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三国观后感

2024-07-31

电视剧三国观后感(11篇)

1.电视剧三国观后感 篇一

大型电视连续剧新《三国》共有九十五集,我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将其看完,该剧成功的塑造了历史上奸诈狡猾的曹操,义薄云天的关羽,竭智尽忠的诸葛亮,雄才大略的孙权等一系列人物,气势磅礴,场面惊心动魄,人物刻画栩栩如生,真实的再现了从董卓乱政到三国归一将近一百年的历史进程,让人回味无穷,通过看三国,不仅扩宽了我的视野,更加深了我对历史的理解。

新三国一开始就描述了董卓立于朝堂,诸位朝廷大臣唯唯诺诺,胆战心惊,坐在龙椅之上的汉献帝刘协则更是肝胆俱裂,十分害怕,既表现了董卓专政控制东汉朝廷的事实,又刻画了董卓残暴,阴狠的性格特征,以至于天子和大臣都畏他如虎,但是董卓的乱政激起了十八路诸侯的联合反抗,时势造英雄,行刺董卓不成的曹操揭竿而起,开始招贤纳士,并营建了以许昌为中心的根据地,宛城战张绣,徐州克吕布,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汉献帝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以恢复汉室征战天下,名正言顺,而决定北方争夺胜负的官渡之战中,曹操凭借着自己的坚定、智慧、冷静,以及手下谋士的献策成功的击败了占据中原四州的大军阀袁绍,尔后陆续消灭其残余势力一统北方,曹操是一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下诏求贤,善于用人,实行屯田制度,恢复和发展北方的经济,使得老百姓从东汉末年的战乱中逐渐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北方统一以后,曹操及其继承者曹丕完善各种制度,轻徭薄赋,发展生产,黄河流域的经济水平稳步提高,成为三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但同时曹操又是一名奸诈欺君的逆臣,他控制朝政后,威逼汉献帝,汉献帝密诏董承,刘备,马腾等勤王,曹操知道后十分生气竟然当着汉献帝的面杀死董贵妃,诛杀异己成为曹操打击汉臣,巩固自己势力的残酷手段,汉献帝在曹操手里成为了一个玩偶,曹丕称帝后,汉献帝含恨而终。

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是三国重点刻画的两场战役,北方统一后,曹操梦想统一全国,因而帅大军南下,此时依附于荆州势力的东汉宗室刘备因为礼贤下士,仁义待人,而得到多数汉臣的拥戴,还请到了有经天纬地的诸葛亮做军师,又有结义兄弟关羽,张飞,赵云等虎将征战沙场,因此实力迅速崛起,而历经三世的江东孙氏政权在吴侯孙权的领导下,文武各安其位,大将周瑜鲁肃等盖世名将,内部十分安稳,吴蜀联盟后在赤壁大破曹操,成为奠定三国鼎立的决定性战役,新三国用重笔描写赤壁之战,诸葛亮和周瑜在同盟的时候明争暗斗,周瑜与鲁肃之间则是围绕着对蜀主战还是主和的问题上争论不下,既显示了周瑜才华横溢的大将之风,又表现了他不能容人,小肚鸡肠的性格特征,期间还对刘备的爱民之心做了大量的描述,刘备他爱民如子,即使在被曹操追击,命悬一线的时候也不肯抛弃百姓,可谓是符合如家规范理想的君王,正因为如此,很多汉室之臣皆誓死效忠于他,于是刘备在占领荆州和益州,又北上攻取汉中之后建国称王,完成了蜀汉的基本建国,但是刘备缺乏才能,关羽和张飞死后,他一意孤行讨伐东吴,被东吴名将陆逊火烧连营,以至于汉室中兴功亏一篑,但刘备在最后时刻的白帝托孤甚为感人,把他作为君王和诸葛亮之间的君臣关系一抛殆尽,完全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做一件他们认为值得去做的事,刘备的去世十分让人惋惜,从此三国便进入了诸葛亮北伐的时代。

诸葛亮辅佐后主治理国家,同时又念念不忘先帝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志向,因此在排除万难之后毅然北伐,蜀军一出汉中,天下震动,诸葛亮信心满满,期待光复汉室,完成先帝大业,这时候的曹魏新君曹睿昏聩无能,使得诸葛亮连战大捷,之后错用马谡导致第一次北伐失败,北伐战争中斩马谡可谓是极尽表现了诸葛亮治军的严格治军方略,后来几次北伐也都失败,特别是上方谷烧司马懿的时候,最为悲壮,眼看着司马懿就要被烧死,可是天降大雨,使得诸葛亮功亏

一篑,他吐了献血,就昏了过去,让人感到他哪种殚精竭虑可又无可奈何的悲痛心情,诸葛亮忠心可鉴,即使被怀疑造反,也只身前往成都,他的智慧和忠义之心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让人深为敬佩。

但是新三国也有不少错误,如将董贵妃错当成了董承的女儿,诸葛亮死后马岱如何斩杀魏延与历史不符,还有许多情节如伏皇后为国捐躯,姜维九伐中原都未曾拍摄,至于已有情节,很多一笔带过,如刘备攻取汉中,诸葛亮降伏姜维,七擒七纵等,但是作为一部大型的历史电视剧,它集中了许多优秀的演员,刻画了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场面制作十分完美,宣扬了孝义忠信的传统道德,普及了三国的历史知识,从这个角度看新三国无疑是成功的。

2.电视制式的“三国演义” 篇二

其实,在这三组字母背后,不仅有着激动人心的科技创新故事,而且还隐藏着东西方国家冷战的决逐。

点线面

不管是黑白电视,还是彩色电视,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连续画面实际上并不是连续的,而是由很多张静态画面快速闪过形成的,但由于速度很快,所以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感觉它们是连续的。PAL和SECAM电视图像每秒播放25张图片,NTSC电视图像每秒播放30张图片。

对于电视屏幕上的单张画面,我们肉眼看起来是完整无缺的一张图片,可是如果拿放大镜一看,会发现它是由很多条互相分开的平行线组成的,只是线与线之间的距离很小,人眼分辨不出其细微差距,觉得它们是连在一起的。PAL和SECAM的每张电视画面从上到下一共有625条平行线,NTSC电视画面有525条。

每一条线应该是真的了吧?非也,你的眼睛再一次受骗了。每一条线又是由很多个点组成的,不过点和点之间靠得很近,看起来似乎连在一起。每一行的每一个点,习惯被称为一个像素。PAL和SECAM的每条线有720个点,NSTC的每条线有760个点。

每一个点都有自己的颜色值,电视接收到的信号必须从左到右一个点一个点地告诉电视,屏幕上每个点应该显示的颜色值。以黑白电视为例,每个像素是白色、黑色,还是灰色,具体有多白,有多黑,有多灰,都要告知具体的数值。电视信号传递完一整条线的每一个像素的信息,接着再传递下一条线的信息,传递完整张画面后,再传递下一张……这样,电视的视频信号在很短的时间内要包括很多的信息。

美国:拔得头筹

美国工业界在1946年已经开始考虑研制比黑白电视更具视觉冲击力的彩色电视了,彩色电视的屏幕上每一个像素的信息比起黑白电视更加复杂,五颜六色的信息需要用红、绿、蓝3种原色光组合而成。

可是问题来了,如果传递彩色信息的电视信号给黑白电视机用户,他们怎么办呢?就像电脑上的旧有操作系统不兼容新软件一样,黑白电视机播放不了彩色电视信号。美国政府在1953年接受了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的建议,提出了一个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彩色电视技术标准NTSC (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

在NTSC制式里,每一个像素的颜色并不是由红绿蓝3种原色光组成的,而是由Y、U、V三个信息组成,其中的Y是黑白信息,U和V在Y的基础上再表示颜色。这样,接收到NTSC彩色电视信号时,黑白电视机只接收Y部分,对于另外两部分“不接待”,照样可以显示黑白画面;而彩色电视机就要三部分都接受,才可以显示出彩色画面。

不过,NSTC彩色电视信号有个毛病:电视信号里的U、V部分经常会有误差,电视画面颜色常常变得不正常。直到几十年后,随着技术的发展,“色不正”的麻烦才逐渐消失。

联邦德国:锦上添花

在美国使用了NTSC电视制式以后,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也先后采用了NTSC电视制式。不过,欧洲各国并不看好NTSC电视信号,希望能独立开发出一套电视制式。联邦德国工程师在20世纪60年代开发出可以避免颜色不正问题的PAL(Phase Alternating Line)电视制式。

PAL电视制式说起来也不复杂。工程师发现,美国电视颜色不正的时候往往整幅画面都偏绿、偏蓝或者都偏红,同一张画面上半部分偏绿,下半部分偏蓝的情况很少出现。对于一幅画面里距离很近的上下相邻两条线,颜色出现偏差,且朝一个方向偏的可能性几乎是100%。

比如屏幕上某一行的颜色本来应该是橙色,可是第一行的点都被扭曲成了橘黄色,第二行的点通常也会被扭曲成橘黄色,可是德国人让偶数行的颜色值和奇数行的颜色值方向反过来,本来的橘黄色就会显示成比橙色更深的粉红色,然后再把奇数行和偶数行的颜色中和作为最后的显示颜色,粉红色和橘黄色的光一平均,正确的颜色——橙色就可以被还原出来。

PAL制式被大多数欧洲国家采用,其中也包括英国,英国在世界各地的大小殖民地和英联邦国家,也都跟着使用了PAL制式。

法国:特立独行

1958年,戴高乐就任法国总统,他不愿对美国唯命是从,希望法国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在世界大国中占据一席之地。在电视技术上,法国人也不希望使用曾经让他们做过4年亡国奴的德国人开发的成果,于是成为欧洲国家里特立独行、另辟蹊径的异类。

法国人和德国人的研究几乎同时开始。法国人解决美国NTSC“颜色不正”的问题时采用了另一个办法,PAL是把相邻两条线的颜色信息平均,法国人干脆把颜色信息的U和V部分分开,屏幕上每一行的图像信号中只传送U和V中的一个,这样接收到的信息只有一半,所以必须把相邻两行的彩色信息放在一起处理才能凑出完整的彩色,就像一把锁要有两把钥匙同时存在才可以打开。SECAM是法语Séquentiel couleur à mémoire的缩写,意思是“存储顺序彩色”。

前苏联:必然的选择

深受美国先进产品刺激的前苏联也下定决心要发展彩色电视,但是苏方肯定不会使用美国的电视信号标准。对于联邦德国的PAL制式,苏方认为,西德和美国是一丘之貉,所以也不会采用。而如果自己开发出一套新的电视制式又有很多困难,最终,前苏联引进了与正统的西方阵营保持距离、与自己外交关系比较密切的法国的SECAM系统。这样一来,华沙条约组织成员等国也都使用了SECAM标准。法国人可能未曾想到,自己开发的系统在欧洲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待遇。

有趣的是,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分别使用SECAM和PAL两套不同标准。在柏林城内,同一片天空下,柏林墙的两边,居民的电视机里都不能正常收看到对方电视台的节目。

后来东欧发生剧变,政权的颜色革命出乎意料地带来了电视的颜色革命。东德和其他东欧国家逐渐把电视制式由SECAM变成PAL制式。

不管怎么说,NTSC、PAL和SECAM三种彩色电视信号大部分规则其实是相同的,只是一些细节和技术参数不同,无法简单说谁优谁劣,20世纪80年代后生产的电视机大都可以兼容三种信号。事实上,各国也多次讨论过统一电视制式的问题,不过一直没有达成协议。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PAL、NTSC和SECAM三种电视制式最后的命运也会是如此。近些年,数字电视用户越来越多,许多国家逐渐用数字电视信号代替了模拟电视信号,这三种针对于模拟电视信号划分的制式也会逐渐成为浮云飘走,变成一段历史。

3.新三国观后感 篇三

先考虑如何会失败,再考虑如何取胜

知人善用,避其短,则其长处而用之。

看过新三国第13、14集,有以上小感。曹操以兖州为大本营,准备大举进攻陶谦与刘备共守的徐州,有谋士提出,此时进攻徐州,只怕吕布会借机攻占兖州,如果兖州被占领,那我们就失去了大本营,曹操虽然听取了意见,但仍意在攻取徐州,只是加强了兖州的防守。结果发兵进攻徐州的同时,吕布进犯兖州,此时,曹操果断决定,回防兖州,放弃徐州,随后将吕布军击退,守住了大本营。曹操虽然先前失误,但最终还算是听取了第一句话。

第14集,刘备之后也遇到类似情况,曹操之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密令刘备进攻袁术,刘备担心自己出兵打袁术去了,吕布会趁机反叛,占领徐州,这样很可能会失去大本营。但最终他还是决定进攻袁术,单派张飞留守徐州,张飞性情单纯,想事情简单,容易冲动,结果留守期间,被吕布攻进城来,占据了徐州。这里小说一下我对张飞的看法,这样的人可以在别人手下当一个冲锋陷阵的将军,但却不能自己成就大业,最多可以独霸一方,但最终会被人消灭掉。所以说,这时候,刘备让张飞留守徐州,是刘备的失策,不善用人,一个人具备某项才能,就让他尽最大发挥它的那方面的能力,而尽量避其短处。

刘备这里就犯了类似错误,导致其徐州失手,失去了大后方,最后只能选择寄人篱下了。试想如果当初刘备如果不犯这种错误,又怎么用等到后来那么久才有荆州。有人说,刘备那时如果选择不打袁术,守徐州,袁术或者别人也会来进攻徐州的,但是,你主动进攻袁术对自己却没有好处,只会削弱自己的实力,让别人渔翁得利。你守而不攻,起码可以不断的壮大自己的实力,静观时局,伺机再动。

《新三国》观后感

关羽不如刘备高,蹙眉眯眼多思考;

张飞娇憨兼甜美,十八诸侯开心宝。

孙策一口东北音,容貌倒比吕布老;

曹公喉中常带痰,人大代表做报告。

新三国有八处超越老三国

一、编剧功底更深厚。

老版三国台词过于生硬,每一句都太固定。多一字少一字都会影响剧情发展;新版三国则不然,台词灵活多变,贴近生活,全是大白话,演员闭着眼睛不看剧本也能对付过去,多几句少几句都无所谓,大大减少了演员负担。

二、塑造了全新的张飞形象。

老版张飞太过阳刚,与原著豹头环眼势若奔雷的大将形象太过贴近,没有丝毫创新性;新版张飞则参照史实,还原了张飞儒雅的一面,新版张飞生的肥头大耳面白如玉,既有弥勒佛的慈悲像,又像发福后的贾宝玉一样的眉清目秀,词汇量也更加丰富,经常冒出大耳瓜子、透明窟窿等精彩词句,还效仿曹建斌,在战场上客串开设百家讲台,解释了三姓家奴这一典故的来源,得到了吕布、何润东等听众的好评。

三、揭露了刘备阴险的一面。

刘备乃世之枭雄,外表忠义实则城府极深。老版刘备由于表演太过逼真,竟使广大观众收到蒙蔽,将刘备伪善的外表信以为真,更加助长了刘大耳的忠义虚名;新版则将刘备的奸诈演绎的更加表面,刘备不论吃饭说话,天天都是一副阴险嘴脸,说话阴风阵阵,使观众们进一步看清了刘玄德伪善的真面目。

四、新版曹操更加可爱。

老版曹操太过正经,眼神过于凌厉,且城府太深,许多心思都需要观众细心琢磨才能明白,谋杀了观众们过多的脑细胞。新版三国则改变了这一弊端,曹操在行动之时,都会细心的向身边的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同步开设百家讲坛,将自己或对或错或原创或剽窃或弱智或高深的智谋解释给大家听,句句将争夺天下挂在嘴边,令人看到一个更加平易近人、心口如

一、肚子里不存话的优秀政治家形象。

五、塑造了很傻很天真的司徒王允形象。

老版司徒太过阴险,商量个事情都要屏退左右,密室详谈。太符合一个朝廷重臣、高级政客的形象,毫无创新,实在不讨人喜欢。新版司徒则每天在上下班途中及聚餐时谈论国家大事,胆略过人,不怕揭发不怕举报,闻喜讯则雀跃,见董卓则心惊,真是一位忠厚老实令人尊敬的长者。

六、颠覆了吕布狂傲无智的形象。

老版吕布彪悍骁勇,但有勇无谋见利忘义。这一点猫友们争议很大(看来是转自猫扑的点评~)。新版吕润东则谦虚谨慎,毫无野心,说话细声细气,走路扭扭捏捏,偶尔杀杀人,灭灭门,谈谈恋爱,对第二任义父的话言听计从,面对敌人的辱骂也毫不惊慌动气,仍然谦虚求教,问明骂自己的典故出处,实在是一位谦谦君子,怎能不超越原版呢。

七、更加突出了孙权的地位。

老版中,孙权只是在小霸王孙策意外早夭的情况下偶然即位,显示不出其王八之气。新版中则一改前作,让我们惊喜的发现孙权童鞋即位绝非偶然,原来从九岁开始,孙权小童鞋就在幕后指点江山,指挥父亲和兄长南征北战,打下江东基业,江山不传给他,简直天理不容,猫扑上称其重要地位绝不亚于后世的李世民。

八、成功塑造了刘三刀这一前无故人的无双猛将形象。

高氏三国志载:刘三刀,不知何许人也,万人之敌,为世虎臣,三刀之内,必取敌首。曾欲于虎牢关前阵斩吕布,惜为袁绍所阻,令吕布逃过一劫,刘关张等竖子成名……

老版三国竟然遗漏了这么重要的人物,尝令人扼腕叹息。今日高版三国刘三刀三字一出,众三国迷无不内牛满面,掩面而泣,大长见识,叹服高稀稀导演之经天纬地之才也。

4.《三国演义》读后感:话说三国 篇四

要说四大名著,我最喜爱的就是《三国演义》了,下面就来说说我读了数遍的《三国演义》。

话说东汉末年,汉灵帝刘宏昏庸无能,朝中大权掌握在宦官和外戚手中,但他们贪脏枉法,使天下人心惶惶,于是张角便开始了起义,这才有了后来幽州太守刘焉招募士兵,引起了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事,又逐渐获得军师诸葛亮、虎将赵子龙。

说起刘备,他的性格就是体恤民情、仁爱视人、礼贤下士、虛心纳谏。拿礼贤下士来说,刘关张三人到诸葛亮的茅庐,前两次都未成功,第三次在大雪里足足站了几个时辰,才见到了诸葛亮,耐心劝说之后,终于把诸葛亮请下了山。

二哥关云长,正义凛然、赤胆忠心、武功高强。就拿赤胆忠心,武功高强来说,在假降曹操之后,并未因曹操给的任何恩惠而留在曹操帐中,一路下来,过五关斩六将,只身一人带着两位女子找到张翼德。

张飞性格十分粗犷暴躁,偶尔略施小计,胆识过人、气吞山河、为人义气。就拿义气来说,他才认识刘关二人的时候,刘备受了邮督的的侮辱,他怒抽邮督,可真正体现出了他的兄弟情义。

三国中我最喜欢的人物莫过于武神赵子龙了,他智勇双全、英勇善战、忠心耿耿。还记得他单骑救主吗?他以一敌十万大军,在曹操阵中英勇杀敌,杀出一条血路,完好无损的将阿斗送到了刘备面前。

军事诸葛亮,谨慎谦虚,有治国治军之才,济世爱民、多谋少断。在刘备与东吴孙权联姻时,诸葛亮单身一人在东吴,遭到周瑜的陷害,但以智脱险,还三气周瑜,使东吴折损一员大将。

在董卓的乱政下,曹操献刀杀董卓未能成功,出逃在外,引出了后来的魏国。曹操奸诈狡猾、自私残暴。他以喝酒为名,请来刘备,来论天下英雄,试刘备对自己的危害性有多大,足以体现出曹操的奸诈。

在孙权的账下,有一员大将周瑜,他心胸狭窄、妒贤嫉能。在诸葛亮来时,就知道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认为此人不可留,处处陷害他,但他的妒贤嫉能,最终引来了杀身之祸,记得他的一句经典是告白是“既生瑜何生亮!”

三国有名之士太多了,在这里,我还想说说最钦佩的一位女子,她就是貂蝉,她有胆有识,顾全大局。在董卓乱政中,她使美人计,挑拨董卓与吕布,不惜牺牲自己,为国家、为百姓、为人民,这种胸怀不是普通女子所有的。

5.《三国演义》观后感 篇五

三国演义主要讲了五个时段:黄巾起义、董卓掌权、群雄争割、三分天下、三国归晋。黄巾起义始于巨鹿人张角,因为看不惯朝*腐败,因此发动黄巾起义。而刘、关、张就此桃园结义,为朝廷效力。不久就灭了黄巾军。刘备的力也一天天强起来。皇后的哥哥何进因为误信他人召了早有造反意思的董卓进京。结果何进被十常侍杀后,董卓就掌权了。曹操曾想杀害董卓,但不成功。董卓为拉拢人心,封袁绍为勃海太守,出让了赤兔马给吕布。逼得诸侯联军抗董,虽败军了,但最后也给吕布所杀。张飞、关羽、刘备三顾茅庐后,请出“卧龙”诸葛亮。诸葛亮提出了联吴抗曹等计划,使刘备的大业扎下了结实的基础。经过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曹操灭了袁绍、吕布,吴、蜀也打退了曹操。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曹操占据强大的北方,刘备占据西蜀、荆州等,孙权占据江东。从而崛起吴、魏、蜀,三分天下。最后,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等逐渐去世。蜀、吴都归降魏主司马炎,三国一统归西晋。

这本书人物描写栩栩如生,故事叙述有声有色.有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周瑜,有阴险狡诈的董卓,曹操,还有英勇善战的关羽和赵云.其中,我最喜欢,最佩服的人物是诸葛亮.因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为刘备出谋划策,建功立业,使他独据一方,不愧为“卧龙”。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生的智慧都倾注在军师的天职上,献给了刘备创业的进程,没有怨言。空城计,草船借箭,火烧赤壁,耳熟能详的历史无一不透着孔明的努力汗水智慧与精力。出师一表争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用一生的光阴诠释了“义”的真谛。

6.三国演义观后感 篇六

这本书主要写了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桃花园里结拜为兄弟。而且他们每人都打制了一把兵器,并招了五百多名乡兵,一起踏上了投军之路。公元189年4月,董卓手握重兵,眼看曹操的刺杀行动没有成功,董卓更是嚣张,这时,大司徒王允想出了一个办法,利用自己府上的歌妓貂蝉,接近董卓,寻找机会下手,几天之后,王允的美人计成功了,刺杀董卓的行动圆满结束。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发现刘备、关羽和张飞都是十分善良、正直之人。虽然没能把董卓杀掉,但也让他们的敌军大败,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最大的感悟是,做人一定要知足,一定要像足智多谋的王允,和一身正胆的刘备、关羽和张飞,不能像吕布那样有勇无谋,也不能像曹操那样有谋无勇,更不能像董卓那样贪得无厌。

7.三国演义观后感 篇七

不是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桃园的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这三位盖世英豪义结同心,从而引出了痛失徐州,张飞悔悟千里走单骑,关羽寻兄弟一系列千古流传的故事,向人昭示了何为同生死共患难的兄弟之情,让人赞叹“情义”之可贵。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为了国家兴旺,西施被献吴王夫差,王昭君远嫁塞外,貂禅身在乱世也在劫难逃强颜欢笑周旋于董卓.吕布之间,察言观色.乃言盅惑,黯然,将青春年华埋葬,终于不辱使命,除夫董卓,这一段充满政治色彩的爱情戏,看来令人心酸慨叹。

8.三国观后感评曹操 篇八

这段时间每天晚上都在看三国,其实我平时挺少看连续剧的,因为我总觉的看连续剧很浪费时间,而且现在的连续剧基本上都跟老太婆的裹脚布一样又长又臭,真让人受不了,如果确实碰到好看的我也很少有耐心全部看完,基本上都是看几集然后直接在网上看最后一集,哈哈,让人很无语吧?这次却是个另外,非常神奇,自从三国播出之后我一集没赖下,每天准时守候在电视机旁,把能推的应酬都给推了,即使我那帮兄弟拉我去喝酒我也坚决不去(靠,我怎么感觉自己在为三国做宣传呢,真希望哪天高希希导演看到我写的会感谢我,奖励我下让我做个跑龙套的,哈哈。。。想太多了我!)

其实我之所以这次会这么入迷的看三国,完全是因为自己历史实在太烂了,想给自己补补。在这之前我对三国的历史了解差不多就用六个字:“魏、蜀、吴、刘、关、张”来形容,别人若是问我其他的谁跟谁我真是一概不知,因为除了以前历史书上读的那几个故事,其他的我都没去了解过,《三国演义》的书实在太厚了,又是文言文,根本看不进去。其实我跟《三国演义》这本历史小说还是有那么一次邂逅,但有缘无分,是这样子,高中时我一同桌经常抱着一本三国的书,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是赵云在长坂坡单骑杀入曹营救阿斗的故事,说的那是神乎其神那,口水都碰了我一脸,现在想想都还有点恶心。。。那时我觉得三国故事确实好看,所以决心把他那本抢来看看,谁知看了十几页就快睡着了,因为都是文言文的,那是最怕的就是文言文了,哪里还敢看啊,所以那之后就再也没看过了。这次刚好三国重拍上映,机会难得啊,我承认自己比较懒,看电视比看文言文的书轻松多了O(∩_∩)O哈哈哈~您现在阅览的是工作总结网-观后感WwW.GZZOngjie.Cn/xdTh/GHg/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我本想把全部看完再写这篇有感的,不过到今天晚上为止已经差不多快结束了,讲的是三国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站“彝磷之战”,刘备VS孙权,以刘备失败而告终,刘备病死白帝城,从此蜀国元气大伤,三足鼎立局面确立。基于后面的故事对我来说并不是非常有吸引力所以就先写写,不然怕到时候想写时没感觉了。

三国里面我最佩服的人是曹操,可能大家对曹操的形容最多的是“治世之贤臣,乱世之奸臣”,而民间所传是那个“大白脸”的.大奸臣曹贼。我个人认为曹操绝对是个英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里面,因为文学上的需要歪曲事实,表现出明显的贬曹笔法,我想之所以后世很多文人都喜欢骂曹操,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觉得他“不正统”,认为他“名为汉臣,实为汉贼”,照我说这些文人是自诩清高,口是心非,其实他们很多人心里肯定是对曹操佩服的不得了,举个例子,就像我们读初中或高中的时候,老师说不能早恋,辩论赛时很多学生都不赞成早恋,说早恋怎么怎么不好,其实我想那些人在骨子里都是想谈恋爱的,说不定他们冠冕堂皇的在说时已经在对某女生YY了。。。东汉末时期,天下动荡,群雄逐鹿,诸侯割据,天下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而此时的汉朝早已名存实亡,按照历史规律来讲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个强权来一统天下,曹操有抱负,他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只能说明他聪明,有谋略,“时势造英雄”,曹操是那个时代的需要,是时代造就了他,我想即使没有曹操这个人也会有其他的人来取代他。而世人一直以他篡汉为名对他口诛笔伐,这其实就是人“虚伪”的一面!后世文人骂曹贼不是不敢真实表露自己就是为了迎合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是为了给人们带上精神枷锁,要人们做顺民,不得造反。个人认为曹操胆识过人,谋略出众,有治国安邦之才,说其有帝王之气绝不为过;曹操爱惜人才,唯才是举、知人善任;也许有人说曹操爱猜疑,我想人们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曹操那句“宁我负天下人,也不让天下人负我”这句话,我们暂且不说这句话的真伪,即使曹操说过,从道德层面来讲是有瑕疵,但我觉得即使是真的那么在那个动荡的战争年代,弱肉强食,曹操能够说这句话说明他真的适应那个时代,是个强者。其实每个人都有弱点,曹操并非神人,要知道圣贤也有犯错的时候何况是他。我们不能单单从他性格上的一点瑕疵而否定这个人。

我喜欢曹操除了他那杰出的政治才能,军事才能外很重要一点是他的诗词。曹操的诗词真可谓气吞山河,不说别的,就说他那《短歌行》就足以让天下文人敬佩的五体投地,我想若不是有王者之风是绝对写不出如此有气魄的诗,最后就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次他的这首诗吧!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

9.三国演义观后感300字 篇九

《三国演义》主要讲了,有三个国家分别是蜀、魏、吴。每个国家都有领袖。领袖旁边,便是军师。蜀国的军师是最聪明的———诸葛亮,他知天文,晓地理,善知人,帮助刘备打了许多胜战。

我最深刻的部分是:三顾茅庐,故事是这样的: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去拜见诸葛亮三次,但诸葛亮三次都不在。后来,刘备又去拜见他,张飞说:”如果,他不来,我就绑他来。”刘备说:”你们不懂得尊敬人才,你们这次就别去了。”关羽、张飞答应不再无礼。然后三人就去拜访了。离诸葛亮家还有三公里,刘备就下马步行了。到了诸葛亮家后一位童子出来,他说,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说,不要叫醒先生。刘备随后进了草堂。等了几个时辰后,诸葛亮把他请进屋里。

10.三国演义的观后感600字 篇十

《三国演义》是一个历史人物的舞台,它把许多重要的人物都演绎的淋漓尽致!其中最使我难忘的是五虎大将关羽,他身上的.一个小故事让我深有感触,那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

关羽和刘备张飞是结义的三兄弟,有一次,关羽被曹操围困在小山丘上,无奈之下只好投降于曹操,但是和曹操再三约定,只要一打听到刘备的下落,不管有多少危险都要去找他,曹操爽快的答应了。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终于有一天,有信使告诉他刘备的位置,关羽便立即启程,途径五个关口,但每个守官的将士都说没看到朝廷官文不给放行,关羽性情大变,斩杀了六个守关人直达边界,最终关羽回到刘备身边,成为五虎大将之首。

11.三国演义观后感 篇十一

——题记

又一次这样习惯地想起你,又一次自然地写下你的名字,又一次我望着天空发呆。孙策,孙策,又一次被你乱了心跳……

大概是五年前吧,无聊地陪姥姥看电视剧《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见到了他:提枪驭马,一袭白袍,驰骋疆场。小时候的我,胆小懦弱,总被人欺负。那时候,我看着他无所畏惧的飒爽英姿,刹那间觉得莫名的感动,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了无比强烈的勇气。或许是从那以后,我逐渐变得坚强。从那以后,我记住了他的名子——孙策。

后来,我读起了《三国演义》,我领略到了他沙场上的霸气,我看到他礼贤下士的谦逊,我也感受到了他曾寄人篱下的不甘与无奈。而这所有之中,最感动我的,是他对梦想的坚定。那是一种任何逆境与挫折都无法磨灭的坚定。当我漫步于黑夜时,我总要抬头望一望,每当此时,心底便漫出一堆堆的感动;每每此时,从身体某处发出一股力量,蔓延周身;每每此时,你带我穿越黑夜,直达黎明。

我开始不仅仅满足于《三国演义》的阅读,因为想要更了解你,想要走进那段尘封的历史。那个已经被历史模糊的身影,我却贪心地想看清他。我开始上网查询关于你的记录。我花去自己攒的零花钱买《三国志》,原版和白话的都买了。前者是想了解你那时的语言习惯,后者是怕自己看不懂或是理解偏差。你站在漫漫历史之路的那一头,我们之间的距离是一千多年的沧海桑田。我像一个孤独的旅人,坚定地迈着步伐,即使是再远的跋涉也不愿退缩,因为你就站在那里,从没移开过脚步。就算我穷尽一生或许也望不到你的脊背,但我的旅途中没有这些无聊的伤感,我只知道我是一步步地靠近你,一点点勾勒出你的容颜。

我站在江南这片土地上,触摸着江南的气息,我比以前到任何地方都要用心,因为一千多年前,是这片土地孕育了你,造就了你,你曾是这片土地的王者,是这片土地上人民的英雄,是江东男儿敬佩的小霸王,是江南少女心中的孙郎。在这里,你遇到了那个“曲有误,周郎顾”的周瑜,那个“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郎,那个辅佐你成就霸业的周瑜,那个你一生的知己。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征战无数。杀戮与征服,吞并与占领,本无正义之分。孙策就是正义之流吗?我不敢苟同。我只知道每当攻占城池时,孙策严令三军,不抢百姓一分一毫,在那样纷乱的时代,却能使江东将相同力,军民同心。那时的孙策,不过是弱冠之年,二十出头而已。

江南又飘起了细雨,朦朦胧胧,迷离婆娑。是否一千多年以前的某一天,你也独自在这片江南雨中惆怅呢?也许你曾在这里,在雨中纵马驰骋,扬起一片尘埃。我似乎听到那一声无奈的叹息与战马的嘶鸣逐渐消失在耳畔。

二十六载的年华,却有着比六十载还要精彩的人生;二十六个春秋,成就了江东的小霸王;二十六载的长度,你在历史的石碑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即使经过千年的风雨,也磨不掉你的痕迹。我知道,叫做“孙策”的那条痕迹,无论是在那段历史上还是在我的人生中都是怎么样也无法抹去的了。

上一篇:四上习作教学计划下一篇:反兴奋药剂的保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