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对文化社会的意义

2024-10-19

语言对文化社会的意义(精选8篇)

1.语言对文化社会的意义 篇一

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意义

年级:2012级 专业:民商法学 姓名:周颖健 学号:201221203

3【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大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各个方面,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紧密,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行不悖、互相促进。通过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达到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核心价值体系 相互促进批判的继承 创新

1.什么是文化?

1.1.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文化”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统计,世界各地学者对文化的定义有160多种。从词源上说,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表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

一般来说,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和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

1.2 文化的重要性

首先,社会越发展越需要把文化作为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精神家园”。文化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生命体现,否定自己的文化就是否定自己的生命;文化的积淀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这个民族、这个社会能自立于其他民族、其他社会的“基因身份证”。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差别绝不仅仅体现在黑眼睛黄皮肤,更有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是凭借文化的独特性和内聚力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丧失了独特性,就意味着丧失内聚力,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合法性。这也就是六中全会强调文化是一个“社会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的原因所在。

不仅如此,文化还是“软实力”,是一个国家以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标准。现在国际社会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在和平发展背景下更不直接表现为军事的竞争,而是体现为文化的竞争。任何国家要想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占领制高点,首先要取得文化上的优势,要占领文化与价值的制高点。曾经有位政治家讲过一句话,输出产品的是三流国家,输出技术的是二流国家,输出文化的才是一流的国家。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演进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华文化也必将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下实现新的伟大复兴,并反过来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社会不仅要为世界经济政治作贡献,更要为世界文化发展作贡献,为世界贡献我们的价值观,为和谐世界作出我们的贡献。

最后,文化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同的文化观念会产生出不同的经济发展形式。为什么中国社会能有这么多年来持续的高投资经济发展模式,这与中国社会先劳动后消费的文化习惯有很大关系。这种文化习惯导致中国社会有让现代西方国家羡慕不已的高储蓄率。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拯救金融危机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喊缺钱而中国“不差钱”的原因。

2.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2.1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和内容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

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

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与鲜明的民族特点。探究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全面考察中国文

化生成与演进的环境。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北深入亚洲内陆,是一个海路兼备的国家。中国传统观念上的“天下”是由四海之内的诸夏和“四夷”共同构成。中国古代社会东部为农业区,西北部主要是游牧区,也由此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并存又相互补充。东部的农耕经济又占优势,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在宏观上主要强调“以农为本”、“重农抑商”,从而也形成了辉煌的农业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曾李的洋务运动、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从动刀动枪、师夷制夷、公车上书、毁除科举,再到武装起义,直至满清王朝的覆灭,其间既有暴风骤雨式的革命,亦有和风细雨般的变革,但最后都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这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儒、释、道三家组成的。也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用

《周易》上的两句话概括,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笔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就其核心价值而言,至少包括这样六个大的方面:

(一)敬畏天地,体察阴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宏大的思想视野和高明的生存智慧;

(二)志存高远,大同理想,百折不挠,愈挫愈奋,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三)家邦一体,国而忘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利益至上和深厚的爱国情怀;

(四)上善若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为善和以和为贵的处世原则;

(五)孝亲以敬,为人以诚,先义后利,扶危济困,崇尚道德和提倡公平正义的社会风尚;

(六)修身克己,知耻守节,安贫乐道,清洁自奉,高尚的人格和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2.2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

第一、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第二、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第三、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第四、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1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

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把上述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3.2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从一般的意义上说,人们的价值观对于人们的思想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这种意

义和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毛泽东说:“在世上的万事万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如今我们所坚持的科学发展观,始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而“以人为本”不仅意味着我们的一切事业都是为了人民,而且一切工作也都要依靠人民。那么对于人民来说什么又是最重要的呢?首先当然是思想,是人的价值观念。所有的矛盾和问题都会反映到人们的头脑里来,都会表现在价值观上,人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它就会转化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在一百多年来的社会主义运动史中,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价值体系,一直发挥并保持着指导作用:它引领和指导方向、团结和组织队伍、动员和鼓舞人民,正是在它的指导鼓舞之下,人民群众才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事业中去。我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始终是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照耀下进行的。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更离不开社会主义价值观、价值体系的指导。

从特殊的意义来说,应对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更

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人们正经历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局面。面对这四个“深刻”,如果缺乏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指导,就可能迷失前进的方向,削弱和涣散我们的斗志,瓦解和分裂我们的队伍,从而危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学习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会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

4.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坚持继承传统文化的原因

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非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继承,而是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

首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吸收、改造、融合了中国

传统文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毛西周政治家周公提出的“敬德保民”等思想,开启了中国民本思想的先河;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政得其民”的历史兴亡规律;荀子进一步提出“君舟民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民本思想,都被毛泽东思想改造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孔子在创立儒家学说时,十分重视“和”的价值与作用。他强调“和为贵”,把“和”视为做人处事、治国理政的价值判断标准。他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的“和同”思想,也是既承认差异,又要求和合,通过互补互济,达到事物的矛盾统一,形成和谐的状态。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他认为,万事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矛盾的方面,阴阳相互作用构成“和”。“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尚中”思想的现代价值,提炼出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和谐文化”,提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其次,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的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综合创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它围绕爱国主义这个核心,包含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内容。民族

精神这些方面的内容,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凝练下来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再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与创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它同样需要继承前人思想道德中有价值、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当前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同志提出来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结合我国道德建设的具体实际情况,为我国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道德原则和价值尺度。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国古代的“知耻”文化传统,吸收了中国古代思想家所提出来的“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仁则荣,不仁则辱”、“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等荣辱思想的精华,把这些思想改造成为易懂易记、朗朗上口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摆正了个人在他人、社会、国家中的位置,体现出中国文化智慧中深刻的生命意识和精神追求,表现出人格的“自我的创造性转化”。

4.2 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来源于诸多方面,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不可或缺的思想源泉。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一种社会主义的观念体系。这种观念体系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着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都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思想文化传统。传统文化与

文化传统密切关联又不相同。传统文化是区别于外来文化、当代文化,指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文化传统是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一代一代的积淀,是文化的“活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中国文化传统,它贯穿于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其中的各个方面都贯穿着中国文化传统。如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包容会通”、“见利思义、诚信为本”“勤俭廉政、精忠爱国”、“仁爱孝悌、谦和好礼”、“克己奉公、修身慎独”等精神,通过改造融入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中。

5.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义核心价值的精神资源。她所凝炼的民族精神,铸造的民族的品格,形塑的伦理道德,不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础,也提供了方法和途径。要实现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互动与融合应注意解决好以下问题:

第一,充分重视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处理好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玛雅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都中断、失

落了,唯有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承前启后、薪火相传。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文明有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作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就没有中华民族精神之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无法建立。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说明,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相通之处,我们当代构建的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联系。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一是要充分重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我们对传统文化基本上采取否定的态度,到了“文化大革命”,这种倾向被推向极致,变成了一场“大革文化命”的运动,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空前的摧残,在中国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心里都留下阴影。否定中国文化传统的结果,最终酿成了一系列恶果,造成了“断裂的一代”、“西化的一代”,造成了对传统文化没有温情和敬意、失落迷茫的一代人。改革开放后,党中央逐渐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大力倡导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收到了显著的成效。但也不可否认,在一些国人、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中间,还没有对这个问题充分重视起来,更没有落实到行动中。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契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的思想资源,如“和合”、“民本”、“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民胞物与”、“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知行合一”等命题和认识,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都值得很好地发掘。

同时要批判地继承。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否定中国文化诚然不对,但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也是错误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糟粕的东西,必须对这些东西加以剔除。比如,儒家学说中的封建礼教、等级观念、“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官本位”等观念就是需要剔除的糟粕。法家学说中的“尊君”、权术思想,对现代社会管理也是消极因素。道家学说中的“守拙”、“贵柔”、“无为”等思想,在现代社会中都有一定的消极意义。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说要重视传统文化,就把古代的经典奉为至宝,认为只要熟读经书就会无所不通,就是掌握了传统文化,就可不加鉴别、不加批判地全盘拿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弘扬,必须采取“扬弃”的辩证态度,才能从中汲取积极的因素,构建出能够反映国人共识的科学的核心价值体系。

第二,整合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中国近现代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曾经展开过几次比较大的争论,有过“中体西用”、“西体中用”、“会通以求超胜”、“全盘西化”、“儒学复兴”、“民族大众文化”、“创造性转换”、“综合创新”等观点。笔者认为,张岱年先生提出来的“综合创新”论在中国文化论争中是一种极具价值的学说。这种文化主张,是在研究和分析了中国近现代文化论争中各种学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抛弃了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僵化思维模式,排除了盲目的华夏中心论和欧洲中心论的干扰,特别是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注意吸收“会通以求超胜”论、“民族大众文化”论中的合理因素,认为只有辩证的综合创造,才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坦途。对古今中外有益文化加以综合,以构建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无原则的调和折中,而是发扬一种创新精神,进行创造性的综合。为此,我们既要对传统文化中有益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合理成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文化样式。例如,将传统的重义轻利价值观创造性转化为义利兼顾的新型的价值观;将儒家所极力倡导的“贵和尚中”精神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和谐理念;同时,我们又要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状况,把传统文化的主导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导向、价值理想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高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观。例如,将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观念发展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当代爱国主义精神,以此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结】

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中国传统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资源,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坚实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批判的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构建适合中国实际的、能够形成国人共识的、反映中国现实发展的、引导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体系。

2.语言对文化社会的意义 篇二

一、发展群众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发展群众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党和国家及各族人民长期以来所追求的发展目标,而发展群众文化更是有益于构建和谐社会,群众文化与广大群众紧密相连,群众文化已成为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群众文化繁荣发展,才能加快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我们在追求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引导一个时代的变化,在各种压力非常大的社会中,很多人可能因为某些因素而心怀不满从而产生一些负面情绪。此时,发展群众文化对于社会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发展群众文化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调整心态,同时对人们正视困难,敢于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培养自信心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再者,发展群众文化,也可以使更多的群众投身于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中,帮助人们陶冶情操,还有利于开阔人们的视野。

发展群众文化可以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弘扬先进的文化,从而帮助人们汲取新的文化知识,使人们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和政策。同时,发展群众文化也是党和国家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乐观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式。党和国家主要通过向人们宣扬社会中出现的先进个人和一些优秀集体,来帮助人们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也使更多的人们受到一定的鼓励和帮助,得到一定的教育。

二、加强相关部门工作,构建和谐社会

发展群众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负责部门是相应的文化馆。文化馆主要是负责群众文化的建设。因此,在发展群众文化的过程中,文化馆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文化馆在发展群众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职责是选取一批具有坚实的文化基础、有着强烈的爱心和耐心的工作人员为人民服务,使人民更为细致地了解先进的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在精神上得到充实,从而达到文化娱乐的效果。此外,文化馆还应不定期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并且让大家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让人们亲身体验,真正地了解到文化,而不只是一味地听别人说,无法亲身经历,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让人们更好地参与文化,享受文化,放松身心,悦乐心情,寓教于乐的目的。因为,只有人们身心放松,心情愉快,才会对构建和谐社会有所帮助。当然,发展群众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只通过文化馆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社会上其它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把群众文化发展得更为优良,才会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

三、大力宣传,构建和谐社会

在信息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各种事物都借助宣传,而宣传方式都层出不穷。如今,对于群众文化发展也应该借助媒介进行一定的宣传,让大家尽可能多地了解文化内容。其中,对于社会群众宣传,我们主要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等来使人们了解当今先进文化的重大作用。而对于学生而言,我们则可以通过开展活动和一些专门的教育课程来使学生有所了解,从而也帮助学生放松学习压力,愉悦心情,为构建和谐社会做铺垫。此外,要选择具有积极意义的先进文化进行宣传,切不可囫囵吞枣、一把抓式的把所有文化一并进行传播,这样不但达不到为构建和谐社会做铺垫的作用,反而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导致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不小的危害。所以,在群众文化的宣传上要多加注意。

3.语言对文化社会的意义 篇三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 文化 儿童语言习得 影响

一、引言

关于儿童语言习得的研究一直是语言学界、心理学界、社会学界和教育学界关注的热点。“儿童语言习得”这个名称的使用率虽然已经非常高,但是目前学术界对它的认识仍存在一定的分歧。学者们在谈到儿童语言习得时多有具体的所指,有的指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无意识地掌握语言,即在自然的言语交际环境中,通过言语交际活动获得交际经验,并在无意识的条件下掌握语法规则的过程。有的认为儿童语言习得是一种天生的本能和自然的过程,认为所有儿童从一生下来就具有语言习得的能力,以语言学家乔姆斯基为代表。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斯金纳则认为语言习得是儿童通过模仿和强化、刺激-反应而学得语言。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则认为语言的习得并不是自然的、本能的过程,而是与儿童成长环境中的认知能力有关,儿童将自己在成长环境中所经历的一些事情呈现在自己的思维当中,这种认知能力的体现也决定了儿童语言的发展。

综合以上各位学者的观点,本文将儿童语言习得的概念界定在社会语言学的视角下进行研究。社会语言学研究人们的言语与其社会身份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从使用语言的人与社会来研究语言对社会地位的反映,另一方面从更大的范围对某语言社会及个人使用的语言进行研究。语言本身是人类创造的一种光辉灿烂的文化,同社会文化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受到文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儿童学习语言也是一个学习文化的过程。文章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认为儿童语言习得是儿童在家庭文化、民族文化、性别文化等社会环境下潜意识地掌握语言的一种复杂过程。

二、儿童语言习得情况调查

儿童语言习得过程实际上是语言能力与思维认知能力的呈现。婴儿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进入了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模仿的语言环境当中,他要用几年的时间才能慢慢学会周围的这种语言。整个学习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刚开始的时候会学着发出“咿咿呀呀”的别人都不太懂的声音,一岁左右慢慢会说一些单个词,后来慢慢发展到会说两个词或一些简单的句子,大概到了五六岁的时候,就能自由运用各种语言成分说出各种各样的句子了。

每个阶段都是相互交错重叠。因为每个人出生的社会环境不同,出生后所接触的语言环境肯定也不尽相同,掌握语言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也不完全相同。儿童语言习得过程本身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尽管儿童习得语言有先天的能力,但更重要的是靠后天的语言环境中各种文化因素的相互渗透和影响,可见,文化对儿童语言习得方面有着一定的影响。

三、语言观念、性格角色及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

(一)语言观念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

语言观念是指人们对语言的地位、功能以及发展前途的态度、情感和看法。语言观念是文化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观念在语言上的具体体现。

语言观念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主要由不同的语言观和语言使用习惯所造成。出生在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环境中的孩子,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可能既重视书面语的训练,也重视口语的训练,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可能从小受父母语言观念的影响,在口语交际能力方面也比一般家庭的孩子稍显成熟、礼貌。在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父母模仿学习背诵唐诗、三字经,甚至书写部分汉字。而出生在一般家庭环境中的孩子,可能对书面语和口语的使用训练不足,也不太重视,从而导致儿童在语言习得方面的一些差异。

(二)性别文化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在社会当中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由于社会对不同的性别会有不同的期望和要求,因此父母对待男孩和女孩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体现在对孩子语言的教导方面。一般来说,对男孩或女孩说话时的语气也会有所不同,男孩在社会上的地位和所承担的角色,使得父母从小就要求男孩养成独立、自强、自立、勇于挑战的性格特点;而对于女孩,则要求她们养成自尊、自爱、高雅的性格特点。因此,对待男孩,可能会使用粗暴命令的口气,而对待女孩可能会常用商量、询问的语气,这无疑对儿童在言语习得方面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有利于我们对儿童能够进行更好的语言教育。

(三)文化环境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

任何一个孩子,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生活,儿童语言习得的文化环境是由许多因素形成的,如家庭文化的影响、地域文化的影响及文化符号的影响。

1.家庭是儿童最早活动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中家庭成员的教育水平、价值观念、语言水平等方面必然对儿童语言习得产生重要的影响。父母作为孩子的主要监护人和抚养人,是给孩子提供语言环境最直接的人,与孩子的交流互动也时刻影响着孩子的语言习惯。通常认为,父母接受教育的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儿童语言习得的发展。因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比较重视孩子的语言思维和语言认知能力的培养,在跟孩子进行言语交际时,重视语言的规范化、礼貌化。一些研究表明,城里儿童的语言发展与农村儿童的语言发展在语言习得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农村落后的环境以及农村父母较低的受教育程度所造成的。

孩子在小时候对父母有一种崇拜心理,父母使用的语言,在孩子看来,也是有威望的,是值得自己学习和模仿的,父母语言的语气、腔调、内容以及说话的动作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父母对孩子或父母之间说话的语气比较平和,那么孩子以后说话的方式也会这样,父母对孩子说话的口气若经常比较粗暴,就会导致孩子养成这样的说话方式。可见,家庭环境在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2.由于气候、饮食、文化等习俗的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地域文化对儿童语言习得也有一定的影响。

我国南方和北方的气候和饮食不同,南方气候潮湿,以爱吃“辣”而闻名,北方气候稍显干燥,虽然也有一部分人喜欢吃“辣”,但是对于南方的儿童来说,可能对“辣”这个概念的掌握比北方儿童稍早一些。

此外,父母使用的方言可能也会对儿童的语言习得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父母来自两个不同的方言区,那么孩子也会比其他的孩子更早接触到这两个方言区的方言,这两个方言区的方言在孩子的语言发展方面肯定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父亲是四川人,母亲是安徽人,父母和孩子生活在北京,那么父母在家里和孩子进行交流用的是普通话,而孩子若跟爷爷奶奶生活一段时间,可能也会受到四川话的影响,或者孩子跟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也有可能受到安徽话的影响,所以孩子在成长环境中,可能会受到这三种交流方式的影响,进而影响自身的语言习得。

3.语言是文化的符号,不同的民族会选择不同的语言符号记载自己的文化,不同的语言符号包括不同的语言单位,不同的组合方式、聚合方式等等,反映了不同文化内容的积淀以及不同语言、方言习得的难易程度,这必然会影响儿童语言习得的速度。

例如美国的孩子习得英语,中国的孩子习得汉语,就反映了不同的语言符号作用于不同民族的语言使用情况。同一民族的孩子也可以习得两种以上的语言,如在美国长大的中国儿童,可能习得英语和汉语两种不同的语言,就同一语言或方言中不同语言现象的难易程度,也影响着儿童语言习得的速度。以复数表达方式为例,汉语的表达方式比较简单,易掌握,而英语的表达方式则比较复杂。以汉语中的名词和人称代词为例,汉语中大多数名词的单数形式统一,不需要加“们”,而对于人称代词单数变复数,只需在后面统一加上“们”就可以,谓语动词不会因主语单复数的变化而发生形态上的变化,对于儿童来说,掌握起来也比较容易。英语中名词变复数,既有名词词尾的变化,也有谓语动词的相应变化,变化的规则有时也不太一致。因此,对于儿童来说,习得这种语言的复数形式就要迟一些、晚一些。了解了文化符号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有助于儿童语言习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总之,文化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不仅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文化因素的影响。不同的语言观念、性格角色、文化环境都会使儿童在语言习得方面产生很大的差异,形成不同的语言习得特点。

(本文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院级课题[项目编号:2014QNRS05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黄巾格.影响儿童语言习得的因素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1,(6).

[2]贾红霞,陈绍敏.试析文化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J].北京广播

电视大学学报,2008,(4).

[3]姜丽杰.认知能力和环境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J].呼伦贝尔学

院学报,2006,(1).

[4]牟丽娟.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文化因素[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5,(7).

[5]赵颖.浅论儿童语言习得的内在因素[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2002,(2).

[6]朱海青.家庭环境下儿童语言习得方式研究探索[J].语文学刊

(外语教育教学),2012,(11).

[7]左迎春.文化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2,(2).

4.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文化意义探究 篇四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文化意义探究

跨文化交际包括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在交际时人们一般只注重语言交际的作用,而忽略非语言交际所产生的重要意义及由于文化差异和运用不当所带来的误解和冲突.非语言交际类型、传递信息及因文化差异导致非语言交际冲突与障碍,消除冲突与障碍可以采取入乡随俗原则和求同存异原则.

作 者:鄂玉荣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刊 名: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046(4)分类号:G04 H0-05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非语言交际 文化差异 交际原则

5.语言对文化社会的意义 篇五

(试行)

立身诚为本,处世信为基

社会主义诚信文化体系的构建及其意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号召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强调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诚信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价值所在,加强诚信文化及管理体系建设,功在当代、利于千秋,意义重大。

一、诚信文化体系涵盖的主要内容

诚信从狭义上言,是指诚实和信用。从我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结构状况分析,我国的诚信文化体系建设应包括政府体系、个人体系、社会中介组织体系、企业(法人)体系等主要方面的内容。

政府诚信文化体系建设。我国政治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政府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及特殊地位。政府诚信体系的建设和文化构建,对其他方面起到引导、规范和决定的作用。

——消费诚信问题。政府消费占社会消费总额的20%-30%范畴。庞大的消费

总额及政府消费诚信的状态,对于社会的买卖公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消费要严守公开、公平交易的原则,严格建立消费采购征集制度和公示制度、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政府消费社会化覆盖面和科学决策能力,使政府的钱花在该花的产品类型和领域上,实现消费理性,确保消费抉择权在阳关下运行。

——投资诚信的建设。各级政府的全局性投资要量力而行,注重国计民生的改善和全面布局的优化、协调与可持续;投资要在阳光下运行,主动接受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群众、大众传媒的监督。让利性投资要坚持资本的多元化和利益回馈机制的多样化,国有资本不与民间资本争利,更多地把投资运用到纯公共产品的提供上。同时,要坚持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享有同等的政策和待遇,不允许投资性特权的衍生和运行,使公平性投资成为投资模式的主旋律。

——管理诚信的建设。政府的强制性、引导性决定了管理诚信的建设关键在政府。要把建立普泛性的依法治国理念作为社会管理诚信的基本价值索求和基础。我国法律体系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但刚性的法律条文却在相当程度解决不了道德和伦理层面的价值取向,对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和后果需要建立具体明确的诚信信息登记管理制度和惩戒实施办法。我们须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完善和明确一系列条文规章,明确各主体的诚信规范及诚信缺失的惩罚措施,有效维护法律与道德柔性过渡中的基本制度规范,对诚信缺失行为实施与法律惩戒类似并在精神层面高于法律效率的惩处措施。

个人诚信问题。市场经济赋予公民自然人、消费者、投资者几种社会角色。个人诚信体系建设始终要围绕这几个角色来进行。

——从自然人角度理解的诚信问题。即是讲在法律和道德基准上,个人参与

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合理定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胸怀全局,富有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讲求公共道德和信用,言出必行,诺而有信,遵纪守法,不作违法乱纪之事,不做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之事,不做损害国家、民族、环境利益之事,不做损毁社会诚信体系大局之事。

——从消费角度理解的诚信问题。一是要全责维护买卖诚信,买卖一旦形成,就要信守承诺,不反悔赖账;即便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处于消费劣势,也坚持走法制维权的道路,不采取过激行为损害对方整体利益和公众形象。二是在消费者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也应维护买卖秩序,不因一己之利扰乱买卖规则。三是即使上当受骗,也能依托市场管理、公平交易的法律法规以及舆论监督力量妥善解决纠纷。四是杜绝不文明的消费。要建立供需之间相互信任、尊重的和谐供求关系,共同营造消费过程的文明、诚信、让渡、理解和宽容氛围。

——从投资角度理解诚信问题。指个人投资行为要符合法律规定和规则,不参与法律保障范围外的地下投资,个人金融活动严守市场规则,不以讹传讹,混淆视听;不转嫁损失、坑蒙拐骗,从中渔利。处理债权债务时,恪守法律和诚信原则,不因一己之私破坏规则或者毁约。

中介组织诚信建设。按照现代社会“小政府、大社会”以及建立公民社会的管理思路,政府必须从繁复的社会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把大量的社会协调管理事务交由中介组织来处理。诚信是中介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本非物质条件和要求。中介组织包括了民间法律事务、认证鉴定、财务审计、社会评价、社会服务、慈善事业等林林总总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政府职能的转换,须以中介组织的充分发育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基础。借鉴西方发达社会经验,中介组织应建立并恪守以下行为准则:一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则,自觉接

受监督;二是保持中立,公平、正义处理业务,表里一致,不见利忘义,畏强凌弱,偏袒一方;三是建立并严格落实各项公示制度。各类中介组织的行业管理规章、收费标准、业务流程及纠纷处理等涉及该予公示的内容全面向社会公布;建立合理透明的制度内涵、外延行为规则;四是主动接受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及其他社会监督力量的监督,负责并如实地回应公众的监督、质询、听证。

企业诚信体系的构建。企业既是社会物质产品的供应主体,也是社会诚信制度的主要构建者和载体,对社会诚信制度的维护、实现起到决定性作用。企业诚信体系及价值主体包括:

——企业现代市场营销理念和价值体系的确立。企业现代市场营销理念和价值观是企业界诚信体系的根本所在。企业需要牢固树立“企业、环境和社会和谐均衡共生”的理念。企业的生产活动既要讲求经济效益,也要追求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使企业的发展壮大与社会进步发展、人类文明演进的方向和速率和谐共振。

——真实准确的财务管理制度。企业通过假账和其他非法途径规避国家税费牟取局部利益和小团体利益,是阻碍社会经济良性运行的毒瘤,也是诱发金融和市场风险的主要因素。企业须按照国家的法律和相关规定,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诚实信用经营,如实反映经营管理状况,杜绝假账和资金的体外循环,确保企业资金流动的安全合法。

——树立国际诚信观念和品牌意识。企业发展壮大的最终目标是国际化和品牌全球化。为此,我国的企业需要建立全球化的视野,学习借鉴以诚信经营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世界级企业成长壮大、管理的诸多先进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又符

合国际惯例的企业诚信文化和管理模式。

——建立企业信息管理机制。局部研究报告认为,我国企业由于坏账、拖欠款损失和管理失灵造成的平均无效成本,占销售收入的10%左右。这是一项因制度缺失造成的巨大财富浩劫。为扭转这种局面,实现企业的集约化、精细化经营管理,减少非生产和经营性损失,亟待建立立足行业和企业发展方向的信息采集分析预警机制,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在良性的信息环境下运行。

二、从制度层面着力建立社会主义诚信体系

建立国家诚信管理体系。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普遍建立诚信制度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附属机构,隶属党委(政府)并会同公安、税务、工商、精神文明工作体系并轨工作,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监督;依托户籍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诚信登录监视制度,增设诚信管理奖惩项目,将公民守法、纳税、社会责任、公共道德、家庭伦理等相关内容纳入诚信管理范畴;普遍推行诚信扶助和否决制度;赋予诚信委员会及其工作机构诚信信息采集、甄别、监督、发布及奖惩等相关社会管理职能。

严格诚信监督管理落实兑现制度。建立并全面推行各级诚信工作委员会主导的诚信监督制约工作制度。一是对企业制假造假、以次充好、宣传失实、营销失范等行为进行严格的监控、制裁、公告,形成严密的信息告知和舆论监督制度;二是建立企业与法人并行的惩戒制度,使制度的利剑不仅对实体,更对企业法人、相对层次的管理阶层产生深厚的诚信敬畏;三是对中介组织实施严格的诚信管理和年度审验制度,严厉惩处诚信缺失、渎职行为;四是结合国情并立足责权分布,对各级公职部门负责人、公职人员按照科层管理和属地保障、权利和责任对等管

理原则,制定细化的职责守则和诚信规章,逐级建立举报监督核查制度,对违反规则的行为视情节给予程度不等的问责处罚和个人诚信信息登录管理。

6.语言对文化社会的意义 篇六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日趋繁荣,我国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日益扩大。在新的形势之下,精神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要建设好精神文明,发扬群众文化艺术的光辉必不可少。群众文化艺术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将从群众艺术的内容及特点入手,深入阐述群众文化艺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求证群众文化艺术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群众文化;内容;发展;意义

一、群众文化艺术的具体内容及其特点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代代先辈们的在其劳动活动中创造出了群众文化文明的雏形,这种雏形历经无数岁月的沉淀并被人民不断实践以丰富其形式内容,终于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说的群众文化艺术。群众文化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这一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艺术长久以来一直都是其诞生时代的民众寄托美好愿望的凭附物。群众文化艺术的具体内容包括了各地的地域特征、不同民族的特色文化内容和其他绚烂多姿的文化内涵。群众文化艺术指的.是人们在从事自己本职工作的同事,有意愿、主动性参与发掘娱乐性文化,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适性,是该文化的具体特点。再拓展的说,群众文化艺术就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以自娱自教为形式的、以娱乐身心、怡情养性为本质的艺术文化活动,满足着民众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群众文化艺术也具有切实反映出当地社会的实际生活境况的功用。除此之外,人们可以用群众文化艺术表达感情、自娱自乐,立足于群众且充斥在人民大众的劳作生活之中,譬如举办多样的社区活动、全民健身的推广以及发展广场文化等。人们可以在这些文化生活中实现自我素质的提升,同时还能陶冶情操、享受艺术审美的喜悦。这对提升群众自身的品位及文化涵养,乃至升华人们的思想境界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二、群众文化艺术繁荣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经济发展促使文化进步,而文化发展又能发作用于经济的发展。作为能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社会经济的传统艺术和群众文化,正是推动社会经济繁荣昌盛必不可少的强劲动力。以社区象棋文化活动为例。无论严寒或酷暑,社区的象棋爱好者就会很早聚集起来举办象棋交流赛活动。当地一些小有名气的棋手也受邀来社区与爱好者们下一盘棋,与民间高手切磋棋艺,表演展示。社区管理员还将切磋赛剪辑成短片宣传推广,甚至带动了周边社区,让后者共同参与其中,还同步组织了绘画书法摄影等比赛活动,逐渐地让社区弥漫着浓浓的群众文化艺术气息。一来二去,部分当地的企业主及较为有实力的铺面老板也知悉了该社区象棋赛等艺术活动的盛况,递发广告邀约的人络绎不绝。社区附近象棋商品大卖、小型比赛场所的租赁业也跟着兴起,到后来有外来企业家投资比赛、为象棋赛等群众艺术活动设立奖金,吸引众多民众参与进来。因为一场象棋比赛活动,当地的经济逐步发展了起来,又因经济有所发展,当地政府又颁布了重要的文化发展举措,如定期举办地方性象棋交流大会、书法才艺比拼、设立艺术联合管理项目组等。这里阐述的社区象棋交流赛这一群众文化活动,无疑正是对经济的繁荣推动着群众文化的发展、而群众文化的丰富进步又能反过来促使经济的发展取得可观的成果这一点的佐证。

(一)群众文化艺术对市场经济的意义

随着传播媒体的迅速发展,群众文化已经由原先的教化型转变成了众娱型,人们容易被更多更具花样的文化娱乐项目所吸引,此时,利用群众文化来教化引导人们显得更为重要。政府所设立的文化馆也是传播群众文化的重要场所,在市场经济中,弘扬群众文化艺术,发扬优秀的群众文化传统,有利于让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消费理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助于培养积极的社会风气。

(二)群众文化艺术对乡镇文化建设的意义

群众文化艺术在彰显现代化的生产与生活的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普遍开展丰富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例如音乐、戏曲、绘画、剪纸、摄影比赛的举办,透过诸多的艺术活动来调动人们对生活文艺化的积极性并助其感悟生活的乐趣,进而升华民众的思想格调,也为没有过多灯红酒绿生活的乡镇,添了一份祥和的文艺情调,就这样,随着时间推移,群众文化艺术也对乡镇文化建设做出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群众文化艺术对个人素质修养提升的意义

群众文化生于民间,经艺术素养较好的民间艺术家们的手后发扬光大、不断发展,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同时大大提高了参与进群众活动的每个人的文化素养,这种素养的提升是无形的,且意义重大。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能够开拓个人的艺术眼界以及可培养其艺术兴趣,这一作用的发挥正是群众文化艺术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谢寿球.西江流域文化对广西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J].当代广西,(18):27.

[2]张卫红.论群众文化艺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04):207~208.

[3]王维.群众艺术与云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云南大学,.

7.语言对文化社会的意义 篇七

一、关联理论

1986年,Sperber和Wilson在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Cognition一书中详尽地论述了关联理论的交际观和关联原则。关联理论描述了话语本身和语境的关联性,核心是关联原则。他们指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互明过程,对话语的理解就是一种认知活动。

具体来说,关联理论把话语的理解看作是一种包含“示意”(ostentation)和“推理”(inference)两方面的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是一个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示意—推理过程(ostensive-inferential process)(何兆熊,2003:433)。所谓“示意”,是指说话人把信息意图展示出来这一过程,而所谓“推理”,则指听话人根据说话人的示意行为,结合语境假设,求得语境效果而获取说话人的交际意图这一过程。

演绎推理的重要依据就是获取信息和语境的最佳关联(何自然,1997:139)。说话人的意图能被听话人识别,是因为双方对认知环境具有共识。交际能否成功取决于交际双方对彼此的认知环境能否达成“互明”(mutually manifest),达成了“互明”就能获取“最佳语境效果”,在信息和语境之间找到“最佳关联”(optimal relevance)。

关联理论所强调的“认知原则”认为“人类的认知往往力求以最小的心理投入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Sperber&Wilson, 1986:30),即人类认知倾向于同“最大关联”(maximal relevance)相吻合。而“交际原则”则认为,每一个示意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其关联的程度取决于话语所具有的语境效果和处理话语时所付出的努力。正如何自然所说,“最佳的关联性来自最好的语境效果,人们对话语和语境假设的思辨、推理越成功,话语的内在联系就越清楚;话语内在的关联性越清楚,人们在思辨和推理过程中无须付出太多努力,就能取得好的语境效果,从而正确理解话语,使交际获得成功”(何自然,1997:139)。

二、关联理论和翻译

Gutt首先将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中,指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因此翻译也是一种示意—推理性质的交际行为,不同之处仅在于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示意—推理行为。更准确地说,翻译行为包含两个示意—推理过程,翻译的全过程涉及三个交际者,即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

在第一个示意—推理过程中,原文作者向译者示意其交际意图,而译者则根据原文的语境信息、原文作者提供的语言刺激(话语)以及关联原则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理解。在这个过程中,译者是听话人。在第二个示意—推理过程中,译者的身份是发话人,他根据原语篇、自己对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的理解和把握,以及译文语言环境和他对译文读者的期待的估计,向译文读者示意信息,而译文读者则对他示意的信息进行推理解释。将关联理论引入翻译使译者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凸现了出来。译者从一个“没有发言权、身份低微的语言复制者”变成一个交际活动中“直面译语读者进行交流的交际者”(Gutt, 1991:199)。关联理论认为,语境就是“理解某个话语所使用的各个前提的集合,语境并不局限于交际双方直接的外部环境、前面紧邻的语段,还包括对未来的期待,科学假说,宗教信仰,对趣闻逸事的记忆,对文化的各种假定,对说话人思维状态的种种信念。所有这些在话语理解过程中都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Sperber&Wilson, 1986:142)。译者的任务就是要实现语言信息和文化语境的最佳关联。关联理论认为,在言语交际中,任何人的话语都有明示(explicature)和暗含(implicature)两个意义,语言交际双方不但要了解对方的明示,更要互明对方的暗含,这样才能了解对方的交际意图,实现交际目的。但是,同一文化语境中的人一般不会说出有关意图的所有信息,对于那些交际双方都能不言自明的信息成分往往隐去而不予明说,这就构成了语义暗含。因此,不同语言间的文化差异会造成“文化缺损”(cultural default),从而产生译文读者的理解困难。因此,译文能否为读者提供最佳语境效果成为翻译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译者应对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作出正确的假设,充分考虑译语环境下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对导致“文化缺损”的原文明示信息推敲其暗含,以消除歧义,并将自己从原文中建构的心理认知图式选用恰当的译文形式准确转达给译文读者,在译文中营造译文读者所需的语境效果,与读者达成最大程度的认知互明,也只有这样才能给译文读者提供充分的语境效果而达到最佳关联(顾韵,2006:68)。

三、三种文化差异

1. 文化差异在词语联想意义上的表现

源于不同的文化源头致使包含在语言词汇中的意义不同。不同文化会赋予同一种对象的不同联想意义。例如,“龙”(dragon)这种动物在英语和汉语中所引起的联想就不相同(何善芬,2002:164)。

在英语中,dragon的意思:1)凶猛的人;严厉警惕的守护人;2)专制的力量;罪恶势力;3)撒旦,魔鬼。如the old dragon(魔鬼),dragonish(凶暴的),dragonnade(使用军队迫害)等。

在汉语中,“龙”的意思:1)人君;2)才俊之士;3)饰以龙形的;4)高大的马,骏马。如“龙腾虎跃”、“龙争虎斗”、“生龙活虎”、“龙凤呈祥”等。

可见,词汇在不同的语言中,有其不同的文化内涵及其指称意义、联想意义、象征意义。

2. 文化差异在习语上的表现

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使其语言中的大量习语并不能在意义上一一对应,尤其是在语境的联想上差异较大。例如:“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对于中文读者来说,他的认知语境中也许就不存在“Rome”这一概念。在翻译时,考虑到译文的受众,在中文表达时就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又例如中文里有“壮得像头牛”和“犟得像头牛”的表达,但是英文对“壮”和“犟”这种性格特质的联想明显是其它动物,在英语里有“as strong as a horse”和“as stubborn as a mule”。如果在翻译时未能注意到这一点,就会使译文读者无法理解。

3. 文化差异在文学色彩上的表现

在翻译中,涉及文学典故时,文化差异性是最大的,也是译者最应小心处理的地方。翻译中,在尽量保存原作风貌的前提下,掌握好灵活度,既不过死也不过活,即追求所谓动态对等;熟悉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并能尽量完成“搭桥”任务,使译文读者得到大致相等的反应。

“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黛玉葬花不成?”因而又自笑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而且更是可厌”。

“Can this be another absurd maid come to bury flowers like Taiyu?”he wondered in some amusement.”If so, she’s Tung Shih imitating Hsi Shih.” (Hsi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 Tung Shih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 which isn’t original but rather tiresome) (杨宪益译《红楼梦》第34回)

显然英语读者的认知语境是很少会包含中国的历史典故“东施效颦”的。因此不可直接简单地把人名音译。杨先生为了在译文中提供最佳语境效果,先将“东施”和“西施”音译再增译,既传神又达意,有效地消除了理解障碍,与译文读者达成了认知环境中的互明,使他们很好地理解“东施效颦”这一充满民族色彩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

四、对具有文化差异性的语言的翻译策略

Gutt (2001:132)认为化“暗含”为“明示”的方法有两种,即“间接翻译”(indirect translation)和“直接翻译”(direct translation)。前者注重保持“认知效果的相似性”(depend on resemblance in cognitive effects),后者注重保持“语言特征的相似性”(depend on resemblance in linguistic properties)。这也就是翻译界常说的顺应译语文体规约的归化性处理,以及保留原文特色的注释性异化处理。

1. 归化处理

要为译文读者提供最佳语境效果并找到最佳关联,最常用的就是译语文化为导向的归化性处理手法。在这一过程中,原文的异域色彩大多尽数丧失,而着重保留原文实质性信息,以消除理解障碍,为译文读者提供最佳语境效果。译者应对源语与译语间的这种共知环境的差异有清楚的了解并恰当地加以利用,明了哪些隐于明示之后的暗含需要明示,哪些不必重复,并能知道如何找到译文与读者的最佳关联。如:

多年以后,我给我的孩子又讲这只猴子的故事,讲到他被救了之后,保护师父历经艰险去西天取经。……孩子说,他干吗要跟着一个什么都不会的笨师父去取一本不知道拿来做什么的破经呢?他应该再大闹天宫。

Many years later, I started to amuse my kid with the same story of the monkey.After he was saved, he underwent the formidable ordeals while protecting his master and performing his duty...He asked, “What’s the point of accompanying a good-fornothing master on his trip to get those worthless scriptures?Heshould have rebelled again.”

上例中“去西天取经”和“大闹天宫”的表达十分生动,在于激活汉语读者的心理认知图式,与话语产生相关联想而获得最佳语境效果,但因为英语读者的认知环境中没有这一类中国文化的特有表达方式。在译文中如果加上这些形象表达可能会使译文读者不知所云,甚至导致误解,导致原文没有的含义,所以译文中省去了原文形象“去西天取经”和“大闹天宫”,而只用简单的“performing his duty”和“rebel”表达了汉语的语境效果,充分顾及了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和文化心理。

其实,在翻译英文谚语过程中,这种用汉语读者所熟知的形象或意境替换原谚语中的形象或意境比比皆是。例如,Theshepherd would rather lose the wool than the sheep.(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一味地照搬原文形象和表达方式,完全不顾译文读者的认知背景和差异,就会因为给读者提供了太多的新信息,从而给他们带来超负荷的阅读负担,导致读者对译文失去兴趣或者不理解,导致交际失败。

2. 异化处理

除归化性处理之外,在译文处理过程中,还有一种是保留原文特色的注释性异化处理。我们可以通过直译加注的方式保留原文的形象表达,也就是Gutt所说的“直接翻译的阐释法” (the interpretation of a direct translation) (1991:187)。阐释法能为译文语境提供部分所需的信息,以努力保留原文所有的“交际线索”(communicative clues)。但注释会打断译文读者阅读的流畅性,增加过多的处理努力。较好的办法是在该形象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说明该形象的一般性词语,这样既可以保留原文形象,又不会打断读者阅读的流畅性,还可以为读者提供最佳语境效果,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该形象,有效实现译文功能。例如:

中国传统年画如今已成为中外人士的热门收藏品。人们通常在新年即将到来的五天前把木刻年画贴在自家的窗户或大门上以祈福新年。

Traditional Chinese New Year pictures———always a popular folk art in rural areas———have now become a hot collector’s item for both Chinese and foreigners.The woodcut New Year pictures are usually put up on windows or walls five days before the New Year’s Day to express good wishes for the coming year.

中国传统年画的寓意,大多数中国人都能心领神会,但外国人却无法将其字面明示信息和中国的过年文化联系在一起。译文的阐释性直译提供了充分的语境效果,使译文读者产生了像中国人一样的联想,实现了原作者意欲表达的意图。尽管行文多少有些累赘,但读起来异域色彩浓郁,不会使读者生厌。

五、结语

综上所述,关联理论对翻译的实质具有一定的解释性,同时对与具有文化差异性的语言的翻译的指导作用也是不言而喻。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充分领会原文作者的意图,认识到原文和译文语言在文化意义上的差别,正确判断译文读者对原文文化的认识程度,再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归化或异化,为译文读者提供最充分的语境,以达到最佳的跨文化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Gutt, Ernest-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1/2004.

[2]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Cogn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Press, 1986/2001.

[3]Newmark, 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4]顾韵.从关联理论解读翻译策略[J].大连大学学报, 2006, (3) .

[5]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6]何兆熊.语用学文献选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7]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8.语言对文化社会的意义 篇八

[关键词]阳光语言 温暖 教育意义

曾经有这样一份问卷调查,“如果家长和老师给你一个新世纪的承诺,你最希望得到什么?”56.82%的孩子希望家长和老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并肯定自己;54.67%的孩子希望家长和老师别老说别的孩子比自己强。而“玩的时间多一些”和“多给零花钱”这两项承诺受到孩子的青睐最少。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哪怕他仅仅是一个孩子,被认可、求得正确评价的心理需求会胜过对金钱和娱乐的渴望。可见语言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容忽视。

一、师生之间的“阳光语言”

大家一定都知道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四块糖》的故事。这虽是一个“古老”的故事,却在新世纪的课程改革中具有常新的意义。学生打人了,陶先生没有训斥,没有疾言厉色,更没有打骂,却用四块糖、四句孩子爱听的话语,就让学生认识到了错误,同时发掘了学生的四个优点:守时、尊人、正义和勇于认错。我们不得不感叹陶先生高超的语言教育艺术。马克·吐温说:“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好好地活上两个月。”成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孩子。

语言的运用,还需要建立在倾听孩子的心灵之上。孩子们究竟喜欢听什么?他们究竟易于接受怎样的交流?孩子的心灵需要倾听,我曾本着这样的初衷,对很多孩子进行了问卷调查,让孩子们选出自己最喜欢听到的老师的话,其中“老师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没关系,老师相信你能行”“错了不要紧,只要你能改”等等这些朴实而又温暖的阳光话语得票率最高。

这些语言被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阳光语言。生命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阳光和雨露,凭借着灿烂的阳光和雨露,生命才能够得以蓬勃的繁衍,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而孩子心灵的成长也离不开“阳光雨露”。

1.你回答得真好!

2.你已经进步了,恭喜你!

3.再加把劲,你一定能追上某某某!

4.你很聪明!

5.做的不错,你真了不起!

6.大胆去做,做错了可以改!

7.你能行!老师相信你!

——《阳光语录一》

孩子们从这些语言中感受到的是:爱心、理解、关怀、赞美、帮助、欣赏、宽容……在这些语言里,老师们把点滴的鼓励,炽热的爱心,放在孩子的小手心里,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鼓励、信任和关爱的集体,孩子喜欢听的,老师说给他们听;孩子想说的话,老师静静地听,让孩子们的心灵天天充满阳光。

二、亲子间的“阳光语言”

曾有一份“知心调查”在给爸爸妈妈的调查问卷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跟孩子交谈时,您最爱说的三句话是什么?”结果让我们大吃一惊:一大批来自不同地区、从事着不同职业、有着不同经济条件的爸爸妈妈,竟然不约而同地在调查问卷上写下了这样三句话:“听话”“好好学习”“没出息”。其中“没出息”这三个字是孩子们最不爱听的,但它出自父母口中的频率不比前两句低多少。这句带着强烈贬损意味的话不知刺伤了多少孩子的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自然会经常犯错误。家长应该宽容地对待,大可不必“小错大骂,大错木棒侍候。”当孩子遇到困难、挫折或是成绩不理想时,孩子是非常脆弱的,他们极需要家长的鼓励和安慰。作为家长要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孩子,要给自己也给孩子增添一份自信。

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他们和孩子之间的阳光语言,以及用自己的阳光语言进行家庭教育的成功案例,无不记录着家庭教育的智慧。在一个个家庭中他们用自己真实优美的语言,在岁月中留下了他们的阳光语言小故事。

1. 宝贝,再坚持一下!

2.为别人多做一点,快乐就会多一点!

3.如果觉得委屈,就哭出来吧!

4.在妈妈眼里,你是最棒的!

5.今天你过得开心吗?

——《亲子阳光语录二》

三、老师和家长之间的“阳光语言”

而老师和家长之间呢,同样也需要这样的阳光语言。

1.家长的烦恼,我们一起分担。孩子的成长,我们共同努力。

2.家长,请听我说。

3.您的孩子最近表现很好,如果在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一下,进步就更大。

4.请不要着急,孩子偶尔犯错误是难免的,我们共同努力,孩子会进步的。

——《阳光语录三》

语录三的诞生让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更为有效。教师和家长共同成为了一棵包容的大树,用一片片绿荫关爱着孩子们的成长。阳光语言再一次彰现着它的魅力。

上一篇:悲伤凄凉的经典语录下一篇:有关小熊猫的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