治秩序为根本出发点,以发达而完备的刑法体系著称于世,而在古罗马则构成以发达的民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中国专制社会的历代统治者无不以统治秩序的确立与巩固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属,维护统治者本人、家族的权势与地位才是其真正目的所在,礼、法、刑、政均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

韩非子曾告诫君主“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韩非子·定法》)。对于敢于违反统治秩序者予以严酷的惩罚。因此,中国古代的法律以刑法和刑罚的规定最为详尽,也最为酷烈。中国古代刑法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夏禹时期,甚至更早,“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国语·鲁语上》),《康诰》上则有“殷法有伦”的记载。到周代则有“国有乱政而作九刑”之说。西周穆王时期制定的《吕刑》规定得更为详细,把刑分为三种:五刑、五罚和五过,即肉刑、罚金和免于处罚的各项规定。春秋时期鲁国大夫臧文仲曾说:“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仆,以威民也。”(《国语·鲁语上》)春秋时期,郑国子产铸刑书,开创了公开的非为贵族所垄断的成文法的先河。战国时期著名的成文法当属李悝的《法经》,其主要内容分为六个部分,即盗、贼、囚、捕、杂、具,其中盗、贼讲的是犯罪的种类,囚、捕讲的是断狱和捕亡,杂、具讲的是惩治犯罪和定罪量刑的规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打击盗、贼是主要目标,盗是窃财,贼是毁则,破坏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则是法则、社会秩序,任何扰乱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必然遭到统治者的严厉打击和惩罚。秦统一中国后,所制定的《秦律》基本承继《法经》的内容,把《法经》的六法改为六律作为国家颁布的正式成文法典,汉承秦制,后世次第沿袭,直迄明清。各代根据情况有所损益而已,但有一个共同点,即刑罚都是十分残酷的,如秦的刑罚分为12 类,其中死刑有戮、弃市、磔、定杀以及见于其他记载的族、夷三族、枭首、车裂、腰斩、体解、凿颠、抽筋、镬烹、坑、具五刑等;囚刑有黥、劓、刖、宫等;徒刑有城旦舂、鬼薪白粲、隶臣妾、司寇、侯等。除以上三种刑外,还有笞刑、耐、完刑、迁刑、赎刑以及赀、废谇、连坐、收等。刑罚酷烈可见一斑。

在中国的刑法体系中,没有公法与私法的区分,也几乎没有私法的地位。即便在秦以后的法律体系中有些许的民事条款,但从总体上看是微不足道的,只不过是刑法的副产品。在罗马法中法的目的就是界定和保护个人权利的,它的私法体系十分庞大而完备,法的职能主要是保障权利义务的体系,公法几乎是微不足道的。

历史有太多的偶然和必然,中国传统政治文明之所以能延续几千年经久不衰,主要是因为它有一种内在的遗传密码,它有不同于西方的独特的东西。我们不可否认中国传统政治社会的“法治”传统作为一种文化基因沉淀于中国人的精神之中,作为古代帝王维持各自朝代政治秩序的有效工具,它的影响是深远的,如果我们仅用现代西方民主、自由、平等的理念来考量、来评判中国古代传统政治是有失偏颇的,是对历史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这并不是说我们就要否定自由、民主、平等的价值,作为现代多民族国家共同追求的价值,我们更应该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契合点,从古人的智慧中、从古代传统政治经验中汲取推进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国家的构建进程。历史远未离我们而去,也从不曾离去,作为当今人口最多、面临问题最为复杂的多民族国家,我们更需要从古代历史的传承基因中寻找良方,寻找治国理政的秘诀。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刘泽华,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3]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所编.中西法律传统[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5]怀效锋主编.中国法制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6]杨立新.论中国传统法治中的依法治国思想[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8(4).

[7]丛日云.中国政治法律传统与人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7(2).

[8]武树臣.中国法的起源及其特征[J].中外法学,1992(6).

4.中国古代格言警句精选 篇四

(清・朱舜水)

释:敬重教育、引导人们学习,是建设国家的大事情;举荐起用贤人、培育人才,是作官为政的首要任务。

2、善者一日不教,则失而入于恶;恶者勤而教之,则可使致于善(宋・欧阳修)

释:对善良的人一日教育,就会失去善心而变为恶人,对恶人勤加教育,就可以使他改造成善良的人。

3、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食也。(孔子)

释:学习象种树一样,春天欣赏其华,秋天收获果实。学讲文章是春华,用于修身利行,就是秋食。

4、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有学乎!(孔子)

释:君子如想教化百姓形成良好的风俗,恐怕没有比广办学校更合适的了。

5、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身正而后左右正,左右正而后朝廷正,朝廷正而后国家正,国家正而后天下正。(《傅子・正心篇》)

释:培养人优秀品质的根本,没有比端正思想更重要的了。思想端正就会使自身行为端正,自身行为端正就会使接近自己的人行为端正,接近自己的人行为端正,就会使朝廷的行为正确,朝廷行动正确就会使国家政权统治正常,国家风气端正,进而使整个社会风气端正。

6、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逊,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孔子)

释:成人教育的法则是:在动机没有发生之前禁止叫预防,正当事情发生时加强教导叫做及时,不超过分寸叫做逊顺,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叫研摩。这四条是教育之所以兴盛的原因。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释:三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位必有一位在某方面可以当我的老师。我选择哪些好的方面来学习,不好的方面引以为戒,改正自己。

8、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

释:没听到不如听到,听到不如看到,看到不如全面了解,全面了解不如去亲自实践。

9、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宋・朱熹)

释:如果论起先后来,知识为先,如论起轻重来,实践行动为重。

10、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

(汉・王允)

5.法治格言中国古代 篇五

[摘要]:中国古代法家在以“性恶论”的为前提的管理思想,与以人性假设中X理论重于Y理论为基础的西方法治精神存在着不谋而合的地方,然而由于地理位置、时代背景、民族情结和人文特点等的差异导致两者在内容实质上具有很大的差异。西方法治在对于全体民众更加的民主、平等,西方法治精神代表人类的正义、良知和文明,而法家通常不理会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准则,法家管理思想在监督执行与考评环节存在问题。

[关键词]:法家管理思想;西方法治精神;人性假设;性恶论

中国式管理因中国经济的腾飞;因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全球经竞争并表现不俗而倍受关注,国人中早就有人清醒地意识到,厚重流长的中华文化,内藏至理哲学,在二十一世纪里,中国思想哲学逐渐将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中国哲学思想尤以先秦诸子为其根源。

在先秦诸子中,针对社会问题,儒家提倡仁爱;墨家主张兼爱;而道家则认为,仁爱和兼爱都不能救世,唯一的方法就是什么都不做,即“无为”的思想。三家激烈争论,但他们都主张回到过去。此时,主张面对未来的法家横空出世。法家,是先秦诸子中的另类。在先秦诸子诸家当中,唯独法家的思想,是必须献出性命来实践,流出鲜血来祭奠,是血染的思想。这里面流血的、付出生命的,不但有当时许多有罪或者无辜的贵族和贫民,还有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比如商鞅和韩非。而这就是他们用生命来坚持、用鲜血来维护的——中国古代法家管理思想。

公元前353年古希腊哲学大师柏拉图晚年在其《法律国》 中明确提出了法治国,作为一种未来国家理想方案之一。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其著述《政治学》中明确主张法治,并对法治的内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现代西方法治思想继承了古希腊古罗马的法治思想,又有进一步的发展。现代英国著名法学家威廉韦德从法治的核心是依法行政角度,阐述了现代意义上法治的多层含义。

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西方法治思想各种流派:自然的法治理想、合法性的法治模式、全面正义的法治模式等等。纵观历史至今,西方有关法治的概念和学说,从多个角度描述了法治的含义。然而始终如一的是其所坚持的精神——西方法治精神。

比较两者,我们发现:法家的管理思想针对社会认识、人的认识、人的管理,与西方法治精神中的一些管理思想不谋而合。曾经有人说:倘若中国历史上不是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文化而是以法家的话,中国可能早就在十三、四世纪前就进入了工业革命。何来今日的西方文明,可历史终归是历史,不可逆转。

那有着不同历史渊源的两种管理思想又有着怎样的异同呢?下面将从人性假设和内容实质两方面进行比较:

一、人性假设

无论是中国古代法家管理思想,还是西方法治精神,它们同样都强调法治,然而他们所强调的法治的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处。

中国古代法家管理思想是以“好利恶害”人性论为其思想根源。法家认为人都有“好利恶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像管子就说过,商人日夜兼程,赶千里路也不觉得远,是因为利益在前边吸引他。打渔的人不怕危险,逆流而航行,百里之远也不在意,也是追求打渔的利益。有了这种相同的思想,所以商鞅才得出结论:“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

西方法治的思想根源有二,其一是人性恶论,其二是天赋人权论。即人本质上都是自私的,都会倾向于满足自己而不顾及他人,这一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无论君主、总统与平民都是平等的,都是上帝的子民,人人都享有上天赋予的同样的权利。因此在一个人人自私同时也是人人平等的社会里,只能由全体民众意志统一形成的法律来治理社会,所以法律是至高无上的,它划分社会主体的权利界限,它授予和约束政府的权力。

可以得出,在人性论中两者都是以“性恶论”为其根源,在细微之处有所不同,西方法治精神更强调全体子民的平等,即使管理者也没有特权,强调人权,而中国古代法家管理思想更加强调管理者的权威。

二、内容实质

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民族情结和不同的人文特点,这些将注定了其内容实质上存在着差异。

法家管理思想的内容实质是:法家管理以“法”即管理制度为核心,注重“法”、“势”、“术”即管理制度、管理权威与管理技巧的完美结合,强调以奖惩的强制性来求得公平并以此实现最高的社会理想。

法家管理以“法”即管理制度为核心,注重“法”、“势”、“术”即管理制度、管理权威与管理技巧的完美结合。法家明确赞同“法治”而反对“人治”,主张时时事事都必须严格遵循既定的法令、规则,而绝对不能只依赖管理者的主观判断或个人好恶。法家相信,如果坚守法制,哪怕是平庸普通的人也能成功地进行管理;但若抛开法制,才能超卓的人也必然会面临失败。法家还看到,“徒法不足以自行”,仅有管理制度,没有强力、灵活的推行措施,也不行。所以,管理权威和管理技巧也是必须的。法家将管理权威分为“自然之势”和“人为之势”,前者指管理者在既成条件下(如受委任)所获得的权威,后者指管理者利用各种资源自行创造的权威。法家尤其注重充分利用和强化“自然之势”,主动创设“人为之势”,并以此为后盾,保证管理制度的实施。法家通常较少理会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准则,往往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嫌,但其管理技巧却比其他各家都要丰富。法家思想重视实际的管理,反对依赖空洞、不切实际的所谓忠信概念,以及主观的道德规范。法家认为人不是靠自觉就可以遵守法律的,主张使用具体的、客观的、强制的法律,通过铁面无私的奖惩制度,进一步强化司法的威严和检查的力量,以期确保每一个人在各自的工作位置上都必须达到最高的和最大限度的工作效率;同时对没有达到目标甚至消极怠工、腐败、浪费等现象进行最严厉的的惩罚。以法律高于一切为主旨,强调雷厉风行的作风与严肃无情、激烈强制的手段。这种管理思想的指导下,管理的核心是以奖惩的强制性来求得公平并以此实现最高的社会理想。

西方法治精神的内容实质是:在一个政府与个人平等的社会或者国家中,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人或者政府、组织都在法律之下遵照法律行事,而这个法律是全体民众的意思,是全体民众自由意志相互妥协的结果,代表人类的正义、良知和文明。

西方法治精神除了强调法律的强制性、平等性外,更注重民主,法律是大家定的,而不是少数管理者定的,这也是它与中国古代法家管理思想最大的差异。

6.古代学习的格言 篇六

古代学习的格言1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2、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3、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5、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朱舜水

6、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1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1、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班超《后汉书班超传》

12、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13、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1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15、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是为治。苏轼

1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1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1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佚名《论语子罕》

19、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20、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2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2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2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古代学习的格言2

1、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2、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佚名《孟子·告子下》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7、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对联》

8、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

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0、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朱熹

1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1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14、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15、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16、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朱舜水

17、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18、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班超《后汉书·班超传》

19、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2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佚名《周易》

2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2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2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24、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2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6、书给人以优点,人从书中得益。——陈伯吹

2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28、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29、非读书,不明理。要知事,须读史。——李光庭

30、读书,人才更加像人。——严文井

31、读书的作用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3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3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3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陈涉世家》

古代学习的格言3

1、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当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巴尔扎克

2、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

4、不知道自己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柏拉图

5、外国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马克思

6、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7、读书,人才更加像人。——严文井

8、学无止境。

9、书,我的良师益友,它给我知识、力量,它指导我怎样去生活和斗争。——吴运铎

10、谚日:“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使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劳馔,欲暖而惰裁衣也。——颜之推

1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12、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高尔基

1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于》

1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15、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16、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17、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18、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朱熹

19、书给人以优点,人从书中得益。——陈伯吹

20、静以修身,检以养德。

21、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2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23、《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24、开卷有益。——赵光义

25、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葛洪

26、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27、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8、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

29、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30、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读书,就越是深刻的感到不满足,越是感到自己的知识贫乏。——马克思

31、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32、愚昧从来没有给人带来幸福;幸福的根源在于知识。——左拉

33、不敢妄为些小事,只因曾读数行书。——陶宗仪

34、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3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3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37、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3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9、当以读书通世事。——倪元璐

40、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41、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德

42、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愚暗是达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障碍,也就是人生发展的障碍。——李大钊

4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4、虽天才隽朗,而实须坟诰以广知。——葛洪

4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46、学然后知不足。

47、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48、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刘向

4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50、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51、钻研然而知不足,虚心是从知不足而来的。虚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华罗庚

5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53、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54、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55、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56、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

5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5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59、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60、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左拉

6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63、挥汗读书不已,人皆怪我何求。我岂更求荣达,日长聊以销忧。读书,为明理也;明理,为做人也。——彭兆荪

64、读书的作用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65、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朱舜水

66、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来的光泽。——泰戈尔

67、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6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69、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

70、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71、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颜之推

72、非读书,不明理。要知事,须读史。——李光庭

73、要到书林中徜徉。中外古今的文明成果,我们都应有分析、有鉴别、有批判地加以继承和发扬。——刘心武

7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75、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中年是付诸实践的时期。——卢梭

76、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7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78、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79、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是为治。——苏轼

7.古代格言警句 篇七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2、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3、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4、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6、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8、学至乎没而后止。

9、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10、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11、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12、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

13、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14、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15、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1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

17、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1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

19、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20、父不慈则子不孝。

2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22、百闻不如一见。――《汉书赵冲国传》

23、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2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文天祥

25、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2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27、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2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29、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30、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3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32、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

3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

3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35、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36、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37、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3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39、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40、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41、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2、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

43、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4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45、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

46、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47、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4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49、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50、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52、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

5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5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55、名必有实,事必有功。

5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7、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8、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59、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60、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61、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6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63、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64、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6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66、初生之犊不惧虎。

6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68、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

69、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

70、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71、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7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73、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

74、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7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7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77、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78、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7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80、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8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8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8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8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子夏

85、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86、父慈而教。――《左传》

8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88、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89、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90、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91、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9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9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9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9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9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97、前车覆,后车诫。――《汉书贾谊传》

9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99、君子和而不流。(流:盲从)――《礼记中庸》

100、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101、谨于言而慎于行。――《礼记缁衣》

102、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0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4、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8.古代先贤修身格言 篇八

——出自(元)张养浩《牧民忠告》卷下。

意思是:不能用衡量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

※ 彼之理是,我之理非,我让之;彼之理非,我之理是,我容之。

——出自《格言联璧 · 接物》。

意思是:对方有理,自己没理,要让人;对方无理,自己有理,要容人。

※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

——出自(清)龚自珍《丁亥 ·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之,漫不诠之,得十五首》。

意思是:如果连自己的心都抑制不住,怎么能战胜客观世界?

※ 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出自(唐)韩愈《原毁》。

意思是:不拿要求一般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却拿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我看不出这种人是在爱重自己。

※ 病人之病,忧人之忧。

——出自(唐)白居易《策林》一。

意思是:把别人的缺点看成是自己的缺点,把别人的忧愁当成自己的忧愁。

※ 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

——出自《格言联璧 · 接物》。

意思是:要求自己要从没有错误中发现错误;对待别人即使其有过错,也要从中发现他的优点。说明要严以律己、宽以以待人。

※ 待己者,当于无过中求有过;待人者,当于有过中求无过。

——出自《训俗遗规 · 史搢臣愿体集》。

意思是:对待自己,应当在自以为没有错误中找出缺点;对待别人则反之。

※ 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

——出自《养正遗规》卷下。

意思是:对待别人要宽厚,对待自己要简约;要求自己要严,要求别人要宽。

※ 但攻吾过,毋议人非。

——出自《陈确集 · 别集 · 不乱说》。

意思是:只是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不要议论别人的是非。

※ 但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

——出自(清)王 日卓《今世说》卷二。

意思是:如果每日都没有发现自己的错误,这就妨碍自己走上圣贤的道路上去。

※ 德盛不狎侮。

——出自《尚书 · 旅獒》。

意思是:高尚的人自然自重,也不侮辱别人。

※ 夫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

——出自《孟子 · 离娄上》。

意思是:人首先都是因为自己不知自爱,而后才被别人看不起。

※ 功业向上攀,官职直下觑。

——出自(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意思是:功绩要向先进的人攀比,职位要向下级的人看齐。

※ 工于论人者,察己常疏。

——出自(宋)张 木式《南轩集》。

意思是:巧于谈论别人的人,倒是很少检查自己的。

※ 攻吾过,毋议人非。

——出自《陈确集 · 不乱说》。

意思是:要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不要议论别人的过错。

※ 恭默深思,搜求己过,自然日新月异,到底有受用处。

——出自《陈确集 · 书示仲儿》。

意思是:为人能恭敬而深思,经常检查自己的错误,就会不断进步,这些终究会有用处的。

※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出自《论语 · 卫灵公》。

意思是:严以律己,宽于待人。

※ 广积不如教子,避祸不如省非。

——出自(宋)林逋《省心铨要》。

意思是:积累很多的财物,还不如教育好自己的子女重要;要想免去祸害,还不如常常检查自己的错误要紧。

※ 归咎于身,刻己自责。

——出自《汉书 · 杜周传》。

意思是:对自己要严格要求。

※ 过者,圣贤所不能无也。自以为无过,而过乃大矣;自以为有过,而过自寡矣。

——出自《十驾斋养新录 · 改过》。

意思是:不犯错误,就是圣贤也做不到。如果自以为没有错误,那么错误就大了;常常自以为还有很多不足,那么过失就少了。

※ 好责人者,自治必疏。

——出自(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意思是:喜欢责备别人的人,要求自己必然不严格。

※ 化人之心固甚难,自化之心更不易。化人可以程限之,自化元须有其志。

——出自(唐)吴融《赠广利大师歌》。

意思是:改造别人固然很难,但改造自己更不易。改造别人只要有个模式就可以了,而自我改造则需要坚强的意志。

※ 祸生于懈惰。

——出自《韩诗外传》。

意思是:一个人懒惰,放松要求自己,便有祸患了。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自《论语 · 颜渊》。

意思是:自己不愿意接受的,决不能强加于他人。

※ 己先有过,何以正人之过乎!

——出自《陈确集 · 雨牖漫笔》。

意思是:自己先有错误,还怎么能纠正别人的错误呢?

※ 检身若不及。

——出自《尚书·伊训》。

意思是:检点自己的思想和品行,像来不及似的。

※ 见毁,而反之身者也。

——出自《墨子 · 修身》。

意思是:听到别人诋毁你,应当检查一下自己。

※ 洁己是心豪。

——出自(唐)刘禹锡《浙西李大夫示述梦四十韵并浙东元相公酬和,斐然继声》。

意思是:能自觉改造自己的人,就是智慧过人的人。

※ 尽己而不以尤人,求身而不以责下。

——出自(唐)吴兢《贞观政要 · 公平》。

意思是:事情做不好要尽量从自身找原因,不要埋怨他人和下属。

※ 居心要宽,持身要严。

——出自(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意思是:对待别人要宽厚,对待自己要严格。

※ 举世何人肯自知,须逢精鉴定妍媸。

——出自(唐)郑谷《闲题》。

意思是:人世间谁愿意承认自己的缺点呢?所以必须用好镜子来对照自己是美的还是丑的。

※ 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出自(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意思是:如果担心别人造谣生事,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并且把奸人从身边赶走。

※ 君复自爱,莫为非行。

——出自《古乐府 · 东门行》。

意思是:高尚的人一贯坚持自尊自爱,杜绝不正当的行为。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出自《荀子 · 劝学》。

意思是:君子能够广博地学习知识,每天又能自我检查,所以变得更加聪明,行动也不会有过失。

※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出自《孟子 · 公孙丑下》。

意思是:君子不因为自己做得不好,就去抱怨天,或者责怪别人。

※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凶。

——出自《墨子 · 非攻》。

意思是:君子不以水为镜子,而以别人为镜子对照检查自己;以水为镜能看到自己的面容,而以别人为镜子,便会知道吉凶。

※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出自《论语 · 卫灵公》。

意思是:高尚的人对自己严格要求,而卑鄙的人喜欢苛求别人。

※ 君子以细行律身,不以细行取人。

——出自(清)魏源《默觚下 · 治篇》。

意思是:高尚的人在小事上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但不以小事来苛求别人。

※ 君子之遇艰阻,必反求诸己,而益自修。

——出自《二程全书 · 伊川 · 易传三》。

意思是:高尚的人遇到行不通的事,一定要反过来从自身找原因,从而加强自我修养。

※ 律己宜带秋风,处事宜带春风。

——出自(清)张潮《幽梦影》。

意思是:要求自己要象秋风一样严厉,对待别人如春天般的温暖。

※ 貌轻则招辱。

——出自(汉)扬雄《法言 · 修身》。

意思是:容仪举止轻佻就会招来侮辱。

※ 明是非者检人,思忧患者检身。

——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意思是:公开搬弄是非的人常常盯着别人,深思熟虑忧患的人能约束自身。

※ 莫将闲话当闲话,往往事从闲话生。

——出自(清)金埴《不下带编》卷六(引唐诗)。

意思是:不要把闲话当成无所谓的事,闲话里边常常生出事端来。

※ 木生虫,还自食。人生事,还自贼。

——出自《文子 · 符言篇》。

意思是:树林生了虫子,必然蚕食了树林的本身。人做错了事情,必然自己害了自己。

※ 乃知轻重不在彼,要知美恶犹吾身。

——出自《王文公文集 · 众人》。

意思是:别人对自己如何评价是无关紧要的,最重要的是要看看自己有什么缺点。

※ 内不自诬,外不诬人。

——出自《韩诗外传》卷五。

意思是:对己不自欺,对外不欺骗别人。

※ 宁人负我,无我负人,此待己之道也。

——出自(元)张养浩《牧民忠告》卷下。

意思是:宁可别人对不起自己,也不能使自己对不起别人,这是做人的方法。

※平生五字律,头白不贪名。

——出自《陈与义集 · 适远》。

意思是:我的一生始终遵循着一个信条,那就是一辈子不求虚名。

※ 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

——出自(唐)韩愈《原毁》。

意思是:要求别人详尽严格,就会使人感到学好太难;对自己要求太少,就会阻碍进步。

※ 青春岂不惜,行乐非所欲。

——出自(宋)文天祥《山中感兴》。

意思是:我并非不爱惜青春,但追求行乐并不是我的想法。

※ 去小智而大智明。

——出自《庄子 · 外物》。

意思是:去掉小聪明,就会有更多的聪明才智。

※ 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出自《孟子 · 尽心下》。

意思是:有些人的毛病就在于放弃自己的田地,却要去替别人耕田,要求别人的很重,自己负担的却很轻。

※ 人不可自恕,亦不可令人恕我。

——出自(清)李惺《西沤外集 · 药言》。

意思是:人不应该自己原谅自己,也不应该叫别人原谅自己。

※ 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出自《尚书 · 伊训》。

意思是:对别人不应求全责备,但却要抓紧检查自己的缺点。

※ 人不自知其过者,不明也。

——出自《薛文清公读书录 · 警训》。

意思是:一个人不能知道自己的错误,这是由于糊涂的缘故。

※ 人不自重,斯召侮矣;不自强,斯召辱矣。

——出自《薛方山纪述 · 上篇》。

意思是:人不知自重自爱、自立自强,就会招来侮辱。

※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出自《孟子 · 告子下》。

意思是:一个人常常检查自己的错误,然后才能改正;自己觉得心意困惑、思虑阻塞,才能有所发奋创造。

※ 人能反已,则四通八达皆坦途也。

——出自《吕泾黔语录》。

意思是:人能多检查自己的弱点、错误,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立于不败之地。

※ 人心未易知,灯台不自照。

——出自(元)康进之《梁山泊李达负荆杂剧》第三折。

意思是:自己的心不易了解,正象灯光只照别人不照灯台自己那样。比喻人往往对别人的缺点看得很清楚,但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却不易看出来。

※ 人之生,不幸不闻过,大不幸无耻。

——出自《郭嵩焘日记》卷一。

意思是:人生的不幸,不知道检讨自己的过错,而不知道羞耻的人是大不幸的人。

※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出自《格言联璧 · 接物》。

意思是:别人诽谤自己,与其辩解,倒不如能够宽容他;别人侮辱自己,与其随时提防,倒不如感化对方。

※ 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出自(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意思是:放任自己的情绪而违反客观规律,付出再多的劳动也不会有收获。

※ 善恶在于己,己不能故耳,道何狭之有哉?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 · 除狭》。

意思是:从善作恶全在自己,搞不好工作是自己的无能,怎么能说道路狭窄呢?

※ 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出自(明)祝允明《读书笔记》。

意思是:善于观察别人的人要首先观察自己,善于观察自己的人要首先观察自己的心。

※ 善败由己。

——出自《左传 · 僖公二十年》。

意思是:事业的成功与失败都是由自己造成的,主观因素起主要作用。

※ 善则称人,过则称己。

——出自《礼记 · 坊记》。

意思是:有了成绩就称颂别人的帮助和支持,有了错误就自己承担责任。

※ 善禁者,先禁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后身。

——出自《意林 · 申鉴》。

意思是:善于执纪的人,是先严格检查自己而后才去检查别人;不善于执纪的人,是先严格要求别人而后才要求自己。

※ 善为人者能自为也,善治人者能自治者也。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 · 贫富》。

意思是:善于为别人着想的人,他自己能设身处地;会管理别人的人,一定能管理好自己。

※ 上下怨天,下不尤人。

——出自《礼纪 · 中庸》。

意思是:不要怨恨上天,也不要责怪别人,要严格要求自己。

※ 稍知自省,便觉一己克治不尽,那有余力责人。

——出自(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意思是:稍微懂得自我反省的人,就觉得自己管好自己是很不容易的事,那里还有工夫去苛求别人呢!

※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若尘埃。

——出自(唐)神秀《偈》。

意思是:人的身和心本来是洁净的,但也有被灰尘沾染,因此要时时擦洗,不要让尘埃沾污。比喻人应当经常检查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以清除世俗灰尘的污染。

※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出自《老子》。

意思是:战胜别人的叫做有力量,能克服自身的缺点叫做强大。

※ 圣人之于善也,无小而不举;其于过也,无微而不改。

——出自《淮南子 · 主术训》。

意思是:圣人对于别人的才能,尽管再小也要用他;对于自己的过失,再小也要及时改正。

※ 士当求进于己,而不可求进于人也。

——出自(元)张养浩《牧民忠告》卷下。

意思是:要想求得进步,必须依靠自己,而不能依赖别人。

※ 事到全美处,怨我者难开指摘之端;行到至污处,爱我者莫施掩护之法。

——出自《格言联璧 · 悖凶》。

意思是:如果事情做到完美无瑕,使怨恨我的人也挑不到任何毛病;如果行为十分污浊,一贯爱护我的人也无法加以掩饰。

※ 事后而议人得失,吹毛索垢,不肯丝毫放宽,试思己当其局,未必能效彼万一。

——出自《格言联璧 · 接物》。

意思是:事后对人吹毛求疵,求全责备,这种人要是自己去干那件事,未必能赶上人家的万分之一。

※ 所求于己者多,故德行立。

——出自《管子 · 君臣》。

意思是:严于律己的人,高尚的品德就树立起来了。

※ 天下无难处之事,只消得两个“如之何”;天下无难处之人,只消得三个“必自反”。

——出自《呻吟语 · 敦伦》。

意思是:只要多动脑筋,天下就没有处理不了的事情;只要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天下就没有不好相处的人。

※ 天下有三检:众人用家检,贤人用国检,圣人用天下检。

——出自(汉)扬雄《法官 · 修身》。

意思是:天下有三种人的检查:普通之人用持家的道理来检查自己,贤良之人用治国的法律来检查自己,高尚之人用天下的公道来检查自己。

※ 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

——出自《薛文清公读书录 · 器量》。

意思是:只有自己心胸开阔,才能对人宽容;只有自己忠厚老实,才能容纳别人。

※ 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出自(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意思是:只有自己品行端正,才能教育别人;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使人信服。

※ 未闻枉己而能正人者也。

——出自《淮南子 · 诠言训》。

意思是:还没有听说自己的行为不端,而能去纠正别人的错误。

※ 未有不能自足而能足人者也,未有不能自治而能治人者也。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 · 贫富》。

意思是:不能满足自己的,怎能满足别人呢?不能管理自己的,怎能管理好别人呢?

※ 畏于己者,不制于彼。

——出自(宋)吕本中《官箴》(引孙思邈语)。

意思是:对待自己能够严格要求,就不会被别人所牵制。

※ 我所不能者,不敢以责人;人所必不能者,不敢以强人。

——出自(清)魏禧《日录里言》。

意思是: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苛求别人去做;别人办不到的事情,不要强迫他人去做。

※ 无身不善而怨人,无刑已至而呼天。

——出自《荀子 · 法行》。

意思是:不要自己做不好而埋怨别人,不要等到刑罚降临头上再呼天喊地。

※ 喜来时一点检,怒来时一点检,怠惰时一点检,放肆时一点检。

——出自(明)吕坤《呻吟语 · 省察》。

意思是:要随时随地检点自己的言行。

※ 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

——出自《易经 · 系辞下》。

意思是:受到小的责备,而能加倍地警惕,这虽小就因祸得福了。

※ 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出自(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意思是:做事不可随心所欲,说话不可信口雌黄。

※ 行矣且无然,盖棺事乃了。

——出自《昌黎先生集 · 同冠峡》。

意思是:经常检查自己做得对不对,到了生命结束时才算完了。

※ 省躬知任重,宁止冒荣非。

——出自(唐)沈全期《自考功员外授给事中》。

意思是:经常反省检查自身,是因为知道自己任重而道远,怎么肯接受徒有虚名的荣誉呢?

※ 学者果能严于攻己,又能恕以及物,为仁之道,其在是乎!

——出自《朱舜水集 · 恕》。

意思是:学者若能真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就体现出仁义了。

※ 一不敬,则私欲万端生焉,害人此为大。

——出自(宋)杨时《二程粹言 · 论道篇》。

意思是:对自己稍有不加约束,就会产生许多私心杂念,这是最害人的了。

※ 一死鸿毛或泰山,之轻之重安所处!

——出自(宋)文天祥《言志》。

意思是:人的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究竟走那条路,全看自己怎么安排。

※ 以言人不善为至戒。

——出自《周元公集》卷七。

意思是:应当把喜欢说人坏话的缺点,当做头等警惕的事情。

※ 以仁安人,以义正己。

——出自《春秋繁露 · 仁义法》。

意思是:用你的爱去温暖别人的心,用正义来严格要求自己。

※ 以细行律身,不以细行取人。

——出自(清)魏源《默觚 · 治篇》。

意思是:在平时的言行中,要严格要求自己,但不以平时的细小言行来衡量人。

※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意思是:用责备别人的心来要求自己,就会少犯错误。

※ 于上深有所望,于下深有所责,其处己则莫不恕也而可乎?

——出自(宋)杨时《二程粹言 · 论学篇》。

意思是:对上要求很高,对下要求很严,对待自己却很宽,这样怎么能行呢?

※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出自《尚书 · 伊训》。

意思是:对待别人不要求全责备,而检讨自身象来不及似的。

※ 怨人不知自怨,求诸人不如求诸己得也。

——出自《淮南子 · 缪称训》。

意思是:责备别人不如责备自己,对别人求全责备,不如严格要求自己。

※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

——出自《礼记 · 中庸》。

意思是:自己地位高,不欺凌地位低的人;自己地位低,不攀附地位高的人。

※ 责己者可以成人之善,责人者实以长己之恶。

——出自《鲁斋先生集》卷八。

意思是:责备自己可以培养美德,苛责别人刚好助长自己的恶行。

※ 责人者必自恕。

——出自(清)申涵光《荆园进语》。

意思是:苛责别人的人必然宽恕自己。

※ 丈夫立身须自省,知祸知福如形影。

——出自(唐)樊铸《及第后读书院咏物十首上礼部李侍郎》。

意思是:一个人处在世上应当时常检查自己的弱点,应当知道祸与福就象形和影那样紧密相联。

※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出自《礼记 · 中庸》。

意思是:端正自己而不苛求于别人,别人就不会怨恨你。

※ 只是不肯移,非不可移。

——出自《陈确集 · 别集 · 瞽言》。

意思是:说明有些人之所以没有多大进步,只是主观上不愿意改造自己,并不是不能改造自己。

※ 只一自反,天下没有不可了之事。

——出自(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意思是:只要经常自我反省,严格要求自己,天下什么事情都可以解决。

※ 治人不治,反其智。

——出自《孟子 · 离娄上》。

意思是:我管理别人,可是没有管好,那得反问自己,是不是能力不足。

※ 治身之节者,惠也。

——出自《管子 · 小称》。

意思是:善于治理自身的人,就会得到好处,这叫做聪明的人。

※ 专治己而不责人者,己必成。

——出自《梅峰语录》卷上。

意思是:只严格要求自己,而不求全责备于他人,自己一定会得到成功。

※ 专责己者,兼可成人之善;专责人者,适以长己之恶。

——出自(清)李惺《西沤外集 · 药言剩稿》。

意思是:一心责备自己,不但有利于自己的进步,还可以给别人做出榜样,培养别人的优点;反之,则恰巧滋长自己的骄横的恶习。

※ 自律不严,何以服众?

——出自(元)张养浩《风宪忠告》。

意思是: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怎么能使众人信服呢?

※ 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出自《格言联璧 · 持躬类》。

上一篇:年会优秀新人发言稿下一篇:春节800字作文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