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格式要求(精选17篇)
1.医学论文格式要求 篇一
参考文献要求引用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最主要的文献,包括公开发表的出版物、专利及其他有关档案资料,内部讲义及未发表的著作不宜作为参考文献著录。
1.论文所列参考文献一般不超过10条,综述不超过30条。
2.文内标注法: 著录时按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直接引用作者全文的,文献序号置于作者姓氏右上角方括号内。
3.文献序号作正文叙述的直接补语时,应与正文同号的数字并排,不用上角码标注。如: 实验方法见文献〔2〕或据文献〔2〕报道。
以上就是关于医学科研论文范文、医学科研论文格式要求的详细介绍,如果觉得以上这些还不是您想要了解的,可以到查阅更多医学科研论文相关知识,也可以咨询我们专业老师。小编在这里祝大家成功发表医学科研论文!
1.医学科研论文格式要求
2.医学本科论文格式要求
3.医学论文格式要求
4.医学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5.医学科研立项论文格式
6.论文格式要求
7.医学本科论文格式
8.新闻论文格式要求
9.学年论文格式要求
10.论文格式的要求
2.医学论文格式要求 篇二
1、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书写规范, 文责自负。一版字数在2200字左右 (含字符) , 2版4500字左右 (含字符) , 以此类推。来稿严格按学术论文格式要求, 附有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
2、署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 多名作者排列应在投搞时确定。来文随附作者单位、邮编、手机、电话、电子信箱等个人信息。
3、论文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专项基金或属攻关项目, 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
4、来稿一律采取电子档, 投稿邮箱为:xxtxbjb@163.com, 电子档一律为作者姓名, 以便查询。电话:027-88615253。5、本刊常年征稿, 来稿不退;严禁抄袭, 文章自负。请勿一稿多投!来稿必复, 如采用, 将在一周内通知作者。6、本刊所发论文将为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库收录。若有异议, 来稿时请予以注明。
一般技术格式规范:
1、篇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且黑体 (副题除外) , 一般用小二以上字号。
2、作者、单位篇名下署作者姓名、单位全称、所在省、城市、邮政编码。如:李丽 (武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湖北武汉430072) 。
3、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 不超过200字。
4、关键词3~5个。如, 关键词:机房;综合布线系统;路由设计。
5、文内标题简洁、明确, 层次不宜过多, 序号为:1、1.1、1.1.1。第一层次一般为黑体, 不加任何标点符号;同一层次的格式须统一。
6、数字用法凡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和建国以前的历史纪年用汉字, 并以圆括号加注公元纪年。
7、表格采用三线表, 表内序号一律为阿拉伯数字, 表序与表题居中置于表格上方。
8、注释用于对文内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说明, 其序号为: (1) (2) (3) …。注释置于正文尾部、“参考文献”上面。
3.医学论文格式要求 篇三
【摘要】目的 为了解我国对医师卫生法规要求和掌握医学生法律意识强弱程度,指导在校医学生卫生法规教育教学活动,增强医学生卫生法律意识,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方法 对1999年-2012年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教材分析和进行医学生法律意识问卷调查。 结果 国家对医师卫生法律水平要求逐年增高,目前医学生卫生法律法规意识较差,有待提高;医学院校卫生法律法规教育欠缺,远不能满足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 结论 进行医学生道德和法律课程改革,融合卫生法规知识;加强卫生法规宣传教育,促进医学生求知欲望。进行教学模式革新,注重案例分析、模拟法庭仿真教学模式使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 医学生 医师资格考试 卫生法规 卫生法律意识
【分类号】R-4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法制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制定了《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条例》、《无偿献血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卫生法律与法规,规范医疗技术操作规范,保护医患双方的利益和正确处理医疗纠纷。近年来,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日益提高,维权意识也逐渐增强,导致医患冲突不断,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医护人员履行卫生法律法规是目前正确处理和协调医患关系的必要条件,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卫生法規知识考点的变化也有着明显体现。当前,如何增强医学生法律意识,减少医疗纠纷发生,已受到教育者的重视。本文对医学院校学生的卫生法规认识现状及卫生法规知识在医师资格考试中所占比例和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便在卫生专业教育中有针对性的开展卫生法规教育。
1 十几年来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卫生法规考点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是我国医疗管理核心制度之一,是卫生计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自1999年启动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以来,卫生法规始终作为必考项目之一。1999年、2002年、2009年和2012年的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经过对比(见表1),体现了该考试大纲的逐年变化以及考试范围的逐渐扩大[1]。
2 医学生对卫生法规的认识现状调查分析
为了调查医学生对卫生法规的认识现状,本文采用整群抽样及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南省濮阳市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学生共446名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自行设计,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对法律制度的认同度;根据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涉及到的卫生法律法规设计卫生法规习题,调查内容包括:掌握情况、了解途径、学习的必要性等问题。为保证调查的真实性,问卷采用匿名填写的方式,要求各学生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答题,互相不能代填,尽量避免失真。本次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46份,回收率为99%。
在446名被调查者中,一年级学生195人(43.7%),二年级学生119人(26.7%),三年级学生132人(29.6%)。男生108人(24.2%),女生338人(75.8%)。护理专业164人(36.8%),助产专业人132人(29.6%),其他医学相关专业150人(33.6%)。
2.1 学生对卫生法规知识的认同程度及学习途径
在对446名被调查的医学生中,78.0%的学生认为法律是公平的,89.7%的学生认同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70.6%的学生认同国家法律制度的完善程度,有58.3%的学生认同自己的维权意识较强。由图1看出:41.5%的学生是通过电视媒体传播获得卫生法规相关知识,所占比例最大。通过学校教育学习卫生法规的学生有30.7%,以家庭朋友和网络为学习途径的学生较少,分别为14.1%和11.2%。
2.2 学生卫生法规知识掌握情况
调查问卷涉及到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条例、母幼保健法、献血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药品管理法等卫生法律法规,共13道题目。图2表示,综合来看,三年级学生卫生法律法规知识掌握情况整体高于一、二年级学生,但绝大多数掌握情况未达到50%;图3显示:平均正确率39.5%;考试及格(8分以上)的学生人数仅有17%。三个年级医学生在医疗事故条例、药品管理法和母幼保健法知识掌握方面,人数波动范围较大,分别为31.3%~48.1%、30.1%~48.3%和37.0%~63.6%。
1.3 学习卫生法规的必要性
从图4中可以看出:三个年级中70%以上的学生认为开展卫生法规课程是必要的。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在医院实习,接触病人和医疗纠纷事件或信息较多,学习卫生法规意识较强。
3 结果
3. 1 国家对医师卫生法律法规要求逐渐提高
2009年3月,国务院提出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要完善卫生法律法规,加快推进基本医疗卫生立法工作,逐步建立健全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相适应、比较完整的卫生法律制度。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分析发现:考试内容涉及《执业医师法》等七种卫生法律法规,还随着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逐年增加考试内容。2002年增加了《药品管理法》;2003年“非典”(SARS)疫情在国内迅速蔓延,以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1N1、H7N9等创染病相继出现,对医务工作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2009年考试大纲中增加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及《处方管理办法》的添加则是以艾滋病疫情蔓延、精神类药品滥用及不合理用药的国情变化作为添加依据。另外,由于现今全国器官移植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放射诊疗技术不断成熟及医患关系紧张的基本情况,2012年的考试大纲中又加入了《人体器官移植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侵权责任法》知识点的考查[1]。充分表明国家更重视卫生法律法规,对医师卫生法律法规要求更高。
3. 2 医学生卫生法律法规意识、知识较差
从问卷调查可以看出:近一半的医学生维权意识较差,三个年级学生绝大多数卫生法律法规知识掌握未达到50%,与医疗卫生服务发展趋势相差太大,不能胜任未来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但大部分医学生对法律制度的认同度较高并较为重视。罗再芳[2]对实习护生进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知识掌握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正确率为25.9%,与本研究结果相似。
3. 3 医学院校卫生法律法规教育相对滞后
随着医学院校课程设置的改革,卫生法规课程去除,宪法、民法等法律知识融合于《职业道德与法律》之中,该课程属于考查课不能引起学生足够重视,这些可能是医学生卫生法规知识获得不足、73%被调查学生不及格的主要原因。医学高校《卫生法学》是专业选修课,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必然大打折扣[3]。而通过学校教育学习卫生法规的仅有30.7%,只是医学生获得卫生法规知识的第二条途径,可看出学校开展卫生法规教育还存在发展空间。
4 结论
4. 1 进行医学生道德和法律课程改革,融合卫生法规知识
随着国家医事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医疗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都在法制化、规范化,這就要求医学院校在重视专业教育的同时兼顾卫生法律法规知识教育,以适应“依法从医”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加大卫生法律法规教育力度与增强医学生法律意识是促进医患关系的必要之路。所以加大医学教育投入力度,促进医学技术革新,最大限度的将由医学技术不足而引发的医患事故率降至最低的同时对医学生普及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加强法律意识。
现在医学院校开设的《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等德育课程远远不能满足医疗卫生人员工作需要,为此研究决定增设《卫生法规》等课程,普及教育《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母婴保健法》、《传染病防治法》、《献血法》、《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药品管理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侵权责任法》等与和谐医患关系有关的卫生法律法规,与医师资格考试和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衔接。
4. 2 加强校园卫生法律法规教育氛围,促进医学生产生求知欲望
增强医学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尤其是卫生法律法规意识,为将来很好地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应做到求真务实、细水长流,不断灌输卫生法律法规知识,逐渐形成法律意识。这就要求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不能局限在课堂时间,应创造浓厚的卫生法律教育校园行活动,创设校园卫生法律橱窗、专栏,建立班级卫生法律活动日和仿真法庭活动场所,让广大医学生耳闻目染,促进其产生卫生法律求知欲望。
4. 3 采取专题讲座、案例分析、模拟法庭仿真教学等教学模式革新,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一些中职医学院校开展卫生法规教育,教育手段单一、内容枯燥、形式死板,所采用的传统教学方式也很难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提高学习效果,采取专题讲座、案例分析、模拟法庭仿真教学等形式给学生授课[4],同时选派教师参加卫生法规知识培训,邀请知名法律专家、律师来校讲课,对实际医疗纠纷案例进行剖析、讲评,案例新鲜、说服力强,会深受医学生欢迎。
综上所述,提高医学生自身法律素养及对卫生法规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医学院校的卫生法规教育是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和谐发展及全面实施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韩春梅,黄广仕,王钢. 卫生法规知识在临床类别医师资格考试中变化的启示.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3,33(1):148-150.
[2] 罗再芳. 实习护生对医疗法律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 家庭护士,2008,6(3):770.
[3] 任长报,罗创业. 医学院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现况调查[J]. 法制与经济,2009,7:108.
4.入党申请书格式要求、字数要求 篇四
2、写入党申请书之前,要认真学习党章和有关党的基本知识,了解党的性质、宗旨、任务、党员的权力和义务等,增进对党的认识和感情,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3、入党申请书一般应由本人撰写(特殊情况除外),这样可以较好的表达自己的入党愿望和决心,写出自己对党的真实思想感情。
4、要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谈对党的认识和要求,不能空洞地抄写报刊和书刊上的内容,不谈自己的真实思想。
5.公文格式要求 篇五
主标题(二号宋体加粗,居中)
——副标题(小三号楷体不加粗,居中)
内容提要(四号黑体不加粗):××××××××××××××××××××××××××××××××××××××××××××××××(内容:四号楷体不加粗)。
一、一级标题(三号黑体不加粗,缩进两个字)
(二)二级标题(三号楷体加粗,缩进两个字)
3.三级及以下标题(三号仿宋加粗,缩进两个字,注意阿拉伯数字后为点号,不是顿号)
(4)四级标题(字体同三级)
所有正文:三号仿宋不加粗,段落首行缩进2个字,正文两端对齐。
---------------图表格式要求:
(1)图/表头
图/表1标题
(四号宋体加粗,居左)(四号宋体加粗,居中)
单位:
(五号宋体,不加粗,在标题下一行,居右)
(2)其他
表格字体:五号宋体,不加粗。
图表:无阴影,无外框,字体为五号宋体不加粗。
表注及脚注:小五号宋体,不加粗。
6.备课基本格式要求 篇六
以《小学教学管理规范实施细则》教案撰写要求为依据,对照要求认真备课,严格执行。
一、教案设计环节包括:
1、课题;
2、三维目标 ;
3、重点;
4、难点 ;
5、教学准备 ;
6、教学课时;
7、教学过程;
8、板书设计;
9、作业设计;
10、教学反思。(写清五个环节)回顾过程,发现不足,分析问题,寻求对策,努力方向。
二、排版形式 每单元建一个文件夹,统一使用 word 文档编排,二次备课可采用批注的形式,字体选用蓝色或红色即可,也可用红笔手写在备课纸上。
三、页面设置
1.页边距:上:2 厘米,左:2.4 厘米;下:2 厘米;右:2 厘米; 装订线:0 厘米;装订线位置:左;方向:纵向排列 ; 应用于:整篇文档;
2.纸张大小:A4(21×29.7 厘米)
四、字体设置 1.样式:正文 2.字体颜色:黑色 3.课题:黑体三号居中;
4.正文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首行缩进 2 字符; 5.正文字体:宋体小四号;
6.二次备课:楷体四号字,加粗,采用蓝色或红色。
五、段落设置
1.对齐方式:两端对齐;
2.缩进:左:0 字符;右:0 字符;特殊格式:首行缩进;度量值:2 字符;
3.行距:段前:0 行;行距:固定值;段后:0 行;设置值:24 磅
六、页码设置
1.位置:页面底端(页脚)2.对齐方式:外侧
七、序号要求 标题层次要清晰,符合逻辑,序号统一为以下四级:
1.一级标题序号使用汉字,后加顿号。如:
一、2.二级标题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后面加实心圆点。如:1. 3.三级标题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外加括号。如:(1)4.四级标题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外加圆圈。如:①(依次点“插入”→“特殊符号”→“数字序号”→“确定”。)
八、其他设置
1.每一个课时之间需留下两行空档。
2.备下一课的时候需要重新换页备课,每两课教案之间首尾不相连。
3.二次备课、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要加粗成红色,也可以手写在备课纸上。
4.表格内文字为宋体五号,行间距为固定值 16 镑。表格线条为默认 1/2 镑。
5.省略号和破折号均要使用宋体;《》与《 》之间不要加顿号;“ ”与“ ”之间也不要加顿号。
7.本刊关于图、表的投稿格式要求 篇七
请作者在投稿和修稿时, 按实用骨科杂志对图、表的格式要求进行处理。图表以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号。每幅图或表均应注明序号并冠以图 (表) 题, 注释资料应置于图 (表) 下方, 并在注释中标明图 (表) 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表”采用三横线法 (顶线、表头线、底线) , 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线条图应墨绘在硫酸纸或白纸上, 规格:高×宽=10 cm×14 cm。照片图要求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X线图缩放比例要一致, 左右不能拍反, 肢体照片需包括一端关节。图中需标注的符号、说明等不要直接写在图片上, 应另附纸说明。图片背面应贴标签, 说明图号、上下方向和作者姓名。大体标本图片应在图内标有尺度, 病理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
8.医学论文格式要求 篇八
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生态环境日渐恶化,各种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频繁发生,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但我国绝大多数医务人员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灾害医学教育,缺乏必要的灾害救援专业技能训练[1],应系统地进行灾害医学继续教育和专业救援技能培训,提高我国的灾害救援整体水平。
灾害医学已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课题,必需重视灾害医学的学术理念,本文就加强基层急诊急救人员对灾害医学继续教育,提高灾害救援专业技能水平,加速灾害医学队伍的建立和培训做简要综述。
基层医疗机构灾害医学教育与救援技能现状
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体制还很不健全,医学院校的课程开设主要是医学理论和技能在临床各专业方向的教育。基层医务人员也未能接受灾害医学的继续教育及专业技能的培训,对灾害医学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仍然是空白。大部分临床医师缺乏灾难医学知识和灾难救援技能训练。其次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薄弱,医疗资源配置失衡,涉及灾害医学救援方面的管理机制不畅,缺乏先进的救援装备,救援手段落后,缺少健全的法制体制,救援预案不完善和不配套,没有成立灾害应急救援医疗队。同时,社会性急救知识也未能够得广泛深入的宣传和普及,面对各种突发灾害事件时,能动员起来的社会上诸多方面救援力量,大多数都缺乏必要的救援理念和救援技能使得现场的救援效益不高。而作为现场医疗救治主体医务人员所掌握的灾害医学知识和救援技能非常有限,势必会影响救治效率,这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多灾环境下对救援工作的需要,难以及时应对一些区域性的灾害伤亡事故的发生。也很难做到灾害现场高水平、高效能,大救援的急救特征。
加强灾害医学继续教育和专业救援技能培训的必要性
灾害医学是一门研究灾害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及灾后医疗救护的新型学科。灾害事件的发生具有突发性、群体性、复杂性、破坏性、危险性和不可预见性等特点,短时间内可造成大批人员伤亡。灾害救援有它的特殊性:①灾害救援组织机构的临时性;②工作环境的危险性;③救援对象的复杂性;④救援工作的协同性;⑤灾害医学的社会性。其内容涵盖了医疗救治,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特殊的救援设备和技术,伤员分类输送,流动医院建设,疫情防控,公众心理危害等方面。医护人员工作性质是抢救生命,减少人员死亡和伤残,技术上要求熟練掌握输液、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抗休克、心肺复苏、气道管理、解毒等急救技术,他们的表现对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伤残率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急救人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的救援知识和过硬救援技能,方能胜任救援任务,必须加强急救人员的灾害医学继续教育和专业救援技能培训。
灾害医学继续教育和专业救援技能的培训是防灾救灾降低损害的根本保证,掌握灾害医学知识和救援技能是急救人员的必备条件。“救人”-“治病”的一种专业思路与对策。面对灾害群体时,要采用专业的救援理念和救援技能,快速检伤分类,使现场救援人员在最短时间内救治更多的人。目前在我国灾害医学无论从认识还是到实践都尚属起步阶段,为适应当前及今后应急救援形势的需要,灾害医学继续教育与救援技能培训这一新课题,应尽快实施到实际工作上来,特别是在灾害多发的区域或基层的急诊急救人员显得尤为必要。
灾害医学继续教育及专业救援技能培训的建设与建议
加强灾害救援的法律法规建设;虽然,我国近年来颁布了许多突发事件应急法规和预案,但其系统性,统一性和可操作性并不强。给予灾害医学立法,对我国灾害医学事业的发展和建设有极重要意义,使得在紧急救援工作时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更好地协同社会化救援。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谐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完善灾害救援的各种规章制度,建全监管体系,规范紧急救援过程中的各种行为,是灾害医学事业的生存及发展的关键因素。
灾害救援队伍的建设;制定标准化、现代化的应急救援预案,建立一套适宜本地区统一可行的灾害救援运作机制。高效的组织管理和统一可行的灾害救援运作机制,是能否实施有效救治的关键。平时也就需要有预见地制定相应的灾害急救计划。整合、优化区域性的卫生急救资源,加大资源配置,建立区域性灾害救援队伍,组建高效、现代的区域性应急救援医疗网络。高效的灾害医学救援组织管理需要整合资源,建立统一的灾害指挥体系。建议在灾害发生的区域由当地政府牵头,调动公安、武警、消防、急救医护人员及可组织的社会上的人员成立救援队,统一指挥调度;成立搜救队、营救队、医疗队、转运队和后勤保障队等,各队伍要分工明确,任务清晰,协同作战,快速机动,善于攻坚等特点,目标是灾害现场救人。建立平战结合,专兼结合,装备精良,技术精湛、反应迅速、保障有力、精准高效的灾害救援医疗体系,才能适应医疗救援的需要。才能对本地区域内各种重大灾害事件的发生进行紧急救援。
加强急诊急救人员的灾害医学继续教育,急救医护人员对灾害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现场医疗救援的水平,建议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应尽早开设灾害医学基础教育的必修课。尽快培养出实用人才,基层医疗机构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在职培训制度,并纳入继续医学教育计划,要重视和加强急诊急救人员的灾害医学继续教育和专业救援技能的培训,组织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到医学院校进行短期的理论知识学习,参加各级灾害医学专业知识的学术活动,了解学科的前沿进展。也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聘请医学院校的教授或上级医疗救援机构的专家到当地医院进行灾害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学术讲座,建立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对口帮扶机制。同时依托多媒体网络中心在不同的行政区域建立地方灾害救援中心网络,实现信息源共享,开展灾害医学的远程网络教育[2]。组织人员到省级的专业救援中心进行短期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模拟灾害现场实施对伤病员的救护演练。只有通过演练才能使急救人员更好地掌握预案的流程,使预案逐步完善,规范和科学,最终形成制度化。不去反复演练的预案那只是“纸上谈兵”。灾害救援工作需要全社会,多学科的参与,定期或不定期地与当地消防、交警、森警、矿工、通讯等单位举行灾害救援合练,提高彼此之间的协调能力。依托当地医院急诊科为培训基地主体,承担区域救援队伍的培训工作。建议建立院前、院内紧急救援联动、预警模式:即院前急救小组在现场收集到的伤员信息:①主要伤情;②对伤情的评分;③预计送达医院的时间;④院内必须准备的急救措施等现场信息,立即报告给院内救治组值班医师,确保伤员到达医院后能在第一时间内快速实施针对性的救治。还要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和普及灾害医学急救知识,提高民众对各种突发灾害事件自救互救认识水平。“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急救”[3],只有经常强化灾害救援意识,长期不懈地进行灾害医学知识学习和救援技能的培训与演练,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桥梁,才可能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使广大基层急诊急救人员的综合应急救援水平得到不断更新,充实和提高,使救援队伍的工作效能达到灾前防灾,灾时救灾,灾后减灾的实际理想效果。
综合上述,教育是学科发展的重要环节,政府、社会、学校及工作单位对灾害医学教育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有加强灾害医学继续教育与专业救援技能的培训,才能提高基层急诊急救人员的急救意识和救援水平,有效地保护和救治生命,也是适合我国当前及今后灾害救援形势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赵绵宁,李华强.灾害对医疗救援人员的素质要求[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2):12-14.
2杨学东,郑伟,李红玉.构建灾害医学教育课程模式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医学教育杂志,2010,30(3):362-365.
9.文件字体格式要求 篇九
一、公文标题
位置:红色反线下2行,居中排布
字体:小标宋
字号:2号
排布规则:可一行或多行,回行尽量做到词义完整,排列对称美观,间距恰当。
二、公文正文
位置:主送机关名称下1行,每自然段左空2字,顺次书写。字体:仿宋
字号:3号
三、附件
规范:正文下空1行,左空2字,3号仿宋体标识“附件”2字,后标全角冒号,附件如果有多份,使用阿拉伯数字标识每份的名称,阿拉伯数字后加点号,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注意:附件应与公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的左上角第一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要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应一致。如果附件与公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顶格标识“公文发文字号+附件(或带序号)”
四、成文日期
10.“优课”格式规范要求 篇十
一、文档类课程格式要求 教案类:
(1)标题命名规范:
学科+年级+版本+章节+名称+资源类别
比如:语文八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3课《蜡烛》教案
(2)格式要求
①教案内必须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主要内容,且加粗顶格,首行缩进两个字符,其他板块内容视情况允许有所调整。
②教案中的序号要求同“试题序号要求”,允许出现“
(一)、(二)、(三)……”
③教案为表格形式的,表格内容要完全显示,视情况调整内部行间距。
④教案中的练习题、预习题等题型数量不宜过多,以满足课堂检测所用。
⑤内容要细化、丰富、到位,如:“板书设计”不杂乱,层次分明;教学目标不宜过于简略,不明确,或只是简单地罗列教学步骤,没有实质内容。
⑥同一节次不同课时的教案,可整理为一个文档,容量较大的情况,可酌情考虑做分开处理。
⑦资源内容完整。如:内文图表图片缺失、配套文档资源需要补充整、辅助操作步骤缺失、需要添加、完善相关内
容,同时要删除与本资源无关的多余内容(文字、栏目、图表等)。例如教案中出现 “展示幻灯投影”,却没有;见所附图片,却没有;习题巩固“练习册”,却并不存在。
(3)内容说明:
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三维目标(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
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学案类:
(1)标题命名规范:学科+年级+版本+章节+名称+资源类别
比如:数学八年级上北师大版1.1探索勾股定理导学案
(2)格式要求
①学案内必须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主要内容,且加粗顶格,首行缩进两个字符,其他板块内容视情况允许有所调整。
②学案中的序号要求同“试题序号要求”,允许出现“
(一)、(二)、(三)……”
③学案为表格形式的,表格内容要完全显示,视情况调整内部行间距。
④学案中的练习题、预习题等题型数量不宜过多,以满足课堂检测所用。
⑤内容要细化、丰富、到位,如:“板书设计”不杂乱,层次分明;教学目标不宜过于简略,不明确,或只是简单地罗列教学步骤,没有实质内容。
⑥同一节次不同课时的教案,可整理为一个文档,容量较大的情况,可酌情考虑做分开处理。
⑦资源内容完整。如:内文图表图片缺失、配套文档资源需要补充整、辅助操作步骤缺失、需要添加、完善相关内容,同时要删除与本资源无关的多余内容(文字、栏目、图表等)。例如教案中出现 “展示幻灯投影”,却没有;见所附图片,却没有;习题巩固“练习册”,却并不存在。
(3)内容说明:
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学习目的(或称学习要求,或称学习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学习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学习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三维目标(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
学习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试卷类:
(1)命名规范:同步试题中,章、单元、专题类的统一加“测试卷”,每课每节的统一加“同步练习”。学科+年级+版本+章节+名称+资源类别
比如:数学八年级上北师大版1.1探索勾股定理同步练习
数学八年级上北师大版第1章勾股定理测试卷
(2)内容要求
①答案和试题分开,各类型试题答案位置放置准确、合
适、清楚。
②试题需有答案,可视情况出现“略”,答案命名为“参考答案”,居中,黑体,四号,试题资源内容一律左对齐。
③同步类练习不加时间、分值,单元、章等的检测题可有可无。
④题型丰富,涵盖全面,梯度明确,题量合适,题型分布合理。
⑤定位准确,杜绝单元非单元,同步练习非同步练习,作为单元检测,有点类似同练习等试题无法分类的现象出现。
⑥同步练习的节、课时的试题题量应参考40分钟或45分钟的课堂时间设置编排,检测题则依照标准试卷整理。
二、PPT文件格式要求
课件类:
(1)命名规范:
同步课件命名为:学科+年级+版本+章节+名称+资源类别,比如:数学八年级上北师大版1.1探索勾股定理课件; 中高考专题课件命名为:2015高考物理一轮复习:1.1 运动的基本概念课件
2015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第2课 动量和能量课件
(2)内容要求:
①课件页数不少于10页。
②视频、音频、链接等打开正常,准确。
③注意压字、压线、压图表、压版面、符号标示错误、字母线条错位等现象。
④形式活泼,美观大方,颜色搭配合理,图片比例合适。
⑤显示完整顺畅,版面清楚整齐,图片或动画或视频与文字配合合理,播放顺序正确,内容显示连贯。
⑥课件的标题页、内文页、结束页完整齐全;课件的讲解、练习、探索等内容应与内容表述一一呼应,完整齐全。
⑦避免连篇累牍,避免空泛和平铺直叙,内容结构及长度应充分满足主题内容的需要。
三、视频、音频、动画类课程格式要求
(1)命名规范:学科+年级+版本+章节+名称+资源类型比如:数学八年级上北师大1.1探索勾股定理课堂实录
(2)要求与说明
①视频清晰,动画流畅,音响效果较好,运行流畅。
②选材清晰,演示效果好,资源符合教学进度,内容充实。
③片头需注明学科、年段、课名、作者等信息。
④每节课为一个标准课时(40分钟,误差±5分钟),内容完整,内容与标题一致;微课时长不超过10分钟。
⑤主要教学环节应有字幕提示。
11.本刊关于图、表的投稿格式要求 篇十一
请作者在投稿和修稿时, 按实用骨科杂志对图、表的格式要求进行处理。图表以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号。每幅图或表均应注明序号并冠以图 (表) 题, 注释资料应置于图 (表) 下方, 并在注释中标明图 (表) 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表”采用三横线法 (顶线、表头线、底线) , 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线条图应墨绘在硫酸纸或白纸上, 规格:高×宽=10 cm×14 cm。照片图要求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X线图缩放比例要一致, 左右不能拍反, 肢体照片需包括一端关节。图中需标注的符号、说明等不要直接写在图片上, 应另附纸说明。图片背面应贴标签, 说明图号、上下方向和作者姓名。大体标本图片应在图内标有尺度, 病理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
12.化学论文格式要求 篇十二
作者姓名1,作者姓名2,作者姓名3(小四号宋)
[示例]:
曹玉廷1 包艳1,汪根2,史世章1,3,万干1,4陈盼盼1,4
摘 要:
本文给出了一种……(五号,楷体)页边距: 左右各:3.17cm, 上下各:2.5cm;页眉:1.7cm, 页脚:1.75cm。关键词:(3-5个)
1.引 言(四号,宋体,加粗)
引言中应简要回顾本文所涉及的科学问题的研究历史,尤其是近三年的研究成果,需引用参考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并扼要说明本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等。引言部分不加小标题。
[示例]:
近年来。。(正文五号宋体,段首空两汉字字符,1.25倍行距)页边距: 左右各:3.17cm, 上下各:2.5cm;页眉:1.7cm, 页脚:1.75cm。
2.原理部分(同上)
2.1 一级子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
2.1.1 二级子标题(五号,宋体,加粗)
图表的标注:图片标注在下方,表格标注在表格上方,居中,汉字用宋体,数字英文用Time New Roman , 罗马字用Symbol。字号:小五。
文献出处标注:以参考文献的序号在正文中以[1]标注出,字体:Times New Roman,字号:五号,上标,颜色:蓝色。例:。。年产量居全国之首[1]。。
3.实验部分 4.结果与讨论 5.结论(同上)
本文给出了。。
6.致谢(可选)
参考文献(五号,黑体)
[1] H.E.S.Said, T.Tan and K.Baker.Personal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handwriting [J].Pattern Recognition, 33:149-160, Jan.2000 [2] 吴佑寿,丁晓青.《汉字识别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8。
(小五号宋体)
注:文中所引的参考文献, 作者、题目、发表的刊物、年份、卷期号和起止页码等均应核实无误,并按在正文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标引的序号两边加“[]”,作者不超过3人的姓名都写,超过3人的第三人后面加“,等(et al)”。无论中外署名,一律姓(大写)先名后,作者姓名之间以逗号分隔。参考文献一律置于文末。具体格式如下:
期
刊:作者.论文题目[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专
著: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译
著:作者.书名[M].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论 文 集:作者.论文题目[A].编者.文集[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学位论文:作者.论文题目[D].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年份. 专
利:申请者.专利名[P].国名及专利号,发布日期.
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S].地名:责任单位,发布年份 技术报告:作者. 文题[R].报告代码及编号,地名:责任单位,年份. 报纸文章:作者. 文题[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电子公告/在线文献:作者.文题[EB/OL]. http://…,日期.
数据库/光盘文献:作者.文题[DB/CD].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其他文献:作者.文题[Z].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Title(三号,加粗,英文全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Author name(小四号)
Author address(五号)Abstract(五号粗体)
In this paper………..(10 Points, Time New Roman)Keywords: neural computation, ……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论文格式要求
来稿必须包括(按顺序):题目、作者姓名和作者单位、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引言、正文、结论(或讨论)、参考文献等部分及英文的题目、汉语拼音的作者姓名、英文的作者工作单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各部分的格式规范要求如下:
1.题名中要求限制在20个汉字以内,且尽量不用英文表述(除公知公认的名称、符号等)。
2.作者单位包括作者单位全称(含二级单位)、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示例:
山西大同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山西大同 037009
3.摘要 是以提供论文主要内容梗概为目的小短文。其中的内容应在正文中出现,不能对论文加以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补充和解释。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必要时也包括具有情报价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如关键数据等)。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全文必要的信息。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
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
4.引言作为论文的开场白,应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人工作的关系,目前研究的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工作的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读者以引导。切忌:引言的内容不应与摘要、结论雷同,也不应是摘要的注释。
5.关键词是科技论文的检索标识,是为反映论文主题概念、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的代表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请选出能够代表本文主题的关键词3-8个。注意:化学结构式、反应式和数学式原则上不用;冠词、介词、连词、感叹词、代词、某些动词(连系动词、情感动词、助动词)不可用;某些不能表示所属学科专用概念的名词(如理论、报告、试验、学习、方法、问题、对策、途径、特点、目的、概念、发展、检验等等)不应作为关键词;慎用副词和形容词修辞及评价;不得用非公知公用的专业术语及其缩写。
6.题名、作者姓名及其单位名称、摘要、关键词都需翻译成英文。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标注;作者单位名称(包括二级单位)一定要用单位的标准英文名称,不要自己翻译。英文摘要应采用第三人称表达,用过去时叙述作者的工作和研究方法,用现在时叙述结论,不要用将来时态;英文摘要一定要与中文摘要一一对应,不能因为某些内容不好翻译就舍弃掉。英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
7.在关键词的下一行,标著本文的中图分类号。请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中的分类号。(可上网查
询)
8.请写作者简介,包括: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省、县)、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可写在论文首页地脚处或文末)
9.特别注意:外文字母的正斜体、黑白体、大小写和上下角标的表示。
① 外文正体的常用场合:
a.计量单位的符号和SI词头符号。如:牛顿N、安培A、毫安mA等;
b.数学式中的运算符号和编写号,如:微分号d,极限lim,行列式det,极大值max,极小值min, 对数号ln, 三角函数号sin, cos,等。又如:其它运算符号∑,∏,∪,∩,∈ 等;
c.其值不变的数学常数符号,如圆角率π,自然对数的底e,虚数单位i(电工中常用j);d.仪器、元件、样品等的型号、代号;e.生物学中表示拉丁文学名的定名人和亚族以上(含亚族)的拉丁文学名;
f.下角标如为说明性符号;g.化学元素、粒子、射线符号,如:H(氢)、Cu(铜)、e(电子)、α射线等。
② 外文斜体的常用场合:
a.用字母代表的数、一般函数式以及统计学符号等,如x,f(x)=4x-5;
b.量符号、量符号中代表量或变动性数字、坐标符号的角标字。如力F、电流I、力的分量Fx等;c.文中及公式中的矩阵和矢量,其符号字母用“黑斜体”表示;
d.下角标如为变量则用斜体;e.化学物的旋光性、分子构型和取代基位置等符号用斜体,d-(右旋)、L-(左型)、Z-(顺式)、p-(对位)等 ③ 正确使用有关符号:
a.有关符号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例如:sin应为arcsin, ctg应为cot, tg应为tan等;
b.停止使用废弃的符号,如 ∵ , ∴ , ppm等;
c.除Re, Ma(其中e, a不是下标)等几个特征数外,变量应使用单个字母表示(或带下标的单字母,否则由多个字母表示单个变量,易被误解为多个变量相乘)。
10.图、表描述应标准化。
①所有的插图均需标注中英文图序和图题。对于函数曲线图,请注意检查横纵坐标的变量符号、单位、刻度值是否完整(对于无量纲或无单位的,请注明“无单位”)。特别注意说明坐标轴物理意义的标目,要求由物理量的名称或符号和相应的单位组成。物理量的符号用斜体字母标注,尽量避免使用中、外文的文字段(或缩写字母)来代替符号。单位符号应该使用正体字母标注。量与单位之间用斜线“/’’隔开,如I/A,p/Pa,V/ms,等。标目应该与被标注的坐标轴平行,居中放置在坐标轴与标值的外侧。②所有的表均需标注中英文表序和表题,表中的各栏均应标明“量和测试项目、标准规定的符号及单
位”。尽量用三线表。
③图、表的宽度尽可能小于8cm,以满足分栏排版的要求。图、表若通栏排版,其宽度要小于16 cm。11.参考文献代表论文的起点和层次,请严格参照以下格式将所有项目著录完全,并按其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排列,且在正文中标注出各自的引证地。各类文献的著录格式(含标点)为: ①期刊论文——[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号:引文起止页码.示例:
[1]叶晓东,朱兆达.一种分块处理斜视SAR成像方法[J].现代雷达,1997,19(5): 23-29.[2]Moustafa G H.Interaction of axisymmetric supersonic twin jets[J].AIAA J, 1995,3(5): 871-875.②专著——[序号]著者.书名[M].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起止页码.示例:
[1]刘谋佶, 吕志咏, 丘成昊, 等.边条翼与旋涡分离流[M].北京: 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 1988.24-27.[2]Isidori A.Nonlinear control systems[M].New York: Springer Press,1989:32-33.③文集中析出文献——[序号]作者.题名[A].文集编者.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起
止页码.示例:
[1]陈永康,李素循,李玉林.高超声速流绕双椭球的实验研究[A].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第九届高超声速气动力会议论文集[C].北京: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1997:9-14.[2]Peng Jin, Luo Xiang Zeng, Jin Cong Jing.The study about the dynamics of the approach glide-down path control of the carrier aircraft[A].Gong Yaonan.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Asian-Pacific Conference on Aerospace Technology and Science[C].Beijing: Chinese Socie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1997.236-241.④会议论文——[序号]作者.题名[A].文集编者(主办单位).文集名[C],会议名称,会议地点,会议日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起止页码.示例:
[1]辛希孟.基于局部熵的红外图像小目标检测[A].信息技术研究所.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378-382.⑤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示例: [1]朱刚.新型流体有限元法及叶轮机械正反混合问题[D].北京:清华大学,1996.[2]Sun Ming.A study of helicopter rotor aerodynamics in ground effect[D].Princeton: Princeton
Univ, 1983.⑥科技报告——[序号]作者.题名[R].报告名称及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示例:
[1]孔祥福.FD-09风洞带地面板条件下的流场校测报告[R].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技术报告 BG7-270,北
京: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1989.[2]Carl E J.Analysis of fatigue, fatigue-crack propagation and fracture data[R].NASA CR-132332,1973.⑦专利——[序号]专利权人.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公告或公开日期.示例:
[1]黎志华,黎志军.反馈声抵消器[P].中国专利:85100748, 1986-09-24.⑧标准——[序号]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示例: [1]MIL-E-5007 D, 航空涡轮喷气和涡轮风扇发动机通用规范[S].美国空军,1973.-1
[2]GB 7713-87,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7.⑨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出处或可获
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其中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如:[DB/OL]—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M/CD]—光盘图书;[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示例: [1]王明亮.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EB/OL].http://.1998-08-16.11.如属基金项目请注明项目来源及编号。(可写在论文首页地脚处或文末)示例: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12.尽量左、右分栏排版。函数式、公式、方程式可在=、≤、≥、≦、≧+、-、×、÷等处移行,且要
13.文稿格式要求 篇十三
文稿格式要求
1.题目 文题和各级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词、代号等,同时提供英文题目置于文稿的最后。2.作者姓名 作者的真实姓名,姓在前名在后。
3.中文摘要 一般控制在200个汉字以内,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详见《文摘编写规则》(GB 6447—86)。
4.关键词 每篇文章可选3~5个能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单词、词组或术语。
5.作者简介 包括作者姓名,单位全称,职称或职务,作者所在城市名和邮政编码等,如果是在读博士或硕士研究生,还要注明XX 学科专业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如有多名作者,简介中只介绍前3 名作者的情况。
6.基金项目 文章如系某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应在文题末的右上角加注*号,并采用脚注方式于篇首页脚处注明基金项目标准名称和项目编号。
7.正文 正文篇幅一般控制在6000 汉字(记空格,图标占位)以内。内容力求有创新,有一定的理论或现实意义。
8.图 图应有“自明性”。图要编排序号(哪怕只有一个图),每一个图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图号置于图下方。
9.表 表应有“自明性”。表应编排序号(哪怕只有一个表),每一个表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表号置于表上方。
10.内容注释 内容需要注释时采用脚注方式列于当前页的页脚处,文中须在注处右上角加注圆括号序号,即①、②等。
—1—
11.参考文献 来稿引用他人观点或材料,须将参考文献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秩序,采用尾注方式列于文后,文中须在注处右上角加注方括号序号,即[1]、[2]等。如果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时,在正文中只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方括号序号外著录引文页码,如[1]73、[1]96 等。引文主要责任者姓前名后,超过3 名者只著录前3 名,后加“,等”;作者姓名是西文的,姓全部大写,名缩写。
12.著录格式示例
[普通图书] 主要责任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译著] 主要责任者.书名[M].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古籍] 主要责任者.书名[M].版本.公元年历(出版朝代年号):起止页码.
[论文集、会议录] 主要责任者.论文集名[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科技报告] 主要责任者.题名,报告代码及编号[R].地名:责任单位,年份.
[学位论文] 主要责任者.题名[D].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年份. [专利文献]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发布日期.
[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析出文献主要作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期刊中析出的文献] 析出文献主要作者.析出文献题名[J].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2—
[报纸中析出的文献] 析出文献主要作者.析出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电子文献] 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OL].(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http://……….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5 年3 月23 日发布的《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
注:文献类型标志 普通图书 M 会议录 C 汇编 G 报纸 N 期刊 J 学位论文 D 报告 R 电子公告 EB 联机网络 OL 未知文献类型 Z__
14.本刊关于图、表的投稿格式要求 篇十四
请作者在投稿和修稿时, 按实用骨科杂志对图、表的格式要求进行处理。图表以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号。每幅图或表均应注明序号并冠以图 (表) 题, 注释资料应置于图 (表) 下方, 并在注释中标明图 (表) 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表”采用三横线法 (顶线、表头线、底线) , 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线条图应墨绘在硫酸纸或白纸上, 规格:高×宽=10 cm×14 cm。照片图要求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X线图缩放比例要一致, 左右不能拍反, 肢体照片需包括一端关节。图中需标注的符号、说明等不要直接写在图片上, 应另附纸说明。图片背面应贴标签, 说明图号、上下方向和作者姓名。大体标本图片应在图内标有尺度, 病理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
15.公文基本格式要求 篇十五
一、公文写作
1.方向要正确。撰写公文必须要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本企业的制度、规定,并能客观、完整、准确地体现本单位、部门所要表达的意图。
2.主题要突出。起草公文要开门见山,简明准确,要合理安排正文结构,做到层次、条理清楚,要确保请示件一事一文,不可一文多事。
3.表达要深入。尤其请示件,一定要内容完整、有深度。例,对于涉及到经费方面的请示项目,在明确理由的同时,还应拿出依据,测算经费,并提出合理方案,或拟定几种方案,阐明利弊,供领导决策借鉴,从而增强文件的前瞻性和批办效果。
4.文题要对应。目前上报的请示中,文不对题的现象依然存在。例,某已开工工程需申请费用,标题却写“关于××工程的请示”。
5.用语要得体、规范。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文句严谨,周密、准确,不生歧义,没有漏洞、失当之处。(2)简明,精炼,去浮辞,忌冗长空泛。(3)文理通顺,符合语法、逻辑规律。
(4)格调郑重、严肃、客观,不主观褒贬、肆意渲染,不矫操造作、虚构加工,体现公文的权威性。
(5)平实自然,通俗易懂,忌堆砌词藻,滥用辞格。
(6)要使用规范化公文书面词语,现重点例举以下几种常用词进行说明。称谓词,第一人称用“我”、“本”,第二人称用“贵”、“你”,第三人称用“该”。
领叙词,一般有根据、依据、按照、遵照、接、顷接、近接。作为下文依据的词有悉、收悉、敬悉、欣悉、惊悉、恭悉、获悉、谨悉等。表示目的的词有“为”、“为了”。表示理由的词有“由于”、“因为”、“兹因”、“鉴于”。承转词常用的有“据此”、“为此”、“故此”、“有鉴于此”、“基于上述”、“综上所述”、“由此可见”、“总之”、“总而言之”。时态词不能用“明年”、“后年”等不准确的词,而应使用具体化的年、月、日。此外常用的时态词有兹、现、将、值此、时值、按时、准时、届时、在即、立即、当即、先期、逾期、片刻、曾经、暂、暂行等。
结尾词,一般有此复、特此批复、特此函告、特此报告、为盼、为要。还有致意性结尾词,如谢谢合作,谨致谢意,顺致诚挚问候等。公文语言要符合发文机关职权、符合文体特点、符合行文关系,下行文要明确肯定,平行文、上行文要用语谦和,分寸适宜。
“请示”要求理由充分,必要性、可行性阐述清楚,在结尾处不能含糊,如“请领导考虑”、“上述意见不知妥否,请上级酌定”就含糊其词,而应当明确请求批示,例如,“妥否,请批示。”等就比较明确。
6.字句要正确。避免病句、错字、标点乱用等文字性错误,减少语句前后缺乏逻辑性、关联词使用不恰当、标题不准确、不确切等表达上的错误。
7.引文要准确。常见的错误有:引用某个相关文件名称时,公文文号置前,标题置后,或者引文文号中的六角号“〔〕”用“[]”代替,正确格式应为“《标题》(文号)”;引用会议纪要内容时,专门强调某个领导提出某某事项,不符合行文规定。正确的表达应该是会议强调某某事项,不出现个人姓名;专业术语、计量单位和数字用法不符合相关规定等错误。
二、文种使用
公文种类主要有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13种。1.不能漏写文种。例:“关于××的方案”、“关于××的办法”,为不完整正式公文,“方案”、“办法”不能作为文种,应为 “关于印发××方案的通知”。2.不能自编文种,行文时必须在上述13个文种中选择适当的文种,避免出现“说明”、“建议”、“要求”等自编文种的现象。
3.正确选择文种。要依据发文机关的职权选择,上行文多采用“请示”或“报告”,必要时也可使用“意见”;平行文用“函”,指在同一系统内部平级单位之间或不相隶属的任何级别的单位之间;下行文使用的文种有“通知”、“通报”和“批复”等。要注意几个易出错文种的正确使用: “请示”和“报告”,“请示”需上级批复,而“报告”则是向上级汇报,不须批复。“请示”必须是一文一事。“通知”和“通报”,“通知”具有执行性,主要用于批转下级机关行文,转发公文,印发本机关公文;通报具有教育性,如批评、表扬及情况通报等。“决定”和“决议”,这两个文种都属于下行文,具有决策性,但决议是党的机关文种之一,而且是会议通过的,在题注中要注明是哪次什么会议什么时间通过的。
三、公文格式
规范的公文包括眉首,正文和版记三个部分。
1.眉首。一般包括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与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6个部分。上行文必须要注明签发人姓名。
2.正文。一般包括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及成文时间,有时还有附件。
(1)标题。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要文字简明。文种中已表达过的内容标题不再重复,如,不能说“关于申请××的请示”,“申请”二字是多余的。标题中除必要时使用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要正确使用介词,要么用“关于”,要么用“对”,不能出现“关于对”。标题的排列要均称,不能将一个词拆分成两行。转发的公文,如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可省略中间层次,但在正文中须叙述完整。(2)主送机关。“请示”不能多头主送。
(3)成文时间。成文时间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
3.版记。版记部分包括主题词、印发机关、印刷份数和发文时间。
(1)主题词:主题词应主要选择名词、动名词和名词性词组,有些公文标注的主题词是将标题简单割裂,有的甚至出现介词“关于”、动词“调整”等等,对于揭示公文主题内容、便于检索毫无意义,选词数量应不多于6个,排列顺序为类别词、类属词,最后必须加上文种。(2)版记最后要标注印发机关、成文时间和打印份数。4.其他格式
遵循“参照标准,力求美观”的原则,对常出现的格式及其他细节方面的问题作如下统一规范:(1)文号、正文(除标题外)、版记(除主题词、词素外)及上行文中的“签发人”3个字都采用仿宋GB2312三号字,页码采用仿体四号阿拉伯数字;上行文的签发人姓名为楷体三号;标题用宋体小二加粗;“主题词”3个字为黑体三号,主题词词素为宋体小三,各词之间空一全角汉字。
(2)正文统一用1.5倍行距。
(3)一般标题上与红色反线空两行三号字距离,下与正文空一行。
(4)附件与正文空一行,附件名称不加标点符号,如需回行,则回行后第一字与名称首字对齐。正确格式为:
附件: 1.×××××××××××××××××××××× 2.××××××××××××××××××××××
(5)有附件的文件,正文中一定要按以上格式标明,并与后附标题一致。(6)成文日期中的“○”从特殊符号里引用,并与正文字体相同。(7)正文层次序号依次为:“
一、(一)1.(1)”或“
一、1.(1)”(8)单独发文落款处只写日期,不写发文单位。
(9)用印要求横向居成文日期中间,纵向上不压正文,下压日期,骑年盖月。印章所在页必须有正文,不能在空白页上打上“此页无正文”之后再加盖印章,必要时可调整行间距或标题与红色反线距离。
(10)版记应置于文件最后一页,亦即偶数页。
(11)要双面打印纸质文件,以备归档。在OA系统电子版公文制作时,要按纸质文件要求排版。
(12)“妥否,请批示”并不是请示中必用的固定格式,如以“请公司批复”收尾,再加“妥否,请批示”,则属多余。
(13)请示文件应在成文日期下隔一行标明联系人及电话,报告因不必署联系人。
(14)在转发、印发某项内容的行文处理时,被转发的内容是公文的正文,而不能作为附件处理,故无需标注“附件”一词。
(15)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日期、结构层次序号、特指名词以及定型的词、词组、成语、常用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外,原则上都使用阿拉伯数字。
16.开题报告格式要求 篇十六
封皮:
院(系): 软件学院 专业:
所学专业。
开题时间:由院里统一确定(暂定2011年3月7日)
字体要求:题目、院系、专业、班级、学生姓名采用楷体_GB2312三号字体,学号,开题日期采用Times New Roman三号字体。内容:
1.开题报告必须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来源,理论或实际应用意义。(2)题目主要内容及预期达到的目标。(3)拟采用哪些方法及手段。
(4)完成题目所需要的实验或实习条件。(5)完成题目的工作计划等。
学生必须按要求,填写各项内容,不能过于简单。2.“查阅资料、文献目录”书写要求:
参考书要写明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等。
参考文献要有一些期刊文章,要注明作者姓名、文章题目、刊物名、期刊号。参考文献要包含毕业设计题目所涉及的知识,要全面。不能只写开发工具。参考文献要在15篇以上。
17.本刊关于图、表的投稿格式要求 篇十七
请作者在投稿和修稿时,按实用骨科杂志对图、表的格式要求进行处理。图表以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号。每幅图或表均应注明序号并冠以图(表)题,注释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表”采用三横线法(顶线、表头线、底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线条图应墨绘在硫酸纸或白纸上,规格:高×宽=10 cm×14 cm。照片图要求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X线图缩放比例要一致,左右不能拍反,肢体照片需包括一端关节。图中需标注的符号、说明等不要直接写在图片上,应另附纸说明。图片背面应贴标签,说明图号、上下方向和作者姓名。大体标本图片应在图内标有尺度,病理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
【医学论文格式要求】推荐阅读:
论文内容格式要求07-23
期末论文要求格式08-05
论文格式要求及08-24
德育论文格式要求11-21
自考论文格式要求01-09
论文撰写格式要求03-18
论文要求及格式规范06-15
摘要(论文)格式要求及07-06
英文标准论文格式要求09-02
俄语论文的格式要求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