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发展战略

2024-10-27

中国大学发展战略(共8篇)

1.中国大学发展战略 篇一

中国大学发展史

近代中国大学的发展史

综观百年来中国大学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其发展模式的转换大致可分为七个时期。第一时期(1862年至1894年)。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批培养外语人才和军事技术人才的专门学校。它们不同于传统封建教育机构,不是培养作为各级封建官吏的“治才”,而是培养通晓各国语言和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的所谓“艺才”。

第二个时期(1895年至1911年)。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全国性学制——《癸卯学制》。直到辛亥革命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层面、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弥漫着一种浓厚的“以日为师”的氛围。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步时期,是以日本为模式的。

第三个时期(1912年至1927年)。民国初年在蔡元培主持下所进行的教育改革形成的新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对清末颁布的《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内容作了相应的改革。其间,教育部还陆续公布了《大学令》、《大学规程》、《专门学校令》、《公立、私立专门学校规程》和《高等师范学校规程》等一系列有关高等教育的法规法令。在蔡元培以德国高等教育为模式对北京大学进行深刻改造的同时,另一所国立大学——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东南大学迅速崛起。

第四个时期(1927年至1949年)。在此22年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主旋律是,在融合美国和欧洲各国特点的进程中,以美国模式为基本走向,表现出一种比较主动地吸收和借鉴欧洲各国高等教育经验的倾向。

第五个时期(1949年至195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几乎重复了半个世纪以前走过的路径,即学习、借鉴的目标单一而集中,那就是以苏联为榜样。

第六个时期(1958年至1977年)。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逐渐走上了一条摒弃一切外国“模式”,复归“传统”的道路。从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完全是关起门来革教育和文化的命,在经历了高等学校三年不招生、工农兵上大学和在工人阶级领导下的“斗、批、改”之后,力图清除一切外国模式的干扰和影响的目的似乎已经达到,但事实是,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第七个时期(1978年以后)。在经历了闭关锁国20年所带来的种种灾难之后,随着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确立,中国的高等教育重新走向世界。进入90年代,政府陆续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一系列法规,借鉴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加快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在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曲折之后,终于有了明确的、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同步的理念、目标与方向。

建国后中国大学的发展史

【各个大区重点建一所大学】

1950年:决定建设两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1951年:华东大区——复旦大学

1952年:华中大区——武汉大学

1952年:东北大区——吉林大学

1952年:华北大区——南开大学

1953年:西北大区——兰州大学

1953年:华南分区——中山大学

1953年:西南大区——四川大学

1951年:决定建设中央直属的高级军校——南京军事学院

1952年:决定组建自己军队的技术学校——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

西安地区——西北大学

云南地区——云南大学

山东地区——山东大学

闽南地区——厦门大学

南京地区——南京大学

北京地区——北京大学

【1954-10-5】《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指定6所学校为全国性重点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医学院、北京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国家统一计划,条条块块管理”1958年高教管理体制改革时期:

【1959-5-17】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指定以下16所高校为全国重点大学,试招研究生: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

——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北京医学院、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1959-8-28】又增加4所重点大学:

——协和医科大学(第2次复校)、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国防科大+哈工程)、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通讯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960-10-22】中发(1960)868号酉字《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决定在原来20所(16+4)重点大学的基础上,再增加44所重点大学,原有的(校名前加☆的)和新增加的共64所:

【综合大学13所】☆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山东海洋学院、兰州大学

【工科院校32所】☆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工学院、东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华中工学院、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邮电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铁道学院、北京化工学院、唐山铁道学院、吉林工业大学、大连海运学院华东水利学院、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纺织工学院、同济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中南矿冶学院、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师范院校2所】☆华东师范大学1☆北京师范大学

【农林院校3所】☆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农机化学院、北京林学院、【医学院校5所】☆中国医科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北京医学院、北京中医学院、中山医学院

【外语政法4校】北京外国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北京政法学院、北京对外贸易学院

【音乐体育2校】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体育学院

【军事院校3所】☆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通讯工程学院

【1962-12-11】国务院通知厦门大学列入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由于学校接到通知很晚,到了年底部分师生已经离校,没有宣布,习惯上仍称1963年全国重点。

【1963-09-12】教育部通知,增加3所全国重点高等学校:

——厦门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上来。”

【1964-10-24】书记处觉得应该再增加一所农业院校,教育部接到口头通知南京农学院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建国以来国家批准指定的重点高等院校

——南京农学院(1960年归教育部,1980年归农业部)

至此,全国重点高校共68所。

“统一领导,分散管理”时期:

【1978-2-17】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恢复文革前60所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并增加28所高校为重点大学。1977年5月2日提出要办重点大学,集中优秀人才办。到1981年全国共有重点大学98所。

下列既是常说的1978年88所全国重点大学。其中:

【综合类17所】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

——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

——湘潭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西南政法学院

【理工类53所】

——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海洋学院、长沙工学院

——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吉林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重型机械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

——大连工学院、东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华中工学院

——北京工业学院、北京航空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邮电学院、北京化工学院

——大连海运学院、华东水利学院、华东石油学院、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纺织工学院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武汉地质学院、徐州矿业学院、中南矿冶学院

——南京航空学院、南京气象学院、华东工程学院、武汉建材工业学院、西北轻工业学院、——武汉测绘学院、长春地质学院、阜新矿业学院、大庆石油学院、华北电力学院

——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农学类九校】

——北京农业大学、北京林学院、镇江农业机械化学院

——南京农学院、华中农学院、华南农学院、西南农学院、西北农学院、沈阳农学院

【医学类六所】——北京医学院、上海医学院、中山医学院、四川医学院、北京中医学院、南京药学院

【外国语二所】

——北京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

【艺术类一所】

——中央音乐学院

〖注一〗:文革前68所重点高等学校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北京政法学院、北京体育学院、北京外贸学院、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等八所高校没列入1978-2-17恢复和办好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名单内。

〖注二〗:1978年到1981年陆续追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有10所:

——湖南大学(1978年8月,根据国务院国发27号文件决定湖南大学改由第一机械工业部和湖南省双重领导,以一机部为主,并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

——成都工学院(全国科学大会后,中国科学院从地方要去四所学校之一,1978年10月划归中国科学院,更名为成都科技大学,成为重点大学,1980年10月改属原国家教委)

——北京语言学院(1979年2月列入全国重点大学,增列原因是对外汉语教学招生的需要)

——北京体育学院(1979年9月18日批转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统一领导,分散管理的决定的报告》,该院又列为全国重点学校)

——江西农学院(1980年11月江西农学院更名江西农业大学,它是江西第一所全国重点大学。1970年7月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和江西农学院合并)

——山西农学院(1979年7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大寨农学院并入山西农学院,同年山西农学院更名山西农业大学,被列入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此后雁北、运城农学院也并入)

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中国人民大学(1978年7月7日,国务院恢复1971年4月撤消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务院在国发[1978]129号文件中重申: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大学。)

——中央民族学院(1979年8月召开全国第五次少数民族学院院长会议,该校被列入全国重点高等学校)

——北京对外贸易学院(1973年北京复校)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78年后复校)

〖注三〗:长沙工学院(1978年6月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发《关于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的通知》〔国发(1978)110号文件〕。将长沙工学院改建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列入解放军序列,执行兵团级职权。国防科委代管)

〖注四〗:其他部属重点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79年7月国务院决定校名“中国首都医科大学”,1985年改称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这是协和医学院第三次复校)

——北京政法学院(1979年重建)

——东北师范大学(1950年4月归教育部,1958年10月吉林省接管。1978年2月省部双重领导,1980年8月归教育部。)

——石家庄铁道学院(1978年 1月13日更名为铁道兵工程学院,1984年改现名)

——北京广播学院(1978年被列为部属重点大学)

——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华东分院负责筹建,1958年成立)

——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1978年黑龙江工学院被中国科学院要去,改用此名)

【“七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10所及15所)

1984年国务院批准全国10所重点建设大学和15所重点投资建设的大学: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1984-9-25国务院批准14所大学为重点建设院校,国防科大是其中之一)

——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于1985年被列为国家“七五”重点建设工程)

【“八五”国家重点建设的14所高校】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农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是“七?五”、“八?五”期间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15所重点院校)

【“九五”期间“211工程”建设规划任务】

1996年8月,首批通过“211工程”立项审核的27所(注:非预审)。

一、首先重点建设2所高等学校,使其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上,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国际上确立较高的声誉和地位。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二、着重提高和改善25所左右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密切相关、重点学科比较集中、承担较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任务的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基础设施条件,使其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有显著提高,一些重点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并在高等学校中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南大学。

〖注〗:继1996年8月,首批通过“211工程”立项审核设的27所大学之后,1997年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厦门大学等院校陆续加入“九五”首批“211工程”建设的50所院校,截至2003年,入选“211”工程大学总共达到95所。

【“十五”“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000年重点建设的22所大学:

——1清华大学、2北京大学、3中国科技大学、4南京大学、5复旦大学、6上海交通大学、7西安交通大学、8浙江大学、9哈尔滨工业大学、10、北京理工大学

11、吉林大学

12、武汉大学

13、天津大学

14、南开大学、15东南大学、16、华中科技大学

17、西北工业大学

1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厦门大学、20大连理工大学、21东北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是“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重点建设的22所大学之一)

“211工程”“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2003年教育部公布的95所“211”工程大学】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吉林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

——无锡轻工业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青岛海洋大学

——石油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工业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云南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92所】

2002年并掉8校:100-8=92所

——杭州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

——吉林工业大学、山东工业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武汉水利水电大学【100所】

2004年追加3家:92+3=95所

——北京广播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95所】

【教育部公布985工程重点建设38所高校名单“985工程”】

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制订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将“若干所”正式列入其中,明确指出“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

一、目标定位:“世界一流大学”

签约时间校名

【1998-05-04】北京大学

【1998-05-04】清华大学

二、目标定位:“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

【1999-11-08】浙江大学

【1999-07-26】南京大学

【1999-07-27】复旦大学

【1999-07-27】上海交通大学

【1999-07-25】中国科技大学

【1999-09-11】西安交通大学

【1999-11-14】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1-04-20】北京理工大学

【2002-08-24】北京师范大学

以上的大学即所谓的“2”+“9”工程,是国家投资建设大学的重中之重。

【五十六所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

一、首批正式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22所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198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22所高校首批试办研究生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医科大学。

二、1986年第二批试办研究生院的高校10所:

1986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10所高校试办研究生院:中山大学、东南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因北京医科大学和上海医科大学分别合并到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目前实际只有31所研究生院(1+22+10-2=31)。

三、2000年第三批试办研究生院的高校22所:

2000年6月教育部又批准了北方交通大学等22所高校试办研究生院:北方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山东大学、石油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兰州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2002年5月,教育部批准了哈尔滨工程大学、海河大学2所大学试办研究生院。后来又批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办研究生院。

至此全国总共有56所(31+22+2+1=56)研究生院。

2004年教育部指定全国34所考研自行确定复试录取线的高校:

【首批拥有教授任职资格审批权的高校(32所)】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

【三十一所副部级大学】

一、1992年中央指定14所书记、校长职务由中央管理的高校: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14所高校的党委书记、校长职务由中央直接任命,书记和校长享受副部级待遇。

二、2000年增加7所: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

三、2003年12月再新增11所: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注:迄今为止,全国副部级高校总共31所。北京医科大学已并入北京大学,因此14+7+11-1=31所)

从1952年起,教育部指定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学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如北大、清华、人大、复旦等。70年代末,只有不到30所,然而从90年代中后期起,急剧扩编,至今已有72所大学纳入教育部直属大学。这些大学只是教育部直属的,他们中有的纳入全国重点大学(如全国六所、十六所、六十四所、八十八所重点大学,211工程95所重点大学,985工程38所重点大学),有的则不属于全国重点大学。到目前为止,仍有十几所教育部直属大学未纳入国家211工程(即不属于国家重点大学)。因此教育部直属大学与全国性重点大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可混为一谈。当然全国的著名的重点大学主要集中教育部直属大学这个集团,除外还有直属中科院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国防科工委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72所教育部直属大学名单: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无锡轻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青岛海洋大学武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兰州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石油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广播学院河海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矿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东华大学中央戏剧学院长安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

【国防科委院校7所】

国防科工委院校是规模仅次于教育部直属院校的另一个大学集团。1952年,中央指定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所大学为国防院校。

国防院校后来又改名为国防科委院校。从50年代后期,先后又有西北工大、成都电讯、南航加入到国防院校的行列,至1963年我国共有八所国防科委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航空、航天)、北京理工大学(导弹&坦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导弹)、上海交通大学(船舶&火车)、西北工业大学(飞机&导弹&船舶)、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太原机械学院(兵器)。

1966年,国防科委院校在上述八大院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西军电(西电)、南炮工(南京理工)。

七十年代初国防科委院校解散,哈工大分配到七机部(航天部)。哈军工解体为国防科技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分别划归中央军委和六机部(船舶部)。上海交大分配到六机部(船舶部),后来又转到教育部。北航、西工大、南航归到三机部(航空部)。北理工、南理工归到五机部(兵器部)。电子科大(成都电讯)、西安电子科大(西军电)被分到四机部(电子部),后来又归到信息产业部。

2.中国大学发展战略 篇二

关键词:中国制造,中国创造,战略调整

1“中国制造”的辉煌与尴尬

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 就是一部“中国制造”的成长史。我国造业起步较晚, 但是改革开放30年来, 中国制造业还是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超越。我国制造业在1980年占全球的1.5%, 只有巴西的一半, 1990年超过巴西, 排名第八, 2000年达到7%, 排名第四, 2006年超过日本, 排名第二, 到2009年,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总值中所占比例已达15.6%, 许多行业或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 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这是一个成长的曲线, 而且是非常稳健和迅速的。

我们很多人也很清楚的认识到, 我国制造业是很大, 但不强。我国大多数工业企业仍处于产业链中的底端, 那是因为制造, 不参与到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销售等环节中去, 所以, 产业附加值很低。由中国企业联合会的“2009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数据显示, 2009年我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27.49%、31.21%, 而利润总额却比上一年下降了18.27%。这固然有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因素, 但也暴露了中国制造业盈利能力不强的问题。

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 2008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亏损, 部分企业倒闭。2009年以来, 紧缩性货币政策所带来的效应凸显, 再加上人民币升值, 原材料上涨, 国际油价高企, 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 中小企业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创造了“中国制造”的核心军团——中小企业, 也成为“中国制造”危机中最大的受害群体。

2“中国创造”与时代要求

2003年11月, 河北卫视台节目上, 奚振军, 一个对发明创造有深厚的实践能力的人提出:我们不但要把我们的“中国制造”推向世界, 更要把我们的“中国创造”推向世界。这是“中国创造”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被首次提出。

中国创造相对于中国制造, 是个全新的概念。如果说“中国制造”更强调地域概念, 也就是说只要在中国疆土内制造的, 无论他是外资的, 还是合资的, 还是国产的, 都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强调的是所有权概念。只要是技术、品牌、利益等属于中国资本控股所造的, 即版权属于中国, 无论它是在中国生产或国外生产。

2006年的“十一五”规划中, “中国创造”的理念被郑重提出。经过五年的奋战, 在2010年的“十二五”规划中, 其又被作为重中之重提出来。十二五规划将主要围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改善民生两大主题展开, 而未来5年也将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攻坚之旅。高端制造业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重中之重。发展高端制造业不仅是面向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也是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重要途径。可以看出, 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是十二五规划的一个重点目标。由此, “中国创造”的思想逐渐被国家各个阶层和领域接受、发挥、拓展, 而且对后“中国制造”时代的产业转型和突破提出了新的思路。承载着这种转型的大量中小型企业在具体实践中如何操作, 成为新的课题。

3 制造业的转型战略思考

著名学者郎咸平提出, 制造业的出路在于提升价值链竞争力。他认为, 产业链竞争是“6+1”的环节, “6”是6大软性环节:一是产品设计, 二是原料采购, 三是长途运输, 四是订单处理, 五是批发经营, 六是零售;“1”是硬性环节:制造环节, 也是附加值最低的环节。这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思考。每一个企业都想站到价值链的上端, 但如何行进和跨越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累积等屏障, 如何寻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是中国企业、尤其是大量中小型企业的当务之急。本文在这里做一些简单的探索, 以供指正:

3.1 重新审视成本管理

麦肯锡曾这样评价中国企业:“成本优势的巨人却是成本管理上的侏儒”。在资源成本优势不存在的时候, 对内部成本管理的重新梳理是对中小企业主的新挑战。“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依赖于能源、原材料、劳动力、土地、税收等系列硬项资源的低廉, 实行的是粗放型的成本管理。真正藉由ERP、BPR、MRPⅡ等现代管理软件或系统的管理运作实现的经验效益促进的成本下降, 是非常少的。而成本领先策略, 是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利器之一, 即使是世界500强企业, 也不余余力的在缩减成本上下功夫。中国企业在这方面, 任重而道远。

3.2 必须进行产业价值链延伸

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企业, 永远无法获得较高的利润和广阔的生存空间。产业价值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沉淀了大量的时间、财富和智慧。我们的企业必须认清这种格局和发展态势, 制定长远战略规划, 厉兵秣马, 全面整合企业资源和能力, 寻找切入点和突破口。

3.3 搭建战略联盟, 在竞合中成长

对大部分企业而言, 整合实力相当的行业企业主动参与并引导国际分工格局, 实施“以我为主”的发展战略, 争取局部突破, 提升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战略选择。很多优秀的企业家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2001年, 任正非就提出“以合作联盟等方式, 改变全球竞争市场的格局”的联盟策略。可以说, 这正是一个转折点。

3.4 凝练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保证企业在产业竞争中有力御敌的致胜之道。对于中国制造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而言, 以下两点能力是需要增强和凸显的:

(1) 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并不是什么都要由我们自己研究、发明和开发。自主创新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要加强原始创新, 要在各个生产领域内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重大的技术发明;二是要突出加强集成创新, 使各相关技术成果融合汇聚, 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要在广泛吸收全球科学成果,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 充分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体有三种主要类型, 即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对于制造业而言, 这三点尤显重要。技术创新可以保证企业缩短产品市场生命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或者是增加附加价值;管理创新可以保证企业将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手段、新的管理模式等要素组合引入企业管理系统以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所有创新活动都有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持续激励, 通过制度创新得以固化, 并以制度化的方式持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这是制度创新的积极意义所在。

(2) 品牌培育能力。一个优质品牌的背后, 是复杂的企业综合竞争力。我们大量制造企业处于OEM阶段, 缺失对市场的深度把握。而品牌意识的建立, 可以帮助企业从产品设计、定制化生产、整合包装、个性化广告、独特销售渠道选择、供应链和经销链条的建立和完善、售后服务等相关层面强化自己的综合能力。而拥有自己的优质品牌, 就是拥有了长程核心竞争力。

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是中国企业的发展方向, 也是中国企业的发展出路。但是, 要加快推动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要实现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战略转型, 还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只有企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成本, 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出发, 创造自主的知识产权品牌和价值, 才能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腾飞的创业过程, 企业有了核心技术, 国家才有和国际竞争的实力, 中国才不会继续沦落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车间, 才有打破西方垄断的希望, 民族制造业才能够得以发展和复兴。

参考文献

[1]徐匡迪.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J].中国发展观察, 2005, (4) :13~15.

[2]路甬祥.制造业的创新与竞争力[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03, (3) :4~15.

[3]冯原.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与国际竞争力[J].改革 (重庆) , 2005, (7) :2531.

[4]胡祖六.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关键在IP.世纪大讲堂, 2006.

[5]林伟贤.创新中国.东方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6.

[6]孙广明.延伸研发设计和营销管理两个环节——春兰着力锻造产品价值链.商品量, The Merchandise and Quality, 2007, (26) .

[7]杨锡怀, 冷克平.企业战略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158-178.

3.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发展战略 篇三

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发展目标及路径

作为中国整体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中国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必须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拓展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围绕培育竞争新优势和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坚持改革创新、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示范集聚的原则,着力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和市场活力,尽快将服务外包产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落地到具体的执行层面,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发展目标是,今后3年培养出一批中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国际型人才,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服务外包知名企业,建设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创新能力强、体制机制先行先试的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人才队伍规模和素质进一步提高,吸纳大学生就业的数量大幅增长;服务外包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国际服务外包业务规模年均增长25%以上;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服务外包业务占比不断提高;区域布局明显改善,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调有序的良性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服务外包企业的专业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服务外包产业政策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到2020年,服务外包产业国际国内市场协调发展,规模显著扩大,结构显著优化,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成为中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提升产业价值链的重要途径。(中国服务外包发展路径见附表)

服务外包企业发展策略

1.明确外包服务的类型

外包承接企业可能选择的外包服务类型主要有: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业务流程外包(BPO)业务、知识流程外包(KPO)业务和捆绑外包业务。对于外包承接企业,将基于不同类型业务的吸引力和自身的竞争优势,明确业务定位。

2. 选择合适的运营模式

对中国外包承接商来说,在确定了业务定位后,还面临运营模式的选择。

首先,服务外包承接商可立足中国境内为跨国公司提供服务。其次,中国的外包提供商可以通过为在海外开展业务的国内公司提供服务而实现增长。这两大模式为中国外包市场的中短期增长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前景,这是任何全球竞争对手都无法与之相比的。要在这两种情形下取得成功,中国外包服务提供商必须发展能力,使之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提供捆绑服务和端到端流程管理产品,以适应其客户业务的广度和复杂程度,这涉及应用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财务与会计、人力资源管理和采购等领域。

3.制定切实的运营策略

对于服务提供商来说,运营策略的制定应紧密围绕为客户创造价值这一主题。其次是针对运营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主要流程与关键举措。

(1)寻求建立协作伙伴关系,汇集不同的技能和经验,解决客户的问题,与本地和跨国提供商合作,形成特定的关系,增强竞争力。

(2)开发旨在解决高增长模式下经济体特有问题的资产和产品,这不仅可以在中国提供真正的竞争优势,而且是交付服务、业务模式和成本结构的关键,有助于推动外包业务的承接。

(3)强调实现文化和关系上的协同,真正了解其客户的业务并且共同合作来实现成果的提供商们将获得最大的好处。

(4)提升外包管理水平。现在的服务外包项目规模越来越大,对项目的管理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沟通,在未来的外包市场将很难打开有利的局面。

(5)提升外包服务质量。质量是服务外包企业的生命线,只有质量过关,才会赢得发包商的信赖和认可,才会有延续合作的可能。同时提升质量就要树立品牌意识,制定企业的品牌发展战略,注重在市场上进行品牌的推广。

(6)提升技术水平。包括提高软件质量和规范管理水平,规范技术标准,重视标准化和质量体系建设,制定整个服务外包产业生命周期的行业标准,统一管理平台、测试平台、质量平台等,建立成熟的产业链模型。

服务外包企业合作保障策略

1.建立服务外包合作平台

建立服务外包合作平台,需要从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共同推进。

从国家层面,面对服务外包供应商竞争激烈和接包渠道不畅的问题,软件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应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软件行业协会应加快推进公共技术平台建设。

从企业层面,应重点放在通过拉动需求增强外包服务能力和创造外包产能。首先,要积极鼓励和提供意见给所有政府部门贯彻促进外包产业议程;其次,推动国有企业将后台办公流程和职能移交给外包服务提供商;第三,继续推进有关外包的教育和信息议程。

2.创建多层次的合作模式

针对境内、境外外包业务,宜采取不同的合作模式。针对境内外包业务,可通过与当地优秀的软件公司进行合作,保持与软件外包供应商良好的伙伴关系,借助转包来拓展接包渠道。通过软件联盟来整体接单等形式增加接单机会。针对离岸外包业务,通过收购国外软件外包企业,利用这些企业所积累的客户资源给企业带来更多的业务订单。或通过在国外开设分公司获得客户需求信息、聘请发包地员工开拓市场来增加接单机会。最终选择什么样的合作模式,需要根据企业所在的国情、管理方式进行选择。

3.实施全方位的管控体系

服务外包方为实现外包的目的,需要从多个层面对服务外包进行管控。首先,外包方需要合理决策哪些业务应外包、哪些业务不能外包。其次,外包方应对承包商所在国家的环境进行审慎评估以防范潜在的风险。其三,对承包商自身要提出一定的要求,搞好合作关系至关重要。

从宏观层面上讲,发包方应审慎评估承包方的社会环境和可能采取的安全措施以限制风险,承包方所在国家必须持续加强其法律制度,改进知识产权保护,并鼓励服务提供商获得国际标准认证。

从企业层面上讲,除了选择富有经验的服务外包商外,还要合理规避外包风险。服务外包是多方合作模式,因此,对于发包方来说,要重视建立伙伴关系,而不是客户供应商的等级制度,以确保灵活性和能够共同解决问题。正是这些因素使企业更具盈利能力,更具竞争力,同时更具活力。

4.浅析中国高铁的发展战略 篇四

林芸 电子商务一班 20132463

关键词:高速铁路 发展战略 未来展望 自主创新

摘要:高速铁路(High Speed Rail)通常简称为高铁,是一种营运速度比较普通铁路高的铁路运输系统。一般来说,高速铁路,被称为高速铁路(高铁)是相对轨道交通系统的共轨高速运转。2013年,在世界上运行的主要高速铁路系统的最高运行速度,设置为有系统的相对高速小约300公里部分。它在许多国家的经济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铁路,对社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经济一个显著的贡献,作为一个大容量的运输。但近年来,随着航空、海运和公路等运输方式在我国迅速崛起和发展,铁路运输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这种发展趋势就促使铁路必须进行内部体制改革以及运输手段的技术创新,进一步加速铁路的高速化、重载化和多式运输的立体化,进而实现铁路路网的现代化。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速铁路的规划和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非常迅速。2003年10月12日,随着长春开往北京的T60次列车经由沈阳北站驶入秦沈客运专线,预示着中国建设的第一条高速客运铁路线——“秦沈客运专线”正式开通,也标志着我国从此迈入了高速铁路时代。不仅如此,我国还自行设计制造了“中华之星”高速列车,而其以每小时250公里的试验速度更是迈出了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重要一步,奏响了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的凯歌,揭开了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序幕。

在我国,民航、公路、铁路单位运输量平均能耗比约为11∶8∶1,在完成相同工作量的情况下,铁路是消耗能源最少的,完成单位换算周转量占用的土地,我国公路是铁路的20多倍。所以,我国大力发展高速铁路是节省资源消耗的必然选择,也是符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可以预测,在不远的将来,我国实现类似欧美国家的高速铁路网络已不再是梦。

一、国内外高速铁路的发展概况

自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以来,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也相继修建了高速铁路。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法国高速铁路,其最高商业运行时速已突破300公里,同时新一代的TGV高速列车创造了时速515.3公里的超高速记录。据相关资料统计表明[1],到2000年底,世界高速铁路的总长已达6858公里。目前全世界已投入运行和正在修建的高速铁路里程超过1.4万公里,约占铁路总营业里程的2%。欧洲有关部门做出的长远规划是到2015年,全欧高速铁路网总长达到3万公里,其中新建路段9100公里,约占30%。与此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做出了自己相应的规划和目标。高速铁路的诸多特点和优势,使得传统的铁路运输重新焕发了生机,并在世界各地得到了蓬勃

发展,从而加速了高速铁路现代化的步伐,为世界高速铁路网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概况及面对的问题

我国建设高速铁路方案于1990年进入决策层视野,到90年代末付诸实施。跨入21世纪,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2004年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颁布,我国高速铁路在短短的几年间取得了迅猛发展。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列车通车运营,标志着中国铁路正式迈入“高铁时代”。2013年末,随着宁杭、杭甬、津秦、厦深、西宝等一批新建高速铁路投入运营,我国高速铁路总营业里程达到11028公里,在建高铁规模1.2万公里,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投产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更值得称道的是,我国高铁的发展具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专家表示,高铁是我国少数成套系统领先世界的技术,无论是高速铁路线还是高速铁路列车,我们均掌握了绝大多数自主知识产权,并已经向国外出口。中国CRH高速铁路技术谱系以崭新的面貌,汇入了世界高铁技术体系之列。

尽管高铁发展给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带来深刻变化,但高速铁路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高铁是否需要发展、如何发展等论争贯穿在高铁发展全过程。甬温线动车组安全事故,以及融资债务、安全运营、施工质量、管理失控和领导腐败等问题的暴露,使高铁产业发展面临新的压力。如何加强高速铁路技术设备的标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高速铁路设备的技术成熟度和运营管理水平,如何处理好投入与产出、速度与安全、质量与工期、效益与效率、标准和需求等一系列问题,对高铁产业发展提出了新挑战。

三、我国高速铁路未来展望及发展战略

(一)加速建设是当务之急

由于高铁投资巨大,票价高于普速列车的价格,社会上也有反对建高铁的声音,到底高铁该不该坚持建下去?

从民生角度看,高铁为旅客出行提供多样性选择,便捷舒适。2013年,全国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21.06亿人次,其中高铁线发送旅客5.3亿人次,比重超过25%。同时,高铁的建成也释放了既有线路的压力,缓解了春运难的问题,对客运、货运都有良好效应。只要通达高铁、动车的地方,“一票难求”的情况明显得到缓解。

从铁路建设拉动内需上看,有专家测算过,在高速铁路建设期,是1比10的投入带动,也就是说在高铁上1元的投入,就会带动10元的投资。高速铁路的建成,为扩大内需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高速铁路发展,有力带动了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了城市群的崛起。

“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也为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示了多样化的技术经济优势。数百位国家政要和多国政府部门、专家纷纷来华参观考察中国高铁,表示愿意与中国加强在高速铁路领域的交流合作。高速铁路再度成为世界铁路发展热点。”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专家表示,铁路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当前,我国正积极扩大内需以提振经济。无论从短期看还是长期看,积极发挥铁路扩大内需的重要拉动作用,意义都十分明显,高铁建设仍有较大空间。

(二)技术创新推动中国高速铁路走向世界前列

在2 l世纪初,建成一条时速达2 50~30Okm的高速客运专线,以后再逐步发展。十年中持续实施六次大提速的成功实践,大大加快了中国铁路现代化的历史进程。通过以全面引进核心技术、实现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的途径,科研人员整合和再创新研制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高速动车组及电力机车系列,完成了对既有铁路线的提速改造和对高速铁路技术的内化吸收,取得了重大成果。世界高速铁路客车的设计与制造等关键技术的掌握,对于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和建设具有重大的开创意义。

中国高速列车的发展,正是我们通过与有关国家双方自愿、互惠共赢的商业合作模式,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取得的成果。外国向中国企业转让铁路技术都是以平等互利为原则,依据协议进行的,不存在任何强迫转让和窃取的问题。中国时速250公里的动车组,都是中外企业联合设计生产的中国品牌高速列车。中国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是在时速250公里技术平台上,通过技术升级研制的,主要技术指标全面领先世界。中国时速380公里的高速列车,是在学习借鉴、系统集成国外高速列车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再创新,突破制约速度提升的一系列关键技术,研制生产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

中国高铁走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之路,没有创新,中国高铁的创造只能是一句空话。

中国高铁有铁路网完整和集中统一指挥的管理体制优势,有一支高素质特别能战斗的铁路职工队伍。中国高铁的跨越,贯穿着科学发展观这条红线,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的身影。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自主创新之路,可以说是中国高铁发展模式最具核心的价值和最大的成功之处。

中国高铁它所蕴含的制度优势、自主创新和高铁人的奉献精神,正是这些让中国人在短短的时间内创造了高铁的奇迹。

中国高速列车的发展,正是我们通过与有关国家双方自愿、互惠共赢的商业合作模式,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取得的成果。外国向中国企业转让铁路技术都是以平等互利为原则,依据协议进行的,不存在任何强迫转让和窃取的问题。中国时速250公里的动车组,都是中外企业联合设计生产的中国品牌高速列车。中国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是在时速250公里技术平台上,通过技术升级研制的,主要技术指标全面领先世界。中国时速380公里的高速列车,是在学习借鉴、系统集成国外高速列车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再创新,突破制约速度提升的一系列关键技术,研制生产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

(三)缩短差距是我国高速铁路网发展的迫切要求

铁路的发展水平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我国的高速铁路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首先,我国每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铁路不到75公里,而德国等发达国家均超过1000公里。其次,发达国家的铁路运行时速已经达到200至300公里,而我国目前平均旅客列车技术速度只有每小时71.4公里。最后,客货分线运输是发达国家铁路发展的共同特点,我国铁路均为客货混跑模式,互相干扰、互相制约,根本无法满足客货运输的数量和质量需求。因此,在谋划中国铁路发展的时候,能否站在世界铁路的坐标系中找准定位,能否正确地看待与发达国家铁路的差距,对于加快中国铁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铁路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肩负的历史性任务需要中国铁路追赶发达国家铁路的发展水平,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缩短与世界发达国家铁路之间的差距。中国铁路现代化的历史过程就是不断缩短与发达国家铁路差距的过程。发达国家,如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的铁路路网密度高、规模大,整个路网能力普遍富余。因此,在中国铁路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的同时,迫切要求中国铁路必须缩短与发达国家铁路之间的差距,这是实现中国铁路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

四、结语

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6万公里以上;加上其他新建铁路和既有线提速线路,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届时,中国发达完善铁路网将全面建成,铁路运输能力总体上能够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目标将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展望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未来》 中广网 2013-09-11 16:35

[2] 齐 慧《我国高铁总营业里程达11028公里 为世界之最》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2014年03月22日

[3] 赵庆国《高速铁路产业发展政策》《江西财经大学》 2013年

[4] 薛战军《中国发展高速铁路的战略意义》《科技创新导报》 2008年 第21期

[5] 唐佳蕾《中国高铁技术是自主创新的成果 技术水平世界领先》新闻中心-中国网

5.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学习心得 篇五

——学习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有感

去年10月22日,由中国气象局牵头组织的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正式启动。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该研究课题已取得重大成果。开展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是关系中国气象事业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件实事,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实践。战略研究以科学为基础,以发展为主线,体现了改革创新精神,体现了前瞻性、战略性和指导性,对我国气象事业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加快气象事业发展是包括财务人员在内的全体气象人共同责任。近日,本人专门就“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现结合我中心实际,将几点认识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战略研究的主要特点

1.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发展战略研究的全过程中,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需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宗旨,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把为最广大人民的服务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

2.充分体现了开放性和科学民主、求真务实的精神。战略研究邀请了经济、社会、科技、管理、资源、国情、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专家,打破了部门、行业界限,开展了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的深入研究,产生了新思路、新观点,并形成“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这一共识。

3.研究内容突出了前瞻性、战略性和指导性。战略研究中,深入分析和预测了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加强了对国内外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及相关领域科技进展和业务发展的调查研究,通过论坛等多种方式及时掌握了最新发展动态。

4.战略研究坚持边研究边应用。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紧密结合各单位、各地工作实际,开展战略研究成果的学习和应用,并在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完善研究成果。

二、战略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一)深入分析现状和世界科技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科学迅猛发展,学科交叉融合更为广泛,新的科学前沿不断出现,技术创新不断突破,科技经济一体化更加深入,这使得地球系统科学正处在一个酝酿重大突破的重要阶段。作为地球系统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气象科学,也更加明显地朝着多学科交叉融合方向发展。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为气象事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提出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气象事业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大力提升气象信息对国家安全的保障能力,大力提升气象资源为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充分发挥气象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一战略思想的核心是,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

(三)确立战略目标,提出战略任务

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事业现代化体系,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从气象大国向气象强国的跨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五项战略任务:一是发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气象业务;二是增强气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三是强化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保障作用;四是大力开发利用气象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五是大力推进气象科学技术研究与创新。

(四)建设重点工程,提出战略措施

为实现战略目标,完成战略任务,战略研究提出必须建设气象综合观测与信息网络系统、气象灾害预警系统、气候预测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气候变化应对、航空航天气象保障、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科技创新与教育培训等八大工程。在加强建设的同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战略措施,包括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力争在气象基础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等方面有所突破;全面实施人才强业战略,实现气象人才队伍整体协调发展;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提供资金保障;建立健全法规与标准体系,提供法制保障;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国际竞争力;创新体制机制,为中国气象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三、战略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明确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明确中国气象事业的性质和定位是公共行政改革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明确提出“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公益事业”,这次战略研究又将气象事业定位为“科技型”,充分说明基础性公益气象事业要依靠科学技术加快发展,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我国政府加快推进职能转变,在继续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特别是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政府职能的转变,迫切要求中国气象事业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建立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努力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和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二)大力提升气象信息对国家安全的保障能力,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国家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其引发的极端气候事件呈明显上升趋势,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构成严重威胁。科学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生态、资源、环境等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气候变化导致的水资源短缺、干旱化加剧、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荒漠化加重等,将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持久和难以逆转的影响。战略研究适时地提出了“安全气象”的新理念,大力提升气象信息对国家安全的保障能力,立意新、层面广、内涵深。

(三)大力提升气象资源为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人口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非再生性资源储量和可用量正在不断减少。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制约作用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从长远看,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但同时,我国地域宽广,气象资源丰富多样。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能,空中水资源有很大调控潜力。气象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为调整能源结构做出重要贡献,而且也应成为国家新能源战略的重要举措。战略研究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从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战略高度,提出资源气象的新理念,大力提升气象资源为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可以说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可行性。

四、发展战略给我们财务人员的启示

(一)完善财务制度,加强中心建设,适应气象事业发展的新要 求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是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这一科学的表述使我们看到了未来气象事业发展的趋向,也对我们的财务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对气象事业的发展来说,财务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贯穿着整个发展计划的始终,并对气象事业的发展提供经济保障和智力支持。因此,我们必须紧跟气象事业发展的步伐,加快完善财务制度,加强核算中心的整体建设。

2004年,为规范我市气象部门的财务管理,我们制定了《肇庆市气象部门财务管理实施方案》。今年,我中心正式对下属县(市)局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为确保集中核算的顺利开展,我们又制定了《肇庆市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实施方案》,同时对实行会计核算的前期准备工作向领导作了书面报告,对核算中心人员进行了明确分工,另外还补充了一批现代化办公设备。今后,为适应气象事业向“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的方向发展,我们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地对各项财务制度进行完善、补充和修订;同时要不断加强中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和财务管理职能,成为气象事业的发展的坚强后盾。

(二)充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为地方投入提供渠道和保障 发展战略中提到,根据气象事业的公益性特征,应建立和完善稳定可靠的以国家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气象投入机制,加快全局性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将气象事业发展纳入各级政府发展规划和财政预算,设立专项支持资金,为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保障。中央政府要把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加强“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的业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天气、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有关的科学问题及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研究的投入。地方各级政府要把气象事业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并加以落实。

这意味着今后地方政府将可能加大对我市气象事业的投入力度。对于我们财务人员来说,要在中国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统一指导下,为气象事业出谋划策,全面保证建设与项目的科学性。同时通过实行财务监督管理,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不断提高气象投资效率,为当地政府加大投入提供渠道和保障,充分发挥现代化建设的效益。

(三)建立起适应气象事业发展的高层次财务管理人才队伍

人才支撑发展,发展孕育人才。我们要切实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紧密结合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抓紧培养适应气象事业发展的高层次财务管理人才,实现气象人才资本的增值,形成有利于财务管理型人才发挥才干的良好机制和环境。

6.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篇六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步骤,了解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性,理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科学内涵,掌握“两大战略”的实质。教学重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步骤;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新型工业化道路

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战略

授课时数:4学时

导入新课:

1927年大革命失败,全国一片白色恐怖,毛泽东分析了国内形势,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还指出:“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1946年8月,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谈话时,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表明了对反动派的极大蔑视。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这是毛泽东战略思想的核心。打仗的时候,我们要制定切合实际的战略、战术。和平建设年代,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也要从整体战略上布局,从局部战术上设计。

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根据对经济、社会发展各种制约因素的分析,从全局出发制定一个较长时期内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它主要包括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及实现战略目标的措施,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特点。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战略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共同进步的目标,是一个符合中国实际的目标,也是一个要经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

(二)邓小平同志“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用十年的时间,使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我国经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努力,原定于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已于1995年提前完成。到20世纪末,我们已经胜利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

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目前我国正在努力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

党的十五大对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进行了展望和部署:

第一步,21世纪头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步,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三步走可以称为“小三步”。

(三)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战略目标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一个集宏观与微观、城市与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态环境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在内的综合性、系统性目标。

这个目标大体涵盖了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经济方面。要在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第二,政治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第三,人的自身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四,人与自然共同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十六大要求我们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确立的依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

第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使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第二,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的突破性进展。

第三,人民生活实现两大历史性跨越。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第一,发展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

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第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第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是不平衡的。

4、21世纪头20年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第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

第二,科技革命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为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机遇。第三,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们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加快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机遇,提供了条件。

第四,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打下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战略机遇期的判断,使我们深深感到形势逼人,不进则退。世界经济史表明,每当出现生产力革命性突破的机遇时,都有某些国家后来居上。中国历史上曾痛失了几次重大发展机遇,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面对新世纪的新战略机遇,中华民族再次走到一个能否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头。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不断研究和探索发展的新思路、改革的新突破、开放的新局面、各项工作的新举措,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经济结构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1、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生产各方面的比例组合。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地区布局结构和就业结构等。

2、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1)整体性调整,而非局部调整。

(2)结构升级的调整,而不是相互适应的调整。

(3)注重经济增长质量的调整,而不在于经济总量的一时扩大。

3、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主要任务: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的十六大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科技含量高: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

经济效益好:成本(投入)小,产出大

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处理好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扩大就业的关系,增加就业。

总之,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充分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工业化,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工业化,是能够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2、信息化建设和产业结构升级

(1)信息化建设

第一,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实施一批信息化重大工程。

第二,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电信、电视、计算机的三网融合。第三,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第四,加快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努力改变信息资源开发落后的状况。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三)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

1、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根本问题

2、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3、加快城镇化进程(耕地少、人口多)

城镇化:由农村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社会,向非农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伴随工业化的一种经济现象,也是衡量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1、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

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宁的经济基础

(1)东西部地区差距拉大,发展协调的矛盾仍十分突出

(2)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巩固社会稳定和边境安宁的经济基础。

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生产力

实体性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渗透性要素:科学技术

运行性要素:生产管理

2、科学技术渗透

使得劳动工具自动化,人的劳动智能化,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这就势必引起产业结构、劳动结构重大调整,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

(二)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内容

1、提出和内容

(1)1995年,江泽民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第一次正式提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内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和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繁荣强盛。

2、坚持实施科教兴国

人口多不等于人力资源丰富(素质和创新能力)

(1)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2)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形成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的人才汇集机制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内容

1、可持续发展及其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以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重要条件,坚持经济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发展,并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带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

指导思想:第一,经济发展着眼于历史的长远。第二,把经济发展纳入系统工程。

2、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事实说明,我国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主要任务:控制人口增长;开发和节约各种自然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加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战略资源储备;实施海洋开发,搞好国土资源政治。

3、坚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1)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前提

(2)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4)可持续发展以社会全面进步为目的参考文献:

1、十六大报告第三部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十六大报告第四部分“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

作业:

7.中国大学发展战略 篇七

一、创业型大学及其特征

20世纪70年代初, 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爆发经济危机, 各国政府普遍实行财政紧缩政策, 有意识地缩减高等教育财政预算, 使得高校普遍陷入财政危机。

与此同时, 不同类型的学生要求得到足够多的入学机会, 政府、行业等劳动部门对多层次、多类型的劳动力的大量需求等都已远远超过了大学的资源供给能力。这种严重的不平衡导致西方大学向创业型大学的转型势在必行。

关于创业型大学的实践和研究, 是20世纪末期以来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美国教育学者伯顿·克拉克通过对英格兰、苏格兰、荷兰、瑞典、芬兰五所各具特色的“自主创业型大学”进行系统研究, 并于1998年出版了著作《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 提出了“创业型大学”, 归纳出创业型大学五个方面的特征, 阐明了创业型大学是如何建成的。与此同时, 美国学者亨利·埃兹科维茨深入剖析了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 提出了“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模型, 在高等教育学界掀起了一股研究“创业型大学”的热潮。

1. 创业型大学的内涵

目前, 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和讨论中, 最具代表性的两条研究路径分别是伯顿·克拉克的开创性研究和亨利·埃兹科维茨的三螺旋理论。伯顿·克拉克以大学转型为主题, 探索新时期, 大学作为能动的组织主体如何像企业一样进行变革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伯顿·克拉克研究创业型大学而选定的五所大学, 既有前身为“技工讲习所”, 获得大学地位仅十五年, 却有着二百年办学历史的苏格兰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 也有创办时间短但发展迅速的新型大学———英格兰沃里克大学。他展开深入的个案研究, 描述五所大学在面对艰难选择时, 寻求摆脱严密的政府控制和部门的标准化, 搜寻特殊组织上的个性, 勇敢尝试, 标新立异。从大学的生存和发展、寻求多元化资金来源、大学自主自治的角度, 探讨大学内部创业型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模式。《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的转型途径》强调, 创业型大学是“寻求在组织的特性上作出实质性的转变, 以便为将来取得更有前途的态势”, 同时在创业的旗帜下“能够适度地改革他们自己”[1]。

亨利·埃兹科维茨的研究路径则是完全不同于克拉克的“欧洲创业型大学模式”, 他是在“大学—产业—政府”的三螺旋结构分析框架中提出创业型大学。其研究主题是大学利用知识和科技力量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 并以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一流研究型大学为例, 深入研究大学如何利用在知识科技和人才聚集等优势, 进行知识创造、学术创业等, 将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 重点强调的是大学服务社会经济和区域发展的功能。亨利·埃兹科维茨教授在《三螺旋》一书中指明了美国模式的大学创业活动是作为研究的延伸, 是其创业原动力的自然延伸, 这种动力自一开始就被根植于研究型大学之中[2]。

2. 创业型大学的特征

伯顿·克拉克在总结五所大学取得创业转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又提出了创业型大学发展模式, 即创业型大学具备的五个特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一个拓宽的发展外围、一个多元化的资助基地、一个激活的学术心脏地带、一个一体化的创业文化[1]。亨利·埃茨科维兹提出的“三螺旋”结构的实质就在于大学需要加强与政府、产业界的合作。根据三螺旋原理, 大学、企业和政府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作为创新的主体, 大学、企业和政府是以经济发展需求为连接纽带, 通过组织结构性的安排、制度性的设计等机制, 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充分沟通、共享, 形成持续创新流, 共同发展, 达到各自效益的最大化。亨利·埃茨科维兹归纳出创业型大学的三个特征:大学自身具有创业性;大学成员一定程度能转变成创业者;大学及周围环境具有互动遵循的创业模式。

通过对两种不同研究路径的分析, 笔者认为两种理论的主要区别为:伯顿·克拉克的研究重点是大学自身的组织转型问题, 认为创业型大学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变革组织运作方式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以此获取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资源。而亨利·埃兹科维茨的研究重点是大学、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认为创业型大学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创业人才培养和技术转移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以此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中国国内关于创业型大学的研究概述

随着国外高等教育领域的众多学者对创业型大学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层出不穷时, 中国学术界一些专家学者也对创业型大学进行关注和研究。但是创业型大学对于国内高等教育理论界而言还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 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 从现状看, 国内的研究无论是研究文献的数量还是研究成果的水平都与国外的研究有较大的差距。

目前, 国内关于创业型大学的研究大多数还是停留在翻译国外学者相关著作、介绍欧美创业型大学事迹以及分析创业型大学组织运行机制上。国内学者专门出书立说研究创业型大学的几乎没有, 多都以博士、硕士毕业论文或者期刊论文的形式进行探讨。洪成文在2001年的《比较教育研究》上发表的《企业家精神与沃里克大学的崛起》, 是较早介绍西方的企业文化与大学领域的革新的文章。2002年东南大学张苓发表的《关于欧洲创业型大学特点的讨论》是国内第一篇题目中包含“创业型大学”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方面, 2005年浙江大学王雁的博士论文《创业型大学:美国研究型大学模式变革的研究》成为中国国内高校第一篇以创业型大学为主题的学位论文。随后, 关于创业型大学的研究迅速升温, 发表文章数不断增加, 截至2012年3月31日, 在中国知网 (CNKI) 数据库中, 国内以创业型大学为研究主题的硕士论文9篇、博士论文3篇、博士后研究报告1篇、中文期刊300余篇 (包括会议、报纸等) 。国内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创业型大学的相关译著

创业型大学的相关译著方面, 主要有浙江大学的王承绪教授翻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伯顿·克拉克的《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 成为国内最早的有关创业型大学的文献;清华大学的王孙禺教授翻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 系统分析了创业型大学模式在麻省理工学院的起源和发展, 并对创业型大学生成及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周春彦翻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三螺旋:大学·产业·政府三元一体的创新战略》从社会视角、政治视角、科学视角提出了全新的管理理论, 指出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正是促进新的创新组织安排的动力源泉, 成为研究创业型大学的重要参考文献。

2. 创业型大学的概念和特征

关于创业型大学的概念和特征的观点,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王雁认为, 创业型大学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研究型大学”, 其内涵为“它发展高科技, 催生新产业, 以提高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与经济实力为目标”;马志强认为创业型大学是“汲取了企业文化的打破自我依赖的大学”, 其特征有“积极发展应用知识和问题为导向的知识;以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与政府、企业建立新型关系;资金来源多元化和教育的国际化等。”[3]冒澄归纳其特征为, “以研究型大学为基础、多元化的资金获得、项目研究和跨学科组织的构建、技术转移中的制度保证、产学研结合的运行机制、多元化的资金获得、创业文化的形成。”[4]

3. 创业型大学的转型途径

对于创业型大学的转型途径, 马志强对伯顿·克拉克的理论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并提出“加强驾驭核心;拓宽发展外围;扩展资金来源;激活学术心脏;整合创业文化”是创业型大学的转型途径的观点[5]。温正胞提出创业型大学的生存实践途径, 即品牌经营、市场开发与营销、质量认证与管理体系开发、利益相关者 (顾客群体) 分析、多元化的资金开发与成本控制等, 这是多数大学走向市场的具体做法的探索[6]。

在中国高校向创业型大学的探索实践上, 2008年4月, 福州大学党委书记陈笃彬、校长吴敏生联合发表《创建创业型大学服务海峡经济区》的文章, 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把福州大学创办成为创业型大学, 并从国家、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和自身实际等情况出发, 分析了创业大学发展目标的合理性及可行性最后提出了福州大学进一步的发展思路, 这是中国第一个明确提出创建创业型大学发展目标的高校。随后, 福州大学从大力开展“创业型大学”思想学习大讨论;积极推进创业教育, 推动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主动与政府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探索福州大学的转型措施等多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通过分析福州大学的改革措施可见, 现阶段福州大学仍是对创业型大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解与学习, 而对创业型大学发展过程中的组织特征、具体转型实践等核心问题并没有涉及。可以说, 福州大学的创业型大学发展还处于理论学习的初步阶段。

总而言之, 创业型大学的研究在国内学术界是一块崭新的领域, 认清和梳理“创业型大学”的概念、特征以及目前教学型或研究型大学如何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等一系列问题, 有助于促进中国创业型大学的建设与发展。

三、创业型大学对中国民办高校发展的启示

创业型大学较之教学型、研究型大学等而言是一种新的大学发展形式, 与传统大学相比具有强烈的创业精神和丰富的创新研究成果, 具有更强的应对外界环境变化和资源获取的能力, 具有教学与研究更注重面向实际问题和更为有效的知识转移运作机制, 这些对于民办高校来说更具有特色和优势。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是, 在社会转型期, 民办高校不仅要面对较公办院校更为稀缺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而且民办高校内部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创业型大学的发展为中国民办高校建设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走创业型大学之路是民办高校的可行性选择。

1. 构建具有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

开展创业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 进而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 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是建设创业型大学、培养高素质创业型人才的一项重要工作。国际劳工组织KAB项目全球协调人克劳斯·哈弗腾顿教授认为, 在学校开展创业教育, 并不是要求学生去开办一个企业, 而是教会学生具有创业的意识和精神, 同时具有企业家的思维方式[7]。实践证明, 在国外, 创业教育不单单是开设几门与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 而应是一个包含多项内容的系统工程。当前, 随着中国大学生自主创业趋势的不断发展, 大多数高校也相继增加了一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 不断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但这只是在实践中将创业教育与原有的就业指导课程相结合, 还没有单独建立创业教育体系。因此, 中国民办高校要积极开展大学生的各类型的创业教育活动, 构建具有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

构建具有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 首先要建设和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在原有教学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设创业教育课程, 与专业课教学充分结合, 把创业教育很好地融入到学校的教学体系中来, 不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同时, 还可以与企业、政府相关部门等共同开设创业类课程, 逐步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其次要建立一支创业知识精、实践能力强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民办高校可以通过组织有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参加各类创业培训, 不断更新观念、完善知识结构, 掌握最新的学术动态和科研成果。高校还可以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精英等作为创业教育课程的兼职教师, 并吸纳一些律师、医师、工程师、会计师等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 充分实现课堂讲授创业知识, 课后开展创业实训指导的新局面。最后要加强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 民办高校要充分借鉴国内外高校的创业型大学理论和实践, 学习创业教育经验, 加强创业教育研究, 充分结合本校实际, 形成既有学校特色又切实有效的创业教育模式。

2. 寻求多元化的资金来源

根据伯顿·克拉克关于创业型大学的相关理论, “多元化的资助基地”是创业型大学具备的五个典型特征之一。伯顿·克拉克认为, 国外公立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有国家分配, 即传统的按师生人数、校舍面积等进行分配的资金渠道;政府科学研究委员会的分配, 按照研究人员和科研群体在科研补助及合同的竞争中的成败进行划分:除上述之外的所有其他渠道, 如学校投资、培训等收入和校友捐赠等三种模式。相比之下, 中国民办高校的资金来源主要靠自己筹措, 大部分是依靠收取学费以实现滚动式发展, 政府的财政拨款少之甚少, 但在生源不断下降、生源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 这种以学养学的道路必将难以为继。因此, 民办高校若要实现持续发展, 必须寻求多元化的资金来源。

民办高校积极开拓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实行多元化的创收政策。首先, 加强与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联合和合作, 吸引专业技术人才和民间资本投资者等积极参与, 并将这些资源重新整合, 利用各种创业活动创造出新的价值。其次, 在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同时, 民办高校要发挥在地方经济中技术转化和创业基地的重要角色, 加速原创性科技成果的转化, 将科研成果市场化、产业化, 兴办新的产业, 实现科研成果的商业价值。此外, 民办高校还应该充分重视校友群体的社会声望和创业贡献, 加强校友联谊, 鼓励校友把技术、资本和经验带回学校, 为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更多的价值。

3. 加强学校与企业、政府的密切结合

根据亨利·埃茨科维兹的三螺旋理论, 大学、企业和政府作为创新的主体, 是以经济发展的需求为纽带而联结而成的相互影响的三种力量, 只有三方均发挥优势最大化, 才能形成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创新体系。目前, 衡量一所大学是否是创业型大学的标准之一, 即创业型大学与产业、政府三者之间是否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中国民办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 必须既要相对于政府和产业而独立存在, 又要与其高度相互联系, 可以走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产学研结合就是指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在技术创新领域的合作, 力图将教育、科研、开发、中试、生产、销售集为一体, 是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 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8]。民办高校要以“学校—企业—政府”三者的协调互动关系为主线, 建立研究中心、孵化器、科技园等, 加强对社会资源、学校资源等各类资源的整合能力;通过建立校企合作教学和研发实习基地, 与社会资源合力培养人才, 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科技人才和成果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转移为重点, 扩大与技术型企业的实质性合作, 以提高民办高校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4. 营造有利于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

构建有利于创新、产品开发、创业活动的大学运行规章制度, 是创建创业型大学的着力点所在, 也是创建创业型大学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措施之一[9]。但是, 由于创业型大学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大多数只是有关创业型大学相关讨论的理论研究, 实践落实不够, 民办高校更是少之甚少。

民办高校要大力推进政策创新, 逐步建立一系列鼓励创新、倡导创业的规章制度, 把服务创业视为学校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积极制定激励学校科研人员从事科技创业的政策和措施制度, 强化师生的创业意识;改变以科研成果为主的单一评价体系, 构建“科研价值”、“商业价值”和“创新价值”三种价值相结合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形成多样的评价制度和薪酬制度等等。

参考文献

[1]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王承绪,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15-177.

[2]亨利.埃兹科维茨.三螺旋:大学.产业.政府三元一体的创新战略[M].周春彦, 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5:40.

[4]马志强.创业型大学崛起的归因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 2006, (7) :48-51.

[5]冒澄, 操太圣.走出象牙塔:西方创业型大学的实践及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 2009, (3) :49-50.

[6]马志强.西方创业型大学的兴起和发展[D].郑州: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30-40.

[7]温正胞, 谢芳芳.学术资本主义: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性[J].教育发展研究, 2009, (5) :28-32.

[8]丁亚金.走向创业型大学之路上的问题与挑战[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10, (6) :55-58.

[9]张泳.国家创新体系背景下的产学研一体化: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22-27.

8.中国大学的技术商用化战略 篇八

创新系统和创新体系就是创新从哪里来的?怎样创造系统体系?怎样发展、运用、再创新,并且把创新运用到经济发展当中去。创新体系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因为在创新体系当中有很多的参与者和行动。(如表中所示)

每当谈到复杂体系的时候,往往意味着政策制定者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制定这个体系。但是大家看到这个体系时,大多会产生两种错误思维。或许这两个错误思维不一定是在中国发生的,但是这两个错误在西方国家广泛存在。第一就是过分简化这个系统,就是说在系统中所有的动态因素,仅仅过分关注其中一两个因素,而无视这些因素是如何适应整个系统的。在美国,政策制定者们通常把风险资金看作是使得经济更加具有创造性的“关键”。 这是一个误区。因为风险资本只是推动创新的一小部分。如果一个成功的创新系统所需要的其他因素不存在的话,将风险资金引入并不能真正刺激一个经济体的神经。

第二个常见的错误就是认为这个系统太复杂,以致于不能够对其施加真正的影响。因为有太多的因素影响这个系统,所以在一些不太内行的人看来,其结果显得随机。这使得许多决策者们在做决定之前不愿进行计划或者收集资料。

明智的科技政策要求政策制定者们既对他们的创新系统有深入的理解,其中包括这个系统的优势和不足,同时,也要求他们精心设计政策。我们可以采取一个中庸之道,通过仔细考虑创新体系,制定出一些政策,充分利用自己的优点,尽可能的避免缺点,最大化的推动我们的创新能力。

在这个创新体系中,我主要关注大学。因为大学是经济发展的引擎,是技术商用化的源泉。全世界的大学在创新方面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而且大学是实施创新的独特主力。中国的大学也不例外,而且中国的精英大学已经表现出了发展商业创新的强大实力。这里说的“创新”不是指广义的创新,是指狭义的创新,是指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创新。当前,中国精英大学的专利和新建项目的数据正在表明这些大学在创新实力上的显著进步。

大学技术的商用化是在“创新体系”内部发生的,大学持续进行技术开发和商业化的能力能够利用创新体系进行分析。成功的大学技术商用化具有固有的复杂性,是各个相互关联的成分组成的矩阵,这些成分包括:根植于竞争的研究文化之下的强大的大学研发实力;有能力吸收这些已开发技术的产业;能够培养可以在以创新为基础的环境中工作的高技术工人;对大学科研充分有效地资金支持。对于新建企业和其他高科技公司在大学开发的技术上拓展的业务进行充分和有效地资金支持;各种中介机构(包括风险基金公司)以及在不同的行为体及其活动之间提高关联性和协同性的机制;在大学内部建立制度支持商用化过程并创造技术商业化文化的大学管理者;强有力的制度,包括支持市场交易、知识产权交易以及、技术商用化交易的法律制度。长期而言,这些因素之间的有效连接能够创造一个成功的大学商业化的环境。

通过观察、研究,目前,中国正在发展一种切实可行的大学技术商用化的制度。虽然,在知识经济下,中国公司尚未到达能够依靠大学持续提供所需的创新和技术来提高竞争力的阶段。但考虑到中国给予其大学的资源及其在科技商用化上的政策重视,有懂得公共资助商业研发必要性且持支持态度的政府,有中国经济发展中持续发挥主导作用的稳步完善的法律制度,有强有力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以及强有力的技术转移规制框架,而且从中国大学和商业部门不断增强的研发实力来看,大学技术的商用化能够从外围起步,成为整个国家技术经济发展过程的核心。

从长远来看,中国大学技术商用化的发展趋势一片光明,然而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商业机构对于研发的投入仍有质疑,这降低了其吸收大学研发的技术的能力;不同的创新体系行为者的联系很脆弱;缺乏“市场支持的行为者”(例如,风险投资人、知识产权评估专家、交易掮客)来支持中国的科技市场;中国大学中的知识产权管理仍然处于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创新机构仍然没有充分开发等。

如何强化中国大学技术商用化能力

如果要长期强化中国大学技术商用化的能力,完善以下几方面内容,或许对中国更有帮助:

1、改善中国大学技术转让办公室的环境。当然是在大学基础上的环境。建立中国技术转移办公室联盟技术转移办公室(TTOs)。这是大学技术商用化体系中最关键的参与者之一。TTOs逐渐生根的美国,其最主要的活动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几点:

识别技术:TTOs 挖掘大学中可以申请专利(或版权)的有价值技术。

保护技术:一旦被识别,TTOs将评估这些技术的商业潜力从而决定是否应当申请专利,保护有价值的技术。

技术的市场化:TTOs 也承担者技术开发和实施技术的市场化战略的责任,例如找到商业的许可人,以及同他们进行技术许可的谈判等等。

塑造大学技术转移的环境:最好的TTOs也扮演着一个更为微妙的角色——他们帮助塑造大学的技术转移环境。

2、学习硅谷和128公路在提高大学技术商用化上的宝贵经验

为什么伯克利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在技术的商用化方面如此成功?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拥有许多关键的竞争优势:拥有一些世界上最聪明的大学研究人员;相当强大的技术商用化的文化两个最有实力的高科技公司为沃土;也许集中了那些散布于世界各地的促进大学技术商用化的中介机构(例如,风险基金公司、知识产权和新建公司律师、企业家支持团队,等等);一个成功的研究和商用化的跟踪记录,帮助吸引了更多的(1)政府研发资助;(2)聪颖的大学研究者(3)来收购大学技术的高科技公司以及(4)中介机构来促进整个的模式;如果你的大学没有类似的优势,那么借鉴硅谷/128公路的经验将不会获得成功;大学技术的商用化可以惠及所有的大学。

对于大多数大学而言,成功的关键在于:寻找最适合的具体情况的成功模型。在美国,有很多多元化的大学开发出了成功的技术商用化体系,并且克服了主要的系统劣势。

3、提升对TTOs联盟的认识水平。理解大学技术商用化能够产生的利益,这其中包括潜在的利润,能够帮助提升和协调这个体系中的每一个行为者的决策制定过程。用很多成本集约的技术来建立认识,包括:将大学技术转移商用化的课程包含到科学、商学和法学的课程当中;推动大学的管理者和政府官员参与大学技术商用化的研讨会;大学应当主导将大学研究人员、高科技的企业和潜在的投资者联系到一起的工作。一个中国TTOs 的联盟能够在提高认识水平上起到主导的作用。

4、继续提高中国高科技新建企业的环境——尤其是新建企业的早期环境。一个富有生机的创新产业对于一个大学的技术商用化体系非常有利。成功的新建企业环境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获得专业化的资金来源,来资助高增长,高风险的公司。

首先要建立一个“新建企业管道”。有关新建企业融资,最多的注意力集中在风险基金公司上。

实际上,风险基金公司倾向于将其投资限制在相对成熟的新建企业上,就是那些能够成熟地进入到后期阶段,有蓬勃生命力的企业,因为这样的企业容易根据企业的要求找到帮助企业抵制风险的基金来源。这里,还有一个值得探讨问题之一就是,在中国许多新建企业面临着创造一个理想的新建企业环境。

大学开发的技术有为中国未来几十年经济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的潜力。一个成功的系统的所有的基础的元素都已经到位——或者已经在形成的过程当中(例如,中国公司的研发能力)。雄厚的根基已经建立,大学技术商用化面临的问题更有可能基于具体的问题。提高大学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找到使更多的大学参与到技术商用化过程中的方式,在大学技术商用化体系中持续提高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和有效地交流,发展缺失的能够提高大学技术市场的效率的中介机构(例如,早期阶段的初创企业)。

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决,中国不仅有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加速大学技术商用化,而且也有能力将它的好处扩散到更多的中国大学和地区。

上一篇:营运部主管岗位说明书下一篇:党务干部述职报告