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通史课本(精选8篇)
1.高中历史通史课本 篇一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
①井田制:商、西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其实质是周王代表整个贵族占有土地。②土地私有制: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逐渐代替了井田制,成为主要的土地所有制形式。
(4)小农经济的形成①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耕作的变化。
②春秋战国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自给自足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
2.手工业
(1)夏商周时期
①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②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③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2)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晚期冶铁业发展起来;丝织业发展较快。
3.商业
(1)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
(2)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
1.科技成就
(1)数学: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国家;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算筹计数法。
(2)天文学成就: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其中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
2.汉字的起源演变
(1)起源:新石器时代。
(2)比较成熟的汉字:商朝的甲骨文。
3.文学成就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2)《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
当堂训练
(独立闭卷,用0.5mm黑色签字笔作答,要求: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时间15分钟)
一.必做题(每小题4分,时间7分钟)
1.()
分配上的矛盾 ③通过分封制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④分封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进行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转换成另一个阶层。据此分析,春秋、战国的历史变动应为“社会流动增大”。出现这一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形成B.分封制逐渐瓦解C.监察制度建立D.王位世袭制遭到破坏
3.春秋时期,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此处的“田”属于()
A.国有土地B.君主私有土地 C.地主私有土地D.自耕农私有土地
4.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牛骨刻辞,上面刻有“(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关于卜辞中“众人协田”所包含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耕作方式为集体协作B.小农经济形态已经出现
C.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D.其中的“众人”多为奴隶
5.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春秋以来的30多个大商人立传,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营艺术。他的这一做法()
A.违背了历史潮流B.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C.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D.反映了当时封建政府对商业的态度
6.下图是甲骨文中的三个字,依次是“丝”“桑”和“蚕”。能正确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①中国的丝织业不晚于商朝 ②商朝的农业比较发达 ③本材料可用来直接证明商朝已有种桑养蚕的历史 ④商朝时人们的主要衣料是丝织品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7.“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最符合古代哪一学派()
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
8.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明天理,灭人欲
9.司马迁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下列对这段评述理解正确的是()
A.《风》用朴实的笔法刻画劳动人民的真实情感
B.《风》以现实主义笔法描述社会的黑暗
C.《雅》主要内容是描述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
D.《雅》主要内容是记叙人民反抗贵族的斗争
10.据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农产品产量增加B.人口数量增加C.重农抑商政策确立D.水利事业发展
二、非选择题(时间8分钟)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普通百姓)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满足)。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梁惠王》
材料二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故明不高,则光辉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水火之光泽)不博;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显赫)。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尽亡矣!
——荀子《天论》
请回答:
(1)试概括孟子和荀子的思想。
(2)材料二“故人之命在天”与荀子“人能胜天”思想存在矛盾,但荀子为什么还要这样说?
(3)两则材料反映出两位思想家的思想有哪些不一致的方面?
当堂训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是宗法制的内容,故排除含④的选项。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周王室在土地、军队上拥有绝对实力,故①正确。材料中土地和军队数量的变化反映了分封制下形成的等级序列,故②③正确。
2.B 解析:春秋战国之前,出身决定了人的命运,“社会流动”很小。分封制崩溃以后,贵族等级序列被打破,普通民众可以通过学识、战功或者经济地位的提高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因此,正确的答案为B项。
3.D 解析:由“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可知该生产模式以家庭为单位,以家庭为单位的自耕农经济是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之上的。因此,正确的选项为D项。
4.B 解析: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协田”实际上是一种集体耕作的方式,所以应该是商朝时期的土地制度,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出现于春秋时期,故B项错误。
5.C 解析:鼓励商业发展的做法顺应了历史潮流,排除A项。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排除B项。西汉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司马迁的态度与西汉政府对商业的态度相悖,排除D项。
6.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中出现“丝”“桑”和“蚕”,这反映了商朝时丝织业已经出现,①③说法正确;②说法错误,丝织业属于手工业,不能用来证明商朝的农业比较发达;④商朝的普通百姓只能穿用麻、葛制成的衣服。
7.A
8.B 解析:A项是墨家的观点,错误;C项是儒家的政治主张,不是待人之道;D项是儒家的修养之道,是“对己”,而不是“待人”,只有B项是儒家的“待人”之道。
9.A 解析:材料的大意是“《风》虽然有许多描写男女恋情之作,但不是淫乱;《雅》虽然表露了百姓对朝政的诽谤愤怨之情,但不主张公开反叛”,因此A项正确。
10.C 解析:铁农具的使用既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表现,又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A、B、D三项都是正确的。重农抑商政策的确立是在商鞅变法时期,属于战国时期,因此C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0.解析:本题考查对孟子和荀子思想的比较分析能力。第(1)问可从材料中的“义”“利”“礼义”等关键词来概括。第(2)问的“矛盾”是表面的,其实质还是说明人定胜天。第(3)问要围绕两人对“义”与“利”的看法不同及荀子王道霸道兼用来解答。
参考答案:(1)孟子:先义后利,仁政治国;君主言利,会造成臣子百姓互相争利,最后国家不断削弱,直至国家灭亡。
荀子:重利,更重义;人的命运由天命决定,国家前途由教化程度来决定;王道霸道兼用;礼教法律并施;反对唯利是图。
(2)表面上存在矛盾,但他将礼义置于与天命同等的地位,仍然具有人定胜天的思想境界。
(3)孟子主张先利后义。荀子主张重利的同时更重义,荀子只是反对唯利是图。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仁政的同时也强调霸道和法制的有利作用。
2.高中历史通史课本 篇二
通史复习是在专题教学的基础上, 以历史发展的时间为序分成若干历史阶段, 整合散见于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联的内容, 分析阶段特征, 构建三位一体的立体知识结构, 提高学生分析与整合知识的能力。
一、通史复习历史阶段的划分
新课标考纲把必修内容按时间线索分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罗马、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三大部分。通史复习的历史阶段, 以新课程倡导的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为指导, 根据新考纲和借鉴旧人教版教材进行划分。例如:
中国古代史可分为“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1840年前) ”六阶段。中国近代史可分为“中国近代化的孕育 (1840~1960) ”、“中国近代化的启动 (1860~1895) ”、“中国近代化的整体发展 (1895~1927) ”、“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 (1927~1949) ”四个阶段。中国现代史可分为“过渡时期 (1949~1956) ”、“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时期 (1956~1976)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年至今) ”三个阶段。世界古代史为古代希腊、罗马。世界近代史可分为“向工业文明迈进 (14~16世纪) ”、“开启工业文明大门的政治革命 (17~18世纪) ”、“工业文明时代的确立与扩展 (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 ”、“工业文明时代的纵深发展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四个阶段。世界现代史包括“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1914~1945) ”、“二战以来的世界 (1945年至今) ”两个阶段。
二、通史复习应注意的问题
1. 树立正确的时序观
尽管新课程标准不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具体时间作严格的记忆要求, 但历史学科时序性非常强, 时间顺序反映着历史的纵向次序或因果关系, 树立正确的时序观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高中新课程体系跳跃性大, 对通史知识基础普遍薄弱的学生而言, 往往出现时序颠倒的情况。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以时间为序来组织知识, 防止颠倒史实顺序, 同时引导学生在平时以历史时间为出发点掌握历史知识。
时间在教材中出现的形式很多, 复习时除了对重点历史事件如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等的具体时间要求学生有意识地记忆外, 其余应知道大概时间, 如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戊戌变法发生在19世纪末等;而且还应掌握所有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2. 把握阶段特征
从2007、2008年新课标高考命题情况来看, 直接考查年代记忆的题目几乎没有, 但加强了对历史阶段特征的考查。考试中有关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 关键在于正确把握当时的时代特征。在复习中, 可通过引导学生总结阶段特征, 掌握历史阶段变化, 把握人类文明演进历程。
新课程形势下是“一标多本”, 有的版本的教材对一些历史阶段没有明确的阐述, 复习时教师应加以补充。例如2007年广东高考题:“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形成于
A.国民革命时期 (1924~1927) B.土地革命时期 (1927~1937) C.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 D.解放战争时期 (1946~1949) 岳麓版教材必修三《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一课没有明确提出“土地革命时期”这一说法, 学生只能根据材料中出现“土地革命”一词内容进行判断。如果复习时明确了“土地革命时期”及其阶段特征, 作答此题会很容易。
所以在通史复习中, 要注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各阶段的大致起止时间、阶段特征、每一阶段内的重大历史事件等。
3. 构建知识体系
专题史编排体系的新课标教材淡化历史发展的横向联系, 往往把一个完整的历史事件分别放入不同的模块和不同的专题中, 不利于学生史实结构化和综合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通史复习就应按照通史线索把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必修模块和选考的选修模块的史实纳入完整的知识体系中, 构建脉络清晰的有条理的知识体系。如辛亥革命, 在三个必修模块和两个选修模块中均有相关知识点, 复习时可对这些模块的知识点进行整合, 重组为一个完整的历史事件, 以便学生对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指导思想、经过、影响等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
新课程考试大纲明确命题的其中一个指导思想是“考查考生对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发展脉络的掌握和理解程度”。通过通史复习, 重新梳理教材, 明确某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及其之间的关系, 可以弥补新课程教材专题教学的不足, 把学生混乱的知识梳理成条理清楚的通史体系, 提高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牧航.历史新课程的教学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空观.历史学习, 2007 (7~8)
[2]袁辉, 王秀娟.从历史高考题看新课程专题教学中的通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 2008 (10)
3.试析高中历史课本插图的作用 篇三
高中历史课本中的插图大致可以分为历史人物画像、历史文物、名胜古迹、历史地图等类型。历史都是发生在过去的事,学生没有经历过,也无法亲身体会,因此教师要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再现历史,引导学生了解历史。
课本插图在历史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传播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能力。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高中历史课本插图的作用,希望能为广大同仁提供借鉴。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知识涉及范围较广,且抽象性较强,如果教师只进行口头讲解,就会使学生感到历史学习比较枯燥。那么,教师应如何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并让学生切实感知历史呢?对此,教师可以利用课本插图进行教学。
课本插图富有表现力,能够直观地传达历史信息。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课本插图讲解知识,使学生直观地感知历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全国解放战争”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课本插图讲解具体内容。这样学生就能通过插图充分了解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过程和结果,深刻理解三大战役的战略思想。
又如,在教学“远古人类”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抽象的历史知识,了解远古人类的文明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教学效果
1.增强教学直观性。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的地图、图像、图标等插图辅助教学,增强历史教学的直观性,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利用口头讲解向学生讲授历史知识外,还要利用课本插图辅助教学。
例如,在教学“古人的精神风貌”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利用人物画像插图;在教学“古代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这部分内容时,教学可利用历史文物插图;在教学“人类活动的痕迹”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名胜古迹插图。
由此可见,运用插图辅助教学能够提高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图必看、有图必读、有图必思,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感性认识。
2.帮助学生记忆知识。
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记忆复杂的知识,如人名、地名、国家、时间、朝代等。对此,教师可以利用插图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插图,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准确、快速地记忆知识。
例如,在教学“唐朝民族关系”中“和同为一家”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本插图,引导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出不同民族的位置。这样,教师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开展思想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历史,开展思想教育。课本插图为思想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生动、直观的素材,因此教师要利用插图开展思想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升华学生情感。
例如,教师可利用有关“地动仪”的插图,使学生深深折服于古人的智慧,为中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感到自豪;利用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插图,使学生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认识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的罪行;利用有关“原子弹发射成功”的插图,使学生感受到中国的进步,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诸如此类的插图还有很多,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4.高中历史通史课本 篇四
一是广泛搜集了关于这两幅作品的介绍和评价的材料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文化基础、思想内涵、产生的影响和艺术价值等;二是请美术教师为同学们讲解这两幅作品的艺术特点、雕塑的技巧和如何欣赏雕塑作品等知识;三是请生物老师给学生讲人体的生理知识等。引导学生正视人体结构, 消除羞涩心理;四是针对“要不要穿衣服”这件事展开讨论。同学们据理力争讨论很热烈。形成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观点认为, 教材不应该选这两幅图片。以前的课本中就没有这样露骨的画面。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艺术就是艺术。艺术的写实不能跟淫秽混为一谈。争论的结果是第二种观点占了上风,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不应该给《持矛者》和《大卫》两幅艺术品穿衣服。而应该还艺术以“本来面目”。这样插图更能帮助学生学好相关知识, 使其更深刻地理解人类在艺术创作上的杰出成就, 产生历史的自豪感和树立奋发向上的信心。
该课教学过程中, 我进一步组织学生探讨了造成“穿衣服”的原因:一是学生没有正确对待生理卫生知识, 对人体有一种神秘感和羞视感。若不能正确对待, 不仅对学习历史无益, 对学习生理课也不利;二是初中生年龄小, 面皮薄, 思想幼稚, 知识面窄, 缺少视觉锻炼。尤其是在众人面前谁也不愿被别人取笑;三是东西方思想文化背景差异;四是国际交流意识不到位。
故事到此并没有完。我又把这事进一步发挥, 引导学生继续思考:《持矛者》和《大卫》这两幅作品本身所反映的观念对我们学习历史知识、看待历史现象有何启示?其实这问题难度很大, 必须是将思想提升、知识升华, 需要广泛搜集资料, 对两幅作品进行深入研究, 弄清其艺术手法和反映的主题, 更重要的是要进行知识贯通和能力迁移———将雕塑艺术和表现手法迁移到学习历史知识、研究历史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取向上。但是如果“迁移”成功, 就能使学生正确对待诸如《持矛者》《大卫》此类的艺术品, 进一步开放思想、开阔视野, 对历史科的教与学大有裨益。因此我还是耐心地做了这项工作。同学们从网上、图书室等不同途径查阅了大量有关资料, 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 得出的结论是:学习历史应抓主要矛盾, 脱去历史现象的“外衣”, 看问题本质。如, 中国近代国门洞开, 列强骤至, 坚船利炮下血肉横飞, 清政府割地赔款, 人民受尽屈辱。这同样是那个社会的表面现象, 而本质上则是中西社会制度不同, 科学技术特别是生产力的先进与落后, 国力强弱迥异造成的后果。因此学习历史要勇于给历史“脱衣服”, 既要知道历史的表面现象又要认清历史的本质。
历史课本上的插图还有很多, 每一幅都有它的深刻含义和使用价值, 广大同仁在使用教材时见智见仁, 一定有很深的感触和经验, 期待一起分享, 共同提高。
摘要:历史教科书添加了许多精彩有趣的历史插图, 有力地佐证和丰富了相关历史知识, 引起了师生们的极大兴趣, 对历史科的教与学产生了积极效果。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些插图, 掌握历史知识, 提高教学质量, 是历史科任教师值得深思和慎重操作的问题。
5.高中历史通史课本 篇五
【关键词】通史教学;课程目标;教学实践;德育;国民与社会
通史就是贯通的历史。“贯通”既包括时间上的前后连续,也涵盖事件、人物脉络上的互相联系,即纵横相通。通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通史观念。通史观念是一种历史思维模式,是二十世纪以后传入我国并发展起来的,与中国传统的断代史观不同,通史观念更强调选择经证实的具有稳定的研究成果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用简洁的语言来描述过程,并按照一定的史学体例来编排次序,最终达到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和倾向的目的。其中,“经证实”是指在具体史料佐证下的既成事实,涉及史料的搜集、整理、论证与应用;“稳定的历史研究成果”指的是在一定时间段内,在一定方法论下,经得住推敲的,大众早已认可和接受的事实;“一定的史学体例”则是史学编排的方法,如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等。总之,简单来说,通史观念就是将既成事实的相关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从不同的角度依照某一史学体例进行编排已达到“说事论人,警醒后人”的目的。
那么,在初中阶段强化通史教育有何现实意义呢?
一、强化通史教育是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在目标
初中历史课程是用来指导和规范初中历史课该怎样上的教学指南。它由教育主管部门设定,包含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实施意见三大方面。课程目标根据实际的教学实践活动可以概括为两层,一是普及历史常识和培养学生掌握基本历史技能,是技术层面的目标。如介绍重要的历史人物,了解某一历史故事的经过等。二是在基础知识与能力上的高层次升华,是价值追求与学生思维培养层面的目标。如掌握历史发展的线索和趋势;在具体的历史时空与进程中用联系的方法考察和认识历史事物、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培养重构历史情景的想象能力;在实证的基础上应用史料分析、解决和反思历史问题;正确审视和处理人与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培养正当健康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等。
技术层面的目标,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不高,只要授课者识文断字,遵照课标与教材,都能达到;价值追求与思维培养层面的目标,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较高,他既需要历史老师具有较高的史学素养,又需要别具一格,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与通史观念的要求不谋而合。
二、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需求
课堂教学活动要紧紧围绕课程内容展开。2011版新修订的课程内容包含六大板块,141个大项,外加64条教学活动建议,共计205项,其中涵盖历史现象和事件有247件,重要人物有71位,涉及古今中外。可谓触点冗杂,卷帙浩繁;同时各点、线之间又独成体系,互有差别,总量极大。然而,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每周安排历史课堂教学的时间只有两课时,每课时四十分钟,课时总量极少。因而,有限的教学课时内,完成海量的课程内容教学任务,内容多,时间短,任务重,负担大。
为此,在现实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老师一心只想着如何完成课标内容所录条目,如何跟上教学进度安排,如何应付上级教育督导部门的教学考察等;至于在课堂上,老师想要根据学生对所授历史知识的接受、理解情况适时增加、删减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根本无从谈起。老师就着课标、围着课本不停地完任务,赶进度,学生握着课本不住地听、写、背,久而久之历史被定义成了“只要背一背就可以考试过关的鸡肋”,而以如此方法得高分的学生们尽还自诩历史学的非常棒。偶尔有个高效精品,也不过是教学形式的简单变化,无外乎从原来老师讲,变成现在老师辅导学生学,但本质的东西一点都没变,依旧是本着条目上列好的内容打着转转,学生学历史、看历史、用历史的方法与思维根本就没培养起来,依旧看不到新鲜的内容,感受不到独到的见解,历史成为了真正的“死人历史”。
选择通史教学的方式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通史教学主张依据教学目标要求,在冗繁的课程内容条目中有取舍的选择一些历史素材,通过“排列组合”等逻辑手段实现探索不同历史规律的目的。这样既不担心时间缺少又能有效摆脱死板的唯课标论、教材论,同时老师也可获得更多的自主空间,历史课堂从此轻松起来。
三、历史教学现状的迫切需求
历史课一直被视为副课,处于次次地位,家长,学生,甚至有些学校都不太重视。现实中的历史课堂教学完成最基本的普及历史常识与技能的任务已属不易,如要求完成例如开展自主探究活动等更高层次的目标,即无环境也无条件更无可能。学校在课时安排上,历史课一般都会安排在课时表的边边角角上,且往往是学生困乏,心理状态、情感状态最差的时候,历史课堂教学如没有新意,照本宣科很容易招致学生的厌烦和排斥,给历史课戴上枯燥乏味的帽子。如何让历史课吸引学生,充满乐趣成为现实需求?
此外,初中历史课对很多学生来讲,如果学生不继续升造,初中三年将是他们人生中接受历史熏陶与教育的唯一,也是最后的阵地。如何利用这三年,让学生获得享用一生的历史回味,这又是一大难题。掌握一种学习历史的方法,审视历史的眼光可能对学生的终身成长更有作用。
四、发挥历史德育功能的需要
初中学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是这一时期初中教育的重要内容。历史学科在促进学生德育成长方面有优于其他学科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历史人物的成长经历,历史故事的演变发展,历史现象的抽象概括等素材均可以成为德育教育的题材。尤其是以通史的形式将历史人物、事件、现象演绎出来更能提升学生的认知,熏陶锤炼学生的品质。但是,目前的教学现状是,无论家长、学生甚至于学校对如何利用和开发历史德育功能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加强历史教学,尤其是发挥其在德育教育方面的功能,已经成为现行教育环境下亟须重视和研究的课题。
五、提升国民素质及社会生活品质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个人开始追求精神领域生活品质的提高,由此,历史题材的影视节目受到大众广泛青睐。但有些影视作品,不顾历史事实,胡编乱造,观众更是不辨真伪,信以为真,甚至于把影视作品当做恶补历史知识的教科书,毫无校正、审视、品鉴历史的能力,更谈不上反思和以史为鉴。历史课堂教学应当重视这种社会现象,并以拯救大众历史为使命。给青年一代培养正确的历史思维,这有助于提升全民历史素养,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华东师大出版社,2014年9月.
[2]翦伯赞.《对处理若干历史问题的初步意见》.《人民教育》,1961年09期.
[3]白寿彝.《中国通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
[5]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
6.浅析历史课本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 篇六
一、利用插图感知历史, 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本身的局限, 使已经成为过去的经历, 不可能以本来面目原封不动地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如果单靠语言、文字的表达, 教学会显得乏味、苍白。如何让学生更接近历史、感知历史呢?历史图像真实反映了过去人们的实践, 简洁、鲜明地传达历史信息, 富有表现力。因而借助历史教材插图, 配合语言文字更容易使学生感知历史, 通过联想和想象形成对历史表象的认识。例如:关于远古人类的历史, 内容比较遥远、抽象。可指导学生观察《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北京人用火取暖照明、烧烤食物》、《北京人的生活》系列图片, 配合语言描述, 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接触到更多的历史信息, 形象了解原始社会的历史, 感知远古人类在文明进化过程中的艰辛和成就, 对人类历史产生认同感。
二、利用插图导入新课, 提升求知吸引力
充分利用插图导入新课, 既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 又形象生动, 提高学习兴趣。教师上课时可先展示插图, 利用插图在第一时间里活跃课堂气氛, 引导进入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秦王扫六合》篇章时, 教师利用秦始皇画像插图开课, 当插图展示画中的秦始皇身穿金色龙袍, 腰佩锋利宝剑, 唯我独尊的帝王风貌时, 教师及时加以引导:秦始皇是不是踌躇满志、八面威风、霸气逼人呀?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秦始皇灭六国, 一统全国, 雄居天下, 自然是洋洋得意、霸气十足呀。就连唐代诗仙李白都由衷赞颂:“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至此, 教师提问导入授课内容:“同学们, 秦始皇是如何灭掉六国一统全国的呢?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什么贡献?如何评价他的是非功过?让我们一起学习《秦王扫六合》篇章。”从而达到“好戏”开头的功效。
三、利用插图强化认知, 增强记忆能力
由于历史课的教学的要求和特性, 学生需要掌握的地理概念、地名、时事形势很多。但是, 由于缺乏时空概念, 学生对地理、自然环境、经济特征、时局状况等缺乏了解, 从而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如果适当运用插图、地图, 使其形象化、具体化, 就能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障碍。如让学生掌握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开辟的10个通商口岸, 死记硬背, 则枯燥乏味、不易记牢;让学生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时中国的时事局势, 仅凭文字表述, 则很难理解深透。这时我们可借助插图帮助记忆, 通过地图、时局图, 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提高兴趣, 过目不忘, 达到最佳记忆效果。
四、利用插图加强引导, 破解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历史教学内容的性质属性决定, 一些历史事件因年代久远, 用平铺直叙的文字表述, 让人觉得感知模糊, 难以理解和接受。事实上, 对学生而言, 形象而直观的插图, 往往比长篇大论更容易让人接受。因此,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历史课本图文并茂的特点, 辅助教学, 突破求知重点、难点, 达到深化理解的目的。例如, 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尽管课本花费了大篇幅的文字来阐述和说明, 但学生还是觉得纸上谈兵, 听得云里雾里, 难以消化, 教学费时费力。如果我们充分利用教材的两幅插图, 以图带说, 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在《西周宗法制示意图》中, 用一棵大树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宗法制度的的特点:树的主干代表嫡长子, 支干分别代表被分封的其余各子, 主干粗而高壮, 分枝细小;主干与支干, 粗细、主次分明, 大宗和小宗的主从隶属关系一目了然。《西周分封制和等级制度示意图》按照宗法制形成的“公候伯子男”的分封等级制, 用金字塔的形状, 表示分封和等级制的概念, 既直观又形象, 化抽象空洞的材料为形象具体, 学生特别容易理解。此刻, 教师再深入解释一下这些制度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如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的皇太子继位制度, 更会让学生的印象深刻, 牢记脑海, 这一知识难点也就在不知不觉中轻而易举地攻破了。
五、利用插图加强审美, 强化学生美德美育
7.高中数学教学应重视回归课本 篇七
一、重视课本概念的阅读
高中生往往缺乏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 这除了数学难以读懂外, 另外一个原因是许多数学老师在讲课时, 也很少阅读课本, 喜欢滔滔不绝地讲, 写满一黑板, 使学生产生依赖性。数学课本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载体, 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 不仅可以正确理解书中的基础知识, 同时, 可以从书中字里行间挖掘更丰富的内容。
重视阅读数学课本, 首先要教师引导, 特别是讲授新课时, 应当纠正那种“学生合着书, 光听老师讲”的教学方法, 在讲解数学概念时, 应让学生翻开课本, 教师按课本原文逐字逐句阅读, 在阅读中, 让学生反复认真思考, 对书中叙述的概念、定理、公式中有本质特征的关键词句要仔细品味, 深刻理解其语意, 并不时地提出一些反问, 如换成其他词语行吗, 省略或加上某某字行吗等等, 要读出书中的要点、难点、疑点, 读出字里行间所蕴含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 不仅可以节省不必要的板书时间, 而且能使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课本知识, 提高课堂效率。
二、剖析课本例题, 培养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所选的例题都是很典型的, 是经过精选, 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例题教学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它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起点, 由例题展开来学生才能进行举一反三的学习, 搞好课本例题的剖析教学, 不仅能加强对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 而且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等方面, 能发挥其独特的功效, 例题的剖析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1. 横向剖析
即剖析例题的多解性, 课本上的例题一般只给出一种解法, 而实际上许多例题经过认真的横向剖析, 能给出多种解法。如果我们对课本例题的解法来一个拓宽, 探索其多解性, 就可以重现更多的知识点, 使知识点形成网络。这样, 一方面起到强化知识点的作用, 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2. 纵向剖析
即分析这个例题从已知到结论涉及哪些知识点, 例题中哪些是重点、难点和疑点, 例题所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等等, 甚至哪一步是解题关键, 哪一步是学生容易犯错误的, 事先都要有周密的考虑。如果数学教师能把课本中例题剖析得透一些, 讲解得精一些,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使学生真正领悟, 则必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使学生摆脱题海的困境。
3.“变题”剖析
即改变原来例题中的某些条件或结论, 使之成为一个新例题。这种新例题是由原来例题改编而来的, 称之为“变题”。“变题”已经成为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热点, 每年的“高考”试题中都有一些“似曾相识”的题目, 这种“似曾相识题”实际上就是“变题”。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如果也能像高考命题一样去研究“变题”, 那么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当然, 改编例题是一项十分严谨、细致而周密的工作, 要反复推敲, 字斟句酌。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 要与“主旋律”和谐一致, 即要围绕教材重点、难点展开, 防止脱离中心, 主次不分; (2) 要变化有度, 即注意审时度势, 适可而止, 防止枯蔓过多, 画蛇添足; (3) 要因材而异, 即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变题”, 防止任意拔高, 乱加扩充。
现行的高中数学教材, 比以往教材都更有可读性, 教师要尽可能帮助学生从课本叙述中通晓知识的来龙去脉, 从例题中提炼出数学思想方法, 从习题中学会解题技巧。如课本中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 如果平时只记忆公式结论, 而缺乏对课本公式来源过程的阅读理解, 就不懂得用“倒序相加法”来解决一些数列求和问题。因此, 注重对教材的阅读, 并且在阅读中把握课本对知识体系的演绎、思想方法的展开, 就掌握了知识的本质。
三、归纳课本知识,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师在讲授完教材一节或一章内容后, 要根据教材的特点, 有重点的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归纳, 这种归纳不是概念的重复与罗列, 也不同于一个单元的复习, 而是一种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知识概括。概括需要有一定的思维能力, 以好记、易懂为原则。
例如, 在函数的教学中, 要使学生结合课本充分地理解概括到:从逻辑的角度看, 函数概念包含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等, 以及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等性质和一些具体的函数, 这些内容是函数教学的基础, 但不是全部。从关系的角度来看, 不仅函数的主要内容之间存在着种种实质性的联系, 函数与其他数学内容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比如方程的根可以作为函数的图像与横轴交点的横坐标;不等式的解集就是函数的图像在横轴上方的那一部分所对应的横坐标的集合;数列也就是定义在正整数集合上的函数;同样的几何内容也与函数有着密切的联系, 等等。
总之, 注重回归课本、扎实基础才是高中数学教学与学习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华祥.《中学数学教学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08
8.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的瑕疵 篇八
一、解释模糊
《阿房宫赋》中的经典名句“族秦者, 秦也, 非天下也”, “族”译为灭族, 从大方向上是对的, 但给学生翻译句子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灭族秦国是不合适的, 意译为灭掉秦国倒是可以的。“族”在这里不仅是名词作动词, 准确地说是使动用法, 使秦国灭族的是秦王自己, 不是天下的百姓。同上, 《烛之武退秦师》中“越国以鄙远”, 此处把鄙当作动词来处理也是模糊的, 因为整个句子理解为越过邻国把远处的国家当成它的疆界, 所以“鄙”字是意动用法。诸如此类, 新教材在处理时可以更严谨些, 如能进一步明确它们的用法, 会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轻松不少, 因为平时练习中意动、使动、为动等都被视为不同的用法。
二、自相矛盾
《师说》中“吾师道也”, 文下的注释是“以道为师, 即学道”。从严格意义和解题技巧上, 这应该是两种不同的用法, 前者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后者解释为学习, 是动词。从语境来讲, 课文要说的意思是不管比我年长的人还是年少的人, 只要他有学识, 他都是我的老师。显而易见, 知识渊博的人才是我的老师, 怎么能把道理当作老师呢?所以, 我认为应该删掉前者用法, 保留后者。“师”, 即学习, “吾师道也”, 也就是我学习道理。又如《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且尔言过矣”, 对“过”的注释是错, 犯错。“错, 犯错”, 这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性吗?“错”是形容词, “犯错”则是动词, 而在文中应该理解成况且你的话是错误的, 应毫不犹豫地去掉犯错这个解释。同样的情况在《报任安书》中也有“视徒隶则心惕息”, 文本右边把它理解为看见狱卒就惶恐不敢喘气, 而下面对“惕息”的注释却是因恐惧而喘息。学生就提出疑问, 那到底是不喘气还是喘气呢?虽然都是强调恐惧的程度, 但这两种解释不能不说是有天渊之别的。诸如此类的自相矛盾, 虽无大碍, 但却是原则性的错误, 难免会削弱教材在学生心中神圣的地位和影响。
三、前后重复
《始得西山宴游记》中“其隙也, 则施施而行”, 对“其”的注释是公务之暇, 把它替代进句子中就是公务之暇的间隙。一目了然, 意思是不流畅的, 暇和隙是前后重复的, 个人觉得“其”就解释为公务, “隙”解释为闲暇。
四、落实不准
《指南录》后序里有个句子“以资政殿学士行”, “以”后带身份的, 我们一向处理为凭……的身份, 可是它解释为用。再如《五人墓碑记》“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这个函字一直解释成用木匣子装, 但它翻译成用棺材收殓。虽可能为表尊敬之意, 但小小的头颅用大大的棺材, 实在不符合常情。在我们教授课文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 总是会很模棱两可地先肯定这个, 后又承认那个。最后只能说, 两种理解皆可打上特殊符号, 这些都会给学生一些不好的误导。
五、用法不当
《阿房宫赋》中“缦立远视, 而望幸焉”, 此处的幸是非常典型的实词。课文给予的意思是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 这个义项也很常见, 比如“始皇帝幸梁山宫”, 但此处是指阿房宫的嫔妃望穿秋水时心中的想法。我想她们希望的不只是皇帝过来陪她们谈天说地、喝茶听曲, 她们每个人想尽办法都想得到的是皇帝的宠幸, 因此, “幸”在这里应该明确地解释为宠幸。最近学的《渔父》中, 也有一个句子令大家都很头疼, “安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其中的“汶汶”翻译为玷辱, 所以对这个“之”就有了“的, 取独”两种理解。许多人在那里争论不休, 但我还是觉得前后两个句子形式相对, 用法相同不是最好的处理吗?因而以前把“汶汶”解释成污浊, “之”同前, 定语后置的标志是最准确的用法。还有《烛之武退秦师》中“若不阙秦”, 把“阙”注音为“jué”, 注义为侵损。而在古汉语字典中注音为“jué”的解释为挖掘, 典型的例句是《郑伯克段于鄢》中的“若阙地及泉, 隧而相见, 其谁曰不然?”而读“quē”的时候才解释为侵损, 因此此处应读“quē”。学课内文言文的目的是在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虚词及掌握各种用法的基础上向课外文言文段落延伸拓展, 如果记忆的是错误的用法, 那么不仅会影响对本篇文章的正确理解, 更会大大削弱鉴赏课外文言作品的能力。
当然, 也有一些修改, 个人觉得是非常有必要的。如《陈情表》中的“不矜名节”的“矜”字, 以前解释为夸耀, 现在修改成顾惜, 顾惜自己的名节就要比夸耀名节更合情合理。《劝学》中的“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积水成渊, 蛟龙兴焉;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其中的“焉”, 以前前两个理解成兼词, 后一个是语气助词, 而现在下文翻译为圣心的心境由此具备, 显然第三个焉也调整为兼词了, 从排比句的统一形式出发, 这样修改更加合适。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不再一一列举。
【高中历史通史课本】推荐阅读:
高中历史通史整合教材06-13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通史11-03
高中历史四单元09-07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09-17
高中历史答题技巧10-04
高中历史事迹表10-28
高中历史试卷整套12-19
高中历史六大方法搞定08-18
高中历史教案人教版08-21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