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网络舆情工作总结

2024-11-26

社区网络舆情工作总结(共11篇)(共11篇)

1.社区网络舆情工作总结 篇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越来越成为我们与群众沟通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____年结合我局工作实际,一方面加强领导,关注网络舆情,建立机制,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完善网络服务功能,提高群众满意度,工作绩效明显。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础工作扎实

为做好网络管理,我们从基础抓起,拓展了工作平台,提高了服务效率。一是通过金堂旅游门户网站建设,开通了政策业务咨询与解答,由专人负责解答相关政策解读。对一些群众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我们提交局党组会议讨论,在工作中加以完善。____年,我们共计回复网上咨询128条,提取有针对性的建议12条。二是加强宣传力度,结合目前群众对旅游需求的日益增多,我局利用金堂公众信息网、金堂旅游门户网、政务微博及时发布我县最新旅游消息及动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加大对我县旅游景区(点)、星级农家乐、餐饮、住宿等进行宣传力度。截止目前,共在网站发布旅游信息、动态849条,旅游景区(点)、特色餐饮、旅游线路、节庆赛事活动等宣传信息358条;

政务微博粉丝237人,发布微博数241条。三是抓好人员培训,根据宣传部有关的要求,我们对工作人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如电脑操作技能、业务知识、政策法规等培训,并积极参加县上组织的各种培训。

二、舆情应对有力

一是结合单位实际,制定了《旅游应急处理机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进一步避免发生重大网络舆情的可能性。二是做好网络问政工作。安排专人负责人,从完善机构、落实制度入手,强化服务意识,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截止目前,我局共受理网上信件52件,办结率为100%,满意度100%。三是完善咨询回复机制。对我们工作提出咨询的,我们在解答的同时,把这些内容添加到政策宣传条目之中,咨询次数集中的,作为热点问题排列在前。对我们工作提出建议的,按内容分类,由科室进行回复。对我们工作提出批评、投诉的,由分管领导亲自查办,查找源头问题、明确人员责任并改进工作。同时积极关注群众人气较高的本地网络媒体、论坛,查阅对我们工作相关的群众意见、帖子,对群众疑问进行有效答复,改进工作。

三、强化宣传管理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一方面重视建章立制,制定了《互联网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网上应急处置预案》、《网络信息审批制度》,建立了互联网突发事件处置预警机制,科学规范了突发事件的处置原则、处置措施以及处置程序。细化工作流程、加强日常演练、做好金堂旅游门户网站和网上业务系统安全应急处置和信息交流工作,不断强化应急处置能力,提高防范能力,建立较为完善的保障机制。另一方面,我们高度重视网络日常宣传管理工作,对通过公众信息网、旅游门户网、政务微博发布的各类政策文件、工作动态等均由分管领导审批。对政务、党务信息,我们按要求做到审批手续规范、发布及时、应公开尽公开。

四、体制建设到位

为加强网络宣传及舆情处置工作,成立了县旅游局网络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各科室、下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局办公室具体负责网络宣传管理工作的实施,督查,考核工作。并把开展网络宣传管理工作纳入到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收到了良好效果。

五、____年工作要点

(一)加强网络互动。整合旅游信息资源,深入研究信息化工作,加强旅游门网站及政务微博建设,进一步强化党务政务公开,了解公众的网络社情民意,鼓励网民建言献策,及时解决网上关于旅游方面的咨询、投诉问题,切实做好旅游政策的咨询工作。

(二)加强网站建设。加强旅游门户网站建设,扩展网站查询、自助式服务功能,使其在网络舆论中发挥主导作用。

(三)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组织各种技能培训班,部门之间进行关于宣传和建设方面的交流、沟通,汲取有益的经验教训,提高队伍应对网络舆情和网络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2.社区网络舆情工作总结 篇二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使得人际间的互动模式日趋多元, 网络直播亦是在此背景下兴起的, 并以锐不可当之势在近两年时间内快速发展成一种新型的互联网文化业态。各类资本、行业巨头的竞相加入以及用户数量的持续增长, 宣告全民直播时代的到来, 2016年更是被誉为“中国网络直播元年”。

网络直播, 是一种并列于传统媒体的新型传播方式, 目前尚无官方定义。从狭义角度看, 网络直播是新兴的高互动性视频娱乐方式, 这种直播通常是主播通过视频录制工具, 在互联网直播平台上自己唱歌、玩游戏等, 受众可以通过留言、弹幕等方式与主播互动, 也可以通过虚拟道具进行打赏。相关数据显示, 2015年国内网络直播的市场规模约为90亿, 网络直播平台数量接近200家, 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数量已经达到2亿, 占现有网民总数近3成 (据2016年8月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16年6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 , 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段同时在线人数接近400万, 同时进行直播的房间数量超过3000个。[1]

从PC端以美女主播为核心, 靠签约主播、礼物打赏为商业模式传统秀场直播1.0时代 (2005~2013年, 如9158、六房间、YY视频等) , 到以英雄联盟、Dota等多人同时在线电竞游戏为基础而产生的游戏直播2.0时代 (2014~2015年, 如斗鱼、虎牙、战旗等) , 再到如今“随走、随看、随播”的移动泛娱乐直播3.0时代 (如映客、花椒、易直播等) 。中国网络直播的发展历程已走过十余载, 最终形成了目前最为知名的秀场类直播、人气最高的游戏直播, 以及新诞生并迅速崛起的泛生活类直播三方分化的形态。而未来, 随着VR (Virtual Reality, 虚拟现实技术) 、AR (Augmented Reality, 增强现实技术) 、MR (Mixed Reality, 混合现实技术) 的发展, 或将开启新闻、教育、医疗、旅游、突发事件等全场景的直播4.0新时代。

与其他的传播方式相比, 网络直播平台的开放性、互动的实时性、传播的鲜明个性、不可篡改的真实性是其自身的显著优势, 也因此受到了网络用户的推崇, 在名人聚集人气、企业营销、新闻传播等方面起到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但其“野蛮生长”也易出现乱象, 当下已有多起关于网络直播的负面新闻出现, 网络舆情相关工作在全民直播时代迎来了诸多挑战。[2,3]

据《2016-2020年中国网络直播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关注直播的以年轻人群体为主, 仅20~29岁之间的用户群体占比近半, 占到了49%, 19岁以下群体占比11%, 而处于该年龄段的多为在校学生。教育网络舆情作为网络舆情的重要分支, 因其涉及群体的特殊性以及与直播人群、特点的契合性, 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更应引起重视。

二、网络直播给教育网络舆情工作带来的影响

(一) 平台多样、群体复杂、技术局限使教育网络舆情工作难度增大

数百家网络直播平台涉及社交、游戏、体育、音乐等诸多领域, 伴随与日俱增的直播平台数量、不同垂直领域的精细化分类、网络直播主播及网民群体的复杂化, 外加舆情工作方法及第三方工具的发展滞后性, 使得网络直播日益成为网络舆情工作的难点, 甚至盲区。教育网络舆情作为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要分支也面临着同样问题。

(二) 线下教育事件易被参与人、附近的人或利害关系人以直播形式扩散, 由线下转为线上传播, 引起网络舆情发酵

线下教育事件时有发生, 网络直播为事件参与人、附近的人或利害关系人提供了另外一条可供选择的网络扩散途径。原本只是在线下进行的事件, 被网络直播后便演化为难以控制的网络舆情事件。例如, 广东某酒业邀请花椒、映客等人气主播集体吃海鲜, 在两小时内迅速引爆线上和线下高潮, 该酒业也瞬时获得媒体以及网民的大量关注。企业借势网红经济打响知名度, 线下教育事件在网络直播的参与下也同样可以迅速引发网民热议。

(三) 学生动态难以掌握, 如何结合网络舆情进一步开展工作成难题

原本以学生网民群体为主要用户的校内网 (后改名“人人网”) 、高校BBS等网络平台, 伴随网络直播等新兴社交网站及互联网产品的更替使其热度迅速下滑。互联网资源极其丰富, 校内网络流量限制减弱和资费降低使得校内资源交流的迫切性降低。同时, 由于学生群体的流动性, 学生毕业后校内网不可避免地面临用户群流失的问题, 如果不能很好发掘新用户群, 必然导致论坛发展停滞甚至倒退。此类平台的流失, 使得学生网民群体由聚集走向分散, 原本容易掌握的学生动态, 现在也变得较为困难, “学生都去哪儿了”成为当下教育工作者尤为关心的问题。

(四) 监管缺失致平台存在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 网络直播恐成部分负面网络舆情“来源地”或“发酵池”

网络直播中常常附带出现产品推广、广告植入、电商推广, 一些直播平台的主播们将低俗、色情、虚假广告插播其中, 且插播广告的热度并未因《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条例的出台而减少。日前, 北京市网信办在管理中发现, 属地映客、花椒、一直播、小米直播等网络直播平台均存在一定问题, 如直播内容包含色情低俗、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等违法违规内容等。由于直播平台的监管缺失, 致直播内容良莠不齐, 暗含不良信息, 如牵扯学校、教师、学生等群体于其中, 或引发网民关注点向此转移, 酿成教育网络舆情事件。

三、全民直播时代如何做好教育网络舆情工作

(一)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对平台、主播及直播内容进行严格审查

网络直播的鱼龙混杂, 一方面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十分不利, 另一方面学生聚集的地方也是教育网络舆情的常发地。相关政府部门也已经出台了系列规范对网络直播市场进行整治, 如文化部《关于加强网络表演管理工作的通知》、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 对网络主播进行实名认证, 一旦上“黑名单”将全国禁演, 一系列规定的确有效规范了直播市场。但在此约束下, 网络直播中仍存在部分“顽疾”及“漏网之鱼”, 有待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二) 破除技术壁垒, 克服工作盲区

目前, 对于直播的舆情采集与监控仍存在盲区, 大多数网络舆情公司尚没有开发出能够实时抓取直播博主视频及语音信息, 并进行快速文字化、数据化及报告化的产品, 这也导致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在面对直播舆情时缺少有力的抓手。因此, 如何提高对直播平台的舆情采集技术, 成为日后网络舆情公司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重点与难点。

(三) 主动注册官方账号融入直播平台, 积极做好正面宣传与引导

网民已不再仅仅满足用文字、图片表达诉求, 网络视频因其互动性、及时性、直接冲击性等吸引了越来越多网民的关注。学校要提高对网络直播的认识, 了解学生聚集的直播平台及关注话题, 主动在部分网络平台注册官方账号, 以直接参与人的身份融入学生的生活, 平时选取优质内容对学校学习、生活及校园文化等进行直播式的正面宣传, 如涉及学校的突发舆情, 也可在第一时间通过直播平台进行有效回应。

(四) 学校积极开展线下教育, 加强学生的网络素养

学校应开展关于网络安全、网络文明等网络素养方面的培训课程或公开课程, 积极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安全上网、健康上网, 在平时就为学生划好网络世界中可为与不可为的分界线。同时, 学生群体自身也应加强对网络直播的认识及对直播内容的分析判断能力, 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摘要:随着网络直播时代的到来及“网红经济”的兴起, 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加入网络直播行列。网络直播因其自身的特殊性, 给网络舆情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教育网络舆情作为网络舆情的重要分支, 而且直播参与人群多为在校学生, 这在“全民直播”时代会面临更多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网络直播可能对教育网络舆情工作带来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了应对措施, 希望能为教育网络舆情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网络直播,教育,网络舆情,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1]蔡灵.2016-2020年中国网络直播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M].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 2016:2-3.

[2]赵梦媛.网络直播在我国的传播现状及其特征分析[J].西部学刊 (新闻与传播) , 2016 (8) :29-32.

3.论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方法及策略 篇三

关键词:互联网;新兴媒体;舆论传播;有效引导

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惊人,“网络化生存”正在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表达民情、畅通民意、集中民智的重要渠道。大量的事实说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深刻地影响着社会舆论的形成,进而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舆论引导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一、建立有机衔接、高效运转的舆情引导处置体系

从事网络舆情引导工作,要坚持“全民参与、常态引导、网民为本、源头防范”,在落实舆情引导力量,规范舆情引导程序,提高舆情引导能力方面下足了功夫。

1、建好机构“抓”起来。成立舆情处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部门为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单位。在全市范围内抽调多名精干力量担任核心网评员,负责日常舆情搜集、预警發布和先期处置工作。各部门负责人为舆情引导第一责任人,并配备专兼职人员,参与舆情引导工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格局。

2、搭好平台“动”起来。市舆情中心在腾讯、搜狐、百度、天涯等全国大型网站申请账号,利用移动网络登记飞信账号,安排专人管理并以市委名义回应网络舆情、提供咨询服务。

3、定好制度“管”起来。专门制定《涉政舆情处置工作办法》、《网评员管理办法》等制度,明确市政工、法制、交通、教育、医疗、城乡建设、媒体等舆情办成员单位职责任务,规范监控发现、研判预警、落地查控、舆情引导等环节处置程序,建成舆情搜集、分析研判、预警发布、分级报送、联动处置的“流水线”,建立有机衔接、高效运转的舆情引导处置体系,确保“预案启动迅速、分析研判到位、化解处置高效”。

二、联动机制占领舆情引导制高点

积极构建由市委市政府统一协调,宣部部牵头,公安、通信、交通、教育、医疗、新闻媒体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互通情况,各司其职,形成舆情引导工作的整体合力。

1、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积极争取以宣传部牵头主管的重视支持,在舆情危机发生时,借助外宣部门动员更多控制力量投入工作,及时消除不利于市政府形象和工作的负面报道。

2、密切媒体合作。加强与各级新闻媒体的配合协作,以畅通新闻宣传渠道为基础,及时沟通信息,策划报道重点,与新闻媒体建立信任、合作、双赢的良好关系,最大限度地降低负面炒作。去年,报送社会舆情41篇,党政网更新91篇新闻,四川发布更新288篇新闻,网络舆情专报30余期,中宣部舆情信息报送437篇,网络舆情月报2期,网络舆情季报1期,专题舆情分析报告24期,营造了良好地方舆论氛围。

3、加强网民沟通。每季度开展“市民开放日”、“网民恳谈会”等活动,加强与自贡在线及本地版主、吧主、网上意见领袖交流沟通。每周坚持网评人员碰头会,主动向他们介绍情况,利用他们在网民中的权威达到“他们说的就是我们想要说的”目的。对于在网上故意损害市委政法机关形象、歪曲事实的网民,主动接触,耐心教育,通过其态度的转变占据舆论主动,增强政府的公信度。

4、准备舆情引导持久战。针对涉危网络舆情随时可能出现的态势,建立常态化舆情引导工作机制,实现从“临时应付”向“备战平时”转变,有效防范并化解舆情危机。一是建立研判评估机制。每月召开网络舆情研判会,对前期涉稳的网络舆情引导处置工作进行分析总结,明确涉稳舆情的发展动向和趋势。对易引发炒作的苗头性、倾向性信息,及时评估影响,提出引导建议。在《自贡舆情》专刊,通报重大舆情、互联网动态或影响本地稳定的信息,提前预防或控制,防止引发炒作热点。二是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在舆情应急处置中,做到舆情引导与事件处置“同频”,信息发布与事件調查“同步”,发布口径与事件真相“同调”,网上网下两个战场统筹谋划、相互策应,实现重大舆情不“炸响”,较大舆情不“发酵”,一般舆情不“升级”的“三不”目标。三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每月对涉舆情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的工作情况进行通报,通报结果纳入部局年度百分考核。对涉稳、涉政舆情引导做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给予奖励,对引导工作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造成严重损失或带来严重社会影响的,严肃予以追责。

三、增强舆情引导实战性

坚持发现在早、处置在小、预防在先、控制有力,力争把工作做在前面,把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积极争取主动。

1、全天候盯网。中心部门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安排专人对舆情活跃的网站、论坛、贴吧等重点平台不间断地监控巡查。各部门专兼职网评员围绕节庆活动和敏感事件定时跟踪巡查,全时空、宽领域掌控网上舆情。去年以来,先后发现和上报涉稳舆情信息53余条,涉稳涉政舆情信息220条。今年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了百度贴吧《我在自贡操舵爷》等敏感贴文,及时消除负面社会影响。

2、全程盯事。主动掌握当前社会民生热点和本地舆论焦点,对征地拆迁、欠薪讨薪、执法投诉、非正常死亡等易引起群众反响的舆情,果断采取处置措施,防止其在网上扩散蔓延;对网民反映案件信息类的舆情,坚持案件与舆情同步处理,及时查处后作出细致回复;对于网上谣言,主动发布权威信息,澄清事实真相,掌握舆论主动权。去年以来,中心紧盯敏感案事件,坚持正面回应、主动发声,有效化解了在腾讯、新浪、百度贴吧等网络媒体反映强烈医闹、群众闹事等30余起网络舆情事件。

3、全力盯人。建立现实重点人员和网上重点人台账资料,统一纳入虚拟社会管控范围,确保上述人员所有网上言论第一时间纳入视线。对涉稳、涉政网络信息发布人员和主要传播人员,依托网吧实名管理系统、IP地址查证技术和情报信息平台等技术手段,迅速落地查人,及时跟进稳控。今年以来,列管网上重点管控对象12人,教育训诫7人。

综上所见,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复杂性,信息来源的多元化,大大增加了舆论监管的难度。互联网作为信息载体所具有的影响力,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进而影响着政府组织的运行,影响着执政思维与执政方式,是我们思想文化和新闻传播领域的一个新阵地。

4.网络宣传、舆情处置工作总结 篇四

县网信办: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安监局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宣传处置工作,密切配合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网络舆情宣传处置工作按照县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服务大局,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一、成立网宣工作领导小组

1.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为成员的网络舆情宣传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我局通过“金堂县公众信息网”、“中国·成都”、“政务微博”等网站,落实专人负责,凡是符合正面宣传的法律法规政策、各种活动、文章、信息等进行及时上传。政务微博每天都会上传1-2篇原创信息或图片,转发评论2-3篇帖子,积极完成县上安排的网络推广任务。建立了完善的网络发言人队伍,做到了具体落实网络宣传和舆情回应工作。

2.保障网宣工作的必要工作经费,确保了所有电脑都能上网,并给相关工作人员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及相机,以方便采集信息图片和能发送即时信息。

二、舆情处置

1.局网络宣传工作人员能做到爱岗敬业、履行职责,每天早到晚退,保持手机24小时畅通,确保不漏掉任何一条宣传信息和处置一条舆情信息。

2.局网络宣传工作人员能及时发现涉及本单位的各类民生诉求等信息,在要求时限内做出回复或回应,解决合理诉求,确保舆情稳定。目前共接收到1条关于本单位的网络舆情咨询帖,回复率和办结率均达到100%,确保了网络问政工作的有效落实。

三、网络宣传

我局积极弘扬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做好网络舆论工作,利用县委宣传部指定的网站进行宣传。要求全年发表本部门的正面宣传帖子不少于22篇,当前统计本单位共发帖23条,已提前完成县委宣传部的要求。目前,我局微博粉丝数已达289人,发表原创185篇,发布信息74条,完成省、市、县安排的网络推广68件,全面完成县委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

四、档案管理

认真做好了网络宣传和舆情处置等方面的资料归档工作,包括发帖、跟帖、转帖、回复及网络信息宣传等情况的记录。

五、下一步工作

积极处置《舆情快报》等事项,消除网上不良影响。积极响应网络宣传工作,妥善处置重大舆情,注意扩大本单位的知名度和处置舆情危机的方式。

(篇二)

在**年中,我乡舆情工作按照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作要求以及各项目标任务和决策部署,按照宣传部工作要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力推进舆情工作,展示我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明建设新局面,促进全乡民众进一步振奋精神,抢抓机遇,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为加快我乡建设步伐而努力。为做好今年我乡舆情工作,突出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了职责分工

为保证舆情活动有效开展,经乡党委组决定,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老龙乡舆情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党委副书记刘志刚同志具体负责落实。

明确了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一)制定本单位舆情工作规划和措施;

(二)对全乡舆情工作进行考核;

(三)组织开展舆情工作的各项工作实施;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乡宣传办),办公室主任由余同金担任,具体负责舆情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

二、明确了工作目标

我乡开展舆情工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和重在督查指导的工作方针,通过及时收集整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信息和对重要宣传工作、重大宣传活动、重要宣传成效信息的收集上报,及时宣传报道了我乡思想文化工作的开展情况,展现了我乡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面貌,促进我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完成了年初制定的主要任务

1、设立专兼职舆情信息监测员。加强硬件设施投入,落实办公场所,保障网络畅通,创造条件安装舆情信息监测软件。

2、严格督查,规范各项管理制度。我乡建立健全各级工作职责、各项管理制度。建立舆情信息监测员工作制度,制定舆情处置办法和舆情处理应急预案。为舆情信息监测员申办工作联系qq、邮箱,并报市网络舆情中心备案。

3、全乡实行网上24小时巡查制度,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采集、下载、处置,做好相关记录。不定时对辖区内重大事件及信访热点进行网络关键词搜索,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做好文字记录,及时上报市网络舆情中心。

4、全乡及时收集整理舆情信息,每周报送舆情信息1条以上,全年共报送信息54条,撰写网评文章300余篇。

(篇三)

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网络舆情对检察工作的影响日益加大,如何掌握网络舆论主导权,提高引导水平是检察机关面临的新课题。市检察院结合自身实际,及时掌握社会舆情,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及时应对涉检网络舆情,把握舆论导向,正确迅速地处理了网络舆情所反映的问题,进一步促进了我院检察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围绕现实需求,强化组织领导和保障

一是结合省院下发的《**省检察机关舆情引导及应急处理暂行办法》,市检察院及时成立了由检察长任组长,分管副检察长任副组长,宣传、信息技术、纪检监察及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涉检舆情引导及应急处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治部综合宣传处。领导小组的职责是指导全院开展涉及我院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对重大网络舆情做好跟踪、督查和协调,深入探索网络舆情变化规律,研究有效引导控制网络舆情的长效机制,及时分析舆情,对收集到的舆情信息认真进行分析,并转相关部门及时核查办理。二是从本院政治可靠、法律知识丰富、熟悉网络语言特点的干警中确定了23名兼职舆论监测员(同时也是网络评论员)开展经常性的舆情监测工作。

二、密切监测,确保第一时间掌握舆情信息

由舆论监测员密切关注和收集每日网络媒体有关本院的涉检涉诉信息,特别是涉及检察业务和队伍建设方面的信息,并负责汇总分类。网络评论员每天至少浏览一次各门户网站和本地互联网,尤其是乐山新闻网、海棠社区等贴吧、bbs以及博客,负责收集和掌握新闻媒体及网民对检察院检察工作、队伍建设等的报道和言论,并做好监测记录,在发现涉检网络舆情或突发事件后及时进行分析研判与信息上报,做到情况明确、底子清楚、应对适度,把隐患消除于萌芽状态。

三、正确处理,保证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效果

舆论监测员在收集到涉检网络舆情后,快速对各种舆情信息进行分类,及时作出处理。一是对涉及本院的重大舆情,迅速查找源头媒体,分析研判舆论热点和舆情发展走向后,迅速向网络舆情处置领导小组报告情况并提出初步处置意见。二是对网上出现的一些不客观真实的负面网络舆情,及时进行发贴或跟帖释明,澄清事实真相,掌握主动权,将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三是经核查后,舆情信息真实的,责令相关部门制定处理方案,限期解决舆情反映的问题;

舆情信息不真实的,要及时设法消除影响,避免炒作;

舆情信息有故意诋毁检察机关工作的,协调相关机关处理;

舆情信息反映检察机关工作人员违纪违法的,交纪检监察部门查处;

舆情对本院有益的意见建议,作为完善制度、改进工作的依据。

四、畅通渠道,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诉求

开通电子举报信箱和举报电话,加大检察工作动态和成果的宣传力度。同时,加大检务公开力度,固定每周四为检察长接待日,并进行社会公示公开,定期组织“检察开放日”活动,主动邀请人大(励志名言)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到检察机关监督检查工作,不断拓宽人民群众了解检察工作的渠道,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从源头上减少涉检网络舆情的发生。

(篇四)

**年来我局新闻宣传及舆情处置工作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司法行政工作重点,不断创新思路和举措,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展现我局在法律保障、法律服务、法制宣传等方面的工作职能,为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现将新闻宣传工作总结如下:

一、新闻宣传工作基本情况

**年来我局各股室、司法所紧紧围绕各自工作实际,积极开展信息宣传调研工作。被省市区各级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站和内刊等信息载体采用的信息、调研、通讯等稿件共245篇,其中国家级媒体1篇、省级媒体31篇、市级媒体130篇、区级媒体83篇。信息宣传工作呈以下几个特点:

1、领导重视,纳入日程。我局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信息宣传工作,把新闻宣传工作作为司法行政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做到了工作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总结。局主要领导经常亲自立题目、出思路、严把关,通过网站、微信、微博等载体及时掌握了解其他县区的工作进展情况,督促指导各业务科室工作开展,确保新闻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前瞻性。

2、目标管理,任务到人。年初制定年度宣传工作重点,将新闻宣传任务指标分解到股室、司法所,落实到人,将此项工作作为对单位和个人工作目标考核的重点内容之一,激发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热情,形成了新闻宣传工作的良好氛围。为提升稿件质量,要求每篇稿件在对外发表前必须由分管领导审核把关,做到稿件内容及时、准确、全面。

3、关注舆情动态,保障大局稳定。注重从系统内部选拔网络运用熟练,舆情把握准确的人员,组建专职的网评员队伍,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变化,为工作开展提供指导和帮助,全年全系统未出现不良网络舆情事件发生。

二、新闻宣传工作的成效

通过开展信息宣传工作,让社会各界人士和群众能够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微信等多种媒体平台了解我区司法行政工作,扩大了司法公开,展示了司法行政机关的良好形象,有力的提升了司法行政公信力和群众的满意度。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体信息员一定要从适应新形势、树立新形象的高度,充分认识信息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信息宣传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形成人人动手、个个参与的工作格局,切实把信息宣传工作抓好,抓出成效。

2、注重培训,增强意识。针对信息宣传写作中存在的问题,除了全局统一组织的培训外,各股室、司法所要结合工作实际,边工作、边学习、边交流。注重培养信息意识,善于从纷繁常规工作中发现获取有重要价值的信息线索,找出亮点,及时准确高效地把本单位信息反映出来。

3、拓宽渠道,深入挖掘。加强与媒体的联系,进一步拓宽宣传渠道,重点加大在省市级以上媒体上的宣传力度。善于在上级机关的来文中、各级召开的会议中、各类工作总结中、基层上报的材料中挖掘信息。

(篇五)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越来越成为我们与群众沟通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年结合我局工作实际,一方面加强领导,关注网络舆情,建立机制,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完善网络服务功能,提高群众满意度,工作绩效明显。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础工作扎实

为做好网络管理,我们从基础抓起,拓展了工作平台,提高了服务效率。一是通过金堂旅游门户网站建设,开通了政策业务咨询与解答,由专人负责解答相关政策解读。对一些群众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我们提交局党组会议讨论,在工作中加以完善。**年,我们共计回复网上咨询128条,提取有针对性的建议12条。二是加强宣传力度,结合目前群众对旅游需求的日益增多,我局利用金堂公众信息网、金堂旅游门户网、政务微博及时发布我县最新旅游消息及动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加大对我县旅游景区(点)、星级农家乐、餐饮、住宿等进行宣传力度。截止目前,共在网站发布旅游信息、动态849条,旅游景区(点)、特色餐饮、旅游线路、节庆赛事活动等宣传信息358条;

政务微博粉丝237人,发布微博数241条。三是抓好人员培训,根据宣传部有关的要求,我们对工作人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如电脑操作技能、业务知识、政策法规等培训,并积极参加县上组织的各种培训。

二、舆情应对有力

一是结合单位实际,制定了《旅游应急处理机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进一步避免发生重大网络舆情的可能性。二是做好网络问政工作。安排专人负责人,从完善机构、落实制度入手,强化服务意识,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截止目前,我局共受理网上信件52件,办结率为100%,满意度100%。三是完善咨询回复机制。对我们工作提出咨询的,我们在解答的同时,把这些内容添加到政策宣传条目之中,咨询次数集中的,作为热点问题排列在前。对我们工作提出建议的,按内容分类,由科室进行回复。对我们工作提出批评、投诉的,由分管领导亲自查办,查找源头问题、明确人员责任并改进工作。同时积极关注群众人气较高的本地网络媒体、论坛,查阅对我们工作相关的群众意见、帖子,对群众疑问进行有效答复,改进工作。

三、强化宣传管理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一方面重视建章立制,制定了《互联网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网上应急处置预案》、《网络信息审批制度》,建立了互联网突发事件处置预警机制,科学规范了突发事件的处置原则、处置措施以及处置程序。细化工作流程、加强日常演练、做好金堂旅游门户网站和网上业务系统安全应急处置和信息交流工作,不断强化应急处置能力,提高防范能力,建立较为完善的保障机制。另一方面,我们高度重视网络日常宣传管理工作,对通过公众信息网、旅游门户网、政务微博发布的各类政策文件、工作动态等均由分管领导审批。对政务、党务信息,我们按要求做到审批手续规范、发布及时、应公开尽公开。

四、体制建设到位

为加强网络宣传及舆情处置工作,成立了县旅游局网络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各科室、下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局办公室具体负责网络宣传管理工作的实施,督查,考核工作。并把开展网络宣传管理工作纳入到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收到了良好效果。

五、**年工作要点

(一)加强网络互动。整合旅游信息资源,深入研究信息化工作,加强旅游门网站及政务微博建设,进一步强化党务政务公开,了解公众的网络社情民意,鼓励网民建言献策,及时解决网上关于旅游方面的咨询、投诉问题,切实做好旅游政策的咨询工作。

(二)加强网站建设。加强旅游门户网站建设,扩展网站查询、自助式服务功能,使其在网络舆论中发挥主导作用。

5.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工作职责 篇五

为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特别是加强对校园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监控,防止不良信息对校园的侵害,促进和保障校园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教育局相关要求并结合我园实际情况,特制定。

一、网络舆情引导及组员分工

由园内党委、园办、教务处、等共同负责,设专职网络舆情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的网络信息安全责任人,并配备网络舆情管理员,负责本单位网络舆情监控工作。组 长:张晶晶

副组长:靳丽(信息处)董平(总务处)

舆情管理员及分工:董平任治奇负责学校贴吧 姚新新负责校课程资源网博客 贾瑞芳学校网站网络教研QQ群

二、网络舆情监督员职责

(一)网络舆情监督员工作职责

负责监测校园网及校内论坛、BBS、贴吧、博客、QQ群舆情情况,在工作时间每天浏览查看与学校相关的监控网站至少三次以上,对发现不良信息,要及时备份,报请舆情领导阅示。特殊情况,直接电话向组长汇报,并填报《比例圪旦幼儿园网络舆情信息报告处理单》,并做好每周一次上报记录(吧主)。

三、网络舆情的引导与控制

(一)凡接入校园网的各级网站及设备,如发生舆情,由网站及设备负责人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或直接删除不良信息。

(二)经监测发现在校园网以外的Web主页、BBS、博客等公众信息服务系统发生有关玻璃圪旦小学的舆情,及时报告校领导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并根据具体情况报上级有关网络管理部门处理。

四、严格执行保密规定,严禁涉及党和国家,以及学校秘密的信息上网。

五、师生员工不得查阅、复制或传播下列信息: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实施。

(二)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否定四项基本原则。

(三)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

(四)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五)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暴力、凶杀、恐怖等。

(六)损害玻璃圪旦幼儿园发展声誉、形象的不实言论。

六、违反本管理办法规定的,学校可依规进行处理;对违反法律法规的,移交司法部门依法处理。

七、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6.社区网络舆情工作总结 篇六

董敬一:开展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绝对不是没事找事

有的人认为,我不去监测,不发现反而没事,一旦开展舆情监测了,自然就会监测出很多问题,发现了问题又要去处理,这不是给自己找事情干么?

首先有这种想法,从态度上说就不对,政府本身就应该是为百姓服务的,倾听采集民心民意本身就是每个公务员应尽的义务,其次,舆情信息,不管你看得到还是看不到,它就在那里,网民还是该评的评,该转的转,并不是说你不去看,它就不存在了,往往有时候,舆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舆情爆发了你还不知道,这才是最要命的。

如果用大连西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舆情监测系统不但不会增加用户的工作量,反而还能帮助用户节省时间,提升工作效率。现在很多政府单位甚至是企业单位,都将舆情监测工作列为日常性工作之一,区级以上政府单位基本上都设立了专门的网络舆情监测专员,舆情专员的工作至少要每周出一到两篇的舆情简报供领导参考,在没有舆情监测系统之前,这些都是人工操作的。有了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之后像出报告这样的工作,就可以由系统自动来完成了,做到每天一起报告也都不成问题,这样领导拿到的舆情报告,就不再是过期的舆情了,而是当下正在发生的。

7.社区网络舆情工作总结 篇七

关键词: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实践与思考

一、前言

近年来, 中国食品安全事故屡屡出现, 具有代表性的有2 0 0 7年的苏丹红事件, 2 0 0 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以及最近比较热门的南山奶粉事件。这些食品安全事故的接连爆发, 说明我国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该方面的法律还不健全, 我国的一些食品生产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也还有待提高。就在这个食品安全事故接连发生的时代, 唯一值得我们庆幸的是新闻媒体所行使的舆情监督密切关注这方面的问题, 将这些食品安全事故一一报道出来, 这使我国广大民众的权益得到了有效的保障。舆情监督是我国一种主要的民主监督形式, 它有效地推动了我国民主政治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极力倡导以人文本政策的大背景下, 食品安全关系这我国广大民众的财产人身安全, 要使我国广大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一定的保障, 就必须要有新闻舆论监督的介入, 充分地发挥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作用。

因为我国的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使得很多民众谈“食”色变。大众媒体成为了传播食品安全知识和信息的主角, 这里所说的大众媒体和普通的新闻报道是不同的, 因为国内发生的这些食品安全事故与广大民众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 所以公众对这些事件的介入程度也是史无仅有的。如此高程度的介入需要借助网络的帮助。网络在进行传播安全信息的同时, 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一定程度的技术变革。网络传播的途径从以往的论坛发展到SNS社区, 从以往的博客发展到如今的微博, 网络载体的不断更新, 已经不仅仅是网络技术本身, 更多的是意识形态的变迁。

二、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网络信息以多样的形式进行这传播, 网络信息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我国倡导言论自由的大背景下, 网友的言论范围已经达到了历史的制高点。只要国内外发生重大事件, 它能很快的成为网络舆论, 这是很有好处的, 因为通过这种形式, 能够通过网络来表达人们的观点及想法, 通过网络这种相互作用, 从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 这种巨大的舆论压力是任何机构、任何部门都不能忽视的一股力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网络已经成为了一种放大器, 它能够很好的将各种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 通过将这些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 发挥它们最大的威力。

网络舆情监督作为食品安全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特殊而有效的监督方式, 它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广大民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及意见。就拿早前出现的苏丹红1号事件、三鹿奶粉事件以及当前发生的南山奶粉事件来说, 就是因为网络舆情监督工作的介入, 才引发了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关注, 致使广大民众积极的参与到食品的安全监理工作中去。

因为网络舆情的多样性特点, 他能够同一时间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对食品的安全进行有效的监督, 网络舆情的这个特点能够很好地对相关食品监督部门进行查遗补缺, 同时也很好地弥补了这些部门在常规监督体系下的不足。我国的食品监督部门往往是对食品采取定期检查或抽样检查的方式。在定期检查期间, 一些企业会提前做好准备, 做好防范。当采取抽样检查时, 虽说这样的检查方式有着突击的意味, 食品企业没有很好的应对措施。但是这种检查方式不具有全面性, 另外, 抽样检查即使合格, 也只能说该时期内的食品安全是比较可靠的, 却不能够反应食品长时间内的安全可靠, 这就会使一些不法分子抓住空隙而有机可乘。然而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督则不是如此, 它是一种全面的监督手段, 能够对食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式的监督极大地提高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督部门的监督力度。

三、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实践

食品行业的稳健发展还需借助网络舆情的帮助, 由于人们也认识到这一点, 所以, 需要对人力进行有效的分配调动, 对一些负面、片面的网络舆情报道进行及时的追踪, 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通过加强对媒体的沟通联系从而有效的对广大民众进行引导。网络舆情监测的实践工作具体有一下几点:

1、配备强大的监测力量

在进行人员的配备之前, 首先得对认真分析网络舆情工作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工作要点及特点, 在认真分析好的基础上, 挑选一支力量雄厚的舆情监测队伍进行监测工作, 这些挑选的人员必须具有责任性强, 并且具备一定网络操作能力。在他们进行正式的舆情监测任务之前, 还需要对他们进行舆情监测理论知识的培训, 这样能够增加这些监测人员专业知识的储备。

2、准确的确定监测工作重点

网络舆情具有隐蔽性强、程度广泛、突发性高的特点, 这就使得我们在进行人员监测值班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将我国目前一些影响力较大的一些论坛及贴吧作为我们主要的舆情监测对象, 影响力较大的论坛及贴吧有:百度贴吧、强国论坛、天涯论坛等。监测人员必须每天保持一定量的新闻浏览率, 尽量捕捉当前发生的一些热点食品安全事故, 在此基础上, 舆情监测人员还需要对这些集中的食品安全信息进行监测搜索, 确保负面的食品安全舆情报道得到及时的更正。

3、实行监测工作主值班制

在值班的过程中, 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有时也可能对舆情监测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消除这一影响因素的存在, 需要实行监测工作的主值班制度, 主值班制度就是一个星期内, 指派一个人为主要的监测人员, 他主要负责网络的监测及上级汇报工作, 其余人员负责辅导监测工作。每周进行主值班人员的轮换, 在交接的过程中, 应该对下周主值班人员提示本周的检测工作的重点, 这样能够能够使得监测工作保持良好的持续性和联系性。

4、采用灵活的方式对负面舆情进行引导

网络舆情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复杂性、随意性的特点, 针对这些特点, 舆情监测人员在进行监测工作的时候, 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一些负面的食品安全舆情进行引导。例如, 在回复网络关于“南山奶粉”食品安全事故的时候, 监测人员应该提醒网友进行换位思考, 站在广大消费者的角度去认真思考“南山奶粉”这一食品安全事故对消费者所产生的伤害, 使广大网友尽量在一个合理正确的范围内对这一事故进行讨论, 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一些过激舆情的出现。“南山奶粉”安全事故的发生, 企业是承担责任的主要方, 我们在谴责南山奶粉企业的同时, 不应该随意的牵扯到一些危及国家稳定的话题。

四、从食品安全背景下引发的对网络舆论监督的思考

毫无疑问, 实行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督, 对改善我国食品安全现状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我们也需要进行深刻的思考, 即我们在实行网络舆情监督的同时, 国内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笔者认为是以下几方面工作的不足:

(1) 没有对各类舆情进行科学的分类:很多部门在进行网络舆情监督的时候, 没有对各类不同的舆情进行科学的分类, 致使他们对事故的应对效率大大降低。科学的舆情监督工作应该对各类舆情进行分类, 有时甚至要对同一类舆情进行更细的分类, 就食品安全舆情来讲, 食品安全的范围很广, 包括食品卫生安全、食品技术安全以及食品质量安全等, 必要的时候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事故应对效率。

(2) 监测人员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不足:应该加强对监测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培训, 提高他们的舆情监测水平。食品监督部门应该根据以往舆情监测的实践经验, 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 编写一套实用且易于学习的监测流程或教材, 并通过请舆情专家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及经验交流, 特别是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 提高他们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以及应对不同食品安全问题的能力。

(3) 信息的交流渠道不够流畅:食品安全舆情特别是一些负面的食品安全舆情会经常性的出现在我国食品政策出台的前后, 对于这样的情况, 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人员应该在这些负面食品安全舆情还没真正成型之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这些负面舆情。信息交流渠道的不畅通, 致使负面的食品安全舆情不易监测到, 这就加大了监测人员的舆情难度。所以各舆情监测机构之间应该开通各种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 促进舆情信息、舆情监测经验的交流。

五、结语

本文在食品安全事故频繁的大背景下, 分析了食品安全事故网络舆情监测的相关内容, 对网络舆情监测工作所涉及的实践及思考内容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 科学合理的网络舆情监测能为规范我国食品行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辛仪.从食品安全引发的对媒体舆论监督的思考[J].陕西教育 (理论版) , 2010.Z1

[2]贾孟飞.基层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银行家, 2010年12期

8.社区网络舆情工作总结 篇八

【关键词】检察舆情危机应对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正以其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的显著特点超越传统媒体,成为重大事件公众知情的“第四媒体”。由网络引发舆情危机也逐渐成为不容忽视的新问题。人民对正义的表达,对真相的渴求,往往极易点燃民众的探讨激情,迅速将一个普通事件演变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舆论危机。近年来,由网络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的涉检事件越来越多,从“内蒙古阿荣旗女检察长豪车案”、“北京康达律师李庄涉嫌伪造证据和妨害作证案”,无不展示了网络舆论的复杂态势和对检察工作的巨大影响。基层检察院处在执法办案第一线,是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因对某些问题处置措施不当,常常被网络关注,由此引发网络舆情危机。为此,最高人民检察院曹建明检察长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各级检察机关“必须充分认识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性,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投入到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中来”,“使网络舆情成为落实三项重点工作的强大动力。”如何正确应对网络舆情,消除网络舆情危机对检察机关的负面影响,是新时期摆在基层检察机关面前的新课题。

一、涉检网络舆情概念

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网络空间的映射,是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大,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涉检网络舆情,是网络舆情的一种,即与检察工作相关的网络舆论情况,具体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涉检相关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通过网络对涉检问题和检察工作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它是较多民众因此而表达出来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

二、涉检网络舆情危机的起因及其特点

(一)基层检察机关涉检网络舆情的起因。

1、自身办案质量不高引起案件瑕疵。在检察工作的司法实践中,由于存在对办案质量标准认识不统一,对办案质量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工作疏漏等现象,致使发生案件质量问题,损害检察机关严格公正执法形象。部分案件当事人利用网络大规模地发布和传播案件的瑕疵之处,以制造舆论、发泄不满,由此引发网民对检察机关的声讨, 进而造成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质疑或者直接与检察机关对抗,导致检察陷入被动,最终形成网络群体性事件,引发网络舆情危机。

2少数干警滥用检察权,以权谋私,破坏司法公正。不可否认,在检察机关不断加强内部队伍建设的同时,也存在极少部分干警执法不严、滥用职权、贪污腐败的现象,使网民对检察工作的监督机制和检察队伍形象产生不满。该类事件曝光后经各路媒体传播放大,民众开始利用网络围绕已发生的事件进行炒作并扩大其影响,形成规模浩大的网络舆论大潮,尝试以舆情监督公权力,最终达到以权力监督权力的效果。

3、部分群众对法律、制度的误解以及个别网民曲解、捏造事实。网络的开放性使得网络很容易成为网民们发泄情绪的空间,很多舆情表达伴随着一些非理性化的情绪。部分群众对法律依据和相关制度本身不够了解,对官方不信任,存在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加上个别别有用心的人有意掩盖事实真相,利用部分网民对官方的不信任,发动网民通过舆情来宣泄情绪化、偏差性的言论并企图产生共鸣,给检察机关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4、媒体与司法的永恒冲突,不可调和。媒体与司法的冲突是司法界和新闻界永恒的话题。司法要求的权威性、封闭性与传媒固有的开放性、透明性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司法权威对媒体监督具有天然的排斥性,媒体监督对司法权威具有天然的侵犯性。新闻评论讲有感而发,司法裁判重理性分析,新闻报道追求轰动效应,司法裁判追求平息纷争。如上所述,媒体与司法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作为司法机关的检察机关必需要面临网络舆论的挑战。

(二)基层检察机关涉检网络舆情的特点。

涉检网络舆情与一般意义的网络舆情有很多共同性,如突发性、广泛性、难以控制性等,但也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1、对象特定性。涉检网络舆情的关注点是检察人员、检察机关和与检察机关相关的业务活动,他是对检察机关工作人员行使检察权以及与检察人员自身的有关情况加以关注。

2、敏感度更高。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凡是涉及权力因素的事件,往往容易形成网络舆情甚至网络群体性事件。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其所办理的案件如职务犯罪案件,涉及案件当事人的名誉、地位、人身自由,影响大、敏感度高,比其他事件更加容易引起大众的关注。

3、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由于涉检网络舆情对象的特殊性,舆情对涉检案件的关注往往因案件本身的复杂而持续扩大,网民对相关事件的关注一直要持续到事情处理结束,甚至在处理之后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因此,涉检网络舆情危机的持续时间会更长。

三、基层检察机关应对涉检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

纵观近年来基层检察机关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方面的做法,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对涉检网络舆情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

从近年来一些检察机关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处置情况来看,各地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工作缺乏预见性,对涉检网络舆情危机的认识不足,对于较早就发现尚未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的一些内容要么无中生有,要么捕风捉影,故意制造是非的论坛帖子或博客,却任由其存在,不积极与网站负责人联系沟通,向其阐述事实真相,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处置,最终导致引起舆论轩然大波,严重破坏检察机关或检察人员的形象;有的对预警中所含深层次信息没有及时掌握,没有及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学方案,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后果估计不足,造成被动。如内蒙古阿荣旗检察长豪车事件,在舆情预警期,事发单位不重视,错失有效时间;有的经新闻媒体曝光后,以拒绝采访的面孔出现,增加对立情绪,造成矛盾进一步激化;有的指挥缺乏统一性,多头指挥,决策迟缓,有关部门层层汇报,不能及时果断处理。

(二)引导和控制网络舆情危机机制相对空白。

目前,对于网络舆情危机还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应对工作机制,检察机关也不例外。虽然最高人民检察院一直高度重视网络监督, 从2008年开始专门组织力量收集并编辑每日《涉检网络舆情》和《政法网络舆情》周刊,但其侧重点放在收集涉及政法机关和检察机关的网络舆情上,而在如何应对和处置涉检网络舆情危机方面显得相对薄弱,没有形成系统的对策和措施。特别是一些基层检察机关,对涉检网络舆情更未形成化解矛盾、处置舆情危机的应对机制,导致在处理涉检舆情危机工作中缺乏预见性。对预警深层次的信息没有及时掌握或者没有引起重视,不能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造成工作被动,决策迟缓,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增加对立情绪,造成矛盾进一步激化。

(三)缺乏专业队伍及应对方法技巧,化解危机乏力。

一些检察机关在处置网络舆情危机时,出现诸多失误,引发群众不满,导致事态升级。具体而言,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草率作出结论。在没有对事件深入调查之前, 就草率作出结论,引起媒体和网络的不满。二是信息公开不及时,谣言满天飞。涉检网络信息评论出现在网络上的24小时内,是应对网络舆情的黄金时间。在事件发生初期没有及时通过有效渠道及时公布有关信息,而当网上出现种种猜测后,又没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不少群众相信了网络传言,小道消息占领了市场。三是应对网络舆情时对待广大网民态度不诚恳,导致事态逐步升级。如湖南省某基层检察院干警谢某为维护其单位形象,与记者在论坛上展开激烈辩论,最后发展到对其人格攻击。因此,在处置网络舆情危机上缺席、失语、妄语、诳语,甚至想要遏制网上“众声喧哗”等做法,既不能缓和事态、化解矛盾,也不符合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的要求。很多事件老百姓都认为是官官相护,如果采用“封锁隐瞒”的做法,形同欲盖弥彰,会加重民间的猜疑和想象,使问题无限放大,从而加剧民众对检察机关的不信任,直至群情激愤,酿成恶性事件。

三、基层检察机关建立涉检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的构想

如前所述,网络舆情危机出现,极大地破坏检察机关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检察机关公信力的树立。而基层检察机关对涉检网络舆情不重视,应对机制空白,应对失策,直接导致检察机关陷入网络舆情危机中。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功效也有负面功效,如何构建一套有效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避其害而用其利?笔者根据涉检网络舆情危机的成因及特点规律,从构建应对涉检网络舆情组织保障、控制机制,积极应对、引导机制和预防长效机制三个方面着手,对基层检察机关化解网络舆情危机机制作如下初探。

1、建立涉检网络舆情组织保障、控制机制。一是成立由检察长任组长的涉检网络舆情研判与处置领导小组,明确由专门人员负责开展涉检网络舆情的监测、预警、应对和评估工作。二是由专职人员负责对涉及本院的舆情进行日常监测和突发事件监测,通过实时巡查的方式随时掌握舆情动态,并在发现涉检网络舆情或突发事件后及时进行预警与信息上报。三是由专门人员负责对涉检网络舆情进行汇总、登记、总结和甄别筛选,通过跟踪分析和研判,掌握网络舆情的发展走向,热点和焦点,并提出处置意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四是按照涉检舆情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涉检网络舆情分为特别严重、严重、一般、轻微四个等级,并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一旦形成舆情危机,立即启动处置舆情危机应急预案,做到有备无患。

2、建立涉检网络舆情积极应对、引导机制。一是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在黄金时间内处置网络舆情事件。网络舆情信息开始出现苗头的24小时内是处置舆情危机的黄金时间,72小时是有效时间,在此时间段里快速反应,使公众在第一时间了解正确、权威的检务信息和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工作情况。这样处置网络舆情就可以防患于未然,防止网络舆情事件继续扩大化,正所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二是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当舆情危机发生时,情况不明朗、信息不完整,极易导致人们主观猜测与种种传闻。因此,通过新闻发言人,在第一时间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准确、持续地发布信息,有利于减少流言和谣言传播,及时让媒体了解事件真相,杜绝小道消息和杜撰新闻占据舆论空间,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危机处理中争取到广泛的理解、合作与支持。三是建立应对网络舆情诚信机制。网络舆情危机形成后,要以尊重客观事实为第一原则,以客观诚恳的态度对待网民披露的检察信息,虚心接受网络监督,对于网络发现的工作问题和人员问题,不护短、不避讳。以理性、平和、冷静、开放的姿态与网络、媒体对话,维护和打造检察机关尊重群众、对人民负责的良好公众形象。

3、建立应对涉检网络舆情分类处置、联动机制。一是建立涉检网络舆情危机分类处置机制。即对出现的网络舆情,区分不同情况加以处置。对网民反映情况属实或有一定根据的批评性网络舆情,坚持以积极回应、主动引导为处置原则,及时纠错、公开答复,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及靠前性;对于反映情况失实或恶语中伤的,要通过正当途径公开辟谣、以正视听;对于不当炒作、可能引发重大不稳定事件的,要依靠党委和上级院的领导,依法妥善处置;对媒体关注甚至热炒的有关敏感案件,可以通过新闻发布会、接受专访等方式,做好有关解答。二是建立涉检网络舆情应对联动机制。坚持与各路媒体特别是当地媒体做好常态化和突发事件状态下的各种联系,定期召集开会,加强沟通,保证事件发生后,能形成应对舆情危机的合力,利用各大媒体强大的舆论优势,形成网络对突发事件、社会热点问题引导的主流声音,抢占舆论先机,掌握发言权,正确引导网络舆情。

4、建立涉检网络舆情危机预防的长效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检务公开”机制。除了涉及办案秘密及其他不宜公开的外,都对外公开,增强检察机关办案的透明度,消除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认识误区,维护检察机关良好形象,扩大检察机关的社会影响,增强检察机关对容易引起网络舆论热点问题的免疫力,减少舆论演变成网络舆论危机的可能性,把握化解网络舆情危机的主动权。二是建立队伍廉洁机制。基层检察机关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和检察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内部监督,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努力形成一套“不愿为”的教育防范机制、“不能为”的监督评价机制和“不敢为”的惩戒处理机制,树立检察机关公信力,增强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信任感。所谓正己才能正言,这样才能降低舆情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才能彻底预防涉检网络舆情危机的发生。

参考资料:

[1]、李卫华、赵延安:《浅析新时期检察机关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当代学术论坛

[2]、匡乃安、何正华:《涉检网络舆情危机应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载法治论坛17辑

[3]、赵志刚: “检察机关如何化解网络舆情危机”, 载《中华新闻报》2009年8月13日。

9.社区网络舆情工作总结 篇九

来源:银行家

关键字:基层网络,舆情,监测,实践

分享

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日益普及,一些负面舆情在信息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具有传播迅速、影响深入、后果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等特点,如不采取得力措施及时应对和引导,可能会给银行业的稳健经营带来风险,对社会公共安全亦会形成较大威胁。近日,运城银监分局(以下简称“分局”)对网络舆情监测工作进行了广泛的实践活动,并对网络舆情监测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总结,以期进一步研究改善基层舆情监测工作的对策。

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实践

由于认识到网络舆情对银行业稳健经营的重要性,因此,分局调配力量和人手,对网络上可能出现的负面报道进行跟踪和引导,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做好群众的正面引导工作,有效维护了银行业良好声誉。运城监管分局的主要做法是:

配备较强的监测力量。针对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要求和特点,分局调配了3名责任心强,业务熟练,具有一定网络操作水平的人员作为舆情监测人员,并组织他们学习银监会舆情监测的相关文件精神、《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关于当前中国银行业监管有关热点问题及回答口径参考》等资料,增加监测人员的知识储备。监测人员同时需要克服日常工作繁琐、监测工作时间长等困难,保证高度负责地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研判和引导,高质量完成监测值班工作。

确定监测重点。分局结合监测值班任务要求,根据网络舆情的广泛性、隐蔽性、突发性等特点,确定了天涯论坛、和讯论坛、百度贴吧、人民网“强国论坛”等有较大影响力的论坛和贴吧作为重点监测对象,并把银监会、银行、房地产、地方融资、银行卡、理财等作为主要监测关键词,每日坚持浏览大量新闻和热点、敏感话题,尽可能多地捕捉当前热点和负面舆情。针对每天晚上8点至次日凌晨1点之间网络舆情较多的特点,舆情监测人员集中时间进行监测搜索,确保负面舆情得到及时发现和妥善引导。

实行监测工作主值班制。为避免因办公室日常工作影响舆情监测,分局实行了舆情监测主值班制,即每周确定1人为主监测人员,负责网络监测和上报,其余2人辅助开展网络监测。同时,认真做好每周交接班,提示当期重点关注的热点和敏感舆情,这样做的好处是增强了舆情监测的持续性和连续性。

分类编写回帖模板。分局将负面舆情进行了分类,如服务投诉类、经济金融形势评论类、信访举报类等,针对分类舆情,监测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把握舆论热点方向,研究编写了回帖模板,针对同类型的舆情,结合样本与舆情具体内容予以回帖,这样大大提高了回帖的效率和质量。

采取灵活的引导方式。分局舆情监测人员针对网络舆情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及随意性的特点,开阔思路,灵活多样地开展舆情引导工作。例如,在回复网络关于银行收取“数钱费”的讨论时,监测人员提醒网友换位思考,站在银行作为企业的角度思考大量清点零钞工作的难度和必要成本,尽量降低零钞清点收费事件的负面影响。在发现有网友发帖组织人员赴京上访时,监测人员以普通民众的身份劝导网友冷静对待,通过合法途径反映和解决问题。在回复网友对我国银行业改革的负面评论时,监测人员列举了反映改革成效的银行业数据,用事实来引导舆论。在回复评论银行案件的帖子时,监测人员简述了银监会在案件治理方面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工作,驳斥了发帖人全盘否定银行业监管成效的论点。

由于利益相关者多元化以及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当前我国金融业面临的舆论环境十分复杂,加上媒体和公众普遍缺乏对现代金融体系和复杂金融产品的深入了解,更加容易产生误解。因此,监管分局和银行业机构必须将声誉风险管理的关口前移,在已经建立起来的防控体系内,进一步加强舆情监测的前瞻性和预测性。

网络舆情监测工作中的难点与问题

网络舆情纷繁复杂,全面捕捉负面信息难度大。一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舆情活跃情况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每天从海量网络信息中及时发现负面舆情的难度很大。二是涉及银行业改革的许多舆论信息,通常含有大量的数据,若对其真实性、准确性进行逐一核对,费时耗力。三是很多负面舆情都有较强的隐蔽性,仅从标题看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一般信息而漏过,只有仔细阅读内容,才能发现问题,若单纯以主题词或关键词搜索又很难发现。因此,舆情监测人员普遍感到搜索负面舆情任务重、压力大。

人员缺乏专业培训,基层舆情监测工作处于摸索阶段。网络信息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不易监测的特点,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不但要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敏感性,还要有过硬的网络操作技能。但目前基层银监部门人力相对不足、经验不多,监测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化训练,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应对口径不统一,舆情监测意识和工作水平有待提高。

舆情监测各自为战,没有形成联动机制。目前,舆情监测轮流值班的工作机制,导致基层银监部门将有限的人力集中在舆情监测值班期,而完成任务后便较少进行后续跟踪监测。实际上,一条舆情信息往往会持续影响一段时间,有的可能半年以上,其间,可能会出现很多跟进的相关舆情。由于各分局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接续值班分局对已监测信息的持续跟踪监测明显不足,有的需重新进行搜集、筛选、分析、整理,不但重复劳动且降低监测效率,还使监测成效大打折扣。

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措施建议

科学分类处置,提高应对效率。根据舆情反映的对象、内容不同,可将舆情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别的舆情信息,采取不同应对措施。例如,对反映银行业服务不佳的信息,监测人员应正视目前银行服务存在的不足,客观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积极报道改进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关于银行业改革相关信息,要统一口径,站在时代发展的历史高度,全面分析改革的成效,论据要充分有说服力,同时,利弊皆要谈,好坏都要说,避免有“托儿”之嫌,增强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效果。

加强培训学习,提升监测水平。针对当前基层舆情监测工作人员亟需专业培训的现实,建议银监会在总结舆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一套简单易学、便于操作的舆情监测流程或教材,在系统内推广。通过业务培训、专家讲座、经验交流、在线测试等形式,不断提高基层舆情监测人员把握政策的能力以及对大局、大势的研判能力。同时,基层舆情监测人员应加强学习,特别是政治理论学习,把握国家及银监会的有关政策精髓,了解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正确化解矛盾和引导舆论方向,不断加强舆情处置能力。

10.社区网络舆情工作总结 篇十

为进一步加强泾县网络政务舆情收集研判和回应工作,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政务舆情收集研判和回应机制的通知》(x政办秘【2014】〔2014〕x号)精神,结合泾县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一章组织领导、收集重点及范围

第一条【组织机构】建立由县政府办、网宣办、公安局、应急办、信访局、涉事部门参加的县网络政务舆情会商联席会议制度。办公室设在县政府办,日常工作由县政务公开办承担,具体负责全县重大网络政务舆情分析、研判、处置和回应的监督、检查、指导等日常管理工作。县网络政务舆情管理工作在县政府分管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第二条【收集重点】人民群众在互联网领域对我县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提出的利益诉求、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反映部门作风建设、有效促进工作的意见建议以及其他敏感性较强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务舆情信息。

第三条【收集范围】重点收集县内社交网站以及人民网等县外重点门户网站及论坛网络政务舆情信息。

第二章工作原则

第四条【工作原则】坚持分级负责原则,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发声”的要求,实行归口承办;

注重源头防范、源头治理和源头处置原则;

坚持主动应对、及时回应、科学处置的原则,把握好时、度、效。着力提高应对网络政务舆情的统筹能力、管理能力和处置能力。

第三章工作流程

第五条【收集时间节点】县政务公开办、网宣办、公安局、应急办、信访局和县政府相关部门要明确工作人员于每天上午、下午、晚上三个浏览时间节点,对收集范围内的网站及论坛涉及泾县的政务舆情信息进行巡查。

第六条【归口认领】各乡镇各部门要对网络出现的舆情在第一时间内予以响应。属于乡镇政府的网络舆情,由各乡镇政府负责认领;

属于县级职责范围的网络政务舆情,由县政府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认领;

涉及县政府以及多层次、多部门的网络政务舆情,由县政务公开办负责认领。巡查认领时间统一间统一定为:工作日每天上班时间,每间隔1小时巡查一次;

每天晚上(24点前)和节假日都要安排人员值班,每间隔2小时巡查一次。对于需要认领的政务舆情要及时认领,逾期未认领的,由县政务公开办指定认领并记录在案、纳入考核。

第七条【分析研判】县政府相关部门要根据网络政务舆情内容、公众反应、跟帖情况、媒体介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影响,做出预判,研究制定对策。必要时,县政务公开办召集相关部门进行会商研判,对事件的性质、舆情走势、可能出现的风险等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估,提出预控处置意见,按程序报审后进行处置。县网宣部门负责安排网评员予以合理引导,掌握舆论主动权。

第八条【应对处置】对涉及相关部门的一般性网络政务舆情,要通过建立本单位网络舆情日志、舆情专报等形式,于2小时内将相关舆情及处置建议,报送本单位部门主要领导负责同志以及分管领导负责同志,同时抄送县政务公开办。

县政府相关部门认领后,按照“网上问题、网下解决”的要求,将网络政务舆情处置和事件处置相结合,不断规范网络政务舆情办理工作流程,于5个工作日内形成本单位的网络政务舆情核实调查报告,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办理时限的,相关部门单位应在3个工作日内向县政务公开办提出书面申请。对历史遗留问题,客观上需要较多时间调查核实的舆情,原则上要在认领后15个工作日内形成核实调查报告。对重大敏感网络政务舆情,涉事部门单位要迅速主动与县政务公开办核实衔接后,由县政务公开办于2小时内统筹报送县领导。对县领导批示的网络政务舆情,要按相关程序交办、承办、督办,认真调查核实,妥善处理。

第九条【及时回应】对于一般性网络政务舆情的回复内容,由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领导审定后,于形成本单位的网络政务舆情核实调查报告后的3个工作日内在县政府网站“政民互动”平台网络新闻发言人版块回复,并链接到出现舆情的网站或论坛;

涉及到媒体及网民关注度高、影响力大、涉及面广的回复内容,须报县政务公开办会商审定后,于5个工作日内在县政府网站“政民互动”版块统一发布。

各相关部门单位要持续关注舆情处置后的发展态势,防范负面舆情出现反复,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有效降低负面信息的不良影响。积极探索推进政务微博、微信、手机报与政府网站的联动和互补,发挥新媒体在传播政务信息、引导社会舆论、畅通民意渠道等方面的作用。

第四章监督保障

第十条【强化领导】县政府各部门要将网络政务舆情收集研判和回应工作列入本部门单位重要议事日程,要确定一名分管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本部门单位网络政务舆情收集研判和回应工作,具体联系方式需报送县政务公开办;

要建立健全网络政务舆情“收集、认领、研判、处置、回应”处理流程,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置、及时回应。

第十一条【业务培训】县政务公开办负责组织开展相关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政策把握能力、舆情研判能力、风险评估能力和回应引导能力。努力在全县形成正确面对舆情、遇事不躲不推、妥善处置事件、积极回应关切的良好工作氛围。

第十二条【监督检查】县政务公开办负责各部门单位日常网络政务舆情应对的跟踪管理工作,按季度通报网络政务舆情办理和处置情况,将网络政务舆情认领、处置、回应情况纳入县政府目标管理考核。

第十三条【责任追究】对因工作重视不够,应对不及时、不负责和处置不力造成发生重大问题或重大社会负面影响的,将依纪依法追究相关部门单位及人员责任。

11.网络舆情“倒逼”政府提速 篇十一

人在做,天在看?

错!

在网上的各种曝光之下,社会变得透明,也让民意的传达空前快速,指向愈加集中。谁在仗势欺人?谁在贪污腐败?谁在位却不作为?谁又是人民的父母官?

人在做,人们都在看。

1998年8月7日,长江九江段决堤,《中国青年报》记者贺延光突破层层消息封锁,用手机向报社发送现场灾情。根据他的这8条短信,报社编成独家新闻《九江段4号闸附近决堤30米》,这篇后来获得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的消息在当时却被有关部门指责违反了“不准公布灾情”的宣传纪律。

2010年7月18日,南京高旺河河堤发生管涌险情,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曹劲松在抢险现场通过手机向媒体发布新闻:“该管涌造成河堤内部分积水,无人员伤亡。抢险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封堵成功后,曹劲松在管涌发生地西江村的村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抢险详情。

“长江汛情12年,见证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历史性进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对《计算机世界》记者感慨地说,面对公共危机,政府及时地把真相告知公众,是制止流言、降低恐慌、减少社会损失的最有效办法。

近日,人民网发布《2010年第二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排行榜》,从2009年7月排行榜问世至今,网络舆情见证了政府执政的变化:2010年第二季度应对各项指标与第一季度相比,信息透明度增长20.2%,政府响应增快14%,政府公信力增加10.6%,与去年相比综合得分增长了近25%。

网络舆情,已经形成了权利时代的“倒逼机制”。人民日报社新闻协调部副主任吴兢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公民的权利觉醒和监督,正是“倒逼机制”的两把利剑,“倒逼”服务型政府提速,“倒逼”“权老大”们退出滚滚向前的时代列车。

“黄金4小时”

考问政府响应

此次排行榜上,位列第一的是“安徽马鞍山书记现场处置打人事件”。马鞍山花山区旅游局局长汪国庆动手打中学生胡某引起众怒,市委书记郑为文于事件发生当天深夜赶到现场,登上警车对群众喊话,并将汪国庆就地免职。这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政府对沸腾民意的敏感程度和认真响应,并为挽回政府形象做了良好的铺垫。

无独有偶,2005年同样发生在安徽的“池州6•26”事件与马鞍山事件有着惊人的相似——肇事者驾车欺凌青年激起群众公愤,从而演变成群体性事件。而事发当日,时任池州市委书记的何闽旭正在九华山逍遥快活,对市里报告置若罔闻,甚至不耐烦关了手机,从而贻误了政府应对的大好时机,引起轩然大波。

传统观点认为,官方处置突发事件有“黄金24小时”之说,即在事发24小时内发布权威消息主导舆论,是平息事件的关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单学刚认为,在新兴媒体时代,“黄金24小时”法则已渐显无力,4小时内,微博、BBS等新媒体就可能将突发事件传播、发酵为有重大舆论影响的事件,“黄金4小时”已经成为考验政府响应速度的关键。

此次排行榜中政府响应速度位列第二的,是4月13日发生在辽宁大连庄河的“千人市政府下跪”事件,庄河市龙王庙村1000多名村民在市人民政府大楼门口集体下跪,反映村干部涉嫌腐败问题,遭到拒绝。4月24日,大连市委做出决定,庄河市委副书记、市长孙明对该事件处理失当,责令其辞职。

有网友在千人下跪事件中这样评论:“主人给公仆的这一跪,跪出了整个社会大踏步的倒退。”在人人都成为信息发布者的“自媒体”时代,官员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到政府公信力。而庄河市的上级大连市委对此事处置中,“责令”2字鲜明地表达了上级政府对民意的尊重和敬畏。

然而,政府响应速度较上一季度虽有14%的提高,但是响应速度远未达到“黄金4小时”:响应速度排名第一的马鞍山事件从事发到有关领导赶赴现场,用了近4个半小时;而为网友所称道的广州法制办“咆哮哥”事件,从网友6月18日留言到21日广州市法制办召开记者通气会,再到23日广州市法制办负责人和“咆哮哥”一起到网友家中道歉,前后也有将近5天的时间。与民意互动,和谣言赛跑,政府的响应速度将是形成良性网络问政的前提。

本地网络

缩短民意路径

位列此次排行榜最后一名,被列入红色警告的事件是“江苏海滨教育局封杀论坛”。5月,有网友在“滨海网”发布消息,称江苏滨海县教育局在本县教育系统的校园电脑终端上做了手脚,教师们无法登录“滨海论坛”网页。滨海县教育局局长左其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承认封闭了“滨海论坛”,原因是这些网站和教育教学无关。

对此,单学刚在接受《计算机世界》记者采访时说,地方网络论坛是“疏导民意的最短路径”,地方政府重视本地网络论坛建设和管理,关注“在地议题”,对构建充满良性互动的本地网络环境,意义重大。

更是因其地方性深受网民青睐,从云南“躲猫猫”事件到湖北巴东县的邓玉娇案,2009年因网络爆料而膨胀成社会热点的事件,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地方网络论坛,并诞生出一批批意见领袖,而且,这些意见领袖绝大部分是“草根”。

面对这样汹涌澎湃的民意,政府应该怎么做?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还是学会“化百练钢为绕指柔”?7月2日上午,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与邀约的9位网民代表座谈,以“我为广东建设文化强省建言献策”为主题与大家交换意见,这已经是汪洋第三次与草根意见领袖面对面交流。

这说明,政府官员已经学会利用网络收集民意。信息公开是网络问政的前提,在排行榜上“政府响应”、“信息透明”和“政府公信力”3项指标中,信息透明是增长幅度最快的一项,相较第一季度增长达到了20.2%。在这些公开的信息中,既有像江苏滨海这样“被透明”的,也有江西黎川新任科级干部财产公示这样的“主动透明”的。从恐惧到主动应对,网络舆情也在“倒逼”政府向信息公开提速。

信息争夺变被动为主动

一场抢占信息制高点的争夺战正在打响,拿下了这个制高点,一直被网络民意“倒逼”的政府就完全有可能变被动为主动。

4月,国内媒体报道了云南大理“洱海天域”填湖建别墅的破坏性开发行为,引起社会强烈反响。6月初,从云南省纪委传出消息,已经查实洱海天域房地产开发项目从一开始就存在官商勾结、行贿受贿等违法问题,相关涉案人员已经受到了处置。

在此次事件中,相比以往的“狂轰滥炸”,大多数网民保持了冷静,他们没有过分苛责政府在事件爆发前的过失,而是对官员的问责形式和力度进行了理性地讨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从去年的“躲猫猫”事件开始,云南省就逐渐开始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提升政府在民众中的公信力。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更是成为国内首位实名开微博的厅级官员,“把自己放在阳光下”,公私分明,凡是公事,都用“微博云南”的账号发帖;凡是私事,就用“云南伍皓”的账号发帖。

这其实是一次抢占信息制高点的尝试,用伍皓自己的话说,就是善用媒体,把媒体引导社会热点的功能用足。从4月的云南旱情各项具体数据,到5月防汛抗洪工作进展,再到最近对地沟油的检查和再利用,云南各级政府敢于在微博上晒“政事”。正是由于这样的公开,云南才得以在各种突发事件中形象不降反升,变被动为主动。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左三)亲自登门向蒙冤入狱11年的赵作海(左一)鞠躬道歉。

2009年11月,“南京网络发言人论坛”悄然出现在南京市政府官方网站上,继广东、贵阳等地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后,南京市政府也加快了推行“网络问政”的步伐。与广东、贵阳不同的是,南京市政府推出的网络发言人覆盖面更广,42个市政府工作部门、16个市政府直属单位、4个垂直管理部门、13个区县政府、5个特设和派出机构,以及市人大、市台办、市检察院、市法院、市红十字会等9个重要部门都单独设立新闻发言人、联络员各1名。

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曹劲松认为,网络发言人与目前已普遍建立的新闻发言人机制作用相似,不过在发言内容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上,网络更胜一筹。

现在,广东公安机关开微博正将这一争夺战演绎得如火如荼。今年2月,广东肇庆市公安局率先在微博上建立了全国首个通过实名认证的公安微博,此后广东省21个地级市及省公安厅的官方微博相继开通,这成为第二季度“网络问政实践”推广事件。

“在新媒体面前,在新的官民互动模式下,一切旧有的宣传模式、落后的执政理念都显得格格不入,依靠政府一点一滴的努力,依靠网民送上的鲜花与砖头,网络问政必将倒逼政府执政能力的提升。” 舆情监测室分析师刘志华这样评价。

对此,祝华新说:“很多地方政府是我们的地方舆情应对能力排行榜的老师。”比如临沧市委书记杨洪波的微博客“沧江潮”,曲靖市委宣传部部长何华的微博客“曲靖何华”,西双版纳州委外宣办主任段金华的微博客“国防战士段金华”,在政务公开、听取民声、官民对话方面都做了大量可贵的尝试。

评论

网络问政要打持久战

正在写这篇文章时,7月28日上午10:15,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街道原南京塑料四厂可燃气体管道被挖断导致气体泄漏引发爆炸,数百人受伤。江苏卫视做现场直播时,一位在场官员堵住记者:“你是哪个单位的?谁让你们做直播的?”随后,媒体证实这名官员是江苏省委办公厅副主任徐光辉。一时间,“谁让你们做直播的”成为网上热门流行语。

对比7月18日,南京高旺河河堤发生管涌险情,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曹劲松通过手机向媒体发布新闻,并在管涌发生地西江村的村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此次南京市的政府响应速度不得不说有些让人失望。

政府没有公开响应,事件的真相就会沉寂下去吗?再来看看网络上的传播,爆炸发生后一个小时,论坛上就出现了“南京城北某化工厂发生大爆炸,火光冲天!”的帖子,并配发图片,被各网站转帖;12:53,一名网友发出“谁让你们做直播的”的微博,迅速被转发数千次,这位领导的照片也以裂变速度传播;13:24,网友在微博上发出南京血库全面告急,号召南京市市民前去献血,众多人响应,被转发5000多次。

7月29日,南京市各大本地报纸对爆炸一事仍保持缄默,只有现代快报以《突发爆燃考验南京》将此新闻登至头条。然而,在微博上、BBS上,关于此事的讨论已由伤亡转而探讨为什么易燃易爆的化工厂离居民区这么近,爆炸事件应该为城市化进程的过度采掘起到哪些警示作用。

这就是新媒体时代的舆论传播,突发事件不会因为政府没有响应而被“捂”下去,讨论、猜测只会越来越多,如果政府能够遵循“黄金4小时”规则,在有效时间内抢占舆论制高点,就能在突发事件中占据主导地位。

其实,南京市在网络问政方面一向敢为人先,从去年的网络新闻发言人到今年曹劲松亮相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探讨新闻发言人制度,南京市在信息公开上显示了很大的决心。但是,网络问政是一个艰苦长期的过程,并不只是漂亮地解决一次突发事件,而是要系统地、有规划地遵循一套网络问政体系,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一次做得漂亮,网友会质疑是“做秀”;两次、三次,久而久之就能显示出科学应对网络问政的威力。

上一篇:幼儿园的安全工作整改总结下一篇:好好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