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工作总结

2024-07-30

自然保护区工作总结(9篇)

1.自然保护区工作总结 篇一

二○一二年,元阳观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在省、州保护办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县林业局的正确指导下,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紧紧围绕“改善生态,促进和谐”主题,着力打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珍稀物种及特有植被类型保护、疫源疫病监测和自然风景合理开发为突破口,以爱鸟周、野生动物宣传月等活动为载体,强化措施,积极行动,全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野生动植物保护、疫源疫病监测和保护区合理开发三大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现将一年来的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保护区基本情况

元阳观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元阳南部,呈东西走向,总面积原为16409.9hm2,XX年,经省政府批复(云政复[XX]59号)同意调整后保护区面积为16187.1hm2,占全县面积的7.4%。区内保存着完整的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山顶苔藓矮林和山顶灌丛等多种类型的森林生态系统,其中有许多以特有种为优势的森林类型,有各种区系成分的植物和动物种类,形成有巨大水源涵养作用的生态水库,是非常值得珍视和保护的自然综合体。

二、保护区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强化目标考核措施、实行分片管理。为切实加强对保护区的管理,确保森林生长量大于消耗量,将管理人员划分到每个小班,落实到山头地块,并签订管护合同,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合作。县政府与乡镇,乡镇与村委会签订森林资源目标管理责任状。同时,每个保护站工作人员从工资中扣扣减100元,国有护林员扣减50元作为风险抵押金,年终通过对管理人员的各项工作量化考核,确定奖或惩,管护不力的管理人员实行解聘。通过以上各项制度的实施,一年来,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2、以保护为基础、加强巡逻。巡山护林是保护区生物资源保护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主要做法:一是科学制定巡护计划,各管理站(点)根据辖区的治安动态,制定定期或不定期巡护计划;二是切实开展巡护工作,按照预定的时间、地点、路线进行巡护,做好巡护记录,及时制止和查处巡护中发现的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三是对交通要道、火险等级高、容易发生毁林开垦的村寨和巡护死角,实行重点监控,严防死守。半年来共组织巡山设卡400余次(处),累计徒步巡护里程达4000多公里,张贴防火、保护野生动植物等宣传标语400余条,通过巡护,及时发现和解决了许多问题,杜绝了重特大森林资源损毁案件的发生。

3、加强巡查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森林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罪犯是保护森林资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我所采取执法与宣传教育并举,积极配合森林公安,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不法分子,据统计,共查处有关破坏保护区森林资源案件6起,其中,失火案1起,非法收购运输野生动物案1起,非法收购运输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案1起,盗伐林木3起,收缴滑竹6000株,蟒蛇死体1条,麂子死体1只,没收刀具11把、猎枪1支。对林区林业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林区“三乱”行为,维护了林区秩序。

4、搞好林区周边工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扶持社区发展经济是生物资源保护和社区共管很有效的措施,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我所积极配合局机关农村能源工作站、林业工作站、退耕办、种苗站、草果站等相关科室工作,一切以保护区周边居民利益为重,大力推进农村能源建设,着力培植林业产业。通过努力,极大地降低了保护区周边居民对保护区资源的依赖,增加了居民的经济收入,进一步缓解了保护区与周边居民的矛盾。

5、按计划完成了我县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工作。根据省厅及州林业局的统一部署,我县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与了省州举行的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技术培训会议,并根据我县实际,局领导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了湿地调查工作并对外业调查工作安排进行了细化。8月中旬,本次湿地调查外业工作正式展开,由观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所牵头开展调查,分三个技术工作组深入各乡镇湿地斑块进行了调查。内业工作也在10月中旬结束。目前,《元阳县湿地资源调查报告》初稿已经完成。

6、国家级保护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在XX-XX年对东观音山综合考察的基础上,今年4月对西观音山进行了全面科学考察,截止今年12月,初步形成了元阳观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计划在2013年上半年完成评审工作。通过科学考察工作的开展,逐步建立和完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能力,制定科学而系统的保护管理措施,使保护区内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坚持保护优先、保护与发展相协调的原则,确保区内人为干扰得到有效控制、科研和监测得到逐步开展,为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创造基础条件。

7、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确保我县珍稀野生动物不感染疫病。我县建有一个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省级监测站,一方面,我们严格执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重点做好春秋季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一年来全县无野生动物疫情发生。另一方面,组织参与了省州举办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应用技术培训班,我局共5人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确保了我县网络直报的及时性及准确性。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观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所下辖四站两点,除小新街保护站和大山保护点有简易办公用房外,其它站(点)都寄宿在乡林业站、村委会或农户家中,给保护区管理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自然保护区内尚未设置永久性标牌、界碑等基础设施,管护界线不明晰,与保护区周边社区群众发生界线争议,激化了双方矛盾。建议上级主管部门给予支持和帮助,逐年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2、人员编制难以落实,管理体制仍需完善。观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所为县林业局下辖的科室,财务不独立核算,无经费来源,管理人员明显不足。管理所现在编制为4人,实际在岗工作的仅2人,很多工作难以开展。同时,根据元机编〔1999〕04号文件精神,核定观音山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编制29人。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至今尚未解决编制问题,现有的29名管护人员一直以临时工身份聘用,管理人员情绪不稳定,工作积极性不高。为加强对保护区的领导和管理,建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给予协调解决观音山自然保护区的编制问题,同时增加管理所人员编制。

3、管理人员参差不齐,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保护区29名管理人员中,具有大专学历的6人,中专3人,其余的为高中以下文化程度,且所有人员均为非保护专业毕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教育,对保护区的管理知识掌握较少,难以适应新时期自然保护管理的需要。建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能够多为管理人员创造业务培训学习的机会,同时招聘一定的专业人员,充实管理队伍。

4、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尚不完善。元阳观音山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很多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区内也广泛分布多种留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尤为重要,于XX年就已建立省级监测站。但一直以来,都未能配备相应的监测设备,监测人员编制也未能落实,极大地影响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的开展。建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给予协调解决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人员编制及相应设备和经费。

四、下一工作思路

今年我县在自然保护区建设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2012年我们将继续围绕建设生态元阳,认真完成上级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具体工作有:一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局、省州主管部门工作目标任务,使我县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事业迈上新的台阶。二是积极配合做好局机关相关科室和森林公安局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化解与保护区周边居民的矛盾,促进保护区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三是进一步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在野生动物猎捕、经营利用和野生植物采集等环节上采取严格措施,全面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力争再创无森林火灾年。四是继续做好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宣传教育工作和野生动物的疫源疫病疫情监测工作。五是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解决大坪保护点和尼枯朴试验示范站的办公用房问题。六是通过多方协调,力争解决观音山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的编制问题。

2.自然保护区工作总结 篇二

1 大鲵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情况

1.1 自然地理

1.1.1 区位、范围、功能区划。

茅坪乡大鲵自然保护区, 地处罗霄山脉中段, 黄洋界东北面 (海拔450~850 m) 保护区界于北纬26°37′54″~26°40′05″, 东经114°04′07″~114°06′42″。主要范围包括河流、河流源头区域、河岸带森林植被区域以及区域内的生态系统。大鲵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则除了大鲵赖于生存的水域外, 还应包括集水区、水系两旁的森林植被及生态系统, 以便更好地保护大鲵栖息的水环境。

1.1.2 自然环境。

(1) 地质、地貌。井冈山在地质构造背景上属于前震旦纪与震旦纪之间的吕梁运动兴起, 距今约30亿年。主要地层构成为古生代前泥盆纪变质岩, 中上泥盆纪、石炭纪的海陆交替砂页岩和泥沙质的不纯石炭岩以及中生代侏罗纪的湖相沉积[1]。保护区总体上属于山地地貌, 属于流域地貌发育的壮年期。地貌结构复杂, 水系及沟谷系统相当发达且比较稳定, 坡面已由流域发育初期的陡峭深切型变为较为稳定的坡顶—坡肩—坡面—坡脚—谷地平缓连结型。

(2) 气候。江西井冈山大鲵自然保护区位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具有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期等特点。境内小气候较为明显, 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 年均气温14.3℃。井冈山年平均降雨量1 856.2 mm, 年均降雨日213 d, 年均日照时数1 511 h, 平均雾日97 d, 平均无霜期240 d。

(3) 土壤。井冈山大鲵自然保护区的土壤颜色以红壤和黄壤为主, 土壤质地则以黏土和壤土为主, 海拔由低至高, 土壤质地由壤质黏土、粉砂质黏壤土逐步过渡到黏壤土、壤土、砂质壤土。溪涧河流两岸较平缓的滩地或稻田有水稻土或潮土。

(4) 水文。井冈山水系属于赣江水系, 茅坪乡境内河流水系发达, 河流溪流密布, 共有大小支流20余条, 流经保护区的河流主要有赣江一级支流禾水源头区茅坪乡境内的2条支流———神山至坝上支流、竹冲至马源坑支流。地表水主要来源于降水、山泉和河流。

1.2 生物资源

1.2.1 植被。

井冈山大鲵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覆盖率高, 环境幽静, 主要是以毛竹为主的混交林。植被可分为阔叶林、针竹混交林、针叶林、竹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草丛7个植被型18个群系。大多是天然林群落。

1.2.2 植物种类。

井冈山大鲵自然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256科932种, 其中苔鲜植物45科87种, 蕨类植物37科70种, 裸子植物6科10种, 被子植物168科765种。

1.2.3 脊椎动物资源。

据调查, 井冈山大鲵自然保护区记录有脊椎动物31目78科205种。其中, 鱼类4目11科24种, 两栖动物2目4科7种, 爬行动物3目8科34种, 鸟类15目40科108种, 哺乳动物7目15科32种。在自然保护区的溪、涧、河滩等典型湿地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两栖动物有大鲵和虎纹蛙等。

1.2.4 森林资源。

井冈山大鲵自然保护区内树木种类多样, 以毛竹为主。森林资源总量可观, 林木结构合理。保护区总面积1 002.27 hm2。保护区森林包括乔木林、竹林和灌木林[2]。

1.3 大鲵保护背景

两栖动物是最原始的陆生脊椎动物, 既有适应陆地生活的性状, 又有从鱼类祖先继承下来适应水生生活的性状。两栖动物均处于濒危状态, 大鲵虽说是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 但它也是几乎没有防御敌害的能力, 终生生活在活水中, 成体仍然保持有鳃裂, 体侧有皮肤褶皱, 以增加皮肤面积, 用于在水中呼吸, 对水环境非常敏感。大鲵肉质鲜美, 长期遭到人们大量捕杀, 数量锐减, 已濒临灭绝[3]。

1.4 综合评价

江西井冈山大鲵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大鲵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生物类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应按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标准进行评价。

1.4.1 自然属性。

(1) 物种珍稀濒危性。大鲵是中国特有动物, 属于世界级珍稀濒危物种, 已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名录。《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和《中国物种红色名录》都将大鲵定为“极危种”, 属于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2) 物种代表性。现代的两栖动物种类约4 000种, 即分为3个目:无足目、有尾目、无尾目。大鲵体长可达1.8 m, 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 也是有尾目两栖动物的典型代表。因此, 大鲵在生物地理学和生物系统学上具有世界性代表意义。

(3) 种群结构。保护区内野生大鲵以中、小型个体为主, 样方调查显示, 最大个体体长122.0 cm, 体重15.7 kg。根据已捕获的大鲵数量, 应用样方面积与总面积推算, 保护区内野生大鲵种群数量超过1 100条。3年龄以下 (含3年龄) 的大鲵数量占61.2%, 3年龄以上占39.8%, 具有基本合理的种群结构, 能满足野生大鲵的正常繁衍。

(4) 生境重要性。保护区地处井冈山境内的中山地带, 气温年变化呈单峰型, 年均气温14.3℃, 以夏季最高, 冬季最低, 秋季略高于春季。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植被覆盖率高, 环境幽静, 植被可分为7个植被型, 18个群系, 大多是天然林群落, 至今仍保持其原生态。保护区地表水系发达, 溪涧水浅流急, 水质清洌, 涓涓细流。水中矿物质含量高。从总体上看其生境是比较优越的[4]。

(5) 生境自然性。保护区植被覆盖率高, 环境幽静。虽然有极少量人为干扰, 但核心区基本保持自然状态。

1.4.2 可保护属性。

(1) 面积适宜性。井冈山大鲵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 002.27hm2。其中, 核心区381.49 hm2, 实验区49.64 hm2, 缓冲带稍大些, 有571.14 hm2。核心区外的缓冲区有利于绝缘或缓和外界人为因素对大鲵栖息地的干扰。核心区及缓冲区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能够发挥着森林生态系统特有的水文功能, 提高大鲵栖息水域的集水能力及水源涵养力, 保证大鲵的正常繁衍和生存。

(2) 科学价值。大鲵在生物地理学和生物系统学上具有重大意义, 是3亿年前与恐龙同一时代生存并延续下来的珍稀物种。大鲵的心脏构造特殊, 已经出现了一些爬行类的特征, 在研究动物进化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3) 经济和社会价值。大鲵是一种传统的名贵药用动物。现代临床观察发现, 大鲵具有滋阴补肾、补血行气的功效, 对贫血、霍乱、疟疾等有显著疗效。其皮肤分泌物具有止血的效果。同时, 大鲵也是一种食用价值极高的经济动物, 其肉质细嫩、风味独特、营养价值极高, 其肉蛋白中含有17种氨基酸, 其中有8种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因此, 大鲵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而且在美食、保健、医药、观赏等方面均具有广泛开发利用的前景, 因而颇受社会各界关注。

1.4.3 保护管理基础。

一是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井冈山市大鲵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挂靠于井冈山农业局, 隶属于井冈山市农业局。二是边界划定和土地权属。井冈山大鲵自然保护区边界清楚, 区内水系 (水域) 均为国有;区内山场为集体所有, 没有土地使用权属纠纷。三是基础工作。井冈山大鲵自然保护区已经完成针对主要保护对象的科学考察, 初步掌握资源、环境本底情况, 完成了科学考察和总体规划, 收集了大部分的样本材料。四是管理条件。井冈山大鲵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有办公及生活用房300 m2, 具有较完善的网络及通讯设备, 配备了初步的科研分析仪器和1部越野汽车。

2 大鲵驯养与保护工作基本状况

1993年井冈山批复成立大鲵市级自然保护区后, 野生大鲵资源锐减的现象才得到有效遏制, 但恢复程度却一直缓慢, 据多次实地考察, 现存野生大鲵数量不足1 000 kg。

2008年井冈山市大鲵人工繁育首次获得成功, 《大鲵仿生态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课题也获得2009年度吉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技术人员在项目实施的相应饵料配备、大鲵亲本培育以及种鱼配对等研究上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使人工繁育大鲵数量逐年递增。

2011年该市出台大鲵发展规划, 2012年政府制定了专门加快大鲵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使全市繁殖大鲵数量接近20 000条。大鲵已成为带动山区农民致富和推动当地水产结构调整的新兴产业;5月底, 全市办理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具有一定规模的大鲵繁养基地 (户) 达14家, 以养殖公司或合作社加农户养殖大鲵超过100余户, 仿生态繁育面积超过6 hm2, 工厂化养殖大鲵逾10 000 m2, 养殖大鲵数量超过2万尾。随着大鲵驯养繁殖门槛的逐步降低, 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到大鲵驯养产业中来, 一个新型的大鲵产业在井冈山基本形成, 茅坪乡坝上村和厦坪镇口前村努力打造成为全市大鲵繁育的示范点与专业村。

2011年和2012年已向大鲵核心保护区河流开展了2次较大规模的大鲵人工增殖放流行动, 2013年大鲵人工增殖放流又箭在舷上, 每年的人工增殖放流是井冈山大鲵自然保护区的常态化中心工作之一。随着项目建成, 市内自行组织验收, 为全市大鲵驯养产业发展奠定苗种基础, 有力地推动井冈山市大鲵产业的健康发展。

保护部门定期开展大鲵的宣传与保护, 每年财政安排了大鲵保护经费5万元, 用于大鲵救护与繁育, 定期开展渔政执法及保护通告的发布等, 有效保护频危物种大鲵野生资源, 为井冈山市大鲵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3 大鲵驯养与经营利用的建议

3.1 关于养殖许可

只要苗种来源合法, 群众自愿养殖, 自然条件适合就应欢迎其加入全省的大鲵养殖行列。对于规模不大的养殖散户, 建议以发展合作社、养殖公司等方式做好产业, 不建议少量养殖的散户都到省厅办理养殖许可证件, 各地渔政渔业部门应在做好登记备案条件下加强养殖技术的统一指导, 探索大鲵驯养的共谋发展之路。

3.2 关于经营利用许可

对合法驯养大鲵2年以上, 产品达到上市规格, 有稳定合法的种苗来源和商品养殖条件的, 再者对销售积极性高、诚信经营的企业和个人, 逐步放开其人工驯养大鲵经营利用许可证件的办理。管理上采取紧松结合、有的放矢, 上下齐抓共管, 努力培植大鲵终端消费市场, 让国宝进入百姓餐桌, 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实现保护大鲵的最终目的, 从而保护环境与造福人类。

摘要:对大鲵自然保护区进行考察, 介绍其自然地理、生物资源、大鲵保护的背景, 分析大鲵驯养与保护的基本情况, 并提出大鲵驯养与经营利用的建议, 以为大鲵的保护与利用提供指导。

关键词:省级大鲵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驯养与保护,江西井冈山

参考文献

[1]李海建, 张树明, 孙长铭.大鲵驯养繁殖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J].中国水产, 2012 (2) :68-70.

[2]方耀林, 张燕, 肖汉兵, 等.野生大鲵及其人工繁殖后代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水生生物学报, 2008 (5) :783-786.

[3]陈苏维, 朱文东.大鲵的繁殖生物学及其今后研究方向[J].陕西农业科学, 2008 (5) :89-91.

3.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 篇三

一、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如,闪烁的恒星、轮廓模糊的星云、行星、卫星、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巴的徽行等。

(2)天体系统:运动中的天体与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就形成了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级别:

由上图可知,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为总星系;最低一级天体系统为地月系。宇宙包括总星系和人类未探测区域。

(4)光年:计算天体间距离的单位。1光年即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约为94605亿千米。

2.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方向具有同向性、轨道面具有共面性、轨道形状具有近圆性。

(2)结构特征:可从质量、体积、距日远近来描述行星的结构特征。

(3)距日由近到远歌诀: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4)行星分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3.存在生命的行星

在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地球是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生命?

(1)有适宜的温度——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因而有适宜的温度。

(2)有液态水。

(3)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其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因而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太阳辐射。

(2)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①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②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提供矿物燃料:煤、石油。

④太阳辐射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2.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黑子、耀斑。

①黑子:发生在光球层,黑子的温度比其他地方低。

②耀斑:发生在色球层,色球的某些区域突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

③黑子、耀斑周期:11年,同步起落,体现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引起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干扰地球磁场;等等。

三、地球的运动

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地球运动的两种形式:自转和公转运动。

(2)地轴的方向: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3)自转的方向、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4)自转的周期:1日:恒星日——23时56分4秒,太阳日——24小时。

(5)自转角速度:除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相同,都约为15°/时。

(6)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7)公转的轨道(近日点和远日点、快慢):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使地球绕日公转中出现近日和远日现象。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时,公转速度较快;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时,公转速度较慢。

(8)公转周期:1年: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赤道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2)黄道平面: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

(3)黄赤交角:23°26′。

(4)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3.昼夜交替与时差

(1)晨昏线(圈):昼半球和也半球的分界线。

(2)地方时:经度相差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正午时,太阳高度角为一天中的最大值,地方时为12点。

(3)区时: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4)国际日界线: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明天”的分界线。

(5)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120°E的地方时。

(6)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交替、地方时。

3.地球的公转与季节

(1)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12点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

(2)太阳直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太阳光线延长线经过地心。(图中红线为太阳直射线)

(3)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4)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0-∣某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

(5)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6)春分(秋分):

①侧视图:

②日期:春分在3月21日前后,秋分在9月23日前后。

③该日太阳直射赤道。

④晨昏线和太阳光线垂直。

⑤地轴和晨昏线重合。

⑥全球昼夜等长。

⑦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7)夏至:

①侧视图:

②日期:6月22日前后。

③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④晨昏线和太阳光线垂直。

⑤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南半球夜长昼短,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夜。赤道昼夜等长。

⑥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8)冬至:

①日期:12月22日前后。

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③晨昏线和太阳光线垂直。

④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夜;南半球夜短昼长,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赤道昼夜等长。

⑤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9)夏半年与冬半年:夏半年昼长大于夜长;冬半年夜长大于昼长。

(10)四季划分:夏季: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获得太阳辐射最多;冬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获得太阳辐射最少;春秋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北温带许多国家一般把3、4、5三个月划分为春季,6、7、8三个月划分为夏季,9、10、11三个月划分为秋季,12、1、2三个月划分为冬季。

(1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

四、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地震波的特性:纵波:传播速度快,可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2)地震波在地下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而某些地区一定深度处,地震波有明显的突变,这种波速发生突变的面叫做不连续面。

①莫霍界面: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在这个不连续面上,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②古登堡界面:在地面下2900千米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3)地壳: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由岩石组成。

(4)地幔: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的部分。在上地幔的上部,有一个物质呈融熔状态的软流层,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5)岩石圈:软流层以上部分,包含地壳。

(6)地核:以古登堡界面与地幔分界,分为外核和内核两层。

2.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

(2)水圈: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3)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知识梳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太阳辐射能是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部分太阳辐射能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地面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将热量传递给大气。

2.从大气的受热过程看,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少,而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得却比较多。

3.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

二、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温度差异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中热量和水汽的输送,以及各种天气变化都是通过大气运动实现的。

2.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3.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1.单位距离的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只要它存在于水平面上,就会产生促使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的力,这个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2.大气的水平运动叫做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其形成的直接原因。

3.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离的力,叫做地转偏向力。

4.理想状态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一致,垂直等压线。高空: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风向平行等压线。近地面: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四、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是指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其形成的原因是不同纬度地区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

2.赤道地区得到的太阳辐射多,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气压降低。在这一地区就形成了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

3.上升气流在赤道地区上空聚集,气压升高,大气向南、北运动。在北半球,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风在北纬30°附近上空偏转成西风,这样气流不断堆积下沉,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南半球同样也形成了一个副热带高气压带。

4.在北半球,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出的气流向南、北运动,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南流动的气流偏转成东北风,向北流动的气流偏转成西南风。

5.北极及附近地区,由于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终年寒冷,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带。北极大气向南流出,偏转形成东北风。它与较暖的盛行西风在北纬60°附近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成副极地上升气流,致使北纬60°附近的近地面气压降低,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五、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气压低,形成低气压中心;海洋相反,形成高气压中心。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气压高,形成高压中心;海洋相反,形成低压中心。

2.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使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3.东亚位于亚洲东部,面临太平洋,海陆的气温差异比其他地区显著,所以海陆的气温差异和季节变化比较明显。

六、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2.热带雨林气候是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形成的;温带海洋气候形成与西风带有很大关系;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了地中海气候。

七、锋与天气

1.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2.锋面:当冷暖两个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倾斜的交界面。

3.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叫锋线,锋面自地面向高空向冷气团一侧倾斜。

4.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冷锋过境前,天气温暖晴朗;过境时,常有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过境后,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晴朗。

5.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暖锋过境前,天气低温晴朗;过境时,出现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八、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和天气

1.低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高气压: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的大气水平涡旋。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的大气水平涡旋。低压槽: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高压脊: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2.在北半球,气旋区域内空气作逆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相反。反气旋区域内空气作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相反。气旋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一个由气流垂直运动连接而成的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环流系统。反气旋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一个由气流垂直运动连接而成的低空辐散、高空辐合的环流系统。

九、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1.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2.近百年全球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

十、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1.气候变化的影响是长远而巨大的,对于有些地区来说,许多影响是负面的或不利的。

2.全球变暖的后果有:

(1)海平面上升。

(2)位于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的产量将减少,而位于高纬度的国家,农作物的产量有可能增加。

(3)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十一、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对策

1.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增加。

2.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十二、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十三、世界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和分布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知识小结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类型,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在地球淡水中,冰川是主体。

2.陆地水的相互关系:是指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大气降水、蒸发和蒸腾、水汽输送和下渗。

2.水循环的类型:(1)海陆间循环(大循环)最为重要——它使陆地上淡水资源得以更新。

(2)海上内循环(水量最大)。

(3)陆地内循环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水体的更新。

(2)促进高低纬之间的热交换。

(3)通过径流促进物质的迁移。

(4)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又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三、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1.海水运动的形式:波浪、潮汐和洋流。

2.洋流的定义: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

3.洋流的分类:(1)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

(2)按性质分为暖流和寒流两种类型。

4.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2.对气候的影响:①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影响;②南北半球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与寒流的关系,如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狭长的热带沙漠。③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位于北极圈以内,却终年不冻;而其太平洋沿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位于43°N附近,却有长达近半年的结冰期,这主要是由于它们分别受到北大西洋暖流和千岛寒流的影响所致。

3.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可形成渔场,如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和东格凌兰寒流交汇)、纽芬兰渔场(墨西哥弯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秘鲁渔场是由于离岸风引起上升流补偿流形成的。

4.影响航海:顺流快,逆流慢;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5.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但使污染范围扩大。

五、水资源的含义及分布

1.水资源的含义。广义:地球上水圈内的水量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水和陆地水)。狭义: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包括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2.水资源的分布。(1)世界水资源分布不均。影响因素:降水量的时间与空间分布不均。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2)水资源的分布规律。① 从水循环角度看: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反之,水资源贫乏。② 从世界范围看:按大洲说,亚洲最多,南美洲次之,大洋州最少;按国家说,巴西最多,俄罗斯次之,我国居世界第六。(分析径流量时,不仅要看总量多少,还要看人均径流量)③从我国看:数量上: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空间分布上: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时间分布上: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六、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如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东部,西部很少)。

2.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动的效益(如酒厂、饮料厂的分布)。

3.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七、合理利用水资源

1.水资源利用现状。(1) 需水量增长速度超过可供求量增长速度

(2) 浪费与水污染严重

2.合理利用水资源措施。(1)开源: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把大气降水以及洪水期多余的河水蓄积起来;开渠引水,把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的水调入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加强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调节;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等等。

(2)节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从农业和工业这两个用水大户中挖掘水资源的潜力等。

2.外力作用。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

(1)风化作用:在水、温度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或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

(2)侵蚀作用:流水侵蚀:使谷底、河床加宽加深,使坡面趋于破碎。

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等。

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

海浪侵蚀:形成海蚀陡崖等。

(3)搬运作用: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

(4)堆积作用:在流水和风力搬运的过程中,由于流速或风速的降低,导致物质逐渐沉积,在沉积过程中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所以沿着水流方向我们先看到颗粒比较大的沙子,越往后沙粒越小。流水堆积:形成冲击扇、三角洲、河漫滩平原。风力堆积:形成新月形沙丘。冰川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蚀湖等。海浪堆积:形成沙滩。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1)岩浆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是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如花岗岩、玄武岩等

(2)沉积岩:是裸露地表的岩浆岩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渐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沉积岩的特点: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

(3)变质岩:各种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如大理岩、板岩等

2.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如下图所示。

4.褶皱山。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褶皱的基本形态是背斜和向斜。

5.断块山。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断层在山区是经常可以看到的,常常表现为悬崖、陡壁、峡谷等。在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6.火山。火山由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组成。

五、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对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在山岳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在山岳地区,人们通常优先建造成本较低、难度较小的公路,其次才是铁路。

2.对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影响。由于山岳地区相对高度大,地表崎岖,因此线路选择时应避开陡坡和沼泽地,而是选择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3.对交通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需要迂回前进。如在陡坡上往往是“之”字形弯曲。

六、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掀起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

1.河流侵蚀的三种类型。

七、河流堆积地貌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在河流堆积地貌中,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地貌类型。

1.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山前。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在山区流动时,由于山区内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可是,当水流流出谷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颗粒由扇顶到扇缘越来越小。

2.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的中下游。在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较弱,侧蚀作用较强。河流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3.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河流人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八、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2.生物循环: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同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3.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

(1)现今地球大气组成,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大气中的氧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气中的氮也有一部分来自生物的作用。

(2)生物生命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3)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4)生物多次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

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2.平衡功能

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大气本身不具备减缓co2 增加的功能,但是在自然地理环境中通过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却能消除部分新增的co2)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时刻在演化(气候变化、地貌变化)

2、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要素的演化。

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破坏森林与植树种草引发不同的环境效应)

在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中,人类活动比较容易导致生物发生变化。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空间尺度划分:

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区域性的地域分异: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

二、自然带

1.概念

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统一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自然带的划分(北半球为例)利用气候图对照分析自然带的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

热带草原带(萨瓦纳带)(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中西部)

热带荒漠带(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中西部)

热带季雨林带(北纬10°—25°之间的亚洲大陆东部)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5°—50°之间的大陆东部和40°—60°之间的大陆西部)

亚寒带针叶林带(北纬50°—70°之间)

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苔原带、冰原带

三、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纬度方向上的地域分异,包括低纬和高纬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地带,以及中纬度在一定范围内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地带。

2.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由于受海洋水汽的影响,从沿海到内陆,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有规律变化。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4.自然保护区工作总结 篇四

周静

(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宁夏吴忠 751900)

摘要:通过对罗山保护区目前林业行政执法工作现状的综合评价和对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赋予保护区更多权限、成立林业行政综合执法部门、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加强培训力度、制定奖惩和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罗山保护区;林业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对策

坚持依法治林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林业行政执法是依法治林的主要组成部分。多年来,罗山自然保护区的林政执法工作也在不断的向规范化方向发展,保护区林政执法人员为建设生态文明,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做出了贡献。但是,随着国家对林政执法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和生态文明建设对林政执法工作的更高要求,保护区林政执法在体制上、管理上等方面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保护区资源管护工作,有待进一步理顺和完善。

1林业行政执法工作现状

1.1林业行政执法不断的规范化保护区自晋升为国家级后,管理机构重视林政执法工作,认真执行《森林法》及各项林政法规,强化各项林政管理,全力查处林政违法行为,为部分工作人员申发了林业行政执法证,从前随意执法,以罚代刑,执法不作为的现象绝迹,树立了林政执法的新形象,有效地保护了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

1.2林政执法主体资格变动较大。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前,执法主体为保护区全体工作人员,随意执法、执法不公现象普遍存在。这也导致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保护区林政执法工作意见很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保护区的管理工作。自2002以后,其他人员、部门不再直接进行林业行政执法,而改由具有林政执法资格的工作人员和具有林政执法资格的公安民警承担林政执法工作职能。

1.3执法案件查处普遍以各站为单位独立进行。保护区由于设立较晚,现阶段还没有一个专门负责林业行政案件查处的机构,各站对所辖区域发生的案件不向上报告,实行谁管辖谁查处的原则。

1.4为了遏制森林资源管护的严峻形势,打击毁林犯罪活动,稳定精干护林队伍,加强对森林资源管护各方面力量的管理,管理局加强了林政执法队伍的管理,向区森林公安局申请一部分具有林政执法资格的人员加入治安协管员的行列,与分局公安民警同等实行军事化严格管理。这种工作格局对于稳定护林形势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2存在问题

作者简介: 周静(1983-),女,宁夏吴忠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管理工作。

2.1执法权限受到限制由于保护区特殊的隶属关系,保护区管理机构在很多方面不具有独立的林业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很多案件必须经区林业局授权并以区林业局的名义进行办理,涉及到授权案件时必须要加盖区林业局的印章,致使执法人员不能及时有效进行处罚和管理,影响了执法的权威性。全局主要从事森林管护任务的60名管护人员没有林政执法证,依法管林、护林受到制约。

2.2随着全国执法规范化进程的推进,保护区林政执法人员的执法素质已明显跟不上要求,办理案件的能力严重不足,规范化的林政执法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2.3保护区没有一个统一的林政执法部门,各管理站自行独立行使职能,同时具有林政执法权限的森林公安分局对发现的林政案件也可以进行处罚。林政执法工作实际上变成“单打”状态,削弱了保护区林政执法总体职能的发挥。从林政案件统计数据分析,2010年之前发生的所有案件都是各部门独自处理没有成卷,其中应查未查的案件仍然占有一定比例。直至全区在灵武试点开展以森林公安为主以其他具有林政执法权限人员组成的林业行政综合执法经验成功后,保护区在以森林公安分局主导的情况下,按照规范程序办理了几起林业行政案件。

2.4尽管管理局在资源管护和林政管理上制定了很多制度和规定,但由于奖惩机制和监督机制尚未完善,很多制度流于形式,特别是林政执法案件移送报告制度的不完善,使森林公安与各管理站在案件的衔接问题上相互依赖,森林公安分局坐等案件上门,各站按自己办法行事,产生的结果是森林公安查处的林政案件少,而各站又不能按照规范程办理林政案件。

2.5由于受片面政绩观的影响,管理站个别领导,担心林政案件多了影响政绩影响考评分数,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对待林业行政执法,能不报林政案件的尽量不报,能少报的尽量少报,客观上干扰了林业行政执法工作的有效进行。

2.6地方上一些干部、群众对林政执法的干扰问题始终存在,小罗山林政执法环境不良的问题未能从根本上真正解决。

3解决办法

3.1赋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多的执法权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该与县级地方林业部门区别对待,由于立法者站在全国的角度区考虑问题,大部门是以县级为单位来考虑实际问题的,自然保护区绝大部分处于偏远的山区,且绝大部分都直属于省级林业部门管理,很多案件从立案、审批、到结案来回奔波,不但办案成本高而且效率的下降直接影响了办案的权威性。应该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视为林业主管部门,这样很多案件无须授权直接按照法律规定就取得了林业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可以自己名义进行办理。

3.2成立林业行政综合执法部门鉴于全区在灵武试行“林业行政综合执法”试点的成功经验,从加强林业行政执法的要求出发,将保护区现有森林公安分局警察、林业行政执法人员、具有林业行政执法资格的治安协管员统一归口到成立的一个部门管理,使其成为林政执法的实战单位和主管部门。改变保护区林政执法“单打独斗”的状况。

3.3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加强培训力度加强林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和执法办案能力培训,要形成一种培训和考核的长效机制,对经过培训仍不能胜任岗位的林政执法人员要予以辞退。同时积极向区林业局争取让更多能胜任林政执法工作的人员加入到林政执法的队伍中来。

3.4制定完善的奖惩机制和监督机制,并且严格执行进一步理顺并明确具有林政执法主体资格人员的工作职能,形成既分工负责各尽其职,又相互配合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森林公安分局和各管理站的职能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对于林政案件办理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人员给予一定奖励,对于管护不力,有案不办,有案不报、瞒报、谎报,案件办理不规范的部门和人员给予一定惩罚。

5.促进自然分娩工作总结 篇五

剖宫产是一种有效、快速挽救母婴生命的常用手术,但非手术指征的剖宫产可对母婴造成近期及远期不良的影响。首先,产妇在剖宫产术中与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有: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麻醉意外、子宫或腹壁切口感染、术中或术后出血、羊水栓塞、肠粘连、子宫或腹壁切口感染等合并症。其次,由于剖宫产儿未受到正常分娩时的反复宫缩和产道适度挤压,其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未经受刺激,剖宫产儿呼吸系统并发症较多,如窒息、湿肺、羊水吸入、肺不张及肺透明膜病等,全球要降低剖宫产率,将剖宫产率控制在15℅左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提高自然分娩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娩分娩技术水平,降低产科并发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有效措施之一,现将这一项目的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 加强对产科医务人员的培训,我们按照支持、保护和促进自然分娩的技术要求和设备要求,对全科医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通过培训改变观念,提高了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

二、加大自然分娩知识的宣传,我们通过了各种方式进行宣传教育,使孕妇及家属对自然分娩有所了解,并能掌握一定技巧,在分娩过程中能很好地配合医务人员,增强信心,以尽可能地缩短产程。

三、转变产科模式,倡导人性服务,尽量减少人的干预,提供优质化服务,在产程中尽可能采用适合产妇自由走动,采取坐位,蹲位、站立位等不妨碍产程进展的舒适体位,宫缩时辅以按摩,鼓励、安抚等精神支持疗法缓解疼痛,增强产程中的信心,宫缩间歇时给予生活中的照料,克服焦躁情绪,达到相互配合的作用,以顺利地完自然分娩的整个过程。

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技术培训,定期开展理论辅导和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思想素养和技术素养,克服医务人员自身在产程中的焦躁情绪,加强耐心和责任性教育,提高阴道助产技术,减少产程并发症。

6.自然保护区工作总结 篇六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全面整改落实中央第八环境保护督查组反馈意见,进一步加强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方案》(新国土资函〔2018〕125号)及《阿克苏地区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实施方案》(阿地环督改〔2018〕4号),阿克苏地区国土资源局高度重视,结合整改任务及工作职能,研究细化了整改方案。具体细化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和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把督查反馈意见整改作为坚决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共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强化整改责任,细化整改措施,逐一整改落实,严肃执纪问责,构建保护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矿山地质环境和综合治理水平,努力开创生态国土建设新境界,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阿克苏作出新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一)明确责任,强化落实。坚定不移贯彻党中央有关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严守整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强化“党政同责”,落实“一岗双责”,层层明确分工,压实整改责任,传导工作压力,严格督促检查,切实推动整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二)问题导向,注重实效。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严明的纪律,更加务实的作风,全面、彻底地做好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精准“对表”、“对标”“对账”,分解任务,建立台帐,明确整改目标、整改要求、整改责任和整改时限,确保问题整改不遗不漏、措施严格到位、结果高质高效。

(三)举一反三,综合治理。向环保督察学方法,提升发现问题、立行立改的能力,认真分析易发问题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挖成因、对症下药,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建立健全解决问题、防患未然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的系统化、法制化和科学化水平。

(四)统筹兼顾,协同推进。把督察整改工作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转型发展、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阿克苏地区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结合起来,与强化执纪问责、转变工作作风、创新运行机制、完善兵地环境共治体系等结合起来,加强统筹协调,以督察整改推动工作,以工作成果检验整改成效。

三、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新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温宿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79°50′~80°54′,北纬41°40′~42°04′,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东西长105km,南北宽28km,总面积23.76万平方千米。按功能区划分为缓冲区、实验区、核心区。保护区内有探矿权10个,其中实验区10个,目前均已清理退出;保护区内有采矿权4个均分布在实验区,现已关闭退出,正在进行治理恢复。

四、保护区治理恢复工作总体要求

对保护区内的14个矿业权全部关闭退出,做好矿业权稳妥有序退出保护区工作,并确保新设矿业权不再进入保护区。对矿山开采造成的地质环境和生态问题,在前期恢复治理的基础上,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与恢复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和自然保护区管理相关规定,结合退出矿山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一矿一方案”的原则,立即开展治理和恢复工作。

五、保护区治理恢复工作完成时限

(一)2018年6月底前,摸清自然保护区内受破坏区域位置、面积等,全面掌握已开展的治理恢复工作情况,当前存在的问题,制定环境治理方案。已完成此阶段工作。

(二)2018年9月底前,完成有治理责任主体的治理项目的治理恢复,逾期不治理的,由县(市)组织实施治理,并按有关规定依法向相关责任人追缴相应的治理费用。

(三)对无治理责任主体的,由县(市)自行组织实施治理,2019年底前完成环境治理恢复工作。

六、保护区治理恢复工作步骤和措施

(一)制定恢复治理方案

由相关企业上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方案,国土部门负责审核并监督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按照“一矿一方案”的原则,依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与恢复方案编制规范》技术规范编制恢复治理方案,由国土部门组织环保、审计、保护区管理机构等相关部门专家对恢复治理方案进行审查,方案确定后实施治理和恢复工作。

(二)实施矿山恢复治理

1.本着“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受益、谁恢复”的原则,督促告知保护区内4家矿山企业,按照恢复治理工作“一矿一方案”的标准和要求,于2018年9月底前,完成退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履行应承担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义务,自行拆除、清理矿山设备和生活区设施,对被破坏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

2.对未开展恢复治理工作或未在规定时限完成恢复治理工作达到验收标准的矿山企业,由地区国土资源局向上级发证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会同财政部门,通知代理银行将其已缴存的保证金及孳生利息划入温宿县财政非税收入归集户,专项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由温宿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治理恢复,治理资金不足部分由采矿权人承担。

(三)恢复治理措施要求

1.为保证退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按照“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开展治理恢复。

2.国土部门要督促退出矿山责任人切实履行好恢复治理主体责任;安监部门要加强对退出矿山环境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的安全监管,坚决杜绝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

3.工程施工单位要搜集每个矿山恢复治理前后的影像视频资料,做到“一矿一档”,并作为工程验收的必备资料之一。

4.对未按照退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方案要求,未按期完成地面生产和生活设施拆除并撤出保护区的矿山企业,其地面设施由温宿县人民政府负责。

(四)恢复治理监督和验收

1.地区、县两级国土部门要抽调专人具体负责协调组织退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对工程量进行核定签证。

2.完成保护区环境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的矿山,采矿权人要及时提交申请验收报告,由地区国土资源局组织温宿县人民政府和环保、财政、审计、保护区管理机构等部门专家,严格按照《退出矿山环境生态恢复治理工作方案》进行验收。

七、所需资金概算

相关企业负责筹措相应的资金,用于退出矿山环境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具体工程所需资金数额待专业技术部门现场调查后,提交工程预算,最终以审计确定价为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完成后,经主管部门批准退还保证金。

八、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温宿县人民政府、地直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保护区退出矿山环境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在思想认识上真正对标《关于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督察处理情况及其教训的通报》和自治区对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相关负责人的处理通报,切实将保护区退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抓紧、抓好、落到实处,确保如期完成。

(二)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此次保护区退出矿山治理恢复工作顺利开展,成立阿克苏地区国土资源系统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领导小组,组长由地区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马水担任,副组长由地区国土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勇、高杰担任。领导小组要切实履责,加强协调沟通,加快推进退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定期将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报地区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领导小组。

(三)强化执法监督。全面落实“预防为主,预防和查处相结合”的动态巡查工作方针,每月组织常态化巡查巡护。注重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国土资源局、环保、安监、法院、检察院、公安、纪检监察和保护区管理机构等部门联合、联动、联防、联打机制,坚决杜绝违法行为。

阿克苏地区国土资源局

7.自然保护区工作总结 篇七

关键词:采空区,注氮,注黄泥浆,罗克休,均压,防灭火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九矿己二采区己16-17-22041采煤工作面, 采用炮采工艺一次采全高。日生产能力为500t。该工作面开采过程中, 其采空区与上履及邻区的己15-22040、己16-17--22021工作面采空区多处联通, 形成较大的通透性空间。投产后2个月, 工作面上隅角出现CO, 随后在工作面内、采面回风流出现CO, 且呈上升趋势。因此采取向采空区注氮气、注黄泥浆, 利用罗克休树脂封堵漏风源, 调整采空区压力平衡关系等多种手段, 有效的控制并消除了采空区自燃隐患, 确保了该工作面的正常回采。

1 工作面及区域概况

1.1 工作面布置

己16-17--22041采煤工作面位于己二采区西翼, 东邻己二皮带、轨道及回风下山, 西部至边庄逆断层, 上部为己17-22021采煤工作面和己15-22040采煤工作面, 下部西段为矿井井田边界, 工作面标高处于-541.7m至-604.8m, 平均走向长度270m, 倾斜长度为78m, 可采储量为7.3万t。煤层厚度2~4.5m, 煤层倾角:12°~17°。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进、回风巷断面规格均为12m2, 自燃倾向性属容易自燃, 自然发火期为1个月, 爆炸指数为39.43, 该面绝对瓦斯涌出量1.6m3/min, 相对瓦斯涌出量9.9m3/t, 开采初期工作面配风量760m3/min, 适应工作面通风和瓦斯治理的需要。在工作面回风巷每隔2m打抽放瓦斯钻孔, 利用井下临时抽放系统进行瓦斯抽放, 回采过程中, 采空区顶板垮落时, 在回采过程中依靠上隅角抽放解决工作面的瓦斯超限问题。

1.2 邻区概况

己二采区己16-17-22041煤层一段上履己15-22040工作面和己16-17-22021工作面已回采完毕, 己15煤层与己16-17煤层层间距为5~13m, 个别地段最小间距2m。前2个工作面回采期间和完毕后 (均存在着煤层自然发火隐患) , 由于己16-17-22041采煤工作面回采放顶时与上部采空区漏透, 造成了己16-17-22041采煤工作面与己15-22040工作面和己16-17-22021采后采空区全部联通。

2 自然发火隐患发生过程

该工作面回采2个月后, 推进43m, 上隅角出现CO, 测定CO浓度为20ppm, 工作面向前推2m后, CO浓度逐渐增大, 最大为700ppm, 采面回风流最大35ppm, 并且9号支架至12号支架老塘侧均查出CO (9号支架CO20ppm, 10号支架CO35ppm, 12号支架CO20ppm) , 采空区有大块岩石垮落, 并伴有空气温度33℃, 根据现场分析, 判定是该工作面已推进到上部的己15-22040工作面切眼位置。在工作面放顶时, 上部采空区跨落后, 采空区CO即涌出。

3 治理措施

3.1 排查和堵漏相关巷道和密闭

原己15-22040风巷密闭发现CO浓度达70ppm后, 对该附近区域与该工作面相关联的密闭进行了排查, 未发现重大漏风问题。接着对己15-22040风巷密闭和己15-22040工作面停采线位置进行了喷浆处理, 及时消除了己15-22040风巷密闭的CO。

调整该工作面风量, 由原来的760m3/min降到550m3/min, 并在回风处打一道均压调节风门, 以降低回风巷的通风负压, 减少其与采空区的负压差。因此, 工作面上隅角CO含量和己15-22040风巷密闭CO含量均呈下降趋势, 也证明该工作面与上部采空区相通联。

为减少工作面回风流CO浓度, 每隔3m在上隅角处注“罗克休”树脂充填, 堵住上隅角CO涌出。

3.2 调整采空区压力分布以减少采空区的漏风

利用压力测定器在入风巷和回风巷测定风压2次, 调整回风调节风门和风巷风门, 使采空区内压力达到平衡, 并减少外围向采空区漏风。

3.3 利用氮气及罗克休树脂防火

采用1台DM-400型井下移动式膜分离制氮机, 产氮量400m3/h, 浓度>97%, 氮气压力>0.85MPa, 安装在-390m水平, 入风巷铺设1趟Φ108mm的管路至工作面下隅角, 埋入后部采空区以内30m。24h不间断的向采空区内注入氮气, 以置换采空区的其它气体, 且主要目的是降低采空区的氧气含量, 在工作面与采空区之间形成隔离带, 减少采空区后部的CO向工作面的流入量。同时, 利用多功能泵在上隅角每隔3m注“罗克休”封堵。

3.4 黄泥注浆防火

采用地面灌浆站, 在回风巷铺设1趟Φ108mm的管路至工作面上隅角, 埋入后部采空区以内10~30m, 迈步式向后延接。不间断的向采空区内注入黄泥浆, 在工作面表面形成保护层, 以减少采空区自燃。

3.5 采空区注水防火

在采面老塘侧, 接入水管由救护队员三班进行注水, 注水量以湿透采空区浮煤为准, 水进入采空区后吸热降低采空区温度也会蒸发, 产生大量的水蒸气, 可降低空气中氧气的浓度, 有利于惰化防灭火区域。

4 防治效果

1) 对采空区连续不间断注入氮气, 在上隅角利用多功能泵注入“罗克休”后, 减少了采空区漏风, 降低了采空区氧气含量, 采样观测结果表明, 上隅角CO浓度由700ppm降至20ppm, 至到安全回采结束。

2) 通过对与采空区相联通的己15-22040工作面己16-17-22021工作面有关密闭进行堵漏及对原己15-22040机巷原停采线位置进行喷碹, 并通过压力调整改变采空区内压力分布, 有效的减少了采空区的漏风。通过上述工作, 确保了己16-17-22041工作面正常回采。

从隐患发生到消除灾情, 前后历时近60d, 工作面安全推进了91m, 保证了的正常生产。

5 结论

1) 封堵漏风通道, 对相关区域巷道和密闭进行排查、及时封堵, 最大限度的减少采空区漏风, 是防治多处联通条件下工作面自然发火的有效措施。

8.自然保护区工作总结 篇八

关键词:自然发火;综合技术;预测预报

中圖分类号:TE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0-039-02

1、概述

煤层自然发火事故是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五大灾害之一,在火灾事故中,往往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物资财产的损失,煤炭资源大量被烧毁或冻结,严重影响矿井正常的生产接替。石桥煤矿在永煤集团公司资源整合以前,原属于私营矿井,发生自然发火事故多起,造成了财产损失。多人受伤,并封闭工作面,教训十分深刻。对此永煤集团公司资源整合以来,不断加大防治自然发火的投入,开展科研攻关,积极消除自然发火隐患,杜绝自然发火事故。由于回采的4、9煤层属易自然煤层,自然发火期仅在2个月左右,同时采煤工作面在其收作时存在环节多,收作时间和煤层暴露时间长和采空区内留有遗煤多等诸多因素,给煤层自燃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消除此类隐患,是矿井进行回采的必备条件。石桥煤矿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摸索,逐步寻找出一套用于采煤工作面收作期间防治自然发火的综合技术。

2、防治自然发火的综合技术

2.1集中灌浆

(1)收作前20米预埋灌浆管路,在收作期间进行集中灌浆,为提高灌浆质量,适当添加粘稠剂,每100 m3加入10公斤,增加泥浆的黏结性,促使采空区内矸石残煤的成型,减少漏风。

(2)灌浆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不少于1500m3。同时收作后收作线内预埋灌浆管路,在工作面封闭后也进行集中灌浆,并添加粘稠剂,灌浆量一般不少于3000m3。(灌浆管路的设置见图1)

2.2注氮防火

注氮方法:在工作面收作期间,在距收作线20米的机巷内预埋注氮管路,利用移动式碳分子筛制氮装置进行注氮,氮气纯度≥97%,注氮流量为500-600 m3/h,注氮时间15天左右,减小了采空区内的氧化带宽度,窒息带外延10米左右,降低了采空区内的氧气浓度,用于抑制煤层自燃,从而消除了工作面收作期间的自燃隐患。

应用地点:此项技术应用于10407、10401等采煤工作面。

使用效果:以10401工作面收作注氮为例,其采空区气体成分通过取样化验分析,变化情况见表1。

2.3注胶技术

注胶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技术从2008年开始在石桥煤矿应用,几年来选用了不同的注胶材料并不断对注胶材料分析比较实验使用,逐步摸索出以注高分子捌料为主,注水玻璃配合小苏打为辅的方法,在工作面收作时对上隅角支架回收后的采空区进行使用。通过在上隅角和采空区插入6分钢管,利用专用注胶泵进行注胶,用于充填采空区内的漏风通道,减少漏风,降低采空区的温度,抑制煤层自然发火。注胶方法见图2。

2.4封堵技术

2010年,石桥煤矿采用新型封堵材料(艾格劳尼)进行防火处理,通过对工作面收作期间局部地点(上隅角或冒空区)进行喷注封堵材料,减小易发火区的微风供氧,达到抑制自然发火的目的。

2.5预测预报措施

在收作期间,收作面的回风流悬挂CO传感器,采空区内预埋束管。安排专职测气员携带便携式CO报警仪,随时检查重点部位的CO情况(包括上隅角、支架回收后的采空区),并定期对采空区和上隅角等可疑点进行取样化验分析,掌握收作区域气体成分的变化情况和发火动态,起到了发现和处理发火隐患的作用。

2.6保证通风系统措施

正规、稳定的通风系统是防治自然发火的关键环节,是总结以往防火工作的基本经验,在工作面收作期间,结合工作面的实际,建立健全工作面的通风系统,安排专人看管和维护主要的通风设施,在确保瓦斯排放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少工作面的配风(一般不大于500m3/min),以减小工作面风压,达到控制向采空区漏风的目的。抑制煤层的自燃。

3、应用效果

通过上述技术措施的综合应用,在石桥煤矿进行回采的10407、10401等多个采煤工作面收作期间,消除了350以上的高温隐患,回风流杜绝了CO气体的出现,确保了工作面的顺利安全回采。

参考文献:

[1]刘景华,矿井火灾防治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

[2]胡卫民,高新春,鹿广利,矿井通风与安全[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9.自然教学总结 篇九

2006—2007学年上学期 六(2)班

我校对自然科的教学进行了大力支持,为自然教学、实验和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环境小学自然课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其任务是指导少年儿童初步认识自然界和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利用、改造和保护,从而使他们获得基本的自然科学常识,发展“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对学生进行自然科学教育,光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设立自然科实验基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实践操作的环境,是现代自然科教育改革的方向。

“以教育者中心”的教育模式必然要转化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教给学生知识”的教育模式必然要转化为“教会学生学习”的教育模式,“以学校为终结”的教育模式必然要转化“终生教育”的教育模式等等。世界的飞速变化,信息时代的到来,必将对传统教育观念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教师,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确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观念。

教学设计是一个计划与设想的过程,因而设计者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和他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与理解等因素将起重要的作用,以什么样的教学思想来指导教学设计,对整个教学设计将起着定向的作用,在传统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播和学习,因而,教学设计着眼于教师的“教”,在设计中更多考虑教师的方便和需求,凸现教师的权威和地位,相应地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限制学生的参与程度,削弱学生能力作用的发挥。在课程中,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倡导建构的学习,改变了过去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

合作的能力。我校自然科组的老师在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实施创新教育,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自然科教学从知识性改变为教育性,特点是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重视培养科学素质,注重动手操作和参与研究、实验,使学生从小能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教学设计将围绕着学生的学习而展开。教学内容的学习不再是教学的根本目标,而是把它当作提高学生素质的中介或桥梁;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而非“接受者”,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激励者、协调者、服务者。因此,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也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等方面的选择与确定上发生较大的变化。具体的,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教学目标的设定落在具体的素质提高上,知识将成为实现素质目标的使用材料;注重教学内容的拓展,学习不再限于教科书范围之内;教学方法的选择注重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

上一篇:关工委活动制度下一篇: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