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有关的论文

2024-09-29

流行音乐有关的论文(精选14篇)

1.流行音乐有关的论文 篇一

1.好的爱情,战得胜时间,抵得住流年,经得起离别,受得住想念。

2.所谓吃醋,就是爱与恨同时出现。

3.现在不掏心掏肺,是为了以后不撕心裂肺。

4.你随便的一说,我却认真的难过。

5.因为无能为力,所以顺其自然。因为心无所恃,所以随遇而安。

6.可能我只是你生命里的一个过客,但你不会遇见第二个我。

7.纵然伤心,也不要愁眉不展,因为你不知是谁会爱上你的笑容。

8.只是因为太年轻,所以所有的悲伤和快乐都显得那么深刻,轻轻一碰就惊天动地。

9.很多时候,宁愿被误会,也不想去解释。信与不信,就在你一念之间。懂我的人,何必解释。

10.有多少人,不停地更换着签名, 其实只是想让某一个人有所感触?

11.失恋之所以痛苦,是因为对方的心收了回去,而自己的心还不肯回来。

12.好多东西都没了,就象是遗失在风中的烟花,让我来不及说声再见就已经消逝不见。

13.或许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从梦境醒来后最难过的,是不能陪深爱的人一起老去。

14.让你哭到撕心裂肺的那个人,是你最爱的人。让你笑到没心没肺那个人,是最爱你的人。

15.每一个不懂爱旳人,都会遇到一个懂爱的人。然后经历一场撕心裂肺旳爱情,然后分开。后来不懂爱的人慢慢懂了。懂爱旳人,却不敢再爱了。

16.喜欢一个人是一种感觉,不喜欢一个人却是事实。

17.其实真的只有时间才能真的证明爱有多伟大。

18.我不屑与任何一个人去争。爱我的,不用争。不爱的,争来也没用。任何事情,总有答案。与其烦恼,不如顺其自然。

19.喜欢一个人,就是在一起很开心;爱一个人,就是即使不开心,也想在一起。

20.不要太在乎一些人,越在乎,越卑微。

21.当我向你倾诉我的烦恼,那不是抱怨,那是我对你的信任。

22.即然爱为什么不说出口,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

23.在这世界里, 你有可能是一个人, 但你也有可能是另一人的全世界.

24.时间模糊了对错,同时也模糊了我们的爱。

25.有些伤口,无论过多久,依然一碰就痛;有些人,不管过多久,也还是一想起就疼。

26.明知不会有结果,但是我还会坚持,因为还爱着。

27.没有人能带走你的痛,所以也别让任何人带走你的幸福。

28.每一秒都有这么多的灾难发生,为什么我们还不抓紧时间去爱。

29.爱只能遇见,无法预见。

30.有些事,发生了就只能接受。有些人,失去了就只有放手。有些路,选择了就没得回头。

2.流行音乐有关的论文 篇二

关键词:流行手风琴,传统手风琴,音乐特点,发展之路

随着社会文化的变化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音乐艺术的主体逐渐开始变得多元化, 与此同时流行手风琴应运而生, 开始进入人们视野。许多当代年轻人都喜欢它时尚、流行的特点, 致使近几年来流行手风琴逐渐占据中国市场, 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喜欢上了流行手风琴这种新兴的乐器。

一、流行手风琴的特点

(一) 不断变换与运用的音色

流行手风琴与其他普通琴类乐器最大的区别就是音色的不同, 这是因为流行手风琴里面都有一个独特的音色叫做“波音”, 而普通的琴虽然也有波音, 却没有流行手风琴的波音大, 而且很容易听出来。它的音色比其他的更圆润, 演奏时能发出饱满的旋律。除了“波音”以外, 流行手风琴还能够演奏桑巴的明亮音色和低沉的爵士音色等。由于流行手风琴的体积小, 所以人们演奏时都放在胸部, 并将变音器放在琴键的背面, 这样可以方便演奏者迅速并且轻松地变换音色, 保持了曲子的可欣赏性和完整性。

(二) 演奏形式的多元化

流行手风琴可通过重奏、独奏以及伴奏音乐等方式来演奏。奇特的是, 不论在任何地方用什么方式演奏, 流行琴都能很好的表现出它独特的感染力和表现力。重奏时, 两台或以上的琴发出动听的和声, 如命运一般推动着旋律震撼人心;独奏时, 悠扬的旋律结合着干净纯粹的音色像是可以让人进入世外桃源;伴奏时, 能够利用美妙的旋律引人入胜。另外, 它还能够结合中国的传统乐器和不同的音乐元素, 创作出属于中国独特的关于流行手风琴的音乐, 因此目前许多被它美妙的音色所吸引的音乐爱好者也加入到了流行琴的学习过程中。

(三) 丰富的肢体语言

流行手风琴比传统手风琴的演绎更丰富多彩, 具有观赏性, 而不再是乏味、单调的演出。流行手风琴表演出的舞台效果绚丽多彩, 演奏者身着个性十足的服装, 把精巧轻便的琴随时随地携带在身边, 这样可以自由的站立、走动着表演, 而不再仅仅局限于坐着演奏;演奏者可以与观众进行亲密互动, 在演奏高潮时, 优美的旋律投射到观众心灵的不再是单调、乏味的音乐会, 而是一场音乐狂欢, 从而在视觉上带给听众巨大的冲击力。

(四) 乐曲的旋律性与可听性

流行手风琴吸引很多人注意的地方在于其华丽的外观、动听的旋律和美妙的音色。法国是流行手风琴乐曲的发源地, 所以大部分流行手风琴凸显出浓浓的法国风情, 其简单的线条与优美的3/4拍的旋律, 无不令人深深沉醉其中。

二、当前我国流行手风琴发展现状

在最近几年的国际手风琴比赛中, 有越来越多的选手开始演奏流行手风琴, 出现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国外作品, 我们也能看到日益增多的中国演奏家出现, 可见流行手风琴已经在当代手风琴艺术中掀起了一股热潮。但是, 由于古典手风琴在我国已经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许多人只局限于对流行手风琴欣赏和喜欢, 而目前我国能接触到流行手风琴的人并不多, 因此在此方面的研究甚少。当前我国的手风琴只是一门音乐专业学科, 还未在群众中推广普及, 而在国外, 流行手风琴早已作为群众日常娱乐和丰富生活的乐器。

三、未来流行手风琴在我国的发展之路

(一) 全面推广流行手风琴

1.积极引导人们学习国外流行手风琴。当前流行手风琴主要有法国流行手风琴、俄罗斯民族的传统音乐、南美拉丁的探戈这几种风格。所以我们要多学习国外的流行手风琴风格和技术, 才能更好地将我国流行手风琴事业发展起来。

2.发扬本土的手风琴音乐风格。我国虽然有传统乐曲的文化积累, 但要能与演奏风格轻松多变的流行手风琴相结合, 就要改革和创新乐曲的曲式、节奏与和声, 如果将红色歌曲加以简单的改编, 用流行手风琴演奏或伴奏将会使人耳目一新。

(二) 确立我国流行手风琴教育的发展方向

1.把培养专业教师放在首要位置;

2.培养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学习观;

3.教材的编纂要有一定的规范。

(三) 加强手风琴普及工作

1.加强本国手风琴制造业的发展。如果要从国外进口流行手风琴将会非常昂贵, 这不是一般家庭所能承受的, 所以中国的手风琴厂商可以做出与同等价位不相上下的流行手风琴, 这样就会给学习这种手风琴的学生提供方便, 更加强了中国手风琴制造业的技术, 还能给流行手风琴爱好者提供更广阔的表演天地。

2.对手风琴学习的鉴定结果实现标准化。鉴定结果的标准化对流行手风琴这一新鲜的事物给出了一定的范围, 可以更多地让大家自由发挥对手风琴艺术的热爱, 给予其更多的鼓励和肯定。

3.让流行手风琴走近大众。由于流行手风琴的便携性, 我们可以让爱好它的演奏者走进大众视野中, 使流行手风琴的演奏方式和风格更加多样化, 进而开拓它的发展道路。

四、结语

近年来流行手风琴在我国开始变得热门, 相比于传统手风琴, 它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但是也多多少少会遇到一些问题。而我们需要发现这些问题, 冷静、客观地去解决它们, 并且把握好流行手风琴的发展方向, 增强我国学习手风琴的氛围, 才能更好地发展流行手风琴艺术。

参考文献

[1]郭宇曦.浅析流行手风琴的演奏特点[J].黄河之声, 2013, 01.

3.跟音乐有关的几个成语典故 篇三

〖出处〗《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相传,《韶乐》是东夷族的祖先舜帝创作的乐舞。为了教化民众,舜帝模仿凤凰的形状,用竹子制作了凤箫,创作了乐舞《大韶》,又叫《箫韶》、《韶乐》。西周初年,周公旦“制礼作乐”,将包括《箫韶》在内的六代乐舞进行整理,用于郊庙祭祀,形成了一整套礼乐制度。

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精通音乐,他在公元前544年访问鲁国,因为鲁国是周公的封国,保存的先王礼乐及各国的国风甚为完备,所以他到了鲁国,就要求观乐。一直听了15国的国风,都不太满意。可是当他听到在鲁国保存下来的韶乐的时候,突然感慨的说:“多么好的音乐啊,就像这苍天无所不包,就像这大地无所不载,观止矣!如果再有其他的音乐,我不敢再听了。”

孔子在他34岁的时候,即公元前517年,来到齐国,正逢齐王举行盛大的宗庙祭祀,孔子亲临大典,耳闻目睹了韶乐的演奏盛况,不禁心醉神迷,常常忘形地手舞足蹈。之后一连三个月,睡梦中也反复吟唱;吃饭时也在揣摩韶乐的音韵,以至于连他一贯喜欢的红烧肉的味道也品尝不出来了。他还说:“想不到音乐的美竟然能达到这么高的境界!”后来孔子每谈及《韶》乐,仍然赞不绝口,称之为“尽善尽美”。

“三月不知肉味”是说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二、 响遏行云

〖出处〗《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扶节悲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返,终身不敢言归。”

秦青是战国时代最杰出歌唱家和声乐老师。 薛谭是秦青的学生,他师从秦青学习唱歌已有三年,还没有学好,却以为已经掌握了老师的技艺,就要求辞别老师出门献艺。秦青并不阻止他。第二天,秦青在城郊的大路旁为薛谭饯行,唱起了一首抒发惜别之情的歌曲,歌声传遍四野,振动林木,高入云霄,好像连浮动的白云也在驻足聆听。此情此景,使薛谭领略到老师歌唱的艺术魅力,想到自己差得太远,十分惭愧,于是倒身下拜,请求老师收留他继续学习。终生不敢再提回家二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艺术是没有止境的;同时也警戒人们,一知半解,自以为是是学习的大敌!

三、 绕梁三日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传说战国时期,一位叫韩娥(据说也是秦青的弟子)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断粮已好几日了,于是在齐国临淄城西南门卖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人们都说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韩娥投宿一家旅店,因为贫困,韩娥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韩娥伤心透了,“曼声哀哭”而去。声音是那么悲凉,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象沉浸在哀怨里。一时间,“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旅店主人只好又把她请回来唱一首欢乐愉快的歌曲。韩娥“复为曼声长歌”,众人闻之“喜跃抃舞,弗能自禁”,气氛顿时欢悦起来,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其歌声之动人,乃至于此。

因此后世就有了“余音绕梁”、 “绕梁三日”的成语典故,以形容美妙的歌声和音乐的魅力。

四、 高山流水

〖出处〗《列子?汤问》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就摔破了琴,终生不再弹。

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五、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

〖出處〗 《楚辞》中的《宋玉答楚王问》

楚襄王向宋玉问道:“先生难道有什么不好的行为吗?为什么广大士民都说您不好呢?”

宋玉回答说:“是的,不错,有这么回事。但希望您能宽恕我的过失,让我把话说完。有一位在郢都唱歌的客人,开始他唱《下里》、《巴人》,都城里聚集起来跟着唱的有几千人,接着他唱《阳阿》、《薤露》,都城里聚集起来跟着唱的有几百人,后来他唱《阳春》,《白雪》,都城里聚集起来跟着唱的不过几十人,最后他时而用商音高歌,时而以羽声细吟,其间杂以宛转流利的徵音,这时都城里聚拢来跟着唱的不过几个人而已。这说明他唱的歌越是高深,能跟着唱的就越少。那些高洁的人物有如美玉一般的品行,超世独立;而那些世上的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我的行为呢?”

4.有关音乐家的励志故事 篇四

外出求学

在巴赫成长的年代,贫穷落后的德国,交通和乐谱印刷尚不发达,要想向著名的大师们学习,除了抄录他们珍贵的乐谱手抄本,就只有亲自拜访他们,聆听他们的教诲。这对于家境贫寒的巴赫来说,注定要踏上一段段艰辛的求学之旅。

15岁时,巴赫离开了哥哥,徒步300公里前往吕内堡学习。在吕内堡圣米歇尔教堂学习期间,他结识并熟悉了该城的管风琴大师伯姆和他的音乐;巴赫还多次徒步一整天前往汉堡聆听赖因肯的演奏,还有一次徒步两天前往策勒聆听那里法国风格的宫廷乐队的演奏。

在一次从汉堡回到吕内堡的途中,他没有了路费,饥饿难耐地坐在路边一个小饭馆旁歇脚。突然饭馆窗户里扔出两个鱼头,巴赫连忙过去捡起来想以此充饥。没想到鱼头里藏著两个金币,原先这是好心人对他的施舍。巴赫感激万分。这下他不仅仅填饱了肚子,还凑足了下次去汉堡的路费。

17,巴赫已经担任阿恩施塔特新教堂管风琴师一职,他向教堂当局请假去吕贝克聆听著名德国作曲家布克斯特胡德的管风琴作品演奏会。在那里他被布克斯特胡德的音乐迷住了,待了四个月才回到。为此他受到了教会当局的训斥。

管风琴之王

巴赫可称得上是“管风琴之王”。管风琴是巴赫一生的主要创作工具,也是最能体现他演奏艺术的乐器。巴赫生前作为一个管风琴演奏家的名气远超过了他作为作曲家的声望。巴赫首创了五指并用的管风琴演奏技巧(此前的音乐家很少用拇指触键),并高度发展了运用踏板的技巧。

17底,巴赫访问了卡塞尔城,为弗里德里希亲王演奏了管风琴,引起了轰动。时隔多年后,有人这样回忆当时的情形:“他的脚在踏板上飞行,仿佛是长了翅膀一样,使得声音像暴风雨中的雷鸣闪电一样在回响。亲王脱下手指上的戒指赠给了他。试想,如果巴赫熟练的脚也得到这样的赠与,那么亲王又将以何物去奖励他呢?”

一位著名音乐家在巴赫逝世后这样评价他:“就像希腊只有一个荷马,罗马只有一个维吉尔,德国也只有一个巴赫。无论是在作曲艺术或管风琴和羽管键琴的演奏上,全欧洲迄今还没有人能与他相比,将来也不会有人能超过他。”

巴赫的另一样绝技是即兴演奏。他的儿子之后回忆说,父亲经常即兴弹奏不可名状的美妙旋律,一连几个小时都不停,没有一首谱写下来的曲子能够与之相媲美。17,巴赫前往吕贝克访问了97岁高龄的管风琴大师赖因肯,并根据他的主题即兴演奏了幻想曲《在巴比伦河畔》,一连两个小时,才思化作美妙的音符汩汩流淌出来。赖因肯惊叹道:“我原以为这门(即兴演奏)艺术已经死去,此刻我看到它在你身上还活着。”

据说巴赫还喜欢到郊外乡村简陋的小教堂弹奏。有一次,一位久闻巴赫大名但并不相识的乡村风琴师听过巴赫用简陋的管风琴弹出了惊人美妙的音乐时,他对眼前这位非凡的陌生人说:“您如果不是伟大的巴赫,就是一位来自天堂的天使。只有他有这样的技艺!”

入土难安

1750年7月31日,巴赫入葬于莱比锡圣约翰教堂墓地的南墙下,没有墓碑或任何纪念物。因此,他的准确墓址很快就被人遗忘了。

近一个世纪后,人们才又记起了这位音乐大师。1850年成立的巴赫学会为了弥补前人忽视大师的罪过,决定在1885年即巴赫诞辰2之际重修巴赫的陵墓。然而,世事沧桑,风物全非,墓地已是荒烟蔓草,巴赫墓址已不可寻。无奈,莱比锡市政委员会只好在墓地南墙钉了一块铭牌,上面刻着: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750年7月31日葬于此处”

又过了9年,教堂墓地翻修,推倒南墙,挖掘地基,这才有了一个寻找巴赫遗骨的机会。但是1750年下葬在此的有1000多人,寻找巴赫遗骨无异于大海捞针。幸好查点纪录才明白,这1000多人中,只有12人是用橡木棺材盛殓的,而巴赫就是其中之一。

1894年的一天掘出了三副橡木棺材,其中一副有一成年男性骨骼,身材不高,头部很大,额头略平,下巴厚重,眼窝深陷。经与巴赫肖像比较,又经科学的检验,认定这就是巴赫的遗骨。随后,遗骨被装入一口厚重的石棺,安置于圣约翰教堂的祭坛下。石棺上简洁而庄重的刻着: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

5.与音乐有关的成语典故300字 篇五

中国流传的“下里巴人”的成语故事,讲的就是多年前战国时,有客人在楚国郢都唱巴人歌曲,一曲“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之者数千人”。这可以说是有史记载的世界上最早最有名的“流行歌曲”了。巴部族以白虎为图腾,以部落首领廪君(传说是白虎的化身)为祖,勇猛且善歌舞。公元前1000多年前,武王伐纣,联合八百诸侯,其中“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一部分保留在古籍中,一部分埋藏在地下,一部分流传在民间。民间文艺之所以千古流传而不绝于世,在于它通过人民大众世代口头传承的形式,既可以免遭“焚书”之劫,又可避“文字狱”之难。战国时期流传于巴、楚民间的《下里巴人》,便是由古代人传承下来的原始乐歌,巴人是一个历史十分悠久的民族,其历史可上溯至夏禹时代。

宋玉将当时(楚王即楚襄王,其年代在公元前3世纪)楚地传唱的歌曲分作三类:一类之《下里巴人》相当于现代的通俗歌曲;二类之《阳阿》、《薤露》比较通俗;三类之《阳春》、《白雪》为高雅歌曲。

6.有关音乐名人名言 篇六

2. 音乐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面。——恩格斯

3. 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雨果

4.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孔子

5. 我愿意是我的作品成为战歌。——(波)肖邦

6. 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苏霍姆林斯基

7.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贝多芬

8. 音乐是建筑在美的基础上面的一种艺术。——青主

9. 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德)贝多芬

7.小议有关计算机音乐表现力的发展 篇七

计算机音乐 (Computer Music) , 俗称“电脑音乐”, 从广义上说, 是指所有用有CPU的数字电路进行与音乐有关的工作, 狭义的计算机音乐是指计算机音乐作品。MIDI是构成计算机音乐的核心, 一般意义上的计算机音乐作品都是用计算机和MIDI制作出来的。

2 计算机音乐制作与真实乐队的区别

2.1 计算机音乐制作中混响的空间不统一

因为在计算机音乐制作中会用到各种各样的软件音源, 而这些音源的生产厂家不尽相同,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音色的融合性。真实乐队都是在同一个空间演出, 乐器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后产生各种谐波共鸣与泛音交织, 空间感是立体的、真实的、饱满的。而计算机音乐不是在真实环境中产生的, 不会产生泛音和谐波, 再加上这些不同声部的原始声音混响来自不同空间, 导致计算机音乐给人的感觉是干巴巴的、难以融合的。

2.2 计算机音乐制作的响度问题

真实乐队的响度没有限制, 而且不会产生失真, 而计算机音乐的响度过大则会出现削波失真的爆音。

3 计算机音乐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音乐经过三个发展阶段:电子时代、合成器时代和计算机时代。

3.1 电子时代

电声乐器的尝试要追溯到在十九世纪末。电子音乐的前二十年不仅让自己得到了发展, 也催生出就了一大批卓越的音乐家和具有影响力的电子音乐作品。

3.2 合成器时代

最初的合成器诞生于1955年, 1957年马克思·马休斯发明了数字音频技术以及数字声音软件MUSIC1, 1964年出现了电平控制台, 1983年MIDI协议1.0正式颁布。

3.3 计算机时代

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问世开始, 人们就开始用它尝试制作音乐。近年来, 计算机音乐日益壮大, 成为现代音乐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计算机音乐虽在我国起步较晚, 直到1984年才建立起第一个“计算机音乐实验室”, 但三十年来, 中国在计算机音乐的创作、研究和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4 计算机音乐的主要特点

计算机的音乐不同于传统音乐, 它具有几下主要特点:

4.1 潜力和可扩展力巨大的音色和手法

计算机音乐除了GM标准包括的128种通用音色外, 还包括GS、XG标准的音色, 更具有丰富的外置音源和软波表音色, 而且这些音色还可以轻松的通过修改产生出新的音色。取之不尽的音色为创作手法带来的潜力是无限巨大的, 既可以对传统乐队进行逼真模仿, 也可以创造出区别于传统音乐的新风格。

4.2 变化无穷

修改和编辑计算机的音乐可以说是易如反掌, 是传统音乐望尘莫及的, 这从理论上为音乐的尽善尽美提供了可能

4.3 效果的即时检验能力

用传统方法创作的音乐作品的效果检测速度相当的慢, 甚至永远不能检测。很可能永远也无法检验作品的实际效果。计算机音乐的效果则可以瞬时再现, 可以立即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

4.4 融合性强

计算机音乐和传统音乐不是格格不入的关系, 它们可以通过音频方式与MIDI方式很好地组合在一起, 共同支撑起音乐这座大厦。

5 计算机音乐表现力的发展趋势

数字音频技术给计算机音乐带来的发展是空前的, 它成就了不同层次的音乐爱好者的音乐梦。计算机音乐的发展呈现出以下一些趋势:

5.1 音色扩大, 音品提升

5.1.1 硬件设备日新月异

随着制造成本的降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为硬件音源的发展提供了大好机会, 其发展势头可谓一日千里。

5.1.2 软件音源推陈出新

无论在存储容量、运算能力还是数据读取方面, 计算机的能力都远远高于硬件音源, 软件音源的性能也是硬件音源望尘不及的, 当前在音乐制作中软件音源基本替代硬件音源, 这些仿真插件音源所配备的音质和仿真技巧让众多硬件音源相形见绌。同时, 软件采样器的不断发展, 也让硬件采样器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出来, 功能强大的软件采样器的广泛使用大大提升了音乐作品的表现力。

5.2 编辑手段多样化, 创新个性化功能

随着技术的进步, 计算机音乐的制作效率进一步提升, 作品的艺术性和技术化水平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让音乐创作者灵感的捕捉和意图的表达如虎添翼。

5.2.1 软件的综合编辑能力更强

有些电脑音乐软件, 如SONAR和CUBASE, 编辑功能十分强大, 不仅能较好支持音频和MIDI的制作, 还能对DXI和VSTI格式的软件插件音源进行编辑, 其功能相当于一个高级工作站软件。软件编辑功能的增强不仅降低了工作时间, 而且大大提高了计算机音乐的表现力。

5.2.2 开发软件更具针对性

音乐风格的不同给制作途径和手段的多元性提出了要求, 于是针对不同音乐风格的软件 (如STORM, ABSINTHE等) 应运而生, 使计算机音乐的制作流程更加简化, 水平越来越高。

5.2.3 效果器内部参数的可调整性不断提高

比如TC Native Reverb混响效果器, 提供了反射延迟时间、混响衰减时间、空间形状、空间大小及混响色彩等丰富的可修改参数, 其可调参数的表现形式都是非常形象的, 方便了使用者对其含义的理解。

6 结语

计算机音乐的发展和创新大大提高了作品的表现力, 让音乐家的作品音响效果发挥到极致。随着新技术在计算机音乐中的不断作用, 人们也从积累到沉淀, 逐渐对计算机音乐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计算机表现力的评判在人们全面了解和接受计算机音乐后自然会有一个标准。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 计算机音乐被越来越多的音乐工作者青睐, 原来繁杂的音乐制作工作可以用电脑、声卡、音序器软件和软件合成器音源轻松完成, MIDI音序器软件和多轨录音平台的整合, 让软件音源和真实乐器的录音融入乐曲变得更加便利。近年来, 随着软件音源的不断升级, 其采集的乐器音色越来越逼真, 大有乱真真实乐队的势头;各种软件效果器也迅猛发展, 加速了计算机音乐的成熟, 使其发展成为一个完整而丰富的系统。

关键词:小议,有关,计算机,音乐表现力发展

参考文献

[1]龚镇雄.计算机音乐的进展[J].中国音乐学, 1995 (04) .

[2]庄曜.电脑音乐制作观念[J].音乐研究, 2000 (03) .

8.流行音乐有关的论文 篇八

东头村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地处太行山东麓的井陉县三大古城之一的威州镇。截至2004年底,东头村共781户,2779人,耕地2922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目前,当地人依靠到各地打短工为主要经济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426元。① 东头村依山而建,东高西低,分为东牌、中牌、西牌和西寨牌四个部分。李姓氏族占全村人口80%左右,据说,他们是从“山西大槐树”移民而来。

东头村现有玉皇大帝庙、佛祖庙、送子观音庙、龙王庙和五郎庙等各一座,以及观音堂和关帝庙等各四座庙宇。目前,井陉地区庙会广布村落之中,几乎每村都有庙会,各类庙会达36种之多。②但唯有观音老母庙会最普及,正如“重修观音堂碑记”所讲“大凡众生之苦难,非菩萨之慈悲不足以救之。然则,广而且大感之斯灵者其惟白衣大士乎?”③

当地的观音老母庙会有两类,一是根据观世音菩萨诞生、得道和涅槃的日期,在一年中分三个时期举行系列庙会;二是只在其得道日举办庙会,东头村观音老母庙会即属于后者。据老人们讲,东头村原本没有庙会,1985年,东头村欲将观世音菩萨修成正果的农历六月十九日设立为本村的观音老母庙会日期,因农忙和天气炎热,人们将庙会的日期改为农历七月十九并延续至今。笔者于2007年8月27—9月5日全程调查该庙会。庙会共分4个阶段:庙会准备阶段、请神仪式、敬神仪式、送神仪式。

二、社会性别视角下有关音乐与行为的主动选择分析

20世纪60年代,西方女权主义提出了“Gender(社会性别)”概念。社会性别理论是一个包容两性的对比研究视角,具体是指“在特定的文化和历史时期中,从对男女的不同规范要求表现出的不同的社会性别关系,或不同的社会性别机制,或这些关系和机制在社会经济政治变迁中的变迁”。④作为声音的创造者和使用者由于性别的不同会对声音的主动选择做出不同的判断,使声音符合其性别和身份特征。本文特别关注音乐所依附的仪式过程中考察其性别区分,审视民间庙会活动中的音乐和行为所蕴含的性别联系。下面将从两个方面阐述男、女两性的音乐与行为研究:第一,男、女两性在音乐表演行为方面的主动选择差异;第二,舞蹈仪式中的角色性别与乐曲连缀中的性别因素。

1.男、女两性在音乐表演行为方面的主动选择差异

(1)器乐演奏中的主动选择差异

器乐演奏包括武术会锣鼓乐、拉花笙管乐、秧歌、霸王鞭锣鼓乐、单鼓乐和诵经锣鼓乐以及歌伴舞乐队等各种组合形式。其中,作为当地流传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武术会锣鼓乐、拉花笙管乐的传统乐曲和歌伴舞乐队全部由男性演奏;单鼓乐和诵经锣鼓乐由(女性)宗教神职人员演奏;秧歌和霸王鞭锣鼓乐由男、女共同演奏。

两性使用的乐器比较:按照萨克斯的乐器分类法,东头村观音老母庙会中男性使用的乐器可分为:膜鸣乐器(堂鼓、大鼓)、体鸣乐器(大铙、大钹、大锣、小锣、云锣、铛子)、气鸣乐器(小管、曲笛、笙)和电鸣乐器(电子琴)等四类,共计12种乐器。特别要说明的是东街拉花队使用的是录制好的磁带伴奏,但是考虑到井陉拉花在目前的传承中依然保持男性演奏拉花音乐的笙管乐伴奏形态,并在多个村庄中流传,如东南正拉花、庄旺拉花、小作拉花等,此外磁带伴奏中的拉花音乐保持较传统的曲牌音乐,因此将磁带伴奏中拉花音乐的表演者列为男性。女性使用的乐器可分为:膜鸣乐器(手鼓、单鼓、大鼓)和体鸣乐器(小镲)等两类,共计4种乐器。男女合奏的锣鼓乐表演中,女性打大鼓领奏,男性演奏锣、镲、钹等乐器伴奏。两性使用乐器种类的数量中,男性使用的乐器种类占75%,女性使用的乐器种类占25%,男性的乐器组合形式与音色变化也更丰富。男性器乐演奏者都是花会队伍中的专职演奏人员,他们不参与舞蹈或歌唱表演;女性器乐演奏者同时还是花会的表演者和演唱者。

男、女两性的演奏技巧和乐曲比较:男性乐队中,武术队锣鼓乐采用曲牌体,有固定的锣鼓牌子,共三套锣鼓节奏(?眼请神锣鼓?演?眼丰收锣鼓(一)?演?眼丰收锣鼓(二)?演)。并能够即兴演奏,各声部之间在节奏、音色上都有鲜明的对比,音量宏大,音乐热烈,速度变化多样,技巧性强,节奏变化较复杂。因其与武术表演相配合,在审美中注重宏亮、快速、节奏变化多样的声音效果。拉花笙管乐属于传统器乐曲,受历史传承因素影响,井陉拉花的发源地东南正村仍然保持全部由男性演奏,音乐结构采用曲牌体,由6支器乐曲(?眼粉红莲?演?眼春夏秋冬?演?眼小二番?演?眼大八板?演?眼看亲人?演?眼迎风飘?演)和2首歌曲(《腊梅花》《采椒》)伴奏组成,演奏技巧复杂。武术队锣鼓乐和拉花笙管乐的演奏者都体现了他们的世俗人员身份——注重音乐的娱乐性。女性乐队中,单鼓乐只有两种节奏类型,形式简单,诵经锣鼓乐也仅仅是为了统一诵经的速度而起到控制节奏的作用,它们都没有形成锣鼓曲牌,也没有即兴演奏,音量小。由于这些女性演奏人员都具有宗教神职人员的身份背景,因此她们所奏的乐器也被称为法器,她们的器乐演奏是为宗教仪式服务,因此在节奏和演奏技巧中更为简单、质朴。男、女合奏乐队中,男、女共同演奏的秧歌锣鼓乐和霸王鞭锣鼓乐使用的乐器与武术会相同,除了鼓师不同,秧歌锣鼓乐和霸王鞭锣鼓乐由女性担当鼓师,其他伴奏者由武术会锣鼓乐人员担当。舞蹈音乐由简单的节奏组成,难以形成较复杂的锣鼓曲牌,缺少即兴演奏,音量明显小于武术会锣鼓乐,各声部之间虽然在节奏、音色上都对比,但缺乏变化。在平时的练习中,只有一位女性队员用小鼓伴奏,在娱神娱人的庙会中为了烘托气氛,临时使用武术会锣鼓乐器,这位女性队员改击大鼓,以控制场中表演。因此,从乐器使用种类、乐曲的数量和演奏技法的复杂性等方面,男性比女性占据更明显的优势。在歌、舞、乐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中,男性更多地选择了以器乐演奏为主。

(2)两性歌曲比较

女声歌曲即女性演唱的歌曲,包括多种类型歌曲,其中歌曲《腊梅花》、《采椒》属于传统民间小调,《天路》、《为了谁》、《Super Star》和《圆梦》属于现代流行歌曲,语言性较强的自编说唱调1首,观经灯仪式中神婆子的即兴编唱、送神歌曲以及诵经歌曲《十层楼》、《采茶》、《皇姑担经》和《王母圣经》属于宗教类歌曲;在音乐结构上,传统民间小调和宗教类歌曲多采用单乐段的分节歌形式,现代流行歌曲采用二段体结构;在音乐手法上,观经灯仪式中神婆子采用了在核心音调基础上的即兴编唱。此外,女性不仅演唱传统形式上的女声歌曲,还出现了跨越性别界限的歌唱形式,原本是男、女声对唱歌曲《拥军花鼓》和男声歌曲《小白杨》,也被转换为全部由村中女性演唱,前者用于舞蹈伴唱,后者用于独唱。女性的这种跨界选择行为一方面表明了她们在歌曲演唱方面的全面性,更重要的是体现出对社会权利的争取和自我价值的认同等方面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男声歌曲即男性演唱的歌曲,包括《中国功夫》和《小薇》,它们属于现代流行歌曲,采用二段体结构,这两首歌曲都使用卡带播放,前者用于表现内容为男性色彩的中国武术的独舞伴奏,后者用于现代舞蹈形式的恰恰舞伴奏。对于东头村男性来讲,他们可以参与器乐演奏和武术表演,演唱歌曲似乎不属于他们的领域,村中没有男性参与演唱歌曲,男性的这种行为让女性的自我价值的认同得到进一步加强。

男、女声对唱歌曲即男性和女性共同演唱且有性别角色划分的歌曲。现代流行歌曲《纤夫的爱》即属于这一类,采用二段体结构,这首歌曲用于有性别角色区分的秧歌表演伴奏,使用卡带播放。

在歌曲演唱方面的主动选择中,女性的主动选择占据绝大多数,在歌曲题材、体裁、音乐结构和发展手法等方面以及跨越性别的歌唱中,显示了她们在庙会仪式中歌曲音乐内所占的重要地位。

(3)两性舞蹈比较

舞蹈表演中的性别因素可以从表演者的扮演角色、服饰和肢体动作的对比中分为两类。一是有性别角色区分的舞蹈仪式表演,包括东街拉花(男—伞公,女—村姑)、观经灯仪式(玉皇大帝和女弟子)、中南街霸王鞭和东街秧歌(男舞者和女舞者)等。二是只有女性表演的舞蹈,她们分别是东街霸王鞭、东街歌伴舞和东街功夫扇。据村民讲,武术会在几年前还参加庙会演出,由于外出打工男性的增多,村中已经不能凑齐武术会的表演人员,因此在最近几年的庙会中没有男性舞蹈表演,在当下舞蹈表演中女性的实际参与者已达到100%。

根据《井陉拉花》书中的照片和笔者对井陉拉花的传承村(东南正村)采访中获知,20世纪30年代,传统拉花表演由6位少年男子组成,分别扮演男角和女角;1957年,井陉拉花在“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照片中仍然由男性组成;1979年,经过改进发展的井陉拉花参加了“庆祝建国三十周年调演”,照片中首次出现男女共同表演,这种情况目前还在东南正村保持;东头村拉花传自县文化馆教习,现在的表演完全由女性组成。这种舞者性别的变化过程体现了女性对于舞蹈表演的主动选择已成为参与社会性别分工的重要内容,女性意志在舞蹈表演中得到充分的表达。

2.舞蹈仪式中的角色性别与乐曲连缀中的性别因素比较

舞蹈仪式的音乐伴奏出现了不同的连缀形式,目前分为4类:(1)器乐曲和女声歌曲连缀;(2)器乐曲和男、女声对唱歌曲连缀;(3)女声歌曲和男声歌曲连缀;(4)器乐曲连缀。

(1)器乐曲和女声歌曲连缀。例如:东街拉花、观经灯仪式和中南街霸王鞭的音乐连缀。

东街拉花属于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井陉拉花的一支,井陉拉花是河北省三大民间舞蹈之一,东街拉花使用的音乐即为当地传统拉花音乐,包括传统器乐曲?眼粉红莲?演、?眼春夏秋冬?演、?眼小二番?演、?眼大八板?演和由县文化馆创作的器乐曲?眼看亲人?演、?眼迎风飘?演以及传统女声歌曲《腊梅花》、《采椒》连缀;观经灯仪式的音乐连缀中,器乐曲?眼单鼓段?演是简单而固定的敲击节奏,《送神歌曲》是在当地传统小调基础上填入新词,而象征玉皇大帝的唱歌的《神歌》则是在传统小调基础上的即兴编唱;中南街霸王鞭在传播过程中当地人为其融入了新因素,采用了器乐曲?眼锣鼓段和陕北秧歌歌曲中的《拥军锣鼓》,以及当地说唱音乐特征的《说唱段》连缀。

(2)器乐曲和男、女声对唱歌曲连缀。东街秧歌的表演形式已脱离传统秧歌表演的特征,没有传统的器乐曲,而是由当下流行的?眼秧歌曲?演和20世纪90年代的男、女对唱歌曲《纤夫的爱》连缀而成。这种表演方式与在现在城市中许多中、老年人所跳的秧歌舞蹈没有太大区别,甚至器乐曲和歌曲的连缀都相同。

(3)女声歌曲和男声歌曲连缀。北山恰恰的表演形式源自国外“恰恰舞”的舞蹈形式,其实际舞蹈表演特点已趋向现代城市中的群体“街舞”形式,由于这种舞蹈形式也只是近些年由西方传入我国,所以音乐中没有中国传统器乐曲,而是采用流行于21世纪初的女声歌曲《Super Star》、《圆梦》和男声歌曲《小薇》连缀组成。

(4)器乐曲连缀。武术会锣鼓使用乐曲是专为武术会表演伴奏的?眼丰收锣鼓(一)?演和?眼丰收锣鼓(二)?演连缀。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舞蹈在由传统到现代的传承以及外来舞蹈的传播中,舞蹈音乐中的乐曲连缀方式也在发生着变迁。其中,在有男、女角色配合的舞蹈中,传统舞蹈采用器乐曲和女声歌曲连缀;近代舞蹈采用器乐曲和男、女声对唱歌曲连缀;外来现代舞蹈采用女声歌曲和男声歌曲连缀。在只有男性角色的武术表演中,传统的武术表演依然采用传统锣鼓乐曲牌伴奏。

结论

东头村“观音老母庙会”体现出男性和女性对音乐领域的不同选择,男、女两性在歌、舞、乐表演形式的选择中,男性以选择器乐演奏为主,女性以选择歌唱和舞蹈表演为主。民间歌舞表演中,往往是歌、舞、乐形式并存,代表男性的复杂器乐演奏和代表女性的歌曲演唱,通常以乐曲连缀的形式为具有性别角色区分的舞蹈伴奏,体现出乐曲连缀中的性别组合特征。

①井陉县志编纂委员会《井陉县志》(1985-2004年),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②政协井陉县委员会编《井陉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卷),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259—260页。

③井陉县史志办公室《续修井陉县志(清·光绪元年修)》,1988年整理重印版,第116页。

④王政《关于“Gender”的翻译及其背后》,载于杜芳琴、王政主编《社会性别》(第一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页。

荣英涛 中央音乐学院硕士

9.有关三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篇九

本学期我任教的年级为三年级1——5班的音乐课,我从综合课入手,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美育,在课上进行多媒体教学,努力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逐步实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年龄特点原因,他们比较爱好歌、舞、一类的唱游课,这种课型使学生在学习时积极性高,创新能力能够自然发挥。

本学期,学生音乐水平已有明显好转,但还有一部分同学音乐基础知识欠佳。音乐知识的欠佳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能力。所以,课堂中结合基础知识进行音乐教学以此提高学生歌唱的完整性。总的来说,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注重音乐基础知识训练,进一步巩固、完善教学。提高学生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定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从教学理念上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学生,注意个性发展。”本教材共分九个单元。主要内容按欣赏、表演、编创活动几大块安排。在欣赏方面着重倾向于声乐作品,欣赏优秀的中外声乐作品中了解一些关于人声的知识及声乐的演唱形式。在表演方面增加学生个性发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渗透。并使所学的乐理知识在实践和创造中得以运用和创新。在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创新能力和感受能力。

第一课《童年》 表演《摇啊摇》、《小酒窝》,欣赏钢琴曲《童年的回忆》,合唱曲《我们多么幸福》,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

第二课《草原》 表演《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欣赏《草原放牧》《草原巡逻兵》,通过听、唱、舞、奏、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这一地区的民族风格。

第三课《友谊》 表演《原谅我》《噢!苏珊娜》,欣赏《同伴进行曲》《船 歌》,表达同伴间的珍贵友谊,体现好伙伴之间的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

第四课《放牧》 表演《小牧笛》《放牛山歌》,欣赏《小放牛》《牧歌》,通过本课学习了解音乐与地区之间密切的联系,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音调,激发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第五课《妈妈的歌》 表演《妈妈的心》《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欣赏《妈妈之歌》《鲁冰花》《小白菜》,体现不同形式、不同民族的少年儿童歌曲对妈妈深切的爱。

第六课《四季的歌》 表演《四季童趣》《捉迷藏》,欣赏《樱花》《雪花飞舞》,感受并体验音乐作品相互不同的风格与情趣。

第七课《钟声》 表演《铃声叮叮当》《美丽的黄昏》,欣赏《维也纳的音乐钟》《灵隐钟声》,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第八课《爱鸟》 表演《一只鸟仔》《小乌鸦爱妈妈》,欣赏《对鸟》《空山鸟语》,通过唱鸟、爱鸟、护鸟,增强环保意识,增进自然常识,提高审美情趣,发展联想、想像。

第九课《丰收歌舞》 表演《桔梗谣》《圆圆和弯弯》,欣赏《丰收之歌》《丰收的喜悦》,表现人们喜庆丰收的欢乐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养成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等。鼓励学生自信地演唱、演奏,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

四、教学目的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2、能自然的有表情的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作活动。

3、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五、教学内容和要求

1、本学期通过对学生坐姿、唱姿、合理呼吸的培养,为学生学习音乐打下基础。

2、通过对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及唱游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融会贯通,提高其音乐素质。

3、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的艺术修养,音乐素质大大提高。

六:教学措施

1、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发声演唱;

2、注重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知识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

3、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情绪来演唱不同的歌曲。

4、每节唱歌课都要给学生留有练习巩固时间,教师给予正确处理、引导;

5、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了解一些音乐知识;

6、通过律动教学,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加强学生的素质;

7、在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歌舞唱游课中渗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8、利用多媒体开展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生活。

七、课时安排

教学进度计划

第一课 《童年》 3课时

第二课 《草原》 3课时

第三课 《友谊》 3课时

第四课 《放牧》 3课时

第五课 《妈妈之歌》 4课时

第六课 《四季的歌》 3课时

期中复习

第七课 《钟声》 3课时

第八课 《爱鸟》 3课时

第九课 《丰收歌舞》 3课时

复习课 本学期学过的音乐和歌曲

三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1、从音乐科的特点出发,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基础,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学科教学中。

2、正确处理知识的逻辑顺序,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选择教学内容,努力处理好内容的浓度和广度。

3、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12课,后面还有选唱选听的歌曲共四首。每一课都有一个主题,每课都包含“演唱”、“听赏”“活动”等内容。

在本册中,歌曲内容健康生动活泼,体现了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指导学生有表情自信地演唱基础上进行有关爱国主义的教育以及体验各种生活的乐趣,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音乐知识有:节奏的把握、人声的分类、各音符的掌握、四分休止符的学习和音乐家聂耳的.故事等等。活动和音乐童话剧是教材的特色之一,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更好的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并达到多种技能的综合运用;通过表演童话音乐剧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乐趣和教益,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音乐。整册教材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为动力,充分体现玩中学、学中玩。

三、学生分析:

1学生人数多,不太易于管理,要有适当的方法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小学生好动,还有一部分学生顽皮,但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

3现在的小学生智力水平相对高,动手能力也较强。

4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应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5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6虽然已经是小学阶段的第三年了,但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习惯还是非常重要(正确的演唱姿势、上音乐课的习惯、游戏的规则等等)。

四、教学目标: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2通过欣赏优秀的儿童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和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习演唱、演奏的基本技能。

4培养学生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活动中运用乐谱。

5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及艺术想像和创造力。

6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友爱精神。

五、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1唱歌:

(1)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和气息方法。

(2)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2演奏:

能初步学习竖笛的基本演奏方法。

3听赏:

(1)了解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根据歌曲介绍中外音乐家。

(2)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

4识谱:

掌握各种基本音符、休止符及简单节奏,并能在活动中灵活运用。

六、教学进度安

第一周聆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

第二周表演《摇啊摇》,《小酒窝》

第三周聆听《草原放牧》《草原巡逻兵》

第四周表演《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

第五周聆听《同伴进行曲》,《船歌》

第六周表演《哦苏珊娜》《原谅我》

第七周聆听,《小牧牛》,《牧歌》

第八周表演《放牛山歌》《小牧笛》

第九周聆听《妈妈的歌》《小白菜》

第十周表演《妈妈的心》《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第十一周聆听《樱花》《雪花飞舞》

第十二周表演,《四季童趣》《捉迷藏》

第十三周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

第十四周表演〈美丽的黄昏〉

第十五周聆听〈对鸟〉〈空三鸟语

三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篇3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校三年级共有40人.是一个单班.对于三年级学生的知识面相对较窄,音乐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多,有一大部分在一、二年级学生乐理知识都没有掌握好,识谱能力和欣赏能力都较差,但他们的感受、探索、创新能力正逐步增强,必须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美。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歌曲和乐曲十八首,这些作品思想政治内容好,歌曲感情健康明朗、积极向上,音乐形象生动有趣、浅显易懂、富有童趣;其旋律明快、优美、质朴,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与较大的吸引力。其体裁形式活泼多样,格调清新高雅。它充分体现教科书对学生进行品德、意志、情感以及与人合作、处世的生活态度等方面的培养教育,有利于学生个性和谐健康的发展。

三、教学资源开发

发重视直观性和实践性教学,充分利用卡片、录音带、vcd、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和现代远程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四、教学任务和目标

⒈唱歌

本期背唱4至5首歌曲。

培养学生独立、自信的唱歌能力。

学生用正确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

学习用强弱快慢的手段表现歌曲情感。

学习简易的轮唱、二重唱。

学会使用竖笛吹凑简单的歌曲

2、音乐知识

学习有关识谱知识。较难的音程、节奏,可通过教师范唱、学生模唱的方法来解决。

3、欣赏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进一步加强情感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能注意倾听或哼唱主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的记忆力。

五、教学措施

在课堂上通过激趣、协作学习、自主学习。借助各种不同的课外资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气氛中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有关三年级音乐教学计划三篇】相关文章:

1.有关音乐教学计划

2.三年级音乐教学计划精选三篇

3.【热门】三年级音乐教学计划三篇

4.关于三年级音乐教学计划三篇

5.有关学期教学计划音乐三篇

6.有关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三篇

7.有关四年级音乐教学计划三篇

8.中学音乐教学计划三篇

10.与孝行有关的格言有关孝行的名言 篇十

1.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2.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3.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

4.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5.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 ——(前苏联) 马雅可夫斯基

6.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英国)莎士比亚

7.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鲍蒙特和弗莱彻

8.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9.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美国)罗素

10.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11.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12.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13.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14.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

15.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有关孝行的名言:

1.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2.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3.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4.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5.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6.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7.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8.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10.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11.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12.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13.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4.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15.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关于孝行的名言:

1.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2.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3.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4.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5.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6.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7.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9.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10.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1.长幼有序。——孟子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13.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14.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15.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16.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17.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18.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法)雨果

19.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11.流行音乐有关的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即兴伴奏,技巧,熟练掌握,运用,能力和水平

所谓钢琴即兴伴奏, 是指用钢琴为歌曲 (或乐曲) 快速并有效果地伴奏, 起到对歌曲的补充和衬托的作用。钢琴即兴伴奏技能是在眼看旋律的同时, 在脑中形成和声的配置和音型织体的编配脉络, 并能快速、即时在钢琴键盘上演奏出来。它是理论作曲知识和钢琴演奏技巧相结合的产物, 是中学音乐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

钢琴即兴伴奏的演奏能力是衡量一名音乐教师是否合格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中小学音乐教师中, 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参差不齐, 无论是音乐基础的好或差, 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一部分是键盘基础较差的教师, 大多集中于农村中小学或较偏远的中小学。他们进修的机会少, 专业素质较低, 同时一部分专业为舞蹈、声乐的教师, 这方面能力也欠缺一些。这些教师在我市中小学音乐教师中占较大的比例。他们钢琴弹奏技巧不扎实, 缺乏键盘和声基础, 甚至调性都识别不准确, 不会用和声来衬托丰富旋律效果, 伴奏音型掌握的少, 变化单一, 视奏能力和节奏感较差, 歌曲分析能力较差, 歌曲风格把握不准, 很难完成课堂教学中的歌曲伴奏, 更谈不上课外歌咏活动即兴伴奏的教学任务了。另一部分键盘基础较好的教师, 在弹奏技巧方面有较好的基础, 但钢琴技巧是以机械练习为主来再现乐谱内容的, 而伴奏技巧则是以创造性劳动来完成歌曲伴奏的, 并使之成为与歌曲相辅相成的整体。这部分教师虽然键盘基础较好, 但是固定调概念强, 对简谱这个首调概念就差一些, 往往是拿到一首简谱歌曲无从下手。在即兴伴奏时往往和声缺少色彩和风格上的变化, 伴奏音型缺乏整体设计及灵活转化, 在为民族风格的歌曲伴奏时和弦和音型的选择不规范, 往往伴奏不准确。

那么如何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提高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呢?笔者就自己的实践体会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自我训练和提高。

一、钢琴技巧

钢琴的演奏技术要求熟练掌握音阶、半音阶、短琶音、长琶音、双音、和弦、八度等有关技能, 关键是能熟练的掌握常见的调性。如:C大调与a小调, F大调与d小调, G大调与e小调, bB大调与g小调, D大调等。

弹奏能力要求达到熟练演奏车尔尼849的水平, 这样基本可以胜任中小学歌曲的即兴伴奏, 最好能达到车尔尼299或740水平。

针对部分教师的固定调概念强的问题, 可以把一首歌曲用不同调性来弹奏, 即移调练习。如C大调音阶是1234567i, 而移到F大调fa就是do, 其音阶为456b71234, G大调就是sol为do, 其音阶就是567123#45移调练习是钢琴即兴伴奏中非常重要的课题之一。可以从最简单的音阶开始, 逐步熟练掌握这几个调的基本和弦配置, 建立键盘上牢固的调性思维, 削弱固定位置的弹奏概念。

二、音乐理论

要想弹好钢琴的既兴伴奏, 必须要有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 如曲式分析、和声学等。

首先谈谈歌曲的分析。拿到一首歌曲先要确定它是什么样的体裁, 如进行曲、抒情曲、舞蹈性歌曲、爱情歌曲、劳动歌曲、军歌、儿歌等。例如:《我们走在大路上》、《当兵的人》为进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友谊地久天长》、《大海啊, 故乡》为抒情曲;《青春舞曲》为舞蹈性歌曲;《化蝶》为爱情歌曲;《歌声与微笑》为儿童歌曲等。然后确定调式、调性, 是大小调还是民族调式。再是曲式结构, 是一段体, 二段体还是三段体。曲式结构的正确划分, 关系着前奏、间奏和尾声的设计, 也关系着终止式的合理安排。

其次, 和声学方面, 就是要用正三和弦, 即Ⅰ-Ⅳ-Ⅴ级和弦, 如C大调的正三和弦为do-mi-sol、fa-la-do、sol-si-re;a小调的正三和弦就是la-do-mi、re-fa-la、mi-sol-si。来为歌曲配置和声, 能较熟练的掌握正三和弦的配置, 就可弹奏一些简单歌曲了。有能力可尝试加入副三和弦的配置, 最后加上属七和弦和其他七和弦的运用。

正确的和弦连接的顺序是和弦进行的重要依据, 如:Ⅰ-Ⅳ-Ⅴ7-Ⅰ、Ⅰ-Ⅳ-Ⅰ-Ⅴ7-Ⅰ、Ⅰ-Ⅵ-Ⅴ-Ⅰ-Ⅳ-Ⅰ-Ⅴ-Ⅰ等。否则将会出现功能倒置, 伴奏效果极不协调。

三、和声织体

和声织体就是我们常说的伴奏音型, 常见的有以下三种:和弦式、分解和弦、半分解和弦。

1.和弦式就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同时弹奏。基本的表现特点是坚定有力、气势磅礴, 适合演奏进行曲, 如歌曲《当兵的人》、《我们走在大路上》等。

以《当兵的人》为例, 可采用和弦式伴奏音型, 如下:

1=bB4/4进行曲速度、豪迈有力的

以《我们走在大路上》为例, 伴奏如下:

1=C4/4行进速度

2.分解和弦就是把和弦音按顺序单一奏出。表现特点为优美抒情, 适合演奏抒情歌曲。如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大海啊, 故乡》、《给未来一片绿色》等。

以《友谊地久天长》为例, 伴奏可采用分解和弦, 如下:

以勃拉姆斯《摇篮曲》为例, 编配伴奏如下:

3.半分解和弦就是单音和双音的结合, 如一单一双、一单两双〈四三拍〉、一单三双、一双一单等多种组合。弹奏方法多用断奏。表现特点为欢快, 活泼, 跳跃。如歌曲《铃儿响叮当》、《歌声与微笑》等。

以《铃儿响叮当》为例, 伴奏可采用半分解和弦, 如下:

1=C2/2小快板

以《歌声与微笑》为例, 伴奏如下:

也可以表现抒情的旋律, 如美国歌曲《雪绒花》, 伴奏如下:

1=C3/4中速

另外, 弹奏的速度也是决定歌曲情绪很重要的因素之一。伴奏音型选择的再对, 速度不适合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四、综合运用

综合运用是指钢琴技巧、和声基础、伴奏音型、歌曲分析四个方面的综合。

在综合运用方面, 首先要把以上几方面的技巧与知识牢牢掌握, 并做到灵活运用, 把握好歌曲的风格和基本情绪, 准确识别调式、调性、曲式结构形式。再就是为歌曲配和声, 选择恰当的伴奏音型为歌曲配伴奏。

(一) 为歌曲配置和声

和声和歌曲的调式、调性是紧密相连的。拿到一首歌曲首先要进行调式分析, 一般情况下, 歌曲结束在do音上为大调式, 结束在la音上为小调式。注意有些歌曲虽然是大调式, 但它的旋律也包含小调色彩, 同样有些歌曲为小调, 但也包含大调色彩。民族调式分为宫 (do) 商 (re) 角 (mi) 徵 (sol) 羽 (la) , 分析调式也是看歌曲的结束音。歌曲结束在do音为宫调式, 结束在re音为商调式, 以此类推。为歌曲配和声, 我们要学会从歌曲的旋律中找出隐藏的和声内涵。一般情况下, 一小节配一个或两个和弦, 不易配置过多和弦, 那样会很杂乱, 和声节奏就没有了。别外, 每个旋律音至少有三个以上的和弦可供选择, 以C大调为例:

do可能配置的和弦:Ⅰ、Ⅳ、Ⅵ、Ⅱ7/Ⅴ;

re可能配置的和弦:Ⅴ、Ⅱ、Ⅴ7/Ⅴ、Ⅴ7/Ⅵ;

mi可能配置的和弦:Ⅰ、Ⅲ、Ⅵ、Ⅴ7/Ⅱ;

fa可能配置的和弦:Ⅳ、Ⅱ、Ⅴ7;

sol可能配置的和弦:Ⅰ、Ⅴ、Ⅴ7、Ⅴ7/Ⅱ;

la可能配置的和弦:Ⅳ、Ⅵ、Ⅱ、Ⅴ7/Ⅱ;

si可能配置的和弦:Ⅴ、Ⅶ、Ⅴ7/Ⅵ、Ⅴ7/Ⅲ; (注:Ⅶ级和弦一般不用) .

配置和声的步骤如下:

(1) 以小节的多数音、长音、节拍强音来选择和弦。

(2) 一小节中有两种以上和弦选择时, 要前后联系起来考虑, 根据和声进行的规律来选择适当的和弦。

(3) 歌曲的关键部分选择适当的和弦, 如乐句和乐段的结尾, 即正格终止Ⅴ-Ⅰ;变格终止Ⅳ-Ⅰ;半终止、结束在或Ⅳ、Ⅴ级和弦。

(4) 和弦外音。怎样区别和弦外音在即兴伴奏中是非常重要的。和弦外音分弱拍外音和强拍外音两种类型。弱拍上的和弦外音有经过音、辅助音、换音、先现音等;强拍上的和弦外音有延留音、倚音等。

如上例 (1) 小节的la为辅助音、fa和re为经过音, (3) 小节的do为先现音, (5) (6) 小节的re和si为换音, (7) (8) 小节的第四拍do和la为倚音, (10) 小节的re为延留音。下面以歌曲《送别》为例, 用分解和弦伴奏音型

(1) 小节为主和弦。 (2) 小节可有两种选择, 下属和弦接主和弦或者下属和弦接属和弦。 (3) 小节有两个re为经过音, 配主和弦。 (4) 小节配属和弦, 为半终止。 (5) 小节si为经过音, 配主和弦。 (6) 同 (2) 小节。 (7) 小节mi为经过音, 配属七和弦。 (8) 配主和弦, 正格终止。 (9) 小节配下属和弦。 (10) 小节la为经过音, 配属和弦接主和弦。 (11) 小节第二拍的si为经过音、第三拍的la为倚音, 配下属和弦接主和弦。 (12) 小节配属和弦。 (13) 到 (16) 小节同 (5) 到 (8) 小节。

(二) 选择恰当的伴奏音型为歌曲配伴奏

伴奏音型与歌曲的风格、形象紧密相连。伴奏音型种类繁多, 但不管它怎么变化总离不开我们前面讲过的三种基本音型。即:和弦式、分解和弦、半分解和弦。这三种基本音型还可分为一个八度以内的单层次类型和八度以外的双层次类型 (即:低音与和弦式、分解和弦、半分解和弦的结合) 。

常见的伴奏音型: (以C大调主和弦为例, 2/4拍可参照4//4拍节奏)

一般情况下, 内容单一又比较短小的歌曲, 在音型选择上就不要有过多的变化。如歌曲《闪烁的小星星》、《多年以前》等, 选用分解和弦的伴奏音型就可以。但是针对一些内容较丰富, 篇幅较长的歌曲, 伴奏音型选择就要相应的运用多一些。如歌曲《英雄赞歌》, 为带副歌的二段体。

第一段可采用两种伴奏音型。前 (6) 小节可用分解和弦的音型, 注意 (5) (6) 小节的后两拍要用和弦式音型来表现英雄的壮志豪迈, (7) 到 (10) 小节用半分解和弦的音型, 副歌部分可采用和弦式音型, 还可以加上节奏的变化, 如小附点、前八后十六的节奏来表现革命战士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怎样灵活运用伴奏音型, 为歌曲配伴奏, 是钢琴即兴伴奏中关健的问题。前面我们说过的三种基本伴奏音型在一般情况下, 分别适合进行曲、抒情歌曲、欢快的歌曲, 但在实际运用中, 还是会有很多变化的。像同一种音型, 用不同的弹奏方法来演奏, 就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绪, 如半分解和弦用断奏弹法, 音乐就显的活泼、欢快, 而用连奏弹法就较平稳、抒情;分解和弦用断奏弹法就能表现出欢快的情绪。另外, 节奏的时值有了变化, 音乐的情绪也会随之变化, 如和弦式伴奏音型, 由一拍加长到四拍, 其音乐情绪也会较平稳、抒情, 如歌曲《念故乡》和一些流行歌曲就常采用这种音型;如果由一拍缩短为半拍, 其音乐情绪就会变的活泼、欢快, 如歌曲《小松树》用左手弹奏旋律, 右手用和弦式伴奏音型。

12.流行音乐有关的论文 篇十二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爱国的读后感作文500字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爱国的读后感作文500字 篇1

这个暑假,我在看完电视剧《穆桂英挂帅》后,突然对杨家将感兴趣起来,这时,妈妈看出了我的心事,于是,妈妈便带我去新华书店买书了。我挑中了《杨家将的故事》,一回家就迫不及待的看起来。

这本书我差不多是一口气读完的,因为,它深深的吸引了我。杨业英勇老练,他的儿子们也是智勇双全,他的孙子杨宗保也是少年英雄,真是虎父无犬子啊!而杨门女将更是了不起,个个都英姿飒爽。我不仅被杨家将吸引了,我还被他们的忠君爱国给感动了。

《杨家将的故事》这本书向我们讲述了八贤王用反间计让杨业归顺宋朝,杨业与太宗一起征辽,还救了太宗的命,太宗便更信任杨业一家了,赐了他们官位,爱国电影读书笔记 让他们管理军队,而杨家也不负圣望屡立奇功。可是由于奸臣潘仁美嫉妒杨业,让杨家家破人亡,只留下杨四郎、杨五郎、杨六郎三个儿子。但是,只有杨六郎一人回到朝廷。后来,他来到佳山寨,收了三名大将:岳胜、孟良、焦赞,还与将士们同吃同睡,由于他治军严明,将士们都英勇善战,敌人们都闻风丧胆。可是,大战在所难免。辽军摆下了变幻莫测的天门阵,杨家将靠神人帮助,大破辽军,还抓出朝中奸臣,又立一功。最后再讲了平定西夏后,书就看完了。

看完这本书我被杨家将的忠心耿耿感动了,就算杨家因为太宗用错了潘仁美而家破人亡,但杨家还是为保家卫国而誓死抗争。这时,我想道了那些抗日英雄们,他们不也和杨家一样,为保家卫国誓死抗争吗?有:勇挡枪口的黄继光、牺牲自己炸桥的董存瑞、英勇就义的刘胡兰等等。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换回了我们的幸福生活,而我们也应该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从小就要爱我们的国家!

有关爱国的读后感作文500字 篇2

20xx年的暑假,天数是特别的多,为了丰富我的知识面,我读了好多的书,其中《爱的教育》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帕尔多瓦的爱国少年》,使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故事讲的是一艘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到意大利的热那亚的法国轮船上的一件事。这艘船上有法国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和瑞士人,其中有一位衣着破旧的十一岁少年,他就是帕尔多瓦。少年遍体鳞伤,体弱多病,因为住的是二等舱,大家都奇怪地打量他。有人主动跟他说话,他也不理人家。不过,在旅客的再三追问下,少年终于开了口。那三位旅客听懂了他的话,大概出于怜悯,或者酒后兴奋的缘故,给了他一点钱,继续逗他说话。过了一会儿,他们不逗少年了,三个人互相谈着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谈到意大利的时候,他们情绪激昂,说什么意大利方方面面都糟糕透顶的。一个说:“是一个愚昧无知的民族!”另一个说:“是一个肮脏不堪的民族!”“强……”第三个旅客正要说出“强盗”二字的时候,一把铜币“飞”了过来。“拿回你们的臭钱去!”少年怒吼道:“我不要辱骂我祖国的人的钱!”

啊!“拿回你们的臭钱去!”这是从那个饥饿、衣衫褴褛而又体弱多病的意大利少年胸中迸发出的声音,他断然拒绝了辱骂自己祖国的人的施舍。我们当然可以怀疑那瘦弱的胸膛,到底能够发出多大音量,然而相信其中饱含的爱国之情,会跨越时空,在我们的耳畔回荡。

在似乎遥远的二十世纪,我们的祖国遭受了沉重的屈辱与灾难。可今天的我们,常常到了九月十八日,看日历才想起今天是“九一八”,国庆也变成了长假……

邓稼先说过:“回国不需要理由,离开自己的祖国才需要理由!”他的话,值得我们好好地回味……

有关爱国的读后感作文500字 篇3

今天,我津津有味地读完了詹天佑这篇课文,字里行间透露着詹天佑满腔爱国的情怀,引人入胜的字句铿锵有力,但詹天佑强烈的爱国情怀又怎能用言语表达呢?

1905清上级部门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时,他不顾外国人的冷嘲热讽毅然接受了任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詹天佑顶着压力坚持不用任何一个外国工程师值得我们敬佩,但看看我们,不会做的作业只要有人帮忙,有答案抄就乐得不得了,明知不好但却偏要。

詹天佑和工人们同吃同住凿开居庸关隧道时,山顶的泉水留了下来泥土成了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抬水。他白天去考察晚上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遇到困难时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修好,否则,不但让那些外国工程师嘲笑,还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轻心。”詹天佑前辈这种精神怎能不使我们敬佩呢?

詹天佑前辈不允许“大概”“差不多”这类词语出自工作人员之口,詹天佑对工程的负责,身先士卒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再想一想,如果我们都像詹天佑前辈那样事事都为祖国,处处为朋友做事细致周密的话,那么还会出现少写一个小数点,粗心做错题目的事情出现吗?

“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初建路网的梦想破灭令我抱恨终天,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这是詹天佑抱病时说的一句话,我们伟大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临死前都对祖国有着不变的情怀,我要以他为榜样,学习他那种坚持不懈勇于实践,做事一丝不苟的精神。

我为中国有詹天佑这样的工程师而感到骄傲!

有关爱国的读后感作文500字 篇4

读了钱学森爷爷的故事,我就被他的事迹深深感动了。

由于刻苦学习,年轻的钱学森爷爷就被美国聘为终身教授,被誉为:“在美国处于领导地位的第一位火箭专家”,一切待遇应有尽有。虽然美国给了他很高的`荣誉,但是当钱学森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这位每时每刻思念祖国的科学家顿时沉浸在极大的喜悦之中。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的根在中国。我可以放弃在美国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关不力量。”于是他毅然决定放弃美国的事业回国工作。但是美国当局不准他回国,并将他逮捕关押。但是他并没有屈服,后来在政府的协助下,被美方扣留并坚持斗争了五年的钱学森爷爷终于回到了祖国。钱学森爷爷是多么爱国呀!他放弃了在美国的优厚待遇,选择回到自己贫穷落后的祖国。并一头扎进了军事科学的研究中,他倾其所学,呕心沥血,不断推出科研新成果,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我国的“导弹之父”。这种爱国精神真是让我感动不已。

看了钱学森爷爷的故事以后,我觉得钱学森爷爷很了不起,因为钱学森爷爷心里始终想着祖国,他有一颗报效祖国的心。我是一名小学生,但我也是一个中国人,每当国旗升起的时候,每当国歌响起的时候,每当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得金牌的时候,每当我国的宇宙飞船飞上太空的时候……我都会为我是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华少年,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一定要向钱学森爷爷学习,继承并发扬他的爱国精神,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长大后我们也要向钱学森爷爷一样成为祖国的栋梁,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

有关爱国的读后感作文500字 篇5

肖邦曾说过:“爱国高于一切”。是啊,爱国是一种崇高而又圣洁的情感,不是一些虚伪的谎言,也不是一些做作的感叹,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书中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吧。留学生王渊本可以得到一十分荣耀的奖项,但这必须更改国籍,奖杯与她只有咫尺距离,但她却毅然放弃了,在奖杯与祖国之间,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祖国;小姑娘为了一枚硬币,竟不顾一切地在雨中寻找着,找不到就绝不回家,大家一定会认为这有点小题大做了,但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她对祖国的热爱;一位病危的老人在深度昏迷的状态下,亲人的呼唤并没能把他叫醒,而国歌却唤醒了他,可见祖国在他心里占有多大的份量……

同学们,相信这些故事你们也一定读过,它们是否拨动着你的心弦,震撼着你的心灵?看看我们的日常行为吧,升国旗时不行队礼、不行注目礼,不唱国歌,交头接耳、左顾右盼,甚至不爱护红领巾、国旗,在纸币上乱涂乱画……这些行为看起来是简简单单的小毛病,但都是对祖国不尊重,不热爱的表现。

小姑娘、老人、王渊……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做出了看似平凡却闪耀着爱国光辉的举动,而我们小学生现在可以做的有很多:如每天多认识一个汉字;多背诵一首古诗;多欣赏一曲中国民歌;更多地了解祖国璀璨文化;时时刻刻关心祖国发生的一切……这些看上去都是一些小事儿,但都是实实在在的爱国。

13.流行音乐有关的论文 篇十三

[有关北京有关医疗保险门诊报销和补充医疗保险的]

★ 海口医疗保险报销指南

★ 医疗保险报销有哪些程序

★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

★ 职工医疗保险报销流程

★ 重庆职工医疗保险怎么报销

★ 成都医疗保险报销新规定

★ 大额医疗保险的报销方式

★ 定州市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比例

★ (社保)医疗保险是怎样报销的?

14.流行音乐有关的论文 篇十四

一、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于西域乐舞史料的引用由来已久, 也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首先, 凡是研究中国音乐史的学者, 多涉及西域音乐史方面的资料, 如:杨荫浏的《中国音乐史稿》、沈之白的《中国音乐史纲要》、黄翔鹏的《中国古代音乐史》、阴法鲁的《新疆歌舞与唐代音乐》、等;其次, 非音乐界人士从研究文化的角度, 也常要涉及有关西域乐舞史料的研究, 如:常任侠的《丝绸之路与西域文化艺术》、任二北的《敦煌曲初探》、向达的《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王昆吾和何剑平的《汉文佛经中的音乐史料》;另外, 国外也有一批学者对于这一方面进行了研究, 如:林谦三的《东亚乐器考》、岸边成雄的《古代丝绸之路的音乐》等;近年来有更多的学者对于西域乐舞史有所关注, 如:冯文慈的《中外音乐交流史》、周吉的《维吾尔音乐史》、周菁葆的《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李方元的《<宋史?乐志>研究》、孙晓辉的《两唐书乐志研究》等等。在这几类论著中, 都引用了清以前汉文文献中有关西域乐舞的记载。相关的论文发表得较多, 大致可分为乐器、舞蹈、音乐史、音乐文化交流等几个不同的内容。乐器研究方面主要有朱易安的《唐代诗化的音乐和西部乐器》, 杨久盛的《横笛源流考辨》;舞蹈研究方面有付明华的《龟兹文明及舞蹈艺术》;音乐史研究方面有魏晶的《隋唐时期西域音乐文化研究成果述要》 (上、下) , 王立增的《论汉唐时期宫廷音乐吸收胡乐的三个阶段》;音乐文化交流方面主要有刘洁的《由唐代乐舞诗看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殷克勤的《丝绸之路与汉唐音乐之发展》, 金文达的《对古代中印音乐文化交流中的某些问题的再探讨》, 梅加林的《古丝绸之路上的中外音乐交流》等数十篇文章。

音乐考古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诚如黄翔鹏先生在《中国音乐文物大系》的前言中所指出的:“音乐考古学在人类文化史研究中, 有其显而易见的不可替代的学术意义。”但由于各种条件所限, 至今能够见到的与西域乐舞艺术相关的音乐考古领域的著述不多, 只有以《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新疆卷》和周吉的《“绿洲丝绸之路”新疆段乐舞文物资料概要》等为代表几篇。

二、问题的提出

迄今为止, 涉及新疆西域乐舞历史的研究大多属于断代史或专题性研究, 而且大多选择唐代为主要研究时段, 通史性研究较少。虽然引用了诸多相关史料, 也加进了一些作者的分析和推测。但由于史料数量浩大, 一些鲜为人知的文献资料并没有引起注意, 对于文献资料的系统梳理也还没有人做过;特别是缺少对于文献与实物的互证、互补, 导致真、伪混杂, 研究理论干涩;在对于史料的研究中, 因没有注重和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等相关文化背景相联系, 使得研究成果具有专业的局限性。

本文力图通过各种渠道对有关西域乐舞的文献资料进行尽可能全面的收集和归梳, 并充分利用近年来在音乐考古领域所取得的最新成果, 将文献资料和音乐文物进行初步的互证, 并结合与西域乐舞相关的各方面文化背景进行研究, 以勾勒出西域乐舞勃兴、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 并注重其流传至今的现实存在。

三、研究背景

西域, 始见于《汉书·西域传》, 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指认。狭义指玉门关、阳关以西, 葱岭以东地区, 相当于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广义指通过狭义的西域能够到达的整个亚洲中、西部, 印度半岛, 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本文所指为狭义西域, 由于在汉唐时期位于现中亚地区的费尔干那地区也属中原的统治范围, 故也将其列入收集整理资料的范围。所谓的西域乐舞, 主要指先秦至清代 (包括清在内) 与西域有关的, 包括音乐、舞蹈、百戏在内的乐舞文化。

考古发现表明:至晚在新石器时代, 西域许多地方已经有人类进行农牧业生产活动。在历史长河中, 他们在天山南北创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古代文化, 其发展是一个积累、渐进、融合的过程。

维吾尔是当代生活在新疆的主要民族之一, 其族源主要有两支:古代生活在我国漠北的匈奴、丁零、铁勒、突厥、回鹘的草原民族, 古代生活在新疆的操印度-欧罗巴、汉藏、阿尔泰语系的土著。就乐舞文化而言, 当代维吾尔族有变异的继承了古代西域的传统, 故而, 对西域乐舞文化有关史料的梳理, 应当成为维吾尔歌舞艺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本文是“十五”国家重点艺术科研课题《维吾尔歌舞艺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研究方法、范围及分期

1、研究方法

尽最大的努力找寻古籍原著和专家点校过的版本, 着力把论文资料做到尽可能的翔实是我追求的第一个目标。二年多以来, 通过在新疆社会科学院、新疆自治区图书馆、新疆大学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等地所进行的资料搜集、整理, 使该目标基本上得以实现。同时, 除尽可能多地收集与西域乐舞相关的音乐考古成果之外, 还多次到新疆库车的克孜尔石窟等地进行实地调查, 研究相对保存完好的壁画, 以期和文献进行互证。同时, 笔者又涉猎了与西域乐舞相关的各人文学科的著述, 并通过多次田野调查初步了解了与西域乐舞有相当程度传承关系的维吾尔族歌舞艺术的存见现状。

2、研究范围及分期

本文所收录的文献范围主要为现存的清以前包括清在内的正史、杂记、诗词, 并试图从地理环境的特点、民族历史的发展、政治体制的更替、意识形态的转变、经济文化的背景等角度中找出西域乐舞的发展脉络、体现形式、具体内容, 为西域乐舞及中外乐舞交流史的研究提供相对全面、准确的史料依据, 以期为维吾尔等新疆各民族歌舞艺术的研究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 笔者根据黄翔鹏先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对中国音乐史的划分, 并结合周吉先生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维吾尔族音乐史》中对西域乐舞勃兴、发展、鼎盛、融合与变异四个阶段的划分为依据, 按时间顺序把关于西域乐舞的汉文文献分为四个时期:一, 先秦时期;二, 秦汉时期;三,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四, 宋、元, 明、清时期。在每个时期内, 又根据所梳理资料的内容对西域乐舞文化相关资料分为音乐 (包括乐器、乐曲乐部、乐理乐律、乐人乐工、乐论、乐谱、音乐活动描述) 、舞蹈 (包括舞曲、舞蹈) 和百戏三个部分, 其中乐器部分按照乐器的发音原理细分为气鸣乐器、弦鸣乐器、膜鸣乐器和体鸣乐器四种。对史料的介绍, 以正史、杂记、诗词为序。由于汉文文献浩如烟海, 其中有许多是类似的资料, 笔者认为可能是撰史官或著书者承袭前人所为。因此在本篇论文中, 尽可能地不作重复, 而选择其中记录最早、最可靠的版本, 并尽量选用权威学者的点校本。对于未找到点校本的资料, 笔者尝试着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点校, 意在为读者提供方便。

在对史料归梳之后, 列出该时期迄今为止的音乐考古成果, 并与史料进行互证。

最后, 就本时期包括文献和文物在内的音乐史料进行综合性分析研究。

结语

本篇短文仅对于硕士论文内容的介绍, 同时根据民族音乐学界对于史料整理方面的欠缺作了简单总结, 并希望能够通过此文抛砖引玉, 引起大家对于音乐史料整理方面的关注, 甘于“坐冷板凳”, 而对于我们这些民族音乐学后辈来说, 首先要学会“坐冷板凳”, 愿意“坐冷板凳”, 不甘寂寞, 潜心研究, 不要眼高手低, 好高骛远;俗话说的好:“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自有黄金屋”, 如果能够潜心研究, 坐得住这把“冷板凳”, 掌握丰富资料, 我相信这把“冷板凳”对于以后课题的研究将会起到无可限量的作用。

摘要:本文系笔者硕士论文节选, 收录汉文文献范围是以先秦至清代 (包括清在内) 与西域有关的包括音乐、舞蹈、百戏在内的乐舞文化。为了促进对于西域乐舞的研究, 笔者竭尽全力尽可能的做到对与西域乐舞相关汉文正史、杂记、诗词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归纳, 并根据民族音乐学的学科要求, 采用资料整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尝试与石窟残存壁画、出土文物中所提供的形象资料进行“三重互证”。并结合每个时期的历史进程, 论述对于历史资料归梳之后本人所形成的对于西域乐舞文化发展轨迹的观点之认识。

关键词:汉文献,收录,互证

参考文献

[1]伍国栋编著, 《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卷》,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6年5月北京版, 序第4页。

[2]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龟兹石窟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艺术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编著:《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新疆卷》, 大象出版社, 1996年12月郑州第一版, 前言。

[3]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 《中国古代乐论选辑》,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3年

[4]沈起炜编著,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

[5]阴法鲁著, 《新疆歌舞与唐代音乐》, 光明日报, 1953年4月13日

上一篇:哲学与人生第9课下一篇:高中学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