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工作三年发展规划(精选13篇)
1.电教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篇一
党员电教三年规划
在新市区区委组织部、建南党工委具体指导帮助及高度重视下,我社区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坚持履行党员电教制度,按照“抓好片库,搞好播放,讲求实效”的总体思路,突出片库建设和播放收看两方面重点,取得了较好效果:健全了片库存片类型,包括科教类、河北党员电教类、历史故事、反腐倡廉类等,现共有盘100多部。党员电教工作在党员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媒介作用,为了更好的发挥起作用,支部制定2007年—2010年的电教规划如下:
一、多渠道的充实片库资源
党员电教片直接关系到党员电化教育的生命力。片源丰富与否,内容质量高与低直接影响着党员电教的效果,可以说片库建设是整个电教工作的水之源、木之本。为此,我们积极开辟了三个渠道组织党员电教片,充实党员电教片库。
二、规范化电教室管理制度
继续完善电教制度,为了使党员电教活动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我们预计在原有的指定专职播放员来对每次电教播放进行具体操作,并实行每位党员轮流制,具体负责播放时电教室的秩序和卫生;每次播放前,写出几个预选片,让党员选择;有片库目录及电教片内容简介;有专人总体管理电教片库所有事宜电教室管理分工清晰,责任落实到位的基础上,继续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要求,狠抓党员电教建设,“三册一薄”记录规范齐全、并且每次观看完影片后,组织党员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后感,用这种灵活的形式加强了对党员的教育。
三、切实提高播放收看工作质量。
播放收看是电教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始终把播放收看工作作为整个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力求播放收看工作实现“四性”,即讲求播放内容的针对性,播放方式的多样性,播放过程的规范性,并组织党员及积极分子开展活动。
向阳南社区党支部
2007年1月
2.电教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篇二
2012年是太原市科技工作开创新局面、实现新发展、取得新成效的一年。全市科技工作围绕建设一流自主创新基地,以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创新人才及团队建设为重点,实施了一批重大自主创新项目、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和科技创新条件平台建设项目,在科技园区建设、科技招商引智、科技金融结合、科技惠及民生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全市R&D经费投入增长15%,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增长30%,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长5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0%。中绿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钕铁硼磁性材料和高端包装装备及材料成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太原技术转移促进中心成为“中国创新驿站”,太原留学人员创业园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太原市荣获全省2012年度科技依法行政目标责任制先进单位,并在全省开展考核工作13年来首次夺冠,可以说进步明显,成绩喜人。但是我们同时也要冷静地横向比照,从基础和能力来讲,差距仍大。与太原市在建设综改试验先行区、担当全省转型跨越发展领头羊的艰巨任务来比,责任重大,压力仍大。
当前,世界正处在创新最为活跃的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与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调整双重机遇叠加,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国际科技竞争和合作不断加强,科研体制与创新模式加速变革。从国内发展看,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需求,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任务。党的十八大做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就是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经济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共太原市委十届四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快推进一流省会城市建设,要充分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培育经济发展增长点、增加经济发展闪光点。
面对太原市转型跨越,建设三个一流的发展形势,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一以贯之,长期坚持。科技进步与创新绝不仅仅是科技部门和科技工作者的事,而是涉及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全局性和系统性工程。全市上下都要进一步强化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科技就是抓发展的观念,共谋创新发展大计,形成创新发展合力。各级各部门要准确把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要求,抓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整合各类创新要素,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加快建设一流自主创新基地和国家创新型城市,不断开创科技事业发展新局面。
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全市科技工作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提高科技创新对转型跨越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率,大幅度提升省城太原的承载力、竞争力、吸引力、带动力,并从以下几个方面突出重点,深入实施。
一是在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上有新成效。
产学研结合,要坚持产为主导,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创新方向,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科研机构、高校的产业技术研究也要坚持市场导向,与企业创新需求紧密结合。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中试基地、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建立金融机构与产学研合作的联动机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科技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加强企业专利工作,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引申科技服务企业专项行动,组织科技人员深入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帮扶。完善和落实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从产业导向、财税金融、项目安排等方面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在科技规划制定、重大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实施等方面更多地吸纳企业参与,发展壮大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盈利能力以及行业带动作用的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型企业。采取产学研联合举办工程硕士班等方式,培养企业留得住、用得上的青年科技人才。
二是在整合科技资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有新突破。
要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上来,努力解决科技资源分散、分离、分割状态,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系统创新,让固化的资源动起来,分散的资源聚起来,沉淀的资源活起来。打破科技资源部门壁垒与条块分割,加大利用各种创新资源力度,建立和完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运行机制,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推进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加快建立健全开放共享的运行服务管理模式和支持方式,为特色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围绕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产业技术创新链条,提高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的协同集成能力,促进从研究开发到产业化的有机衔接。坚持走高端化路子,集中力量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布局建设一批科技研发平台和产业化基地,培育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和企业。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园区,促进招商引智、项目落地,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太榆科技创新城,吸引国内外一流的科技创新高端人才来并创新创业。加强和北京的对接与合作,建设北京产业转移的承接地、重大项目的落脚地、科技成果的转化地。
三是在培育高技术服务业,促进民生科技成果转化上要有新作为。
重点发展研发设计、成果转化、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等高技术服务业,引导和支持高技术服务企业与制造企业互动发展,以信息化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创新高技术服务业发展业态和商业模式,培育专业化的高技术服务龙头企业。推进省市共建山西工业技术研究院,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工业化试验、人才培养等服务。加快建设“千人计划”专家科技孵化器,以此为载体,大力引进中央“千人计划”专家,省“百人计划”专家以及海外留学人员。围绕热点民生科技需求,在生态建设、智慧城市、公共安全、健康卫生、现代农业等领域,采取市县联动、试点示范等方式示范推广一批先进成熟适用、能够惠及民生的科技成果。
加强领导,凝聚力量,把科技创新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科技创新是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做好科技工作必须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不断提高新形势下驾驭科技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
各级各部门要把创新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正确认识、把握科技创新主导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真正不断提升工作层面,着眼大项目、建设大平台、培育大企业,特别要加大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的引进力度,争取更多的国家、省创新资源在太原布局。各县(市、区)政府和各开发区管委会要按照目标责任状,做好“一事一表”管理,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要求,狠抓工作落实。把支持创新、服务创新的成效作为评价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发展质量,以及考量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内容。
二要营造创新氛围。
把敢为人先的晋商文化精髓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融合起来,倡导“敢于探索、勤于创造、勇于竞争、甘于冒险”的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鼓励独立思考,厚植创新土壤,创新不仅是技术突破层面的要求,更是太原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共同推动创新的强大合力。完善激励机制,引导全社会关注科技、支持科技,凝聚大批创新人才投身到建设一流自主创新基地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伟大事业中来,关心和爱护科技工作者,及时研究和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让一切促进科技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加快科技进步的源泉充分涌流。
三要加强服务管理。
全市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深入科技工作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找准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整合方方面面的力量,创造性地解决制约和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难题。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发扬勇于创新的精神,增强信心,既要有紧迫感和使命感,又要耐得住寂寞,扑下身来,沉下心来,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气躁,不沽名钓誉,放眼长远,苦干实干,努力拼搏,建功立业。
3.电教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篇三
【关键词】电教教材;电教事业;建设
随着不断发展的教育形势,电教教材已经逐渐成为现今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全方位地实施素质教育以及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教育时评不断提高,电教教材在其中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电教教材质量的高低,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注重电教教材的建设是重中之重,是能否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1.认识到电教教材的作用及具体意义
电教教材直观、形象、活动变化、声像并茂,因为其具备的显著特点,使得电教教材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教育上,而且还超出了仅提供形象化具体化的相关资料的范围。因为电教教材能够展示出非常逼真的道德情境,学生很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意境感,因此能够感染到良好的道德情感,使得教学课堂不仅仅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还使得学生置身在第二课堂。电教教材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形式多种多样,因此,学生能够更加有兴趣的学习课堂知识,加上电教教材本身的特点,学生眼界将更加开阔,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发挥出更大的用武之地。
2.注重电教教材建设的具体做法
2.1提高教员的电教教育素质
提高教员的电教教育素质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帮助他们理解并且掌握电化教育的规律,帮助他们能够熟悉地运用当前所拥有的电教教材,从而为以后可以直接的进行教材制作做好基础工作。但是,基于教学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深蒂固,许多的教员一时很难接受电教教材的大幅度运用,他们将传统教材和电教教材进行联合起来的能力尚且比较薄弱,因此,高校或者是教育机构要经常对教员进行使用电教教材的宣传,令教员的电教教育素质逐步提高,并且能够逐渐的习惯电教教材的授课方式,不断地提高主动制作教材的能力。
2.2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因为电化教育的实践问题就是将电教教材的相关建设在各个学科之间加以运用,充分的调动起教师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使得电教教材可以在学科之间形成一种风气。因为党校的教学需要,包括电教教育以及传统的教学方法,两种方式的有效结合,才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教学效果。因此,针对这一形势,需要采用各式各样的方式,譬如奖惩制度、宣传力度等方式,充分的调动起教师们的积极性以及创造力,结合教学经验,有机的结合,来编制电教教材,全面注重电教教材的建设问题。
2.3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现有资源大部分是指影视中的软件资源,充分的对其加以利用,从而进行电教教材的编制。除此之外,还会有一些电视台,类似于中央以及省市的电视节目,会经常性的播出一些教育性质的节目,这些节目可以担当非常好的电教教材原材料或者是直接材料,它对于电教教材的编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因此,所有的电教工作者应当充分的对现有资源加以利用,注重对于党校教学或是教学改革等多方面资料积攒,利用这些信息编制电教教材,或者直接采取形式转化的方式,将其转化为电教教材,总而言之,这些现有资源的利用对于电教教材的编制有很大的价值。
3.发挥电教教材功能,保障电教事业的稳定发展
3.1明确目的
教师在使用电教教材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全方位的发挥各自的特长。教学环节部分,利用幻灯片以及投影片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可以放大,可以活动,录音的部分可以是单独播放,也可以是通过与幻灯片的组合进行使用。教师的录像内容领域广阔,无论时间还是空间的限制,都可以有所突破,而且还可以全方位地展现出所有教学手段不能展示的事实以及场景,真实,可靠,有很高的可信度。总之,无论什么形式的电教教材,还是什么样的组合形式,都需要教师进行相关的总体设计,要目的明确。
3.2注重讲解与演示的结合
注重讲解与演示相互结合是非常有利的,因为演示可以为学生展示出非常丰富的感知材料,演示时机同样需要正确的把握,综合学生的心理活动、教学过程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相关演示。讲解可以使学生将支离破碎的感知内容联合起来,可以把纷乱的思路形成完整的、科学合理的道德观念,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学习才可以笼统起来,学生的学习是有目的的,有层次的,并且重点明确,可以从中深入的进行思考,将演示的内容、感知到的内容系统起来,加工处理成自己的认识。
3.3大力提高电教教材质量
电教教材的质量对于教学的总质量问题是有很大的影响作用的,因此电教教材的质量问题不容忽视,并且不能过分的苛求。电教教材从数量上而言,要有一个在从无到有积累过程,从质量上而言,要注重对教材质量不断地提高,逐步的进行完善。无论什么事物,都必须经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到高的过程,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步骤,电教教材的编制过程和编制环节同样也是这样。
4.结语
总而言之,电教教材对于电教事业的稳定发展有很大的决定作用,注重电教教材建设,把这一内容作为电教工作的首要任务,全面的加强在整体领导力度,统一的进行相关规划,采用分工制作的方式,进行严格的审查,并且要积极的发行,从而全面的而科学的发展电教教材建设,旨在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教育模式,满足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南国农,李运林,祝智庭.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1-40.
[2]刘雁军.关于院校实施电化教育的几个现实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13,(02):12-13.
[3]张春荣.电教教材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2,(08):23-24.
4.护理工作三年规划 篇四
(2017--2020)
一
指导思想
在医院党委、护理部、科室主任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大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全国卫生健康大会精神,根据《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河北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等,继续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病人满意为前提”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强化管理,加强护理内涵建设,不断提升专科护理水平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制定我科护理工作发展规划:
二
工作目标:到2020年,科室护士配置数量符合要求,人才队伍素质显著提高,深化临床护理内涵,初步建成运行顺畅、管理科室、安全专业的护理服务体系,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有较大的提升,患者满意度有较大的提高。具体目标如下:
1、病区护理人力配比符合要求
2、探索建立医院护士岗位管理制度
3、落实医院垂直管理,从根本上调到护士队伍的积极性
4、加强护理人才培养,大力发展专科护士
5、至少建立一个专科健康宣教小组工作常态化
6、加大专科护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
7、为出院患者提供多种形式的护理延伸服务,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
8、优质护理有效落实,护理专业内涵更加丰富,患者满意
三
规划任务
(一)加强护士队伍建设,维护护士合法权益;
1、严格落实《护士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切实把好护士执业准入关,确保护士队伍的素质;护士依法执业,严禁无证护士,未变更注册的护士、实习护士单独上岗
2、探索实施护士岗位管理,逐步实现岗位管理,进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3、根据科室的临床护理需要实现护士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护士队伍的结构。争取2020年科室护理人员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化
4、护理人才的培养:大力发展专科护理,为病人提供专业的优质护理服务,落实专科护士培训,培训“知识全、专业精、技能高”临床骨干;探索专科健康宣教小组在护理工作中的角色定位,积极发挥其作用,带动科室建设和发展,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
5、强化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重点加强低年资护士的培养,有计划的选优秀的护理骨干外出培训
(二)科学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1、健全科室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及护理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体系(科室质控组),充分利用科室一级质控的力量,定期监督,检查、整改,高度重视护理部二级质控的发现的问题,深刻分析找出原因,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定期评价整改效果;同时提倡人人参与科室护理服务质量的质控,不断规范临床护理行为,落实临床护理指南和护理操作技术规范,落实我院“三个细则”等规范及核心制度,在全科掀起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的热潮。
2、高度重视安全隐患等不良事件的分析,认真落实医院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护理安全防范制度和处理措施及医院十二项核心制度的落实等
3、改进和细化护理流程,把制度、标准、职责、规范等贯穿融汇于流程中,加强细节管理,使护士工作具有执行力和操作性
(三)强化优质护理内涵,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
1、继续深化推进优质护理。深化“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病人满意为前提”的服务理念,大力推进优质护理服务,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护士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群众提供医学照顾、病情观察、健康指导、慢病管理、康复促进、心理护理等服务,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确保基础护理和各项治疗、护理措施落实到位。体现人文关怀,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2、继续巩固已落实的优质护理举措,不断的完善优质护理举措,逐步落实到实处,让病人收益
3、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为出院患者提供多种形式的延续性护理服务,逐步完善服务内容和方式,保障护理服务的连续续性 ①继续完善出院病人“电话随访”,给病人提供更多疾病预防、饮食调控、心理护理等方面的指导
②逐步建立“糖尿病病人”“消化性溃疡病人”等专科病人健康档案库,每季度召集患者参加科室健康宣教大讲堂,提高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康复促进能力
③建立“卧床、压疮、带管”出院患者信息库,并与其建立联系,随时电话关注出院患者情况,必要时可深入家庭给予护理指导
(四)其他发展规划
1、科研建设:积极开展护理新技术,新项目;鼓励护士积极撰写护理论文和发表护理论文,(每人每年至少1篇)
2、积极探索护理工作的新模式,并在护理改革方面有新的突破
5.教科研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篇五
一、工作思路
教育科研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面临课程改革的机遇与挑战,确立教科研的主导地位,发挥教科研的龙头作用,对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效推进新课程实施显得更为重要。为此,我校将进一步建立健全教科研有关组织机构及教科研研究体系,依靠各级领导、专家,加强与有关科研力量的联系,大力推进校本研修工作,发挥在教科研领域中的引领作用。以“立足校本、观念先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校本研修理念,努力提升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科研水平,不断强化师资队伍,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三年校本研修的规划及实施,力求达到如下目标:全面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形成较完善的校本研修机制;使广大教师形成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合作学习、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理念与习惯,构建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研修操作模式,形成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经验;有效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并能涌现出一批学区骨干;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初见成效,立项课题及校本课题力争三年内结题,在重点项目上能取得显著成果。
三、主要工作
1、通过宣传学习,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校本研修及其重要意义,转变教师的角色意识,克服畏难心理,全身心投入到校本研修中来。
2、探讨校本研修的具体展开方式,开辟多样化的研究途径,积极
研究如何开展自我反思,如何提高同伴互助的有效性。
3、逐步建立校本研修的保障机制,从制度、经费、人力、时间、条件、交流合作等方面为校本研修创造宽松的环境。
四、途径和方法
教师个人自学、研究,教师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引领,开展
校本研修的三个重要途径,我们将从这三个方面研究和落实具体的校本研修工作,并在活动形式、运行机制上不断创新。
1.学校的常规教研活动。
健全学校日常教研活动制度,在时间和空间上保证日常教研活动正常开展,并且做到责任到人,教研组、备课组均应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开展教研活动。
在具体方法上,主要开展个案研讨。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可以是成功的,也可以是不尽如人意的)或教学过程中随机发生的事件,在教研组活动时提出来研讨,寻找教学设计优化的方法或问题解决的办法。特别是引导教师加强行动研究,针对自己在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诊断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实施和评估。
其次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进行“集体备课,分工钻研”备课方法的实践与探索。以备课组为单位,大家提前对教材进行集体研讨,明确下一阶段整体的教学工作,形成集体教案。在利用集体研究资源的同时,注重教师们的独立思考。每个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特色,做好“因班施教”。通过实践检验他
人教案,并及时以随笔、反思、点评等方式加以评价与分析。
教研活动必须有教师提高的目标追求和功能定位,教研活动要专题化、一次甚至几次解决一个问题。如,可以组织“朗读指导艺术”专题研讨,教研活动时专题安排学习“朗读指导”的理论和经验文章、观摩朗读指导课的教学录像、研究本校教师“朗读指导”中存在的问题等等。
2.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研训教一体化活动。
一是专题培训。
专题培训主要以集中办班和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侧重于全局性、共同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的问题解决,侧重于信息交流,它是一种相对集中的培训活动。二是多层次的学术研讨活动。继续开展学术沙龙、课改论坛等活动。继续教育应该是多形式的、多元化的,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以演讲、讨论为主要形式的课改论坛中,教师的思维更容易激活,智慧更容易激发。三是开展业务比武。每学年举行业务竞赛,检测、评估校本研修的成效。3.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学校抓好校本课题,形成课题研究网络,通过调查、考察、上网、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及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等方法,引导教师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4.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校外各级、各类培训和教研活动。
组织、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县级、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的有关培训和教研活动,为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创造条件。培训回来后,让他们走上讲台,为其他教师介绍培训的主要内容、主要精神。
5.激励教师个人自学和研究。
6.名师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 篇六
根据《xx省“xx”人才发展规划》和xx市“学科名师工作室”工作室管理办法,在xx市教育局和教育学院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以“五个一”工程为工作主线,通过项目式、任务式等工作形式,认真开展学科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工作室名师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促进化学学科建设,领航中青年优秀人才成长,加快推进xx教育现代化,办好xx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师资保障。
二、发展方向
1、建设成市内公认,省内外知名的名师工作室。
2、培养市内公认、省内外知名的专家型学科教学名师。
3、打造开展基于线上和线下的学科研究、教改探索、教学反思的实体与网络相结合的学习共同体。
4、引领xx地区化学学科教学改革和课堂创新,开发、凝练研究和实践成果。
三、发展目标
1、到20xx年,打造一支学科名优教师团队。
2、到20xx年,工作室主持人完成1项市级及以上规划类课题,同时协助名师工作室所有成员申请或结题一个市级规划课题。
3、到20xx年,初步完成学科引领工作,并以三年为一个发展周期,不断提升工作室辐射力度。
4、到20xx年凝练与总结工作经验推广一批成果。工作室主持人专著1本、工作室成员论文至少1篇、并每学期至少进行1次公开课。
5、到20xx年,开发“主题课程”等一批优质的高中化学资源,完成成果汇编与推广。
四、工作内容
1、健全工作室建设和管理制度。结合市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等重点工作,制定工作室周期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严格执行。
2、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我的自我成长。规范工作室团队学习制度,以项目或任务引导团队成员共同研修,提高工作室成员学习研究力、教学与专业影响力,在区域内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学科教师名优团队。
3、到20xx年,工作室主持人完成1项市级及以上规划类课题,确定每学年研究主题及工作方案,分工合作,形成阶段与最终研究成果及报告;同时协助名师工作室所有成员申请或结题一个市级规划课题。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4、到20xx年,初步完成学科引领工作,并以三年为一个发展周期,不断提升工作室辐射力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积极承担市级教师培训课程每人至少1次,每一年向农村、偏远地区、薄弱学校开展支教、送教、送科研、送培训等活动每年至少1次,长期落实对贵州六盘水市化学教学的帮扶工作。
5、到20xx年凝练与总结工作经验推广一批成果。工作室主持人专著1本、工作室成员论文至少1篇、并每学期至少进行1次以公开课、研讨会、报告会、名师论坛、现场指导等形式活动,形成成果并推广。
6、到20xx年,开发一批优质的高中化学资源。围绕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吸纳学科优秀教师,开展联合攻关,在主题课程建设、学科教学研究、课堂教学设计、课堂实践活动、试题命制和评价研究等领域,设计开发教学与培训资源,为学科教学和教师培训提供智力支持。
7、建立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档案。及时收集整理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员在学科教学、教育科研、校本培训等方面的各种过程性资料,建立名师工作室日常管理档案。编印工作室成员活动简报,定期将工作形成简报在公众号上展示。
8、完成教育部门交办的其他研训任务。
五、具体措施
1、设置工作室集中活动场所,配备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办公条件。
2、建立成员档案,接受主管部门针对工作室的年度和终结性考评。
3、建立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搭建网络交流平台,成果推广平台。
4、工作室主持人对工作室成员的考核与评价,采取学年中初评与学年末终评,对不履行工作职责,不适应工作,教学业绩较差的成员提出调整意见。
5、工作室顾问为工作室提供理论支撑与业务指导,为工作室开展各项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参与制定或修改工作室发展规划、工作计划、管理细则,共同协商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时间等。
6、每位成员要制订三年发展计划,并确定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切实可行的.研究实践。不断学习先进教育理论,根据工作室的研究项目,积极参与研究过程,形成研究成果。
7、工作室采用微信交流、网络互动、集中开会、示范课、讲座等形式,开展各种活动。主持人每学年在工作室活动中至少做1次经验交流或课例展示,成员每学年进行不少于2次校级以上公开教学展示,提交不少于2份优秀教学设计或优质教学实录。
8、工作室成员要积极参加工作室确定的科研课题,做好课题的计划与研究过程的记录、整理、反思、总结、交流等,并依据自己研究方向申请市级规划办课题。
9、积极承担区级以上教研、培训任务,工作室成员要在培训周期内至少参加1次送教任务或者乡村教师教研指导或培训任务,至少开发1门市级学科教师培训课程。
10、组织工作室成员定期外出参观学习,更新观念,促进教学实践和研究。
7.电教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篇七
地方电教馆是一个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 也是传统的技术服务部门。长期以来, 在中小学教学设备的配备、电教教材的制作以及课题的研究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然而,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 地方电教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行之有效的行政手段和设备调拨手段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效力, 加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给电教工作人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过去的一些工作思路, 现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电教馆部门的机关作风、按部就班的工作方法、技术人员知识结构的陈旧、年龄结构的老化、服务项目的单一等等, 缺乏其适应现代教育技术新发展的能力, 缺乏对自身发展的明确定位。在信息时代下, 地方电教馆必须重新确定部门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定位, 才能在新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
1. 建立并实施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和布局
从目前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情况来看, 各地的网络建设及使用, 大多以学校为单位。这种现象既造成了区域范围内教育信息化基础条件的不平衡, 又造成了某种程度的浪费, 未能实现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收益最大化、资源均衡配置最大化的目的。对于各县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电教系统而言, 研究和规划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整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区域网络结构, 普及并提高信息化应
/董前荣
用水平, 避免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形成新的不均衡, 是当前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地方电教馆首先应把握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大方向, 以“为课程教学改革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为学生个性发展服务、为教育质量管理服务”为宗旨, 探索各地不同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整体规划和布局。在这方面, 各地已经有很好的经验, 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例如, 用县市教育专网建设工程引领全局, 力求规划的整体性、布局的合理性、使用的安全性等。
2. 加强教育信息资源建设, 完善共建共享机制
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是整个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是教育现代化持续科学发展的关键。地方电教部门应高度重视资源建设, 投入资金用于资源的自行研发及整合。同时, 继续加大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和整合力度, 探索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思路、新机制。紧紧围绕各地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需要, 开发一批面向课堂教学、适合广大教师备课授课需要的各种辅助教学资源, 例如各种课件、素材、教案和课例等。之后, 继续探索以课程为主线、按照不同教学层次和学科优势进行合理分工合作的机制, 努力建成若干适应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需要的学科优质资源库群。充分利用各县市城域网、中小学校园网和“校校通”工程的设施设备, 构建分布存储、上下连通、便于汇聚、共建共享的各类网络资源服务平台。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还非常有限, 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与物质条件同城市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县市级电教馆在积极探索和推进区域内远程教育培训方面, 应该是大有空间的。
3. 强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和应用能力
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都对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 特别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目前情况来看, 教师队伍整体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还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及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县市级电教馆要加强中小学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通过多种形式普及信息技术知识, 提高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电教馆要以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为主题, 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为重点, 以探索基于教育信息化的新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为主要内容, 在全县或全市教师中组织展示精品、推广应用的交流活动。电教馆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要深入教学第一线, 扎扎实实地开展研究和指导工作, 积极发现和培养典型, 系统地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学好、用好信息技术, 使信息技术的应用向较高层次发展, 真正为素质教育创造一个现代化和信息化的人文环境。
4. 由点及面, 完善县市级信息技术教科研体系, 扎实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近年来,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从课程管理、资源开发、教学策略、评价方法、教师成长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理念和问题解决方案。这不仅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好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而且对于地方电教馆在新课程背景下做好教研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各级各类信息技术教科研课题研究带动区域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应用工作, 使它从一开始就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是新形势下做好电教馆工作的一项关键性工作。我们的研究工作既要围绕教育行政部门的中心工作, 为决策服务, 也要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广泛应用服务, 为教育改革服务。要紧密围绕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中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拿出真正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
5. 加强电教馆自身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各地基础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也蓬勃发展起来, 电教馆在其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角色越来越凸显。县市级电教馆已经成为各地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参谋和助手, 其人员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建设进程和成效。我们必须不断加强电教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在资源建设、课件开发的技术水平方面走在其他教师的前面, 努力成为行家和高手。电教馆行政班子也要继续提高管理水平, 不断强化服务意识, 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中心工作服务, 为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合理建议, 为广大中小学的信息技术应用服务, 为教师培训和资源建设服务。
有人说过, 电教馆要做教育部门中的C I O。虽然不尽准确, 但至少给我们一定的启迪。县市级电教馆应该重新定位, 不仅仅要负责技术问题, 还要协调其他相关部门, 实实在在地推行教育信息化。
参考文献
[1]蒋鸣和.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几点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2003 (12) .
[2]薛斌.对新形势下地方电教馆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中小学电教, 2004 (11) .
[3]陈海洋.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生态失衡[J].信息技术教育, 2004 (10) .
[4]沙凤林.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瓶颈问题的破解[J].中小学电教, 2005 (5) .
8.新时期电教工作的省思和构建 篇八
关键词:电教工作;内涵;现状;完善体系
一、理清新时期电教工作的内涵
新时期,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新理念、新科技在各行各业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样的,我国的电化教育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从建国初期,我国就开始逐步实现电教工作的普及和应用,到今天已经足足有半个世纪了,经过如此长时间的发展,电化教育已经越来越完善。时间和实践可以证明,电化教育这种教育手段颇受广大师生的欢迎。目前,电化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学科,而且有越来越多的学科教学也开始采用电化教育的手段。我们不难想象,电化教育的发展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深入,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也将越来越紧密。从电化教育内容的变化来看,电化教育已经从最开始的电气化技术教育转变为以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为支撑的信息化教育;从电化教育应用的范围来看,随着信息和科技的发展电化教育的应用范围也发生了拓展,从小范围的试点拓展到各个中小学乃至高校的广泛应用。电化教育在新时期展现出的新内涵及其应用范围的延伸,不断地推动着教育事业的前进和拓展。高职教育作为中国目前最重要的教育类型之一,是实施新时期电教工作的重要载体。如何面向现代化,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应对电教工作的新内涵做出合理的调整;如何科学有效地发挥电教的作用培养出高素质的高精尖人才,实现高职教育教学的目标,是摆在电教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值得认真并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二、省思新时期电教工作的现状
虽然电教工作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取得了些许的成就和发展,但毋庸置疑,电化教育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其发展的道路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笔者根据电化教育的现实将电化教育的现状总结如下:
1.资料老旧,缺乏创新
当前在日常电化教育中,我们使用的音频和视频资料大都是上世纪末期录制的,其中大多数已经跟不上新科技、新技术的发展了。因此,这些陈旧的资料不能够完全适应市场经济高度开放、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新时期的教学任务的需要,很多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都存在着“凑合使用”的窘境。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与我们在电化设备上投入较少而且还不能够及时进行资料更新以及缺少相应的信息支持等等有关。
2.电化教学尚局限于一般教学,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发展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部颁布了新课标和新的教学大纲,伴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新的教学大纲的颁布,虽然许多学科的课时都相对减少了,但是教材的知识点和考试内容并没有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形下,相对不多的学时与完成相对较多的教学目标之间的矛盾就显得比较突出,而这一矛盾的出现又直接导致了教学任务和教学过程的偏离,从而使教师很难有时间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对教学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和挖掘。
3.电化教学的目的还不够明确
“不知疲倦的教练”是人们曾经对电化教学所做的形象的比喻。但是长久以来,我们都没有给电化教育一个相应的“位置”,因此,从事电化教学的专任教师相对较少并且很不受学校重视。一些学校甚至存在着没有专门的电化教师的现状。由于种种的不受“待见”,很多电教工作人员认为自己不是学校的教学主力,电化教育是被打入“冷宫”的教育,因此缺乏一种敬业精神,甚至有的学校没有教师愿意担任专职的电化教学,只好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这就使得我们在电化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缺乏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专业电化教师队伍。
4.设施滞后、缺乏管理、利用率低
几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可以说是传统教学的“三大件”。而对于电化教学则不然,“电化教学特别是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需要非常大的资金注入,资金不到位往往造成电教设施不完善和更新滞后等现象”。而有些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购买了先进的电教设备,却过分地“爱惜”它们,教师在使用时要请示各级领导经过层层审批之后才能进行使用,从而造成电化设备使用率比较低的情况。
三、构建新时期电教工作的完善体系
要想使电教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必须要构建新时期电教工作的完善体系,笔者认为必须要做到如下几点:
1.更新教学资料,加大国内外交流
新世纪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信息共享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这一趋势对于电化教育可以说是非常有利的,作为电化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抓住时机,充分发挥我国电教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等特点。加大国际间、地区间和校际间的友好合作,从而丰富教学资源,使其不断地创新发展以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教学需要。
2.做好各个领域的电教工作,重视教学设计
电化教育的教学设计和其他学科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服从和服务于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的,但是由于电教工作的特殊性在运用这一方式进行教学时,又要求我们针对其特殊性来制定教学任务和目标。例如,“进行电化教学时的最主要手段就是运用教材录像片,集试听为一体的教材录像片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就必须要考虑到这一点,以便更好地发挥电化教学的效果。要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统观各种教学资源,将学生、教学设备、课堂环境等合理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统筹设计,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这样就能够使电教教学深入教学内部,直达教学核心,使电化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充分融合,发挥其重要作用。
3.重视人才培养,加大资金投入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信息的广泛普及,电化教学的应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大,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喜欢应用这一教学手段,同时学生们也乐于接受这种教学方法。因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要给予更多的重视。加大电教资金的投入,加强对电教工作者的上岗培训,特别要注意培养电教设备的维修管理人员。电教设备运转的情况直接影响到电教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维护电教设备就显得尤为重要。日常的维护不仅能够提高电教设备的使用效率,而且能够延长这些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节省投资。此外,我们还要简化电教设备的使用审批程序,提高电教设备的利用效率,使电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日常化,使电化教学手段不是一些“实验班”“特长班”的御用设备,而是属于全校师生的,每位教师和学生作为学校的一员不论其教学成果和学习成绩如何都有权利应用电化教学手段。电化教育手段只有惠及最广大的师生,才能不仅提高电教设备的使用效率,还能够提高电教从业人员的校内地位,从而使电教走上良性的发展道路。
只有更新教学资料,加大國内外交流;重视教学设计,做好各个方面的电教工作;重视人才培养,加大资金投入,我们才能根据新时期教育教学的新情况、新特点构建新时电教工作的完善体系,使电化教学手段惠及更多的学校和更多的师生,使电化教学走上一条光明大道。
参考文献:
[1]阮秋琦.数字图像处理[M].MATLAB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王嘉梅.基于MATLAB的数字信号处理与实践开发[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
[3]王爱玲,叶明生,邓秋香.MATLAB R2007图像处理技术与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 重庆市江津师范进修学校)
9.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篇九
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2013---2015)
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培养出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坚实的基础,特制定攀枝花市第三十四小学校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坚持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促进学生习惯养成”为主题,积极探索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培养文明守纪、心理健康、自信向上、朝气蓬勃、和谐发展的合格小学生。力争让学校成为“环境优美、师生优雅、学生优秀”的学校。
二、总体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创新务实的精神,落实教育、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的德育职能,利用三年的时间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构建德育工作的平台,确定一个德育课题,围绕德育课题,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力争学校德育工作达到省级领先水平。在三年内初步形成德育管理顺畅、德育队伍精良、德育方法创新、德育途径广泛、德育资源优化的工作局面,组成科学的、纵横有序的德育建设网络,通过生动活泼的德育手段,富有实效的德育途径,以实践为基础,强化养成教育;以评价为手段,培养学生习惯,以学校为核心,形成德育体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打造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营造积极、创新、和谐的德育氛围,整体构建有特色的具有规范化、精细化、人本化的德育工作体系,把我校打造成“书香门第,礼仪校园”。确保校内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各项比赛成绩明显起色,获奖人数逐年递增。
三、发展目标
2013-2014学年: 要探索一套具有特色的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办法,与课改教学同步,使养成教育扎实有效。使学校责任心教育成为学校养成教育的突破口、德育亮点,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养成文明、健康、向上的优良品质。2014-2015学年:
学校要综合运用社会合力共同做好德育实践工作,要在综合实践活动方面有所突破。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校内德育阵地、社区德育资源”三大基地的横向沟通,重视过程管理和教育效果,努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培养创新品质。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三级布点纵向贯通的德育基地网络,保证学生能参与基地活动。2015-2016学年:
全体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实践活动,探索新时期班队工作的新思路、新理念,形成一套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班队管理模式。学校德育研究课题取得成效,德育教育形成一定经验。
四、主要措施
(一)丰富教育内容,全面提高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1、以养成教育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分层施教。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守则”和“规范”,养成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探索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办法,分层次、分步骤、分阶段进行,以礼仪教育为抓手,开展学生文明形体;文明礼仪;文明语言;文明交际等系列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专题活动。培养学生的“三种习惯”,即: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热爱阅读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开朗乐群团结互助的好习惯;“三种精神”,即:诚信精神,吃苦精神,创新精神,培养具有文明素养的学生,使礼仪教育成为学校养成教育的突破口、德育的亮点。
2、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把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重大节日、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结合当地的民族文化、历史名人、革命传统等教育。
3、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开展经常性心理辅导活动,接受咨询,为学生个人和团体提供咨询、辅导服务,了解学生心理状况,解除学生心理障碍,引导学生做好心理调节。
4、以法制教育为保障。今后法制教育要着重抓好两项工作,一是加强法律普及教育,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针对性地加强法制教育,通过举办讲座、观看展览、参加审判会以及案例分析、法律宣传、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
5、以生存教育为底线。重点开展以自护自救能力、环境保护意识、生产劳动技能、交往沟通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生存教育。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安全应急演练,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通过加强环保教育,使学生了解人类生存环境,提高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通过组织校园集体劳动、社会公益劳动,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增强劳动意识、锻炼劳动技能,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社会调查、交往训练等,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与他人、与社会沟通和交往的能力。另外,要积极开展健康卫生教育、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
(二)拓宽育人途径,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1、全员育人。德育工作要树立全员参与意识,每位教师都应强化育人意识,自觉地承担起育人责任,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和人格引导学生健康发展。要重视指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党、团、队组织作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学校要坚持以正面激励为主的原则,大力开展榜样教育、先进教育,用身边的优秀人物和事迹教育学生。与此同时,要建立健全师德监督考核制度,规范全体教师的育人行为。
2、学科育人。高度重视学科德育,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充分挖掘所教学科中的思想道德内涵,有机地结合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努力探索教书育人的内在规律,把育人放在首位。一堂好课,首先要体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3、管理育人。规范化、精细化、人本化的管理是提高德育实效,完成德育目标的有效手段。既要坚持依法治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德育制度,促进管理规范化。又要注重以德治校,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主体作用,推进民主管理。
4、班级育人。充分发挥班级德育主阵地作用,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主题班、队会以及劳动、文艺、体育、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认识社会、锻炼能力。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创设和谐的学生关系,形成良好班风。以开展优秀班集体创建为重点,积极探索班集体建设的内在规律,使学校优秀班集体面不断扩大。
5、实践育人。要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了解社会、拓展技能、培养意志品德的基本途径,做到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要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制度,落实课程安排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结合各种参观、考察、社会调查、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确保社会实践活动落到实处,让学生丰富生活体验,开拓视野,增进理解,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6、网络育人。充分发挥网络在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各种培训,要让教师能熟练地使用网络,驾驭网络,从而使网上的德育工作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辐射力。学校利用校园网络,建立德育网站、德育网页,开展网上教育活动。通过网上德育成果展示,既增强正面教育的作用,又有力地向社会宣传学校品牌,产生良好的社会声誉。
7、环境育人。学校要从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文明行为的角度出发,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达到校园布局合理,环境布置合适的目标,使校园内活动室、宣传橱窗、旗台、旗杆等都能发挥育人功能。重视教室环境布置,学校要做好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创绿色校园。要确保设施安全,开展安全教育,创建平安校园。要把校园自然环境变成能动环境,化成师生自觉意识和文明行为,创建文明校园。
8、家庭育人。用学校文化影响带动社区、家庭文化。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长会、家庭访问等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通过设立家访记录卡、学生校外表现卡、家校联系卡等,沟通情况、相互配合,及时发现学生思想状况,及时施教。随时倾听家长心声,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让学校与家长同步、让素质教育走进每一个学生家庭。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家校沟通,开设网络课堂、家长论坛,加强家校沟通与交流。
(三)创新工作机制,促进德育工作可持续发展
1、德育科研机制。围绕国家十一五德育实验课题,立足学校实际选题定位,通过教研解决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让德育实验根据实效性和针对性,并促进德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要将德育教研纳入教科研整体工作之中。成立德育研究会,定期召开年会,交流经验、推广典型,掌握教育工作方向,为德育工作决策服务。要将德育重大课题纳入基础教育课题范围,实行德育成果奖励制,每年评选优秀德育课题和成果。
2、德育评价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班主任绩效考核、及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德育工作评估三项德育评价机制。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自觉育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校评、生评、家长评、社会评相结合,最终引导师生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3、德育保障机制。通过举办学校德育论坛、组织优秀教育案例评选、开设德育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围绕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开展德育热点、难点工作研讨,促进教师更新德育观念,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建立完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责任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发挥团队组织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网络。
4、德育激励机制。规范化、精细化、人本化的管理是提高德育实效,完成德育目标的有效手段。既要坚持依法治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德育制度,促进管理规范化。又要注重以德治校,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主体作用,推进民主管理。完善改进已有的管理制度,按照相关制度操作,并及时对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修改,完善管理制度,让常规工作制度化,创新化。充分发挥团支部和少先队的作用,加强学生自主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效益。把德育工作和教师的职称评聘、考核、教师聘任等挂钩,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
五、工作思路
以学生为中心,以三条主线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素质为重点,力求做到:
1、求精:狠抓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工作态度认真、工作精益求精、能出精品成果的德育工作队伍。
2、求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德育工作思路,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开辟德育工作新天地,利用新观念、新方法、新形势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优秀人格,注重育人的实效性。
3、求真:根据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针对性开展工作,抓好班级、少先队和其它学科的主渠道育人途径,强化学科德育功能,注重德育的连续性、系统性。
4、求实:解决实际问题,认真抓好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从小事入手,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个性化,人性化的教育。
六、工作形式
深入学生——经常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
主题讲座——请有关专家讲解安全、法制、国防、心理健康等问题
研讨座谈——各级领导齐抓共管,教师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改革创新
多彩活动——结合学生和学校特点,开展学生乐于参加、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
七、工作途径
教书育人——发挥广大教师的教书育人渠道作用
管理育人——发挥管理干部的管理育人渠道作用
环境育人——发挥校园环境的潜在育人渠道作用
活动育人——发挥文体活动的熏陶育人渠道作用
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与社会家庭密切配合,发挥校内外、课内外的教育功能,形成合力,共同育人。
10.爱国卫生工作三年规划 篇十
划
为扎实有效地搞好我校的爱国卫生工作,彻底改善学校环境卫生,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整洁、优美、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争创创卫先进学校,经学校行政会议研究决定,制定本校爱国卫生工作三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本着为师生办实事、好事的精神,动员全体教师力量,以校园卫生工作为突破口,不断加强校容校貌、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和师生健康教育工作,使全校的环境卫生得到彻底改善、广大师生的健康水平大幅度提高,以实际行动争创凯里市卫生示范学校。
二、工作目标任务
1校间道路硬化率达100%。大操场完成塑胶竣工,全面完成方便师生通行和体育课的硬件设施完善,便于环境治理。
2、绿化率达60%以上。深入开展春秋季植树造林活动,美化环境,防风固沙。到2012年,全校植树200株左右,成活率达98%以上,形成道路两旁、操场绿树成荫的良好环境。
3、加强校舍完善以及围墙修复工作,加强公厕、垃圾池等卫生设施建设。通过上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支持,完成大操场水冲厕所及垃圾池建设工作,加强对粪便、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减少污染,净化环境。
4、强化师生健康教育。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老师的教育职能作用,积极做好卫生知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大家的卫生健康意识,促进大家的身体健康。
5、加强环境卫生治理及除四害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各科室、各班级积极开展春秋季环境卫生大扫除和除四害活动,消除污染源,预防疾病传播。
三、实施步骤1、2009年6月10日至2010年3月30日,为爱国卫生宣传动员阶段,通过张贴标语,印发宣传资料,做好师生爱国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大家的爱国卫生意识。
2、2010年4月1日至2011年12月30日,为爱国卫生工作实施阶段,组织开展师生爱国卫生活动。
3、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为巩固、保持阶段。各部门要在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做好爱国卫生深化、保持工作。
四、组织领导
1、学校高层、中层领导要高度重视爱国卫生工作,加强领导,认真组织,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党支部、行政会的一把手,是校爱国卫生工作第一负责人,要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地组织师生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力争使校级环境面貌每年有新的变化,无果皮纸屑乱扔乱放现象,达到卫生示范城市的标准要求。
11.电教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篇十一
一个导向:以民意调查为导向,坚持群众路线,“三年禁毒规划”初出“炉”
“一切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反映出,一种正确的政策、路线和策略,应该是能够反映人民群众要求、符合人民群众实际,为人民群众所接受、所认可、所支持的,又能够很好地引导和服务群众。这就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经常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需求,形成正确的理论和政策,然后在实践中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公安机关作为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维护者,人民群众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的保护者,惩治违法犯罪的捍卫者,必须坚定不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服从党和国家的命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013年9月份,子洲县公安局新一届领导集体组成后,经过认真调研,在制定出台以“五个一”工程和“两项”工作机制为核心的“5+2”工作思路的基础上,重点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动征询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认真梳理、深入研判,一致认为影响全县社会治安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是毒品违法犯罪,并积极汇报党委政府。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及时制定“子洲县三年禁毒规划”,并作为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来抓,要求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特别是公安机关必须发挥主力军作用,逐步形成党委主抓、公安牵头、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禁毒斗争大格局。至此,实施“三年禁毒规划”成为全县的一项民生工程。
一个龙头:以禁毒斗争为龙头,坚持严打不动摇,专项行动“利剑”斩“毒魔”
按照子洲县“三年禁毒规划”,子洲县公安局及时出台了《三年禁毒斗争实施方案》,分三个阶段有序推进实施,在三年内开展“利剑”10个禁毒战役,全力扭转禁毒工作被动局面。以2013年冬季严打“百日会战”“利剑·1号”战役为起点,正式启动“三年禁毒规划”,为“利剑·2—9号”战役拉开序幕、做好铺地。
2014年作为禁毒斗争全面开局年,子洲县公安局有序开展“利剑·2—4号”战役(即毒品预防战役、排查摸底战役、堵源截流战役),3场战役的依次开展,做到全县涉毒人员底数清、情况明,台账规范、信息共享,社会面上的吸毒人员得到最大限度的收戒,力争打掉2—3个家族吸贩毒团伙,侦破毒品刑事案件同比上升10%以上,打击处理涉毒人员同比上升20%以上,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同比增加30%,社区戒毒的执行率达到60%以上,全县禁毒宣传教育覆盖面城镇达到80%以上、农村达到60%以上。2015年作为禁毒成果的关键年,有序开展“利剑·5—7号”战役(即禁种铲毒战役、禁吸戒毒战役、清剿毒枭战役),通过3场战役使全县侦破毒品刑事案件同比上升10%以上,打击处理涉毒人员同比上升20%以上,戒毒所投入正常运营,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同比增加30%以上,社区戒毒执行率达到70%以上,全县禁毒宣传教育覆盖面城镇达到95%以上,农村达到80%以上。2016年作为禁毒成果的巩固年,有序开展“利剑8—10号”战役(即禁毒管控战役、强制隔离戒毒战役、精麻药品管理战役),3场战役的依次开展,使全县毒品案件显著减少,吸毒人员全员收戒,毒品消费市场基本萎缩,禁毒宣传教育覆盖面城镇达到100%、农村达到95%以上,全县治安形势明显好转,人民群众满意率显著提高。“三年禁毒斗争”初战告捷。“利剑·1”、“利剑·2”专项行动中,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28起,占破案总数的13%,同比上升56%;抓获犯罪嫌疑人33人,占抓获犯罪嫌疑人总数的18%,同比上升154%;逮捕16人,占逮捕总人数的22%,同比上升167%;抓获涉毒网上逃犯9人,占抓获网逃总数的24%,同比上升29%;查处毒品行政案件309起,占查处行政案件总数的39%,同比上升71%;处罚涉毒违法人员309人,占处罚违法人员总数的33%,同比上升67%;强制隔离戒毒151人,同比上升165%;毒品行政拘留158人,占行政拘留总数的36%,同比上升28%。
一个目标:以“为民服务”为宗旨,“民意警务”得民意、取民愿、赢民心
突出打击重点,认真开展“利剑”专项行动,以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三年禁毒规划”得民意。坚持以残疾人、团伙式贩毒为打击重点,打零星、摧网络,严厉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及由毒品引发的各类侵财类犯罪活动。坚持以行业场所、公共娱乐场所排查为整治重点,深排查、强整治,全面整治藏匿于其中的黄赌毒等违法行为。坚持以青少年、在校学生涉毒为防范重点,广动员、重宣传,全力加强社会面防范工作,筑牢全民防护意识。通过10个“利剑”禁毒战役,实现全县的毒品案件大幅度下降,贩毒网络基本摧毁,毒品流入渠道基本切断,县城周边及川道地区禁毒工作收效明显,娱乐场所禁毒问题基本杜绝,易制毒化学品和精麻药品管理规范,社区戒毒康复体系基本形成,残疾人吸贩毒得到有效遏制,县戒毒所建成并投入使用,禁毒宣传全区域覆盖深入人心,人民群众抵御毒品的能力显著提升,全县禁毒工作的组织领导体制完善,禁毒工作长效机制基本形成。
创新服务手段,大力开展亲民爱民为民活动,以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确保“三年禁毒规划”取民愿。窗口单位跟进服务手段,推行便民利民措施,简化工作手续,缩短办理时限,坚持做到“五清”(即咨询一次讲清、表格一次发清、材料一次收清、内容一次审清、手续一次办清),真正实现“一窗式、一站式”服务。依托流动警务室实现警务前沿,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真正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赢得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支持和认可。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认真开展“一村一警”、“三访五促”等爱民实践活动,领导带头深入乡镇农村、工地企业、田间地头,与群众打成一片,了解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社会突出问题。
nlc202309032058
严格队伍管理,深化“三大活动”,以提升队伍素质保障“三年禁毒规划”赢民心。以深化“大学法、大培训、大练兵”活动为重要抓手,采取集中与分散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分阶段、分层次开展法律知识、公安业务、警务技能、基本体能和技战法的专题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6期,全体民警的理论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业务技能得到明显增强,作战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以坚持队伍精细化管理、业务科学化考核为原则,推行队伍分类化管理、业务项目化考核的机制,实行月末通报、季末点评、年末总评,对评优评先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通过考核和奖惩激发队伍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活力。
一个声调:以传播正能量为基调,深化禁毒宣传,营造强大的舆论“阵地”
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将宣传工作与“三年禁毒规划”紧密相结合,灵活工作方式,注重宣传实效,大篇幅、全方位地宣传报道禁毒战争的成效和识毒、防毒、拒毒等防范知识,不断提升群众的拒毒意识,实现了“电视上有影,广播上有声,报刊上有文”的工作目标,营造了强大的舆论“阵地”。
宣传工作进基层。充分利用各乡镇逢集遇会的时机,采取悬挂横幅、设置咨询台、发放宣传彩页、摆放宣传展板、播放宣传录音等形式,向广大群众介绍禁毒战争的成果和防范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禁毒战争中来。
多策并举提高“知晓率”。在城区,充分利用各商场的LED显示屏滚动播放“三年禁毒规划”宣传标语,在主街道和主要路口摆放宣传展板,并主动联系县电视台制作公益广告,在县体育场大屏幕上适时播放。基层派出所在辖区主干道通过悬挂禁毒宣传横幅、张贴禁毒标语等形式加强禁毒宣传,提醒群众、警示犯罪,营造全民参与禁毒人民战争的良好格局。
内外并举扩大影响力。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台、网络、报纸等各级新闻媒体发布“利劍”行动的通知、公告,刊登各类禁毒成果的宣传新闻稿件,坚持一事一报道,一案一宣传,从不同形式、不同层面宣传报道我局认真实施“三年禁毒规划”的方法、措施和成果,及时向社会各界发布打击毒品违法犯罪的信息,营造公安为主、群众参与、全民禁毒的良好舆论氛围。同时,第一时间向市县公安内网主页上传禁毒战争的战况和典型案例,利用公安政务微博、门户网站、短信预警平台等新兴宣传平台,及时发布工作成果、毒品的危害、安全防范提示及各项便民利民措施。
责任编辑 陈晰
12.未来三年激光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 篇十二
2014年, 修改后的激光安全新法令出台, 高亮激光工程产品正式上市。2013年底, 美标、欧标纷纷有限制地开放标准, 高功率激光投影开始合法登场, 也让工程投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作为显示行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设备, 投影机自诞生以来即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但目前的灯泡工程投影机由于寿命、颜色、亮度、使用成本、不环保等局限, 已经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 更无法满足诸如数字标牌、控制室等新的行业应用需求。激光工程投影机, 则因其丰富饱和的色彩、高亮度、超长寿命、使用成本低和高环保等特性, 成为引发投影及显示技术革命的导火索。
更高亮度
现阶段, 中国市场对于高亮工程投影机的需求增长很快。相关数据显示, 早在2012年5000流明以上产品的年度销量约为40000台, 增长率达40%。这一市场, 原先一直由欧美和日本品牌垄断, 而在近三年民族品牌迪威视讯 (Sinolaser) 异军崛起, 凭借性价比和市场推广的本土优势, 与巴可 (Barco) 、科视 (Christie) 形成相抗衡局面。
高亮依然是激光投影技术创新的主方向。这里的高亮不仅仅是指在10000流明以上的高端工程投影机领域, 投影厂商将推出更多的产品;也包括在现有的商教和家用产品线上, 投影厂商也将推出一批价位、定位相当, 但是亮度有所提升的产品。同时, 激光技术的发展也将使得4000〜5000流明产品成为“普遍性”产品, 而告别传统的“高端产品序列”。
激光技术对投影产业的亮度提升是全方位的:从微投到数字影院放映机, 从不足1000流明的产品到40000流明的产品都将从中受益。
从CES到info Comm, 再到BIRTV, 激光投影机都以高姿态出现在大众面前。巴可展示了55000流明激光投影机, 随后科视推出了全球最亮的72000流明的激光放映机;而迪威视讯控股子公司中视迪威也已打造出全球第一套4K级50000流明激光投影系统。
更高分辨率
日前, 据国外媒体报道, 经过多年的实验, NHK与JVC正式推出了第一台激光8K超高清投影机, 它将为投影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据了解, 此次JVC联手NHK推出的第一台激光光源8K投影机拥有8000流明高亮度, 采用的是Lcos显示技术, 具备7680×4320分辨率和5000:1对比度, 同时完全兼容120Hz刷新率。但由于是新品, 尚未正式发布, 所以相关信息透露得并不多。
而据日本政府发布的路线图来看, NHK将于2016年发射第一颗试验卫星, 将于2020年实现8K直播东京的奥运会和残奥会。这或许将是8K时代的普及元年。
其实, 早在6年前, 计算机图形学之父和虚拟现实之父伊凡·苏泽兰执掌的Evans&Sutherlands公司研发出一款型号为ESLP的“革命性”的8K投影机, 拥有面向专业领域应用的8K分辨率, 并且采用了非常独特的激光光源投影技术。ESLP 8K投影机采用的是Nano Pixel激光技术, 不过这项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天文研究及显示系统。
产品差异化
更令人激动的是, 激光投影机将创造出更多全新的应用, 商业领域中的广告行业可能是第一个突破。商业领域对显示设备有着最苛刻的要求, 希望产品有优异的影像、长寿命、低功耗、免维护等特性。激光投影机完全满足了这种苛刻的要求。最为重要的是, 广告行业的设计师一直在寻找能够承载创意的完美显示方式, 他们需要互动、透明、曲面的显示设备, 他们需要把画面投射在地板、橱窗甚至是建筑物上。激光投影机真正帮助他们实现了梦想。
目前制约激光投影更大范围内普及的问题还包括“产品体积”这个问题。激光投影市场缺乏轻量级产品, 而轻巧的产品反而是商务、教育、家用市场比较受欢迎的产品。如何在产品体积上进一步突破、缩小, 实现激光投影和汞灯投影同等亮度、同等体积, 是目前行业技术研究的前沿之一。
精致主义的审美代替传统“专业感审美”, 这是投影几乎在所有产品领域的共同发展方向。以产品体积的缩减和精致化为核心, 构成了投影产业至少10年以来“工业设计”的主要美学方向。现在, 这样的产业积累将被新兴的激光产品所继承。相信会在轻小化和异形产品方向上, 激光产品必然有新的突破。
13.发展党员三年工作规划(高校) 篇十三
为进一步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根据十九大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以及《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结合学校党建工作和事业发展的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发展党员工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为核心,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健全机制、务求实效,不断提高发展党员和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着力把优秀人才凝聚到党的队伍中来,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素质优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为学校各项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和力量支撑。
二、总体要求
发展党员,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发展党员,坚持慎重发展、均衡发展,突出先进性,坚持入党自愿和个别吸收的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严格履行入党手续和程序,重视培养过程,注重发展质量,禁止突击发展,严把入口关。
实行发展党员总量控制。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目标任务,积极稳妥地对我校发展党员数量和结构进行宏观指导,保证党员队伍保持适度规模,党员质量不断得到提高,党员队伍不断得到优化,确保发展党员总量调控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不断加强在教职工中发展党员工作。对政治素质高、道德品行好、业务能力强的教师,要加大培养力度,及时把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入党。要特别重视从高知识群体,尤其是青年教师中培养发展党员。
进一步做好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提高学生党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将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良好道德品行的,自觉为党的纲领而努力奋斗,在学习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优秀学生发展入党。把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上,重视做好从思想上入党工作。
三、具体目标
在教职工中发展党员,要努力使青年教师中党员数量逐年提高,使高知识群体中党员数量逐年提高。
在研究生中发展党员,要做好与本科阶段的衔接工作,1-3年级发展的党员人数占到入学时非党员人数的宏观指导比例分别为4%、8%、4%。具体要求:到一年级末,发展的党员人数占到入学时非党员人数的4%左右;到二年级末,发展的党员人数占到入学时非党员人数的12%左右;到三年级末,发展的党员人数要控制在入学时非党员人数的16%以内。两年制专业硕士研究生,1、2年级发展的党员人数占到入学时非党员人数的宏观指导比例分别为4%、7%。具体要求:到一年级末,发展的党员人数占到入学时非党员人数的4%左右;到二年级末,发展的党员人数要控制在入学时非党员人数的11%以内。
在本科生中发展党员,要做好与高中阶段的衔接工作, 加强对新生中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工作, 对培养考察满一年、条件成熟的入党积极分子可在一年级择优发展。1-4年级发展的党员人数占到入学时非党员人数的宏观指导比例分别为1%、5%、6%、1%。具体要求:到一年级末,发展的党员人数占到入学时非党员人数的1%左右;到二年级末,发展的党员人数占到入学时非党员人数的6%左右;到三年级末,发展的党员人数占到入学时非党员人数的12%左右;到四年级末,发展的党员人数要控制在入学时非党员人数的13%以内。
在专科生中发展党员,三年制专科生,1-3年级发展的党员人数占到入学时非党员人数的宏观指导比例分别为1%、4%、1%。具体要求:到一年级末,发展的党员人数占到入学时非党员人数的1%左右;到二年级末,发展的党员人数占到入学时非党员人数的5%左右;到三年级末,发展的党员人数要控制在入学时非党员人数的6%以内。两年制专科生,1、2年级发展的党员人数占到入学时非党员人数的宏观指导比例分别为1%、3%。具体要求:到一年级末,发展的党员人数占到入学时非党员人数的1%左右;到二年级末,发展的党员人数要控制在入学时非党员人数的4%以内。
附属民族学院内地西藏高中班学生和附属学校高中学生发展党员人数,严格按照党员标准,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重视在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各级党组织要从更高的高度和全局的视角,做好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党员发展工作。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调整综合考察角度,创新培养思路,强化政治标准,争取培养和发展更多能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服务的、具有较高政治素质的优秀大学生入党。根据多年来我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组织发展工作的情况,在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发展党员工作中,突出坚持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爱党爱国,在同样与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相比较中,对于综合表现良好、特别是政治上表现突出的学生,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通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考察,可发展入党,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坚决杜绝盲目追求发展数量、比例而降低发展质量的做法,坚决防止临近毕业前突击发展的做法。
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按照入党积极分子数量应保持在发展指标2倍左右的比例,建立一支覆盖面广、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四、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任务完成。建立基层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三者相互衔接的责任体系,将发展党员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党务公开、对党组织评议、对党务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党委组织部要加强具体指导,明确目标任务,充实工作力量,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各级党组织每学期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发展党员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要深入支部、深入党员、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指导工作。
2.明确发展党员质量标准,把培养教育贯穿于发展党员全过程。各级党组织要根据本单位特点和实际,从思想政治、能力素质、道德品行、现实表现等方面研究制定发展党员的具体标准。要及时了解掌握教职工思想状况,从关心、帮助、支持入手,从思想上积极引导他们靠近党组织。对于教职工中要求入党的同志,要选择党性观念强、业务水平高、有影响的党员专家教授和党员领导干部专门联系培养,条件成熟的及时吸收入党。对教职工的培养、考察、发展,认真履行程序,坚持标准;避免求全责备,要看思想主流,注重现实表现。发展学生党员要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要,坚持把综合素质作为发展学生党员的重要考察内容,防止把学习成绩作为发展党员的主要条件。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有意识早启发,早培养,开展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提高学生对党的认识,引导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要对入党积极分子实行动态管理,通过组织学习、培训、考核以及交任务、压担子等方式,促进积极分子的成长成熟。要加强对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入党动机和党性修养的考核,把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学习情况、日常表现和关键时刻的行为选择、自我评价和群众民主评议等结合起来,确保发展党员的质量。
3.加强党支部建设,增强党支部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选准、配好党支部书记,要加强支委会成员的岗位培训,帮助他们熟悉掌握发展党员工作的程序和要求,认真履行职责。要做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定期分析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状况和学习工作情况,提出具体要求和努力方向。要结合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政策,把握规律,积极主动开展工作。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创新支部活动内容方式,找准开展活动、提高实效的着力点,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发展党员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4.强化党校职能,充分发挥党校的阵地作用。认真落实积极分子入党前短期集中培训制度,按照学习理论、坚定信念、提高能力、增强党性的办学思路,加强校院两级党校职能建设,实行分类别、多形式、重实效的培训形式。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作风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坚持把时事政治教育与党的知识教育、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等结合起来,积极创新培养模式,探索实行党校培训、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谈心谈话等相结合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方式,帮助入党积极分子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端正入党动机。
5.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发展党员工作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委组织部、学工部、共青团和党校协同配合,学校基层党组织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各部门要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相互沟通,密切配合,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各级党组织要提高制度执行力,健全工作机制,每学期要对发展党员工作作出明确安排,严格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的程序,做到有培养计划、有工作步骤、有发展进度、有质量要求,增强发展党员工作的透明度和影响力,扩大发展党员工作中的民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切实把发展党员工作落到实处。认真执行发展党员工作的各项制度,坚持团组织“推优”制度,认真落实政治导师制、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短期集中培训制度,坚持发展对象考察和审核制度,实行发展党员票决制、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实行入党积极分子、拟发展对象、发展党员、预备党员转正备案制,推行预备党员转正答辩制,坚持每年两次的组织工作联查制度、入党材料归档制度和辅导员任兼职组织员制度等,通过以上制度的完善和执行,促进我校发展党员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电教工作三年发展规划】推荐阅读:
学年电教工作总结07-18
小学度电教工作计划06-30
大功小学电教工作总结07-11
电教部教学工作计划08-17
小学电教教研工作计划09-13
年学校电教工作总结09-24
县电教馆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10-18
学校电教主任个人工作述职报告09-05
教育局电教站工作计划10-30
春学校电教工作现场会汇报材料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