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情感

2024-11-19

沁园春长沙情感(精选7篇)

1.沁园春长沙情感 篇一

沁园春·长沙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一些体裁知识。

2、品味关健词语,体悟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3、把握词的情感脉络,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凌云壮志。

教学重点:

1、品味词中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

2、领会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宽广的胸襟、远大的抱负。

教学难点:

1、词人写的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词里的那种萧杀、感伤的“悲秋”情调。

2、深刻领会“浪遏飞舟”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宋玉《九辨》:“悲哉!秋之为气也”,欧阳修《秋声赋》:“噫嘻悲哉!此秋声也”。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以叹时运不济,人生的艰难万苦。但也有不少古代文人为我们唱出了秋的赞歌。如唐朝刘禹锡《秋词二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催人奋发有为,大展鸿图,给人顽强奋斗的精神。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一代伟人毛泽东给我们描绘的秋景,一同走进这位伟人的崇高心灵,体会这位伟人青年时代的宏大胸襟和抱负。

二、背景及作者简介

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农民运动蓬勃兴起。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经在广州正式成立。但陈独秀看不到革命力量,想把革命领导权交给资产阶级。毛泽东看到了革命力量,看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而这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追忆了昔日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豪放词,巧妙地回答了革命领导权问题。

作者: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也是一代著名的豪放派诗人、书法家。

三、解题(根据情况有选择地讲解有关词的内容)

沁园春:词牌名。又名《洞庭春色》《东仙》《念离群》《寿明星》。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戚窦宪所夺,有人作诗咏其事,这个词牌由此得名。长沙,是词的题目,显示了词的内容。

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源于隋

唐之际,大盛于宋,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它原本是配乐(燕乐曲调)而歌唱的一种诗体,在发展过程中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最初称为“曲子”、“杂曲子”和“曲词”、“曲子词”,后来也称作“长短句”或“诗余”。一般分为上下两阕。

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又称词调。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不同的词牌,格式都有不同的规定。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词的流派:豪放派和婉约派。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风格。豪放派作品气垫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作品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四、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或听录音朗读)→学生诵读→教师指正(要求: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语气,读出感情)。

诵读提示:“看”、“忆”都是领字,读时两字后要稍作停顿,以突出它们的作用。看字所控七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忆字所控七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

五、整体感知,疏清思路。

问:本文塑造一个主人公形象,是谁?为了塑造这一形象,作者用了哪些关健词语?

明确:主人公形象——我;

关健词语(动词)——立、看、问;忆、记(显示了本词思路)。

由此看来:上阕由“立”到“看”再到“问”,侧重写眼前之景和心中所思——谁主沉浮;下阕由“忆”到“记”,侧重追忆往事,表现革命青年的战斗风姿和远大理想,思路清晰,情贯全词。

很明显本词的思路是:由景到情,由实到虚,由眼前之景到追忆往昔的战斗岁月,由自然情趣到人生哲理。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谁主沉浮”这一句是构思的枢纽,转变的关键,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请同学们结合全词,展开想象,看看这首词描述了几幅画面?

明确:四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六、点拨指导。

一〉独立寒秋图:

1、让学生将开头三句词的正常语序调整好,并简要说说它们的大意

明确:前三句的词序同一般词序不一样,这是为了适应诗词格律的要求。其正常顺序应为: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其大意为:在深秋(“寒秋”,即深秋。秋深有寒意,故名“寒秋”。)时节,年轻革命家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深情凝望着湘江水滚流北去(心头翻腾着无尽的遐想)。此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特定的环境。

板书:独立寒秋图:点明时间、地点、环境

2、问:“立”字之前加个“独”字起什么作用?

明确:一“独”字不仅表明诗人是一人独游,而且让读者想象词人面对湘江滚滚北去时表现出的中流砥柱的英雄气概。既为下面追忆和抒发感慨做好了铺垫。又为全词奠定了豪迈风格的基调。

二〉湘江秋景图:

1、诗人看到了什么?“看”字统领到哪一句?(中间七句)

2、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秋色图?作者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来写?(四个方面分别进行描绘:山上、江中、天空、水底。意象:山、林、江、舸、鹰、鱼→万物,由点到面)

3、作者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绘的?(远近、俯仰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放眼望去――远眺:群山→山红林染如画(静)(远景--山景);

视红收回――近观:江中→水碧舸争(静、动)(近景--江景);

抬头上看――仰视:长空→鹰击(动):雄鹰展翅高飞(高景--天上景)

俯首下看――俯视:水底→鱼翔(动):鱼儿轻快畅游(低景--水中景)

概括: 万类:竞

师:真是“远近高低各不同”啊!现在请同学们设身处地,体会诗人独立橘子洲头,饱览大好秋色时的情景,把观赏这些秋景时的神情、动作连起来表演一下。咱们班谁的表演能力最强?(生上台演示)毛主席的“手”该怎样放?是倒背好,还是插腰好?

生:插腰。

师:“视角“的转换是快点好,还是慢点好?

生:慢点好。

师:对。是兴味盎然地品味观赏,而不是急匆匆地走马观花。你刚才视角转换得就太快了点。现在我读着这几句,你再来表演一遍好吗?(生演示)神态自然、从容多了,颇有点伟人的气度。现在同学们展开想象,最好是闭目冥想,把诗人所描绘的秋景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黑格尔说:“想象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想象力是创造的核心与前提,世界各国都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更是突出考察学生的想象力。现在看谁的脑海中绽开的想象的花朵最美丽,谁具备这种最杰出的艺术本领。

可分四步:

第一步“勾勒形态”:将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的轮廓勾勒出来;第二步“染上色彩”:把黑白荧屏变为彩色荧屏,火红的枫林、蓝天碧水„„看谁的脑海里的色彩更鲜艳,更丰富,更美丽;

第三步“使画面动起来”:秋风送爽,吹动满山的枫叶,像熊熊燃烧的烈火,江水缓缓流淌,大小各式的船只争相竞发,雄鹰在蓝天翱翔,游鱼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轻快地嬉戏;

第四步,“让画面更细致、逼真”:在脑海中来几个特写镜头,譬如船只耀眼的白帆,游鱼的细鳞,水底的沙石„„同学在自己的“大脑荧屏”上看到了这一切了吗?嗅到秋的气息了吗?

生:看到了,感觉到了。

4、在这几句中,哪些词具有表现力?

明确:万→山之多;遍→红之广,既写出色彩艳丽,又写出境界开阔;层→林之密;尽→染之透,点明经过多次霜打,所有的树林都变(“染”)成红色。

问:这漫山遍野像火一样的枫林,很容易使人联想起什么?

明确:“万山红遍”,大有燎原之势。让人联想起星火燎原的革命火炬,联想到革命形势蓬勃发展。

漫→水之盛,“江”,指湘江。湘江即使到了深秋,水势仍然很盛,用一个“漫”(满)字来写它,可以说是恰到好处。透→水之清澈,湘江水质好,到了深秋更加清净,“碧透”二字如实地描绘了湘江之水澄碧、清澈见底的特征;争→把湘江上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闹壮观场面写了出来。

击→飞之矫健,显示出雄鹰展翅奋飞、搏击天空的强劲有力;翔→游之轻快,(本指鸟盘旋的神态)写出了鱼儿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动得自由轻快,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浅底”并非真的水浅,而是清澈见底,显得水浅。你想,蓝天倒映在碧水中,看上去鱼儿像在天空中游动,在天空中游动不是很像飞翔吗?;

竞→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万类霜天竞自由”——由眼前景物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并作了哲理性升华。世间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斗争中获得生存自由,那么做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特别是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不是更应该“竞”自由吗?这实际上是对被压迫人民的一种什么?(号召和呼唤,如同说: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号召大家要为生存的自由而斗争))、诗人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诗人通过远眺、近观、仰望、俯视到的红叶、绿水、蓝天、白帆、雄鹰、游鱼,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壮美的秋景图,体现了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表现出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问:作者为什么能够把这幅图画写得这样出色?

明确:一方面选择的景物富有典型性,如山林、江水、雄鹰、游鱼都是湘江地区最有特色的景物。一方面贴切地写出这些景物的主要特征,如写山林,突出“红”字;写江水,突出“碧”字;写鹰,用“击”字;写鱼,用“翔”字。

6、此时,诗人面对美丽壮观的寒秋图,想到了什么?(最后三句)

明确:面对生机蓬勃、绚丽壮美的大自然和广阔宇宙,一个“怅”,写出诗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诗人很自然地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进入了理性的思考,提出谁是大地主宰的问题:革命领导权问题。“谁主沉浮”是什么意思?(谁主宰国家的命运,掌握民族的前途。)诗人越描写山河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这就更加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将读者带进了一个新的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这一问也写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凌云壮志。

7、词的寒秋景物有无过去一般旧诗词中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这与一个人的什么有关?

明确:无。原因在于词中的秋是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是绚丽壮美的。这与一个人的气度、胸襟、性格、身份有关。他不是一介普通书生,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杰出的政治家。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的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所以他的诗词也不同凡响,充满豪情壮志。

板书:

远眺:山红林染(静)问:谁主沉浮

上阕:看(湘江秋景图)近观:江碧舸争(静、动)景:寓情

仰视:鹰击(动)写出:博大胸怀

俯视:鱼翔(动)凌云壮志

概括:万类:竞

作业:有感情地背诵全词。

三〉 峥嵘岁月图:

师:上阙提出“谁主沉浮”下阙是怎样回答的呢?这一节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1、问: “百侣”与上文的哪个词呼应?(独立)

2、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起承接过渡作用。一般地,分上下两片的词,其下片首句又称过片,起过渡作用。词的上下片写法上也有分工,常常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因此填词时非常注重过片。本词上片写独立寒秋,故地重游而看到的景色,而“橘子洲”也是青年毛泽东与同学战友(„„)常来游览的地方,这样自然而然地想到以前与“同学”一起来游的情景,于是过渡到对往昔生活及“同学少年”的回忆中,过渡自然,衔接巧妙。

3、“忆”的是何内容?具体表现在哪些句子中?由哪个字统领?表现了何思想感情?

明确:忆的是往昔“峥嵘岁月”(即对往日不平凡的斗争生活的形象概括);具体表现在中间七句,由“恰”字统领。作者选用典型事例,将往事化为触手可及的形象,将过去的岁月在很短的篇幅中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

对革命青年战斗生活的回忆,写得层次分明:

第1层:“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点明这群革命者的相互关系以及年龄特征;青春年少。又写出了他们风采焕发,才华横溢。

第2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描绘青年们的精神状态。他们意气风发,热情奔放,奋发有为。挥斥:奔放。遒:本意为强劲有力,引申为奋发有为,百折不挠。

第3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三句描写同学们的战斗姿态。他们评论国家大事,奋笔疾书写出抨击恶浊、褒扬善良(激浊扬清)的文章,向军阀、帝国主义展开了英勇斗争。江山指什么?就是国家大事。指点就是评点、关心。

第4层:“粪土当年万户侯”,表现了对当时权贵(大官僚、大军阀)的蔑视。——把反动统治者视如粪土

归纳:以上八句写出了“忆”的具体内容。从几个侧面表现了青年们的战斗生活,也抒发了诗人的革命情怀。

可以举一些实例,让学生深入领会。如词人在长沙第一师范学习和工作时,常与蔡和森、何叔衡等人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一道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他们在长沙组织了“新民学会”,创办了《湘江评论》;1915年5月,袁世凯接受了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毛泽东印发了反袁文章;1919年至1920年,毛泽东和何叔衡领导了湖南人民驱逐反动军阀张敬尧的斗争,接着又向湖南军阀谭延闿、赵恒惕展开英勇斗争。这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年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表现了毛及战友们以天下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战斗精神。

这几句是用回忆往事来抒情,它可不可以回答“谁主沉浮”这一问题?

明确:可以,因为这些青年有才华、有能力主宰国家命运。这样人不主沉浮,谁主沉浮?天不降大任于斯人,更与何人?所以说下阙通过抒情,巧妙地回答了“谁主沉浮”这一重大问题。

四〉中流击水图:

1、提问:先说说“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三句的大概意思。然后回答:这一设问句与上阕末尾的设问句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大意: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只。这一设问句,是对上阕“谁主沉浮”问题的巧妙回答。它表明:国家民族的命运,乃至人世间的一切应该由我们这一群敢于“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热血青年来主宰。这一设问句再次抒发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

学生品读最后三句后,可以让学生想象词人当年曾和同学旧侣,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浪花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舶的情景。

2、最后三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设问结尾,运用了大胆的夸张和神奇的想象,含蓄巧妙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在新时代的浪潮里,正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乘风破浪,急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表达了革命者立誓振兴中华英雄气概。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板书:

下阕:忆(峥嵘岁月图)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答:同学少年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情:含景

中流击水图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写出:战斗精神

革命豪情

小结:下阕,作者采用了总分结构来描写。作者先总写“峥嵘岁月稠”,再具体描绘往昔的“峥嵘岁月”,最后再选取往昔最富有激情的一幅画面来描写,抒发了豪情壮志。

七.归纳主题

明确:这首词,通过对湘江秋景的描绘和对作者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革命青年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上下两阕的内在联系

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借景抒情,情景合一。

上阕,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

1、“独立寒秋图”以江洲为背景,以词人为主体构成画面,流露出激荡的思潮。

2、“湘江秋景图”生机盎然,绚丽壮美。红,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烈火、光明。“万山红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憧憬。“鹰击鱼翔”也不仅是鹰鱼自由世界的展示,也包蕴了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一个“怅”字,更是词人由眼前之景自然地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引发深思,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直接转入抒怀。

下阕:以叙事为主,虽着重抒发革命豪情,艺术回答了上面问题:由革命青年以及站起来的全国人民来主宰这个世界,但情中也不乏含景。“峥嵘岁月图”:岁月化山峰→巍峨奇丽之美;“忆”所统领的七句,描绘了早期革命者的群体英雄形象。“中流击水图”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图。艺术回答了上阕的发问。

全词由景到情,由实到虚,由自然情趣到人生哲理,逐层推进,步步深入,诗情得到了酣畅淋漓的表达。

九.集体朗读一遍。要求读出节奏和韵味,体会壮阔的意境和强烈的抒情。

2.沁园春长沙情感 篇二

关键词:《沁园春·长沙》,教学,思考

当前中专生来源趋于多元化, 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以笔者任教的一个班为例, 全班78人, 其中一人大学毕业;五人上过高中, 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高的接受能力;三人工作后又来学习, 基础知识多已遗忘, 但目的明确, 学习刻苦;三名新疆学生汉语水平低, 但学习认真;其余是初中或初中以下水平, 人数最多, 水平和素质也最低, 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全班学生年龄也从14岁到36岁。这些学生毕业后, 少数人升入大专继续学习, 多数则走向社会参加工作, 这就意味着这部分学生几乎没有再到学校进行系统学习的机会。因此, 笔者认为中专学校的语文教师, 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为自己的长远和持续发展做准备。

笔者在教学中采用的教材是人卫版《语文应用基础》 (第二版) , 该教材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卫生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方针。第五单元励志人生的目的是使学生品味人生真谛, 理解磨砺心智在人生旅途中的作用, 培养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完善自我品格。《沁园春?长沙》是本教材入选的唯一一首词, 体现了诗人毛泽东昂扬的革命斗志和大无谓的革命精神, 抒发了诗人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 充满了现代气息, 作品采用的形式又完全是中国传统词的形式, 是贯通古今的佳作, 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 突出体现了教材以人文素养、语文素养培养为基础注重人文性、时代性的编写理念。

真正要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从过去的讲堂变成学生学习的学堂, 就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优化教学方法。本课以多媒体课件辅助实施情感教学法。情感的产生往往来自于直观的、生动的、具体的形象。运用多媒体课件教育优化演示, 诗配以乐, 诗配以画, 创造出形象的艺术氛围, 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帮助学生进入和理解意境, 达到了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目的。

本课教学安排两学时:第一学时主要讲解词的有关常识, 拓宽学生知识面, 为课外学生主动的学习提供方向性指导;第二学时具体赏析作品, 引导学生学习鉴赏文学作品, 同时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中专学校一般是每门课两学时连上, 课间循环播放配乐朗诵, 充分营造轻松环境, 增加课堂趣味。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学时】

首先介绍词的常识。词是一种合乐的歌词, 在古代相当于现在的流行歌曲。中专生多数活泼好玩, 本课因势利导, 从玩说起, 自然引入对词的概念、特点、产生、发展、分类、风格流派等的介绍。这部分内容涉及面广, 知识点多, 基本知识如概念、特点等面对全体学生作详细讲解;其余作简要介绍或提示, 兼顾各类学生, 尤其为程度较好求知欲强的学生留下了广阔的学习余地。

接下来由豪放词引入对毛泽东及其《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的介绍。简要介绍毛泽东青年时期以天下为己任的事迹和本词的创作背景,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词的主旨,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理想信念教育。最后在课间播放配乐朗诵, 为下节课营造浓厚的现场氛围。

【第二学时】

鉴赏作品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人把文学作品比作玲珑宝塔, 初看令人怦然心动, 忍不住捧在手中反复仔细把玩, 甚至小心翼翼拆开来探究其中奥秘, 待到了解透彻, 再重塑宝塔。此时欣赏者望着宝塔, 该是何等的踌躇满志!

鉴赏文学作品正与此过程相仿。本课时教学就是要带领学生领悟、感受“初看宝塔———拆散宝塔——重塑宝塔”的经典方法。通过配乐朗诵, 从感官上熏陶学生。第二课时,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 身临作品意境, 然后以“独立寒秋”、“湘江秋景”、“峥嵘岁月”、“中流击水”四幅图为场景具体赏析, 其中以“湘江秋景”为重点, 最后集体朗诵, 从整体上再次感受作品魅力。教学过程如下:

1. 熟悉内容

播放配乐朗诵, 提示学生注意语音和节奏, 学习“寥廓、峥嵘、遒、遏”等重点字词。然后介绍诗词节拍的停顿规律, 指导学生画出这首词的节奏, 品味作品的音乐美。

2. 理清思路

《长沙》是作者在革命转战途中故地重游的感怀之作, 它的突出特点是塑造了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读这首词就要从整体感受抒情形象入手, 理清思路。首先让学生圈出塑造形象的关键动词。学生会很容易找到“立、看、怅、问、携、忆、记”这些动词。然后引导学生理清思路:上阕写眼前景物和心中所思;下阕追忆往事, 表现青年时代的精神和理想。

3. 品味赏析

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意境, 想象革命转战途中经过故地湘江橘子洲, 怀人忆事。然后以湘江秋景图为案例教会学生“拆散宝塔”的鉴赏手段。

作品前三句十二个字在我们眼前展示了一幅独立寒秋图。诗人运用倒装句式将“独立”置前, 把人物从景中推出, 凸现出卓然而立的形象, 更激发了想象与联想:在“寒秋”的氛围中, 诗人旧地重游, “独立”洲头, 看到、想到了什么, 又要表达怎样情思呢?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诗人通过视角变换, 远望或近观, 仰视或俯瞰, 以“看”字统领湘江秋景:山、林、江、舸、鹰、鱼、万类, 众多意象动静结合, 有分有总, 并从数量 (万、百) 、范围 (遍、漫) , 色彩浓度 (尽染、碧透) , 运动力度 (争、击、竞) 等方面突出景物特征, 在学生脑海里呈现出自由开放的空间, 一幅色彩绚丽、生机勃勃的图画, 荡尽千古悲秋之气。

“诗言志。”诗人品格、胸襟、气度之高下决定诗歌境界之高下!从这壮阔的深秋意境中, 让学生看到诗人对人生的积极追求, 对家国命运的由衷关怀。一代伟人, 胸怀大志的领袖, 他有博大的胸襟, 崇高的风范和奋发向上的乐观性格, 不同于多愁善感的文人, 所以本词充满豪情壮志, 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 充满生机。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面对壮丽河山, 诗人蓄积的情感升华为哲理的思索。站在孩子们面前的已不是游人或诗人, 而是一个心忧天下的哲人。

提示学生联系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青年毛泽东和同学们以天下为己任的情节, 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 提升学生贡献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作为结束语, 正是豪情壮志的自然流露。

4. 整合小结

鉴赏完毕, 师生一起“重塑宝塔”:作品上阕描写色彩瑰丽的湘江秋景, 诗人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重大主题;下阕追忆往昔岁月, 通过“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全词把祖国的秀丽河山与革命的前途联系起来, 把眼前的自然景色和往昔的革命活动联系起来, 收到了借景抒情、忆事言志的艺术效果。

实践证明, 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意境听说读练, 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鉴赏方法。同时通过他们在课堂活动中积极主动的思考, 逐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意识, 从而圆满地实现各项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于叔杰, 张谷平.语文应用基础 (第二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22—124.

3.《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篇三

【启动模式:朗读与议论】

师:拿到教材,大家有没有发现书薄薄的,但很好看?先看封面,左上角是什么?

生(齐):编钟。

师:对,战国编钟。音乐,穿过几千年悠悠传来,涤荡我们的心灵。再看封面下面部分,是一幅书法作品,上面写的是以后要学到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再打开课本的目录,我们以后的大概十个星期时间要学习这样的几个专题——“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像山那样思考”。看到了么?

生(齐):看到了。

师:我们先来看“向青春举杯”。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就跟“青春”话题有关。题目大致是这样的——有人说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这是自欺欺人,没有什么是不朽的。高考作文命题并不神秘,原来考的就是我们高一入学时候学的第一个专题“向青春举杯”。所以,课本可要学好了,是吧?

生(齐):是的。

师:这个专题的学习方式,编者也做了提示。看到了吧?是什么?

生(齐):活动体验。

师:什么活动?大家猜一猜?

(众沉默)

师:把课本打开到第三页看一看,看看什么方式?

生(齐):吟诵青春。

师:诵,就是朗诵,那什么是吟?“吟”跟“诵”那个境界更高啊?

生(齐):吟。

师:吟!啊,多好听啊!吟是有节奏地读出来,吟诵,就是我们不仅仅是有声音地朗读,还要有节奏地朗读。下面我们就一起吟诵青春。课前,大家对《沁园春·长沙》已经预习过两次了,我们也进行了检查。到现在为止,大家已经都会默写了,尽管个别字还不准确,但是都已经背得了。不过背诵和吟诵还不是一回事,吟诵要求有节奏、有声音地朗读出来。那么,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全诗,在此基础上每一个人准备挑一两个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来吟诵。

(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师:既然是活动体验,大家就要充分地去体验。刚刚大家朗读得不是很热烈,不是很有激情。再给大家半分钟时间准备。

(生放声朗读)

师:好,时间到,谁先来吟诵青春,吟诵自己喜欢的句子?谁先来?

(一男生首先举手)

生1:是后面的,下阕的。

师:嗯,下阕的,开始读。

生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生齐鼓掌)

师:读得怎么样?你来评价一下。

生2:慷慨激昂。

师:慷慨激昂,评价蛮高的,所以大家都鼓掌了。(面向男1)你读的时候心里有什么感觉?

生1:慷慨豪迈之情洋溢在胸腔之内。

师:好,请坐!谁再来?(等待了一会儿)嗯,有请!

生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师:嗯,怎么样?自己觉得怎么啊?

(生鼓掌)

师:朗读的时候,你眼前出现了什么?

生3:就是觉得眼前浮现出“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画面。

师:这个画面,你愿意表演出来吗?

生3:好的。

(生齐鼓掌)

师:可以到讲台这儿来吗?

(生3跑到讲台,生再鼓掌)

师:你现在就是青年毛泽东,你就站在湘江边上,看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画面,你能不能通过眼神、动作把画面形象地表现出来?

(生齐鼓掌。生3沉默)

师:眼神,还有这个头动,头怎么动?

生3:朝上和往下

师:好,你来试试。

(生3表演后,生齐鼓掌)

师:嗯,你刚刚说,朝上看、朝下看,其实就是“仰视”和“俯视”。一仰一俯,一上一下。好,你既然已经表演了,而且大家很肯定。那不妨再奖励你机会,让你多表演一些。

(生笑)

师:作者现在站在湘江边上,你看到了哪些图画?刚才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还有什么画面?

众:万类霜天竞自由。

师:能看到“万类”吗?这是总体概括。他能看到的画面还有哪些?在什么地方?

众:前面。

师:对,就是前面的几句。前面还写了哪些具体的画面?

男2:湘江北去。

师:湘江北去,嗯,这个是可以看到的。

男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师:嗯。你提到“看”这个字,我想提一个问题——“看”到的具体画面有哪些?当这个“看”字正式出现的时候,它实际上应该不应该包含上面的内容?

众:不应该。

师:那么这个“看”包含哪些画面?能不能一个一个地把它说出来?

众:万山红遍。

师:然后?

众:层林尽染。

师:还有么?

众: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师:还有一个“万类霜天竞自由”,是对“看”的内容进行总体概括,是不是?一个“看”字引起了下面的一系列的画面。那么“看”这个字,在诗词当中,我们称它是什么字?

(无人回答,都小声嘀咕)

师:叫“领字”或“领起字”。它领起了下面几个句子?

(有人说六句,有人说七句)

师:应该是“六加一”句,七句。(面对生3)这七句的画面,我能不能请你把它整个演示出来?你有表演的天赋,刚刚的仰视、俯视很不错!我来读前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你可以“看”了。

生3: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边吟诵,边表演)

师:嗯,他扮演得最像的还是最初的那个“仰视、俯视”,那个头动得很准确。前面的那个“万山红遍”应该怎么看?还是停留在刚刚“鹰击长空”的视角上吗?“鹰”是小的,所以眼睛去看它的时候,应该是聚焦的。然后再看到水里的“鱼”,眼睛还是聚焦的。所以,在“鹰击长空”之前,眼睛要不要聚焦啊?

生(齐):不要。

师:前面“看万山红遍”,应该怎么看啊?

生(齐):到处看。

师:应该放开眼光,扫视吧。“万山”不是“一座山”啊,是无数的山。“看万山红遍”,视野开阔,好像万物都能看到,是吧?“万山红遍”,这个“红”是一大片吧,“红遍”,哪一个字很传神啊?

生(齐):“遍”。

师:一片红,江山一片红,“万山红遍”,所以目光要放开来。然后“层林尽染”,目光依然是要散开来的,山上的树林是一层一层的。“尽染”,哪一个字很传神?

(有人说“尽”,有人说“染”)

师:“染”好,“尽”也很好,说明染的程度怎么样啊?

生(齐):深,广。

师:“染”的程度怎么样?很深吧,到处像是染过了一样,什么颜色啊?

生(齐):红色。

师:秋天,霜打后,有一种树,容易变红,那是什么树?

生(齐):枫树。

师:枫树,枫林。停车坐爱——

生(齐):枫林晚。

师:霜叶红于——

生(齐):二月花。

师:“枫林”,“红于二月花”,是红色的。那你(面对生3)能不能再表演一下,面对“万山”,把这七个句子再表现一下,包括眼神、手势、头的转动,大家来看看他有没有进入角色。

(生3表演后回到座位上,生齐鼓掌)

师:刚才,他的视角调整非常好。“看万山红遍”的时候,他的头扬了一下,然后“漫江碧透”的时候,他的头呢,又低了一下,那么他为什么要调整这样的视角呢?你说,为什么?

生4:因为江在地上。

师:江在地上,在什么地上?“万山”,高于江面的那个群山。“层林”,也是在山上吧,所以这个时候他调整了一下,视角就有了层次,上、下。另外,这个山上的水,从距离的来讲,哪个近,哪个远?山远……

生:水近。

师:所以,江是近的吧,江就在眼前,江的远处就是山,对不对?

生4:嗯。

师:好,请坐。那么,大家有没有看到这幅画面的一个构图?“漫江碧透”,是水面,所以要平视,所以头要从看高处边城看低处,但是也不能低的太过,俯视,仰视。然后“漫江碧透”,这里哪一个字用的好啊?

生(齐):透。

师:透。“碧”是什么颜色啊?

生(齐):绿色。

师:哦,绿色。“碧透”,“透”,是如此的碧绿。大家发现,如果要把这个图画出来的话,色彩怎么样?

生(齐):鲜艳。

师:很鲜艳,怎么看到它鲜艳的啊?

生(齐):“红遍”“碧透”。

师:哦,红的和绿的,进行了对比。刚才是“层林尽染”,现在是“漫江碧透”,红绿相映,相映成趣。“百舸争流”,“百舸”,船多不多啊?

生(齐):多。

师:这里哪一个字用的好啊?

生(齐):争。

师:争,竞争。我请同学们综合起来把这个句子来欣赏一下。刚才这位同学(面对生3),已经向我们表演了一下,大家现在看看,画面很美,那么“美”在何处?来,请你把刚才分析的内容总结一下。

生5:先看远处的山,万山,然后到山上的树,层林。然后呢,看到江中的船,争先恐后的行驶,然后一转眼看到了天上的鹰,然后呢,低下头来看到了水里的鱼。

师:还可以更概括一点。

(又请一位同学)

生6:由远及近。

师:哦,由远及近。还有呢?

女4:由高到低。

师:由高到低,由上到下。还有没有啦?

女6:没有了。

师:好,请坐。谁来补充?也用四个字,有节奏,好听一点,谁来说一说。

(举手)

生7:红绿相衬。

师:嗯。还有没有啦?你请坐,谁再来说一说?

(举手)

生8:动静结合。

师:动静结合,怎么看出来的啊?

生8:“百舸争流”是动态,“万山”“层林”是静态的。

师:说的对不对?对的呀。你看红遍群山、层林是不动的,静态的。然后呢,“百舸争流”,一下子动起来,那么下面的画面是什么?

众: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师:刚才有一个动词“争”,这里的动词是什么?

众:击。

师:击,还有呢?

众:翔。

师:你看这个“击”,肯定有力量。“翔”这个词通常用于什么对象?

众:鸟。

师:现在是写“鱼翔”,词人把这个特点移到鱼的身上,说明鱼怎么样?

众:游得快。

师:鱼自由自在,毫无阻碍,是不是?所以作者最后来了一个总结,万类霜天竞——

众:自由。

师:那么这所有的画面组成起来,具有什么特征?你能不能用一两个词概括一下?写山,写水,写江水上的船,写天空中的雄鹰,写水里的鱼,概括起来,都有什么特点?来,你说。

生9:生机勃勃。

师:怎么看出来的啊?作者有没有点出来?

生(齐):竞自由。

师:很好,请坐。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把这几句读一下,体味画面之美。

生(齐):“看万山红遍……竞自由”。

师:下面,我们继续吟诵青春。好,谁再来?

生10:“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师:你为什么选这一句来吟诵?

生10:这一句是作者有感而发写出来的。因为当时的他们,大好的青春还在,诗人心中想着要干出一番事业,不平凡的大事。

师:这首诗是写的什么时候?

生10:1925年。

师:嗯,写于1925年。那么诗中的这些事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写的是什么内容?写的是他在湘江边上回忆过去的生活,过去读书时的场景,也就是跟你们这个年龄一样大时的场景。这个场景,其实也有一个字,把它领起,哪个字啊?

生(齐):“忆”。

师:跟上文的哪个字一样?

生(齐):“看”。

师:那么“忆”这个字引起了下文的多少句?

生(齐):十一句。

师:十一句,就到管最后了。想一想,到底多少句?那么最后一句,好像有另一个词来领起,哪一个字啊?

生(齐):“记”。

师:既然有了一个“记”了,说明前面的“忆”的内容和它一样不一样?

生(齐):不一样。

师:“忆”引起了多少句?

生(齐):八句。

师:这就准确了。这八句你很喜欢,你能不能跟同学们解释一下,当年的这些同学们,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生10:具有爱国情怀。

师:哪里看出来的?

生10:“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师:嗯,这是第一个特点。还有什么特点?

生10:“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一句就是淡泊名利,就是蔑视达官贵族。

师:嗯。你能不能再说说,他们这班人还有什么特点?

(生10思索、沉默)

师:好,你先坐下去,再想一想。有没有人来补充?好,你来。

生1:“指点江山”,用自己写的文章来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然后对天下负责。

师:他们是知识分子,他们用笔,用文章,用言论来号召天下——你有补充吗?其他人有补充的吗?他们这些人,这班同学还有什么特点?抱负有了,责任有了,还有什么特点,要抓住一些句子来看一看。

生10:“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说明这帮年轻人比较有才华。

师:嗯,报国要有才。前面还有一句话,点得更清楚。

生(齐):“风华正茂”。

师:“风华”是什么意思?风采和才华。这表明当年的那帮同学有才华,有担当,有抱负,是不是有这样的特点?

生(齐):是。

师:你再来朗读一下,把你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生10朗读“恰同学少年……万户侯”后,众鼓掌)

师:请大家继续吟诵青春。

生11:我喜欢“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每读一遍,我的心胸就开阔一次。

师:你能顺便说说“谁主沉浮?”

生11:毛泽东。

师:大家看看对不对。

生12:除了毛泽东,还有“同学少年”。

师:哦,原来是当时的一帮同学、一代有才华、有抱负、有担当的青年人立志以后“主沉浮”。从上下阕的内在关系来看,上阕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给出了答案。下面,请继续吟诵青春。

生13:我特别喜欢词的最后句子“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吟诵后,生鼓掌)

师:为什么特别喜欢?

生13:“击”字用得好,显示出与风浪搏击的力量,如果是“游”,就失去了力度。还有,击水时激起的波浪,竟然使飞舟停滞着,这种夸张更突出“击水”的气势。

师:欣赏得太到位了!我也很喜欢最后的三句。设想一下,没有最后三句,下阕就会是什么结果?

生13:整个下阕就显得直白,而安排了这三句,就显得形象、含蓄。

师:是的,形象、含蓄。对上阕提出的问题“谁主沉浮”的回答,既有直白的回答,也有含蓄的回答。特别是在文本的最后,显得特别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其实,我们写文章也要讲究结尾含蓄。下面请同学们联系你们的实际生活,也选取一个典型的画面或镜头,来回答“谁主沉浮”的问题。

(众议)

师:作为当代青年,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远大抱负,我们不是经常说要“做21世纪的主人”“做时代的弄潮儿”吗?这实际上就是“主沉浮”的问题。为了使大家有一个写作的标准,我们定位为仿写。写三句,也以“曾记否”开头,然后仿写两句,总字数不变。

(生仿写)

师:写好了吧。下面我任意抽取两位同学的仿写答案来交流交流。

(两个同学分别抄在黑板上后)

师:先看第一位同学写的:“曾记否,到岱宗攀岩,气势磅礴?”岱宗指什么?

生(齐):泰山。

师:“攀岩”如同“击水”,这个镜头很生动,很典型,写出了青年人的时尚和活力。惟一的遗憾是,不押韵。谁帮他修改一下?

生14:精神抖擞。

师:反应很快,这就押韵了,也写出了攀岩时的气势。再看第二位同学写的:“曾记否,登山顶眺望,手拨浮云。”写登顶眺望,特别是“手拨浮云”,反应了青年人的精神风貌。不过也不押韵。怎么修改?(见大家没有反应后)能否这样修改:“曾记否,张手拨浮云,眺望山头?”

(生齐鼓掌)

师:刚才两位同学的仿写,从内容上来看,都很不错。其实,能够体现当代青年人朝气和活力的典型镜头,还有很多,比如“曾记否,高歌一曲,放声在层楼?”“曾记否,到操场赛跑,拔得头筹?”“曾记否,诗歌朗诵赛,独占鳌头?”怎么样?

生(齐):好(鼓掌)。

师:献丑了!刚才都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典型的场景或镜头,这些场景或镜头也能够形象、含蓄地回答“谁主沉浮?”的问题。最后,请单学号的同学吟诵上阕的最后三句,请双学号的同学吟诵下阕的最后三句。

(吟诵后下课)

(记录整理:季通宙 南京师大实习生)

4.《沁园春•长沙》学案 篇四

备课人:高一语文组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词的常识,掌握词的诵读技巧。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把握词的内容和写作思路,揣摩词中的意象,体会词的意境。

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赏析诗词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青年毛泽东的伟人情怀,感受词人豪放雄奇的风格。

学习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训练把握词中的意象,赏析诗句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鉴赏诗词的方法,训练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第一课时

预习资料

学生自学指导:

查找毛泽东及词的相关资料,掌握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并填空。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______,笔名______,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著作有《毛泽东选集》五卷,其中《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都是重要篇章。其他已公开发表的著作有《毛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和《毛泽东诗词选》等。

文体知识:

词,兴于______,流行于______,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起初时称“曲子”“杂曲子”和“曲子词”,后来也称作“乐府”“长短句”“诗余”。其特点是“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______,它决定词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词以字数多少可以分为______(58字以内)、______(58到90字)、______(91字以上)。

词的流派可以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________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________、________等。________作品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多写个人遭际,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背景链接: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据《湖南全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日刊》载:“毛先生泽东……去岁回湘养疴,曾于湘潭衡山一带,从事农民运动……后为赵恒惕所知,谋置先生于死地。先生闻讯,间道人粤。”

新课导入

一、学一学:(我非常聪明)

1、字音字形

沁()园春百舸()怅寥廓()

携()来百侣()峥嵘()方遒()

浪遏()飞舟

2、多音辨析

曾经______

中心______

数字______

曾祖父______

中毒______

数典忘祖______

数见不鲜______

3、相似辨形

沁______舸______寥______

泌______

坷______

廖______

漫______

遏______

惆______

谩______

竭______

稠______

词语集释

寥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苍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峥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华正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义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挥斥方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点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议一议:(我潜力无穷)

1、学习词的前三句

a、疏通大意

b、调整词序

c、初步感受词人形象

2、赏析写景句讨论:

写了哪些景?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从中感受到词人怎样的情感态度?

a、意象:

b、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绘的?

c、哪些词具有表现力?

d、诗人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e、词的寒秋景物有无过去一般旧诗词中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

3、学习直接抒发作者豪迈情感的句子.诗人面对美丽壮观的寒秋图,想到了什么?(最后三句)

a、大意是:

b、想到了?

二、讲一讲:(我特别自信)

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讲解下阕的几个问题:

a、“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b、“峥嵘岁月稠”在文中具体表现在哪里?

三、练一练:(我定会成功)

1、赏析最后三句

第三课时

一、诵读文本,理清思路

1、根据节奏提示,齐读。

2、学生个别朗读,看谁读的好

3、词的上下阕各写了什么?

上阕:

下阕:

二、整体感知

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阙。上阙重写景,描绘了美丽壮阔的湘江的深秋景色,并且即景抒情,提出了国家命运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阕重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的回答了“谁主沉浮”这一问题。

这首词一扫过去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词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美好的。对壮丽河山的描写,不仅抒发了词人热爱祖国的情感,也表现出了词人强烈的革命精神。

图解课文

--

独立寒秋图:交待______、______、______

远眺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态

--

湘江秋景图近观______________

万类霜天

______________

竞自由

景中寓情

仰视

______________

____态

情中显志

俯瞰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峥嵘岁月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忆旧言志

中流击水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总结收获:

本篇课文你的收获是什么?

四、布置作业

1、请找出词中表现力强的词语,并赏析。

2、背诵全词。

课堂检测:

1、积累名句。

(1)看万山红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舸争流。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

(3)恰同学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踏遍青山人未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平乐 会昌》

(5)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物长宜放眼量。《七律 和柳亚子先生》

(6)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 雪》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词又称诗余、长短句、乐府,约开始于南朝,定形于晚唐,盛行于宋朝。

B、按照词的风格,词人可以分为两大派别,一派是以苏东坡、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一派是以柳永、姜夔为代表的婉约派。

C、《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为词牌,“长沙”为词题。

D、因为词的句子长短不一,因此不再讲究格律,比较自由。

3、下列语句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C、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D、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4、下面诗句重读标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恰同学少年 B、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C、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D、粪土当年万户侯

5、下列句子不是具体描写深秋景物的一项是()

A、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B、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C、漫江碧透 D、万类霜天竞自由

6、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开头三句就点明了时令、地点、特定的情景,突出了词人卓然独立、深沉思索的形象。

B、词中描写了大自然一切生物在深秋争相蓬勃发展,过着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5.沁园春长沙教案 篇五

一、导入新课

1、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谈起中国诗歌传统,人们总是喜欢把诗经楚辞汉赋相提,唐诗宋词元曲并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0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诗人——毛泽东。

毛泽东用古典诗词形式写现代精神。他的诗词,记录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生活,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他生前同意并公开发表的诗词有39首,其中,以“沁园春”为词牌的长调(91字以上)只有两首。初中我们学习了《雪》,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长沙》。

2、简介词的知识:词,又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有词牌,又称词调。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沁园春: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二、诵读鉴赏

1、整体感知,熟悉内容

①播放范读录音磁带,听范读正音:舸、寥廓、峥嵘、稠、遒、遏

②生齐读,熟悉内容

2、感受形象,理清思路

《长沙》是一首记游之作,它的突出特点是塑造了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读这首词就要从整体感受抒情形象入手,理清思路。

①默读圈点,找出塑造“我”的形象的关键词。

明确:立、看、怅、问、携、忆、记

②理清思路:(见预习提示)

明确:上阕写眼前景物和心中所思;

下阕追忆往事,表现青年时代的精神和理想,暗答了上阕的提问。

③初步概括形象特征:(外观其行,内察其心)

明确:独立深思,忆旧言志。

④自由朗读,试行背诵。(记关键词顺着思路背)

检查背诵,若不能背,说明原因可能是没有进入意境;若能背,指出还要深入体会,具体把握情感特征。

3、鉴赏评价

理清了思路,初步感受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后,我们还要深入体会,具体把握情感特征。

①联想设疑,制造悬念:

前3句的正常语序为——寒秋,(诗人)独立(于)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诗歌语言常用变序,这里将“独立”置前,“独立”这个词,好像不符合毛泽东豪迈、潇洒的个性,是不是降低了词的格调?增强了表现力。它用一个“特写”镜头把人物从景中推出,凸现出抒情主人公卓然而立的形象,更激发读者生发种种想象与联想:

孤独的诗人最见个性。李白“独坐敬亭山”闲适,柳宗元“独钓寒江雪”隐逸,晏殊“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超脱,那么诗人“独立”橘子洲头,又要表达怎样的情思呢? 在“寒秋”的氛围中,联系“长沙”、“湘江”,我们会想见屈原“哀秋冬之绪风”,宋玉“悲哉秋之为气”,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审言“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湘江北去,诗人南下——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参见P171注释①背景说明),是不是也要抒悲秋之情呢?

②了解抒情方式,体会深情

要深入体会抒情主人公的情感特征,我们有必要了解诗词的抒情方式常识。(参见练习三提示:抒情诗词有的直抒激情,有的通过写景、状物、记事、写人来抒发感情。)就《长沙》的内容而言,有借景抒情,有直抒胸臆,有怀人忆事抒情。那么课文中哪些句子是借景抒情、哪些地方是直抒胸臆、哪些地方是怀人忆事抒情?

明确:上阕“看”统领的7句是借景抒情,“怅”、“问”是触景生情,直抒胸臆;下阕的“携”、“忆”、“记”表明是怀人忆事抒情。

A.“看”统领的借景抒情写到哪些景物?

明确:山、林、江、舸、鹰、鱼:万类。

体会到怎样的意境?

讨论提示:红叶、绿水、鸟飞鱼跃,这些景物单独看上去也很平常,我们可以联想到一些诗文名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吴均《与朱元思书》)

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从唐僧玄览诗中化出的名句,见初中课文《鸟飞鱼跃的联想》)但诗人眼中之景,意象密集,组合有序,或远或近,或高或低,有分有总。并从数量(万、百)、范围(遍、漫),色彩浓度(尽染、碧透),运动力度(争、击、竞)等方面突出景物特征。如果让你用一个四字短语来概括毛泽东眼中的秋景的特点,应该怎么说呢?(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美不胜收)

明确: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是一幅色彩瑰丽的图画,晚秋静穆的伟大中律动着勃勃的生机,扫尽千古悲秋之气。

从这壮阔的深秋意境中,我们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呢?

提示:假如是一个消极悲观的诗人,面对同样的景物,可能是这样的感叹:

山如人意懒,石似我心空;

水流无情,逝者如斯;

黄叶飘零,生命终结;

苍鹰孤独地盘旋,小鱼无力地漂游;

不是万类竞自由,而是树倒猢狲散,飞鸟各投林。

明确: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在对大自然中万类生物的激情关注中融入了自己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对家国命运的由衷关怀。(板书:诗人、关怀天下)

朗读提示:要想象画面,进入意境,读出关注热爱的积极情感。(板书:读出关注)

B、“怅”、“问”直抒胸臆

诗人立而观景,借景抒情,蓄积的情感终于爆发为直白的发问,升华为哲理的思索。这时候,站在我们面前的已不是一般的游人,也不是普通的诗人,而是一个关怀天下的哲人。(板书:哲人)

朗读提示:要读出深思。(板书:读出深思)

C、“携”、“忆”、“记”怀人忆事

深沉的思索自然唤起了诗人对年青时的革命同志和革命活动的思念和追忆,那是怎样的人和事呢? 放投影片,补充事实,印证词意:

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

a.1913-1918年,他在湖南一师读书,常和同学在橘子洲一带游览游泳;

b.1918年4月,与何叔衡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

五四时期,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引起了全国进步思想界的重视。

c.1915年9月,诗人印发反袁称帝的小册子;

1919年底组织和领导湖南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

这首词用诗的语言形象地概括了那段往事。

讨论:“携”、“侣”“同学”表明人物关系亲密团结。

“峥嵘”、“稠”表明时代特点,艰难时世反衬人物的奋发有为。

“恰”引起的铺叙表明人物的气质禀赋、精神状态和战斗行动。

“粪土”形象不美,表现对军阀官僚的蔑视恰到好处。

“中流击水”写尽豪情壮志,意味深长,令人联想到“中流砥柱”。

从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中,我们联想到怎样的形象呢?

提示:想其人忆其事,我们看到的既非古代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非当代某些青年“我拿青春赌明天”。倒令我们想起顾宪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情怀,更令我们想到鲁迅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理想。

明确:忆的

是“同学”、“书生”,站在我们面前的分明是一群敢于向旧世界宣战的斗士(板书)。

朗读提示:要读出情志(板书)。

三、整合小结

综观全词,造像写意,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游人;借景抒情,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诗人;深沉发问,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哲人;怀人忆事,我们看到的是一群斗士。

鉴赏方法:诵读入境,抓关键词句理清思路,整体把握形象;了解抒情方式,体会情感特征。

依据朗读提示,朗读全词,读出感情。

四、赏读结束

放投影片毛泽东诗词手迹,听配乐朗诵带。

请朗诵水平好的同学朗读全词,要求读出感情

五、练习

1、全诗的“诗眼”是什么?

明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炼字炼意(体会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好处。)

①、独立寒秋

“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

②、层林尽染

“染”字用拟人手法,写出秋色之深。

③、鹰击长空

“击”字显示出雄鹰展翅奋发,搏击大气的强劲有力。

④、鱼翔浅底

“翔”字写出鱼儿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动得自由轻快,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

⑤、万类霜天竞自由

3、背诵这首词。体味词中的思想感情、精妙词句和开阔意境。

附:板书设计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读出形象——立——造像写意——游人独立深思

读出关注——看——借景抒情——诗人关怀天下

读出深思——问——直抒胸臆——哲人忆旧言志

读出情志——忆——怀人忆事——斗士主宰沉浮

诵读关键词?思路?抒情方式形象情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的确如此,我们从初中学过的《沁园春•雪》中已经感受到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和磅礴气势。这堂课我们学习他用“沁园春”作词牌的另一首词“长沙”。(文字投影:《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一九二五年)让我们以通过诵读一起来品味这首词的语言,领会诗歌的意境,(文字投影:意境),同时感受感受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

二、写作背景介绍。

这首词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请同学们重温历史的画面了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播放多媒体课件之一:“时代背景”]

三、教师范读。接着,大家同学们边看课文边看录像画面,通过视听初步感受课文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播放多媒体课件之二:“朗读”]

四、朗读、领会,品评、鉴赏。

师: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分省略,要明白地读懂诗句的意思,还得靠读者自己通过想象,进行合理的调整和补充。本词的开头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是这样。哪位同学能按调整好的正常语序,把三句的大意顺畅地说一下?(生:在深秋时节,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着湘江水滚滚北去。)

师:说得不错。“独立”能否改为“站立”“直立”等?

(生:不行。“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师:对。联系当时的背景,军阀赵恒惕正在通辑毛泽东。诗人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秘密到达长沙,独自来到橘子洲头。可见一个“独”字再现了当时的特定环境,但诗人身处险境仍然“独立寒秋”,坦荡从容。唐朝柳宗元有一首题为《江雪》的绝句,谁还记得吗?

(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师:背得很好。这是柳宗元政治革新失败之后,被贬永明,身处逆境时写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恶势力绝不妥协的心志。柳宗元是“独钓寒江”,毛泽东是“独立寒秋”,意境相似。当然封建士大夫与革命伟人的胸襟境界又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一个“看”字,一直控制到哪里?(生:“万类霜天竟自由”)

师:对,共7句。在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一般上下阙都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这种领字。我们初中学过的《沁园春•雪》上阕的领字是哪个?(生:望。)

师:对。也是控制7句直到“欲与天公试比高”。这里诗人都看到了哪些秋景?大家推荐一位朗诵水平高的同学来读一下。(生1读:“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竟自由”7句)师:哪位同学能读得更好一些?(生2再读)

师:个别地方处理得还不够理想。“看”是领字,要稍加停顿,以下几句要读得抑扬顿挫,还要注意关键字的重读,要情绪饱满,充满兴奋喜悦之情。(师范读此7句)。现在大家再齐读这7句(生齐读)。这几句诗人给我们描写了一幅湘江秋色图。(文字投影:“山红”“林染”“红碧”“舸争”“鹰击”“鱼翔”“万类竞”)

师:这几句视角变换和写景顺序极有特色。前两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诗人是怎样看的?(生:放眼望去。)对,是“远眺”,你能模仿一下吗?(生模仿)这写的是“远景”。接下来两句“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诗人的视线又怎样?(生:收回来。)这是“近观”,你再模仿一下(生模仿)。这写的是“近景”。“鹰击长空”怎样看?写的什么景?[生:“仰视”,写的是“高景”(生模仿)]“鱼翔浅底”怎样看?写的是什么景?[生:“俯瞰”,写的是“低景”(生模仿)] 师:真是“远近高低各不同”啊!现在请同学们设身处地,体会诗人“独立橘子洲头”,饱览大好放?秋色的情景,把观赏这些秋景时的神情、动作连起来表演一下。咱们班谁的表演能力最强?(生上台演示)毛主席的“手”该怎样是倒背好,还是插腰好?(生:插腰。)“视角”的转换是快点好,还是慢点好?(生:慢点好。)对。是兴味盎然地品味观赏,而不是匆匆忙忙地走马观花。你刚才视角转换得就太快了点。现在我读着这几句,你再来表演一遍好吗?(生演示)神态自然,从容多了,颇有点伟人的气度。

师:拉下来让我们完整地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的花朵。”黑格尔说:“想象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看谁的脑海中绽开的想象的花朵最美丽,谁具备这种最杰出的本领。让我们微微闭上双眼,放飞自由的心灵,给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伴着音乐的旋律,飞入这个绚丽多姿,生机勃发的世界吧!(放音乐)

“远望千山万岭,枫林如染,像熊熊燃烧的烈火;近看漫江水碧,千帆竟发,像战场上无数奋进的勇士。抬望眼,雄鹰展翅,矫健勇猛,翱翔长空;低眉处,鱼水戏水,自由轻快,生机盎然。”

师:展开想象,把诗人所描绘的秋景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可分四步。第一步是“勾勒形态”,将群山、层林、江水、般只、雄鹰、游鱼的轮廓勾勒出来;第二步“染上色彩”,把黑白荧屏变为彩色荧屏,火红的枫林,蓝天碧水„„让画面的色彩更鲜艳,更丰富,更美丽;第三步,“使画面动起来”,秋风送爽,吹动满山的枫叶,像熊熊燃烧的烈火,江水缓缓流淌,大小各式的船只争相竞发,雄鹰在蓝天翱翔,游鱼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轻快地嬉戏;第四步,“让画面更细致、逼真”,在脑海中来几个特写镜头,譬如船上耀眼的白帆,游鱼的细鳞,水底的沙石„„ 师:同学们在自己的“大脑荧屏”上看到这一切了吗?感觉到秋色的美好吗?嗅到秋的气息了吗?(生:看到了,感觉到了,嗅到了)。

师:好。在这几句中,哪几个动词用得好?(生:染、击、翔)师:“染”为什么用得好?(生:用了拟人手法。)对,其实古人早就用过“染”这个词,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就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名句。这漫山遍野像火一样的枫林,很容易使人联想起什么?(生:让人联想起星火燎原的革命火炬。)是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万山红遍”,大有燎原之势。“击”改成“飞”可以吗?(生:不好。“击”能显示出雄鹰展翅奋飞,搏击长空的强劲有力,“飞”太一般了。)说得好,这位同学的语言感悟力较强。“翔”改为“游”好像更准确一些,鱼儿怎能像鸟儿一样飞翔呢?(生:“翔”写出了鱼儿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动得自由轻快,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说得好。“浅底”并非真的水浅,而是清澈见底,显得水浅。你想,蓝天倒映在碧水中,看上去鱼儿像在天空中游动,在天空中游动不是很像飞翔一样吗?古人就有“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师:其实诗句里不光这些动词用得精练形象,在诗人眼里,山是万山,林是层林,江是漫江,舸是百舸,而且万山红就要红个遍,层林染就要尽染,漫江碧就要碧个透,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毛泽东用词是多么精妙,多么生动传神。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毛主席写作时,常在屋里踱来踱去,时而凝眉沉思,时而昂首吟哦,时而坐下来写几句,又摇摇头,把纸揉成一团。第二天清晨,工作人员发现纸篓里已装满了大半。”毛主席这种苦心孤诣,“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锤炼语言的精神,值不值得我们学习?(生:值得学习。)师:最后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由眼前景物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并做了哲理性升华。既然世间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的生活,在斗争中获得生存自由,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特别是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不是更应该竞自由吗?这实际是对被压迫人民的一种什么?(生:号召和呼唤。)对,如同说: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为生存自由而斗争。同学们看,毛泽东笔下的秋景,给人的总体感觉是什么?你能用四字短语概括这幅秋色图的特征吗?(生:色彩斑澜,生机勃勃)。是的,绚丽多姿,充满生机。(文字投影:绚丽多姿,充满生机。)师:古人写秋多怨秋、悲秋,什么“自古逢秋悲寂寞”、“风急天高猿啸衰”、“草本摇落而变衰”、“秋风秋雨愁煞人”等等。我们初中学过的马致远的《秋思》,高一学过的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不也是写秋的悲凉吗?那么,毛泽东笔下的秋为何如此绚丽多姿、充满生机吗?为何如此与众不同呢?(生:沉思,或讨论),这与一个人的什么有关?(生:与气度、胸襟、心境、性格、身份有关。)毛泽东最与众不同的是什么?他是一介普通书生吗?(生:不是。他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杰出的政治家。)是的,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哪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所以他的诗词也不同凡响,境界开阔,气势磅礴,充满豪情。古人云:“诗的品评在意境的高下,而意境的高下,又决定于人的品格的高下。”怪不得最后诗人不是顺势而问“秋光正好,何日再游?”而是出人意料地提出一个巨大而严肃的社会问题———“怅寥廊,向苍茫大地,谁 主沉浮?”一个“怅”字的含义是十分丰富的,课本注释说,它原指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思绪。其实,“怅 ”的本意是“望”,但“怅望”不是一般的望,而是心有所思,心有所想的望,是心有所念,心有所忧的望,也就是说“怅望”这个词包含着一个深邃的心境。自然界的一切是这样蓬勃、绚烂,而现实社会却又是如此沉闷、黑暗,“独立寒秋”的诗人,仰天俯地,怅望广阔的宇宙,心有所思,思有所忧。禁不住向苍茫大地发问:谁来主宰你的盛衰枯草?“主沉浮”的深层含义是什么?(生:主宰国家的命运,掌握民族的前途。)对,诗人“独立寒秋”,他不是想着自己被军阀追捕的处境,而是放眼宇宙,胸怀祖国,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忧思着民族的命运,这是一种什么心境?(生:这是忧国忧民的心境,是以天下为已任的心境,是一个革命伟人广阔崇高的心境。)“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全诗的“诗眼”。上阕就是这样通过写景,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表达了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文字投影:伟大抱负)。下面齐读上阕。

师:上阕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是怎样回答的呢?“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百侣”与上阕的哪个词呼应?(生:“独立”。)对。“橘子洲”是青年毛泽东与同学战友们常来游览的旧地,风物景观非常熟悉。旧地重游,很自然地回忆起往昔不寻常的岁月。下阕的领字是哪个?一直控制到哪里?(生:忆。“粪土当年万户候”。)下面请一位同学把这八句读一下。(生:诵读)“忆”应稍顿一下,突出其领字作用。以下几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师范读)我们大家再来读一遍。(生齐读)“恰”——正值,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采才华旺盛勃发,革命青年意气风发,正强劲有力;他们指点江山,“江山”代指什么?(生:国家大事。)“指点”就是评点、关心,并且写出激励昂扬的文章,宣传真理,蔑视权贵,把大军阀大官僚视为粪土。这几句是回忆往事以“抒情”方式回答“谁主沉浮”。师:可能有同学要问:为什么这几句就能回答“谁主沉浮”呢?哪位同学能根据你的理解解释一下。(生:这些青年有才华、有能力主宰国家命运)有道理。哪《沁园春•雪》里的“秦皇汉武”“唐宗宗祖”“成吉思汗”,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英雄、大豪杰,为什么诗人用一个“惜”字就将它们全部否定了呢?而发出“俱往点,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呼唤呢?这些“现在”的“同学少年”与历史上的英雄豪杰有什么不同?(生:历史的英雄豪杰“略输文采,稍逊风骚”,武功尚可,文治才华就差多了,“风流人物”应该是能文能武的杰出人物,英雄豪杰。“现在”这首词里所列举的包括诗人在内的“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他们有才华,有能力,能文能武,是真正的“风流人物”。)是的,这些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革命青年,这些意气奔放,才华横溢的革命青年,这些关心国家命运,斗志旺盛,蔑视权贵,敢为天下先的革命青年,不主沉浮,谁主沉浮?天不降大任于斯人,更与何人?所以说下阕通过抒情,艺术而巧妙地回答了“谁主沉浮”这一重大问题。(文字投影:意气奔放,才华横溢,心系国运,蔑视权贵。)

师:可能有同学又要问:下阕为什么不能直截了当地回答呢?譬如说:“承担大任舍我其谁,革命前途系于我辈。”“知识青年担当大任,仁人志士主宰沉浮。”这样不是更明白易懂吗?(笑问)我这两句诗写得比毛主席的怎样?(生:诗味不浓,像口号不像诗。)“稍逊风骚”是吗?诗歌讲究形象性,要把一个主观意念用具体的形象的画面来表现出来,而不是赤裸裸地说出来。这也是一切艺术的共性。毛泽东曾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像散文那样直说。”我这两句诗就太直白了,所以不像诗。

师:最后三句:“曾记否,到中流出水,江遏飞舟?”多么大的气魄!这么大的气魄当然能“主沉浮”。毛泽东青年时代就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鸿鹄大志,革命气概何其大也!下阕抒发了改造的旧中国,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命运大任的豪情壮志和革命情怀,所抒之情慷慨激昂。(文字投影:革命情怀)

五、归纳总结与欣赏歌曲。师:纵观全词,上阕写眼前的景物和心中的所思——谁主沉浮;下阕追忆往事,表现青年时代的革命精神和远大理想。上阕由“立”到“看”再到“问”,下阕由“忆”到“记”,思路清晰,情贯全词。通过学习,毛主席诗词那精练形象的语言,深远而优美的意境,那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而读诗最主要的是学会领会诗歌的意境,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学会领会诗歌的意境,我们要学会通过反复诵读,理清思路,展开想象,品味语言,知人论世等途经,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努力提高品评和鉴赏诗歌的能力。(文学投影:反复诵读,理清思路,展开想象,品味语言,知人论世。)下面让我们随着音乐画面走进艺术的天地,深入领悟诗歌的意境,真切感受青年毛泽东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播放多媒体课件之三:《沁园春•长沙》歌曲]

六、学生有表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词。

教学目标

1、品味诗词,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及文中壮阔激昂的意境。

2、感受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1、通过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

2、领会诗人主宰大地沉浮的博大胸襟和慷慨豪情。教学难点

1、从意象的角度了解关于湘江秋景和少年同学的描写。

2、领会浪遏飞舟的深刻含义。教学方法

1、语言品读法。通过朗读、品读、诵读,体会词中意象,把握词作情感

2、比较法。如对《沁园春 雪》《沁园春 长沙》的比较。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词并茂的国度,唐诗宋词是两座并峙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中亮丽的奇葩。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0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领一代风骚的人——他就是伟人毛泽东。他是领袖,是共和国的缔造者;他也是诗人、词人,他的创作为中国文学留下了绚烂的篇章。毛泽东用古典诗词写现代精神,他的诗词记录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生活,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追寻伟人的足迹,重回长沙,感悟领袖的宽阔胸怀、崇高心灵。接下来,我们要学习欣赏的是《沁园春 长沙》。

初中时我们学习了同一词牌的《沁园春 雪》,请大家一起来背诵。“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如果说《沁园春 雪》是通过描绘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对历史风云人物的评论来表现革命领袖高屋建瓴的宏大的政治气魄的,那么这首《沁园春 长沙》又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呢?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学生齐读文章,初步感受。学生自我评价,注意部分字的读音(橘,舸,遒,遏)

2、播放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读

3、整体感知词中所描述的画面

四副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浪遏飞舟图

三、分析

思考:上阕主要写什么? ———即景抒情(什么样的景——壮景)① 第一个整句:

寒秋时节,(诗人)独自一人卓然而立(于)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滚滚向北流去。

提问:这个整句的作用有哪些?———点明季节、交待环境、引出作者、铺垫下文。

② 找出上阕的文眼,(上阕由哪个字统领)由这个关键字,作者写到哪些景物? ———“看”字统领、借景抒情

明确:远眺: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静)

近观: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静、动)———>万类霜天竞自由(生机勃勃的秋景)

仰视:鹰击长空(动)俯视:鱼翔浅底(动)

历代的诗人、作家、一接触“秋”字,总是要发一通悲秋的感叹;在他们笔下,“悲”和“秋”永远难于分开。而前人以“秋”为题材的诗章词作,则更借凄清、萧杀、衰落的秋色状景托怨情、兴别恨,毛泽东的这首词却脱尽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扫衰颓萧瑟之气,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慨和高尚情操。———由“看”到“问”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前面作者主笔写景,这里笔锋一转,提出一个巨大而严肃的社会问题.谁来主宰人生的沉浮荣衰、掌握民族的前途、主宰国家的前途。这一非同寻常的发问是诗人由自然景观联想到人类社会与政治风云后发自内心的感慨。自然界中的万物尚且不畏寒冷而“竞自由”,显示自己的生命力,何况我们有思想有灵魂的人们呢?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怀、高远的抱负和凌云之志,升华了思想、拓宽了意境。

③下阕主要写什么——回忆往昔峥嵘岁月并情中显志。(从“曾”“忆”“往昔”等词语可以看出)

毛泽东年轻时求学长沙,与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等一大批有志青年进行了大量的革命活动。这是一群怎样的青年?从词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品格?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年轻有才华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奔放热情强劲有力 指点江山,关心国家命运 激扬文字,敢于斗争 粪土当年万户侯。蔑视反动军阀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词人巧妙地以设问形式,回答了上阕“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也形象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

小结:自古以来,秋天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更多的是一副残败、萧瑟之景。而在毛泽东的视野里,却呈现出一幅勃勃的生机。作者借景抒情,以绚丽的秋日之景体现出了自己博大的胸襟和积极的进取精神 作业:

1、背诵课文

2、理解作者高昂的革命情怀

3、掌握诗词中的意象

(一)导入

1.幻灯片展示青年毛泽东的照片一桢。

2.请同学说一说你心中的毛泽东。(学生主要了解其军事、政治上的成就)3.师补充: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领袖,人民心中的“红太阳”,而且是个优秀的书法家、诗人。他的“毛体”书法,气韵生动,豪气冲天(出示《沁园春·长沙》手迹)。他的诗句更是脍炙人口。我来说上句,请同学们对下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以上这些诗词,让我们对毛泽东的风格有一个整体认识,就是豪放。毛泽东自己也说过:“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今天我们来学习《沁园春·长沙》,更具体深入地感受一下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说明]第一,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强调了预习的重要性;第二,导入设计比较活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三,使学生对作者及其作品有个感性的认识和初步的感受。

(二)诵读

学生先自由诵读《沁园春·长沙》,再请2生个别朗读,充分演绎自己对本词情感的体会。最后听录音朗读。

[说明]自由朗读可解决词意,个别朗读可展示个人风采,调动积极性,录音朗读后让生对比己之不足,师可相机指导诵读。

(三)整体把握《沁园春·长沙》

1.《沁园春·长沙》描写抒情主人公的活动,主要用了 哪几个动词?

明确:立、看、怅、问、忆、记。2.从内容上看,一个“看”字,引出景物,一个“忆”字,引出叙事,一个“问”字,引出抒情。请具体说说所“看”之景,所“忆”之事,所“抒”之情是什么?(生品读思考后个别回答)

明确:(1)所“看”之景是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景。生个别回答,同时马上追问:你由哪些内容得出“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等特点?生会以诗句“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竞自由”来作答。再追问:你可否将这几句具体品赏一番?生会渐次品赏各句意象所表现的生机与气势,如点出 “万山、层林、漫江”等意象的宏伟壮阔,“红遍、尽染、碧透”的色彩绚烂、生机盎然,“击” 的搏击长空、矫健有力,“翔”的自由自在、任意遨游等等各处。此生若有疏漏,可由其他学生补充或师生共同补充。

由此引入本段所写秋景和古人笔下秋景不同情调的对比,使学生了解毛泽东博大的胸怀和昂扬的革命精神: 古人有“悲哉,秋之为气也”、“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秋景描写,萧瑟惨淡,情调悲凉低沉。毛泽东笔下的秋景则生机盎然。“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的秋景,实乃作者博大的心胸,昂扬乐观的革命精神的体现。

(2)所“抒”之情是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可先让生试译“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可知此句是问谁来主宰国家民族的命运,稍作引申即可得出结论。师再问“谁来主沉浮,本词中有无回答”,引出学生对所忆之事中“同学少年”的注意。

(3)所“忆”之事是正当青春年少的同学少年以天下为

己任、忙碌积极的战斗生活。可让生概括此处同学少年的行动特点,如以天下己 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等。此处幻灯出示毛泽东青年时期在长沙求学时的相关事迹:在长沙第一师范学习和工作时,常与蔡和森、何叔衡等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一道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他们在长沙组织了“新民学会”,创 办了《湘江评论》;1915年5月,袁世凯接受了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毛泽东印发了反袁文章;1919年至1920年,毛泽东和何叔衡等领导了湖南人民驱逐反动军阀张敬尧的斗争,接着又向湖南军阀谭延闿、赵恒惕展开英勇斗争„„ 师点拨:正是这样的同学少年可主苍茫大地之沉浮,非常含蓄地回答了上阙的问题。

由上可知,本词写景、叙事、抒情浑然一体、水乳交融。生齐读,体会特点。(教师诵读指导:上阙“看”字和下阙“恰”字都是领字,两字后要稍顿,突出领字作用。“看”字所控7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万类霜天竞自由”要读出彻悟、慨叹之情。“恰”字所控7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

[说明]第一,这些动词具有贯穿全词线索的作用。通过内容讲述,使学生大体上能理解本词内容。第二,上阕与下阕分别以写景与叙述为主,同时又融抒情,第二问有助于学生提高概括能力,把握诗歌思路和诗歌主旨,并通过教师的追问使学生把握由多个意象组合而营造的意境,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四)赏析意境

1.什么是意境? 幻灯展示两段文字:

(1)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辞海》 1999缩印本第2453页)(2)什么是意境?„„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 它的色相、秩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景。(宗白华《美学散步》,海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

由此可见,意境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

(1)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意象、画面、场景。

(2)我们能从这个意象、画面、场景中感受到有一种情绪感受在弥漫。2.幻灯展示写秋景的诗句:(1)霜叶红于二月花;

(2)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同桌互相讨论,试以一例进行说明。

明确: 如“霜叶红于二月花”句。每个季节都有最美的景色。如春花、夏荷、秋月、冬雪。如李后主“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句充分地表达了惜花的情。杜牧诗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染红的秋叶,比春花更红、更艳、更美的秋叶,由此我们可感受到诗人对秋叶的喜爱。景物里充满着诗人的情趣,而诗人的情感也在景物上得到了体现。如“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段。“多情自古伤别离,更哪堪冷落清秋节。”在往十里长亭的路上,莺莺怀着伤感看着一路风景,唱出这支动人心弦的曲子[端正好]。“碧云天”,是说天高云淡,寥廓苍茫,令人无端生出孤独渺小之感。“黄花地”,满地菊堆,写出了无心摘花的郁闷,借此透露了惜别的情怀。“西风紧”,西风瑟瑟,使人感到一阵寒意和凄凉。“北雁南飞”,每逢秋季,雁就从北方飞向南方避寒过冬,而张生就要北上。这种对比,更衬托了莺莺的离愁。“霜林醉”,满川红叶,不失为一种美景,杜牧就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赞词,可是当莺莺面对那一片霜林,生出怎样的感受呢?在她看来,红红的枫林是她伤心的血泪染红的。这就是移情于景。在[端正好]里,秋日的天空、秋花、秋风、秋雁、秋林,每一个意象都充分地表现了愁绪,五个意象就像电影蒙太奇一样拼合在一起,就更加有力的表现了令人黯然的离愁别绪,更强烈地渲染了阔远萧瑟的悲凉意境,秋景瑟瑟,离情依依,情景交融,意境优美。3.赏析《沁园春·长沙》 的意境。要求:

(1)描述呈现的秋景 同学们以“我看见„„”为开头,描述秋景。(2)概括: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沁园春·长沙》通过山红水绿等静景的色彩美和动态的雄壮美反映了色彩绚丽、生机勃勃的秋景。(3)结合背景,体味情绪

明确:《沁园春·长沙》描画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与毛泽东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立意契合。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有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胸怀和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所以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壮志,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说明]第一,由景到情,情景交融,使学生掌握毛泽东词意境的特点和赏析意境的方法;第二,通过创作背景的介绍,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的主旨,体会作者的革命精神;第三,让学生通过比较,理解毛泽东诗词的艺术特点。

(五)课堂总结

1.请同学们以“《沁园春·长沙》赏析”为副标题,给它拟一个正标题。2.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题目,可以进行比较。

3.布置作业:以所拟的标题为题,写一篇短小评论。

6.沁园春长沙教案 篇六

一、导入

有这样一个人物——

他是古今中外100位名人中的一位;

他是世界十大著名军事家之一;

巴基斯坦总理本•布托说:他是巨人中的巨人;一个世纪,也许一千年只能产生一位;

白求恩说:他是一个盖世英才,他一定会改变这个世界。

当年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说: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和诗人!

同学们说:他是谁?

再过8天,12月26日,我们将迎来毛泽东115周年的诞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词《沁园春长沙》,感怀伟人壮年的激情吧!

二、朗读。

1、指名朗读。点评。

2、指导朗读,然后范读:注意节奏、轻重、快慢、领字。

注意动词:诗人巧妙地用几个动词将内容和感情连接起来:立、看、问、忆、记。读得连贯。

3、齐读。

三、鉴赏景物意象,理解思想感情

1、这是一首登临词。

年轻的杜甫,登临泰山,有感泰山的巍峨,抒发“一览众山小”的抱负;失意的陈子昂,登上幽州台,追溯燕王的爱才,“独怆然而涕下”,感叹怀才不遇的苦闷;盛唐才子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目睹景物的深广,留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名句„„诗词,是用来抒写心志的。

(板书:诗言志)

一九二五年,三十出头,正值壮年的毛泽东,来到长沙,这个他曾经学习、探索、实践革命真理八年之久的火热土地。站在橘子洲,他看到了什么呢?抒发了什么呢?

找出写景的词句,齐读一遍。

2、小组讨论:找景物——析特点——识心胸。

引导各小组代表按问题发言——

山: “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气势壮阔,色彩绚丽。

林:“层”表现了树林的重重迭迭,“染”字活画出岳麓山一带枫林,仿佛人工染成一样的壮美景色。气势壮阔,色彩绚丽。

江:“漫”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透”表现了江水碧绿清澈。

舸:“百”写舸之多,“争”给碧绿无尘的江面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充满活力,生气。

鹰:“击”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展翅迅猛有力地拍打的矫健勇猛的雄姿。奋进勇猛。

鱼:“翔”精当地把鸟不扇动翅膀的盘旋回飞的状态用来描写游鱼在水中自如轻快的神态。自由灵动。

总之:景物特点是——宏伟阔大、绚丽多姿、生机勃勃(有气势、雄壮、充满活力„„),表现广阔心胸。

(边点评边板书:壮美秋景)

3、引导理解诗人具体的思想感情:抓住关键语句,是把握思想感情的重要方法。这首词提出一个问题,是整首词要解决的中心,是“词眼”,同学们说,是哪一句呢?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啊,原来,他面对大好的河山,想到的是这片河山,这个国家,应该由谁来主宰命运!

穿插时代背景: 1925年,国共合作,革命领导权到底归谁的问题,成为党内外争论的焦点。这首词反映的正是诗人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②对这个问题,本词有没有作出回答呢?

下阕巧妙地作了回答:

才华横溢、忧国忧民、敢于斗争、追求真理、志存高远、不顾个人得失、激流勇进的人们(当然包括诗人自己)

③小结思想感情: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

(板书: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

3、再现情景。

诗人通过壮美秋景,能体现如此广阔的胸怀,是因为心中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

让我们想像一番这幅景吧,看能不能产生共鸣。

播放伴读音乐,想象自己就是作者,再现情景:你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教师引导:一重重的山,连绵不断;层层叠叠的枫林,是谁把你染红?红得那么深,那么透,那么热烈!滔滔的湘江呀,江水满溢,多么壮阔!江水碧绿一片,这是生命的颜色,江面,百船前行,奋力争先,热闹非凡!仰望天空,高入云端处,雄鹰在展翅翱翔,俯视江水,清澈见底中,一群群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动,看得见白亮的鱼鳞在闪动„„

——壮阔的景,豪迈的情。

4、同是写秋,下面一段散曲写什么秋景,有什么不同特点,表现什么思想感情?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

点拨:经霜的红叶就像喝醉了酒,那是离别的人儿,哭出了鲜红的血染成的——寄托悲伤凄凉的离别之情。

“自古逢秋多寂寥”,悲秋的诗句还有很多很多。

投影展示: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唐•白居易《琵琶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无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秋思》)

5、小结:有言道,我手写我心,其实秋天的景色并无两样,因为毛泽东具有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胸怀,所以一扫纤弱文人笔下寂寥悲凉之气,是那么地蓬勃富有朝气。

在诗词中,“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会借助事物寄托情感,这些事物就叫做意象。我们在读诗词的时候,要认真分析意象特点和蕴含的思想感情。

四、深化感悟,背诵课文

1、自古英雄出少年,英雄少年多立志,岳飞立誓“精忠报国”,鲁迅表白“我以我血荐轩辕”,周恩来决心“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都是青春年少之时。这首词被称为毛泽东的“长沙志”。

其实,毛泽东早在16岁的时候,就曾对不愿他离开家乡的父亲,留下了这样的诗: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2、带着诗人的豪情壮志,背诵这首词,联系自己的实际,回味感受。

五、总结:本词是高中课本第一首诗词,通过鉴赏秋天壮美秋景,感悟伟人壮志豪情,我们学会了找意象、析特点、悟感情的诗歌鉴赏方法。

六、作业:

1、摘录本词中精彩的句子。

2、搜集鉴赏写秋的诗句。

3、联系社会和个人实际,写一篇本词读后感。

参考题目《做志存高远的时代青年》

板书设计

诗言志

7.《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篇七

一、导语设计

大家印象中的毛泽东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一个思想的引领者

一个卓越的文学家

一个坚定的革命家

一个普济众生的神

这是建国之后的毛泽东。那么年轻的毛泽东又是什么样子呢?从他的《沁沁园春·长沙》中就可以窥见一角。

二、品读鉴赏

1、了解背景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在蓬勃发展。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2、诵读欣赏

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抓住关键词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三、诗歌鉴赏

1、研读上阕,分析鉴赏

(1)开篇三句交代了什么?

明确:时间(寒秋)、地点(湘江、橘子洲)、人物(独立),以天、地、人三才开篇,境界开阔,表现了诗人广博的胸襟

(2)哪个字概括了诗人笔下秋天的整体特点?

明确:“竞”,它显示出了秋天生机勃勃,有着强健的生命力。

(3)上阕的湘江秋景图,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

空间上

山上的层林——山势绵延,树木深茂,色彩浓艳鲜明

江中的百舸——河水丰盈,船只众多,感觉昂扬奋进

空中的雄鹰——天空开阔,秋高气爽,飞翔雄姿矫健

水底的游鱼——江水明澈,秋水长天,游动欢愉自在

状态上

静态美——火红的枫林,碧透的江水,色彩绚丽

动态美——争流的百舸,飞翔的雄鹰,欢愉的游鱼,强健雄壮

这些意象,一反传统秋词的萧瑟凄凉,而是广博,宏伟,雄峻,绚丽,竞相向上,生机勃勃。

(4)过渡衔接

面对如此壮景,诗人自然而然发出了疑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谁是这片大地的主宰?这让我们想到了毛泽东的另外一首词——“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那么,谁是英雄?

2、研读下阕,分析鉴赏

(1)下阕写了哪个时间的事情?

明确:寻找关键词“曾”“忆往昔”

(2)下阕描绘的主体是谁?他们具有怎样的精神?在做什么事?

明确:“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他们年华正美,才情正盛,壮志满怀,甚至把“万户侯”这个古代文臣武将的最高追求看做粪土一样,他们把拯救中国、拯救民族当做自己毕生的追求!

(3)结尾三句体现了一種怎样的精神?

明确:“击”,“遏”,一种强劲的力量扑面而来,这种力量不仅来自身体,更来自精神,这是为了主宰个人命运,为了拯救民族未来,上下求索,青春的激情在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双重支配下完善着人生的责任和价值观。

四、生命的强劲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来品读这首《沁园春》,你会发现,它不仅是一首抒情表志的诗,更是一首生命的颂歌!

万山,不寂寥,“万山红遍”,是舞动生命的火焰!

层林,不冷寂,“层林尽染”,是用经霜的色彩斑斓竞相绽放生命的华彩!

万物,不凋谢,“竞自由”,是自由自在的生命律动,是自由自在的生命境界,是自由自在的生命的振奋精神!

人,不消沉,“同学少年”,是年华正美、才情正茂的青葱岁月,是“以天下为己任,救民于水火”的蓬勃的精神力量!

现在,让我们重读这首诗,体悟诗歌中蓬勃的

生命力、高昂的青春激情!

上一篇:商务谈判实训报告最终要点下一篇: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