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课程介绍

2025-01-06

《管理学基础》课程介绍(精选8篇)

1.《管理学基础》课程介绍 篇一

《知识产权法律基础》(网络课程)介绍

我校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合作开设的必修课程《知识产权法律基础》已经正式开课。该课程是全校性的公共任选课,面对全校非法学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修完即给2个学分。课程名称:《知识产权法律基础》(网络课程)

授课方式:网络课程(无教室,不限时间,不限地点)

授课内容:以课件为主的形式,从阐述知识产权法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出发,着眼于知识产权法律的基础知识介绍,围绕运用知识产权保护智力成果这一主题,分别对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专利、商标、版权、反不正当竞争、商业秘密作了系统地介绍。辅导老师:谢乒(QQ18335470 电话*** 邮箱xieping@ciptc.org.cn)

课程学习:在开学后的第三周,用学习者的学号为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后选择《知识产权法律基础》方可学习,期末考试为线下开卷笔试。届时,辅导老师会提前在学习网页上发布考试信息。具体学习操作请参见北航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学员手册以及在培训信息和FAQ中的帮助信息。在线答题:练习题可以反复练习,没有评分;自测题只能做一次,且记入考试成绩中。

选课方法:在教务处的“网上选修”中选修《知识产权法律基础》(网络课程)。在开学第三周用个人学号作为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登陆后点击网站上方远程教育链接进入学习的平台,在培训学习的课程列表中点击《知识产权法学》课程名称。在新界面中点击加入此课程,出现您已加入此课程的提示表明选课成功。

获得认证:在参加老师组织的考试,并获得学分后,可以获得由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办法的证书,这也是同学们具有知识产权相关知识与技能的一项认证。

学习时间:1-16周授课网址:

课程在线答疑:xieping@ciptc.org.cn

技术在线答疑:webmaster@ciptc.org.cn

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2011年12月26日

2.《管理学基础》课程介绍 篇二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教与学

建构主义源自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由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与认知发展过程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较好的说明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 即能形成一套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学生的认知发展是通过意义建构的途径而形成的, 学生的认知发展呈螺旋式前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传统教学中的教与学有新的认识, 它认为: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 主动搜集并充分分析大量的信息和资料, 善于思考和总结, 学会自主学习;教师要从以教授知识为主导变成以指导、辅导学生的学习为主导,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指导者。这种帮助具体体现在:第一, 教师要能创新教学方法, 通过简短的课堂时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第二, 教师要通过对课程知识体系的重新梳理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 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学知识的实际意义。

二、以建构主义创新管理学基础课程整体设计的动因

(一) 高职专业平台课程教学内容的自身要求。目前高职工学结合课程开发思路主要是进行项目课程改革, 即在工作任务分析基础上, 围绕着工作任务学习的需要进一步进行项目设计, 并在项目与工作任务之间形成某种对应关系。但是, 管理学基础是一门专业平台课, 不同于专业核心课程, 没有严格对应的职业岗位, 所以也就不能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再加上管理学基础是一门开放性的课程, 管理知识博大精深, 各种管理思想更是层出不穷, 随着时代的发展, 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也应运而生, 通过这门课程我们不能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所有的管理知识, 只是希望能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管理学知识, 学会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企业以及企业家。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不是简单的把书本知识或者老师讲授的知识从外界直接搬到记忆中, 而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 能形成自己的判断和独到的见解, 这和建构主义学习观是一致的。

(二) 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征。课程设计思路应该要根据教学对象来调整,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高职学生。高职学生虽然理论课成绩相对比较差, 但是大部分学生知识面比较广, 联想能力比较强, 有一定的实践动手经验, 再加上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就接触过专业课, 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 他们参与意识都比较强, 形象思维能力要强于逻辑思维能力, 比较喜欢发表自己看法, 也乐于团队学习。求新的心理使得他们不喜欢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 对于新的教学方法接受比较快, 这也符合建构主义学习观中对于学生的要求, 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 建构管理新知识。

三、课程整体设计思路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管理学基础》课程整体设计通过对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特征分析, 分为两大模块, 自主学习模块和课堂学习模块。自主学习模块主要是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 资源库内容包括课程的相关信息以及一些管理知识拓展、管理视频、音频、案例、优秀讲座、论坛交流等, 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网络学习平台;课堂学习模块主要是解决学生自主学习中碰到的问题,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以及课堂同学讨论交流的主持人, 适时的提供思路以及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学知识的实际意义, 因此课堂学习模块主要是对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设计进行改革。自主学习模块和课堂学习模块相互补充, 相辅相成。最后, 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关键是要学生的主动及积极参与, 而此关键是建立开放性、全程性的考核体系, 而考核体系又将影响课程的整体设计。基于建构主义的《管理学基础》课程设计思路如下图所示。

(一) 建设网络资源, 搭建自学平台。我们已经认识到, 建构主义学习的重点不在于老师的“教”, 而在于学生的“学”。为了支持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完成内容建构, 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 包括各种教学文件以及教学媒体, 比如课程标准、多媒体课件、课程讲义、课程录像、习题库、视频库、音频库、案例库等内容, 这些内容主要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团队讨论。我们把这些内容都集中于网络教学资源库, 对于网络教学资源库里的内容, 教师要经常更新, 而对于网上资源应该如何获取、从哪里获取, 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等问题, 是主动探索过程中教师需要帮以解决的问题。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学习和知识的自我建构, 提出相关问题, 进而自己可以通过网上资源试图加以解释或者解决, 也可以在网络教学资源库的论坛里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学生就会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 这就改变了传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得以充分调动, 在学习过程中能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理论联系实际。

(二) 创设学习情境, 重组课程体系。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总是和一定的社会情境相联系的, 所以学生必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 学习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我们创设的学习情境应该要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去同化、分析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 从而使得原来建构的知识结构得以拓展以及延伸;如果原有的知识不能同化新知识, 则要对原来的知识结构进行改造或重组, 建构新知识。因此教学情境应该选择真实性任务, 即企业的真实案例, 而且案例一定要及时更新, 以解决企业在真实环境中碰到的机遇和挑战。 根据这个思路, 我们重新梳理了《管理学基础》的课程体系, 把课程内容主要分为管理思想和管理职能两大块。管理思想这一块从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的萌芽到现代管理理论的“百家争鸣”, 从西方管理思想到东方管理思想, 内容博大精深, 我们希望通过这一部分的知识让学生对管理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掌握学习管理学的方法;而管理职能这一块我们以工作任务为线索, 根据管理职业的实际需要, 收集不同管理工作环境及其不同管理角色的有关案例, 通过案例解析管理者所应掌握的基本知识、技能, 以及应该通过哪些环节来提高他们的能力和职业素养, 并以此作为课程结构体系的参照系。 我们坚持知识的掌握服务于能力的构建, 教师上课不需要面面俱到, 把知识隐含于情境的问题解决中, 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内容, 教师要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与挖掘, 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方面要提供建构理解所需的基础, 同时又要留给学生广阔的建构空间, 让他们针对具体情境采用适当的策略。

(三) 基于建构主义, 创新教学方法。基于建构主义的课程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针对学生在企业实际案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和总结, 所以在管理情境创设的课程体系下, 教学方法也要有相应的改变, 我们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1.案例分析。一般老师在课堂教学模块之前都会布置给学生一个真实企业案例, 而老师不直接告诉学生这个案例里碰到了哪些问题, 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 而是要求学生自己通过资料查询以及同学之间的小组讨论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进而小组去解决问题。老师只能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 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讨论完以后还要求形成一份简单的报告, 在课堂上进行汇报, 进而全班讨论。

2.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切情景模拟活动中的一个基本方法, 我们要求学生扮演一个特定的管理角色来处理管理事务, 解决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冲突和矛盾。不同的管理角色, 在处理问题时考虑的重点以及所应该具备的管理能力都是不同的, 所以角色扮演在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3.情景模拟。建构主义的重点就是创设情境, 使得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在上述情境下, 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而学生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库、网络、图书馆的自主学习后, 对该情境的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 通过与小组同学的讨论交流, 可以通过情景模拟来提出分析问题的途径或者解决问题的办法。

4.管理游戏。以游戏或共同完成某种任务的方式, 在轻松的氛围中培养小组内每位学生的管理技巧、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等方面的素质, 从而让学生能真正理解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5.头脑风暴。教师创设一个情景或者提出一个问题, 要求学生各抒己见, 讨论、交流,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 要求每位学生都能发言, 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 补充、修正、加深每位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6.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师安排一组学生为一临时任务小组, 并不指定负责人, 请大家就给定的管理任务进行自由讨论, 以提高学生在自信心、洞察力、说服力、责任心、灵活性、承受心理压力及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能力和特质。

四、教学改革实施的保障条件

(一) 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团队。“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课程项目化改革的根本, “工学结合”教改需要打造一支专兼结合、能适应工商管理类专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有较强社会服务能力的“双师结构型”教师团队。管理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我们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及技术骨干等企业兼职教师到校担任和指导实训技能课程, 开展讲座、管理沙龙等多种形式的沟通与交流活动。与行业、企业长期合作, 在互惠的基础上签订长期校企合作协议, 让学生能真正做到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企业实际碰到的问题。

(二) 建设适应课程改革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良好的、可供学生在其中进行自由讨论和自主学习的校内实训室和提供教学案例材料、可供学生参观、实践的校外实训基地是基于建构主义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学生可以在实训室查阅网络教学资源库、互联网、书籍、报刊杂志等各种信息渠道, 可以和同学讨论, 相互协作和支持, 可以得到老师的帮助, 从而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应当被促进和支持, 而不应受到严格的控制与支配, 而学习环境则是一个促进和支持学习的场所。我们的校内以企业经营决策为核心的实训室, 还可以通过模拟及工作实景仿真等软件操作, 及对实训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是为我们教学提供真实管理案例, 通过学生参观企业、企业专家为学生讲座等形式促进学生的管理知识建构。

(三) 采取开放性、全程性考核体系。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解决问题、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生是认知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学习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结果。所以我们应该摒弃传统的纯理论知识的期末考试形式, 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 采用开放性、全程性的考核体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管理潜能, 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精神。

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指导者。基于此, 本文提出了高职管理学基础课程设计思路, 搭建自学平台、重组课程体系和创新教学方法, 而要保障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则必须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团队、建设适应课程改革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以及采取开放性、全程性的考核体系。

关键词:建构主义,管理学基础,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1].余胜泉, 杨晓娟, 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 2000

[2].邱晓文.基于协同模式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 2009

[3].秦农.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中国远程教育, 2004

3.《管理学基础》课程设计 篇三

关键词:高职 工作过程 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理念

《管理学基础》是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讲述管理学概论(概念、原理、决策、组织文化等)、管理学的发展史及主流的理论和代表性观点,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内容,是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根据课程特点,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课程总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营销策划、销售与管理、沟通协作等职业能力为基础,着眼于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以及综合职业素质养成,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实现“教、学、做”有机统一,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自觉学习为核心,以模拟实践教学为主线,建立多渠道、获取式教学系统的教学方法体系。建立以讲授、师生互动、案例分析、辅导答疑、模拟实践、技能训练、第二课堂、调查访问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体系,达到本课程培养从事一线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2课程目标

2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为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22能力目标

使学生具备运用所学习的管理理论指导实际工作,具备解决日常管理中相关具体问题的基本能力,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工标准化管理的意识,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可以独立开展相关管理活动的组织,解决一些简单的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事务问题,可以树立良好的管理意识,为以后在实际工作中可以运用相关管理理论创造更好的效益。以培养学生参与企业管理的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具有良好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23素质目标

使学生初步对本书涉及的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和掌握,树立标准化管理意识,从而达到掌握、遵守、应用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目的;形成依法管理的职业素养。

3课程内容

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模块化的教学方法,将课程内容归纳成为以下12块学习项目,46个工作任务:

41在實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主导,要做好引导者、组织者、设计者和咨询者的角色,由于课程理论性较强,实践结合问题尤为重要,以行动导向为基础,课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等教学方法,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1)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使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树立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的理念;

(2)要建立系统化的由学生参与的交互式教学形式,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教学;

(3)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建设,建立纸质、声音、电子、网络等多种媒体构成的立体化教学载体,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

(4)探索建立多渠道的获取式学习方式,介绍课外必读书目、推荐网络学习资源、布置必须通过学习或调查课外东西才能回答的作业、构建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与氛围,由学生能动地利用多条获取知识的渠道,自主地、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

4.课程介绍:客户关系管理 篇四

培训机构:北京惠德培训学院

培训费用:2980元/人(含:培训费、资料费)

培训地点:北京、上海滚动开课。

联 系 人: 杜老师

联系方式:010-51285512010-5128551

3,------------------

【课程背景】

当今,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对客户资源的竞争,谁赢得客户,谁就赢得竞争。而要赢得客户,企业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客户关系管理方法,以有效开发新客户、保留老客户。如何将客户关系管理的理念,贯彻到企业的每一个流程,体现在员工的日常行为之中,是本课程的关注重点。

【课程目标】

 按照什么标准对客户分类,进行差异化管理,实现最高投入产出比

 了解企业为了开发潜在客户、深化现有客户关系、保留老客户,应该建立怎样的业务流

程、采用什么样的有效方法以及利用哪些信息技术;

 在企业里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应该重点关注那些环节

 了解CRM应用系统的设计思路

 了解CRM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

【参训对象】董事长、总经理、市场总监、销售总监、客户服务经理等

【课程内容】

第一篇 客户关系管理 原理篇

第一单元 什么是客户关系管理

 客户关系管理能为企业带来什么

 客户关系管理的含义

 客户关系管理的内容

 客户关系管理与营销的关系

第二单元了解客户是客户关系管理的开始

 谁是我们的“客户”?

 如何收集客户资料

 怎样判断谁是我们最优价值的客户

 怎样对客户关系进行分类

第三单元客户关系的维护

 和客户建立什么样的关系

 如何让客户感觉物超所值

 怎样提高客户满意度、忠诚度

 如何防止客户抱怨和客户流失

第四单元客户关系管理中的现实问题分析

 如何才能让客户感觉非常满意?

 如何在客户满意度和服务成本之间寻求平衡?  如何确立最佳的服务水平? 第五单元提高企业客户关系管理能力  什么是客户关系管理能力?

 客户关系管理能力是如何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  你的企业欠缺哪方面的客户关系管理能力?  提升企业客户关系管理能力的措施 第六单元客户关系的战略  客户的增长矩阵  客户关系管理的过程 第二篇 客户关系管理 应用篇

第一单元 CRM系统的设计理念—客户数据的有效采集和消费 第二单元 CRM应用功能模块

 销售自动化

 市场营销(营销自动化) 客户服务

第三单元 客户关系管理的实施  客户关系管理实施前的评估  促进客户关系管理实施成功的因素  导致客户关系管理失败的常见原因

讲师介绍:

宫同昌先生,男,39岁,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聘客户关系管理讲师、清华大学MBA管理培训俱乐部常务理事,清华大学客户关系管理(CRM)高级研修班特聘讲师,清华大学客服经理高级研修班特聘讲师,国际电子商务师联合会特聘讲师,山东光华燕园管理研究中心特聘讲师,中国物流师认证培训授权机构特聘讲师,‘雅虎中国’北京推广会特邀演讲嘉宾。

工作阅历:

现为北京惠德培训学院首席讲师,北京同昌惠德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国际电子商务师联合会北京管理中心主任;

曾任美国著名CRM软件产品实施顾问;香港上市公司总裁助理;外企销售部经理;亚星汽车山西分公司经理;清华大学EMBA项目主管;国家“八五”、“九五”重点军工项目主任,所参加项目曾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擅长客户关系管理、售后客户服务技巧、卓越的客户服务技巧、专业应诉技巧培训、客户服务体系建立、物流管理等领域的咨询与培训。

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行业知识及企业管理经验,能将复杂深奥的理论用浅显的企业实践案例加以阐述,讲课擅长启发、互动。授课特点:

知识渊博,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涉猎广泛,但又杂而不乱,融会贯通。擅长启发引导,由表及里,层层剥析,揭示事物本质。与学员互动谦和、耐心,对学员的问题能一语中的,令人茅塞顿开。擅长讲授的课程:

《客户关系管理》、《卓越的客户服务技巧》、《服务体系建设》、《专业应诉技巧》、《服务营销》、《物流管理》、《呼叫中心客户服务技巧》等 曾服务过的企业:

戴姆勒-奔驰、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大顺发物流有限公司、国商物流、宅急送总公司、UPS、中外运-欧西爱斯国际快递有限公司、北京太平洋物流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嘉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山推机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

公司、比亚迪公司、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华晨宝马、NEC、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河北移动、中国移动通信设计研究院、中国网通、广州移动、上海交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山西分行、中信集团、许继集团、亚迪广告、劲牌酒业、金六福酒、蒙牛集团、广东财产保险公司、深圳嘉年实业、香港普兰诺经济研究院、亚商在线、《英才》杂志、北京司法局、克拉斯家具、元洲装饰、北京依诺维绅家具有限公司等。

--------------------------

5.会展服务与管理课程介绍 篇五

1、课程教学目的、目标

本课程坚持理论与实务并重,着重突出理论对实务的指导意义,同时注意介绍国内、国际会展领域的最新动态。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针对会展项目掌握管理的一些专门性问题,如会展的要素管理、会展流程管理、会展功能管理等,以便学生将来能胜任复杂环境下的会展项目管理工作。

2、课程内容主要简介

本课程主要内容:掌握会展项目管理的概念和基本框架、会展的要素管理、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参展商、观众、会展场馆和辅助服务机构、会展流程管理、展前管理、展中管理、展后管理以及会展人力资源管理与财务管理等几个部分。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达到各章中所提的基本要求。案例分析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必须予以重视。

3、课程创新实践能力培训途径

每一次研讨课前,收集资料做好案例研讨准备,课后根据指导教师要求,提交个人案例分析报告和小组案例综合分析报告。本课程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老师课堂讲授结合学生自学,部分章节内容完全采用自学的方式,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一定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制定自学计划,完成章节小论文等自学作业。

4、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主要进行“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采用笔试成绩占60%、平时表现(含平时作业、出勤情况、课堂讨论、社会实践参与度及成果)占40%的比例进行考核。

5、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任国岩,《会展组织与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参考书目:

1.罗松涛,《会展管理实务》,对外经贸大学,2007年版

6.《管理学基础》课程介绍 篇六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安徽省电大开放学院 ××× ××××××××× ×××行政管理(专)芮峰

目录

内容摘要

目录

一、管理学基础的主要内容„„„„„„„„„„„„„„„„„„„„„„1

二、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2

三、学习体会和收获„„„„„„„„„„„„„„„„„„„„„„„„„3 参考文献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内容摘要:《管理学基础》是研究管理过程中基本规律与特点的一门科学。在管理实践中,它从管理工作的实践需要出发,紧密联系国内外管理工作实际,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原理、方法和技术,注意总结管理工作的经验与教训,阐明管理工作中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为此,注意培养学员辩证的管理科学思维方法,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掌握管理学,可以在一定的环境中,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协调组织各种资源,以期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概括介绍了《管理学基础》各章节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理论联系实际阐述了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第三部分总结对《管理学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关键词:管理学基础,内容,原理,体会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科学或边缘科学,是研究各种管理活动中的普遍规律、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掌握管理学,可以在一定的环境中,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协调组织各种资源,以期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一、管理学基础的主要内容

《管理学基础》是一个管理者有效达到组织目标的知道工具书籍。通过两年的学习,我已经基本了解到了有组织、有意识地进行协调工作的重要性,并在生活实践中充分得到体会和贯通。选择学习《管理学基础》对我的人生大有裨益。

《管理学基础》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讲述了管理的概念及性质和管理的职能及作用,还对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做出了描述。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管理职能即管理的职责和权限。管理职能有一把不知能和具体职能之分。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讲述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经验概括和理论总结。第三章计划工作,主要叙述了计划的含义、特征、种类以及编制方法,编制方法有很多,如滚动计划法,网络计划计数法,线性规划法。作为一个管理者,应对每一个计划方法都有所了解,并不一定非常精通。第四章目标管理,讲述了目标的确立和目标管理的产生,发展和应用。目标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出发点,是企业计划的主要内容。企业目标是由各层次目标组成的体系。她用系统的方法将许多关键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的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第五章战略管理,主要讲述了战略的含义和特征以及构成要素等,计划使企业明确了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企业行动的指南。预测就是对尚未发展,目前还不明确的事物进行预先估计并推测是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影响了业业发展的任何因素,都成为预测对象。第六章决策,主要讲述了决策的含义方法和特征,决策具有以下特征,超前性,目标性,选择性,可行性,过程性和科学性。方法有战略,战术和业务决策。决策是计划的核心。无论是确定目标还是制定计划,管理这都需要作出决策。事实上,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的始终。第七章组织结构,讲述了组织结构的设计和形式,描述了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和内容以及集权与分权的内容。因此,建立合理,高效的组织结构是十分必要的。第八章人员配备,主要是对管理人员的选聘,考核和培训为突破组织的目标,建立合理的部门结构,明确各部门的权利和任务,这仅仅实现了硬件上的搭配,还需要为各部门配备适当的人员,通过人去完成组织结构中的各项任务,才能最终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人员配合的任务就是物色合适的人选,促进组织结构有效发挥,充分开发组织人力资源。第九章领导,主要阐述了领导是一种活动过程,任何一个组织都离不开领导,领带职能是其他管理职能的集体体现。从某种意义上将,领导与组织具有同样的含义。领导既是一种学问,也是一种艺术。第十章激励的概述和理论,以及激励的手段和方法。激励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任何一个组织都是人的集合。对组织的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也就是通过人而进行的管理。第十一章沟通。沟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交流并理解信息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激励或者影响他人的行为。在进行沟通的时候经常要经过这样一些渠道:语言沟通、文字沟通。肢体语言、多媒体技术。第十二章控制的基础理论,主要是其含义原则和基础过程。控制是一次管理循环过程的终点,同时他又是新一轮管理循环活动的起点。在现代管理活动

中她是由主要的作用。第十三章控制技术和方法,主要阐述了质量控制,预算控制,成本控制。

二、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我认为对于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促进企业经济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按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他把人类的需求分为5个不同层次,即生理需要,比如对食物,水,住房,穿衣等的基本需要;安全需要,比如一个有保证,有秩序的工作环境;归属需要,比如交往、爱情、友情等;尊重需要,比如得到尊重;最后是自我实现需要,如充分施展自我能力等。其中前两个属于基本需要,以物质激励为主;后三个属于高等需要,以精神激励为主。

在企业管理的实际中,物质激励主要是能够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的一种奖励,最突出的是金钱的奖励。金钱往往是生理和安全需要的一种手段。以我所在单位为例,我公司主要生产冰箱。在制造型行业竞争激烈,我公司为了激烈员工,使我们的企业能在家电行业排名靠前,公司每个制造厂之间展开竞赛,规定哪个厂在人员较少、产量较多的情况下而能做到成本低、无质量问题的就为胜。竞赛设前三名,第一名人均奖励800元,第二名人均奖励500元,第三名人均奖励300元。在实施以前,我公司是根据订单生产冰箱,人员很充足,一个月下来产量也不是很大;实施以后,在人员并没有以往的多,但产量上去了;实施以后,员工干劲十足,产量上去了,质量也上去了。此激烈方法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像这样物质激励的例子还很多,又比如拿我公司的制造厂的现场5S来说。5S是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等五个项目,以往我公司的制造厂虽然有5S,但只是宣贯,每位员工知道有这件事情,但激情不是很高。有的员工就抱怨“我上班都上累死了,怎么休息的时候就让我搞卫生啊,脏就脏点罢,有什么的啊!”大家的激情不高,导致现场一塌糊涂,材料摆放混乱等等。这样也不是办法啊,现场如此的差,怎样能生产出好的冰箱呢?领导们商量后决定给现场5S这块制定一个物质奖励的方案。制造厂按班组评分,每个月由厂部打分三次,每周由现场管理员带各班组长打分,综合的分数为各个班组的现场分数。几个相同的班组在一起评比,第一名的班组长奖励200元,班组员工也人均奖励20元;第二名的班组长不奖不罚,班组员工也就不奖不罚;第三名的班组长扣款200元,班组员工人均扣款20元。这是各个班组的考核方案,每条线体也有奖罚标准。最好的线体奖励,最差的线体扣款。这个方案制定以后,无论是领导,还是员工个人,都要积极参与其中。现场做的好的线体、班组都奖励,反之要扣款。上班都是来挣钱的,谁也不想在现场方面而影响了自己的收入。现在随时随地去看现场,都是整洁、干净,材料码放整齐,标识清楚。此事例说明物质激励能使人更勤快,效果也非常的明显。

但是,物质激励不是无止境的,当物质激励已经不能满足一部分人的需要之后,对他们又能怎么办呢?有办法。按照按马斯洛的理论,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就会追求高层次的需要,也即精神激励。奖励合理化建议就是一个好办法。合理化建议是员工参与管理的另一种形式,鼓励员工积极提出改进工作和作业方法的建议,一旦建议被采纳,员工就

会得到激励作用。还拿我公司为例,我公司为了充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员工参与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公司规定各部门每个月20号之前会向公司投递员工提的合理化建议。公司就这些合理化建议,根据合理的评比,分出奖项,获奖的不仅有一定的物质奖励,更重要的是精神奖励,比如以员工名字命名的“某某工作法”,使得一部分愿意开动脑筋的员工特别有积极性。这样一来,员工想到好的建议就会往公司提交建议,公司也采纳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在此之前,公司没有实施员工提合理化建议时,员工只知道执行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没有自己的思想;实施该制度以后,员工们有想法了,自己想到什么有意义的,对公司有利的想法,就会提到公司,一旦被采纳了更是干劲十足,由此也给公司和员工都带来了双赢的效果。

三、学习体会和收获

本人经过学习,对管理学这门功课也有了些自己的心得和体会。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对组织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我认为管理是无处不在的。就拿激励来说,激励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有推动并引导行为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它在日常生活是很常见的,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发动机支配的,动机是需要引起的,行为的方向是寻求目标、满足需要,这样激励就构成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表现和行为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所受到的激励程度和激励水平,所以,激励水平越高,人们的行为表现就越积极,效果也就越大。计划也是同样的。现在有很多人认为“计划赶不上变化”,做了计划也只是在做无用功而已,所以他们都不愿意做计划。其实不然,计划是指制定组织目标并确定达成组织目标所需的行为方案。有了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就可以协调大家的行动,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通过学习,我还深深地体会到,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在当代科学日益发展的条件下管理是当今企业的命脉,科学的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所以,人们都说,管理是振兴国家之道,管理是企业成长的基本保障。我还明白了在企业的运营中,管理是保障其是否稳步向前发展的必要手段。做为管理者,不论他管理什么样的组织或处于组织中的哪种管理层次,都必须要掌握这门学问,这也是开展正常工作的必要保证。同时也明白了,在外部环境中企业发展犹如行军作战,必须知己知彼,如何在行业之间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管理者不断学习的;在内部环境中,管理者要学会如何与员工沟通,学会了用怎样的激励方式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学会如何安排部门的工作分工,使每位员工在工作中最大程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使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让每位员工得到更多收获。管理上要讲究手法,技巧和艺术,要形成一种管理文化,在正确有效的组织管理下,考虑到各项因素对组织管理的影响,对待职员要严格管理、严而公正、严而有信、严而有情,不能生硬的使用职权,不能教条地以政策做依据,而忽略人的情感因素,只有这样企业或组织才能发展的更快更强。

参考文献:

1、黄金孚.现代企业管理原理(第四版).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

2、吴照云编著.管理学原理(第四版),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10月

3、彼得〃德鲁克.卓有成就的管理者.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7月

4、赵文明编著.百年管理思想精要.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7年4月

7.《管理学基础》课程介绍 篇七

一、认识课程性质

任何一个部门、组织要协同劳动, 要经营要发展都离不开管理, 管理无处不在, 尽管各种具体的管理活动千差万别, 但在处理问题时, 管理者都要通过一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的具体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方面, 它同经济科学、技术科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等学科发生关联, 从中吸收和运用与之有关的研究成果, 因此它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属于应用科学。因此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门艺术。

二、分析教学对象

《管理学基础》是电大开放教育会计学本科、工商管理类各专业以及计算机应用专业信息管理方向的必修课, 以及相关专业的选修课。课程涉及的专业多, 学生情况也各不相同, 总结学生特点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学生都是在职成年人, 个性相对稳定, 学习目的明确。2.学生有自我意识, 善于表现自我。3.学生理解能力比较强, 思维敏捷。4.学习动机不同, 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基于教学对象的特点, 教学过程中, 教师尤其要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即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教师是主导, 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推动者。

三、明确教学目标

现实经济生活中, 企业只要想生存和发展, 除了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推进技术创新之外, 最重要的一项内容要进行管理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下, 按照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实际管理技能为教学目标和质量标准。

在教学中具体要把握三个层次的目标:第一个层次是基本目标, 即通过多种学习方式, 完成教学过程, 要求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第二层次, 让学生学有所得, 顺利通过考试, 取得学分。第三层次是最高层次, 即高质量完成教学过程, 努力形成规范、科学的系统管理思想并指导自己的实践。也就是学生通过案例教学和综合实践, 把书本知识融会贯通, 培养独立见解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把握教学重难点

《管理学基础》的教学内容是围绕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介绍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其重点和难点表现为:运用管理原理和方法指导组织的实际情况, 同时通过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加深对管理概念的理解。

专题小论文撰写提高植物生理学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熊辉岩, 韦梅琴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青海西宁810016)

摘要:为适应植物生理学教学内容和深度日益增加的形势, 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学生专题小论文撰写的实践和思考, 指出论文撰写过程教师的重要引导作用, 分析了该方法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同时根据实践效果, 提出了具有参考意义的建议。

关键词:专题小论文;植物生理学;教学效果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关系的学科, 是生命科学及农业院校农学、园艺、植保、林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植物生理学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随着科

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实践活动, 管理有其基本理论, 掌握这些管理知识, 是管理者开展工作的基本保证, 也是管理者与上级、同事和谐相处, 实现职业目标的保证。但这些概念原理和方法必须结合组织的实际情况来运用, 这一点管理学同其他科学不同, 比如背熟了制图所有规则, 就能画出机器的图纸, 但是背会了所有管理规则, 却不一定能够有效地进行管理, 所以重要的是培养灵活运用管理知识的技能, 因为没有哪种管理模式或管理方法适用于所有组织, 也没有哪种固定的管理模式或方式能保证一个组织永远成功, 这就要强调管理的艺术性。所以说管理学基础导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可以表述为“如何引导学生掌握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五、制定教学策略

管理学基础导学课程的设计理念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经济管理类课程内容多而且涉及的问题千变万化, 教学中共性的难点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 案例教学能够寻找理论与实践的恰当结合点,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导学课的设计一方面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另一方面增加了案例教学的比重, 在管理原理的阐述和案例的列举中要联系我国企业的实际。

远程教学教生相对分离, 所以课程的教学模式是基于网络环境条件下的, 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助学为辅, 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实现联系、交互和整合。具体讲就是根据该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以学生为主体, 电大三级教学平台为依托, IP课件、网页、bbs论坛和电子留言板等为支撑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 面授辅导应着重于重点问题的归纳、难点问题的剖析以及作业讲解。布置适量的作业题, 以综合练习、案例分析和综合实践的形式为主。

六、利用教学资源

《管理学基础》的教学资源除了文字教材之外, 远程教育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该课程提供了大量资源。主要包括: (1) 学习机构资源, 即电大三级教学平台提供了课程学习资源和系统的学习支持服务。中央电大的13讲IP课件, 课件系统讲述管理学五篇十三章的内容, 这部分教学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之用, 通过在线听课的形式来学习, 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河北电大在线的案例库提供了大量

文章编号:1674-9324 (2013) 05-0137-02

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植物生理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 植物生理学课程的学时数一再减少, 而新的内容越来越多, 使教学增加了难度[2]。目前, 在植物生理教学中如何改变教学方法以提高教

教学使用的案例素材, 通过案例分析、情景再现、角色体验等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通过分析案例把书本中的管理知识融会贯通,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沧州电大的自建资源有综合练习题、助学辅导文章、管理哲理故事。这些资源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开阔视野, 同时搞好期末复习。 (2) 互联网上广泛和丰富的学习资源, 比如让学生经常浏览一些著名的管理网站, 引导学生学习学科前沿的知识, 同时关注我国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提醒学生对于网上的学习资源要善于辨别和选择, 以有效地帮助自主学习。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实际需要, 整合运用各种可获得的资源, 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

七、评价教学效果

按照教学资源介绍、知识导入、重点问题归纳、难点问题剖析和实践提高五个教学环节完成《管理学基础》的教学过程, 能达到开始设定的教学目标, 学生有所收获。但在实际教学中, 也存在学生对辅导老师的导学思路不能很好地贯彻的问题, 影响了教学效果。分析原因主要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 对案例教学的意义认识不够。针对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措施, 期待着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1. 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

通过学习时间管理、有效整合利用学习资源、制定个别学习计划、寻求帮助加强协作等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各种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分别采取面授辅导课、网上教学、网上讨论等教学方法。

3. 正确认识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

案例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延伸和深化, 但是案例毕竟不是企业的实际情况, 所以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强调管理理论的系统学习, 学生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 通过案例教学真正有所提高。

摘要:《管理学基础》是电大开放教育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 是相关专业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 从七个方面谈了教学体会, 期待与各位同行探讨学习。

关键词:开放教育,管理学,教学

参考文献

[1]魏顺平.在线学习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 2012, (4) .

[2]王绪君.管理学基础[M].北京:中央电大出版社, 2008.

[3]夏建军, 张廷选.系统建设视角下电大教学质量保证的思考[J].河北电大学报, 2012, (1) .

[4]米丽.论远程教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7) .

8.《管理学基础》课程介绍 篇八

本届论坛以“数字化时代的经济管理类教学与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为主题,以主题报告和分会场专题报告的形式进行。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邱东教授、校长王广谦教授,高等教育出版者刘志鹏社长出席论坛并分别作了专题报告或大会致辞。

李卫红副部长在讲话中强调指出,中国大学在培养经济管理人才具有国际视野、熟知中国国情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学术基础和伦理道德法制观念,使他们德才兼备,有守有为。只有这样,我们国家才有可能最终建成诚信、法治、公正、和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谢伏瞻局长作了题为《中国经济——稳定与增长》的报告。首先,他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了个人的观点。他认为,主导性调控是最根本的措施,如完善汇率形成机制、调整汇率水平理顺要素价格、调整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收政策。他说,我们应该看到,资源能源约束加剧,城乡矛盾进一步凸显以及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急需解决。要使中国的经济规避风险。弥补不足,对内要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对外应争取良好的和平发展环境,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与繁荣。

吴晓灵副行长在《关于流动性过剩与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的主题报告中,着重阐述了如何正确看待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她指出,如果银行系统流动性过剩,银行超储率就会过高,信贷扩张能力过强;社会层面的流动性过剩则反映了货币供应过多,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有价格上涨的压力。关于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的现状,她说,近几年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货币供应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总体来说央行的流动性管理是有效的。她认为,我国应加快结构调整,理顺价格体系,从源头抑制流动性过剩。

教育部经济学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逢锦聚教授在题为《我国经济学教学改革和提高质量的若干问题》的发言中,从经济学教学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经济学教学的基本成绩和问题、经济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和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三方面做了介绍。在谈到经济学专业设置和经济学基础课程设置时,他认为专业设置必须遵循拓宽口径和灵活设置方向的原则。基础课程设置在实现全国统一要求的同时,给各学校自主设置更多的自主权。教学内容改革一定要广泛吸收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新经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要广泛吸收我国理论界和世界范围经济学发展取得的新进展,充实教学内容。他表示。在我国,经济学与管理学需要互相融合,才能相得益彰。

教育部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席酉民教授在题为《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与教学改革》的发言中,从市场需求分析定位和学科特性决定的培养模式这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管理人才的市场需求。他指出,我国中间层管理人才的缺口明显大于作业层和战略层。但是,当代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间层的数量远远低于市场需求水平。所以在今后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方面,务必要加强培养中间层管理人才,以充分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他说,工商管理类学科不同于传统的理论型学科,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的。这就要求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注重生源和学校的互动,还要关注用人单位的需要。他表示,只有很好地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我国的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才能成功,并最终培养出懂科学、熟实务的管理人才,使他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发展中充分展现智慧和创造力。

上一篇:我与同学们的故事七年级优秀作文下一篇:山东高考理科一本投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